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的现状

2024-07-12

课外阅读的现状(共12篇)

课外阅读的现状 篇1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语文课外阅读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可见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相当的比重。的确,通过大量阅读,学生能感知丰厚的感情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积淀,提高读书能力,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语文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农村初中学生中,由于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的影响,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导致作文能力低,极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一、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为了了解学生们课外阅读的情况,我对全校七到九年级的100名学生采用书面回答的形式,展开了调查。

1.你课余进行以下活动吗?(1)阅读课外书(2)看报(3)看电视

2.你课余阅读课外书(看报)大约多少时间?

3.你课余看电视大约花多少时间?

4.你课余花在完成课外作业上的时间大约有多少?

学生个个都能成为弄潮的好手,胜利抵达彼岸。因而教者既要有意识地把每个学生放到风口浪尖去摔打,又要有目的地让他们切切实实地学会应有的本领。要力求学生在语文学习的每个环节上参与率都是100%,以求取得语文教学每个目标的达成率都是100%。实现这两个100%,关键是学生要主动,而学生主动的关键在于教者的调动和保护。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在无意识注意中无忧无虑地学习。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或消极情绪的生成往往在一念之间,在课堂提问时注意肯定学生答案中的哪怕是很小的正确部分,就能帮助他们赢得自信,保护自尊,拓展思路,使解答趋于圆满:在朗读复述等训练中注意褒扬学生哪怕是很不起眼的优点,就能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增添勇气,使有关能力不断增强;在批阅评讲学生作文时注意发掘其立意组材,语言表达哪怕是书写方面的一点长处,多给点赏识性的眉批或总批,在有关句子下面做一点类似“~~”的嘉许性记号,就能使学生深受感动甚至震撼,使他们不至于视写作为畏途,还可能与写作结下不解之缘。

要深刻认识到,给学生语文学习的安全感,学生就能获得语文学习的心理自由。心理自由是思维发展的

现将学生回答的有关数据统计如下:

针对问题1,看电视的占了80%,读课外书的占10%,看报的只占2%。

针对问题2、3,其平均时间分别为25分钟和1.10小时(其中有好几位学生的回答是每天几乎不看课外书和报纸)。

针对问题4,其平均时间是1.30小时(其中九年级学生占用的时间明显高于七八年级,已经超过2个小时)。

从以上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三个普遍现象:一是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普遍不够;二是学生阅读兴趣普遍低下;三是学生阅读面普遍狭窄。

二、现象形成的原因

深究以上现象形成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缺少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长期的应试教育在家长心中投下了浓重的阴影,他们对于“课外阅读”这一概念表示不解,觉得自己的孩子对书本上的知识都未吃透,还谈这些“不务正业”之事,

前提。中学阶段,学生的知识、经验不断扩大加深,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也在不断加强发展,自由的心理状态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事物的复杂关系和联系。在没有心理束缚的状态下,他们会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会不满足于教师的说教和书本的现成知识,而喜欢索取隐藏的内容,追根到底,这正是他们独立思考,增长知识,发挥才干的可贵表现。实施新课改,需要的正是学生的这种学习精神和学习状态。

安全感是学生本应拥有的生存、发展权利,传统的语文教学一定程度上剥夺了这种权利,今天我们提出给学生语文学习的安全感说到底是为了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打造生态型课堂,更好地创设提升学生语文素质和全面素养的新天地。与此同时,我们也要防止走向另一个极端,即放弃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放弃教学应有的调控手段,对学生一概信马由缰听之任之,甚至牺牲教学的严肃性,内容的确定性和答案的唯一性去迎合学生的不当意见和不良表现。给学生语文学习的安全感是为了让学生心情松弛,而不能让学习松懈,课堂松散。

(责任编辑韦淑红)实属多余。据调查结果表明:除了家庭因素之外,学校也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有的农村初中学校因为基础设施的配备相对简陋,没有设置图书馆、阅览室,也就不能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良好的环境。而且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也很少鼓励学生去看一些有益的书籍,甚至连学生早自修看课外书都是违反纪律,导致了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脱节,造成课堂所学的学习方法无用武之地。

(二)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窄

在调查的100人中,平时阅读内容是科普类的有10人,占10%,故事类30人,占30%,历史类的有5人,占5%,作文选的有60人,占60%。其他的5人,占5%,数据表明,在农村的初中学生思想里,形成了优秀作文等同于课外书籍的这样一种狭隘的概念,学生课外阅读很少涉及古今中外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

三、加强农村初中课外阅读的对策

针对农村的实际,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入手:

(一)更新理念

为了更有效地加强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广阔而自由的天地,语文教师必须进行理念上的转变。教师要确立“大语文教育”的理念,要提高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要以实际行动,真正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给学生以足够的课外阅读时间和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要研究课外阅读的理想方式,逐渐形成学生重视课外阅读、喜欢课外阅读的良好风气。

要坚持“以生为本”课外阅读理念。在推荐和引导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能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在与学生交流中,了解和把握他们阅读的动向,找到既是学生喜爱又有阅读价值的读物,真正达到让学生想读书,能读书,读有价值的书的理想境界。

(二)指导阅读方法

1. 以读促读

学生在课内读了一篇感兴趣的文章后,进而引导他们读与之相关的一组文章。如读了朱自清的经典散文《春》之后,再引导学生去阅读其他作家描写春的文章,也可以引导他们读一组关于其他三个季节的文章。此外,还可以由这位作家的某一篇文章延伸到他的其他文章,或由所选作品延伸到背景材料、评论性文章等。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拓宽视野,在广阔的课外阅读中涵泳、品味,就能真正做到“得道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2. 以说促读

教师定期组织阅读积极分子介绍文坛新动态,推介新作品,谈谈自己的阅读心得,讲讲课外阅读的收益。有了榜样示范,有了积极分子带动,整个班级的阅读氛围自然要好许多。

3. 以看促读

现在,有许多名著名篇都拍摄成了影视作品,如四大古典名著,现代名著《阿Q正传》、《骆驼祥子》、《子夜》、《茶馆》、《边城》,外国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孙漂流记》等。这些影视作品大多已制成了光盘在市场上出售,假期中,各大电视台也纷纷播映。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作品的同时,收看这些影视作品,他们对原著的阅读兴趣会大大提高。

(三)挖掘书源

学校、家庭、社会都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保证孩子们有书读,有“许多花”来“酿蜜”。

(1)家长要配合。

通过家长会、家访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选择读物要做到:(1)内容要健康,因为不好的阅读材料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2)符合少年儿童年龄特点。(3)类型要多样。古诗、儿歌、童话、寓言、小说、历史故事、科普知识等都应涉及,阅读面要广。总之,家长要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2)学校要完善。

教育事业应受到全社会的支持,学校应多方集资逐步完善教学设施。每个农村中学应着力建起图书馆或图书室。图书馆是学生读物的主要来源。信息时代要求我们的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图书馆意识,提高学生利用图书馆检查工具找到所需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有了图书馆,可以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图书馆是一个学习的乐园,是遨游知识的好场所。

(四)加强引导

广大教师和家长应互相配合,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善读书,增强课外阅读积累。

我自己则常常引导学生用这样的方法读书:

