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幸福时代论文

2024-07-08

焦虑的幸福时代论文(共8篇)

焦虑的幸福时代论文 篇1

一、自媒体时代存在焦虑的定义及存在背景

存在焦虑 (existential anxiety) 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焦虑本体论的一种定义 (车文博, 2003) 。[1]哲学上的定义是由19世纪存在主义哲学先驱克尔郭凯尔提出的, 他从本体论解读焦虑为“人面临自由选择时必然存在的心理体验”;[2]心理学上定义是由存在主义心理学之父罗洛·梅继承克尔郭凯尔的观点, 并由美国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布根塔尔进一步完善得出的:存在焦虑是人的生命或生存面临威胁时所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 即存在的不正当感, 这种威胁可以是危及个体生存的天灾人祸, 疾病等, 也可以是重要的精神信念、理想和价值意义的丧失。[3]换句话说, 存在焦虑是个体心中无意识的忧患, 是对生命确定性的渴望。

论坛社区的遍地开花, 微博博客的铺天盖地, 百度贴吧对于爱好者群体的高效划分, 视频网站加入的“弹幕”功能, 自媒体时代我们的发言权不断地膨胀, 但话语权在逐渐失去。人的本性本就是避重就轻的, “轻阅读”、“微阅读”迎合着用户碎片时间的需求, 为越来越多的注意力缺陷障碍症 (Attention Defieit Disorder) 患者提供了“安慰剂”。虽然网络社交减少了社交恐惧, 但助长了存在焦虑。当网络提供给人归属感之后, 会产生附属感, 人总对自己能够掌握的事情抱有乐观心态, 对自己无能为力的事情抱有悲观心态, 在自媒体时代的悲观心态大部分都是对于存在感的焦虑。存在主义先驱萨特认为, 人的境遇由真实性和超越性二价组成, 但每个人都有自欺的倾向, 本真的生存在一个创造性的张力中维持着这种二元性, 营造虚假繁荣是对自己的“不诚”, 把超越性瓦解为真实性或把真实性挥发为超越性都否定了我们的存在论结构, 不仅助长焦虑, 而且注定徒劳无功。

本文从话语权与发言权的不对等, 注意力资源剥夺, 网络虚拟与现实脱轨三个角度分析存在焦虑在自媒体时代的产生原因, 对这一心理现象进行探讨, 纠正对于存在焦虑的错误概念, 并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提出相应对策。

二、自媒体时代存在焦虑的产生原因

(一) 话语权与发言权不对等

虽然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制造者, 但影响力的不同让声音得到了不一样的关注度, 微博中的“大V”, 网络社区中的版主, 博客中的名人博主、意见领袖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对信息进行加工和解读, 通过独到的、煽动性的语言制造话题点, 获得网民的支持和关注。有些“大V”为了迅速提高影响力, 甚至不惜制造谣言来提高关注度, 如红极一时的薛蛮子和秦火火, 都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网络社区版主通过设置非法字符、删贴、封杀等手段筛选帖子, 还可以通过设置“精品”、置顶等方式正面引导网络舆论。除了明文规定的权力, 在实际操作中版主还能通过资源调用, 拥有不成文的话语权。很多人指出, 版主为了提高或维持所在论坛的“人气”, 会“炒作”有能力的写手, 通过各种方式制造一些热点话题, 这实际上是通过“暗箱操作”来争夺话语权力的行为。

无论是“大V”, 还是网络社区版主, 都掌握了比其他网友更多的话语权力, 这个时代是“大V”拿着麦克风的时代, 是“大V”畅谈理想的时代。数量众多的普通网民屈从于“围观”, 并逐渐适应用群体观点代替个人观点, 用群体思考代替个人思考, 不断地跟随一个个意见领袖, 不断充当扎堆的“围观群众”, 网民从个体上失去了力量, 只有汇集起来才能提高被关注度, 争取把群体效应发挥到可以影响存在感的程度。

其实“围观群众”更需要被倾听, 群众被自媒体上分享的各种信息聚集起来, 发表自己的意见, 形成各种圈子, 彼此交流、彼此鼓励、彼此认同, 确认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虽然自媒体发言的短平快看似形成了热闹的气氛, 但看不到自身的缺点, 才是群体最大的缺点, 自媒体时代网民通过彼此问答获得共识和真相, 老百姓变成了“老不信”, 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存在焦虑被集体所放大。莫泊桑描述过个人和群体交往的三个阶段:开始时本能恐惧和焦虑, 随后是反反复复、可感觉但不可见的影响, 最后就是不可抗拒的存在感剥夺。[4]莫泊桑的观点是建立在环境和集体对个人形成优势的基础上的, 一定程度上低估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但他的观点在众多社会心理学著作中得到了肯定, 如乌合之众、群氓的时代等。存在焦虑使人们恐惧, 急于寻找权威和榜样, 自媒体时代意见领袖的产生验证并催化了这一过程。

(二) 信息爆炸催生的注意力资源稀缺

克尔凯郭尔从本体论角度, 认为焦虑是“人面临自由选择时必然存在的心理体验”, 自媒体时代不仅获取信息的媒介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如微博、博客、微信、网络社区等, 信息的数量也突破了个人能消化和选择的极限。无论是对网络社区进行类型细化, 还对微博的用户提供“关注”的选择权, 整体上都无法遏制信息过剩的恶性循环, 使人总是处于被动感知、消极接受状态, 没有思考、判断的时间, 理论思维能力降低到盲从、被外界信息控制。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让我们把注意力当做重要的稀缺资源来对待。[5]腾讯首席产品经理张小龙在描述微信背后的产品观时, 有一个经典的表诉:“不要给用户超过马桶上看不完的内容”。这个观点对应着社会学中的“三分钟热度文化”, 很好地诠释了目前自媒体的发展趋势:节约用户的注意力资源。直到有一天, 连把碎片时间完全利用都无法跟上信息更新的速度时, 人无疑变成了信息的奴隶。且不说自媒体的信息庸俗化趋势导致的“劣币驱逐良币”, 我们没有时间与自己在精神方面相处, 每个人在饭桌上都低头玩着手机和平板电脑, 话题也都围绕着自媒体上传播的事展开, 结果是了解了很多, 懂得了很少, 信息丰富, 思想肤浅, 自媒体剥夺了人的自由时间, 人们失去了对正常生活的耐心, 与社会逐渐疏远陌生。老子有云:“少但是多, 少即是多。少则得, 多则惑。”放在自媒体时代的理解就是:我们的注意力资源虽然有限的“少”, 但是各种信息很“多”;如果我们控制接受信息的量为合理的“少”, 其实我们的思考时间和思考空间就会“多”;如果控制得好, 我们会有所“得”, 被动地、过度地吸收信息, 我们就会迷“惑”, 而存在焦虑就是“惑”的衍生物。

(三) 网络虚拟性与现实的脱轨

存在焦虑, 也叫自然焦虑 (natural anxiat) (车文博, 2003) 。它是个体“本真”的生活方式。所谓“本真”, 是对人的存在方式的人本主义描述:若一个人的在世存在与他自己以及外部世界和谐一致, 那么他的存在就是“本真”, 反之, 则为“非本真”。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把“非本真”定义为沉沦。

