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路径测试(通用6篇)
基本路径测试 篇1
1. 引言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 市场对软件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软件测试技术也受到了更高的重视。通过软件测试技术, 对测试方案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 从而检验软件系统是否能够满足规定的需求, 以确保软件系统的质量。在软件测试中, 白盒测试是依赖于被测试程序的内部细节结构, 运用特定的条件和循环语句, 对软件系统的逻辑路径进行覆盖测试。
白盒测试的测试方法有很多, 包括代码检查法、静态结构分析法、静态质量度量法、逻辑覆盖法、基本路径测试法、域测试、符号测试、Z路径覆盖等。其中, 运用最为广泛的就是基本路径测试。
2. 基本路径测试分析
所谓基本路径测试, 是指在程序控制流图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控制构造的环路复杂性, 导出基本可执行路径集合, 从而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一般情况下, 在测试的过程中不能达到完全覆盖所有路径, 所以, 如果能够保证一段程序的每个独立路径被测试到, 那么就认为程序中的每一个语句已经被验证, 这也既是基本路径测试的思想所在。
2.1 基本路径测试的一般步骤
(1) 根据程序内容, 画出程序控制流图。
(2) 计算程序的环路复杂性, 分析基本路径集中独立路径的条目数量, 并保证程序中每个可执行的程序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3) 依据环路复杂性, 导出基本路径集, 确定独立路径。
(4) 设计的是测试用例, 确保基本路径集中的每一条路径可以执行。
2.2 绘制程序控制流图
程序控制流图是由程序流程图映射而来。其中, 程序流程图是程序控制结构的图形表示, 通过框图的形式, 使人们清晰明了地识别程序的处理过程和业务逻辑。而控制流图, 则是在程序流程图的基础上, 用圆和弧线的链接反映控制流的处理过程。不同语句形式的控制流图如下:
在控制流图中, 圆表示流节点, 代表一个或多个程序语句。箭头线代表控制边, 每条控制边必须终止于一个节点。节点和控制边组合的范围为区域, 区域的计算既包括内区域, 也包括外区域。一般情况下, 控制流图都是连通图, 即任何两个节点都是连通的, 这为计算程序的环路复杂性提供了有效依据。
2.3 计算环路复杂性
环路复杂性是一种为程序逻辑复杂性提供定量测试, 用来衡量一个模块判定结构的复杂程度, 在数量上表现为独立现行路径条数, 即合理的预防错误所需测试的最少路径条数, 确保所有语句至少执行一次测试。
环路复杂性又称圈复杂度, 其计算方法有如下几种方式:
(1) 控制流图中平面区域的数量 (包括内区域和外区域) 等于圈复杂度;
(2) 控制流图的圈复杂度V (G) =e–n+2p, 其中G表示图, e代表图的边, n是图的节点数, p为图中的连通部分, 一般情况下该值为1, 因为一般情况下, 控制流图都是连通图;
(3) 控制流图中圈复杂度V (G) =P+1, 其中P为判断节点的个数, 且可认为该点的出度数大于等于2。
2.4 导出基本路径集
基本路径集的导出以环路复杂性的计算结果为依据, 从而确定独立路径的数目。所谓基本路径, 就是指一条从源节点到汇节点最长的路径, 并且此路径上有尽量多的出度大于等于2的节点, 路径上节点间有明确的逻辑关系, 那么将这样的路径便称为基本路径。而独立路径, 就是在同其他独立路径相比较时, 至少存在一个新执行语句或新的判断节点的路径。
3. 基本路径测试的应用
假设用户每天有5次机会可登录系统, 且每次最多可输入密码3次 (令三次输入的密码分别用first、second和third表示, flag为输入正确密码的标志, i则是循环次数) , 那么密码验证的程序伪代码如下:
依据密码验证的程序伪代码, 其对应的控制流图如下:
在控制流图中, 虚线表示循环状态。而从节点14到节点1包含已流通路径, 根据独立路径的定义所述, 该部分的路径信息忽略不计。
依据环路复杂性的计算方法, 在密码验证实例中, 首先控制流图中平面区域的数量为4, 其中内部区域为3, 外部区域为1。其次, 对于控制流图的圈复杂度V (G) =e–n+2p=19-17+2=4。另一方面, 从判断节点的情况来考虑, 图中3个判断节点, 分别是节点2、节点6和节点10, 因此控制流图中圈复杂度V (G) =P+1=3+1=4。从以上的分析来看, 利用环路复杂性原理进行计算, 得出4条路径。
首先通过观察图形, 选取一条基本路径1->2->4->5->6->8->9->10->12->13->14->16->17, 该路径的特点是路径最长, 具有完整的业务逻辑结构, 且路径上有尽量多的节点的出度数大于等于2。接下来, 以此基本路径为基础, 找到基本路径上节点大于等于2的节点, 并以该节点为轴心进行翻转, 并选取与该节点相连接的另一个孩子节点作为新路径的下一个节点, 参考基本路径的选取方法, 直到查找到汇集点, 从而生成新路径。观察基本路径, 可以看出节点2为第一个出度数大于等于2的节点, 那么以节点2为轴心翻转, 选取节点2的另一个孩子节点3作为新路径的下一个节点, 继续向下查找, 直到到达汇聚节点17, 从而得到新的路径为1->2->3->15->17。按照这种方式, 依此类推, 分别选取节点6、节点10作为轴心对路径进行翻转, 最终将得到路径1->2->4->5->6->7->15->17和路径1->2->4->5->6->8->9->10->11->15->17。综上分析, 所得的路径如下:
通过对程序业务逻辑进行分析, 映射程序对应的控制流图, 并计算出程序的环路复杂性, 得出独立路径的数目。同时, 选取基本路径, 且以基路径为基础, 经过一系列的节点替换, 最终查找到所有路径, 达到了路径的全面覆盖。另一方面, 由于程序没有较为复杂的逻辑结构, 因此基路径数目恰好与全部路径的数目相等。而对于某些逻辑关系较为复杂的程序, 由于涉及到很多循环判断结构, 故存在较多的路径叠加现象, 那么对于基路径的选取将不能完全与整个程序的路径数目相等。
4. 结论
基本路径测试, 是白盒测试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 利用环路复杂性原理计算独立路径数目, 能够保证测试的充分性和完整性。本文正是以此为基础, 从实际应用出发, 详细分析程序的业务逻辑结构, 判断条件之间节点的关系, 并对环路复杂性进行计算, 找到所有独立路径, 以使程序达到合理有效地覆盖测试。
摘要:白盒测试是一种以覆盖测试和路径测试为主, 针对程序的内部结构进行测试的方法。其中, 基本路径测试作为白盒测试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测试方法, 通过对程序控制流图中节点间的连接关系进行分析, 以检测程序的覆盖程度。本文从实际出发, 详细探讨基本路径测试的思想理论, 并运用环路复杂性原理进行计算, 检验程序算法的有效性, 以及程序测试的充分性。
关键词:白盒测试,基本路径测试,环路复杂性
参考文献
[1]肖自乾, 王弗雄, 陈经优.基本路径测试方法之圈复杂度计算[J].软件导刊.2010 (1) :10-12
[2]贾晓强.基于白盒测试的基本路径测试[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 23 (2) :71-73
[3]古乐, 史九林.软件测试案例与实践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基本路径测试 篇2
“阅读教学”,通常指语文教科书的课文教学。阅读教学,就是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要理解这一点,首先要明白阅读教学中“课文”的特性。正是“课文”的特性,内在地规定着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
