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路径分析

2024-05-28

基本路径分析(共12篇)

基本路径分析 篇1

一、引言

“商业模式”这个词逐渐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商业术语, 正如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F·德鲁克所说:“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 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 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然而,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 宏微观环境瞬息万变, 高科技飞速发展, 给企业持续经营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原有的商业模式在经历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之后, 正面临着质的改变, 面临着“创造性破坏”。在这种机会和挑战并存的状况下, 企业要想把握住市场机会, 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对商业模式不断进行创新就显的尤为重要。

二、商业模式的内涵

国外最早研究商业模式的学者之一的Timmers (1998) 认为商业模式可以看作是由产品流、服务流和信息流构成的一个系统流程, 这是关于商业模式最早的定义之一。Weill和Vitale (2001) 在Paul Timmers研究的基础上, 考虑了市场参与者的地位提出:商业模式是对公司的顾客、供应商等相关利益者的角色与关系的描述。Scott M.Shafer、H.Jeff Smith、Jane C.Linder (2005) 认为模式就是创造价值并能从这个价值中获得回报, 他们把商业模式定义为企业在一个价值网络中创造和获取价值的潜在核心逻辑和战略选择。

在国内, 埃森哲公司的王波和彭亚利认为商业模式有两种理解:一是经营性商业模式, 即企业的运营机制;二是战略性商业模式, 指一个企业在动态环境中怎样改变自身以达到持续盈利的目的。罗珉认为企业的商业模式是指一个企业建立以及运作的那些基础假设条件和经营行为手段和措施。

三、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的分析框架

商业模式本质上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核心逻辑, 那么, 商业模式创新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更大的价值。Rappa (2004) 认为, 商业模式创新意味着企业必须明确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来创造价值、在价值链中如何选取上游和下游伙伴中的位置以及与客户达成产生收益的安排类型。高闯、关鑫 (2006) 指出, 商业模式创新是通过对企业全部价值活动进行优化选择, 并对某些核心价值活动进行创新, 然后再重新排列、优化整合而成。商业模式的创新是通过对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来创造更大的价值, 是通过对目标顾客需求和市场竞争状况分析, 区分已满足的需求、未满足的需求和潜在的需求;对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 明确企业进行创造价值的内部核心资源能力;对供应链分析, 把握与企业价值创造和价值转换有关的外部资源能力, 在这四个方面分析的基础上, 以顾客需求的变化为中心, 找出创新的可能区域, 进而优化整合各种资源来实现价值活动的创新, 如图1。

1、目标顾客的需求分析。

企业的一切价值活动都是围绕着满足顾客需求而展开的, 只有顾客满意了, 企业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所以, 目标顾客的需求分析是商业模式创新的中心, 只有洞察了顾客的需求, 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顾客需求, 并设计出相应的服务和产品, 才能据此对企业的商业模式进行创新。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顾客需求不断发生变化, 使得企业对顾客需求越来越难以理解和把握。这就需要企业持续地对目标顾客的需求进行更深入、更广泛的分析, 站在顾客的角度, 来了解和认识顾客的需求, 不断挖掘顾客的深层次需求, 发现新的需求, 这里的新需求包括全新的需求和对现有需求的细分。这些不断发现的需求就成为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依据。

2、市场竞争状况分析。

任何企业都不可能是静态发展的, 都是处在一个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发展的。虽然竞争对手的存在对企业构成一定的威胁, 但是却能够增强市场的活跃度, 有利于促进行业的深入发展。这里对市场竞争状况的分析, 主要是以顾客需求为出发点, 是针对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的价值定位来做的分析。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找出主要竞争对手对目标顾客现有需求满足了哪些方面, 从而剔除这些已经满足的需求, 界定那些没有满足的需求和有待引导发现的需求。那么, 这些没有满足和有待发现的需求就成为企业创新的方向。

3、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

波特认为, 这些价值活动可以分为两大类: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 基本活动有五种基本类型, 包括内部物流、生产经营、外部物流、市场销售、服务;辅助活动有四种基本类型, 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基础设施。每一种类型的价值活动又可以划分为若干个活动, 都对企业竞争优势发挥作用, 只是所起的作用的重要程度不同而已。并且, 在一个企业众多的“价值活动”中, 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创造价值。企业所创造的价值, 实际上来自企业价值链的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 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战略活动, 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通过价值链分析可以识别这些起关键作用的“战略环节”, 使得企业资源得以最优化组合利用, 从而发挥企业的独特特性, 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奠定基础。

4、供应链环节分析。

商业模式创新的本质是为了创造更多价值, 这是通过优化配置内外部各种资源获得的。通过内部价值链的分析, 起到对内部资源的配置;那么, 通过对供应链的分析, 可以更深入了解企业的外部资源, 促进供应链各成员和各种资源之间的相互联系, 形成紧密相连的价值网络, 能够使得网络内的资源得以优化配置, 使得企业能够有效适应外部动态环境的变化, 为企业商业模式持续创新提供保障。

四、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路径

商业模式创新的价值空间可以从三个大的方面来寻找:一是从顾客角度, 如何创新顾客价值;二是从企业角度, 如何来进行内部资源的优化整合, 降低成本;三是放眼整个产业角度, 如何进行资源优化整合, 发挥最大价值。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创新, 企业内外各种可利用资源形成最优组合, 使得企业和各利益相关者获得最大化收益。据此, 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路径有三类:一是顾客价值创新;二是价值链创新;三是供应链体系创新。各种类型具体的创新路径如图2所示。当然, 实际的商业模式创新可能由于变化因素的非单一性和不确定性, 更多的可能是它们的各种组合运用。

1、顾客价值创新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顾客价值创新的实质是企业通过对一种新的顾客价值的搜索和自身使命的调整实现了一种新的市场定位, 扩大价值空间的聚焦半径, 由此进入新的利润区。综合归纳起来可以有以下三种创新途径:第一, 重新定义顾客和顾客需求。这里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发现潜在的顾客, 二是发现顾客的潜在需求。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顾客需求不断发生变化, 个性化、体验式需求趋势越来越明显。那么, 如何来适应这些需求的变化, 使得企业在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第二, 重新定义产品或服务的功能和价值的实现方式。这种创新是围绕新的市场需求来对产品或服务的创新, 但是这里所说的重新定义产品或服务的功能, 不是指在原有产品或服务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 而是根据新的顾客需求, 来重新定义产品或服务的功能和价值的实现方式, 体现了对现有顾客价值的提升, 改变了现有产品或服务的功能价值和顾客价值实现的方式, 是对产品功能、结构和形态的创新, 而不仅仅是产品和服务形式或款式局部性的改变。第三, 提供新的服务方式和途径。这种创新的目的是通过降低分销过程中所增加的附加值, 从而达到提高顾客价值的目的。企业可以通过压缩分销的环节, 或者调整与分销商的合作方式, 甚至提供新的分销渠道, 与顾客之间建立新的信息传递和沟通渠道, 不仅可以合理控制成本, 提高分销渠道的效率, 使产品和服务能更便捷到达顾客, 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 而且也能更好地维持企业和顾客之间的关系价值, 有助于直接、及时地了解顾客的需求。

2、价值链创新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价值链创新的实质是围绕顾客需求, 来通过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 使得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同时发挥成本优势。有以下两种具体的创新途径:第一, 价值链组合调整。关键思想就是围绕顾客需求确定重要的部分为中心, 组合调整非重要的部分来适应这个中心。也就是说, 强化企业价值链条上关键环节的主导作用, 非关键环节的辅助配合作用, 据此来重新组合调整价值链条上资源的配置。具体的做法是以企业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的某一点或者几点为中心起点, 相应调整价值链条上的其他环节来适应这种变化。第二, 价值链优化整合。关键思想就是做优势弃弱势, 提高效率, 优化资源, 降低总成本。并不是每个企业都具有价值链条上的每一优势环节, 一般而言, 一个企业仅具一点或者几点价值链条上的优势环节。然而企业创造价值需要投入大量有形和无形的资源, 这必将带来高额的成本, 那么优势环节可以使得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而有些弱势环节占用较多的资源却创造较少的价值。据此, 可以选择具有优势的企业把弱势环节实施外包, 降低自身成本的同时, 优化整合出一条具有高效率的新的价值链。

3、供应链体系创新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供应链体系创新的实质是优化配置企业内外部的资源, 形成整个供应链协同创新, 保障企业在激变的市场环境中动态发展。可以通过以下两条途径来实现:第一, 重构供应链结构。关键思想是对供应链资源的优化, 加强协作关系, 提高供应链应对市场变化的灵活性。这种创新是围绕顾客需求, 简化供应链环节, 改善企业与供应链上各成员之间的关系, 建立关键环节的联盟合作关系, 其他环节的灵活应变性, 保障供应链稳定性的同时, 又具有较强的柔性, 能快速依据市场变化进行调整。第二, 形成以顾客价值为中心的价值网络。这个价值网络是以顾客价值为中心, 企业考虑利润产生的环节和自身的实力, 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供应商、分销商, 并建立相互之间的伙伴关系和隔绝机制, 发挥协同效应的同时, 也带来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通过这个价值网络, 优化配置企业内外各种资源要素, 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价值。

五、结束语

市场环境瞬息万变, 竞争日趋激烈, 对成功商业模式的模仿带来趋同化, 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 因此, 没有商业模式是一成不变的, 对商业模式的创新始终会是企业所关注的焦点。企业经营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顾客创造更多价值, 获取利润, 才能生存和持续发展。因此, 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应以顾客为中心, 来调整、优化配置各种资源, 以合作共赢的观念来建立各种联系, 不断地对自身的商业模式进行系统的思考, 采用合适的创新途径来调整商业模式, 以便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Scott M.Shafer、H.Jeff Smith、Jane C.Linder:The power of business models[J].Business Horizons, 2005 (48) .

