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体育教育

2024-06-02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共12篇)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 篇1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已渗入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根据高等教育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应该充分利用体育设施较为齐全的条件,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将高校的体育理念确定为终身锻炼,使高校体育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服务。

二、高校体育教育的任务

1.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是高校体育教育的根本任务。它包括:(1)通过体育运动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而且要在健康的基础上追求健美的体型和正确的仪态。高校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将直接进入社会、参与竞争,而竞争的前提条件即是有健康的体魄,能适应工作的压力和强度。因此,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应以长期、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学生在娱乐中增强体质。此外,良好的仪态仪表也是待人接物、交际往来的客观要求,为此很多高校专门开设了舞蹈、体操、形体训练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完善外在优美体态的舞台。(2)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体能是有机体在身体运动中所表现的能力,全面发展体能是促进学生形态和机能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获得完善的运动技能,以及从事生产建设、国防建设和日常生活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健康和美的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体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他们对客观环境的适应能力。

2. 培养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

学校组织的体育课、早操、课间操、课余体育活动等各类形式的体育活动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增强体质的作用,但它并未具备享用终身的功效。因此,高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既包括短期内使学生直接受益———增强体质,又包括长期的导向性功能———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体育教师在教授学生体育运动项目的同时还要传授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使学生养成长期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以便终身受益。

3. 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

体育教育在物质方面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在精神方面则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体育运动讲求勇于拼搏、永不言败的奋斗精神,这种勇攀高峰的境界会鼓舞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直面坎坷和挫折,经得起洗礼和锤炼。体育运动讲求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这种优良的体育道德风尚会引导学生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做人坦坦荡荡、光明磊落,辨别是非善恶有张有弛、有理有据,从而促进良好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三、高校体育教育的特点

1. 非竞技性。

高校体育教育不同于对竞技运动员的专业训练,它更强调体育运动的非竞技性,即普及性或大众性。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了解应重在广度而非深度,有些高难度体育项目在教师做示范动作后,学生只需一般了解。高校体育教学的首选是对学生身体健康有益处的大众性体育项目。

2. 非统一性。

按照教育部教学大纲的要求,高校必须开展体育教育。但不同于绝大多数中小学阶段体育教育的是,当今我国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体育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偏好选修某种体育项目,而且学校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开设供学生选择的体育专项课。例如北方高校冬季多有滑冰或滑雪等体育项目。

四、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

1. 体育教育与德、智、美、劳教育相统一。

高校体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服从于高校教育这个整体。高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育人,因此高校体育教育要求以人为本,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就必须与德、智、美、劳教育相统一,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增强体质,提高学习效率,掌握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珍惜和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使五育协调发展,更好地发挥整体优势。

2. 体育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相统一。

高校教育的特点是面向社会培养专业人才,这种有别于中学的基础课程的学习模式也要求体育教育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更贴近于专业教育的需要。例如,计算机专业的体育课程应增加缓解眼部疲劳的活动内容或多讲解此方面的知识,以便学生尽快地调整好身体状态,更好地学习。艺术专业的体育课程则注重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的柔美性,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掌握和消化专业知识,善于用发现的眼光寻求和评价生活中的专业现象。

这种体育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相统一的趋势将对高校的体育教育工作者们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在自身的专业领域有很高的造诣,而且要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研究如何更好地根据学生的学习压力、学习时间、学习科目等问题,寻求一种更有效地提高身体素质和各方面能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五、高校体育教育的创新模式

1. 推行以人为本的教学方针。

高校体育教育的对象是具有一定知识储备和自我意识的人,体育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自发运动的兴趣。自发性不等同于自觉性,自觉性的实质是教师教,学生学,只是学生更主动地学而已。区别于自觉性的自发性原则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选择比较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项目。毕竟,在人的寿命周期内,短短几年的高校体育教育只是转瞬即逝,但如果学生从兴趣出发,真正喜欢某项体育运动并养成了良好的运动习惯,则是受益终身的。因此,我们高校体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以导向性为主,以人为本,努力使体育运动成为学生终生的一项必修课。

2. 应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高校体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而如何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并合理地组合,使之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是非常关键的。在实际教学中,最应重视的莫过于渐进式方法和全面式方法。渐进式方法讲求逐步提高,循序渐进地增加知识技能的难度和数量,使学生的身体锻炼按同化优势去循序渐进。全面式方法指的是整个有机体的全面锻炼和全面发展。

六、实现高校体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也日益广泛和提高。高校体育教育要因势利导,通过各个环节培养学生,如体育课教学、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锻炼、课余运动训练、体育竞赛等。还可通过体育周、体育节、达标测验等形式,使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在学校体育的各项活动和各个环节上都能得到尽量的发挥,并通过不断实践形成常规。在学校体育传统的形成过程中,要做到课内外结合,普及和提高结合,竞赛与测试结合,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结合。总之,要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综合效能,形成整体收益,既兼顾学校体育传统,又培养学生自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能力与习惯。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 篇2

1研究方法

1.1访谈法

针对宁夏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进行关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及基础教育体育教学中从在的问题,以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学生在基础教育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访谈记录.

1.2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宁夏基础体育教育体育教师结构能力的研究总结归纳新课标下体育教师的能力结构;通过对宁夏高校体育教育专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找出与基础教育体育教师能力需求相关的需求进行修改和提出建议.

1.3观察法

对宁夏中小学基础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实地观察,了解具体的人才培养现状及执行情况.

2结果与分析

2.1宁夏基础体育教学改革与体育教师能力结构分析

2.1.1体育教学思想观念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新课标下基础体育教学对体育教师的要求要在教育教学理念上深刻理解“健康第一”的思想,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作为体育教学的基本目标,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身心得到良好全面的发展,体育教学是手段,指导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同时达到愉悦身心是目的,体育教师要从思想上理解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要从思想上有根本的转变认真深刻的理解新的课程标准.

2.1.2专业教学能力

新的基础教学改革强调体育教师要具备很高的文化素质、专业素质以及专业规范的体育技能,体育教学使实践性较强的认知过程,扎实的专业素质以及熟练的专业技能是体育教学的基本保证,教师教育课程是体育教师专业化的根本保障,从师技能是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条件,在学习体育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实践运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具备规范的技能,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的教学能力.

2.1.3教育科学知识

体育教学过程也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的教学过程,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明确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进一步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教师的合理关系以及非认知因素的重要性,恰当的处理好教师教育能力与体育教学特殊性的关系,掌握体育教师教学的专业从师技能,体育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等体育教师教育学科知识.

2.1.4基础科学研究能力

新课标中指出课程及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根据三级管理体制.体育教教师要认真思考钻研地方特色、教学条件环境资源,开发、整合、利用当地的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组织方法、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能力.在从事基础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善于总结、认真钻研体育教学诸要素的创新和科学研究,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对体育教学的推动作用和意义.

2.2宁夏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2.2.1体育教学思想观念;任然没有转变虽然“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思想已经确立,但相当一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教师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体育与健康的内涵,他们对“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甚了解,竞技技能观念仍占据主导地位.主要原因是:部分高校体育教师没有对“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细致的理解,对现行的新课程标准缺乏钻研.作为培养基础教育体育教师的专业教师和专业学生应该全面的了解教学一线的基本现状和要求.

2.2.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宁夏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

是为宁夏地区培养基础教育体育教师的师范类专业,对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得知,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没有针对性而是笼统的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课程体系庞杂,专业化程度较低.教师的专业化其实是对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专业化,而体育教师专业化也要求课程设置专业化.

2.2.2.1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的学时数太少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基本技术、技能、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够深层次的理解体育运动技能,实践课程较少不能很好的掌握体育技能,体育技能是体育运动的基本,专项选修课程开设时间少,没有培养学生的特长技能,尤其是田径、体操、篮球、足球、排球等体育基础课程学时数太少,学生没有掌握运动基本技能,体育学科知识的欠缺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科学性,选修课的种类较少无法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

2.2.2.2教师教育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是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基本支撑,体育教师的从师技能决定着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在组织教学、整理、挖掘体育教学资源等方面设置课程所占比重太小.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很多的毕业生在校期间,参加的实践活动较少,导致了他们在教学能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都很差,无法很快适应基础教学,角色的转变也慢,与人合作的能力、自我认识能力与评价能力、写作、阅读及言语表达能力欠缺.这主要是因为学校轻实践,不注重教育实习.目前各国都是采用分散和集中,见习和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宁夏各高校则只有第七或第八学期的一次集中实习时间只有10周左右,况且也不重视与实习学校的沟通和指导,实习效果不好学生没有很好的进入教学角色.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目前宁夏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与基础体育教学

在教育观念上不统一.宁夏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只注重学生双基的学习和培养,缺乏新课标下对“健康第一”思想观念的理解.

3.1.2宁夏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与基础体育教

育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上不重视.基础体育教育需要的体育教师具备更加专业化有实践能力的人,而宁夏高等院校培养的体育教师在专业结构上没有针对性.体育教师缺乏实践能力教师教育能力.宁夏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与基础体育教育在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结构的培养不一致.宁夏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专业知识结构、教学实践能力等体育教师能力结构上没有很好的与基础体育教学衔接.

3.2建议

3.2.1宁夏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从教育

观念和教育思想上对新课标下“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进行思想转变,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健康教育的重新认识,理解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内涵.在体育教育实践过程中深刻思考通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同时使学身体和心理有效的发展.高校体育教育专把学生从事新课标下的基础体育教学的目标内涵作为教学和培养人才的基本要素.