阅读教学所说的课文,与其他科目中所说的“课文”,有一个本质的差别。阅读教学的课文,不仅是学习材料,而且是学习对象。学生今天所面临的学习任务,是理解、感受这一特定文本所传递的作者的认知情感,是理解、感受这一特定文本中与独特认知情感融会一体的语句章法、语文知识。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面对一篇课文,比如《背影》,凭借他们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经验,产生他们的理解和感受。然而,学生的理解,可能不正确;学生的感受,可能不到位。因为阅读教学中的“这一篇”课文,包含着可能高于学生现有语文经验的因素。或者这样说,学生因语文经验的局限,不足以理解、感受课文中作者所传递的生活经验。一方面,对课文的理解、感受,是学生的理解和感受;一方面,对课文,学生可能理解不了、感受不到、欣赏不着。这是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基本矛盾。
这样,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就面临两个相辅相成的学习任务:第一,丰富、扩展生活经验,获得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第二,丰富、扩展语文经验,学习与课文理解和感受相呼应的阅读行为,核心是阅读方法。
阅读教学中的“课文”上述两个特性,内在地规定着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相应于学生的学习任务,引导和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也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第一,使学生获得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第二,使学生学会与课文理解、感受相呼应的阅读方法。
从学生的阅读能力现状和发展看,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情境中,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有以下三条。三条路径,殊途而同归。
一、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
对一篇课文,学生理解不了、感受不到、欣赏不着,原因之一,是生活经验及百科知识的不足。或者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及百科知识,或者受制于自身的生活经验及百科知识而陷入“我向思维”①,或者没能将生活经验及百科知识,与阅读这一篇课文发生真切的关联,种种状况往往交织在一起。
先看一个课例。(初中)《童年的馒头》(聂作平)第二段是交代背景:
如今的幸福生活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
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上小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摸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这里有好几个词语,学生理解可能会有问题,尤其是城市里的学生:打猪草、空笼花、工分。所听的那堂课,就有小学生举手提问:“老师,‘工分’是什么意思?”马上有位同学自告奋勇:“我知道,‘工分’就是钱很少的意思。我爸爸妈妈挣工资,是‘元’,10元,100元。他妈妈挣得很少,只是几分钱。”不了解“工分”,也就不能明了“那时候”的具体所指,因而难以理解课文所记叙的事。“六一儿童节”学校每人发三个馒头,“我”信誓旦旦“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但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却自己独吞,吃得“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怎么看这件事?”老师问,学生纷纷评价:“这孩子贪吃!”“不诚实!说话不算数!”学生的发言告诉我们,他们不但不了解“那时候”这个大语境,也没明白“我在五里外的村上小学”这个小语境。这堂课是在上海听的,或许小朋友算得很快:五里等于两公里半,出租车起步价,好近哦。
不知“那时候”,不知五里羊肠小道的漫长,就无从体认“我”在吃后两个馒头时的激烈思想争斗;对妈妈为什么要在这一天倾全家的白面,蒸“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也会莫名其妙。理解不了,也就感受不到,更别说欣赏。这篇散文的种种笔法,必被视而不见,“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这个刻意的认知性比喻,注定完全失效。
《竹影》(丰子恺)的第二段主要是写景:
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我把眼睛守定西天看了一会儿,看见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去,非常微细,但又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正在看得出神,似觉眼梢头另有一种微光,渐渐地在那里强起来。回头一看,原来月亮己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像一只立起的青蛙,向我们跳将过来。来的是弟弟的同学华明。
“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变成短音阶”,这个独具丰子恺特色的比喻,显然是刻意而为之。它是这一段的点睛之笔:一处日常的景色,平添艺术的情调;又与后面的“画竹影”遥相呼应,成为课文前后两部分关联的扭结。然而,这个比喻,对大部分人来说,很可能视若无睹、听而不闻。
于是,就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这有好多种办法。寻常的办法,是语文教师做“背景介绍”或“知识介绍”,比如“工分”。往往要借助于实物、图片的其他媒介,尤其是多媒体,比如,让学生看一看“暖色”,看一看“寒色”,想象“由暖色变成寒色”,给学生听一听“长音阶”,听一听“短音阶”,再听一听“由长音阶变成短音阶”,在想象中把音乐声转化为画面色彩。有时可插入体验性的活动,比如从“五里外的村上小学”回家的路上。
阅读教学中的“背景介绍”、“实物展示”、“互动体验”、“多媒体课件”以及一些“拓展性资源”的运用,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②
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包含所学科目的知识不足,在中小学其他科目中也是常态,因此上述种种办法,在其他科目的教学中也常用。阅读教学的特殊性,在于语文教师的“语文意识”。换言之,语文教师往往不满足就事论事地解决课文的这一处,而将这一处的解决,放置在阅读方法、阅读策略的背景中。或者这样说,借助于这一处的解决,或明或暗地让学生领略阅读方法、阅读策略。
比如上面的例子,仅仅介绍“工分”指什么,这恐怕不够,语文教师应该从这里看出学生阅读的问题来,并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精读课文,遇到陌生的名词,应该查词典或请教别人。或者倒过来,在阅读课文的时候,遇到名词,不能望文生义,也不能用在语境中推测词义的办法。或者还可往上延伸:用一个标志性的事物,落实“那时候”的虚指,是一种有意味的笔法;标志性的名词,构成文本的语境。
上面两例均涉及认知性比喻,“空笼花”、“长音阶变成短音阶”,可以看出,对认知性比喻的喻体缺乏感知,会造成理解、感受的严重缺损。因此有必要指导学生:尤其在诗歌、散文,认知性比喻的越陌生越需要关注,必要时可借助实物、图片等辅助理解、感受。
二、指导学生学习新的阅读方法
对课文理解不了、感受不到、欣赏不着,主要是由于语文经验不足,即学生没能掌握与特定文本相呼应的阅读方法。用心理学的术语讲,是缺乏相应的图式。正如语文教师常说的,“教会学生如何阅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指导学生学习新的阅读方法,这是阅读教学的主要路径。“指导学生形成新的阅读方法”的路径,教与学相对理性,教什么、学什么,比较明晰。看一个例子③:
运用解读知识“点评”阅读《风筝》
杭州市采荷实验学校 汪湖英
【教学过程】
一、自由诵读,把握全文大意 问题一: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问题二:你觉得作者是带着什么情感来写这篇文章的?