[2]高闯、关鑫: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实现方式与演进机理──一种基于价值链创新的理论解释[J].中国工业经济, 2006 (11) .

[3]刘艳巧:探析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J].企业活力, 2008 (10) .

[4]王阅、谷丽丽、陈刚: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 2009 (1) .

[5]田志龙、盘远华、高海涛:商业模式创新途径探讨[J].经济与管理, 2006 (1) .

基本路径分析 篇2

众所周知,在当今世界上,新加坡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政治家始终给予好评的少数国家之一。在中国执政层看来,这个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繁荣,法制程序井然有序,社会政治稳定,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同时又能成功地保持一党执政的稳定存在。新加坡这个东亚国家,这个华人占总人口四分之三的南亚邻居,近二十年来,始终受到中国政治精英与知识分子的特别关注。新加坡

在政治上也是颇有特色的。它是一个在多党民主体制的外壳下成功地保持一党独大的权威体制的国家,一方面,这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具有多党制民主政治的一般特征:新加坡有定期举行的一人一票的全国公开大选,有合法存在的反对党,反对党可以独立宣布自己的政纲以争取选民支持,议会中的多数党有权组成政府施政,等等。另一方面,执政党人民行动党通过一系列特殊的选举程序设计,通过历史上形成的对政治、经济与社会资源的高度有效控制,以程序合法的方式,在公开竞选中,始终能取得稳定的压倒性多数,从而在多党体制的形式下,成功地保持着一党权威体制的长期独大地位。这种新加坡独大党(DominateParty)体制下的的民主体制,一方面保持了政治上的稳定与行政运作的高效率,另一方面又通过程序民主的选举与反对党的合法存在,形成对执政党一定程度的监督与制衡。这种通过民主竞选的方式来保持权威政治的模式,会不会对中国执政党产生吸引力?中国会不会通过仿效新加坡的权威主义多党制模式而走向中国式的民主化?从2001年秋到2002年春,作者曾在新加坡从事访问研究。本文试图通过作者亲身经历的对2001年新加坡选战的近距离观察,以及对新加坡政治体制的的特点的初步思考,来考察这种特殊的权威体制保持成功的原因,并进而对中国采取新加坡政治模式的可行性,作出自己的分析。最后,本文将对中国特色的民主发展与制度创新的的路径与原则作出若干探讨。新加坡的“选举权威主义”政治的特点新加坡大选制度的最大特点是,执政党人民行动党牢牢控制选举委员会、高等法院、传媒与国家财政拨款机构,通过这些机构来影响选民投票的方向,其具体办法可见于以下这些方面。一,执政党掌握了制定选举程序的选举委员会,并通过对选举程序的规划与设计,来使选举有利于执政党长期保持选票多数的优势地位。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选区的划分,是根据有利于由执政党更多得票的原则来重新安排的,如果某一选区的反对党势力较大,有可能在下一选举中取得多数,选举委员会就会把这个选区分割为几个选区,或把其中一部分与其他选区合并,通过这种不断进行大幅度的选区划分与重新组合的办法,来分散反对党的选票资源。又如,新加坡的选举制度把全国分为单选区与集选区,单选区中各党提名单一的候选人参加竞选,集选区的人口与幅员相当于几个单选区,因此由各党选出五到六人的群体作为竞选人参加竞选。只要其中一党的竞选群体在选举中获得简单多数,就可以取得国会中相应的四到六个席位。这个办法对执政党是无疑是极为有利的,因为选区范围越大,执政党获得简单多数的概率越高,更具体地说,如果某一个反对党在人数较少的单选区内有可能获得简单多数的话,那么把这个单选区并入到一个大的集选区内,反对党的得票数只会是少数,此时该反对党在大的集选区内获胜的机会就大为下降。又例如,2001的新加坡大选,执政党政府从宣布大选到正式大选只有两个星期,从候选人提名到投票日只有九天,这就使反对党没有足够的时间展开基层工作,也根本无法有充分时间去争取选民。新加坡执政党还进一步通过立法程序作出具体规定:各党用于选战的经费来源必须登记注册,以防范某些外国势力通过支持反对党干预内政。新加坡选举法甚至还对安放各党选战标语牌的地段,方位,距离,时间,地点,都有具体的极为严格的限制,稍有违规者就要告到法院去。例如2001年选战中,作为反对党之一的民主党申请参选登记时,登记表上少填了某些项目,于是选举委员会就以此宣布取消其参选资格。用一位反对党人士在选后的话来说,“人民行动党给反对党的竞选运动带来层层阻力,每次都把事情弄得非常难办。”新加坡执政党在选举程序设计方面颇为用心,经过这种方式,成功有效地来稳保执政党在议会中的绝对多数。二,执政党通过对法院的控制来制裁反对党,通过对传媒的软性控制来保持支持执政党的舆论,这样,反对党力量的削弱,以至于根本无法壮大到与执政党进行竞争。例如,一位反对党的重要领袖人物,因被控诽谤1995年“淡米尔语文周”筹委会的八名委员,而被高等法庭判处赔偿名誉损失。后来他因无法偿还巨额赔偿金而宣告破产,随即失去国会的非选区议员席位,同时也失去参加大选的资格。在1997年大选中,另一位反对党候选人也由法院以诽谤罪被判赔偿总理“形象损害费”260万美元,以致该人不得不逃离新加坡。用反对党的话来说,“每次大选都有一个反对党人士在政治上消失”。在2001年的选战中,一位民主党候选人路遇总理吴作栋,这位反对党人士当面厉声质问吴

建设法治中国的基本路径 篇3

为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 着手。

树立科学的法治观

建设法治中国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依法治国背景下的法治的基本内涵,就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十六字方针”,即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的基本原则就是“三个共同推进、三个一体建设”的原则,即“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科学的法治观要求高度重视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现代社会,法治是治理的基本方式。法治的可预期性、可操作性、可救济性等优势在治理上具有其他手段所不具备的优势。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运行的法治程度,是衡量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法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强有力的引擎,国家治理应当纳入理性的法治轨道。

科学的法治观要求在改革开放的新阶段,始终坚持“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的逻辑和理念,更加自觉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科学的法治观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克服将改革与法治对立起来的错误观念,树立“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的依法改革观念,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推进改革。这就要求全面深化改革要切实加强立法工作,确保改革事业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用立法及时巩固改革的成果。

提高立法质量,打造法律体系升级版

法治基本涵义是“良法善治”,“良法”是实现法治基本前提。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完善这一法律体系依然任重道远。新时期立法工作将致力于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升级版,提高立法质量、实现科学立法将是打造升级版的关键所在。“科学立法”成为立法工作首要标准和核心理念,提高立法质量、维护立法公正,是科学立法题中应有之义。

立法质量的衡量标准主要是:确立的制度是否符合实际、符合国情社情;规定是否明确、具体,有可操作性;规定是否有针对性,能解决实际问题;法律之间是否相衔接、相协调;法律规范是否处理好了权利义务关系等。简而言之,立得住,行得通,切实管用的法律就是高质量的法律,就是优法、良法。

在立法的评价机制方面,表决前评估与立法后评估应当实现有机衔接。立法后评估重在检验已制定实施的法律法规的立法质量,立法前评估则重在提升即将制定或正在制定的法律法规的立法质量,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只有全面做好表决前评估与立法后评估,健全立法的评价机制,科学立法才能得到制度性的保证。

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民意,扩大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立法,是提高立法质量的重要条件。民意是衡量立法科学与否、公正与否的首要标准。笔者建议,立法民意测评应该制度化、常态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在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工作中广泛推广。建议有关部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构建民意测评的评估指标体系,将评估工作定量化、精细化和指标化,同时要尽量多吸纳一些法律界人士以及相关专业人士、利益相对人参与,以使民意测评更为科学和专业。

司法改革必须尊重和遵循司法规律

司法规律是一套科学完善的理念体系和制度体系,包括司法权力的配置规律、司法权力的运行规律、司法权力的监督制约规律等。它是厘定司法改革基本路径的根本依归,也是描绘司法改革路线图的重要标尺。司法改革必须尊重和遵循司法规律,让司法制度的顶层设计依照司法规律来精心描绘。

尊重和遵循司法规律,就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司法审判活动的独立性。司法改革应当对司法审判体系强化垂直管理,减少乃至彻底割断法院在人事与财政上的地方依附,坚决遏制司法领域的地方保护主义。要遵循司法规律,按照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的要求,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要从司法职业特点出发,统筹推进司法人员分类管理、职业保障、省以下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等改革试点。同时,也要改革法院内部的内部请示汇报、审判委员会制度等各种可能影响独立审判的行政化管理制度,排除一切法外因素的干扰,对干涉法院独立审判的单位和人员应当予以公开曝光、坚决问责,让法官切实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

