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系部(精选12篇)
高等院校系部 篇1
我国高等院校在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正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 在推进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中都应该贯穿“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而, 高等院校系部党建工作的完善, 是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 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一、优化党员教育管理方式, 积极培养高校青年党员
教育观念的转变与革新使得各大高校对于党建工作逐渐重视, 高校的系 (部) 党员管理教育是该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首先, 经过党校培训、组织生活、参观学习等多种培养形式增加青年的党员理论知识, 加强其党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在建党纪念日、院庆、迎接教育部评估等重要节日里展开主题教育活动以提高青年学生积极参加党组织的信念。特别是对于大量的青年学生党员应该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不断领悟党员的深刻内涵, 将党员的模范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要以“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科学理论作为指导, 以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国情为实施依据, 积极加强党的阶级基础并将党的群众基础逐渐扩大, 使党的影响力越来越广。青年大学生作为高校系 (部) 党建工作的重要培养目标, 不仅是社会进步发展的主力军, 在科学技术的进步方面也是主要的推动力量。青年人的发展直接关系者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 对整个国家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对青年大学生展开党建工作实质上时“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思想的具体表现。各高校只要以“坚持标准, 保证质量”为重要基础, 在学校对青年学生给予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等方面的引导, 给学生对于政治思想的认知带来帮助。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一直与广大青年时刻联系着。党的发展脱离不了青年, 青年的成长需要党的帮助。发展党的政治力量必须要依靠当代青年, 高校应该以科学的社会理论来引导青年的行为思想, 以严谨的思维作风来获得青年们的认可。我们应该积极招纳政治思想成熟、业务学习优秀的青年大学生加入到党组织中, 给党及时补充新的力量, 新的血液, 这是全面执行“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思想的重要前提。需要注意的时, 不能为了培养出更多的党员而将正规的程序和考核工作删减, 必须要严格考核审查后才能确定是否能加入到党组织中, 以确保党员质量。我国的基层党组织必须以“坚持标准, 促证质量, 改善结构, 慎重发展”为宗旨, 这往往是影响党员工作的重要因素。
二、展现系部党组织的作用, 深化党组织的影响力
“科教兴国”是发展中国的一项重要策略, 其主要是通过发挥教育力量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这一策略的提出也使得高等院校积极做出了教育改革。积极推进高等院校理论和实践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入、维护高校的稳定, 必须要借助于高等院校系 (部) 党组织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实现。党组织不仅要积极宣传并保证、监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还应该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到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去。这样才能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真正运用到教学、科研、管理学习中去。
此外, 在思想观念上应该及时掌握民众的思想变化情况, 以便制定良好的宣传方式展开党的宣传工作。由于信息渠道的多元化, 为熟悉群众的观念、思想提供了广泛的途径。党组织应该坚持“尊重青年、关心青年、理解青年”的工作理念, 在做好青年思想引导的同时将其影响了扩大到整个社会群体, 为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党员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总之, 加强高等院校系部党组织建设, 要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 根据当前学校系部党组织工作实际, 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基础上, 坚持三个结合, 积极探索有效的工作方法, 与教书育人的实际相结合, 与学科建设和发展相结合, 与加强青年教工的培养相结合从而更好的完善高等院校系部的党建组织体系。
摘要:高等院校系部党建组织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落实学院的各项决定到基层的重要组织保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为高校加强党的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 如何进一步完善高等院校系部党建组织的体系也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高等院校系部,党建组织体系
参考文献
[1]潘志光.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J].南平师专学报, 2007, (3)
[2]邱观建, 马若龙.对加强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5, (6)
高等院校系部 篇2
:该生政治立场坚定,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积极要求进步,积极参加团组织生活和集体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习态度端正,目的明确,勤奋刻苦,成绩良好,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扎实。遵守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在篮球方面尤为突出。任职班干部期间,热爱班级工作,热心为同学服务。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工作成绩突出。全局观念强,能主动协调、配合其他干部工作。组织能力强,能密切联系群众,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在同学中威信高。是一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同意推荐。
:该生在大学期间政治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参加了新疆农业大学第52期党校培训;学习踏实努力,专业成绩优秀,该生曾担任班级生活委员,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该生注意个人素质培养,曾获得学院学生会干部演讲比赛优秀奖;该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受到多次表扬。是一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同意推荐。
:该生在大学期间学习踏实努力,学习态度端正,目的明确,勤奋刻苦,成绩优良,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扎实,成绩优异。政治上积极要求上进,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参加了党校培训。遵守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心为同学服务。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适应能力强,团队精神强,能吃苦耐劳,能严格要求自己,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大学毕业生。同意推荐。
:该生自入校以来能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政治活动,思想和行动上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学习刻苦认真,专业成绩优秀,为人诚恳,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有较强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是一名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同意推荐。
:该生在大学期间学习踏实努力,专业成绩优异,政治上积极要求上进,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参加了党校培训;该生曾担任班级文艺委员,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该生注意个人素质培养,积极参加绘画、音乐、体育等专业培训,其作品曾获得最佳歌手奖;该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际活动,受到多次表扬。是一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同意推荐。
:该生自入校以来,政治方面:能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政治活动,政治表现好;并且积极要求上进,向党组织靠拢,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学习方面:刻苦认真,专业知识过硬,并且没学期总成绩均名列班级前十名;为人诚恳,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沟通能力。在大学期间自行创业,减轻家庭负担,个人能力强,是一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同意推荐。
高等院校系部 篇3
【关键词】二本院校;业务档案;系部教师;建设;管理
高校教师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而高校教师业务档案是高校教师在开展教学、科研、管理、育人、服务等各项工作中积累的文字信息、图片资料和影音资料,客观真实的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等。为学习开展教育研究、教学评估等提供了依据。目前二本院校的系部教师业务档案建设与管理还不够完善,本文将论述系部教师业务档案建设与管理的内容与价值,分析目前的建设与管理现况,提出对应的改善措施。
1.二本院校系部教师业务档案建设与管理的内容与价值
1.1教师业务档案建设与管理的内容
系部教师业务档案,是指教师所在系部,在进行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建立的记载教师个人档案、教学成绩、科研资料及其它与教学或科研相关的资料。教师业务档案是以教师为中心建立的完整业务档案,是学校用来识别、评价教师队伍的理论依据。系部教师业务档案主要有以下几类:个人基本情况材料,包括简历、各种证书等;各类教学材料,包括教学计划、大纲、课件、论文等;教学改革材料,包括教学改革的立项资料、结题材料、课题论文等;科研材料,包括立项申请、结题报告,科研论文、创造发明等;奖惩材料,包括各类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奖励、教学事故登记等。
1.2教师业务档案建设与管理的价值
系部教师的业务档案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通过对教师业务档案的整理和分析,能够反映出二本院校师资队伍的实际情况,为学校管理者在进行师资队伍规划、学科建设、专业发展等重大学校发展问题决策时,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决策依据。还能够依据教师业务档案建立学校人才库,将现有师资队伍进行纵向发展计划和横向比较,依据教师的学科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职称结构、科研成果等制定合理的师资队伍调整规划。