二、用点划评注的方式把握作者情感
请学生阅读下列两则评注的示例,在文中另找出一处或者两处加以评点,揣摩作者情感。评点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并选择重点几则进行全班交流。§示例一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评注:晴朗的有积雪的冬季,是一幅色彩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冬之美,但“灰黑色的秃树枝”却使得这幅画面的色彩陡然变得黯淡,这个词语在一开头就为文章添上灰色沉重的一笔,使得晴朗的有积雪的冬季变得寒气四射,作者感受的不是“冬日暖洋洋”的舒适而是冬季的肃杀和寒威。这种情感作者在后面一句直接点出了,即“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正所谓景为情生,一句景语蕴含着作者沉重悲哀的情感。§示例二 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评注:“重”、“堕”用了反复的手法,与前面“心变成了铅块”相照应,可见作者当时心情是多么沉重,这沉重是由于虐杀了弟弟游戏的童心造成的,因为一直无法补过,所以这块铅始终压在心上,很重很重,堕着堕着。“重”、“堕”是第四声,读起来就有沉重的感觉。
三、阅读下列几则对鲁迅作品语言风格和人格精神方面的评价资料,请在文中找到与这些评价相一致的地方,并加以评注,评注时要学会运用这些资料中的重要信息。参照示例三。
【资料】关于鲁迅作品语言风格和人格精神方面的评论
№1 鲁迅先生创作态度严肃认真,语言准确精炼,逐渐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有人把它叫做“鲁迅风”。(下略)
№2 善于通过“白描”和“画眼睛”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是鲁迅作品语言的一大显著特点。(下略)
№3 准确地运用动词、形容词也是鲁迅作品比较突出的语言特色之一。(下略)
№4 鲁迅的散文不仅有独特的话题,更有其独特的话语方式。„„鲁迅先生曾说过:“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5《风筝》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通过联想注入作品生活的情趣,把抒情与叙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下略)
§示例三
又将风轮掷在地上,踏了。评注:一个短句,两个动词“掷”、“踏”就把当时我粗暴地毁坏了弟弟的风筝的情景生动地再现出来,让人体验到第一则资料中说道的“鲁迅风”的语言:简洁、明快、直白、洗练。同时,“掷在地上”和“踏上”之间用了逗号,这里可以不用逗号,如果比较阅读一下,两个动词之间用了逗号之后,减慢了动作的过程,为什么要减慢动作的过程?我们可以想像作者当时在毁坏弟弟风筝是快意解恨的,这两个动作是一气呵成,快速有力的。那么当二十多年后来回忆这一幕时,作者是带着深深的内疚、自责,似乎不愿意相信自己曾有过的事实,于是,记忆在作者痛苦中慢慢展开,回忆这精神虐杀的一幕也恰如第四则资料中鲁迅先生曾所说的,“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4.评点后学生之间再互相交流,并选择重点几则进行全班交流。
三、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
有一些课文,离学生的语文经验较近,与学生业已形成的或应该具有的阅读方法较为合拍,或者像诗歌等多元理解的空间比较大。用心理学的术语讲,学生有可以利用的相应阅读图式,或只需要对图式精细化,或对图式做具体化的微调。这样的课文,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是一条较好的路径。
班级授课制,学生是学习的共同体。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在交流和分享中,同学们相互触发,教师相机点拨,学生往往能获得新的语文经验,加深、丰厚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看郭初阳老师执教的一个课例:
你
一会看我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这是顾城一首诗,《远和近》。学生是小学六年级,发给学生的阅读材料,没有标题。课前没有预习。这节课的教学环节,是以下三个:
一、要学生读几篇,尽快背下来。
学生自己读,自己背,然后老师请一组同学一个一个背,即其他同学听了五六回,或许也默默地背诵了五六遍。
【专家评议:对头。朗读是诗歌的阅读方式,也是诗歌的理解过程,在朗读中不断丰厚诗意的感受。这首短诗,看起来平易,能读易记,是其体式的特点。诗歌教学,往往要在学生能读会背的基础上进行。】
二、请同学们依据课文画一个几何图形。
学生们不甚理解,老师在巡视时,发现一位同学画的是三角形,请他画在黑板上并向同学解释。为什么是三角型呢?因为这首诗说到三个事物:你,我,云。为什么“我”与“你”这条底线画得这么短呢?因为“我”与“你”挨得很近。怎么知道俩人挨得近呢?从诗里看出来的:“你”的一举一动,每个表情神态,“我”都能清晰地感觉到,说明他们挨得很近。那么和“云”呢?这条线该画多长?老师问。应该冲破教室的屋顶!有几个同学在下面议论。
【专家评议:对头。实际上是对这首诗的字面意思和语义结构的理解。也通过这个方式,促使学生把文字转化为形象。】
三、请同学给这首诗拟一个最有创意标题。
分小组讨论,每个组派代表把各自的标题写在黑板上,同组同学解释为什么是这个标题。共九组九个标题,其中两组是“距离”,有一组同学看来对诗标题的感觉不对,拟了一个很长的题“看起来很近其实很遥远”,也是距离的意思。其他组的标题分别是“障碍”、“自然”、“优美”等。
先讨论“距离”,黑板上的三角形是物理的距离,而诗中表现的是“心灵的距离”——“我觉得”这三个似乎很平常的字,学生读出了诗的意味。
再讨论“障碍”,一女生起来就说:“这两个人有问题哎!”老师追问:“是两个什么人?男生还是女生?”学生很肯定:“一个男生,一个女生。”老师又问:“‘我’是男生还是女生?”同样很肯定:“男生!”“是个什么样的男生?”有学生杂然而说:“内向”、“敏感”„„同学们读出了诗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接着讨论“自然”,那组同学表达了两层意思:第一,“这首诗写的很自然。”也就是对诗的形式感。第二,“这首诗是在大自然里写成的。”可以静静地看云而不被打扰,那一定是幽静的地方,风景优美的地方。他们推测作者是在写实、是作者当场创作的。这固然因为学生们对写诗的语文经验不足,但歪打正着,读出了这首诗的背景。最后讨论“优美”,理由也是两个:第一,“这首诗很优美。”看起来是对诗歌节奏的语感。第二,“这首诗的意境很优美”。老师在讨论中相机谈论自己的阅读感受,出示顾城的图片,介绍评论家对顾城诗歌的赞赏。
【专家评议:对头。这是一首“朦胧诗”,朦胧诗的阅读,重心是打开诗歌丰富的蕴含。学生分组拟标题,就有可能打开这首诗的种种侧面,揭示出诗歌的意义和意味。尽管由于学生人生经验和语文经验的制约,这首诗所蕴含的一些意味,他们目前无法感知,比如这首诗的哲理,它与卞之琳《断章》的互文,六行大白话何以产生诗的意味甚至成为诗歌中的精品,等等。但是,由于诗歌多元理解的空间较大,学生们依据自己的经验,在交流和分享中,能够读出他们能读出的东西来,甚至读出了成年读者读不出来的意味——曾经多次问语文教师,他们的直觉“我”是一个女生,这就是阅读视野的差异。总之,通过郭老师精心组织的“拟标题”活动,学生们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加深了、丰厚了,也或多或少地学到了如何阅读诗歌、如何阅读现代诗,如何阅读朦胧诗。】
