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托责任理论

2024-09-08

受托责任理论(精选7篇)

受托责任理论 篇1

当经济发展模式由传统模式逐步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变时, 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考虑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责任的履行情况, 企业受托责任的范围因此得以拓展。会计作为计量和控制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一种核算工具, 在循环经济理论背景下也必然会对其原有的理论体系加以完善, 从而产生了一门新的会计学科分支——循环经济会计。

一、会计“双重”受托责任概述

受托责任是基于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 通过一系列的契约合同确立, 且广泛存在于企业的各个方面。现代企业法人财产信托经营制度以及多元的委托代理关系, 充分体现企业各利益集团在经济性与社会性两方面利益的较量, 也充分表明企业应该承担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责任。企业错综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涉及财产、资源、就业、福利、公益和环境等各方面, 这就决定了现代企业会计作为一种核算工具也应该履行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两个方面的受托责任。会计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以价值运动为对象, 以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基本目标, 对外要进行反映, 对内要参与管理。所以, 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双重”责任就包括体现经济效益的经济责任和体现社会效益的社会责任两个方面, 即会计“双重”受托责任。

会计受托责任起始于委托代理关系成立之时, 解除于会计报告陈报之日。为履行和解除会计“双重”受托责任, 会计人员一方面要对日常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汇总、分析, 然后定期向委托人报告相关、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另一方面又要对整个经济活动过程进行预测、决策和监控, 直接参与经营管理, 然后不断向受托人提供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会计信息。

从会计发展史来看, “双重”受托责任的拓展不仅只是导致新会计学科分支的诞生, 还会对传统的会计理论产生巨大的冲击, 促使其在许多重要的理论层面上有所创新和突破。

循环经济要求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来构建经济系统, 从而改变了传统经济发展中“末端治理”的思想和传统会计核算重视生态环境的现状, 出现了一种以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为目的的全新会计理论和核算方法体系。传统会计的目标是借助会计对线性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 为经营管理者提供财务信息, 并考核经营业绩, 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而循环经济会计则是通过变革传统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增加有关循环经济方面的会计处理, 从而拓展企业会计受托责任范围, 产生可以激励企业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去行动的经济后果, 可以极大地增强企业的循环经济意识, 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基于企业“双重”受托责任的循环经济会计基本理论

1. 循环经济会计受托责任的范围。

对受托责任理论的发展轨迹进行分析, 虽然它对受托人 (代理人) 在企业活动中所负有的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及结果的要求是恒定不变的, 但是受托责任的范围是可以根据客观环境的需要加以拓展的。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 企业的受托责任已由经济和财务资源领域进一步拓展至自然资源领域、环境资源领域以及消费者领域。所以会计在作为一种计量和控制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工具时, 其受托责任的范围也不断得到拓展。具体内容归纳于图1。

界定出企业循环经济会计受托责任的具体范围, 进而便可从本质上认识循环经济会计。循环经济会计是在循环经济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 以自然资源效率、生态环境效率和经济效益三者的最大化为目标, 有选择地运用会计学基本原理及方法, 识别企业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有关的受托责任, 对其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反映和管理并将其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提供给有权利获得的信息使用者。

2. 循环经济会计目标。

Gray等给环境会计下定义时曾这样说过:“它 (企业社会责任和环境会计) 扩展了组织 (尤其是企业) 的受托责任, 使其不再只是向资本的所有者特别是股东提供财务信息。这种 (对受托责任的) 扩展是基于一个前提假设, 即企业承担着更为广泛的责任, 而不仅仅是为股东赚钱。”无论是环境会计还是循环经济会计, 都是对传统会计的发展, 都是对企业传统受托责任范围的拓展, 它们共同的目标就是关注企业经济活动产生的外部性问题。

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以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循环经济条件下, 由于企业受托责任向资源利用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拓展, 与企业相关的利益主体不仅仅包括传统的财务会计信息使用者, 还包括那些注重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相关利益群体。所以, “提高经济效益”这一传统会计目标已经无法完整体现企业循环经济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这就需要对传统会计目标进行理论上的突破。事实上, “提高经济效益”这一传统会计目标并没有和循环经济模式背道而驰, 只是循环经济“3R”原则对其增加了新的约束条件, 即确保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而不枯竭和不超出生态环境的自净化能力范围。循环经济理论下会计目标的演变情况见图2。

综上所述, 循环经济会计目标是:遵循减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环“3R”原则,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及在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追求自然资源效率、生态环境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三者的最大化。换言之, 在循环经济条件下, 会计需要将与企业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有关的资金运动核算作为基础性目标, 对企业经营前景和财务风险做出全面的、客观的评估, 为循环经济信息使用者提供合理的循环经济财务信息;企业管理者评价企业环境政策及其执行结果, 衡量企业对社会和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投资者和债权人要对企业的环境风险和盈利前景做全面和客观的评价;社会公众可以了解企业的环境表现, 对企业的产品和形象进行恰当的定位, 对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

3. 循环经济会计基本假设。

循环经济会计作为会计学科体系的一个分支, 可以继续沿用传统会计假设的大多数内容。但是, 循环经济会计由于其自身的独特性, 需要对原有基本会计假设进行必要的修订, 具体内容见下表。

4. 循环经济会计基本原则。

传统企业会计原则有客观性、重要性、有用性等, 而循环经济会计核算除仍适用上述原则外, 还有几项特殊的原则:代际和区域公平原则;良性循环原则;政策激励原则。

代际和区域公平原则:循环经济会计应该遵循代际和区域公平原则将环境、资源因素按其各自的重要性进行排列, 选取对经济发展起重要影响的事项进行核算, 反映出企业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使用的合理性。

良性循环原则:循环经济会计核算所涉及的领域具有显著的特殊性, 要反映相关自然资源是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 提供这类资源耗费、废弃物处置与回收再利用、生态环境的破坏及恢复等方面的会计信息。

政策激励原则:循环经济条件下, 政府为了促进企业主动履行环境资源保护责任, 必定会采取一系列的激励措施或是更加宽松的政策许可。企业会计在核算时要随新的循环经济法规以及政府新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的出台, 相应地调整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以提高循环经济会计的反映能力。

三、循环经济会计对传统会计理论的突破

1. 拓展了会计核算对象, 完善了会计核算系统。

传统会计核算对象的界定着重于会计主体的所有权特性, 把会计对象看做基层单位与资金运动有关的且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 并没有考虑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各项环境、资源效率和社会责任等因素。在循环经济条件下, 企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影响其他企业的正常经营或周围居民的健康状况时, 就必须将其确认为企业的负债。循环经济会计应该将企业产生的外部不经济性行为也包含在核算对象范围之内, 这样就不会脱离循环经济会计核算的目标。循环经济背景下, 企业作为一个会计主体, 只有对其核算对象的范围从空间上进行有效的界定, 才能正确反映一个经济实体在循环经济下的资产及其承担的债务, 计算其资源利用效率、环境收益或可能遭受的环境损失, 提供准确的资源环境信息, 反映企业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2. 创新了循环经济会计计量方法, 加强对环境责任的追溯。

从传统经济视角分析, 坚持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形式, 并在假定货币价值不变的条件下提出的历史成本原则是科学和客观的。但是, 在循环经济理论下, 企业的受托责任范围由原有的经济责任拓展至包含了环境责任。企业管理当局作为环境资源的使用者, 必须对受托使用和管理的环境资源承担起良好的经管之责, 并且要关注自然资源使用的减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环。环境资源是自然界长期积累形成的, 无法按照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等方法来确定其价值, 并且难以用货币和历史成本来计量。比如, 某些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消耗的负面影响无法借助市场来定价, 也就无法用货币对其进行计量。所以循环经济会计应该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那些会给他人带来负面影响的外部性问题内部化, 将其确认为企业的一项环境负债, 实行货币计量和其他“定性”类非货币计量方法相互结合、相互补充, 从自然资源效率、生态环境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综合角度出发, 在遵循“3R”原则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综合效益。

