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竞争格局

2024-09-29

超竞争格局(精选9篇)

超竞争格局 篇1

一、主题公园竞合机制的构建

现代旅游市场环境已经进入超竞争市场格局, 即竞争格局也由对抗性竞争、宽容性竞争演变为现在的竞合格局。竞合的概念最初是由亚当·布兰顿伯格和巴里·纳尔布夫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的, 其实质是实现企业的优势要素的互补, 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即为竞争而合作, 靠合作来竞争。主题公园是为了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休闲娱乐需求需要和选择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游园线索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目的地形态[1]。在这样竞争格局下, 主题公园的发展不再是一方受益一方受损的“零和游戏”而是双方获益的“正和游戏”, 是竞争中有合作, 通过合作达到双赢[2]。

从旅游角度研究竞合机制, 最初主要是从空间概念上就旅游区域之间关系提出来的, 如我国陶伟、戴光全 (2002年) 在以苏南三镇为例探讨区域间的竞合机制时, 提出竞合是指基于竞争前提下的有机合作, 其实质是推动和实现区域旅游的一体化, 竞合机制对协调旅游空间竞争和空间合作的关系起到显著的协调作用[3]。吴泓 (2004年) 等以淮海经济区为例进行了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 探讨了区域旅游竞合的理想组织模式和理想行为机制[4]。史春云 (2005年) 认为区域旅游空间竞合是如何在不同旅游区域之间建立一种稳定和谐、互惠共赢、动态平衡的空间竞争与合作关系[5]。

笔者在基于空间概念提出竞合机制基础上, 借鉴经济学和相关竞争理论, 这样理解竞合机制:在承认竞争和利益冲突的前提下, 旅游利益主体之间主张将局部的对立变成更大空间的共存, 着眼于发展和保护共同的优势, 强调从竞争中产生新的, 创造型的伙伴关系, 通过利益共享和义务共担, 寻求双方或多方共存共享和互惠共赢, 构筑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 从而获得任何单个一方无法达到的高水平和整体的最大利益。

就主题公园来讲, 理想的竞合机制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 主题公园以市场为导向, 在政府引导、社区参与下, 按照一定的条件在基于竞争的前提下与相关利益主体开展有机合作, 寻求互惠共赢, 形成统一和谐的整体, 从而在加强整体的实力同时也提升了各自的竞争力, 实现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下部分将是基于该图具体说明主题公园竞合机制。

二、主题公园竞合机制动因

(一) 加强竞争地位和激发企业活力

从降低成本、改进产品、组织创新和跟上技术变化潮流来说, 有活力的竞争者扮演着一个重要的激励角色, 它能激励和训练自己提高水平, 提高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从中国大部分主题公园的生命周期来看, 都比较短, 因此主题公园如果能够与合适对象结成竞合关系, 能够激发企业活力, 提高创新能力, 加强企业的竞争地位。

(二) 实现资源共享, 获得成本优势

主题公园与各利益主体进行合作, 相互之间通过共享资源设施, 实施一体化的开发, 形成“规模经济”来减少资源浪费;通过开发技术和方法的交流获得学习效应来提高效率从而降低开发成本;通过共享品牌形象, 共享销售队伍、销售渠道来降低广告费用和销售成本。

(三) 协助细分市场开发

旅游市场的开发存在着“搭便车”的现象, 单个旅游企业没有实力也没有动力去开发某一个区域旅游市场, 由于主题公园与竞合对象在资源条件、市场特征上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对整体市场的开发都有共同的诉求, 因此, 如果通过政府引导, 主题公园与其他企业或旅游主体进行合作, 在开发整个区域市场的同时, 能够协助自己开发某一细分市场。

(四) 增强抗风险能力

单个旅游企业由于自身的实力和资源条件的限制, 不可能都能满旅游市场的需求, 如果利用合作伙伴的各自优势共同开发产品, 变小的船队为大型“航空母舰”来提高整体的实力, 这样可以抵抗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主题公园一般投资都比较大, 对客源流量的要求都比较高, 通过与资源相近或互补的企业进行合作, 可以加强整体实力, 从而带来稳定可观的客源, 增强个体的抗风险能力。

(五) 塑造区域整体吸引力, 实现互惠多赢

单个旅游企业的存在着资源单调薄弱、产品结构单一等缺陷, 无法提供市场需要的所有旅游产品, 也很难形成对某个市场足够的、持久的号召力;同时如果利益主体相互孤立, 恶性竞争, 必然会损坏整体利益, 最终恶化自己的生存环境。在竞争的前提下实现合作, 就是在立足于企业自身的优势基础上, 把企业之间在资源上的互补性或共同性发挥出来, 从而打造出富有生机、特色鲜明、产品丰富的区域性旅游大板块, 提高区域的整体吸引力, 实现互惠共赢。另外, 这种互补与结合, 使区内联系更加密切, 旅游环境进一步改善, 旅游合作更易实现, 从而促进了区内旅游发展的良性循环。主题公园作为一个重要的旅游吸引物, 要形成长久的市场号召力, 一是要立足于自身的发展, 进行产品和市场改革创新, 提高竞争实力, 二是要依托区域的整体发展实力, 而区域的整体实力的提高有赖于各相关企业的竞争合作来实现。

三、主题公园竞合对象分析

(一) 供方

这种市场力量包括为主题公园提供资源、信息、设施、服务以及日常运营所需的上游企业或个体, 如水电公司、电信公司、营销广告公司、娱乐设备公司等。供方企业是主题公园维持运营的基础, 从业务上, 它们与主题公园是一种合作关系, 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在利益的分配上存在着竞争的关系, 因此主题公园在制定竞合战略时, 要充分考虑到这部分的市场力量。

(二) 买方

这种市场力量包括旅游批发商、旅游零售商、代理商等旅游企业以及旅游消费者, 如各大中小旅行社、旅游代办处、公司购买者、个体旅游者。主题公园和它们存在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 竞争的关系体现在利益的分配上, 由于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 使各方竞争的焦点体现在利益的分割上, 合作主要体现在旅游业务经营上, 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才能保证旅游活动正常进行。

供方———主题公园———买方, 构成了主题公园的一个产业链条, 其中供方是上游, 是其运营的基础, 买方位于产业链的下游, 是其生存之本。

(三) 替代者

主要指与主题公园提供的旅游产品存在替代关系的企业或实体, 它们之间在客源市场和销售收入竞争体现着此消彼涨的关系, 但是提供的产品却在质上不同的。例如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和博物馆就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替代性的关系, 二者也是存在竞争和合作关系, 竞争显而易见, 合作主要表现由于替代性关系都会消弱彼此的竞争地位, 二者都有合作的愿望。

(四) 互补者

互补者是指与主题公园在旅游业务上存在着互补结构的企业或实体。一次旅游经历主要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活动, 主题公园可能提供了游和娱服务, 而提供吃、住、行、购等服务的企业或实体就和其构成互补关系, 如交通公司、各级饭店、各类餐馆、商场、购物中心等。它们之间在市场上的关系合作的层面更大一些, 但在资源和利益的分配上也存在着竞争的关系。

(五) 同行业者

主要是指与主题公园提供相同或类似的旅游产品的企业或实体, 如其它主题公园、旅游景区、旅游吸引物等, 它们在市场上以竞争的关系来表现, 但是面临共同市场环境的变化也有合作的要求。

(六) 潜在进入者

主要是指在当前还没有与主题公园表现出竞合关系, 但是未来对主题公园在市场的竞争地位产生影响的企业或个体。

主题公园的竞合强调了市场力量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依赖关系, 在现实经营中, 企业与各相关市场主体之间存在着既竞争又合作的微妙关系, 这种关系的动态发展会受相关主体的经验、愿望、态度、行为的影响, 并通过各方的相互作用得到推动与强化。

从合作途径看, 具体考察主题公园与各种市场主体的关系, 可以找到多种合作机会, 只要适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就能发现并成功运作其中存在的多赢共生模式。例如:与互补者合作, 通过为顾客提供配套产品或系列服务, 更好地满足企业目标顾客的需要;与同行业者合作, 共同突破行业市场规模性拓展的障碍, 争取更多的行业顾客, 得到更强的投资支持;与潜在进入者结盟, 增强企业自身在行业中的实力地位;与替代者合作, 抓住新的市场发展机会。当然, 要保证这些合作的成功, 其基本前提是找到适当的制度安排方式, 保证通过合作能够提升参与各方的共同利益, 并做到在合作各方之间合理地分配由合作所带来的利益。

四、主题公园竞合机制实施基础

对于旅游竞合的实现条件的研究, 陶伟 (2002年) 在以苏南三镇为例探索区域旅游发展“竞合机制”时, 提到实施竞合机制一般条件包括:一是旅游资源条件;二是旅游者对整个区域的认知程度;三是基础设施条件;四是旅游活动条件。王兴水 (2003年) 在论及粤西与海南的旅游竞合机制实现条件, 更为细化: (1) 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2) 旅游资源条件; (3) 旅游区的知名度条件; (4) 基础设施条件; (5) 旅游活动条件; (6) 合作基础条件; (7) 其它条件, 如管理水平、服务水平等。吴泓 (2004年) 在以淮海经济区为例, 从共生理论的角度提到区域旅游竞合的条件包括:旅游资源的相似性或互补性以及空间的接近性或联系的便利性;有文化或政治上的联系, 或者资源市场等要素上的联系, 服务设施基本配套;旅游者对区域的认知程度较高;同类旅游地的相似程度或异类旅游地的互补程度等。

以上对旅游竞合条件的研究是以区域旅游为研究对象, 从宏观的角度出发的提出来的, 对于以主题公园为微观研究对象来探讨竞合条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笔者结合主题公园的具体特点, 认为在探讨主题公园竞合的实现条件时应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一) 资源特征

