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设施农业

2024-06-07

光伏设施农业(精选6篇)

光伏设施农业 篇1

备受关注的德国可再生能源法光伏发电入网补贴修订案获得通过。修正案整体减少了对光伏发电设施的补贴额度, 尤其是减少了对耕地农场光伏设施的补贴, 增加了对小型和中型规模屋顶光伏设施发电自用消费的奖励。

根据德国光伏补贴修正案, 自2010年7月1日起, 德国对屋顶光伏系统和移除耕地农场设施的补贴额将减少13%, 对转换地区补贴额将减少8%, 其他地区将减少12%。从2010年10月1日开始, 总的补贴额还将进一步减少3%。同时, 法案增加“自有消费奖励”, 鼓励那些拥有小于500kW的屋顶光伏发电系统的房屋主自用光伏发电。

据了解, 德国削减光伏设备补贴主要缘于太阳能电池板和组件价格下降。据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介绍, 光伏设备的降价使得德国私人用户安装屋顶光伏发电设备的需求大幅增加, 同时也增加了市场对能源存储系统和智能电网应用的需求。

我国国内专家表示, 目前太阳能光伏产品的价格呈下降趋势, 德国政府的补贴很多由日本、中国厂商而非德国厂商获得, 因此德国政府减少补贴在意料之中。对于我国一些优秀光伏企业来说, 由于生产成本低, 更能承受削减补贴所带来的冲击。加之2010年1~6月日本、美国对光伏产品的需求大幅增加。只要欧元汇率变动不对我国公司造成大的影响, 2010年应该是我国厂商在金融危机之后业绩好转的1年。

据了解, 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业市场, 2009年德国光伏装机容量总计达3.8GW (1GW=10亿W) , 全世界大约每2个新安装的模块就有1个在德国。一些专家预测2010年其市场可能会比2009年增加1倍。为抢占市场, 全球知名的光伏企业First Solar和Avancis以及德国光伏企业SolarWorld和Juwi最近几周已宣布将在德国进行扩张, 新的投资均在原东德地区。

由于德国是我国光伏产品的主要出口目的地, 德国政府2010年年初提出削减对光伏设施补贴曾引起我国国内光伏企业的极大恐慌。

光伏设施农业 篇2

与建设集中式大型光伏地面电站相比,光伏农业大棚项目有诸多的优势:

1、有效缓解人地矛盾,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光伏农业大棚发电组件利用的是农业大棚的棚顶,并不占用地面,也不会改变土地使用性质,因此能够节约土地资源。可在有效扭转人口大量增加情况下耕地大量减少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光伏项目在原有农业耕地上建设,土地质量好,有利于开展现代农业项目,发展现代农业、配套农业有利于第二、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的结合。而且可以直接提高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

2、可灵活创造适宜不同农作物生长的环境

通过在农业大棚上架设不同透光率的太阳能电池板,能满足不同作物的采光需求,可种植有机农产品、名贵苗木等各类高附加值作物,还能实现反季种植、精品种植。

3、满足农业用电需求、产生发电效益

利用棚顶发电可以满足农业大棚的电力需求,如温控、灌溉、照明补光等,还可以将电并网销售给电网公司,实现收益,为投资企业产生效益。

4、绿色农业生产的新路径

与传统农业相比,更加重视科技要素的投入,更加注重经营管理,更加注重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在带动区域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同时,通过实现农业科技化、农业产业化,将成为区域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支柱型产业。

力诺光伏的农业照射 篇3

中国光伏产业的现状,正迫使一些具有远大理想的企业,将着力点向更加广阔的农业领域拓展,发展光伏农业,也必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据分析,光伏农业就是将太阳能发电广泛应用到现代农业种植、养殖、灌溉、病虫害防治以及农业机械动力提供等领域的一种新型农业。

对于我国来说,2012年国内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仅为4GW,累计总装机量为7GW,太阳能发电量仅占全国发电总量的0.07%。这与我国世界第一的光伏组件生产大国不相匹配,更与我国巨大的能源消耗不相匹配。

