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滞后

2024-08-01

发展滞后(精选12篇)

发展滞后 篇1

体育保险不仅具有保险的经济性、互助性及科学性的一般特征, 与其他行业相比还有其独到的特点。一是体育运动本身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二是体育保险多以一年或几年的短保险为主, 它覆盖面广, 涉及人险、财险、再保险, 不同的运动项目涉及不同的险项;三是体育领域广泛存在大量的风险, 且风险的发生危机性强。在国际体育保险日渐覆盖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同时, 我国体育保险却仍徘徊在运动员意外伤害和死亡险种上, 其他的责任险和财产险基本上是一片空白。面对如此现状, 要加大对体育保险的研究, 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一、我国体育保险的发展状况

1. 我国体育保险的发展历程。

我国体育保险的起步比较晚, 1998年9月28日, 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出资100万元, 为所有奥运项目的1099名国家队运动员实施了保险金额从0.3万~30万不等的运动伤残保险, 承保单位为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这是第一个国家队运动员体育保险合同。1999年10月18日, 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再次出资100万元, 与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签订了国家队运动员人身保险, 保额7.2亿元人民币。2000年悉尼27届奥运会上, 国家体育总局与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为我国体育代表团的官员、运动员、教练员与随行记者投保了1.6亿元人民币, 包括人身意外保险和财产保险。2002年9月, 国家体育总局颁布《优秀运动员伤残互助保险试行办法》, 2004年3月7日, 中体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在京成立。公司从事保监会批准的所有保险经纪业务, 主要以运动员保险、赛事保险、体育保险咨询为主体业务。可见, 体育保险已日益引起体育管理和从业人员的重视, 并已经在大型赛事中引入。

2. 我国体育保险业的基本法规。

1998年, 国家体委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国家队运动员伤残保险事故程度分级标准定义细则》和《国家队运动员伤残保险试行办法》, 并设计了《国家运动员伤残体检表》。2002年9月27日, 国家体育总局颁布《优秀运动员伤残互助保险试行办法》, 此前运动员致残是依据民政部1989年制订的关于革命残废军人的评残标准及补助办法, 以及现在国内5家人寿保险公司的普通人身意外伤害和劳动部关于职工工伤与职业病的分级鉴定标准来进行补偿的。目前, 专门针对体育保险的法规制度及实施细则尚未建立。

3. 我国体育保险的主要对象。

我国目前体育保险的主要对象是各类体育联合会、体育协会及其下属的体育俱乐部。由官方出资体育保险的受保对象目前主要为所有奥运项目的国家队运动员, 这些受保名额由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根据各项目的不同, 危险程度分配到各管理中心, 危险性相对较大的躯体接触性项目如柔道、篮球及利用器械的项目如体操、举重、击剑等名额相对较多。

二、我国体育保险发展落后的原因

我国体育保险发展一直处于滞后状态, 大致有如下几点原因:

1.起步晚、覆盖面小、保障程度低是我国体育保险市场不发达的主要表现。

从我国体育保险的实际运作情况来看, 到目前仅有4期体育保险, 且这4期体育保险的投保对象均为参加奥运项目的国家集训队队员, 人数仅仅为1500名左右。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目前已注册的运动员约2万人, 若加上二线、三线运动员则不下10万人, 除了少数人员所在单位投了场上运动保险外, 大部分人没有参加任何保险。从参加保险的情况看, 普遍存在着保障范围小、保障程度低的问题。例如, 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华体育基金会为国家队队员投保的前两期体育保险, 一期最高保额特级20万元, 仅承保运动员在国家队训练和比赛期间的死亡和成为植物人的风险;二期最高保额虽然增至40多万元, 但仍是仅承保运动员在国家队训练的伤残和急难救助风险, 如运动员发生桑兰那样的意外事故。这样的保额, 不说以后的生活保障, 恐怕医疗费用也不够用。

2. 运动员市场观念的淡化, 保险意识的薄弱。

在西方发达国家, 由于受市场熏陶, 运动员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保险意识。很多运动员不惜重金为自己的一条腿、一只手甚至是一个手指投下巨额保险。而在我国, 首先社会体制是影响国民意识提高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是计划经济体制, 自然灾害、人身伤害事故、疾病等都由国家和集体承担, 专业运动员意识不到保险的需求。最后, 不少国民抱有侥幸心理, 认为危险发生不一定会降临到自己头上。

3. 保险公司对体育市场缺乏研究。

保险涉及体育的险种比较少, 无法覆盖种类不同的体育项目。另外, 理赔程序十分复杂, 处理不够迅速, 这些因素都影响到了体育运动员投保的积极性。目前我国体育保险是由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参照以往的保险条款在基金会内部完成对国家队队员的投保和理赔工作, 即所谓“内保”。从需求主体来看, 需要投保主体保险意识薄弱。从国内的需求情况看, 体育保险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运动员的保险, 主要是伤残保险。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国内已注册运动员约2万人, 若加上二线、三线运动员则不下10万人, 每年参加全民健身的人数在亿次以上, 仅国家队运动员的保险, 一单就是100万元的保费、7.2亿元的保额。二是体育产业保险。我国90年代末体育产值为1400亿元人民币, 每年的传统竞技和商业性的国内外大型赛事有599场。全国各类体育场馆1997年统计数字已有615693个, 应该说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4. 制度与法规缺失。

我国体育保险业刚刚起步, 很多制度、法规仍处于空白状态。目前仅有国家体委1998年起草的《国家运动员伤残保险事故程度分级标准定义细则》和《国家队运动员伤残保险试行办法》, 这已远远落后现代体育的发展。在《优秀运动员伤残互助保险试行办法》中第二条规定:“所称优秀运动员 (以下简称运动员) 是指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计划单列市所属正式在编、享受体育津贴奖金制并从事奥运会和全运会项目的运动员。”而全国的基层体校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不包括在内, 使体育保险的覆盖面很狭窄, 不利于体育保险的全面发展。因此, 国家应加强这方面的法规制定, 消除国民参加体育活动和运动员从事体育职业的后顾之忧。

5. 险种单一。

体育风险大、赔偿多、投入大、产出小, 是目前保险公司对体育风险的基本认识, 因此各大保险公司对体育保险这一块大蛋糕也是望洋兴叹, 都不敢轻举妄动。此外, 体育保险险种的设计需要根据运动项目、参加人群以及体育场地的特点对出险概率、赔付率和保费进行精确地计算, 目前我国保险业的精算水平不高也是制约了新型体育险种开发的因素之一。到目前为止, 只有一家保险公司开发了一个综合性的运动员保险产品, 还没有针对各类运动项目风险的保险产品。

参考文献

[1].徐勤儿.我国体育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特区经济, 2005, 9.

[2].张军.我国体育保险政策运行机制探讨[J].体育与科学, 2006.

[3].周兆欣.我国体育保险经纪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J].体育与科学, 2003.

发展滞后 篇2

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中国体育题材电影开始深入挖掘,将体育精神与人生意义相结合。代表作是《沙鸥》,影片中沙鸥为实现自己个人生命价值———夺得金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健康,同时推动中国排球事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该片通过对中国女排姑娘训练、比赛、生活的真实描写,反映了中国女排历经风雨终见辉煌的艰辛历程。此时,中国尚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各种思想潮流涌动,许多国人处于迷茫阶段。影片中女排姑娘心怀对祖**亲、对排球运动的热爱,不畏失败,不怕挫折,永不言败的拼搏精神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女排精神,为国人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感召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积极进取,努力奋斗。此外还出现了《加油———中国队》《京都球侠》《一个女教练的自述》等一批体现爱国主义的电影。而体育故事片的佼佼者当推《一盘未下完的棋》《棋王》,两部电影以“棋”为媒介,揭示了不同的文化寓意。前者政治色彩较浓,体现了历经磨难,中日人民之间依然保持友好的政治主题。后者主要展现了象棋的文化内涵,通过对主人公“棋呆子”痴迷于棋的性格刻画,表现出主人公“贫贱如乞却又心融万汇,行于浊世而又超然物外”的处世哲理。它揭示了“浩劫”带给人们的精神创伤,是一部在当代中国电影史上具有某种经典意义的艺术片。

21世纪初至,随着20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的举办,全国电影工作者以饱满的创作激情和热忱的爱国情怀,精心策划拍摄了一批以迎接奥运为主题的体育题材影片,向北京奥运会献礼,如《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买买提的》等。这一时期可谓是体育电影的繁荣时期,体育与电影相辅相成,电影使体育传播更加广泛,体育使电影银幕更加绚烂瑰丽,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近年来,体育电影出现了很多如《女足九号》一类的优秀影片,但是因为在人物性格刻画及命运把握上不够深入和立体,所以这些影片的问世在社会上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反响,主要原因是电影主题不够深入。纵观中国体育电影,其内容大多是运动员遭遇挫折,但是经过自己的努力拼搏,最终战胜困难,勇夺金牌,对人物性格、命运、影片主题没有做深入的挖掘,只是一味关注竞赛的最终结果,忽略了电影中一条主要的法则:讲述故事过程往往比告诉大家故事结果更有感染力。

纵观我国体育电影的发展,也曾有过辉煌,但是与世界体育电影相比,显得单薄许多。体育题材影片数量少,优秀作品不多,与我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及体育文化的兴盛很不协调。其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

1、主题挖掘不够,缺少好的剧本创作。体育电影往往含有励志的成分,这是它兴盛的一个主要原因:主人公在比赛中经历种种磨难,却并不退缩,经过顽强拼搏,最终战胜困难,取得胜利,夺得荣誉。这是大多体育电影的老套路,由于过分强调主角面对困难迎难而上,不屈不挠,最后获胜这一主题,而在对人物命运的把握上没有很好地设计,对人物性格刻画也不够深入:人物扁平化、主题统一化、模式固定化,成为大多体育电影的缺点。而这些方面,国际优秀影片向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如《百万宝贝》向我们展示了“追求生命过程本身远远比追求其结果有更大的意义”这一深刻道理。剧中麦琪笃信命运是自己主宰的,命运是可以靠自己改变的,只要你拥有生活的信念和不泯的激情,充分体现了体育电影励志的一面。麦琪在其事业高峰期,在一次比赛中被对手偷袭而成为全身瘫痪的植物人,由于无法承受要求安乐死,最后其教练弗兰基含泪拔下输氧管,麦琪面含微笑地安详逝去,让观众看到了体育电影中人性的光芒。好的剧本创作是电影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电影主题深入人心的根本,我国的《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虽然继续民族主题,但是对个人价值的展现,对体育运动极限的挑战深得人心,堪称一部优秀的体育题材影片。但是这么优秀的题材竟然被埋没如此之久,这在美国体育政治体制下是不可能发生的,体育是美国文明与政治的象征,而我国体育政治体制未能充分认识体育电影在传播文化及政治文明上的重要作用,在政治层面上失去了繁荣发展体育电影的驱动力,体育题材剧本创作也就被边缘化,好的体育题材剧本就更是少见。

2、电影制作人员及演员专业技能欠缺。电影制作人在体育电影各个项目方面缺乏专业的认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影片在画面和细节上的描写和刻画,冲击力不够强,感染力也大大削弱。体育明星演技不够优秀,非专业演员的体育技能又不够专业,这些因素容易造成细节失真。同时,粗糙的.情节设计,离谱的体育场景描绘也会影响电影质量。体育电影要的就是一种紧张的比赛氛围,强大的视觉冲击力,选手眼神动作传达出的内心情感,现场观众的积极反应等。所以在体育电影中对体育素质和体育精神要求相当高。我国的体育运动员更多地把体育当做一个职业来看,体育人生活的世界成为一个被隔离的区域,一般大众对其环境规格并不熟知,这在体育电影拍摄上需要极大的投入,才能为观众展现一种竞技的冲击力,强大的感染力,而我国电影界缺乏这样的电影制作人,作为非专业演员的技能训练也并不长久。美国《百万宝贝》电影女主人公在拍摄电影前每天技能训练三小时,持续长达5个月,最后拳击技能达到能与中量级冠军对决的水平,这为我国体育电影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3、我国对体育电影的研究不够重视。体育电影发展至今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展现,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个人精神、体育精神甚至民族精神。体育电影在美国作为一种与政治文明挂钩的项目来展现,据不完全统计,在100多年的电影历史当中,体育题材的影片高达3000多部,而对体育影片的研究也是层出不穷。但是在我国,回顾电影史,至今让人们津津乐道的还停留在《女篮5号》《沙鸥》等20世纪50年代及80年代的作品,中国体育电影市场低迷,体育电影数量不多,优秀影片更是甚少,自古“弱国无外交”,而中国如今俨然已成为世界强国,也是公认的体育大国,但体育电影的发展却相对滞后,这不但不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对我国屹立世界也是一个不利因素,电影研究对2008年前后学术界调查结果显示,体育电影研究在2008年达到一个顶峰,有二十多篇论文发表,而在其前后每年均为个位数,甚至少到只有两篇,由此看出,体育电影作为一项传播民族文化弘扬体育精神的载体并没有被中国大众乃至学术界认可,更没有得到其应有的重视。这将成为我国电影学研究的一个缺陷。

4、体育题材特色不够突出。体育电影作为电影类别中最独特的一类,深受电影观众的热爱,因为其题材的独特性,竞技场面的真实冲击性更是得到广大体育运动爱好者的狂热追求。因为民族文化的差异,民族性格的偏差,不同国家其体育电影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像美国,拳击、棒球、橄榄球、赛马等题材较多,其中拳击是美国体育电影中题材最多的,百年电影史中高达500多部,这与美国人崇尚暴力,追寻刺激,崇拜英雄的性格特征有关,当然部分原因是因为在美国大萧条时期,《洛奇》这部拳击题材影片的出现成了美国精神的寄托,鼓舞了美国民众走出困境,因而拳击运动也成为美国民间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拳击题材影片已经成为美国特色的象征,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可以与其相媲美。中国的体育事业并不薄弱,越来越多的得奖纪录展现着中国体育事业的强大、体育健将的伟大,但是,回顾中国电影史,并没有哪一项体育运动能作为中国特色来展现,即使是被称为国球象征的乒乓运动题材电影数量也是少得可怜,也没有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结合中华民族性格、民族文化,制作迎合大众需求,能与大众产生情感共鸣的中国特色体育影片成为扩大我国体育影响力,兴盛我国体育电影的一个有效途径。

为何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 篇3

《经济》:我国长期以来存在忽视服务业的倾向,形成了“生产型社会”,原因何在?