2.二本院校系部教师业务档案建设与管理存在的問题
2.1缺乏规范的教师业务档案管理制度
由于我国现行的各类高校管理条例和制度中没有明确规定高校教师业务档案的内容和分类,各个高校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管理,没有细致的流程和制度进行精细化管理。目前二本院校系部教师业务档案存在需要什么就收集什么的现象,资料收集以后也没有进行专业的归档和整理,导致大部分业务档案内容残缺,缺乏更新。而且管理机构也不够明确,学校的各个职能部门都有参与,学校人事部门、教务部门、科研部门都收集自身相关的业务档案,造成资料分散在各基层单位,缺乏统一的编研和统计分析。而且内容不够完善,分类不够清晰,分散保存和重复保存现象严重。档案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较低。
2.2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管理设施简陋
二本院校系部教师业务档案的建设和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需要有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和完善的基础管理设施。但是由于学校没有重视起系部教师业务档案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在工作要求、人员配置、资金投入等方面都有所欠缺。首先缺乏明确的工作目标,对教师业务档案管理工作没有指定业务目标,而档案管理又是一项工作范围广、时间跨度长、内容繁琐枯燥的工作,容易使管理人员倦怠。其次人员配置不足,教师业务档案管理人员要么是相关基层单位或职能部门人员进行兼职管理,要么是缺乏档案管理知识的非专业人员,导致教师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科学的管理模式,工作延续性较差。最后是资金投入不足,没有符合档案存放标准的设施与环境。教师业务档案大部分处于散乱管理和堆存管理,随着档案文件的增多,档案遗失、损坏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2.3对教师业务档案重视收集缺乏使用
二本院校建立系部教师业务档案的目的是为教学和管理工作提供帮助。但是目前绝大部分二本院校的系部教师业务档案只重视资料的收集和保存,而忽视了资料的开发和利用。业务资料档案收集以后,单纯进行立卷保管,被动提供查阅服务。而没有对档案进行编研,开发利用文件档案中蕴含的价值,使得教师业务档案的建设与管理失去意义。
3.二本院校系部教师业务档案建设与管理的改善措施
3.1建立明确规范的教师业务档案管理制度
要想做好教师业务档案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就要建立并完善教师业务档案的管理制度,让教师业务档案走上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的路线。首先明确定义教师业务档案的内容与范围,保证档案文件归档时的全面与完整。确定归档的时间和归档的标准,成立专门的教师业务档案管理部门。对存在于各职能部门的教师业务档案进行整合管理,使其系统化。注重业务档案资料的更新与共享,建立业务教师业务档案的查阅和借用制度。还要适时开展教师业务档案的展览、公布等活动,主动服务于学校的各项教学管理工作,使其成为“活”资料,而不是“死”档案。
3.2加强系部教师业务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二本院校系部教师的业务档案要设立专业的管理人员,负责对教师业务档案进行管理、分类、审核以及编研工作。对业务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培养,让他们掌握科学的档案管理模式,具备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化技术进行档案的管理、共享能力。并且设立相关的考核制度,设立明确的工作目标,提高他们工作效率和责任心。还要加大对教师业务档案建设与管理的资金投入,建设专业的档案资料存放环境,配置相应的设备,使档案存放条件达到“防盗、防火、防潮、防虫、防高温、防强光”的档案存储要求。
3.3开展系部教师业务档案的编研、开发和利用
系部教师业务档案中蕴藏的价值要通过编研、统计等措施进行发掘。首先,要将档案进行系统的加工和整理,将其中具备实用性和规律性的结论归纳起来,把有价值的资料汇编成册,提高利用和查询效率。其次,还要对业务档案中关于师资力量部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将不同学科、学历、专业等方面的师资力量进行分析,直观的展示学校目前师资队伍建设情况,为学校领导进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持。再次,还要把教师业务档案中关于科研、教学、教育改革等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研究。分析学校目前各学科教学、科研项目进展情况,对学校在学科调整、科研立项投入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最后,开发并使用教师业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共享系统。这里说的信息化共享系统,并非单纯的将原始进行电子化,那样和纸质档案一样只是存储的信息,要开发便于访问、管理、编研的档案信息共享系统,可以让管理者和教师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随时查询或管理业务档案,实现系部教师业务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和网络查阅功能。
4.结语
二本院校系部教师业务档案的管理有着巨大的价值,我们要以专业、科学的角度看待教师业务档案的建设工作。只有科学、高效、规范的管理教师业务档案,才能充分发挥教师业务档案在二本院校教学、科研、管理中的支持、佐证和参考作用。 [科]
【参考文献】
[1]吴勤敏,王奕.高职院校教师业务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01).
[2]练红珍.论高校教师业务档案的内容与价值[J].陕西档案,2011(02).
高等院校系部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教学秘书
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出符合国家教育方针要求、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首要课题。教学乃立校之本, 而教学管理又是高职院校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教学管理中基层管理者和执行者作为教学管理人员, 其工作水平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一、充分认识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教学管理是对教学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实施、检查、总结的活动, 其目的在于保证教学正常、有序、高效地进行, 保证教学质量, 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温家宝在接见“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代表时发表讲话:“中国的教育当前面临三大任务:第一是普及义务教育, 第二是发展职业教育, 第三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靠什么?关键靠教师, 靠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而素质再好的教师也是要生存于学校这个大环境中, 特别是在高职院校中, 良好的教学管理过程, 可使得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出他们的高质量教学水平且不断挖掘出他们无限潜在的能力。所以, 教学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和素质。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活动中是直接的组织者与管理者, 组织与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所以, 高职院校不仅要拥有一支优秀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而且有一支优秀的高素质教学管理团队, 这样才能保证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二、正确定位教学管理人员的多重身份
目前, 高职院校普遍借鉴综合型大学, 开始学习并逐渐实行校、系二级管理体制。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 系部成为主力军。系部主任就是本系教学管理工作的最高管理者。教学秘书是系部主任教学管理工作的助手, 即间接教学管理者。如何有效管理好教学工作, 充当系部主任教学管理工作的左右手, 这对教学秘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 教学秘书必须理清工作思路, 客观定位工作角色。
1. 管理者———以教为本。
教学秘书是教学管理者, 其工作主要以一个学期为有效周期, 周而复始循环。
(1) 日常教学管理。一切日常教学管理工作都以教学活动为中心进行, 即师生的教与学行为产生, 教学管理活动开始运作。在教务处总体调控下, 教学秘书及时落实各项教学任务, 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转。在运转周期中, 教学秘书需协助系主任进行常规教学管理活动, 如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的制定与修订, 教学任务安排与工作量统计, 期中教学质量检查, 教材选用与征订, 办理任课教师的调课、停课、代课手续等。
(2) 考务管理。考试是检查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由于高职院校的特色是培养高技能人才, 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操作性, 因此无论理论考试还是实践操作, 都需要教学秘书以系为单位有序开展考务工作。目的是有效省去中间环节, 前后有序, 集中统一, 避免时间上的战线拉长和试卷种类的繁多混乱。良好的考务管理, 既能减少教师的工作量, 又能提高工作效率。另外, 国家英语、计算机、职业资格等各级各类考试也是考务管理的重点工作, 包括了组织报名、安排考场、配备监考人员等。专人专项管理, 工作量再大, 也能快捷高效完成。
(3) 科研管理。科学研究是高校三大基本职能之一。教师的科研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师是否将教学与科研有效结合, 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教学是科研的基础, 科研是教学的发展提高。高职院校的科学研究不仅能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而且能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力。有效的科研管理将教学与科研的各个环节结合统一起来, 通过科研探索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 研究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促进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4) 档案管理。各类教学档案的集合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为教务处监控系部教学管理质量提供依据, 为系部领导决策教学管理方案提供参考方向, 为教师提供学习借鉴材料。实行质量体系管理, 记录整个教学活动, 既能促进管理又能提高教学质量。