随着金融风暴, 房价上涨, 保障缺失, 资源分配两极化使得中产阶级逐渐消失, 年轻一代上升渠道堵塞, 进步意愿, 生活热情渐渐失去。王朔在小说《动物凶猛》中这样写道:“当人被迫陷入和自己志趣相冲突的庸碌无为的生活中, 作为一种姿态或一种象征, 必然会借助于一种恶习, 因为与之相比恹恹生病更显得消极”。[6]人们通过微博和微信展示出自己与现实生活不相符的光鲜, 掩饰着现实中的不如意。而且在大家都如此做的时候, 不这样反而会不合群, 放眼望去, 一片虚假繁荣。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大众传媒的“麻醉作用”, 认为过度沉溺于媒体提供的虚拟满足和表层娱乐中, 会逐渐丧失社会行动力。然而, 世界不会因为想象而变好, 人们也不能通过上网来摆脱孤独。自媒体时代我们有成百上千的好友或粉丝, 在保持着安全距离的同时营造热闹氛围, 制造了人际关系活跃的假象, 逐渐使我们对网络产生了依赖, 在多重价值观的冲击下备受焦虑的折磨, 不得已退回到内部世界, 逐渐地对社会缺失了信任, 对城市减少了认同。孤独感如影随形, 正如从前互联网上的流行语“在网上, 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是这样定义“自我认同”:自我认同是通过认识到自我的独特, 把自我与环境区分开来的感觉。当新媒体变成人们交际生活的全部时, 没有了新闻客户端, 就失去了知情权, 没有了微博, 就没有了关系网, 没有了网络社区, 就没有了交际圈, 当环境被模块化、功能化时, 人们自我认同的难度也愈发增大, “活在当下”也许只是新媒体时代的一种妥协和跟从。

三、自媒体时代存在焦虑的对策

作为自媒体时代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存在焦虑一直悬而未决, 我们常常意识不到本体追求的超越和统一, 马丁·海德格尔认为焦虑通常伴随着自由过度和责任未尽的体验。随着自媒体帮助人们获得更多的自由, 我们反而愈加焦虑和孤独, 如果我们找不到一种爱的方式来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就无法克服放弃自由负担的冲动和失去自我的焦虑。

存在焦虑是个体完整性的一部分, 单纯把它认定为病态是不全面的, 心理治疗中为了移除焦虑服用的精神药物并没有获得建设性的成果, 反而破坏性地使被治疗者失去了动机和指引, 焦虑的存在为更深地理解自我、人际关系和个人问题提供了指导, 我们不能简单地完全移除存在焦虑, 我们要通过适当的对策控制和引导它发挥积极作用, 减少消极影响。

(一) 通过参与“微公益”发挥集体效应

“世界的改变不是少数人做了很多, 而是每个人都做了一点点。”这是关于“微公益”的一个十分贴切的阐述。

所谓“微公益”, 是指低门槛, 高热情, 重参与, 汇聚成强大的社会力量的公益活动。无论是梁咏琪“转发一次捐一元”捐款8万香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还是“微博打拐”, “微公益”都在自媒体时代合理地发挥了群体效应, 充分提高了个体参与度, 每个人的一点努力, 都让其存在的意义在以群体的形式在需要帮助的人身上得到了证明。存在焦虑所产生的肾上腺素激增让我们隐约觉得应该去做些什么, 而自己就是那个责无旁贷的人选。美国临床心理学家维克多·埃米尔·弗兰克尔主张的意义治疗 (logothearpy) 中认为, 死亡、自由、责任、孤独的尽头全都指向意义, 正是意义支撑着我们, 帮助我们真实地活着。贝克尔 (1973) 说得很好:“人不能忍受自己的渺小, 除非他能够尽可能地把渺小变得有意义”。[7]自媒体时代, “微公益”以特殊的形式为个体的存在寻找到了意义和价值, 把正能量改变社会的进程细化为每个人的一小步, 破除了虚拟网络与现实脱轨的价值迷局。

(二) 避免过分关注导致存在焦虑的“妖魔化”

目前自媒体大环境下, 便利的信息获取导致了过分攀比和对自身状况的误判, 成功学泛滥, 心理治疗书籍层出不穷, 没什么比感受自己的渺小和缺陷更加容易的事情了, 但客观地讲, 各种手段的实现基础就是在潜意识里承认自己存在心理问题。

一个广为人知的自我激励方法是这样的:对着镜子不断重复“我很棒、我不紧张、我一定行”等肯定句, 借此给予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 达到自我治疗的效果。但研究表明, 这样的话语不但没有正面的效果, 反而会唤起自我已经潜移默化的刻板印象———就是‘我不行, 我很紧张’等消极想法, 重复这一映射所带来的负面结果与初衷背道而驰。

一个幸福感、存在感高的人往往能正确处理与焦虑的关系, 换句话说就是对自身的存在感既不忽视, 也不过分关注, 而一个成功解决存在焦虑影响的人, 其重要标志就是摆脱对存在焦虑“妖魔化”的错误认知。

“存在”是一个既定事实, 有的人存在感天生很强, 往往能轻易与自身和谐共处, 而有的人在寻找存在感的过程中走了歪路, 在过分关注强化中被存在焦虑反复折磨。我们要怀着积极的心态, 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不要让莫须有的“疾病”有滋生发展的养分和土壤。

(三) 通过体验焦虑来自我调节

其实存在焦虑并不可怕, 是一种生命的迹象, 也预示着各种存在的可能性, 但如果我们无力应对存在焦虑的挑战, 它将产生的消极意义对我们的人格和生活会起到破坏作用, 甚至转化为焦虑性障碍和瘫痪性焦虑, 导致大脑神经结构发生改变, 造成严重后果。就像现代人本心理学先驱索伦·克尔凯郭尔所说的:“人们都应该感受焦虑, 不要被它压垮, 也不会因从未体验过这种感觉而死去, 能够正确体验焦虑的人才掌握了根本”。[8]

我们不能封闭自己的体验来解决存在焦虑, 当一个人的体验被封闭了, 欢乐就受到了限制。只有完整地体验生活的情绪, 才能最佳地发现和创造美。存在主义者通过提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来解决这些问题。简单地讲, 没有世界就没有自我的存在, 没有自我的感知体验就没有世界的存在。

逃避不能解决问题, 我们应该学会耐心, 学会聚精会神, 学会积极生活在当下, 悦纳自我的每一个感受。坚持跑步、陪父母散步、抽时间做家务, 在这些琐碎而简单的事情中找回热情、痛感和快乐。培养一种或几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爱好, 人在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行为时, 会产生“沉浸体验”, 即在行为过程中集中注意, 过滤掉不相关的知觉, 而沉浸体验的发生伴随着九个因素:每一步有明确的目标;对行动有迅速的反馈;挑战和技巧之间的平衡;行动和意识相融合;摒除杂念;不必担心失败;自我意识消失;时间感歪曲;行动具有自身的目的。[9]其中消失的自我意识让存在焦虑失去了发展根基, 而沉浸中可能出现的“高峰体验”可以产生满足感, 全心投入带来的是归属感, 在展示和交流的过程中可以感到成就感, 而满足感、归属感和成就感的培养会催生自身价值感的上升, 如果存在是有价值的, 那么实现价值的责任感就是存在感最好的催化剂。

