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路径分析

2024-10-02

关键路径分析(精选7篇)

关键路径分析 篇1

引言

项目挣值管理方法是一种将项目工期和成本进行综合集成管理的有效方法和工具,该方法最早由美国国防部从20世纪60年代组织研究,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改进和完善,现已成为了一种最基本的项目成本/工期的集成管理方法[1]。项目“挣值管理”之所以有这样一个称呼,是因为这种管理方法中引进了一个被称为“挣值”的变量。对于“挣值”这一变量的理解多种多样,其中前美国空军参与“挣值管理”方法研究的ChriStensen博士对“挣值”的定义较具权威性,他认为:“挣值是专门用来有效地度量和比较已完成工作量和计划要完成工作量的一个变量。[2]”但是传统的挣值分析方法在项目进度评测时,把关键工作与非关键工作等同视之,忽略了关键工作对整个项目的制约作用,使得评判结果出现偏差。文中从项目管理应用的角度对传统挣值方法所表现出来的不足与局限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结合施工计划进度网络图对工程项目绩效进行分析的挣值分析方法。

1 挣值方法在应用中的不足

在挣值法的进度偏差分析中,BCWS相当于计划挣值,即按照进度计划,在某一时点上应该取得的工作进展(用货币量表示);BCWP则可认为是实际挣值,即用货币量表示的所取得的实际工作成果,二者之间的差值就是进度偏差。一般认为,如果BCWP>BCWS,则表示实际的项目进展快于进度计划,反之,则认为项目进度有延迟。

但是,在BCWP的计算中,并没有区分所取得的挣值是来自于关键路径,还是来自于非关键路径,这样在进度偏差的计算中就有可能会产生误导性的信息。因为在挣值法中,是用货币量来表示项目的进展,掩盖了不同活动在重要性方面的差别。如果非关键路径上的活动进展速度较快,即取得挣值较多,而关键路径上的活动没有及时完成,则非关键路径上所取得的挣值就有可能掩盖了关键路径上进度的延迟,依此做出的判断可能就是错误的。因为对于一个项目来说,只有关键路径上的活动顺利完工,即实现其上的挣值,项目才能按计划完成。对于挣值法的这一不足之处,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

假设该项目由6个活动组成,为简单起见,假设资源无约束,且各活动都在其最早时间开始执行,即任一活动在其所有直接前续活动完工之后,马上就开始执行,不存在时间滞后。各活动的持续时间和预算费用如表1所示。

根据表1所给的活动参数,绘制项目网络图(见图1)。应用关键路径法安排项目的进度,关键路径如图1中双线所示。

假设检查点在第8天末,则按照进度计划,此时活动A,B,C应该都已完成,并且活动E也完成了1/2。假设挣值与活动的完成百分比成线性关系,则在第8天末,项目应该实现的挣值为:BCWS=BCWS(A)+BCWS(B)+BCWS(C)+BCWS(E)×50%=5+10+5+10×0.5=25。

假设项目执行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活动B只完成了50%,但活动E提前完成。则按照传统挣值法的计算:BCWP=BCWP(A)+BCWP(B)×50%+BCWP(C)+BCWP(E)=5+10×0.5+5+10=25。

则项目的进度偏差SV=BCWP-BCWS=25-25=0。

根据上式的计算,项目的进度偏差为0。显然,上面对进度偏差的分析是不准确的,因为关键路径上活动B的延迟肯定会影响到项目的完工日期。这是由于非关键路径上所取得的挣值掩盖了关键路径上进度的延迟。由此可见,在挣值的偏差分析中,有必要区分关键路径与非关键路径上取得的挣值。

2 基于关键路径的挣值分析

由于项目活动重要性的不同,所以在偏差分析中,如果不区分非关键路径与关键路径上取得的挣值,有可能会产生误导性的信息。因此,在文中接下来的分析中,分别针对关键路径和非关键路径进行偏差分析。

首先,将项目取得的挣值划分为两部分,用BCWPCP表示关键路径上实现的挣值,BCWPNCP表示非关键路径上取得的挣值。相应地也将BCWS和ACWP分别按照关键路径与非关键路径加以区分,以便与挣值相比较。在偏差分析时,将BCWPNCP与进度计划中关键路径上的计划挣值BCWSCP作比较,以确定项目的进度是否落后。但是非关键路径上活动的拖延如果超出其允许的最大浮动时间,也就变成关键活动,会影响项目的按时完成,所以也要分析非关键路径上的进度执行情况。分别用下面的两个算式来计算各自的进度偏差:

关键路径的进度偏差:SVCP=BCWPCP-BCWSCP。

非关键路径的进度偏差:SVNCP=BCWPNCP-BCWSNCP。

区分了关键路径与非关键路径上的挣值之后,可以明确进度的延迟或提前是来自于何处,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项目进度的执行状况。显然,如果关键路径上的进度偏差为负值,这表示关键路径上的进度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则项目的进度一定是落后的。即使关键路径上的进度偏差SVCP为零或正值,也并不说明项目的进度就是超前,还需要分析非关键路径上的进度偏差,如果其上的偏差过大,超过了允许的最大浮动时间,则该活动也就变成关键活动,会影响到项目的完工日期。所以对进度偏差的分析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2.1 SVCP为负值,SVNCP为负值

关键路径与非关键路径上的进度都有延迟,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快关键路径上活动的执行速度。对于非关键路径上的进度偏差,需要分析其是否超出了浮动时间允许的范围。如果偏差不足以影响项目的完工,则可以不作调整,否则,也需要加快非关键路径上活动的执行。

2.2 SVCP为负值,SVNCP为正值

此时项目的进度会有延误。但是非关键路径上活动的执行速度比计划的要快,也就是说,非关键路径上的浮动时间有所增加,此时可以将非关键路径上的资源更多地调配到关键路径上,加快关键路径上活动的执行。

2.3 SVCP为正值,SVNCP为正值

关键路径和非关键路径上的活动执行速度都比计划的快。一般来讲,这是比较理想的状况,项目可以提前完成。但还需要分析进度的提前是否是以成本超支为代价,如果取得现有的项目进度花费的成本过高,则会对后续工作造成影响,从而影响项目最终目标的实现,所以还要分析项目的成本偏差:CV=BCWP-ACWP。如果CV>0,显然项目进度提前,而且取得现有的进展所花费的成本比计划的要少,即成本有节余;如果CV<0,则后续工作会受到影响,需要加强项目的成本控制。

2.4 SVCP为正值,SVNCP为负值

关键路径上的进度提前,非关键路径上的进度落后,这需要进一步对其加以分析。由于非关键路径上的活动存在一定的浮动时间,所以有可能是出于资源平衡或者是为了保证关键性活动的顺利执行,占用了非关键活动执行所需的资源,将其延迟开始。在这种情况下,SVNCP为负值,并不会对项目的进度产生影响。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非关键路径上的活动确实发生了延迟,如果该延迟超过了所允许的最大浮动时间,则会对项目的进度产生影响。由于SVCP为正值,相对来讲原先关键路径上的活动会存在一定的浮动时间,所以可以考虑将其上的资源调配给非关键路径上的活动,加快其执行,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当然,如果延迟并没有超出允许的浮动时间,并不需要改变进度计划,只是在以后的执行当中,需要加强对非关键路径上活动的监控。

3 结语

将关键路径法与挣值法相结合,发展了基于关键路径的挣值分析方法。计算项目的进度执行绩效时,区分了关键路径与非关键路径上所取得的挣值,以体现不同活动关键程度的差别。这样一方面可以得到更准确的项目进展状况的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清楚地知道项目进度的延迟或提前来自于何处,从而便于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同时,挣值分析的结果也为项目进度计划的调整提供了依据,如果进度偏差影响到项目目标的实现,可应用关键路径法对其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余晓钟,刘险峰.项目挣值分析指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J].科学管理研究,2007(4):191-193.

[2]孙贤伟.项目管理中的“挣值”分析原理及其拓展[J].现代财经,2002,22(12):26-28,32.

[3]卢向南.项目计划与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丁宝峰,张宏国.挣值分析在项目进度评测中的改进方法[J].信息技术,2006(2):14-16.

[5]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统筹管理分会.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教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3.