3. 增加了会计报表披露内容, 反映企业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传统会计核算只是考虑了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状况, 没有考虑环境因素。所以, 现行财务会计报表中的货币信息仅局限于按货币计量的业务和事项。循环经济环境下, 企业利润最大化需要通过自然资源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三者的相互结合才能获得, 这就导致会计受托责任关系的建立基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环保意识较强、环境监管较严的背景下, 投资者会更加认可企业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改善方面的投入, 在企业预期业绩的判断标准上有所变化, 他们会更看好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企业。所以, 就需要会计报表披露企业履行环境责任方面的信息。循环经济会计信息的披露必然要求其反映面更加全面, 如对受托责任的报告方法、方式和手段等都有新的要求。对于循环资源, 可以设置单独的“环境资源循环利用效率表”来进行专门披露, 可以明确地披露出企业利用循环资源的情况以及由此给企业以及社会增加的“名誉”价值, 以便于准确地向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表明企业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贡献, 体现企业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视。

4. 增加了企业外部环境成本内化核算, 使企业成本控制产生新的内容, 从而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环境资源价值以及环境保护和再生支出等。企业的环境成本不仅停留在企业的内部, 还应该扩展到企业的整个供应链环节, 包括上游环节、下游环节, 也应该包括企业在社会环保范围的支出。在传统会计核算中, 大多数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只是停留在企业自身所产生的污染物处理上, 循环经济会计核算则要求将企业的成本控制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 也就是进行环境成本内化核算。环境成本的内化要求企业将环境成本控制贯穿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以及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 以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 寻求企业可持续发展之策。

摘要:循环经济会计强调将企业会计受托责任由经济责任拓展至环境责任。本文基于会计受托责任的“双重性”, 探讨循环经济会计基本理论, 以完善会计核算方法, 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目标。

关键词:“双重”受托责任,循环经济会计,会计理论

参考文献

[1].殷勤凡.建立循环经济会计探讨.现代财经, 2008;28

[2].何林.试论生产消费与循环经济.当代经济科学, 2008;30

[3].GrayR., OwenD., MaundersK..Corporate Social Reporting Accounting and Accountability.London Pretice Hall, 1987

[4].沈洪涛.公司社会责任和环境会计的目标与理论基础——国外研究综述.会计研究, 2010;3

[5].陈勇.关于循环经济认识论基础的探讨.软科学, 2010;24

[6].乔引花, 张淑惠.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行为研究.当代经济科学, 2009;31

受托责任理论 篇2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 环境破坏问题日益严重, 人们开始意识到注重环境保护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近年来, 国际社会针对环境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应对之策。从2008年月在日本东京举行的G8峰会上提出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长期目标, 到2009年l2月的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 世界各国已在环境保护和发展低碳经济方面达成共识。会计工作作为重要的经济事项, 理应更多的体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从受托责任的角度来看, 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是所有企业和个人都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即在经济行为中践行绿色理念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这种受托责任观下, 会计理论体系有必要进行全面的调整和重构, 在会计工作的各个要素和环节中注入绿色理念, 形成一套系统的绿色会计理论体系。绿色会计又称环境会计, 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 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的成本费用, 同时对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 从而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绿色会计的要点就在于将会计学与环境经济学相结合, 通过有效的价值管理, 达到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

二、实行绿色会计的积极意义

(一) 能够打破传统会计理论对经济事项核算的局限性

长期以来, 会计理论只考虑经济活动相关的问题, 仅针对经济成本进行计算, 却没有将破坏环境所带来的成本纳入核算范围, 导致长期以来会计信息披露的不充分和不完整。而绿色会计不仅考虑经济效益, 而是从经济角度和环境角度共同考虑, 将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损耗及补偿充分的反映到会计核算中, 这从根本打破了传统会计理论对经济事项核算单一性, 开始从社会生态环境的角度来分析和反应经济问题。

(二) 有利于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带给人民生活改善的同时, 也带来了诸如环境污染, 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在这种大背景下, 实行绿色会计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必然要求。借助绿色会计, 能够建立起系统的环境资源量化指标, 将企业环保责任与经济效益联系起来, 从而自觉履行环境和资源保护的社会受托责任, 切实践行环境保护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基于受托责任观的绿色会计理论体系重塑

绿色会计的实质是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牺牲环境质量的代价, 与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方法有机结合, 即在生产成本中, 要将废物处置费用计算在内, 避免将这一笔本应由企业承担的隐蔽而沉重的费用转嫁给社会, 以减少公共费用的开支。绿色会计理念的践行, 涉及到会计的各个方面, 首先, 应将环境资源纳入会计要素, 以便进行计量和披露。同时, 为了确保绿色会计的执行效果, 应配合绿色会计核算, 建立起相应的绿色审计制度。

(一) 引入环境资源指标, 重塑会计要素

在受托责任观下, 会计工作应承担其一定的社会责任, 充分考虑环境资源的价值, 并将其作为独立的会计要素进行核算。纳入会计核算体系之后环境资源可以作为独立的资产要素进行核算。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绿色资产的确定需具备一定的标准。首先, 被确定为绿色资产的这部分环境资源必须是在未来可以被有效利用的;其次, 这部分资源必须是能够可靠计量的;此外, 环境资源确认还应要具有资源的地域性特征。满足上述三个标准的环境资源就可以被确认为绿色资产。与绿色资产相对应的, 还有绿色负债、绿色成本、绿色收入等指标, 这些指标的确定主要是结合环境指标和相关的环境政策而设立的, 通过建立这些会计指标, 能够有效的对经济所涉及的环境资源问题进行准确的计量。

(二) 突破传统会计确认计量方式

1. 应突破货币计量理论

绿色会计计量单位由于所计量要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因此对其进行计量的时候, 不应仅限于利用货币计量, 因为资源、环境等要素因其稀缺性其价值难以用货币形式表达。在进行绿色会计计量的时候, 应采取以货币计量为主, 以实物指标、劳动指标和文字说明等计量方式为辅的计量方式, 以便准确的对环境资源要素进行核算。

2. 采用多种会计计量方法

在绿色会计理论体系下, 资源的效率和价值应从多角度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计量, 以便得出更准确的数据。由于环境资源的特殊性, 采用单一的方法很难对其进行准确计量, 因此有必要引入多种估价方法。如可综合采用机会成本、边际成本、替代成本等方法进行绿色成本计量。

(三) 扩大会计披露信息的范围

由于环境资源的特殊性, 在传统会计理论体系下很难全面反应环境资源的价值和变化情况。基于这种欠缺, 绿色会计报表应在传统会计报表的基础上增添与环境资源相关的各类资产、负债、成本等内容, 并在附注中对这些事项予以披露。在绿色会计理论体系下, 有以下几类内容是必须予以披露的。第一, 企业在会计期间内从事生产活动所消耗的资源数量;第二,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污染物数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情况;第三, 企业因生产过程中的污染行为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如对水资源、生物资源的影响等;第四, 企业目前采用的控制污染措施及措施的有效性情况;第五, 企业环境治理目标的设置和完成情况。

(四) 扩展审计内容, 推行绿色审计

绿色审计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 对企业所消耗的自然资源计量真实性、合法性的审查。第二, 对环境资产、环境成本等指标的审计, 要确保被审计单位环保资金使用、环保项目收支以及其他与环境有关的经济业务和经济事项的真实和完整, 并审查相关事项的披露是否完全。绿色会计披露通常应包括对环保信息状况、环境控制绩效分析情况等内容。第三, 对企业执行环境政策法规情况的审查。即企业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是否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和标准执行, 是否违背了环保政策和具体的环保管理规范。

四、绿色会计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创新

(一) 引入价格机制促进绿色会计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价格优势对市场具有绝对的主导作用, 因此, 可以在绿色会计实行的过程中适时引入价格机制。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 既可以充分发挥价格对市场的调控作用, 又可以调动相关方在经济活动中自觉主动的遵循绿色会计理论。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国家对于资源的使用应坚持有偿原则, 价格价值的引入应注意时间和空间特性, 做到适度。

(二) 增设绿色财务管理指标

一方面, 应在企业经济活动中, 增设相关的绿色指标, 以便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能践行绿色会计理念。具体到实践中, 企业可根据自身所处行业和经营业务特点, 在财务管理流程、评价指标和方法等方面有所侧重。另一方面, 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 可以根据行业特点和地域特点, 指定有针对性的绿色财务评价指标。

(三) 建立绿色考核和奖惩制度

应建立一套系统的绿色考核和奖惩制度, 将经济活动带来带来的环境成本损耗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对于环境成本损耗小的要给予一定的奖励, 反之, 对于环境成本损耗过高的要给予严厉的处罚。通过建立这样的一套奖惩制度, 能够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环保项目的开发和建设, 自觉降低自身经济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 根据我国国情不断调整和完善绿色会计理论体系