四、结语

存在焦虑的形式和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作为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在自媒体时代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无论从哲学视角还是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维度, 都需要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推动。正视存在焦虑的客观存在, 合理引导和控制存在焦虑, 不仅是自我发展的先决条件, 也是解决其他问题的必要条件。

焦虑的幸福时代论文 篇2

企业家们的焦虑也在新媒体时代被空前放大,他们面对着一个前所未有的生态圈:互联网+、供给侧改革、工匠精神、产业政策、资本市场上的野蛮人……生态圈也是他们亢奋而又焦虑的一个方向,不知从何时起,产业链的重构和生态圈的布局成为企业家口中的高频词汇。

他们都有一个根本性的焦虑:中国能否在这一场复杂的新历史时期实现转型。

身份焦虑症

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托克维尔用了一章的篇幅述说“为什么富足的美国人常常如此焦躁不安?”,“永不知足”同“过高期望”以及“妒嫉”:美国自杀率不高,焦虑症却猛增。可见美国梦也有它病态的一面。

今天,美国梦消停了,中国梦大行其道,于是轮到中国人焦虑了。三十多年来,中国人从权力规定的生活中走出,又进入了一个被商业绑架的生活。

中国古人被三纲五常规定着,淡定安逸。改革开放前有单位规定着,生老病死有人管。现在没人规定了,那就接受市场经济的苦逼历练吧!

生活方式就是限制方式。你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就是选择了某种限制,无一例外。卢梭早就说过: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相对三纲五常和单位领导,本人宁愿选择被商品经济规定。理由简单,因为有相对的选择的自由(Freedom of choice)。

焦虑是自由的伴随物。当你能相对“自由”地追名逐利时,焦虑即空前增加。《身份的焦虑》的作者阿兰·德波顿提示中国人:新的经济自由使数亿中国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然而,在繁荣的经济大潮中,一个已经困扰西方世界长达数世纪的问题也东渡到了中国:那就是身份的焦慮。

“身份的焦虑是我们对自己在世界中地位的担忧。不管我们是一帆风顺、步步高升,还是举步维艰、江河日下,都难以摆脱这种烦恼。为何身份的问题会令我们寝食难安呢?原因甚为简单,身份的高低决定了人情冷暖:当我们平步青云时,他人都笑颜逢迎;而一旦被扫地出门,就只落得人走茶凉了。其结果是,我们每个人都惟恐失去身份地位……”

是的,每时每刻都被成功人士的故事所包围。传媒、饭桌、颁奖会,无孔不入地叫嚣:要成功!要成功!我们能接受一个远在天边人的成功,却不能接受一个身边人的晋升或中彩。

亚当·斯密在他的《道德情操论》中感叹:“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辛苦劳作、来回奔波到底为了什么呢?被他人注意、被他人关怀,得到他人的同情、赞美和支持。”对人最严厉的惩罚就是把他扔到繁华的大街上却无人关注。

时代正做一个国家崛起、经济腾飞的大局,所有人都参与其中——你也必须要证明自己的成功,可是,当所有人都在成功大道上狂奔时,拥堵和踩踏有可能是其中的一个主题。

被伤害的实体

焦虑无所不在,中产的焦虑更多的来源于一种生活方式的“下流”,企业家们的焦虑则更多的考虑到生存问题。当然,他们也有身份焦虑: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通过的《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被他们解读为:中央一锤定音,决定大赦民企历史原罪。

实体衰退的论断随处可见。传统产业、实体经济,这个体现了中国三十年经济奇迹、助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领域正面临着不确定的未来。高楼宴会,一时繁华,但转眼之间,一个巨无霸式的企业就可能倒闭。

于是,似乎每一位中国商人都几乎把“颠覆”、“破坏”和“互联网思维”挂在嘴边,看起来越成功的商人,越是为这些概念所迷醉。当他们听到这些词汇,就如同听到海妖歌声的水手,反而在美国,所谓的“传统产业”却没有如此明显的焦虑,而“新经济”也没有看起来像一个全新的物种。

互联网正在重构产业链条,中国传统产业的真实焦虑并非来自技术进步所造成的跨界入侵,而是面对变化产生了“失重感”。其实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并不是一个新谚语,过去“黄金十年”中到处都是风口,任何猪都有飞起来的机会。当增长曲线陡然下折,熟悉的风口突然消失,固有框架中的不合理之处暴露无疑。

回首这十年,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在中国非常不受待见,而政策导向性也让中国制造的处境颇为尴尬。

正当中国制造业苦苦挣扎于个位数的利润之时,房地产经济却能高调宣布能轻松攫取30%的利润,这让苦逼的制造企业心理大面积失衡,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海尔、康佳等知名制造业也都进军房地产,而一些央企也想趁机捞上一笔。针对资本进入房地产,特别是央企和大型制造资本,国家曾设有明确限制,但依旧不能改变“房地产最受资本青睐”的格局。

更可怕的是,房地产也仅仅是这个国家畸形虚拟经济的其中之一,全民投机炒股,琳琅满目的成功学培训机构,每年翻修一次的城市道路……这些机构和政策把大量的民间资本全部吸走,留给制造业的空间越来越小。

比“被征服”更为可怕的,

是“不知道会被谁征服”

有人说,这个时代最大的焦虑和尴尬,无疑来自于互联网带来的各种“革命”。

事实的确如此,互联网思维已经改造了牛腩、改造了煎饼果子、改造了电视机……并将要改造更多的传统行业。甚至于最近跟一帮记者朋友聊天,大家也开始抱怨:“现在的财经记者,全都已经变成了IT记者,眼里再也装不下其他东西。”

转眼之间,互联网思维已经席卷大江南北,圈里圈外嘴里身上,大有倾倒众生、一统江湖的态势。

陷入焦虑的,还不仅仅是传统行业。“之前我们开玩笑,你是传统企业,我是互联网企业。现在变了,你是传统互联网企业,我是移动互联网企业……”就连美团网CEO王兴也坦言,“我也很焦虑,怕成为传统互联网企业”。

这是一个随时可能出现颠覆者的时代。那些曾经创造无数辉煌的核心竞争力正在成为企业的束缚,不改变就意味着死亡。

在新一轮商业大潮的扑打之下,“传统”似乎成为“焦虑”的代名词——过去不再成立,未来看不清晰。当你还在千辛万苦、跋山涉水,人家80、90后直接轻舟已过万重山。毫无疑问,你的存在就是被颠覆的,就是被逆袭和被征服的。

比“被征服”更为可怕的,是“不知道会被谁征服”。对于林林总总的新玩意,人们从最初的“看不起、看不清、看不懂”,到“追不上”,最后只好徒呼“天亡我也,非战之罪。”

一方面,人们承受着现实世界急剧变化的巨大压力;另一面,互联网成为了人们的另一个外挂“器官”,不断填喂信息,在弥合人们信息饥渴的同时,又制造着更大的信息焦虑。于是,现在又流行起一个新词——众症时代,泛指各种古怪病症,如拖延症、社交恐惧症、选择障碍症、注意力匮乏症等,病因暧昧且无计可施。

从这个意义上看,任何一种“症”都是人们对于自身不安全感、焦虑和恐慌的对抗与解压,同时更是这个时代病灶的映射。在《大家都有病》这部漫画的扉页上有句话:“是我们每个人那颗受伤的心病了?还是这整个时代病了?”

