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治疗焦虑论文

2024-06-30

牙科治疗焦虑论文(精选7篇)

牙科治疗焦虑论文 篇1

所谓牙科焦虑症是指患者因自身对疼痛的畏惧心理, 导致在具体牙科诊断中所存在的一种恐慌状态, 是在临床当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焦虑反应状况。同时也是造成一些患者拒绝就医及相应依从性较低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 导致患者产生焦虑的原因, 除了自身所存在的畏惧状态外, 还可能与就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良心理回忆有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行牙周手术治疗患者126例, 将其按照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74例中男51例, 女23例, 年龄34~56岁, 平均年龄 (37.61±8.9) 岁, 观察组患者在行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52例中男34例, 女18例, 年龄31~58岁, 平均年龄 (36.82±8.3) 岁,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当中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 (1) 对于患者个人隐私, 护理人员要予以保密和尊重, 对医院相关医疗服务向患者进行介绍, 对患者所咨询的问题及时回答, 为患者营造一种温馨和轻松的治疗环境; (2) 在具体治疗过程中, 医护人员要对患者所讲述病情状况, 主动听取, 对患者所存在要求状况进行了解, 并将对患者具体治疗过程予以告知, 并在具体治疗操作中, 应将由于注意事项及治疗步骤所导致的患者不适, 对患者予以告知, 达到对患者紧张情绪缓解的目的[1]; (3) 对于以往治疗当中, 所存在常见性治疗不适和解决办法, 向患者予以提前告知, 将相关疾病方面的预防和保健知识及方法, 主动向患者予以讲解, 对患者治疗后复诊时间予以安排, 并促使患者整个治疗过程, 处于一种舒适治疗环境下展开。

观察组患者在行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治疗前, 相关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 对患者所存在治疗需求状况, 进行全方位了解, 向患者讲述相关牙周手术治疗的最终目的, 与此同时, 还应将相关注意事项、治疗意义及具体方法向患者予以讲解, 对患者所存在的治疗疑问进行解答, 还可利用宣传彩页和幻灯片等手段, 将有关牙周手术许多成功案例进行展示, 并将相应治疗器材的具体信息及效果进行介绍, 达到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自信心的目的[2];对于患者自身意愿, 护理人员要予以尊重, 对于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 医护人员要通过相应措施予以消减;在具体治疗过程中, 通过鼓励性语言, 促使患者情绪放松, 在具体操作中医护人员要做到动作轻柔, 并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下予以操作, 达到有效减轻患者内心焦虑的目的。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表情状况, 要进行及时观察, 并根据患者实际心情特征, 对其采取相应交流方式和方法[3]。

1.3 统计学方法

该研究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相应处理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牙科焦虑量表评分比较

通过对观察组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 治疗后在具体MDAS评分状况, 存在显著降低状况, 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

采用心理护理干预, 对于患者所存在的疼痛程度, 具有重要的降低效果, 利用视觉模拟标尺, 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 当其评分降低3分以上, 则证明其治疗有效, 见表2。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为79.73%, 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为50.0%,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高于后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3 讨论

牙周病作为口腔门诊当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形式, 随着当前相应医学水平的提升, 对其采取相应手术治疗日益广泛。由于牙周病患者自身主动意识、之前治疗经历及相应客观因素影响, 在内心产生不同程度焦虑状况,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治疗紧张及害怕, 更为严重的是拒绝治疗。随着相关护理水平的提升, 相关医务人员对其采取相应心理措施, 帮助其进行治疗给予了高度重视, 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4]。针对牙科焦虑症患者, 医护人员采取相应心理护理干预方法, 能够对患者所存在的紧张情绪予以缓解, 并促使其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环境, 使患者所具有的疼痛的耐受性得到很好的提升作用。针对患者所存在的加氯状况, 可以通过对患者的具体言辞、表情变化及动作细节等, 对恐惧产生的原因予以找出, 在具体沟通方式上, 可根据患者实际状况予以决定[5]。通过向患者对以往治疗成功案例讲解, 达到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 促使患者能够以更加积极心态, 接受相应治疗过程, 从而达到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目的;在具体治疗过程中, 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 达到取得患者信任和理解目的, 从而更好的去配合医护人员, 从而达到提升治疗的满意度和成功率的目的。

综上所述, 对牙周手术患者, 采用心理护理干预, 能够对患者所存在的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具有用药的缓解作用, 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增加效果, 推动治疗效果提升, 在临床当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淑芳.护理干预对牙科焦虑症固定正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当代护士旬刊, 2015, 3:99-101.

[2]尤苏霞, 范晓敏, 刘玺, 等.心理干预加无痛麻醉对降低去髓术患者牙科焦虑症的疗效观察[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2, 10:597-599.

[3]刘晓.心理护理干预对牙髓炎伴牙科焦虑症患者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 2014, 26 (11) :1451-1452.

[4]赖燕群, 李菊兄, 刘俏燕, 等.心理护理干预影响侵袭性牙周炎的效果探析[J].中外医疗, 2013, 34:84-85.

[5]周微, 许朝谊, 陈琪.综合护理干预对牙周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D].贵阳医学院学报, 2014, 39 (2) :281-282.

