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滞后

2024-09-05

技术滞后(通用12篇)

技术滞后 篇1

现代汽车技术发展和维修技术人才状况

(一) 现代汽车技术发展现状

汽车发明至今已经百年, 汽车的开发技术已经十分成熟。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 国外高技术含量的汽车大批涌入国内市场。首先受到冲击的是汽车维修行业, 电子点火、电控化油器、机械喷射系统装置、机械液力自动变速器、差速锁止装置、负载阀、PT泵、动力转向等大量新技术、新产品、新系统猛烈冲击着传统汽车维修工艺和技术。进入21世纪后, 随着电子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汽车技术逐渐由单件的组装向集成化发展, 技术的多功能化、智能化、一体化等特点愈加突出。

随着世界汽车技术的发展和我国汽车交易市场的逐步繁荣, 世界上更多负载最先进技术的汽车以更快的速度进入国内市场, 也促进了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的快速发展。但分析我国汽车推修行业的现状, 无论是从技术手段、人员素质, 还是人才储备, 在世界汽车发展水平层面上, 仍远远赶不上汽车技术变革的速度。如今, 世界能源危机和环保问题日益突出, 20世纪末, 世界各国的各大著名汽车品牌公司、国内各大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纷纷致力于开发既清洁又节能的汽车, 能源、新能源技术以及新能源汽车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大趋势。这就给本来就落后的汽车职业教育带来了机遇, 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二) 汽修维修人员成为中国四种技能型紧缺人才

根据教育部等部门调查研究和分析预测, 我国劳动力市场技能型人才短缺问题在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护理等四个专业领域尤为突出。技能型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汽车维修人才紧缺的原因是: (1) 快速变化的汽车和汽车技术; (2) 快速变化的用户; (3) 快速变化的维修设备; (4) 快速增长的汽车和维修企业以及越来越多元的社会选择。

有资料显示, 在发达国家汽修企业里, 高级技工占35%, 中级技工占50%, 初级技工占15%, 而我国高级技师仅占1.5%, 高级技工仅占3.5%, 中级技工占35%, 初级技工却占60%以上。不难看出, 我国汽车维修人员数量与素质远远不能满足当前飞速发展的汽车市场发展的需求。

(三) 当代汽车业对汽车维修技工的能力要求

汽车维修工程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工程。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除了技术之外, 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理论基础知识要求越来越高。有以下几方面要求: (1) 具有极强的逻辑推理能力; (2) 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 (3) 能机电一体化有机结合; (4) 计算机一般软件的使用与掌握; (5) 具有挑选和使用并延伸设备的功能; (6) 对汽车的性能了如指掌, 对汽车发展的历史及其形成的文化了然于心。

按照2000年7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劳动保障部《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 技术工种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因此, 目前职业院校所有相关专业的学生, 上岗前都必须经过考核, 取得汽车维修技术职业资格证书, 并达到相应的能力标准。

汽车技术教育滞后于汽车技术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 体制与机制方面

目前, 汽车维修技术赶不上汽车技术发展的速度, 汽车技术教育赶不上汽车维修技术发展。与此关系相应的, 汽车技术教育存在的最大的体制与机制问题是院校、整车制造及售后服务三者脱节。局部的校企合作是有的, 但远没有形成三者有序的合作与互动。社会现阶段依然没有完全摆脱重学历、轻技能的传统观念, 在实施职业教育的过程中,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往往都不能很好地处理两者的关系, 难免顾此失彼。

(二) 教师与教材方面

汽车维修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 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 要能解决汽车维修的实际问题。这里的关键是要有适合的教材与良好的师资。当前, 各类职业院校的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师在实践动手能力方面普遍是弱项。汽车维修职业教育能否适应汽车维修行业的需要, 重要的是首先要建立一支理论和实践都过硬的师资队伍。但是,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师资培养不是短时间就能见效的。

汽车技术日新月异, 而汽车技术教育却由于教材内容陈旧, 除了最基本的东西之外, 几乎全是被淘汰了的内容, 这成为汽车技术教育的最大障碍。笔者了解到, 目前很多学校都还将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电控自动变速器、ABS等作为新技术选修, 殊不知这些东西在汽车上早已经是广泛应用且十分成熟的标准配置了。而许多在新车上广泛使用的系统, 像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无级自动变速器 (CVT) 等内容, 却在当前使用的教材中几乎找不到。

(三) 实验与实训方面

实验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简单概括为: (1) 实验实习设备与车辆维修实际差距太大; (2) 检测诊断设备少且落后; (3) 实验实训设备不能同时满足每位学生实训的需要 (一般指汽车电子电气) ; (4) 实习工厂不能满足学校实训的要求; (5) 由于软、硬件不到位, 学生很难将理论与实验实训联系起来, 实验实训当中原理、步骤繁琐, 费时费力, 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汽车技术教育适应汽车技术发展的解决方案

(一) “双元制”模式, 一体化教学

应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分清。这不是说要分开它们, 而是进一步推广职业教育的“双元制”模式并改革“双元制”模式, 使其适应我国职业技术院校中职业教育教学的需要。将在企业里进行的技能培训与职业院校进行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以及文化知识传授紧密结合;强调企业教学的主体性与强调实践教学的主导性的协调配合;将职业分析与课程开发密切联系;明确专业内容适应职业需求的针对性, 将能力教育与技能培训同步进行。最终, 形成汽车运用工程职业技术教育的多元化机制和一体化教学。

(二) 双师型, 双向式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如果不是与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双向交流就很可能变成一句空话。因此, 应在现有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基础上, 院校要制定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要求, 鼓励企业选派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 并将这种交流制度化, 让教师同时有技术人员身份、技术人员同时有教师身份。在管理上, 院校和企业同时对教师的双重身份进行考核。

(三) 动态教材, 动态课程

职业教育应该避免使用统一的统编教材。如汽车维修专业要由院校和企业组织教师和工程师根据车辆技术的最新发展, 编写与汽车维修实践相结合的动态教材。根据汽车运用知识与技能体系的发展, 不断更新、补充教材内容, 使之成为动态的教材, 以适应汽车技术的快速变化。因此, 电子教材理应作为教材改革首选方式。

动态的课程也应如此。例如, 有相当多的职技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对汽车文化课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有的根本没有设置, 有的设置也只是讲座式的一带而过。其实, 汽车技术的创新很大一部分来自汽车文化, 不了解源远流长的汽车文化, 而能很好地掌握现代汽车技术, 是很难想象的事情。要想汽车技术教育适应汽车技术的变化发展, 重点应改变旧有的汽车维修技术的思维模式, 构建新的甚至超前的思维方法, 并走出理解上的误区, 以求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理论教学以及实验实训教学。解决进一步改革的问题, 需要动态课程来实现, 需要呼唤电子课程, 而电子课程对于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汽车文化的源流脉络是非常必要的。

在汽车技术专业教育教学中, 无论是机制和体制的改革、教师队伍整合, 还是课程教材的电子化创新, 国家政策、行政指令和利益驱动一个都不能少, 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继续深入研究、继续实践的新问题。

摘要:当前汽车产业高速发展, 职业院校的汽车技术教育滞后于汽车技术发展。本文从现代汽车技术发展和维修技术人才状况的分析入手, 探析导致汽车技术教育滞后的主要原因以及适应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汽车技术教育,汽车技术发展,职业院校,人才状况

参考文献

[1]叶立群.职业技术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7.

[2]张熙.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概览[M].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0.

[3]周渠.中外职业技术教育比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

[4]刘越琪, 孟国强, 郭海龙, 陈周钦.能力核心的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现代职教课程体系的构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0.

[5]张重宪.建立一体化双轨制学习型媒体新机制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11) .

技术滞后 篇2

事由:关于要求你项目部采取一切措施解决进度严重滞后的通知

内容:根据你项目部与国土资源局所签合同的工期要求,到目前为止合同工期已到,可你项目部仅完成总工程量的60%(左右),工期的严重滞后。为了不给国土资源局造成较大的影响,尽快完成此项工程,现要求项目部做好以下工作:

1、编制一个切实可行的调整后的施工进度计划,报我监理项目部审批,尔后严格按审批计划实施。

2、增加人力、物力、财力、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确保工程尽快完成。

3、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层层把关,施工进度定期【每天(周)】进行汇报,定期对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核查校对,出现偏差及时处理。

4、解决好各工序施工中的窝工、怠工,并尽可能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上述几点意见,要求你项目部尽快报我监理项目部,并切实可行的落实和执行到位。

特此通知

抄报:(业主或其他上级主管单位)

(某监理公司):

总/专监理工程师

技术滞后 篇3

最近有媒体报道,丰田中国部由事业室、营业室以及业务室等部门构成,此次主要是事业室和营业室转移至中国,而负责生产的业务室仍将保留在日本。

对此,刘鹏表示,业务室仅仅是一个管理部门,主要职能是转达和协调国内政策,并不涉及核心的技术生产。目前包括业务室在内,丰田中国部的全部管理职能基本上已经转移至中国,但各种“搬迁”的全部完成还需要一点时间。

“不过日本仍将保留与中国工作对接的部门。”刘鹏说,留在日本的部门仅仅是一个与中国联络的“窗口”,今后更多的决策将在国内完成。此举完全是为了更加贴近中国市场。

管理权转移或为时过晚

新成立的中国销售企划部是为配合丰田汽车在中国市场的经营活动,该部门在2012年工作的重点是推进市场活动,协同丰田中国公关宣传部、公关拓展部,着重开展的HEV (混合动力车型 )诉求战略的立案和推进。