与此同时,太阳能光伏发电还被誉为是最理想的可再生能源之一,食用菌类被称为21世纪人类的最健康食材之一,太阳能光伏发电要求尽可能多地覆盖阳光照射面,食用菌生产基本对光照基本没要求,将两个产业有机结合,可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也正是这样的聚焦,近些年力诺的一些新实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在与食用菌产业的结合上,他们在邹城的践行堪称经典。多年来,邹城市坚持把食用菌作为深化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来抓,大力实施食用菌优先发展战略,目前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626万平方米,年产鲜菇11.6万吨,产值10.2亿元,品种涉及双孢菇、金针菇、大褐菇等20个名优品种,种植户人均收入8600元。2009年,邹城市食用菌作为全省食用菌行业的唯一代表,被纳入《山东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邹城食用菌已经成为山东省乃至全国食用菌行业的典范。

而邹平之所以成为这样的典范,很大程度在于“光伏农业生态大棚电站”的应用。“光伏生态大棚电站”属于温室大棚与屋顶技术相结合的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农业种植的结合,其内部设有植物补光灯、加温和散热设备,实现农业种植的绿色、高产、高效。建筑结构为框架结构,屋顶太阳能组件方阵安装采用固定倾角安装形式,由于需要保障屋顶的防水、保温,所以光伏组件采用插入式专用光伏支架与屋面结合。是集低碳、节能、环保、旅游于一身的新型高科技农业生态建设项目。不仅如此,“光伏生态大棚电站”还可与旅游结合构建观光农业,与社区农产品需求结合,构建社区农场,与市民体验结合构建开心农场等集高效种植、农业科普、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新型农业项目。

山东力诺太阳能电力集团高层表示:“将光伏电池板安装于温室之上可以有效地利用空间,太阳能光伏板下面原本闲置的空间被温室充分利用起来,而温室里的照明、通风、供暖等用电问题也通过光伏发电解决,这等于在同等面积的土地上形成了一个立体的生产,实现了大棚和电站的双向受益。”

据悉,《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规划》已将太阳能光伏生态大棚电站的模式,划为光伏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享受国家财政补贴,根据电费收入、作物利润等,山东力诺、华盛绿能、保定天威等进军光伏大棚的公司给出的结论是6—8年收回成本。

光伏设施农业 篇4

◆ 并网的所有程序由政府协助办理,政府承诺能够按时成功并网。

◆ 上网电价希望尽可能高些;前3年补贴到电费里:无补贴0.8元/度,争取政策性的或者税收性的补贴进来,达到价格1.0+(0.2~0.3)元;

◆ 上网电价最高能给到多少?(项目的发电采取两种方式并行:上网+部分自用)◆ 免税退税政策:3免2减半?发电项目的税收问题?农业项目免税? ◆ 简单说明政府的补贴都有哪些?归口哪些部门、额度、申请条件等等? ·农业补贴:

·光伏或能源补贴:

·金太阳:

·高科技扶持资金:

·农机补贴:

……(请补齐全)

◆ 光伏发电项目的土地性质是?要求农业土地配套商业用地。

◆ 土地价格?租?买?

◆ 招商到大棚内承包大棚的种植养殖户企业,最好也免税。

◆ 当地人工清单:不含社保,城市工人基本工资2000元,农村人口人均工资???

◆ 招商局自行找电力设计院的人,做一个粗算,获得数据:规划设计成本、项目投资成本(电力设计院给出的数据具有权威性)、发电量。

◆ 土地:地势不能低,要靠近酒庄。

◆ 当地村子以土地集体入股的方式:尽量不采用此种方式,优先考虑愿意租和卖土地的地方。

◆ 尽量多协调些屋顶出来,面积和项目土地面积相当,以便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因为本项目是高端大棚(种植养殖业+生态观光旅游+光伏发电),投资太高回收期太长,资本方要求3年就撤资回报出来,必须有足够的屋顶增加发电量和营收。屋顶包括:政府、事业单位、学校、医院、商厦、写字楼、工厂等等的建筑屋顶。或者给与相当面积的黄山用来光伏发电亦可。

