社会性死亡

2024-09-12

社会性死亡(精选11篇)

社会性死亡 篇1

如果想了解一个国家, 又没办法亲身前去时, 最好且最快了解它的方法就是看那个国家的电影, 影迷通过电影了解世界, 看一个国家的电影绝对比新闻更能了解这个国家, 而阿米尔汗, 印度宝莱坞电影人中的姣姣者, 不同于其他电影人沉迷于票房与奖项之中, 他说他的梦想是通过电影去影响他人的人生, 他的电影带给观众的常常不仅是感动, 更多的是启发, 勇于用不同的角度去抨击社会黑暗的他让观众看见了印度电影的希望。

2008年的印度影坛, Ghajini (中译:《未知死亡》) 在放映不到两周的时间里票房就超过了四千万美金, 打破了印度电影的多项票房纪录。在这部长达三个多小时的电影中, 导演A.R.Murugadoss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复仇和爱情的故事, 看完《未知死亡》很多人容易想起奥斯卡最佳编剧提名的影片《记忆碎片》, 两部电影看似框架相同, 内核却截然不同, 社会的大背景也大不相同。

影片讲述的是在医学院里, 教授带领学生们研究了一个病例, 桑杰, 他的脑部只有短时记忆功能, 只能记得15分钟以内发生的事情。他的病历引起了女学生苏尼塔的好奇。同时, 督察古塔亚达夫发现这个叫桑杰的人行为异常, 伤害了很多人, 便开始追捕他。女学生苏尼塔无意中翻看了桑杰的日记, 了解到他的过去。原来眼前这个桑杰不是什么危险人物, 而是孟买富商, 幻音公司的总裁。他富有而低调, 很少有人认识他。两年前的一次偶然机会, 他结识了活泼可爱, 又富有同情心的广告模特卡尔帕谢蒂。俩人虽然闹出不少笑话, 但最终还是相爱了。好打抱不平的卡尔帕谢蒂从黑帮大佬Ghajini的手中救出了25名被贩卖的少女, 最终惹来杀身之祸, 桑杰也被Ghajini用铁棒击中头部, 失去记忆。而此后, 桑杰凭借宝丽来照相机, 便条贴, 自己的日记, 纹身等等这一切重新拼凑着过去的点点滴滴, 开始了复仇之路……虽然桑杰的病还没有好, 但在影片的最后, 他一个人坐在美如画卷的暮色中, 仿佛感觉到美丽的卡尔帕谢蒂就依偎在他的身边……

一、贫富差距

如果说电影是对一个国家社会的影射, 不如说一个国家社会环境是电影创作的大背景。在《未知死亡》中, 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情是典型的灰姑娘遇上王子的故事, 一个是上层社会印度未来的比尔盖茨, 一个是底层生活的跑龙套的广告模特, 从男主所居住的摩登大厦, 到女主支付不起房租的小屋, 几条街区的距离, 一边是锦衣玉食, 豪宅名车, 一边是食不果腹, 衣不蔽体, 这无一不显示着这个国家的贫富差距, 而比电影中更甚的是印度真实的情况, 贫民窟存在着无法想象的生活。

国家和国家之间贫富差距大, 人们可以自我安慰整个国家的人都跟着自己在苦难之中煎熬, 可以自我鼓励美好的未来正在不远处招手, 但如果身在同一个国家, 同一个座城市, 甚至仅隔几条街区的人过着天堂和地狱之差的生活。印度经济近年来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增长, 现今的印度有着世界一流的工业园区, 有着世界顶尖的超六星级酒店, 但印度同时也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贫民窟, 有世界最大的手工洗衣场, 有25%以上低于贫困线的人口, 有成群结队的乞丐……印度严重的贫富分化问题已经成为制印度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不健全的法制

在西方人的印象中, 印度是个神圣的地方, 他们在恒河洗涤自己的灵魂, 人们可以在印度得到心灵上的洗礼, 可印度并非那么美好, 不仅仅是他们那里贫穷, 肮脏, 疾病, 而是因为印度不健全的法制。

《未知死亡》中的男女主角便是这不健全法制下的悲剧, 善良的女主拯救了一百多个险些被卖去做妓女的女孩儿, 却因此丧了命, 印度执法部门没有惩治凶手, 而是男主角靠自身的力量和残缺不全的记忆找到凶手进行复仇。阿米尔汗正是通过这样的情节来控诉当今印度不健全的法制。

人所站之处, 便有阴影, 便有黑暗。在影片中也能看到, 在印度的火车上是没有乘警和售票员的, 全靠乘客自觉买票看站。而电影中的警局, 也不过是虚设罢了, 不能惩治买卖儿童的幕后黑手, 警局人员怕被牵连不能保护拥有正义和善良公民的生命安全, 黑社会Ghajini不仅杀害了善心却坏了他生意的女主角, 还能逍遥法外的给医学院捐赠洗白自己, 这是这样的一个社会, 仅靠法制和公正力量无法控制的社会, 公民因做了善事得罪黑社会势力而丧失生命的社会, 需要通过私人力量来解决恩怨, 直截了当拿走仇人生命才能结束噩梦的社会, 归根到底是一个法制不健全的社会, 影片也正批判了印度现实社会的黑暗, 控诉司法警局无能, 这不是一个个例, 而是这个社会的普遍现象。

不仅仅是阿米尔汗的电影, 印度的电影都乐忠于从电影情节去讽刺社会, 时政, 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好在死并非生的对立面, 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影片最后女主的心一直陪着男主, 永远的在一起, 给观众一些温暖的感受, 让人还能感到这个世界上美好的存在。

三、深入骨髓的民族自豪感

印度电影中歌舞是最常见的桥段, 印度作为世界第一电影生产大国, 独特而又神秘的音乐风格结合变换多姿的舞蹈融入到电影中, 载歌载舞体现了印度独特的魅力, 而从这些舞蹈里也可以感受到印度人对自己国度的热爱, 以及民族自豪感。

电影《未知死亡》中, 当男女主角坠入爱河之后, 通过大段的歌舞场景来推动他们的爱情进展, 伴随着一段段集体舞蹈, 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情随之也得到集中体现, 相对比其它印度电影, 歌舞片段少了很多, 同时又加入了流行电子元素, 但却丝毫没有减少这部电影的民族性,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阿米尔汗没有在歌舞革新的征途中抛弃自己的民族性, 虽然官方语言是英语, 但歌曲都是用民族语言演唱的, 舞蹈动作也是以印度舞为基础的。

印度电影中歌舞的变革是必然的, 是时代的需要, 而这其中没有改变的是印度人对歌唱和舞蹈的热爱, 对祖国的热爱, 还有, 他们骨子里那份来自东方, 浪漫而神秘的情怀。他们将印度歌舞与电影溶于一体, 把印度独特的歌舞文化穿插在电影大大小小的角落让人无时不刻的感受到印度歌舞的魅力, 而这是对一个国家文化的最好宣传手段, 印度在拥抱世界的同时, 保留传统的文化和精神, 提到印度, 提到宝莱坞, 人们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印度歌舞。

有人说, 歌舞是印度电影的灵魂, 虽然并不能完全赞同, 但歌舞的确造就了印度电影的独特魅力, 这个民族已经习惯了在电影中用歌舞来表达情感, 营造意境。它独特的把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融合在一起, 无论社会怎样发展, 传统文化不会被丢弃, 从这里便能看出印度人是多么爱自己的国家和深入骨髓的民族自豪感, 他们爱自己的国家、宗教、信仰, 即使这里到处可见贫困, 疾病, 肮脏, 但印度人总有更多的理由去热爱它, 那是他们的祖国, 他们的民族。

结语

不管是印度电影中的美好还是问题多的社会, 通过电影的传达观众都会因为更加了解这个国家而喜欢它, 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世界电影的长廊中, 印度电影无疑是最坚守自己民族性的力量之一。它用自己美轮美奂的歌舞和浪漫的东方情怀赢得了东西方电影观众的喜爱。也赢得了人们对这个国家的喜爱。

参考文献

[1]陈萌.试论印度电影中的舞蹈[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孙小絮.探析印度歌舞电影的独特魅力[J].南京艺术学院.

[3]李美敏;周丽琴.印度电影中歌舞的叙事功能[J].电影评介

社会性死亡 篇2

人员死亡后抚恤待遇标准问题的通知

新政办发[2010]169号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县(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了提高我区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人员非因工或因病死亡后抚恤待遇标准,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人员非因工或因病死亡后,供养亲属一次性抚恤金按以下标准执行:

(一)已达到退休年龄,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离退休(退职)人员,一次性抚恤金按其死亡时本人的月养老金标准一次性发给20个月的供养亲属抚恤金。

(二)未达到退休年龄的在职参保人员,一次性抚恤金以其死亡前本人12个月(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缴费月数计算)的平均缴费工资基数为标准,按缴费每满1年(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支付1个月,最多一次性发给20个月的供养亲属抚恤金。

二、已领取基本养老金离退休人员失踪后按规定被停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一次性抚恤金待遇的计发时点按停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当月确定。

三、一次性抚恤金由非因工或因病死亡人员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领取。

四、供养亲属一次性抚恤金所需费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人员,由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支付;未参保人员按原资金渠道解决。

五、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财政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解决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的试行办法〉的通知》(新政办发[2010]98号)规定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范围的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在参保缴清养老保险费用后领取养老金待遇期间死亡的,按本通知规定执行。

比死亡更恐惧,比死亡更愉悦…… 篇3

绝少再写乐评,那曾经是我的工作,2008年新报有个专栏叫《跟嘉恒一起听音乐》,我已然写到吐,曾说,再写什么也不写乐评了,而这张专辑却是我必须写的,它是我的兄弟北葬一手完成,从作曲到后期,只有他一个人。

这让我无法不去敬重这样一张传播面注定会很小的专辑,这让我无法再去沉默。二

我们活着,我们死去。你们活着,你们死去。

似乎,流逝的不是时光而是轮回。

在另一个平行空间,或许你已经死去,或许,你跟我一样困在时间的裂缝里,永无法挣脱,等待的只是死亡……所以,死亡是可怕的!