体制调整前,对于中国的决策需要中国和日本两边协调后才能拿到中国本部决定。调整后,一切有关中国的决策都在中国完成。刘鹏表示:“扁平化管理是丰田近年来逐步发展的方向,这不仅增加了沟通的效率,也有利于贴近中国市场。”

“其实本田的动作已经落后了,目前大部分合资汽车企业的管理决策权基本上都在中国完成。”汽车专家贾新光告诉《投资者报》记者,这与丰田一向的保守谨慎态度相一致。

贾新光说,丰田总部中国的管理部门起初叫中国课,是海外部的一个下属部门,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步扩大,中国课提升为中国部。但是,丰田在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国的表现并不理想。

2011年,丰田在中国的销量为88万辆,占其全球销量的11%,而通用、大众、日产、现代集团在中国销量分别为250万、226万、125万、117万,分别占其全球销量的33%、28%、27%、18%。上述五个品牌占中国汽车市场的份额分别为4.8%、13.5%、12.2%、6.8%和6.3%。显然,丰田在华的销量远远比不上其他品牌。而在中国销量的不景气,也被丰田看做拖累全球销量增长的重要原因。

2011年,丰田让出了全球销量第一的宝座,全年销量仅有795万辆,远远落后于通用903万辆和大众816万辆的业绩,屈居第三。

2月7日,丰田汽车公布了2011年~2012财年(日本财年制)前三期决算业绩,去年4月~12月丰田汽车公司营业额同比减少10%,营业利润同比减少72%。因此,业内一致认为在华销量不景气是其改变策略的重要原因。

对此,刘鹏解释说,丰田对于海外市场的放权,仅仅是其扁平化管理的一种需要,使产品营销策略更加贴近市场,跟销量下滑没有必然联系。丰田2011年销量下滑最重要的原因是地震,而丰田在2011年3月9日,也就是在日本地震之前就已经发布了其愿景规划,其中就包括对于海外市场管理权的下放問题。

“所以,丰田总部对于海外市场管理权下放,跟全球销量下滑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这仅仅是媒体的一种猜测。”刘鹏说,丰田的决策是为更好地实现在华的扁平化管理。不过说白了,还是为了保证在华的销量增长。

“但是丰田的决定已经落后了。”贾新光说,目前中国的汽车产能已经逐渐饱和,而且车市的增长速度已经回稳,难现前十年高速增长的局面。因此,管理权的下放并不一定能够促进其销量的快速增长。

核心技术国产化难以实现

管理决策的本土化之后,会不会逐渐实现核心技术的本土化?这是业内最为关心的问题。

“管理权下放并不会在根本上改变丰田销量,最为关键的是核心技术国产化的问题,这才是制约丰田的根本因素。”一位业内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说,丰田不可能把更多的核心技术国产化。

刘鹏说,去年投入建设的常熟研发中心,主要开发新能源技术、混合动力技术。现在能源环保是世界的核心问题,掌握新能源技术,才能掌握汽车的命脉。而常熟正在开发的混合动力技术,已经是丰田最为先进的技术。“目前常熟的重点研究方向是新能源,同时也进行传统汽车技术的研发。丰田正在积极把适合中国的技术逐步转移到本土。”刘鹏说。

“目前中国车市90%以上都是传统汽油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对于目前的中国车市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力。目前丰田车传统核心技术和零配件,都在日本进行研发和生产。”上述人士说,目前欧美等跨国车企基本上都在国内设立了研发中心,但日企相对保守,合资企业难以获取核心的技术。

不过贾新光认为,核心技术是丰田的资产,不进行本土化生产并无可厚非,这也是丰田一贯经营的策略。

“当然,这种经营体制也让丰田认识到了弊端。”贾新光说,日产和丰田就是一个很好的对比。地震后,同样作为日本企业的日产和丰田,遭遇了截然不同的结果:丰田全球销量为795万辆,同比下滑6%;日产全球销量为467万辆,同比增长14%。

贾新光介绍,这主要是因为日产除了在日本有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基地,在欧洲也有技术基地。而坚决不放权的丰田,则在大地震中吃了苦头,遭遇供应链的断裂,造成产量下滑。

而且,丰田在日本的销量不到200万辆,相当于总产能的25%左右,海外市场才是其盈利的主战场。因此,丰田在这几年正在着手解决核心技术本土化的问题。“只不过,对于一向保守谨慎的丰田来说,要实现核心零部件本土化,实在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贾新光说。

而对于何时能够实现核心技术的本土化生产,刘鹏并没有给出答案。

技术滞后 篇4

注:① 硫含量≯0.08%,2003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② GB17930-1999蒸气压的时间段分别为9月16日至3月15日和3月16日至9月15日,表中时间段系国Ⅲ标准和国Ⅳ报批标准时间段;③ 晋煤天溪为2009年12月实测数据。

1FCC汽油先进的后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相对滞后

1.1国外FCC汽油后加工技术

国外有代表性的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主要包括以下:① Axens公司开发的Prime-G+技术,市场占有率最高,中石油已先后引进三套装置;② 美国CDTECH公司开发的CDHydro/CDHDS 技术,脱硫水平较高,但因其设备结构相对复杂,催化剂装量小、装卸困难,催化蒸馏与加氢脱硫两反应塔调整复杂,不适合加工原料切换频繁的企业,推广和应用受到一定限制;③ 加氢处理-辛烷值恢复技术,如ISAL技术、OCTGAIN技术等,可生产低烯烃、高辛烷值的清洁汽油,但由于操作温度和氢耗相对较高、收率相对较低等问题,工业应用不多;④ 临氢吸附脱硫技术(S-Zorb),具有脱硫率高、辛烷值损失小、操作费用低、氢耗少等特点,但应用业绩最少。该技术2007年被中国石化整体收购,并通过自主开发,形成了新一代国产化S-Zorb工艺与工程技术。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曾对Prime-G+技术、CDHydro/CDHDS 技术和S-Zorb技术进行经济和技术比较,比较基准为处理的原料硫质量分数400 μg/g、烯烃体积分数36%,氢气体积分数(纯度)91.56%。结果三种技术脱硫均可以满足欧Ⅴ标准要求,烯烃(体积分数)则分别由36%下降至27%、33%、32%,不够理想,与国Ⅲ、国Ⅳ标准相比尚有距离。

1.2国内FCC汽油后加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由于国内外油品组成、装置结构及产品需求差异较大,国内炼化企业很难效仿国外加工路线,国外先进技术在国内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近年来,国内各大研究机构从我国国情出发,相继开发了一系列FCC汽油后加工技术,如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选择性加氢脱硫-辛烷值恢复组合技术、催化裂化汽油醚化技术以及碳四烃低温芳构化生产高辛烷值汽油技术等。

1.2.1 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

中石油开发的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2007年首次在中石油玉门炼化总厂进行工业试验,2009年在大连石化进行工业试验,并成功完成两套装置的工业试验标定。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针对处理高硫、高烯烃的催化汽油(玉门FCC汽油烯烃体积分数为53.9%),采用切割分馏工艺流程,可直接生产硫质量分数小于50 μg/g的清洁汽油,RON损失1.2个单位;针对低硫、低烯烃含量的FCC汽油(大连FCC汽油),采用全馏分加氢工艺流程处理,可直接生产硫质量分数小于50 μg/g的清洁汽油。

1.2.2 选择性加氢脱硫-辛烷值恢复组合技术

由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和抚顺石化公司共同开发。通过辛烷值恢复技术(芳构化)和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串联,使生成油中硫和烯烃含量下降的同时,异构烃和芳烃相应得到增加,从而使汽油辛烷值不损失或有小幅提高,提高炼厂经济效益。该组合技术于2009年用于大连石化公司200 kt/a加氢改质装置,硫的平均质量分数由158 μg/g下降到44 μg/g,烯烃的平均体积分数由48%降至28.8%,RON平均损失0.7个单位,MON上升0.6个单位,芳烃体积分数由 17.0% 增加到 20.9%,取得了较好的工业试验结果。

1.2.3 催化裂化汽油醚化技术

汽油醚化技术是提高汽油质量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降低FCC汽油的烯烃含量,而且可以增加提高辛烷值的含氧组分,对改善汽油结构很有效,对FCC汽油烯烃含量较高且催化裂化能力较大的装置较为适用。醚化技术一般在氧达到1.2%~1.4%时,可使汽油中烯烃降低8%~10%,RON增加1.0,MON增加2.0,并可增加汽油的蒸气压。醚化产物主要包括甲基叔丁基醚(MTBE)、乙基叔丁基醚(ETBE)和叔戊基甲醚(TAME)等。

在地下水和地表水中发现MTBE后,美国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从2002年12月31日起,禁止新配方汽油使用MTBE作为调和组分。但是我国还没有明令禁止加入醚类含氧化合物的法规,资料[3]认为,只要经济上合理,开发炼油型醚化技术用于改进FCC汽油质量在我国仍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对汽油中氧含量的限制,该技术的发展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1)催化轻汽油醚化技术

由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与中国石油大学合作开发。该技术首先将催化裂化全馏分汽油分成轻重两馏分,轻汽油中的叔碳烯烃与甲醇进行醚化反应,生成高辛烷值的醚类化合物,然后与重汽油调和得到所需产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催化轻汽油醚化技术处理不同的催化汽油,烯烃体积分数降低9~12.5个百分点,RON提高1~1.5个单位,调和汽油的质量收率为103%~104.4%。该技术工艺条件温和,易于工业实施,催化剂具有使用温度低、进料空速高、选择性高的优点,既可降低 FCC 汽油中的烯烃含量,提高 FCC 汽油辛烷值,又将低价值的甲醇转化为高价值的汽油,增加汽油收率,工业应用前景广阔,但尚待工业试验装置进一步验证。