一切的教学管理活动均有时效性, 即时间控制。各个教学工作环节环环相扣、紧密相连, 任一环节延时或失误, 环节之间就无法有效衔接, 教学活动也就会因此混乱。因此教学秘书高效细致的工作, 是保证教学正常运行的基础, 对高职教育教学秩序的建立与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服务者———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内涵明确了无论进行何种活动均离不开人的活动, 那么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活动也无一例外地遵循科学发展观。在高职院校系部管理中, 教学秘书的工作本质就是以教学活动为中心, 为教学服务。一切与教学活动有关的人、事均是服务对象, 即为领导、教师和学生服务, 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系领导平时工作繁忙, 很多教学细节上的工作, 均由教学秘书提醒或实际操作完成。在教务与教学管理中存在大量的数据。完整、准确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系部教学管理工作的现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 (如教师工作量数分析、学生成绩分析、教学评估分析等) 既能衡量教学管理工作质量, 又能为领导在管理工作中提供决策依据。对于教师与学生, 教学秘书及时宣传学院各类通知与政策, 提供教学管理中教与学活动的相关信息;教师对教学资源, 以及学生对教师授课的所有建议与意见, 经过收集、整理, 上报院系, 以备各级领导采取有效的措施和相应的对策, 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说教学秘书的服务对象多, 服务层面广, 工作难度大, 但只要具有“以人为本”的服务思想, 教学秘书就有顺利开展工作的良好基础, 服务质量自然也高。
3. 沟通协调者———充要条件。
管理与服务两者之间既有区别, 又密切联系、相互促进, 是辨证的统一。服务工作做得好, 有利于加强管理, 而科学有效的管理本身就是很好的服务。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 要正确处理好管理和服务的关系, 关键是良好的沟通与协调。
(1) 沟通。系主任平时工作繁忙, 教师教学科研工作任务繁重, 两者之间接触不多;而教务处与师生之间又有一定“距离”,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信息传递与交流的任务, 主要由教学秘书完成。教学秘书将学院、教务处等上级教学管理部门的相关文件 (包括教学任务落实, 调、听课通知, 教学检查评估通知, 学生选课通知, 英语四、六级考试通知, 补考、重修考试通知等) , 完整传达给系部各教研室、教师以及学生, 使得教学工作能够井然有序地进行。很多时候, 教学设施等资源经常是系系共享。只要沟通到位, 就能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教学效应的最佳发挥。
(2) 协调。必要的协调能力也是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从教学管理的内容来看, 工作范围几乎涉及系部工作的各个方面, 许多工作又都需要其他部门的人或物配合完成。总之, 教学管理工作人员是连接院系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学活动的桥梁和纽带, 具有承上启下、协调左右、沟通信息和改善关系的作用。在教学管理过程中, 学校各职能部门与系部、系部与系部之间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协调。善于调解教学管理中的各种矛盾, 对促进学院各方面关系的和谐与合作起到关键性作用, 并且有助于防止管理矛盾扩大造成人力损耗, 导致管理效益下降, 等等。
三、不断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
1. 学习能力与知识获取能力。
当今社会, 再学习是个人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要求个人必须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教学管理人员要适应现代化教学管理的要求, 以教学管理工作促进教学管理研究, 以教学管理研究带动教学管理工作, 通过再学习提高专业能力。
(1) 专业知识。加强教学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培训。专业知识即为教育与教学管理的全部理论与实践, 要求熟识高等教育学和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高校管理学;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管理的一般规律。通过现代教育管理观念、学院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的培训, 使教学管理人员熟练掌握教学管理各个环节及岗位职责、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 规范各项管理行为, 从而确保提高各项工作的质量、效率和水平。
(2) 信息化管理能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应用的普及完善, 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计算机网络、办公自动化和教务管理系统等相关应用软件的培训, 可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科学管理能力。在教学管理过程中,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教学管理过程和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整合成朝着促进教学目标发展方向的信息资料, 为领导进行专业发展决策提供基本依据。对教学管理信息进行发布、存储和交换, 以及实现信息迅速传递, 确保信息沟通上的准确性、实时性, 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也为广大师生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 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3) 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整理后信息通常以书面文字和口头转述这两种形式呈现于服务对象。良好的文字与口头表达能力, 能够使教学活动高效运作, 特别是教学秘书, 必须熟悉秘书专业相关知识, 如应用文写作知识、档案保管知识、会议组织知识等。
提高专业化水平是实施教学管理的重要保障, 教学管理人员管理素质的提高是提高管理质量的关键。教学管理人员只有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加快知识的更新, 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管理工作。
2. 主动与创新。
教学管理人员平时工作繁杂, 系统培训机会较少, 工作相对被动, 缺乏主动性与创新性。学校要重视增强管理工作上的计划性、主动性和预见性, 不断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 提高其信息化管理能力;加强研究, 增强规范性, 提高其科学管理水平。教学管理人员也要善于归纳总结, 重视文档建设, 增强创新意识, 只有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 才能改进管理手段和工作方法, 不断加强科研能力, 掌握教育教学动态, 分析教育教学质量, 并提出改进办法。
3. 心态平衡, 自我调节。
教学管理工作枯燥繁杂, 教学管理人员必须有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勇于奉献的精神, 融入教学管理工作, 熟悉掌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 养成始终保持冷静的习惯, 不断提高和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学管理过程具有强制性, 教学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章办事, 强调原则性, 对事对人均一视同仁, 当然, 工作上难免会碰到委屈或遭他人误解, 调整心态很关键。平时须加强个人修养, 放松心情, 遇事冷静, 认真分析, 细心处理, 不断提高个人适应环境能力, 强化心理承受能力, 学会宽宏大度, 做到凡事心中有数,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管理工作在高职院校管理工作中极其关键, 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立校之本———教学质量。要提高教学质量, 就要加强教学管理, 规范管理过程, 充分调动师生之间教与学的积极性和融洽性, 促进教风与学风的建设。系部教学管理工作对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这就要求教学秘书把握教学管理中各项目标的主脉, 按照教学管理规律制定详尽的符合管理客观规律的规章制度和计划;并在理论上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管理理念、教学服务意识;在教学管理实践过程中, 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高效管理, 以适应现代化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凤年.新时期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作用与素质要求.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3) :73-75.
[2]韩冰.论高校教务秘书的素质结构和队伍建设.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3, (12) :55-57.
[3]游佩林.试论高等学校院 (系) 教学秘书队伍的建设.平原大学学报, 2003, (10) :117-118.
[4]孙欣欣, 钱立胜, 张永玉.精细化教学管理实施方案.交通职业教育, 2009, (5) :49-52.
宣传展板文稿(系部) 篇5
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以人为本的社会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工程系教师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准则,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育技术,不断更新与丰富新的知识储备,不断强化与提升专业技能,让自己始终拥有“源头活水”。
一、系部采取“以人为本”,促进职工的全面发展
系部管理以尊重教师、信任教师、关心教师、培养教师为原则,关注老师的需求,以发挥教师的积极性,树立以教师为中心和管理理念,从而实现教师的自身价值。
二、系部采取“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系部对学生进行人格与个性的教育。制定德育常规,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使学生自己在活动中认识自我,在管理中调节自我,在学习生活中完善自我,形成友爱、诚信、和谐、奋进的班集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团结协作同心共筑“中国梦”
——记和谐奋进的建筑工程系
四川水电高级技工学校(四川水利电力机械工程学校),是由成立于1973年的水电五局技校发展演变而来,学校隶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把先进的技术教给学生,把合格的学生送给企业”是学校的办学宗旨。
建筑工程系是学校的一个大系,系部目前拥有学生700余名,在职教师15名。建筑工程系现开设的主要专业(工种)有: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省级重点)、工程试验技术、工程测量等。建筑工程系以学校国家示范校建设为契机,已建成水力学实验室、水工模型实验室、测量实训室。后续还将会对架子工、模板工、钢筋实习车间进行改造和完善。
系部每年毕业生就业率100%,稳定率96%,毕业生实习(就业)单位主要有: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铁建设集团、四川石油天然气建设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的国外项目部等大型企业(公司)。
高等院校系部 篇6
[关键词]新升本院校资料室特殊作用
[中图分类号]G2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2)02-0087-02
近几年来,为了迎接教育部升格评估,不少新升本科院校在院校的整体发展、重点学科建设、专业调整改造等方面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在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院系资料室虽然没有作为直接观测点,只是列入图书馆资料之中,但是,由于它与院系的教学科研、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等工作密切相关,因而发挥着特殊的作用。这些作用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直接服务于教师教学,促进学生专业成长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图书馆状况是二级指标教学设施的主要观测点,即使生均图书和生均年进书量达到或者超过标准也只能达到C级,评估更为看重的是图书资料的使用效果和发挥的作用。