3.2.2宁夏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 篇3

摘 要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师范院校教学计划中的一门必修课和综合实践课。体育专业教育实习是体育专业学生根据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任务和要求,通过参加实践活动,以获得独立工作能力所进行的一种教育过程。本文主要对教育实习的作用、特点、内容进行梳理与概括,以期为体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师范 体育教育 实习

教育实习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师范生直接进入教育教学第一线,面对中学生的实际开展工作,在思想、业务能力等多方面得到锻炼,对确保师范生的培养规格具有特殊的作用。

一、教育实习的作用

(一)教育实习有利于师范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和专业思想的巩固

教育实习是实现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目标在政治思想上的要求,巩固师范生的专业思想,增强他们从师任教的职业心理和职业道德的极其有效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实习的实践环节,可以进一步加深师范生对教师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的认识,坚定从师任教的职业观念和信念。大多数实习生在实习结束时,都深有感触地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二)通过教育实习使师范学生巩固知识和提高技能

实习不仅使实习生对几年来学习和掌握的书本知识、运动技能和教学原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运用和巩固,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独立从事教育工作的能力。例如,许多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之初,进行试讲、试教时,声音小、心跳快、调动队伍不自如、下达口令不果断、讲授时抓不住重点,这些都使实习生充分认识到只有在实习中自觉地锻炼自己,培养自己,才能闯好实习关。

二、体育教育实习的特点

不同的学科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了解体育专业的特点,按照体育特点的要求进行实践活动,有利于教育实习行动的顺利开展。体育专业教育实习的出发点和归宿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是以传道授业为宗旨,所以对于体育教育实习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予以概括。

(一)鲜明的师范性

体育教育实习的师范性是由我国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决定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师范院校要坚持为初等和中等教育服务的办学思想”,这就从根本上规定了体育教育实习的师范性。师范生应具有教师的德行品质,才能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才能逐步树立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形象和权威。当然,实习生刚刚进入准教师的岗位,不可能马上达到上述要求,也不能把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立刻转变为教育、教学能力,因为这种转变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为了加速这种转变,就必须加强突出体育教育实习的师范性。强化体育师范性的教学因素,就要狠抓“三基”(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四会”(会说、会做、会教、会写),“五功”(口令、表述、队列、仪表、演示)等多种能力的培养和掌握。

(二)实施的复杂性

体育教育实习的复杂性是指它的组织管理工作过程比较复杂。这是因为体育课程教学基本是在空间较大的运动场上,教学过程表现为运动的形式。因此,教师不仅要考虑场地和器材安排与教学的对应性是否适宜,同时也要考虑活动场地的变换、组织纪律以及运动时的安全。这些因素使得体育课程的实施较之其他课程增添了许多变数和难度。

(三)内容的综合性

体育教育实习是一项内容综合而又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主要体现在实习目的任务的综合性,实习效果评价的综合性。其中实习内容的综合性更为突出,实习生除了主要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调查,还要实践组织大量的课外体育锻炼、运动竞赛、维修场地器材等活动。这就要求体育教育专业的实习生具有多方面的、坚实的综合知识和能力,以利于完成各项实习任务。

(四)操作的实践性

体育事业的实践操作性是体育教育实习的特殊特征。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实践是第一性的,实践是获得知识、增长才干、掌握技能的重要途径,体育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是实践操作掌握有关的专业理论,基础技术动作和技能。但是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就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学习,进一步了解和理解专业教育的特点,去研究与进一步掌握教材,深入体验教师职能的本质。

三、教育实习行动内容

(一)教学工作实习

体育实践课教学实习内容主要包括:听课、评议课备课、编写教案、试讲以及实际教学。体育理论课教学实习内容主要包括:备课、编写教案、试讲、试教、听课、评议课。教育实习是师范学生初次进行教学实践,对课堂教学基本上还没有任何经验,这就需要高校和中学双方指导教师细心指导和严格把关,对内容的安排、方法的选择、器械的使用、学生活动的设计、甚至提问问题的设计、讲解的语言、动作的示范、学生的整队等都要给予详细的指导。因此,实习生上课之前必须试讲,双方指导教师提出意见进行修改,合格后,双方指导教师在教案上签字才能上课。并且,教案一经指导教师签字后,自己不能随意修改,需要修改必须与指导教师商量。

(二)指导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在实践中与体育课紧密配合,通过学生的自主性体育活动,学生运用所学的体育知识、技术,培养自我计划、自我组织、自我评价体育实践能力,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锻炼学生的身心,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

四、结语

在新的课程改革形势下,学校体育的教学工作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广大体育专业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了解这些变化的内容和实质并进行亲身体验,对将来能够较快地适应工作要求,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为使实习能够顺利进行,取得实效,在进入实习之前明确体育教育实习的目的、任务、意义、作用和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崔金伟,刘玲,王高宣等.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2):5-8.

[2] 周放,贾书申.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问题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6):7-9.

高等院校体育舞蹈教育教学分析 篇4

体育舞蹈起源于欧美国家的民间舞蹈, 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项目被我国引进。体育舞蹈作为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教学项目的一部分, 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 体育舞蹈不但拥有一般体育类项目的健身作用, 而且还兼有艺术类项目所独有的特质。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教学内容的不断扩展, 体育舞蹈课程的变革也日渐紧迫。

2、高等院校体育舞蹈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2.1、选课男女学生比例不协调

由于我国高等院校男女生身心发展阶段不同的特点以及体育舞蹈课程自身的特质, 在体育舞蹈课程选择上呈现出男少女多的态势。 相对于男生而言, 体育舞蹈课程对于女生更具吸引力。 因此, 大部分高等院校体育舞蹈课程中, 百分之八十以上都为女生, 男女生比例极不协调。 这种现象对于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阻力。

2.2、体育舞蹈教学内容问题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体育舞蹈课程内容多以拉丁舞和摩登舞为主, 其他舞种涉及较少。由于学生水平层次不一致, 教师无法按照同一标准进行要求, 学生也不能同时理解教师所传授的内容, 从而产生教与学之间的矛盾问题。

2.3、体育舞蹈教学方式方法问题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过程中多以教师示范动作, 学生模仿学习为主。 当学生自主练习时, 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进行讲解和纠错。 在这一过程中, 多数教师重视体育舞蹈技术动作的应用而忽视了学生对于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培养。此外多数高校还开设录像赏析课, 此种形式多为多个班级共用一个教室来观看录像资料。 这种教学方法如同走马观花, 仅凭有限次数的观看录像并不能给学生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2.4、师资力量和教学场地问题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师队伍构成中, 体育舞蹈专业出身的教师所占比例较少。 多数教师毕业时的专业为健美操、体操甚至是武术项目。 并且教师队伍呈现年轻化, 拥有丰富经验的一线老师较少。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场地多数并不正规, 有部分院校的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更是同足球、篮球等项目一样在体育场中进行。而舞蹈室和形体房等体育舞蹈课程所必需的教学场地在较大比例的高等院校中并不完善。

3、高等院校体育舞蹈教育教学策略

3.1、强化宣传, 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舞蹈的认识

在教学课程之外, 应当举办诸如舞会等社交活动, 来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舞蹈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此外, 还可以成立体育舞蹈俱乐部, 以社团的方式宣传体育舞蹈,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2、教学内容生活化, 提高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

在每学期课程开始之初, 应当了解学生对于体育舞蹈课程的需求。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依托教学计划, 针对学生需要进行组织教学, 使得体育舞蹈课程更加贴近大学生活, 让学生掌握一门社交技能。

3.3、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 提升教学氛围

在高等院校体育舞蹈课程中, 教师应当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 避免单纯枯燥的重复式教学, 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主性, 主动培养自身对于体育舞蹈的艺术表现力以及审美等方面的能力。

3.4、加强教师业务学习,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针对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校体育工作相关领导应提高认识, 给予现任教师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机会, 提高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认识。对于新进教师应当做到专业对口避免出现其他项目教师担任体育舞蹈教育教学工作的现象。

3.5、完善场馆建设, 提高场馆利用率

体育舞蹈课程应当属于室内教学课程的一种。但是由于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场馆设施的限制, 还无法保证所有选择体育舞蹈课程的学生都能够在室内学习。 因此, 凡是开设有体育舞蹈课程的高校都应该尽可能的提供类似于舞蹈房的场馆, 以用于体育舞蹈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 有条件的高校还应当配备形体教室等场馆, 以完善体育舞蹈课程的教育体系, 满足教师及学生的需求。

4、结论

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体育舞蹈课程的开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存在着诸如学生兴趣、师资配备、场馆建设等多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方面的问题, 高等院校相关部门领导应给予高度重视, 同时应加大对体育舞蹈课程建设力度, 引进具有较高水平的体育舞蹈专业教师, 提高现有教师的业务水准, 加强对于体育舞蹈课程的宣传, 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舞蹈课程的学习中来。

摘要:体育舞蹈作为一项新兴的艺术类体育项目引入我国高等院校课程体系中以来, 吸引着众多学生参与该课程的学习。但是由于现阶段体育舞蹈课程的发展水平以及各高校重点教学的侧重不同, 该课程还存在着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体育舞蹈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为体育舞蹈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等院校,体育舞蹈,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王晓蕾, 梁兴友.高职院校体育舞蹈选项课开展状况调查与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1.