马晓河:一般而言,从低收入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的演变存在一个普遍规律,就是一产比重不断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二产打头的产业结构。在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相对而言,会形成一个二、三、一的产业结构格局,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过程中,这是一个必然过程。而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水平迈进过程中,普遍规律是二产比重不断下降,三产比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三产打头的产业结构。从日本、韩国、新加坡、我国的台湾和香港经验看,同高收入国家相比,处于中等收入国家阶段,产业结构的典型特征是“生产型社会”,生产大于消费,出口大于进口。就中国而言,在中等收入阶段,我国产业结构的“生产型社会”特征更加突出一些,我们的二产特别是制造业扩张非常快,比重异常高,相应的服务业发展跟不上。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呢,第一,我们从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过程中各级政府在推进产业结构从低收入向中等收入迈进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政府促进结构向生产性结构演变,推出很多措施,建立一系列激励机制,利用公共资源,组织招商,组织生产,搞园区建设,做大GDP,做多财政收入,造成二产特别是制造业扩张快、比重过高。

第二,中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侧重于发展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即发展两头在外的制造业,这些产业带动了国外的生产性服务业,如设计研发、标准制定、市场服务、品牌服务都是来自于国外,而国内主要是进行加工制造,这就导致我们的制造业乃至第二产业规模大大超前,与服务业发生脱节。也就是说,我们的制造业拉动的是国外的生产性服务业,而国内的生产性服务业由于需求不足而发展滞后,由此造成国内制造业与服务业出现严重脱节现象。

第三,因为我们从计划经济体制转换过来,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城乡二元结构。这种体制结构的一个最突出问题就是户籍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城乡间割裂,农村人口不能有效进城集聚,导致人口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人口不能集聚,服务业需求总量就不足,由此导致服务业比重上不来,就使得工业化又在服务总量上跟城市化脱节,造成了服务业发展不足。

因此,我国服务业结构矛盾主要是由制造业“两头”在外造成的,而服务业总量不足是由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

《经济》: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随着经济发展,服务业逐渐成为三大产业中主导和打头产业,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还是一个政策推动的过程?对我们的启发是什么?

马晓河: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历史的必然,任何一个国家从中等收入向高等收入迈进过程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高,最后占绝对比重,这是一个必然,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的服务业都是占绝对比重。一个经济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结构的转变必然会拉动服务业的发展,前提条件是:第一,人口实现了城镇化,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转向城市,像日本、韩国,在其进入到高收入国家行列前夜,他们的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都超过70%,所以人口集聚促进了服务业比重的提高。第二,政府的体制和政策安排应该鼓励和支持中等收入群体的成长。一般的,一个国家在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演变过程中,中等收入群体占全社会人口比重越来越多,中等收入群体占多数,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高,是整个社会的消费主体,他们的消费能力要高于低收入人群,是社会转型和政治结构转型的主要阶层支撑。所以中等收入人群增长,为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奠定了阶层基础。从国际经验看,凡是贫富差距小,中等收入人群成长快并最终占据社会主导地位的国家,都能顺利转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所以,这对我们的启发就是,政策应该为社会结构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型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群。

《经济》:发展服务业的目标是毋庸置疑的,对于地方执政者而言,如何找准定位很重要,那么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服务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应如何发展服务业?能否实现跨越性发展?

马晓河:落后地区要吸取我国过去发展的教训,应走一条不同于以往的道路。落后地区应该走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的道路,只有工业化、城镇化同步发展才能使服务业和制造业协调发展,我们过去走的是工业化和城镇化不同步,工业化超前,城镇化滞后的道路。今后,落后地区要走工业化、城镇化同步的道路,就是要让这两个轮子一起转,一方面要打破人口向城镇集聚的体制障碍,一方面要实施城乡产业联动发展,经济社会一体化。

《经济》:服务业发展的相对滞后,是否将影响我国的经济转型?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马晓河:“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服务业比重5年间要上升4个百分点。我认为现有体制不改革,政策不调整,服务业要想上升4个百分点困难比较大。

服务业发展是整个社会到了一定阶段后的必然过程,如果体制、政策安排与此过程不相适应,要想让服务业自然发展上去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我国工业化长期超前、城市化长期滞后情况下,不对体制进行系统性改革,只是调整某一方面政策很难达到理想效果。还有工业两头在外的这种结构不调整,服务业也难以顺利上升。反过来讲,当前我国进行的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发展方式转变遇到的难题也都与服务业滞后有关系,因为城镇人口不集聚,中等收入人群不扩大,服务业就难以很快发展,消费在需求结构中的比重也难以持续上升,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也就很难转型。

《经济》:现在各地都提出了发展服务业的指标,这种指标化的目标是否足够?

发展滞后 篇4

原因

1.外在的客观原因

(1) 政策瓶颈

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理论上与实践中都有歧视农村的倾向, 区域差异大, 农村教育投入不足, 教师待遇低, 许多农村学校房舍紧张, 信息化水平低, 办学条件捉襟见肘, 处于勉强维持运行状态, 要拿出钱用于教师教育是难上加难。

(2) 制度瓶颈

教师继续教育流于形式, 造成应付了事, 达不到实效。农村教师缺少实用有效的外出培训、学习、发展、深造的机会, 教学实践中缺少专业引领, 无缘接触先进教学理念。许多大规模的教学活动, 只有重点学校教师才有展示的机会已成为不成文的规矩。

(3) 资源瓶颈

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大, 农村学校存在封闭性、边缘性和落后性特点, 信息闭塞、资料短缺, 可参阅的资料少, 缺少优质教育信息资源, 不会用或很少用互联网查资料、制课件, “外面的世界真精彩, 这里的世界很无奈”, 久而久之, 成了井底之蛙, 集体走向平庸。

(4) 管理瓶颈

许多农村学校认为教师搞教育科研会影响教学质量, 教师成为被剥夺了专业发展时空的“教书匠”, 疲于应付各种教学检查和杂务, 教学行为、工作绩效被固化, 束缚了手脚和个性, 整天就是埋头备课、上课、改作业, 应对检查, 很忙、很累, 但总结时又想不出自己干了些什么。

(5) 评价瓶颈

教学谁做主?从理论上讲, 当然是教师和学生, 然而考试、评价、检查等无形的“手”在左右着教师的教学自主权, 以分数来评价教师, 不得不教死书、死教书、拼时间、搞题海, 疲于奔命, 哪有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创新教法,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 无暇加强自身建设。

2.教师自身主观原因

(1) 局限于后喻文化

北美哲人把人类文化分为三类:一是后喻文化, 特征是用过去指导未来;二是互喻文化, 特征是用现在指导未来;三是前喻文化, 特征是用未来指导现在。在新课程实施的互喻文化和前喻文化已经存在的今天, 多数农村教师仍重复着昨天的师道尊严故事——“传道、授业、解惑”的后喻文化, 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专业要求。有多少教师恨铁不成钢而变相体罚学生, 有多少教师把对学生的一腔热爱化为千顷题海, 最终淹没了学生的个性, 又有多少教师撒手放任, 最终使学生荒废了学业。

(2) 专业发展意识淡薄

如果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那么教师的一个教学行为能透视出教师的教学理念, 很多教师“只低头拉车, 不抬头看路”, 只注重眼前的教学效果, 沉睡在“本我”中、没有唤醒“自我”、更不能实现“超我”。认识不足, 观念就不可能转变, 行动当然也就不会有突破, 不从事教育理论的知识学习与探究, 缺乏教育科研意识的“发酵”已成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桎梏, 丧失了发展的内在动力。

(3) 知识技能裹足不前

农村教师教学钻研较少, 惰性滋长, 不学习教育理论, 不能把握教育前沿信息, 不思考自身学习问题, 使得原有的知识和技能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 专业知识结构较为陈旧、失衡, 教育研究和创新能力较差。没有教学研究意识, 缺乏对教学新思想、新内容、新手段的钻研学习, 往往浅尝辄止。

策略

要化解制约因素, 让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从倡导的口号变为现实的组织行为和教师的自觉行为, 帮助青年教师消除“破土”期的困惑、中年教师“高原”期的缄默以及老年教师“休眠”期的沉默。从多维视角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提供更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才能实现农村教师专业化跨越式发展。

1.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政策视角

周济部长在2005年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统筹城乡教育发展, 各级政府要坚持农村教育的重中之重地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改革和创新农村教师教育体系, 为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提供支持与服务。因此要保证农村学校教育经费来源的稳定, 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写进了十七大报告。如温州市委市府出台的文件《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教育强市的建设》中提到均衡发展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 每年拨款由原来的3000万提高到6000万。

2.落实教育政策法规体系——法律支持视角

农村教师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政策的保障,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第13条规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 多渠道筹措, 在地方教育事业费中专项列支。地方教育费附加应有一定比例用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培训”。《教师法》第19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制订教师培训规划, 对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业务培训。”要增大教师教育经费的直接投入, 帮助农村教师支付接受继续教育的费用等措施来推进农村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3.建立多向互动的学习平台——教育行政视角

面对教师专业成长和积极性调动的困局, 要从行政上推动, 如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推进城乡学校合作, 建立区域学校间教研网络, 实现教研互动, 改变农村环境闭塞、信息交流匮乏、教学任务繁重而难以及时、准确地获取各种先进教育教学信息的状况。如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省级骨干培训;温州市教育局开展的农村教师教学四项规范达标活动;组织优秀教师开展“走近农村教师、走进农村课堂”送教下乡活动;农村学校联片教研等。开展农村初中教师的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等各项教学评比, 降低了门槛, 为他们创造了条件。

4.做好教师的培训提高工作——业务指导视角

要提升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 培训是必不可少的。抓好农村教师全员培训, 抓好省、市、县、校四级连动的骨干与普通教师各层面经常性培训。培训时间选在假期, 采取集中培训与平常节假日分散培训相结合, 校本培训因地制宜。培训内容要与专业对口, 力求精悍而实用, 要能解决农村学校教师所遇见的普遍问题, 在观念上和教育思想上给教师以新的启迪, 在技术上予以专业指导, 通过具体和典型的教学案例的剖析, 让教师们在教学理念上有所突破, 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启发和创新。注意倾听农村学校教师的心声, 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以“结识几位专家、深交几个骨干、反思几个问题、解决几个难题”为培训目标, 提高农村教师业务水平和课堂教学效果。

5.做好校本教研, 创良好环境——学校管理视角

教研、科研、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和必然选择。开展咨询、研讨活动, 通过课例分析、经验交流、教学研讨、教学反思等实现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 培养研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升专业素养。开展教学四项规范达标活动 (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命题) , 新教师基本功考核, 中老年教师的基本功升级。加强教研组建设, 对内盘活学校的学习资源, 开展同课异构, 抓好听课、评课活动和优质课评比, 做好专题教研, 营造宽松和谐的教研环境, 建立新型教研文化。优化备课活动, 形成“写、议、改、补、记”五位一体模式。开展课例研讨, 推行“说课、上课、听课、议课、改课一条龙”的教研模式, 领悟“问题即课题, 教学即研究”的内涵。

6.在学习中教学, 在教学中研究——自身建设视角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内在知识结构不断更新、丰富的过程;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把学习当作一种习惯、一种生活。向书本学习, 向问题学习, 向生活学习, 向实践学习, 在研究中学习。勤学习、重实践、善反思。以问题为中心的实践反思和行动研究, 是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和真正动力。深化专业知识, 拓展专业技能, 丰富专业情意, 过好四关:学历关, 基本功关 (三字一话多媒体) 、课堂教学关、教学札记关。在案例反思、行为跟进、专业引领中进入研究的三种形态:在整理中思考——日常渗透的自觉研究;在案例中反思——基于教育事件的主题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寻求问题解决的探索。

发展滞后 篇5

【内容摘要】:小学音乐新课程改革在我区已进入第十二册,新背景下新型课堂教学已呈现了百花争艳生机勃勃良好氛围。然而透过这令人欣喜现象我们还是看到城乡音乐教育的差距,尤其是聆听曲目听赏教学依然还是大多教师尤其是农村小学教师的弱项,教师顾忌、学生无趣。而有效听赏教学是全面完成小学音乐教育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客观分析农村小学音乐听赏教学发展相对滞后的成因、研究探索有效对策尤显迫切。

【关键词】:听赏教学滞后 成因 对策

一、现状及成因分析:

自2003年秋季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我区奏响普通音乐教育改革主旋律及06年学年“体育、艺术2+1”实验以来,小学音乐学科地位正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功能逐渐得到认可。从各级各地区的音乐研讨会及优质课等活动中可直接看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正在大幅度提升,音乐课上的音乐味已越来越浓郁,本色课堂正在回归,尤其是表演歌曲的教学就更显得心应手开放创新。然而在收获成功的同时也应清醒的看到存在的问题:聆听曲目教学较之以前虽也有很大改观,近年来也曾在各类研训中作为主题进行研讨,但其发展还是比较缓慢,大多地区还处于起始阶段,不少教师一谈听赏教学常觉茫然,大多学生一聆听曲目就兴趣索然„„这些现状已直接影响着农村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进程,不得不引起思考。

新课标及《教师用书》等资料也显示:有效的听赏教学是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重要因素之一。农村小学学生占近学生总数的半数,这些学生同样是艺术教育发展的主力军。到底是哪些因素造成农村学生喜欢音乐课但不喜欢听赏音乐这一怪现象?根据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农村教学及调研分析,认为形成这一现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材内容构建。