牙科治疗焦虑论文 篇2

关键词:口腔门诊,牙科焦虑症,影响因素

牙科焦虑症又叫牙科恐惧症、牙科畏惧症, 指的是患者对牙科的治疗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害怕、焦虑等不良心理, 部分较为严重的患者的交感神经系统会出现机能亢进, 机体会表现出耐受性降低、敏感性增高, 甚至逃避治疗[1]。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 我国牙科焦虑症的发病率大约为45.3%, 对牙科患者的早期就诊率以及治疗的效果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2]。在本次研究中, 采用牙科焦虑量表对236例牙科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 旨在探讨影响口腔门诊患者出现牙科焦虑症的主要因素,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01~2015-03, 在我院口腔门诊进行治疗的患者共236例, 其中, 男122例, 女114例;年龄20~45岁, 平均 (30.2±10.8) 岁;92例患者为大专以上学历, 144例患者为大专以下学历;151例患者接受过牙科治疗, 85例患者未接受过牙科治疗。排除精神疾病患者, 排除依从性低的患者, 排除无法正确表达自身感受的患者。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采用牙科焦虑量表对236例牙科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一共发放236份, 236例在同一地点进行答卷。调查问卷均通过匿名回答的方式进行, 答卷的时间是1个小时, 如果在答卷时有患者无法理解问卷内容, 由专门的负责人员为其解释并代为填写。在问卷回收后, 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和分析。

1.3 评价指标

在牙科焦虑量表中, 所包含的问题如:在您准备去医院看牙前, 您的心情如何?当你到了医院时, 您的感觉如何?假设您正在牙科的诊疗室外候诊, 您的心情是怎样的?假设医生准备为您拔牙, 并马上要为您注射麻醉药物, 当注射器放入您的口腔时, 您的感觉如何?假设医生马上要钻您的牙了, 您的心情如何?

所有问题的选项都包括以下5个:A很轻松;B有一点不安;C有些紧张;D有些焦虑或害怕;E很焦虑或者很害怕, 甚至感到身体不适或出汗。其中A表示1分, B表示2分, C表示3分, D表示4分, E表示5分。所有选项的总分就是牙科焦虑量表的得分, 分数越高, 表示患者的焦虑、紧张程度越高, 当得分≥11分时, 表示患者出现了牙科焦虑症[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计数资料的比较经χ2检验, P<0.05, 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调查问卷总共发放236份, 有效问卷回收236份, 回收率为100.0%。236例患者中, 有135例患者出现了牙科焦虑症, 发病率为57.2%。女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文化程度加高的患者, 接受过牙科治疗的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未接受过牙科治疗的患者, P均<0.05。见表1。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 236例口腔门诊患者的牙科焦虑症发病率为57.2%, 发病率较高。相关的研究发现, 牙科焦虑症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患者的早期就诊, 延迟了患者的就诊时间, 有的患者由于太过紧张和焦虑, 甚至对治疗表现出了明显的抗拒和逃避。而口腔疾病一拖再拖, 很容易导致诊断和治疗的复杂性, 而且会大大降低治疗的效果和医生的工作效率[4]。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 女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文化程度加高的患者, 接受过牙科治疗的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未接受过牙科治疗的患者, P均<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研究我们发现, 牙科焦虑症在女性中的发病率为68.42%, 而男性的发病率为48.36%, 女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主要是因为对于焦虑和畏惧, 女性往往会比男性更加敏感, 而男性的耐受力和控制力相较于女性来说, 都更强, 因此发病率较低。

此外, 患者学历的高低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牙科焦虑症的出现, 研究中大专以上的患者的发病率为40.22%, 大专以下的患者的发病率为66.67%, 可以明显看出, 学历越高的患者, 牙科焦虑症的发病率就越低。这主要是因为文化程度越高, 其知识面就越广, 思考问题的角度更全面, 对于牙科治疗就会有更深的、更正确的认识, 因此治疗的依从性会更高。而是否接受过牙科治疗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牙科焦虑症的出现, 研究中接受过牙科治疗的患者的发病率为62.91%, 而没有接受过牙科治疗的患者的发病率为47.06%, 组间差异相当明显。牙科焦虑症的出现与患者的个性素质、直接经历以及间接经验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其中最主要的还是直接经历, 尤其是接受过负性治疗的患者, 其牙科焦虑症的发病率几乎为100.0%。相关的研究调查发现, 无论是否接受过牙科治疗, 患者出现牙科焦虑症都是来源于直接或者间接的不良牙科刺激, 尤其是接受过拔牙、牙周刮治术、根管治疗、牙科治疗印象, 因此会对再次经受这样的不良刺激感到惧怕, 甚至出现烦躁不安、心悸、面色苍白、脉搏加快、出汗、血压升高等生理反应, 导致患者对牙科治疗产生出极强的抵触情绪, 甚至直接逃避[5]。部分初诊者的不良刺激主要来源于周围人的传播, 使他们潜意识地认为牙病的治疗是非常痛苦的, 从而引发牙科焦虑症的出现, 使他们抗拒牙科治疗。梅妹等人[6]在研究中还发现, 年龄和收入也是影响牙科患者出现牙科焦虑症的因素, 他们发现患者的年龄与牙科焦虑症的产生呈负相关的关系, 在40岁以上的患者中发病率更高。此外, 收入与牙科焦虑症的产生也是呈负相关。在本次研究中, 这两种因素都没有包含在内, 因此在未来还需要进行更深入、更进一步的研究。

综上所述, 在口腔门诊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牙科焦虑症的发病率较高, 患者的性别、学历以及是否接受过牙科治疗是导致患者出现牙科焦虑症的主要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刘鑫, 董天贞, 邓蔓菁, 等.青少年心理行为与牙科焦虑症的相关性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 2010, 26 (19) :1086-1088

[2]辛伦忠.成人牙科焦虑症及其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J].广东医学, 2012, 27 (12) :1895-1897