力推司法公开,实现阳光司法,是司法改革的基本要求。以裁判文书公开为例,裁判文书就应当上网晒晒,接受公众的检阅和评价。除法律有特殊规定以外,生效裁判文书应当全部上网。裁判文书是司法领域的公共产品,承载着促进司法公正、统一法律适用、开展法制教育等多重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讲,裁判文书上网堪称倒逼司法公正网络推手,司法公正需要这样的网络推手。“越复杂案件越要公开审理”。一般而言,越复杂的案件社会关注度越高,越应充分满足公众对案件审理的知情权,越应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越复杂的案件受到说情、施压等不正当干扰的可能性越大,司法机关内部协调甚至暗箱操作的可能性也越大。越复杂的案件法官自由裁量权也越大,夹杂法官个人主观臆断、私欲私情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惟有更加强调公开,才能排除各种不正常因素干扰,保证复杂疑难案件真正自始至终得到公正审理。

坚决克服“权大于法”的人治思维,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这既是对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新阐述、新要求,同时也对新时期的法制宣传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要求普法宣传要更加注重实效,重在强化全民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坚决克服“权大于法”的人治思维,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进而提升全社会的法治意识。

前不久,某地备受瞩目的“镇政府起诉县政府”案一审镇政府胜诉。以打官司的方式化解基层矛盾,应当成为常态而不仅仅是特例。下级政府依法起诉上级政府是政府依法行政的标志性事件,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纠纷的具体实践,有望进一步激活行政诉讼在基层治理中的正能量。这一典型案件表明:诉诸法律比行政干预、行政调解更加规范公正,有利于基层问题和纠纷的解决。

建设法治社会是依法治国的一个基本要求。建设法治社会必须营造“全民信法、全民守法”的社会氛围。无论是各级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百姓,都应当养成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如此循环往复,整个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就自然会蔚然成风。

(作者系司法部《中国司法》杂志总编、研究员)

基本路径分析 篇4

一、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时遇到的问题

1、现行的职业教育体系缺乏足够的开放度

开展职业教育是为了能够向社会提供所需求的具备专业能力, 能有效在产业岗位上发挥重要作用的人才。现行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很难达到社会的需求, 职业教育学校所开展的课程、专业等等都是与社会的需求不相符的, 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的体系要增加开放度, 及时了解到社会上的新技术, 教学设施、教授方式都要及时的进行更新, 消除与社会断层脱节的情况。

2、从业人员对职业教育的理念和认识存在不足

从事职业教育的工作人员对职业教育的理念、认识都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多数从业人员错误的将职业教育的认定为将职业教育的学年制扩大为五年, 或是认为将一些院校进行升级, 或是认为扩大职业院校的学生数量。而这些看法都是认识不足的体现, 没有对职业教育体系的内在协调性、内部适应性以及外部适应性进行科学的认识。

3、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足

长时间以来政府的相关部门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一直是不足的, 这也就使得职业教育的资金、资源的投入一直的存在不足。少量的投入也降低了职业院校的建设步伐, 制约着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建设。

4、毕业学生缺少进修的空间

职业教育体系在建设的过程中没有得到较好的社会环境支持, 培养出的技能人才在社会上福利待遇也不怎么高, 再加上职业学校的负面新闻多, 社会对职业学校毕业学生的素质忧虑, 加剧了对职业学校的偏见。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向职业学校学生提供“专升本”的考试, 但是这样方式培养出的学生与普通本科毕业的学生是存在差距的,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职业教育毕业学生的进修空间。

5、职业教育系统缺少技术人才的支持

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体系远远落后于发达的国家, 这也有技术人才缺乏的因素。职业教育系统中的人员缺少技术上的支持, 人才队伍不强, 使得教学活动缺乏专业性。职业教育的从业人员技术不足, 也使得整个职业教育体系得不到更多的重视, 这些循环性的问题更加阻碍了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建设。

6、国家制度的支持不足

之前已经说到了政府相关单位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有限, 也造成了国家制度上的支持不足, 缺少了必要的制度支持, 职业教育体系就得不到必要的保障, 操作上就变得不那么的规范了。要让职业教育的体系变得更加的科学有效, 就需要国家制定相应的制度来进行支持。

二、职业教育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路径探讨

职业教育体系在进行现代化建设时强调工作内容如下: (1) 职业教育的体系要完善, 以便于支持经济的转型。经济的转型对技术人才有着较大的需求, 职业学校向社会提供所需的人才, 为经济的转型提供助力, 促进产业的发展壮大。 (2) 职业教育的体系要完善, 以便于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也为终身教育模式打下全面服务的基础。和谐社会的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 各项发展建设都需要职业教育系统培养出专业人才, 采用服务全社会的教育方式, 才能全面提升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 (3) 职业教育提出了要构建起完善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保障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体系现代化建设要求将与职业教育相关的认证系统、科研系统都要进行完善, 确保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有着长足的进步。而在职业院校的管理层建设上, 管理人员的培训上都要进行现代化的强化, 通过引进政府或者社会上的企业进行资金上的合作, 改进学校的教学环境, 加快人才教育培养的进程。

1、增强职业院校对社会的外部适应性

增强职业院校对社会的外部适应性能使职业教育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的发展, 让职业教育与社会更好的对接。不同于普通的本科教育,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交流沟通更频繁, 职业教育在进行调整时, 要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转变, 学校通过与社会的行业企业合作, 使得现代职业教育的体系更适应产业建设的需求。

2、调整职业院校的内部适应性, 强调育人为本

调整职业院校的内部适应性, 这是育人为本的教育方针的要求。职业教育面向的经济发展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也就是说职业院校在培养人才时要满足经济社会的需求。现代职业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 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同时,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能全面发展。职业院校良好的教育环境吸引更多学生的同时, 也更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

3、增强职业院校的内在协调性, 拓宽学生的进修空间

增强职业院校的内在协调性目的是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专业的技能人才, 同时与中等高等院校的合作, 增加人才的进修空间。明确的定位好中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协调好中等与高等的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侧重的是培养高端技术人才, 这就要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建设上要带有中国特色, 建立起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 突出特色的同时创新教育的体制, 保证教学的质量。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 经济的不断发展要求了教育要进行相应的改革, 要使职业教育能更大程度的发挥应有的作用, 就需要构建起科学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充分的了解认识现代职业教育体现的内涵, 加大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 更加开放的进行职业教育管理, 提升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 加快现代化职业教育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瞿维中.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基本路径.才智.2015 (01)

[2]孙宏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探析.赤子 (上中旬) .2016 (02)

基本路径分析 篇5

一、审计机关公信力层面分析。审计机关公信力是审计机关通过自身行为获取社会公众信任、响应和支持的一种能力,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看,第一个层面是审计机关应树立科学的工作观,坚持诚信观念和责任观念,依法行政,恪尽职守,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第二个层面是审计机关应树立科学的事业观,审计立项、计划确定、项目实施、工作底稿、调查取证、审计日记、审计复核、审计结果报告等方面,坚持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不欺骗隐瞒,公开透明,把审计事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体现到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第三个层面是审计机关应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即用正确的评价方式方法来衡量各项审计工作、被审计对象和审计工作人员,坚持人本至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监督性,发挥建设性,完善项目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制度。

二、审计机关公信力指标分析。审计机关公信力是对审计工作完成程度的反映,是社会公众可以进行评价进而提出信任、响应和支持的程度。一是目标完成指标,包括审计计划、宣传信息、处罚决定、党风廉政、职工培训、向社会承诺、审计监督员巡视、回访次数等指标。这些是基础性指标,体现的是审计机关想干事、干成事的实战能力,决定着审计机关公信力的基本状态。二是审计结果公告指标。包括审计发现问题反映情况、审计结果报告通过多种途径向社会公告数量,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群众的综合测评情况等指标。这些是关联性指标,体现的是审计机关能干事、敢干事的独立能力,决定着审计机关公信力的社会状态。三是审计整改指标。包括审计结果报告意见或建议落实的数量、质量和综合测试程度等指标。这些是分析性指标,体现的是审计机关监督性、建设性作用,决定着审计机关公信力的价值状态,也是审计机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社会价值反映,是审计机关威慑力、执行力的真实体现。

基层执行力建设基本路径 篇6

执行力的负面表现

表现一:任务不清,不知如何执行

案例:甲到上级开会,会议内容A,会议要求1、2、3。甲回单位对乙说,上级开会,要求工作A。乙按照自己的理解完成工作,上级主管部门验收不合格。

简评:这个案例中,乙为具体执行者,但由于甲“贪污”会议精神,而乙也没有详细询问,致使乙任务不清,造成执行偏差。

表现二:责任不明,造成执行缺位

案例:上级要求,相关单位要尽快完成某项工作。相关单位有甲、乙、丙三个。甲想:去年就是乙干的,今年乙还得干;乙想:这本来就是丙的事,去年我就不该干,今年说啥也不干了;丙想:乙不干甲也得干,用不着我干。结果,谁也没干。

简评:这个案例中,上级要求不具体,业务划分和工作流程也存在问题,导致相关单位责任不明,同时相关单位工作主动性较差,推诿扯皮,造成执行缺位。

表现三:素质不高,形成执行缺失

案例:某厂推进某项工作截止日,个别单位不回馈,拖拉应付,说能力有限,还在进行中;还有个别单位完成质量不高,要求其返工,其说道:我们就这水平,实在无法提高。

简评:这个案例中,个别单位执行者因为能力问题,不能按期、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再加上个别人态度问题,把责任当儿戏,动辄“撂挑子”,形成执行上的缺失。