上面阐述了阅读教学的三条基本路径。需要说明的是,在研究中,三条路径泾渭分明,但在具体的教学中,路径之间有贯通、有交叉。对语文老师来说,重要的是要清晰地把握一篇课文教学的主要路径。一篇课文的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学情,依赖其中一条作为主要路径,并相机采用别的路径。【注】
①指“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即自以为是。
②从这里可以看出“背景介绍”、“实物展示”、“互动体验”、“多媒体课件”以及一些“拓展性资源”的运用的准侧,凡能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就是妥当的,反之则不妥当。
③“指导学生形成新的阅读方法”,也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阅读的知识和技能。从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出,教知识,并不等于讲术语。好的知识教学,是教师心中有知识,口中无术语。
(在全国中语会第八届“商务印书馆·语文报杯”中青年课堂教学
浅谈解读教材的基本路径 篇3
就教学预设而言,文本解读应该是教师对文本的感知、理解、对话和创造的过程,是优化教学设计与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实际上,由于个人知识背景、理解能力的不同,对文本的解读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有的侧重于“字面义”,有的侧重于“字中义、字外义”;有的忠实于原文,有的讲究与时俱进;甚至对同一篇文章还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解读。笔者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却发现,许多教师在解读教材时经常出现“豆大的馒头——无从下口”的窘境,反映出部分教师文本解读的能力急需提升。那么,该如何顺利进行教材解读呢?下面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鹬蚌相争》为例,谈谈解读教材的基本路径。
一、 从语言到内容
课文由一个个句子组成,了解句子的意思是学习课文的基础。有经验的教师在接触课文时,一般通过了解句子的意思,进而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为深入研读课文做好准备。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说过:“无论是阅读还是作文,首要的是字词。”而句子则是由一个个词语连贯而成。要想深入、全面了解句子意思,必须从组成句子的关键词语入手。所谓关键词语,也就是对句子表情达意起至关重要作用的词语,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语。品味这些关键词语,读懂背后的深刻内涵,体会运用的准确,为深入了解内容,和文本、作者对话打下扎实基础。解读教材,理应从理解词语、了解内容开始。
题目,通常被称做文章的“眼睛”,是文章浓缩的精华,是作者反复斟酌才最终确定下来的。我们解读教材最先看到的是课文的题目。但是,许多教师在解读教材时,往往直接跳过课题和课文对话,忽视对课文题目的推敲,浪费了宝贵的资源。在《鹬蚌相争》中,我们在解读题目时,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鹬”“蚌”这两种动物的特点,然后重点研究一个“争”。因为“争”是这个故事的核心,是课文的题眼。通过查阅资料我们了解“争”在甲骨文中的字形,清楚“争”最初的意思,为课上帮助学生概括内容、提炼主线做准备。
这篇课文共四个自然段。在解读教材时,我们在浏览课文的基础上,重点抓住一些关键词语,力求“牵一发而动全身”,帮助学生打开和文本对话的窗口。如第二、三、四自然段分别抓住“威胁”“毫不示弱”“相持”等词语层层深入,由词到句再到整篇课文。如第二自然段抓住“威胁”分这样几个层次:先找出直接写鹬“争”的词语——“威胁”,接着了解什么叫“威胁”,可以换成哪些词语,理解“威胁”的意思,然后联系生活经历,揣摩此时的人物心理,最后进行角色转换,以鹬的身份读出“威胁”的语气。当然,个人的知识基础、对课文的理解不同,重点抓的关键词语也就各不相同。抓住这些有代表性的关键词语,可以方便快捷地打开学生和文本、作者对话的窗口,提高学习效率,让对话变得简洁而深刻。
二、 从课文到原文
教材是学习的主要载体,是编者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学习基本用书,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我们在进行解读教材时必须尊重教材,以教材为本。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我们鼓励教师在尊重文本的前提下,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当然,我们在解读教材时也不能遗忘了原文。作为教材,在选编课文时会对原文进行一定的删减,以更加符合学生特点和教材风格。所以,对入选教材的课文,一定要找到原文,全面了解原文内容,从而全面、准确地解读教材,避免误读、曲解。
在解读《鹬蚌相争》这篇课文时,我们首先找到了课文的作者及出处。这个故事出自《战国策》。《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编订的一部史书,记录战国时代游说之士的策略和言论。入选教材的《鹬蚌相争》只是根据原文中的一部分内容翻译的。在原文中,完整的内容是和一定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的。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赵王要出兵攻打燕国,燕国大夫苏代给赵王讲了“鹬蚌相争”的故事,就打消了赵王这个念头。很明显,原文是要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双方为了一点利益互不相让,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在解读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围绕着寓意的揭示,将课文和原文进行了对比,预设了从课文内容到原文的故事,再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来理解寓意的学习流程,一步步把课文理解透彻、准确。
当然,我们在解读教材时也不能遗忘了作者。作为文章的写作者,在创作这篇文章时,总是和一定的时代背景、特定的人物事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全面了解这些时代背景、人物事件,才能准确、全面地解读教材,真正和作者进行深入对话。