[3]邓咏梅, 王金华, 何松霖, 等.重庆市口腔医院门诊成人患者牙科焦虑症调查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2, 37 (10) :918-920

[4]唐彧, 朱亚琴.口腔门诊成人牙科焦虑症调查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 2013, 22 (16) :695-697

[5]孟芳.口腔正畸患者中牙科焦虑症现状和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20 (13) :159-160

牙科治疗焦虑论文 篇3

牙科焦虑症 (dental anxiety, DA) 又称牙科畏惧症 (denta fear, DF) 是指患者对牙科诊治过程或其中某些环节有不同程度的害怕, 表现为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的体征[1]。拔牙是牙槽外科常见手术, 但就诊患者多表现为拔牙前及手术中紧张或害怕, 甚至拒绝或逃避拔牙, 最终损害患者的口腔健康, 其不利影响已逐渐为口腔医生所关注。本研究使用两种不同的麻药必兰麻和2%利多卡因, 观察其对成人牙科畏惧症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采用Corah’s评分法 (Corah’s dental anxiety scale, CDAS) 筛选出成人牙科畏惧症, 且上颌牙弓内残根、残冠等需要拔出的患者100例, 其中男50例、女50例, 年龄25~65岁, 平均42岁;排除标准为高血压、心脏病等拔牙禁忌症患者。

1.2 研究方法

将筛选出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50例 (男女各半) 。按照设计方案随机采用2%利多卡因或必兰麻进行局部麻醉, 除麻药不同以外, 其余处理完全相同。

1.3 疗效评定标准

在治疗过程中, 由护士观察和记录DF的临床表现, 指标为:面部表情、开口度、四肢姿势和拔牙时的反应4项。每项指标分为自如、不自在、紧张、勉强、恐惧和失控, 按畏惧程度不同分为5个等级:无畏惧 (4~8分) 、轻度畏惧 (9~12分) 、中度畏惧 (13~16分) 、重度畏惧 (17~20分) 和病态畏惧 (21~24分) , 同时, 在拔牙后让患者再填1份Corah’s测评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等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2%利多卡因和必兰麻局麻畏惧程度比较

2%利多卡因和必兰麻局麻患者畏惧程度分布见表1, 表1显示, 必兰麻局麻组轻度畏惧患者数较2%利多卡因局麻组多, 而2%利多卡因局麻组重度畏惧的患者数较必兰麻组多。

2.2 必兰麻或2%利多卡因局麻前后CDAS比较

必兰麻或2%利多卡因局麻前后CDAS比较见表2, 两组在局麻前的CDA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1.72 (P>0.05) , 但在局麻后CDAS得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1 (P<0.01) , 必兰麻局麻前后的CDA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2%利多卡因组局麻前后的CDA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牙科畏惧症又称牙科恐惧症, 是指口腔科患者对口腔疾病的治疗感到紧张和害怕而表现为烦躁不安、心慌气短甚至逃避治疗的现象。它是随着口腔医学发展逐渐被认识并有待解决的临床问题, 是牙科患者在口腔治疗中的一种心理障碍, 严重影响口腔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Berggren等人指出[2]个人创伤性牙科经验 (困难的拔牙、痛苦的钻牙等) 是牙科畏惧症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个人从家庭成员或亲戚朋友那里获得的间接不良经验是辅助因素, 而个人的神经类型则是其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原因。影响拔牙前后畏惧程度的因素很多, 如麻醉方法和效果, 患者对术者的信任程度[3], 术者的技术水平及熟练程度, 患牙拔出的难易程度, 患者以前的拔牙经历及术前认知的拔牙过程, 以及心因性疼痛都可以起作用。牙科畏惧症的存在, 造成了患者早期就诊率的降低, 降低了诊疗质量, 使就诊的过程更复杂, 痛苦更大。同时, 恶化了医患关系, 降低了工作效率, 所以需要牙科医生给予高度重视。

牙科畏惧症是一个获得性行为, 其本质是医源性创伤, 并观察到牙科畏惧症的程度可因积极的牙科经历而降低, 牙科技术的进步可以降低牙科畏惧症的发生。必兰麻是法国碧兰公司开发的新型酰胺类口腔专用麻药, 具有高效低毒、无过敏性等特点。必兰麻与专用注射器配用, 使用方便, 不易发生交叉感染。一次性使用的针头直径细, 可避免穿刺的疼痛, 注射过程中患者几乎无痛苦感。由于必兰麻吸收入血后和血浆蛋白的结合率高达95%而失去活性, 且添加剂含量小, 纯度高, 因此全身毒性作用很低[4], 而麻醉时间长达2~3 h, 必兰麻在口腔颌面外科领域应用比较广。王晓军等[5]对1 215例患者用必兰麻局麻后拔牙观察发现, 上颌牙、下颌前磨牙麻醉完全, 无痛率达100%。苏晓晖等[6]发现, 必兰麻对下颌磨牙麻醉良好率达97%, 用必兰麻配合拔牙, 仅采用局部黏膜下或骨膜下浸润麻醉即可达到无痛效果。既简化了操作, 又避免了传导阻滞麻醉引起的并发症, 如血肿、感染、神经损伤等。

本研究发现, 采用必兰麻局麻可明显降低牙科畏惧症的程度, 同时该组患者牙科畏惧程度下降明显, 大部分患者接受必兰麻局麻后, 对拔牙有了新的认识。因此, 我们认为采用必兰麻局麻可以减轻DF患者的畏惧程度。

参考文献

[1]王劲.牙科恐惧症的构成因子及其在牙病治疗前后的差异[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04, 11 (7) :390-393.