表现四:督办不力,影响执行效率

案例:上级提出一项要求。有的单位马上行动起来,但过了一段时间无人过问,也就停了下来;有的单位干脆没有行动,因为这项工作从来没有考核;也有的单位本来抓得很好,后来看干好干坏没什么区别,积极性消减,逐渐也放松了。

简评:这个案例中,除了基层单位的主观能动性外,最大的问题在于督办、考核,由于管理上的真空或管理重叠,没能坚持“抓具体、具体抓”,致使有些工作无人过问,或管理方式不对,造成基层执行效率低下。

强化执行力需克服四种倾向

一是对待工作的态度不对——认识上有缺失。态度决定效率。对待工作的态度基本上决定了工作的执行效率,只要思想认识跟上了,客观存在的一些困难也会想办法克服;反之,就如俗话所说:主观不努力,客观找原因。所以说,认识上的缺失是执行不力的首要因素。

二是完成工作的本领不足——能力上有缺失。有的执行者,思想认识方面没什么问题,但抓工作的能力不够,组织、协调他人的能力也不够。结果是,积极努力地去抓工作,但就是见不到好效果,久而久之,工作信心和积极性都受到极大影响。

三是推进工作的流程不畅——管理上有缺失。这里面有管理制度的问题,制度出台时不严谨,让员工无所适从;有的制度缺少针对性和可行性,职责不明确,或者过于烦琐不利于执行。这里面既有上层管理者的问题,还有管理机制的问题。

四是落实工作的氛围不好——作风上有缺失。个别干部缺乏大局观念,凡事把单位和部门利益放在第一位,无视整体发展大局;有的干部落实工作流于形式,还有的人安于现状,也有的人不想得罪人,遇事避重就轻,甘当“好好先生”。以上种种,都是作风弱化的表现,也是影响执行力的重要因素。

推进执行力的基本路径

第一,强意识,树立不找借口、敢于担当的工作理念。必须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坚持“今日事今日毕”,做到安排的工作立即办、重要的工作优先办、复杂的工作稳妥办、困难的工作设法办、想到的工作主动办、所有的工作认真办。

第二,提素质,练就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工作本领。要加强政策理论学习,成为政策上的明白人,确保执行的正确性;要练就过硬的岗位技能,成为工作上的明白人,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持续创新的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三,炼作风,养成一丝不苟、雷厉风行的工作习惯。提升执行力,对事业要有一种热情,对工作要有一种激情,对目标要有一抓到底的执着精神。这种精神与劲头归根结底就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领导带头是提升执行力的关键,要引领员工“种文化”打造品牌、“养文化”锤炼队伍,使爱业、敬业、兴业成为一种习惯,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

第四,抓队伍,打造众志成城、斗志昂扬的工作团队。要通过制度创新,把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有本事、能力上有创意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基层领导岗位和管理岗位上来,为实现组织目标提供组织保证。抓队伍要抓“精气神”,致力于打造“心齐、气正、劲儿足”的员工队伍,这是提高队伍整体执行力的根本途径。

第五,理流程,完善责权分明、运转流畅的工作机制。要以规范化管理为抓手,一要明责任;二要划界限;三要重追究。敢于排除各种干扰,杜绝“例外”和“打折”现象,提高执行力,从而推进基层建设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装备制造集团电泵公司)

(责任编辑:李万全)

基本路径分析 篇7

为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理使用基本药物,规范基层医务人员诊疗行为,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下联动、分工协作、双向转诊的机制,江西省卫生厅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际,制定了《江西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诊疗路径试点工作方案》和《江西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诊疗路径》。

基本诊疗路径是不同于二级以上医院正在开展的临床路径,主要是以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见疾病常用的基本检查、基本用药(包括国家基本药物和各省增补药物)为内容。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对江西省试点基本诊疗路径的现状进行统计分析,为全面、更好地开展基本诊疗路径提供意见和建议。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江西省卫生厅2010.6~2012.6开展的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诊疗路径试点数据库,按照分层、整群、多阶段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了江西省11个设区市、68个县(市、区)的22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1.2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17.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

2结果

2.1 基本情况

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剔除填写不完整及不合逻辑的数据,利用SPSS17.0进行统计描述。结果显示:江西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入基本诊疗路径病例共9257例,变异数为665例,完成路径病例数8592例,完成路径病例数占进入路径病例总数的92.82%。利用SPSS17.0进行配对t检验,按α=0.05的检验水准,结果试点前、后江西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试点病种的平均治疗费用分别为1470.85元和1234.35元(t=14.52,P=0.00)。试点前、后试点病种的平均治疗天数分别为7.39天和5.84天(t=14.23,P=0.00)。

2.2 11个设区市基本诊疗路径试点情况

在江西省11个设区市中,除景德镇市和宜春市完成基本诊疗路径病例比例低于90%外,其它9个设区市完成基本诊疗路径病例比例均在90%以上,路径完成率之高,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基本诊疗路径在基层卫生机构具有可行性。结果详见表1、表2、表3。

在11个设区市基本诊疗路径试点过程中,均有出现变异的病例。所谓变异指的是与原定路径不一致的偏差,出现变异的原因很多,如路径制定的不合理、疾病诊断、患者意愿以及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等都可能导致变异。变异出现后要及时分析其原因,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以便能实现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持续改进[2]。

每个设区市平均治疗费用均有降低,可能是由于基本诊疗路径规范了医疗行为、大处方减少等因素所致。说明基本诊疗路径可能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

按α=0.05的检验水准,经配对t检验,江西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诊疗路径试点前、后平均治疗费用与平均治疗天数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11个设区市试点后平均治疗费用比试点前降低了16.08%,试点后平均治疗天数比试点前缩短了20.97%。说明基本诊疗路径能规范医院、医生的诊疗行为,减少医疗资源浪费。

2.3 江西省24种主要病种基本诊疗路径试点情况

根据江西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07~2009年住院病人常见病种调查结果,结合该省编写基本诊疗路径的常见病种,遴选出以下24种常见病种进行基本诊疗路径试点情况分析。见表4、表5和表6。

在江西省基本诊疗路径试点的24种疾病中,上消化道出血和带状疱疹两种疾病基本诊疗路径、病例完成路径比例分别为78.95%和50.00%,其它病种基本诊疗路径病例完成比例均在80%以上,湿疹、急性盆腔炎、支气管哮喘与轮状病毒肠炎完成基本诊疗路径的病例数占进入路径病例数的100%(可能是与该4种病种进入路径病例数较少有关)。大多数病种在基本诊疗路径试点过程中出现了变异,变异病例数占的比例远低于完成路径病例数,说明基本诊疗路径具有可行性。

基本诊疗路径试点的24种常见病种,按α=0.05的检验水准,经配对t检验,有13种病种试点前、后平均治疗费用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试点后平均治疗费用低于试点前。10种病种试点前、后平均治疗费用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湿疹因其只有1对所以无法得出统计结论。统计结果表明基本诊疗路径能降低多数病种的治疗费用,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多数病种的基本诊疗路径具有可行性,为单病种诊疗费用趋于一致提供依据。10种病种试点前后平均治疗费用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这有可能与其进入路径的对子数和病例数过少有关。

基本诊疗路径试点的24种常见病种,按α=0.05的检验水准,经配对t检验有15种病种试点前、后平均治疗天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试点后平均治疗天数短于试点前。8种病种试点前、后平均治疗天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湿疹因其只有1对所以无法得出统计结论。带状疱疹、轮状病毒肠炎及脑出血等病种试点前、后平均治疗天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也与其进入路径对子数和病例数过少、规范难度大、标准太高有关。

3讨论

3.1 基层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诊疗路径的意义[3]

3.1.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地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着城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任务,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正式实施后,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基本药物的基本诊疗路径研究工作,对于推广《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的使用,规范基层医务人员诊疗行为,改进服务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1.2 改善“看病难、看病贵”

实施诊疗路径管理,通过控制医疗行为来避免“过度医疗”,进而改善“看病贵”问题。

3.1.3 有利于控制和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由于基本诊疗路径提供了标准化的诊疗过程并对其实行持续监测和定期评价,能促进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不合理费用,缩短平均住院天数,控制医疗成本,有利于医院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控制和持续改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竞争力。

3.1.4 促进双向转诊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基本诊疗路径的建立前提是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下联动、分工协作,有利于促进双向转诊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3.1.5 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

通过使用病人版的诊疗路径,能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医护详细诊疗过程和时间安排,使患方能积极配合和监督医院工作,促进医患双方的交流和沟通,减少医疗纠纷。

3.1.6 为支付方式的改革做好准备

通过基本诊疗路径及其路径管理,能够使单病种诊疗费用趋于一致,从而促进基层医疗保障支付方式改革,为实现按病种付费,以诊断相关分组为基础的定额预付制提供依据,最终建立医疗保障与医疗服务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4]。

3.2 存在的问题[5,6]

3.2.1 基层医务工作者对基本诊疗路径认识不足

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观念尚未完全转变,不习惯按照规范走流程,并且基层卫生机构技术水平和诊疗设备参差不齐,导致在路径实施过程中很难达成统一。

3.2.2 对各种变异情况的认识处理不一致

临床路径制定的不合理、疾病诊断、患者意愿以及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等都有可能导致变异。导致变异的原因不同,不同医务人员的临床经验及各医疗机构的医疗条件不同,都有可能导致对同一病种的变异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3.3 对策建议

3.3.1 转变基层医务工作者的观念

通过基本诊疗路径试点区的数据统计分析,进行总结,对基层医疗机构成员进行宣讲、培训、进修,促使基层医务人员逐步转变观念。

3.3.2 实施诊疗路径与激励相结合的制度保障

制定常见病种诊疗路径,规定基层医务人员严格按照路径进行诊疗,定期上报实施数据,根据基本诊疗路径完成的质量与医务人员的考核直接挂钩[7,8]。

3.3.3 合理处理各种变异[9]

在基本诊疗路径实施过程中出现变异是正常的。如果出现变异,医务人员需分析变异的原因,对相同或相似原因导致的变异,要尽量采取相同或类似的最佳干预措施,达到对变异处理的一致,以实现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持续改进。

3.3.4 提高统计评价的管理水平

基本诊疗路径的实施是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实施效果必须动态进行评价,所以有必要不断学习积累统计评价经验,提高管理水平,不断调整、完善基本诊疗路径,使其更加科学、规范、可行。

参考文献

[1]彭明强.临床路径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6:626-630.