论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的信息焦虑 篇3

1 信息焦虑、信息焦虑症及其表现

信息焦虑(Information Anxiety)一词是美国信息构建大师Richard Saul Wurman于1989年在其所著的Information Anxiety中首次提出的[1]。他提出“当人们不理解信息时,感到被淹没在大量要理解的信息里时,不知道某种信息是否存在时,不知道到哪里查找信息时,或者知道到哪里查找信息却不能对其进行访问时,就会产生信息焦虑”[2]。病因是由于大脑长期大量接受、处理信息,造成大脑皮层活动抑制。一些长时间看电视或上网的人因此很容易出现突发性的恶心、呕吐、焦躁、神经衰弱、精神疲惫等症状。

当外界信息输入大脑,人体大脑就有高级中枢去综合、分析和判断,并进行一番信息加工。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繁杂信息后,来不及分解消化,超出机体的承受力,由此便会造成一系列的自我强迫和紧张。这种情绪非常接近精神病学中的焦虑症状,所以,这种因工作信息接触过多引起症状的情况被一些人称为“信息焦虑症”[3]。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是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部的孙彼得教授,他发现在信息爆炸时代,人们对信息的吸收是成平方数增长的,但面对如此大量的信息,人类的思维模式还没有很好地调整到可以接受如此大量信息的阶段,由此就会造成一系列的自我强迫和紧张,非常接近精神病学中的焦虑症状。实际上是过量信息作用于人的一种焦虑心理反应,也是信息焦虑症的表现。而知识焦虑,是对信息时代中知识群体一种心理状态的放大性描述,也是对焦虑症的一种新的发展和扩充。这是一种身心障碍,被定名为“信息焦虑综合症”,也叫“知识焦虑综合症”。

相关研究表明,信息焦虑症的易患人群是年龄在25~40岁、拥有高学历的成年人。从职业来讲,记者、广告员、信息员、网站管理员、情报人员、监听人员、间谍等都是该症的高发人群。常常在没有任何病理变化,也没有任何器质性改变的前提下,突发性地出现恶心、呕吐、焦躁、神经衰弱、精神疲惫等症状,女性还会并发停经、闭经和痛经等妇科疾病。这些人发病间隔不一,起病时间也不一定。

过量地吸收信息,并非是一个主动意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被动的行为。从日常生活上看,每天连续看电视、听广播的人和每天都泡在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的人都很容易引发焦虑。在信息时代,图书馆的工作环境转变为以网络和电脑为主,数字图书馆的迅速发展为馆员信息焦虑的滋生提供了温床,信息焦虑症的患病比例也在不断增加。信息焦虑症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有:(1)短期内要检查数遍手机,当发现没有人来电或来短信,有很深的失落感。(2)每天登录N遍电子邮箱,反复检查邮件。(3)当因为某种原因不能上网时,整个人极度焦虑难受。(4)下意识地登录无聊网站搜索无聊图片,乐此不疲地享受这类肤浅的快感。(5)总是怕自己跟不上潮流,会花大量的时间去搜集一些新近流行的事情。(6)喜欢信息胜过真实的生活以及人际交往。(7)最喜欢在BBS上跟贴,以及同人讨论无聊的八卦新闻。(8)每天十来个小时地挂在MSN或QQ上,可以同时跟N个人聊天,闲下来一点点都会急得没法过。(9)喜欢被信息淹没的感觉,玩电脑游戏的时候会有一种强烈的满足感,不断延长游戏时间。但现实生活中有时会觉得自己一团糟。(10)经常容易一会儿自我贬低,一会儿自我吹嘘。处世比较极端,不容易妥协。如果符合其中两条以上,就很可能患上了“信息焦虑”。

2 图书馆员信息焦虑的诱因

在以住的研究中,学者所研究的图书馆信息焦虑问题更多关注的是读者身处图书馆时、利用图书馆过程中所产生的焦虑情绪,而对图书馆工作者本身却缺乏应有的关注。图书馆在注重读者服务的同时,也应该把目光投向自己的馆员,这也符合“以人为本”的原则。

Wurman R S认为信息焦虑是由用户真正能够理解的信息与他们以为应该理解的信息之间持续增大的鸿沟而引起的,是数据和信息之间的一个黑洞,当信息未能告知用户想知道或者需要知道的内容时,用户就会产生信息焦虑[2]。

图书馆技术的成熟,成功的使图书馆员由“信息收藏人”转变为“信息看门人”。借助良好的交流平台,图书馆员可方便快捷的为用户提供高精度、高质量的信息存取服务,实现理想化的快、全、省、便、准,而不必担心时间、空间的障碍。因此,造成了图书馆员成为潜在“信息焦虑综合症”的高危人群之一。如果说,图书馆员是解决信息焦虑的合适人选,那么,同样面对海量信息,甚至需要为用户各种各样问题而服务的图书馆员最易患上此症。虽然图书馆馆员都是经过训练的人员,但训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信息的获取过程,需要不断接受如何“接受信息、分析信息、提供信息”的知识。

信息时代的图书馆员由于从业压力增大,知识快速更新的职业中的人出现焦躁、神经衰弱、精神疲惫等症状颇为普遍。在调查中,那些被访的图书馆员也均表示,因为焦躁和烦闷,有过一些生理反应,最为多见的有因为神经亢奋而无法入睡,但也有被访者表示有精神疲惫而反常嗜睡的。但没有发生过更严重的生理反应。

馆员信息焦虑一般主要有以下几种诱因:(1)信息消化不良:出现偏头痛、头昏脑胀、注意力分散等现象,严重的还会导致高血压、心律不齐、紧张性休克等;(2)信息干扰:出现思绪混乱,判断力下降;(3)信息恐惧:出现惶恐不安、失眠健忘、食欲不振、心悸气短等症状,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4]。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馆员信息焦虑的症状可变现为:对自己的信息素质产生怀疑,从而产生焦虑情绪,呈现出对信息刺激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性过强,怀疑一切信息的真伪,缺乏自信等症状,这种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排解,同样会损害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学家认为,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适度的信息焦虑是必要的,但过度的焦虑则是有害的。

3 消除高校图书馆青年馆员心理焦虑的对策

图书馆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短期的信息焦虑就如同伤风感冒一样正常,对身心、生活、工作没有什么大的妨碍,而长期的信息焦虑,可能使人面容憔悴,体重下降,甚至诱发疾病,其实,信息焦虑综合症本身并不可怕,也不用担心它会转发为精神疾病,只要能找到它的起因并在生活中多加注意,就能有效缓解焦虑症状。以下的方法可以有所帮助:

1)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营养神经的药物;必要时咨询心理医生。

2)针对躯体症状,可以让自己从头到脚先紧张起来,然后再一步一步放松。

3)每天保证睡眠9h。

4)每天接受信息的媒体不超过两种。

5)每天的工作列出计划,尽量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

6)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每天睡前坚持锻炼15min。

7)保证脑健康,确保为脑部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如神经酸等,且每天大量饮水,饮水量要超过3000mL。