[2]毕菲.高校体育舞蹈项目教育的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 2012.

[3]朱兴东, 郭惠秋.高等院校体育舞蹈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6.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 篇5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综述

朱晓刚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内最早进行高等教育研究的高等院校之一。1980年10月,原华中工学院设立高等教育研究室;1985年6月,高等教育研究室扩充改建为高等教育研究所;2000年12月,高等教育研究所与校内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武汉研究基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等单位合并组建成教育科学研究院。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1986年获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996年获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学位授权点。现有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与发展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六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自1996年正式招收博士研究生以来,我院至今已有125名博士研究生通过了论文答辩,取得了一批较为满意的研究成果。从已经通过答辩的博士论文选题及具体的研究内容来看,涉及高等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不同领域和不同层面,涵盖高等教育学的多数分支学科,其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丰富和深化了高等教育学科内容,促进了我国新兴的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实践的发展。据初步统计,125篇博士论文中,研究领域包括:高等教育理论29篇、高等教育政策与高等教育管理43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5篇、大学教学与课程理论16篇、国际与比较教育4篇、高等教育史5篇、民办高等教育2篇、高等职业教育7篇、教育心理学4篇、基础教育理论7篇、女性高等教育3篇。当然,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有些研究本身可以分属于不同的高等教育分支学科领域。综而观之,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博士论文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从选题的价值取向来看,我院多数研究以高等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探索高等教育发展的途径和对策,体现出较强的实践性和前瞻性。

1、实践性。

我院毕业博士生在读期间,适逢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这一时期也暴露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深层矛盾和问题,如,大众化问题、民办教育问题、教育质量问题、素质教育问题、一流大学问题、大学制度建设问题,等等。这些现实问题构成我院博士生论文选题的重要内容(高等教育政策与高等管理方向的博士论文为43篇,占论文总数的34.4%)。如:2000届陈敏博士的《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研究》根据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在对比分析不同类型国家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异同以及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对中国高等教育大众进程进行了分析和预测。2001届周进博士的《重点理工大学转型时期理科发展研究》是在我国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的背景下,着重探讨重点理工大学向综合大学转型过程中理科如何建设的问题。2002届罗云博士的《论我国重点大学的学科建设》则是在深刻剖析我国 1

重点大学学科建设存在问题,并对比分析世界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的规律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重点大学学科建设的整体思路和对策。2002届张珏博士的《中国高校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研究》以及刘卫东博士的《大学与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的机制研究》分别从不同视角对中国高校日益突显的社会服务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进行了必要性论证和对策分析。2002届陈运超博士的《大学校长的治校之道:一个个案的分析》根据高等教育(管理)学和领导学的基本理论,并结合朱九思担任华中工学院领导长达30年左右(1953-1984)时间的治校案例,展开大学校长治校特别是新中国大学校长治校之道的研究。2003届吴鹏博士的《大学教师聘任制:基于“角色”概念的研究》从学术、市场、人文三个维度揭示了制约我国大学教师聘任制有效实施的症结所在,并从理念选择、制度原则、环境保障等方面提出了颇有创建性的政策建议;王怀宇博士的《研究型大学的教授与教授群体》试图从如何推动教授与教授群体发展入手,探索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途径。2003届郭冬生博士的《论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及其改革》探讨了传统教学管理制度与新的教学环境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提出重新审视和改革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是当前大学制度改革的当务之急。2003届孔垂谦博士的《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制度环境研究》着重探讨大学发展的外部条件——制度环境的建设,特别是长期以来中国大学发展一直处在较强的行政干预的背景下,这一选题更具有现实意义。2004届沈曦博士的《中国多校区大学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探讨了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高校合并所带了的多校区组织结构与管理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2005届沈华博士的《 中国国家助学贷款多元化偿还模式设计》、黄维博士的《 国家助学贷款转移支付理论与实践研究》、李红桃博士的《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研究》及2006届李庆豪博士的《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生成与发展》对新时期的国家助学贷款进行了较系统全面的研究,具有很强的政策咨询、制订、实施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2006届郭卉博士的《权力诉求与大学治理 ——中国大学教师利益表达的制度运作》通过对高校教代会和学术委员会的历史背景、组织结构和功能分析,揭示了高校教师利益表达的特点、利益组织化结构,以及利益表达制度的功能;李爱民博士的《职业定位与大学教育职员制度改革研究》通过对当前大学教育职员制度构建及其实践的研究分析,试图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大学教育职员制度的构想;李碧虹博士的《大学教师收入分配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的分析》试图通过对中国大学教师收入分配现实的问题分析,提出基于人力资本的分配设想。上述三篇博士论文,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以华中科技大学作为研究个案,突显了我院立足实践,发展“院校研究”的特色。

专门研究高等教育史及国际比较高等教育的选题,也是来源于对高等教育现实问题的思考以及外域经验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比照,目的是从历史的经验或国外的做法中寻找对现实问题的启示或可资借鉴之处。这方面的研究如:2005届粟洪武博士的《 陕甘宁边区高等学校教育模式研究》,2005届封海清博士的《 西南联大的文化选择与文化精神》,2005届宋彩萍博士的《 中国大学培育民族精神的历史研究》,2000届谢雪峰博士的《 从全面学苏到自主选择——中国高等教育与苏联模式》,2003届高桂娟博士的《现代大学制度演进的文化逻辑》,2004届陈利民博士的《 哈佛大学办学理念研究》。这些研究都突出极强的实践性。

2、前瞻性。

2000届刘莉莉博士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展望》是我国较早研究民办高等教育的博士论文,她从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蓬勃趋势以及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出发,明确提出“政府的控制是阻碍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等在当时来说颇为针对性的观点,我国以后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调整也证明作者的判断的正确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而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发展忽视制度建设,特别是在资源投入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制度短缺已成为大学发展的“瓶颈”。2002届张俊宗博士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制度回应》在比较分析西方现代大学制度模式及改革趋势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大学制度的缺陷,并构建了未来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框架。

值得专门提出的是,2003届张晓明博士的《学术参与:中国高等教育进程中的妇女》,2004届杜学元博士的《 社会女性观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2005届王俊博士的《解读高等教育的性别符号——基于女性主义认识论的研究》,作为对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的研究,她们走在前沿。.二、从研究领域及研究内容的特点来看,我院注重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专门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初步形成了具有体系性的研究成果;高等教育基本理论以及教育史的研究体现出较强的创新特色,不少研究弥补了本领域的研究空白和不足。

1、研究的系统性强。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薄弱环节,研究生教育实践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因此我院有意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中寻求突破和建树,5篇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博士论文各有特色,侧重点各异。2002届康翠萍博士的《学位论》侧重从理论层面对学位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了多维度研究,重点探讨学位的本质、学位的价值等学位的核心理论问题;2003届廖湘阳博士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基于价值期待冲突与整合的分析》提出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是一个诸多利益主体互动的复杂过程,作者系统分析了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的结构、功能及战略态势,并对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进行了个案分析,同时对我国新世纪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进行了可行性论证;2003届骆四铭博士的《我国学位制度问题与改革对策研究》和刘鸿博士的《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则从较为实证和操作性的角度对我国学位制度以及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深入探讨;2006届邓光平博士的《我国专业学位设置的政策分析》从政策分析角度对我国专业学位设置进行了研究。

大学教学与课程论以及教学管理改革一直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问题,特别是伴随着大众化的推进,教学管理以及传统的教学理论需要创新,16篇博士研究论文分别对这一领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系统研究:如,2002届刘旭博士的《论意义课程观及其对大学传统课程的改造》针对当今课程改革难以有效突破以及所面临的诸多尴尬局面,论证以意义课程观代替知识课程观对大学传统的课程进行改造,试图以此解开当前课程改革的各种症结。在当前大学课程论研究几近停滞和有创建性的成果乏善可陈的情况下,尤显作者对此问题研究的理论勇气;2003届许建领博士的《大学参与性教学的理论探讨与系统建构》从多学科角度论证大学参与性教学的理论旨归,本质上属于对传统教学的超越和创新。作者针对我国大学课堂参与性教学的现状与问题,阐述了大学参与性教学的构建途径;2003届郭冬生博士的《论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及其改革》从不同层面论证了大学教学

管理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对策性措施;2004届李轶芳博士的《交往教学理论探讨——从本体论视界出发》探讨了有关交往教学的理论构想及有关交往教学的实现路径;2005届康全礼博士的《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考察了不同时期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的发展变化,并尝试提出了我国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新理念;2005届荀振芳博士的《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反思》用价值分析的方法,提出大学教学评价的核心价值是管理价值和教育价值,并运用价值冲突理论对当前大学教学评价现实问题进行了剖析和阐释。

教育心理领域的研究近年来也成为我院博士论文的亮点,2000届李小平博士的《大学创造教育的理论与方法》、2002届徐建波博士的《大学个性教育研究》和梁红博士的《高等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内化问题研究》,以及2001届彭志红博士的《论语言的教育功能》和2002届李祖超博士的《教育激励论》分别探讨了大学教育心理和基础教育心理的不同领域的相关理论问题。