区域内能够实现竞合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区域内存在着一定数量的与主题公园在资源特征具有相似性或互补性的旅游企业, 且具有一定吸引力, 能够在市场上产生影响。在同一区域出现的相似性旅游资源, 通过整合能够将旅游产品做大、做精, 使它们构成了完整旅游活动空间的重要元素, 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总体效益。资源条件或者功能结构上存在着差异性以致于形成互补, 可以扩大区域旅游的产品种类, 丰富区域旅游活动的内容, 提高区域整体吸引力。

(二) 市场条件

主题公园不同于一般的休闲旅游度假区, 它的高投入和娱乐性决定了它需要积聚人气, 达到一定的规模, 保证有良好的客源市场条件, 这是主题公园存在发展的基础, 只有立于这个基础上才能谈实施竞合。而竞合能否真正实现还取决于该区域市场机制是否比较健全, 企业能否保持自己市场的主体地位。如果市场规模小, 企业没有独立地位, 竞合就没有动力因素可言, 勿论实现了。

(三) 空间联系

主题公园竞合的实现条件在空间联系方面体现在:一是空间距离的相邻性。空间的距离往往会制约联系的紧密程度, 空间的距离越大, 则联系所需的时间和环节就增多, 费用增大, 产生相互作用的阻力就增大;二是旅游交通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状况。旅游业的发展对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的依赖性十分明显, 否则, 即使在资源条件上有合作的基础, 由于不能解决旅游者的吃、住、行等问题, 竞合也难以实现。按照产业集群理论, 大量密切联系的企业等市场主体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或者空间联系比较方便, 这种地理优势直接后果是有利于知识获取、市场形成、信息的共享, 更易构建旅游合作体系。

(四) 产业关联

对于一家主题公园来说, 如果身后没有相关产业支撑, 周边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的旅游区域空间, 该主题公园的长远和良性发展就缺少足够的基础。相反, 如果主题公园所在的区域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在空间上集聚了一批资源上相似或者互补型企业或主体, 产业体系比较完善, 产生了产业的关联度和竞争力, 容易形成竞争合作的关系。

五、主题公园竞合机制运行保障

主题公园的竞合是置于区域整体发展的框架之中, 通过这种机制使各利益主体之间形成稳定和谐、互惠共赢、动态平衡的竞合关系, 联手打造具有强势竞争力的区域旅游共同体, 建设富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最终实现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该机制的运行要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 在区域旅游的整体发展背景下, 以市场交易为基本方式, 以政府为引导力量, 注重社区参与, 采取相应的竞合战略, 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6,7,11]。

(一) 企业的主体地位

在现代市场经济时代, 要确立企业在实施竞合时的主体地位, 政府不能越俎代庖。采取竞争与合作战略是企业应付竞争的一种策略化的选择, 是其自愿、主动、积极、自觉的行为。企业作为竞合战略的主体, 在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中, 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 不断优化自己的产品结构, 提高自己的竞争素质。主题公园作为现代旅游目的地的一种新型形态, 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巨大, 政府应该为其在市场中主体地位的发挥创造条件, 扫清障碍性因素。

(二) 市场主导

提倡市场导向, 并不是要一味的迎合市场的需求而摒弃本身的资源特色实施竞合, 相反它是在尊重自身的资源条件的基础上,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与各利益主体实行竞争合作, 进行保护性、协调性开发, 平衡产业结构, 提高整体效益。主题公园在实施竞合时, 要弄清自己的核心资源条件, 研究市场的需求状况和未来的变化趋势, 在通过与其他企业竞争合作中, 发挥自己的核心优势, 来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 主题公园实施竞合是立足于自身的基础上, 以市场为主导的机制, 二者是相互结合, 不可割裂。

(三) 政府推动

主题公园与其他利益主体实施竞合, 离不开政府力量的引导和推动。首先, 区域内竞合实现的重要条件是空间联系具有便利性, 而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是个体企业没有能力也不愿做的, 同时旅游资源公共物品属性, 需要政府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 参与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其次, 进行竞合的企业个体如果在地域上的跨越行政界线, 只有政府出面统一协调, 在出台政策、制定和修改有关地方性的旅游法规及其实施细则上, 向区域合作倾斜, 才能打破行政界线, 实现区域的联合, 形成资源的合理利用, 也才能真正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最后, 旅游产品具有综合性, 主题公园在实施竞合时必然涉及多个行业和部门, 这就需要政府利用自己的角色进行有效协调。

(四) 社区参与

主题公园实施竞合强调市场主导和政府推动, 决不意味着仅有企业、政府与市场, 而社区居民就成为局外人。相反, 这种竞合具有广阔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需要社区的关心、支持和参与。理想的竞合机制, 是企业、政府、社区三方共同参与的, 在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 使得三方关系稳定和谐, 从而达到互惠共赢。

六、结论与讨论

主题公园竞合机制是以市场为导向, 在政府引导、社区参与下, 按照一定的条件在基于竞争的前提下与相关利益主体开展有机合作, 寻求互惠共赢, 形成统一和谐的整体, 从而在加强整体的实力同时也提升了各自的竞争力, 实现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主题公园的竞合研究需要把主题公园置于一定的区域背景下进行探讨的, 因此主题公园的竞合已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企业间的竞合, 这种竞合同时具备的广泛的空间特征[8,9,10]。总体上讲, 笔者研究还只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分析, 很多方面还需进一步的深化和探讨, 主要有:

(一) 主题公园竞合对象的具体识别

实施竞合的重要一个方面内容是要搞清楚主题公园需要竞合的对象, 竞合对象既可以表现为经济主体, 也可以表现为政治与文化主体, 既可以是独立的主体, 又可以是包含各个独立主体的区域联合体, 因此真正适合企业的且具操作价值的竞合对象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 主题公园竞合的运行机制

在对运行机制探讨中强调了政府与社区力量的作用。对于政府扮演的角色, 如是主导还是引导, 在旅游业发展程度不同的地方也许定位是不一样的, 在旅游业不成熟的地方, 强调政府主导也许更有意义。另外, 采取何种形式让社区参与这种竞合, 发挥其作用, 各种地区情况不同, 也需进一步探讨。

(三) 竞合实施效果的评估

从理论上讲, 竞合机制的运行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 对竞合的探讨不能停留在机理、竞合形式、竞合战略等阶段, 还要延续到战略实施后, 因此就需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竞合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而这将是今后探讨旅游竞合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董观志.旅游主题公园管理原理与实务[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2000.

[2]华侨城集团.21世纪中国主题公园发展论坛[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3.

[3]陶伟, 戴光全.区域旅游发展的竞合模式探索:以苏南三镇为例[J].人文地理, 2002 (4) .

[4]吴泓.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J].经济地理, 2004 (1) .

[5]史春云.区域旅游竞合研究进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5 (5) .

[6]尹贻梅.旅游空间竞争合作分析模型的构建[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3 (2) .

[7]陈建斌.区域旅游竞争力分析[J].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1 (3) .

[8]张凌云.旅游地空间竞争的交叉弹性分析[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89, 5 (1) .

[9]Fagence M.Regional Tourism Cooperation[J].Annals ofTourism Research, 1996 (3) .

[10]Knight J.Competing Hospitalities in Japanese Rural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6 (1) .

[11]Braun B M, Soskin M D.Theme Park Compet-itive Strategi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9 (2) .

超竞争格局 篇2

第一节中国印刷市场竞争格局区域分析

一、珠三角

珠三角是我国印刷业起步较早、发展迅速的地区,以港澳台及发达国家印刷企业的大举落户为强大动力,以应用最新技术为保证、以外向型、高档印刷为发展目标、以地方政府全方位支持和规划为支撑,以此形成了全国公认的珠三角模式,造就了占据全国印刷业十个第一的广东印刷业。

1、印刷企业数占全国第一,根据行业统计,截止到2003年6月底,全省共有印刷企业14723家。作为核心地带的珠三角自然是这些第一主要创造者。

2、民营企业数占全国第一;灵活的机制、敏锐的市场反应是紧跟国际市场潮流的保证。

3、三资企业数占全国第一,广东现有三资企业1600家,约占全国2284家三资企业的70%;三资印刷企业所占的工业产值占全省印刷的40%以上。

4、行业产值占全国第一,占全国30 %;

5、印刷加工出口额占全国第一,占全国总出口额的三分之二;外单已成为珠三角印刷企业的主要业务来源,外向型经济已经成型。这是珠三角具备的最

6、采用新技术及进口印刷设备占全国第一,广东省不管是用汇量上还是引进设备台(套)上均为全国第一;

7、CTP拥有量占全国第一,截止到2003年9月底,CTP全国拥有量为226台,其中广东省拥有129台,占57%;

8、印刷企业100强占全国第一,中国印刷企业100强“排行榜”中广东省就有31家印刷企业入围;拥有像虎彩集团、雅图仕、张家边集团等一大批产值超10亿元的大型印刷企业。

9、经济效益全国第一,据广东省印协提供的数字,省印刷企业年利润为50多亿元;

10、重视印刷企业文化建设全国第一。

可以预见,在今后五年内,珠三角印刷企业仍将是全国印刷企业的排头兵。最近,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提出要联合香港将珠江三角地区打造成国际性的印刷中心,已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提出了报告。这个思路得到了珠三角印刷业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广东省政府03年通过的广东省文化大省的建设纲要中,已正式列上了在“珠三角建设国际性的印刷中心”的内容。同时,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按照新闻出版总署的要求,已经印发了《关于“十五”后三年印刷业总量结构布局的规划》,提出了今后重点项目就是在珠三角建设国际性的印刷中心。