1、衔接脱节。幼儿教材聆听曲目大多是一些简短、比较形象直观浅显易懂的音乐作品,而一进入小学所聆听的曲目就一下子大幅度升级,如第一册第一课安排的就是来自德国作曲家莱昂.耶塞尔的《玩具兵进行曲》和美国作曲家普莱亚的《口哨与小狗》等,虽也是短小生动,但引导体验感受音乐形象时还是难度很大。

2、量多。相比浙教版老教材,聆听曲目和表演曲目的量急剧增加,从原来一学期的近十首一下子翻倍,中低段比例还基本相当,各在16首——20首之间;高段聆听曲目则明显偏多,如第十二册,共六课聆听曲目就达17首,是表演曲目的近3倍。

3、面广。由于新课程提出“弘扬民族音乐,尊重多元文化”,聆听曲目中不仅增添了一些原来老教材中不曾出现的青海、云南纳西族等优秀民间音乐,还增选了大量世界各民族的音乐作品,如第一册外国作品听赏就有十首,再如第十二册第二课虽是以“亚洲弦歌”为主题,安排了七首来自印度、越南、土耳其等不同国家地区的民间音乐。

这些音乐作品虽为从小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记忆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也为学生从小听赏民间音乐和世界各国音乐从而了解我国各民族及世界各地的文化归属搭建了很大的平台,但由于它的分布广平时接触可能性低,同样给农村小学音乐听赏教学带 来了难度。

(二)城乡教育失衡。

1、师资薄弱。由于目前城乡教育音乐专业师资力量的不均衡,音乐教师编制紧,中心校勉强凑合。根据调研,目前还有几所乡镇中心小学几十个教学班只有一个专职教师,有的虽已配足,也并非全是音乐专科毕业,近半数是师范毕业后曾教语、数因相对其他老师会唱会跳会排练节目演变而来,对听赏教学仍觉难度较大。

而下属完全小学,几乎不设音乐专职教师,大多由年轻女教师兼职。由于近几年大专院校培养教师的学科专业化,这些年轻教师大多不会吹拉弹唱,自身乐理知识浅薄,再加他们认为上好语文或数学才是他们的主要教学任务。对他们而言一节音乐课能准确无误教唱一首歌已属非常难得,聆听曲目基本忽略而过,更谈不上要求他们如何引领学生感受听赏聆听曲目的美。

2、硬件简陋。虽说借着新课改的东风各级政府为学校添置了不少相配套的多媒体设备,然而对音乐教师来说这些还是奢求。曾作过调查,在几个县市区的乡镇学校中,配足音乐教室又钢琴及一些必备的打击乐器配齐的屈指可数,一般保底是一个音乐教室,只够一个教师使用,有钢琴也很少安装多媒体,光盘等音像资料大多难以在课堂上使用,办公室也是鲜有电脑。就是这样的音乐教室也大多是闲置后凑合用的,不少老师往往是抱着电子琴拎着录音机还有一些教具从这间教室到另一间教室,完小更不用说,基本是一架旧风琴教室轮回抬,这样的教学环境常常让教师力不从心。

3、生源复杂。农村孩子尤其是完全小学近几年的生源流动性很大,出现了三种学生源:

一是本地生,大多集中在中心校一级,相对经济条件较好,但这些农村学生家长受传统观念及历史因素影响,很少有意识对孩子从小进行音乐熏陶。

二是留守儿童,有着较强的不稳定性,这在办学规模相对较大的完全小学占有一定比例,入学前勉强在不规范私人幼儿园接受过教育。

三是外来儿童,有着很强的不稳定性和复杂性,基本集中在办学规模相对较小完全小学。这些孩子大多来自信息闭塞条件艰苦的四川、安徽等偏远山区,从小接触音乐的概率几乎为零,再因个性差异,在听赏音乐和理解音乐的能力上更是参差不齐。

(三)研训引领不力。

1、学科引领不力。随着新课程的层层推进,各级及学科业务引领部门由于受师资等各方面的制约,对学科培训从刚开始的轰轰烈烈到渐渐的清清淡淡,细致实用的教材解读渐渐被程序化的观摩研讨所取代,期始备课会也基本局限于新出现的这一册教材,少见专题听赏课探讨交流,很难见到适合农村学校教学的常态课。就是在教学大比武、优质课等各类评比中,也很少见到教师选上听赏课。聆听曲目中出现的各国各民族一些生疏乐器、舞蹈等也鲜见直观简单介绍„„这些都无疑在无形中影响了农村小学听赏课的正常发展。

2、教辅资料引领滞后。自新教材开始实施后,音乐学科的教辅资料和其它学科相比可说是少之又少。除了一本教师用书和课程标准外,既没有可供参考的教案,也没有更多的音像资料。国内的一些优秀民间音乐所涉及的一些音乐元素、民族风情等尚可以想办法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了解,但国外的民间音乐对农村教师来说,虽说是网络时代也非常难掌握。例如在新教材中不同年级都出现了各种曲名的波尔卡,老师们连最基本的舞步都不会摆弄肯定会影响学生体验的乐趣。

二、对策及经验参考:

(一)对策:

新课标指出: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从教三十多年的北京一0一中学特级音乐教师章连启在《音乐教育教学经验》一书中也谈到:“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用审美的态度来听赏音乐,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音乐听赏能力„„在音乐听赏教学中解决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就实属必需。而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途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听赏教学„„”由此可见听赏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探索加快农村小学音乐听赏课进程之路也就很显迫切。基于多年来一线教学实践思考,认为主要策略有:

1、主管部门:教材编写组在选用聆听曲目时多考虑农村小学教学环境实际、多推出相配套的听赏音像文字资料;各级教研室多开展切合农村小学听赏教学等相关主题的实效性研讨及培训,各级主管部门把对农村小学的艺术教育关注真正落到实处,多聚集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添置必要的音乐教学器材,多举办必要有实效的听赏教学音乐培训,提高音乐教师课堂执教能力。

2、学校层面:更新农村学校领导新课程理念,认可音乐学科的地位,从学生角度出发,真正认识到小学音乐教学对学生终生发展的积极作用,完善对音乐专兼职教师的评价激励机制,树立音乐教师的信心,多进行音乐学科课堂调研及相关校本研训,多方搭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改变音乐教师的教育观念,促使教师乐观主动科学落实每一课教学目标。

3、教师本身:由于新教材中的不少听赏曲平时接触较少,作为一名农村音乐教师,无论是专职还是兼职,首先都必须主动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多练基本功,多聆听曲子多哼唱弹奏主题旋律,多搜集资料,做到心中有曲口出成曲。城乡间乡镇间多进行校际交流、指导结对、同伴互助等,多钻研学生“学”的趣味,从根本上提升自身听赏教学能力。

4、教材活用。当我们目前不能改变教材、硬件等外部环境时,就得重新审视教材解读教材,可以采取加减法方式灵活使用教材。有些连自己都难理解的曲子不妨先放放,有些较贴近学生的作品不妨多增些,如第七册第六课《妈妈的歌》选用了三首聆听曲子,其中一首是风格不一的朝鲜歌剧《血海》插曲《只要妈妈露笑脸》,教学时,不妨把这首曲子作为学唱曲,再选择其它中外摇篮曲进行对比听赏。

(二)听赏教学经验参考:

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发展关健是学生音乐兴趣的养成,而学生能否主动积极参与的引导者则在教师。那如何提升音乐课堂听赏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呢?不少专家及一线骨干教师对此也颇有研究,但由于农村音乐教学有其特殊性,经过多年课堂上不断尝试实践,认为在听赏教学中如果适度巧借资源,不仅学生兴致盎然教师也轻松愉悦。

所谓“巧借资源”就是巧妙利用农村学生已有或正生成的的知识、经验、情感等资源,从他们耳闻目睹的小话题切入,找准学生主动聆听的兴奋点等等手段,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感和丰富的情感,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激发兴趣,为自觉听赏理解音乐作品服务。稍作列举以供参考。

1、巧借题意。每一首曲目,它的题目立意都蕴含着曲作者的创作主题思想。有的很诗情画意独具匠心韵味深含,如三册民间乐曲《百鸟朝凤》、九册合唱曲《踏雪寻梅》等;有的则非常直观鲜明,如《羊肠小道》、《在钟表店里》、《彼得与狼》等。听赏时,不妨从题目入手请学生质疑,然后围绕学生一开始的直接质疑为主线进行听赏,趁机引出音乐,这样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就会加强,就会激发学生很强的聆听音乐、了解音乐欲望。

2、巧借诗词。小学教材中的一些听赏曲目和经典诗词息息相关,如四册孟浩然的《春晓》、九册的《渔舟唱晚》,六册德国席勒作词贝多芬作曲的《欢乐颂》、十二册望安作词、瞿希贤作曲的《飞来的花瓣》等。如今小学阶段非常重视经典诗词的积累,因此在这些类似曲目听赏中,我们就不妨直接借助学生对诗词的了解借机导入,进行趣味搭桥,这样学生就会听之入情入境。一下子就拉近了心理距离,降低了音乐听赏的难度。

3、巧借文物。我国历史源远流长,音乐文物则从不同侧面保存了大量古代音乐艺术活动的信息,也证明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音乐发展史以及我们祖先在音乐文化面貌上的领先地位。在听赏教学中,如果有时候借助这些音乐遗物和遗迹来唤起学生学习音乐的自豪感。比如在听赏八册吹管乐器笛子演奏曲子《荫中鸟》时,在悠扬的乐声中不妨向学生展示目前知道最早的音乐文物图片——距今已有7700—8500年河南舞阳骨笛;另外还有譬如敦煌壁画中以及旅游景点中保存的壁画乐器及歌舞场面等、被列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曾侯乙编钟上的大量乐律学铭文等,无不为听赏音乐时描上了神奇的色彩,更会激发民族自豪感。如欣赏五册笙曲《草原巡逻兵》及六册柳琴独奏《春到沂河》都可借用。

4、巧借背景。音乐课堂教学时恰当背景故事导入不仅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创设情境学会联想和情感迁移。这种方法一类是运用在以认识音乐人物及了解其相关作品的听赏教学中比较有效,如听赏舒柏特的《摇篮曲》、刘天华的《光明行》、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时历史背景等等,这些创作历程中的酸甜苦辣,伴随着音乐的流淌,无不让学生为之动容。

另一类作品本身就是从影视故事中来,这样的曲子在每册教材中都占有一定比例。如低段听赏曲《劳动歌》是美国动画片《白雪公主》插曲;《雪莲献北京》是选自剪纸影片《金色的大雁》插曲;经典儿歌《小燕子》是影片《护士日记》中插曲;《窗花舞》选自芭蕾舞剧《白毛女》等等。故事本身就引人入胜,稍加引导,学生听赏时就会饶有兴趣主动参与。

5、巧借学科。如果仔细翻看教材编排的序列,不难发现,在听赏曲中有些是和其它学科相雷同,这也体现了教材编排时音乐课综合性的意图。作为一线教师就有必要进行相应的了解,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聆听,从而更直接为音乐听赏课堂教学服务,会让学生终生难忘。如在低段听赏中有一首《龟兔赛跑》与小学语文低段教材中同名,孟浩然的《春晓》、贝多芬的《月光曲》、十二册语文教材中的《藏戏》等;十册及十二册依次出现由英国霍尔斯特作曲的管弦乐《行星组曲》与科学学科等,举不胜举。

综上所述,虽然农村小学音乐听赏教学才开始弹奏进行曲,还有着各种各样滞后发展的的因素,然不同地区一定还有许多优秀经验。只有不断探索实践追求,才可能尽快缩短城乡艺术教育的距离,切实提升农村学生音乐素养,相信方法总比问题多。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章连启《音乐教育教学经验》,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

4、曹理等《音乐学科教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中国教育滞后经济发展需要改革 篇6

76年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利用“希望工程”来就一个毁了20多年荒唐的千疮百孔的大陆教育。欲百废兴待的大陆教育用高考一线指挥全民教育,迈了小小的一步。人才缺乏,资源匮乏又行进在独木桥上,从又红又专走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学习数理化的极端路,只要“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捡回一点些丢失文化。

89年后的13年教育变成了社会产业,成了政府财政摇钱树,从幼儿到大学入学者全额缴费,高中每学期4-5千,(高的达到1-2万)不仅用学费维持学校教学,还上交部分学校收入上交财政。学校出现大量负债工程,高贷社会资金盖学校,校长政绩成了学校一年一变的工程形象,学校负债运转。很多黑手伸进了学校,推销设备大吃回扣,推销“思品”占学生课时吃回扣,腐败走进校园走到了极点。腐败公开化.污染了中国最后一片净土。

温家宝时代中国大陆的教育真正实现了九年义务。安全工程,实习,研究,专题研究各项专项经费步步到位,学校从办学经费到教师收入自新中国以来走到最好,大陆教育才扬眉吐气了。也出现了农村的孩子难进城读书的现状。

教育管理:从49年到64年学校管理仍有民国时教育理念,教师.教授是学校的主体,学校校长由学校教师教授遴选聘任。校长管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群星争艳,百家争鸣,人才流动以专业特长技术认职业。没有政府规定编制定职业,教育是一个开放自由民主教育。许多名牌大学毕业生走到边远地区任教,出现了人才到需要我的地方。

66年后学校领导从红小兵红卫兵,然后转入工农兵.贫协管理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斗私批修,兴办勤工俭学工厂,下乡再锻炼,学校师生亲手拓坯盖学校的蓬勃发展的局面,有条件上,没条件也的上。当先锋争模范大干40天,大干100天,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干出个久久“艳阳天”。天天斗私批修,日日早请示晚会报,教师汇报要小心,粗心成了反革命,牛鬼蛇神,瞬间成了批斗对象,划入黑五类。教师作学问也就研究服饰之类,害怕涉及政治理论。从此以后教育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结束了。成了学校校长说了算,班里老师说了算,有时老师说了也不算只有校长说了算。小学到大学校长由上级任命,公社干部调入中学当校长。水暖厂长任学校书记,交通厅副厅长调任大学任校长,环保局长任命大学书记,这种现象持续到十八大前。职业不是靠专业技术学术定位,是政府行政编制定职业,一定终生。会不会教书不到退休永远是教师,不懂教育提拨上去的不到退休永远是校长,能不能教书在学校工作的永远是老师。行政手段辖制人才流动,一个人在一个学校从开始工作到退休。学术不能交流,人才不能流动成了一池死水。走向了天天为高考,人人谋高考教育单一教育局面。

中国教育一人独大的局面影响了教育全面发展,一所学校的校长就是一所学校的神。人人敬拜,个个服从。

学校把教学员工划出了清楚的等级标记:校级领导--行政干部---环级干部--管理人员--教师。不同的人员酬薪不同,校级领导最高,以此类推。一个国家级重点示范学校员工352人,官员就有175人,其中办公室主任就有11人(都拿的校内2~3千官补)。而一线教师代满课连国拨工资还全拿不到。

学术机构变成了行政管理,教师上课由三级干部的管理下工作。一个民族的教师需要三级干部管理的上课,这个民族已经走到了怎样的地步?再有没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校内出现“两栖动物”的官员(行政级别和教师职称)不懂教育的官员每天在哪里瞎指挥.