三、 从一篇到一类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材只是些例子”,它的“性质同于样品,熟悉了样品,也就可以理解同类的货色”。从叶圣陶先生的这些话中我们受到很大启发,教材不是教学的终点站,而且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在教材本身,而在于通过教材的学习使学生举一反三,提高语文能力。我们学习一篇课文,要帮助学生带动一类课文的学习,发挥好教材这个“样品”的作用。
《鹬蚌相争》是一篇寓言。我们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要教给学生学习寓言的基本方法,培养阅读寓言的兴趣,带动寓言类课文的学习。寓言是一种古老的文学形态,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某种道理,从而达到劝诫、教育或讽刺目的。在浩如烟海的世界文学宝库中,寓言犹如一串串闪闪发光的明珠,引人注目,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历久弥新。由于寓言故事篇幅短小精炼,内容生动有趣,语言浅显直白,道理通俗易懂,深受儿童的喜爱。正因为如此,在现行小语教材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寓言类课文。以苏教版教材为例,分别在二、三、五年级安排寓言类课文9篇。其中有《鹬蚌相争》这样的中国寓言,也有《狐狸和葡萄》这样的外国寓言。寓言类课文数量虽然不多,但其中丰富的想像、生动的语言、夸张的角色、神奇的情节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学生读寓言类课文,能丰富想像能力,增长知识,受到启迪,获得快乐,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教育、启发。
在教学《鹬蚌相争》这篇课文时,我们要充分发挥好教材这个“样品”的作用,教给学生学习寓言的基本方法,让学生能自主阅读其他寓言故事。在初读阶段,学会概括故事内容;在研读阶段,学会抓住关键词语理解故事内容;在提升阶段,学会联系实际理解寓意;在运用阶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讲故事,并能初步学会根据对象的不同进行必要的调整。总之,学生通过《鹬蚌相争》的学习,要能初步建构起学习寓言类课文的基本路径,形成基本的学习能力,为阅读其他的寓言故事做好充分的准备。
当然,影响解读教材的因素还有很多。只要我们遵循解读教材的基本路径,从语言到内容,从课文到原文,从一篇到一类,就一定能提高解读的效率,使解读教材真正成为精彩预设的开始。
最小完整路径测试法 篇4
关键词:白盒测试,路径覆盖,测试用例,流图
1 概述
软件单元测试主要采用白盒测试技术[1,2]。白盒测试是根据被测程序的内部结构设计测试用例的一类测试, 最常见的程序结构逻辑覆盖有[3]:
1.1 语句覆盖;
1.2 条件覆盖;
1.3 分支覆盖;
1.4 分支/条件覆盖;
1.5 路径覆盖 (设计足够多的用例, 覆盖程序中所有可能的路径) ;
1.6 组合覆盖;
以上逻辑覆盖中, 路径覆盖是覆盖率最高的。复杂的程序路径数量巨大, 要实现路径覆盖几乎不可能, 于是, 测试中测试量过大成为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
2 原因分析
为了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 不妨引入下面的例子。
图2是程序流程图图1的流图, 根据流程图和流图可以列出程序的独立路径[4]的集合{abd, acd, abe, ace}, 显然, 因为这一段程序非常简单, 所以很容易能够列出流图中的所有独立路径。如果流图中节点1到节点3的路径不止两条, 或者程序在节点5之后还有更多的节点和路径, 那么整个程序的独立路径数将成数量级递增。对于独立路径数的计算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
第一步, 从流图中找出程序所有的必经节点 (流图中任何独立路径都必定经过的节点叫做必经节点) , 记作N (i) , 其中i为整数且0<=i<=N;
第二步, 从流图中找出从必经节点N (i) 到必经节点N (i+1) 的独立路径数W (i) , 其中i为整数且0<=i
第三步, 重复上一步, 直到程序结尾;
第四步, 根据乘法法则[5], 独立路径数, 其中i为整数且0<=i
图2中的必经节点有节点1、节点3、节点5, 其中W (0) =2, W (1) =2, N=3, 所以整个程序的独立路径数=2*2=4条。
假设一段程序有8条判断语句, 则N=8W (i) =2, 则独立路径数为2的7次方, 即128。在现实当中, 这样的程序规模算是比较小的, 但是, 要对这一段程序进行满足路径覆盖的测试则要为它设计128个测试用例, 测试人员要测试128次, 工作量是非常大的。为此, 应当设计一种新的测试方法以解决测试量过大的问题把这种方法叫做最小完整路径测试法。
3 最小完整路径测试法
完整路径是指所有独立路径的集合, 非完整路径就是所有独立路径集合的真子集, 通过图1和图2列出的独立路径集合并非完整路径, 因为图1中含有隐含路径, 细化后不含隐含路径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 消除隐含路径的办法就是将含有多个条件的判定分为多个判定, 其对应的流图图4中节点1、节点4、节点7为必经节点, W (0) =3, W (1) =3, 所以独立路径数=3*3=9。由此, 要达到完整路径覆盖就需要设计9个测试用例, 从而使得测试量更加庞大。根据线性代码序列与跳转的测试覆盖准则, 将程序在必经节点处割断, 分别对每一段程序进行完整路径覆盖的充分测试。对于被割断成的程序片断, 由于没有参数入口, 可以在程序片断的开头增加代码对参数进行初始化, 即把用例付诸测试。
图3 (A=2) 以上部分的完整路径为{ad, abe, abc}, 图3 (A=2) 以下部分完整路径为{efi, egi, efh}, 两个程序片断的用例之和为6, 比程序被分割之前所需用例数少很多, 缓解了测试量过大的问题。
4 结论
综上所述, 在白盒测试中, 通过最小完整路径测试法可以缓解测试量过大带给测试共走的压力。其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 细化出不含隐含路径的程序流程图;
第二步, 画出流图, 找出必经节点, 必经节点数为N;
第三步, 将程序流程图在必经节点处割断, 将整个程序分解为N+1个程序片断;
第四步, 找出程序片断i的完整路径, 为程序片断i的每条独立路径设计用例, 其中1<=i<=N+1;
第五步, 结合所设计的测试用例, 将程序片断i的参数初始化, 其中1<=i<=N+1;
第六步, 将测试用例付诸测试, 重复第四步至第六步, 直到i=N+1。
本方法在程序规模较小时可独立使用;如果程序规模较大, 结合其他测试准则, 本方法仍能带来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Peter.J.D When To White Box Test[J].ACM SIGSOFT SOFTWARE ENGINEERING NOTES, 1992, 17 (1) :43
[2]胡山泉.软件测试方法论[J].湘南学院学报, 2004, 25 (2) :88-92.