2、在高等教育史研究方面,体现出较强的创新特色。

高等教育是研究,包括中外高等教育、民族高等教育史的不同领域内容。如:2000届谢雪峰博士的《从全面学苏到自主选择——中国高等教育与苏联模式》考察了原苏联高等教育发展及其模式形成的历程,讨论了中国学习苏联模式的历史背景和具体做法,并在总结主要得失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高等教育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若干问题。2002届宋秋蓉博士的《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中的私立大学》用较为丰富的史实研究和梳理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私立大学的性质、生存与发展、不足与缺陷背后的根源。同时作者明确提出研究这一段私立大学发展史,旨在为我国当代社会转型中的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2003届陈巴特尔博士的《文化变迁中的蒙古民族高等教育的演变》采用历史研究与文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蒙古民族高等教育的演变过程进新了较系统的研究。这一研究被专家誉为填补蒙古族高等教育研究的空白之作。2002届雷晓云博士的《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及其文化透视》用比较详实的史料以文化来透视中国古近高等教育制度变迁、探究文化特质与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此呼应,2003届高桂娟博士的《大学制度演变的文化逻辑》围绕现代大学制度演进历程中与文化的内在关联展开论证,从总体上考察了西方大学制度演进历程中文化的影响作用,同是对英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演进历程进行了案例分析,并以所揭示的规律为指导,重点探讨了建设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问题。这一研究揭示了文化变迁与大学制度演变相依相随的历程。2005届宋文红博士的《欧洲中世纪大学:历史描述与分析》试图系统全面地对西方中世纪大学发展历史进行梳理,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

3、在高等教育原理研究方面,出现了一批力作。

2000届贾永堂博士的《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理论审视》对中国大学素质教育的由来与进程进行了系统追述,论文提出大学素质教育取向主要源于大学教育内在的自我完善的要求,推进大学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以素质教育思想改造现有的专业教育。论文提出的很多观点有助于我们全面审视大学素质教育的实践和理论问题。2000届肖海涛博士的《大学的理想》是较早探讨大学理念的博士论文之一,论文在论述中(古典大学、近代大学以及华中理工大学)外大学理念的基础上,指出大学是个知识中心和精神殿堂,并且充满灵性的文化氛围。并论述了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理想将出现的新变化。这一研究对于中国大学正确定位,以及对于大学办学活动中的过于功利化倾向具有纠偏和警

醒作用。2002届周光礼博士的《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学术自由的制度分析》依据“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是大学发展中的一对基本矛盾”的普遍规律,剖析中国大学学术自由的独特性、阐述学术自由实现的理论依据,力图客观而全面地揭示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的矛盾关系,为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这一大学发展悖论之消解提供一条思考的路径。陈廷柱博士的《学习社会的办学理念》从学习社会作为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学习社会作为人类实现自我完善的理想追求出发,结合学习社会对教育的根本认识与基本要求,架构了学习社会“一本三促”的高等教育理念体系。2003届凡奇博士的《从边缘到中心——走向社会中心的大学使命和大学教育改革》基于对正在形成中的知识经济时代的趋势研究,力求摆脱传统的“服务工具”的观念的束缚,把大学将处于全社会支配地位而发挥主导作用的思想贯彻到底,阐述走向社会中心的大学使命,并根据所得出的结论对目前的大学教育改革进行重新定向。彭未名博士的《交往德育论》针对传统灌输德育在新时代所逐渐暴露出来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审视了大学德育在中国大学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演变及在当代的价值走向,所构建的交往德育论为提高大学德育的有效性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野。朴雪涛博士的《知识制度与大学发展》论证了大学制度本质上是知识制度,大学发展的核心机制是知识制度的变迁,知识制度创新的缺失是大学危机的根源等命题,并根据中国大学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提出创新知识制度的有效途径。2004届江新华博士的《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的制度分析》从越轨社会学角度,探究了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的实质、表现、产生根源和治理对策。王恩华博士的《 学术越轨与大学学术管理》围绕学术越轨与大学学术管理这一对矛盾,试图透过学术越轨现象,探寻学术越轨的根源和本质,并尝试为大学学术越轨问题的整治提供一条思考的路径和方法。马廷奇博士的《大学组织的变革与制度创新》以个体的大学组织作为制度分析的基本单元,运用组织分析方法,结合中西方大学的历史与现状,重点对大学的组织制度、运行机制、制度创新机制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刘亚敏博士的《大学精神探论》通过考察大学与宗教、政治、经济等社会诸因素相互作用的历史,梳理了大学精神演变的轨迹,探讨了大学精神的现实境遇及培育问题。2005届张奕博士的《知识形态与大学建筑——教育学视域下的中国大学建筑形态演变之考察》从知识、知识活动和建筑三者间的关系出发,探讨了中国大学建筑的发展演变规律。米俊魁博士的《大学章程价值研究》对大学章程及其价值问题进新了研究,是国内第一本研究大学章程的博士论文。李金奇博士的《被学科规训限制的大学人文教育——一种学科规训制度的视角》从学科规训的视角对中国大学人文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摆脱大学人文教育现实困境的理论路径。

三、从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来看,研究方法与视角的多元化构成了我院博士论文的主要特色,这一研究方法取向有助于从多角度、多方位对研究问题进行思考,从而能够开阔解决问题的思路。

其一,在研究方法上,根据我院“从实践中寻找问题”的选题和研究原则,除综合运用比较分析、历史透视等研究方法之外,有相当部分论文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深入访谈、实地调研和顶岗实习,从而使得出的结论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现实针对性。

其二,在研究范式上,我院毕业博士论文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从其他学科的视角对高等教育实践和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对一些囿于教育学范围不能解决的问题探寻新的思路。综合分析我院博士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 篇6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竞争力;评价指标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过程中,高等教育的规模、效益与质量的矛盾日益凸显。在大众教育背景下,我国现代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现实问题已经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教育主管部门针对此类问题,在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我国高等教育以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为基础和核心,以专业建设和课堂教学为突出重点,力求在专业结构调整、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训练、课堂教学质量保障、教学改革创新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多样化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如何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力是现代大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总目标,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体育院校更是如此。毋庸置疑,体育教育专业是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传统的优势专业,其专业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由此,如何提升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既是时代对本专业发展的诉求,也是我国体育院校提升办学水平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本文利用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系列数据库、EBSCO数据库等检索工具查阅本研究所需要的文献。以“体育专业”、“核心竞争力”和“评价指标”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对检索文献进行筛选、归纳与分析,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1.2.2德尔菲法

在大量查阅文献资料与专家咨询的基础上设计《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问卷。为了保证问卷调查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分别组织专家对问卷的信效度进行了检验,信度和效度一致性系数分别达到了0.82和0.89。对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等体育院校共15位专家进行三轮调查。

1.2.3数理统计法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各层次结构构建判断矩阵,采用EXCEL进行处理,并计算权重系数。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评价体系通常由评价指标、指标权重和评价标准三部分构成〔1〕。建立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评价指标体系的直接目的是指导专业建设并提高质量,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也就是人才培养质量。然而,用哪些指标来评价其体育教育专业的建设水平?哪些指标能够促进体育教育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在指标设计与选择应遵循如下原则:1.系统性与层次性原则,即整个指标体系既要有投入指标、产出指标,也要有保障指标等多系列、多层次的指标群,其指标体系结构完整、层次清晰。2.全面性与重点性相结合,根据核心竞争力的目标需要注重专业建设的全面发展,结合专业的动态发展特点,力求指标具有高灵敏度。3.科学性与适用性,即指标应反映专业建设能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本质特点,且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与适应性,保证指标的可操作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2.2评价指标的构建

2.2.1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的结构

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依托各自学校资源,在体育教育专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能够协调自身的不同技能和整合各种技术资源,获得个性和优势,在竞争中持续获胜的内核能力〔2〕。从研究文献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资料分析可以看出,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的主导要素为专业建设理念、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等构成。因此,根据主导要素分析、归纳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结构由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建设理念与目标、人力资本投入、教学与科研、本科教学工程、特色与创新六要素组成。

2.2.2评价指标的筛选

指标是评价的基础和根本。根据综合评价学理论,指标体系的构建包括理论准备、筛选与检验三个基本程序,本研究即采用理论逻辑分析和专家咨询,确定指标体系初级框架;再通过专家问卷调查充分融合广大专家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筛选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然后采用德尔菲法筛选、检验和建构指标体系。

首先,查阅与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针对新时期社会对体育专业的需求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结合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办学现状调查,综合专家意见,从专业建设目标与理念、人力资本投入、教学与科研、本科教学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特色与创新等入手,初步确定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一级指标为:专业建设目标与理念、人力资本投入、教学与科研、本科教学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特色与创新等六个,二级指标分别为8个、11个、12个、5个、8个和5个,共49个初选二级指标。

其次,通过运用德尔菲法三轮问卷调查,分别对一、二级指标进行修改、删除、合并形成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专业建设理念与目标、人力资本投入、教学与科研、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特色与创新等六个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30个。

2.3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

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计算方法众多,诸如:专家调查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等方法。根据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各指标的属性以及层次间的关系,本文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的方根法对一、二级指标的权重予以确定。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将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级指标分为专业建设理念与目标、人力资本投入等六大要素,首先对六个要素进行两两比较,设计成判断矩阵表;其次,向8位相关专家发放矩阵表,请专家结合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填写矩阵表;再次,回收矩阵表统计分析。限于篇幅,仅以一级指标层次要素计算为例,确定各指标的相对权重。计算分析过程如下。