学校校长和行政官员为了延续官“命”本是属于科级单位,官官合谋升为处级,诞生出世界上任职最年长的校长。

中国式的行政管理:下级对上级命令无条件执行,一人指挥万人奔腾。以编定岗,不是以岗定编。没编的会教书的难作长期教师,有编不会教书的稳当教师。

教学管理:国家级重点示范学校,教学管理一人指挥万人跟从,从教案变成了学案,固定格式,固定模板教师按照要求往里填。课堂模式今天学“衡水”,明天学“杜郎”,后天台“一三五教学”。把教师的思想固定在一个教书模式上。教学是因材施教,教学有不同方式达到传授知识目的。

校园里体育是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的 灵魂。校长以自己的爱好发展教学,爱美术发展美术,校长不爱音乐体育砍掉不上。

美国出现一学期开除8000名中国留学生的现象不作为怪。

出现中国人一年期盼的经典文化春晚会,十三亿人民观看奚落残疾人“卖拐”无同情心,侵犯人权的节目时围着银屏哈哈大笑现状也不足为怪.还把表演者公众投票为最佳者!一个国家顶级电视台连续上演无正能量低俗“乡村爱情”“还珠格格”“雍正皇帝”。中国的教育出了问题了!

适应国际化社会的改革我们必须向国际广泛开放我国的教育,培养能生存于国际社会的出色的中国人和出色的人类,不断反复地探索适应国际化的教育模式, 积累日常的实践经验。因此,有必要在各个领域,积极创新,努力开展各种层次的实验。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机构应当为此创造20世纪后叶,由于高新技术的发展,人类正面临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与知识社会的挑战.强调依据信息技术进行意义建构与知识创新的建构主义知识现与学习观盛行于西方世界,并对曾经流行并仍存在于现行教育中的知识传递观以及相应的传统的认识论发起了攻势强劲的批判.为了更好地理解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知识观以 及相应的教学理论与模式,我认为对建构主义从哲学与心理学两个方面追根溯源是十分必要的.条件,给予必要的援助,率先推出新的 实验设想。并强化教育的教材中心的职能20世纪后叶,由于高新技术的发展,人类正面临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与知识社会的挑战.强调依据信息技术进行意义建构与知识创新的建构主义知识现与学习观盛行于西方世界,并对曾经流行并仍存在于现行教育中的知识传递观以及相应的传统的认识论发起了攻势强劲的批判.为了更好地理解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知识观以 及相应的教学理论与模式,我认为对建构主义从哲学与心理学两个方面追根溯源是十分必要的。

nlc202309082349

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一、时代对改革的要求当今,我国社会正在向成熟化、信息化和新的国际化迈进。因此,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必须是,确定成熟化、信息化、国际化产生的可能性和问题,与此同时,充分认识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的特性和变化。1.成熟化的发展作为发达的工业国家,我国已告别了文革以来以农业化时代,正在由成长阶正在21世纪头20年,我国要 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发展阶段,是为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的关键阶段。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 国家,也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普遍提高全民教育水平,是当今全球开发人力资源以增强综合国力的大趋势,也是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抉择。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探讨教育改革之所以发生的原因 与条件、分析教育改革实践的核心要素与基本结构、确立”谁来改革-改革什么-如何改革”这样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已经上升为世纪之初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本 文在阐释教育实践活动本质与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教育改革活动的方案设计、组织调控以及反馈总结等问题,对教育改革的主体与对象、原因与目的、手段与途径进 行反思与批判.

教学改革就是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否定、革除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在教学改革中,由于对否定的不同理解,因而出现了不同的提法和做法。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

当前,学校教学改革已陷入难为窘境。深刻认识和圆熟把握教育改革的基本问题,是有效解决教育改革中的矛盾和困难之首要前提。研究旨在揭示我国教育改革在三个基本问题方面存有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而为教育教学改革方法论的构建提供意义基础。研究总体上采用的是经验研究范式。借鉴民国时期蔡元培的教育理念和国际教育先进理念,借助相关学科的一些理论,对教育改革取向的合理确立、各利益集团之间的权益关系制 衡、教育改革的文化冲突调谐这三个基本问题进行探讨。最后,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就教育改革方法论的构建提出设想。 从价值目标来看,我国教育改革价值取向的嬗变过程总体上是一个走向人性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但也凸现出“矫枉过正”和“一哄而起”的问题。教育改革 取向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是主要趋势,而借鉴和吸收的结果便是和合。教育改革和合取向的生成有赖于教育人透解大千世界的和合性、彰显和合辩证思维以 及树立卓越的教育理念。 学生与教师是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利益相关者,教学领导与政府是重要利益相关者,产业界是次要利益相关者。但核心利益相关者在教育改革中所掌握的资源最 少、拥有的权力最小。教育教学改革各利益集团之间的交互作用实际上是各自的权力和利益的交互作用。总体而言,教育教学改革的利益冲突属于过渡型冲突或松散 型冲突。造成各利益集团之间发生利益冲突的主观因素是各利益集团间的利益表达和权力博弈的失衡。调谐各利益集团之间的权益关系,必须首先构建和完善利益表达机制,其次是对教育内外部的权力进行制衡。 文化冲突对学校教学改革的正面影响在于引发学校人的文化批判,进而促进教学文化转型;负面影响在于破坏学校人的合作,进而阻抗教学改革的发展。面对多种类 型的文化冲突,学校人在文化危机阶段须学会正视文化危机、在文化自觉阶段要养成文化反省和文化批判的习惯与方法、在文化创新阶段要注重对传统文化进行扬 弃、在文化整合阶段要竭力摒弃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此外,研究还对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的文化冲突调谐进行了阐述。 研究还就学校教学改革方法论的内涵、特征、理论基础以及内容构成作了尝试性探讨。研究认为,加强和改进学校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研究,有助于大学校学改革方法论的构建和完善。因而,研究主旨上要由过于关注改革内容转向更多地关注改革方略,研究视角上要由单一学科视角转向多学科视角。 研究最后指出,无论是价值取向冲突的和合,还是权益关系的调谐,抑或是文化冲突的调适,都会受到现有教学管理制度的阻抗和制肘。只有当政府部门、学校合力 搞好学校的综合治理,学校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才能更好地得以解决。

80年代以来,文化在西方社会诸层面改革发展中的先行者地位得到确认,然而,文化的这种 前提性价值在我们开展的轰轰烈烈的。

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传授学科的基础知识 ,任何削弱基础知识学习 ,以图达到其它教学要求的主张 ,都是虚幻的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还是要搞好课堂教学的改革。上好每节课是我们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应该说 ,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 ,在世界上比较还是较好的。

五年前,英国教育面临很多问题。教育的改革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名企和大学不认同英国的学历资格证书,甚至有观点认为出身卑微的人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接受更好的教育。这些都是与教育的本质背离的。如何更好地使教育发挥其意义,如何让更多的学生更公平地接受教育,如何让教育出来的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这是英国教育改革的初衷,也是希望教育改革之后所实现的最终结果。庆幸的是,我们看到在刚刚过去的五年,英国的教育改革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包括教育计划的推进、教育内容的变革、教育形式的创新和教育核心价值的深入理解。那么具体有哪些变化呢?

其一、教育计划的推进。教育计划推出的目的很简单:为了更多人更公平的接受教育。打破过去“出身决定学识”的旧思维,让更多出身贫贱,接收不到更好教育资源的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但是现在的结果并不明显,调查显示相对于享受学校免费午餐的学生,私立学校的学生去罗素联盟的大学的可能性是前者的7倍,而去牛津或剑桥的可能性是前者的10倍。所以差距还在,教育计划还要一步步推进。

其二、教育内容的变革。无论是哪个时代,技术的发展都要有充分理论做基础。在基础知识获取中最大的问题仍然是公平,出身更好的学生可以通过某些手段获取更多价值而出身不好的学生不能。所以,“出身论”仍然在获取知识伊始决定着他们未来的走向。所以保证相同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同的教育资源是教育内容的基础保障。

除此之外,资格证书的含金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资格证书的设立原本是为了给刚进入社会的学生搭建一座桥梁,然而通过职业资格考试并没有赢得职业,学历证明如此空虚而无用,以至于大学被迫开设补救课程,臃肿夸张的等级体系让政治家可以大肆炫耀考试拥有高通过率,但事实上年轻人却倍感失望。所以,强化资格证书的意义,在于更高效地证明学生的能力。这是教育内容改革的第二步。再次,评估学生的指标不再仅仅局限于成绩,更多地参加社会实践,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也是教育改革的一步重棋。

最后,教育核心价值观的深入理解。培养全面发展的年轻人意味着确保他们毕业后能作为积极的社会公民参与到社会中去,并且理解公民所需承担的责任。教育部无需出面规定,年轻人需要学习英国核心价值,如民主、法律、个人自由、包容与尊重——因为这些英国价值本质上就是优良品质。

发生在2014年的伯明翰动乱,其主力军便是被拒之门外的激进主义者。他们没有能接受到更多的教育,从而被错误的价值观俘虏,背离了英国核心价值观的初衷。而教育改革的希冀,希望打破传统观念的教育隔膜,校园里面的人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能理解英国教育核心价值理念中的“民主、法律、个人自由”,真正地让教育发挥其本质意义。

目前我国的教育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的教育模式尚未摆脱灌输式教育的窠臼,教育观念还比较落后。因此,为了加快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我们有必要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教育现代化的成功经验,改革和完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教育体。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滞后探源 篇7

2009年初,受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委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以发放综合问卷和技术问卷的形式进行了“汽车零部件行业基本状况及产品研发能力状况调查”。调查范围为国内汽车零部件各专业领域的重点生产企业,以及发动机、变速器、车桥、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等五大总成及其零部件的主要生产企业。经过对调查情况综合整理,结论有二:

1、国家相关部门对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方向和政策措施缺乏系统规划。虽然1994年和2004年的《汽车产业政策》和2009年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反复提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技术的研发、自主化和产业化、零部件企业的兼并重组及零部件产品出口等内容,但缺乏对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和产品升级的进程进行系统性的战略规划和政策设计,主要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战略目标、实施步骤、标准法规、政策措施等。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决策层并没有将汽车零部件真正当作一个产业来考虑。

2、核心技术的缺乏成为制约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瓶颈。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零部件产业存在散乱差的状态,尤其是核心技术缺乏。外商投资企业凭借几十年上百年的技术积累和新技术的研发,已经具备了强大的技术实力,在汽车核心零部件技术上,牢牢占领着市场竞争的制高点,核心技术的缺失使得中国无论是整车企业还是汽车零部件厂商,在核心技术上基本上未能摆脱对外商的依靠。以2007年为例,我国汽车电喷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EMS)、ABS、微电机、安全气囊产量中,外资企业所占比例分别为100%、100%、91%、97%和69%。虽然国家相关部门注意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很多媒体也在聒噪中国汽车大而不强,很多企业也纷纷投入资金,招兵买马成立“研发中心”、“研究院”,但客观地看,由于“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无论是技术人才还是研发资金都没有形成合力,截至今天为止,核心技术缺失的局面仍未明显改观。全国规模以上的50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中,1200多家是外商投资企业,但这些掌握着核心技术的外商独资和合资企业对技术和资本的控股趋势愈加明显。

综合看,人力资源、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技术资源和资金资源是制约企业提高产品开发能力的前三项重要因素。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已近60年,以市场换技术的合资政策实施也将近30年了,为什么日本、韩国用不到10年走完的路,中国走了几十年却没能实现初衷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回过头来看一看中国零部件企业起步和发展的过程。

上世纪60年代,中国中西部,秦岭与大巴山深处有一个小镇名叫十堰。按照行政区划,十堰属于湖北省郧阳地区。这里山峦起伏,地广人稀,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瘠。1968年,国家投资的重点企业第二汽车制造厂在湖北十堰开工建设,现代化工业建设使得十堰如同女大十八变,10年的功夫,随着成千上万辆东风汽车驶下生产线,这个历史上不为人知的小镇成为当时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被称为“中国的底特律”。二汽的建设给这里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这里依托二汽建设起了一个新兴的汽车零部件产业群。这个产业群分为四个层次,一是二汽建设时就规划了的如标准件、钢板弹簧、活塞及活塞环、车厢、轮毂等厂属企业;二是湖北省为了与二汽配套,专门投资建设的省属企业如汽车轮胎、汽车篷布、汽车工程塑料、粉末冶金、汽车电器等;三是二汽为了帮助十堰本地发展经济,将一些技术含量不高,加工手段简单的零部件交给当地政府,组织起了一些零部件企业如缸套厂、水箱及消声器厂、汽车轮毂厂、铸造厂、改装厂等;四是为了稳定职工队伍,二汽将部分没有工作的职工家属组织起来,利用生产中的边角废料,为二汽生产一些小的零配件。人们将这种小零部件配套企业称为“五七连”,实际上就是街道小企业。这些企业分别属于二汽、湖北省、十堰市以及附属的县、乡镇以及街道等不同级别的政府管辖。企业的上级管理部门不一样,财政投资渠道不一样,税收、利润上缴渠道不一样,互相之间没有横向联系,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这些企业都是依靠二汽给它们扩散产品而生存,二汽的技术水平决定他们的技术水平,二汽生存现状决定他们的生存现状。

依托主机厂,依靠主机厂,依赖主机厂,这就是他们的共同点。放大到全国来看,零部件企业依托和依赖整车企业,这就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现状。

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汽车工业的逐渐升温,全国更多的地方尤其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东部沿海的县、乡镇甚至村和个体,都将发展的眼光投向汽车零部件,如同小鱼小虾围着一艘大船,拣拾一些船上掉下的食物碎渣度日。这里的人民聪明能干,心灵手巧,他们的业务员不辞辛劳,身背着试制出的各种零部件,频繁地出现在各家汽车整车厂、总成主机厂,以接近成本有的甚至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推销自己的产品,为的就是要挤进整车厂的零部件供应圈。很多整车厂为了降低成本,也将自己所需的零部件外包给这些企业,为了进一步压低价格,整车厂将配套零部件企业又分为A、B、C、甚至D角,让他们之间互相竞争,由此又刺激了零部件企业的蓬勃“生长”。虽然汽车零部件企业群发展壮大了,但这些企业小而散、技术水平低,依靠依赖整车厂的局面依旧甚至更甚。当时中国的汽车整车企业以一汽、二汽两大卡车集团为主,以及数量有限的重卡、轻卡和小量的轿车、吉普车企业。这些企业又是什么水平呢?