二、长三角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印刷产业发展也十分迅速,年销售额以15%速度增长,上海现有印刷企业1600家,三资企业200家,有高速商业轮转机有20台,居全国第二;2003年上海印刷工业产值已达200多亿元,而江苏、浙江都超过了200亿元。在全国印刷业总产值中,长三角地区占有近1/3的份额。

中国印刷企业百强中,该地区有33强,年产值87亿元,两项都超过珠三角地区。2000年,印刷业被上海市政府列为6大都市型产业,并加以扶持。闸北区经市政府批准,将印刷业作为“一区一业”的特色产业;普陀区建立了上海国际包装印刷城;闵行区大力发展印刷包装业:浦东新区专门制定了区印刷业十五发展规划。

长三角之所以受到广泛的关注,是因为它代表着中国经济和中国印刷业的未来。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有雄厚的资金积累。200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前10名中,上海高居榜首;在全国经济实力最强的35个城市中,长三角占了10个;在最新选出的全国

综合竞争力10强城市中,长三角领走4席。目前,长三角地区创造了18%的国内生产总值。在2002年的全国财政收入中,长三角地区的贡献份额超过了1/4。轻工、电子等制造业发达,已经成体系;区域内有多家国家级开发区、外向型经济渐成主导力量。

中国金融、商业、工业中心。据统计,世界前500强企业之中已有半数以上进入上海;截至2003年5月,已有32家跨国公司将总部放在了上海。亚洲包装中心已定在杭州建设;会大大加强长三角的地位,吸引更多的外资企业进驻。从而使长三角成为“内地印刷速度增长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板块之一”。

三、环渤海经济区

以京、津为核心的环渤海经济区印刷业增长在加快,北京市拥有2l台商业轮转机,居全国领先地位。北京是全国最大的出版物基地,集中了全国41%的出版社、20%的期刊和10%报社,书报刊出版总量占全国的30-40%。北京现有印刷企业1748家,以国有企业为主,三资企业108家,年产值89亿元。环渤海城市发展区目前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于珠三角和长三角。从未来发展上,一是在该区域内重量级的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一直没有形成。二是圈内合作谈的多,落实的少;三是区域内印刷制造业配套体系没有形成,外向型企业少,规模较大的企业少。因此,要把这个“圈”画成型,还需在区域政策协作上下功夫。

三个三角,特别是珠三角,为我国印刷业的发展明确了道路。即:

1、充分认识三资企业在印刷行业的龙头的作用,它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又带来了科学管理、又带来了了客户订单,以及资金。

2、引进和采用最新技术是行业和地区发展关键,技术本身就是产品品质的重要保证,技术又是时间和效率的代名词,是及时交货的保障,又是单位成本低于竞争对手内在原因。珠三角地区CTP、高档胶印机的保有量在全国都占有40%以上的比重。可以说谁先采用了先进技术,谁就有了竞争优势。

3、发挥民营经济的促进作用,着力进行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

4、向外向型经济发展。广东出口加工占全国三分之二,其充分利用港资、外资大举进入的机会发展外向型印刷经济。WTO后,也给其它地区的印刷业带来了机会。

第二节中国印刷行业竞争态势分析

一、印刷企业的改革正在不断深化

印刷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国有经济成份逐步缩小,混合型所有制经济正在不断扩大。

据9万家印刷企业统计,国有和集体企业占34.5%,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制公司、外资和中外合资公司占21%,个体、私营企业占39%,已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印刷企业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二、区域性印刷产业带正在加速形成与发展: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两个印刷产业比较发达的区域产业带已初步形成,并正在加速发展。广东省2003年的印刷业销售额已达到700亿元,已成为广东省支柱产业之一,全省企业数量、销售额、三资企业数量、民营企业数、出口额、引进设备、CTP拥有量、经济效益等十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拥有像虎彩集团、雅图仕、张家边集团等一大批产值超10亿元的大型印刷企业。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印刷产业发展也十分迅速,上海将印刷业列为都市型工业,年销售额以15%速度增长,江苏、浙江两省印刷业产值均超过200亿,并已形成南京、无锡、苏州、江阴、杭州、温州、宁波等中心城市为纽带的产业链群体,印品市场覆盖全国。以京、津为核心的环渤海经济区印刷业也在加快掘起,北京市拥有21台商业轮转机,居全国领先地位。随着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与措施的逐步到位,东部发达地区的印刷企业(包括外资企业)也将会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和联动开发带动中部、西部地区印刷

业的发展。

第三节中国烟包市场态势分析

一、随着烟草大企业集团的逐步形成,卷烟品牌将超大幅度减少,烟包生产集中度趋高到2003年底,国内年产量10万箱以下的小烟厂将全部关闭,10-30万箱的烟厂也将在近两年内被30万箱以上规模的大卷烟厂兼并重组。全国180多家烟厂的生产计划将首先集中到由国家烟草专卖局确定的36家大型卷烟厂中,其卷烟牌号由过去的2000多个,缩减到200个左右。与此相适应,烟包制品的品种将大幅度减少,单品种的数量相应增加。这一改革进程预计到2005年底完成。

伴随第一步“关小强大”改革的同时,组建中国烟草大企业集团的序幕也已经拉开。以上海、云南、湖南等几个烟草强省(市)为龙头的跨地区兼并已在紧锣密鼓地实施。中国烟草最终会在2008年左右,通过市场和行政两只手,在国内组建起三个左右超大规模的、相互竞争的烟草集团,每个集团的年产量都在 1000万箱以上,品牌集中在30个左右。届时,烟包生产集中度会进一步加大。

二、烟包生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中小烟包生产企业将面临转产

目前全国专门生产烟包的企业在100家以上,其中烟草行业独资、控股和参股的包装印刷企业有30家左右。随着中国烟草集团化改革,预计烟草系统外的包装印刷企业面临的市场压力将越来越大,有些设备和技术相对落后的企业将面临转产。烟草行业自己的一些包装印刷企业,也将因技术、设备、管理等原因退出烟包市场。

三、烟包设计将向着“简约”和“豪华”两极发展

由于目前烟包在我国卷烟制造成本中所占比重比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我国卷烟与国外卷烟的竞争力,因此借鉴国外烟草的经验,国内各卷烟企业在主要品牌的烟标设计上将趋于向“简约”。以软包“红塔山”和软包“白沙”的设计为主要特点的大品牌卷烟,将在我国卷烟市场唱主角。这一需求,对于“设备先进、技术精湛、实力强大”的烟草包装印刷企业比较有利。

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消费层次复杂,文化背景和西方有较大的区别,卷烟作为礼品赠送是一种非常普遍现象。因此,只要卷烟不退出礼品市场,包装“精致、豪华”的卷烟肯定会有长期的需求。尽管这部分卷烟数量不大,但其包装利润率相对较高,对于“擅长设计和做礼品包装”的烟草包装印刷企业仍具有非常大的诱惑力。

四、绿色环保包装将成为卷烟企业开发新包装的热点

电视新闻市场竞争格局 篇3

关键词:电视新闻,竞争格局,文化传播

电视新闻是公众了解社会各方面信息的平台以及媒体传播社会道德观、价值观的载体。并且, 鉴于其巨大的社会影响力电视新闻承担的不仅仅是报道社会资讯动态、传播信息的责任, 更重要的是其对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电视新闻的发展除了依靠于其自身的努力, 还需要良好的市场环境。因此, 整个电视新闻市场的竞争格局对于其健康稳定长期的发展都意义重大。

1 全国电视新闻市场格局纵览

纵观全国电视新闻市场格局, 不难发现, 不同于国外电视新闻市场百花齐放的状态, 我国的市场结构较为单一。中央电视台在电视新闻方面的垄断优势较为突出。这使得我国电视新闻的市场竞争结构接近完全垄断, 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 混合竞争”。完全垄断并不是说整个市场的供给全部由一个厂商提供, 而是说在某一个市场上, 该厂商具有绝对的控制力, 领导整个市场的价格制定和数量决定。CSM的统计数据显示, 央视新闻节目的收视份额在全国电视新闻节目中独揽风骚, 其市场份额在最近的几年中一直稳居全国第一, 保持在70%以上, 而43个省级卫视只能够占到25.2%左右的份额。

具体地来看, 央视的垄断地位得益于其强大的垄断资源。无论是中央的时政要闻, 还是国内外重大的新闻事件报道、跨区域的舆论监督报道等等, 由于获得了国家单一的行政许可, 央视具备了其他新闻电视台无法获得的新闻资源。可见, 我国电视新闻市场的垄断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的特许权利, 即属于行政性的垄断。这不仅仅保证了政府权威信息高效直达的传达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也引导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的成立及传播。

有鉴于此, 尽管垄断可能带来整个市场的低效率, 但新闻不同于其他的商品, 其社会意义决定了它的传播更多地需要依仗更具权威性以及公信力的机构。而央视正是凭借这些由体制所享有的特许权利具有地方台无法获得的资源、渠道等方面的优势。但地方台也具有其自身可以积极拓展的优势。比如, 地方台可以充分利用其地理优势以及与当地群众生活上的贴近, 立足地方, 开拓属于自己的优势资源, 培养核心观众。

2 现有电视新闻市场绩效分析

电视新闻市场的市场绩效主要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 通过媒介的市场行为所达成的运行效率。理想的市场效率即是要整个市场以及社会从中收获最大的利益。以下从市场盈利、生产效率、发展动力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从市场盈利来看

尽管电视新闻节目并不是电视台盈利的主要来源, 但从长期来看, 新闻节目能极大地提升公众对其的信赖度并成为其长远盈利的基础。一般而言, 广告收入是电视新闻节目的生命线, 是其市场价值的最关键的体现。因此, 简化地以广告收入分析经济效率。某机构的2008年的电视新闻广告投放额的研究显示, 在排名前十的频道中, 央视占据四席。尽管部分地方台的全年广告收入呈现高速递升的状态, 但其广告收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电视剧, 而电视剧往往不是电视台的自制产品而是从市场上购买而得, 因此对于该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较弱。可见, 新闻节目的弱势影响了除央视外其他电台的长期发展, 央视的“一个中心”的地位对于整个市场的经济效率而言, 并非是最优化的结构。