(2)FCC汽油二烯烃硫醚化技术

由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包括低碳数硫醇与二烯烃反应生成高碳数的硫醚类物质,二烯烃的饱和,烯烃的双键异构三个反应。经过720 h的运转试验,证明该技术可大幅降低轻汽油的硫含量,将轻汽油的硫质量分数控制在10 μg/g以内,全馏分汽油辛烷值略有增加。

1.2.4 碳四烃低温芳构化生产高辛烷值汽油技术

由中国石油化工研究院与大连理工大学合作开发,旨在解决炼化企业碳四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该技术采用纳米ZSM-5分子筛新材料催化剂,适合于碳四芳构化长周期运行和固定床催化反应工艺,使碳四烃通过烯烃芳构化生产高辛烷值清洁汽油调和组分,联产乙烯裂解原料,是最大规模有效利用碳四烃的炼化一体化新技术,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1.3FCC汽油后加工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相对滞后

综上所述,国内FCC汽油后加工先进技术大多还处于试验或工业化推广应用阶段,也即短期内FCC汽油满足国Ⅳ、国Ⅴ标准的要求还有一定的难度,其研究与应用相对滞后。

1.4应用目前已有后加工技术,会直接导致炼厂效益下降

应用目前国内外已有的后加工技术,提高汽油产品的质量标准则会直接导致炼厂效益的下降。据报道,我国沿海地区一座炼油厂,原油处理量为7.5 Mt/a,拟通过技术改造和扩建达到10 Mt/a。在分别按汽、柴油质量《国家2000年标准》(方案1)和《世界燃油规范》Ⅱ、Ⅲ类标准(方案2)进行财务评价后发现,方案2比方案1销售收入每年减少8 156万元,利润总额减少21 979万元,内部收益率方案1为13.11%,方案2为11.38%(低于炼油行业基准收益率12%)。

表2为汽油《世界燃油规范》Ⅱ、Ⅲ类标准质量指标,比较可见该Ⅱ、Ⅲ类标准高于《国家2000年标准》,甚至高于国Ⅲ、国Ⅳ汽油标准。说明随着汽、柴油质量的提高,应用现有后加工技术,炼化企业效益将大幅下降。

2MTG的发展机遇

我国FCC汽油高硫、高烯烃、低芳烃和高辛烷值组分不足,现阶段后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相对滞后,甲醇产能严重过剩以及甲醇制汽油优于煤液化的实际,为MTG工艺提供了推广和发展机遇。

2.1MTG概念

甲醇制汽油工艺,简称MTG(Methanol To Gasoline)工艺。该工艺系甲醇经脱水得到C2~C5烯烃,C2~C5烯烃在ZSM-5择形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缩合、环化、芳构化等反应,最终生成汽油沸程内的烃类混合物。

2.2低成本解决汽油品质问题的有效措施

从表1可见MTG汽油具有以下优势:① MTG汽油研究法辛烷值为92~93,完全可以参与汽油调和或直接出厂;② 原料无硫带入,产品硫含量基本为0;③ 典型产品的芳烃含量、烯烃含量和苯含量均远远优于国Ⅲ、国Ⅳ汽油标准要求,可以用来调和炼厂芳烃含量较高的重整汽油和烯烃含量较高的催化汽油;④ 蒸气压不大于70 kPa,顺应蒸气压上限不断下调的质量升级趋势;⑤ 胶质含量、机械杂质及水分、氧含量均为0;⑥ 诱导期优于国Ⅲ、国Ⅳ汽油标准要求,表明合成汽油氧化安定性好。综合看,MTG汽油既是一种理想的FCC汽油优质调和组分,也可以单独出厂,可作为低成本解决汽油品质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

2.3优于通常意义的煤制油,可降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

煤制油(Coal to Liquid,缩写为CTL)即煤液化。其工艺有两大类:即煤直接液化(DCL)和间接液化(ICL)。

煤的直接液化即原煤加氢。其工艺过程为油煤浆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煤的大分子链首先被打断,然后外供氢加到碳原子上而成液体油,再通过催化加H2提质工艺,得到合格的汽油、柴油、液化气。

煤的间接液化通常指费托合成油的过程,最早由德国皇家煤炭研究所的F.Ficher和H.Tropsch两个化学家于1923年首先提出,所以又称为F.Ficher-H.Tropsch(简称为F-T)合成或者费托合成。

有资料综合分析表明,直接液化对煤质要求严格,可选择范围小;F-T合成工艺得到的烃类主要是直链的烯烃和烷烃,适合作为柴油、蜡和润滑油等产品,所产汽油辛烷值很低。而MTG工艺可以直接生产高辛烷值的清洁汽油,作为石油替代产品,MTG无论从工艺路线、工程投资、投资利润率等方面(表3)与通常所说的煤制油相比均存在优势。推广和应用MTG技术,可以降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

2.4可以缓解甲醇产能过剩的矛盾

煤化工行业长期粗放型发展、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我国甲醇产能严重过剩。表4列出了国内近十年甲醇产能、产量与表观消费量。从表4可见,2009年我国甲醇产能已达到32.52 Mt,而表观消费量只有16.6 Mt,开工率仅为38.36%。2010年又是甲醇新增装置投产比较多的一年,上半年有青海中浩600 kt/a天然气制甲醇项目、宁夏宝丰200 kt/a、贵州毕节220 kt/a、神华宁煤集团600 kt/a等项目投产。下半年有内蒙古鄂尔多斯久泰能源1 Mt/a甲醇工程于10月15日投产,以及贵州鑫晟300 kt/a煤制单醇项目、贵州天福煤化工200 kt/a煤制甲醇、中海化学800 kt/a天然气制甲醇装置、神华集团乌海能源西来峰煤化工公司300 kt/a焦炉气制甲醇等装置投产,使本来已经严重过剩的甲醇产能更显雪上加霜。而2010年全年表观需求量仅为20 Mt左右,开工率42.85%。

除了落后产能占比偏高,经济效益差导致开工率不足外,下游新型化工材料和精细化学品结构性短缺尤其是高端品种短缺、产品差异化程度低、进口依赖程度高、部分科技含量高的产品目前尚处于空白,也是导致开工率不足的一个直接原因。而落后产能的淘汰和下游化学品的结构性调整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产能过剩的状况短期内不会得到缓解;直接作为汽车燃料,尚存在甲醇热值低动力不足、冷起动难、热气阻、遇水分层、稳定性差、腐蚀溶胀、高温润滑等七大难题。因此推广MTG工艺,鼓励和发展甲醇制汽油,不仅符合我国近期以弥补石油短缺为主要目标、重点发展车用替代燃料、解决车用燃料不足的发展战略,降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还可以缓解甲醇产能严重过剩的矛盾。

2.5可规避或降低投资风险

煤基甲醇作为煤化工产业最成熟的技术,工艺过程与F-T合成类似,说明煤基MTG投资重头在甲醇。表3告诉我们,利用产能已经严重过剩的甲醇装置,或者直接购买甲醇,一套200 kt/a MTG装置投资估算在7.6~8.1亿元人民币,若利用国内技术和设备,实际投资还要低于该额度,这是其一。其二,MTG 工艺核心技术是催化剂的研制,相关和后续部分均有成熟的技术匹配。其三,对于企业关心的MTG项目效益的问题,文献[4]给出了测算后的答案,结论如下:① 在目前的汽油价格下,MTG项目投资回报接近基准收益率水平;② 以煤为原料,采用MTG工艺生产汽油,具有一定的盈利和抗价格风险能力。也即MTG项目,投资风险相对CTL生产10 kt油就需要1亿元的投资要小得多,技术也要成熟得多,可规避或降低投资风险。表5为文献[4]给出的MTG项目达到基准收益率盈利水平时推算对应的原油价格、甲醇接受价格和煤价。

2.6可以减轻水资源和交通、物流的压力

煤制油项目耗水非常严重,每获得1 t液体产品,需要消耗10 t左右新鲜水,是传统石油炼制耗水的20倍以上。我国煤与水资源呈逆向分布,富煤的地方水资源很少,煤制油项目向原料产地集中面临水资源短缺或枯竭的困扰。利用产能已经严重过剩的甲醇装置,投资MTG项目,不仅本身耗水量很少,还可以将甲醇脱出来的水(脱水量56%)经生化处理后作为循环水补充水加以利用,以减轻水资源的压力。

同时,MTG工艺,1 t汽油约耗2.6 t甲醇。即煤基MTG产成品的运输量至少减少56%以上,可以减轻交通和物流的压力。

2.7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煤化工过程中,煤中的碳一部分以CO2形式排出,另一部分自己消化,存在于产品中。不同产品煤化工过程排入大气中碳的比例不同,煤液化过程中CO2排放量是排在前面的。如果碳捕获和收集技术跟不上的话,发展煤液化对碳减排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将是十分严峻的挑战;MTG则是将甲醇中的碳绝大部分保留在产成品的烃类之中,排放量是最少的。所以,利用过剩的甲醇产能发展MTG作为汽油调和组分或直接作为汽油出售,可以减少CO2的排放,有利于碳的减排和温室气体的控制。表6是部分石油替代产品生产过程排入大气中碳的比例。

3结论与建议

(1)推广和发展MTG间接汽油生产技术,符合我国FCC汽油提质以及提质技术研究和应用相对滞后的实际;可以缓解甲醇产能严重过剩、装置开工率不足的矛盾,发挥现有装置的潜能和应有的效益。

(2)由于国内外油品组成、装置结构及产品需求差异较大,国内炼化企业很难效仿国外加工路线,其先进技术在国内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探索、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FCC汽油后加工先进技术则势在必行。

(3)煤制油属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项目,投资风险巨大,投资回收期限跨度大,不确定性因素多;产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的约束和节能减排的压力;近期只能作为国家应对不时之需的战略性技术储备,不宜作为产业化发展方向。

(4)MTG工艺可以直接生产高辛烷值的清洁汽油,作为石油替代产品,MTG无论从工艺路线、工程投资、投资利润率等方面与通常所说的煤制油相比均存在优势,符合我国近期以弥补石油短缺为主要目标、重点发展车用替代燃料、解决车用燃料不足的发展战略。结合国家能源战略的需要及资源和环保制约的实际,目前我国应该提倡和推广MTG技术、鼓励甲醇制汽油产业健康发展;甲醇生产企业,在技术经济分析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以MTG技术延长产业链,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兰玲,鞠雅娜,钟海军,吴平易.满足国Ⅳ标准的中国石油清洁汽油生产技术[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0,32(6):102~106.