根据层次分析法,在同一层次的各因素,按其优良程度或重要程度可以划分为若干等级,赋予定量值,采用五级定量法,即相等、稍强、强、很强、极强,相应的赋值为1、3、5、7、9,而两因素反过来的对比情况则用倒数值来表示。如表2和图2所示。

图2 一级指标判断矩阵计算

以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一级指标要素为例说明层次分析法一致性检验,将判断矩阵计算的权重系数代入公式:

其中,λmax是指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n为判断矩阵的阶数。计算出一致性系数C.I=0.09,查表得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1.26,因此,一致性比例C.R.=C.I./R.I.=0.068,由此C.R.<0.1,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

2.4 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一级指标要素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一级指标的排序为:人力资本投入(0.326)、人才培养质量(0.272)、教学与科研(0.170)、本科教学工程(0.102)、专业建设理念与目标(0.088)、特色与创新(0.042)。由此可见,人力资本投入、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与科研是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源泉。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其发展、竞争过程中那些最基本的能使其保持稳定,并能促使其可持续发展与提高的竞争优势,甚至可以说是形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独特优势。而人力资本投入、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与科研是涉及体育教育专业建设的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的主体,是能够使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保持优势或潜在优势的动态平衡系统。从核心竞争力内外部的影响因素来分析,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是其自身内部与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内因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根本因素,如:人力资本投入是内因根本,专业建设理念与目标是内因的基础;而教学与科研、人才培养质量以及特色与创新是在内、外部作用下的产物。因此,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只有整合内外因素,充分发挥内部效能,借助外部因素的诱导与推动,通过优化顶层设计、提供投入资源保障、加大特色培育,逐步形成同类行业无法复制或模仿的独特优势,从而锤炼成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2.5 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二级指标要素分析

从表3、图3可以看出,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12个二级指标重点要素排序为:高质量的师资队伍结构及发展潜力>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型教授>第一志愿录取率及分数>学生运动技能水平>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毕业生社会声誉>学科带头人的创新与洞察力>体育人才市场占有率>专业带头人的社会影响力>省级或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应用性与特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性。由此可知,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投入建设、学生专业技能、教学内容与方法以及体育市场占有率等是影响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的主导要素。

体育教育专业是高等体育院校的基本单位或基本组织形式,它不仅是高等体育院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专业,其担负着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人力资源的输送〔3〕。其实高等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内隐的综合能力,是一种专业历史沉淀的文化,在有些方面它不能表现出具体的量化指标,而操作层面的外显指标始终根据市场的需求处于一种调整与被调整的动态变化,如:专业建设目标与定位、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与方法、生源质量、教师水平以及毕业生声誉等。由此,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必须根据社会分工并把握体育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跟踪社会对专门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需求,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建设保障体系,打造创新型师资队伍,遴选并培养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提升科研服务社会的水平。从二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分析,尽管诸如专业建设的理念、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课程建设的质量、高水平的竞技运动成果、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教学名师)、杰出校友等要素,不是影响高等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形成的直接因素,但它们可以作为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的外显指标,它们能够直接体现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效果,也是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支撑。

因此,有效地整合并协调各种内外因素,使其最大化地贡献于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建设,切实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黄光扬.教育测量与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李文勇.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及其培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8):1099-1101.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 篇7

关键词:学校体育,融合体育,体育教育

我国的残疾人高等教育一直在摸索中前行, 直到2010年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20) 》的颁布, 残疾人的高等教育才真正被高度的关注。残疾人体育教育是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现阶段在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实施“残健融合”体育教育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1“融合体育教育”内涵

是指在学校中的每一位学生, 不论其身体残健, 还是其他方面的差异, 都应该在相同的环境中接受相同的体育教育;在接受教育过程中通过教育者适宜的、差异的、多样化的教学设计最大限度地重视个体差异, 使残疾学生与健全学生一起参加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

2 融合体育教育的发展及析因

追溯历史, 无论是在残疾人教育比较发达的西方世界还是我国, 对残疾人开展的教育往往都是被忽视的。直到2 0世纪50年代, 在西方发达国家那些残疾程度不高的学生才逐渐在家长和教会的帮助下, 接受特别的教育。随着世界范围内特殊教育的不断发展, 残疾人接受专门的教育逐渐成为残疾人教育的主流思想;同时, 残疾人体育教育也被作为特殊教育的一个部分来安排, 残疾学生主要是被隔离在特殊学校接受体育教育的;这一情况随着残疾人先进教育理念的不断被提出和逐渐被接受而发生改变。从刚开始的“回归主流”到“最低限制环境”, 再到“融合体育”, 残疾人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 融合残疾人于主流教育已不只是理念, 而是一种趋势和方向。

3 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实施融合体育教育的可行性探讨

和普通高校比起来, 高等特殊教育院校更适合尝试实施融合体育教育。在我国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实施融合体育教育, 不仅是因为他们都是大学生拥有自己的自主意识, 最主要的还是因为该类学校是残疾学生和健全学生共同生活、学习的校园, 而且这类学校都开设了特殊教育专业, 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可以作为残疾学生和健全学生的沟通纽带, 从而促进沟通“零距离”, 从而更有利于实施融合体育教育。

4 实施融合体育教育的意义

残疾人体育教育被作为残疾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残疾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融合残疾学生和健全学生的高等特殊教育院校的体育教育模式, 对于我国全面实施融合教育是一种尝试, 也是一种体验;可以让我们在实践中寻找不足和总结经验, 为残疾人教育的终极目标夯实基础。这种模式摈弃的是分隔, 主张的是一种更为进步的人文关怀下的残疾人体育教育, 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5 融合体育教育模式

在我国, 残疾人教育大多是独立设置的, 相对封闭, 与健全人的普通高等教育隔离, 即使同处一个校园。这种与其他院、系同学共享学校体育教育资源的融合体育教育, 符合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和残疾人教育的潮流。这种融合体育教育的模式, 使残疾学生同健全学生一样共同参加全年级公共体育选项课的学习, 全校公共体育选修课的学习, 同等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和大型体育比赛;只是在最后的评价方式, 采用分层、差异等评价方法。这种培养方式是实现残疾大学生与健全大学生和谐共处, 共享高等体育教育资源的模式;它拉近了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之间的距离、促进了他们间的融合。这种融合体育教育模式有助于消除残疾学生的封闭、自卑等不健康心态, 有利于残疾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同时也提高了他们融入社会的信心和能力。有很多针对融合体育教育效果的研究表明, 以适合的条件和科学安排为基础的融合残疾人参与正常体育课形式完全不会影响正常学生身体技能的学习和运动能力的提高。

6 保障高等特殊教育院校融合体育教育模式的具体措施

6.1 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法律法规

我国新残疾人保障法, 对“创造残疾人体育无障碍环境”、“增加了违法者的法律责任”、“明确了残疾人组织的职责”等方面进行了修订, 但和美国的《障碍者教育法》比起来还有诸多的不足, 表现在“残疾的某些概念和范围界定模糊”、“缺乏融合体育的教育理念”、“惩罚性条款和相关法律保障依然不足”、“保障性经费条款不清晰”等等。我国的特殊教育法律法规内容基本停留在宏观的层面上, 没有对特殊教育的具体问题做出具体的相应规定。另外, 新残疾人保障法里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规定条款中“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能适应其学习生活”、“符合条件”等限定条件往往被作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借口。在残疾人保障法里应该明确对不履行职责的部门或个人要问责、依法从重处罚, 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残疾人教育法律法规得到落实, 才能真正起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纠的法律效应。

6.2 建立融合体育教育教师的准入制度

融合体育教师的资格标准, 主要包括教师职业准入标准、教师知识结构标准、教师教学能力标准。融合体育教师的准入制度, 应该推行双资格证书制度, 也就是说要具备普通体育教师与特殊体育教师双重资格认证, 只有取得这双重认证才可以进入融合体育教育职业领域。打破融合体育教师的终身制, 可以推行分级资格制度;规定某一级别的融合体育教师资格证书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到期必须重新取得, 教师在资质、学历达到高一级别的标准时可申请更高级别的资格证书。为了人性化, 不教条, 教师在某一级别的连续认证达到一定次数就可以长期拥有这一级别的资格证书, 在高一级别依然要重复这一流程。

6.3 加大残疾学生高等教育的相关投入

由于高等特殊教育院校“融合体育”的教育对象是由残疾学生和健全学生共同组成, 体育教学以人为本, 采用分层、差异教学方法, 因此用来组织体育教学活动的机械与物品需求量相对更大, 学校应该尽可能的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更需要上级教育机构的教育经费扶持。同时可以获得来自企业赞助的资金和物质支持, 弥补学校教育资金的不足, 学校可以在组织体育活动与竞赛中以广告、冠名等无形资产作为回报, 使两者平等互利, 共同得益, 共同发展。

6.4 加强融合体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融合残疾人与健全人的高等体育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其体育教师队伍有着特殊要求, 只有有好的教师, 才能有好的教育。首先, 国家要积极培养具有融合体育教学能力的体育教师。其次, 从事融合体育教学的教师要通过教学反思在实践中明确教学问题, 最终解决问题并实施于教学。再次, 要加大融合体育教师的职后培训, 建立融合体育教师职后认证机制。最后, 建立科学的评教体系, 以奖励的形式刺激融合体育教师不断进取。教育的过程具有长期性, 因此融合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要长抓不懈, 最终建设成一支有竞争力的融合体育教师队伍。