【请蓬莱市招商局提供简要清单:建筑或单位名称、单位性质、屋顶面积和结构(彩钢板/混凝土)、变压器数量和容量等】

◆ 基础设施问题,路、给排水、管网、电力、燃气、通讯等等政府要免费做好我们项目土地范围外的部分。

光伏设施农业 篇5

关键词:光伏农业 发展现状 农光互补

光伏农业是利用太阳能资源发展农业的一种新模式。“十三五”规划要求加快推进中东部地区分布式光伏发电和西部地区光伏电站规模化发展,推进重点经济带及重点生态保护区高比例光伏应用,这对西部地区充分利用光伏发电促进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契机。

一、光伏发电对农业发展的意义

伴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于环境的保护和健康的意识也随之提高,传统农业应该实现从注重农产品数量向注重质量和整体效益转化,进而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光伏模式和农业的结合具有重要性,发展光伏农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推动光伏产业和农业的融合发展,可以很好地提升农业的品质,同时也可以缓解光伏产业的困境,从而使得农业和光伏产业“双丰收”。

(一)有利于农业生产环境的保护

在传统的农业中,农业病虫防治,主要依靠的是使用大量的农药、杀虫剂等化学用品,降低土壤的肥沃度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农产品也将会有携带农药残留的问题。但是太阳能杀虫灯等设备,不仅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保护了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

(二)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光伏发电和农业的结合可以在保证年发电量的同时,还可以得到同样的生态养殖收益,不仅为周围的村民提供了就业的机会,同时还实现了发电和生态养殖的循环。光伏温室的大棚不仅不多占耕地,还可以使得原有的土地进行增值,增加农民的收入,带动国家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三)有利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在不断推进文明村镇建设,其中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如果能够在农村推广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取暖等,将会为农民的生活提供便利,对提高农民生活品质有很大的作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才能够更好的反映出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

(四)有利于农业的长远发展

光伏发电和农业的结合,不仅解决了光伏产业和农业发展之间土地资源争夺的矛盾,而且也可以解决现代农业发展后续动力不足的问题,对于光伏发电的加入使得传统农业有了新的活力。光伏发电和农业相结合,不仅推动了光伏农业的发展,而且也解决了光伏产业的发展困境,光伏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光伏产业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共同发展,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农业利用光伏发电面临的困难

(一)理论研究不充分,技术不够成熟

甘肃通渭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紧缺。地区现在的光伏农业还处于初级的阶段,缺少相应的理论支持,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是光伏农业经营模式、光伏农业重点发展领域、光伏农业政策等问题。同时目前由于通渭地区自身技术不成熟,光能的利用率还是比较低的,高端的光伏农产品还相对不足,相应的应用领域也不广,比如光伏大棚,光伏养殖场等光伏农业的应用设施相应的设计也不够完善,导致能源利用不够高效,光伏农业的种植、养殖技术不够成熟等。

(二)投资成本较高、投入与产出不平衡

目前,由于光伏农业的发展还是起步阶段,所以一般一次性投入比较大,比如光伏蔬菜大棚等,大多数投资成本偏高,对于普通农民相对比较困难,但是农民作为光伏农业发展中的经营和参与者,这样可能会打击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会阻碍光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甘肃省通渭县为例,通渭地区的光伏农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宏众工程也只是扶贫试点,前期的投入可能比较大,这就导致了光伏农业的投入和产出相对比较低,因此成本的回收期比较长。

(三)土地资源紧缺

通渭县的气候以干旱为主,这样适合农业耕种的良好土地较少,很多地区的旱地多,条件相对比较恶劣。目前农村的耕种情况相对来说比较的单一,由于气候条件比较干旱,耕种的面积和条件没有改善,导致农业的发展相对缓慢。不过,气候的干旱说明有很好的光照条件,太阳能源充足。另外,我国要求地面集中式的光伏电站用地为国有未利用的土地,就目前我国通渭县的土地现有的状况来说,大面积国有未利用的土地条件相对比较差,这样的话,能够利用的土地资源很少也是制约着集中式光伏电站发展的另一个难点。