[2]谭晶,刘沫.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变异的分析和管理[J].医学与哲学杂志,2012,5:75-77.

[3]邓玉宏,王忠,马利,等.实施临床路径的意义及其应用现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2010,9:1756-1759.

[4]彭蓉,高建民,吕毅,等.以临床路径为基础的单病种定价方法研究.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2010,2:39-42.

[5]吴燕子,曹祝萍,马集云,等.对临床路径应用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8,5:23-24.

[6]贾立明,刘富林.推行基本诊疗路径管理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J].卫生经济研究杂志,2012,7:11-13.

[7]张兆国,陈联忠,范可方.基于电子病历系统的临床路径应用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杂志,2010,10:15-17.

[8]陈凤国,刘明盛.临床路径在电子病历系统中的实现[J].中国数字医学杂志,2010,10:12-14.

基本路径分析 篇8

关键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并使之均等地提供给每一个社会成员享用是政府的内在职责。所谓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 根据一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 为维持本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基本的社会正义和凝聚力, 保护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社会条件。我国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社会保障服务、公共就业服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五个方面。尽管经过近年来的努力,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开始有所遏制, 但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以及政府体制等因素的影响,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现象仍然十分明显, 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 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是党和政府在中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作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决策, 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研究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重大意义

(一) 理论意义

首先, 有利于厘清基本公共服务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在思想上引起人们对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问题的重视, 推动关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问题的研究。其次, 有利于为解决“三农”问题、城乡一体化问题和新农村建设等提供有益的思路。

(二) 现实意义

1、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推进新农村建设,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2、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关键因素。近几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 尽管导致城乡差距的因素是复杂的, 但公共服务不均等已成为城乡差别扩大的重要因素。缩小城乡差距, 不仅仅在于城乡经济总量的差距的缩小, 还在于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的缩小;3、是保障农民基本权益, 促进社会公平的基本途径。通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 实现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特别是与农民切身利益联系紧密的卫生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的供给, 既体现了政府的公共服务本质, 又可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实现城乡经济发展的协调。

二、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原因

(一)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主体方面的原因

对于纯公共物品的供给,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是采用政府供给的制度。这既是政府合法性的基础, 也是由这些公共物品的特性决定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不可分割性决定了它要由政府提供, 政府作为代表社会公众利益的公共组织担负着其生产和供给的主要责任, 是公共服务供给与管理的当然主体。其次可由市场来提供具有局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胜的准公共产品, 市场也是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

首先, 政府层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理念错误。

二元分割的城乡治理结构, 造成我国城乡发展不协调, 并逐渐形成了城乡分隔的二元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由此造成城乡居民基本权利和发展机会的不平等, 严重削弱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保障能力, 使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另一方面, 随着分税制和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进, 基层政府的财力被逐级上收、收入锐减, 但仍然承担了较大部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职责, 基层政府事权和财权不对称, 职能不清。

2、政府财政体制不完善。

我国公共财政体制尚未真正建立与完善, 还未形成能支撑基本公共服务可持续发展的财政体制。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财政能力失衡, 致使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加大。政府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占全部转移支付的比重非常小, 缺乏科学依据和标准, 各种转移支付种类庞杂, 形式过多, 管理混乱, 相互之间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够合理。

3、政府制度的缺失。

公共服务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 不同领域的立法进程不一, 缺乏全国统一的法律;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我国至今尚未制定清晰的、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范围与标准, 而公共服务问责机制过于依赖政府对公共服务提供者的问责, 其他主体的问责较为薄弱;公共服务供给制度不健全, 效率较低;以政府为主导的供给模式较为单一。

其次, 市场层面的原因则主要是因为市场被排除在纯公共服务和很多准公共服务提供的范围之外, 而以价格机制为核心的盈利性质的市场不可能或不愿意积极参与到公共服务这种非营利或高成本、低效益的活动中来。同时, 由于长期以来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政府的垄断性供给, 也压抑了市场参与范围和积极性, 抑制了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二) 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主体方面的原因

1、城乡居民的认知差异。

由于城乡居民间受教育程度、接触新事物的机会以及政府行政方式等方面的不同, 致使人们在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认识上存在较大差异。城市居民更加注重自己权利的获得, 而农村居民仍有着深深的旧封建思想意识, 他们的思想开放程度以及对权利义务的认识程度都相对较低。

2、城乡居民的需求差异。

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 居民对于公共服务的需求偏好结构也有较大的差异。农村居民对公共服务的认识还不深刻, 经济能力有限, 对公共服务的购买力较弱, 而城市居民则较更为迫切, 也有较高的购买能力。

3、城乡居民的利益表达机制差异。

目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多是“自上而下”的决策方式, 政府在其中处于主导地位。居民没有任何一种渠道能让他们表达这种不满, 更缺乏一种依据资源条件选择所需的基本公共服务的社会和政策机制。

三、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分析

全面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是一个长期过程, 需要统筹规划、稳步推进, 分阶段有重点地不断完善和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供给主体方面的路径分析

1、重构政府理念。

转变割裂城市和农村统一性的二元社会管理方式, 彻底破除城乡二元治理结构, 消除居民身份差异, 破除政治统摄上的公民权利差异性;建立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分类别、按比例合理负担基本公共服务的机制, 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各级政府间的公共服务事权, 增强政府间事权划分的权威性;优化政府职能结构, 以公共利益为导向, 坚持顾客导向, 坚持以人为本, 培育服务理念和责任行政理念。

2、完善政府财政。

(1) 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度。调整财政资源分配格局, 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 建立公共服务投入稳步增长机制;逐步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 积极建立并完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 缩减财政管理层级并加大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 (2) 完善均等化的转移支付制度。以健全分税制为前提, 明确中央财政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职责, 增加中央政府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转移支付力度, 使财力分配适度向乡镇财政倾斜。创新基本公共服务转移支付额度测算方式, 减少体制性转移支付的比重, 逐年分步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支付比例, 规范和缩小专项转移支付, 清理专项转移支付种类, 进一步完善现行地区间的对口支援, 试行纵向转移与横向转移相结合的支援模式。

3、完善相关制度。

(1) 完善法律政策。加快基本公共服务专项立法工作, 形成比较完善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法规体系;审查、清理不符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精神的地方法规。 (2) 健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科学严格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评估考核机制, 引入多元化的评估机制, 坚持透明性、公开性的原则, 以公民满意为尺度, 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纳入政府部门政绩考核体系,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问责机制, 加强政府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监管职责。 (3) 完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结合我国的国情与国力, 制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编制;构建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资主体, 大力培育社会中介组织, 鼓励社会参与, 灵活采取多种供给模式;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监督机制;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 不断增加基本公共服务的总量, 优化基本公共服务的分布结构。

对于市场这一主体来说, 我们要提供多元化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渠道, 让市场、中介组织、社区、社会公益组织等参与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中来, 以此缓解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的压力, 解决效率低下、成本较高、方式落后等问题, 为居民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基本公共服务。但是在公共服务领域引入多元提供机制并不意味着政府责任的弱化而是对政府公共产品投入方式的合理定位, 政府仍应是主要责任者。只有把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以及自愿的公益事业和社区服务等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在公共物品供给领域实现公平和效率兼顾, 从而最终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

(二) 需求主体方面的路径分析

1、加强城乡居民认知。

人民群众要不断增强对政府的信任和信心, 不断提高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认识, 明白应当享受的权利义务。强化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加强居民参与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广度和深度。

2、协调城乡居民需求。

在发展各地经济的基础上, 要逐渐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鼓励居民消费, 增加基本公共服务的实际需求, 优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组合, 以提高农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

3、完善利益表达机制。

逐步建构以农民需求为主导的由下而上的利益表达机制, 创新利益表达方式, 善于利用各类社会组织强大的组织力和影响力, 完善居委会和村委会自治机制, 积极推进城乡社区自治, 实现农村公共服务的多中心治理。

四、结语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 一个国家的公民无论居住在哪个地区, 都有平等享受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缓解因发展不平衡所引发的城乡矛盾、实现城乡和谐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 体现的是一种公平正义、全面和谐的发展理念, 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完全一致。消除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之间的差别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工程,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步骤, 它在短期内是难以消除的。但我深信,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 这一问题必将得到有效的解决, 从而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樊继达.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58.

[2]朱艳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09:66-67.

[3]迟福林.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N].人民日报, 2009.

[4]陈振明.竞争型政府:市场机制与工商管理技术在公共部门管理中的应用[M].北京.

[5]刘流.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路径思考[J].理论学刊, 2011 (8) .