基于路径分解的关键路径求解方法 篇2

关键路径的求解是数据结构研究的重要内容,经典的算法是,通过定义AOE网中的事件(顶点)的最早发生时间ve(j)和最迟发生时间vl(j)、活动(带权弧)的最早开始时间e(i)和最迟开始时间l(i)的概念,首先利用递推公式分别求出上述所有的值;然后,通过判断,把所有e(i)=l(i)的关键活动找出来[1]。

实际上,关键路径的求解可以有其它的方法。孟繁桢提出了利用邻接表和矩阵,通过深度优先遍历求所有可能路径,最终得到关键路径的方法[2],徐凤生提出了利用P集合和P矩阵求关键路径的方法[3],刘小晶提出了利用十字链表和辅助数组,通过广度优先遍历求关键路径的方法(BFS法)[4],常义渠等对经典算法、P矩阵法和BFS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5],胡美群等则引入分支限界的思想作了探索[6]。

以上各种方法在进行关键路径的求解时,均需要通过一些相对复杂的运算来实现。既然关键路径是AOE网中路径长度最长的路径,则通过对AOE网的所有路径的分解,从中挑选出路径长度最长的路径,即可求得关键路径。

1 基于路径分解的基本原理与求解方案

对于一个AOE网,如果存在关键路径,必然无环。因此,求解关键路径的基本原理是:

(1)建立AOE网的存储结构。

(2)进行拓扑排序,确定无环。

(3)求解关键路径。

其中关键路径的求解方案可描述为:

(1)对AOE网进行拓扑排序,若成功,则得出其拓扑有序序列。

(2)利用拓扑有序序列的逆序,从汇点开始进行逆向的路径分解,直到所有路径全部分解完毕。

(3)从所有可能路径中挑选出其中路径长度最长的路径,即关键路径。

2 基于路径分解的关键路径求解方法的实现

利用上述原理和求解方案,对于一个AOE网而言,其中进行路径分解的过程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1)对于相对简单的AOE网,直接依照AOE网的形态,通过作图方法,逐步分解出其中的所有路径,并据此考察每条路径的长度,从而得到关键路径;(2)对于相对复杂的AOE网,则通过设计相应的算法更为方便。

以下通过一个典型实例,讨论如何利用路径分解思想实现关键路径的求解。

假设一个AOE网,结构如图1所示。

该实例在许多教材中讨论关键路径求解时被广泛采用,整个AOE网共存在5条路径,其中关键路径2条,分别是0->1->4->6->8和0->1->4->7->8,关键路径长度为18。

2.1 图解法

根据上述方案进行求解的具体过程如下:

(1)创建该AOE网的存储结构。约定按照升序方式依次输入顶点集和带权弧集。

(2)拓扑排序。得到拓扑有序序列为:0 1 2 4 63 5 7 8。

(3)按照拓扑有序序列的逆序进行路径分解。整个路径分解的过程如图2所示。

(4)统计每条路径的长度,即可挑选出关键路径(图2中红色的路径,共2条)。

2.2 基于路径分解的关键路径求解算法

上述图解法的过程也可设计成相应的算法。算法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路径的分解并保存所有路径。根据AOE网的特点,可以设计一个多头单尾链表结构来处理。

算法设计思想可描述如下:

(1)建立图的扩展邻接表存储结构。

(2)进行拓扑排序,并利用栈保存其拓扑有序序列。

(3)利用拓扑有序序列的逆序,创建一个多头单尾链表,求出所有可能的路径。

(4)挑选出其中路径长度最长的路径,即关键路径。

存储结构和具体算法代码设计如下:

(1)基本结构的定义:

(2)拓扑排序和关键路径求解的算法代码:

上述算法中,每条路径的生成过程如下:

(1)出栈AOE网的汇点,插入作为多头单尾链表中的第一条路径的第一个结点,构成第一条路径的初始状态。

(2)继续出栈顶点,并判别:如果其后继是当前已有的某(几)条路径中的第一个结点,则将此顶点插入这(些)条路径中并作为其新的第一个结点;否则,如果该顶点的后继与当前已有的某(几)条路径中第一个结点后的某个7结点相等,则产生一(几)条新的路径,该顶点为这(些)条新路径中的第一个结点,并完成已有路径的累计。

(3)重复步骤(2),直到栈中所有结点全部处理完,此时,AOE网中的所有路径均已求出。

利用上述算法的运行结果如图3所示。

3 结束语

本文提出的基于路径分解思想求解关键路径的方法,直接将一个AOE网转换成一个多头单尾链表,把图中的所有路径分解出来;然后,通过各条路径的长度计算和比较,完成关键路径的求解。整个求解方案思路清晰、存储结构和算法设计巧妙,所描述的求解过程简单直观、易于理解和应用,不失为求解关键路径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新方案。

与经典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不必借助顶点(事件)的最早发生时间、最迟发生时间和带权弧(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最迟开始时间的相对复杂的计算,并据此进行关键活动的判别,最终实现关键路径的求解。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和创新意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摘要:提出了一种求解关键路径的新方法,该方法基于路径分解的思想,对AOE网所有的路径进行分解,并利用多头单尾链表结构实现关键路径的求解。通过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

关键词:AOE网,关键路径,多头单尾链表

参考文献

[1]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C语言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83-186.

[2]孟繁桢.求关键路径的一个算法[J].计算机工程,1995,21(4):6-9.

[3]徐凤生.一种新的关键路径求解算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5,22(6):97-99.

[4]刘小晶.AOE网的关键路径求解算法改进及其应用[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9,9:47-49,53

[5]常义渠,邓谱,任照富.关于AOE网中关键路径求解算法的研究[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5(1):37-39,42.

关键路径分析 篇3

1 预案的演练评估

实际工作中, 部分预案编制完成后便被束之高阁, 既缺乏对预案的宣传和培训, 也缺少对预案的演练和评估, 使预案形同虚设。演练是使相关人员加深对预案理解、强化对预案掌握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 预案管理部门在组织定期演练和综合演练的同时, 适时组织突击演练, 最大限度模拟突发事件的紧急性和威胁性, 同时进行实时评估, 检验组织指挥机制、联动协同机制和应急保障机制的运行情况, 检验救援力量投入与救援效果的对应关系是否满足救援需要, 检验辅助决策系统的信息支持能否基本涵盖现场各种突发情况, 进而对预案进行修正和补充, 以达到真实客观的演练效果。

应急预案演练主要有全面演练、功能演练和桌面演练等类型。针对不同预案种类, 其适用的演练类型也各有侧重。政府综合应急预案及跨区域、跨部门应急预案应以全面演练为主, 重点检验组织指挥体系的联动协调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专项预案及重大活动应急预案应以功能演练为主, 重点检验预案的功能设置是否符合应急需求, 辅助决策系统能否提供应急救援所需的技术和信息资源支持等;所有预案均应进行定期的桌面演练, 形成新的政策, 对新程序概念化, 达到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并定期修订预案等目标。

评估是避免演练流于形式的重要途径, 未经评估的预案是无效的预案, 在实际工作中应将演练与评估同步进行, 在演练之前有目的地对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明确, 并针对这些重要问题确定评估要素,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实现同步评估, 确保演练切实达到预期目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的重要问题, 见表1所示。

评估的一级指标包括先期处置、处置准备、现场处置、外部协调、社会动员、扩大应急、后期处置、信息管理、应急保障、辅助决策功能等, 并根据预案种类确定下级指标和评估方法。演练结束后, 形成评估报告, 对提高预案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出改进建议, 对影响救援力量快速高效处置的应急准备缺陷等问题进行修订, 对可能影响应急救援效能的应急准备缺陷等问题进行改善。通过落实培训—演练—评估—修订的预案管理程序, 特别是通过实战演练和同步评估可以增进预案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提高预案的实效性。

2 预案的稳定更新

预案编制是一个动态的状态, 必须不断重新评估潜在风险, 执行再评估—再编制—再评审—再修订的过程, 通过不断循环更新确保预案达到最佳准备状态。评审修改是完善预案的重要环节, 按照先后顺序, 主要有内部评审、同行评审、社区评审、上级评审和政府评审等。