[2]Bergger U, Carlsson SG, Hagglin C, et al.Assessment of patients with direct conditioned and indirect cognitive reparted origing of dental fear Eur[J].J Oral Sci, 1999 (105) :213.

[3]程晓兵, 李建虎, 周树夏, 等.医生技术因素在下颌第三磨牙拔出术中的作用[J].口腔医学研究, 2004, 20 (1) :89-90.

[4]隋强, 刘宇, 刘松杉.必兰麻在牙髓治疗中的药效和毒性[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02, 14 (4) :205-206.

[5]王晓军, 郝志红, 毛国庆.必兰麻在拔牙术中的效果观察[J].口腔医学纵横, 2001, 17 (4) :258-259.

牙科治疗焦虑论文 篇4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抽取2008年3月~8月在杭州市拱墅区某医院口腔门诊行拔牙术的152例老年患者,其中男性69例,女性83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9.35±8.61岁。有精神疾病史、不适合必兰注射液(4%阿替卡因和1/10万肾上腺素的复方注射剂)麻醉的高血压(Bp>180/100mm Hg)患者、严重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其他躯体疾病者、文盲等不能合作者以及术前使用过抗焦虑药及镇静剂者排除在外。

1.2 方法

1.2.1 评定工具及标准

采用改良的牙科焦虑量表(modified Dental Anxiety Scale,MDAS)[1]用于评定老年患者在拔牙术前的焦虑水平,由患者在候诊时填写看牙医前、候诊时、麻醉前以及拔牙前的感受,共4项,每项有5个等级记分,从轻松至非常害怕,总分在4(代表无焦虑)~20(代表极度焦虑)之间。DAS评分值≥13的患者被认为明显患有牙科焦虑症,DAS评分值≥15的患者被认为患有高度牙科焦虑症。

1.2.2 方法

在拔牙术麻醉前由患者按要求填写个人相关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口腔保健意识、既往拔牙经历、对本次拔牙情况的了解程度等等,并根据主观感受填写完成MDAS量表,并填写焦虑的原因。拔牙术均由同一名主治医师实施,术中均一次性使用必兰注射液进行局部麻醉。

1.2.3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及方差分析,检验水准为P=0.05。

2 结果

2.1 老年拔牙患者焦虑水平一般情况

152例患者的DAS评分值,最低为4,最高为20,平均得分值为9.69±2.95。DAS评分值<13的患者有125例,≥13的患者有27例,老年拔牙患者DA发生率为17.76%。

2.2 不同分组因素下患者拔牙焦虑水平的比较(表1)

2.3 各阶段的焦虑水平

麻醉前焦虑水平得分最高(2.23±0.83),其次为拔牙前(2.11±0.82)和候诊时(2.01±0.83),三个阶段焦虑水平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

2.4 焦虑原因

经调查得知主要是疼痛(占82%),对经治医生医术的疑虑(占11%),以及拔牙术后并发症等等(占7%)。

3 讨论

3.1 DA的发生率

牙科焦虑症的研究多采用调查表的方式,最常用的是柯氏牙科焦虑量表。DAS量表是最早应用于评价牙科焦虑程度的量表,其有效性、可靠性已得到多方面验证,是可用作判断老年牙科患者心理状态的经典调查表[2,3,4]。表中有两项涉及钻牙和洁牙的题目,主要针对口腔内科患者。本调查采用改良的牙科焦虑量表,即删除上述题目而补充与拔牙事件有关的两项题目,对麻醉和拔牙前的害怕进行调查,更适合评价口腔颌面外科拔牙患者的焦虑水平。一般认为DAS评分值≥13的患者明显患有牙科焦虑症。Nicolas等[5]对2 725名法国公民进行调查,被调查者中13.5%有牙科焦虑症;国内王成等[6]对428名火车乘客进行调查,牙科焦虑症患者占56.3%;郭斌等[7]对老年口腔门诊患者进行调查,牙科焦虑症发生率约56%。调查结果发现,152例老年拔牙患者有17.76%提示有明显的焦虑状况,与国内学者研究结果比较偏低,推测可能是城市老年人口腔保健意识提高,口腔知识相对了解较多的缘故。

3.2 DA发生的相关因素

在152例老年拔牙患者其中有良好治疗经历的患者,焦虑明显小于有痛苦治疗经历者;接受过牙科治疗的患者与没有看过牙病的患者相比焦虑程度较轻,其原因可能与其对牙科的了解程度不同有关;对本次拔牙情况的了解程度,越熟悉牙科操作,越了解治疗过程与步骤,焦虑程度越轻;口腔保健意识越强的患者,焦虑越轻;女性患者焦虑程度高于男性,和国内外其他文献的报道一致,原因可能是女性对疼痛的敏感性更高。DAS各分项评分值显示患者在麻醉前是最紧张的,其次为拔牙前、候诊时。这与国内外的一些研究不尽相同,推测可能是老年拔牙患者更为看重麻醉的效果,担心麻醉不全导致的疼痛。

通过研究可知,在老年拔牙患者中牙科焦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就医意愿,降低了老年人生活质量。因此口腔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必须重视其存在。拔牙术所致的焦虑状态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心理学问题,个体差异较大。口腔医生应通过加强医患交流,采用无痛技术等措施,同时做到手术操作轻柔准确迅速,尽量缓解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诊疗质量,同时应加强牙科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就医条件,以减少牙科焦虑症的发生。

摘要:目的调查门诊老年拔牙患者牙科焦虑症(DA)的情况。方法采用改良的牙科焦虑量表(MDAS)对152例门诊老年拔牙患者的DA发生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老年拔牙患者DAS平均得分值为9.69±2.95;DA发生率为17.76%;麻醉前焦虑水平最高;性别、认知程度、既往拔牙经历对牙科焦虑症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老年拔牙患者牙科焦虑症发生率为17.76%,不同性别、认知程度、既往拔牙经历对牙科焦虑症的发生有影响。

关键词:老年患者,牙科焦虑症,调查

参考文献

[1]Earl P P.Patients anxieties with third molar surgery[J].Br J Oral Max-illofac Surg,1994,32[5]:293-297.