所以,死亡是愉悦的!三

2010年的时候,这张专辑的作者“北葬”陪我在勐巴拉娜西以西的勐腊热带雨林里呆了整整三个月,在一条叫“南腊”的河的上,在那个叫“补蚌”的村子里,我们一起呆着,抽烟、喝酒、谈话,然后再独自睡去……

我们都知道,呆的地方是女神阿莲雅的秘境,我们就这样呆着,除了喝酒外无所事事,有太多的情绪反而是无从说起。

在雨林里并没有四季的区别,我们一呆三个月,这三个月是热季,买啤酒需要走一里路到补蚌村子里边,那段路足以让背心拧得下水来,就那么酷热,我们喝酒,一件接一件,用酒精蒸发掉眼泪。然后思考生命……

傣历1730年。

时间似乎停在了那里。空气中似乎什么在发酵,总是有淡淡的腥甜味。血?或许!

……四

雨林里腐败的植物,死去的动物似乎正在精灵的指引下前往异途,我们就这样呆着,北葬是沉默的,默默喝着手中的啤酒,抽烟,狠命的吸到肺里,然后吐出来是轻且淡的蓝色。要命的沉默。一个瓶子接一个瓶子的吹干所有。

住宿地的窗外便是望天树,这种植物高挺入云端,阿莲雅秘境之地大都在60米左右,接近地面40米左右却并无枝杈,当地人为了方便在雨林行走,做了索道,上去便不寒而栗,在接近40℃的气温下,我抖成一团,紧紧握住钢索,北葬却异常的快乐,他说或许和飞翔并无二致。

北葬就喜欢站在最高处,每次,我们走上索道都无路可退,就这么悬在半空,腥甜的风吹过,我们的长发飘起来,我稳住情绪后察觉,似乎,他的眼角有泪……

这片热带雨林已然是最后的救赎,在距离地面40米的高处,我们悬着钢索,一遍又一遍的走着,然后收拾好恐惧,继续喝酒。五

在这里,我见到桃花水母,频临灭绝的种类。异样的唯美!

在这里,我见到了狗一样大的巨松鼠,就在我们穿行的索道上啃钢索磨牙,这让我无比的恐惧,还有腥红色的蛇,那种红色得就像从血液中蜿蜒而出……

老挝人卖的麂子干巴很下酒,咸,需要大量啤酒浸泡,水潭边有北葬喜欢的颜色,那水从雨林中流泻而来,却是诡异的绿色,丢残缺的树枝驱赶老傣族养的孔雀,或是逮过来抚摸那缤纷的羽毛,然后笑着离开。

这里的烤酒却异常的浓烈,北葬陪着我在这里一次次喝到失去记忆,这种恐惧旁人或许无法理解,你还有行动能力,而醒过来却什么都不记得,记忆就那么残忍的断裂开来,若无人说起,你永远没有办法知道这断裂的记忆时间你做过些什么!

就在这样的时候,这张专辑开始酝酿……或许,北葬自己不会告诉任何人,而我却知道。

2011年的时候,北葬成了一个守夜人。

就在我栽满大麻的天台下边,北葬一夜夜的守着,那是他的工作,登记入住,或是独自一人喝酒,那段时间,我决定离开这个呆了近10年的城市,到上海开始新的生活。而北葬就这么呆着,一个人。

这张专集绝大多数是这个时候完成的。每天有厨子叫我们吃饭,我们总是嘻嘻哈哈哈,似乎生活就这么继续下去,而我却知道,时光溜走了,他依旧在那里……

他拒绝我可以用公斤计量的大麻,却拒绝不了自己给自己的幻觉,就这样,一直继续着思考,生活很苦,却磨砺不了他,我始终知道,他的拳头揣在兜里,任何时候都有可能挥出来。

我完整的听到这张专辑的时候已经是2012年。

离开那个城市已经一年半。开始新的生活,这里是叫都市。有亚洲最高的楼,有无数齐B的短裙姑娘肆意的暴露这她们修长而动人的大腿,总有一双腿是你能扛在肩上的。这里有马萨拉蒂和诺尔斯罗伊斯,却没有狗一样大磨牙的巨松鼠。

潸然泪下。

社会性死亡 篇4

首当其冲的, 当然是这场悲剧的总导演———伊阿古。这个外貌看起来善良、正直的旗官, 实际代表的是人性中狡诈恶毒的一面。第一幕第一场中他就对洛德利哥说:“要是我脸上的笑容竟会泄露了我肚子里的念头, 那么我接着就会把我的心掏出来, 钉在这袖口上, 让乌鸦飞来乱啄了。”“我并不是我”, 这是他的人生信条。几乎在所有人面前, 他都显得如此忠诚可靠。他尊重他们, 为他们的切身利益着想。可实际上, 他鄙视周围一切的人。在他眼里, 苔丝狄蒙娜是放荡的娼妇, 卡西奥是风流自赏的书呆子, 奥赛罗是头没脑子的疯牛, 洛德里哥只是任他牵着鼻子走的蠢驴。

因为奥赛罗没有任命他为自己的副官, 而让卡西奥捷足先登。于是, 伊阿古便在这群他不屑一顾的人身上尽展自己恶毒的手段。在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约会的晚上, 他吵醒勃拉班旭, 用下流的粗话将女儿私奔的消息告诉这位元老, 并用看似打趣的话语火上浇油, 企图利用勃拉班旭给奥赛罗和苔丝狄蒙娜的婚姻造成致命的打击。他灌醉卡西奥, 并设计了卡西奥与蒙坦诺的的争斗, 这使卡西奥丢掉了副官的职位, 而伊阿古自己却扫去了晋升之路上的一块绊脚石。事后, 他又怂恿卡西奥去见苔丝狄蒙娜, 苔丝狄蒙娜答应为卡西奥说情。但与此同时, 伊阿古正利用着卡西奥与苔丝狄蒙娜的这次会面, 挑起奥赛罗的怀疑与嫉妒。之后的“手绢事件”更是让奥赛罗陷入无尽的痛苦。而卡西奥与苔丝狄蒙娜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伊阿古, 他的狡诈、恶毒, 推动着人们一步步迈向悲剧的结局。

主人公奥赛罗骁勇善战, 有大将之才。他面对勃拉班旭的挑衅谩骂时的宽容镇静, 面对苔丝狄蒙娜时真挚的爱情, 处理卡西奥斗殴事件的冷静讲原则, 都值得读者的肯定和赞扬。但他也存在着弱点———轻信、嫉妒。于是他美与丑的双重人性就成为造成整部戏剧悲剧结局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伊阿古在看到卡西奥与苔丝狄蒙娜的会面后说出一些捕风捉影的话时, 他便开始动摇。虽然嘴上还在说着“我始终相信苔丝狄蒙娜是规矩的”, 但在他的心中, 已经轻易地接受了伊阿古的谗言, 所以他会对伊阿古说“要是以后你还看到什么, 让我知道, 叫你妻子也留心一下。”此时, 他的轻信已为这场悲剧埋下了祸根。接下来, 伊阿古利用那一条手绢, 在奥赛罗面前导演了一场好戏:手绢去向的解释, 卡西奥谈论碧央加时的得意之色, 还有卡西奥手持手绢的情景。这一切, 都使奥赛罗嫉妒之心顿起, 这位经得起战火无情考验的战士可经不起爱情上的打击。于是, 这种嫉妒之心使他起了杀念。他最后派伊阿古去除掉卡西奥, 而自己则亲手将苔丝狄蒙娜扼死在床上。

苔丝狄蒙娜含冤而死, 而奥赛罗却在这时才发现自己是被伊阿古所设计欺骗了。可是一切已成定局, 无法挽回。此时的奥赛罗, 轻信、嫉妒的人性已不再主导他的灵魂, 控制他的行为, 他人性中最美的一面再次显示出来, 他面对众人依旧是如此镇定。对于整件事情, 他的要求只是“呈报这一段不幸的案情, 在公文上实事求是地讲到我, 不必为我开脱, 也不要故意糟蹋我。”然后, 他举刀自刎。对于爱情的真挚不容许他在这世上苟活, 他要从容赴死。奥赛罗, 他轻信嫉妒的人性害死了苔丝狄蒙娜, 她对于爱情的真挚也让自己别无选择地走向了毁灭。

伊阿古的狡诈、恶毒可恨, 奥赛罗人性中美丑的冲突让人感到可悲, 而苔丝狄蒙娜人性中的弱点对于这场悲剧的推动作用却实在值得我们深思。整部剧中, 苔丝狄蒙娜给人的印象完全是一个无辜者。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被人陷害, 最终被自己深爱的丈夫活活扼死在床上。但是, “无辜者”同样要对这场悲剧负责。

戏剧的开头, 苔丝狄蒙娜向我们展示了她人性中耀眼的一面。她有开明的思想, 能克服种族偏见而爱上一个摩尔人。第一幕第三场中, 她对公爵说的那段话“我透过了他的心, 再看见他的人。我已经把我的灵魂和命运献给了他的荣誉和他的英雄事业。”说明了苔丝狄蒙娜的爱情观是超越了肤色、种族, 注重人性本质的进步的爱情观。她还是那么的勇敢, 在勃拉班旭质问自己时, 她当着众人的面宣布“我母亲对您尽了做妻子的责任, 把您看得比父亲还重, 我也就该有权利对这个摩尔人, 我的夫君, 尽我应尽的本分。”公然反抗自己的父亲, 使勃拉班旭受到当头一击。可是, 随着剧情的发展, 苔丝狄蒙娜人性的弱点逐步展现了出来, 她暂时的勇敢消失了, 她变得软弱起来, 面对丈夫, 她采取的是逆来顺受, 屈从的态度。当奥赛罗面对她神情暴躁时, 她想尽办法为他开脱。“您身子不舒服, 可真叫人担心。”“一定是威尼斯的什么国家大事, 或是塞浦路斯发现什么阴谋, 扰乱了他清明的神志, 逢到这种情况, 人往往会在一些小事上找岔子, 也不管叫他们心烦意乱的是那正经大事。”当奥赛罗责骂侮辱她时, 她不再像以前那样勇敢反抗, 而是认为“他这样对我是应该的, 完全应该的, 我从前做了什么事, 犯了什么错———哪怕一点儿疏忽, 才叫他这样生气?”“大人管教小孩儿, 不能太宠爱, 免不了要对他们稍微严厉些;他也可以这样责备我, 因为我就是个该受管教的孩子。”甚至在奥赛罗要杀她时, 她也只能苦苦哀求“明天杀我吧…让我活过今夜!”“让我再活…半个钟点!”在奥赛罗执行完他的恶行后, 她依然对自己的丈夫那么顺从, 对爱米莉亚这样解释自己的死, “没有谁———是我自己干的。再会吧, 我那好丈夫跟前替我问好———噢, 再会吧!”她从开明勇敢到软弱屈从, 这种转变, 这种人性中弱点的凸显, 使她自己渐渐走向了死亡, 也引领奥赛罗向死亡不断靠近。