内部评审是预案编制人员对预案完整性的初步评估, 评审的标准是应急功能、应急过程和适应范围等是否完整;同行评审是预案专业编制人员对预案规范性的专业评审, 评审的标准是预案组成要件是否完备、层次结构是否清晰、适应事件性质及种类是否准确等;社区评审主要针对预案的可操作性, 评审的标准是预案是否简洁易懂, 提供的处置程序和措施是否具有实践性, 普通民众在执行预案时是否具有把握性等, 避免预案出现纸上谈兵的问题, 一般由社区公众和媒体等进行评审;上级评审是对预案有监督职责的组织主要就预案的准确性进行评审, 通过审查预案中应急职责、辅助决策信息等是否准确, 确定预案是否准确反映了应急需求, 以及所提供的应急资源能否满足应急需求等;政府评审主要由政府部门有关专家对预案的符合性和兼容性作出评审, 即预案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标准和政府规定, 是否与上下层级预案对接、与其他预案一致等。

在实践中, 要结合预案种类对几种评审类型采取重点选用的方法。政府综合应急预案的评审要以同行评审、上级评审和政府评审为主, 确保预案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兼容性;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的评审要以内部评审和同行评审为主, 使预案针对特定突发事件时, 具备完整的应急功能和应急过程, 且组成要件完备;重大活动应急预案要以上级评审为主, 确保突发情况下应急资源能够满足应急需求;社区应急预案则以社区评审为主, 达到促进普通民众对预案加深理解和熟悉, 并具备实际可操作性的目的。

预案实现稳定更新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修订完善。目前, 从国家层面尚未对应急预案修订条件和程序进行专门规定, 各地、各部门和单位多是对预案修订作出原则性规定, 缺少实施细则, 在实践中预案的定期修订更新制度并不健全, 且落实不到位。因此, 需要从国家层面对预案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详细规定预案修订的条件、程序和需要修订的内容, 使预案动态更新达到制度化和常态化。

预案修订应坚持“即时修订与定期修订相结合”的原则。即时修订是指编制对象的实际情况和救援力量的执勤实力发生变化或者通过培训、演练和实战发现预案规划与实际不符的时候, 及时对预案进行局部修订和完善;定期修订是指每季度或半年组织一次预案修订或重新编制, 主要是对预案的事件情景预设、组织指挥、力量调集部署、现场处置、应急保障、应急资源数据库等进行重新评估, 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确保各项处置措施更加符合应急救援的规律和要求。

定期修订中需要检查和修改的信息有:预案完整性;组织指挥系统运行是否畅通;救援人员确认和联系方式;救援人员准备情况与救援技能;救援器材、装备、物资的准备情况与储放位置;信息传递是否畅通;联动互助单位与部门的合作情况;增援力量、物资等应急资源的提供、准备情况;重大危险源的名称、数量、性质及所处位置;重点场所结构地形图的变化;道路交通等城市环境的变化;应急服务和保障机构的变化;应急资源的变化;新增重点场所和居民区等;国家或地方有关应急法律法规的变化等。

即时修订中需要检查和修改的信息主要有:培训和演练中发现的问题;重大灾害事故的救援经验与教训。

3 预案的辅助决策功能

在预案编制中存在两种看似截然相反实则相辅相成的观点, 一种是主张一张纸预案, 突出应急处置过程的简明快捷, 这是由预案需要具有查阅迅速、操作便捷的特点所决定的;另一种是主张系统化预案, 突出预案的体系性, 以全方位的辅助决策系统来支撑预案内容, 实现预案切实有效地指导和辅助应急救援行动的目标。这两种观点实际是在不同层面对预案提出了不同要求, 两者并不相悖。

由于突发事件现场处置的紧急性, 要求预案应当具备简单明了的处置指示流程, 以此保证预案实施的最高效率。过分强调细节是预案编制中需要避免的倾向, 有学者指出了过分强调细节导致的几个问题:一是非常具体的预案包含了过多的细节, 以至于所有的应急功能几乎同样重要, 导致响应先后次序不清晰或响应混乱;二是越详细的预案就越复杂, 使得救援人员更难明确自身在整体响应中的角色, 导致不能有效实施预案;三是具体细节会随时变化或很快过时, 导致不得不频繁更新预案。此外, 预测到所有突发事件是不可能的。因此, 预案编制要注重应急处置过程的简明快捷, 实现对应急处置工作的统筹规划。在实践中, 为了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 应当简练预案编制, 在主体内容设定上实行一张纸预案, 将核心内容———处置程序、部门职责和操作流程简明扼要地表述出来, 发挥预案提纲挈领的总体性指导作用。这是在预案主体内容层面提出的要求, 且避免过分强调细节是对设定处置流程而言。完备的决策支持功能和详尽的决策支持信息, 实则是在预案辅助系统层面提出的要求。

由于突发事件具有各种不确定因素的耦合性以及信息不对称性, 需要强大的、合理完备的辅助决策系统来应对瞬息万变、复杂多样的现场情况, 进行科学决策, 避免出现指挥者依靠有限信息进行经验决策的问题。因此, 预案在注重简明快捷的同时, 还要注重必要组成构件的完整性, 针对实际情况进行事件假想、风险分析和应急资源调查, 在界定相关部门和应急救援力量的职责任务时, 提出具体、可操作性的要求, 避免过于原则性和宏观性的弊病。同时, 遵循“全过程”的应急管理理念, 将次生灾害等衍生情况纳入辅助决策系统。

美国国家应急预案 (NRP) 包含了大量的辅助决策信息, 其中的应急支持功能附件 (ESF) 包括交通运输、无线通信与信息技术、公用事业与工程、灭火救援、应急管理、大众关怀、资源支持、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城市搜救、危险化学品救护、农业与自然资源、能源、公共安全与安保、社区安全与经济稳定和应急公共信息与外交等部分。结合我国实际, 加强预案辅助决策系统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风险分析附件。包括重大突发事件类型及影响范围、重大危险源及重要防护目标登记表与分布图、事件后果预测与评估、其他风险分析资料等。

(2) 法律法规附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专项、部门、地方等预案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 相关衔接预案等。

(3) 应急资源附件。包括应急救援专业力量、专兼职消防力量、后备和志愿救援力量、医疗救护能力信息及救护机构等的分布, 救援装备、应急设施及物资的数量、储存地点和获取方式, 通信系统情况, 警报系统分布及覆盖范围, 人员疏散、避难、安置场所分布等。

(4) 技术支持附件。包括应急信息管理系统、应急决策支持系统、重大危险源信息数据库、事故案例库、急救手册、防护手册、其他技术支持附件等。

(5) 通信运输附件。包括应急救援机构、人员、专家名录, 广电、新闻媒体名录, 周边地区应急机构、上级部门名录, 应急服务、物资供应单位名录, 公路、铁路、民航、航运交通信息等。

(6) 联动程序附件。包括与相关救援力量和部门建立的联动协议, 与邻近城市或地区以及与社会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物资供应企业等建立的互助协议。

(7) 公共信息附件。包括国家、城市交通运输信息、地质地形信息、气象信息、人口信息;重大危险源和重要防护目标的地理信息、建筑结构信息及人员分布等必要信息。

4 结论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 市场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等发展新趋势的交织, 致灾因素明显增多,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发生几率和防控难度也相应增加, 防灾减灾工作任重道远, 这些决定了编制与修订应急预案是政府以及全社会的长期工作。因此, 一方面应以立法形式对预案建设相关问题予以规定, 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管理机制, 将应急预案建设提升到战略地位, 将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作为维护国家公共安全、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另一方面, 应抓住应急预案建设中的关键因素, 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加强预案演练评估、稳定更新、辅助决策功能等方面的工作, 切实解决预案难以发挥实际效用等突出问题。

摘要:针对当前应急预案存在的现实问题, 将加强预案管理的制度化和法律化、预案功能的符合性和拓展性作为应急预案建设的发展方向。相对应, 在实践层面, 应急预案建设的关键因素主要是预案的演练及对演练的评估、预案的稳定更新、预案的辅助决策功能等。介绍应急预案演练应注意的问题, 以及应如何确定预案评估的指标。详细说明预案评审的不同类型及如何修订完善预案。总结预案的辅助决策功能及如何加强预案辅助决策系统建设。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预案建设,应急救援

参考文献

[1]王宏伟.应急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3]陈安, 陈宁, 倪慧荟.现代应急管理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4]夏一雪, 郭其云.公共危机应急救援力量预案体系建设[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2, 31 (7) :739-742.