[2]Hefti AF,Stone C.Power toothbrushes,gender,and dentin hypersen-sitivity[J].J Clin Oral Investing,2000,4[2]:91-97.

[3]Stopperich PS,Moore PA,Finder RL.Oral triazolampretreatment for intravenous sedation[J].J Anesth Prog,1993,40[4]:117-121.

[4]Turk DC,Rudy TE,Kubinski JA,et al.Dysfunctionalpatients with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Evaluatingthe efficacy of a tailored treatment protocol[J].J ConsultClin Psychol,1996,64[1]:139-146.

[5]Nicolas E,Collado V,Faulks D et al.A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urvey of dental anxiety in the French adult population[J].BMC Oral Health,2007,7:12.

[6]郭斌,刘静,杨帆,等.老年患者牙科焦虑症的调查分析[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7,34[3]:162-163.

牙科治疗焦虑论文 篇5

关键词:口腔诊疗,术前干预,牙科焦虑症

牙科焦虑症 (Dental anxiety, DA) 是患者就诊时出现的畏惧情绪, 临床表现有烦躁、出汗、躲避或拒绝治疗等[1]。目前研究认为, DA的发生与个人的体验、心理素质、牙科治疗环境、医生的态度和技术等因素密切相关[2,3]。目前, 由于诊疗条件有限、患者较多及医生观念问题, 常常忽视了对患者心理的保护和关爱, 医生只重治疗, 导致口腔诊疗缺乏人文关怀, 常使患者遗留心理创伤, 易成为医源性牙科恐惧症患者[4]。笔者通过进行口腔诊疗术前干预, 观察心理、行为管理等对DA的影响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DA患者500例, 均为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牙科门诊收治的患者。DA诊断标准采用牙科焦虑量表dental anxiety scale, DAS) 进行确诊, DAS得分≥11分定义为牙科焦虑症患者[5]。本研究入组标准如下: (1) 年龄≥18岁, <60岁; (2) 无严重肝肾功能异常及严重心脑血管疾病; (3) 无精神疾病史, 能够配合治疗; (4) 对非甾体抗炎药无依赖性; (5) 入组前一周内未使用过抗炎类、止痛类以及抗焦虑药物; (6) 能够配合填写调查问卷。排除标准如下: (1) 年龄<18岁, ≥60岁; (2) 有严重肝肾功能异常或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史; (3) 不能配合治疗者; (4) 未按规定填写调查问卷者。本研究5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250例。观察组男135例, 女115例, 年龄18~59岁, 平均 (41.2±18.6) 岁;对照组男138例, 女112例, 年龄18~58岁, 平均 (41.0±18.8) 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宣教, 宣教内容包括熟悉本次治疗的目的、方法, 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处理方案。观察组在基础治疗宣教的基础上进行以下几个方面干预: (1) 安排DA患者在独立的候诊室候诊, 播放轻松、愉快的乐曲, 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2) 安排形象良好、诊疗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 (也是进行口腔治疗的医师) , 不戴口罩与患者交谈, 详细询问病史, 作简单的视诊, 基本确定患者的疾患诊断和治疗方案;了解患者的要求, 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性格等特点与他们交谈感兴趣的话题, 拉近患者与主诊医生的距离, 增强患者对主诊医生的信任; (3) 由主诊医生根据治疗方案用图文、视频并茂的方式把治疗方案和有关治疗步骤的程序演示给患者, 让患者对其牙齿将接受的操作有感观生动的认识; (4) 由主诊医师给患者展示将要用到的口腔治疗工具, 包括三件套、牙钻涡轮机、根管锉、充填器等, 并让患者感受牙钻机发出的声音和所用药物的味道, 帮助患者适应应激状态; (5) 对患者进行行为治疗:先教导其放松技巧, 通过呼吸模式 (胸式改为腹式呼吸) 的改变和肌肉渐进放松;再教导其认知技巧, 通过认知重建和引导想像。例如, 对于害怕牙科注射的病患, 先教导放松技巧, 并鼓励患者用先前教导的放松技巧控制他的恐惧。在进步过程中, 直到接受注射时只感到些微恐惧或完全不害怕为止。

1.3观察指标

(1) DAS评分:DAS评分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 这一方法的有效性和对DA程度的评价能力得到众多学者的肯定。DAS调查问卷在患者就诊时与术前各进行一次填写。DAS分为4题, 每题得分1~5分, 总分20分。如患者DAS评分<13分, 提示轻度焦虑;DAS评分13~15分, 提示中度焦虑;DAS评分>15分, 提示重度焦虑。 (2) 治疗后咀嚼痛评分: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 评分标准0~10分, 无痛:0分;轻度疼痛:≤3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10分。 (3) 治疗满意度:共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类, 患者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此次就诊医务人员的诊疗工作进行评分。满意度=[ (满意+基本满意)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DA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就诊时, D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前干预后, 观察组D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治疗后咀嚼痛评分