8)生活有规律,保持情绪乐观,减少娱乐,严禁饮酒[4]。

图书馆馆员信息焦虑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有效排解。

3.1 提高信息甄别能力,学会归类和放弃

在网络信息时代,馆员要学会为自己进行信息卸载,减轻信息压力,以保证对有助于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知识的理解和吸收[5]。馆员只有加强信息的检索能力、甄别能力、转化能力,才能将海量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减少信息冗余,避免信息恐慌。同时要把信息进行良好归类,及时放弃那些自己并不必需的信息,有利于大脑清理。此外,无论是下班还是休假,当自己处于休息状态,应该注意调节并尽量彻底放松自己身心。

3.2 养成看报习惯

虽然网络能够较快获得大量信息,但是筛选这些海量信息以得出真正需要的资源,需要一个过程,但有人可能存在投篮心理,无论什么信息都看并统统兜进脑海。所以一旦失去信息来源觉得很不适应。传统的报刊可能可以避免这个问题,通过报纸编辑的筛选,阅读可能省心很多,而且还可以看到相关报道的深度分析与评论。

3.3 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时间

例如,每天接受信息的媒体不超过两种,保证9小时睡眠、大量饮水、生活有规律等,这些措施都能有效缓解焦虑症状。

3.4 培养多方面的爱好

信息焦虑馆员也可能往往是过分依赖信息工具且工作认真的人。他们之所以依恋在互联网等信息来源,是因为他们从中感觉到一些虚幻的快乐,所以如果培养一个别的兴趣爱好,如听音乐、玩乐器等,都可能会转移自己这种过分的信息依赖。

4 结语

Richard Saul Wurman在《信息焦虑》(Informa-tion Anxiety)中深入讨论信息焦虑症时认为,信息时代不是信息爆炸,而是非信息(non-information)爆炸,或者是数据爆炸[5]。在信息时代,人类的心理疾病并没有随着医学与心理学的发展而令人欣慰。相反的,科技与文明把人的心灵变得更为拥挤和孤独。信息焦虑症也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是一种焦虑症的异化形式。可以说,在信息时代,信息焦虑症是一种时尚病。人文关怀是图书馆可以用来医治信息时代疾病的良药[6]。

而当代许多图书馆员均认为,自己平素就在信息的“风口浪尖”上过活,随时更新最新信息加以消化利用,是他们工作必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由于身外环境的瞬息万变,使得许多馆员对未来无法确定,甚至充满恐惧。这就必然会造成心理紧张,急躁,严重的甚至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如不断小解,不断洗手,失眠,厌食等。只有懂得恰时地放松和调节,才不会给馆员的精神及生理造成伤害。

摘要:探讨了信息焦虑和信息焦虑症,并根据图书馆员信息焦虑的诱因,提出了图书馆在注重读者服务的同时,也应该把目光投向自己的馆员。针对图书馆员信息焦虑的具体表现,分析得出图书馆员信息焦虑的排解方案。

关键词:信息时代,图书馆员,信息焦虑

参考文献

[1]苏晓芳.开展绿色导读摆脱信息焦虑[J].医学信息学,2009(6):72-74.

[2]荣毅虹,王彩霞.论面向信息焦虑的知识信息服务[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5):6-9,13.

[3]39健康网社区.信息焦虑综合症[EB/OL].(2008-9-8)[2010-9-10].http://d isease.39.net/089/8/639225.htm l.

[4]羊城地铁报.如何预防知识焦虑症[EB/OL].(2008-2-21)[2010-9-10].http://www.libnet.sh.cn

[5]胡艳华.后信息时代图书馆员信息超载与信息焦虑问题研究[J].学理论,2009(12):233-234.

调理好“焦虑时代”的心理噪音 篇4

我们为什么焦虑?陈赛的一篇文章写道:因为我们是焦虑物种的后代,不懂焦虑的祖先早已被野兽吃掉;因为关于人生的重要决定,不得不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做出;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因为我们的自尊和舒适多少依赖于他人的爱与尊重;因为生命本就脆弱,而死亡终归无可避免……焦虑原因还有另一种表述:因为新时代,节奏快,生存压力骤增;因为贫富差距加大,“羡慕嫉妒恨”是常有的心理情绪等。

焦虑是如何发生的?有心理学家认为,焦虑是想像力用错了地方。我们无比强大的想像力,使我们脱离具体的情景,从一个小小的不安和担忧,越滚越大,最终变成压倒性的恐慌和焦虑。如:工作搞砸了怎么办,万一失业了怎么办,房贷还未还清,小孩上学还没着落……有的心理学家说,焦虑跟抑郁和压力相关。抑郁和焦虑同为心理的两种症状,某些状况下可以互为因果;但焦虑更多地反映在心理上的恐惧、痛苦和不安,是人们面对压力的情绪反应。

现代生理学发现,压力和焦虑会引起身体的应激反应,大脑丘脑的下部、大脑边缘系统会发生以皮质类固醇为主的激素释放,你会呼吸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糖水平激增,还会暂时关闭免疫反应、消化、体液分泌等功能。如果应激反应一直不关闭,演变成了慢性压力,长时间过高水平的荷尔蒙会损伤免疫系统、骨骼肌肉和结缔组织,造成糖代谢、体液代谢紊乱。临床研究已证明,90%的健康问题与压力相关。

严重的焦虑心理会改变外在行为:如情绪消沉、吸烟饮酒量加大、生活失去趣味、运动量减少、饮食失控等。行为固化成习惯后,不良的生活方式又引发多种慢性病及早衰。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没有哪一种灾难比心理危机带给人更多的痛苦。

改变思维方式、加强心性修养、确定人生定位,当是减少焦虑的根本。活在世上,谁也回避不了压力。学会接纳它、与之和平共处,消退一波又一波的焦虑,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法则。找出焦虑的根源加以分析;加强亲友间的沟通;转移注意力;提升自身能力;建立平衡,留出休整空间等……

焦虑的幸福时代论文 篇5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4年10月26—31日,选择2014年第四军医大学秋季入学的大学一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 对这些新入学大学生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CSLSS)、感知压力问卷(PSS)、状态- 特质焦虑问卷(STAI)进行测评。实际测评363名,剔除13名有明显错误、漏填或前后填写矛盾的无效问卷,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6.42%,实际调查350名。调查对象均为汉族,年龄平均18岁,未婚。独生子女140名,占40%;非独生子女210名,占60%。农村户籍253名,占72.3%;城镇97名,占27.7%。入学校前都通过了身体检查与心理检查,无重大身心疾病。

1.2方法

1.2.1幸福感指数量表该量表是根据Campbell等编写的幸福感指数(Index of Well- Being)于1971年在我国完成中译本。该量表属于自评量表, 由8个项目组成,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情感的内涵,其计分范围为8~56分。体现了从最幸福到最不幸福的程度变化。低分主要表现为充满希望,快乐,有趣,朋友很多,有奖励,有价值,充实,生活对我太好了。高分主要表现为无望,痛苦,厌倦,孤独,沮丧,无用,空虚,生活未给予我任何机会[3]。

1.2.2STAI该量表是由Spielberger等编制,并于1988年翻译成中文版在国内开始广泛使用,目的是评定人格特质性焦虑倾向和焦虑情绪状态。共40道题, 分为2个分量表:状态焦虑量表(S-AI)和特质焦虑量表(T-AI)。S-AI包括1~20题,T-AI包括21~40题,有正性和负性情绪条目。该量表的一致性、会聚性、区分性和结构性经测试均比较满意。量表实行1~4级评分。分别计算2个量表的分值,最小值20,最大值80, 分值越大反映焦虑程度越高[4]。

