纾解对策论文

2024-08-04

纾解对策论文(通用6篇)

纾解对策论文 篇1

摘要:课堂奖励作为传统的教育手段依旧盛行至今, 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其负面效应风险的忽视, 导致在实际运用中, 滥用、错用课堂奖励现象比比皆是。针对此种漏洞, 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探讨分析了课堂奖励的负效应风险, 在此基础上从课堂奖励实施的前提、指向、方式以及师生奖励观等四个角度提出纾解对策。

关键词:课堂奖励负效应,纾解对策

近些年教育得到快速发展, 新的学习模式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促使传统课堂的转型。然而在现实中, 奖励作为传统的教育手段在课堂中依旧盛行, 教师学生纷纷“沉醉”于它的魅力中。潜在的含义是, 离开了奖励, 教育将无所适从。中国有耳熟能详的“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荣誉称号, “小红花”“小星星”奖赏给表现优秀的学生。美国从1985年开始有多于50 000所学校用超过200 000万的免费比萨券奖励每月达到阅读目标的学生;[1]近几年在美国乔治亚州等部分州流行的“learn and earn”项目, 将学习和赚钱直接建立联系。[2]

然而, 奖励在课堂中长久以来不可撼动的地位正是人们对课堂奖励正效应的“心领神会”, 对负效应风险“避而不见”的结果。因此对课堂奖励正效应的过度推崇不仅不利于人们形成对课堂奖励正确全面的认识, 而且还导致了实际运用时奖励负效应危害程度的加深。换言之, 过分注意积极标签的正面效应以及消极标签的负面效应, 导致滥用积极标签。基于上述认识, 本文专门分析课堂奖励负效应的具体表现与应对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课堂奖励, 可以认为它是课堂中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针对学生的一系列外在激励策略。反映课堂中教师与教学之间、学生与学习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会受到外在刺激因素的影响。

(一) 当下对课堂奖励正效应的理解

人们对课堂奖励正面效应的高度肯定是其得到普遍运用的根本原因。具体而言, 有以下三个方面。

1. 奖励有利于维持和促进课堂教学

课堂上, 维持纪律和促进学生进步是教师追求的目标。奖励策略帮助教师创设积极有序的课堂学习环境。第一, 它作为激励手段, 为学生提供前进动力;第二, 它向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 这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能获得安全感, 因为他们清楚什么样的行为会被奖励;第三, 奖励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 维持课堂纪律, 保证课堂教学活动有序并高效率地展开。

2. 奖励有利于丰富课堂评价

学生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自己课堂学习进展作出主动的调整, 而且也利于教师利用获得的反馈信息调整教学进程。奖励是对学生学习结果或行为表现的积极评价, 能帮助学生认识他们的成就, 增强自信。另外, 学生普遍有寻求外界认同的心理需要, 尤其是来自权威人物的肯定, 奖励正好满足这一需求。

3. 奖励有利于增进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若缺少互动或者出现协商不一致时, 奖励是不可能运行的。一般而言, 交流的充分程度对奖励作用的发挥程度有着很大影响。在奖励实施前期, 学生对教师的要求理解得越透彻越正确, 才越有可能产生符合教师期望的结果。近期一个调查研究表明, 奖励有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关系, 而且年龄越小增强效果越明显。[3]

总之, 课堂奖励作为教师激发学生学习、管理课堂的一种手段, 它的意义在于强调教师借助学生的需要或者感兴趣的外在事物, 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激情、意志等, 将这些方面集中于与教师要求相一致的方向上, 使学生朝着特定的方向努力, 以此帮助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 课堂奖励的理论问题

其实, 到目前为止, 有关奖励有效性的研究仍处在巨大的争议中。心理学家Deci认为外部奖励会削弱内部动机, 他指出外在的实物奖励, 如钱, 会让学生认为这些工作是不值得做的, 除非是在有报酬的情况下;[4]埃尔菲·艾恩对奖励进行激烈的批判, 他明确指出奖励最有效的地方是动物实验室;[5]有学者则认为奖励并没有负面影响;[6]Mark R.Lepper等人通过实验得出外部奖励会侵蚀学生的内部动机;[7]我国学者冯竹青、葛岩通过文献梳理, 指出物质奖励对内在动机的侵蚀效应仍无定论。[8]奖励是否真的有效?奖励的黑箱仍然没有打开, 奖励之谜依旧未解。