2.2 从生产效率来看

生产效率即是说厂商尽可能地以最小的生产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回报。电视新闻行业也是如此。但是, 由于中国的电视新闻业一直缺乏长期的规范的成本预算以及发展规划。成本意识乃至效率意识的缺乏导致我国电视新闻业长期的市场的低效率。仅以伊拉克战争期间央视与凤凰卫视比较为例。在伊拉克战争期间, 央视的投入人数达到2000人, 其中包括30几位的专家评论员以及15位同声传译员, 而反观凤凰卫视, 只有700多人参与了全部的报道活动, 其评论员多由主持人或者记者直接兼任。但是, 投入上的优势并未给央视带来真正的产出的高效。光就节目时间而言, 央视的总节目时间量只有275个小时 (包括央视一套和央视四套两个频道) , 而凤凰卫视仅一个台的播出时间就达到357个小时。而这还并未计算电视节目质量水平的差异。

2.3 从长期的发展动力来看

从媒介经济学的角度而言, 电视节目的长期发展有赖于其不断地创新。创新并不仅仅是内容或者形式上的, 还包括理念、形态、包装等各个方面。创新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市场的需求。但是, 纵观我国的电视新闻市场, 明显缺乏创新的动力与成效。报道点缺乏新意, 程序模式化等问题一直是牵绊电视新闻市场不断进步发展的最主要阻力。央视处于政治的需要改革创新较为谨慎, 而地方台又安于循规蹈矩, 而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的到其他节目的创新, 以至于电视新闻业的发展停滞不前。

3 改善我国电视新闻市场竞争格局的建议

诚如上文所述, 我国电视新闻市场“一个中心, 混合竞争”的竞争格局并没有为社会带来最大化的效应。其体现在各个方面的低效率都敦促我们调整现有的市场竞争结构, 以使得整个市场实现效率的最优化。

3.1 降低行业准入门槛

从媒体经济学的角度说, 电视新闻业的垄断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准入门槛。这里所称的准入门槛主要是针对全国性的新闻议题的准入设置。在保证我国新闻发布准确及时的前提下, 除了部分政策性极其敏感如时政要闻的新闻等, 其他新闻资源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被各家媒体共享。只有降低行业的准入门槛, 使得更多的新闻机构有机会参与其中, 才能鼓励市场竞争的形成, 并在形成市场竞争的过程中, 促进整个市场的效率。

3.2 放松管制

放眼世界的电视新闻市场的发展历程, 无不经历了弱化管制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 在公众对开放电视新闻业的呼唤声中, 西欧的大部分国家开始了放松管制的历程。具体的做法是积极地引进竞争机制, 建立公营电台和私营电台并行的模式, 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使整个市场更为完善。

对于我国而言, 尤其是在电视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放松管制以使得各个电视机构无论是在新闻的选材还是播放方式上都具有更大的选择权将是我国电视新闻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总之, 我国的电视新闻市场的竞争格局尚不成熟, 各个电视机构的竞争意识不强, 且缺乏突出的竞争特色以至于无法形成长期的发展战略, 这些都需要整个市场内的参与者反思调整。电视新闻承担着传承社会文明、推动人文发展的责任, 有鉴于我国市场经济的改革一直处于不断摸索进步的过程, 其市场的发展不仅仅依赖于其自身的努力, 也需要外界的扶持, 需要政府机构等为其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川潘听.电视新闻节目收视率下降了<深度的魅力>聚焦“深度报道[”N].新闻午报, 2007.

[2]龚维敬.垄断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3]朱羽君, 高传智.进退之间——中国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心态录[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

中国调味品市场竞争格局 篇4

2009年第8期封面报道作者:■文/孔清溪 孔超

小产品、大市场

调味品产品科技含量低,行业进入门槛低,作为生活必需品又有很大的需求空间,小产品的背后有一个很大的市场,因此造成了市场上上万家企业、上百种品牌纷繁竞争的局面。同时,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企业无序竞争,市场竞争环境恶化。

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而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调味品行业的影响是最小的。从目前监测的数据看,2008年,95%的企业业绩有所增长,只有5%的企业业绩有所下降。从分行业来看,酱油行业的增长区间在3%~30%之间,市场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企业之间的增长比例在拉大;食醋行业的平均增长率在10%~20%之间,个别企业达到了80%;各种花色酱的增长也比较快,增长幅度在30%~40%之间。调味品作为生活日用品,人们对其关注度很高,家庭消费者的理想率达到89.6%,就算很少接触厨房用品的有潜力消费者也有81.9%的理想率。调味品虽然是低成本、低利润的消费品,可是拥有巨大的市场,致使众多企业参与到竞争中。人们提及的所有品牌宽度多达98个,常用品牌宽度也有78个,可见调味品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调味品理想品牌调查结果表明,在消费者心目中,太太乐、海天、李锦记为调味品品类一线品牌。在常用品牌提及率调查中,三者的提及率分别为27.9%、16%和9.6%,三者之和超过50%。而且通过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到,在预购和理想品牌提及率排名中,三者稳居前三名,并以很大的优势领先于其他品牌。

第二梯队由莲花、红梅、加加、豪吉领衔,保宁、恒顺、厨邦、致美斋、珍极等品牌紧随其后,也都有不俗的表现。其中,像莲花味精、恒顺醋、豪吉鸡精等都是享誉全国的调味品。

从多项指标中可以看到,太太乐处在调味品市场的霸主地位。不论是常用品牌还是预购和理想品牌提及率都领先第二名达十几个百分点。从2006年起,太太乐实施以调味品为主的食品多元化发展战略,相关数据显示,太太乐鸡精的市场份额高达40%。

但这不表明太太乐就可以高枕无忧。在潜力指标和晋级指标中,太太乐并没有继续登顶,相反是李锦记表现出色拔得头筹。这说明,虽然常用品牌中太太乐以大比分领先于李锦记,但纵向看市场前景,太太乐的生存空间却小于李锦记。所以,企业赢得了现在的市场不等于赢得了未来。而且,在消费者维系度中,李锦记超过太太乐0.6个百分点,虽然不是一个很大的差距,但是未来在调味品市场上,太太乐要花费更多的成本保持自己的市场份额。

区域争霸战

调味品行业是公认的中国为数不多未完成市场整合的行业,再加上市场潜力巨大,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扎堆掘金。国内调味品市场陆续出现了数十个地方乃至全国性知名品牌,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由于文化差异和历史原因,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在调味品的口味选择上存在差异,因此不同的调味品企业也就因地制宜,推出不同特色的品牌,垄断着当地的市场,调味品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20世纪90年代末,调味品行业进入激烈竞争时代,全国性的大品牌做大做强,不断蚕食各地市场,各个地方小品牌被迫参与到市场保卫战中。

以常用品牌为例,来自广东佛山的海天,成为广州、深圳、长春、郑州、太原、南宁、海口等地的第一品牌,可见其对产地周边城市影响很大;四川的保宁垄断了成都、重庆市场;沈阳的红梅则成为大连、沈阳消费者心目中最被认可的品牌;广东的李锦记虽然没有战胜海天成为广东最受推崇的品牌,但它的影响力辐射到了厦门;湖南的加加、河北的珍极、新疆的笑厨和河南的莲花,也都当之无愧地成为当地第一品牌。

总的来说,目前中国的调味品仍然以区域性品牌为主,但许多大型的综合性品牌,通过市场细分、差异化战略和有效的宣传逐渐向全国市场扩张。地域影响力指标显示,在消费者心目中,太太乐已经成为纵贯南北的大品牌。而在全国36个重要城市调味品常用品牌调查中,太太乐已经成为20个城市消费者心目中的第一品牌。

海天也开始从南到北扩大影响,利用其悠久的历史、庞大的规模、齐全的产品线等优势,逐渐把海天酱油推向全国。另外,在预购和理想品牌调查中,李锦记除了在广州、深圳、厦门成为第一品牌,而且在呼和浩特“打败”当地调味品知名品牌笑厨摘取了市场桂冠。

细分与整合是大趋势

调味品正进入大品牌竞争时代,卖方主导市场的历史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各大企业充分认识到消费者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在做大做强的同时,开始注重市场细分,注重塑造品牌形象。

消费者对于饮食已不单单是满足温饱,更需要享受高品质。这就给作为家厨必备品的调味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要研制适宜不同消费者的调味品,品种越分越细,以迎合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者,产品多元化就成为必然的趋势。高品质的生活要求调味品向中高档发展,比如市场上先前只有传统的酱油、醋、盐等调味料,之后出现了老抽、生抽,以及各种功能性的酱油,如蒸鱼酱油、红烧酱油、凉拌酱油等,针对不同菜式多种多样的调味料相继推出,丰富了人们的饮食文化。另一方面,原料成本、加工制作成本的不断提高也促使调味品走高端路线,以帮助企业赚取更多利润。

为了增强竞争力,调味品行业出现了品牌整合的大趋势。如今中国是世界调味品生产大国,世界强势品牌几乎都进入了中国调味品市场,利用资金优势或收购或联合,与中国本土品牌展开争夺。市场竞争也从不饱和竞争发展到行业集中度加大,大品牌通过整合主导市场,中小企业面临严峻的市场形势。