[5]郭铁男.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与消防综合应急救援力量建设[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7, 26 (1) :1-8.

[6]姜平, 贾洁萍, 孔庆兵.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M].北京:红旗出版社, 2011.

关键路径分析 篇4

一、创新战略的发展及服务创新战略的内涵确定

“创新”这个概念首先由Schurnpeter在20世纪初提出, 之后随着时代的变迁, 先后出现了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等理论分支。早期的制造型企业, 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技术创新改善产品的性能, 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美化产品的外形等以提升产品的总体市场竞争力, 推动企业快速发展。鉴于此现象, 技术创新首先被国内外学者所关注, 成为了早期创新战略的唯一关注点。随后由于服务业在全球范围内兴起, 服务经济的概念随之产生, 并在社会经济中不断攀升地位, 与此同时服务在制造企业中的渗透也日益加深, 这一现象可以从以下两组数据中显现出来:到2008年全球超过1/3的制造企业提供服务, 在欧美发达国家这一比例达到了60%;制造企业总销售额的1/3有企业的服务所创造。因此服务创新战略, 逐步成为了创新和战略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但通过国内外已有的相关文献阅读和学习, 不难发现目前在服务创新战略内涵确定上依然存在很大模糊性, 因此有必要对其内涵做出一个全面又准确适中的定义。

对服务创新战略进行科学的定义, 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全面考虑。首先借鉴已相对成熟的技术创新战略理论, 分析两者的异同具体如下:1) 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战略和服务创新战略的目的类似——为顾客创造收益的同时, 增加产品的利润, 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2) 两者的重心不同, 技术创新是以企业为中心, 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产品进行创新;而服务创新是以顾客为中心, 企业根据客户需求来改善和变革现有的服务, 创造企业和顾客共同的价值。其次, 可以发现服务创新战略是创新战略的重要分支, 它依然包含着创新战略的基础特性, 因此对服务创新战略进行定义, 还需要从创新战略的视角出发, 参考提炼相关的文献给出的创新战略的概念。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基础上, 本文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战略做了如下的定义:制造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或行业技术优势的同时, 以顾客为中心, 确定如何运用服务创新提升顾客满意度、获取企业竞争优势的相关决策。

二、制造企业服务创新战略的类别

通过对现有相关文献的分析, 可以发现服务创新战略的分类拥有多个标准, 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意见。而且主流的分类方法大多是基于服务企业的研究得出的, 制造企业的特性并没有被充分的考虑。因此, 这里主要对制造企业的服务创新进行类别的划分。

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相比其它类型的创新特别之处在于其关注的核心元素有两个即产品和服务, 因此可以依据两者在整个战略中的地位和所占的比重进行类别的划分。结合制造企业的特有的属性将制造企业的服务创新分为以产品为中心的初级服务战略、基于产品的全面服务战略、过程导向型服务战略、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完全服务战略。

以产品为中心的初级服务战略, 强调了产品的核心地位, 以增加产品销售为目的, 以产品促销的广告、产品的功能演示、产品试用、顾客培训以及产品安装、及时的产品交付、一定期限内的售后维修等基本服务形式呈现。基于产品的全面服务战略, 加大了服务在整个战略中的比重, 包括企业提供维护合同、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以及独立于有形产品的服务, 包括金融、保险和物流服务等。该战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得改善客户与企业的关系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同时又可以使相应的服务项目成为企业的新的利益增长点。过程导向型服务战略, 这时产品成为企业提供物的组成部分, 而非核心要素, 产品和服务系统无缝地整合为一个提供物来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定制化和整合成为了这类战略的主要特点。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完全服务战略, 是指制造企业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的前提下, 全面进入顾客服务领域, 接管顾客的运营活动, 成为一个完全的服务企业。

三、制造企业服务创新战略的影响因素

“好马需要好鞍配”, 一个服务创新战略的执行能否使企业获取尽量大的竞争优势, 主要取决于战略是否和企业自身特点实现较好的匹配。因此有必要对制造企业的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本文主要采用多案例研究的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选择华为、海尔等通过服务创新获取成功的国内知名企业以及绍兴地区制造业中排名前列的支柱产业如纺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中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企业作为调研的对象。以“制造企业的服务创新影响因素”为导向, 通过实地调研、文档资料的收集等方式来获取相关的资料。将收集到的资料, 进行初步筛选确定100份, 对这100份资料采用专用的质性数据软件ATLAS.ti5.0进行分析处理, 最终得到如表1所示的结果。

从表1的数据分析结果来看, 对制造企业的服务创新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企业的服务导向、技术能力、资金能力和管理能力, 其中后四个因素可以统称为企业的“内部特质”。

市场环境主要包含了市场的动态性和竞争强度两个方面。市场动态性主要指客户构成和客户偏好的变化程度。在市场动态性较高的情况下, 企业面对客户的需求和偏好不稳定, 企业很难对其进行准确的把握, 使得企业的经营有较大的风险性。此时, 企业进行服务创新就显得较为重要, 在提供有形产品的同时提供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的服务, 可以有效得提升顾客的满意度。更重要的是可以与客户建立紧密的关系, 从而获取有价值的客户需求信息, 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性。可见市场动态性高的时候, 更需要制造企业实施服务创新, 因此市场动态性可以认为是制造企业服务创新战略的重要驱动因素。竞争强度主要指企业面临所处行业中其他企业对其的压力大小。竞争强度大表现出的特征是企业陷入价格战、产品趋于同质化、顾客忠诚度下降, 因此单纯凭借价格和产品质量将难以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而服务创新战略的实施可以为顾客提供产品以外的价值, 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 从而和客户建立稳定良好的关系, 降低客户转换供应商的意愿。可见竞争强度也是制造企业实施服务创新的重要驱动因素。

服务导向是指制造企业在设计研发、制造产品以及销售产品的同时, 愿意通过服务创新来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并且一旦通过服务创新取得成效, 企业愿意持续加大服务创新的投入。具有服务导向意识的企业一般具有创新性、先动性以及风险趋向, 因此在条件允许时这类企业就会主动采取服务导向战略, 以获取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可见服务导向是企业进行服务创新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

管理能力是服务创新战略有效实施的重要支撑/阻碍因素。一旦企业决定实施服务创新战略, 必然会带来企业组织某种程度上的再造, 这就会使企业内部某些部门或人员感到自身的利益、地位受到威胁, 就会不自觉的抵制服务战略的变革。为了解决这些潜在阻碍, 企业必须花费一定的成本 (即政治成本) 。企业如果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 就能有效得降低企业进行服务创新所产生的政治成本。另外企业实施服务创新往往会遇到客户的问题不能高效及时地被解决, 其原因可以归就于企业与客户之间服务交互界面的障碍以及企业内部各部门交互界面的障碍, 前者是显性的而后者是隐性的。部门之间的不协调和沟通不利导致的隐性障碍就会最终转化为企业与客户之间服务交互的显性障碍, 从而出现顾客问题拖延解决、服务质量不高的现象。加强管理能力, 能有效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的沟通, 极大得消除内部服务交互界面的障碍, 保证服务质量的提升。

企业技术能力也是影响和制约服务创新战略的重要因素。制造企业所提供的服务如产品的维护保养、安装维修、技术培训、技术咨询以及定制式整体服务方案等, 都必须有相应的技术能力来支撑。此外资金能力也是企业能否成功进行服务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 企业只有具有强大的资金能力, 才能保证服务创新战略实施所需设施快速、充分的建设, 如服务网点建设和拓展、服务创新部门的组建、服务创新工作人员的培训等。

四、制造企业服务创新战略路径

根据本文第二节的研究分析得出制造企业具有四类服务创新战略:以产品为中心的初级服务战略、基于产品的全面服务战略、过程导向型服务战略和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完全服务战略。不同的制造企业需根据面临的外界环境和“内部特质”, 选择合适的战略, 但企业在不断发展, 因此从“动态”的角度来看, 企业采用的服务创新战略也应该处于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因此有必要研究服务创新战略的发展路径, 以找到服务增强型企业的变革模式。