6.5 科学设置体育运动项目

高等特殊教育院校的体育部应该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前期调研, 初步了解学生们的需求与想法, 并借鉴国内外融合体育教育的先进经验, 结合本校的实际制定出符合本校特色又不失科学的体育教学项目设置。为确保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项目的设置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适宜性, 又要具有适当的分层挑战性。

6.6 建立融合体育教育的科学评价体系

由于融合体育的教育对象是由残疾学生和健全学生共同组成, 体育教学过程以人为本, 采用分层、差异的教学方法, 因此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方法不能很好体现融合体育教育质量的好与差, 建立既包括学生体育技能、体育知识结构, 又包括课堂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 还要包括学生、社会的认可度等等, 来综合评价融合体育教学的教育效果。

度;这里的支持服务包括无障碍服务和学习支持服务两类。因为目前我国高等特殊院校的残疾学生以聋人为主, 所以无障碍服务可以包括:手语翻译、技术支持 (配备助听器、人工耳蜗植入、C-Print和实时字幕等) 、咨询等;学习支持服务可以包括:指导、咨询和个别辅导等。在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实施融合体育教育, 有助于推进我国残疾人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有助于我国融合体育教育的进一步推进, 直至残疾人体育教育的全面融合。

参考文献

[1]刘洋, 陶玉流, 徐建华.融合体育教育“:残健融合”的当代残疾人体育教育发展理念[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2, 4.

[2]BLOCK.M, Z EMAN, R.Includ ing stud ents w ith d isabilities in reg ular p h y sicaled ucation:Effects on nond isabled ch ild ren[J].Ad ap ted Ph ysicalActivity Quarterly, 1996 (13) :38~49.

[3]OBRUSNIKOVA, I, VALKOVA, H, &BLOCK, M.Im p actofIn-clusion in G eneralPh ysicalEd ucation on Stud ents W ith-outDisabilities[J].Ad ap ted Ph y sicalActivity Q uarterly, 2003 (20) :230~245.

[4]刘永风.新残疾人保障法中残疾人体育相关规定的不足及立法建议[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1, 19 (10) .

[5]谢陶.我国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1, 5.

[6]马铁.体育经纪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2.

[7]吴燕丹, 黄汉升.融合与共享:论和谐视域中残疾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J].体育科学, 2008, 10.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 篇8

关键词:高等院校体育院系,专业教育,人文教育

专业教育以传授科学知识、培养能力和开发智力为目的,人文教育则注重精神的启发、人格的塑造和人性的培养。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人生存与发展本身的需要,是现代教育自身的要求,是大学教育培养人协调发展不可或缺的“双翼”,不可偏废。《教育学》中明确规定,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不仅要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巧,发展体力、智力、能力和创造才能,还必须培养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情感与态度; 教学必须坚持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 教学要指导、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的教育; 教学是教育性教学,教学内容应有丰富的价值内涵,教学过程应有激情的价值追寻与叩问,让学生的思想情感深受启示、熏陶和教益。

一、高等院校体育院系专 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 现状

当前,我国大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愈发明显,大学生逾越道德底线做出骇人听闻的杀人、自杀事件,如令人震惊的“马加爵事件”、灭绝人性的“药家鑫杀人案”和 “留学生刺母案”, 清华大学朱令被投毒致残、复旦大学黄洋遭投毒身亡。高等院校体育院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不高已是不争的事实,人文教育边缘化、弱化的现象十分严重, 尚未形成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的整体运行体系,致使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过强的功利主义”和“过弱的文 化底蕴”,无法面对时代的严峻考验。主要表现在:

1. 人文知识匮乏,文化素养较差

体育院系相当一部分学生入学成绩差,文化底子相对薄弱。入学后,由于思想认识偏差,片面强调体育专业教育的实用性,认为高超的运动技术才是将来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唯一资本; 忽视文化基础课,加之人文课程的开设普遍较少,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了解甚少,文化素质低下。

2. 理想观念淡漠,价值方向迷失

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仅把自己的理想定位于“学一套技术,找一碗饭吃”,并把“赚钱”作为上大学的唯一目的,缺乏理想信念,没有进取之心和成才大志。由于忽视了人文学科的学习和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导致学生文化背景、知识建构和价值观方面的欠缺,面对现实社会中的阴暗面,部分学生常常抓不住其主流和本质,表现出情绪化、主观化、偏激化和极端化。

3. 责任意识不强,辨别是非能力差

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得过且过混日子,必修课选逃、公选课必逃,考试作弊,诚信缺失非常严重。信仰缺失,个人功利主义强烈,集体荣誉感差。更有甚者,精神空虚,行为举止粗俗,道德行为失范,不辨是非,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如,打架斗殴、赛场上弄虚作假、忘恩负义等,根本没有报效党和国家培育之恩的意识。

4. 视野狭窄,自身工具化现象严重

爱因斯坦说过, “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并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情感,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的鲜明的辨别力”。当前, 体育院系仍以运动成绩立命,将“提高运动成绩”作为办学成功的标准,运动专业技术的地位远远高于人文学科,进行的仍是以“专才培养模式”为主的教育。部分学生虽然掌握了扎实的运动 技能,却无法填补精神的空虚,成为技术娴熟的“工具人”或“机器人”。部 分学生受实用主义、拜金主义等影响, 处理不好就业与创业的关系,经常逃课,用自己尚不娴熟的技术去做兼职赚钱,出现了专业课认真对待、文化课敷衍了事的现象。

二、高等院校体育院系专 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 途径

人文素质应该是由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行为构成,而如何实现人文素质的提升就要在这三个方面下工夫, 总体说来就是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养成人文知识、彰显人文精神、外化人文行为。人文素质教育构成了提升人文素质的基本方式。

1. 明确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的大学教育理念、目标与模式

树立现代的大学教育理念,以提高体育院系大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构建“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专业发展”本科教育模式,弥补专才教育模式的缺陷, 纠正以往唯技术倾向,大力加强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使学生既有高超的技术,又有厚实的人文素养,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2. 构建并完善新型人文教育评价 体系

人文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形成相对完善的现代人文教育制度,并非易事。因此,高等院校体育院系应按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把人文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整体规划,构建并完善新型人文教育评价体系,这样,可以检测本校各项人文教育管理工作,明确人文教育资源的利用情况,了解人文教育师资力量,从而为人文教育管理工作改革、课程建设、环境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社会活动的开展等提供正确指导和科学决策的依据, 以保证人文教育的持久深入开展。完善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估内容和评估手段, 将学生在参加各种文化社团、文体活动、艺术竞赛、演讲比赛以及人文社科类知识竞赛时取得的成绩和表现等作为评价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依据。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的人文素质水平,教师人文知识的多少、人文精神境界的高低、人文能力的强弱等都直接决定整个学校人文教育水平的高低,但专才培养模式培养的体育教师队伍,在人文素养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一是缺乏高尚的人生境界与高雅的人格修养,存在着追求现实功利、盲目追逐时髦和行为举止庸俗的行为,论文抄袭,治学不严……象牙塔的高洁不再,进而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很难达到为人师表的教师标准。二是缺乏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知识结构残缺。为此,2012年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2918号提案提出,在教师教育中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素养课程,以便在自己的教学中为其学生树立良好的典范并主动传授这些知识,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国民素质,为中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作为高层次人才的摇篮,高校应通过多种渠道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和监督,不断提高教师队伍实施人文教育的水平,使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做有热情、现代意识和公共关怀的主体,使学生体会到文明修养和人文关怀,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念和高尚的品行,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栋梁之才。

4. 加强课程建设

加强人文课程建设是传授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质的核心。建立人文教育课程体系,以通识教育课程为主要载体,在课程设置、资源配置、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方面保证人文学科的教学需要,确保大学生接受较为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作为提高人文教育的主干课程,德育课程应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建设。应注意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 展观”等新时代的道德规范要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能更好处理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与时俱进, 用全国道德模范事迹报告或展播等形式代替空洞乏味的理论,用最新的科学成果对内容进行充实。

在实践层面,需要将人文教育有机融入体育院系的专业教育。每位教师都应通过教学改革,构建体育与人文、健康相融合的专业课程新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其个性发展,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使专业课程不再是单纯的专业技能训练,而是成为学生德、智、体、美等多种素质培养和提高的主战场。开设专业与人文的交叉课程是人文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实行前两年不分专业,后两年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双向选择进行分流, 如此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融合。

5.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重视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创造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是实现高校人文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迪的主要形式。“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培育科学、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使人文知识潜移默化为受教育者一种内在的人文精神。校园文化既包括校内的文化设施、文化组织、文化管理制度,也包括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的文化心态和文化生活方式,也是学校校风、校训、教风和学风的外在表现。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建设,突出大学精神和理念,在视力所及之处,以人文思想为内涵的名言警句、师生摄影、书画等使校园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活力。定期开办系列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如中南民族大学的南湖大讲堂,于润物细无声中提高其人文修养; 建立一些人文社团,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如全国道德模范宣讲活动、各种艺术节、科技节、文艺演出、演讲比赛等,陶冶学生情操。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 篇9