被雀巢收购的太太乐和联合利华的家乐调味品系列,抢先一步进入中国市场并打开了知名度,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2007年年初,日本味滋康入主北京和田宽并控股龙门和田宽和虎王和田宽,成为调味品业的一匹黑马。随后,日本最大的食品集团味之素株式会社收购淘大食品集团,从而跻身全球酱油产业三甲。2008年年底,中国台湾统一与日本著名酱油巨头龟甲万联手,与河北石家庄珍极酿造集团合资成立统万珍极食品公司,主攻北京和天津市场。2009年4月,雀巢与太太乐联手投资3.2亿元,在上海兴建了一个占地100余亩、年产量10万吨的鸡精生产工厂。新加坡知名食品集团福达则通过收购广东开平味事达、广合快速进入中国调味品市场。除了中外强强联合,国内企业也开始联合起来以抵抗外资企业。此外,一些中外合资企业,如李锦记、万家香、老蔡等以资金和品牌优势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开始向高端定位发展。

同时,国内调味品企业也纷纷开始大力扩张。2009年上半年,佛山海天味业投资20亿元扩建高明生产基地二期工程,建成后综合产能达300万吨,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调味品生产王国。海天可以说是中国调味品企业迅猛发展的缩影,从一个地方酱油生产小厂发展成为调味品王国,2008年海天的产值为50亿元,2009年的销售额预计将达到60亿元。

然而海天60亿元的销售额相对于1500亿元的调味品市场,竞争对手仍然有巨大的市场空间。由分散到集中,是世界调味品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在日本、美国等市场,经过竞争,鸡精只有两三个品牌。而在我国,鸡精行业、酱油行业已经呈现出整合趋势。专家预计,未来5年,中国调味品行业将由近10个巨头把持。

品牌塑造力度不断增强

伴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调味品企业的市场推广活动越来越频繁,力度也越来越大。其中,整个行业及企业的广告投放呈快速增长势头。

从四大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的刊例收入来看,总体收入已经从2005年的11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17亿元,增幅高达49.3%。2009年1月至6月,调味品行业四大传统媒体总体刊例收入为9.87亿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了24.1%。其中,电视是调味品行业最主要的广告投放媒体,历年来占有的比例均在96%~98%之间。而2009年1月至6月,电视媒体占有的比例达到了98.5%。

中央电视台更是成为国内外调味品企业抢占的传播制高点。2009年,包括海天味业、太太乐鸡精、嘉豪食品等在内的众多企业纷纷投放中央电视台招标段等黄金广告资源,开始了新一轮的品牌竞赛。

海天多年来坚持在中央电视台不间断投放广告,特别是在招标段黄金资源投放广告,塑造了其调味品第一品牌的形象。2009年,配合扩张产能、更换新标识等战略的实施,海天加大了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的力度。长期以来坚持不懈的品牌建设赋予了海天美味、健康、诚信、首选的形象,使海天具有极高的品牌号召力,吸引了众多忠诚消费者,使其酱油、蚝油、鸡精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入户使用率都保持着稳定而快速的增长速度。

太太乐在近几年崛起,特别是在鸡精这一新兴行业成为龙头企业,在全国占有40%以上的市场份额。太太乐非常重视广告宣传,尤其重视与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强势媒体合作。2007年太太乐开始中央电视台招标段黄金资源投放广告,借助这个覆盖面最广的传播平台,太太乐建立了强大的覆盖网络,向消费者传达其品牌主张,确立了太太乐在消费者心目中的领先地位。

广东嘉豪食品是调味品行业的新星,生产的产品品种多达50多个,其中包括青芥辣、辣椒汁、超浓缩鸡汁、牛肉汁、鸡精、鸡粉、鲍汁蚝油等。2009年,嘉豪食品邀请影视明星范冰冰作为代言人,发起了一轮强大的品牌攻势,在品牌众多的调味品行业锋芒毕露。

调味品细分市场品牌战即将打响

专访中央电视台广告部高级客户经理周宁

■文/本刊记者闫芬发自北京

《新营销》:目前调味品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在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投放情况如何?今年与往年比有什么变化?

周宁:调味品行业往年主要以酱油企业投放广告为主,因为酱油相对口味比较一致,南北差异不大,适合做全国推广。目前酱油企业的广告投放客户以海天为主。这两年乌江榨菜也开始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加上太太乐鸡精、嘉豪鸡汁,以及老才臣投放的腐乳广告,一下子拓宽了细分产品的种类。调味品企业抢占细分市场龙头老大的战役即将打响。

《新营销》:对于调味品企业来说,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是否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你认为它们基于什么样的目的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

周宁:调味品行业门槛低,大多以祖传秘方代代相传的小规模企业为主,市场运营能力不强,加上产品定价低,赢利状况普遍不好,导致它们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品牌化运营。但是那些有远见的企业,从整个市场低端恶性竞争中发现了突出重围的机遇,这就是实施品牌化运营战略,抢占消费者认知的空白,抢占媒体传播的制高点。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扩大经营规模,让经销商自己找上门来,增强自己在终端的谈判能力,为自己带来滚滚的现金流。

《新营销》:与中央电视台进行广告合作给企业带来了哪些价值?传播的效果如何? 周宁: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肯定是品牌宣传最好的途径,比如说海天酱油,海天是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时间最长、效果最好的调味品企业。海天连续多年参加中央电视台广告招标,选择最黄金的时段投放产品广告,短短五六年间积累了雄厚的品牌资产,配合企业良好的营销策略,逐步成长为中国酱油行业的老大,占据了近40%的市场份额。

《新营销》:就你的经验来看,通常企业发展到什么阶段适合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例如,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的调味品企业通常是些什么样的企业?它们面临什么样的品牌发展机遇?

周宁: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其实门槛并不高,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选择不同的项目进行投放。但是不论企业准备的资金有多少,自身的基本功一定要做好。比如企业的生产能力,如果企业的广告播出去了,肯定有大批经销商找上门来,要是货供不上,经销商对企业的印象肯定要打折扣;还有企业的渠道能力,如果销售区域并没有建设完善,消费者看到广告印象深刻却在附近的超市里买不到,自然也就慢慢遗忘了;还有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等等,都应该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线上。只有自身内功做好了,配合中央电视台广告平台这一最有效的媒体宣传工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新营销》:调味品的生产历史很长,但却是一个新兴市场,你认为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怎样看待调味品行业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频段资源难改竞争格局 篇5

客观看待频段与制式的技术差异

一直以来, 业内各方总是特别看重700~900MHz频段资源, 其原因就在于相对较低频率的频段在广域覆盖上的明显优势, 再加上LTE-FDD的频分双工和LTE-TDD的时分双工模式差异, 有人认为这将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打“4G翻身仗”的绝佳机会。但是, 用客观全面的观点加以分析, 恐怕事实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

首先, 按照国内无线网络频率资源分配的情况来看, 4G多分配在1.8~2.6GHz的频段, 因此700~900MHz频段的基站覆盖半径可以达到前者的2.5~3.5倍。但是, 这种覆盖距离的对比仅仅是理论上的可能, 在实际无线网络覆盖中由于地形地貌、居住活动点分布、人员流动等因素影响, 依然必须依靠基站数量和频段宽度来实现广域的有效覆盖;特别是在用户和楼宇密集的城市环境中, 基站数量与合理分布才是广度、深度相结合以有效覆盖的决定因素。

其次, 大半径广域覆盖在农村市场的商业价值并不理想。有人认为, 目前城镇市场4G用户的终端和业务转化率较高, 用户对4G业务普遍接受程度高、依赖性已经基本形成, 因此在接下来的农村市场开拓中, 大半径广域覆盖将起到明显超越竞争对手的作用。然而事实并非如这种静态观点设想得那么美好。一方面, 作为4G市场领先者的中国移动已经完成了绝大部分农村市场的覆盖, 大半径覆盖可以节省后进者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建网成本, 但并不能形成所谓的差异化优势。

最后, 无线网络的核心竞争力是频段宽度而非频率。由于当前无线网络规划与建设的复杂度更高, 因此频段宽度越大、可规划部署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就更强, 例如在GSM时代的中国联通, 就吃够了频段宽度不足的亏而经常在网络规划、建设和优化过程中捉襟见肘。因此, 此次工信部向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增发频段资源是毋庸置疑的利好, 但目前频段资源优势依然是掌握绝大多数用户的中国移动较为明显, 此外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要将频段优势转化为网络优势、再转化为市场优势, 也尚需时日。

频段资源并非市场惟一决定因素

除了上述技术层面的角度, 我们再从市场角度来看此次频段资源增发, 也会发现其效果恐怕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竞争格局。

首先, 低频段和高频段的差异并非技术制式上的根本差异。在3G时代, 三大运营商各拿到一张制式截然不同的牌照, 产业链的成熟度差异使得3G市场相对2G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虽然在低频段上应用LTE-FDD将会使得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如虎添翼, 但对于目前使用中国移动4G的大部分用户而言, 并不足以吸引其转网。

其次, 中国移动的4G先动优势不容忽视。TD-LTE的起步时间比LTE-FDD差异不大, 在国际上产业链的成熟度相差无几。在国内, 由于中国移动的强势推动, 在网络设备、终端等产业链上广泛开展合作与投入, 在市场方面则通过多种营销手段 (如话费补贴、终端补贴、交叉营销补贴等) 加速用户从2G/3G向4G的迁移, 同时通过流量经营、套餐固化等方式巩固4G用户使用习惯和产出价值。因此, 即便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能够短时间内将频段资源转化为网络资源、再转化为市场推动力, 也依然必须弥补之前4G制式选择造成的时间滞后。

最后, 基础运营商的4G业务模式依然未有突破。目前三大运营商的4G业务运营依然集中在传统的根据业务量计费模式上, 随着主导4G的流量业务资费单价不断下调, 实际上运营商的“管道化”困境依旧存在。从更加长远的高度来看, “新收入支柱”的支撑作用快速削弱之后, 要如何深挖和释放4G价值比单纯地建网放号更加重要。