(1)读一读,圈一圈。要求学生阅读时,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查阅,弄懂了再读。

(2)划一划,想一想。一是划出不理解的地方,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是什么意思;二是划出文章的重点句或优美词句、精彩片断,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

(3)抄一抄,写一写。人手一册读书笔记本,摘抄好词佳句,熟读成诵,这是积累材料的重要途径。

课外阅读关键在于坚持,教师及家长要经常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执行情况,督促学生完成定性定量的阅读任务。只要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就逐渐成为自觉行为。课外阅读将会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无与伦比的精彩。语文课外阅读将让农村孩子走出乡村,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责任编辑韦淑红)

课外阅读的现状 篇2

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

西关实验小学梁杰青

一、问题的提出

课外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提高学生文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正确地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本人长期从事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教学,引导高年级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提高高年级学生语文水平,顺利过渡到初中的语文学习,是目前语文教学的十分重要的问题。

我们西关实验小学地处广州老城区西关,受地域文化、经济发展、教育观念等诸多因素的方面的原因,我校六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还是令人满意的。不过每个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存在着差异,六年级五个教学班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通过观察、调查,我发现现在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特别受伙伴的影响。低、中年级学生的阅读仍受父母的一定影响。当然,学生的课外阅读也受学校环境和地域的影响。

调查的目的,一是了解我校毕业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二是通过调查,了解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以利于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和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提高教育质量。

二、研究方法

调查法此次调查问卷为学生调查问卷,共发出200份,收回198

份。学生问卷包括学生本人的课外阅读基本情况,家庭课外阅读氛围,家长对孩子课外阅读的关注情况等。

访谈法此次调查以不定期的访谈法,对本级五个教学班的五位班主任进行访谈,目的在于根据班主任对自己任教班的学生深入观察,了解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态度等。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本校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其形成原因

通过调查研究,我发现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比较令人满意,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课外阅读量适中。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坚持每周阅读课外书,最起码的都能看一本,最多的看十五本。以六年级一班为例,全班34人,每周看书一本的有5人,占14.6%。每周看书两本的有11人,占32.4%。看三本的10人,占29.4%。四本2人,5.9%。五本的2人,占5.9%.六本以上4人,11.8%.六年二班全班46人,家中藏书属于自己的最少的20本,最多的有900本。

2)学生阅读能力较强。绝大多数学生在应答问卷调查时,随手写出的“最喜欢的五本书”时,绝大多数都是名篇名著。以二班为例,选《三国演义》20人,《绿山墙的安妮》11人,《西游记》14人,《窗边的小豆豆》15人,《福尔摩斯探案集》5人,《小海蒂》7人„„其他的还有《昆虫记》《青铜葵花》《简爱》《狼王梦》《小河弯弯》„„

3)我校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资源充足。所有学生的家长都支持孩子阅读、购买课外书。全部的学生都喜欢阅读,大部分学生都认为班

上、级里、学校的藏书能满足阅读需求。

之所以有这写良好的现象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本校地处老西关,受人文环境因素和家庭经济基础影响,本校学生家长较为重视课外阅读,尽管受经济大潮影响,生活节奏加快,还是知道课外阅读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他们不但支持孩子读书,买书,还要求孩子读书。以六年五班为例,全班40人,百分百家长都有阅读习惯,只有两个家庭没有订阅《广州日报》这类的期刊,39位学生家长能就阅读与子女偶尔甚至经常交流。

2)受终身教育的影响,为孩子的发展着想,区教研室,学校领导,特别是六年级语文老师(身兼班主任)的高度重视,老师不但身体力行经常阅读课外书,经常交流阅读体会,交换好书阅读,还在班级中开展课外阅读交流活动,写读书笔记,让学生制作“好书推荐卡”、“阅读心得卡”,参加“华人作文大赛”等活动,提高阅读水平,创造阅读氛围,以人人争当“阅读之星”为荣。

3)优良的阅读大环境。在我们西关实验小学,不但有学校的读书阅览室,每个级,每个班都设有专门的开放书柜,所收藏的图书供学生阅读。学生在课间、放学后都能取书阅读。而每个班中,也有不少同学自觉办理了社区图书馆借书证,节假日到大型的图书馆借阅图书。

四 结论

1、老城区省级学校小学高年级生课外阅读现状较为满意

这次调查,选取了省级学校西关实验小学六年级整个级的学生、班

主任作为调查,典型性较强。这说明整个大教育环境还是比较乐观的。

2、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与所有任教老师的正确引导有关 低年级任教老师如果能经常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指导学生有目的、有选择地阅读,则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强,反之,阅读能力就差。

3、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与家庭环境和家长文化素养有关 在家庭环境中,家庭文化氛围浓,书籍报刊丰富,那么学生自小耳濡目染,有书可读,其课外阅读状况就好,反之,无书报可看,学生想读也是枉然。家长有一定文化修养,爱读书看报,对孩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其影响是很大的。

4、升上高年级后,伙伴之间的阅读也相互受影响

青春初期的少年男女,阅读习惯等也相互受影响,所以班主任也应在班上倡导、引导其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让学生选择合适、优良的作品阅读,奠定审美基础。

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的现状与思考 篇3

【关键词】 阅读现状;阅读氛围;指导;训练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小学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他们通过阅读掌握更多的知识,发展他们的智力水平和思维,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在农村课外阅读教学中,由于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他们在课外阅读指导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究,并寻找有效的解决策略,激发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热情,让他们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一、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农村小学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给他们创设了一系列的便利条件。例如,完善学校图书馆的构建,给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书籍。但是,在课外阅读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课外阅读效率的提高,主要有以下方面:

1.学生阅读的书籍种类单一。学生拥有的阅读书籍较少,一般都是一些优秀作文等阅读书籍,学生在阅读这些书籍时往往是迫于教师和家长的压力,不能有效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一些有能力购买书籍的学生往往会买自己喜欢的漫画等书籍。在单一的阅读过程中,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少,不能有效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2.学生没有形成主动进行阅读的意识。在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由于他们的年龄较小,自制力不强,往往是阅读不了几分钟,就去干别的事情。对教师布置的阅读作业敷衍了事,在阅读之后写读后感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

3.家长错误观念的影响。一些家长认为进行课外阅读是浪费时间,限制学生购买课外阅读书籍,而是给他们购买大量的习题集和作文集。家长错误观念的引导,使学生也对课外阅读不重视,忽视了身边的阅读资料,不能有效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二、优化课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他们的知识积累,促进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还要把他们的阅读兴趣引入到课外,让他们进行积极的阅读,不断提高阅读能力。通过广泛的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