莎士比亚剧作中遥远的东西, 就在于他并没有因为自身处在那个社会之中, 就“当局者迷”, 对那个社会的弊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相反, 他仿佛是一个站在遥远地带的“旁观者”, 冷静明晰地洞察着一切。在他的剧作中社会因素往往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是导致戏剧最后结局的重要原因。《奥赛罗》也不例外。

“《奥赛罗》的悲剧故事发生在一个种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这种种族矛盾是导致这场悲剧的隐形杀手。虽然它常常为人性方面的原因所掩盖, 但却不能为我们所忽视。”[1]

整部戏剧中, 种族矛盾其实时时刻刻都有所展现, 它主要体现为白人的种族优越感, 对于黑人种族的歧视。虽然奥赛罗是一位英勇无比、屡立战功的将军, 剧中人们也常常称赞他为“勇敢的摩尔人”“英勇的奥赛罗”。但这只是针对他的战功而言的, 威尼斯不会平等地把他视为自己社会的一分子;他的不同的种族背景, 他黝黑的肤色是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 横在他和威尼斯社会之间。戏剧开头, 当苔丝狄蒙娜决定要成为奥赛罗的妻子时, 伊阿古是用这样的语言向勃拉班旭通报这件事的“哎唷, 太爷, 府上失窃啦!真要命, 还不赶快披上您的袍子!您的心儿碎啦, 灵魂掉落了一半啦。就在这时候, 这当儿———正好这一刻里, 一头老黑羊正在跟您那小白羊交尾哪。快起来!快起来!快打起钟来, 惊醒那班市民的好梦吧, 要不然, 只怕魔鬼要让您抱外孙啦。喂, 起来吧!”言辞之中充满了讥讽。而勃拉班旭在得知女儿与奥赛罗的恋情后, 更是坚定地认为是奥赛罗使用了魔道邪术, 骗取了苔丝狄蒙娜的贞操。最后, 这位老人还因为女儿选择如此“不可理喻”的婚姻而被过度的悲伤摧残致死。

至于公爵, 作为威尼斯的最高统治者, 他的观点可以说代表着整个威尼斯社会的观点。但剧中公爵的观点是值得读者去细细体味的。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恋情曝光时, 塞浦路斯正受土耳其威胁, 奥赛罗作为他手下一员勇武的大将, 正是他急需的人才, 他对其自然要有所庇护。于是, 他劝慰勃拉班旭说:“事情已经闹开了, 也就迁就些吧, 人家说, 有一件破衣裳遮身总比光着身子好。”听起来这是在替奥赛罗说话, 但我们不难体会到其中的歧视成分。

就因为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 所以伊阿古的挑拨听起来才如此合情合理“当初多少王孙公子来向她求婚, 跟她同乡、同种、门当户对。照我们看, 真所谓美满姻缘, 可她一概回绝了。嘿, 从这里您不是觉得有些反常、怪癖, 不近人情?可是请原谅我, 我这么说, 并不就一口咬定;不过我不免在那里担心, 有一天, 她清醒过来, 拿您跟威尼斯的哥儿比一比, 会因此生了悔心。”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社会氛围, 奥赛罗不免会产生种族自卑感。“我本来是个黑人, 出言吐语不象公子哥儿那样文雅动听;也许我上了年纪, 在走下坡路了———”, 种族自卑感带来的不自信让他更容易轻信。于是, 伊阿古只要用几句谗言, 设几个诡计, 奥赛罗的内心世界便坍塌了。而他内心世界的坍塌, 也让苔丝狄蒙娜的命运, 包括他自己的命运一起坍塌了。

“《奥赛罗》的悲剧故事同样的发生在一个女性地位极其低下的时代。在那个时代, 女性被认为是轻浮的、卑微的, 她们对于丈夫只有服从的义务, 她们永远被排斥在社会的中心之外。对于女性的轻视、鄙视在当时人们的思想中早已根深蒂固。这一社会因素就是导致这场悲剧的另一个杀手。”[1]

剧中, 男性对于女性的歧视表现得十分明显。伊阿古这个大男子主义者认为“我们这个城邦的风气我是知道的, 威尼斯娘儿们干下的勾当, 只好天晓得, 丈夫可不能看到;她们的清白良心不是发誓不干, 而是干了却不让你知道。”对于自己的妻子艾米莉亚, 他更是以“蠢婆娘”“淫妇”来称呼。还有卡西奥, 在谈到碧央加对自己的爱慕时他这样回应“我跟她结婚?———什么?一个卖俏卖笑的女人?请你别那么小看我的头脑吧!我还没那么糊涂呢, 哈, 哈, 哈!”话语中充满了不屑与鄙视。

女性在男性心目中是如此的形象、如此的地位, 在这种绝对父权、夫权的阴影下, 我们就有足够的理由去赞叹苔丝狄蒙娜那短暂的勇敢, 并理解她为何会这么快就变得软弱, 变得妥协顺从了。我们也就同样不难理解奥赛罗为何会忍心对自己的妻子痛下毒手。这悲剧性结局的发生也就显得如此顺理成章。

由以上的论述,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社会因素与人性因素的同时存在宣判了《奥赛罗》的悲剧结局。社会因素在某些层面上还影响甚至决定了人性因素的发展与定位, 是导致整部悲剧的症结所在。

在一部简短的戏剧中, 莎士比亚用一对特殊的夫妻的死亡, 让我们思考了人性, 思考了社会。当然在这些思考的之后或许还会有思想更加遥远的漫游。莎士比亚不愧为戏剧史上的天才!

摘要: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 堪称戏剧史上的巅峰之作。与众多悲剧作家只注重渲染悲剧结果, 造成恐怖和震惊不同, 莎翁的悲剧一直努力探求着造成悲剧的原因。《奥赛罗》作为莎士比亚众多悲剧作品中的一部典范之作, 造成其悲剧的原因更是纷繁复杂。本文从人性和社会两个方面分析造成《奥赛罗》这场悲剧的原因, 力图体味莎士比亚的悲剧带给我们的伟大、遥远的东西。

关键词:《奥赛罗》,悲剧,人性,种族矛盾

参考文献

[1]陆谷孙.莎士比亚专辑.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4.

[2]莎士比亚著.方平译.奥赛罗.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0.

[3]袁德成, 李毅.从莎士比亚到品特——英美作家创作艺术论.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2.

社会性死亡 篇5

【颁布部门】 内蒙古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发文字号】 内劳社字[2009]6号

【颁布时间】 2009-12-15

【实施时间】 2009-12-15

【效力属性】 有效

【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非因工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的通知

(内劳社字[2009]6号)

各盟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自治区直属各大企业

一、为缓解物价上涨对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非因工死亡遗属生活的影响,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非因工死亡的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的计算基数统一确定为1000元。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计算比例为:具有城镇户口的,配偶按计算基数的35%计发,其他供养亲属按25%计发;非城镇户口的,配偶按计算基数的30%计发,其他供养亲属按20%计发。孤寡老人或者孤儿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加发10%。符合原劳动人事部《关于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工人退休待遇问题的通知》(劳人险[1983]3号)规定领取100%退休费的工人非因工死亡的,在上述标准基础上增加5%。

二、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非因工死亡的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执行中的其他问题仍按内劳社字[2007]3号文件执行。

社会性死亡 篇6

【关键词】 中西文化思想;死亡观;死亡教育

【中图分类号】R-0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2-0156-03

近几年医疗纠纷频发,“温岭伤医事件“湘潭产妇死亡事件”等恶性事件层出不穷,医疗界纷纷从医疗体制、监管机制、法律规范、供求关系、医德医风、医护人员沟通、新闻舆论等方面对医患冲突的成因与改善办法进行深入探讨。然而卫生行业内在分析医患关系紧张的问题上往往只从自身责任角度出发,甚少从患者责任的角度窥探“医闹”事件的原因。本文从患者的生死观角度出发,通过对比中西文化的生死观念与死亡教育的差异,指出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频发与人们文化思想中对生命、死亡的认知、态度息息相关,改善医患关系需要普及大众死亡教育,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

1 死亡教育涵义及其发展现况

死亡教育起源于美国。1977年美国《死亡教育》杂志创刊,将死亡教育定义为“向社会大众传达适当的死亡相关知识,并因此造成人们在态度和行为上有所转变的一种持续的过程”。具象而言,死亡教育就是通过探讨死亡本质以促进人们深思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全面、客观地认识死亡,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与焦虑,活出生命意义的教育。美国把死亡教育视为一门学科,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以及医院、社会服务机构等均开设了死亡教育课程。幼儿园、中小学阶段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实施死亡教育课程;在高等教育阶段,普遍开设死亡教育课,部分院校甚至设立了相关的硕士学位与专门的死亡学院系[1]。德国从小学生阶段就让孩子在游戏中接触有关死亡的内容并获得教育,并组织中学生参观殡仪馆,让青年人直面人生的终点。英国、日本、法国、荷兰等许多发达国家也把死亡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并取得良好效果。同时,各国积极出版相关教科书与死亡教育类书籍,对大众进行正确的生死观引导,受到民众认可与欢迎[2]。

相比之下,国内的死亡教育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大多集中在医学院校的死亡学研究与临终关怀研究,部分高校开设了与死亡观相关的选修课,如南昌大学的“生死哲学”课程、武汉大学的“死亡哲学”课程,但对大众的死亡教育可谓是少之又少[3]。在中国“重生避死”的传统观念影响下,死亡观教育发展举步维艰。我国的生死观教育偏重于对“生”的教育,教导大众重视生命、珍惜生命,却忽视了直面死亡规律、坦然接受死亡的“死”的教育。