[2]邓志茹,范德成.我国替代能源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展望[J].现代管理科学,2010,29(9):31~32.

[3]赵永华,曹春艳,范丽华.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含量的后加工技术进展[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6,35(7):19~22.

[4]李鹏,张英.中国石化清洁汽油生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J].炼油技术与工程,2010,40(12):11~15.

[5]胡松伟.甲醇制汽油的初步可行性分析[J].当代石油石化,2011,19(7):13~16.

[6]尹丽夏.甲醇制汽油(MTG)技术应用实践介绍[J].广州化工,2011,39(14):142~144.

[7]赵文忠.汽、柴油质量标准的提高对炼油企业效益的影响[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1,18(3):41~45.

品德形成的滞后性 篇5

从三个系统考察,学生获得知识,即使是极富于教育性的知识,也不等于学生的思想,只有当学生用知识表明自己的态度、观点、主张时,知识才融入学生的思想,或曰转变为学生的思想。思想是在人们思考问题时产生的,问题本身和主体的价值关系不是纯然单一的,正价关系和负价关系同时存在,使主体产生肯定性的、否定性的双重思想,因而思想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性。和思想相联系的情感、意志和行为也同样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性。然而正是这种分散的、不稳定的思想、情意和行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主体获得不同体验,通过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的比较和对认知与行为的调节,逐步走向集中和稳定形成信念。信念不是别的什么,信念就是坚信不疑的思想。信念具有集中性和稳定性,和信念相联系的情意和行为同样具有稳定性和集中性,这样主体的主观特征和自身的行为系统稳定地统一起来,主体便形成了特定的品德。

品德形成的过程性决定了品德的形成落后于知识的掌握,使品德形成具有滞后性。这是产生品德形成的滞后性的内部原因,即根本原因。

2.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影响

现代社会的发展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结构,也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多元化,不同的个体拥有不同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对同一对象往往产生彼此不同的评价,甚至很难发现两个个体的价值观念是完全相同的,这是现代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必然现象。当然,只要社会的个体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利益、共同的文化,也就必然存在共同的价值观,对于这个群体的存在与发展,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因而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在世界范围内,随着国际交往,经济上彼此渗入,产生了诸多“接轨”现象,不同的价值观产生激烈碰撞,使重视传统的国家努力昂扬民族精神。然而价值观念多元化业已成为现实。

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对于学生品德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使学生本来就分散、不稳定的思想,更加难以集中、稳定而形成信念。这是产生品德形成滞后性的外部原因。忽视或过分强调这个方面的原因,都会贻误德育工作。

3.教学中存在着认识脱离实际的基因

任何品德的形成,都要经过实践炉火的冶炼,然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存在着认识脱离实际的基因。因为教学是以知识为认识客体的,是以知识为基础的,通过学习知识来推动学生的发展。学生在教学中的认识过程是特殊的认识过程,在教师主导作用下,通过教与学的相互作用,实现学习目的`。因此,教学必须有自己的特殊环境。教学环境的特殊性要求将自身和社会大环境相对脱离开来,否则,教学就无法存在。因而在我们的教学里也就必然存在着认识脱离实际的基因。这样在教学中,一方面是品德认识的迅速积累,另一方面是品德行为的“匮乏”,结果是坐而论道。品德是在行为过程中形成的,又是通过行为表现的,在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就没有品德的形成。只有使学生的认知系统、情意系统、行为系统相互作用,才能和谐发展,才能达于稳定的统一。在德育工作中,要克服认知主义和行为主义的弊端,就必须坚持理论联系的原则。

如果说品德形成的过程性和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影响,是产生品德形成的滞后性的一般原因,那么教学中存在着认识脱离实际的基因,则是学校德育工作中,产生品德形成的滞后性的特殊原因。

大餐滞后解脱法 篇6

被误以为解腻的食物

B 发酵食物

经发酵制成的食物,例如泡菜、纳豆以及活性乳酸饮品等,虽含有大量酵素,但均不可能发挥消滞作用。“消化酵素”其实在食物发酵过程中制造了较多益生菌,其功效是维持肠道健康,若不够就有可能出现不适,常见如便秘。其作用主要在肠内发挥,而不是胃部。加上它在日常饮食中,膳食纤维帮助其生长,一般常人都有足够的益生菌,已经不需要刻意去多吃,更别说在吃腻的时候再加重肠胃负担。

A 芒果、木瓜和菠萝

虽然这几种亚热带水果经常入馔,以其酸酸甜甜的味道,中和肉类的肥腻口感,但这些纯粹是在口感和味道方面的感觉而已。虽然这些水果都有酵素去分解“蛋白质”如肉类,尤其在烹饪或预先腌制肉时,的确可令肉质变得更松更软,但绝不代表这情况对胃部消化有帮助,不少人都因此而误会。

C 茶水

茶叶中所含的“茶多酚”,其实是一种茶独有的天然香剂,同时也是抗氧化剂,其功效主要体现抗衰老的层面。日常饮用茶水可以起清理肠道作用,但是饱餐之后不宜饮用茶水,因为茶中的大量鞣酸,会与蛋白质结合生成鞣酸蛋白,这种物质有收敛作用,使肠道蠕动减弱,容易导致大便干燥。吃腻了喝些温开水有助肠胃蠕动,但不能在吃腻后要大量灌水。也可尝试热柠水,但不要加太多柠檬,为免刺激胃酸分泌过多,适得其反。

回归正轨饮食法

如何才能在吃腻之后赶紧调理好肠胃?恢复健康轻盈的体态?对于不同的人群来说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如果你的工作与学习需要维持较大体力、脑力支撑,可以选择轻盈主食法,如果你是急于让身体恢复苗条的爱美女性,就可尝试果汁断食法。

轻盈主食法

在吃腻后应该尽快重拾正常饮食,份量方面可自行略减,但绝对不可能节食。建议大家可以用粥式清淡食物来当正餐,因为淀粉质不宜减,而肉类方面包括蛋、豆及鱼等,可以减少分量或完全不吃,而今次为大家介绍了两个轻盈餐单作为参考,可以随意代替正餐。

A餐?节瓜肉碎上汤米粉

材料:米粉 大半碗(煮熟不连汤计)、节瓜 一个(切小件)、肉碎 两汤匙(用少量调味腌)

做法:少许酱油及糖腌肉,放入肉碎及节瓜滚汤,最后放入米粉略煮即成。

B餐?杂菜土豆汤

材料:土豆 半个(切小件)、甘笋 一条、椰菜 半个、西芹 四分一棵(切粒)、洋葱 一个(切粒)、番茄 两个、水 五百毫升

做法:爆香洋葱粒,加水及其他汤料,煮开一个半小时,即成。

果汁断食法

现在流行的Juice Detox果汁断食法是以浓缩果汁、奶制品及果仁制成饮品,能为身体提供丰富营养和低热量。短暂(3至4天)尝试尚可,但作为长期减肥方法则有碍健康,因为我们日常需要摄取的基本营养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他命和食用纤维,Juice Detox热量未足够应付日常所需,而且营养还未算全面。

果汁断食要注意

浓缩天然果汁果糖相当高,相比直接吃水果的GI值(血糖效应),果汁的GI值较高。变相容易刺激胰脏在短时间内分泌大量胰岛素,从而加速脂肪积存在体内,所以大量摄取会容易变胖。果汁内一般纤维量比原本水果少约1/3至1/2,当然要视乎其榨取的方法及水果的类型而定。排毒果汁疗程已榨汁数天及冷藏于冰箱,其维他命B、C自从暴于空气、水分和光的一刻起便逐渐流失,所以果汁愈新鲜喝愈有营养。

配合运动为上策

喝这些排毒果汁有些人会配合断食数天,如一般健康人士断食2至3天,身体并无大碍。但断食期间,新陈代谢会减慢,肌肉糖与肝糖会先被分解而利用,脂肪囤积而不利瘦身。因此,还是建议通过运动消耗热量而避免断食,效果更理想。

D.I.Y五青汁

juice detox目的是排毒瘦身,混合3至4种不同的蔬果,便能达至较均衡的养分吸收和高纤排毒的效果。至于蔬菜和水果之间的配方,并无显著的功效分别。其实大家耳熟能详的五青汁便是排毒果汁的表表者,只要根据个人喜好并选择低糖分的水果,去核但连果渣饮用即可。