1.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能够提高和发展他们的语文素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训练,适量增加他们的阅读量,促进他们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进行分析和思考。在完成阅读之后,教师根据阅读资料的主要内容进行提问,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对阅读内容进行回忆,有利于他们更好的掌握阅读内容,促进他们知识的积累。在强化阅读训练中,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使他们掌握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和从阅读资料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2.组织丰富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生的性格活泼,在长时间的阅读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疲劳和枯燥的感受。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例如,每周组织一次讲故事大赛,让学生把阅读过程的故事给大家讲出来,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为了在讲故事时有好的表现,会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举办读后感交流会。通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通过总结,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阅读对自己的促进作用,提高阅读的积极性。举办手抄报大赛。学生通过阅读后,把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录下来作为手抄报的素材。在评比手抄报时,既要考虑手抄报设计的结构布局,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其中的内容。通过比赛,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意识,让他们在积极的阅读过程中促进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3.根据学生的年龄向他们推荐图书,提高阅读积极性。当小学生阅读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教师可以结合课文有选择地向学生推荐有益身心健康、有思想教育作用、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书籍,让他们多读多看,掌握更多知识,获得更多信息(推荐书目列入必读、选读书目,和班级考评结合)。例如,学习《赤壁之战》后,我向学生推荐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学习了《鲸》《海底世界》后,向学生推荐了《动物世界》《海洋深处的秘密》等书。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又达到了巩固课本知识的效果。除了向学生推荐好书,还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演讲比赛、制作读书小报等专题活动,引导、激励学生多看书。通过积极的阅读,提升学生的自身素质,促进他们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4.搭建家校联系平台,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训练时,学校要和家长建立联系,并组织家长进行座谈,使他们认识到阅读对学生的促进作用,让家长对学生起到检查和督促的作用。通过家校的联系,教师能够和家长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交流,找出他们在阅读训练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双方合力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在对学生进行引导过程中,要让家长改变原来的看法,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进行大力支持,帮助他们选择好的阅读书籍,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积极的阅读过程中不断提高。

课外阅读的现状 篇4

1.氛围淡薄影响阅读的兴趣

通过与家长的交流我了解到, 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 许多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 家长很少去阅读书籍, 也较少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在他们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 就是一个乖孩子。另外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一些教师还是难以打破围着教科书转的模式, 不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他们认为, 早读课看课外书就是不务正业, 浪费时间, 很少去鼓励学生看一些有益的书籍。这样的理念也直接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脱节, 造成课堂所学的方法无用武之处, 也使得学生思路狭窄, 难以提高兴趣去有所创新。

2.范围较小影响阅读的广度

在家长和学生的头脑中, 一听说要买课外书, 80%的家长、学生买的是优秀作文集。形成了优秀作文等于课外书籍这样一种狭隘的概念。学生课外阅读很少涉及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

3.阅读习惯影响阅读的质量

学生阅读书籍囫囵吞枣, 粗粗浏览一遍即是阅读。很少做读书笔记, 即使做了笔记, 也无非是几句好句, 几个好词。不会渗透文章摘取精要、批注点评并畅论自己的感受。

二、改善策略

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得少于145万字。为了较大改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达到新标准所规定的要求, 我想根据自己的实践研究经验谈以下几点:

1.激发兴趣, 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动力

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 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 学生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 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

(1) 榜样激励

榜样能使学生产生看齐的向上心理。平时, 我利用班会、晨会、思品课等时间有意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 如文学家高尔基、伟大领袖毛泽东、大作家老舍、叶圣陶、冰心;并在班中树立典型来激励学生, 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只有多读书, 肯读书, 才能从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语言营养、精神食粮, 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2) 活动激趣

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 让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如《写秋天的树叶》, 我用秋游的形式带领学生到外面去收集各种树叶, 观察树叶的颜色、形状等并做好记录。课前又让学生大量阅读写景散文, 摘录好词好句, 揣摩谋篇布局的方法, 来帮助学生减轻作文的压力, 以课外促课内, 相得益彰, 体验收获的喜悦。并且定期举办各类主题竞赛, 如故事大王赛、诗王竞赛、手抄报赛、成语接龙赛, 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2.指导课外阅读, 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正确合理地选择自己所需的作品, 快速准确的运用阅读方法, 做好读书笔记, 课外阅读才有效率, 才有收获。

(1) 做好读物推荐

小学生年龄小, 阅历浅, 鉴别能力差。如今的课外书包罗万象, 良莠不齐, 并不都适合学生阅读。作为教师, 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做好读物推荐工作。

我认为向学生推荐的读物首先要有教育性:读一篇文章、读一本书都要给学生一定的心灵启示, 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指导学生的行为习惯。其次, 根据学生的年龄段特点, 指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如三四年级的孩子, 他们的识字量比较丰富, 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我们就可以向他们推荐《格林童话》《伊索寓言》《儿童科幻小说》《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五六年级的学生比较有自己的思想与主见, 可推荐《鲁宾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一些外国文学书籍。

(2) 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书笔记类型很多:摘抄型。摘抄好词好句, 科学珍闻, 生活常识等以丰富语言, 增长知识, 启迪思维, 陶冶情操。提纲型。在读过一本读物后, 把其中的要点或基本内容提纲挈领写下来, 掌握读物的内容及作者的思路, 从中学习表达事物的方法。感想型。在读完一本读物后, 结合现实和个人经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及感想和体会, 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想象型。主要是续编故事, 改写故事, 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 从而培养创新思维。我们要通过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 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

高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 篇5

一课题的提出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基石,阅读是语文学科的生命,课外阅读对于开拓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具有其他任何活动不可替代的作用。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根本务是“教会学生自己能读书”,因此,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适应当今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切实组织和开展好课外阅读活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及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特别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严重影响,高中语文学习完全走上了一条应试教育的路子,“重课内,轻课外;重讲授,轻阅读;重死记,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的现象一直比较严重地存在着。学生大多只重视学习那薄薄的一本教科书,知识面窄,阅读能力差,写作水平低下,学校也不能充分认识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应有的关注,这直接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效果,导致语文教学“少”、“慢”、“差”等现状。因此,我们认为必须加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广吸收,厚积累,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刘国正老师曾多次指出:“课堂上就那么薄的几本书,极其有限,要想教好,学好语文,必须大力开发课外阅读,并进行延伸和拓展。”但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目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十分严重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在课堂教学教师的专断性讲读替代了学生的自主性阅读,导致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下降,阅读思维僵化,阅读方法贫乏,阅读时间短缺,阅读信心消失,甚至产生“拒绝阅读”的心理,最终导致他们不会读书。我校是是一所基础薄弱、学生质量相对较差的城市普通高中,据我们课题组对全校502位同学的问卷调查显示:58%的同学不喜欢语文课,61%的同学喜欢被动地听老师的讲课,77%的同学不会自主独立阅读,真正能主动地进行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的不到21%…… 问题严重到令人吃惊的地步。从每年的高考反馈的情况来看,语文科最难把握的是现代文阅读,得分率最低。

综观当前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现状,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师对课外阅读不够重视,指导不力,有些老师还要禁止学生的“闲书”进教室;

2、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和一定的阅读方法;

3、学生缺乏课外阅读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研究性独立阅读的能力;

4、课业负担重,缺少充足的阅读时间;

5、课外读物资源不够,阅读量不足等。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落实课堂阅读效果,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阅读;重视文本、作者、读者的三维互动;开发思维,激发阅读兴趣。其次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科学、有序、有效的指导,教会他们阅读的方法;还有,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有效延伸,课内阅读时间毕竟有限,“语文学习,功夫在课外”,课外阅读脱离了课堂的局限,摆脱了教材的限制,没有了老师的牵制,可以使他们神思飞扬,展示灵性,与文本、作者展开心灵的对话,张扬个性,因此,教师必须提供给学生较好的课外阅读环境、更多的阅读时间及提供给他们更多更好的书籍等。