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

2.1 儒家文化与生死观 几千年来,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占据主导地位,左右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在生死观上,儒家核心思想是重生、轻死。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4]。其意为活着应当关注现实感性生命的愉悦,把精力集中于对生命社会价值的追寻,无需思考死亡及死后世界的问题。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论语》中的“巧言令色,鲜矣仁[4]”“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4]”等等,表明仁德是生命的主要特质,是为人之道德底线。儒家学说教导世人如何践行仁德,强调生命的意义在于修身立德与社会贡献。“生”的意义与生命的道德价值贯穿于整个儒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然而过分强调“生”的意义导致忽视了对死亡意义的探索。儒家文化中的死亡观是恶死、讳死、慎死、哀死的[5]。孔子曰“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6]”,孟子曰“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7]”,儒家文化中把生与死分明对立,生是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途径,死是对生的否定与终结,因此认为“死”是极恶之事。再是,中国传统文化把死亡当作讳忌的事情避而不谈,《论语》中谈到“子不语怪、力、乱、神[8]”。而儒家文化更是把死亡问题排斥在生命视野之外的现实主义生存哲学,是中华民族强烈的忌讳死亡、恐惧死亡的文化根源之一[9]。儒家思想中珍惜生命,看重生命,注重生之进取,慎重面对死亡有其积极意义的一面,但把死亡看作是无德行为促使的结果,造成了中国人内心深处对死亡的否定,特别是对非正常性死亡的否定,实质是违反自然科学规律与死亡规律的行为。过分强调道德与“生”的重要性,忽视了死亡的本质规律性与生死统一性,导致中国人内心恐惧死亡、逃避死亡、无法正视死亡的心理。

2.2 道家文化与生死观 与儒家以社会伦理道德为基础的生命观不同,道家的生命观立足于与自然的融合上。“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0]”是万物运行的根本原则,道家生死观以宇宙自然为基进行探索,从自然主义道论出发,认识到万物间存在的共同特点是变化,万物与人的关系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11]”,人之生命是“方生方死,方死方生[11]”。道家认为生死是一体的,“生死齐一”的思想使道家比儒家注重了对死亡的探讨。老庄时期,“喜生恶死”的思想已经深入民心,道家思想的出现促使人们从关注生命的社会属性转变到生命的自然属性。老子认为生死规律不逆变,“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庄子认识到“生”之短暂和“死”之必然:人生不过天地一瞬,有如白驹过隙、清晨露水,死亡是“油然寥然,莫不入焉”,人“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12]”。对于死亡庄子的态度是顺应与阔达,《庄子·外篇》道:“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蕴含着顺应天命,超越死亡的境界。道家的生死观是不悦死也不恶死,比儒家多分直面死亡的理性[13]。然而,中华文化长期以来以儒家主导的传统思想地位并未改变,且后人庸俗地把道家超越死亡的“長生”境界视为追求肉体上的“长生不老”[12],积极延长性命,逐渐淡忘“安时处顺”的自然生死观。

3 西方文化中的死亡观

西方人的生死观是以死观生的过程,能正确的认识死亡、直面死亡,反观生命的意义,从而更加珍惜生命,完成生的使命。西方原始的死亡观产生于古希腊,当时人们崇尚个人的民主和自由,在古希腊,死亡被认为是个体不可替代的事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我们身上的生和死、醒和梦、少和老始终是同一的。”到了中世纪,西方文化与基督教思想紧密相连,通过追求以上帝为精神象征的终极价值它所催生出来的死亡观必定是个体性的西方基督教在面对死亡的时候看到“死亡之门”以外的东西,就是我们看到的[14]。首先,基督教的生命观建立在对人的尊重上,承认生命的神圣,讴歌与赞美生命。其次基督教认为死亡仅是人生的一个过程,并不意味着人生的完结,人们通过积善作福赎罪,盼求死亡后能到达现实世界之外的彼岸世界,即上帝创造的美好天堂,因死亡得永生[15]。因此西方人面对死亡时并不像中国人般讳忌与恐惧。现代的西方生死观念已从对神的信仰和对死后天堂的向往转移到对人自身的认识和对现实世界的探索,但以基督教为主的宗教文化主导的死亡观仍在人们心中深深扎根,人们遵循着教义以乐观积极的生存态度、以宽容、博爱的仁爱之心去对待生命。同时,强大的宗教信仰教導人们积极乐观地直面生死,使人们在面对生死决难之际能从容、欣然地面对生命的无常、人生的变故、亲友的离世。

4 死亡观念差异与医患矛盾

综上所述,中西方的死亡观念存在明显差异,西方的生死观更为科学与理性,中国传统的生死观过度重视生存的意义,缺少谈论死亡、直面死亡的勇气与机会。当这种生死观念折射到医患关系与医疗冲突上,使国人面对死亡时无法像西方人一样坦然。当医疗结果无法达到合理的预期甚至发生伤亡事故时,人们的反应变得异常激烈与无法接受,甚至出现“医闹”事件,严重影响医疗秩序。在分析医患关系中患方责任时,往往只讨论患者对医疗专业知识的缺乏,对临床疗效期望过高而引起心理落差、情绪失控[16],而忽视了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心理及背后折射出文化观念。笔者认为更深层次的原因应为大众传统文化信仰中对“生”的过度追求与对“死”的过度恐惧。当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发生时,人们本能地认定为医生与医院的责任,把医疗简单地看作挽救死亡的工具,忽视了医学的局限性与不确定性和死亡的突发性与必然性,其实质是对疾病、对死亡的不正确认知。儒道思想皆推崇自然性死亡(舍生取义思想除外),即所谓的“老死”“善终”,导致国人排斥甚至拒绝承认因突发疾病或其他突发事件而导致的死亡,无法接受程度之深甚至到了违背疾病规律与生命自然常理的地步。生死本为一体,然而长期地把生死割裂看待的传统生死观根深蒂固,面对越发紧张的医患关系,开展正确的死亡观念教育,重塑和谐医患关系显得尤为迫切。

5 大众死亡教育开展

5.1 政府应高度重视 医患冲突不仅仅是医疗问题,还是社会性问题,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医患冲突背后折射出的国人心理缺陷也不仅是医疗层面的问题,还关乎国民心理与社会安定发展的头等大事。国家和政府需要采取政策干预,运用行政法制的力量推行生命教育、死亡教育,摆脱传统守旧观念束缚,在全社会倡导理性的疾病观、生命伦理观,对待医患冲突与“医闹”问题时,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立法,制定科学的、尊重医学规律的责任标准与赔偿标准,保障医护人员权益;依法严惩“医闹”人员与相关恶性事件人员,加大处罚力度,保障医护人员的人生安全,还医疗行业一份安宁与平静。

5.2 青少年教育开展 借鉴国外死亡教育方法,从中小学阶段开展教育工作,让青少年从小树立正确的生命伦理观。在中小学阶段,利用游戏教学与课堂教学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对生死有初步了解与正面认知,减少对死亡的过度恐惧之心;在大学阶段,通过学术讲座、选修课程、甚至是开展死亡学专业与学系等引导青年人理性看待死亡、无惧死亡、乐观直面死亡,坦然接受生命中的突然其来。

5.3 大众教育普及 大众教育需依靠政府强有力的宣传导向,各级宣传部门要利用新闻媒体,公共交通、公共活动场所及社区宣传栏,政府网络平台,配合宣传片段、宣传画册等在社会舆论中进行死亡教育。社区医疗机构、非营利性组织要作为宣传主体开展相关宣传活动。社区医疗机构可定期举办医学伦理学、心理学讲座以及医学知识讲座,宣传科学医疗知识与生死观念,教育大众应如何理性看待亲人离世、看待医疗事故、突发性医疗事件等问题。非营利性机构可通过教育讲坛、宣传入户、亲子互动等打破死亡禁忌[1],让大众谈论死亡、直面生死。树立正确的、理性的、科学的疾病观、生命观、死亡观,才能在对待医疗事故上多一分理性与谅解,在对待生命与死亡上多一分敬畏与尊重医学规律,有利于改善现时紧张的医患关系,建立和谐的医疗环境与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熊万军,苏小霞.死亡教育及其意义[J].现代医药卫生,2011,(18): 2810-281

[2]刘晨.死亡观教育——高校生命教育的“短板”[J].理论观察, 2011,(06):98-99.

[3]李芳,刘彤.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0):98-100.

[4] 张燕婴译注.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157,3,26.

[5] 魏骅,尤吾兵.传统伦理文化的根由——儒家文化对死亡认识的四个维度[J]. 学术界,2012,(11):65-73+283.

[6]杨天宇.礼记译注(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75.

[7]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252.

[8]张燕婴译注.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95.

[9]宋晔.中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观[EB/OL].http://culture.ifeng.com/jieri/ special/2011qingmingjie/detail_2011_03/28/5407287_1.shtml,凤凰网,2011-03-28/2014-08-18.

[10](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 [M].北京:中华书局,2008:64.

[11]孙通海译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32.

[12]海波. 从“重生轻死”到“生死齐一”——道家死亡观的哲学维度[J]. 哲学研究,2008,(01):70-75.

[13] 崔华华,刘霞.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死亡观研究[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5):19-21.

[14] 周德新. 西方死亡观的历史演变[J].求索,2004,(06):169-170.

[15]张忠成. 试论基督教的生命观(续)——从基督教信仰看生命的价值和意义[J].金陵神学志,2012,(Z2):63-85.

[16]阿依仙·阿合尼亚孜. 正确分析医患矛盾,不断改善医患关系[J]. 新疆医学,2010,(03):113-117.

社会性死亡 篇7

关键词:莎士比亚,李尔王,死亡,人文主义,基督教,救赎

人类关于自身存在与死亡的思考从未停止过。生命、死亡、重生、救赎, 这一列词语构成了人类活动的最重要的主题。作为人类杰出的先贤, 文坛巨匠莎士比亚绝对不会遗漏“死亡”这一重大历史命题, 通过多产的剧本和诗歌, 他向世界阐释了自己关于死亡这一永恒主题的理解和认知。作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最富有争议的一部, 《李尔王》自公开演出之日起, 关于其悲惨结局的争论便再未停止过。在《李尔王》中, 天才的莎士比亚摒弃了“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的世俗道德的捆绑, 编排了一出人间惨剧收场, 令人唏嘘不已, 也恰恰因为莎翁的不落窠臼才成就了《李尔王》永垂不朽的地位。关于《李尔王》争议结局的研究, 评论家和读者认为, 李尔的死亡是剧本的一大缺憾。那么, 李尔王的悲惨结局究竟是败笔还是莎士比亚另有深意的安排?