五青汁材料:西芹2条、青苹果1个、青瓜1/4条、苦瓜1/4条、青椒1/2个

技术滞后 篇7

火电厂锅炉的过热器一般采用耐高温的合金钢制造的,在正常运行时,温度一般接近于材料所允许的最高温度。若过热汽温过高,将导致金属材料热应力过大,对器械造成损坏。若温度过低,则会降低全厂的热效率和影响汽轮机的安全运行[1]。因此,一般要求控制过热汽温在±5℃的范围内变化,过热汽温和再热汽温控制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电厂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由于过热汽温的控制对象具有大迟延性、惯性、非线性等特性,很难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同时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考虑到主蒸汽流量和压力,烟气温度和流速的影响,致使被控对象模型参数随着工况参数的变化而变化,这样使得常规PID控制算法控制效果较差,有时甚至无法到达电厂的最低要求指标。

2 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火电机组的过热和再热汽温控制策略主要采用国外各大DCS厂商提供的组态逻辑,采用了负荷指令前馈+PID反馈的调节方案,其核心思路在于:尽可能的将整个控制系统整定成开环调节的方式,反馈调节仅起小幅度的调节作用[2]。这种方案要求前馈控制回路的参数必须整定得非常精确,对于煤种稳定、机组设备稳定、机组运行方式成熟的国外机组,这种方案是比较有效的,因此一直以来都是国外DCS厂商的推荐方案;但是对于煤种多变、机组控制及测量设备不精确、运行参数经常与设计参数存在较大偏差的国内机组,则控制效果会明显变差。通过对现场运行情况的调研和归纳,在运机组的AGC控制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消除扰动能力差,易出现参数大幅波动及调节振荡情况

这是目前机组运行中最普遍出现的情况,机组在大幅度变负荷、启停制粉系统、吹灰等扰动工况下,控制系统常会出现控制不稳定或温度、压力大幅偏离设定值的情况,严重影响运行安全性。

(2)正常AGC调节中,燃料、给水等控制量波动大机组正常AGC运行中,由于AGC指令的频繁反复变化(平均1~2分钟变化一次),使得机组的燃料、给水、送风等各控制量也大幅来回波动,此时虽然主汽压力、温度等被控参数较为稳定,但会造成锅炉水冷壁和过热器管材热应力的反复变化,容易导致氧化皮脱落,大大增加了锅炉爆管的可能性。

(3)再热烟气挡板难以投入自动,机组运行经济性差超(超)临界机组的再热汽温通常采用喷水减温+烟气挡板的调节手段,但由于烟气挡板对再热汽温的滞后很大(控制对象时间常数达十几分钟),采用DCS常规控制方案基本无法投入烟气挡板的自动控制。运行人员只能以再热喷水减温为控制手段来调节,机组运行经济性明显受到影响。

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随着机组工况和煤种的变化,机组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已变得越来越差,过程的滞后和惯性已变得越来越大,对象非线性和时变性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由于经典PID控制系统是一个线性控制系统,而实际的机、炉被控对象是一个多变量、强耦合及存在大滞后的高度非线性系统[3],因此,不管对PID控制系统进行如何调整,总是突破不了用线性的控制器来处理非线性对象的这个局限,使得控制品质的改善总是有限的。

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应将先进的控制技术如:预测控制、神经网络控制、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等技术应用到火电机组的优化控制中来。

3 基于大滞后控制技术的过热及再热汽温优化控制策略设计

西门子公司推出的新协调控制系统PROFI,可根据锅炉的非线性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及预测控制技术,对锅炉的“热能”进行预测,从而提前动作给煤量,有效补偿锅炉的惯性,确保机组具有快速的负荷响应速度和平稳的压力变化,这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但PROFI的价格十分昂贵且核心技术对国内完全保密。

过热汽温和再热汽温控制的最大难点在于其被控过程具有大的纯滞后和惯性时间,且在不同的机组负荷下,汽温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而各种扰动(如变负荷、启停磨及吹灰等)对汽温的影响又较快,从而导致较大的汽温偏差。

本项目在借鉴PROFI的控制思想及实现方式的基础上,通过有机融合自适应Smith特性补偿、相位补偿控制、状态变量技术广义预测控制、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智能前馈技术,提出了现代火电机组AGC控制的先进解决方案,成功地应用于平顶山发电分公司两台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过热及再热汽温控制中,有效改善大型火电机组的控制品质,确保了大型火电机组的安全、稳定及高效运行。

3.1 过热及再热汽温优化控制系统的技术方案

传统的过热汽温和再热汽温控制方案均采用了基于PID控制策略的串级控制方案,但对于大滞后的被控对象,PID控制策略很难协调好控制系统快速性和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即,为了要抑制汽温偏差,控制系统必须要快速动作,但动作一快,PID控制系统就会振荡,这是由PID的本质特点所决定的[4]。因此,只有采用先进的基于大滞后控制理论的汽温控制策略,才能对过热汽温和再热汽温进行有效控制[5]。

基于先进大滞后控制理论的过热汽温及再热汽温控制方案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在上述汽温控制方案中,应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大滞后控制理论,具体为:在控制系统的反馈回路中,将多种大滞后控制技术如广义预测控制技术、相位补偿技术及状态变量控制技术有机地融合起来,在确保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前提条件下,加快喷水或烟气挡板的调节速度[6]。而在控制系统的前馈通道中,采用了基于操作经验的模糊智能前馈技术,更一步加快喷水或烟气挡板的调节速度,有效地抑制过热和再热汽温的动态偏差。

与过热汽温的喷水被控过程相比,再热汽温的烟气挡板被控过程具有更长的纯滞后时间,且纯滞后会随着机组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烟气挡板的再热汽温控制回路中,增加了自适应SMITH特性补偿回路,以补偿再热汽温被控对象中可变的纯滞后时间,改善烟气挡板调节再热汽温的特性。

再热汽温事故喷水的控制方案如图2(b)所示。与烟气挡板控制相同,采用广义预测控制器GPC实现反馈控制,前馈采用了模糊智能前馈,并融入了如下控制思想:

(1)当烟气挡板关到某一位置时,烟气挡板的调节余量已较小,可切换到喷水调节再热汽温,以不致使再热汽温过高;

(2)当再热汽温已回调时,应及时关小喷水门,并根据回调情况及时关闭喷水门,尽可能减少喷水流量。

3.2 所采用的基于大滞后控制理论的控制技术

3.2.1 自适应Smith特性补偿策略

自适应Smith特性补偿的控制方案如图3中所示。

LAG-惯性环节;F(x)-十点函数;SUB-减法模块;e-Ts-纯滞后模块

采用该特性补偿方案具有如下二方面的优点:

(1)特性补偿后,使再热汽温的等效被控对象为所选定的数学模型,从而使等效对象的动态特性与机组的负荷无关,有利于对广义预测控制等其它先进控制器的设计和整定;

(2)由于再热汽温的等效对象是人为选定的,与实际再热汽温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相比,等效对象具有较小的滞后和惯性,从而使整个再热汽温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较快的动态响应,这对大滞后对象的控制是十分有利的。

3.2.2 相位补偿控制策略

由于被控对象具有大的惯性和滞后,为了保证控制系统有足够的稳定性裕量,调节器只能整定得很慢,而对大滞后对象,慢的调节作用不可能有好的控制效果[7]。合理的想法是用一个超前动态补偿网络,用它的超前性能来补偿被控对象的惯性和滞后,从而使补偿后的等效对象具有滞后较小的特性,这样可在保证控制系统稳定性不变的前提下,加快调节器的动作速度,从而有效抑制汽温的变化,相位补偿技术的控制思想如图4所示。一般而言,相位补偿网络可使补偿后的等效对象的模型阶次比原对象的模型阶次降低二阶。

相位补偿环节一般采用:

参数选择原则为:a=3~5;ζ=0.7~1;τ=(0.3~0.5)T(假定被控对象是一个高阶的多容惯性环节,T为惯性时间)。

3.2.3 基于状态变量技术的控制策略

以再热汽温控制为例说明状态变量控制技术,当锅炉负荷发生变化时,在再热器中蒸汽流程上的各点温度总是先于再热汽温的变化,如果控制系统根据这些流程上的各点温度进行调节,一旦这些温度发生变化,控制系统马上动作、及时调节,就能取得好的控制效果。但是,在高温再热器上加装温度测点是不现实的,这就自然想到了用再热器的动态数学模型来估计这些温度值(即称状态变量),然后,根据这些估计出来的温度值来进行调节。这就构成了状态变量控制系统,其控制思想参见图5所示。由此可见,由于采用了状态变量控制技术,可以加快及提前烟气挡板的动作,从而有效抑制再热汽温的最大动态偏差。

若采用再热器流程上的各点汽温参与再热汽温的控制,则可以在再热汽温改变之前就能提前改变烟气挡板的开度,从而有效抑制再热汽温的动态偏差。

3.2.4 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智能前馈技术

以再热汽温控制为例说明智能前馈技术:

对于象再热汽温这样的大滞后和大惯性过程,设计合理的前馈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在新型的再热汽温控制系统中,采用了基于机组负荷指令的前馈及基于再热汽温偏差及偏差变化率的智能前馈。其中,基于机组负荷指令的前馈又分为负荷小范围内变化及大幅变化时的二种前馈信号,该类前馈量与变负荷速率、负荷指令大小以及再热汽温的实际运行情况有关。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运行人员往往可以根据再热汽温的偏差及偏差变化率来快速调整烟气挡板的开度,而这种快速的操作思想完全可以通过智能前馈控制器来实现,主要的设计过程如下:

采用模糊集合理论,将再热汽温偏差△et在[-20℃,20℃]内分为七个模糊子集{NB,NM,NS,ZO,PS,PM,PB},代表{负大,负中,负小,零,正小,正中,正大};偏差变化率d△et/dτ在[-3℃/min,+3℃/min]内也分为七个模糊子集{NB,NM,NS,ZO,PS,PM,PB};智能前馈量的调整范围为[-15%,+15%],也分为七个模糊子集[8]。模糊子集的划分应根据现场的运行情况及相关的操作经验,不是等间隔的划分。模糊子集划分后,可采用如下模糊前馈控制规则表:

4 成果应用分析

过热及再热汽温优化控制策略是针对现代火电机组大滞后汽温控制对象存在参数波动大及不能很好适应煤种变化等实际问题,通过有机融合自适应Smith特性补偿、相位补偿控制、状态变量技术广义预测控制、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智能前馈技术。经过控制策略调试,发现投入新的控制策略后,#2机组的AGC稳态和动态性能均有了明显的提高,现通过平顶山发电分公司相似扰动工况下的各种运行参数的对比,说明大滞后控制技术的优越性。

图5~8列出了#1、#2机组的负荷、主汽压力、主汽温度、再热汽温的运行曲线,可以看出,投入新的控制策略后机组在各个方面均远远优于原有系统,特别是主汽温控制非常优秀,在各种变负荷、启停制粉系统的扰动下最大温度控制偏差<±5.0℃,且95%以上的时间内温度控制偏差均<±3.0℃。而原有的控制策略的主汽温度控制则动辄出现15~20℃幅度的偏差。

5 结束语

通过有机融合自适应Smith特性补偿、相位补偿控制、状态变量技术广义预测控制、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智能前馈技术,提出了现代火电机组大滞后控制对象的先进解决方案,成功地应用于平顶山发电分公司两台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过热及再热汽温控制中,有效改善大型火电机组的控制品质,确保了大型火电机组的安全、稳定及高效运行。

摘要: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过热及再热汽温控制大部分采用负荷前馈+PID的传统控制策略,对于大滞后大惯性的控制对象,调节品质不佳,加上大部分电厂煤质变化快和经常断煤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主蒸汽温度、主蒸汽压力、燃料量、给水量等主要参数频繁波动,时常出现锅炉超温现象。平顶山发电分公司在原有控制系统基础上引进大滞后控制技术,采用自适应Smith特性补偿、相位补偿控制、状态变量技术广义预测控制、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智能前馈技术等先进的控制策略,使调节品质大幅度提高,将困扰运行人员的再热烟气挡板自动成功投入,减少了再热器减温水量,一定程度上提高机组安全性和经济性。

关键词:超超临界,智能前馈,相位补偿,预测控制

参考文献

[1]常太华,江清潘,朱红路.火电厂过热汽温系统内模控制研究[J].华东电力,2009,37(12):2077-2080.

[2]李建强,杨铎.基于灰色预估PID控制的过热汽温控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1,38(1):71-74.

[3]张洁琦,刘弘.神经PID控制在电厂主汽温控制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30):202-204.

[4]刘志远,吕剑虹,陈来九.智能PID控制器在电厂热工过程控制中的应用前景[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2,22(8):128-133.

[5]刘春艳,曲尔光.基于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在电厂热工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电力学报,2007,22(3):305-308.

[6]CHO G.B,KIM P.H.A precise control of AC servo motor using neural network PID controller[J].Curr ent Science,2005,89(1):23-29.

[7]MARABA V.A,KUZUCUOGLU A.E.Speed control of an asynchronous motor using PID neural network[J].Studies in Informatics and Control,2011,20(3):199-208.

别拿标准滞后说事 篇8

据报道, 哈尔滨市工商部门认定苏泊尔81个规格炊具不合格, 依据的是“1988年制定的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 属于国家强制标准, 该标准规定, 各种存放食品的容器和食品加工机械应选用3种牌号的奥氏体不锈钢”。虽然报道引用了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理事长张东立“1988年标准已经严重滞后, 因为不锈钢材料在过去20多年里, 已经有了很多新突破”的说法。但是, 这项标准规定3种牌号的奥氏体不锈钢的原则并未滞后, 除非不锈钢炊具被证明在煎炒烹炸的使用条件下, 而且无论含多少锰都不会析出, 或者无论析出多少锰都对人体无害。

所谓国家标准滞后, 至少不能成为苏泊尔等龙头企业生产不合格产品的借口。如果说标准滞后是个严重的问题, 那么苏泊尔在产品质量安全上存在的问题比严重滞后的国家标准还要严重得多。当然, 严重滞后固然是标准的问题, 但滞后是绝大部分标准所固有的特质, 因为标准不可能超前于技术, 标准一旦制定发布, 就要实施三五年。即使个别标准确已严重滞后, 但是其中体现的一些原则和理念却未必滞后。不是所有的不锈钢都可以用于生产食品容器的, 这是个常识, 行业巨头苏泊尔不会连这点常识都不懂。

在标准虽然滞后但标准中体现的原则和理念并未滞后的情况下生产不合格产品, 虽然很多时候不容易判定产品不合格, 但生产者十之八九会违反处于这项标准之上的法律。多年来, 我们常常在具体标准上纠缠不清,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作为产品质量安全主体的企业没有将实施标准置于法律框架之下, 缺少在法律的精神、法律的原则下规范自身行为的自觉。

从这个层面上就不难看出, 苏泊尔声明存在的问题, 即在标准上纠缠又不能把标准落到实处, 顾中国标准而言外国标准。

声明的第一条称该公司的产品经历次国家权威机构检测, 各项重金属析出量均符合国家标准中卫生理化指标的要求。诚哉此言, 我国不锈钢食具容器国家标准只规定检测铅、铬、镍、镉、砷的析出量。苏泊尔声明中的“各项重金属”不会没有包括“铅、铬、镍、镉、砷”, 但应该没有包括锰, 因为标准条款没有要求对锰的析出量进行检测。这项标准对锰析出量的要求, 体现在所使用的不锈钢材质上。

第二条说的是外国的国家标准或国际组织的标准, 结论是除意大利外, 没有不锈钢食具容器锰析出量的限量标准。这其实和我国执法部门判定其产品中锰含量超标没有多少关系, 除非意大利工商部门跨国执法或苏泊尔的产品向意大利出口。

第三条刚刚说到正题就跑偏了。正题是我国目前尚未制定关于锰析出量的相关标准。跑偏是马上又回到了第二条, 说什么委托德国某某检测机构在上海的实验室检测, 相同材质的产品符合意大利的标准云云。苏泊尔的声明是对消费者的, 所以不能说苏泊尔拿意大利的标准对抗中国的执法部门。但不能不说的是, 开口意大利、闭口德国, 苏泊尔是不是拿意大利的标准和德国的检测来蒙骗中国消费者?苏泊尔大概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月亮圆, 但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 中国的消费者已不再这么天真, 更不会如此犯傻。

基层法院司法功能滞后问题研究 篇9

1 强抓法院队伍建设以全面提高法官整体素质

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公正高效的高素质法官队伍,是做好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的基础,必须把队伍建设作为法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坚持以公正司法为核心,以职业化建设为着力点,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广大法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1.1加强法院领导班子建设以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感召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进领导班子思想作风,提高领导班子执政本领、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可见,大力强化基层法院领导班子建设,着力提高领导班子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不仅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基层法院面对新形势的新要求,也是使基层人民法院领导班子成为坚强领导集体的必由之路,更是强抓法院队伍建设的基本前提。如何强化和提高呢?笔者以为领导班子需强化“四个意识”、确保“四个过硬”。一是强化政治意识,确保思想过硬,班子政治引路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二是强化团结意识,确保作风过硬,做到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三是强化表率意识,确保执法过硬,自觉修身奉法,做到德化于自身,德化于本职,德化于队伍;四是强化廉政意识,确保自身过硬,狠抓一岗双责制度的落实,保证队伍思想不乱、作风不散、纪律不松、干劲不减,逐步把法院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有战斗力、有凝聚力、有感召力的集体。

1.2抓好思想政治工作以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

当前要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深刻学习和领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并结合“依法治国、司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将思想政治工作引向深入,使广大干警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涵的理解更加深刻,对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的把握更加全面准确,能够自觉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头脑,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审判实践。始终保持人民法官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

1.3加强司法能力建设以提高法官的司法能力

法官是司法的主体,人民法院增强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关键在于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司法公正的法官队伍,必须以增强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为目标,不断加强法院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要解决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关键是要扎实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法官职业化建设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切实推动此项工作,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困扰我国法院工作的很多问题。具体地讲,人民法院必须努力培养广大法官的“六个能力”:

(1)增强勤学善研的能力。法官是专业性极强的职业,法官必须具备与法官职业需要相适应的业务素质,这不仅需要储备大量的法律知识和其他知识,还要有理解法律精神的能力,不具备法律职业素质也就失去了法官生存的根基。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和我国法制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各种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出现,各类新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要熟练掌握法律知识,适应时代的发展,履行法官的职责,这就要求法官必须养成勤于学习、善于研究的本领。必须具有甘于吃苦、坚忍不拔的司法研习能力。法官只有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积极增加知识储备,优化知识结构,努力做学习型、知识型的法官,才能以严密的司法思维、高超的司法知识、熟练的司法技能、文明的司法行为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2)增强理解和适用法律的能力。法官的职责就是运用法律惩罚犯罪、维护稳定、调处纠纷、化解矛盾。这要求法官必须对法律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将法律知识融入每个案件之中,理清法律关系,弄清法律事实,找准法律依据,正确做出判决。这就要求法官不仅要有忠于党和人民的坚定思想信念和严谨的法官职业道德规范,更重要的是要有深厚的法律知识功底,这也是提高司法能力的基础所在。因此,要成为一名适应时代发展的、具有先进司法能力的人民法官,就必须熟悉法律、了解法律、对案件事实能进行全面综合分析,能够准确运用法律,做出公平公正的裁判。