谜团的遗留, 使得对奖励的分析难以理性化、系统化。在我国, 涉及奖励的理论研究只在最近几年才开始得到教育研究者的关注, 数量少, 研究多数停留在对奖励的综述性研究或者可看作是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 缺乏系统的理性分析。这就导致没有合适的理论来警惕现实, 更谈不上指导现实。教师在课堂运用的时候要么“继承传统”, 要么随心所欲。因此错用、滥用课堂奖励的现象比比皆是。

事实是, 课堂奖励具有两面性, 在实际运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充分证明了只承认课堂奖励的正效应仅仅是人们的一厢情愿。课堂奖励在一定情景和条件下会产生负作用, 而对负作用的忽视造成了负面影响的加深, 因此有关课堂奖励负效应的研究应该受到重视。在当前情形下, 对课堂奖励负效应的研究或许更应该摆在比正效应更显著的位置上。

二、课堂奖励的负效应

课堂奖励由给予者和接收者两方组成, 分别论述学生和教师两方面, 能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奖励在实际课堂中带来的负面效应。

(一) 学生方面

1. 破坏掌握型目标倾向的养成

目标倾向是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9]目标倾向主要分成两种类型:掌握型目标倾向和表现型目标倾向。掌握型目标倾向的核心是相信努力和成就成正比, 强调努力的重要性, 重视知识的掌握和内在能力的发展, 表现出持续性的学习意愿, 在学习中倾向于采用深层学习策略;表现型目标倾向则关注自己的表现是否比别人优秀, 重视他人的积极性评价, 将学习看作是实现目标的途径, 倾向于采用浅层学习策略。奖励是外在的激励因素, 它引导学生关注行为结果。当处在强调高正确率、低错误率以及标准化成功的学习环境下, 对于看重结果的倾向不久便会向表现型目标倾向转变。

此外, 课堂奖励强化了“保险”的学习方式。掌握型目标倾向的学生更愿意挑战有难度和风险的任务, 表现型目标倾向则不然, 因为这部分学生关注的是如何比别人优秀, 如何才能获得奖励而不是选择尝试和学习。“奖励使大多数学生倾向于选择保险的学习方式, 从而造成学生为了获得奖励而行为方式单一。”[10]

2. 干扰学习过程中的自由

在大多数情况下, 奖励和自由是一对此消彼长的关系。因为奖励背后是一系列附属的行为要求, 方向是确定的, 行为方式是统一的, 名额是有限的, 所以道路的狭窄就将奖励放在了自由的对立面。教师希望奖励起作用就必然会以学生放弃自我管理学习为代价。

自我管理学习由目标设置、过程的自我监控和结果评估三个部分组成。当学生依附于奖励时, 他目光的投入将由学习本身转向奖励, 于是伴随着奖励而来的要求便强行介入到学生的学习步调, 使之完全被拉入教师的轨道。例如在课堂上, 学生对某个知识的独立思考空间会因奖励而被破坏, 因为他必须紧跟教师思路, 积极正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或是呈现出教师期望的行为表现。

3. 课堂反馈的贫乏

奖励的性质决定了其作为评价手段的贫乏性。一方面是内容的贫乏, 奖励不能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具有针对性的反馈信息。在大多数时候, 奖励是与学习任务无关的事物, 如教师竖起的大拇指、泛泛的口头夸奖等, 学生很难从奖励本身获得对其学习结果的补充性或者建议性信息, 除对错、好坏的结论性信息外。教师课堂评价止于奖励, 很多情况下等于奖励, 这样的趋势不利于发现隐含的问题, 不利于学生的真正发展。另一方面是覆盖人数的贫乏, 通常奖励只能覆盖到少部分学生, 其中潜在的事实是, 大部分学生不会接收到来自教师的积极或消极的评价, 成为被忽视的群体。