一、人文主义巨匠

作为高举人文主义的旗手, 莎士比亚从未在自己的作品中掩饰过自己对于人性的呼唤和渴望。《李尔王》于1606 年首次公开演出, 而这一时期也正是文艺复兴在西欧繁荣发展的阶段。莎士比亚更多的是借助戏剧中人物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对于人文主义的思考。比较一下莎士比亚十六世纪最后十年和十七世纪头十年写的剧本所表现的世界, 就可以看出这种变化了。创作主题由喜剧转向悲剧并不是偶然, 这种转变恰恰暗示了深层次的社会转型。表面的一片繁荣却暗藏凶险的危机。通过悲剧创作, 这些社会经济、意识形态的变化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得到了清晰地反映:在前期喜剧创作阶段, 莎士比亚笔下的英国形式一片大好, 国家繁荣富强, 世风清明, 人民安居乐业, 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而后期的悲剧作品却展现出完全相反的画风:如沐春风的场景已然不在, 取而代之的是呼啸的寒冬, 世风日下, 国之不国, 人民的生活凄惨悲凉。正如葛罗斯特所言:

亲爱的人互相疏远, 朋友变为陌路, 兄弟化成仇雠;

城市里有暴动, 国家发生内乱, 宫廷之内潜藏着谋逆;

父不父, 子不子, 纲常伦纪完全破灭。 (第一幕, 第二场)

该剧的悲剧根源在于李尔王幼稚可笑的自由意志:用三个女儿对他花言巧语的奉承作为分封王土的标准, 堂堂一国之君孩子气的想法, 真是可笑之极。莎士比亚深信:不加约束的自由意志必将滑入灾难的深渊。李尔王为自己鲁莽轻率的想法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那场著名的大雨不仅洗清了李尔的双眼, 更涤荡了他蒙尘的灵魂。在荒原上的一幕, 与其说李尔悲愤的仰天长叹:“难道人不过是这样一个东西吗?” (第三幕第四场) 不如说是莎士比亚吼出了他自己对于人性的拷问。在《李尔王》中, 从表面上看, 李尔王失去了之于人最宝贵的生命, 而事实上, 安排李尔王的死亡正事莎士比亚关于人文主义的反思, 呼唤用爱去对抗暴力与邪恶。作为人文主义的信徒, 莎士比亚借用自己剧本中的人物代自己发声:“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难道人仅仅就这样一种动物吗?人究竟应该追求世俗的享乐还是高贵的精神?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对于这一系列的追问, 剧中的人物代莎士比亚作出了最明确的回答:“天道的车轮已经循环过来了。” (第五幕第三场) 。

死亡并不意味着失败, 相反, 它彰显了莎士比亚关于人类本质的反思, 那就是, 人性中善的力量。教条主义的奉行“善恶有报,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只会将《李尔王》只会被归入平庸世俗道德剧之列, 更不会有今日的经典地位。尽管受尽磨难, 甚至牺牲, 李尔所代表的仁爱精神终究战胜极端利己主义, 取得道义上的胜利, 这也彰显出作家在马基雅维利主义泛滥的情况下, 对人性的善始终抱有坚定地信念, 以及重建人文主义理想的人际关系模式的愿望。正如马修阿诺德所写的那样:不朽的精神所必须承受的一切痛苦, 一切伤人的弱点, 一切压倒的悲伤, 在哪个胜利的额顶上, 都找到了它们唯一的声音。

二、与上帝同行

从1350 年到1600 年这段二百多年的历史时期被贴上了文艺复兴的标签, 用来划分欧洲现代史的初期阶段。因为这样一段历史时期波澜壮阔而又丰富多样, 因此无法赋予它一个单一的特征。学术界已经不能接受把文艺复兴时期的特征简单概括为人文主义。宗教运动、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就是其中的例子。将人文主义与基督教看做势不两立, 这其实完全是一种误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反对宗教和教会, 并不是指反对基督教这个文化体系本身。他们反对的是教会对于落后蒙昧教条的固守, 反对教士利用宗教来实现个人邪恶母的的行为。事实上, 在文艺复兴时期, 坚信上帝的存在仍然是当时文化的主流。

我们必须看到, 新生事物的诞生必定是建立在旧事物的母体之上, 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与基督教之间的关系便是剪不断的。文艺复兴没有也不可能结束西方中世纪以来的基督教文化的绝对统治地位, 相反, 文艺复兴本身随着罗马教廷的反宗教改革和城市共和国的解体而告终。人文主义者对于人性解放的追求, 冲破封建神学的桎梏;对于博爱的呼唤也恰好与基督教的核心教义不谋而合。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莎士比亚的戏剧既具有当时先进的人文主义文学所共有的那种反对封建桎梏、争取个性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强烈的时代精神, 同时又贯穿着作家鲜明的仁爱、宽恕和博爱的精神。这种精神既来自古希腊罗马文学的传统, 更来自基督教经典《圣经》。

生与死是任何宗教都不能回避的主题。对人的存在意义的探索, 使得莎士比亚的戏剧与基督教有了共通之处。在《李尔王》中, 如何理解主人公的死?在这种反思中, 莎士比亚体现出由于文化继承性而不自觉地承袭基督教的生存方式, 变成了对基督教生存方式的主动承接。根据基督教的原罪说, 人生来有罪, 经受痛苦的折磨恰恰是洗礼灵魂的必经阶段, 以便死后能够进入天堂。已是耄耋老人的李尔, 因为自己危险的自由意志, 受尽苦难, 正是验证了原罪理论。也是因为经过了苦难的洗礼, 心灵才得以净化。虽然以尘世的眼光看, 李尔的肉体消亡了, 但是他的精神却得到了解脱, 得以进入永生的乐园。因此, 李尔的死亡不是上天的不公, 而是上天对其高尚灵魂的肯定。短暂的肉体存在与崇高的精神相比, 哪个更有意义?作者通过李尔做出了自己的抉择。

三、死亡与救赎

在西方传统文学看来, 死亡并不仅仅指肉体的毁灭, 更代表着精神的净化, 死亡不是惩罚, 而是救赎。马克思认为:世界上的所有宗教都是以人为导向的, 世俗宗教对于人的存在意义都有各自的阐释。也正因为如此, 宗教才赢得了人类的尊敬和崇拜。我们应该看到, 即使是最荒唐可笑的宗教也不同程度的反映了人类存在的意义。

莎士比亚将自己关于人类存在意义的思考投射到李尔身上。李尔的认知中混合着对上帝的信仰以及对世俗物质的贪恋, 而残酷的现实逼迫着李尔退回到基督教所描绘的理想天堂寻找温暖的庇护。但无所不能的上帝并没有给李尔任何明示, 李尔只能靠自己解决这一困境。上帝从主宰地位隐身到客体旁观, 留给人类的不仅是自由还有磨难。人类需要独自面对生命中的痛苦和混乱。按照基督教的说法, 人有自我拯救的能力, 而这种自我拯救主要是来自于人的内心向善的能力, 即基督教所主张的可以通过自己内心的力量来达到天国的能力。这样, 人既满足了自己的欲望需求, 又可以通过自己内心的善的力量来实现自我拯救。

即使邪恶会暂时压制正义, 莎士比亚依然选择相信人性, 相信最终的胜利必将属于正义。人类要相信代表正义和善良的上帝始终与我们同在。考验磨练了人性, 正是上帝应允让人类经受苦难。苦难不仅洗涤人的罪孽, 更是净化人的灵魂的必经之路。唯有如此, 在历尽痛苦折磨之后, 人才能背负沉重的十字架, 与上帝一同走向天堂。在这一过程中, 李尔从一个顽固自私的国王, 沦落为悲惨孤苦的老人, 摆脱了世俗王权的羁绊, 他看到了曾经不曾看到的父女真情, 感受到了从未体会过的纯粹, 最终实现了自我的精神救赎。在坚持基督教的领导下, 人类是可以前进的。经历过痛苦的折磨, 人物完成了对自身局限的超越, 成为更丰富充实的人: 葛罗斯特用瞎掉的眼晴反而能更清晰的感受爱的世界;爱德蒙在临死前的悔悟彰显了人性中善的希望;李尔在心力憔悴的疯癫中摆脱了世俗王权和野心欲望的羁绊, 见理智时所未见, 感清醒时所未感, 最终以自己和女儿考狄利娅的死完成了对乱世的精神救赎。

李尔肉体上的消亡并不意味着失败, 死亡带给李尔的是灵魂的救赎。事实上, 《李尔王》中看似缺失“诗歌正义性”, 却正是李尔自我救赎的体现。通过李尔的疯癫, 莎士比亚意在告诉人们, 抛弃上帝和基督教, 人类无法获得存在的真谛。暴风雨涤荡了李尔的灵魂, 使得他最终能够看清爱的本源。在莎士比亚眼中, 死亡不仅是一种解脱, 更是对爱的热切呼唤, 是在完成了自我救赎之后的圆满结局。

在《李尔王》中, 莎士比亚通过设置李尔王的死亡来呼唤博爱, 宽容和仁慈, 表达了他关于人类存在意义的理解, 借基督的核心价值观来抵御人性的堕落, 这不是对基督教教义的简单回归, 而是一个人文主义者对于宗教以及人的存在意义的深刻反思, 是一种基督教的人文主义。

参考文献

[1]Bullock, Allan.The Humanist Tradition In The West.New York&London:W.W.Norton&Company, 1985.

[2]Shakespeare, William.King Lear.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51.

[3]Steven Marx:Shakespeare and the Bibl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4]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上海:三联书店, 1997.

[5]安·塞·布雷德利.莎士比亚悲剧[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2.

[6]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悲剧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

[7]肖四新.莎士比亚戏剧与基督教文化[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 2007.