造成高中生阅读如此尴尬的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课题组主要的研究方向是通过对高中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对症下药,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以期能最大可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使我校的语文教育教学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 理论依据

1、新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新课程标准还强调:“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

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究未知领域的过程。”

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发展独立阅读能力,能阅读实用类、文学类、理论类等多种文本;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或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扩大阅读视野,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关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300万字。

3、“终身学习”型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创新,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人,只有不断地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在倡导“终身学习”的今天,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发现和学习新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4、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积极地阅读课外健康读物的学生,往往文化修养较为深厚,生活视野开阔,个性心理健全。相反,那些将自己束缚在题海里,连报纸也不翻一翻的学生,其性格上孤僻忧郁,急躁畏难的情绪日益严重。孩子是未来社会的希望,孩子们健康的成长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健康的发展。

5、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博览群书的人,往往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为将来自学更多知识和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研究目标

1、提高学生对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

2、分析高中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以期从思想、行为、条件等多方面协调、提高认识,为高中生课外阅读创造良好的社会、学校、家庭及阅读环境。

3、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系统的、科学的、有序有效的指导、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精读、泛读,欣赏式、研究性阅读等)

5、通过大量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积累语言,形成语文素养。

6、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强读写结合,提高写作水平。

7、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增加知识积累,加强文学修养,认识社会、了解历史、品味语言,提高文学修养、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高语文水平,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四研究内容

1、通过问卷,调查本校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2、在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年龄段特点,向学生推荐、确立与之相符合的课外读物。

3、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策略。

4、教给学生几种最基本的读书方法,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5、研究性课外阅读。

6、课内外阅读互动。

7、课外阅读评价制度探索。

8、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五 研究对象及方法

对象:本校全体学生,参与研究的教师来自于各年级段。

方法:

①问卷法:对学生阅读现状进行调查。

②分析法:对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进行研究、寻找对策。

③课堂实践法:指课堂教学中和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效果比较研究、总结。④指导实践法:通过课外阅读指导课,拓展阅读课等课程实践,总结经验,积累成果。

课外阅读的现状 篇6

关键词 课外阅读 现状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

一、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一)部分学生缺乏长期阅读计划

调查发现,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学生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的这一要求在实际中并未完全贯彻,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有短期计划,也很有可能与阶段性的月考、期中考试有关联,这也是与素质教育的目的相违背的。没有计划便没有阅读效率,直接导致在阅读上没有“量”的保证。从另一方面来说,多数学生没有阅读计划或只有短期计划表明他们在思想上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的敦促和指导也有所欠缺。

(二)未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方法

调查显示,初中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拿到手中的书只是随意翻翻,大多只形成初步的印象,真正能记住的东西很少。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会分散学习精力,降低阅读效率,造成阅读的盲目与被动。

(三)家长与社会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存有偏差

根据家长问卷的资料显示,家长对课外阅读的态度多数持保守态度。家长对待课外阅读,虽不像以前一样视之为洪水猛兽,但仍然持怀疑态度,更不会将课外阅读与课内“正书”放在一起相提并论,学生学习成绩一旦下降,家长往往第一反应就是归咎于课外读物,对课外书又会另眼相看了。家长、社会对课外阅读认识上的偏差一旦形成,也间接影响着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加强课外阅读教学的策略

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健康的课外阅读,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应从培养人的高度关心学生的课外阅读生活,针对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积极寻求对策、做好指导。

1.要强化课外阅读要求

众所周知,教师的要求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至关重要,没有教师的外部强化,许多学生就会放弃课外阅读,根据学生的发展具有未定性的特点,教师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必须给予足够的外部强化和指导,对其行为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向好的方向发展。如明确阅读要求,设计阅读提纲,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写阅读心得,不定时的检查阅读笔记等。

2.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是可以培養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国演义》电视剧播出后原著畅销就是个例子。教师要以身作则,在情感上感染学生,使学生感到读书不是繁重的学习任务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另外,在阅读的层次上应遵遁先易后难,先短后长的原则,不要让学生一开始就产生畏惧情绪。让他们尝到阅读的甜头后,再逐渐提出更高的阅读要求,同时还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到课外阅读的乐趣等。只有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外阅读活动。

3、要给学生正确的指导

课外阅读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就会被社会上的一些低俗的东西迷住眼睛,从而会背离“好读书,读好书”的课外阅读的宗旨。所以要帮学生解决读什么、怎样读的问题。一方面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本校图书条件给学生列出课外必读书目。阅读还应满足学生的自主性需求。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在读物的选择上,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建立一种合作的关系,保持适度的沟通。我们还应支持孩子有个性的独立的阅读,鼓励批判性的有创见的阅读,使他们在精神上、个性上得到充分的发展,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4、真正让课外阅读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作用

学校、教师和家长要形成共识,重视课外阅读对学生学习以及人生的影响,有条件的要开设阅读课,使课外阅读与第一课堂结合起来,真正让课外阅读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课外阅读的地位,才能实现预期的目的。对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学习,引导志趣相投的学生组成课外阅读学习小组,鼓励他们自主选择有利于语文学习和人格成长的阅读内容,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调动每一个学生阅读的自主动机,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促进其学习和成长。同时,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读书活动,如读书讲座、读书座谈会、演讲会等。这样做可使学生少走弯路,又可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5、给孩子多一些自由空间,少一些横加干涉

只靠阅读课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每天挤出时间来读,才能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这就要求所有的任课老师共同支持,尽量减少作业量,给学生以阅读的自由,给他们时间上的保证,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去自由阅读。

课外阅读的现状 篇7

抽丝剥茧——课外阅读现状分析

一、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 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事只要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就会主动地、积极地去完成。而农村学生由于以下原因导致阅读的兴趣不高。

1.年龄特点的制约。好玩是儿童的天性,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 要他们静下心来看书, 确非易事。

2.学生课业负担重, 导致根本没有阅读的时间。为了在考试中考出好成绩, 小学生们整天围着教科书或教辅读物打转, 整天钻在各种作业、练习题或试卷中, 实际上用来课外阅读的时间就很少, 要让他们主动积极去阅读, 根本不可能。

3.阅读本身不易于掌握。对于小学生来说, 要他们自己去领悟, 自己去阅读, 自己去感受阅读的乐趣, 那本身就十分困难。比如让低年级学生去阅读历史故事、革命故事, 他们就会很吃力, 越吃力, 就会越失去阅读的兴趣。

二、家庭因素的制约, 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课外阅读

家庭是学生生长的摇篮。农村小学生由于所处的特殊环境, 受家庭里各方面因素的制约, 在课外阅读上存在着种种不足。

1.家庭经济条件差。许多家庭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来支持有阅读愿望的学生购买大量的课外书籍, 因而就造成了他们的阅读量较少。

2.家长的意识落后, 观念淡薄。农村家长都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 他们期望自己的孩子考高分, 他们认为只要把老师教的书本学好就行了, 读课外书简直是荒废学业, 根本没有必要。

3.家长在课外阅读指导上力不从心。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对于在孩子的课外阅读的指导上根本无从下手, 更何况现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多, 爷爷奶奶更是无法指导。