观察组术后1~5 d咀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两组治疗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20%, 对照组为85.0%,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25.56, P<0.05) , 见表3。

3 讨论

目前的研究表明, DA在牙科就诊患者中并不少见, 目前国内外关于牙科畏惧症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不尽相同, 其范围在40%~88%[6]。造成DA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临床工作中, 不仅要重视患者的身体疾病, 更应重视创伤性操作对患者心理的影响[7]。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 目前发现DA的发生可能与患者恐惧形状各异的口腔诊疗器械、设备等有关。因此, 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术前干预就显得格外重要。目前, 临床常见的干预方法有: (1) 治疗前进行健康宣教; (2) 医务人员带领患者进行治疗室, 让患者熟悉治疗过程中需要使用的仪器与器械, 了解治疗过程; (3) 术中耐心地解释 (Routine calming words by dentist) , 以转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高度紧张情绪; (4) 改善科室环境, 制定合理规章制度, 对医务人员的仪表、言行进行规范; (5) 就诊过程中通过与患者的身体接触 (Physical contact with patients by health care providers) 与催眠 (Hyponosis) 等方法环境患者紧张、焦虑[8,9,10]。加强口腔卫生保健社区服务, 定期行口腔检查和口腔保健, 帮助人们熟悉牙科治疗, 提高对口腔医学的认识也有助于减轻畏惧及焦虑心理[11,12]。近些年来, 生活水平、文化水平的提高, 舒适看牙的理念, 已经越来越被医患双方广泛接受。越来越多的患者提出了口腔治疗要无痛、要舒适的需求, 越来越多的口腔从业人员也逐步开始关注患者治疗时的主观感受。因此, 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 通过简单、有效、可行的方法, 降低DA患者的畏惧感, 对于提高口腔诊疗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是口腔科医师和相关卫生部门应该努力做好的工作[13,14]。

本研究就术前干预对DA患者治疗、焦虑、满意程度等进行了临床观察。首先, 采用了DAS评分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情况。研究发现, 两组患者在就诊时均存在焦虑情况, 且程度较高。而经过术前干预, 观察组DAS评分有了显著地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该结果提示, 积极、合理的术前干预措施, 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缓解患者紧张、畏惧等负面情绪, 为下一步治疗奠定积极的基础。疼痛是牙科患者治疗后广泛存在的问题, 以往的研究认为, 其原因多和选用的药物、剂量等有关[15,16,17]。本研究对术前干预后两组患者进行了连续5 d的咀嚼痛评分, 发现术后1 d开始, 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且在观察的1~5 d内,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该结果提示, 进行术前干预, 不但有利于缓解患者临床焦虑症状, 还能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 其原因可能与心理暗示等多种因素有关。最后, 对患者进行了治疗后满意度的评价。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在对本次诊疗的满意度方面, 亦显著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该结果显示, 进行术前干预, 可以有效拉近患者与医生之间的距离, 加强两者间的信赖程度, 从而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牙科治疗焦虑论文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本院口腔科门诊接受治疗的6~10岁儿童80例, 单盲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A、B两组, 每组各40例。所有儿童均为第一次接受口腔诊疗, 无其他全身疾病或行为问题。

1.2 方法

A组接受模仿法, 具体方式如下: (1) 儿童观看配有儿童配音、配乐的直观的儿童牙科就诊过程视听教材, 播放时间为5 min。 (2) 儿童躺上牙椅, 并连接好心电监护仪。 (3) 医生首先检查牙齿, 时间为30 s, 然后利用低速手机清洁牙齿, 时间为2.5 min, 助手记录由医生开始检查牙齿记录儿童的心率, 每30 s记录1次, 共记录6次。 (4) 结束实验, 解开儿童心电监护仪, 让儿童离开牙椅。

B组接受“说—示—做”法, 具体方式如下: (1) 诊治医师将治疗器械演示给儿童, 如踩脚踏让儿童听机器运转声音, 打开气水枪让儿童体会。整个过程为5 min。 (2) 儿童躺上牙椅, 并连接好心电监护仪。 (3) 医生首先检查牙齿时间为30 s, 然后利用低速手机清洁牙齿, 时间为2.5 min, 助手记录由医生开始检查牙齿记录儿童的心率, 每30 s记录1次, 共记录6次。 (4) 结束实验, 解开儿童心电监护仪, 让儿童离开牙椅。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操作均有同一名医生进行, 所有数据记录由同一人完成。K-S检验结果是否为正态分布, 两组间平均心率的比较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B两组在各个时间点的平均心率见图1。在利用低速手机清洁牙齿这一过程中 (0.5~2.5 min) , 接受模仿法的A组心率的曲线呈递增状态, 接受“说—示—做”法的B组心率的曲线呈递减状态。在治疗过程中平均心率A组[ (98.0±1.5) 次·min-1]明显高于B组[ (101.0±1.5) 次·min-1], 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4, P=0.04) 。