1956年,中国建成一汽,开创了中国的汽车工业,但直到1958年一汽的产量也迟迟未能达到3万辆的设计水平。到了1958年,中国国内掀起了“大跃进”的热潮,由于当时全国实行企业管理权下放,再加上国内生产生活对汽车的强烈需求,各省市头脑发热,不顾经济建设发展的规律,不管有没有条件都一窝蜂地利用汽车配件厂和修理厂仿制和拼装汽车,仅仅几个月内,除西藏和宁夏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几十个厂点制造出各类汽车达200余种,形成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第一次热潮。这样造出来的汽车品种重复、技术落后、质量差、数量少。1960年全国共生产各类汽车1.6万辆,其中一汽生产1.49万辆,其余众多厂点仅生产1100辆,有的一年甚至只有几辆。

1962年,国家采取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一机部也成立了汽车整顿小组,经过“关、停、并、转”,到1963年,全国共剩下汽车制造厂18家、改装车厂45家,1963年共生产汽车约2万辆,初步形成了北京汽车制造厂、南京汽车制造厂、上海汽车制造厂、济南汽车制造厂等四个汽车生产基地。

上世纪70年代初期,根据战备和三线建设的需要,国家再次将管理权下放,由此形成了第二次汽车发展高潮。到1976年,全国的汽车生产厂家增加到53个,专用车改装厂增加到166个。这些所谓汽车厂绝大部分是靠买零部件组装,由此又推动了零部件企业的蔓生。改革开放初期,全国掀起新一轮经济发展高潮,作为重要生产资料的汽车产品供不应求,汽车制造厂和改装厂再度猛增,零部件产品也随之再度扩张。由于这些汽车都是以一汽的解放、二汽的东风和北京吉普为蓝本,你抄我抄大家抄。而一汽的解放是以前苏联的吉斯150为蓝本,吉斯150又是以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万国牌汽车为蓝本,到80年代已经是50岁“高寿”,在美国,当年的万国牌卡车只有博物馆里还能找到,但在中国却仍然是公路运输的主力。东风汽车虽然上世纪70年代建成,但其技术水准也大大落后于当时的国际水平。整车企业水平如此,给这些整车厂配套的零部件企业的水平就可想而知了。

据当时的中国汽车工业公司统计,1984年,全国有2400个汽车零部件工厂,职工47.8万人,占汽车行业总人数的50%。固定资产30.1亿元,占汽车行业的34.3%。这些企业隶属于各地“经济诸侯”,如同散沙一样分散在全国各地,人、财、物、产、供、销都被各省、市、县甚至乡镇的地方政府控制,生产企业小、产品质量差、生产效率低,经济效益差,是这些企业共同的面貌。很多企业依附于各整车厂“讨生活”,给一口,吃一口,处于半死半活状态下。技改、革新、发展都是有其心无其力。

由于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差,经费紧张,科研、设计基本无从谈起。而国外主要汽车零部件企业都拥有完整先进的开发能力和产品测试基地,科研经费占年营业额的3%—8%。

零部件产品质量差造成整车产品质量低下。据当年中汽公司的统计数据,中国汽车与当时的国际水平存在巨大差距,主要是技术水平低、质量差。如我国汽车平均油耗比国外同类汽车高38—109%不等。首次故障里程、故障间隔里程、第一次大修里程是当时权衡一辆汽车质量好坏的标准,我国的汽车在这方面的差距惊人。当时中汽公司曾做过抽样检测,首次故障里程:国产车最高为900公里,进口车为30000公里;故障间隔里程,国产车最高为1667公里,进口车为30000公里;第一次大修里程:国产汽油车为15—20万公里,进口汽油车为20万公里。国产柴油车为1520公里,进口柴油车为50万公里。

至于噪音、舒适性、行驶安全性、操纵方面更是存在巨大的差距。

1983年,中汽公司曾对4种国产车型11辆样车进行25000公里的可靠性试验。其结果触目惊心:

解放牌汽车平均故障间隔里程为620.4公里,东风、北京130为540.5公里。北京212为425.5公里。而日本汽车的无故障里程为25000公里。

5辆CA15解放汽车参加实验,第一辆行驶553公里时,车门自动打开,发电机不发电。第4辆行驶1061公里时,离合器分离不彻底。第5辆行驶114.5公里时,发电机调节器损坏。

东风EQ140试验时,第1辆行驶215公里时自动跑偏,第2辆行驶114.5公里时,关闭电路发动机不熄火。

2辆北京130试验车,第1辆行驶16.6公里时收音机损坏,引起全车电路故障。第2辆行驶185公里时,左右轮毂发热。

2辆北京212试验车,第1辆行驶250公里时,变速器、同步器发响。第2辆刚刚开动,转向机沉重不回位。

(张茅著《饶斌传记》华文出版社)

1981年,南京汽车厂将自己生产的跃进卡车和日本同吨位的五十铃卡车一起做了一次油耗对比道路试验。五十铃卡车载重3吨。南京跃进载重2.5吨,五十铃百公里油耗为13.56公升,而南京跃进则为20.98公升。日本车比中国车节油1/3。

整车质量的惨状无情地暴露出零部件质量极差的残酷现实。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北京、上海先后开始合资生产吉普车和轿车。鉴于国内外汇极为紧缺的现实,国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合资轿车的零部件必须实现国产化并订出逐年实现的比例要求。这是中国汽车零部件发展的转机。美国、德国提出,国产化的零部件必须要合乎它们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标准。

现代化的轿车工业需要现代化的零部件生产体系作支撑,中国引进了现代化的桑塔纳轿车,但是国内却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的零部件生产体系。数千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绝大部分处于小农经济时代。不要说产品技术质量无法满足桑塔纳的装车需要,数万辆的批量也让他们无法做到。当上海大众提出零部件国产化时,很多企业在严格的质量技术要求面前噤若寒蝉,不敢开口。1985年上海大众公司正式成立时,桑塔纳国产化零部件只有轮胎、标牌支架、车标,按比例算只有3%,3年后,1987年,桑塔纳国产化率仅为5%,远远没有达到预想的目标。上海大众第二任董事长陆吉安说,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与国际水平相比,“落后30年”。

在当时的环境下,靠国内以生产卡车零部件为主,技术水平低、设备水平低、生产管理粗放的企业来完成美国、德国标准的零部件质量,实在是一件勉为其难的事。其间的过程千难万难,为了实现桑塔纳国产化,上海汽车人和中国汽车人动员了全上海和全中国包括军工企业的力量,历尽艰辛几乎脱了几层皮,到1991年终于实现国产化80%。上海桑塔纳零部件国产化步履维艰真实地反映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现实,其间的故事足以写成一部大书。

不改变现有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小农经济作坊式生产,建立技术质量保障的现代化零部件生产体系,中国就不可能建立现代轿车工业,不建立现代轿车生产工业,引进桑塔纳这样的现代轿车就毫无意义,桑塔纳国产化的重要意义也在于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桑塔纳零部件国产化是建立中国现代汽车工业迈出的第一步。

汽车零部件国产化遇到的问题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时任国务委员兼国家计委主任的邹家华多次表示,发展中国轿车工业,一定要解决零部件企业发展问题。并提出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一定要做到: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安排项目一定要考虑经济规模和面向整车以及维修配套两个市场。国家在1990年通过的《关于我国轿车工业的发展战略》(以下简称“发展战略”)中对轿车零部件发展提出了明确原则:

1、相对独立并适度超前。

2、外向型发展原则。在国内轿车工业尚未达到经济规模前,必须积极打入国际市场,形成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的格局。

3、统一规划的原则。要做到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各轿车厂不能单独搞自己封闭的零部件生产配套体系。

4、特殊扶持的原则。为保证轿车零部件发展所需资金,设立轿车零部件发展基金,利用每年进口整车和全套散件的调节税以及各地收取的轿车横向配套费的一部分作为基金的来源,用于全国集中安排的零部件项目。对零部件外向型企业,给予税收优惠。

冶金、化工、石油、建材、纺织、轻工、机械、电子等行业与轿车工业配套的产品,在数量、品种和质量上都应根据轿车工业的要求同步发展,列入本行业的发展规划和计划。应该明确引进产品必须国产化,国产化的产品必须达到引进技术的标准。

以后邹家华又在一份报告上批示:

我赞成狠抓一下零部件批量生产的技术改造。现在原则都有了,要研究具体意见。

1、有多少资金?包括银行贷款、企业自筹。

2、确定哪几个零部件?

3、按这些零部件确定一些工厂。

4、这些工厂的技术改造内容有哪些?要达到什么目标?

5、这些零部件都和谁配套?

6、最后要以质量和价格的竞争力取胜。

7、当然能干多少要看经费的可能。

8、总之要集中力量办成几件事。

9、其他就靠企业自筹自己解决了。

1991年6月,国家计委和中汽总公司联合在广东东莞召开轿车零部件工业座谈会,会议认为,落实“八五”轿车零部件规划必须要实现三个转移:

1、要从发展一般汽车零部件转移到以发展轿车零部件为中心上来;

2、国产化工作要从试点、试制、小批量供货转移到按主机配套要求,形成一定批量,稳定质量,降低成本,严格供货期的重点上来;

3、从一般的依靠技术进步转移到更有针对性,攻克轿车零部件技术难关和发展高技术领域方面来。

1991年7月27日,国家计委工业二司副司长徐秉金与中汽总公司副总经理吕福源两人联名向国家计委副主任郝建秀和邹家华写出汇报材料,提出落实“八五”汽车零部件发展的意见:

“八五”期间轿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1、紧紧围绕“三大三小”,重点是“三大”,兼顾其他;

2、布点选点要充分利用现有基础,每种重点关键零部件扶持1—2个点,在规划工作上,将宏观控制和引入竞争机制结合起来;

3、集中力量建设几个具有大批量、高起点、专业化、质量优,具有一定产品开发能力的骨干企业;

4、国家、行业以及各地要采取倾斜政策,给规划内轿车零部件企业予以扶持;

5、通过轿车零部件工业的建设,进一步改善整个汽车零部件工业的产业结构和企业素质。

针对轿车零部件企业散、乱、差的现状,徐秉金和吕福源在汇报材料中提出,实施“八五”汽车零部件规划,一定要做到统一规划,择优布点,分步实施,重点扶持:

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要将建设项目和建设资金统一纳入国家的规划,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建成几个大的零部件项目,并以这些企业为龙头,逐步形成若干个专业产品的企业集团。如办一个模具生产联合体,把国内已经形成一定能力的几家汽车模具工厂联合起来,组成全行业的模具生产联合体,同时成立模具设计开发中心,将技术、开发、信息、CAD技术集中在中心。通过这样的组织,可使我国汽车模具的设计制造水平大大提高一步,几年后就可不再购买外国模具,再过几年就可以独立进行车身设计和开发,还可以出口模具。再譬如是否可以在现有汽车集团、军工企业、地方骨干企业中,挑一些条件比较好的零部件企业进行重点培养,发展成为行业服务的骨干零部件厂,比如一汽水箱厂、车轮厂等。

这一设想突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如果得以实行,中国轿车零部件的几大核心总成如发动机、变速箱、车架、车身、汽车电子、汽车模具等需要大规模投资的项目很有可能会取得突破性进展,也许中国今天的轿车发展会是另外一种格局。遗憾的是,由于多种原因,他们的这一美好设想并未得以实施。

尽管从国家政策层面提出了扶持零部件产业的措施,但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技术储备、人才队伍建设、资金等方面的巨大差距以及“诸侯经济”的现实,使得政策的落实大打折扣。零部件企业的改造发展需要资金、时间、技术、人才几要素,在这些要素尚未生成和完备时,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已经时不我待了。