本文选取近三年内取得较好财务绩效且其服务战略能明显隶属于本文提出的四类服务创新战略的156个企业作为样本企业, 对这些样本企业2014年的服务创新战略进行聚类分析, 确定分属于四类服务创新战略的企业数。然后通过收集2011年的相关数据, 并进行聚类分析得出156个样本在2011年时的服务创新战略类型, 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分析相关数据可以得到四种服务创新战略的变革路径。

1、从“以产品为中心的初级服务战略”向“基于产品的全面服务战略”转变。

从2012年到2014年有30个企业采用了这种变革路径, 占变革总数的77%。

2、从“以产品为中心的初级服务战略”向“过程导向型服务战略”转变。

三年内符合这一转变路径的样本数有9个, 占变革总数的23%。

3、“基于产品的全面服务战略”向“过程导向型服务战略”转变。

采用这一变革模式的企业数有18个, 占样本总数的46%。4) 从“过程导向型服务战略”向“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完全服务战略”转变。符合这一转变路径的样本数只有1个, 占样本总数的7.7%。

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很多的制造企业由于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和“内部特质” (尤其是技术能力) 的变化, 经常进行服务战略的调整以提升企业的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而且战略变革都是往更高层次的服务形式发展, 不存在反向发展路径, 且越往高层次的服务形式转变, 难度越大。

五、小结

服务创新作为提升制造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路径, 其所起的作用已越来越为明显。实施服务创新战略已成为了制造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影响制造企业的服务创新战略因素较多主要包括了市场环境、企业的服务导向、技术能力、资金能力和管理能力等。企业在制定服务创新战略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做到“战略”与“环境”、“内部特质”适配, 来提升企业的绩效。同时应该根据影响因素的变化, 适时调整战略向更高层次的服务形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辉.制造企业服务导向战略研究:战略的制定与执行视角[D].复旦大学, 2012, 5:1-6.

[2]Fang, E.E., Palmatier, R.W., and Steenkamp, E.M., Effect of Service Transition Strategies on Firm Value[J],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8, 72 (5) , 1-14.

[3]Zhou, K.Z., Yim, C.K., Tse, D.K.The effects of strategic orientations on technology-and market-based breakthrough innovations[J],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5.69 (2) , 42-60.

[4]LUMPKIN G T, DESS G G.Clarifyiing the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construct and linking it to performa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6, 21 (1) :135-172.

关键路径分析 篇5

一、高职高等性缺失的现有解释及其问题

什么是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多数解释选择的是人才培养角度,即认为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应与中职教育在层次上有本质区别,并达到高等教育的要求,从而使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具备高等教育水准。

这一理解的形成有历史原因,那就是我国大多数高职学院是由中职学校升格而来的。尽管当时升格的通常是办学基础比较好的中职学校,但由于办学者缺乏举办高等院校的经验,也由于缺乏相关理论研究,因而高职学院发展一直面临高等性体现不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许多高职学院的专业课程与中职相比似乎没有层次上的实质性区别,从而引发了“高职高在哪里”、“如何使高职体现出高等性”等一系列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两种代表性观点:(1)高职教育应主要培养高层次的技术型人才。这是把高职和中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进行比较后得出的结论。它认为依据人才结构理论,中职主要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而高职主要培养的应该是技术型人才。通过使课程更多地体现出技术性,高职教育便能体现出高等性。(2)高职教育应突出对学生研发能力的培养。这是借鉴普通高等教育办学经验所获得的认识。这一观点认为,除了课程体现技术性,高职还应通过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师所承担的技术研发任务来培养学生的研发能力。研究性是高职高等性的重要成分,高职缺乏研究性就不可能具有真正的高等性。在这两种理念的支持下,近年来高职一直在朝两个方向努力体现高等性:一是根据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论,把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相对于中职更高的岗位,并据此开发课程;二是努力开拓与企业合作的技术、产品研发项目,并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学生参与到研发过程中,培养学生研发能力。

这两种努力的确使高职在高等性上有所发展,尽管其中有些观点的解释不完全合理。比如用技能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把中职和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截然分开就与现实情况不是很吻合,因为中职生不可能不学技术,高职生也不可能不练习技能。但是很显然,这些努力的效果还不是很明显,高等性仍然是高职教育发展面临的艰巨任务。事实上,这两种策略在实施时均遭遇到了巨大阻力。第一种策略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师资水平。在课程开发上,我们完全可以把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得明显高于中职,甚至定得再高也可以,现在拥有的课程开发技术完全可以实现这一要求,然而现有的教师是否具备开发和实施这些课程的能力?我们如何才能获得能够开发和实施这些课程的教师?第二种策略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科研管理制度,高职学院目前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与校企合作研究的发展存在许多格格不入之处,以致发展这一领域的高职学院不得不采用一些特殊的管理措施。

其实,除了以上两个方面以外,高职学院在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学院美好的规划蓝图如何在基层有效落实?如何有效地提高高职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如何提高高职学院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动力?高职学院的管理者如何才能不像现在这么忙?等等。面对这些问题,高职学院的领导者往往一筹莫展。这些问题看似相互独立,它们之间其实存在着一个共同的根源,那就是高职学院基本上还没有建立起与高等教育办学相适应的管理模式,许多高职学院是在用中职的管理模式去管理高职,他们只是把高职理解成了一所更大规模的中职。高职教育要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充分体现出高等性,首先必须建立起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

可见,仅仅从人才培养层次的角度理解高职高等性是偏狭的。高职教育的首要任务的确是人才培养,然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这项功能,是依存于高职学院所有办学要素之上的,它是高职学院所有办学要素整体提升的结果。因此我们应从整体办学状态的角度去理解高职教育的高等性。而整体提升高职学院办学要素水平的关键策略,就是使其管理模式充分体现出高等性。有了适合的管理模式,才能有效地促进办学要素的发展,并充分发挥其功能。

二、高职教育管理模式的两种取向

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研究通常采取的分析范畴是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然而这一对范畴对研究当前高职教育的管理问题是不够的,因为高职教育管理所存在问题的范围要远大于这一对范畴,因此我们需要建立更大的分析范畴,更为整体地理解当前高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可以归纳出一对基本的分析范畴,即学校中心管理模式和教师中心管理模式,它们之间的比较见表1。

表1 高职教育两种管理取向的比较

以上从4个维度、9个方面对两种取向的高职教育管理模式进行了比较。造成这两种管理模式的差别的根本原因在于如何看待教师与学校的关系,而不同的管理取向对于高职高等性的发展有决定性影响。所谓大学,有容乃大。关于大学教师聘用问题,蔡元培曾提出过“兼容并包”的思想。这些思想背后所隐含的观点就是:一所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不是因为它有何等宏伟的目标,而是因为它能为具有不同才华的人提供发展平台。只有当我们用这一观点去看待大学的性质时,它作为大学的宏伟目标才能实现,这种大学才能真正具有高等教育性质,否则,无论规模多大,它也只是一个教育公司。在这一问题上,高职与普通高等教育其实是没有本质区别的。

遗憾的是,目前我国的高职学院普遍未意识到这一问题。绝大多数高职学院正在实施的是学校中心管理模式,而且这一模式的特征体现得非常明显。比如我们会看到,在高职学院,课题或奖项申报的第一申报人往往都是学院领导,普通教师作为第一申报人的情况还不是很普遍;即使是由普通教师承担的项目,其对项目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几乎没有多少自主权;学院对外的各种关系和活动基本还停留在学院层面,二级学院都还没有进入,更别说进入到教师层面。教师对高职学院发展的影响力很小,往往成为 学院行政 权力强势 下的“弱势 群体”[4]。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还很短,大多数高职学院的历史还不到20年。高职学院为了实现快速发展,有力地解决发展初期所面临的大量复杂问题,采取学校中心管理模式有其合理性。但在我国高职教育基本体系已初步完善,高职学院正朝内涵建设方向发展的今天,实现管理模式的根本性转型就非常有必要了。实现这一转型,是高职教育体现出高等性的前提。