如果从作用的发挥来看,学生的专业成长应该首先受到重视,而系部资料室在这一方面无疑发挥着特殊作用。因为,学生专业知识的获取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和学生的自学来获取理论知识,二是通过教师指导的实践活动和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来培养、提高专业技能。在这两种教学模式中,我们发现,系部资料室和课堂教学之间有着直接的互动关系。因为系部资料室管理人员比学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更熟悉本系的专业设置,更了解每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涉及哪些核心或相关的知识,更了解各门专业课在教学环节中的课程设计、实习、见习和其他实践活动,可以为任课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及实践随时提供方便、快捷、准确的服务,满足他们教学各个环节的需要。另外,他们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能方便地收集到来自教师、学生的不同需要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及时地购进专业刊物、新版书籍,从而满足了教师不断充实新知识的需要,开拓了学生的专业视野,保障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个管理良好的系部资料室,不仅为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保证,也为学生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必要条件。
二、直接服务科研与教研,促进高校知识创新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高校承担着传授知识和创新知识的双重任务。相对重点高校而言,新升本科院校的科研主要是教师的科学研究、教学研究以及业余指导学生的科研活动。针对师生的科研情况,系部资料室比学校图书馆更了解他们的研究方向和需求信息,可以订购本系师生所选课题及研究方向的期刊、理论性的图书等,提供针对性的服务。而且,系部资料室每年都会征求各位导师对所定期刊的意见,甚至根据他们的需要,删减或增加期刊,还可以帮助教师购买专业书籍,从而保证所购书刊的针对性、权威性、连续性。同时,也可将有限的资金发挥最有效的作用。
尤其重要的是,在课题研究方面,教师常常关注的是该课题及其领域研究的起始、发展、现状与最新进展。而系部资料室可以在这个方面提供科研课题的立项论证、代查、代译文献信息资源,通过因特网提供联机检索服务;为教师已立项的课题从立项到结题,自始至终进行跟踪服务;为教师搜集、整理本课题需要的文献信息,帮助教师迅速掌握课题理论的发展前沿及其实际运用情况,便于教师借鉴经验,少走弯路,萌发灵感,开拓思路,深化自己的研究内容。所有这些服务,也为教研人员节约了大量时间,保证课题的研究按时完成。
另外,系部资料室也可以根据需要,为本系教师提供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学科领域等信息,也可提供学术刊物的级别、投稿要求、通讯地址及其他相关信息,以便教师参加会议或发表论文。由此可见,高校资料室是新升本科院校中知识管理的一部分,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直接服务于专业建设,促进学科发展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专业结构与布局是二级指标专业的主要观测点,其权重为0.5,超过主讲教师和图书馆状况两项权重(均为0.2)相加之和还多,可见其在评估体系中的重要程度。《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二十条指出:“院(系)资料室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与本院(系)有关的专业文献情报收集、整理和研究, 面向有关专业人员, 开展文献情报服务。”可见,院(系)资料室的工作应当主要围绕所在系部专业建设以及学科建设展开。
例如,系部资料室的购书、藏书要与本系各专业发展的特点和水平相适应,要按照本系的专业发展和师生需求来采集各专业有关的文献资料。也就是说,系部资料室应该着重收藏本专业范围的文献资料,尤其是核心资料,酌情收藏边缘学科的有关资料;其次,要按照科学、规范的要求,整理出系统、准确的资料目录并及时更新,以便师生查找、利用。
显然,相对于学校图书馆而言,系部资料室购藏文献的原则首先是专,在专的基础上才求全。因为,在系部的专业建设中,系部资料室比学校图书馆更能够直接获得本系教师的反馈意见,甚至可以根据本系各教研室提供的图书、杂志目录,统一采购各专业所需图书、期刊等文献,从而使资料室的文献更能突出本专业或者本学科“专”而“精”的特点。另一方面,又由于这些专业文献资料承载了系部专业与学科的历史积累,故能体现系部所设专业发展的历史与前瞻。可见,资料室在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如果系部领导重视,资料管理人员素质较高的话,系部资料室还可以收藏有一批规模大、文献齐全、功能完备的专业资料。这些文献对普通读者可能用处不大,但对相关学科的教师来说却极为重要,系部资料室也可以将它们系统地整理出来,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因此,系部资料室往往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和服务功能,它们在形成学科强项的同时,也成为不同级别的学科文献保障体系,甚至可能成为学科中心或专业图书馆,为学校重点学科的建设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学院中各项专业不可避免地要与外界交流一些专业方面的资料,各学科也要不断地为课程发展、学科学位建设制订规划、规则等文件,所有这些方面的工作,都离不开系部资料室。
系部资料室的建设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所高校专业设置的科学性以及学科的建设水平高低, 它所具有的专业优势, 高效、优质的服务, 在当前高校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中将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四、直接服务于课程建设,促进课程改革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教材建设与选用、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等是二级指标课程的主要观测点,其权重各为0.3,三项权重相加为0.9,其在评估体系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而系部资料室的建设与此密切相关。
在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上,评估都强调质量与特色,选用与自创。因而,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和创新性思维的训练应当成为高等院校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基本目标。与传统高等教育更多地注重课堂知识的传授不同,现代高等教育是开放性的,它更多地是选择自学式、启发式、互动式、参与式、座谈式、辩论式、模拟式、研究式、课题小组、社会实践等教学新方法。不过,这些新的教学形式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师生必须充分占有相关资料,有足够的课前准备,否则,这些教学改革是不可能推行的,而这就有赖于系部资料室的优质服务。
此外,当前各高校实施的质量工程普遍增加了实践、调研、科学研究等教学环节的比重,这无疑是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而这些教学环节的成功,也必须以专业资料室的存在为条件。无论是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还是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都必须首先在资料室做足功课,如查找资料、整理资料、消化资料等,然后才有可能将教学改革顺利实施。由此可以认为,系部资料室在专业的教学及其改革中,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职能机构。从这个意义上说,系部资料室的工作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资料汇集、信息中转和专业学术研究的预备活动,它同时还承担着系部课堂教学改革和专业教育创新必不可少的前期准备工作。
例如,在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与指导工作中就存在这样的情况,尽管每个指导教师熟悉自己指导的学生的研究课题和该学科已研究过的内容,但是,即使是同一专业的教师,对其他教师指导的学生的研究情况也可能了解不多,这就有可能造成研究课题的重复。这就不符合评估方案关于学生毕业论文三年内不得重复的要求。而系部资料室由于收藏了本系本科生的所有毕业论文,且对全系学生历年的论文选题有记录和汇总,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和学生进行论文选题。
另外,与图书馆相比,系部资料室能够提供系统而完整的、专而精的与课程相关的教材、教辅、大纲、试题库、课件、讲义等资料,所以能够做到为教学、教改提供高层次服务。同时,其收集的本系教师的教学教改研究、学术交流及与本院(系)专业相关的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本系学生的毕业论文、课余创作等一系列资料,不仅是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及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也将对今后系部的课程教学与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所有这些,都是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重要支撑材料。
[参考文献]
[1]陈远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实施手册[M].长春:银声音像出版社,2004.
[2]李东林.大学图书馆建设与利用[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3]蔡莉静.图书馆藏书建设[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
[4]孙继亮.资料室工作概论[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刘凤华]
高等院校系部 篇7
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MIS) 是用系统思想建立起来的, 以电子计算机为基本信息处理手段, 以现代通信设备为基本传输工具, 并能为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人机系统。即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和计算机等组成的, 能收集、传输、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管理信息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由四大部分组成, 即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通过管理信息系统, 能够实现资源共享, 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提高工作效率, 实现信息的快速收集和整理, 更加规范教学工作的各项管理等。正因为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很强的优势, 被各行业广泛应用。
作为管理的一部分的高校教学管理, 要适应时代的发展, 必须运用信息技术, 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 建立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所谓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是针对解决教学管理这一实际应用问题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学籍管理、教务管理、教师管理、教材管理、实验管理、财务管理等功能。
(二) 目前各系部采用的信息系统