1.2.3 CSLSS用于评定大学生的生活质量,为王宇中等编制,在方法上借鉴了Campbell等人编写的幸福感指数(Indexof Well- Being)项目的编写方法和计分形式[5]。

1.2.4 PSS由Cohen编制共有14个条目组成的自陈式问卷,主要测量生理症状、愤怒压抑和满意度。该量表也使用广泛,是典型地结合了压力反应和主观感受两方面测量的压力量表[6]。

1.2.5测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现场调查,所有人员均在统一的指导用语下,按照上述问卷依次顺序进行测评。30 min内完成,并当场回收。

1.2.6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9.0进行描述统计、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各类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取 α=0.05。

2结果

2.1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压力和焦虑的总体得分情况在350名的大学生中,高主观幸福感组的状态焦虑总分为(41.88±10.79) 分,低主观幸福感组为(34.06±8.98) 分;高主观幸福感组的特质焦虑总分为(42.25±10.08)分,低主观幸福感组为(36.19±8.88)分; 高主观幸福感组的生活满意度总分为(18.15±7.07)分, 低主观幸福感组为(24.50±4.7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 4.051、- 3.257、5.052,均P<0.05)。

2.2不同特征的大学生各量表的评分比较对所学专业满意的大学生其状态焦虑、特质焦虑、主观幸福感得分明显低于对所学专业不满意的学生。不同特征的大学生在压力和生活满意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与压力和焦虑的关系

2.3.1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与压力、焦虑的相关情况主观幸福感与状态焦虑、特质焦虑有显著的正相关,与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负相关;生活满意度与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呈显著负相关,与压力呈正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2不同主观幸福感大学生的压力、焦虑和生活满意度状况比较以主观幸福感的总分从高到低排序,高于平均数1个标准差到最大值的被视为高主观幸福感组,低于平均数1个标准差到最小值的被视为低主观幸福感组。高主观幸福感68名,占19.4 %;低主观幸福感40名, 占11.4 %。高、低主观幸福感组的大学生其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和生活满意度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主观幸福感组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分数显著低于高主观幸福感组;低主观幸福感组生活满意度分数显著高于高主观幸福感组。在压力方面高低主观幸福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注:a为P<0.05,b为P<0.01。

2.3.3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以压力、状态焦虑、特质焦虑、生活满意度为自变量,以主观幸福感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回归方程:主观幸福感=0.217×状态焦虑+0.02×特质焦虑-0.292×生活满意度- 0.059×压力(R=0.414,R2=0.171,调整后R2=0.162)。4个自变量与主观幸福感变量的多元相关系数(R)为0.414,其R2为0.171,即4个自变量共可解释主观幸福感变量17.1%的变异量。4个自变量中,状态焦虑、特质焦虑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正数,表示其对主观幸福感变量的影响为正向;生活满意度、压力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负数,表示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负向。在此回归模型中,状态焦虑、生活满意度对主观幸福感变量有显著影响。从标准化回归系数来看,状态焦虑和生活满意度的 β 系数值相对较大,表示这2个预测变量对主观幸福感有较高解释力。见表4。

3讨论

本结果显示:1不同特征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焦虑存在差异,对所学专业满意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较不满意的低,其焦虑状态也高。可能是因为新入学的大学生,对大学期间的学习有了更明确的喜厌,如果考上的专业不是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在开始学习过程中就难以投入足够的热情,会较容易产生焦虑情绪,主观幸福感得分也相应较高,反映出内心的不快。相反,那些如愿考入自己喜欢专业的大学生,学习热情相对高涨,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多地体会到学习生活的乐趣, 不易出现焦虑。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强调了情感和归属的需求与个体的教育经历密切相关,在群体中,受教育经历是否满意,自然会影响相应的感知觉及情绪状态的好坏,而这种状态会进一步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健康[7]。分配不同满意度专业的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 状态焦虑及特质焦虑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的许多心理障碍均是由于专业分配的不满意而造成的。这种不满意的消极情绪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如果消极情绪不被消除,将影响或传染给更多的大学同学,很大程度降低了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已有研究表明,与大学生特质焦虑有关的生活事件为人际交往、学习压力、 适应等[8]。本文已予以验证,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状态焦虑、特质焦虑有较高的相关度(P<0.01)。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不同生活满意度的人在知觉、思维和行动方面都有所差异。以感知觉为例,生活满意度低的人往往产生更高的焦虑和抑郁情绪[9]。本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一般生活满意度与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存在负相关,与前人研究一致[10]。一般而言,高生活满意度可能有更好的创造力和抗压能力,但也有研究表明,一些特殊情境下较高的生活满意度会产生负面作用[3]。本研究中,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与压力呈正相关,这可能是由于高生活满意度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表现有较高要求,这种超出能力的高要求反而增加了额外的压力[8]。高、低主观幸福感组大学生的状态焦虑、特质焦虑、生活满意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高主观幸福感的大学生其生活满意度更低,而焦虑水平更高。高、低主观幸福感组在压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是由于大学生都处于同样的环境应激源下,压力方面的差异不明显。3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状态焦虑和生活满意度等对主观幸福感高低水平有显著地影响(P<0.05), 与前人的研究结论不矛盾[11]。特质焦虑和压力是重要的人格变量,说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较少受人格特质性方面的影响,而是与状态焦虑及生活满意度密切相关, 表明状态焦虑和生活满意度作为预测变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是个体与群体相互影响的结果,主要与个人因素、社会因素以及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水平有关[12]。年轻学子在步入大学后,面对的是全新的环境,在这种自主自觉安排学习生活的情境下极度容易诱发各种心理问题。以往研究表明,对新入学的大学生进行全面地、多维度的心理支持与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其心理韧性,减少不良心理应激反应,优化主观幸福感[13]。本文结果表明,状态焦虑和生活满意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而生活满意度又与焦虑和压力程度有相关。因此,应考虑对新入学的大学生采取有效的心理支持与辅导,提高其自信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学生的焦虑程度,从而减少主观幸福感不良的情况。

焦虑的幸福时代论文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某市2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273例。纳入标准: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4],并经颅脑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确诊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年龄≥18岁,无明显语言、意识障碍;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脑出血病人、严重认知障碍、语言功能障碍、精神疾病障碍者及伴有严重的心、肺、肝、肾疾病或恶性肿瘤等其他危重疾病者。

1.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病人进行资料的收集,问卷内容包括病人的一般资料、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及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90份,收回有效问卷273份,有效回收率为94.12%。

1.3 调查工具

1.3.1 病人的一般资料

病人的一般资料包括社会资料及疾病相关资料两部分,其中病人的社会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工作状况、文化程度、医疗费来源等;疾病相关资料包括疾病是否首发、伴随疾病个数、是否功能障碍等。

1.3.2 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 Scale of Happiness,MUNSH)