三、以学校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是高职高等性发展的主要障碍

之所以把管理模式转型放在高职高等性发展的核心地位,是因为学校中心管理模式已成为高职高等性发展的主要障碍。

(一)教师的专业发展内在动力难以激发

高职教育要提升人才培养层次,使人才培养质量真正达到高职教育水准,首先需要使教师能力达到高职教育要求。仅仅借助课程开发是无法解决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问题的,因为课程本身需要教师进行开发,即使开发出了符合高职教育要求的课程,却不具备相应的师资条件,也无法使课程的实施效果达到高职教育要求。一切课程都是教师的课程,脱离了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就会变成文本游戏。这是课程建设的一条基本原理。

高职学院如何获得符合其要求的大批量师资?人才引进、外部培训是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这些途径的确很重要,但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对专业的自主追求,只有普遍地激发了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动力,高职学院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这是目前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大难点,但我们要看到,许多教师在高职学院工作了10多年,其技能水平却不如他们的学生,这是为何?要知道,学院的实训资源肯定是优先向教师开放的。在与高职教师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会明显地感受到其专业发展的被动性,这是高职教师不同于本科教师的重要方面,而这也是高职学院领导者在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上的主要困惑。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高职教师缺乏本科教师专业发展所需要的学术平台,高职教师面对的学生问题较多,他们的职业成就感低等等。但以学校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应该是导致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内在动力不足的根本原因。在这样一种管理模式中,教师只是被视为完成学校发展任务、达到学校发展目标的一个因素,只有当他们在学校发展任务的实现中有作用时其价值才能得到承认,而其自身的专业发展需求不能得到承认,同时也缺乏专业发展所需要的自由度与资源支持。在任何一个组织中,当个体的独立地位未能得到充分认可和尊重时,其自主性便丧失了存在的基础,更何况是高职教师这样一个专业性很强 的群体。

(二)高职学院的管理效率难以提升

高职学院的管理者都有一个体会,那就是管理工作非常繁重,相对本科院校,高职学院管理者的工作负担要沉重得多。然而本科院校的教师与学生规模通常都要远远大于高职学院,为什么规模大的管理工作负担反轻?这就涉及管理模式问题。

高职学院的管理任务主要集中在学院层面,学院领导往往是事必躬亲。虽然在一所高职学院,其二级学院、系、专业也是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层级,要承担规定的管理任务,而且这一层面的管理者往往也比较繁忙,但他们只是学院所布置的管理任务的落实者,甚至只是任务的“二传手”,不能在学院的整体制度范围内独立自主地开展管理活动。学院赋予这一层面管理者的权限比较有限。这是学校中心管理模式的一种非常极端的形式,它不仅导致学院层面的管理任务极为繁重,而且严重影响了高职学院管理效率的提升,是阻碍高职学院办学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高职学院管理体系中的这一问题早已为研究者们所注意到,从而引发了对实施“二级管理”的探讨。研究者们认为,各种日益复杂的挑战,“使得原先高职院校通行的一级管理模式的弊端也越来越大,资源盘活不够,办学成本不断增加,办学绩效不够突出”[5]。然而要真正解决高职学院管理中的这一问题,提升管理效率,仅仅实施“二级管理”是不够的,还必须把有些管理权限下放到教师个体,属于教师个人专业空间的事情应由教师自己依据制度进行管理。

(三)高职学院难以实现教育资源的规模性增长

高职学院作为重要的高等教育机构,要完成好人才培养任务,除了需要大量校内教育资源,如各种教学和活动所需的场所、设备、设施等,还必须大规模地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没有任何一所高水平的大学,其人才培养质量只是靠自身拥有的教育资源所支撑的。高等教育要在社会体系中保持活力,它就必须与社会建立千丝万缕的联系,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进行其人才培养。作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高职来说尤其如此。

高职需要利用的社会教育资源包括与其他高职学院建立的专业关系、与企业工程技术专家建立的专业关系、企业实训资源、企业合作项目、人才需求及其变化信息等等。这些社会教育资源的获取如果仅仅在学院层面进行,那么其数量肯定是极为有限的。或许学院层面在社会教育资源获取方面能通过整合优势力量开发一些有亮点的项目,但这些项目如果没有教师的深入参与,就很难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实质性作用。高职学院要实现社会教育资源利用的规模性增长,并使其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实质性作用,必须改变以学校为中心管理模式,使教师在对外专业关系建立与活动开展中发挥主体作用。

四、高职教育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模式的发展策略

从学校中心到教师中心,是高职学院管理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其复杂性不言而喻,这一过程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从根本上认识到教师中心管理模式在高职高等性发展中的重大意义

高等教育在性质上与中等教育有根本的不同,高职教育相对于中职教育,不仅仅意味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更高,课程内容更为复杂,规模也可能更大,更为重要的是它不只是一种人才培养机构,还是教师事业发展的一种平台。高职教育只有确立了这样一种理念,才能具备大学的大气,体现出高等性,从而吸引到大量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以及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这是涉及高职教育存在的社会基础的根本性问题。这一转变过程尽管可能较为复杂,但其进展顺利与否完全取决于高职学院领导者的决心。高职学院的领导者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实现这一转变的重大战略意义,并制订具体的实施计划。组织部门要注意安排谙熟高等教育特点的干部到高职学院任职。

有些高职学院的领导者认为:教师中心管理模式只适合本科院校,高职学院的管理有其特殊性,只适合以学校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他们顶多主张实施二级管理,但权力必须集中到学校,认为如果给教师过多自主权,学校就会无法管理。这是一种非常短视、狭隘的观点,也就是管理者中心的观点。首先,以教师为中心是整个高等教育的共同规律,高职教育要实现高等性发展,必须认可高等教育的这一特点,这是未来我国高职教育发 展的必由之路。其次,对高职教师能否适应这一管理模式的担心是毫无依据的,只有实施了这一管理模式,才能培养出教师相应的角色与能力。再次,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并非意味着简单地削弱学院的管理权限,而是转变学院管理体系的结构方式与管理方法;更不意味着对教师放任自流,在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中,教师要承担重要得多的任务,面对严格得多的考核,在学院发展中发挥重要得多的作用,从而使高职学院由行政化转向专业化。正是基于这一原因,才把管理模式转变视为实现高职高等性发展的关键途径。

(二)要建立并完善保障教师独立进行专业活动权力的管理机构与制度

要确立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模式,高职学院首先需要彻底转变管理理念,重新定位管理机构的职能,从管理教师实现学院的职责和任务,转向服务于教师本人的专业活动。这一理念的表面意义容易理解,但要真正把握其精神比较困难,而要在实践中真正落实则更困难,当高职学院的各种办学资源还不是很丰富时就愈加困难了。比如对教师课题申报的管理,高职学院的科研管理部门会认为给教师提供课题申报信息,组织教师申报课题就是对教师科研做了服务,然而这是远远不够的。高职的科研管理部门了解哪些教师正在研究什么重要问题吗?申报课题时他们组织专家对教师进行了专业培训和指导吗?他们会积极地对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以适应教师课题研究的需要吗?他们制订了预研究计划以帮助教师做好课题申请的前期准备吗?等等。在其它管理领域中我们可以找到类似问题。只有在大量细节的行动中,才能体现出这种转型的深度。

除此以外,还需要建立并完善一系列旨在保障教师平等参与重大专业事件决策的权力,包括教师聘用、职称评定、大额专业建设经费使用、奖惩制度设计、专业建设规划制订等等。管理服务于教师专业活动,是建立教师中心管理模式的前提,但只有建立起了这一系列制度,使教师在重大专业事件中真正有了平等的发言权,才能确立起教师中心管理模式的真正基础。这些制度的基本形式是重大专业事件决策的委员会制,委员会的意见对重大事件的决策应该是决定性的。现在有些高职学院也建立了一些委员会,如学术委员会、师资委员会等等,但这些委员会或者充斥的都是领导干部,或者领导干部的意见在委员会决策中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这是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侵占,体现了明显的官本位色彩,是高职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领导们总是担心,如果决策权都交给了由教师构成的委员会,决策的公平性还能否得到保证?对此只能给出两点回答:(1)多数人决策未必比少数人甚至是个别人决策风险更大;(2)对于可能出现的一些违反公平性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制度设计予以解决。委员会的建立并不仅仅是组合一些人投票,其中有大量的制度设计问题需要研究。