教育资源即社会经济资源中输入到教育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以及信息等各种资源的总称。随着教育基础的不断强化和教育条件的日渐提高,教育资源的有效管理在高校校园中被越来越多的得到相关关注。在我国,教育资源在经历了量的极速积累和质的检验提升后,一方面不断地趋于成熟完善,另一方面却也渐渐凸显出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大多数高校在地理上分布各异,这难免造成教育资源的分散缺失,此外还有运行环境、服务器、资源异构、有线宽带等方面的问题,给全国范围内教育资源的调动利用造成一定困扰,同时使得教育资源在开发和使用过程中不能真正实现跨平台运行,在一定意义上产生了资源管理的重复,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在当今世界,相对于社会大生产和的资源发展的无限性,资源就显得有限和短缺,教育资源更是如此。有什么方式可以让这有限的肥料得以滋养最大范围内的土壤呢?人们面临着一个资源共享和有效利用的难题,传统的WEB已经给我们带来希望,但是它自身的局限性造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难以使教育资源被充分的利用,从而造成浪费。网格的出现,以其自身的优越性,让人们在使用资源时能够共享利用的信息更加广泛。如果想实现有限教育资源的无限使用,网格技术的引进势在必行。事实上,早在2003年,CHINA GRID——中国教育科研网格就已经进入到人们的视野。教育网格,将使教育资源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被人们所使用,提高教育资源的有效管理,推动和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

2 教育网格的发展

2.1 网格技术的兴起和教育网格的建立

网格,一种继互联网、WEB之后科技信息社会的第三次浪潮。它将整个互联网集合成一台超级计算机,拥有强大的储存空间,计算和整合资源能力,消除了信息孤岛、资源孤岛,让用户能够享受全面的资源共享和服务。实质上,网格是一个中间件,它的使用原理,就类似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电网调配中心,自己并不用发电,而是把全国各个电厂发来的电,通过电网分配到各个地区。正如国际网格权威,开发国际网格标准的Globus项目共同领导者福斯特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所说“网格技术是以合理的形式共享资源的方法。”

国际上,网格技术应用与教育管理方面,已经有一些比较成功的典范,比如英国的伦敦教育网格,它的每个用户花费不超过20便士的费用,这个系统就可以向伦敦所有的学校提供教育资源,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学习生活。而在中国,CHINA GRID(中国教育科研网格)正式建立是在2003年,由教育部和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签署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决定携手建立一个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为主要节点的教育网格,以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学科,不同部门之间对教育,科研和培训资源的利用共享。当时教育部组织参加的有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国防科技大学等12所高等院校,现在已经发展到20所。其聚合计算能力已经超过14万亿次、存储空间达到140TB以上,早已远远超出原定目标,可以说是目前全世界比较大的网格之一。CHINA GRID其中包括了五大类网格:生物信息学网格、图像处理网格、计算流体力学网格、大学课程在线网格和大学数字博物馆网格。其中每个分类网格里面又有很多应用,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

2.2 教育网格的基本组成

一般来说,教育网格有五个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即网络平台、教育网格节点、服务注册中心、网格门户以及客户端。它们各自的原理及功能主要在于:

网络平台,整个网格系统的基础所在。因为网格的出现并非要取代现有的网络,在数据传输中网格仍要依托传统的网络传输协议,网络平台的存在与完善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基本运行环境。

教育网格节点,网格系统中灵魂之所在。它涵盖有网格资源和网格服务的实现,同时节点所提供的网格服务接口将网格服务实现的复杂性加以掩盖,现实中人们就可以无所顾忌,方便透明的使用相应的网格服务资源。由于教育网格系统的适用对象是学习者和本系统的开发者,其内部存储资源也就以教育资源为主要内容。

服务注册中心,通过UDDI协议面向广大用户提供相关的查询服务。如何共享由相关院校、科研单位开发的网格教学服务,或者用户如何得知网格系统中有需要的教育资源,都需要借助教育网格的服务注册中心。

网格门户,它是网格系统内部资源和用户之间的一个通道。表面上它与传统的WEB网页看来并无多大差别,但它却是让用户们更为快捷方便的使用网格资源的必要条件。绝大多数学习者通过这个门户进入教育网格系统,查询需要的资源,实现网格资源共享。

客户端,它代表着网格系统的服务对象和学习者。用户通过客户端使用网格资源,甚至可以利用相关资源和网格服务来自己构建应用系统。

2.3 教育网格的优势

首先,以CERNET网做依托平台,这是教育网格最大的优势所在。CERNET是覆盖着全国范围内的一个网络,拥有1500万用户可以享用这个平台,全国所有高校都可以利用这个网来进行学习工作。教育网格可以协调各个子资源,子网络彼此间的差异性,方便资源调动。

另外,全国将近60%的研究都在由高校承担,高校拥有的建设项目和科研项目非常之多,无论从硬件设备还是软件设施或者说其他相关资源都极为丰富。教育网格的建立,能够把这些资源在各个高校之间进行广泛共享,这在无形中就促使了科学研究方法和教育教学手段发展的更为先进,资源类型也相对丰富。比如大学课程在线网格和大学数字博物馆网格,就是把各个高校的课程教学资源和所有的大学数字博物馆集合在一起,形成大家可以统一共享的一个网格。

3 结尾

随着网格技术的不断飞速发展,教育网格系统得以完善进步,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也大大提高,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学习生活。尽管如此,教育网格仍然尚处于起步阶段,各大网格系统停留在理论方面的居多,实际应用方面欠缺,亟需进一步的实践验证。由于教育网格依附着网格技术的发展,它本身存在的各种问题,比如网格负载平衡机制,网格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协议机制、网格资源的安全性以及资源使用认证、资源存储结构等方面,都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研究。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中教育资源管理的困难,通过引入网格技术的概念,总结了教育网格的应用发展,探讨了网格技术下高校教育资源管理的新改变。

关键词:网格,教育网格,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1]JOSHY Joseph,CRAIG Fellenstein.网格计算[M].战晓苏,张少华,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肖侬.网格在实际中的应用.中国计算机报,2003-11-17(3).

[3]张斌.网格——教育信息化新视野.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9.

[4]韩光艳,何烽.网格计算技术及其教育应用展望.2005(10).

[5]刘鹏.网格发展的三大趋势.网络世界,2004-03-08(5).

[6]庄文献等.基于网格的区域教育资源共享系统的设计[J].吉林:情报杂志.Vol.29.No.6Jun.2010:115.

[7]范会联.基于网格的分布式教育资源集成与访问研究,2006(11).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 篇10

一、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方面, 都产生了较大的转变。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虽然很多高校都在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方面进行着不断的尝试, 却仍然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以钢琴教育为例, 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课程, 主要分为技能课与理论课两部分。而技能课和理论课又分别设置了如钢琴演奏、伴奏、钢琴艺术史、钢琴作品欣赏等等课程。如果这些课程的功能都得到了有效发挥, 那么学生的音乐基本能力和音乐研究能力就会得到充分的培养。但是, 事实上是, 很多高校由于教学能力差、教学硬件不达标、师资水平有限等原因, 导致教学质量严重受限。再加上所招收到的学生文化素质越来越低, 音乐理论学习根本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 即使有一定的钢琴演奏技能, 也只能停留在初、中级水平。综上所述, 这些现状严重制约了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育的持续发展, 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改革非常必要。

二、高等院校音教专业钢琴教育的特点

从钢琴教育本身来看, 钢琴教育是一门集知识、技术与技巧于一身的课程。钢琴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基本功训练,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人文素养。而对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育来说, 还需要对学生的教学能力进行有效培养。由此可见,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育不仅教学目标高, 教学内容复杂, 教学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求也较强;从钢琴教育对象来看, 钢琴学习是一个慢长的过程, 它不仅要求学生者具备良好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 还需要具备持之以恒的学习热情, 同时还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音乐理解能力、音乐表现能力以及音乐教育实践能力等等综合能力。以上这些, 都是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特点所在, 需要我们深刻认识并加以重视。

三、高等院校钢琴教育的改革思考

(一) 构建完善的钢琴教育教学体系

高等院校钢琴教育要想得到本质性的改变, 就必须对钢琴教学的课程设置进行科学落实, 从而构建出完善的钢琴教育教学体系。高校应该结合钢琴教学的特点, 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积极转变思想, 科学设置钢琴教学的相关课程。可以设置一些人文性较强、实践性也较强的课程, 比如钢琴音乐作品鉴赏、钢琴保养及维护常识等。学校还可以根据音乐教育专业的要求, 设置一些如钢琴教学法、钢琴调律以及钢琴演奏教学等方面的课程。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以此来形成既完善, 又系统的教育教学体系, 促进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育整体架构的快速构建。

(二) 改革钢琴教育模式

“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是现代高等教育近年来最多关注的话题。高校钢琴教育也自然不能忽视这一重要改革途径。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育, 应该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建立起一套全新的、先进的钢琴教学模式, 以进一步增加钢琴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这一教学模式, 应该结合时代的特点, 结合钢琴教育的特点, 并将二者有机的融合起来。笔者认为, 像集体大课与技能小课结合的教学模式、课外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小组课与集体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等, 都是钢琴教育比较适合选择的教学模式。

(三) 从学生素质、师资、硬件设施三方面着手改进

学生素质、师资能力、硬件设施, 这三方面是决定钢琴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只有在这三方面做到严格把关、积极培养、重点投入, 才能保证钢琴教育教学水平得到质的飞跃。因此, 高校除了要严把招生关的同时, 还应该正确认识学生间存在的个体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遵循学生个体的特殊性, 注重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在教师方面学校应该加大培养和培训力度, 提高人才吸收标准, 保证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在硬件设施方面, 高校应该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 不断提高对钢琴教育的重视度, 结合自身条件,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和硬件设施, 尽量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 尽量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机会。

四、结语

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实施渠道, 同时也作为培养未来音乐教育人才的重要“摇篮”。其教学理念的先进性和教学模式的科学性, 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 我们必须正视不足, 及时, 并积极的采用有效措施, 在钢琴教育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以创新的教育教学思想, 培养出更多的综合型音乐教育人才。

摘要:一直以来, 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在教育、教学方面, 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不同程度影响了该专业钢琴教育质量的提高。本文针对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现状, 结合钢琴教育特点, 对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的钢琴教育改革思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育

参考文献

[1]王相如.师音乐教育改革中的钢琴教育教学改革[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 5:68-69.