三、学生在课外阅读上没有掌握科学方法

在课外阅读中, 农村小学生没有恰当的阅读方法, 因而阅读的质量也不高。

1.在选择阅读书籍上十分盲目。课外书籍浩如烟海, 鱼龙混杂, 非每一本书都对小学生有价值, 而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不强, 他们的阅读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 只凭个人兴趣去阅读, 不仅造成了时间上的浪费, 而且读书的效率也不高, 容易吸收杂乱无章的东西。

2.没有做好读书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小学生的记性好, 但忘性更大, 更应该做笔记。但小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时, 根本没有几人做笔记, 他们都是随手拿来看了就丢了, 读后问之内容, 当时知晓, 但过后不久就忘记得一干二净了。

3.没有养成经常阅读的习惯。有些小学生有阅读的兴趣, 也积极地阅读课外书, 但是他们只是凭个人兴趣, 想读时才去读, 不想读时就随意丢在一边, 没有制定读书计划, 没有养成经常阅读的习惯, 这样的阅读就会是虎头蛇尾, 阅读的成效也不佳。

对症下药———实施良好对策

针对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种种现状, 我觉得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以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 让学生享受自由愉快的阅读乐趣。

一、激发兴趣, 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阅读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先导, 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充分地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学生才会主动积极地寻求阅读的机会, 从而增长知识。

1.启发学生阅读的萌芽

在学生进行阅读的最初, 不要强求学生读什么书。当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来读后, 他们就会很容易被书所吸引, 产生读的愿望, 而主动加入阅读的队伍中来, 时间久了, 就会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2.设悬念, 引发阅读兴趣

小学生最爱听故事。许多学生对书本不感兴趣, 就在于他们没有尝到读书的甜头。作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悬念, 吸引学生阅读的兴趣。另外, 还可以给学生提一些问题, 抓住学生迫切想知晓答案的心理, 趁热打铁, 为学生推荐读物, 他们就会主动地去读书寻求答案了。

3.树立榜样, 鼓励先进, 激发阅读兴趣

(1) 教师以身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教师与其在口头上大吹读书的好处, 还不如处处以身作则, 做出榜样。在与学生的交谈中, 教师能旁征博引经典名著、好词佳句, 随口道来, 让学生从教师身上真切地感受到读书的价值, 由钦佩教师的博学多才而爱上老师。

(2) 树立学生典范。随时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 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从而更坚持大量阅读, 并且个人的进步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同时还可以让阅读水平高的学生充当“小老师”, 讲自己的阅读体会, 朗读美文, 讲故事等, 从而让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增, 个个都争当“小老师”。

二、优化校园阅读氛围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 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优化校园良好的阅读氛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 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 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

1.保证阅读时间

要让学生读书, 时间必须保障。教师每天应少布置些机械重复的书面作业, 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进行阅读。农村学生早晨到时间较早, 很多学生都会提前半小时甚至一小时到校, 这时就可以让大家读自己喜欢的读物。每天中午 (农村学生大部分在校吃午饭) 可以抽出一定时间组织学生阅读。另外, 还可以每周增设一节阅读课, 保证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及指导。

2.建立班级图书角, 学校开放图书室、阅览室

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 教师可以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 组建班级图书角, 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这样相互竞读, 借读, 极易促进学生的阅读。但班级图书角资源毕竟有限, 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应对学生全面开放, 让学生把图书室、阅览室当成课外阅读的乐园、创新的天地和心灵驰骋的原野。

3.组织与阅读有关的竞赛

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 学生增长了知识, 掌握了不少好词佳句, 总想在同学面前表现出来, 非常渴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肯定, 学校应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机会, 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 。比如, 可以开展词语接龙、讲故事比赛、诗歌大朗诵、演讲比赛等, 当他们的阅读布线得到肯定的展示, 在心理上就会产生极大的满足感, 从而更加积极地去阅读。

三、营造家庭阅读环境

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大多是在家庭里完成的。因而, 家庭的阅读环境。家庭的经济文化水平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阅读质量。

1.针对经济条件差的, 鼓励学生借书看、换书看

农村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低, 农村学生所拥有的课外书籍少之又少。面对着有强烈欲望却无书可读的学生, 就仿佛看到了巧妇无米之炊的窘况。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鼓励学生向学校图书室或其他图书馆, 向同学借书看。也可以在学生中建立“阅读伙伴”, 这样不仅可以互相快捷地借阅对方的书籍, 而且可以有效地进行读书交流。

2.开展家访工作, 开好家长会, 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

只有转变家长的思想观念, 学生的课外阅读才有强力的支持。教师可以利用开家长会或家访活动, 向家长介绍课外阅读给学生带来的好处, 转变家长眼里只有分数的观念, 转变家长眼里读书是老师教学生的观念, 取得家长的配合, 邀请家长参与开展与阅读有关的各种竞赛活动, 让家长在活动中真切地感受到阅读所带来的益处。

3.开展家长培训班, 教会家长如何指导孩子阅读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向家长介绍辅导孩子读书方法, 与家长共同商讨, 让家长和孩子一同制定阅读计划, 选择阅读书目, 共同阅读, 或者与孩子比赛读书等, 让家长成为指导孩子的最好老师。

四、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发挥教师的导读作用

阅读方法直接影响阅读质量。使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 就好比给了学生一把开启宝库的金钥匙。面对浩瀚的知识, 小学生怎样才能高效地吸取营养, 扩大知识面呢?这就需要老师在阅读方法上予以适当的指导。

1.教会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目

农村小学生年龄小, 阅历浅, 不知什么是真正的美, 也不知什么书目适合自己, 老师可以告诉他们什么是好书, 什么是坏书, 提高学生鉴别美的能力, 帮助他们选择书目。 (1) 根据年龄特点选择书目。低年级可以选择童话、儿歌、寓言等, 中年级可以阅读革命故事、儿童故事、科幻故事、儿童诗歌等, 高年级可以选择历史故事、散文、小说等方面的读物。 (2)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选择读物。这样不仅可以巩固课堂学习内容, 更容易引起阅读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3) 组织订阅少儿报刊, 进行统一指导。

2.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有很多, 作为老师, 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不同的书籍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比如, 精读法 (即逐字逐句地研读,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牢固培养思维能力) 、略读法 (即翻看读物时大致看一下序言、目录、开头、结尾, 然后从头到尾粗略地看一遍, 力求快速地明确主要内容。) 、批读法 (即在阅读中边读边思边勾画, 或写上几句心得体会, 随读随写。) 这些方法的运用, 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做好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是记忆的储存器、资料的仓库, 创造的发源地。因此, 要引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鼓励学生在阅读课外书时摘录优美、精彩的语句、片断,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 可以鼓励他们编写提纲, 写写读后感, 还可以鼓励学生写日记, 在每天的日记里可以写上自己读了什么书, 有什么收获, 即使是简单的一两句话也是可以的。这种读书方法不但可以做好知识的积累, 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农村初中课外阅读的现状与对策 篇8

一、现状分析

就我所在学校及周边兄弟学校的情况来看,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学生的阅读量少。虽然《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九年的阅读量做了硬性规定, 但学生很少有人能达到400万字的阅读量。对每册教材后的推荐阅读名著, 几乎没有人能完整通读, 更不必说有深入的阅读感悟。