4. 竞争性奖励恶化班级氛围

为了使奖励更诱人, 往往会被限定奖励名额, 即为竞争性奖励。如“班级之星”只有一个;一周一次的周考, 第一名只能是一位学生, 等等。竞争性奖励意味着一个学生获得奖励必然会减少甚至消除其他学生获取奖励的可能, 换言之, 一个人的成功便是其余人的失败。绝大多数学生因为没有获得奖励而感受到挫败感和失落感, 这成为一种变相的惩罚。同时, 竞争性奖励的盛行会减少同学之间合作和帮助他人的可能性, 因为优秀者通常只有一个, 班级氛围因此变得紧张严肃。

(二) 教师方面

奖励的制定和给予都与教师的奖励观有着紧密联系。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探析, 厘清课堂奖励负效应在教师方面的体现。

1. 奖励和惩罚之间关系的扭曲

奖励和惩罚是最常使用的教育方式, 罗素也承认:“如果缺少夸奖与责备, 我不相信知道教育竟是可能的。”[11]但是在实施过程中, 教师将奖励和惩罚简单对立起来, 导致奖励和惩罚被放置在绝对对立的位置上。奖励是积极的, 彰显着成功和优秀;惩罚是消极的, 意味着失败和恶劣。教师在使用时往往“泾渭分明”, 这在无形中赋予两者单一且强烈的特征, 使得手段等于评价, 进而等于学生的表现。

除此之外, 有些教师“慷慨”地以免去家庭作业来奖励课堂表现优异的学生, 反过来增加表现不如意的学生的作业量以示惩罚;或者在有些课堂上, 惩罚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擦黑板, 这就在向学生传递一个信念, 即家庭作业、擦黑板等是一种负担, 是一种不光彩的任务, 它会成为惩罚的标签。

2. 自我效能感的“畸形”建立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表现为教师对自身教育能力和影响力的信念。不言自明, 自我效能感在教师活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 由于自我效能感影响的差异, 教师使用奖励的原因、方式和频次也会不尽相同。“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师趋向于相信他们对学生动机有着较大的影响力, 这可能会影响他们对课堂奖励的使用。”[12]奖励是课堂上常用的激励方式, 但它只是其中一种方法, 如果教师将自身影响力建立在奖励的基础上, 以期通过简单化的滥用奖励来实现教学目标, 这是教师无能的表现。

3. 增加对强权控制的依赖

French和Raven曾提出构成权力的五个基础:强制性权力、奖励性权力、参照性权力、法定性权力和专家性权力。[13]尽管French和Raven并没有将班级作为它的论述对象, 但是我们可以借此考察班级情景中的权力基础。在这五个基础中, 奖励性权力是基于学生遵从教师试图实施的影响和教师提供相应奖励协调一致的基础之上实现的, 这种奖励涉及积极的强化或撤销不愉快的强化。但事实上, 它与强制性权力本质上是一致的, 只不过它是缓和的不明显的强制。这也说明了, 教师为了增强权力而使用越多的控制手段, 那么这些控制手段就越被需要, 换句话说, 越多的使用, 就会被越多的需要使用。

三、课堂奖励负效应的纾解对策

综上所述, 我们在受惠于奖励的同时, 必须承认其在实际运用中产生的各种问题, 正视课堂奖励存在的负效应风险。研究课堂奖励并不是为了提出新的策略来替代奖励, 更不是为了消灭奖励, 而是根据负效应的产生机理, 采取有效的治理策略, 在缩小和防止负效应的同时, 充分发挥课堂奖励的正向作用。

(一) 明确教育奖励和社会奖励的区别

奖励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 区别教育中的奖励和社会中的奖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是正确运用课堂奖励的前提。有学者系统总结了两者的差异, 主要表现为:“实施目的不同, 前者用于促进学生成长, 后者用于激励劳动生产率并实现组织目标;关注对象不同, 前者更加关注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整个执行过程, 后者关注结果;设置标准不同, 前者强调‘进步’性, 后者强调‘杰出’性;奖励方式不同, 后者最主要使用的物质奖励对于前者来说必须谨慎使用。”[14]