我国进行发展绿色会计不过短短数年的时间, 在很多方面还存在问题和漏洞。但是由于我国和发达国家在政治体制、经济环境上存在诸多差异, 因此在实行绿色会计的过程中, 单纯借鉴甚至照搬国外的绿色会计体系和方法是行不通的。要完善我国的绿色会计理论体系, 关键在于创新, 要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同时, 密切结合我国当前的具体经济和社会情况, 创造出一套能够适应我国经济环境, 且能够最大程度发挥环境保护作用的会计理论系统。对于一些创新性较强的会计核算方法和处理措施, 可以有针对性的在某些地区和行业试点, 再根据实施效果决定是否加速推行。

参考文献

[1]孙兴华.绿色会计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J].上海会计, 2007 (06)

[2]郭涛.关于我国企业建立和实施环境会计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 2008 (18)

[3]姜维霞.关于环境会计的若干思考[J].商业经济, 2009 (13)

[4]闫庆芬.对我国实行绿色会计的思考与建议[J].山东煤炭科技, 2010 (01)

受托责任理论 篇3

(一) 权力制约理论——同步审计的政治学基础

权力与监督, 是近现代政治学研究领域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我国政治学者林喆认为:“权力是特定主体将他的意志强加于他物, 使之产生一种压力继而服从的能力”。监督是指为保证公共权力在其所担负职权的正当范围内和轨道上运行, 对其进行监察、督促、检查、调节、控制、纠正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是一种普遍的政治社会现象。存在权力的地方就应当有对权力的监督, 任何权力的运行都不能离开监督和制约。

我国的政党制度, 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不同于西方的两党制、多党制。作为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拥有重要公共权力——重大经济社会事项决策权。中国的政党权力监督是一种新型的制度。毛泽东提出了人民监督思想,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权力监督理论。邓小平创造性地发展了社会主义权力监督理论, 强调权力监督要走法制化的道路。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强调健全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监督。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确立, 丰富了我国审计监督制度, 有利于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因此, 本文认为, 权力制约理论是同步审计的政治学基础。

(二) 宪政理论——同步审计的宪法学基础

所谓宪政, 就是以宪法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政治制度, 是依据宪法进行政治的原理, 是建立在社会契约基础之上的现代政体。具体而言, 宪政就是权力分立、权力制衡、人民决定等制度的综合。对政府加以限制, 是宪政思想区别于其他统治思想的核心 (刘颖斐等, 2007) 。宪政作为一种制度安排, 它以宪法为依据, 通过对权力规范的良性构建, 促进民主、法治和秩序, 实现国家良好治理。在国家权力机构的设置中, 如何实现对公共权力的制约, 大多数宪政国家都通过宪法确立国家审计监督制度, 以最大限度地体现宪政的核心价值 (谢志华, 2008) 。国家审计作为一种维护公共利益的政治工具, 它在复杂的政治权力结构中, 监督政府的财政行为。作为一种制度安排, 可以有效地矫正“政府失灵”行为 (冯均科, 2003) 。正如德国政治学家汉斯所说, 国家审计机关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构, 显然在制衡与牵制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文硕, 1990)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就是一种对政府财政权力进行制衡的有效手段, 它能限制并监督政府实施财政权力的范围。

我国1982年宪法确立了我国审计监督制度的宪法地位,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审计监督制度的具体形式之一, 因此也得到了宪法的支撑, 其宪法理论基础得到了很好体现。2006年修订的审计法对经济责任审计作出了明确规定, 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了直接的法理依据, 增强了经济责任审计的权威性, 是国家审计监督制度宪法权威的具体化。因此, 本文认为, 对政府公共权力限制监督的宪政思想是同步审计的宪法学基础。

(三)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同步审计的经济学基础

受托责任理论也叫委托代理理论, 最早由罗斯提出。委托代理理论作为信息经济学的核心, 为理解政府公共受托责任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也是分析政府公共受托责任的一个重要理论工具 (彭韶兵等, 2009) 。根据受托责任理论, 受托管理公共资源的机构或人员, 由于其资源或资金主要由国家或地方提供, 由此便产生了与这些提供资源或资金有关方面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对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就产生了现代国家审计。因此, 有学者认为, 受托经济责任乃现代会计、审计之魂 (蔡春, 2000) ,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乃审计产生、发展的首要前提 (蔡春, 1999) 。审计在本质上是一种确保受托经济责任全面有效履行的特殊的经济控制, 审计功能存在的首要目标在于促进和保证被审计对象受托经济责任得以全面有效履行的需要。

可见, 政府审计与公共受托经济责任是紧密相联的。现代政府审计不仅因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产生而产生, 而且因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发展而发展 (蔡春等, 2007) 。在经济社会处于转型期的中国, 当受托经济责任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到指向受托的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 要求其对任职期内本地区、本部门或本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承担经济责任时, 便自然产生了经济责任审计。因此, 经济责任审计本身就是基于特定受托经济责任关系, 针对特定受托经济责任具体内容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审计类型或形式 (蔡春, 2007) 。受托经济责任内涵的不断拓展, 进一步拓宽了审计的领域, 使审计的内容被进一步充实。近年来有些地方审计机关开展的同步审计, 便是很好的例证。由此, 本文认为, 公共受托责任不仅是政府审计产生的理论基础, 也是经济责任审计产生的理论基础, 更是同步审计的理论基础。

二、同步审计的重点内容

(一) 地方党委书记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内容

依据新颁布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省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 (以下简称《规定》) 地方党委书记经济责任审计的侧重点是任期内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情况和本区域经济监督管理情况, 应主要关注决策、执行、绩效、廉政四个环节。 (1) 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制度和决策程序执行情况。主要包括:第一、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制度建立情况。主要关注任职期间是否建立健全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制度。第二、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程序执行情况。重大事项决策是否遵循了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 并分析对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程度。 (2) 重大经济事项推进督察和执行财经法规情况。主要包括:第一, 重大经济事项的推进督察情况, 是否制定重大经济事项推进及考核办法、是否明确重大经济事项推进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是否落实领导分工责任、党委是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重大经济事项推进通报协调会, 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难点问题、是否积极落实督办机制、是否对推进不力的单位和责任人认真追究责任。第二, 重大经济事项执行财经法规及有关政策情况。主要关注是否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 制定的地方有关经济政策、招商引资政策、土地征用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有无与国家政策相抵触或者相矛盾的情况。 (3) 重大经济事项执行绩效情况。重点关注事项包括:第一, 重大经济事项执行绩效情况。一是对照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执行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 取得相应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二是项目运行是否正常, 与社会环境是否和谐, 投入产出是否符合预期;三是项目的再融资运作, 能否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并充分考虑地方政府和百姓的利益;四是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变更、调整是否有法可依, 是否影响了地方政府和老百姓既得利益。第二, 重大经济事项执行对地方经济发展目标的影响。如国内生产总值及人均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增长率、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财政总支出、实际利用外资、社会保险覆盖率、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新增就业岗位等工作目标。 (4) 任期内遵守廉政规定的情况。重点关注重大经济事项集体决策制、领导干部分工负责制、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公示制等制度的制定执行情况, 任期内个人是否有违反规定领取兼职报酬的问题、有无用公款、公物为本人、亲友谋利及在单位报销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有无利用职权干预、主导工程项目建设招投标、土地招拍挂, 逃避监督或未经集体研究擅自决策, 为他人或亲属牟利提供便利, 甚至搞钱权交易等问题。