3 讨论

儿童牙科焦虑症是妨碍儿童口腔保健服务的主要问题之一, 它对儿童牙病的准确诊断及彻底治疗均有较大影响, 是儿童牙病诊治中的一大障碍, 其发病率为5%~20%, 平均发病率为11%。目前国内对不配合而又必须进行治疗的儿童所采用的方法多是束缚下强制治疗, 该方法的缺点是影响诊室环境, 对家长和孩子来说是一种创伤性的治疗经历, 可能导致或加重他们对口腔治疗的错误认识, 儿童口腔治疗时不愉快的经历和疼痛感会给患儿留下心理阴影, 甚至会影响到患儿身心的健康发育。儿童口腔治疗中对焦虑的控制以行为管理的方法为主。行为管理有多种方法, 大体上分为非药物性行为管理和药物性行为管理两类。药物性行为管理主要有镇静和全身麻醉两类。全身麻醉从总体上消除了焦虑和疼痛反应, 欧美国家的儿童口腔科医师常在全身麻醉下对此类患儿进行治疗, 虽然效果肯定, 却潜在麻醉风险。有学者提出“清醒镇静”即吸入低浓度笑气/氧气 (N2O/O2) , 口服或静脉注射镇静药物, 或上述方法的结合也能获得很好的效果。药物性行为管理在临床应用中涉及生命体征监测及药物过敏等问题, 在综合医院以及基层医院口腔科不易开展应用, 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模仿法和“说—示—做”这两种非药物性行为管理方法在控制儿童牙科畏惧症中的作用。

模仿法由Bandura在1967年提出的, 是指通过观察模型获取行为的过程。Geeenbaum和Melamed在1969年首次报道了模仿法在儿童牙科中的研究, 在20世纪80年代, 也有学者对模仿法进行了研究。研究指出:无论是现场示范治疗过程或是观看录像, 这两种形式的模仿法都可以有效地降低患儿的焦虑和畏惧, 提高他们的合作行为[8]。本研究结果显示, 在利用低速手机清洁牙齿这一过程中 (0.5~2.5 min) , 接受模仿法的A组心率的曲线呈递增状态, 接受“说—示—做”法的B组心率的曲线呈递减状态, 从结果来看, “说—示—做”法对减轻儿童牙科焦虑症更有效。儿童对未知的东西会产生畏惧, “说—示—做”法用与儿童年龄、教育水平相适应的语言向他们解释器械的用途并演示器械是如何工作的, 在安全且不违反无菌原则时可允许患儿碰触治疗所用的任何器械设备, 在其抗拒行为解除后再进行治疗操作, 减少了儿童因对牙科治疗不了解而产生的畏惧[9,10]。视听教材运用多媒体技术, 配上通俗易懂的语言, 具有图文并茂、视听兼备的特点, 通过播放视听教材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让儿童找到一种形象、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 使其了解牙科就诊的过程, 减轻其焦虑心理。单华桂等[11]的研究表明应用视听教材进行指导, 可降低学龄期儿童牙科焦虑症的程度。在本研究中, 模仿法对减轻儿童牙科焦虑症的效果不如“说—示—做”法, 可能与模仿法强调示范者的作用, 示范者的感染力越强效果越好, 示范者与模仿者的共同之处越多, 模仿者的信心越足, 本实验中应用了视听教材而不是现场真人示范, 让儿童感受的示范力不强, “说—示—做”法让儿童亲手感受了器械, 更能消除他们的焦虑心理。

在临床工作中, 接诊儿童患者, 推荐儿童牙科的医护人员使用“说—示—做”法, 以亲切易懂的交谈和解释, 以比喻和示范消除其顾虑, 用娴熟轻巧的操作获取其信任。

参考文献

[1]杜绒绒.儿童龋齿治疗中牙科焦虑症特殊心理干预措施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3, 15 (9) :103-104.

[2]潘惠龄, 陈赵.2010年湛江城乡中小学生龋患的调查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31 (1) :116-119.

[3]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 Dentisty.Clinical guideline on behavior management[J].Pediatr Dent, 2004, 26 (7 Suppl) :89-94.

[4]ADAIR S M.Behaivior management conference panel I report rationale for behavior management techniques in pediatric dentistry[J].Pediatr Dent, 2004, 26 (2) :167-170.

[5]EATON J J, McTIGUE D J, FIELDS H W Jr, et al.Attitudes of contemporary parents toward behavior management techniques used in pediatric dentistry[J].Pediar Dent, 2005, 27 (2) :107-113.

[6]ADAIR S M, WALLER J L, SCHAFER T E, et al.A survey of member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 Dentistry on their use of behavior management techniques.[J]Pediar Dent, 2004, 26 (2) :159-166.

[7]ERTEN H, AKARSLAN Z Z, BODRUMLU E.Dental fear and anxiety levels of patients attending a dental clinic[J].Quintessence Int, 2006, 37 (4) :304-310.

[8]DO C.Applying social learning theory to children with dental anxiety[J].J Contemp Dent Pract, 2004, 5 (1) :126-135.

[9]DAVIES E B, BUCHANAN H.An exploratory study investigating children&apos;s perceptions of dental behavioral management techniques[J].Int J Paediatr Dent, 2013, 23 (4) :297-309.

[10]黄晓薇.儿童心理学与口腔疾病防治的关系[J].现代医学, 2004, 30 (2) :116-117.