社会性死亡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病理组织学确诊的Ⅲ、Ⅳ期癌症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 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各65例。对照组男38例, 女27例, 年龄24~67岁;其中宫颈癌16例, 鼻咽癌16例, 结直肠癌11例, 乳腺癌6例, 肝癌3例, 脑胶质瘤2例, 淋巴瘤2例, 其他9例。干预组男36例, 女29例, 年龄26~65岁;其中鼻咽癌18例, 宫颈癌13例, 结直肠癌8例, 淋巴瘤8例, 乳腺癌5例, 脑胶质瘤3例, 其他1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常规诊疗的基础上,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指导, 干预组除常规健康指导外增加临终关怀及死亡教育, 内容如下。

1.2.1 座谈会讨论

将晚期癌症患者组织在一起, 首先介绍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等, 然后让患者之间相互介绍、彼此认识, 并诉说自己患病后的感受、经历和情绪等变化, 提供让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倾诉、相互安慰、相互鼓励的平台, 共同分享治疗效果好的经验和体会, 从而正确面对癌症和死亡, 并积极配合治疗。

1.2.2 相关知识讲授

邀请肿瘤专业的教授进行相关知识的讲授, 内容包含疾病的相关知识、临终关怀的理念、癌症患者的心理变化、死亡的相关知识、国内外死亡教育的现状及发展等, 并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进行现场指导和解答。运用多媒体举行讲座, 图文并茂, 便于患者理解。

1.2.3 心理护理

从座谈交流中可以发现患者存在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 制定相应的干预计划, 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安慰和精神支持, 指导其减轻负性情绪的应对技巧, 鼓励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使其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 关爱生命, 珍惜有限的时光, 减轻对疾病和死亡的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压力,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2.4 健康指导

由责任护士根据分管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况进行针对性地指导, 把死亡教育相关知识贯穿于其中, 鼓励患者和家属参与治疗、护理方案中, 教会其应对放疗、化疗等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的方法, 指导其疾病护理的相关技能, 如基础护理、饮食营养护理、适当运动等, 并引导和鼓励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和死亡。

1.3 调查工具及评价标准

采用崔以泰等[2]的死亡态度调查问卷A型部分死亡观为调查工具。内容包括对“生命永存”观点的态度、对死亡的关心程度、对死亡时间的选择、想到死亡时的感觉、面临死亡最关心的事、对自杀的态度、对垂危患者的态度七个部分。全部采用问卷调查形式, 由课题组成员发放问卷调查表, 患者自行填写调查表, 对不理解的内容给予讲解和指导, 对填写问卷困难的患者予以协助, 填写完后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140份, 回收有效问卷130份, 有效回收率为92.8%。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生命永存”观点的态度

两组患者对“生命永存”观点的态度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对死亡的关心程度

两组患者对死亡的关心程度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2.3对死亡时间的选择干预组选择“老年时死亡” (26.15%) 明显高于对照组 (7.69%)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例 (%)

例 (%)

例 (%)

2.4 想到死亡时的感觉

两组想到死亡时出现“害怕恐惧”“沮丧泄气”“忧郁悲伤”等劣性感觉者分别为36.92% (24/65) 、49.23% (32/65) , 选择“没有意义”分别占35.38%、29.23%, 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4。

2.5 面临死亡最关心的事

干预组面临死亡最关心的事情是“对于家庭的责任未完成”“我的亲友会哀伤”分别占29.23%、24.62%, 对照组分别占30.77%、20.00%, 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5。

2.6 对自杀的态度

干预组对自杀态度持“防止”和“某种情形防止”分别为38.46%、16.92%, 对照组分别为43.08%、20.00%,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6。

例 (%)

例 (%)

例 (%)

2.7 对垂危的态度

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垂危的态度选择“尽可能挽救”的分别为33.85%、36.92%, 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选择“不应维持植物人”者, 干预组 (23.08%) 明显高于对照组 (7.69%)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7。

例 (%)

3 讨论

对“生命永存”观点的态度:干预组“相信生命永存”和“不确定、怀疑”态度者分别为20.00% (13/65) 、30.77% (20/65) , 对照组分别为27.69% (18/65) 、33.85% (25/65)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两组均有部分患者相信生命永存和不持绝对反对的意见, 追求生命长生的思想, 不能客观地面对生命和死亡, 而死亡是生命的自然阶段, 是人生的必然归宿, 是现实的事情, 既然死亡是现实的事情, 就不必忌讳这个话题, 要让患者有权力决定自己的治疗方案, 有机会选择死亡的方式和死亡的地点, 有向亲人告别的时间[3]。

对死亡的关心程度: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受中国传统宗教观念的影响, 均很少想到死亡, 很少去思考死亡, 因而逃避面对死亡的现实。死亡是不会因人们的惧怕、坚拒而离人远之, 对死亡有科学、正确观念的人最能善待死亡, 而善待死亡恰恰是对生存最大的优待[4]。

对死亡时间的选择:干预组选择“老年时死亡” (26.15%) 明显高于对照组 (7.69%)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干预组患者接受一些临终关怀、死亡教育相关知识后更加懂得热爱生命, 珍惜健康,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面对疾病努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情绪, 即便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也是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因而选择“老年时死亡”。干预组选择“不死”为0, 对照组选择“不死”占3.08%, 反映出对照组癌症患者希望生命永存、追求长生不死的思想。

想到死亡时的感觉:干预组和对照组想到死亡时出现“害怕恐惧”“沮丧泄气”“忧郁悲伤”等劣性感觉分别占36.92%、49.23%, 选择“没有意义”两组分别为35.38%、29.23%。长期以来, 在人们思想意识领域里, 教育工作者只注重对“人生观”的研究, 而极少提到“人死观”[5]。晚期癌症患者存在趋生避死的思想, 加强患者的死亡教育, 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理解死亡是生命历程中的必然阶段, 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正确面对自己的疾病和死亡, 减轻对死亡的害怕、恐惧、沮丧泄气等负性情绪, 在注重优生、优活的同时也要重视优死。面临死亡最关心的事:干预组面临死亡最关心的事情, 排在前面的是“对于家庭的责任未完成”“我的亲友会哀伤”, 分别占29.23%、24.62%, 对照组分别占30.77%、20.00%。表明晚期癌症患者的家庭责任感和对亲人恋恋不舍的情感, 千百年来受到儒家思想文化的熏陶, 中国家庭观念的根深蒂固, 即使是自己的生命消逝, 但是家庭成员是否团结、家人是否幸福却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善终[6]。晚期癌症患者在面对疾病和死亡时, 家庭给予的精神支持和心理安慰起了很大的影响作用, 家庭是患者的坚强后盾。

对自杀的态度:晚期癌症患者在临终阶段不仅遭受着疾病痛苦的困扰和折磨, 而且还要面临死亡的心理威胁[7], 给患者及家属造成极大的精神痛苦和经济负担, 甚至产生“不想活”的念头。死亡教育能够促进人的心理健康, 提升人的心理品质[8], 是直接以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对晚期癌症患者开展死亡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摆脱焦虑、恐惧、孤独、绝望等情绪, 意识到自我生命的宝贵, 消除自杀的念头,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垂危患者的态度:选择“不应维持植物人”者, 干预组 (23.08%) 明显高于对照组 (7.69%)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临终关怀的理念强调在治疗已不再生效时, 不以延长生存时间为目的, 而以提高生存质量为宗旨。干预组患者经过临终关怀和死亡教育相关知识的学习后, 更加重视生存质量, 懂得生命的意义和尊重生命的价值, 对于植物人来说, 无论提供怎样的医疗救助均没有希望恢复的患者, 应更加重视生命质量, 而不是传统思想倡导的生命神圣观。在恶性肿瘤诊疗规范中对末期阶段的患者仅进行安宁医疗, 这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 也可以减轻其家属的痛苦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还有利于全社会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9]。

对生命的眷恋是人的本能, 死亡是生命的自然阶段和必然归宿[10]。死亡教育就是改变患者对死亡的态度, 由单向的对死亡的焦虑、恐惧, 深入到对死亡的正面接受[11]。死亡教育1963年起源于美国, Robert Fultonzai在明尼苏达大学开设了第一门正式的死亡教育课程[12]。死亡教育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都日益受到关注, 适当的死亡教育对每个人都是必要的, 国外及我国的港台地区大都将死亡教育作为护士临终关怀继续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13]。我国死亡教育始终处于理论水平, 全社会尚未给予足够的认同和重视[14]。人们对死亡仍然存在着禁忌, 尤其是患者生病的时候, 亲朋好友在看望患者时一般不在其面前提到“死”字[15]。周晓敏等[16]的研究显示, 晚期癌症患者100%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死亡观的认识与行为。关于死亡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武汉大学的段德智教授可谓中国大陆开展死亡教育之第一人[17], 他主要通过开设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死亡教育。王云岭等[18]在健康教育中提到的患者之间的小型座谈会形式是具有可行性的。从理论上说, 处于相同境遇中的人们之间的相互诉说有助于心理压力的减轻, 对于缓解心理痛苦是有利的。笔者认为, 死亡教育并非一定要触及死亡这样的字眼, 死亡教育的目的并非劝导人们死亡, 而是帮助人们如何活得更好。从这个意义上讲, 能够激发人们生命活力和动力的教育形式都是死亡教育的好形式。临终关怀强调把健康教育与死亡教育结合起来, 因此本研究将死亡教育贯穿于健康教育中, 通过对患者进行知识讲座、座谈讨论、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等形式, 探讨死亡教育对晚期癌症患者死亡观的影响, 以减轻患者对死亡的焦虑、恐惧和抑郁, 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正确面对生老病死的客观规律, 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合理地安排好有限的时光, 勇敢地正视疾病和死亡, 并逐渐接受死亡的现实, 从而减轻痛苦, 提高生存质量, 帮助临终患者安详、舒适、有尊严而无遗憾地走到生命的终点, 更好地促进临终关怀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摘要:目的:探讨死亡教育对晚期癌症患者死亡观的影响, 以减轻患者对死亡的恐惧, 帮助临终患者安详、舒适、有尊严而无遗憾地走到生命的终点, 以促进临终关怀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方法:收集病理组织学确诊的Ⅲ、Ⅳ期癌症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 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各65例。在常规诊疗的基础上,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指导, 干预组增加临终关怀及死亡教育的内容。结果:干预组选择“老年时死亡” (26.15%) 明显高于对照组 (7.69%)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组选择“不应维持植物人”占23.08%,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想到死亡时的感觉, 干预组和对照组出现劣性感觉者分别占36.92%、49.23%, 两组患者都存在着对死亡的恐惧和回避心理。结论:把死亡教育贯穿于健康教育中,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对死亡的心理承受能力, 有助于减轻患者对死亡的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 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社会性死亡 篇9