(二) 地方政府行政首长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内容

地方政府行政首长是地方财政预算执行的第一责任人, 对其经济责任审计, 应以全部政府性资金为主线, 围绕经济决策权、经济管理权、经济政策执行和监督权, 沿着财政性资金的走向, 重点关注领导干部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遵守有关经济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 与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管理、决策等活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情况, 遵守有关廉洁从政规定情况等。 (1) 重大经济决策及重大投资项目情况。主要审查地方的重大经济决策是否经过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和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2) 执行国家财政经济政策情况。主要以政府性资金, 特别是财政性资金活动有关内控制度的健全、合法、有效及实施来确定审计重点。 (3) 地方财政收支及管理情况。以财政决算为基础, 以财政性资金收支管理情况为主线开展审计, 审查地方财政预算编制、批复、执行和决算的程序性、合法性、真实性;审查各项收入入库的及时性、足额性;审查有无自行出台政策, 擅自设立政府性基金或收费项目;审查国有资产转让、处置是否符合规定, 有无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审查各项财政资金支出的合理、合规和有效性, 重点审计有无预算的支出或退库、虚列支出、专项资金拨付不及时及挤占挪用、搞“形象工程”等问题。 (4) 政府性债权债务管理情况。通过对政府性债权债务的管理情况调查, 分析债务规模、结构、负担率及偿债能力。重点摸清各种政府性投资效益情况、债务资金的结构和使用效果情况、还债资金的筹集情况, 分析负债资金的投向是否符合公共财政的要求, 是否有明显超越当地经济发展需要。 (5) 经济社会发展绩效情况。选择体现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可持续发展潜力、财政性资金收支结构等指标开展审计, 重点审核本级财政收入总量、构成、增长情况, 人均财政收入水平及任期内年均地方财政收入增长情况和人均可用财力, 全面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及潜力;审核对农业、水利、交通、城市等基础设施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环保等社会事业投入情况, 分析财政投入的增加数、增长率, 反映对基础设施建设及公益事业的重视程度;审查有无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等现象。

三、同步审计的责任界定与评价

(一) 经济责任的界定

经济责任应包含法律的、管理的、绩效的等方面责任, 它是一种复合责任 (彭韶兵等, 2009) 。依据《规定》,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承担的经济责任, 包括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在同步审计实践中, 应根据审计查证或者认定的事实, 依法依规对其所应承担的责任, 作出科学合理的界定。 (1) 合理区分地方党委书记、地方政府行政首长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地方党委书记和地方政府行政首长的经济责任, 两者有区别也有联系。共性是两者作为党政“一把手”, 承担的经济发展目标是共同的, 上级考核的指标是相同的, 区别在于两者的职责是有分工的, 党委书记侧重于宏观决策、兼顾管理执行, 政府行政首长侧重于组织执行实施、兼顾决策。在实际操作中, 要根据两者在决策、管理、执行中所起的作用和个人遵守财经纪律情况, 采用“谁决策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权责相结合”的原则, 科学界定、区分各自责任。对党委书记的审计评价侧重于宏观经济战略与决策责任, 如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战略、地区社会公平正义制度建设、地区节能减排部署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等;对政府行政首长的审计评价则侧重于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执行与管理责任, 如党委重大经济决策事项的落实和执行情况、任期内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地方财政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的组织管理情况等方面。此外, 查出的问题若属于两者共同决策的, 则党委书记、政府行政首长共同负直接责任;属于党委书记应履行的职责而未认真履行的, 则党委书记负直接责任;属于党委书记监督管理不力的, 则党委书记负主管责任;属于政府行政首长执行不力的, 则政府行政首长负直接责任。 (2) 准确划分不同责任的界限, 合理界定不同经济责任的性质和归属。在审计实践中, 应结合《规定》并把握有关原则, 划分现任责任与历史责任、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直接责任与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的关系。第一, 界定现任责任与历史责任。必须在时间范围上划分清楚任期界限, 从而保证准确划分领导干部任期内和非任期内经济责任, 亦即现任责任与历史责任。第二, 界定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对于重大经济事项, 地方党委、政府都要求实行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在认定决策责任时, 必须分清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的责任, 而不能仅仅看其表面现象。对于由领导班子集体决策造成的失误, 如果是党委会决策的, 虽然是经过集体决策的, 但仍应由党委书记负直接责任, 如果是政府行政首长办公会议决策的, 虽然经过集体决策, 仍应由政府行政首长负直接责任。对于违反决策程序, 独断专行造成决策失误的, 则应由个人负责。第三, 界定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依据《规定》, 正确划分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直接责任, 是指对于其直接经手和分工负责的那部分工作, 其应承担的责任。主管责任是指基于内部管理的分工而由自己直接管理的有关部门, 进而对其负有的相关经济责任。领导责任是指基于内部分工, 自己虽然没有直接管理有关部门, 但由于该部门在财政财务收支及其它经济活动方面存在问题, 进而应负有的相关经济责任。第四, 划分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如国家政策的调整、体制变动、经费指标削减、拨款不到位等被审计人左右不了的客观因素造成的问题, 评价时要做出相应的剔除;如果由于被审计人主观原因造成的, 则应由被审计人个人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 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价

审计评价, 不仅关系到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 而且直接关系到领导干部的个人声誉, 如何科学、规范地做好审计评价甚为重要。按照《规定》, 审计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依法依规原则。依照法律法规、国家有关规定和政策、责任制考核目标、行业标准以及其他有效的依据等进行审计评价。 (2) 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要依照审计查证或认定的事实, 既肯定主要工作业绩, 也要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3) 审计评价与审计内容相统一的原则。在法定职权范围内, 按照规定应该审计什么就评价什么, 审计到什么程度就评价到什么程度。特别强调的是, 不能对没有审计的或者没有审计清楚的事情作出评价。评价结论应当有充分的审计证据支持。

在同步审计实践中, 对地方党委书记和地方政府行政首长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价, 除了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评价外, 更应注重评价其经济社会发展绩效情况。对经济社会发展绩效情况的评价, 可以客观反映被审计人的管理水平、工作能力和业绩。审计实践中应主要评价与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管理、决策等活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情况。在具体评价时, 通过对事关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经济指标的分析, 评价其任期内的经济发展状况、对基础设施投入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 并评估其对今后经济发展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蔡春:《审计理论结构研究》 (第1版)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受托责任理论 篇4

(一) 社会责任的内涵

企业社会责任 (CSR) 的概念首次由奥立弗·谢尔顿于1924年提出。1953年, 霍华德·R·鲍恩出版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一书, 将企业社会责任从一种概念变为实践。1979年美国佐治亚大学卡罗尔 (Carroll) 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对企业提出的经济、法律、伦理、慈善的希望。”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四个维度也被奉为后续研究社会责任的经典模型。

但关于企业是否应当承担社会责任以及社会责任的维度等基本问题, 至今尚没有统一的观点。徐尚昆、杨汝岱 (2007) 在对西方文献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 考察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范围, 对来自12个省区市630位企业总经理 (或企业所有者) 进行开放式调查, 对中西方CSR维度进行了对比分析, 总结出中西方共有的维度有6个:经济责任、法律责任、环境保护、顾客或客户导向、员工或以人为本、社会捐赠、慈善事业 (公益事业) , 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9个维度中有3个在西方文献中是没有被提及的, 2个在西方得到普遍认同的CSR维度在我国没有得到体现, 表明CSR在我国的形式不同于其他西方国家, 这与我国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二) 企业社会责任的历史演进

企业社会责任并不是生来就有的, 在自由主义盛行的时期, 追求利润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唯一目标, 受“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加剧了社会竞争,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消极的。之后,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企业给环境带来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企业也渐渐意识到仅仅追求经济利益是不够的, 承担社会责任既是其他利益相关主体的诉求, 也逐渐成为更多企业的一种自觉行动。

沈洪涛、沈艺峰 (2007)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历史演进做出梳理, 将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发展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公司慈善, 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狭义公司社会责任概念, 20世纪70年代的公司社会回应, 20世纪80年代的公司社会表现, 20世纪80、90年代的利益相关者理论, 以及21世纪初的公司公民概念。可见, 社会责任经历了从消极被动到简单回应直至自我内化的一个过程。

二、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

(一) 福利经济学

1920年, 庇古《福利经济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福利经济学的诞生。庇古首次用现代经济学的方法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系统地研究了外部性问题, 外部性理论为社会责任提供了有力支撑。所谓外部性是指当某个人或组织的行为对他人或组织产生影响, 而受影响者没有因受损而得到补偿或没有因受益而付费的经济现象, 包括外部成本影响和外部收益影响, 也即正的外部性 (外部经济) 和负的外部性 (外部不经济) 。企业在经营活动中, 如果仅仅着眼于经济利益, 则可能损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尤其是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产生负的外部性, 那么社会责任理论的提出实质上就是要求将外部性内部化, 由企业来承担相应的成本。

(二)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科斯于1973年发表了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 指出企业是市场的替代物, 是用一个合约代替一系列市场合约, 提出了著名的科斯第一定理、第二定理, 在交易费用为零时, 初始产权的界定对效率没有影响, 在交易费用不为零时, 不同的产权安排会带来不同的效率, 影响资源的配置。随后, 在科斯理论的基础上, 阿尔奇安、德姆塞茨等人发展了产权理论;张五常、詹森、麦克林、哈特等人发展了契约经济学;威廉姆森等人发展了交易成本经济学;诺思等人发展了经济史的制度理论或新经济史学;布坎南等人发展了公共选择理论;威廉姆森、波茨纳等人发展了法律和经济学等。