(2) 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太窄。受所处环境影响, 在大部分家长和学生的头脑中, 一提到买课外书, 绝大多数想到的是优秀作文选, 习题训练集等教辅读物, 很少涉及优秀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等。

(3) 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差。学生的阅读过程囫囵吞枣, 认为粗略浏览一遍就完成了阅读, 很少做读书笔记, 即使做了, 也只是几句好句, 几个好词。

二、形成原因

通过我的调查与思考, 认为造成以上状况的主要原因有:

(1) 教师、家长的观念陈旧。在严酷的升学竞争的压力下, 大部分教师 (包括语文教师) 、家长, 把学生花时间阅读课外书籍看成是不务正业, 有的甚至严厉禁止。教师只是把考试中出现的这部分内容归纳为一些习题, 让学生死记硬背应对考试, 架空了学生的感悟, 减少了学生的积累。

(2) 没有良好氛围的熏陶, 对阅读缺乏兴趣。在家中, 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 家长没有阅读的习惯, 也不督促孩子去博览群书。在学校, 应试教育模式仍很强大, 做题、讲题仍是课堂的主旋律, 根本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3) 书籍缺乏, 没有条件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在农村, 学生家中几乎没有藏书, 学校图书室也存在藏书陈旧、藏书量少等不少问题, 使得学生即使想读书也无书可读。

三、造成的结果

对课外阅读的忽视导致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两大硬伤:无趣和贫乏。语文教学在闭塞中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同时也抑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 对课外阅读的忽略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囿于狭小的“课本”空间, 成了“井底之蛙”。学生大多患有“贫血症”, 从而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总是同一种答案, 作文中总是同样的材料同样的思路, 甚至是同样的空话、套话、假话。要治愈此症的药方就是加强课外阅读。

四、对策思考

结合我在教学中的尝试及同行对这一问题的普遍观点, 要加强和改进农村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切入:

(1) 转变教师观念, 切实树立“语文是其它学科的基础”的教学观, 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具体讲就是:一要注意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沟通, 将课堂教学的知识点作为点, 把课外阅读的相关内容和知识点当做面, 从点到面地拓展阅读, 逐步形成以课堂教学为中心, 以课外阅读为基本面的“辐射效应”。二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阅读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 从作者的笔端学习和借鉴有益的思想和经验。三要注意不同学科知识点的融合。根据初中阶段学生基本的知识结构和阅读理解水平, 我们可以设计不同的阅读组合方案。

(2) 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俗话说“一个好记性不如一个烂笔头”。在课外阅读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要让学生写下课外阅读内容中的好词、好句, 并及时写下自己的读后感, 进一步定期让学生在阅读内容, 阅读感悟等方面进行交流。这样, 学生的课外阅读可及时得到教师的帮助、指点, 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阅读对于自身知识的积累、知识面的扩展和写作水平的提高的作用, 从而保持阅读兴趣, 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 做好读物推荐。由于受自身条件所限, 农村大部分家长都不能给学生的课外阅读加以指导, 如今的读物又良莠不齐, 并不都完全适合学生的阅读。因此教师应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 本着教育性、益智性与趣味性兼顾的原则, 给学生推荐适合其阅读的读物。

(4) 通过建立班级互换阅读制度, 呼吁学校强化图书室建设等, 让每个学生都有书可读。可建立让班上的每个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课外书都拿出来, 在班上交流阅读的制度。另外, 学校要加强图书室建设, 方便同学们的阅读。以上办法都能有效解决学生“无书可读”的问题。

课外阅读的现状 篇9

初中阶段,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思维还是学生相关知识储备状况都对学生终身学习和成长起到了重要影响和作用。语文学科是初中阶段教学的重要内容,合理完善的语文教学,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同时能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一、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教学开展的价值和意义分析

语文课程开展过程中,需要语文老师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础,着重扩大学生的阅读知识面,强化其语言应用习惯,丰富语文素材积累。因此,目前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要丰富和完善课外教学体系。因此,课外阅读教学是整个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内容。初中学生课外阅读不仅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语文教学从课堂延展到课下,将语文教学从知识教学延展到应用教学的重要要求。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和思维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对语文教学来说,需要在尊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允许学生自主探索、个性追求。而通过开展课外阅读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强化学生的知识探索过程,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最后,通过开展课外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将语文知识学习从知识延伸到技能应用,从而为学生学习其他科目提供有力帮助。因此,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将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语文水平。

二、当前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目前,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对课外阅读教学开展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足,部分师生认为课外阅读更多是浪费时间,其对考试成绩的提升没有太多帮助,所以,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呈现忽略课外阅读教学的问题,而该问题就使得多数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缺乏相应乐趣,同时其语文应用水平较差。因此,其首要问题反映在教师和学生对课外阅读教学的价值及作用认识不到位。

此外,从目前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活动开展情况看,由于学生缺乏相应的兴趣,因此整个课外阅读开展的氛围并不理想,使得课外阅读教学开展效率低下。对初中学生来说,兴趣因素是内在推动因素,只有有效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从根本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最后,初中课外阅读教学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其突出反映在学生参与语文课外阅读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受片面成绩观念的影响,一些学科老师存在挤占学生课外阅读学习时间的现象。同时,整个课外阅读教学的书籍无法得到及时补充,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缺乏相应的语文课外阅读学习素材,教学效果也就难以得到保障。

三、解决初中学生课外阅读问题的具体对策

从课外阅读教学的作用和实质来看,其内容更丰富,而决定和影响其根本性效果的关键在于学生。

首先,开展课外阅读教学需要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要完善多种教学举措,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合理引导和全面激发,从而实现对学生参与课外阅读学习的正确引导。而学生兴趣的有效激发,也为课外阅读教学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进而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其次,学校、教师要对课外阅读教学给予充分支持。学校在课程时间设置上,要确保学生有绝对独立的时间自主参与课外阅读。在书籍选用和推荐上,学校要在划拨专项资金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选择适合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而教师要做好课外阅读的引导与帮助,比如通过教育学生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从而解决以往课外阅读缺乏重点的问题。由于初中学生在方法掌握上相对不足,因此老师必须注重课外阅读方法的讲解,为学生提升课外阅读学习实效提供方法上的引领。

最后,无论老师、学生还是学校,都要对课外阅读的价值进行全面认知,通过正确认知该教学体系的作用,从而为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提供重要保障。而为深化师生对该教学价值的认知,可以通过组织活动,开展读书笔记评比等活动,切实加深学生对课外阅读价值的理解和认知。

对语文学科学习来说,不能只依靠单一的课堂教学,必须补充相应的课外阅读体系。通过开展课外阅读教学,优化和补充初中语文教学机制,切实完善语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全面素质。课外阅读教学作为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必须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解决,从而实现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教学的目的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惠琴.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探析[J].江南论坛.2013(11):63-66.

[2]周海霞.中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文艺生活.2014(7):92-94.