(二) 课堂奖励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根本指向

激励学生进步和发展是课堂奖励的根本出发点。教育的目的决定了各种策略和手段不能停留于短期效果的实现, 应致力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内在动机, 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地发展。因此明确奖励指向是奖励正效应得到彰显的核心基础。一方面奖励必须明确指向学生表现出的进步行为, 另一方面奖励在指向当下表现时也应关注到对其后续发展的影响。再者, 教师应当以学生自身为参照, 将他们有进步的行为作为奖励对象, 尽量避免横向比较而产生的过度竞争, 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 创设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三) 保证课堂奖励制定和执行的公平性, 关注无奖励的学生群体

奖励的公平性是奖励具有价值的基本保障, 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形成对奖励正当性的认同, 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为日后进入成年社会搭建起公平公正的信念的基础。奖励的公平性包括制定的公平性和执行的公平性。前者要求教师在拟定奖励规则时应与学生进行协商, 让学生了解奖励和要求, 使得奖励的制定和实施建立在双方的共识基础之上;后者指教师在判断是否给予奖励时应根据事先定下的要求视学生行为结果来给予, 绝不能依据自身偏好和情绪状态来决定。

同时, 奖励的性质决定了有相当的学生不能获得奖励。教师不能忽视这部分学生, 因为他们正是急需教师帮助的群体。教师应根据这类学生的行为表现提出针对性的指导性建议, 帮助他们取得进步。

(四) 教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奖励观, 并丰富自身课堂教学和管理的策略

奖励不是优秀或成功的唯一代名词, 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奖励自身带有的局限性并不能完全有效地代表成功。更为关键的是,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学习任务本身, 弱化奖励, 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学习本身的乐趣和满足, 以此来激励自己继续下去, 并在进行结果评价时, 有意识地留给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空间。

在帮助学生弱化奖励的同时, 教师更应走出奖励所营造的“舒适圈”, 自觉提高教学能力, 丰富班级管理手段。教师运用教育智慧使学习本身对学生具有吸引力, 这样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教育成果。

四、结论

传统研究仅仅承认和关注课堂奖励对学生学习和行为表现的积极作用, 忽视了课堂奖励可能会造成的不利影响。滥用、错用课堂奖励使学生和教师都受到课堂奖励的不良影响。对学生而言, 课堂奖励破坏了掌握型目标倾向的养成, 干扰了学习过程中的自由, 给予贫乏的反馈信息以及恶化学习环境;对教师而言, 课堂奖励的滥用造成了奖励与惩罚之间关系的扭曲, 自我效能感的“畸形”建立和加剧对强权控制的依赖。因此我们需要明确教育奖励和社会奖励的区别;注意课堂奖励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根本指向;要保证课堂奖励的公平公正, 关注无奖励的学生群体;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奖励观, 并丰富自身课堂教学和管理的策略。本研究的价值在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课堂奖励理论体系, 有利于全面正确认识课堂奖励的作用, 并为充分发挥课堂奖励积极效应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

对话学者:纾解中日困局 篇2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近邻却并不亲近。历史与现实问题的交集让中日围绕一方海岛的争端迅速演变成两国的对立。

中日邦交正常化毕竟跌宕起伏地走过40年。面对难解的历史与现实问题,还有未来的抉择,中日两国应如何纾解当前的困局?《中国新闻周刊》对话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高洪、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時殷弘和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刘江永。在学者的声音中,可以呈现中日关系的深层纠葛与出路。

三大共识不能被冲击

中国新闻周刊:中日双方围绕历史和主权等核心问题的争辩几乎从未终止,但中日又这样跌宕地走过40年,是什么力量支撑了中日关系40年的正常化历程?

高洪:中日是邻国。邻国搬不走,只能面对。中日经历了两千年友好,五十年不幸。两国充分认识到只有和平共处、战略互惠才能实现互利双赢。在处理两国关系问题上,注重和维护大局的人是中日关系平稳发展的“支点”。

刘江永:日方在恢复邦交正常化谈判时,在侵略历史、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上都同中方达成共识。中日两国都认识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两国的需要。这40年来,民间的交往和友好也是支撑中日友好的重要力量。

中国新闻周刊:“政冷经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中日关系的“二元”常态,中日之间除经济交流外,还有无共同利益点?