目前在高职院校中, 小型的教学信息, 管理软件得到广泛应用, 主要包括学籍管理、考务管理、教材管理、实验管理等。但是这些软件部属于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某一局部应用, 开发时期、使用要求、技术应用水平都不均衡。根据各信息系统的技术实现方式, 可以将现有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划分为四种不同模式:一是单机管理系统。这种系统只能单机运行, 功能单一, 软件简单, 主要是进行学生学籍和成绩的单方面管理, 有些甚至只能在DOS环境下运行。系统功能落后, 软件性能差, 数据不统一, 容错性、兼容性差, 无法适应大批量数据处理的需要, 已成为阻碍教学管理现代化的瓶颈。二是局域网管理系统。在教学管理各部门之间, 通过集线器, 将若干台计算机联网, 组成了一个内部的计算机网络, 实现初步的数据交换和共享, 对本部门的信息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网络规模过小, 网络技术水平较低, 同时各个部门的内部网络无法联接, 不能互相交换数据, 难以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无法组建全校性的教学管理信息系。三是基于校园网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这个系统根据各部门的使用要求和应用目的, 强化了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适应了各部门的使用要求, 起到了数据交流、资源共享的作用。但由于带宽窄, 信息传送速度慢, 系统功能较弱, 仍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管理的需要。四是基于Internet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是在校园网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了www技术, 扩大了信息服务的范围, 可在任意一个能与lnternet联接的地方, 根据用户的权限, 实现有效的访问, 为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学院现有一套正方公司的正方现代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主要用于学院的教学管理, 包括教学任务管理, 授课任务管理, 排课及课表管理, 考务管理, 学生选课管理, 考试成绩录入, 学生信息查询, 学生成绩查询, 教学评价管理, 通知发布, 教学大纲管理, 教师信息查询, 教室管理等。该系统只在校园网内部使用, 功能局限于教学教务管理, 对学籍管理、教师管理、实验管理、教材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均未涉及。而学院财务管理采用了用友公司的财务管理系统, 主要用于财务结算。在招生部门有一套学籍管理系统, 主要用于高考招生录取和学生的学籍管理。这三套系统互不兼容, 互不共享资源, 导致学校出现设备浪费, 资源闭塞, 重复录入数据, 数据收集缓慢, 甚至出现数据不统一, 给管理带来极大压困难。
尽管学院现有三套管理信息系统, 但都只提供学校级别的管理。而学院的主要教学部门是各个系部, 真正从事教学管理的部门却无法通过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教学管理。各系部只能通过传统的手工方式, 按照学院规定的各种格式的表格或者文档, 填报数据, 再由学院专人负责录入管理系统中。这既增加了工作量、降低了管理效率, 又浪费资源。
2008年, 教育部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要求已经从原来注重高校教学资源现状转变为注重高校教学及管理的发展变化, 今后的评估统一使用高效评估数据平台, 通过数据平台收集信息, 观察变化, 分析趋势。目前我校没有一套能够与教育部的高校评估数据平台相一致的管理信息系统, 每一个数据都必须先通过学院的管理信息系统将数据打印出来, 在按照其规定的格式编制成相应的表格, 在手工录入, 最后上报。这种数据收集方式已经违背了现代信息化的宗旨, 已成为阻碍教学管理现代化的瓶颈。
(三) 建设系部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得可行性
1. 促进专业教学。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作为实验系统提供给系部电子商务专业进行课程教学和实验。从下达教学计划, 安排课程授课, 到编排课程表, 来讲解电子教务系统的原理和流程, 掌握专业技能。利用前台界面, 讲解网站设计和网页制作技术;通过后台管理, 讲解数据库的原理、应用和高级语言的编程;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搭建, 讲解硬件和网络基础知识;通过系统维护, 讲解系统的管理和维护等。该系统也能够为会计专业提供模拟财会实验, 为物流等专业提供物流配送等课程实验。
2. 提供教师利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教学管理。
教师通过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发布各种教学资源, 提供学生课堂或课后学习, 同时利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指导学生进行模拟操作, 提供师生交流互动。教师还能够通过该系统与学院的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连接, 利用系部管理系统的对应权限, 实现对学院级各管理系统的操作, 包括授课任务查询、学生信息查询、考试成绩录入、考务查询、教学评价评审、通知文件下载、教学工作量统计、工资查询等, 使原本只有学院管理人员才能够操作的管理信息系统, 操作权限下放到教师, 由教师自行通过该系统实现教学管理, 而不再是通过传统手工方式填表上报,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管理。
3. 实现资源共享, 提高利用率。
通过系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将学院各自独立的三套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连接, 将原来需要分别录入的数据一次性统一录入, 即降低了工作量又保证了数据的统一性。同时还能减少学院的设备开销, 提高资源使用率。而学院三套独立的管理信息系统, 也能够利用系部管理信息系统的连接, 间接调用数据, 实现资源共享。
4. 提高工作效率。
原来学院的管理数据均由教师按照学院规定的格式手工填报, 再上交学院各管理部门, 由专人负责录入系统, 工作量大, 工作效率低下。利用系部管理信息系统后, 将直接由教师通过系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录入数据, 并直接传入学院相关的管理信息系统, 不再需要手工填报, 降低了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提高了工作效率。
5. 扩大应用范围。
该系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除了提供日常的教学管理, 实现与学院各管理信息系统的连接共享外, 还能够按照教育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数据平台的数据和格式要求, 调用相应的数据, 直接转换输入, 不再需要手工填报, 还能保证数据的真实、完整和可靠, 使得学院、系部和教育部的数据之间实现自动收集、动态管理。
综合以上五点, 本人认为建立系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是有效、可行的。
(四)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要点
1. 系统接口
首先是系统接口, 学院的各管理信息系统需要从系部管理信息系统中读取数据, 而往教育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数据平台写入数据, 考虑到二个方向的读写权限不同, 我们采用中间式数据接口。中间式接口方式中, 系部管理系统将其他各管理系统所需的信息生成中间文件或中间数据表, 各管理系统直接读取中间文件或中间表中的信息, 再写入数据库中。
2. 系统结构
系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框架见图2。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对系部各项工作的管理, 每项管理均具有添加、删除、查询、输出、打印等具体数据管理功能, 协助系领导及时掌握各项情况、高效率处理日常事务、向学院各部门准确提供所需数据、合理规划系部发展, 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行政效率。
(1) 教师管理:主要包括教师基本信息、人员进出情况、职称职务岗位变动情况、任职兼职情况、各类奖惩情况、考核增资情况、学习进修实践情况、获取岗位津贴情况、参加党团组织情况、家庭情况等。
(2) 学生管理: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招生就业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团总支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身体健康登记等。
(3) 教学管理:主要包括教学管理组织系统、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评估、考试管理、学籍管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与管理、实践教学与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授课任务管理、成绩管理, 学生班级管理等。
(4) 教室管理:主要包括教室课表查询、教室设备情况、教室借用等。
(5) 行政管理:主要包括系部日常事物管理、会议通知、文件传达、档案管理、信息管理、网站管理、专业管理、人事管理、教学考核等。
(6) 财务管理:主要包括年度预结算、人员经费、教学经费、行政经费、学生经费、科研经费、其它经费的收支情况。
(7) 专业管理:主要包括专业建设、实验室申报、实验室建设、实习实训、学生工作、教材建设、专业方向管理等。
(8) ) 党团管理:主要包括党建工作、团建工作、纪检工作、文明创建等。
(9) 实验管理:主要包括实验室建设、制度规范、实验登记、设备管理、实验室课表查询、实习资料下载、实习指导等。
(10) 资产管理:主要包括设备采购、耗品审核和购置、日常管理、资产转移和贵重仪器管理等。
(11) 科研管理:主要包括科研项目、科技服务、论文发表、专利申请、著作编著、教材编写和学术交流等。
3. 系统开发工具
开发工具与数据库管理系统选择, 目前在我国主要使用window操作系统, 常见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前台开发工具和环境有:Power Builder、Delphi、C++Builder和Visual Basic等, 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有Access、Visual Fox Pro、Oracle、SQL Server等, 这些开发工具和数据库管理系统都各有千秋。Visual Basic是一种强大的开发工具, 可以 (下转第66页) (上接第80页) 方便的访问数据库, MS SQL是常见的数据库系统, Access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兼容国际标准组织 (ISO) 颁布的SQL一92数据库标准, 它功能强大、使用方便, 考虑到系部管理系统属于小型管理系统, 采用Visual Basic作为开发工具, SQL Server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 利用Access实现前台访问, 通过校园网络连接。
(五) 结论
本文阐述了系部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功能适应告知院校对系部管理的要求, 适合系部自身管理和发展的需求, 本系统的推广应用有助于提高我院多重管理信息系统模式下系部管理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管理效率, 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对教育部告知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数据平台的数据采集, 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李神速, 沈刚, 何明芳.高校二级管理模式下系部管理系统的设计[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06, 4 (12) :265-266.
[3]黄人薇.告知院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11) :80-85.
[4]潘晔.告知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综述[J].中国科技信息, 2007 (8) :100-101.