(三)完善教师考核与聘用制度,落实教师在专业建设中的责任

权力总是与责任相对应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模式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具备自觉而强烈的专业发展责任感,包括积极发展自己专业能力的行动,以及对专业事件公平处理的意识和责任。然而教师是一个矛盾的群体。教师是高职学院建设的主体,他们应该被尊重,学院的发展应当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础,也应该赋予教师参与重大专业事件决策的权力,但许多教师在专业发展上也存在很大惰性,他们满足于日常工作而不求个人能力的发展与专业贡献的提升,对专业事件漠不关心等等。

这就要求高职学院对教师考核与聘用制度进行大幅度改革,落实教师在专业建设中的责任,使他们真正成为高职学院办学的主体。新的考核与聘用制度,主要是打破教师聘用的“铁饭碗”,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评聘制度。对新聘教师,应当给予较长的考察期,不能达到要求的要予以解聘;对于正式聘用后,缺乏专业发展动力与责任感,专业能力停滞不前,长期在专业建设上没有贡献的教师,可通过制度予以降低职称等级、转岗或解聘等处理。对高级职称教师尤其要如此,因为职称越高,他们应承担的责任也越大。许多高职学院领导担心这种改革无法实施,然而这些都是高水平本科院校正在实施的制度。在制度建设方面,高职学院需要积极地学习本科院校的成熟经验。

五、结语

“体现出高等性”应确立为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方向,因为只有当高职教育充分体现出了高等性,才可能培养出高技术的人才,高职教育存在的基础才可能真正确立。然而什么是高职教育的高等性,我们应从高职教育整体办学要素的角度去理解这一特征,而不仅仅是讨论高职人才培养的层级如何才能高。缺乏对人才培养载体的建设,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就只是空中楼阁。因此“高等性”应定位为整个高职学院的发展目标。实现这一发展目标的关键抓手是进行高职管理模式改革,其核心内容就是从学校中心管理模式转向教师中心管理模式。因为以教师为中心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大学精神”的核心所在,这既是由高等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今后的研究可继续深化对转型过程中具体问题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徐国庆.高职教育高等性的内涵及其文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1,(10).

[2]丁金昌.关于高职教育体现“高教性”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研究,2011,(6).

[3]黄柏江.高等性:高职院校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翼[J].江苏高教,2011,(2).

[4]刘敏,胡耘通.高职院校学术权力异化及其矫正[J].社会科学家,2014,(9).

关键路径分析 篇6

关键词:文化资源观,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资源双重属性

现阶段,一方面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模式仍以文化资源为依托;另一方面我国虽是文化资源大国,但却是文化产业小国。这种现实和反差要求我们深入思考与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有关的一切课题。笔者认为关于这一课题研究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探讨如何树立科学的文化资源观。

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基础性、核心性的要素。树立科学的文化资源观并不会直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但可以肯定地说,缺乏科学资源观的引领,必然严重制约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资源观的树立应该从微观和非微观两个层面来探讨,微观即是指某一文化体系内部的每一个个体,非微观包括宏观和中观两个层面。

1 关于微观层面树立科学文化资源观的关键路径分析

对于某个文化体系中的个体而言,文化资源与其说是一种资源,不如说是一种生存的环境,是与每一个个体息息相关的一种存在,是个体承继民族文化历史的依据,也是个体发挥文化创造力的源头。因此从微观层面上来看,树立科学文化资源观的核心就是要对文化资源持有一种明确的态度,并坚持积极的作为。

1.1 增强文化自觉意识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对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诸多问题的文化反思,具体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在对自身文化有自知之明的基础上,了解其他文化及其与自身文化的关系”,(1)其核心就是如何正确处理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问题。关于文化自觉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

1.1.1 文化自信

伴随着文化全球化的不断增强,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压力与危险,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严峻。面对这种困境,笔者认为我们首先需要坚定一个态度,那就是文化自信。

所谓文化自信,是指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发掘自身文化资源的优势,不是盲目地自我感觉良好,也不是自卑地认为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资源一无是处。只有建立在文化自信基础上的文化审视,才是客观公正的;只有建立在文化自信基础上的文化开发,才能够深入挖掘自身文化资源的内涵和特色。

1.1.2 文化反省

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众多的历史文化资源与今天的时代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说文化自信是让我们重新认识民族文化资源与世界文化资源的关系,那么文化反省就是让我们清醒地了解历史文化资源与现实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

用今天的眼光和需求去重新思考历史文化资源,从而找到这种资源在今天社会的准确定位。把不合时宜的文化资源剔除,对需要改进的文化资源进行调整,把那些对我们今天仍然具有深刻文化意义的文化资源充分保留并发展下去,这是我们通过反省应该对历史文化资源做出的时代的回答。

1.1.3 文化努力

文化自信和文化反省更多地关注已有的文化资源,而文化努力是关注未来的文化资源,是文化资源不断丰富的不竭动力。所谓文化努力就是要充分调动全社会每个个体的文化创造能力,不断在原有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文化资源,从而保证文化资源的源源不断。文化努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主观的文化努力,即要求个体积极投入到文化创造的过程中,不满足于现存的文化资源,努力学习文化及各种相关知识,不断调动自身的文化创造力,从而去创造更多的文化资源;二是文化努力的客观条件,首先,社会的包容要为文化资源的创造者提供强有力的情感支持,其次,只有教育体系的开放才能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创造者的创造性,最后,创新风险保障机制要最大可能地为文化资源的创造失败买单。

1.2 提升文化责任感

责任是一个有担当能力的人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的角色义务和对自己行为承担的后果。每个人都是权利主体,同时也是责任主体。在个体的社会文化生活中责任同样存在,对于当下文化资源产业化大繁荣的时代,这种文化责任显得尤为重要。提升个体文化责任感有三方面认识需要提高。首先,要对文化资源有兴趣,兴趣是一切行动的源动力,一个文化个体必须对文化资源本身产生兴趣,从而才能长时间地关注、钻研并进一步开发创造新的文化资源;其次,要对文化资源有所谓,文化资源并不是某个地区某个国家某个民族所独有的,而是属于全人类的共同文化财富,文化个体要从这个高度去把握文化资源之于我们的重要性,而不能对文化资源的破坏、损失和浪费视而不见,要有极强的文化参与意识;最后,要认同文化资源的意义,从宏观上看,文化资源是人类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每个民族特有的文化记忆,从微观上看,文化资源是每个个体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不可割舍的文化情结。

只有提升了个体的文化责任感,才能提高文化企业的文化责任感,才能提高文化管理机构的文化责任感,也才能全面提高全社会的文化责任感,从而为文化资源的发展倾注更多的热情和贡献更多的能量。

2 关于非微观层面树立科学文化资源观的关键路径分析

2.1 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由于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实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文化资源的开发也进入到如火如荼的热潮中,在这场热潮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急功近利的庸俗化开发;二是竭泽而渔的掠夺式开发;三是模仿重复的低层次开发。(2)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化资源的文化属性,只从资源属性出发,因此只注重开发,而忽视了保护。与此相反,也有一些文化资源虽然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却始终处于文化发展的边缘地位,无法引起更多受众群体的关注,几乎到了僵死的境地。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正确认识到文化资源的资源属性,单从文化属性出发,一味地关注保护这一问题,结果导致文化资源不能够与时俱进地适应现代人的文化生活,最终只能走向死亡。

综上,科学的文化资源观首先需要厘清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保护是第一位的,但却是动态的开发性的保护,而不是僵化的隔离性的保护;开发是保护性的开发,通过开发提升文化资源的社会影响力,扩大文化资源的受众群体,从而使文化资源的生命周期得以延长和发展。(3)

2.2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从文化资源的文化属性角度看,文化资源的主要功能应该包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促进全民文化素养的提升,塑造国民的文化气质和文化性格,构筑整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这些功能概括起来就是所谓的社会效益。

从文化资源的资源属性角度看,文化资源的主要功能应该包括: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提供必要的条件,创造相应的经济价值,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拉动国民经济的全面增长。这些功能概括起来就是所谓的经济效益。

既然文化资源具备双重的属性,那么对于文化资源的开发来说,就不能只注重其经济效益的提升,而忽视其社会效益的发挥,应该在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力图寻求一种“双赢”的开发模式。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的文化内涵,采取多样化的开发手段,利用多种传播途径,通过差异化获得市场的认可,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2.3 政府管理与市场运作的关系