[2]胡玉兰.高校音乐教育现状及其发展论述[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2013, 14, 4:154-155.

高等院校教育的现实与思考 篇11

高等院校创新教育成败关键在自身、环境两个方面存在原因。从自身和环境两个方面分析原因,得出当前院校是实施创新教育为主体,如何在高校开发学生的创新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得创新能是值得思考的。

一、高等院校创新教育成败的归因

影响人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的因素也很多。但就受教育者本身而言,成败的归因从两个方面找:一是自身,二是环境,因此,高等院校创新教育的成败,也就取决于能否找到与解决阻碍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的内外各种因素。

(一)学生的内因是创新教育成败的根本

学生自身的因素是决定其发展的根本因素。由于早期教育的影响,这是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知识结构、世界观基本形成;学习上已形成适合于自己的一套学习、记忆的方式、方法和习惯;智力特征趋于稳定和成熟,观察的目的性更强、更全面、更深刻。思维的个性因素除了上述早期教育的影响外,大多体现在感情、心理方面,如处理问题的态度、怕批评、缺乏信心、错误观念、比较的倾向、缺乏自省精神、缺乏正面的感觉与情绪、强迫顺从等。

(二)教育环境是创新人才培养的第一条件

人是在社会实践中接受客观世界的影响、反映客观现实的,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怎样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是院校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创造力发展的第一优先是支持性的环境条件,在民主与自由的环境下,才能容忍分歧的观点,才能燃起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才能发挥个人的创造力。从各方面来讲,当前,高等院校的教育条件与实施创新教育的要求相比,都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在观念上,对创新教育的内涵认识肤浅,理论和实践大多停留于模糊的概念阶段,许多人也仅认为创新教育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性教学方法而已。在教学管理、创造民主与自由的环境气氛上,军事管理与社会教育的管理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直接影响创新教育的环境条件,比如:高度的步调一致、令行禁止、严格服从与创造性人才所需要具备怀疑心、自负、不墨守成规、不从众、非理性等个性特征就存在冲突,怎样使两者和谐统一同发展,无疑也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因此,开辟适宜的院校创新教育环境也许是比教育方法创新更为更好的一个任务。

(三)构成院校创新教育环境的主要因素

院校是实施创新教育为主体,影响教学环境的因素也比较多、比较复杂,但人是一切之本,因创新教育不是无中生有,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也不是一无是处,我们的教师都是从传统走来的,如果说不具备任何创造力,又怎能指望他们能用创新型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去培养人呢?我们认为:制约我国创新教育发展的因素,缺乏创新性的教育方法、方式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决定性因素是社会需求和社会传统的制约,根本的问题在于我们的教育指导思想,教育制度和体制,社会传统文化观念和习惯势力的影响。不能说现在提含量倡导新教育,应试教育就应全盘否定,就院校和教学而言,应该认真总结,合理继承过去成功的教学经验、方法和手段,在此基础上,改进教学内容,探索创新教育的教学策略,逐步发展和完善具有我军特色的创新教育体系。

(一)教育的基本目标还是广泛传授知识

学校生活也是学生最宝贵的学习时间,正是长知识的时期,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知识是认识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创新能力的高低与知识的积累成正比,“无知必无能”,认识能力的发展离不开知识和经验。科学文化知识,既是人类科学知识长期积累的结果,又是他们认识能力的结晶,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科学认识方法。列宁也曾指出“我们需要用基本事实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所以,我们在创新教育的热潮中,应该有冷静的思考。指挥院校首先应该反省目前的课程设置和内容,看我们的教学内容是否先进,容量是否充足,能否和同等地方高等教育相比,学生在知识的获取上有没有自豪感。在此基础上再考虑改进方法、更新手段、创造条件去发展学生的思维方法或认知策略。

(二)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教他们会读书读好书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知识、新学科层出不穷,知识的增长呈指数形式,更新周期明显缩短,学习将贯穿人的一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未来的文盲飞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现代社会不仅要求人们学到什么,更着重要求人们学会怎样学习。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的进程,学习的途径和方法日趋多样化,但是读书还是修身养性、获取知识的最基本手段,因此,培养他们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还是院校教育的基本任务。目前的学科科目设置比较呆板,缺乏选择性,应该在课程之外增加哲学、政治、经济、文学、历史、社会学、美学等书目,扩大知识面,也迫使学生养成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三)学术科研要关注教育科学

浅析我国高等院校创业教育 篇12

关键词:创业教育,高等院校,大学生

1 引言

根据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提供的信息,2016年中国将有765万名研究生、大学生毕业,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将达到历史新高。外加去年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预计2016年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10多万。与此同时,近几年来,全球经济不景气,尤其受国内整体经济形势缓慢下行的影响,用人单位的需求量下滑,特别对加工制造、机械类、管理类等专业影响较大,挤压了毕业生就业的空间。总之,多方面因素的叠加,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并成为学生、家长、政府、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高等院校创业教育,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具有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关系着大学生创业者素质的提高,创业观念的转变,关系着国家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首先,高等院校创业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与技能,促进大学生成长与成才,以及实现其人生价值。创业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创新精神、强化创业意识;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掌握创业的相关知识、方法与技能;有利于帮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增加实践的经验,增强实践的能力。

其次,高等院校创业教育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大学生就业。最近几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和全球经济衰退,以及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等的综合影响,我国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而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长速度与有效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因此,开展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是适应当前就业竞争形势的迫切需要。

2 创业教育的相关概念及其内涵

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可以追溯到大约100多年前,其中一个名为“青年成就”(Junior Achievement)的组织是该领域的先驱。然而,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课程的一部分却只有50多年。1947年哈佛大学第一次开设了创业课程。目前,全球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设了创业教育相关的课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将创业教育赋予了与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将创业教育定义为:“创业教育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对于那些拿薪水的人而言,创业教育也同样是非常重要的;用人机构或个人不仅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同时,正在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冒险精神、首创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

实际上,创业教育具有非常广泛的内涵。创业教育强调培养创业意识、思维和技能等各种综合素质,最终使受教育者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创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能在经济、科技和文化等领域内进行创新,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并为社会提供机遇的探索性行为的教育活动。在高等院校中开展创业教育,其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创业技能和创新意识,以适应全球化、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挑战,并将创业作为未来职业的一种备选方案,转变就业观念。

综上所述,创业教育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具体而言其基本内容如下图所示1。

3 我国高等院校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始于2002年,随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例如:各地的相关机构制定了大学生创业培训试行方案;出台了一系列的大学生创业的相关制度和政策;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基地等平台。

总的来讲,我国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获得了较大的成效,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高等院校创业教育发展基础十分薄弱。例如:在学科课程设置方面,创业相关方面的课程设置少;在组织方面,创业教育相关的课余活动多,而战略支持少;在师资力量方面,创业方面的专业权威教师少,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少,而教师多是兼职;在质量控制方面,创业教育的相关素材多,而监督与评估缺乏;在拓展活动方面,可获资源多,而利用资源少。

第二,创业教育的保障体系不完善。虽然,我国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很多,但政策的落实不够,有些政策没有制订相应的具体实施细则;有些尽管制订了相关的规定和程序,但因资金等方面的因素,而不能付诸实施。总而言之,创业教育的保障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高等院校创业教育和相关的实践活动,并使得其不能与社会实践形成很好的对接。

4 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我国高等院校在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与能力。例如:开设商业计划书的设计与撰写、创业技能、创业案例和创业实践等形式多样的相关课程;积极鼓励学生跨校(跨院系)跨专业选修创业方面的课程;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定期举办创业计划大赛、创新创业创意大赛,以及创业项目大赛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与演练机会。此外,高等院校应该积极开展创业交流活动,定期举办创业教育方面的讲座。

(2)建立健全创业保障系统。例如: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资金融通体系,为高等院校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服务。同时,各级政府和高等院校可以为大学生创业实践和创业教育活动提供场所、咨询、培训、资金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支持。

(3)要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依托产业园区、科技园区、校企联盟和实习基地等,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等相应的机构或组织,为高等院校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场地支持和指导服务;为学生提供创业方面的学习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战场所和学习实践机会。

参考文献

[1]张向前.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2(8):94-97.

[2]杜薇.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及其对策[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3]赵婧,夏静.高校创业教育攸关大学生就业[EB/OL].http://www.gmw.cn/content/2009-01/12/content_877735.htm,[2009-1-12].

[4]高靓.教育部:开创高校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新局面[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3-06/17/c_124864796.htm,[2013-6-17].

上一篇:建筑材料质量下一篇:节能减排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