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反思 篇10

学生方面:日常学习中所要完成的书面作业仍占了学生大部分的课余时间, 课外阅读时间不充足;部分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经验的积累近乎空白, 学生个人阅读材料少。在动画片、电脑、网络游戏、流行音乐充斥着的今天, 学生课余时间选择电视、电脑, 导致学生没有静心阅读的习惯。

教师方面:新课改课堂教学容量大, 大部分教师在大抓教育质量的风气下, 认为无暇顾及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部分教师无指导经验积累;部分教师认同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有过尝试经历, 可不系统, 缺乏系列, 有效性低, 无持续性。

家庭教育方面:大多数家长到了中年级往往看重的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成绩, 一般不重视课外阅读;对孩子的阅读关心少, 甚至有干扰作为;大部分家庭中几乎无阅读氛围。

通过反思, 我觉得要改变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应从如下方面着手:

一.激发阅读兴趣

激发兴趣, 好书引读法。

由于小学生善于形象思维的特点, 所以我们选择有精彩画面的书给学生看, 让学生猜猜里面写什么。这样一来, 学生很容易被吸引, 更会热情地去阅读。这样更是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当然我们教师也要注意读书要循序渐进, 先易后难。只有选择了适合孩子口味的, 孩子才会对阅读课外书有更大的兴趣, 并能让这样的兴趣一直持续到以后。像《猜猜我有多爱你》、《小蓝与小黄》等一些绘本读物, 有漂亮的插图又具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低年级的孩子特别喜欢看。在阅读课上, 和学生一起一页一页地翻看, 边看边猜, 边猜边看。还让学生发挥想像, 创编故事。学生对这样的阅读兴趣浓厚,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巧用故事, 诱发悬念法。

故事人人都爱听, 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 个个精神抖擞, 双耳立竖, 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在教师声情并茂, 娓娓道来之中早巳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个或有趣, 或惊险, 或奇特, 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 期待大结局之际, 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还没结束, 后面的可更精彩呢, 欲知后事, 请自读原文。此时我们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 纷纷要求借书。这样让听者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 主动去进行阅读, 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二.注重展示交流, 体验阅读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我们采用故事会、演讲赛、读书沙龙、知识竞赛、现场作文等方式, 检验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在此过程中要及时的给学生肯定和奖励, 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以此来激发学生爱读书的情感,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外阅读和获取知识的活动中来, 让他们在博览群书中采集各种知识和信息, 使学生逐渐把读书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要做到:一是定书。要阅读的书一旦选定, 就一定要读完, 千万不可浅尝辄止, 半途而废。要养成选一本就要读完一本的习惯。二是定时。针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 选择读书的时间, 不能想读就读, 不想就好几天不读。三是要定量。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 要制定一个读书计划。还要做到保持良好的读书姿势。这些习惯在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 老师和家长要经常提醒、督促检查。

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 区别对待, 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用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 轻骑剽悍, 所向无前。”读书的方法有三种:精读、略读、浏览。小学生背诵的80首古诗词、名人名言之类可用精读, 童话故事一类可用略读, 可浏览一些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在阅读过程中, 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三.营造书香家庭

家长和社会也应支持孩子的课外阅读。农村家长虽文化程度不高, 但也应该为孩子的课外阅读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多给孩子买些课外书, 多陪孩子一起学习, 让孩子当自己的老师, 在共同的学习中提高阅读兴趣。公安、工商、文化部门要加强打击力度, 坚决取缔学校周围的电子游戏室, 严格执行未成年人进网吧的各项规定。倡导亲子共读。在家长会上建议家长每天与孩子一同阅读不少于20分钟, 每周带孩子逛一次书店, 每月浏览一本孩子阅读的书籍, 做到经常性地与孩子交流沟通。

课外阅读的现状 篇11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探索

众所周知,在各种级别的英语考试中,阅读能力的考察是不可或缺的,而且份量随着考试级别的升高而增多。而在应试教育的今天,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无论是英语教育的决策者,还是第一线的英语教师都非常重视英语的阅读教学。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效果不佳,改变不了学生英语考试中,阅读理解大失分的状况,更没有改变我们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无所适从的被动局面。笔者认为,阅读理解教学的功夫应该放在强化学生的课外阅读上,而不是过分禁锢在局限的、陈旧的课堂教学上。

一、当前高中英语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1.无序性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生英语课外阅读无序而缺乏生机。尽管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针对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就被有关学者作为现代教育的目标提了出来,后继而成为我国的教育方针,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素质教育依然受到排挤。除了一些为了提高阅读应试技能的完形填空、阅读理解题以外,面对高考的压力,强调教材、词汇、语法学习,而忽视了英语课外阅读。高中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量有限、可选阅读材料也很有限。高中生英语课外阅读基本处于一种“放羊式”、放任自流的状态。

2.功利性

为了追求高升学率,学生在所进行的很有限的英语课外阅读也被烙上了强烈的功利化色彩。课外阅读是个人出自内在需要并能自主选择的阅读,旨在满足个人的求知欲望和精神需要。但受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将英语课外阅读的目的定位于服务考试,课外阅读以学习辅导类书籍为主,学生阅读面狭窄而单一。课外阅读退化为考试的附庸。有些教师一再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严重压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得课外阅读成为学生沉重的精神负担,课外阅读也演变为学生的课业负担。

3.缺乏保障和方法引领

受功利性的影响,英语往往被边缘化,学生有限的课余时间分配给英语学科的时间少之又少。又加有些学校图书室的藏书不够丰富,图书更新较慢,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数量很有限,根本无法满足他们课外阅读的需求。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比较重视课内教学,而对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指导不力,使课外阅读纯粹处于一种“放羊式”状态。

二、下面是笔者在强化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实践中得出的一些体会

1.根据课文教学的需要,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有关的书报上的文章,同时鼓励学生上网查询并下载有关的新闻或素材

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例,其内容安排以单元为单位,各个单元涉及社会生活的不同的领域,比如Book One 就包括了Friendship,English,Travel,Earthquakes,Nelson Mandela。因此,教师在教每一单元前必须要求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查询相关的资料,如Earthquakes,让学生上网阅读有关地震的文章,了解一些地震的专有术语,以及世界地震史上有名的地震的情况,也可以让学生阅读并摘录或归纳地震的常识和防震知识。在结束该单元的教学时,组织学生们互相分享查到的资料,交流彼此的体会。又如,在教学Nelson Mandela这一单元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个“Story-telling Contest”,让学生分享他们在课外读到的英语名人故事。

2.教师要有所选择地要求学生课后阅读当前社会中的热点问题

比如,世界大事,社会的突发事件,科技界的新发明,或者体育卫生方面的新鲜事等。例如,当某个重大事件发生后,教师应该马上上网下载一些相关的资料或者报道来印发给学生阅读,学生无疑会对阅读材料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如印度洋爆发海啸后,教师应该及时地搜索与海啸有关的知识以及海啸后的惨况的报道,这些都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资料,同时还可以利用这些资料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3.利用多媒体,利用互联网,利用各种英文报纸

充分调动校内、校外的学习资源,构建读物网,想方设法拓宽阅读资料来源,扩大阅读量。鼓励学生使用图书馆资源和合作订阅《上海学生英文报》(高中版)《21世纪英文报》(高中版)《中学生英语周报》(高中版)《中学生英语辅导报》《 中学生英语读写》《学英语》《英语沙龙》等报刊杂志,同时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阅览室,家庭与社会计算机资源上网阅读。