通过市场运作手段来开发文化资源可以给文化资源带来两个方面的积极影响:一是为文化资源的生存提供条件。一方面,文化资源的市场运作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从而解决文化资源的保护成本问题;另一方面,市场运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文化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使得多种文化资源进入到开发的视野。二是为文化资源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可能。文化资源一旦进入文化市场,其资源本身所蕴含的某些要素就将被发掘、放大、复制,并逐渐形成可观的文化现象。但是,市场运作是一把双刃剑。首先,文化资源市场配置的经济目的导致许多优秀的文化资源边缘化,使得很多文化资源面临死亡的危机;其次,为了迎合文化消费者的需要,市场会自动渲染和夸张文化资源的某一部分内容,从而导致文化资源的异化;最后,文化资源的过度市场化会产生拥挤和环境破坏等一系列的负外部性效应,对文化资源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为了解决文化资源市场运作这一困境,我们需要引入政府管理这一手段。笔者认为针对市场运作的不足以及文化资源的双重属性,政府的管理手段应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4):一是建立健全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的法律法规体系,让文化资源的市场运作有长效的约束机制;二是增强经济手段,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对市场运作不愿意参与或者无力参与的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政策倾斜,从而促进文化资源多样性的发展;三是通过质量手段有效限制过度开发以及文化资源市场运作外部性问题,一方面严格审批制度,避免过度或重复开发,另一方面通过对开发活动征税,减少市场经营者过度开发的冲动,使得文化资源能够可持续开发和发展。

只有切实从微观和非微观两个层面树立科学的文化资源观,才能有效引领文化资源自身的发展及产业化的壮大,从而获得文化与经济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①费孝通.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思想战线,2004(2).

②黄永林.论民间文化资源与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关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

③姚伟均.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业——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4.

关键路径分析 篇7

一、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关键因素

通过对大学生的创业环境、创业现状、创业者的特征、创业者接受的教育、创业过程中的普遍问题进行分析后, 笔者认为, 影响大学生创业和创业成功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大学生创业者自身因素

首先, 大学生由于长期接受应试教育, 不熟悉经营的“游戏规则”, 缺乏必要的创业基本知识和技术 (包括网络技术、营销、财务、人员管理、物流等) 。第二, 大学生创业者普遍缺乏社会经验和工作体验, 对创业通常处于理论认识阶段。[2]第三, 创业心态没有摆正。很多创业者具有很高的创业热情, 对创业结果的期望很高, 但在挫折和困难面前容易退却言弃。[3]

2. 创业文化因素

不同地区的风俗和文化对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态度产生了较大影响。例如, 江浙沪的个体商人较多, 创业氛围浓厚, 这有利于大学生萌发创业意识, 使其树立创业目标。另外, 这样的学生更容易在创业过程中得到周围亲戚、朋友等的支持, 对其心理的影响无疑是一种正面的支持。而且, 具有创业意识的人容易集群, 并形成创业团队。众所周知, 大部分创业者都是通过团队的形式实施创业活动的, 团队成员间的交流讨论能使创业项目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相反, 在创业氛围较淡的地区, 创业者孤立无援, 不能得到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即使有了良好的开端, 要想坚持下去, 不论从心理支持角度还是实践角度看都很困难。

3. 创业教育因素

教育 (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和引导、创业能力的形成与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不完善和创业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 往往使创业教育的效果没有达到理想状态。[4]虽然创业辅导教育在各个高校已经实施, 但在具体开展过程中, 辅导范围过窄、可持续性不够、辅导内容过泛且可操作性不强、配套的咨询和服务措施没有跟进等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质量。

4. 创业政策因素

政策导向和具体政策措施是大学生创业的前提和保障。为支持大学生创业, 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 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对打算创业的大学生来说, 了解并善于利用这些政策, 有助于其更稳更快走好创业的第一步。目前, 政府和学校的政策扶持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大学生创业支持和鼓励, 使很多大学生创业者投入到创业热潮中来。

5. 创业资金因素

资金落实问题是阻碍大学生创业的一大门槛。[5]创业必然需要启动资金, 而绝大多数大学生自己没什么积蓄, 因此, 大部分创业项目的起步都是靠父母支持。有调查显示, 有四成大学生认为“资金是创业的最大困难”。的确,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资金, 再好的创意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 大学生要开拓思路, 多渠道融资, 除了政府、学校的大学生创业资助, 还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或个人合作, 进行技术入股、前期兼职收入积累, 利用银行贷款、民间借贷、自筹资金、风险投资、创业基金等各类融资渠道。

6. 创业人脉因素

人脉的积累和利用是大学生创业者的又一大难题。由于创业前期的起步难度很高, 通常最初的一段时期内盈利较少, 甚至未见盈利, 因此应善于开拓、积累和利用家人、同学、朋友或亲戚等的人脉关系。在创业之初, 大学生创业者必须学会整合资源, 利用人脉获得一定的便利, 并借此为企业创造利益。因此, 要想创业获得成功, 创业者必须懂得如何运用人脉关系。如果有亲戚朋友做相同的行业, 一开始可以跟着学跟着做, 不必急于创业, 等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再开始创业, 肯定能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路径

针对上述因素, 笔者认为, 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 可从下述几方面入手。

1. 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指导体系

要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创业教育指导体系。一方面, 扩大教育覆盖面, 开展针对性个别指导。目前创业教育仅针对少部分的学生群体, 持续时间不长。因此, 指导面向对象的覆盖率要提高, 将短期教育转变为贯穿大学生活甚至延续至毕业后一定阶段的长期教育。另一方面, 以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是走过场, 主要停留在唤起创业意识和基本的政策解读上, 对于如何准备创业、怎样创业、创业成功的关键要素和具体实践方法等没有详细阐述和分析。因此, 教学内容的设置要达到开放性和灵活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另外, 学校要构建并优化专门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为创业教育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 学校或教师在充分整合社会创业资源方面也有待加强, 只有与社会企业等合作, 才有可能实现创业教育指导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 提高大学生创业者自身的创业素质

首先, 培养积极、进取的心态对于大学生创业者成功创业很重要。通过学校的培训教育和创业指导, 大学生萌发自我就业意识, 积极地做调研准备, 在创业的初期和困难时期能坚持并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在遇到困难时, 还要有应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 要培养随机应变的能力。对于一个成功的创业者而言, 他必须学会在复杂社会环境中能够随机应变, 敏锐地发现并抓住机遇, 将风险和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转化为对自己有利的因素。这就要求大学生创业者持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为创业奠定基础。再次, 要提升大学生创业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水平。具体地讲, 创业者要主动汲取知识和创业经验技巧。创业者要掌握各个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包括营销、法律、金融、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法规等知识。另外, 由于社会经验、实际管理经验、投资经营实践等等是可以间接习得的, 因此, 大学生创业者要不断学习前人的经验和做法, 以弥补认识和能力上的不足。这样, 大学生创业者就可以对创业有基础的认识, 在创业过程中能少走弯路。

3. 营造大学生创业文化氛围

学校应努力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 鼓励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业交流, 参加创业协会, 做创业尝试, 还可以参与创业比赛等。学校可以搭建创业平台, 开办创业园并规范管理;设置勤工岗位或提供实习机会, 帮助真正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挣得一些收入以作创业启动资金, 并积累一定人脉;要求大学生在学校期间, 通过参加学生组织, 例如学生会、创业协会等, 扩大交际面, 结交在创业方面志同道合的朋友;还有, 为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或创新项目等提供指导和服务。[6]

[编辑:苏慧]

摘要:在分析影响大学生创业关键因素和困境的基础上, 提出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者的创业教育路径, 以期为高校加强创业教育、政府鼓励创业教育和创造良好的大学生创业环境, 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能力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成功,关键因素,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1]李研.大学生自主创业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4) :173-174.

[2]陈捷.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状况研究——以杭州下沙大学城高校为例[J].才智, 2009 (1) :240.

[3]邹社校.大学生创业品质及培养[J].长江大学学报, 2009 (4) :101-103.

[4]张心悦.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商场现代化, 2009 (27) :196-197.

[5]王宏伟.高等职业教育市场营销专业自主创业能力培养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24) :94-95.

上一篇:微信网络营销下一篇:边界积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