根据制度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通常表现为成文的规定、准则等, 依靠强制力来实施;而非正式制度多表现为一些习俗和惯例, 依靠人们的自觉遵守。企业社会责任实际上是一种非正式制度安排, 其更多地表现为企业的一种自觉行动。

(三) 利益相关者理论

斯坦福研究所于1963年首次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弗里曼 (1984) 认为那些能够影响企业实现目标或被企业实现目标所影响的个人或群体都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实际上这是一种广义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关于利益相关者的划分, 克拉克逊提出两种代表性的分类:一是根据在公司经营活动中承担的风险种类, 分为自愿利益相关者和非自愿利益相关者, 自愿利益相关者主动将一定的资源投入企业, 自愿承担带来的风险, 而非自愿利益相关者只是被动地承担相关风险;二是根据利益相关者与企业之间的依赖程度, 分为主要利益相关者和次要利益相关者, 主要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影响较大, 公司对其依赖程度较高, 次要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产生的影响较小。米切尔根据合法性、权力性、紧急性, 将利益相关者分为确定型利益相关者、预期型利益相关者和潜在利益相关者, 使利益相关者的分类更加具有操作性。利益相关者理论突破了传统的“股东至上”理论, 要求企业不仅对股东负责, 而且不能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所以企业应对利益相关者承担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在内的多项社会责任。

三、社会责任会计的产生———契约与受托责任的耦合

(一) 社会责任会计的产生

1819年, 西斯蒙第在《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中,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成本”的概念。1923年, 克拉克在《管理成本经济学》中, 揭示了社会成本和个别成本冲突的主要困境, 建议采用“社会成本簿记”。社会责任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分支, 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 是伴随着社会责任观念的形成而产生的。1972年美国戴利教授在其论文中对社会责任会计较早地提出了完整的概念。日本《新版会计学大辞典》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测定和报告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社会带来不利影响时, 防止和处理这些消极因素并加以恢复和补偿的有关事宜。”孟凡利 (1990) 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从宏观经济角度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社会影响所作的计量和报告, 是从整个社会利益的角度, 而不是从企业业主或股东的角度来衡量企业经济活动的成果的一种会计行为。田昆儒 (1991) 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以会计方式对单位经营活动 (行为) 所带来影响的核算和管理, 这种影响既包括对社会贡献即有利的一面, 也包括负作用即对社会损耗的一面。

(二) 社会责任会计的契约分析

企业实际上是一系列契约的结合, 利益相关者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显性契约或隐性契约。企业与股东之间的股权契约, 与债权人之间的债务契约, 与员工、管理者之间的雇佣契约, 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商事契约, 与政府之间的税收契约等都是显性契约, 所以他们都属于主要的、确定的利益相关者, 而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契约关系表现不明显, 属于隐性契约, 所以社会公众属于次要利益相关者、潜在的利益相关者。

纳德逊和邓非 (Donaldson&Dunfee, 1994) 提出了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综合性社会契约。正是由于利益相关者向企业投入了一定形式的资源, 包括财务资源、人力资源、关系资源、自然资源等, 所以企业应当对利益相关者承担相应的责任, 包括对国家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自然环境保护, 以及股东、债权人、职工、客户、消费者、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方所应承担的责任。

但限于人的有限理性和对未来的不可预测性, 初始契约无论规定的多么完备, 在后续执行中总会出现不完备的情形, 所以契约总是不完备的或不完全的。对于不完全契约, 需要一种切实的制度加以规范, 社会责任机制恰是良好的补充。所以, 在事前没有签订契约或虽然签订契约但契约条款不完备的情况下, 社会责任成为一种有效的监督执行机制。

瓦茨、齐默尔曼在《实证会计理论》一书中指出“会计和审计都是为了契约的签订和执行而产生的”, 所以社会责任会计为综合性社会契约的签订和执行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工具, 事前提供信息为契约签订奠定基础, 事中提供信息有助于契约的执行, 事后提供信息有助于评价契约的履行情况。所以社会责任会计以其精确化的商业语言向契约各方传递了有用的信息, 体现了会计的“决策有用观”。

(三) 社会责任会计的受托责任分析

关于受托责任, 日本会计学家井尻雄士指出, “受托责任的关系可因宪法、法律、合同、组织的规则、风俗习惯甚至口头合约而产生。一个公司对其股东、债权人、雇员、客户、政府或有关联的公众承担受托责任。在一个公司内部, 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对分部经理负有受托责任, 而部门经理对更高一层的负责人也承担受托责任。就这一意义而言, 认为社会是构建在一个巨大的受托责任网络上, 毫不过分。”完整来看, 受托责任包括公共受托责任和企业受托责任。现代企业是两权分离的结果, 股东委托管理者经营, 属于财产的受托责任。但企业的经营仅有财务资源是远远不够的, 卓越的管理者、忠诚的员工、诚信的供应商以及稳定的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等都是不可或缺的, 他们都向企业投入了一定的专用资源, 与企业存在一种委托受托关系。所以从广义上讲, 受托责任的范围远远超出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各利益相关者均向企业投入一定的资源, 企业负有受托管理责任, 不仅包括经济责任, 而且包括保护员工利益、保护消费者利益、扩大就业、安全生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责任, 为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企业管理层按照会计准则编报的年度财务报告, 反映了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刘玉廷, 2010) 。所以, 受托责任的综合化就是社会责任。

从受托责任观出发, 社会责任会计就是要利用会计特有的技术和方法对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进行计量, 反映企业为履行社会责任而发生的支出和利益相关者获得的回报, 从而反映企业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体现了会计的“受托责任观”。

(四) 两种角度的融合

在对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解上, 契约观和受托责任观从根本上而言是相互融合的。契约观下社会责任会计着眼于为综合性社会契约的签订和执行提供信息, 受托责任观下社会责任会计在于反映社会责任 (也即资源受托责任) 的履行情况, 而综合性社会契约的主体就是各利益相关者, 他们向企业投入的专用资源也就构成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 二者在会计目标上实现了有机的融合, 因此可以将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定位为“反映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向利益相关者提供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信息, 有助于契约主体做出决策。”

四、社会责任会计发展路径———自愿披露与强制披露相结合

企业为什么履行社会责任?Marks Schwartz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因可以归结为经济、制度与道德三个方面。根据三个动因各自的强度不同, 企业社会责任可划分为不同类型:即经济动因主导型、制度动因主导型、道德动因主导型和平衡型, 用以表示不同企业社会责任的不同特质。周建等 (2008) 以上市公司为样本, 以企业相对国家、员工、投资者和社会公益贡献率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 检验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与绩效评价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相对国家贡献率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 而相对员工贡献率与企业绩效显著负相关, 相对投资者和社会公益贡献率与企业绩效负相关, 但不显著。可见,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不能得到均衡满足。

履行社会责任从被动到主动, 成熟企业的经验表明社会责任的良好履行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传统会计框架内向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多的社会责任信息, 鼓励企业自愿披露, 以提升其社会形象, 同时对一些影响重大的社会责任信息强制要求披露, 无疑是社会责任会计在成为一个成熟的会计分支之前切实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沈洪涛、沈艺峰:《公司社会责任思想起源与演变》,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刘玉廷:《严格遵守会计准则提供高质量财务报告认真履行社会责任》, 《会计研究》2010年第1期。