桑塔纳零部件国产化的问题还没完,富康雪铁龙零部件国产化、一汽捷达、奥迪零部件国产化以及更多的合资品牌轿车零部件国产化紧随而至,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这些极为严苛的技术质量要求前难以适应,合资轿车生产进度的要求又不能推迟,在这种情况下,合资企业中的外方提出,可以将它们在国外合作的零部件企业引进中国,为此,中国不得不向国际零部件企业巨头敞开大门。这些西方零部件企业于是堂而皇之登堂入室,采取合资、兼并、收购、独自办厂等手段在中国零部件市场大肆攻城掠地。此时恰逢国内经济体制改革、企业改制,很多地方政府为了甩包袱,纷纷将经营困难的地方零部件企业拿去合资,有的欢迎人家购买,有的甚至白送给人家,还美其名曰:“嫁姑娘,送嫁妆”,“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大部分国内零部件企业就这样落入外资巨头的囊中。面对不利形势,即使有些零部件企业要顽强抗争,但与经营百年,有着丰厚技术实力与雄厚资金的国际大品牌零部件企业集团相比,它们也毫无招架之力。就这样,在外资品牌轿车大举进占中国轿车市场的同时,外资零部件巨头也随之而来,覆盖了几乎全部中国零部件市场。尽管外资品牌零部件企业利用技术优势大肆扩张,但仍有少数值得称道的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集团坚强地生存下来并发展起来,如鲁冠球领导的万向集团。

在中国,目前是整车企业引领零部件产业发展,而在国际上,则是零部件产业推动整车企业前进。从某种意义而言,零部件的发展决定整车企业的未来。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国际跨国汽车巨头和零部件企业巨头如博世、电装、德尔福等将控制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作为其长期占有中国市场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其战略目标,除了通过兼并、控股等办法控制零部件企业外,它们采取的另一个办法是控制核心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的生产。

电子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使得汽车技术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倚仗高技术的人才队伍和巨额的研发资金,国际汽车零部件产业巨头将现代电子技术与汽车零部件制造结合起来,如利用电子芯片控制发动机进排气技术,使得汽油的雾化燃烧更充分,排放更清洁,更省油,功率更大;利用各种电子传感器控制汽车行驶中的制动、姿态,使得汽车的行驶更平顺,更安全;这种高科技的核心技术使得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登上一个新的制高点。机械制造阶段的差距如加工精度、材质等尚未缩小,现在再加上新兴电子技术,中国汽车零部件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隔代差距更为明显。2011年,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发布的一份报告称,目前中国零部件企业重复建设严重,生产集中度不高,国内本土企业规模小、研发投入低,外资汽车零部件产量占比越来越高。发动机、汽油机涡轮增压器等核心零部件几乎全部被国际品牌垄断,自主品牌所占份额寥寥无几。2011年日本3.11地震造成一些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停产,由此造成中国许多汽车生产企业相继停产的波及效应说明,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落后30年”的状况依然未能改观。

本身就存在资金紧缺、没有技术储备、技术人才缺乏、企业规模小等先天不足,后天发展又面临各自为政、急功近利,重生产、轻研发,重整车、轻零部件等一系列短视行为;虽然国家也曾出台相关政策,但没有从战略全局突出重点,很多政策缺乏连续性和可操作性,“诸侯经济”划地为牢更使本来的不足雪上加霜,这些都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步履维艰,发展缓慢的根源。虽然中国汽车产销已经登上世界第一的宝座,但从“心脏”到“大脑”以及各个“关节”的核心技术基本控制在“洋人”手里,这使得“第一”的意义大打折扣。

发展滞后 篇8

一、专业发展意识不强

教师若没有自我发展意识,对理想的追求就难,也难挖掘自我潜能,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就难。教师个人是否认识到自主发展意识,能否做到主动追求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通过调查发现,75名教师中只有5人在专业发展上有清晰的规划,占总数的6.7%;有21人没有在专业发展上进行规划,占总数的28%;有13人认为无所谓,占总数的17.3%。

二、有的教育理念落伍

大部分教师都认识到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的支持者和指导者。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漠视学习的规律,仍采用陈旧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觉得学习枯燥无味。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及时更新理念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以生为本,才能收到满意的教育效果。

三、职业倦怠现象严重

有的中专学校,教师社会地位较低、收入较少、有的学生难管理,导致有的教师出现职业厌倦现象。致使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丧失自信心,工作激情匮乏。由于职业倦怠的出现,教师职业情感较低,同事间人际关系不佳,师生关系不融洽,致使工作效率低,很多教师感到工作疲惫,厌倦本职工作。职业倦怠已成为埋在中专学校的“隐形炸弹”,对中专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利,甚至给中专学校教育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四、专业能力提升不足

中专学校教师面临着很多教育教学困惑,一些教师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是有的学生难管理;二是要求教师做课程的开发者,而有的教师的水平有限,能够承担这些任务的教师较少;三是有的中专学校对社会的依赖性强。从调查结果来看: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有18.67%,感到前途渺茫的有21.33%,主动提高学历的只占10.67%。这些数据,说明有的教师主观上存在惰性,必须积极行动,尽快改变自己,迅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川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原因分析 篇9

一、城镇化的概念及相关文献

㈠城镇化的概念我国的城镇化概念源于西方“城市化” (Urbanization) 这一术语[2], 西方的“城市化”指的是伴随工业化进程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西方城市的概念与我国城市的概念并不完全一致。我国的城市建制极为严格, 而西方国家只要人口集聚达到一定规模就被定义为城市 (city) ;许多西方国家没有镇 (town) 的建制, 我国较大的镇与西方的小城市的概念相当。我国城镇化的内涵除了包括乡村人口向城市和乡镇集聚的含义之外还包括限制大城市规模、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3]。

㈡相关文献城镇化的进程与动因可以从多角度进行探讨。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 城镇化是与工业化相伴随但并不同步的产业演变的过程, 根据Clark定理[4], 在国民人均收入水平 (可以用人均GDP度量) 逐步提高的过程中, 劳动力依次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 在这两个进程中, 前者主要由工业化推动, 后者主要由城镇化推动;根据Myrdal理论[5], 城市中一种新产业的发展会引发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城镇发展动力在循环过程中不断增强, 相关产业相互推动, 从而城镇规模不断扩大;根据乘数理论, 城市发展的初始投资会引发乘数倍的消费支出从而拉动城市经济的乘数倍扩张;从集聚效应理论看, 由于工商企业向城市集聚会形成正的外部性, 从而有利于城市形成市场、降低交易费用、刺激技术创新扩散, 进而推动城市扩张;根据增长级理论, 作为区域增长极的城市会对整个地区形成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从而引发城市群或城市带的形成[5]。以下是笔者结合上述相关理论对四川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现状及原因的分析。

单位:%

数据来源:《四川统计年鉴2013》。

单位:%

二、四川城镇化滞后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㈠城镇化滞后发展现状分析相对于工业化进程, 四川城镇化发展滞后十分突出。如表1所示, 全省21个市州, 除成都市和巴中市之外, 其他19个市州城镇化都滞后于工业化, 这19个市州城镇化率滞后均值为9.27%。从城镇化发展速度看, 全省共有13个市州城镇化发展速度低于工业化速度, 攀枝花市和绵阳市“两化”速度持平, 其他6个市州的城镇化发展速度高于工业化速度。根据纳瑟姆城市化理论 (Northam Urbanization Model) [6], 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会经历由弱到强再到弱的三阶段:第一阶段, 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较弱, 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大致持平;第二阶段, 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助互动, 城市化率加速提高, 以至高于工业化率二十个百分点;第三阶段, 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逐渐减弱, 第三产业对城市化推动增强, 城市化率进一步提高。从以上城镇化发展三阶段分析, 四川城镇化发展滞后, 城镇化率未达到第二和第三阶段的发展水平, 而且大部分市州城镇化率低于第一阶段发展水平。四川中小城市城镇化严重不足。如表2所示, 四川20个中小城市城镇化率均值不足40%, 且差异巨大, 城镇化率最大的攀枝花市达到63%以上, 城镇化率最小的甘孜不到25%, 四川20个中小城市城镇化率方差为60%, 极差为38.6%。

㈡城镇化滞后发展原因分析对于四川城镇化滞后发展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分析:第一, 四川工业结构不合理。由于历史原因, 地处西部的四川在改革开放前是我国布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的省份, “三线”建设时期, 国家在四川兴建和内迁了许多大型骨干企业, 改革开放后, 这种重工业畸重轻工业发展不足的状况并未改观。由于四川自然资源丰富, 客观上造成四川原材料和能源等资本密集型产业过重, 从而工业对劳动力吸纳能力有限, 城乡差距加大, 消费需求不足, 招商引资亦为艰难。第二, 户口管制制度抑制了四川城镇化率的提高。四川是农民工供给大省,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户籍管理制度使得农民工离土不离乡。四川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在城乡间流动却难以迁移到城镇定居, 即使农民工能够获得长期稳定的收入, 举家迁移到城镇生活仍然难以实现, 从而割裂了四川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的内在联系。由于户籍制度限制了劳动力自由流动, 使得四川各城市不能有效发挥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效应, 无法吸收生产要素向城市集中, 从而难以创造更多的市场需求, 最终削弱了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推动, 使得四川城镇化率不能加速提高。同时, 由于城乡户口统筹管理难以实现, 城乡二元经济难以从制度上根本扭转。根据《四川统计年鉴2013》, 四川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20307元, 如表3所示,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001元,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达2.9∶1, 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差异更大, 为3.2∶1, 川内的巴中市城乡居民人均储蓄比甚至达到9∶1以上。城乡二元结构固化成为四川城镇化发展的瓶颈。第三, 现有的土地制度限制了四川城镇化发展。城镇化发展要求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推动分工协作和生产经营规模化发展, 促进土地流转, 但四川农地自由流转障碍重重。虽然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决定, 允许农民以互换、出租、股份合作、转包、转让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发展适度农地规模经营, 但是由于国家《宪法》《民法通则》《土地管理法》都规定农地属于农村集体所有, 从而导致农地产权模糊。农业税取消后, 由于农村社保制度发展滞后, 农民不愿轻易流转农地承包经营权。同时由于城乡信息流通和资金融通障碍重重, 地处我国西南的四川相对我国东部地区更难建立土地流转机制, 从而制约了四川城镇化进程。第四, 四川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较弱, 第三产业发展动力不足, 吸纳农业人口能力有限。根据《四川统计年鉴2013》, 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为24948.46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09.55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13322.79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8416.1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仅为33.7%。

数据来源:《四川统计年鉴2013》。

三、政策建议

根据上文对四川农村城镇化滞后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可以得出以下三点政策建议:第一, 探索四川城乡一体化的新办法, 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逐步放开小城镇的户籍管制, 同时加强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增强城市吸纳劳动力的能力;第二, 统一规划四川产业布局, 防止地区间同质化竞争, 促进四川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第二、三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最强, 如果能有效规划四川产业布局以防止重复建设, 就能不断增强四川城镇化动力;第三, 加强四川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就业能力, 防止其盲目进城导致的城市病。

参考文献

[1]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统计年鉴2013[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2]宗义湘.发展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Liu D P.The Research of New Urbanization Model in Hohhot-Baotou-Ordos Region[J].Applied Mechanics and Mterials, 2013, (357) .

[4]许崇正.人的发展经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5]张建华.发展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发展滞后 篇10

关键词:公司债券,资本市场,市场机制

公司债券是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在发达的资本市场中, 公司债券同政府债券、股票一起被列为三大基本证券, 是公司融资的重要渠道和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从占融资总额的比重还是从其在市场利率的确定中所起的作用来看, 公司债券的地位都是十分重要的。发展公司债券对于完善公司资本结构、健全资本市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债券市场发展落后股票市场, 公司债券市场发展明显滞后于政府债券市场是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本文结合我国公司债券发展的现状, 从供给、需求和制度的层面分析了我国公司债券发展滞后的原因, 并提出了发展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政策建议。

一、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债券市场的品种主要有国债、金融债、短期融资券和企业债券四大类。如2007年, 我国债券市场国债发行量为21 883亿元, 金融债的发行总额已达到11 904亿元, 短期融资券3 349亿元,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中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严重滞后, 在多数年份中, 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都不到1 000亿元, 且大部分债券不能上市交易。公司债券从2007年开始发行, 债券市场规模小、发展严重滞后。本应处于证券市场主体地位的公司债券在我国的发展为什么如此滞后呢?本文从公司债券供给、需求和发行制度安排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1. 公司债券的供给角度。

通常情况下, 股东对公司的治理有着较大的影响约束, 公司管理者必须以所有者利益最大化为经营目标, 公司选择融资方式时必须考虑其融资成本。债权融资中, 发行债券的利率低于银行贷款的利率, 在资金的使用上也不会受到银行的过多干涉, 其付出的成本自然比银行贷款少。股权融资容易造成原有股权的分散, 使他们对公司的控制权减弱, 而且股权融资是一种高成本的融资方式, 这是股东所不愿意看到的, 由于他们对公司有着很强的约束力, 这就会使得经营者在企业的运作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股权融资。所以债券融资较银行贷款和股权融资更受青睐。

但是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特点是以国有股和法人股等非流通股为主体, 流通股所占份额不大, 国有股和法人股的持有者是大股东, 对公司的治理享有绝对控制权。但是由于这种控制权是依靠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 实际上公司的所有者缺位, 就使大股东对公司的约束机制明显丧失, 而众多的流通股持有者高度分散, 不具备对公司的控制能力。这样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就完全掌握在经营者的手中, 导致了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严重的内部人控制导致决策更多地体现的是经理人的意志而非股东的意志。债务融资是需要到期还本付息的, 利息就属于融资的成本, 而股权融资就完全不同了, 不仅不需付息, 也不需还本, 股价以及股权的稀释对经营者 (公司的实际控制者) 的利益根本没有影响。这样看来, 我国企业融资成本远远低于债务融资。