该量表由Kozma和Stones研制[5],1997年被刘仁刚翻译和修订。包括正性情感(PA)、负性情感(NA)、正性体验(PE)和负性体验(NE)4个维度共24个条目,每个条目回答“是”计2分,回答“否”计0分。总的幸福度=PA-NA+PE-NE,总分范围为-24~+24,为便于计算,加上常数24,计分范围为0分~48分。得分越高,说明幸福度越高。MUNSH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内部一致性较好[6]。判定标准:主观幸福感总分≥36分为高主观幸福感水平,主观幸福感总分≤12分为低主观幸福感水平,主观幸福感总分介于两者之间为中等主观幸福感水平。

1.3.3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

该量表由Zigmond与Snaith[7]编制,叶维菲等[8]将其翻译为中文,研究者多用此量表来评估医院病人抑郁或焦虑症状。其为自评量表,包括焦虑和抑郁2个分量表共14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即每个条目为0分~3分,每个分量表0分~21分,量表总分0分~42分。每个分量表的总分分级为:0分~7分属于正常,8分~10分属于轻度,11分~21分属于重度[9]。本研究将各分量表得分≥8作为焦虑、抑郁症状阳性的入选标准。得分越高,表示病人存在焦虑或抑郁的可能性越大。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7.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描述、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等,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人的基本情况

273例病人男164例,女109例;年龄31岁~89岁(64.73岁±11.48岁);有配偶227例,无配偶46例;其中在职33例,离职或退休125例,无业115例;有功能障碍者114例,无功能障碍者159例。

2.2 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主观幸福感状况

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主观幸福感总分为33.00分±10.72分,病人主观幸福感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正性情感、负性情感、正性体验和负性体验分别为(6.45分±3.43分)、(2.47分±2.91分)、(8.91分±3.81分)和(3.89分±3.14分)。

2.3 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焦虑、抑郁状况

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焦虑得分为5.24分±3.60分,其中得分正常203例,轻度焦虑47例,重度焦虑23例,焦虑发生率为25.6%;病人抑郁得分为5.85±4.24分,其中得分正常179例,轻度抑郁49例,重度抑郁45例,抑郁发生率为34.4%。

2.4 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主观幸福感与医院抑郁焦虑的相关性

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主观幸福感总分、正性情感、正性体验与焦虑分、抑郁分呈负相关(P<0.01),而负性情感和负性体验与之相反。见表1。

3 讨论

3.1 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本研究中病人主观幸福感总分为33.01分±10.71分,低于老年人幸福感的平均值34.6分[10],与魏洪娟[11]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与脑卒中多为急性或亚急性疾病,病人身体功能突然丧失,缺少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12],对疾病预后尚不确定有关。护理人员应对病人认真讲解脑卒中的相关知识,解答病人的疑惑,增加其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提升病人治疗疾病的信心,消除心理负担,同时,应充分调动病人家属及社会的一切可利用资源,提升病人的主观幸福感。

3.2 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焦虑抑郁的特点

本研究中病人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25.6%、34.4%,略低于杨亚平等[13]的调查结果,这可能与调查研究对象的纳入排除标准不同有关,本次调查的脑卒中病人并非都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从病情来说相对较轻;另外,研究者与研究区域的不同也可能会使调查结果产生差异。心理特征是脑卒中后抑郁和焦虑症状的重要危险因素[14],病人的心理状态对其病情的康复进程有显著的影响[15]。提示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病情采取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减轻病人的抑郁、焦虑症状,促进其病情的康复。

3.3 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主观幸福感与抑郁焦虑的相关性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焦虑抑郁症状与其总主观幸福感呈中度负相关。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对其生活状态的评价与感受[16]。而消极的情绪状态会影响病人对自身疾病症状及周围环境的客观认知与评价[17]。这可能是因为脑卒中病人发病急骤,因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和缺乏脑卒中相关知识,给病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影响的同时使病人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致使其对自身疾病及周围环境有不好的认知与评价,主观幸福感水平较低。

4 小结

综上所述,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主观幸福感与其焦虑、抑郁状况呈密切负相关。因此,护理工作人员可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如向病人解释疾病的病因、发展和转归,使病人对疾病有良好的认识,以克服其对疾病的恐惧心理;调动病人家属及社会的可利用资源,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等,最终达到减轻病人的焦虑抑郁状况,提升病人主观幸福感,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摘要:[目的]了解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主观幸福感与焦虑、抑郁的状况,并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273例住院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主观幸福感总分为33.00分±10.72分,焦虑得分5.24分±3.60分,抑郁得分5.85分±4.24分,病人主观幸福感与焦虑、抑郁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67(P<0.01)、-0.568(P<0.01)。[结论]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主观幸福感有所降低,焦虑和抑郁对病人主观幸福感有负性影响。护理人员应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减轻病人焦虑、抑郁状况,提升病人主观幸福感,提高生活质量。

焦虑的幸福时代论文 篇7

“信息焦虑”是由于大脑对过多的信息输入的一种承受力和适应性降低的表现。人体对外界信息的输入, 需要大脑高级中枢去综合、分析和判断, 对信息进行加工。如果在短时间内接受复杂的信息但是无法消化, 超出机体承受力, 它会造成两方面的不适:一是生理性的不适, 包括头晕, 焦躁, 出汗甚至呕吐等;二是心理性的不适, 比如抑郁、紧张、疲乏、思维迟钝、判断力下降等。1989年美国学者Wurman在《Information Anxiety》一书中首次提出“信息焦虑”的概念, 他认为, 信息焦虑是数据和知识之间的一个黑洞, 在信息不能告知人们需要了解的东西时, 它就会产生[1]。

今天,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速普及, 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 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人都可以上网, 人人都可以在网上留下信息。一个人在网络上发布的信息可以在下一秒钟被成千上万个人浏览, 信息传递的速度, 深度和广度较之以往有了质的变化。与之相对应, 每个人在网络中、搜寻信息时都面临着信息量过大, 无法穷尽的困境, 再加上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带来的压力, 作为个体就很容易产生“信息焦虑”现象。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信息焦虑”的主要表现

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活跃而富有朝气的群体, 非常容易理解并掌握网络技术和应用, 再加上大学生群体独特的特点, 在他们中间产生“信息焦虑”现象也非常多, 具体表现在:

1. 学习。

互联网的最大特点, 就是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的单一方式, 带来了接受和发送信息的自由选择。“在网络传播中, 用户不仅可以在较大的、几乎接近于无限的范围内选择信息, 还可以通过计算机操作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放大和重新组合, 改变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2]网络上的学习资源是非常多的, 从学习内容, 学习方法, 学习经验, 学习总结, 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这对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 拓宽知识面或者是增加知识点是非常有益的, 但过于丰富的网络资源也给大学生学习带来了负面作用。“过量的信息也使有用的信息被淹没, 从而找不到有用的信息, 出现与信息荒漠化同样的效果, 这就像黑格尔所说的, 在绝对的光明中和在绝对的黑暗中一样, 什么也看不见。”[3]

2. 生活。

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多文化的社会, 网络则利用它快捷方便的优势把这些多元化的观点迅速传播开来, 打开任意一个综合性网站, 雅虎、新浪、搜狐之类, 你可以找到与现代生活相关的很多频道, 比如房产、家具、服饰、美容等等。这些信息在扩大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 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这些信息可能会增长大学生的攀比、虚荣心理, 让一些世俗的观点过早进入大学生尚不成熟的心灵, 导致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集中, 不能努力踏实的学习, 而总是思考着如何致富, 如何享受生活方面。而现实情况是这些事情对于绝大多数学生都很遥远, 无法在短期内实现, 过多浏览了这些方面的信息, 只会导致学生的浮躁, 不安定, 产生求之而不得的情况。“久而久之, 我们的注意力就只能凋动起‘无所用心’的感官去从事在网上的‘浏览’活动, 一种仅仅是为了‘打发时间’的信息消费, 而少自‘深度的阅读’和思想的创造。”[4]