公共受托责任与国家审计目标 篇5

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管理国家事务行政权力的机关, 依法拥有行政权和履行相应的行政职能。政府实现其职能需要有充足的经济资源作保证。为此, 需要有相应的体系对政府履行行政职能过程中耗费的资源、取得的成效加以监督和报告, 以如实反映各级政府和部门履行政府职责和实现政府职能的情况, 监督、评价政府工作, 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政府职责配备, 建立高效的政府, 实现政府的政治效应。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 在政治市场上行为主体并不会因为他们处于政治市场中就会改变其在经济市场中表现出的“经济人”特性, 相反, 这种“经济人”特性将使他们受到权力、职位、社会名望及其相关物质利的驱使, 从而谋求个人效用最大化, 有可能使公共选择的结果偏离公共目标, 所设置的公共机构不能够代表公众利益, 不能发挥应有的公共职能。依据公共选择理论, 为了防止或尽量减少政府机构或政府官员以牺牲委托人利益而做出有利于自身最优福利实现的公共选择, 有必要形成一种机制、利用一种手段对政府的公共选择以及运行中资源的耗费、公共选择的运行效果进行监督和报告, 使政府行为和政府目标受制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便于人民监督和评价, 以最大限度地缩小政府机构或政府官员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分歧, 使政府职能和目标以及政府的公共选择达到帕累托 (Pareto) 最优。因此, 建立廉洁、勤政、透明、高效的政府离不开规范、有效的国家审计的核算和监督, 有效的国家审计是廉洁和高效率的政府管理和控制的基础, 中外理论界和政界普遍认为构建健全而透明的有效界定受托治理责任的国家审计是良好的公共治理的基石。

由此看来, 国家审计产生于公共受托责任关系 (Public Accountability Relationship) , 并随着公共受托责任关系的深化而不断得以发展的。自从1983年9月15日我国建立国家审计制度以来, 关于国家审计目标的讨论, 一直成为国家审计的学术界与实务界非常关注的话题。国家审计目标 (National Audit Objective) 是国家审计活动的既定方向和预期效果。国家审计目标理论在整个国家审计理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它是研究国家审计的专业胜任能力、独立性、审计规范和审计报告的基础。虽然我国已经开展了财政财务审计、财经法纪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等业务, 并提出了合规、真实和效益的三大审计目标, 但是, 就研究现状来说, 审计、会计界在“国家审计目标”的认识上还存在诸多分歧, 或者存在研究空白。本文拟从公共受托责任的角度阐述国家审计目标的内涵及实质。

二、公共受托责任与国家审计目标:一致性考量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建立高效政府的关键在于形成有利于政府资源合理利用的责权利明确的良好布局, 而这有赖于相应的政府会计体系和预算机制, 而对会计及预算机制进行评估和监督, 国家审计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监督体制。在民主国家里政府是通过人民民主选举产生的, 政府事实上是接受人民的委托治理国家, 政府的受托责任是一种广泛的受托责任。在政府职能的实现过程中, 作为代理人的政府与委托人 (国家立法机构或全公民、选民等) 目标的部分不一致性及信息不对称性就导致了代理人的道德风险 (Moral Hazard) 和逆向选择 (ReverseSelect) 。它的具体表现, 一方面政府机构或政府官员及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作为代理人所付出的努力不足以匹配其获得的报酬;另一方面政府机构或政府官员及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作为代理人做出的经济决策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利益, 而不是充分考虑到委托人 (国家或全体公民等) 的利益。委托代理理论认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组织能否可靠地界定受托责任, 当受托人的代理责任能够清晰、准确、及时地加以界定并奖罚分明时, 相应的委托代理风险就会大幅度降低。

审计缘起于私有制的产生和“两权分离”的出现, 它是对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产生、维系和发展实施的一种经济监督、鉴证和评价。审计的产权本质也是受托责任, 受托责任是审计产生与发展的根源。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兴起, 委托人的范围不断扩大, 并将代理人也包含于利益相关者之中。此时, 为了处理好各方的利益冲突, 因而提出了审计利益协调论。实际上, 审计仍然是受利益相关者之托进行审计。可见, 审计本质的利益协调论是对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的现实回应, 它仅仅是受托责任论发展的高级形式。因此, 审计目标就是在会计的基础上“再次”认定和解除利益相关者的受托责任。

国家审计目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审计机关 (SNAI) 若干时期的总体职责与预期效果, 它体现国家审计的本质。国家审计产生于公共受托责任关系, 并随着公共受托责任关系的深化而发展的。根据公共受托责任关系理论和国家审计关系理论, 公共资金 (或公共资源) 的委托者、受托者和国家审计机关及人员构成一个完整的国家审计关系链。国家审计目标在于独立地提供公共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鉴证信息。保证公共受托责任全面有效履行, 并向委托者报告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并保证国家审计报告等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 这是国家审计机关及人员的审计责任之所在。

三、新型的国家审计目标:突出受托经济责任

政府的公共受托责任不同于企业的经营受托责任, 它源于民主社会制度的建立。根据受托客体的不同, 公共受托责任包括公共权力受托责任和公共资源受托责任, 其中, 公共资源受托责任是国家审计赖以存在的基石。换言之, 政府的公共受托责任对国家审计产生了需求。

贯穿于国家审计的受托经济责任是一种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国家审计不但因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产生而产生, 而且因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发展而发展。什么叫公共受托经济责任?1985年5月, 最高审计机关亚洲组织第三届大会发表的《关于公共受托经济责任指导方针》的东京宣言中, 给其赋予如下的定义:“公共受托经济责任, 是指受托经营公共财产的机构或人员有责任汇报对这些财产的经营管理情况, 并负有财政管理和计划项目方面的责任。”受托管理公共资源的机构或人员, 由于其资源或资金主要由国家或地方提供, 由此便产生了与这些提供资源或资金有关方面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由此可见, 在国际上, 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公营企事业单位, 只要存在受托经营管理的公共财产, 就必须要承担公共受托经济责任, 就应该由政府审计机关对其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 以保证其履行公共受托经济责任。显而易见, 国家审计与公共受托经济责任是紧密相联的。

在我国, 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同样存在着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社会财富归全民所有, 并不等于人民亲自去经营管理, 而是将属于人民的公共财产, 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委托给人民选举出来的各级政府去经营管理, 各级政府也可以将公共财产委托给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受托经营管理者去经营管理。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 是各级政府的最高权力机关, 各级政府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按照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国民经济计划和年度预算所反映的人民意志去经营管理。这时,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同级人民政府便发生了公共财产的委托和受托关系;各级政府在接受人民委托后, 不言而喻应对人民负有公共受托经济责任。这就必须按委托人的要求认真履行其所负的受托经济责任, 完成人民的委托, 并向人民报告其执行结果。各级政府是否切实地履行了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并不是由各级政府自己说了算数, 而必须由政府审计机关通过审计公正地对其履行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做出评价, 进而确定或解除其所负的受托经济责任。因此,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我国政府负有公共受托经济责任, 我们对此应有足够的认识。公共受托经济责任是政府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可以说, 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公共受托经济责任意识强, 政府审计工作就容易进行, 政府审计的作用就能得到充分发挥;相反, 公共受托经济责任观念薄弱, 或缺乏公共受托经济责任观念, 政府审计工作就很难进行, 政府审计的作用就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 公共受托经济责任不但是一切审计人员必须明确的概念, 而且是以人民利益为宗旨的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明确的概念。

摘要:国家审计目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审计机关若干时期的总体职责与预期效果, 它体现国家审计的本质。国家审计产生于公共受托责任关系, 并随着公共受托责任关系的深化而发展的。根据公共受托责任关系理论和国家审计关系理论, 公共资金 (或公共资源) 的委托者、受托者和国家审计机关及人员构成一个完整的国家审计关系链。国家审计目标在于独立地提供公共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鉴证信息。保证公共受托责任全面有效履行, 并向委托者报告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关键词:公共受托责任,国家审计目标,基本缘起,一致性,受托经济责任

参考文献

[1].蔡春著.审计理论结构研究.西南财大出版社, 1994

[2].王瑜.受托责任·协调·独立—审计本质的新思考.审计与经济研究, 1996 (5)

公共受托责任与政府财务信息披露 篇6

一、公共受托责任的内容

受托责任大多是由于资源的委托行为而发生的。美国GASB认为, 政府的受托责任是建立在这样一种理念上的:公民及资源提供者有权知晓并要求公开披露资源筹集和运用的事实, 以利于他们评判政府的公共选择。政府作为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 依法行使管理国家事务行政权力, 依法拥有行政权和履行相应的行政职能。在民主制国家里, 政府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 接受人民的委托, 利用公共资源, 为公众提供各种服务。由于政府代表人民的意志执行公共财政资源的筹集、使用和管理, 所以必然要受到资源提供者 (社会公众) 及其代表、国家法令、合同协议及其他约定的限制, 必须对资源使用的经济性、有效性和使用效果负责, 这便形成了广泛存在于政府及其管理当局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公共受托责任。