三、促进农业利用光伏发电发展的对策

(一)国家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

光伏农业是对传统农业提升的重器,它不仅是助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农业新体制、新结构、新的产业形式的新农业形态,而且它的发展也将是必然趋势,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实际的问题。这就需要采取一定的经济、行政措施来推动,解决问题促进光伏农业的发展。各地政府不仅要建立相应可行的光伏农业用地、用电以及建立相应的资金扶持政策,用来鼓励农民和企业参与到光伏农业领域中去,不仅给相关的公司进行补助,提高相关公司的积极性,还应该从每年的专项新能源资金中拿出部分资金来用于光伏农业的发展。光伏农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离不开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二)打造光伏发电示范基地

大型的光伏发电和农业的结合,不仅节约我国的土地资源,而且还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和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可以使科技农业和大型光伏发电能够融合并可持续发展。在搁置的耕地建光伏电站,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解决光伏农业和土地的冲突问题。改善土地环境,在不适宜布置组件的地方种植农作物,可以大大提高土地的利用率。2015年,通渭县被列为全省光伏扶贫试点县,通渭县新能源基地建设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壮大,正在向创建全省新能源精准扶贫示范基地奋力前行。国家不仅要扶持相应的行业,同时也要注重对于人才的培养,要在条件好,积极性高,交通方便的地区建立示范基地,总结实践经验,总结理论成果,逐渐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推广。

(三)制定特色整体发展规划

可以依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市场状况,确定光伏农业的发展策略,只有方向准确了才可以做到有针对性的进行生产,同时根据当地情况进行整体规划,选准品种,稳步推进。各种花卉、蔬菜等植物,根据不同植物相应的生长规律应用不同的原则,光伏大棚的设计和建造也要区别对待,渔光互补,农业浇灌等项目也不一样,所以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的对待,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方案。比如通渭地区具有发展光伏电站的气候优势,光热资源充足,2015年,通渭县被列为全省光伏扶贫试点县,通渭县新能源基地建设从无到有,快速逐步发展壮大,目前通渭全县蔬菜种植面积2.39万亩、鸡存栏42.86万只,饲草种植面积3350公顷,多年来积累的种植和养殖经验,已经形成规模化效应;农业在和光伏发电结合情况下,发展农光互补,不仅仅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广,而且有利于改造传统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把大型的光伏发电和科技农业结合不仅可以节约现有土地资源还可以促进经济、资源和环境三者的持续可协调发展。

(四)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

光伏农业作为一个农业经营项目,所以项目的主要参与者是农民,发展新兴农业,尤为关键的是引导农民参与其中。首先要处理好农民在整个光伏农业项目中的责任、权利、利益之间的关系,让农民作为光伏农业的主要参与者,才可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农民可以独自也可以一起承包经营,也可以和农业合作社以及相应的光伏农业合作开发部门订立合作的关系。通过政府合理的引导,将会吸引到更多的农民参与进来。建立光伏农业技术试验基地,为推进农户、企业、科研高校的合作提供技术体系。

大型光伏发电与当地农业有机的结合,才可以真正实现现代农业和发电企业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盈利。才推动新型的科技农业发展和光伏发电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必须承认目前的农业互补项目在技术方面比如大型光伏供电站和通渭地区的农业科学技术结合方面还是一个初步的阶段,不过单一技术的成熟,相信也会对光伏农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先鹏,邹志荣,郭康全,李建明.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设施农业中的应用[J].北方园艺,2012

[2]陈蓉.低碳时代湖北发展光伏产业的战略选择[J].宁波经济丛刊,2011(8)

[3]王耀林.国内外设施农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农业科学,2001(34):增刊

[4]安国民,徐世艳,赵化春.国内外设施农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现代化农业,2004(12)

[5]张兴无.企业—农户与合作社—农户:两种农业产业化模式简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9)

浅析设施农业的发展 篇6

设施农业,农民增收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6-0085-02

一、设施农业的简介

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它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走向现代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生产、无毒农业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农产品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设施农业是个新的生产技术体系,它的核心设施就是环境安全型温室、环境安全型畜禽舍、环境安全型菇房。主要包括设施园艺和设施养殖两大部分。