综上所述, 即便有低频段资源的发放,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要想在4G市场上“打翻身仗”也非易事。但该频段的投放直接或间接增强了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的市场竞争力, 对消费者和整个产业而言, 肯定是利大于弊。

08奥运季:卫视竞争格局解析 篇6

一、奥运会带来全国中心城市全天开机率普遍上涨, 观众收视时间延长, 晚间黄金时段增长尤为明显。

8月8日—24日, 全国35个中心城市全天平均总开机率由奥运之前 (8月1日—7日) 的13.7%上升到17.316%, 增幅26.4%;在晚间黄金时段19∶00—23∶00, 全国35个中心城市平均总开机率由奥运之前 (8月1日—7日) 的36.2%上升到44%, 增幅21.8%。

对应地, 各年龄段观众的人均收视时长在奥运期间均有增长, 尤其是35岁—55岁的中年人群增长最大, 增长幅度超过20%。 (见表1)

二、奥运期间全国电视市场重新洗牌, 资源垄断使得央视成为最大赢家。

央视依靠垄断大型国际赛事的国内转播权, 在2002年世界杯、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6年世界杯等大型赛事期间直接垄断了中国电视体育市场, 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 大赛年成了央视掘金年。凭借近年来对大型体育赛事转播积累的丰富经验, 利用北京奥运这一独特的地缘和行政优势, 央视在2008奥运期间的全国收视份额达到了空前规模。奥运期间, 央视频道组垄断了国内收视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 刷新了央视近10年来的最高收视纪录。央视全天份额高达55.567%, 较奥运前增长近80%;晚间19∶00—23∶00黄金时段市场份额高达57.831%, 较奥运前增长近一倍。

奥运期间, 央视频道群整体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占据全国所有上星频道全天收视排名前十位中的九席。由于转播奥运赛事, 央视1套、奥运频道、2套、新闻频道、7套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反之没有奥运赛事资源的8套、6套、3套、4套均有所下降。 (见表2)

央视1套、奥运频道、2套全程转播奥运各大重点赛事, 央视新闻频道定位为全天候奥运资讯频道, 央视7套定位为奥运赛事补充频道, 这五个频道的全天及黄金时段的收视均出现大幅增长。其中, 全天份额央视1套增长了180%, 奥运频道增长了221%, 2套增长了225%, 新闻频道增长了76.5%, 7套增长了230%。 (见图1)

在晚间黄金时段, 央视频道群占据全国所有上星频道收视排名前十位中的九席。同样, 由于转播奥运赛事, 央视1套、奥运频道、2套、新闻频道、7套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反之没有奥运赛事资源的8套、6套、3套、4套均有所下降。 (见表3)

凭借中国队重要的夺金项目赛事直播, 央视1套平均收视率高达8.6%, 奥运频道平均收视率高达7.3%, 创造了黄金时间的收视奇迹。

从晚间黄金时段收视率的增幅来看, 央视2套增幅最大, 增长了470%;央视7套增幅次之, 增长了352%;奥运频道增长了272%, 央视1套增长了258%, 新闻频道增长了90.5%。 (见图2)

由于大量中国队夺金重要赛事安排在北京时间的晚间进行, 2008北京奥运会期间央视收视率前十的节目无一例外地均出现在晚间。其中, 央视1套占据六席, 居绝对优势;央视奥运频道占三席, 央视2套占一席。特别值得提出的是, 奥运开、闭幕式分别以21.9%和19.78%的超高收视率雄踞第一、二位, 乒乓球男子团体决赛、乒乓球女子单打决赛、男子篮球B组比赛、女排小组赛、女足小组赛、男子举重等中国队夺金呼声最高的团体项目均取得超过12%的高收视率。

三、省级卫视奥运季收视点评。

1. 省级卫视频道群整体份额下降40%

受到央视强势奥运资源的竞争, 省级卫视频道群整体收视全天和黄金时段均出现接近40%的下降, 其中, 晚间黄金时段降幅最大。 (见表4)

2. 湖南、安徽、北京稳列全天收视三强, 上海东方卫视收视逆市上涨

从全天收视排名来看, 湖南卫视作为跻身央视频道阵营的惟一省级卫视, 在省级卫视阵营中以绝对优势排名第一, 安徽卫视、北京卫视分别位居第二、三位。比较奥运前后收视率的变化, 排名前十的省级卫视有九个卫视平均收视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唯有东方卫视逆市上涨, 值得关注。 (见表5)

3. 晚间收视北京卫视逆市上涨, 除湖南卫视外, 收视前五卫视本地贡献十分明显

从晚间19∶00—24∶00五个小时平均收视排名来看, 湖南卫视在省级卫视阵营中以绝对优势排名第一, 超过排名第二的上海东方卫视的两倍;上海东方卫视、北京卫视依托地缘优势和独特的奥运资源分别位居第二、三位。比较奥运前后收视率的变化, 排名前十的省级卫视有九个卫视平均收视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北京卫视收视逆市上涨。

值得细细分析的是, 上海、北京、江苏、江西依靠本地收视, 奥运晚间收视本地贡献率超过45%, 而湖南卫视、安徽卫视本地贡献分别仅为4%和8%, 表现出全国性均势竞争力。 (见表6)

4. 电视剧是省级卫视对抗奥运的收视利器

电视剧是对抗奥运赛事、争取差异化收视人群的一大利器, 这成为奥运期间绝大多数省级卫视抵抗奥运收视下滑的首选。

在19∶00—22∶00各大奥运赛事直播扎堆的黄金时间, 大多数省级卫视针对不关注奥运赛事的低龄、老龄和低文化层次的观众, 在这一时段采用重播高收视和经典电视剧的策略, 取得较理想的收视排名。比较典型的是江苏卫视安排播出《机灵小不懂》、《李小环与苗翠花》, 黑龙江卫视的《西游记》、《刘老根》, 山东卫视的《欢天喜地七仙女》, 浙江卫视的《上门女婿》, 安徽卫视的《情深深雨泪蒙泪蒙》, 均进入该时段省级卫视电视剧收视前十位。

绝大多数奥运赛事在晚间23∶00左右结束, 23∶00之后的奥运后晚间抢占收视已成为各家卫视的共识, 电视剧在这一时段的竞争变得十分激烈。湖南卫视独家引进剧在这一时段依然保持霸主地位, 凭借全新台湾偶像剧《公主小妹》以高达1.43%的收视率拔得头筹, 重播剧《微笑百事达》也以0.77%的绝对收视优势排名第二;安徽卫视针对暑期青少年人群推出22∶45档的暑期独播剧场, 独播剧《放羊的星星》、《谢谢》均取得不俗的收视表现。

奥运正值暑期, 白天开机率上升, 针对暑期观众特点和奥运会赛程的分布, 湖南卫视、安徽卫视对独播剧资源进行精心谋划, 以差异化编排思路, 进行电视剧类型化集束编排, 在奥运期间以强势独播资源抢占白天时段, 攻占全天收视制高点。在白天电视剧收视排名前7位中, 湖南卫视占据6位, 呈绝对竞争优势;安徽卫视在白天电视剧收视排名前20位中占据6席, 也表现出明显的竞争优势。

5. 奥运节目各领风骚, 上海东方卫视独占鳌头

在主要省级卫视中, 上海东方卫视的奥运节目可谓浓墨重彩, 收视表现突出。从8月8日起至8月24日, 东方卫视全面配合奥运会, 打造了六档精彩奥运栏目——《看东方》、《整点播报》、《喝彩!北京奥运》、《杨澜访谈录》、《五环夜话》。8月9日—23日, 大型奥运主题节目《喝彩!北京奥运》, 每晚19∶30—21∶30连续13天在东方卫视直播, 利用明星阵容, 香港艺人曾志伟、内地的黄宏、姜昆轮番领队, 率领红黄两大阵营进行较量。《喝彩!北京奥运》全国平均收视率0.5%, 平了5月份独播大戏《溏心风暴》创下的纪录, 成为今年来东方卫视收视最高的综艺节目。在8月8日—24日21∶30—22∶00, 《杨澜访谈录》开始对奥运英雄的专访, 中国军团首金获得者陈燮霞、200米蝶泳冠军刘子歌、创造奥运历史的“飞鱼”菲尔普斯、女子柔道52公斤级冠军冼东妹、充满传奇的射击伉俪埃蒙斯夫妇、男子举重56公斤级冠军龙清泉等相继走进演播室。作为一档受众范围相对较小的高端节目, 《杨澜访谈录》全国平均收视率为0.4%, 占同时段全国卫视收视排名前四位。每晚22∶30—23∶30登场的《五环夜话》完全是以主持人脱口秀形式, 谈笑奥运大小事, 为观众轻松解说一天的奥运赛事, 在全国卫视新闻类节目的收视排名也处于领跑位置。

北京、天津作为承办奥运会城市的直辖市卫视, 拥有部分奥运赛事转播权, 北京卫视在晚间大时段进行《光荣与梦想北京卫视第29届奥运会特别报道》的直播, 天津卫视也打出《快乐生活共享奥运》主题, 晚间进行奥运赛事的直播和点评, 由于央视的强大声势, 北京、天津卫视均未取得预期的理想收视。

与上海东方卫视、北京卫视、天津卫视晚间时段全面出击不同, 湖南卫视、江苏卫视、安徽卫视、重庆卫视等均巧妙捕捉奥运的延伸资源, 巧做文章, 大打差异战。

继《奥运向前冲》让大众“民”星们体验一把竞技乐趣之后, 湖南卫视在奥运赛事结束之后, 打造了一档用黄健翔的“脱口秀”来评论奥运的谈话节目《奥运健谈》, 以人文、历史、经济等多角度对奥运进行解读, 虽然播出时间在深夜, 但也取得了所有奥运节目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的成绩。