[3]沈升源, 陈丽容, 汤铭端.基于统计覆盖测试技术的软件测试充分性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04, 26 (6) :821-824.
[4]王健, 苗勇, 刘郢.软件测试员培训教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
职业基本素养测试题 篇5
单选题
1.“素养”一词.在《汉书·李寻传》中“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用。”其“素养”本义是(B)
A 道德素养 B 修炼涵养 C 审美素养 D 科学精神
2.敬业度表现为(A)
A 不拿公共财产 B 把个人目标放在第一位 C 得不到相应奖励有消极心理
3.当你跟上司正在讨论事情,有人打长途来找你,你会(C)
A 告诉上司的秘书说你不在 B接电话,而且该说多久就说多久
C 告诉对方你在开会,待会再回电话
4.下列哪个词语不符合“诚信”一词?(C)
A 真诚 B 诚实 C 强词夺理
5..如果考试时,很多同学都作弊,而你也担心不及格你会怎嘛办?(A)
A 不作弊 B 和其他同学一样作弊 C 看具体情况
6.你是一班之长,做考勤时你会(A)
A 认真负责,每一个人都严格记录 B 敷衍了事,不能得罪同学 C 看情况
7.对缺乏诚信的人你会(A)
A 不与之交往 B内心鄙视他,表面应付他 C 如果有利可图,就和他交往
8.当你自己犯了错误,老师却冤枉了你的同学,你是(A)
A 窃喜,有人代已受过 B 忐忑不安,恐怕被发现 C 主动承担责任
9.如下不符合表达的技巧是(C)
A 角色互调,适当反馈 B 学会幽默 C 随心所欲
10.不符合团队一词是(C)
A 团结 B互补 C 自我
11.坚持是指(B)
A 意志坚强 B团结 C 随波逐流 D 坚韧不拔
12.下列说法合理的是(C)
A 我经常阅读与现在专业无直接关系的书籍
B 在观察或思考时,我会多角度培养我的思维
C 认为重要的内容,格外注意 注意听讲和理解
13.角度转换与“第四种美德”不符合的是(C)
A 从抽象的理论学习向具体的应用实践转型
B 从散乱的校园生活向紧张的职场工作转型
C 从他人呵护向我保护转型
14.创新的基础是(B)
A 兴趣 B高兴 C 爱说
15.和你一起参加某项比赛的对手向你索取参考资料,你会不会给他提供?(
A 会 B 不会 C 看情况
16._________是成功的起点。 ( B )
A 现实 B 务实 C 踏实
17.__________是个人成功的源泉。 ( A)
A 团队 B 集体 C 队列
18.___________是成功的代名词。( C )
A 坚定 B 坚信 C 坚持
19.________是第一美德。(B)
A 职业 B 职场 C 文明素养
20.解决问题你会借助于(C)
A 独立思考 B 与别人讨论 C介于A B之间
21.敬业的含义所谓敬业,就是( A )
A敬重自己的工作,将工作当成自己的事
B其具体表现为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认真负责
C敬业就是一丝不苟、一心一意、任劳任怨
D敬业具有精益求精、善始善终等职业道德。
22.对敬业的重要性叙述正确的是( C )
A敬业只需立足当前工作,为谁工作无所谓
B敬业只需自己埋头苦干,无所谓团队精神
C要把职业当成事业,才能称为出类拔萃的佼佼者
D职场中人际关系最重要,并不是所有敬业的人都有发展
23.怎样做才算敬业( B )
A工作岗位是流动的,应当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
B找准自己的位置
C只需要对领导或老师交代的任务立即行动
D做好手头事,允许有误差
24.怎样才算诚信也要有度( D )
A诚信就要信守承诺,要“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因此要有求必应
B要“以德服人”,不要惧怕与不讲诚信、不守信誉的人来往
C当自己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必要时可以“以恶制恶”,以不诚信的行为回报他人对自己的不诚信
D诚信也需要灵活,不能僵化、刻板教条
25. “关照小事,成就大事”这句名言来自于哪位名人( D )
A老子 B吴士宏 C张瑞敏 D周恩来
多选题
1.职业基本素养的核心包含(ABD)
A 敬业 B 务实 C 职业 D 诚信
2.你的上司邀请你共进午餐,回到办公室你发现你同事颇为好奇,此时你会(AD)
A 告诉他详细内容 B 不透露蛛丝马迹
C 粗略描述,淡化内容的重要性 D 非常抱歉,中午有点急事,让您久等。
3.假如你是老师,同学连续四次向你要求提前下课,此时你会说(BC)
A我不能容忍你的早退了,你要顾及他人的想法
B 今天不行,下午要讲重点。
C.你对我相当重要,我需要你的帮助
4.你刚刚被聘为某部门主管,你知道还有几个人关注这个职务,上班第一天你会(BD)
A 找个别人谈话以确定哪几个有意竞争职位
B 忽略这个问题,并认为情绪的波动很快就会过去
C 把问题永记在心上,但立即投入工作。
D 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职务
5.职业素养的特性包含(ABD)
A 普适性 B 稳定性 C 外在性 D 发展性
6.古人云:“敬业何,不怠慢,不放荡之谓也。”所谓敬业是(ABD)
A 认真负责 B精益求精 C 尽心尽力 D 竭尽全力
7.面对简单的重要性工作,你的态度是(AC)
A 积极乐观,埋头苦干 B 整天抱怨,心烦意乱 C 把每件事情做好
8.符合职业场的原则是(AC)
A 有礼貌,有一颗平常心 B 好事往坏处想 C 待上以敬,待下已宽
9.你在接受重要任务时(AC)
A 有完成的信心 B 拿不准 C能有别人的帮助和指导 D 看情况
10.必胜的信念是什么(AD)
A 规定自己的目标 B依赖他人一起工作
C一直得到许多人的帮助 D 全力以赴做好每件事情
11.调控情绪方法有(ACD)
A 学会转移 B 宣泄他人 C 自我暗示法 D 压抑升华法
12.一个人成功须具备(AB)
A 自信 B 自尊 C 自大 D 自我
13.乘坐火车卧铺时,早上起来你发现自己带的鞋不见了,而你又着急下车,你会趁人不备
把别人鞋穿走吗?(BD)
A 会 B 不会 C不好说 D 一定不会
14.如果你在大学英语A、B级考前碰巧看得了网上泄露的考题你会(AC)
A 不理不睬 B 事先做好,考场照抄 C 向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反映 D 告诉他人
15.你还有一门课补考通过后才能获得毕业证书的情况下,你会不会作弊(BD)
A 会 B 不会 C 看情况 D 一定不会
16.职业素养是职业人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 ABCD )等方面。
A 职业兴趣 B 职业能力 C 职业个性 D 职业情况
17.职业基本素养的特征( ABCD )
A 普适性 B 稳定性 C 内在性 D 发展性
18.怎么做才能称之为敬业( ABD )
A 珍惜你的工作岗位 B 做好每件事 C 每天少做一点 D 竭尽全力
19.提高诚信的方法( ABC )
A对言行负责 B信守承诺 C勿以“诚”小而不为 D诚信从步入社会开始
20.务实要讲方法,掌握了正确的方法,端正了态度,做今天能做的.事情,就会取得意想不
到的成果。学会务实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ABD )
A把工作当成一种快乐 B别急着跳槽 C 该抱怨时需抱怨 D 从小事做起
21.表达应注意以下步骤( ABCD )
A 明确表达的目的 B 收集表达对象的资料 C 选定表达的场地和时间
D 制作表达、沟通计划表
22.沟通的技巧包括( ACD )
A 积极倾听 B 切勿回应 C 学会幽默 D 善于赞扬(适时/适度称赞对方)
23.有效沟通的原则包括( ABCD )
A 有明确的沟通目标 B重视每一个细节 C至少达成一个目标D谈行为不谈个性
24.表达的方法只要包括(ABCDE)
A 了解表达的步骤 B 运用正确的语言 C 选择合适的方式D 掌握表达的技
巧 E 知晓表达的禁忌
25.学习的任务有( ABC )
A 获得知识和技能 B发展智力及能 C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及行为习惯