[6]张春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分析及政策建议[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9.

[7]任强.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

[8]丁元竹.促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 2008:3.

[9]常修泽.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N].人民日报, 2007-1-31 (7) .

基本路径分析 篇9

一、免费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一) 免费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理论支撑

医疗卫生, 全世界尚无一种理想模式。目前, 具代表性的医疗模式有三种:以美国为代表的商业保险模式, 以德国为代表的全民医保模式, 以英国为代表的国民健康模式。三种模式, 各有利弊。美国模式医疗费用高涨, 群众看病越来越贵, 穷人看病问题越来越突出;德国模式, 居民税负越来越高, 承受压力越来越大;英国模式, 医疗服务效率低下, 看病难问题越来越严重。

1.完全免费医疗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医疗是人的基本需求, 这种基本需求与个人的消费能力、与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密切相关。如果完全免费, 人们付出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 医疗需求将大量释放, 势必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医疗费用高速增长、财政压力越来越大。全球70多个医疗制度相对成形的国家中, 只有古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免费医疗, 即患者看病个人无需支出任何费用。而人们通常提到的免费医疗国家, 个人仍然需要支付一定费用。免费医疗只是一种理想状态, 不是一种普遍模式。我国是一个正处于发展阶段的人口大国, 城乡、贫富、区域差距明显, 个人医疗需求差异大, 财政支付能力有限, 实行完全免费医疗不适宜, 也不现实。

2.有范围界定的免费医疗值得探索。基本医疗卫生属公共卫生范围, 为群众公平地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政府的责任。在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正在逐步得到改善的医改推进过程中, 要使群众感到看病不贵, 基于以下3个方面的分析, 应该对有界定的免费医疗路径进行探索。一是“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是医改的核心理念, 从“公共产品”角度看, 是为群众免费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理论支撑。二是医改3年来, 政府卫生投入, 特别是对基层医疗卫生、基本医疗卫生的投入明显加大,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筹资压力, 为探索在范围、内容、空间上有界定的免费医疗操作路径奠定了基础。三是我国农村群众占大部分, 也是“看病贵”的主要群体。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期望、最迫切的问题是政府的责任, 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

(二) 免费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财政可承受度

探索免费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操作路径, 首先应解决的问题是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内容 (包括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各项具体内容的服务成本。国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的职能定位就是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本文换一个角度来界定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不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内容本身入手, 而从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主体机构着眼, 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范围、内容界定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村卫生室为群众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以黔江区为例, 2008—2011年, 黔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支出逐年增长, 当年收支基本平衡。也就是说, 现行财政投入状况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正常、发展健康。

按照医改十二五规划, 城乡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水平将提高到年人均360元、城乡居民医保人均年筹资水平将超过400元, 有望达到500元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持续。

二、免费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益分析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免费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是对破解群众“看病贵”问题操作路径的有益探索, 必将产生明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方面一是使群众感受到党的政策温暖, 二是使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要求得到落实, 三是使医改的具体要求得到落实。经济效益方面一是将刺激消费, 二是将提升劳动力素质, 三是将提高黔江对外开放水平。

三、免费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制度框架设计思考

黔江多年农村卫生创新改革,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运行机制, 实施免费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虽然操作路径将发生了重大变化, 但不需要对卫生系统内部现行管理运行机制作颠覆性改革, 只需要作局部调整。

(一) 筹资调控的制度设计

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筹资途径由财政补助、城乡居民医保报销、群众就医个人支付费用3个改为财政补助、城乡居民医保报销2个。

1.财政补助途径。不调整现行的补助方式, 仍然由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设备配置和维修) 、人员经费、药品零差率补助、公共卫生补助、卫生应急等5个主要方面构成。

2.城乡居民医保报销途径。提高基金使用率, 当年基金节余控制在10%左右, 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的基金比例不低于当年基金支出55%。这是在财政不明显加大投入情况下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 也是引导群众合理利用卫生资源、保证群众从医保中得到更多实惠的重要措施。

(二) 支付调控的制度设计

支付调控通过支付制度改革实现, 主要包括两个层面。

1.财政补助投向供方 (医疗机构) 、城乡居民医保投向需方 (群众) 。无论是财政对基层卫生的补助, 还是医保基金支付, 采取核定总额给卫生系统的办法。政府只向卫生系统要结果, 要“群众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免费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改革结果。这种总额核定的办法, 不但能够充分调动卫生提供方的积极性, 也能够使卫生行政部门能够及时利用经济杠杆有针对性的改善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2.医疗机构通过服务获得财政补助和医保基金。财政补助经费, 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政府按工程进度和质量进行核拨;公共卫生经费按全市的统一政策标准核拨给卫生行政部门, 由其按医疗卫生机构完成工作任务和质量进行考核划拨;药品零差率补助在现行补助标准的基础上根据近3年使用增长比例核定标准、人员经费综合考虑全市以及我区其他行业标准进行总量核定, 划拨给卫生行政部门, 由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后统一划拨;卫生应急补助根据发生的突发卫生应急事件、卫生应急物资日常储备需要进行核定。医保管理部门按照预付的办法, 将医保基金预拨给卫生行政部门, 医疗机构仍然要通过深化项目付费、单病种限额付费、门诊处方限额制度、次均住院费用限额制度、人头付费、门诊处方用药规范等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医药费用综合控制措施, 严格控制医药费用增长, 提供服务后采取报销的方式获得补助。

(三) 组织管控的制度设计

1.对卫生系统服务提供绩效的管控。由政府筛选衡量卫生服务提供公平性、效率、有效性、选择性, 群众健康水平改善、居民满意度、服务提供满足度、经济风险防范的主要指标, 制定综合评价办法, 每半年对卫生系统进行一次综合考核评价, 重视评价结果的运用。

2.对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责和主要负责人履行管理责任的管控。由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卫生机构年度目标任务、院长年度任期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严格考核, 以及采取扣分的办法对卫生常规指标、约束性指标和禁止性规定进行管控。

3.对医疗卫生人员行为的管控。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制定以工作量、工作质量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办法, 严格考核来实现。

(四) 关键性操作环节的制度设计

1.医保基金向基层倾斜。2008—2011年, 在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水平翻两倍多的情况下, 黔江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群众看病报销综合补偿比仅从37%提高到40%, 群众从医保中受益与基金增长比例相差太大。2008—2011年期间, 黔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获得基金占当年基金支出比例从56.05%下降到32%, 下降明显。综合以上两组数据, 应将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明显倾斜基层, 比例应达到当年基金支出的50%—60%, 以使群众更多受益。这也是落实城乡居民医保制度“低水平、广覆盖”和医改“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

2.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卫生部门必须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规范诊疗行为, 以及基本药物使用、基本医疗检查项目、药物用量等进行全面系统的制度设计, 严格执行才能保证目标的实现。为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益, 应充分考虑卫生行政部门在医保制度设计中的参与性和对医保基金使用的实质性管控权。如果卫生行政部门缺乏对应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使用医保基金的实质性管控权, 失去了利用基金这一经济杠杆深化医药费用支付制度改革的基础, 势必难以遏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3.引导群众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目前的现状是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差, 导致综合医院人满为患, 甚至专家级医生整天忙碌于群众的常见病、多发病, 造成综合医院资源严重浪费, 也明显加重了群众就医负担。在制度设计上, 应采取限制性办法, 使基层首诊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真正实现“首诊在基层、康复回基层”的分级诊疗制度。

4.抑制群众就医需求井喷式释放。免费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包括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结合国家、全市明确的范围和内容, 影响黔江群众健康的主要因素, 对服务内容进行细化, 免费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免费, 应采取“规制”的办法防止群众就医需求井喷式释放, 造成卫生资源浪费。可以采取两种办法, 一种是对门诊就诊病人收取一定额度的挂号费、对住院病人收取一定额度的基本费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这部分收入应直接存入卫生行政部门设置的专户, 纳入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统一平衡, 不作为医疗机构可自行支配的收入) ;另一种是设定个人当年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住院就诊最高限额, 超限额部分个人应承担一定比例的费用。

5.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群众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可以自由选择就医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严格遵守转诊指征, 严格执行上转病人转诊规定, 避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诿病人。可以采取由卫生行政部门或者医保部门通过网络审批上转病人的办法保证制度的落实。

6.避免服务绩效降低。卫生行政部门应对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断提高服务效率进行严格的制度设计。实践中应不断优化绩效考核制度、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方式, 提高运用考核“指挥棒”促进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效率提升, 引领机构发展和人员积极进取。

7.加强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只有通过信息化手段才能实现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诊疗行为的管理, 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工作量和工作质量的管理, 对各种繁杂业务数据及时统计、分析, 及时有针对性的制定改进措施。

摘要:本文以重庆市黔江区2009-2011年阶段性医改成果为案例, 探讨使群众更加直接感受医改带来好处、更加直接享有医改成果的操作路径, 并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 以期在群众更大程度享受医改成果的过程中深入推进医改。

“学习语用”教学基本路径 篇10

一、巧妙引领, 感悟表达

“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从学习语文的角度讲, 着眼点应当放在语言形式上。一篇课文会有多种写作方法,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时, 可引领学生认真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 体会作者是如何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 又是如何表达真情实感的, 从中感悟值得学习和运用的写作方法。如, 《记金华的双龙洞》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感悟表达方法:

师:刚才我们感受了孔隙的窄小。现在就让我们来做游客, 跟着作者一起乘小船, 过孔隙吧!