张某系某市公交公司驾驶员。2010年11月24日, 张某驾驶公交公司客车行驶至某路段时突然昏迷, 遂被送入医院抢救, 经诊断:张某系“小脑出血、脑疝”。张某住院期间生命垂危, 一直深度昏迷, 无自主呼吸。经抢救无效, 于2010年12月3日死亡。

2010年12月16日, 市公交公司为张某向市工伤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经取证调查后, 2011年1月5日, 市工伤保险行政部门做出张某不属于工亡的认定决定, 并将认定结论通知市公交公司及张某之妻。

市公交公司与张某之妻均不服不予认定工伤的结论。公交公司认为, 《工伤保险条例》未能穷尽所有工伤认定的情形, 工伤认定实践应以保护职工的法律原则和精神处理因工死亡案件的认定。公交公司和张某之妻向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要求撤销市工伤保险行政部门的认定结论。2011年1月13日, 市人民政府在调查后做出维持原工伤认定结论的行政复议决定。

张某之妻仍不服, 向所在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请求法院撤销市工伤保险行政部门的工伤认定决定。张某之妻认为, 张某突发疾病昏迷, 送至医院时呈深度昏迷已属脑死亡, 市工伤保险行政部门机械地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相关条款, 做出不属于工亡的认定结论不符合实际情况。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后, 做出维持原工伤认定结论的一审判决。

张某之妻不服判决, 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其主要理由是张某昏迷不醒, 入院3小时后就做了开颅手术, 手术后第二天医生就明确告知家属张某没有生还可能, 虽然医院一直在抢救, 但张某从入院至死亡病情都没有好转。其家属要求医院不断实施抢救出于情感因素, 不愿亲人就此离世, 并且希望张某能通过抢救获救, 作为亲属不愿放弃抢救的做法合乎情理。因此, 张某之妻认为, 市工伤保险行政部门不能片面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视同工伤”情形第 (一) 款“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 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规定, 认定张某是在“48小时”之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就不予认定为工伤。不过, 经审理, 市中级人民法院依然维持了一审判决。

案例评析

本案争议的焦点在于张某死亡的标准如何确定:是以张某入院抢救时便已昏迷不醒认定其脑死亡即已死亡, 还是以心跳呼吸停止的心肺死亡为死亡标准。

如果张某在入院时昏迷不醒的情况下医生确定其脑死亡为死亡标准, 则张某符合《工伤保险条例》“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 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规定, 应当认定为视同工伤。如果以心跳呼吸停止的心肺死亡为死亡标准, 张某在10日后经抢救无效死亡显然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视同工伤的情形, 也就不能认定为视同工伤。

脑死亡与心肺死亡哪个是死亡标准, 成为本案, 也成为《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 (一) 款视同工伤认定的关键。对于这一问题, 不妨回顾下脑死亡与心肺死亡的概念和国际通行的观点。

传统的死亡概念是指心肺死亡。原始人通过日常观察和狩猎活动形成了死亡是心脏停止跳动的模糊概念。石器时代弓箭刺中公牛心脏的洞穴壁画, 也印证了这一点。以心肺死亡作为死亡的定义和标准, 在人类社会沿袭了数千年, 直至今日。美国布莱克法律词典和英国牛津法律大词典都认为, 死亡的最主要标准是心跳、脉搏和呼吸的停止, 我国的《辞海》也将心跳和呼吸的停止作为死亡的主要标准。临床医学一直也是以心跳停止、呼吸和血压消失以及体温下降作为死亡的标准。

不过,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死亡是分层次进行的复杂过程, 心肺功能丧失并不代表脑、肾脏及其他主要器官功能的丧失, 心跳和呼吸的停止作为死亡过程的一个层次, 并不表明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死亡的必然发生。而且, 心肺功能丧失具有医学可逆性, 在心脏起搏器、人工呼吸机等先进医疗设备的帮助下, 可以进行长时间的人工维持。现在, 虽然在医学、伦理学和法学界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接受脑死亡的概念, 但在一般人心中, 传统心肺死亡的概念一时还难以消除。所以, 如果将脑死亡的立法运用于民事和刑事审判, 人们会对脑死亡标准产生怀疑和抵触。但在大多数人能真正理解且接受脑死亡的新观念之前, 采用双重标准是适宜的, 即当一个人的呼吸和循环功能不可逆停止, 或者整个脑, 包括脑干一切功能不可逆停止时, 均可以宣告死亡。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 死亡的确定, 应采用选择性的标准, 即传统标准和现代标准并存, 由医务人员视情况而定。在树立双重标准的前提下, 当医务人员确定病人的心肺功能已不可逆停止, 应宣布病人死亡;当医务人员确定病人的脑功能已不可逆停止, 也应宣布病人死亡。

目前, 我国的法律和临床医学仍然采用的是传统标准, 即心肺死亡。本案例中, 医院也是在张某心脏停止跳动后确定其死亡时间的。由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 (一) 款视同工伤认定的规定较为固化, 市工伤保险行政部门在进行工伤认定时无权变通处理。因此, 虽然张某死亡的情形令人同情, 但在现行的法律法规下该情形确不符合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的要件。

社会性死亡 篇10

一、案例

案例1.某男, 42岁, 某年某月某日上午7时, 其爱人报称起床后发现其在床上死亡。据其爱人介绍:死者感冒三天, 死前在当地医务室治疗, 家属认为是医务室治疗不当, 将尸体拉到医务室闹事, 要求医务室赔偿。尸检结果:死者各主要脏器未检见致死性病变, 胃内容物毒物检验检出毒鼠强成份。

案例2.某女, 45岁, 某年某月某日下午7时, 其爱人报称, 发现其喝农药在自家床上已死亡。据其爱人介绍:死者平时体弱多病, 有轻生念头, 其回家后发现死者仰卧在床上已死亡, 床边有一瓶DDV空农药瓶, 衣服上有很浓的农药味。尸检结果:各脏器未检见致死性病变, 胃内容物未检验出常见毒物, 颈前及颈部两侧有少许条状皮肤表皮剥脱, 颈部深层肌肉出血, 舌骨大角左侧骨折。

二、讨论

(一) 非正常死亡案件死亡性质法医学鉴定的重要性

死亡性质也叫死亡方式[1], 分他杀、自杀、意外三种。在日常办案中, 如何正确区分死亡性质这是公安机关办理这类案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如果是他杀案件, 认为是意外或自杀, 将会放纵犯罪, 死者冤屈无法得到伸张。如果是自杀或意外死亡认为是他杀, 则永远也找不到所谓的“犯罪嫌疑人”, 同时还会让无辜人员受到冤枉。案例1破案后, 犯罪嫌疑人交待, 其夫妻关系长期不和, 又不想离婚, 故乘其丈夫生病到医务室治疗之机, 将早已准备好的剧毒杀鼠药[2], 毒鼠强放到死者喝药的水中, 死者晚上在家喝药时让其喝下中毒死亡, 企图嫁祸于医务室治疗不当医疗事故死亡, 医务室开始迫于无奈答应赔偿一万元钱想了结此事, 但不明真相的部份家属仍不依不饶, 最后医务室同意解剖查明死因, 才使这一所谓“医疗事故”真相大白, 还医务人员一个公道, 死者爱人也受到法律制裁。案例2破案后, 犯罪嫌疑人交待:因其妻子体弱多病, 家庭困难, 觉得是一个负担, 故趁其生病卧床之机将其掐死, 再将农药泼洒到死者衣服上, 企图制造死者喝农药自杀的假象来掩盖其犯罪事实, 部分家属开始信已为真, 准备将死者安葬, 但死者娘家部份家属对死因怀疑, 要求解剖查明死因, 通过尸体检验发现有扼颈窒息的征象, 且胃内容物未检出常见毒物, 才揭露这一犯罪实事。这两个案例告诉我们如果不进行法医学尸体检验, 仅凭表面现象是难以明确非正常死亡案件的死因和死亡性质的。

(二) 非正常死亡案件死亡性质的法医学鉴定是依法办案的需要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 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公安机关有权决定解剖, 在实际工作中发生非正常死亡案件后, 死者家属主动要求解剖检验查明死因的很少, 甚至不配合公安机关的尸检工作, 以各种理由拒绝尸检。这两个案列都是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 才同意尸体解剖的。

(三) 非正常死亡案件处理所面临的问题

非正常死亡通常指除他杀之外其它不明性质不明原因的死亡。此类死亡, 死者大多数平时身体貌似健康、死亡发生时没有目击证人或对目击证人的说辞不相信, 家属对死亡性质及死因存疑, 认为是他杀, 又由于受一些风俗习惯影响不能及时配合办案机关进行尸体解剖, 给办案机关全面系统查明死因带来影响, 给这类案件处理带来很大的困难, 当事家属不断上访, 有的借网上或媒体妙作, 甚至诱发群体性事件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要想避免这类情况发生, 第一办案机关对非正常死亡案件必须启动命案侦办机制, 从现场勘查到尸体检验每一个环节, 必须按程序、规范进行, 用事实证据给家属一个科学、客观、合理的解释;第二当事家属必须增强法律意识, 依法、依规配合公安机关进行系统的尸体检验, 查明死因。

(四) 非正常死亡案件死亡性质法医学鉴定的注意事项

要想明确死亡性质, 第一, 必须进行全面细致的尸体检验, 包括尸表检验、尸体解剖、病理检验、毒物检验及相关的体液检验。第二, 必须进行细致的现场勘查, 包括死亡环境、死者的遗物、相关的物品及生活用品等情况。第三, 必须详细调查死者生前活动轨道、健康状况及生活习惯等情况, 通过这三个方面的情况综合分析, 才能正确查明死因原因, 明确死亡性质。

参考文献

[1]赵子琴.法医病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34.