(3)增强调解疏导,妥善处理纠纷的能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处理不当就会引起社会和政治的不安定。这就要求法官具有较强的社会认知力和妥善调和纠纷、化解矛盾的能力。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法官既要理清当事人之间的复杂法律关系,还要细致入微的了解他们之间的思想、情绪、性格乃至和周围的关系,需及时掌握当事人的心理变化,能够灵活运用各种说服的技巧和方法,能够懂得更多的人情世故。掌握更多的司法知识,具备更强的综合力和沟通力,以法官自身化干戈为玉帛的能力,定纷止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4)增强驾驭庭审的能力。庭审是法官履行职责的重要平台,是法院审判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法官审理裁判纠纷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形式。庭审水平的高低,开庭活动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案件审判质量的优劣,司法水平的高低。驾驭庭审能力是每个法官的一项基本功,直接反映出一个法官的业务素质和人格魅力,是法官司法能力的一种直接体现。不断提高庭审水平既是法官职业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法官司法能力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因此,法官应在审判实践中不断积累庭审经验,深刻体会驾驭庭审过程中的艺术内涵,掌握高超的驾驭庭审技巧和方法,较准确地把握当事人的心态,较好地掌握诉辩平衡的技巧和措施,力求使每一个审判活动达到法律追求的最高境界。

(5)增强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审判工作的职业特点使得法官的所有裁判活动需要通过有声语言和书面文字来完成。在讲解法律和调处纠纷中,在裁判文书的制作中,法官用法言法语表明着当事人所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传达着法律原则,表达着法律意志,规定着法律判决。因此,法官必须练就过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精湛文字写作能力。这要求法官的语言和文字即法言法语必须规范、标准和精炼,同时又必须严肃、准确和简洁。法官应当加强对语言艺术的研究,提高语言的感染力;加强对文字的运用能力和写作水平的培养,增强裁判文书的说理性,提高裁判文书的质量。

(6)增强清正廉洁,拒腐防变的能力。注意在作风建设中强化法官的职业意识、中立意识和平等意识,告诫法官作为社会的一员既要遵守好社会规范,当好公民;作为一个职业者,又要遵守职业规范。不论是业内行为,还是八小时之外的业外活动,都不能忘记自己是法官,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人民法院,影响着司法形象,使干警自觉树立文明办案、热情服务、中立公正、廉洁高效的形象,时时自重、自警、自励,处处慎权、慎欲、慎微、慎独。使广大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经常提高警惕,警钟长鸣,过好名位关、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人情关,以实际行动心为民所想、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

2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以全面提升人民法院的公信力

人民法院基层基础建设解决的好与否,相当程度上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信心,影响到人民法院的公信度。加强法院基层基础建设,是优化诉讼环境,彰显司法权威,展示国家形象的客观要求。

2.1健全基层法院物质保障机制

要克服《诉讼费交纳办法》实施带来的种种困难,积极争取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和国家转移支付资金,在“两庭建设”基本完成的基础上,加快法院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一要实现两级法院计算机联网,达到信息传输数字化;固定资产管理、车辆管理、人事管理、档案管理等实现微机化;同时利用局域网对审判、执行工作进行全程监督管理。二要为各人民法庭配备办案用车,为法庭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物资保障和支持。

2.2全面加强基层人民法庭建设

人民法庭是基层法院的基层,是人民法院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人民法院展示司法文明的窗口。“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必须加强基层法庭建设。一要加强法庭队伍建设,为法庭选好配好庭长及其他工作人员。二要加强法庭的物质装备保障。三要落实法庭待遇,政治和经济待遇要向法庭倾斜,要使法庭有人去,留得住,能办事。四要改善法庭的司法环境。人民法庭要做到“四个围绕”,一是要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不断提高法庭的案件质量和效率。二是要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不断加强人民法庭的调解工作,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力促社会和谐。三要围绕“一心为民”的方针,不断深化为民、便民、利民的各项措施。四要围绕“三化”目标,不断加强法庭的自身建设。

总之,提升人民法院司法能力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强抓法院队伍建设以全面提高法官整体素质,实现法官的精英化,建立法官职业保障,又要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以全面提升人民法院的公信力。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着眼长远和大局,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争一流业绩,以不断增强人民法院的司法能力。

摘要: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落实和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人民法院的司法能力建设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殷切期望。针对基层法院司法功能的滞后集中反映在“人”和“物”的问题上, 尤其注重从基层法院的队伍建设和基层基础建设两方面入手进行改善, 以提升人民法院司法能力。

关键词:基层法院,司法能力,法官素质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2]王利明.法治的社会需要司法公正[M].北京:法制出版社, 2005.

[3]肖扬.当化司法体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6.

[4]刘凤霞.关于基层法院法官资源短缺问题的思考与建议[J].理论观察, 2007, (1) .

技术滞后 篇10

“虽然《宪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一些解释条例都列出了关于保障公民人身权益的条文,也有一些条文对骚扰电话进行认定约束,但是违法行为认定难度大、举证查处难度大、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机制,使得对“400”等骚扰、诈骗电话的认定和打击存在一定难度。”某地方管局人士向记者表示。

取证难、查处难

在骚扰和诈骗电话的认定方面,2011年4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颁布的《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简称《解释》)是最为细致和权威的说明,它明确了电信诈骗犯罪案件的法律适用标准,为打击电信诈骗活动提供了依据。

《解释》提到,“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应酌情从严惩处”,具体标准是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上的,分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解释》还规定,“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发送诈骗信息5000条以上,或者拨打诈骗电话500人次以上,亦或是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应当认定为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虽然《解释》规定了具体数额,但是并不具备实际的可操作性。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谢永江副主任认为:“实际上,如果某个电话不是连续骚扰你,而是偶尔给你打一两次电话,很难认定为‘危害严重’。”

此外,现实生活中诈骗分子一般广泛撒网,流动作案,大部分单笔难以达到3000元,要积累500人次电话、5000条诈骗信息也很不现实,由此也逃脱了法律的制裁,不利于被精准打击。

有鉴于此,专家建议应尽快完善和修改相关法律,一方面可以降低诈骗罪的起刑点,另一方面可以明确规定,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行为的,应当可以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监管条例滞后,运营商处境尴尬

在打击“400”骚扰、诈骗电话的过程中,运营商作为网络设施的提供者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目前的规定使得运营商的地位非常尴尬。

《电信条例》)第六十六条规定,“电信用户依法使用电信的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电信内容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对电信内容进行检查。”因此,运营商如果没有充分证据就关停骚扰电话,那么骚扰分子可以上诉,并且运营商并不占理,这也成为打击骚扰、诈骗电话取证难的主要原因。

从监管层面看,工信部与各地通信管理局、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和公安局网警支队是打击诈骗、骚扰电话的主要力量。但是由于通信管理局只设到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地方监管部门的缺失导致了监管空白。

面对“400”诈骗和骚扰电话的泛滥,我国法律条文的滞后已经非常明显,因此,修改和完善相关条文已经时不我待。

争议背后的中医理论滞后 篇11

看过中医的人,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治疗某个病症时,医生反复开出过多种不同成分的中药材,但是吃过一段时间后,病情却并不见有所好转;或者在看同一种病的时候,在不同的医生那里,也会开出内容迥异的两种药方。这样的情况,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中医师开药似乎全凭经验,如果吃好了,万事大吉。如果疗效不明显,则可以将问题推给中药起效慢。

但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医还固守着旧观念。是否也是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呢?

“从中医的起源不难看出,中医理论是从中国传统哲学中孕育而生的。中医讲究阴阳五行、讲究气。但是从科学的层面上看,这些哲学层面的东西并不具象。”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皋永利认为,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属自然科学。鉴于此,中医想要得到真正的发展,就应该摆脱哲学的笼统。比如传统中医认为,“人身分阴阳,脏腑分阴阳”,而这阴阳究竟是什么却说不清楚。所以中医要想作为具体的科学,必须摒弃这种含混不清的概念,发展出一套精确的表述。用“意象”去解读医学,只是古代医学受时代所限的权宜之策。随着科学的发展,现代的中医理论也应该有进一步的发展,从“意象”走向“具象”。

而从另一方面,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田金洲看来,中医理论的发展与其说是滞后,不如说是超前。某种角度来看,中医理论的超前性,将时代背景远远抛在了身后,所以反而显得中医理论不合时宜,不如西方。

田金洲说,比如中医讲究“一人一方”的治疗方法,就是根据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药方。而这种方法用西医来解读,就是“个体化治疗方案”。这种方法也是目前西医比较推崇的方式,因为每个人的体质、病因都不相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但不论是“一人一方”还是“个体化医疗”,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医生的技术和医德要十分过硬。这样制定出的治疗方案才能手到病除。但是目前中医师的素质千差万别,有些经验不足、治疗能力不高的医生也敢自称名医。他们开出的方子,虽然也可以算作是个体化治疗方案,但是功效就很难保证了。所以如果没有这个大前提,个体化治疗方案反而会显得作用不强,有时还会贻误治疗。