D 获取未卜先知的能力
填空题(每空2分 合计30分)
1、自律是具体表现为;自爱,珍惜名誉、珍爱生命、反省。
2、乐观的人在危机中看到的是希望,悲观的人在危机中看到的是绝望。
3、成就一翻事业就是等于90%的正确心态加10%的技巧乘以行动。
基本路径测试 篇6
为了避免由于选题不当, 草草选题带来的走弯路和失败现象, 许多从事科研的人, 几乎要用2~3个月的时间, 查阅资料, 苦苦思索进行选题。对于刚刚涉足科研工作的人来说, 选题无疑是最大的难点。很多研究生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不知如何选题。因此, 探讨选题的意义、选题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路径是必要的。下面运用自然辩证法中的科学技术方法论, 谈谈如何做好科研选题。
二、科研选题的意义
科学研究中首先碰到的问题是选择什么课题和如何选择课题的问题, 这是整个科研工作的第一步。这第一步, 对日后的科研工作具有战略性意义。它决定着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奋斗目标, 规定着应采取的方法和途径。正因如此, 科学家们都十分重视科研选题。英国科学学的创始人贝尔纳认为, 选择课题是科研的战略起点。著名科学家维纳说过, 知道应该干什么, 比知道干什么更重要。
选题是科研工作的强大动力。因为许多有价值、有吸引力的课题会激发研究人员去思考、去学习、去研究, 问题总是在研究活动的前方, 是未知世界的最早的拓荒者, 也是全部科学探索的出发点。
选题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选题并不是一个简单随意的问题, 而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科学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 提出一个科研选题比解决一个现实问题更困难。因为选到一个有价值有创造性的课题, 既要懂得课题的来源, 又要有相当的科学素养, 要理解选题的价值意义, 要富有想象力, 对选题要有浓厚兴趣, 有相当的知识储备, 等等。
选题是科研人员才能的体现。选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将产出什么样的成果, 甚至关系到科研工作的成败。科学史表明, 研究成功的影响因素有多种多样, 其中一个最明显的原因是选题得当, 研究者只有选出恰当的课题, 才有成功的可能。由于选题得当, 科研人员可以把自己的学识、智慧用到最有效的科研工作上。
三、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科研工作面临的问题, 可以说无穷无尽, 对于一个科研人员来说, 只能选择其中适当的课题。如何选择, 并无固定模式, 总体上可以概括出以下原则。
(一) 科学性原则
科研工作的任务在于揭示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 它正确反映人们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水平。因此, 科学性原则是衡量科研工作的首要标准。
任何课题的确立都应以已知的科学理论或技术事实为基础。一般地, 那些明显相背于已确证理论的题目不应作为选择对象, 除非已经掌握或确信将来能够找到有力的反驳证据。对诸如永动机的研究只能是徒劳。经过专家论证才得以立项的, 才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选题科学性才能保证。
(二) 创新性原则
这是指选题要有新意。科研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不断创新、不断开拓。科研工作者应把创新性劳动视为自己的主要职责, 没有创新性的科研课题是没有价值的, 也称不上科学研究, 这是衡量科研成果大小的重要标准。
科研课题一般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前者目的在于揭示自然规律, 提出新的方法和理论, 强调其学术价值;后者则与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提高相联系, 注重实际效果。无论是哪一类课题, 都要求研究人员在原有成果的基础上另辟蹊径做出创新。因此, 选题时, 要优先考虑那些前人没有解决的、能获得预期创新性成果的课题。当然, 创新不是随便说说就可以实现的。所以, 一方面, 我们必须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 要经得住寂寞的考验;另一方面, 必须走一段导师没有走过的道路, 做一些前人还没有做过的工作, 应用一些前人还没有用过的方法, 勇于尝试, 不断进步, 按照“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三) 应用性原则
广义上讲, 凡是具有科学性的课题都具有应用性。基本理论的研究成果固然反映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 但终究要推广应用到社会生产实践中去, 才能实现生产率的提高, 这需要一个转化的过程, 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及国情, 在不同时期有所侧重点。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一般都把侧重点放在与经济建设有重大效益的技术课题领域, 以尽快地增强国力。例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日本针对当时科技理论水平不如美国, 而把科研工作的重点转向开发、推广和应用研究上, 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就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我国近几年对科研机构进行大幅度的改革, 也是为了这个目标。因此, 我们也要顺应潮流, 去关注那些在生产、生活和教学中亟待解决的课题。
(四) 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体现了条件性原则。如果选题不具备可以完成的主客观条件, 再好的选题也只能是一种愿望。因此, 可行性原则是决定选题能否成功的关键。选题中, 应当充分分析估计以下条件:
1. 现实的主观条件。主要是指科研人员的知识结构、研究能力、对课题的兴趣、理解程度、责任心等。
2. 现实的客观条件。
主要是指资料、经费、时间、协作条件、导师条件等。对应用性课题, 还应考虑到成果的开发、推广条件, 用户采用接受条件。
3. 积极创造条件。
所谓条件除已具备的条件外, 对那些暂不具备的条件, 可以通过努力创造条件。如知识不足可以补充;设备经费不足, 有的也可以艰苦奋斗克服一些困难;情况不明, 可以先进行调查研究等。选题时应根据已具备的或通过努力可以获得的条件, 扬长避短, 利用有利条件, 克服不利条件, 选择基本符合自己情况的研究课题。
上述选题原则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四条原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情况往往要复杂得多, 其中最根本的一点是, 对选题要从严要求, 作出最佳选择, 即作出最大的努力, 完成最富有创造性、最有价值的课题。
四、科研选题的角度
发现有价值的科研选题是一个创造性的思维过程, 也是一项灵活的研究艺术。事实上, 在社会生活中, 各门学科中存在着大量可供选择的问题。因此, 科研选题有多种来源、多条渠道。