师:我来采访一位游客。你是怎么躺的?

生:从后脑到肩背, 到臀部, 到脚跟, 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

师:行了, 那就开始吧! (音乐起) 船缓缓地在孔隙中移动, 这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生:眼前昏暗了, 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

师:游客朋友们, 你们能不能动?

生: (齐) 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动?

生:因为我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 准会撞破额角, 擦伤鼻子。

师:要是把肩背稍微耸起一点儿呢?准会———

生:准会擦伤肩膀。

师:那要是把腿抬起一点儿呢?

生:准会擦破裤子, 擦伤膝盖。

师:要是把臀部稍稍拱起一点儿呢?

生:准会划破衣裳, 擦伤肚皮。

……

师:作者就是这样抓住自己的见闻和感受来表现孔隙的窄小, 让人印象深刻, 仿佛身临其境。

在此片段教学中, 教师通过创设学习情境, 让学生将角色转换为游客, 想象体验“过孔隙”的感觉, 引领学生对文本表达方式做了重点探讨, 关注了文本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法, 使学生得法、得言。

二、读写结合, 尝试运用

如果说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是习得方法, 那么读写结合就是要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目的, 为学生在写作实践中自主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夹竹桃》一课在描写夹竹桃的韧性时, 一开始先写院子里一年三季的花, 接着才生动地描写夹竹桃无论是气候的变化, 还是季节的更替, 始终花开不败。它的花期之长, 是任何季节的花朵无法与之相比的。显然, 这是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 拿院子里的花与夹竹桃相比, 形象鲜明地表现出夹竹桃的韧性。在教学时, 我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 先引导学生读懂夹竹桃可贵的韧性, 接着感受文章对比反衬的手法, 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抓住一年三季中的某一个季节, 选择一种花对比写出对夹竹桃的感受。

通过尝试运用, 学生经历了一个有效学习“运用对比反衬手法描景状物”的过程, 既学习了语言运用的方法, 又能在此过程中加深对夹竹桃韧性的理解, 这样才能达到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得言又得意的目的。

三、联系生活, 自主运用

学会创造性地独立使用语言, 是学习语言运用的终极目标。这就需要我们加强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不断提升学生自主运用语言文字准确表达的能力。

如, 学习了《詹天佑》《钱学森》等一组课文后, 让学生学习“抓住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 调查、了解身边的“名人”, 积累习作素材, 尝试着写一写身边的“名人”。

浅谈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路径 篇11

首先是掌握技术,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入职的头两年,随着课堂实践的开始和业务培训的跟进,新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初步形成,在如何上课、如何当班主任上产生了一定的认识。他们知道课堂教学的基本框架结构,知道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程序和要求。但是,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这个时期的教师还只在模仿上课上下了功夫,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心理关注还没有开始。再过五六年,通过不断深入的学习、反思,一部分勤奋而上进的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会渐渐熟练,形成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教学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过程的控制、教学方法、手段的使用等渐渐被他们掌握,他们表达教育教学观点明确,采用教学策略恰当,专业知识较为丰富,教学活动能很好地控制,能应付好教学上的各种问题。同时,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不但能搞好教学,而且能当好班主任。他们能正确地处理学生问题、有效地和家长沟通;能设计科学合理的活动,营造班级学习的良好氛围;能关注学生的学法,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方法学习;能关注学生心理,帮助学生调节好情绪,处理简单的心理问题等。可以说,他们已经掌握了教育教学的基本技术,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教师。

其次是将教育教学技术上升为艺术,成为一名教育名师。关于教育技术和艺术的区别,语文教育专家李镇西老师曾经对此作了回答,他说:“教育技术的特征是普遍性,常常体现在教育过程(当然也包含课堂教学)中各种按部就班的操作,具有浓郁的大众色彩;它和共性相联,和传承相联,和借鉴相联;更多属于‘科学,逻辑推理,周密精确;它是理性的,有迹可循;它一丝不苟,严格规范,追求统一,提倡‘课有定则。因此,其模式步骤均可拷贝,方法技巧容易普及,可以逾越。教育艺术的特征是独创性,往往呈现为教育现场(自然要包括课堂教学)中各种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机智;它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源于突闪的灵感;它与个性有关,与阅历有关,与天赋有关;它是感性的,更多属于‘人文,不可捉摸;它妙趣横生,忽略规则,忌讳雷同,推崇‘教无定法。所以,其经验智慧不可复制,具体做法难以推广,无法超过。”

由技术上升到艺术,是我们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阶段,也是一个瓶颈阶段。有的老师,掌握了教育的技术后就产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就有了十足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产生了职业的倦怠和惰性,对专业发展没有了追求,止步不前、找不到前进动力了,出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原现象”。这种现象将导致教师的专业发展短路;导致教师的专业素养停留在一个浅显的层面,没有质的飞跃;导致教师的教育教学没有走向培养人才的理想境界;导致整个教育呈现低迷低效的状态。我们必须认清这个情形,分析自身状况,排除产生“高原”现象的种种障碍,沿着教育专业发展的道路不畏艰难、步步攀登。

如何将我们的专业发展由技术上升到艺术?从技术和艺术的区别上我们不难找到答案。我们要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培养自身教育的智慧。做到像全国名师窦桂梅老师一样:激情不老,读书一生,宁静致远,以写促思,慎独养身,海纳百川,合作共进。这样,在教育的舞台上,我们就能做到站高望远、纵横驰骋、收放自如、水到渠成,成为一名教育的名师。

最后是形成自我主张,成为有风格有个性的专家。曾经到我校讲学的北师大肖川教授认为:当今,我国的中小学教师付出的大量劳动仍停留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上,缺乏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关涉和引领,缺乏对于自身工作高远的立意,缺乏对于“课本知识”所承载的价值观和心理结构的深刻洞察。归结为一句话,我们的许多教师缺乏“思想”。“思想”缺席,教师就 “丧失了应有的创造激情和发展内驱力”,同时“思想”缺席,就导致我们的教育人云亦云,没有把握“创新”这一教育的灵魂。我们的教师,专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即使成为了教育的名师,也一定要敏锐洞察,一定要形成自己独立的教育主张。这个主张不一定是特立独行的,但一定是深入植根心灵、充满时代特性的,在这个教育主张的引领下,我们的教师才能够一步步深入地反思教育、审视自己,才能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矫正自己的过失,使自己朝着健康、前沿的方向发展,把教育引向开阔的空间。同时,在正确而独立的教育主张的引领下,我们的教师还要学会创新。21世纪呼唤创新型人才,而学生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培养乃至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提高与教师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成为一名教育专家,就是要担当起培养创新人才的责任。所以,专家型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独辟蹊径,形成自我教育的个性和风格并彰显出来,成为引领他人的先锋,达成自己专业发展的最高目标,成为有个性有风格的教育专家。

从一名合格教师到一名教育名师再到一名成熟的教育专家,这个过程就是我们从事这个职业所必然经历的阶段和过程,这条道路恰若爬山,合格教师在山脚、名师在山腰,专家在山顶。而我们的教师队伍的现状也如山一般,合格教师很多,名师渐少,而专家就是凤毛麟角了。因为我们的教师畏难,有一种小富即安的思想,科研太累、学习太枯燥,认为自己只要能应付工作就可以了。殊不知,正是这种思想在作怪,我们很多有很好潜能的教师就这样庸庸碌碌过完了一生,我们教育的百花园中,本来可以出现满园春色胜景的,结果是一派“春不来花不开”的寒迹,这是我们国家教育的悲哀,也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的失职。我们常常责难教育现状、高呼教育改革,却不知,教育改革的真正实践者就是我们自己。教育发展的推动力就是我们自己。我真诚地希望我们的教师抛开小我,站在学校和社会发展的大局中看看自己所承担的责任,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以担当和大我的情怀定位自己的工作、发展自己的职业。我希望我们的教师能把鼓励学生考取北大清华的那番话拿出来鼓励自己,要有冲上峰巅、登临绝顶的气魄和豪迈,用拼搏之心面对职业、面对生活,人生难得几回搏,搏击,方显人生精彩!

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是一条漫长、艰涩的道路,但是我们的特殊职业赋予了我们走下去的使命,我们的心中应该升腾起不竭的动力,朝着这个目标大胆迈进。上下求索、不畏险远,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一切艰难的过程在记忆深处,也都会散发馨香,舒展美丽,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将成长为教育的大家与名师,引领教育风流!