牙科综合治疗椅故障分析3例 篇7

牙科椅主要应用于口腔手术及口腔疾病的检查和治疗中, 目前, 市场上多采用电动式牙科椅。我院有牙科椅16台均为国产机型, 主要有AM8900、CS90和HB2100 3种型号。本人首先将牙科椅技术参数做一个总结, 其次根据维修牙科椅的经验, 将自己遇到的涉及光路水路、电路部分的3例典型故障介绍如下, 供参考。

与大多数医疗设备相比, 牙科椅结构简单, 设备损坏后可维修性高。牙科椅对于水、电、气和环境的基本要求: (1) 电源电压为220 (1±10%) V, 频率为50 (1±2%) Hz。 (2) 气源:必须无油、无水、无杂质气压为0.55~0.80 MPa, 流量≥50 L/min (3) 水源:水压0.2~0.4 MPa, 流量≥10 L/min (4) 环境:温度为5~40℃;相对湿度≤80%一般来说, 牙科椅的水管颜色一般为蓝色, 气管颜色为黑色。

1 故障一

1.1 故障现象

牙科医生在为患者治疗时, 发现灯泡不聚光, 无法看清患者口腔内的相关情况。

1.2 故障分析与排除

仔细观察灯泡的后背镜面, 发现严重掉漆, 怀疑是镜面问题, 故建议更换镜面。更换镜面后, 发现灯泡聚光并没有明显的改善。仔细分析灯泡的光路 (如图所示) , 发现灯泡离镜面的远近能够影响聚光。联想到曾更换过灯泡, 更换时灯泡的座子有移动, 故拆下灯罩, 将灯座向外移动, 灯泡的聚光有了明显的改善, 故障排除。

2 故障二

2.1 故障现象

痰盂口的管子不出水。

2.2 故障分析与排除

对于牙科椅水路部分的故障, 维修机器时应顺着管路去查, 一定能够查出问题。自来水经过过滤阀、净水调压阀到达一个分水阀, 经过分水阀的自来水分2路分别通过2个气控阀门直接到达痰盂口和口杯水管, 因此, 出现冲洗口不出水故障的原因可能是控制该路的电磁阀损坏, 也可能是控制部分的故障, 主要包含按键损坏或电路板继电器控制部分故障。按下出水按键, 用万用表调电压挡去测量, 显示电压为23.74 V, 但是并没有听到继电器吸合的声音, 初步断定电磁阀内线圈烧毁。取下电磁阀, 用欧姆挡测量电磁阀线圈阻值为无穷大, 故可以确定为电磁阀故障。从报废仓库的旧牙科椅上取下一个电磁阀换上, 机器恢复正常。

3 故障三

3.1 故障现象

牙科综合治疗椅的座椅上下左右都无法移动, 按面板控制按键, 电源控制器发出”滴滴“声并且控制器内继电器不吸合。

3.2 故障分析与检修

牙科椅程控器又称为电源控制器或黑夹子, 一般安装在牙科椅座椅内部, 外置有5个接口, 分别为主控接口、脚开关接口、治疗机接口、升降电动机接口和俯仰电动机接口。程控器采用AT89S52单片机控制, 功率小、结构合理, 一般不容易损坏, 但牙科椅使用了5~6 a后, 程控器也会出现故障。考虑到该口腔治疗椅刚移机过, 初步推测是外部连接线路脱落导致故障的发生。仔细检查外围的线路, 包括220 V进电源、程控器的主控线路以及限位开关, 均未发现故障。怀疑程控器或牙科椅电动机出故障。打开程控器外壳, 按下牙科椅俯仰、升降控制键, 发现程控器内继电器没有反应, 说明程控器并没有给电动机信号, 那么则可判定故障出在程控器的部分。

程控器生产商runyes (宁波蓝野) 公司已经停售此种程控器[1], 而此电路板涉及到数字模拟电路部分, 若要修复该电路板, 则首先要了解电路板控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继电器吸合, 电动机才能工作, 俯仰、升降继电器的吸合都要靠电源提供电压以及控制部分提供信号。电源部分是220 V市电变压后的24 V电压经过硅堆整流以及2个1 000μF的电解电容滤波后, 由LM317T调压管对HB2100型程控器继电器 (如图2所示) 进行供电。控制部分是靠AT89S52单片机和ULN2003an达林顿晶体管阵列对其提供导通信号。牙科椅面板其余按键功能都能够使用, 所以只需要考虑电动机方面的故障即可。4个继电器分别控制着电动机的俯仰、升降, 继电器前面的二极管起到续流的作用, 用万用表电压挡检测4个二极管的正极, 发现D15、D14、D13、D12均有24.6 V的电压, 故可判断继电器的供电部分没有问题。怀疑是控制导通脚没有打开而致故障的产生, 4个继电器室前面是1个ULN2003an电子开关, 查阅电子手册, uln2003an的输入脚接上所需要的逻辑电平信号, 次信号是由前面的AT89S52单片机进行控制, uln2003an是反逻辑输出的, 且2003输出的灌电流较大 (也就是说输出0电平时驱动能力比输出1电平时驱动能力强) 。继电器一般有2个引脚是控制端, 其中一个脚接上24 V电源正, 此电压是正常的;另一个控制端接上uln2003an的“输出”那个引脚。4个继电器的引脚分别接到uln2003an的13、14、15、16脚, 这样在2003的“输入”引脚接逻辑1电平, 2003将这个信号反向, 在“输出端”引脚就会得到一个0电平。继电器的2个控制端一个接电源正, 另一个接0电平, 有电流流过, 继电器就能够工作、吸合 (继电器这个被控开关则闭合了) ;反之, 继电器则不吸合[2], 所以uln2003an也就是相当于一个断开的开关。由于没有合适的测量工具检测达林顿晶体管阵列输入端的高低电平, 无法判断uln2003an电子开关的好坏, 所以采取替换法, 换上一个新的uln2003an, 牙科椅通上电后按下面板椅子方向控制键, 相应的继电器吸合, 电动机工作, 故障排除。

参考文献

[1]王厚岭, 张连强, 孙挺泉.牙科治疗椅的安装及保养[J].空军总医院学报, 2007, 23 (1) :50.

上一篇:作文教学的创新思维下一篇:四川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