高等院校系部 篇8
一、高职院校系部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系部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指系部成员根据学校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 结合系部性质和专业特色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它是系部师生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
系部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即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其中物质文化层包括系部实训楼和教室、宿舍内的环境布置、系部图书资料库、系部宣传栏的建设、公共区内名人名言的张贴及师生的仪表等:制度文化层, 包括日常管理制度及各种考核、奖励、竞赛、评比制度等;精神文化层是系部文化的核心, 也是一系部文化区别于其他系部文化文化的根本标志, 主要指系部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群体价值观, 包括系部建设的理念、系部目标、系部道德、系部舆论、人际关系及系风等。
“校园文化以其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主体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已成为当今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能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道德水准以及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能对全体员工的思想行为产生激励、诱导和规范的作用。”系部文化是校园文化范畴下体现系部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系部对外展示形象、提升品牌, 对内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构建共同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和校园文化一样, 将对系部师生起到教育导向、渗透熏陶、管理规范、筛选激励作用。
高职教育兼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 因此, 高职院校的系部文化除了应该具有普通高校校园文化的一般特点外, 更应具备体现高职特色的文化特性, 包括:职业性—高职教育必须突出对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素养的培养, 重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激励性—这是由高职学生的生源特点决定的, 职校学生在高中时普遍处于中等甚至偏下的水平, 学生的学习习惯差、缺乏自信是一个突出问题。因此, 系部文化建设应该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 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专业性指高职教育要建设具有行业属性和职业特点的专业文化, 应该在各专业建设与相关行业理念衔接的专业文化基础上, 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系部文化。
二、高职院校系部文化建设的实施策略
1.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 营造充满激励和人文关怀的系部文化氛围
长期以来, 高职学生常常被贴上“高考失败者的无奈选择”、“学习基础和学习心理不佳”等标签, 他们需要重新认识自我, 找回自信。因此, 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看待高职学生, 并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营造充满激励、积极向上的系部文化氛围, 对塑造高职学生形象、提高高职教育质量, 具有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意义, 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 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积极心理学有24种人格特质, 包括:对世界的好奇和兴趣, 爱学习, 创造性, 判断力、批判性思维和开放性思想, 个人、社会和情感性智力, 大局观, 勇敢, 坚持性、勤奋, 正直、诚恳、真实, 慈祥、慷慨、公正、平等, 领导的职责、权利和义务, 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 审慎、小心、考虑周到, 适度和谦虚, 对优秀和美丽的敬畏和欣赏, 感激, 乐观, 精神追求, 信念和信仰, 仁慈、风趣、幽默、热情, 热心。受某些社会观念的影响, 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对重视学生的与智慧的形成相联系的爱学习, 对世界的好奇与兴趣、创新性等积极人格品质, 而忽视了其他的积极人格特质, 而对于高职学生来说, 即使是在教育中受重视的爱学习、好奇、兴趣、创造性、判断力等积极人格特质, 也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 这也是导致高职学生漠视学习、学业不良的原因之一。因此, 在系部文化建设过程中, 要注重对学生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系部的环境布置要与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理念息息相关;可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让学生酣畅地抒发青春的激情, 自豪地展现自身的优点和特长, 和谐地发展人际关系;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变学科逻辑课程为工作逻辑过程, 让学生感到有能力接纳课程内容;变传统的评价为发展性评价;提供义务服务于社会的机会, 让学生体会到被人需要的快乐。
(2) 在传统的思想教育中赋予积极心理学内容, 引导学生积极地认识过去、面对现在。传统的高职院校的思想教育与一般普通高校并无多大差别, 往往忽视了高职学生思想和心理的独特性。应该说高职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 因为学习成绩的原因, 他们的自尊和自信或多或少地遭受过打击, 他们选择高职院校, 内心多少有些无奈和不甘, 当这样的经历成为让自己体验到更多的是挫败感的回忆时, 必定会对他们当下的生活和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心理学研究认为, 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 不是事件本身, 而是对事件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 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坏, 但当人们赋予它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 便有可能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困扰, 如果某个人有正确的观念, 就可能愉快地生活。因此, 应该引导高职学生积极地面对过去:过去的就让它过去, 不管过去怎样, 都走过来了, 能走过来就是胜利。积极心理学倡导人们对事件要作出积极的解释, 并努力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 任何事情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一面, 就看当事人更关注其中的哪一面。因此, 在系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要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融入到传统的思想教育中去, 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过去, 积极地把握现在。
2.加强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 凸现系部文化的职业性内涵特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为生产、建设、管理等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实用性人才。高职院校必须立足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以企业的需求作为办学的目的, 面向就业市场, 面向生产一线培养人才。学生在什么样的氛围下学习与成长, 如何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 这些都要求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对接与融合, 把优秀的企业文化吸收进校园文化乃至系部文化, 这应成为高职院校文化最重要的特色。
首先, 各系要确立企业化的价值标准。把为企业服务看成是高职院校的最大价值取向, 各专业应该根据不同企业的要求, 建立起各自的专业文化, 把企业所崇尚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质量观念、效率观念、服务至上理念及创业、敬业精神渗透到各系的系风、班风、学风、教风中去。各系要认识到, 培养出来的学生, 是否受用人单位欢迎, 是衡量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其次, 各系要积极开展各种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为目的的活动。高职院校开展的活动应有实践性、创造性和职业性特点, 以活动为载体, 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交流的平台。
第三, 各系在制定各项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时要向现代企业学习和借鉴。首先要建立一套完整严格的管理制度, 形成严格高效的管理体系, 并要比普通高校更注重过程的严格管理, 以此来增强学生对学校纪律的认同感, 养成严谨的学习生活习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的制定要体现职业刚玩儿特点, 把相应行业、企业需要的不同素质要求贯彻于各专业的教育教学环节中;可以聘请企业领导兼任系主任或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
三、确立职业本位意识, 体现系部文化的专业性特点
高职教育要建设具有行业属性和职业特点的专业文化, 所谓专业文化, 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有人尝试着将其界定为:在特定时期内专业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观念、知识和能力体系及从事专业教学与研究的全体成员特有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高职院校只有在各专业建设与相关行业 (或职业) 理念衔接的专业文化的基础上, 才有可能建设真正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系部文化。为此,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关注行业发展, 培养学生正确的专业理念。每个专业都应有自己独特的专业理念。专业理念是专业文化的核心, 是专业内部全体成员信奉并为之努力的价值理念, 是为达到培养相应职业合格人才的目标而形成的专业发展的思想观念。拥有专业理念是加强专业建设的重要基础, 但要提炼出有价值的专业理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 不同的人看同一个专业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角度来看。同时, 每个专业都是指向一个或多个职业岗位的, 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对各个行业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 专业的发展也会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我们对专业发展的认识也将不断地变化和完善。要提炼出各专业的理念, 必须要密切关注行业的发展趋势, 这样才能使专业理念具有一定的高度和前瞻性, 从而引领专业建设,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2.创设职业情境,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建设职业本位的专业文化, 还应注重职业情境的创建。对于学校来说, 创建职业情境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模拟来进行, 在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场所按照企业的要求进行布置。
3.加强实习实训, 强化学生的职业规范。良好的职业规范是一个职业人必须具备的素质,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都明确指向一个或多个职业岗位, 职业学校的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准职业人。因此, 如何尽量缩小准职业人与职业人之间的差距, 使学生毕业后尽快地完成准职业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 这是专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从现实状况来看, 专业教学中的职业规范教育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这可能与目前仍然占重要地位的分科课程的设置有关, 职业规范要么不适宜地放在专业课程中, 要么放在《职业道德修养》之类较为笼统的人文类课程中, 从而使得职业规范的针对性不够强, 削弱了职业与相应专业的关联性。
要加强对学生职业规范的培养, 比较有效的途径应该是让学生在实习实训的过程中获得感性的认识和切身的体会。因此, 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带学生到企业进行见习、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 不仅如此, 专业教师也应定期到企业学习、培训和顶岗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宜松, 李先明, 龚卫.高职院校系部文化建设探析[J].2007, (3) .
[2]李宁.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研究[J].2008, (1) .
[3]卢德生.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探微[J].2006, (2) .
[4]朱发仁, 傅新民.高职院校职业本位的专业文化建设初探.2007, (4) .
[5]李占文.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探析.2006, (8) .
高等院校系部 篇9
同时, 随着高职院校院系二级管理模式的深入实施, 系部已成为学校管理和学生教育的主体, 作为在学校总体目标、原则指导下, 拥有足够权力和利益、充满活力、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 系部在加强专业建设、推进课程改革、实现校企合作等诸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相应的, 构建好系部文化建设成为系部建设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当前, 在教育部的高度重视下,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合作”等方面已取得成效, 在此同时引入优秀的、具有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理念来促进系部文化建设和学生日常管理规范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现状及系部文化特点
当前, 各高职院校已经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开展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及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 (试行) 》等有关文件也明确指出了要注重校园文化品牌建设, 不断引进先进、科学的学生管理办法, 这就要求高职院积极开展适合本院发展的校园内涵建设和文化建设。而系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行院系二级管理模式下发挥系部主体作用的重要途径。系部文化是指各系部根据学校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 结合系部自身的性质和专业特色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是系部师生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 既具有校园文化的共有特性, 还具有其自身的特性。从理论上可以将它分为三个部分, 即专业文化、管理文化及活动文化;也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大块。根据高职学生的教育特点和专业实践训练方式要求, 高职院校系部文化建设主要是通过与企业文化融合, 凸显其职业性的特点, 引导学生树立职业服务本位意识, 从而体现出专业性特点。
二、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内涵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企业间日益激烈的竞争愈演愈烈, 而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凝聚力的关键因素。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步演变为企业文化的竞争。实践证明, 各行业中发展强劲、做大做强的企业必然拥有适应行业需求的优秀企业文化。大力建设和发展企业文化, 尤其是先进的企业文化, 不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而且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共同遵守的文化传统和不断革新的行为方式, 体现为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具有共性, 即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是给企业提供实现其目标的土壤, 不同的企业处于不同的内部与外部环境中, 企业文化具有个性, 其特点各部也不相同。因此, 企业文化建设只有基本的原则和基本的方法, 而没有统一的模式。企业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 但从其本质特征来说有别于其他文化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独特性、创新性、传承性和地域性。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对企业的价值认同和管理理念的认同, 是用文化理念去指导企业员工加强自我控制能力, 增强工作热情, 提高创造价值的效率和工作积极性。
三、引入优秀企业行业文化对于构建系部文化的积极意义
为了全面建设高职院校文化, 形成具有特色的系部文化, 我们不仅要完善物质文化基础建设, 而且要着力推动精神文化建设, 正确认识并吸收行业企业文化的管理理念和职业教育精髓, 使之与系部文化建设相融合将成为必然的手段。下面我就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及系部文化特点两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引入企业文化构建系部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 引入企业文化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化教育。
高职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要突出其职业训练和技能培养, 培养成技能型人才, 并辅以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教育, 从而推动高职学生的职业化、专业化教育。
(二) 引入企业文化有利于形成具有行业职业属性和地方特点的系部文化。
一方面高职院校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建设培养人才, 另一方面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也影响了校园文化。因此, 只有发展适合各行业 (或职业) 属性和地方特点的专业文化建设, 才能构建优秀的系部文化。
(三) 引入企业文化有助于顺利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直接有力地促进高职学生就业。
引入优秀企业文化可以帮助高职院校弄清各专业对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规格、质量, 以确定人才培养的定位和方向。将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有机地结合, 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较早接受企业管理理念的熏陶, 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 尽早完成职业生涯规划, 促进个人就业发展。
(四) 引入企业文化有助于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而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内容就是培养全面发展, 面向社会企业建设、制造、管理一线的高技能人才, 将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将不断深化职业教育, 推进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
因为高职院校的培养主体是学生, 要面向企业、服务企业, 不断适应企业的要求, 所以, 高职院校文化不仅仅要有普通高等教育文化的优秀元素, 还要吸收和融入企业文化的优秀元素。同时, 在高等职业院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我们也要对企业文化进行过滤和筛选, 不断汲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精华, 并内化提炼为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 使高等职业院校系部文化具有实践性、服务性和专业职业性, 为学生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企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宜松, 李先明, 龚卫.高职院校系部文化建设探析.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第19卷
[2]付海龙.引入企业文化, 顺利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21卷, (3) .