3. 择业。

在择业过程中大学生的“信息焦虑”心理体现的更为明显。由于近年来毕业生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 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严峻。一些非重点高校和专科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压力更大。各种关于成功学、职业分析、人生规划之类的资料层出不穷, 网络上关于这方面的信息则是数不胜数, 而面对形形色色, 似是而非却又有一定道理的观点, 大学生往往不知如何选择。同时, 很多单位开始在网络上招聘员工, 网络信息互动的便利性使得大学生出现海投现象, 然而过多的招聘信息又让大学生在投递面试中出现既怕错过每一个好机会, 又没有那么多精力穷尽信息的情形, 造成“信息焦虑”。

三、网络时代大学生产生“信息焦虑”的原因

1. 客观原因。

(1) 信息时代的海量信息贮存及其传递便利性。信息技术的进步可以把一个图书馆的所有资料浓缩在一个光盘里面, 而网络技术的发展让这些信息的传播成本变得非常的低廉, 与以往任何时代相比, 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便利性以及获取内容丰富程度, 信息方式的多样性有了质的提高。巨量信息的获取乃至“信息焦虑”的产生对于社会个体都有了产生的可能性。 (2) 多元价值观。今天的中国社会仍处于转型时期, 多元价值观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 且各种价值观在一定时期或一定范围之内自有其合理的地方。多元的价值观通过各种信息载体在网络上飞速传播, 各种不同的价值观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因特网的力量最终表现在它让整个世界像北美人一样去思考、去写”, 这也是一种电子殖民主义。”[5]多元价值观的存在让大学生面对外面的海量信息进行抉择判断时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标准, 无法作出合适的选择, 而面对海量信息如不能通过选择从而对大部分信息形成屏蔽是很容易形成“信息焦虑”的。 (3) 激烈的市场竞争给学生带来压力。我们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压力无处不在。面对现代文明的高速发展, 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 现代大学生从心理和实践上都没有做好准备, 加上近年来扩招和就业压力, 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学生在毕业前的心理, 使得大四的学生出现情绪沮丧、学习无心、对即将步入的社会生活和个人前途产生迷茫、恐惧进而有可能做出过激行为[6]。他们必然想要搜寻信息寻找合适自己的发展路径, 以求在竞争中获得优势。这种压力逼迫他们在海量信息面前不断搜索, 分析和思考, 过多的信息量会造成信息分析的困难, 就有可能带来“信息焦虑”。

2. 主观原因。

(1) 大学生好奇心强, 对信息获取欲望强。好奇心强是大学生的鲜明个性特点。网络资源的丰富、内容的刺激更催化大学生喜新猎奇的心理, 大学生处于精力旺盛、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的人生最佳阶段, 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是任何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 对大学生而言, 他们渴求了解世界, 了解一切他们未知的知识。 (2) 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 容易产生动摇与迷惘。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转折点上, 对未来的生活虽有向往和迎接挑战的兴奋, 但在社会经验不足和对未来没有明确定位的情况下, 没有他人的引导, 反而更易产生迷茫的心理。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人格发展、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互联网上不但信息量多, 而且传播速度很快, 更新也十分频繁, 大学生在感受网络快速生活节奏的同时, 也很容易沉迷其中, 影响学业和心理健康。 (3) 大学生心理尚不稳定, 情绪起伏较大, 面对压力容易产生焦虑。大学生从生理上看, 正处于人生的青春期, 这一时期人的神经系统还没有完全成熟, 正处于一种较敏感、容易情绪波动的时期;而从心理因素看,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成长于比较单纯的环境, 人生阅历不丰富, 没有受过太多挫折与打击, 心理成熟度要低于更早踏入社会的同龄人。在双重因素影响下, 面对信息超载而产生的压力 (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就业) , 他们就比较容易在思想上造成较大压力, 而很多大学生心理调控能力又较弱, 在这种情况下, 就更加容易形成“信息焦虑”。

四、网络时代大学生“信息焦虑”对策研究

1. 对大学生上网时间适当控制。

学校有必要采取措施对大学生的上网时间进行一定控制, 如宿舍网线控制好开放时间, 对在外通宵上网的严惩。特别是对低年级大学生由于其自控力较弱更有必要在这方面从严要求, 而对高年级学生则主要靠其自我管理, 而对个别“信息焦虑”现象较为严重学生重点监护, 通过与信息源的隔离来戒除网络焦虑的恶性循环。

2. 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大学生要成为有效的信息处理者, 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以合理的信息观指导信息生话, 才能正确处理物质、意识与信息的联系和关系, 才能发挥信息及信息技术合理合法的作用。”[7]大学生面对海量信息, 如果没有一套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指导予以选择, 就有可能面对五花八门的信息无所适从。学校有必要在这方面做大量的工作, 不仅仅是普通形式的大学生讲座、培训, 更重要的是结合多种不同情形的“信息焦虑”情况来探讨大学生应有的人生观、价值观。这种与学生相贴近的探讨对于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会更加积极。

3. 加强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信息焦虑”其实也是一种心理疾病, 在情况严重时也会给大学生身心健康带来伤害, 作为学校在这方面要加强管理工作, 比如说设置相关的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和应付这种现象;再如相关人员 (辅导员、心理咨询人员) 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实践, 从而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应付“信息焦虑”。

参考文献

[1]Wurman RS.Information Anxiety[M].New York:DOUBLEDAY, 1989.

[2]刘景涛, 丁永刚.大学生沉溺于网络交往的心理因素分析及引导对策[J].唐都学刊, 2008, (5) .

[3][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408.

[4]谭楚子.医治网络语境下“信息焦虑综合症”的一剂良药[J].图书馆, 2008, (5) .

[5]王列, 杨雪冬.全球化与世界[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11.

[6]魏明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探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4, (6) .

全民焦虑时代 篇8

看到《人民日报》海外版一篇文章说:

中国进入全民焦虑期——内心紧张不安,担心要发生不利的事,感到不愉快。股票赔得掉底,房贷还差90万,老板常扣工资,买家具是达芬奇,买醋是兑的,买奶粉是有添加剂的,想买车要摇号,想加工资老板不同意,走在路上碰到李双江他儿也就算了,就怕碰到李刚他崽,非死即伤。

只要社会机器滚滚向前,不平衡就在所难免。有一个叫国民幸福指数(GNH)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由南亚的不丹国王提出,他认为人生“基本问题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包括科学技术的种种好处)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因此提出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组成的GNH。

制度寻求者永远只能解决一部分焦虑,身心幸福需要内外兼修。本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们将迎来一个不同于过去三十年的经济格局:增长放缓、外向出口型经济转型、老龄化、国家社会责任变重……经济转型带来的社会转型,必然会让全民再度经历一次“重压”,未来的焦虑源会更多。

上一篇:感悟赏识教育下一篇:监控的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