高洪:中日两国的地缘政治环境有一致性,经济发展互补,在历史文化渊源和价值观深处也有相通的东西。如果这些因素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能够帮助稳定中日关系。但前提是中日两国必须相互认识对方以及彼此的重要性。

时殷弘:如果中日双方能够遵循中日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共识,中日关系可以健康发展。但双方关于历史认识问题、台湾问题和钓鱼岛问题的三大共识不能被冲击。一旦最基本的三大政治基础被冲击,双方的其他交流也势必受到冲击。

纠结的利益:日本何去何从?

中国新闻周刊:日本国内政党政治对中日关系有何影响?是否可以说日本国内选举绑架了中日关系?

高洪:自民党通过长期的磨合试错,有一套处理与邻国外交问题的章法,政策上有历史纵深和连续性。比如,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虽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很强硬,但又能抓住与中韩经济合作的机会。

2004年,7名中国保钓人士登上钓鱼岛,小泉没有采用国内法判罚或扣押中方人员,而是“强制遣返”。这样小泉在国内也找到了面子。这种外交套路比民主党新生代技高一筹。

民主党的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来自老自民党,主张同亚洲国家改善关系,减少对美国依赖。但民主党内错误地吸取了鸠山与中国亲近的教训,大幅转向美国。但美国不可能为日本得罪中俄等国,民主党少壮派的强硬外交已在实践中碰壁。

时殷弘:目前,在野的自民党跟小泉纯一郎以前相比,无论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民族主义行为,以及亲美立场方面,都要右倾得多。除了选举之外,日本在领土争端中一惯的蛮横态度也严重破坏了中日关系。

刘江永:民主党和自民党的内政外交政策大同小异。民主党执政后,执政基础薄弱,缺乏经验。加之外务省和防卫省发言决策权的上升,部分强硬派坚持钓鱼岛主权“争议”不存在。这造成一旦中日之间发生钓鱼岛争端,外交应起到的作用消失。日本右翼利用钓鱼岛争议煽动民族情绪,钓鱼岛问题迅速演变为两国民众间的对立。

中国新闻周刊:野田政府试图在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问题上脚踩两只船。两个自贸协定有无冲突?

高洪:试图脚踩两只船,反映了日本的纠结。日本既要直面亚洲邻国发展的机遇,又要考虑到美国给予的战略空间。我们期待日本国内理性的声音。因为东亚的发展最终只能靠其成员国家来解决。在实际操作上,中日韩合作比TPP更实际,TPP是美国全球战略构想的一部分,不会很快迈出实际步伐。

刘江永:美国提出TPP,但日本加入后,其农业发展会面临危机。即便日本出口企业支持加入TPP,但野田政府只是托辞研究,没有迈出实际步伐。日本未来会思考自己的经济基础在哪里?中国的选择应多元开放,哪个合作体制有现实意义就加入哪个。

美国的两手策略

中国新闻周刊:东亚的三场岛屿争端(日韩“独岛”争议、日俄北方领土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牵动了本地区国际关系,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高洪:国家间关系是立体、多层面的问题。外交格局不是针对某个国家,而是与外部世界的总体平衡与联系。9月底,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参加联合国大会时,要提出日本和邻国外交的措施。这体现了日本现在的困境,但措施能不能取得成效,最终要看日本的诚意。

时殷弘:这几场东亚岛屿争端的主角都是日本。这些争端中,都体现出日本采取的顽固姿态。这几场岛屿争端中,最危险的是中日钓鱼岛争端,包含军事对抗和冲突的可能性。

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底,美国宣称重返亚太,美国防长帕内塔9月访华提“再平衡”。日本则期望加强日美同盟,中国该怎样应对美日的战略转变?