2. 公司债券的需求角度。

从公司债券需求的角度来看, 我国公司债券也不是投资者追逐的对象。投资者在投资时要权衡投资对象的风险与收益。在风险方面, 公司债券具有较高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我国对公司债券的发行实行规模控制、严格管制, 市场准入限制过多, 造成公司债券品种少、规模小。银行业和保险业的监管机构对银行资金和保险资金进入公司债券市场进行严格限制, 如银行资金不准用于证券交易、保险资金不准购买无担保的公司债券等。从而导致二级市场不活跃, 这样就会使公司债券的变现能力受到影响, 加大了流动性风险。而银行存款及国库券的变现能力是很强的, 我国股票二级市场也逐步发展起来, 比公司债券市场要活跃得多。公司债券与其他债券相比具有较高的信用风险, 公司的经营效益受国家宏观经济及产品市场变化的影响比较大, 到期能否还本付息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目前我国的国债和银行存款基本可以看做是零风险。在收益方面, 公司债券的收益应介于股票和国债之间。在我国税收政策方面, 购买公司债券的利息收入需要上缴20%的所得税, 与购买股票、银行存款的利息税负相当, 比购买基金承担的税负要重;在交易环节, 公司债券在深交所、上交所交易需交纳千分之一的佣金, 而国债和银行存款则不需要佣金。综合税收与交易政策来看, 公司债券在收益上和国债并无很大的差别。既然公司债券的风险比国债要大, 投资者如果追求高收益就会选择股票, 否则会选择国债或银行存款。目前的情况是, 大量闲置资金流入银行, 国库券也成为很多投资者的选择对象, 股票、基金更是成为炙手可热的投资工具, 但公司债券却并未引起投资者的注意。

3. 公司债券的发行制度角度。

目前我国证券发行实行的是核准制, 采用核准制的国家往往对证券发行人的资格及条件 (包括发行人营业状况、盈利状况、支付状况和股本总额等) 进行了明确规定。20世纪90年代初, 我国债券发行的监管部门对于公司债券的发行给出了种种限制, 只有国有独资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才能发行债券, 从而将大多数急需资金的非国有企业拒之门外。同时, 在1998年要求防范金融风险的呼声高涨的背景下, 中央政府主管部门收回了审批公司债券的权力, 不仅没有像其他市场经济国家一样实行注册制, 反而进行了更严格的控制———公司债券的发行既要有资产抵押, 又需有担保机构。这道“双保险”不仅把风险挡在了门外, 也锁住了公司债券发展的步伐。

此外, 对于发债资金的用途、债券的利率以及债券的品种, 政府都进行了严格限制。例如, 企业债券的利率不能高于同期限银行定期存款利率的40%, 实行固定利率且没有选择权。公司债券发行的成功相当程度上依靠其高收益与品种的多样化, 对这些条件进行限制, 就等于消除了公司债券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从发行制度的角度来看, 政府的过多管制与干涉阻碍了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

以上分别从公司债券的供给、需求和发行制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公司债券发展缓慢的原因,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几个基本结论: (1) 公司债券现状很大程度上与我国整个金融市场的状况有关。无论是立法、交易制度还是税收政策等, 都会影响公司债券供需双方的积极性。 (2) 在公司债券的发展过程中, 政府的角色定位十分重要。政府应让位于市场, 让其成为主导者, 政府只需做好监管工作。 (3) 根据目前的情况, 发展公司债券及其市场所面临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 这将是一个较为长期且困难的过程。

二、加快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对策

1. 加快公司债券发行体制改革,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从制度上看, 影响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我国资本市场还严重受制于政府的管制, 没有完全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一般来说,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一个良性互动和逐渐变化的关系。历史经验表明, 政府过多的管制与干涉会阻碍公司债券的顺利发展。在市场建立的初期, 需要政府制定游戏规则引导市场方向。但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 政府的这一角色要慢慢退出, 把精力放到监管上来, 也就是监管职能会显得相对更重一些。随着市场的不断进化, 完善和制定新的规则就更为重要。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债券发行的经验, 加快推行发行注册制, 建立市场化导向的公司债券发行监管体制, 放松行政管制, 建立以发债主体的信用责任机制为核心的公司债券市场体系以及信用评级、信息披露、债券受托管理人等市场化的配套制度, 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和投资机构识别风险、分散风险和化解风险的功能, 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在公司债券市场发展中的基础作用。

2. 完善债券信用评级制度, 规范信用评级机构。

债券信用评级是对债券偿还可靠性程度进行的测定, 完善的信用评级制度是证券发行注册制的基础, 公司债券市场发展依赖于高度发达的评级制度。我国的信用评级公司数量上不少, 但真正起到客观衡量发债公司信用作用的却不多。具体表现在企业发债几乎都有银行的担保, 投资者看重的是银行的信用, 而不是企业自身的信用, 这就使得企业债券的信用等级也拉不开差距, 利率有趋同性。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应当设法让公司把自己的信用展示出来。虽然许多国家的证券法并不要求证券发行时必须取得债券评级, 但是没有经过评级的债券在市场上往往不被广大投资者接受, 而经过信用评级后的公司债券更容易被市场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讲, 债券评级是债券进入证券市场的通行证。同时, 规范资信评级机构, 建立风险赔偿机制, 使信用评级机构对自己负责评定的企业债券负有风险连带责任。

3. 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 加强对发债公司的管理, 增加公司债券的市场供给。

政府应加快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化, 继续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造, 促进法人治理结构的规范运作, 进一步推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公司治理结构;继续推进和完善股权分置改革, 加强股东对公司经理人的约束机制, 解决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 使得经营者充分考虑投资者利益, 降低融资成本, 在企业的运作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股权融资或信贷融资, 增加公司债券的市场供给;强化发行债券的信息披露, 要求公司及中介机构及时、完整、准确地披露债券募集说明书, 持续披露有关信息。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引进债券受托管理人制度或债券持有人会议制度, 强化对债券持有人权益的保护。

4. 培育机构投资者, 完善公司债券市场机制, 增加公司债券市场的需求。

在我国间接融资主导型的金融结构下, 银行、保险公司、企业年金和社保基金等都是重要的机构投资者。要放开对利率的管制以增强投资者的动力, 放开保险资金不允许购买无担保公司债券的限制以增加公司债券市场的需求。逐步放开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投资公司债券的限制, 允许商业银行进入交易所从事公司债券交易, 以增加市场对公司债券的需求。也应该允许公司债券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与交易, 扩大公司债券的市场容量, 为机构投资者提供公司债券交易的多层次市场。借鉴国际经验并考虑中国市场结构的缺陷, 在完善交易所这一场内市场和银行间市场这种“准”场外交易市场的同时, 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公司债券场外市场。除了将一部分优质公司债券推向银行柜台交易, 形成公司债券的零售市场外, 还应将公司债券纳入银行间市场发行与交易, 以形成功能强大的公司债券发行与投资的批发市场。

参考文献

[1].李杨.“十一五”的金融改革:应当十分重视债券市场发展.财贸经济, 2005;11

[2].朱世武, 李璇, 金璐.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模式探讨.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7;8

发展滞后 篇11

原因

1外在的客观原因

(1)政策瓶颈

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理论上与实践中都有歧视农村的倾向,区域差异大,农村教育投入不足,教师待遇低,许多农村学校房舍紧张,信息化水平低,办学条件捉襟见肘,处于勉强维持运行状态,要拿出钱用于教师教育是难上加难。

(2)制度瓶颈

教师继续教育流于形式,造成应付了事,达不到实效。农村教师缺少实用有效的外出培训、学习、发展、深造的机会,教学实践中缺少专业引领,无缘接触先进教学理念。许多大规模的教学活动,只有重点学校教师才有展示的机会已成为不成文的规矩。

(3)资源瓶颈

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大,农村学校存在封闭性、边缘性和落后性特点,信息闭塞、资料短缺,可参阅的资料少,缺少优质教育信息资源,不会用或很少用互联网查资料、制课件,“外面的世界真精彩,这里的世界很无奈”,久而久之,成了井底之蛙,集体走向平庸。

(4)管理瓶颈

许多农村学校认为教师搞教育科研会影响教学质量,教师成为被剥夺了专业发展时空的“教书匠”,疲于应付各种教学检查和杂务,教学行为、工作绩效被固化,束缚了手脚和个性,整天就是埋头备课、上课、改作业,应对检查,很忙、很累,但总结时又想不出自己干了些什么。

(5)评价瓶颈

教学谁做主?从理论上讲,当然是教师和学生,然而考试、评价、检查等无形的“手”在左右着教师的教学自主权,以分数来评价教师,不得不教死书、死教书、拼时间、搞题海,疲于奔命,哪有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创新教法,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无暇加强自身建设。

2教师自身主观原因

(1)局限于后喻文化

北美哲人把人类文化分为三类:一是后喻文化。特征是用过去指导未来;二是互喻文化,特征是用现在指导未来;三是前喻文化,特征是用未来指导现在。在新课程实施的互喻文化和前喻文化已经存在的今天,多数农村教师仍重复着昨天的师道尊严故事——“传道、授业、解惑”的后喻文化,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专业要求。有多少教师恨铁不成钢而变相体罚学生,有多少教师把对学生的一腔热爱化为千顷题海,最终淹没了学生的个性,又有多少教师撒手放任,最终使学生荒废了学业。

(2)专业发展意识淡薄

如果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那么教师的一个教学行为能透视出教师的教学理念,很多教师“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只注重眼前的教学效果,沉睡在“本我”中、没有唤醒“自我”、更不能实现“超我”。认识不足,观念就不可能转变,行动当然也就不会有突破,不从事教育理论的知识学习与探究,缺乏教育科研意识的“发酵”已成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桎梏,丧失了发展的内在动力。

(3)知识技能裹足不前

农村教师教学钻研较少,惰性滋长,不学习教育理论,不能把握教育前沿信息,不思考自身学习问题,使得原有的知识和技能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专业知识结构较为陈旧、失衡,教育研究和创新能力较差。没有教学研究意识,缺乏对教学新思想、新内容、新手段的钻研学习,往往浅尝辄止。

策略

要化解制约因素,让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从倡导的口号变为现实的组织行为和教师的自觉行为,帮助青年教师消除“破土”期的困惑、中年教师“高原”期的缄默以及老年教师“休眠”期的沉默。从多维视角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提供更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才能实现农村教师专业化跨越式发展。

1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政策视角

周济部长在2005年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各级政府要坚持农村教育的重中之重地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改革和创新农村教师教育体系,为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提供支持与服务。因此要保证农村学校教育经费来源的稳定,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写进了十七大报告。如温州市委市府出台的文件《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教育强市的建设》中提到均衡发展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每年拨款由原来的3000万提高到6000万。

2落实教育政策法规体系——法律支持视角

农村教师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政策的保障,《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第13条规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在地方教育事业费中专项列支。地方教育费附加应有一定比例用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培训”。《教师法》第19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制订教师培训规划,对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业务培训。”要增大教师教育经费的直接投入,帮助农村教师支付接受继续教育的费用等措施来推进农村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3建立多向互动的学习平台——教育行政视角

面对教师专业成长和积极性调动的困局,要从行政上推动,如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推进城乡学校合作,建立区域学校间教研网络,实现教研互动,改变农村环境闭塞、信息交流匮乏、教学任务繁重而难以及时、准确地获取各种先进教育教学信息的状况。如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省级骨干培训;温州市教育局开展的农村教师教学四项规范达标活动;组织优秀教师开展“走近农村教师、走进农村课堂”送教下乡活动;农村学校联片教研等。开展农村初中教师的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等各项教学评比,降低了门槛,为他们创造了条件。

4做好教师的培训提高工作——业务指导视角

要提升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培训是必不可少的。抓好农村教师全员培训,抓好省、市、县、校四级连动的骨干与普通教师各层面经常性培训。培训时间选在假期,采取集中培训与平常节假日分散培训相结合,校本培训因地制宜。培训内容要与专业对口,力求精悍而实用,要能解决农村学校教师所遇见的普遍问题,在观念上和教育思想上给教师以新的启迪,在技术上予以专业指导,通过具体和典型的教学案例的剖析,让教师们在教学理念上有所突破,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启发和创新。注意倾听农村学

校教师的心声,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以“结识几位专家、深交几个骨干、反思几个问题、解决几个难题”为培训目标,提高农村教师业务水平和课堂教学效果。

5做好校本教研,创良好环境——学校管理视角

教研、科研、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和必然选择。开展咨询、研讨活动,通过课例分析、经验交流、教学研讨、教学反思等实现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培养研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升专业素养。开展教学四项规范达标活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命题),新教师基本功考核,中老年教师的基本功升级。加强教研组建设,对内盘活学校的学习资源,开展同课异构,抓好听课、评课活动和优质课评比,做好专题教研,营造宽松和谐的教研环境,建立新型教研文化。优化备课活动,形成“写、议、改、补、记”五位一体模式。开展课例研讨,推行“说课、上课、听课、议课、改课一条龙”的教研模式,领悟“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的内涵。

6在学习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自身建设视角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内在知识结构不断更新、丰富的过程;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当作一种习惯、一种生活。向书本学习,向问题学习,向生活学习,向实践学习,在研究中学习。勤学习、重实践、善反思。以问题为中心的实践反思和行动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和真正动力。深化专业知识,拓展专业技能,丰富专业情意,过好四关:学历关,基本功关(三字一话多媒体)、课堂教学关、教学札记关。在案例反思、行为跟进、专业引领中进入研究的三种形态:在整理中思考——日常渗透的自觉研究;在案例中反思——基于教育事件的主题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寻求问题解决的探索。

农村教师在谋求自身专业发展的过程中,要通过以下四面镜来反思改进提高自己。望远镜:通过阅读、参加培训、网络和远程教育培训、出外考察等途径不断学习,拓展视野;显微镜:时吋剖析自己的教育行为,从“小事”开始做起,避免贪大而无从下手;潜望镜:专业发展的渠道和途径得另辟蹊径,如当地的自然、民俗风土资源就是开发校本课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好素材;平面镜:通过听取身边人评价,向专家、骨干教师学习,取长补短。通过学习、实践、反思,进入“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的良好状态,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行为,改革教学方式,完善教师的专业结构:①所教学科的知识(能教);②教育专业的知识和能力(会教);③教育专业精神(愿教),不断提升业务素质,发展专业水平。