社会性死亡 篇11

生与死如影随形是客观存在, 也是一种人生智慧, 知死方能知生, 存在主义的核心理念在于“向死而生”。海德格尔强调“对死的必然性领悟, 可以促使人从沉沦、异化中醒悟过来, 积极筹划自己、设计人生, 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库尔勒·罗丝认为, 死同生一样, 是人类存在、成长的一部分。她说, “死亡可以说是成长的最后阶段, 也就是说你是什么以及你所作为的一切, 都在死亡中达到了高潮。”奈勒认为,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与死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他认为, 乍看死亡和教育无关, 其实, “只有死亡的思想才使我们真正理解生活的价值”。死亡是我们生命整体的一部分, 赋予人类存在以意义, 迫使我们重新审视生命。“死亡教育强调‘向死而生’的教育理念, 引导学生追求生命的价值”, 从而认清生命中重要事物, 抓住生命中的所有时光, 做出自由选择并承担其后果, 在有限的生命中利用自己的自由创造生存的价值, 使之得以充实, 不让自己堕入不健康的幻想之中。因此, 学校死亡教育要“帮助学生在成长与学习过程中, 逐步认识到生命的可贵, 进而尊重生命, 关怀生命与珍爱生命”, 并领会到死亡不可避免, 还要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的生命质量, 要作为一个自由人而充实的存在着, 而不是只满足于生存着, 能够在现实中自由选择, 自为的处在自在的世界中。

谈生论死, 也就是存在主义者们主张的“向死而生”, 谈死是为了张扬生, 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但是, 我国的传统文化对死亡有着强烈的禁忌, 人们对于死亡讳莫如深, 然而, 近年来呈增长式出现的青少年学生对生命漠视而导致自杀、他杀的现象时有发生, 促使死亡教育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并被逐步重视, 死亡课程应运而生。本文试从存在主义死亡教育视角浅析死亡课程的开展的必要性及其开展, 以期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死亡观, 提高生命质量。

二、死亡课程

Bensley (1975) 认为, 死亡教育是一个探讨生死的教学历程。这个历程包含了文化、宗教对死亡及濒死的看法与态度, 希望藉着对死亡课程的探讨, 使学习者更加珍惜生命、欣赏生命, 并将这种态度反映在日常生活中。死亡教育使人明白死亡是人的必然归宿, 知死方能明确生的意义, 死亡课程把死亡教育就是生命意义的教育, 是最深刻的道德教育的这种理念传授给学生。广州大学胡宜安教授也指出生死学课程不是美化死亡, 而是解除死亡的神秘性, 赋予死亡神圣性, 让学生更加珍惜生命, 心理更加健康。

(一) 死亡课程

死亡教育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现代教育不能忽视死亡教育。死亡课程是学校开展死亡教育最好的、也是最主要的形式。死亡课程的缺席, 导致一些青少年不了解死亡, 不知道什么是死亡, 对自己生命不重视, 也漠视他人生命, 常以寻求死亡来解决问题, 对生命没有敬畏感。任何民族的延续与发展都是通过生命的延续与发展来进行的, 因此, 死亡课程的开展迫在眉睫。死亡课程的目的在于松开学生心灵深处的枷锁, 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待生死问题的平衡点。在死亡课程实施中, 适时适度地教给学生一些死亡常识, 逐步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应对死亡的挑战以正确的死亡态度来克服对未知死亡的恐惧, 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死亡观, 热爱生活, 珍视生命, 正视死亡。

(二) 死亡课程开展的必要性

在西方发达国家, 死亡课程涵盖整个学校教育阶段, 也涉及普通民众教育。相对而言, 我国的死亡教育发展比较迟缓, 死亡教育对于广大民众来说还只是阳春白雪的概念, 并没有在我国学校教育以及广大普通民众之间广泛开展。正如内尔·诺丁斯所言:“死亡问题在学校里也基本上不被重视, 除非有悲剧事故发生了。”传统教育对死亡教育的忽视容易致使学生形成消极的死亡态度, 失去生的动力, 认为人生灰暗, 对生命绝望, 消极对待生死, 使得许多本可以避免的悲剧, 诸如自杀、凶杀等频繁发生。因此, 实施死亡课程乃大势所趋。

1.引导学生建立健全积极的人生观

传统教育长期以来对死亡教育的忽视, 人们习惯只谈生不谈死, 造成了我们知识结构中生死知识的严重缺位, 使得人们对生命的的思考缺乏深度。各级各类学校过于重视智力学科的教育, 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不重视死亡课程的实施, 致使很多学生误认为死亡是最无意义的东西, 是对生的一种威胁, 容易导致学生形成灰暗心理, 忽视生的希望形成对死亡的偏见, 消极对待生死。死亡课程引导学生消除不良心理, 增加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建立健全积极的人生观, 促进我国死亡教育广阔深邃的开展下去。

2.死亡教育是完整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教育即生活, 教育不是为将来做准备, 而是当前的生活就是内容。死亡是人类生命整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应囊括于现代教育之内。只有了解死亡, 理解死亡对人生的价值, 学生才能正确积极的看待生命, 在有限的生命里自由选择, 努力创造精彩的生活。学校死亡课程不是针对将死者的临终教育, 而是针对所有学生个体生命的通识教育, 涉及各个年龄阶层的学生。因此, 死亡课程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对学生来说是必需的。

3.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生命的意义

马克思曾经说过“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生命是有限的, 并且最终都会面临死亡, 人生的意义在于使这唯一的生命活得有价值、有意义。死亡课程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死亡赋予生命存在以意义, 并给人类生命加以的期限, 催促学生在生命的期限里实现生命的价值, 让死亡不是走向寂灭的虚无, 而是最终实现个体生命的高潮。

三、死亡课程的开展

我国是一个避讳谈论死亡的国度, 虽然在一些有识之士的大力推进下有了一定程度的开展。但是, 死亡课程的实施仍是相对滞后, 普通民众对于死亡还是忌讳如深。因此, 死亡课程的开展一定要审慎, 注意形式上的循序渐进, 适时适度地在相应年龄阶段展开相应的课程内容, 避免操之过急产生不良的影响以形成真正的认识, 并且将西方死亡教育课程实施经验与我国本土传统结合因地制宜进行折中教育, 不要增加学生的成长负担。以下从循序渐进的三个程度谈论死亡教育课程的逐步开展。

(一)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死亡观

只有正确了解什么是死, 才能够更好地生。学校死亡课程应引导学生消除和缓解对死亡的恐惧, 使得心理相对脆弱的学生摆脱悬挂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 正确认识死亡, 科学把握死亡的本质和内容, 形成正确的死亡观念, 了解死亡并不可怕, 明白存在的时候死亡就不存在, 当死亡存在时我们就不存在, 才能够积极地思考死亡, 从心灵深处解放自我, 从而获得自由, 健康全面地成长, 也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抓住生命中的所有时光, 使之得以充实, 活出意义与品质, 获得幸福感。

(二) 培养学生的死亡悲剧意识

悲剧给人带来一种厚重感、悲壮感、崇高感, 通过对死亡的悲剧意识而给自己的生命带来启示和意义。存在主义哲学家们认为世界没有意义, 现实充满荒谬, 生活毫无目的, 世界的荒谬性导致了个人存在的荒谬性。对人生悲剧性认识并不意味着存在主义哲学家们主张遁世、逃避、沉沦。相反, 他们强调人们应在对现实的不正义、压迫、残酷的反抗中来彰显自身生命的价值, 以积极的、创造性的态度来对待生活, 使生命更富有意义。因此, 死亡课程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悲剧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有利于学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从容应对死亡这种悲剧性事件。

(三) 引导学生进行死亡体验

杜威认为:“从做中学”是儿童的天然欲望的表现。死亡课程应对学生的这种天然欲望加以引导和发展。引导学生进行直观的死亡体验, 即不逃避死亡, 在学生的承受能力之内直观面对死亡, 参与到与死亡有关的各种活动中去。死亡课程就是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正面体会生命的生、老、病、死等自然规律。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死亡体验活动的形式与过程, 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 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获得直接的感性经验, 亲身体会到死亡的残酷, 明白生命和死亡就一门之隔, 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意识到要重生又要顺死, 不能舍生也不能忘死, 达到“向死而生”, 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

四、结语

苏格拉底曾说过, 人类重要的问题不是如何生存, 而是如何好好生活。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家们也主张:“教育应该向学生展示生活的悲剧性”然而在我国, “死亡教育”和“性教育”一样都是人们忌讳却又不得不谈的敏感话题。死亡课程就是通过学校课程教育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白死亡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有利于学生理解有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 有“生”必有“死”, 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撼动的事实, 才能够很好地了解生死, 明白生的意义与死的价值, 进而坦然面对生死, 从而树立科学健康的死亡观, 从心灵深处解放自我, 获得真正的自由, 以便能够更好的理解生命的强大和脆弱, 深刻地了解生命的有限性, 使学生能够思索各种死亡问题, 重新审视生命的分量。

作为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死亡课程的开展完整了现代教育体系。实施死亡课程, 要以“向死而生”原则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与死的关系, 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面对死亡要处之淡然, 使他们能够正确看待死亡并认真思考如何生存,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幸福观, 进而能够尊重和热爱生命, 以理性看待死亡, 然后珍惜生命、珍惜感情、珍惜生活, 从而在超越死亡中提高生命的质量。

摘要:海德格尔认为:“人是向死的存在”。对死的畏, 对人的生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只有敬畏死亡, 才能敬畏生命。死亡是人类生命历程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现代教育不能忽视死亡教育。死亡教育迫使青少年学生重新审视生命, 以正确的死亡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还能使青少年更加珍惜和热爱生命。因此, 死亡课程的普及乃大势所趋。从存在主义死亡教育视角浅析死亡课程开展的必要性及其开展, 以期能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死亡观, 重新审视生命的分量。

关键词:“向死而生”,存在主义死亡教育,死亡课程

参考文献

[1]黄志成.西方教育思想的轨迹:国际教育思想纵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37.

[2][美]库布勒·罗丝著.孙振青译.成长的最后阶段[M].台北:光启出版社, 1993.7.

[3]秦赞, 贺泽海.以死亡教育为背景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J].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 2010.

[4]郑晓江, 钮泽成.解读生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102.

[5]吴仁兴, 陈蓉霞.死亡学 (第1版) [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4.219.

[6][美]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105.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67.

上一篇:原油储罐开罐检测技术下一篇:通用变频器控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