高洪:中美关系、中日关系都有其基础,美日合作不可能是铁板一块。日本的国家利益不是要给美国当助手。美国政策随着中国的发展可能有变化。帕内塔此次访华说辞较为温和,还提出中美军事演习。当然中国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美国的两手策略和日本的期待并不一致。

时殷弘:美国的政策客观上鼓励了日本右翼窃取钓鱼岛。另一方面,美国政府没有宣布钓鱼岛主权归日本,美国也非常担忧中日可能的军事冲突。中国可以争取美国,限制日本的一意孤行。

刘江永:美国的对外战略模式是通过军事优势获取其世界领导地位。美国的战略模式不改变,不可能理想地解决东亚的问题。中国要认清美国态度的复杂性,不要受外部干扰,坚持稳步前行。

面向未来:中日关系再破冰

中国新闻周刊:根据中日两国共同实施的“中日共同舆论调查”,中日两国都有8成公众对彼此“印象不好”。中日民间的互动问题何在?

高洪:中日邦交正常化初期有一段“干杯外交”,但那时国家关系并不成熟,只是有共同利益牵动。如今历史问题依然存在,中国发展让日本警觉。日本右翼转移国内矛盾的目标就是中国。

认识多了,冲突也多了,国际形势也出现变化,回到邦交正常化初期的友好状况不可能。但长期来看,中日综合国力目前处在扭转期。到中国综合国力超过日本,并且日本人习惯了这种状态时,中日关系就会缓和。

中日关系全面改善单靠政府间的政治文件是远远不够的,两国关系的根本改善取决于民众间的相互理解和接受。民间关系的改善将给两国政府的外交政策提供根本基础、约束和规范。

时殷弘:目前中日关系的困局主要源于日本政府的恶劣态度,阻碍了中日友好交流。很难期待中日关系有全面的恢复和发展。我们还是寄希望于日本的公众理解,认清右翼的所作所为,还要耐心地向日本公众宣传钓鱼岛的真实情况。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困境与纾解 篇3

一、发展县域经济的意义和必要性

“郡县治则天下安”, 无论在古代还是在当今社会, 县域对国家的稳定、快速发展一直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当前, 在对我国百强县的发展共性进行分析后可知, 我国不同地区的县域在地理人文、政策优势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 而这些差异又进一步造成了不同县域之间产业竞争实力和经济水平的不同。所以, 发展县域经济、提升县域经济产业竞争能力, 已经成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总体而言, 发展县域经济, 不但能够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还能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充足动力。

(一) 实现现代化。

按照区域经济理论, 发展县域经济需要借助多种因素, 在这一过程中, 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技等领域都会因此而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区域内的工业化水平和现代化水平都会逐渐处于较高水平。比如, 会在县域经济的推动下, 最终形成具有“辐射”状态的、以本区域内的县城为中心的新型城乡关系, 无论是县域之内还是县域之外, 都会因此而受到积极影响。实际上, 在当今时代,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 都对实现现代化充满了替代, 也为此做了充足准备。可以说, “城乡一体化”的全面现代化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只有使县域内大量农村经济得到发展, 才能不断缩小城乡差距, 才能在发展县域经济的同时实现区域内的现代化, 并使其处在一个良心循环的状态之中。此外, 根据国外经验, 发展和壮大发展县域经济能够为区域内的农村和其他区域提供各项服务, 这对促进和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城市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同时, 在这一过程中, 还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促进生产资料在县域之间的流动, 强化城乡商品与物质交流, 而这又能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 提高生产绩效。

(二) 解决“三农”问题。

在我国, 农村、农业、农民备受关注, 无论是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产出水平, 亦或是农民的增产增收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都与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直接相关。而发展县域经济, 将这一承上启下的区域打造成吸收劳动力、提供经济发展动力的关键区域,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是因为, 发展县域经济, 能够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县域转移, 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 城镇化的步伐也会由此加快, 产业转移的水平和力度也将取得新的成绩, 农村的生产生活水平、农业的发展程度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力度都将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此外, 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 还会进一步推动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借助县域内较为完备的行政、经济与社会管理手段, 能够不断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渠道, 使农村整体收入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更为重要的是, 发展县域经济, 也就意味着要加大对农民的政策性扶持力度。这样一来, 不但有利于市场的统一和资源的整合, 还能因此而构建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这对借助县域经济优势助力“三农”进步具有积极意义。当然, 在这一过程中, 需要充分认识到“三农”问题是国家工作的重心和县域经济的核心所在, 只有不断壮大和发展县域经济, “三农”问题才能得到充分解决, 也只有实现了县域经济的良性运转, 才能借助产业结构调整与角色转换, 不断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化解在社会管理中出现的各种矛盾。