高等院校系部 篇10
一、系部教学档案管理的特点及内容
档案建设是系部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是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活动不可缺少的依据和参考, 是改进教学工作, 促进教学交流, 提高教学质量的可再生的重要信息资源。
系部教学档案具有鲜明的教学一线的特点:
1.档案的内部性和原始性
系部教学档案大多是系内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中自然形成的历史记录。
2.内容的专业性和多学科性
由于系级专业设置, 学科划分比较细致, 各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教学方法等方面有所不同, 因而这些教学档案材料表现出很强的专业性和多学科性。
3.运行的周期性和成套性
教学档案不是以自然年度为周期, 而是以学期或学年, 甚至更长的时间为周期。
4.资料形式呈现多样性
教学档案的内容丰富, 载体形式多样化。
系级教学档案的内容:
1.教学综合类
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下达的指导性、指令性文件材料, 包括教育改革、专业设置、招生、毕业分配等方面的计划、指示、规定和办法等。
2.教学管理类
各种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质量检查、教学竞赛活动、教学观摩、课堂教学和考试等原始资料。
3.教学研究类
教学改革方案、教研室教研活动计划、教学方法研究和总结、合格课程、重点课程、课堂教学质量测评、优秀课程建设等材料。
4.实践教学类
实验计划、实验课表、学生实验报告等。
5.师资类
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师资需求、培训、业务考核、教师发展培训规划等。
6.毕业环节类
包括学生的毕业实习、开题报告、毕业论文等相关资料针对以上不同类别的档案资料, 我们要采用不同措施进行管理。
二、教学档案管理的现状分析
缺乏专人管理, 管理人员多数为系部教学秘书兼任, 有些院校系部领导对教学档案工作并不是足够重视, 对其管理缺乏规范性、科学性。管理工作思想上存在不统一, 工作思路不清晰等。
1.教学档案收集管理相对分散, 档案管理资料比较凌乱, 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管理机制不健全。没有足够重视系部教学档案的收集工作。
2.对教学档案的利用意识较差, 在教学档案管理方面缺乏信息化。没有制订教学档案管理办法, 教学工作中无章可循。
3.教学档案管理缺乏规范化和程序化, 管理范围和职责不明确。对档案建设的投入不够, 缺乏长远意识, 档案管理意识薄弱。
三、加强高职院校系部档案管理的意义
加强高职院校系部档案管理, 主要具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
1.通过对档案的管理, 提高教师的责任心, 可以使教师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肩负的历史使命, 能够严肃认真地对待所从事的教育工作, 只有对自己的工作用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2.通过对档案的管理, 促进教师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工作进行反思, 在反思的过程中进行修正, 修正中不断完善和提高, 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效果更加完善。
3.使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具有一种成就感, 创造一个施展个人才能的平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 增强团队合作的精神。
4.可以加强系部的内涵建设, 为系部积累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使教学的过程更加规范化, 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形成一个严密高效规范科学艺术的教学运行体制, 当然, 这个体系是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创新的体系。
5.形成良好的教师行为习惯, 培育一种良好的系部文化, 创造一个积极向上蓬勃发展的学习氛围。
6.留下每位教师和学生进步发展的脚印, 形成高职系部文化的历史积淀, 随着系部档案的长度和厚度的增加会使系部的各项工作进入一个比较理想的运行轨道, 更加有效地从多方位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的教学工作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 是一种不可复制的工作, 既是一种科学又是一种艺术, 我们可以在总结中加以修正, 并且在修正中不断取得进步, 高职院校系部档案管理的内容是复杂的, 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
四、加强系部教学档案建立与管理的对策
1.加强档案意识, 增强服务意识, 提高教学档案的服务水平
要不断加强教学档案管理重要性的宣传, 增强各级档案人员的档案意识, 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 提高工作质量。充分发挥教学档案在教学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不断提高教学档案的服务水平。
2.建立系统有序的管理体制, 落实院系教学档案管理责任制
系部教学档案管理可制定相应的教学档案管理责任制, 加强教学档案建设组织和制定保证是必不可少的。让所有教师都承担一定的教学档案责任, 对各自的教学档案进行收集和整理。
3.加强教学档案的现代化和开发利用, 为提高教学档案的服务
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提供利用。探索教学档案的现代化管理, 通过构建网上档案服务平台, 可以建立相应的经济信息资源导航系统, 重要的信息也可以下载并建立成自用的查询工具, 并不断地定期更新、完善、跟踪最新信息。
关于系部教学档案管理的心得 篇11
关键词: 系部教学档案 管理心得 工作建议
一、教学档案的重要地位
教学档案是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实物、声像等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的总和,全方位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高校教学档案的管理水平,并充分发挥其对教学的参考、指导作用,才能有效促进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是系教学秘书日常最主要的工作内容之一,这是因为一方面档案工作是秘书工作的起点,通过对档案的利用可以帮助我们在最短时间内了解系部的工作内容、工作特点和规律,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档案工作是秘书工作的终点,各种办理完毕有价值的文件最终都会作为档案信息加以整理和保存,并通过各种途径服务于各项工作。因此,掌握档案工作理论和技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教学档案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档案,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多样性、系统性、周期性、分散性等特点。这是由于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是一种很复杂的实践活动,其产生于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
二、教学档案的归档范围
教学档案是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重大。教学档案的归档范围包括教学管理、教学讲授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材料,主要包括:
1.教学计划、教学方案、教学大纲及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等文件材料,这些是具体实施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和前提。
2.自编教材、讲义和全国统编教材,采用外来教材的目录和间接、典型教案、试题试卷分析、专家来校讲座、录音、录像等材料,这些材料能够真实反映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
3.学校有关教学工作的决定、规定、规章制度、系部有关教学工作的批示等指导性文件。
4.教学研究活动计划、总结、典型材料、重要经验交流材料、教学检查等材料,本校出版的学报等,这些都是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真实反映,并对今后教学科研工作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5.招生、学生的名册、学生成绩表、学籍变动、毕业、结业等资料,学生实习报告、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等资料的收集,这些都反映教学质量和学生掌握专业文化知识的情况。
6.学生、教师参加社会实践获得的荣誉及奖项等资料,这些反映了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三、教学档案的整理
教学档案整理可以分为专业建设和管理、课程建设和管理、教材建设和管理、实验教学、实践与实习、毕业论文(设计)、课务管理、考务管理、学籍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教学改革、教学奖励、招生管理、上级文件、其他需要保存的档案等大约10余大类,100余小项。其中,根据档案的存放年限又分为永久性、长期性和短期性。根据上述总体原则及日常整理归档的习惯,我将档案归档周期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以一学期为一周期。平时的教学管理等档案大多数是以某一个学期为一周期进行整理归档,如学生的学期成绩、试卷、课程设计报告、试验报告等。在学期即将结束时开始整理归档。2.以年度为一周期。有些档案主要是一些按照年度编号的文件等基本是按照年度进行归档的,即该档案的整理要贯穿两个学期。如教务处或其他相关部门下发的一些执行性、指导性文件等。我一般是按照学期整理好但暂时不装订,等两个学期都整理好后就按年度进行装订存档。3.以完成某一事项为一周期。这一特殊周期可以从几个月到几个学期不等。如国家或省市等统一的大型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或英语四、六级考试等),我一般是按照考试周期归档,即从考试报名开始一直持续到考试成绩公布。而有些科研项目及教学改革等档案的周期则是从准备开始之时一直跟踪到结束,形成一个完整的档案周期。
关于平时档案的收集方法,可以说是“事无巨细”。但是如何做到,需要平时做“有心人”。举例说,我将日常工作文件所用的文件夹按照归档的要求分门别类,按每个文件夹单独成档,平常相关文件就放在相应的文件夹内,到一定周期后即可整理归档。这样既保证了档案的完整性又节省了档案整理的时间。
四、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