4.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大量的整体阅读的自我训练

实践证明,阅读量越大,储存的信息越丰富,触类旁通的机会和因素就越多,学生便可利用这些因素对作者的意图做出分析判断,使阅读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S. D. Krashen)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语言习得”理论。所谓“习得”是指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交际实践,无意识地吸收到该种语言,并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流利、正確地使用该语言。他认为,学习语言的最佳途径,是通过可理解的输入,输入越多,掌握语言就越好。因此,教师应当要求学生保证一定量的,一定难度的课外阅读。

5.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速度、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先决条件。教师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如阅读时不要出声,练习默读,不要用手指着单词一个个地去读,而是抓住意群关系,一句句地去读,尽力减少眼停次数,扩大视力范围,能在单位时间里捕捉更多的语言信息,提高阅读速度。也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心理,阅读时要去掉杂念,心绪要安定,精神要专一,要形成一种惬意的顺向心理,切忌一遇到生词难句,就心烦意乱,失去自控能力。多读、多背、多用,注意分析积累,是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及其思考 篇12

一、初中生课外阅读的意义

素质教育给了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其中, 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成了学生的必修课。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外阅读的确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手段。首先, 初中生课外阅读可以弥补课上教学的不足, 丰富学生知识, 扩大知识面, 使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 拓展视野。其次, 课外阅读可以陶冶学生情操, 让学生认识什么是真善美, 什么是假恶丑, 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第三, 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其语言和知识的积累是学生以后写作的主要素材。第四, 课外阅读具有自主选择性, 学生一般都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 因此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从而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第五, 课外阅读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想象和创造能力等等。总之, 初中生课外阅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虽然初中生课外阅读具有以上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目前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展情况并不理想。有的是蜻蜓点水, 聊胜于无;有的是花拳绣腿, 流于形式;有的是信马由缰, 漫无目的;还有的, 则是虎头蛇尾, 不了了之。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引起注意。

(一) 读物种类单调, 阅读品味降低

初中生基本上都是十三四岁,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辨别能力, 更缺乏审美能力, 大部分学生对名著不感兴趣, 因为名著大多是文言文, 或者译文, 与我们的语言习惯不符, 因此他们会有些排斥, 即使知道读名著的意义, 也不愿去认真阅读。与名著相比, 他们更喜欢阅读一些故事性强的媚俗小说, 尤其是女生, 对一些粗制滥造的校园情爱小说十分青睐, 而这些小说无论是从语言还是内涵, 都是十分低俗、肤浅的, 对学生不但无益, 且会影响青春期学生的心理, 长此以往的阅读下去, 后果不堪设想。

(二) 缺乏有效指导, 缺乏有效的阅读方法

初中生毕竟年龄较小, 一到课外阅读, 处于自主的境地, 就不知道如何去科学的阅读了。有的学生在课外阅读的时间上比较随意, 有时候一读读一天, 废寝忘食, 直到读完一本书, 有时候很多天不去看书。也有的学生读书不去慢慢咀嚼, 细细品悟, 而是走马观花, 一目十行, 一本名著两三天就读完, 看过去就忘了, 甚至连人物关系都没搞清楚。这些都是因为课外阅读没有老师在旁边, 缺乏有效的阅读指导, 没有科学的阅读方法和阅读计划。的确是这样, 因为是课外阅读, 老师只是抽查一下读书的数量, 很少系统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这样的课外阅读实则是无效阅读, 既浪费了学生的时间, 更是使学生形成了不良的阅读习惯。

(三) 看书渠道和购书费用阻碍了课外阅读

许多学校虽然有图书室, 但是却不对学生开放, 或者一周只有两节课开放, 且不外借, 因此学生要想在图书室借书, 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绝大多数学生阅读的书籍主要来源于同学之间相互交换、租借社会上一些书亭和书摊上的图书或者家庭购买等。而买书的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有很多家长不重视课外阅读, 不赞成学生买书, 因此他们只有去书店看书, 每到周末我们都可以在书店看到很多孩子蹲在或坐在书架旁边看书。而另外一些不爱阅读的学生自然不会去书店看书, 因此这种情况无形之中就限制了学生课外阅读的范围, 大大的阻碍了课外阅读。

三、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一) 鼓励学生多阅读名著, 广泛阅读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在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部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由此可见, 国家对中学生课外阅读也是十分重视的。因此我们教师要多多鼓励学生课外阅读, 多读名著, 广泛阅读。可以在课上读几段精彩的名著片段, 告诉学生这是出自哪本书, 促使学生课后自己去找来看, 或者可以播放某个名著翻拍的电视剧、电影片段, 引起学生的兴趣等等。除名著之外, 教师还应多向学生推荐其他方面的读物, 如哲学方面的, 军事方面的, 百科方面的等等, 使学生广泛阅读, 更加全面地阅读。

(二) 指导学生阅读, 教授阅读方法

而语文教学的实践证明, 凡是教师课外阅读组织、引导得好的, 语文教学效率就高、成果就大。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组织和引导。“授人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 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授之以渔”, 针对学生缺乏阅读指导和阅读方法的情况多多进行阅读方法的传授和点拨。首先, 我觉得教师应 (下转第221页) (上接第218页) 该先为学生制定一个详细而科学的阅读计划, 可以是一个月的, 一学期的, 也可以是一年的, 而每个学生也应为自己制定一个小的阅读计划, 只有有了计划, 阅读才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接下来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阅读方法了, 可以教给学生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 说明文怎么阅读, 记叙文怎么阅读, 小说、散文和诗歌怎么阅读等等;也可以指导学生圈、点、色、画, 眉批旁注等, 对重点句子重点理解;还可以告诉学生做读书笔记, 记下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者段落, 为以后的写作提供现成的素材……这样, 学生在教师系统、科学的指导下, 会更加科学的阅读, 从而取得更加有效的阅读效果。

(三) 加大图书室建设力度

前文中提到, 现在不少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没有向学生开放;已经开放的, 能用于学生阅览的也很有限, 大大阻碍了学生课外阅读。因此给学生提供阅读的条件和场所也是必不可少的, 学校应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图书室就是为学生建的, 而不应成为应付检查的花瓶。首先应该加大开放力度, 由以前的偶尔开放变为经常开放, 由以前的只读不外借变为适当的外借。其次还应大力加强图书馆藏, 将学校的经费拿出一部分专门购置图书, 或者向上级申请经费建设图书室。总之, 学校要加大图书室建设力度, 使每个学生都享受到图书室的便捷, 使每本读物都实现自身的价值。

四、结语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说:“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每一本书都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看到新世界的窗户。”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 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一个民族只有博览群书才能不会落后, 一个人只有通过不断地阅读书籍才能汲取生命成长所需要的营养, 更好地适应这个急速发展的社会。中学生是祖国的明天, 是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其阅读是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我们应该大力支持学生课外阅读, 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教会他们阅读的方法, 让学生会读书、读好书, 多读书, 让学生读得广、读得深, 读的透, 让阅读成为每一个学生终身受益的好习惯吧!

参考文献

[1]尹敏, 施焰.当前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探索, 2003 (01) .

[2]王思红.学会阅读——谈中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2005 (03) .

[3]代利利, 李经山.透视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三重”现象[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04) .

上一篇:资源量计算下一篇: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