按照现代民主政治的一般理论, 国家权力的本源在于人民。在全体社会成员的授权下, 政府行使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 承担向社会提供企业 (或个人) 不愿提供、不能提供或无力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责任。由于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广泛性, 政府也就对全体社会成员承担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受托责任。这种由公共权力的委托而产生的受托责任即为“公共权力受托责任”。而政府行使公共权力、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需要耗费一定的资源, 必须以一定的形式和程序为其行使公共权力提供资源保障。在民主政治制度里, 通常以公共预算的方式, 进一步授权政府通过征税等渠道从社会公众那里取得公共资源, 并由此形成政府对公共资源的使用和管理的“公共资源受托责任”或“公共财务受托责任”。政府把从社会取得的公共资源, 按照人民的意志“投入”到社会需要的公共领域, 经过“产出”、“成果”、“影响”几个阶段, 最终实现政府因公共权力而承担的责任。

政府的公共受托责任, 从其内在职能来看, 又是一个层次分明的“梯形受托责任”, 由高到低可分为五个层次: (1) 政策受托责任, 涉及政策的选择、执行和废止; (2) 项目受托责任, 指目标的设立与实现程度 (如结果和效率) ; (3) 业绩受托责任, 指各项活动运营的既定标准得以实现的程度 (如效率和经济性) ; (4) 过程受托责任, 指应用适当的方法、程序来衡量各项活动计划、分配和管理的业绩; (5) 忠实受托责任, 指基金的使用与批准的预算、法律、法令等相一致。从其特点来看, 公共受托责任产生于民主政治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并依存于三个主要代理关系之中, 即公务员对行政长官的受托责任, 行政部门对立法部门的受托责任和政府对民众的受托责任。

二、政府公共受托责任与企业受托责任的不同

受托责任是由委托关系的建立而发生的, 委托关系可以是由通常的托付行为建立, 可以由聘请建立, 可以由任命建立, 也可以由民主选举建立。政府的公共受托责任不同于企业, 它是由民主选举建立起来的受托责任。因此, 政府公共受托责任与企业的受托责任有很大的不同。

王光远教授对公共受托责任与公司受托责任进行对比, 指出二者之间有以下不同:公共受托责任的评价标准尚未统一;公共部门的各个支出项目排除在直接反映的产出价值概念之外;公共部门的财务报告仅提供产出信息, 且其收入或收益并不反映消费者认定的服务价值, 只反映一种定价制度或者为提供服务而分配资源的决策, 而公司的损益表要反映销售收入, 应计费用和损益;公共部门的产出概念难以定义, 难以计量;对政治决策者的政治受托责任难以评价。

刘秋明对公共受托责任与公司受托责任加以比较, 认为存在以下不同:公共受托责任的评价面临困难;公共受托责任强调公平性原则;委托方对受托方的控制能力不足;受托方更多地受政治、法律和道德约束。

何瑞熊认为, 公共受托责任与公司受托责任最大的不同并不在于受托财务责任上, 而是在于受托管理责任上。他认为, 公共部门的受托管理责任需要强调公平, 而公司的受托管理责任不需要强调公平。虽然公共部门也关心效率, 但是没有像企业那样将效率放在首位。

本文认为, 政府承担的公共受托责任不同于企业的经营受托责任,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政府不以营利为目标。

由于政府公共受托责任的委托人 (社会公众) 向政府提供资源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并非追逐经济上的利益, 因此政府只能是非营利的公共部门, 不能以营利为目标。与企业经营受托责任履行过程中环环相扣的利益驱动机制相比, 政府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和实现机制比较复杂。因此, 社会公众无法像企业的委托人 (股东等) 那样, 通过财务报告中一些关键的比例性财务指标 (如每股收益等) 来了解和评价受托人履行受托责任的情况和受托业绩实现的程度 (政府履责情况与耗费资源之间的配比) , 并从根本上解除他们的受托责任。

2、政府行为缺乏可观测性。

选民与政府之间既存在委托与代理关系, 又存在被管理与管理关系, 这种强势代理人 (政府) 与弱势委托人 (选民) 的特殊委托代理关系决定了选民在信息获取方面处于不利地位。与企业中代理人 (经理层) 受外部竞争 (经理人市场和产品市场竞争) 制约不同, 同样作为代理人的政府缺少对委托代理问题的自动约束机制。由于可观测性和市场自动约束机制的缺乏, 选民不得不寻求某种信息披露机制, 以便了解并制约政府的行为。

3、政府的公共受托责任更强调公平。

由于政府不以营利为目标, 因此政府的公共受托责任在管理上更注重公平。Amitai Etzioni呼吁人们要注意与“受托责任”一词相关的三种流行的含义:对竞选上台的上级负更大责任;对社会群体 (通常指少数群体) 有更大回应;以及对“价值和更高标准的道德”有更大追求。这里对少数群体有更大回应和对价值和更高标准的道德有更大追求就是对公共部门的受托责任中的公平责任的描述。

三、政府的公共受托责任要求政府披露政府财务信息

随着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代理人产生了对委托人的受托责任, 由此产生的“会计责任”和“报告责任”也得以确立。委托人由于自身利益的所在, 需要依靠财务信息对代理人的受托责任进行监督以辅佐自己的决策:代理人由于受托责任的所在, 需要提供财务信息以帮助解脱自身的受托责任。这种财务信息使用者和提供者的分离, 使得会计财务信息披露成为必然。

政府是通过人民民主选举产生的, 接受人民的委托治理国家, 其主要职责是履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 行使行政管理的职能。政府履行其职能而提供的物品和服务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 公共物品是私人部门不能提供的物品, 只能由政府提供。而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不能或不完全能取得收入补偿的, 那么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所必需耗费的经济资源只能来源于政府凭借国家政权以各种形式向公众征收。因此, 政府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 就是在履行社会公众委托或赋予的责任。政府对公众的受托责任是最基本的受托责任, 这种受托责任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的受托责任, 政府对公众的受托责任等;同时, 这种受托责任也会派生出其他受托责任来, 如政府对债权人的受托责任、政府对其他政府的受托责任等。政府完整的受托责任体现在政府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政府是一个承担着广泛受托责任的组织, 政府受托责任的内容也就构成了政府会计的主要内容。政府会计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向广大的委托人报告其财务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因此, 政府会计的根本任务首先是对政府受托责任的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认定、自我计量, 并定期编制各种受托责任的财务报告, 披露相关的财务信息, 为委托人了解政府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而且, 为了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政府的受托责任, 政府会计不仅要提供预算及其执行情况的信息, 还要全面反映预算资金的连续活动和累积的结果。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受托责任对完善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客观的要求, 就是对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客观要求。

四、完善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

我国提供政府财务信息的主要政府对外报告是政府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另外,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报告以及政府工作报告也提供政府财务信息。国家财政预算决算收支情况、中央财政预算决算收支情况、地方财政预算决算收支情况等政府财务信息, 也以编制预算决算收支表的形式, 编制在《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中向社会公布。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 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局限性在于公开披露的财务信息过于概括和笼统, 缺乏完整性、充分性和相关性。

首先, 应明确提出将反映政府的受托责任、运营业绩和决策有用作为财务报告的总体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 具体财务信息的编报和披露才能围绕着新公共管理对政府财务信息的核心要求展开。

其次, 就政府财务信息的完整性而言, 我国还应进一步拓展政府会计的核算对象, 即不仅仅要对政府财政性资金进行核算, 还要对政府管理的社会保障金、国有企业投资和收益以及国家债权债务进行核算和反映, 甚至可以考虑将一部分公益领域的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国有企业的资金运动也纳入政府会计的核算范围。

最后, 为了政府财务报告能够提供更加充分和相关的财务信息, 应该统一各级政府财务报告的种类, 改革财务报告编制基础, 并扩大财务报告的信息容量。《国际公立单位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的呈报》提出:“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财务状况表; (2) 财务业绩表; (3) 净资产/权益变动表; (4) 现金流量表; (5) 会计政策和财务报表注释”。这里的财务状况表也可称为资产负债表, 财务业绩表也可称为收入支出表、收益表、业务活动情况表或损益表。财务报表注释也可以包括附表。这些报表的编制除了现金流量表以外, 其余的报表的编制基础应考虑采用应计制, 因为应计制下的财务报告更能提供充分的相关的财务信息。在不破坏财务报告明晰性的前提下, 应进一步扩大财务报告的信息容量。