基本路径分析 篇12

为了避免由于选题不当, 草草选题带来的走弯路和失败现象, 许多从事科研的人, 几乎要用2~3个月的时间, 查阅资料, 苦苦思索进行选题。对于刚刚涉足科研工作的人来说, 选题无疑是最大的难点。很多研究生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不知如何选题。因此, 探讨选题的意义、选题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路径是必要的。下面运用自然辩证法中的科学技术方法论, 谈谈如何做好科研选题。

二、科研选题的意义

科学研究中首先碰到的问题是选择什么课题和如何选择课题的问题, 这是整个科研工作的第一步。这第一步, 对日后的科研工作具有战略性意义。它决定着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奋斗目标, 规定着应采取的方法和途径。正因如此, 科学家们都十分重视科研选题。英国科学学的创始人贝尔纳认为, 选择课题是科研的战略起点。著名科学家维纳说过, 知道应该干什么, 比知道干什么更重要。

选题是科研工作的强大动力。因为许多有价值、有吸引力的课题会激发研究人员去思考、去学习、去研究, 问题总是在研究活动的前方, 是未知世界的最早的拓荒者, 也是全部科学探索的出发点。

选题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选题并不是一个简单随意的问题, 而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科学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 提出一个科研选题比解决一个现实问题更困难。因为选到一个有价值有创造性的课题, 既要懂得课题的来源, 又要有相当的科学素养, 要理解选题的价值意义, 要富有想象力, 对选题要有浓厚兴趣, 有相当的知识储备, 等等。

选题是科研人员才能的体现。选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将产出什么样的成果, 甚至关系到科研工作的成败。科学史表明, 研究成功的影响因素有多种多样, 其中一个最明显的原因是选题得当, 研究者只有选出恰当的课题, 才有成功的可能。由于选题得当, 科研人员可以把自己的学识、智慧用到最有效的科研工作上。

三、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科研工作面临的问题, 可以说无穷无尽, 对于一个科研人员来说, 只能选择其中适当的课题。如何选择, 并无固定模式, 总体上可以概括出以下原则。

(一) 科学性原则

科研工作的任务在于揭示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 它正确反映人们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水平。因此, 科学性原则是衡量科研工作的首要标准。

任何课题的确立都应以已知的科学理论或技术事实为基础。一般地, 那些明显相背于已确证理论的题目不应作为选择对象, 除非已经掌握或确信将来能够找到有力的反驳证据。对诸如永动机的研究只能是徒劳。经过专家论证才得以立项的, 才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选题科学性才能保证。

(二) 创新性原则

这是指选题要有新意。科研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不断创新、不断开拓。科研工作者应把创新性劳动视为自己的主要职责, 没有创新性的科研课题是没有价值的, 也称不上科学研究, 这是衡量科研成果大小的重要标准。

科研课题一般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前者目的在于揭示自然规律, 提出新的方法和理论, 强调其学术价值;后者则与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提高相联系, 注重实际效果。无论是哪一类课题, 都要求研究人员在原有成果的基础上另辟蹊径做出创新。因此, 选题时, 要优先考虑那些前人没有解决的、能获得预期创新性成果的课题。当然, 创新不是随便说说就可以实现的。所以, 一方面, 我们必须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 要经得住寂寞的考验;另一方面, 必须走一段导师没有走过的道路, 做一些前人还没有做过的工作, 应用一些前人还没有用过的方法, 勇于尝试, 不断进步, 按照“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三) 应用性原则

广义上讲, 凡是具有科学性的课题都具有应用性。基本理论的研究成果固然反映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 但终究要推广应用到社会生产实践中去, 才能实现生产率的提高, 这需要一个转化的过程, 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及国情, 在不同时期有所侧重点。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一般都把侧重点放在与经济建设有重大效益的技术课题领域, 以尽快地增强国力。例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日本针对当时科技理论水平不如美国, 而把科研工作的重点转向开发、推广和应用研究上, 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就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我国近几年对科研机构进行大幅度的改革, 也是为了这个目标。因此, 我们也要顺应潮流, 去关注那些在生产、生活和教学中亟待解决的课题。

(四) 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体现了条件性原则。如果选题不具备可以完成的主客观条件, 再好的选题也只能是一种愿望。因此, 可行性原则是决定选题能否成功的关键。选题中, 应当充分分析估计以下条件:

1. 现实的主观条件。主要是指科研人员的知识结构、研究能力、对课题的兴趣、理解程度、责任心等。

2. 现实的客观条件。

主要是指资料、经费、时间、协作条件、导师条件等。对应用性课题, 还应考虑到成果的开发、推广条件, 用户采用接受条件。

3. 积极创造条件。

所谓条件除已具备的条件外, 对那些暂不具备的条件, 可以通过努力创造条件。如知识不足可以补充;设备经费不足, 有的也可以艰苦奋斗克服一些困难;情况不明, 可以先进行调查研究等。选题时应根据已具备的或通过努力可以获得的条件, 扬长避短, 利用有利条件, 克服不利条件, 选择基本符合自己情况的研究课题。

上述选题原则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四条原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情况往往要复杂得多, 其中最根本的一点是, 对选题要从严要求, 作出最佳选择, 即作出最大的努力, 完成最富有创造性、最有价值的课题。

四、科研选题的角度

发现有价值的科研选题是一个创造性的思维过程, 也是一项灵活的研究艺术。事实上, 在社会生活中, 各门学科中存在着大量可供选择的问题。因此, 科研选题有多种来源、多条渠道。

(一) 从现实生活中选题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面广量大, 选题的内容极为广泛, 大至世界政治、经济、文化艺术, 小至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用行, 只要深入探索, 不难发现有许多值得研究的课题。马克思就从人们司空见惯的商品中, 研究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作为科研选题并不是那些表面的肤浅的问题, 而是那些在一定深层次上的价值的问题, 这需要一定的思考甚至调查研究才会发现。现实的需要, 是科研课题的首选目标。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问题、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扭亏为盈的问题、产品质量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等等, 都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 从理论研究中选题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理论的真理性只是相对的, 理论与事实之间的矛盾总是存在的, 理论体系的完备性也不是永恒的。即便是曾经“结论”了的理论观点, 随着实践和认识的发展, 也需要不断扩展和深化。因此, 用探索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已有的、传统的理论观点, 常会从中发现新问题。

对那些自相矛盾的理论问题, 是应该引起注意的课题, 通过研究, 分析为什么会产生矛盾, 矛盾的焦点在哪里, 后一个结论对前一个结论是发展还是修正。

(三) 从不同学派、观点的学术争论中选题

科学研究是一种探索性的创造性思维, 对同一观点、理论常会发生分歧和争论, 甚至形成不同的学派。如经济决定论与文化决定论之争、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之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与趋同论之争, 等等。在争论中, 会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即便是基本正确, 也会有不完备之处, 争论的双方都会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因此, 关注学术之争, 深入了解争论的历史、现状和争论焦点, 是发现问题、选择研究课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四) 从学科渗透、交叉中选题

学科渗透、交叉是科学在广度、深度上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事物都在普遍联系之中, 各门学科也在普遍联系中, 以往人们注意从学科相对独立性上进行研究, 现代科学注意了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研究, 在学科渗透、交叉“地带”存在着大量的新课题供选择。这样的地带主要有比较学科、边缘学科、软科学、综合学科、横断学科、超科学等。

(五) 从科研管理和规划中选题

国家、省市及各种学术团体也经常提出许多科研课题, 如国家、部省市的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年度课题, 这些课题一般都是理论意义、现实意义比较重要的课题, 应当是科研工作者选题的重要来源。这类课题属指南性选题, 其中许多课题的难度、规模很大, 选题时, 科研人员应从自己的优势出发, 把课题加以具体化, 以保证其可行性。此外, 在各级政府、科研部门制定的各种科研规划中, 也提出许多研究课题, 这都是选题的重要来源。

(六) 从直觉思维、意外发现中选题

科研人员对研究对象富有浓厚的探索兴趣, 也是科研选题的一个重要来源。大量值得研究的选题, 首先表现在各种社会现象中, 科研的任务就是从现象认识本质。现象问题是人们最容易感觉到的。这时, 选题常常得益于科研人员的想象、灵感、直觉, 以及对这些直觉思维、意外发现带来的机遇的捕捉。当然, 这类选题开始时可能是幼稚的、肤浅的, 尚需深入思考和论证。

以上概括的各项来源, 仅是选题中可供参考的若干方向线索, 并不能包罗所有研究方向和课题, 对于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 值得研究的课题层出不穷。能否选择恰当的课题, 需要科研人员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创造才能。

五、科研选题的程序

一般来说有以下三个程序:

(一) 文献调研、实地考察

通过对有关学科、专业领域文献资料的搜集和阅读, 掌握本学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 了解不同学者的思路特点及研究倾向, 摸清前人所做的工作及达到的水平, 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萌发个人见解, 为进一步创新奠定基础。除了文献调研, 有时还要到实地进行考察, 了解课题产生的原因, 以及相关的因素, 诸如经费来源、科研力量配置、实验设备条件等。

(二) 提出选题

在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 运用科学概念和名词术语, 对事物和现象进行正确表述、总结概括并提出所要研究的课题。

(三) 论证和确定课题

提出课题后, 还要对课题的可行性作分析, 例如, 建立模型计算, 或设计一些必要的实验。若有几个备选课题时, 需进行相互比较, 并经过同行专家的评议, 筛选出最佳课题。

六、结论

在选题时, 我们一方面要考虑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本人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 一定要有正确的方法论作为指导。只有这样, 才能选择合适的课题, 才能在规定时间内取得预期的科研成果。

摘要:文章从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技术方法论角度, 对科研选题的意义进行阐述, 就科学性、创新性、应用性和可行性四个方面探讨选题的基本原则, 并分析选题中课题来源、选题程序及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科研选题,意义,基本原则,选题角度,程序

参考文献

[1]韦复生.论科研选题及基本原则[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002, (5) .

[2]左嘉仪.科研选题有六条途径[EB/OL].www.sy.cnki.net.

[3]傅德本.论自然辩证法及其发展[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2, (1) .

[4]刘冠军.自然辩证法与创新精神[J].山东社会科学, 2002, (5) .

[5]黄永松.科研选题的意义及基本原则[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3, (3) .

[6]田文霞.论科研选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理论观察, 2003, (2) .

[7]王睿.浅谈科研选题[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4, (3) .

上一篇:常州市气温变化分析下一篇:审查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