(一) 从现实生活中选题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面广量大, 选题的内容极为广泛, 大至世界政治、经济、文化艺术, 小至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用行, 只要深入探索, 不难发现有许多值得研究的课题。马克思就从人们司空见惯的商品中, 研究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作为科研选题并不是那些表面的肤浅的问题, 而是那些在一定深层次上的价值的问题, 这需要一定的思考甚至调查研究才会发现。现实的需要, 是科研课题的首选目标。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问题、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扭亏为盈的问题、产品质量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等等, 都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 从理论研究中选题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理论的真理性只是相对的, 理论与事实之间的矛盾总是存在的, 理论体系的完备性也不是永恒的。即便是曾经“结论”了的理论观点, 随着实践和认识的发展, 也需要不断扩展和深化。因此, 用探索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已有的、传统的理论观点, 常会从中发现新问题。
对那些自相矛盾的理论问题, 是应该引起注意的课题, 通过研究, 分析为什么会产生矛盾, 矛盾的焦点在哪里, 后一个结论对前一个结论是发展还是修正。
(三) 从不同学派、观点的学术争论中选题
科学研究是一种探索性的创造性思维, 对同一观点、理论常会发生分歧和争论, 甚至形成不同的学派。如经济决定论与文化决定论之争、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之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与趋同论之争, 等等。在争论中, 会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即便是基本正确, 也会有不完备之处, 争论的双方都会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因此, 关注学术之争, 深入了解争论的历史、现状和争论焦点, 是发现问题、选择研究课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四) 从学科渗透、交叉中选题
学科渗透、交叉是科学在广度、深度上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事物都在普遍联系之中, 各门学科也在普遍联系中, 以往人们注意从学科相对独立性上进行研究, 现代科学注意了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研究, 在学科渗透、交叉“地带”存在着大量的新课题供选择。这样的地带主要有比较学科、边缘学科、软科学、综合学科、横断学科、超科学等。
(五) 从科研管理和规划中选题
国家、省市及各种学术团体也经常提出许多科研课题, 如国家、部省市的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年度课题, 这些课题一般都是理论意义、现实意义比较重要的课题, 应当是科研工作者选题的重要来源。这类课题属指南性选题, 其中许多课题的难度、规模很大, 选题时, 科研人员应从自己的优势出发, 把课题加以具体化, 以保证其可行性。此外, 在各级政府、科研部门制定的各种科研规划中, 也提出许多研究课题, 这都是选题的重要来源。
(六) 从直觉思维、意外发现中选题
科研人员对研究对象富有浓厚的探索兴趣, 也是科研选题的一个重要来源。大量值得研究的选题, 首先表现在各种社会现象中, 科研的任务就是从现象认识本质。现象问题是人们最容易感觉到的。这时, 选题常常得益于科研人员的想象、灵感、直觉, 以及对这些直觉思维、意外发现带来的机遇的捕捉。当然, 这类选题开始时可能是幼稚的、肤浅的, 尚需深入思考和论证。
以上概括的各项来源, 仅是选题中可供参考的若干方向线索, 并不能包罗所有研究方向和课题, 对于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 值得研究的课题层出不穷。能否选择恰当的课题, 需要科研人员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创造才能。
五、科研选题的程序
一般来说有以下三个程序:
(一) 文献调研、实地考察
通过对有关学科、专业领域文献资料的搜集和阅读, 掌握本学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 了解不同学者的思路特点及研究倾向, 摸清前人所做的工作及达到的水平, 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萌发个人见解, 为进一步创新奠定基础。除了文献调研, 有时还要到实地进行考察, 了解课题产生的原因, 以及相关的因素, 诸如经费来源、科研力量配置、实验设备条件等。
(二) 提出选题
在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 运用科学概念和名词术语, 对事物和现象进行正确表述、总结概括并提出所要研究的课题。
(三) 论证和确定课题
提出课题后, 还要对课题的可行性作分析, 例如, 建立模型计算, 或设计一些必要的实验。若有几个备选课题时, 需进行相互比较, 并经过同行专家的评议, 筛选出最佳课题。
六、结论
在选题时, 我们一方面要考虑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本人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 一定要有正确的方法论作为指导。只有这样, 才能选择合适的课题, 才能在规定时间内取得预期的科研成果。
摘要:文章从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技术方法论角度, 对科研选题的意义进行阐述, 就科学性、创新性、应用性和可行性四个方面探讨选题的基本原则, 并分析选题中课题来源、选题程序及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科研选题,意义,基本原则,选题角度,程序
参考文献
[1]韦复生.论科研选题及基本原则[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002, (5) .
[2]左嘉仪.科研选题有六条途径[EB/OL].www.sy.cnki.net.
[3]傅德本.论自然辩证法及其发展[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2, (1) .
[4]刘冠军.自然辩证法与创新精神[J].山东社会科学, 2002, (5) .
[5]黄永松.科研选题的意义及基本原则[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3, (3) .
[6]田文霞.论科研选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理论观察, 2003, (2) .
[7]王睿.浅谈科研选题[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4, (3) .
【基本路径测试】推荐阅读:
基本路径分析05-28
路径测试11-10
app测试基本流程08-22
商务英语基本技能测试12-15
工程师基本素质测试06-02
宪法基本知识测试题库12-05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测试题11-26
小升初数学基本能力测试题05-15
软件测试工程师基本素质11-27
产品测试工程师岗位的基本职责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