二、台安县发展特色设施农业的措施

(一)方式:规模化生产,园区化管理,品牌化经营,市场化运行。

(二)模式:推广“两委+专业合作社+农户(经纪人)”的管理模式、“服务中心+站所+专业大户”的服务模式。

(三)具体措施

1.加大财政投资:2008-2010年,对于新建标准设施种植业小区(占地面积50亩),每个给予基础设施建设补助10万元,其中省政府补助4万元,市政府补助3万元,县级配套3万元:对于达到省级验收标准的牧业养殖小区,省、市政府补助20万元。

2.技术支持:政府积极组织科技人员,结合高校、科研单位、龙头企业、示范基地,投资了大量人力和物力,提高设施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益

3.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设施农业,即“一村一品”:高屯村600栋无核葡萄生产基地、镇南村广源肉鸭养殖产业区、四道村食用菌冷式大棚、二道村花卉苗木生产基地、杨树村西瓜生产基地等多个设施农业专业村。已建成高力乔坨网纹瓜示范园区、桓洞三岔紫长茄示范园区、西佛才文拱棚西瓜基地等30多个种植业园区和生产基地,其中“台绿牌”乔坨网纹瓜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特供产品:“台安绿茄”畅销东北、华北等地。

4.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依靠合作社闯市场,实行棚菜、棚果生产全程服务,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5.设施农业保险补贴:设施农业投入高,在面对风灾、雪灾等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时更容易受到损伤。台安县17个镇场区和县示范场均为全县农业保险施行区域,施行区域内凡从事玉米、水稻、大豆、花生等生产的农户均可列为农业政策保险支持对象,纳入各级财政农业保险补贴范围。2009年台安共有48个村、3000多栋大棚参加了设施农业保险,赔付资金40余万元.

6.对设施农业提供贷款扶持:主要金融机构是农村信用社,贷款标准为每栋百米温室大棚贷款1.5—2万元。

7.地方政府对设施农业生产用水、用电、机耕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给予财政投入。

三、取得的成就

1.全县设施农业面积2010年达到31万亩,其中种植业小区面积24万亩,标准化牧业小区面积2万亩,温室大棚7.1万栋,年产各类反季蔬菜100万吨,年创产值20亿元。

2. 2010年12月24日,台安经过4年建设,这个传统农业县农民人均收入“万元村”数量已达到100个,占全县153个行政村的65.4%。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首次突破万元,达到10020元,较前一年增长19.1%,全县整体迈入农民人均收入“万元县”行列。

3. 2010年农业部下发通知,认定全国50个县(区、市、垦区)为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台安县榜上有名。

4.台安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已超过130家,台安已成为沈阳、鞍山、盘锦、营口等周边城市的“米袋子”、“菜篮子”。

5.台安县国税局税收收入增幅居全市国税系统首位,目前累计入库各税收入25815万元,同比增长59.89%,增幅位居全市国税系统征收单位首位。2010年全年预计可实现税收27000万元,是1994年成立当年税收收入的10倍[1]。

四、存在的问题

1.扶持资金投入不足,各地虽然都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但是扶持资金的投入仍显不足。

2.设施农业科研投入不足,技术创新不够,在温室设计和制造等关键环节,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创新技术很少;设施农业装备发展滞后,设备比较简易,环境控制能力差,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专业设施农业技术人员缺乏,农户技术水平低,整体素质、服务水平与设施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3.设施农业的龙头企业少,辐射带动能力较差;广大农户规模小,设施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户对市场的认知度不够,市场信息不灵,生产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造成收益不稳定,抗风险能力不强。

五、借鉴以及政策建议

1.各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时要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来发展特色经济,制定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政策,吸引各方面的资金投入。

2.加大科研投入,研发适合我国国情的配套设施,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3.做好市场营销,打造品牌战略和特色农产品战略,在引导设施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有序发展的同时,扶持一批有优势、有特色的龙头企业和生产大户,带动农副产品加工业、饲料生产企业、营销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引导民间资本和吸引外资来开发设施农业,提高设施农业工业化水平

4.完善信息网络的建设,建立“国家——省——县”三级设施农业信息网络,加强设施农业产销信息的研究和利用。政府利用信息优势,有计划地为农民发展农业提供指导意见。

[1]信息来源:台安县政府,发布时间:2010年12月08日.

作者简介:

上一篇:复合式同步控制策略论文下一篇:双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