“中药无毒副作用”不科学

中药在很多人的观念中,是一种秉性温良的治疗手段,不但药性温和副作用小,还是一种能彻底消除病灶的方法。这与西医给人的治标不治本的观念完全不同。但实际上,中医也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温和无害、治病除根。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教授周平安认为,所谓“中药无毒副作用”的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由于体质不相对应、用药量过大、疗程过长,近10年来有关服用中药导致中毒及严重毒副作用的事件屡见不鲜。

这些事件,有的是因为觉得中药无副作用而长期服用某种中药引起的。比如,龙胆泻肝丸具有清泻肝胆湿热的作用,临床效果非常显著。许多患者,特别是女性,常常由于肝火旺,或肝胆湿热,或肝胃不和,出现头痛、头晕、耳鸣、耳聋、目赤、胁痛、心烦、急躁、失眠等症状,就医时被告知宜服用龙胆泻肝丸。结果一服便起效,症状很快就能消除。很多患者根据自身体验把龙胆泻肝丸当作家庭常备药,上述症状一出现,便服用龙胆泻肝丸,于是就形成了长期地、间断性地、小剂量地服用龙胆泻肝丸的情况。有的患者断断续续服用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长期小量累积的结果,最终导致马兜铃酸中毒性肾损害,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

是药三分毒。目前,预防非典常用的两类中药——清热解毒方药和扶正补益方药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清热解毒药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但是由于这种药性味苦寒,特别是老年人和体质虚寒者用药后会造成胃寒、腹泻、神疲、乏力,反而使人体抗病机能下降。而扶正补益药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之分。一般人气血阴阳是平衡的,一补反而打乱了平衡。尤其是青壮年体质好,乱用补药容易上火,造成口干咽燥,尿黄便秘。所以,中成药跟西药都是靠化学成分作用于机体来治病的,只不过大部分药性相对比较缓和而已,绝非没有副作用。

“同时中医治本,西医治标的说法也并不确切。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是一套治疗方法,不存在谁治本,谁治标的关系。比如,如果是病菌引起的疾病,西医采用的抗菌药物就能将它治好,这就是找到了疾病的根源,肯定是一种治本的疗法。”田金洲说。

中医药走出国门遇到尴尬

目前在世界上,中医药在很多国家遇到了尴尬的境地:中药不被允许进入主流的医疗市场,只能够以食品、保健品出售。在去年4月,中国的中药企业就撞在了欧盟的“注册门”上。因为欧盟在2004年出台了《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要求所有国家的植物药生产企业必须在 2011年 4月 30日前完成注册,否则就得在欧盟禁售。

有观点认为,中医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之所以遇到了众多的困难,根本原因在于中医的理论滞后了。

此前接受采访的针灸专家告诉记者,中国的传统医学,体系复杂,又往往与文化交织在一起。虽然往往被人们统称为“中医”,但实际上,有很多差别迥异的理论体系。

有的外国人对经络延续了“管道”的思想,吻合了大多数中国人的传统认知。但也有人产生了一种基于西医的认知,他们看到一些经脉与神经的走向很像,就认为经络实际上是在说神经。

此外,中医药的标准问题也亟待完善。比如同为附子,药典规定常用量为3-15克,但有的地方却根据病人的不同病症,用到30克。而且各地对于附子的炮制方法也有所不同,这些都无法用单一的标准来规范。但是,目前西方现代医学的理论体系普遍要求中医药学也要像现代医学一样,对任何问题的解释都要有客观依据,所以中医药标准制定的难度也影响了中医药走出国门。

浅析我国体育保险发展滞后的原因 篇12

一、我国体育保险的发展状况

1. 我国体育保险的发展历程。

我国体育保险的起步比较晚, 1998年9月28日, 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出资100万元, 为所有奥运项目的1099名国家队运动员实施了保险金额从0.3万~30万不等的运动伤残保险, 承保单位为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这是第一个国家队运动员体育保险合同。1999年10月18日, 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再次出资100万元, 与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签订了国家队运动员人身保险, 保额7.2亿元人民币。2000年悉尼27届奥运会上, 国家体育总局与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为我国体育代表团的官员、运动员、教练员与随行记者投保了1.6亿元人民币, 包括人身意外保险和财产保险。2002年9月, 国家体育总局颁布《优秀运动员伤残互助保险试行办法》, 2004年3月7日, 中体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在京成立。公司从事保监会批准的所有保险经纪业务, 主要以运动员保险、赛事保险、体育保险咨询为主体业务。可见, 体育保险已日益引起体育管理和从业人员的重视, 并已经在大型赛事中引入。

2. 我国体育保险业的基本法规。

1998年, 国家体委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国家队运动员伤残保险事故程度分级标准定义细则》和《国家队运动员伤残保险试行办法》, 并设计了《国家运动员伤残体检表》。2002年9月27日, 国家体育总局颁布《优秀运动员伤残互助保险试行办法》, 此前运动员致残是依据民政部1989年制订的关于革命残废军人的评残标准及补助办法, 以及现在国内5家人寿保险公司的普通人身意外伤害和劳动部关于职工工伤与职业病的分级鉴定标准来进行补偿的。目前, 专门针对体育保险的法规制度及实施细则尚未建立。

3. 我国体育保险的主要对象。

我国目前体育保险的主要对象是各类体育联合会、体育协会及其下属的体育俱乐部。由官方出资体育保险的受保对象目前主要为所有奥运项目的国家队运动员, 这些受保名额由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根据各项目的不同, 危险程度分配到各管理中心, 危险性相对较大的躯体接触性项目如柔道、篮球及利用器械的项目如体操、举重、击剑等名额相对较多。

二、我国体育保险发展落后的原因

我国体育保险发展一直处于滞后状态, 大致有如下几点原因:

1.起步晚、覆盖面小、保障程度低是我国体育保险市场不发达的主要表现。

从我国体育保险的实际运作情况来看, 到目前仅有4期体育保险, 且这4期体育保险的投保对象均为参加奥运项目的国家集训队队员, 人数仅仅为1500名左右。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目前已注册的运动员约2万人, 若加上二线、三线运动员则不下10万人, 除了少数人员所在单位投了场上运动保险外, 大部分人没有参加任何保险。从参加保险的情况看, 普遍存在着保障范围小、保障程度低的问题。例如, 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华体育基金会为国家队队员投保的前两期体育保险, 一期最高保额特级20万元, 仅承保运动员在国家队训练和比赛期间的死亡和成为植物人的风险;二期最高保额虽然增至40多万元, 但仍是仅承保运动员在国家队训练的伤残和急难救助风险, 如运动员发生桑兰那样的意外事故。这样的保额, 不说以后的生活保障, 恐怕医疗费用也不够用。

2. 运动员市场观念的淡化, 保险意识的薄弱。

在西方发达国家, 由于受市场熏陶, 运动员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保险意识。很多运动员不惜重金为自己的一条腿、一只手甚至是一个手指投下巨额保险。而在我国, 首先社会体制是影响国民意识提高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是计划经济体制, 自然灾害、人身伤害事故、疾病等都由国家和集体承担, 专业运动员意识不到保险的需求。最后, 不少国民抱有侥幸心理, 认为危险发生不一定会降临到自己头上。

3. 保险公司对体育市场缺乏研究。

保险涉及体育的险种比较少, 无法覆盖种类不同的体育项目。另外, 理赔程序十分复杂, 处理不够迅速, 这些因素都影响到了体育运动员投保的积极性。目前我国体育保险是由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参照以往的保险条款在基金会内部完成对国家队队员的投保和理赔工作, 即所谓“内保”。从需求主体来看, 需要投保主体保险意识薄弱。从国内的需求情况看, 体育保险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运动员的保险, 主要是伤残保险。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国内已注册运动员约2万人, 若加上二线、三线运动员则不下10万人, 每年参加全民健身的人数在亿次以上, 仅国家队运动员的保险, 一单就是100万元的保费、7.2亿元的保额。二是体育产业保险。我国90年代末体育产值为1400亿元人民币, 每年的传统竞技和商业性的国内外大型赛事有599场。全国各类体育场馆1997年统计数字已有615693个, 应该说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4. 制度与法规缺失。

我国体育保险业刚刚起步, 很多制度、法规仍处于空白状态。目前仅有国家体委1998年起草的《国家运动员伤残保险事故程度分级标准定义细则》和《国家队运动员伤残保险试行办法》, 这已远远落后现代体育的发展。在《优秀运动员伤残互助保险试行办法》中第二条规定:“所称优秀运动员 (以下简称运动员) 是指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计划单列市所属正式在编、享受体育津贴奖金制并从事奥运会和全运会项目的运动员。”而全国的基层体校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不包括在内, 使体育保险的覆盖面很狭窄, 不利于体育保险的全面发展。因此, 国家应加强这方面的法规制定, 消除国民参加体育活动和运动员从事体育职业的后顾之忧。

5. 险种单一。

体育风险大、赔偿多、投入大、产出小, 是目前保险公司对体育风险的基本认识, 因此各大保险公司对体育保险这一块大蛋糕也是望洋兴叹, 都不敢轻举妄动。此外, 体育保险险种的设计需要根据运动项目、参加人群以及体育场地的特点对出险概率、赔付率和保费进行精确地计算, 目前我国保险业的精算水平不高也是制约了新型体育险种开发的因素之一。到目前为止, 只有一家保险公司开发了一个综合性的运动员保险产品, 还没有针对各类运动项目风险的保险产品。

参考文献

[1].徐勤儿.我国体育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特区经济, 2005, 9.

[2].张军.我国体育保险政策运行机制探讨[J].体育与科学, 2006.

上一篇: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下一篇:硫酸镁口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