安徽卫视推出一档为北京奥运会专门打造的特别节目《同一个世界》, 7月14日起在安徽卫视播出。26个曾经举办过奥运会国家、正在申请举办奥运会国家及有奥运会运动强项国家的驻华使节分别来到《同一个世界》的节目现场, 共庆北京奥运。透过一个国家的传统奥运项目, 呈现这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同一个世界, 不同的表现”, 26期奥运节目《同一个世界》作为对奥运会的一个祝福, 为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在电视屏幕上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

江苏卫视另辟蹊径, 从奥运对大众人群生活影响的百姓视角, 孟非、黄菡、大聪脱口秀三角组合携新节目《就说这么多》在奥运期间粉墨登场, 节目开辟“全民说奥运”这一特别板块, 观众与主持人共侃奥运, 营造荧屏欢乐气氛。

重庆卫视剑走偏锋, 联合搜狐、腾讯等门户网站, 利用丰富的网络视频资源, 独家打造另类奥运资源性节目《奥运三见客》。节目有网友或各网站记者拍摄的有趣视频内容, 有奥运冠军、官员、著名主持人等对奥运的访谈, 有当日的奥运网络热点趣闻, 包括博客、图文新闻等。《奥运三见客》是电视与网络的一次紧密合作, 是在重庆卫视的电视平台上展开的一场奥运网络资源大赛。但由于图像信号质量和内容过于松散, 节目收视并不理想。

此外, 其他卫视也从各自拥有的资源和现实条件出发, 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奥运节目, 如黑龙江卫视的《激情2008》、浙江卫视的《五环浙江风》、广东卫视的《纵横奥运》、四川卫视的《奥运连环话》、湖北卫视的《童辉侃奥运》、山西卫视的《冠军面对面》等等, 从不同侧面反映北京奥运盛况。

四、北京奥运带来的启示:市场总是存在机会, 应对重大事件, 地方电视媒体不妨寻求差异化生存。

中国电视已进入份额竞争时代, 央视在奥运期间总份额的增长, 必然导致省级台和城市台份额的减少。但市场永远都存在机会, 只要有明确的市场策略, 积极筹备好充足的资源, 北京奥运对省级卫视同样也存在市场机会。应对北京奥运, 省级卫视有“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两类策略。“有所为”即抓住除了赛事的转播权之外的赛事活动资讯、花絮、赛事话题、奥运明星、运动员等开放性资源;“有所不为”即细分市场, 走差异化路线, 避开央视转播的重大赛事特别是中国队夺金的优势赛事时段, 瞄准体育节目以外的观众。

3G新时代竞争新格局 篇7

面对大好发展机遇, 中国联通要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就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制订出完整的竞争策略, 应顺时而动, 依托2G网络基础, 加速3G网络建设和业务开展。由于采用哪种3G制式并不是决定最终谁能占据3G新时代竞争制高点的最重要因素, 因此, 终端、营销、服务将成为3G竞争的着力点。

1 终端特征分析

3G业务较2G业务具备不同的特征, 因此, 3G终端也必将存在不同的发展趋势。

1.1 单模、双模和多模终端共存

多种3G技术体制并存以及第三代移动通信发展初期, 第二代移动通信不会在短期内退出市场的现实情况, 决定了未来的移动终端必将是单模、双模和多模终端共存的局面。目前市场上已有GSM/WCDMA、GSM/cdma2000、cdma2000 1X/1X EV-DO双模终端;

1.2 对3G终端的功能要求不断提高

3G的技术特性, 决定了3G网络能够提供更为智能化、多样化、个性化的移动业务, 这就要求3G移动终端的功能日益增强。不仅要支持现有话音业务、短信业务、窄带数据业务等, 同时应支持以多媒体业务和高速数据业务为代表的宽带通信业务等。

1.3 智能化、多媒体化趋势明显

由于3G网络能够提供内容丰富的多媒体业务和下载业务等, 因此, 对3G终端而言, 需要对其配备更大、更清晰和3D显示效果更逼真的显示屏, 以便用户更好地欣赏移动多媒体业务要配备像素更高的摄像头以拍摄更清晰的图像, 以增强图片的感观效果;要提供更大的存储空间, 来储蓄下载而来的更多图片和音视频文件等。

总之, 以数据业务功能强大为特征的3G业务对其终端的要求将日益苛刻, 3G要真正实现所预期的业务发展效果, 加强3G终端的研发将一直成为3G发展阶段的重要主题之一。

2 业务开展需要充分考虑客户体验

3 G新时代的到来将给消费者带来更多数

据和宽带业务, 在以市场为导向的时代, 如何让消费者对新业务买账是运营商不得不重点考虑的问题。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只有当运营商考虑到固网、移动网、互联网加上广电网在3G技术平台上的融合规律, 能够提供符合消费者和企业需求的各项数据业务, 才能使3G真正应用于全民。

由于3G时代新业务繁多, 只有注重客户体验、进行差异化营销才能打动消费者。亚信集团首席执行官张振清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说:“现在运营商都在做一些产品创新, 运营商更希望了解客户, 这也是营销的需要。各个运营商都在客户体验方面下工夫。”创新的数据产品并非每个人都需要, 数据产品如果要销售给每个客户, 营销成本就非常大, 因为很多数据产品可能针对某一部分特定客户群体才会更有用。对这些客户群体进行销售时, 首先要知道其是什么样的客户群体, 这些客户群体有什么特征, 之后还要做主动营销告知客户。

运营商的服务质量是决定客户体验好坏的关键。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了《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服务规范 (试行) 》 (以下简称《规范》) , 对3G通信业务服务质量和通信质量提出了具体的规范性要求。《规范》不仅对于通信业务通信质量做出了严格的规定, 还对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客户服务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规范》要求客户服务中心的应答时限最长为15秒;客户服务中心人工服务的应答时限最长为15秒;人工服务的应答率≥85%。这表明《规范》重视消费者使用体验,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监管理念。

3 精准营销

3 G时代是以数据业务为核心, 数据业务覆

盖不能像传统广告覆盖一样盲目, 一定是具有针对性的。那么, 3G时代下运营商采取精准营销是必然趋势。精准营销是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目标市场的不同消费者进行细致分析, 根据他们不同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特征, 企业采用有针对性的现代技术方法和志向明确的策略, 实现对目标市场不同消费者群体高投资高回报的营销。

精准营销与一般营销相比的优势在于:在分析用户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 进行分众营销。其目的是在正确的时间, 正确的地点, 以正确的价格正确的渠道向正确的客户提供正确的信息。所谓正确就是定位精准。提倡精准营销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金融危机下运营商更要注意降低成本, 开源节流, 比起一般大面积覆盖的传统营销, 精准营销不失为不错的选择。

3.1 细分市场

由于电信客户地域, 消费水平, 个性特征及生活习惯存在差异, 他们对3G服务的需求也迥然不同, 因此, 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 细分3G市场, 是抓住新客户并留住老客户, 保持品牌忠诚度的有效举措。

3.2 建立客户数据库

在精准地划分和锁定目标客户群后要求建立一个庞大的数据仓库, 记录所能找到的全部信息, 信息维度越丰富精准度就越高。依托在数据库上建立强大的决策支持系统为运营商营销策略提供正确决策。

3.3 基于互联网开展的精准营销

Web 2.0是一个信息聚合的时代, 信息平台把具有相同兴趣的用户集中在一起, 在这个平台上, 大家针对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 使得相同类型数据都集中在这个平台上, 给精准营销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结束语

未来的3G时代, 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将是一个全新的公平、公正、有效竞争的市场, 竞争的层次也将不断提升, 由价格竞争转向服务竞争、由网络竞争转向核心能力竞争、由业务竞争转向品牌竞争。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竞争时代, 对于中国联通来说, 既是难得的机遇, 也意味着严峻的挑战。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子报.

[2]3G产业价值链分析及市场发展潜力预测报告[R].

[3]通信产业报.

超竞争格局 篇8

截至2009年年底, 中国财产保险市场共有财产保险公司52家, 其中中资财险公司34家, 外资财险公司18家。2009年中国财险公司的总保费收入为29928.99亿元, 处于市场前四位的财险公司的保费收入总额为21161.51亿元, 市场集中度指标CR4高达70.71, 对比贝恩市场结构分类表, 市场结构属于寡占Ⅱ型 (65≤ CR4<75) 市场, 即垄断竞争型市场。

2 中小型财产保险公司的SWOT分析

2.1 中小型财产保险公司的优势 (Strengths)

中小型财险公司成立时间较晚, 没有强烈的路径依赖和过重的历史包袱;经营体制灵活, 不需要为新产品线的开发和转移支付较高的费用;组织结构简单, 管理成本较低, 有利于拓展利润空间。

2.2 中小型财产保险公司的劣势 (Weaknesses)

和垄断财险公司相比, 中小型财险公司资本实力较弱, 增加资本金困难, 投资渠道相对狭窄, 没有遍及全国的销售网络, 无法形成规模经济;由于成立时间较晚, 没能及时地抢占客户资源, 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优势。和外资财险公司相比, 中小型财险公司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投资经验, 投资收益率偏低, 致使经营利润极大地依附于营业利润。

2.3 中小型财产保险公司的机会 (Opportunities)

2009年我国财险行业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分别为8.92%和2138元, 和保险业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这意味着中国财险市场蕴涵着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各类企业的蓬勃成长, 消费者对财产保险的需求将日益旺盛。处于垄断地位的财险公司组织构架过于庞大, 承保能力即将饱和, 巨大的财险需求缺口将由众多的中小型财险公司进行填补。