1.制订档案管理相关规定及实施方案。把教学档案管理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制定系内档案工作相关制度,以体现档案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主要工作制度包括:档案的编目分类制度,档案的分级管理制度,档案的存储借阅制度,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与奖励制度等。
2.转变观念,强化全员档案意识,切实认识教学档案的重要性,改变片面抓教学而忽视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局面。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使档案信息在系部各项工作和改革中发挥作用,是为了服务学校教学工作。教学秘书作为系部档案工作管理人员应转变观念,树立全新的服务意识,学校其他人员应对档案尤其是教学档案的归档管理工作予以重视。
3.加强教学档案数字化建设。档案信息化是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要。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信息网络为基础,建立电子教学档案数据库,通过对传统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信息,完成数字化信息资料的转变。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数据库及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网,使档案信息传递及时,方便广大师生迅速检查和查询需要的档案信息资料,为学校及系部教学改革和发展服务。
4.提高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与水平。档案信息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根本在于档案人员的配备。为此,需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以拓展档案人员的思维、知识面,提高其业务素质,掌握新的档案管理技能和方法。
5.不定期进行档案检查、监督。检查监督是确保教学档案建档、归档的质量保证,在无数次总结—改进—再总结—再改进不断反复过程中,才能够达到规范归档、积累经验、改进方法、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目的。
高等院校系部 篇12
近几年, 为了更好地发展, 很多高师学校尝试改革, 实行系校二级管理体制, 我校自2010年起也逐步按照高校模式建立党政职能机构与教学业务机构并行的二级管理体制。在二级管理模式下, 学校教学档案管理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些教学文件、个性化教学计划等制定都由二级系部完成, 原本由学校教务部门管理的一些文件都已下放至二级院系管理, 如课程建设、教师工作量、学科建设等材料。
下面笔者结合所在学校工作实践及省内周边高师学校档案管理现状, 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一、系部教学档案的重要地位
系部教学档案是高师整体教学档案的主体、核心和重点。它记载着系部一线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和状况, 它往往不经加工保持真实原貌, 能客观地反映历史。这种史实的记载作用是其他资料不可替代的。同时, 教师可以通过对教学档案的记录予以分析, 总结经验, 改进方法, 强化教学效果。学校管理者亦可以根据教学档案所反映的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统筹规划, 制订科学管理方案。对系部教学档案的管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二、高师教学档案管理现状
(一) 档案管理意识不强, 重视不够。
由于长期以来很多高师院校对教学档案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 再加之二级管理模式下, 系部是从事教学活动的一线教学单位, 承担着很重的教学任务, 从系部领导到教职员工更是始终把教学工作放在首位, 对教学档案管理缺乏应有重视, 仅仅视为教学管理的附属工作, 常常是检查时再突击应付。更重要的是, 大部分老师没有档案意识, 对档案管理知识、法规知之甚少, 他们认为只要备好自己的课, 教好自己的书, 做好自己的科研就是已经尽职了。至于对工作中产生的文件材料、教科研文档等, 他们不注意或不愿意将原始教学档案资料上交归集。他们总认为是自己的成果, 无理由归档或根本就不认为其为档案。有的自认为有些材料已过时, 便随意丢弃或自行销毁。以至部分档案收集不全, 白白流失了。
(二) 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专职人员缺失。
由于二级系部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起步较晚, 还处于实践探索阶段, 制度还不够健全, 缺少一套完整具体统一的规章制度, 缺少健全的档案组织机构。有的高师学校系部还沿用以前教务部门制定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 很多陈旧的条文规定已无法满足当前系部一线教学档案管理的需要。加之现在省内很多高师学校优化合并, 形成了“一校多区”的办学格局, 像笔者所在高师就是“一校三区”, 二级系部跨区进行教学活动成了常态。这更使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呈现出多元性、复杂性。在此情形下, 更严峻的是大部分系部教学档案管理没有专职甚至兼职的档案员, 档案管理人员流动性很大, 直接影响了档案工作的稳定性、连续性和规范性。很多时候都是由部分老师临时兼做档案管理工作, 他们由于没有受过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培训, 对档案的生成、收集、立卷、归档、分类组卷、编号编目等规范程序不熟悉, 导致教学档案资料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 按习惯存放, 各行其是, 重复归档或“档案死角”现象普遍存在。如只注重文件的收集与整理, 而不重视部门、系部自己形成的教学及教学管理材料的收集, 致使一些资料没能及时保存。
(三) 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不够, 档案利用率低。
档案利用是档案管理工作的目的, 不管档案收集得如何漂亮, 如果只是束之高阁就没有任何意义。虽然, 当今已经到了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 但在档案管理信息化方面还远远没有跟上时代步伐。由于受传统查询方式的影响, 教学档案在服务师生方面作用不明显, 利用率低。由于大部分档案还依靠手工处理, 查准查全率低。如:经常会有人在需要文件时乱翻乱拿, 借阅、转阅不登记, 自己不妥善保管也不及时归还, 以致无法发挥应有作用。
三、对加强系部教学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 强化学习, 加大宣传, 增强意识。
档案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了档案管理工作能否科学顺利地开展下去。要想提高优化档案管理工作, 首先要加强学习。随着教学改革的日趋深化, 教学形式和教学模式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 但教学档案工作的标准化是教学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基础, 可以说没有标准化就没有教学档案工作的现代化。这包括教学档案工作业务范围的规范化, 教学档案术语的标准化, 教学档案工作技术与设备的标准化, 以及档案管理方法的标准化。因此, 要提高系部教学档案管理, 首要任务是对档案基本专业知识学习和认同。
其次, 扩大宣传, 增强教职工全员档案意识。为此, 学校应制订翔实的活动方案, 可通过讲座、展览等形式切实让大家了解相关知识法规, 了解档案工作的基本内容。系部教职工都应有该项工作的目标, 二级系部档案工作者要正确认识档案工作自身价值, 立足本职工作, 服务于学校建设, 大胆改革和更新一切不适应系部发展的因循守旧的思想局面, 使档案工作将目的性、自觉性、主动性、整体性和服务性融汇成一种行为规范。要废除旧的用人机制, 稳定档案人员管理队伍, 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既要争取领导的重视, 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 不断提升档案工作水平, 把档案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千方百计扩大服务范围, 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意识, 打开档案工作的新局面。
(二) 健全制度, 强化领导, 落实责任。
教学档案的归集整理不是少数人的事, 而是全体人员的责任。学校应确立校系两级档案管理机制, 明确两极管理权限与责任。
建立健全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是优化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应根据国家的有关档案法规并从本校、系部的实际情况出发, 逐步建立完善二级系部教学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 使档案管理有规可循。系部应根据自身实际, 对教学档案的归档范围、保管期限、立卷归档原则及立卷归档程序等做出明确规定, 为档案工作人员提出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最终使系部档案管理走出杂乱元序现状, 从而步入系统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可以尝试引入考核激励机制, 按照考核细则标准对其工作内容、质量要求、完成时间等具体项目进行评比, 在年中和年末, 学校档案职能部门应对各系部的教学档案工作进行总结表彰, 以此形成程序化、制度化的长效管理机制。
(三) 优化服务, 提高利用, 扩大影响。
“档案贵在活, 而重在用”。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其根本就是做好档案的服务工作。这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对教学工作会产生检验和积极的推动作用。那系部如何在诸多条件限制下最大限度地优化利用教学档案呢?笔者认为只有将“死档案”变成“活档案”, 将“文字档案”变成“电子档案”, 在数字化、网络化方面多做文章。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建成完备的档案目录查询系统。将所有档案目录加以整理并数字化, 方便查询。二是将所有档案逐步数字化, 建立完备的电子档案。在平时收集的过程中尽量搜集电子档案, 对系部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产生的电子档案进行整理, 建成电子档案数据库。对利用率高、具有参考价值的重要纸质档案进行扫描或录入, 并转化为数字化档案信息, 逐步建成完备的档案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 提高档案利用率。
参考文献
[1]柳向江.强化系统思维意识推进档案工作标准化[J].兰台世界, 2005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