发展滞后 篇12

一、农村地区金融生态发展状况的一般描述

国内学者较早系统探讨金融生态问题的是周小川 (2004) [1], 他在 “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作了题为《完美法律制度, 改善金融生态》的演讲, 分析了法律环境对金融生态的影响, 并对金融生态进行了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分析。之后, 张鹏、姜玉东 (2005) [2]将金融生态概括为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 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要素之间及其与外部制度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过程中, 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 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叶德磊 (2006) [3]认为金融生态圈与金融生态环境不应被混淆, 前者能更深刻地揭示和刻画金融体系中各构成部分之间彼此依存、互为前提的关系, 并指出我国目前的金融生态圈存在系统性缺陷, 金融种类不符合现代金融良性循环的要求。

以上学者大多数是基于全国整体层面考察和研究我国金融生态问题。但事实上, 当前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就是城市和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农村生产率不高、城乡金融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依然突出。因而,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对我国农村地区金融生态问题的研究已是当务之急。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2006) [4]对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认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应包含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个子体系, 共设计了127项指标。定量指标设计包括经济发展水平、金融资源水平、社会信用和法制环境3个目标层、14个准则层, 计90项指标;定性评价包括金融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和执行状况等四项标准, 计37项指标。借鉴课题组的研究方法的同时, 考虑到所列出的指标较多, 文章篇幅有限, 本文则根据需要选择部分指标进行衡量描述, 它们分别是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中的城乡人均收入增长率、金融资源水平指标中的金融机构利润率, 以及社会信用和法制环境指标中的银行不良贷款率。

1.城乡人均收入增长率。

通常, 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指标是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包括定期增长率、环比增长率、总量增长率、人均产出增长率、名义增长率和实际增长率等。这里, 我们使用历年居民实际收入增长率, 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进行说明。

图1显示, 1978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6元增长到2007年的13 786.0元, 增长了39.1倍;与此同时,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也由1978年的133.6元增长到2007年的4 140.4元, 增长了30.0倍。但是, 相对于农村居民而言, 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增速表现的更为显著, 近30年中只有10年低于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 而且主要还是集中在改革开放初期。事实上, 金融业的发展水平与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这必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滞后于城镇地区。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支农措施, 这种差距可能会越来越大。

资料来源:《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 (2000和2008) , 其中的比例是根据相关数据计算得来。

2.金融机构利润率。

金融机构的利润率可以反映一个金融机构的总体盈利水平。作为银行的三大目标之一, 盈利性的高低是各银行的最终追求目的。2002年,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的净利润分别为0.34和28.97亿元, 均远远低于同年的中国工商银行 (61.74亿元) 和中国银行 (95.09亿元) 的净利润。其中, 中国工商银行的净利润分别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及中国农业银行的181.6和2.13倍, 中国银行的净利润分别是二者的279.7倍和3.28倍。2008年,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的净利润分别上升至12.01和515.91亿元, 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净利润分别上升到1 115.51和771.82亿元。同时, 中国工商银行的净利润分别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及中国农业银行的92.9倍和2.2倍, 而中国银行的净利润分别是二者的64.3倍和1.5倍 (见表1) 。

此外, 从历年各银行净利润率来看, 2002年,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的净利润率分别为万分之0.45和万分之9.73, 也远远落后于同年的中国工商银行 (万分之13.04) 和中国银行 (万分之33.32) 的净利润率。2008年,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的净利润率分别上升至万分之12.01和万分之73.57, 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净利润率分别高达万分之114.32和万分之127.07。

3.银行不良贷款率。

不良贷款率指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占总贷款余额的比重。银行不良贷款是指在评估银行贷款质量时, 把贷款按风险基础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 其中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银行不良贷款率是评价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不良贷款率高, 说明金融机构收回贷款的风险大;反之, 不良贷款率低, 说明金融机构收回贷款的风险小。资料显示, 2004年, 中国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5.12%, 中国建设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3.92%, 工商银行的为21.16%, 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7.5%和26.73%, 其中中国农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是五大银行中最高的;2005年, 在国家金融政策的有效运行下, 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都有所下降, 中国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4.62%, 中国建设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3.84%, 工商银行的为4.69%, 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仍然较高, 分别为10.2%和26.17%。2006和2007年, 在国家金融政策的有效运行下, 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都有所下降, 中国工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3.79%和2.74%, 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仍然较高, 分别为7.65%和6.29%。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2004-2009。注:净利润率计算方法为:净利润率=净利润÷资产总额, 单位为万分之一,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二、农村地区金融生态发展滞后的制约因素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农村地区的人均收入增长率、金融机构利润率、银行不良贷款率都比较滞后,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不够健全, 直接影响了其发展的有序性、稳定性和平衡性, 从而抑制了金融生态的发展空间。下文笔者将分别从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予以分析其发展滞后的原因。

(一) 外在因素分析

1.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

“二元”经济最初是荷兰经济学家伯克1953年提出的, 后来刘易斯进一步作了较为详细地论述。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中国具有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特征。长期以来中国在城乡不平衡增长的基础上, 以农村和农业的巨大牺牲为代价, 推动着城市工业经济的突飞猛进, 其结果就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渐渐扩大。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4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33.6元, 二者的比例为2.57:1;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 280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 253.4元, 二者的比例为2.79:1;到了2009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 175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 153元, 这一比例进一步扩大到3.33:1。经济是金融发展水平的基础和依托, 没有好的经济水平, 金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农村资本形成的不足。

资本是重要的生产要素, 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就把资本的增加作为国民财富的源泉。目前农村地区资本形成的不足, 将会抑制农村地区金融资源的有效发挥。统计资料显示, 1980年,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910.9亿元, 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777.9亿元, 占总数的85.4%;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33亿元, 仅占总数的14.6%;2000年在世界经济普遍出现非常低迷的状况下, 我国开始逐渐启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因此农村投资所占份额有所上升,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32 917.7亿元, 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26 221.8亿元, 占总数的79.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6 695.9亿元, 占总数的20.3%;2009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224 846亿元, 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94 139亿元, 占总数的86.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30 707亿元, 仅占总数的13.7%。因此, 资本形成的不足将是农村地区金融自身发展的瓶颈。

3.城乡金融市场的分割。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乡金融市场实际上采取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城市金融市场采取的是一种渐进自由化和市场化的道路, 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则走出了一个由政府推动下的不断突变的轨迹。政府在扶持农业的意识下, 实行严格的管制政策, 使得城乡金融市场无法对接。这些措施实行的结果, 不但没能形成农村金融需求群体的资金自我良性循环机制, 还使得农村金融机构亏损严重, 其中中国农业银行多年亏损, 50%-60%的农村信用社亏损, 30%-40%的农村信用社甚至出现资不抵债[5]。城乡金融市场的分割弱化了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 不利于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导致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大大落后于城市, 使农村经济主体无法享受与城市经济主体平等的融资机会。

(二) 内在因素分析

1.农村金融机构人才的缺乏。

现代金融的运行涉及金融、会计、数学、计算机、法律等多种综合性知识和专业技能, 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在我国金融界尤其是农村金融领域可谓是“凤毛麟角”。这里, 笔者将2008年中国农业银行职工的文化结构与职称结构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以及交通银行进行了对比。首先, 从职工文化结构来看, 2008年, 中国农业银行职工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加总为27.3%, 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以及交通银行的分别为37.6%、38.8%和59.1%。并且, 在低学历职工当中, 中国农业银行的中专及以下的比例达32.9%, 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以及交通银行的仅分别为21.9%、21.0%和11.2%。其次, 从职工职称结构来看, 中国农业银行职工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比例为23.6%, 分别少于中国工商银行30.9%、中国建设银行31.4%和交通银行29.2%。在世界资源开发的重心已由物力资源开发转向人力资源开发的今天, 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更是农村金融机构健康运行的关键。

2.农村金融机构信贷结构趋短化。

信贷结构主要体现在信贷资产总量的分布构成, 是信贷总量变动的结构基础和支撑, 其内在形态是信贷资产总量的各品种、客户、行业、领域、期限等多层次的有序组合。这里, 我们主要是基于信贷的期限结构视角进行分析。我们知道, 贷款按照期限可分为长期贷款、中期贷款和短期贷款。表2是我国农村信用社1995-2006年的短期贷款及贷款总额的数据,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 这12里短期贷款在贷款总额中的比例均在70%以上, 尤其是在2002-2005年, 比重都超过了90%。因此, 我们可以认为, 农村信用社贷款中的短期贷款占了绝对比例, 并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实际上, 农村信贷期限结构这种趋短化仍是对传统农业春种秋收的一种被动适应的表现。现代新兴农业多具有迂回效应, 投资周期则多为一年以上, 甚至三到五年, 长期资金的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 与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民消费需求实际脱节。毫无疑问, 这种金融供求不对称无助于甚至妨碍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 (1996-2007) 。

3.农村金融创新不足。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金融业已不能仅仅满足于传统业务, 只有不断创新, 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降低成本、减少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等多样化需求, 最大限度地动员人们的储蓄, 这就要求要有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为之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然而, 长时间的计划经济体制, 造成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长期以来观念保守僵化, 导致了在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上的滞后。其一,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不足。大多数农村金融机构由于思想观念转变滞后, 仍然沿袭以前的“等客上门”习惯做法, 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思维和客户至上的理念, 服务创新意识不足, 无法积极转换内部经营机制, 最终限制了市场营销和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拓。其二, 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不足。随着我国第一张银行卡——中国银行长城卡的问世, 各家商业银行的银行卡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为了更好地吸引顾客、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商业银行在给新产品取个好名字方面可谓绞尽脑汁。如建行的“金管家”、中行的“外汇宝”、招行的“一卡通”等。相对而言,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就显得非常单一, 一些处在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的农民, 几乎没有见过, 更谈不上使用过这些银行卡。

三、优化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的政策建议

良好的金融生态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推动经济更快发展, 提高农民的人均收入, 为当前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据银监会官员披露, 到2020年,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增资金15-20万亿人民币, 而实际支农资金按照8%的年均增长率计算, 只能提供10万亿人民币左右。由此可见, 在未来, 农村金融将会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发挥极其关键的作用。2005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 我国农村金融深化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培育有竞争力的农村金融市场。2006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指出, 金融机构要不断改善服务, 加强对“三农”的支持。按照这一具体要求, 结合当前我国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逐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基础设施。现代金融服务离不开通讯、电子、网上支付等发达的金融基础设施。一个完善的金融服务设施, 一方面可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质量, 增强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同时, 借助这样的系统, 还可以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 降低信息成本, 使金融机构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 扩大服务范围。目前, 我国每个乡镇的银行网点平均不足3个, 只设有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的乡镇还有8 231个, 还有3 302个乡 (镇) 未设任何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6]。针对农村存贷款户数杂、笔数多, 农户数据收集、信贷档案建立和贷款跟踪等管理工作复杂的问题, 相关职能部门有必要采取各种措施,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起一套统一的农村市场征信系统, 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 加快农村金融业务的电子化、信息化进程, 降低金融机构经营成本。

2.完善农村金融创新的制度体系, 积极培育创新的市场环境。农村金融的健康快速发展有赖于健全竞争性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因此, 要根据市场化的原则重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逐步开放农村金融市场, 建立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功能互补、协调运转的机制。这种以市场化为主导的金融体制的不断完善, 无疑可以建立一个更加充满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 从而可以逐步改善农村金融的运营状态, 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和制度环境;另一方面, “优胜劣汰”机制的培育将会促使众多农村金融机构不断改进, 加强创新的动力, 从而可以改善并提高经营绩效。

3.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农业保险是对农业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稳定器的作用, 尤其是在当前农村金融机构信贷结构趋短化日趋严峻的情况下意义更为重大。然而, 一直以来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较为滞后, 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2007年, 农业保费收入为53.0亿元, 在全国保费收入中的比重仅0.75%;2009年, 财政部联合地方省份的财政部门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 农业保费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 上升至133.9亿元, 但是在全国保费收入中的比重仍只有1.20%。因此, 笔者认为当前应尽快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法》及其配套的法律、法规, 并加大财政和税收对农业保险的补贴, 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4.创建一个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长期以来,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员工的文化层次和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而能同时具有金融、会计、计算机和法律等综合知识能力的复合人才更是微乎其微。在经济金融业日益发达的今天, 金融业务的深度及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这就迫切需要大批具有专业技能和综合知识能力的人才。因此, 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应着力加强人才的培养和人才引进机制, 创建一个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一方面, 可以通过派遣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人员进入专业高校或者相关机构进修和培训, 充分发挥“干中学”的效应;另一方面, 提供较为优惠政策吸引一批国内外优秀人才, 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优越环境和氛围, 给他们创造充分发挥其才能的舞台。

5.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改革开放以来, 国内许多政策的实施决定了金融业实际上就是起着抽调农村资金而支持城市工业化发展, 从而使得农村资金大量外流, 农村经济出现资金短缺。蔡昉 (2008) [7]认为, 在1980-2000年期间, 以2000年不变价格计, 通过各种渠道从农业吸取了1.29万亿元的剩余用于工业发展。如果从城乡关系看, 同期有大约2.3万亿元资金从农村流入城市部门。尽管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支农的数额在不断增加, 但是在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却不断下降。1978年财政用于农业占全国财政支出比重的比重为13.43%, 1980年下降为12.20%, 1990年下降至9.98%, 2006年进一步下降到7.85%。为此, 当前我国各级政府不但要逐步加大财政支农资金的比重, 而且在政策上需要切实做到落实到位。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扩充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

摘要: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是现代金融业有效发展的基础, 也是支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将金融生态水平指标体系应用于农村地区金融生态, 并结合内外因素分析其发展滞后的原因, 最后在此基础上阐释相应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农村地区,金融生态,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完善法律制度, 改进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 2004-12-07.

[2]张鹏, 姜玉东.我国金融生态体系的改进与优化[J].财经科学, 2005 (4) :25-30.

[3]叶德磊.论我国金融生态圈优化与金融创新的功效[J].当代经济科学, 2006 (7) :34-39.

[4]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金融研究, 2006 (1) :167-177.

[5]陈明, 安虎森.从城乡金融市场二元分割看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与改革[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04 (7) :32-35.

[6]王松奇.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报告2007[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234.

上一篇:消费者认知下一篇: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