中小型财险公司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财险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期望为中小型财险公司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2004年新修订的《保险公司管理规定》将设立保险公司的最低资本金要求统一规定为2亿元人民币, 远低于原规定的5亿元, 同时提高保险公司设立分支机构的自由度, 新的市场准入机制有利于中小型财产保险公司的进入。2007年5月11日, 中国保监会政策研究室召集各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 对中小型保险公司的发展问题进行探讨, 草拟《关于扶持中小型保险公司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几点想法》, 引导和支持有潜力的中小型专业保险公司积极创新, 实现不同规模的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和发展, 为中小保险公司转变竞争策略、扩大财险市场份额提供了契机。

2.4 中小型财产保险公司受到的威胁 (Threats)

一方面, 大型财险公司利用政治关系、资金实力、品牌优势、规模效应、市场网络等综合优势, 占据大量的客户资源和市场份额, 对中小型财险公司进行挤压, 使其在寻求自身定位和专业发展时, 经营行为受到干扰。另一方面, 外资财险企业纷纷入境抢滩, 利用母公司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发达保险市场的管理经验, 争夺市场份额, 中小型财险公司的实力难以抗衡, 发展举步维艰。

3 中小型财产保险公司的竞争策略研究

3.1 优化管理成本, 拓展利润空间

在公司推行的所有策略中, 价格营销是最具成效、最受欢迎的营销策略。财险价格的降低导致资金剩余, 可投资于其他类型的金融产品, 从而增加了客户的剩余价值。中小型财险公司没有稳定的市场地位, 不具有规模效应, 只能发挥组织结构简单、管理成本较低的优势, 在不同环节积极采取控制措施, 降低经营费用和管理成本。如将金字塔形组织结构改为扁平化组织结构, 即可以快速有效地传递和处理信息, 又可以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降低管理成本;又如充分地利用互联网进行产品宣传, 用E-mail、电子宣传册、网络广告等营销手段代替纸版的传单和宣传册, 同时用电子保单代替传统保单, 在环保的基础上大大节约了纸张、印刷、保管方面的费用支出。

3.2 增强品牌意识, 提升顾客价值

品牌优势是任何公司决定性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是消费者的一种心理认知, 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模仿性。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的最新调查表明, 《财富》杂志排名前250位的大公司中50%的市场价值来自于无形资产, 而品牌资产是无形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只要中小型财险企业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品牌优势, 就有实力争取更多的客户资源, 从而获得高于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

首先, 中小型财险公司应重视企业形象的建立,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如加入低碳环保计划、支援灾区人民重建家园、为社会公益组织或团体捐献资金等。企业在树立健康向上的公众形象的同时, 实际上也在不断地推广自己的品牌和服务, 起到了良好的广告效应, 易于在长期竞争中得到广大消费群众的支持和认可。

其次, 中小型财产公司应积极转变承保理念, 将“宽承保、严理赔”的理念逐步转变为“严承保、宽理赔”的理念, 严守保单签发和核保关卡, 从容对待索赔, 宁可错赔一万, 不可漏赔一个。绝不利用专业优势欺骗消费者, 或和中介服务机构串谋侵害消费者权益, 时刻以顾客利益最大化为处理原则, 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最到位的服务。

最后, 中小型财险公司应努力为客户开展增值服务。在业务方面, 可设立理赔咨询经理, 提供免费的风险管理咨询, 定期提供被保标的维修检查服务, 提供上门理赔服务等;在价格方面, 对认真履行防险义务的客户提供优惠保费, 或赠送额外保险项目;在情感方面, 建立客户备忘录, 定期开展客户沙龙, 为客户子女提供奖学金等。

3.3 注重市场细分, 转战夹缝市场

财产保险种类繁多, 每一类产品的承保范围、定价机制、理赔程序、风险影响因素千差万别, 中小型财险公司规模较小, 没有实力涉足全部业务, 应在对垄断财险企业和其他竞争对手全面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自身的资源和技术优势, 集中力量拓展某一类专业市场, 逐渐形成专业化优势。目前, 财险市场上只有两家公司采取了差异化战略, 其中太平车险集中于车险领域, 开发出车损一切险、车损综合险、车碰车保险、车上人员责任险等九种车险产品;中煤财险将市场集中于煤炭行业, 开发出煤炭类货物运输保险、肺病责任保险、煤矿企业财产保险等五类细分产品。它们不仅在各自的市场领域形成专业化的竞争优势, 同时成为细分市场的先行者, 获得较高的行业利润。

然而, 中小型财险公司进行专业化经营的同时, 业务组合单一, 技术风险偏大, 极易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 应当更加重视企业的内部风险控制和外部行业变化。

3.4 改进新型产品, 创新营销渠道

消费者普遍具有猎奇心理, 因此, 他们愿意为新产品支付更高的体验价格, 从而具有较低的价格敏感性。财险产品的创新主要表现为产品种类创新和营销渠道创新。中小保险公司如果能通过积极创新开发出别具一格的产品, 将获得超额利润。但是, 产品研发通常伴随着巨额的科研费用和超出企业负荷能力的技术风险, 因此, 笔者建议中小型财险公司依据“智猪博弈”的原理, 让市场份额领先的财险公司承担产品开发责任, 在分享其劳动成果、深入细分市场、研究客户需求的基础上, 对新产品进行产品类型和包装组合的改进。

营销渠道是指商品和服务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的具体通道或路径, 良好的营销渠道可以疏通生产者和终端用户之间的障碍, 提高交易效率, 降低交易成本, 规避市场风险。中小型财险公司以外勤直接展业为主、以兼业代理为辅, 没有构建多方位多渠道的复合型保险营销方式。笔者认为, 中小型财险公司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业务, 互联网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 无限增加了企业和潜在客户的接触机会, 在提高交易速度的同时, 简化交易环节。另一个有效的营销渠道是委托专业机构推销, 如委托汽车承销商推销汽车保险、委托商业银行推销具有投资收益功能的财产保险, 既可以借助推销机构的专业形象赢得客户信赖, 又可以接触到大量的潜在客户, 同时避免销售人员的培训成本和管理费用。

3.5 建立战略联盟, 实现融合优势

财险公司的承保能力取决于实收资本金和公积金。中小型财险公司资本积累不敌垄断型财险公司, 承保能力相对薄弱, 在大型项目上处于劣势地位, 只能接受大保险公司的分保业务, 极大地制约了中小型保险公司的发展。

中小型财险公司建立行业内部的战略联盟, 可以克服资本金不够雄厚的缺陷, 获取大型承保项目的竞标权;参与联盟的各个企业互相监督, 使得风险控制相对透明, 有效地防范了企业的市场风险;战略联盟可以实现基本相同的投资收益率, 从而让各中小型财险公司把更多精力放在前端的产品开发和客户服务上, 避免在保单回报方面产生不利于行业发展的恶性竞争。

除与其他财险公司进行战略联盟外, 中小型财险公司可以与资产管理公司形成战略联盟, 利用资产管理公司的专业投资技能获得理想的投资收益, 有效避免自身投资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

3.6 加大扶持力度, 出台优惠政策

中小型财险公司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财险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政府应该加大扶持力度, 为中小型财险公司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第一, 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对于中小型财险企业开展的风险较大、政策性较强、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保险业务, 免征营业税和所得税, 或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第二, 建立分类监管体系。政府对大型财险企业和中小型财险企业采取不同的监管政策, 出台一定的保护措施和激励政策, 鼓励中小型财险企业进行产品、渠道、服务的创新, 同时, 适当降低监管费用;第三, 给予项目扶持。当政府需要开展政策性保险时, 可以优先考虑具有专业化优势的中小型财险公司, 或促使其建立战略联盟共同提供政策性保险。

参考文献

[1]马杰.对我国财产保险企业的现状分析[J].商业文化, 2009 (5) :91-92.

[2]徐启元.对财产保险公司提高赢利能力的思考[J].财政监督, 2009 (3) :67-68.

[3]桑强.国内财产保险市场竞争格局分析与展望[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6 (12) :785-788.

浅析近年来我国农机行业竞争格局 篇9

我国农机生产企业数量众多, 2010年农机规模企业数量为2 670家, 市场较为分散, 绝大部分企业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较小。从行业主要参与者类型来分, 我国农机制造企业主要有以下三类:

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农机制造行业中的龙头企业主要有公司、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时风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具有国内农机市场丰富的运作经验和较高的品牌知名度, 对我国农机市场有深入的了解, 并拥有广阔销售渠道和服务网点。行业龙头的主导产品已在该细分市场占有领先的市场份额, 有利于行业龙头发挥规模优势, 通过批量生产控制成本, 配合其现有的销售服务渠道, 维持并继续拓展市场份额, 形成良性循环。同时, 相比小型农机生产企业, 行业龙头具有较强的资本实力支持研发, 不断开发新产品, 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 进而开拓国际市场, 发展海外业务。

外资企业:近几年来我国农机行业快速发展吸引了一批外资企业加入农机市场。国际农机龙头企业采用合资或独资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分享我国农机行业的增长, 外资企业凭借其技术优势和资本优势, 在高端农机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外资企业具有国际领先的农机技术, 其产品在可靠性、节能环保和安全性等方面领先于本土产品。然而, 受制于外资企业的中国战略服务于其母公司的全球战略, 其对中国市场特色的灵活调整能力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此外, 外资企业还受限于管理本土化、销售渠道拓展等问题。目前外资企业总体在我国农机市场份额较小。

众多小型农机制造企业:我国农机行业小型农机制造企业数目众多, 生产产品类别较广。在农机产品技术不断升级, 农机行业产品结构趋向大型化、环保化的趋势下, 小型农机制造企业中少数掌握农机技术的企业逐步向着专业化方向发展, 相当部分则面临被淘汰或整合的挑战。

农业行业市场集中度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上一篇:考试认证下一篇:风险分析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