会计受托责任观的哲学考量 篇7

关键词:会计受托责任观,哲学,考量

一、会计的受托责任观

受托责任是一种普遍的经济关系, 也是一种普遍的、动态的社会关系。一个是委托人 (Principal或the accountee) ;另一个是受托人 (the accountor) 或代理人 (agent) 。委托人将资财的经营管理权授予受托人, 受托人接受委托后即应承担所托付的责任, 这种责任就是受托责任。

受托责任观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井鸠雄士 (Yuji Ijiri) 、恩里斯特·帕罗科 (Ernest·Parlock) 等人, 其主要代表文献有井鸠雄士所著的《会计计量理论》。

受托责任观的发展与公司制和现代产权理论的发展休戚相关, 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以公司制为代表的企业形式开始出现并广泛流行, 随之而来的便是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资源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相分离, 资源的受托方 (资源经营者) 接受委托, 管理委托方 (资源所有者) 所支付的资源。委托方关注的是委托财产资源的保值与增值。受托方因此承担合理、有效地管理与应用受托资源, 使其尽可能保值增值。受托方有义务及时、完整地向委托方报告其受托资源管理的情况以解脱受托经济责任。委托方通过相关的法规、合约和惯例等来激励和约束受托方的行为。

因此, 受托责任观认为会计目标就是以恰当的方式有效的协调委托和受托的关系。认为会计是在受托人接受托付后, 按照公认会计准则的要求, 对受托责任的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认定、自我计量, 并定期编制各种受托财务责任报告, 为委托人审核受托财务责任的完成过程和结果提供信息。为了真实、不偏不倚、公平公正的反映受托方的经营状况, 就必须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和历史成本会计模式。在会计处理上, 强调可靠性胜过相关性。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关注会计报表中的收益表。

二、会计受托责任观的哲学考量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之中, 事物普遍联系的最本质的形式和运动发展的最深刻的原因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的统一。因此, 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的形而上学思维方法是错误的, 而矛盾分析法是最重要的认识方法。唯物辩证法认为, 实践是主观和客观对立统一的基础, 脱离实践必然会导致主客观的背离, 产生主观主义, 所以必须坚持实践以保持主观和客观的一致性。在认识过程中, 要用实践检验人们的认识, 应善于正确地运用多种多样的科学实验和典型试验的方法。这里, 我们对会计目标的受托责任观的反思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哲学思想展开的。

对会计发展史有所认知者均不否认这样一个事实:会计的产生缘于人类社会对自身劳动成果的反映, 最初只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附带活动。在剩余产品出现尤其是私有制产生之后, 会计活动的必要性才得以突显。当然, 期间的反映及控制依然是站在所有者立场进行的相对粗放的记录活动, 而且此时, 会计活动已然开始有了从人类生产活动中分离的必然。而在人类社会发展到货币出现以及产生了文字之后, 这种反映与控制活动则进一步从技术手段上得以提升。那么按照唯物辩证法思想, 会计实践从一开始就是基于所有者的立场对“经营活动”的记录。正是所有者出于对自身资源经营状况的自发了解需求才有了会计产生与发展的驱动力, 这是由会计实践活动得出的基本认知。至于随着社会发展会计技术得以进一步完善之后, 发展变化着的一直是其方法手段及程序, 其立场或出发点即原动力从来没有动摇过。

反观会计受托责任观则认为:会计活动是在经营管理者的立场对其受托责任的一种“自我认定、自我计量”, 就不得不让人怀疑会计的发展史当中还隐藏了会计实践认知的篡改史。即:什么社会发展形态下开始颠覆了会计活动的原本立场, 改成为今天貌似合理的经营者立场进行其受托责任的解除?这就出现了当下极其让人费解的现象:会计活动对经济活动的再现其立场成为讳莫如深的问题, 它似乎首先是对经营管理者经营活动的会计描述, 然后由于所有者对其基于经营管理者角度的描述存在质疑而进一步委托独立第三方对其进行审计。而且这成为了一种普遍认知。

其实, 不管基于唯物辩证论还是历史唯物主义观来考量, 会计实践的立场从来没有自发的抑或受外因的影响而改变过。列宁曾对认识事物的基本逻辑方法作了概括:1.力求全面性, 必须把握、研究事物的一切方面、联系和中介;2.从事物的发展、运动、变化中观察事物;3.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包括到事物的完满的“定义”中去;4.必须注意真理的具体性。那么, 会计的受托责任观的认知基础是什么?答案只能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到相对复杂状态的时期, 人类的生产经营活动主体不加明确区分所有者与经营者, 属于主体上的混合状态, 这种状态的持续造成了会计活动的服务主体即是这种混合状态下的抽象主体 (即今天的会计主体) , 在漫长、渐进的所有者退出经营的过程中, 由于人们一贯只注重经济活动过程的资源参与性, 而顺应了会计原本只是对早期主体混合状态下抽象主体经营活动的反映, 也就出现了当下基于所谓会计主体的会计受托责任观。但在其中人们恰恰主观忽略了尽管物质资源参与“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同时与其所有者分离的事实, 由此会计的立场也就从原本很具体存在的所有者蜕变成了抽象化、人格化了的会计主体。其实, 在此蜕变过程中始终没变的依然是会计主体的资源代表性, 它并不代表经营管理者主体, 经营管理者也从来没有代表会计主体。而在现实中出现的会计受雇于经营管理者并参与经营管理的现实恰好印证了此时的会计立场已然错位为经营者, 这是会计受托责任观的反历史唯物观的错位认知。

三、会计受托责任观之辨析及结论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会计的受托责任观有剑走偏锋之嫌。诚然, 会计活动自身本来就是一种受托行为, 但其活动内容绝非经济活动本身, 而是一种独立的对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反映与监督。它的受托责任的解除也确实需要独立第三方的认定, 但这种认定只局限于对会计自身活动是否合乎会计规范的认定。至于对会计主体的经营管理者而言, 其受托责任是对资源的合理有效运用, 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委托者 (所有者) 的经济效益需求。那么其受托责任的解除虽也需借助于会计的反映, 但绝对不是会计主观上迎合经营者受托责任的解除。换个角度说, 会计活动本身就不是也不属于经营管理者自身的活动, 不是也不应该是受雇于经营管理者开展活动, 它是站在所有者立场对资源利用状况的一种独立反映, 属于直接受托于管理者, 而非经营者。所以, 会计的受托责任观显然存在将“借助会计”和“会计主观迎合”相混淆的问题, 属于违背客观规律的错位认知。

那么, 基于此的更进一步结论就是:由于存在对会计受托责任观错位认知, 也就事实指导了该主张下的会计行为。即会计站在经营管理者角度“反映”经营者自身开展的经济活动从而解除其自身受托责任, 在存在与所有者利益冲突的背景下, 绝对无可避免的产生长期存在的会计造假及虚假会计信息的问题。这一点从现代公司制企业的治理结构中会计隶属于经理层就足以佐证。

让我们回归会计的历史客观立场即所有者立场再来解读, 就会发现会计实践其实能够很好的揭示矛盾并解释矛盾。揭示矛盾是说会计是直接受托于所有者来反映与监督与所有者存在利益矛盾的经营管理者的经营活动, 会计是独立于经营管理者开展活动的, 本身是矛盾的对立面。解释矛盾是说会计运用自身的程序方法形成对经营管理者从事的经营活动的独立描述, 将其提供给此类描述信息的需求者尤其是所有者, 使其对经营者的经营质疑予以一定程度的释怀。进一步, 由于所有者与会计之间本身存在委托代理关系, 也存在矛盾对立面的事实 (当然这种对立面矛盾的程度远不是基于资源的托管那么严重) , 所以就产生了所有者还需借助于独立第三方对会计提供的描述信息予以鉴定的事实。但这种鉴定同时起到了两方面的认定作用:一方面是对会计行为自身符合规范性的认定, 即是否符合会计相关操作规范;另一方面是对会计所描述信息中相关经济活动的合法性、经济效益性的认定, 即间接起到了对经营管理者经营活动合法合理性、经济效益性等的再认定。在这种本位状态下, 会计的造假与提供虚假信息就也失去了其根本驱动。

综上, 哲学考量存在于目前的会计受托责任观就会发现, 这种观点存在着错位认知并事实导致了会计活动及会计信息的混乱。只有将会计按其实践的历史观归位其所有者立场, 方能从相当程度上消除会计活动及会计信息的混乱, 还会计一个诚信清白。

参考文献

上一篇:现代班组长人才下一篇:数字化广告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