二、县域经济走工业化道路的制约因素

(一) 资源和市场运行低效。

当前, 一些县域在围绕核心产品发展方面显得力度不足, 上下游产品的开发深度不够。同时, 由于提供的上游配套产品与承接下游产品加工的配套企业十分有限, 使得县域经济只能在较低的发展速率上行进。此外, 由于县域内一些企业的市场意识与分工协作意识不高, 使得各项资源无法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实际上, 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资源的种类很多, 不但涉及到县域内的自然资源, 也与县域内的人力资源、资本和信息资源直接相关。在前文的分析中已经表明, 无论是何种资源, 都会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 不可否认的是, 县域内的资源具有一般资源的稀缺性特性, 只有实现了这些资源的有效配置, 才能使之发挥最大功效。需要注意的是, 在这一过程中, 市场机制需要发挥调节和优化的作用, 并逐步构建起资源在市场上自由竞争与自由交换的机制, 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比如, 要充分借助市场价格的波动和市场主体对经济利益的诉求, 以市场供求机制为标准, 对县域经济的运行进行必要调节, 并以市场为导向, 对县域内的各项资源和供求结构进行调整, 从而使产业结构与企业组织结构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要求。

(二) 区位与科技不明显。

市场运行机制的优劣直接影响市场经济的总体功能, 也会对县域经济的成长过程产生重要影响。此外, 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无论是行政管理机制、政府领导机制还是政策扶持机制,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县域经济的工业化进程。而在这些影响因素中, 区位和科技因素不容忽视。这是因为, 农村和城市之间、县域和县域之间、县域和外部环境之间, 都因其资源禀赋的不同而各有各的区位优势, 彼此之间能够优势共享和共同发展。在我国, 农村的生产资料相对丰富, 能够为城市的发展贡献一定的生产资料, 而城市经济相对发达, 能够带动农村经济的进步, 这样一来, 城乡之间如果能够构建一体化的合作运行机制, 将会更好地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但是, 实践表明, 我国大部分县域的区域优势都不明显, 科技进步机制对县域经济的束缚很大, 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县域政府之间并未构建起完善的相互合作的机制和网络体系, 彼此之间的活动与相互影响相对有限, 县域新技术的开发、引进、改进与扩散以及应用和推广工作都受到一定限制, 通过科技进步促县域经济发展的目的远未实现。

(三) 资源缺位。

与传统工业化不同, 新型工业化改变了以往工业发展的思维模式, 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原有的工业框架体系, 并在改造、升级的过程中, 完成了对工业资源的重新配置, 工业布局也通过调整得到了优化。这样一来, 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就对资金、技术与人才形成了强烈依赖, 传统生产资料或者工业资源正在让位于这些新型资源, 而这对县域经济来说, 恰恰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问题。这种源自资源的缺位使得县域经济在短时间难以获得新的突出的表现。这是因为, 在发展高新技术的过程中, 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而大部分县域经济的发展都存在资金不足的情况, 对那些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县域经济来说会更加艰难。此外,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 一些县域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 资金外流十分严重, 在这一情况下, 也进一步造成了技术与人才的瓶颈, 找不到人、留不住人的事实十分明显, 人才匮乏的问题十分突出。不但人才总量存在较大缺口, 高层次人才匮乏, 而且在人才结构方面也存在明显矛盾———人才分布不合理, 育人、用人机制落后, 等等。

(四) 产业集聚程度低。

在前文的分析中可知, 资金、技术、人才的缺位问题倘若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县域经济新型工业化的进程。而对我国当前县域经济的发展实际来说, 打造具有特色的优势产品和品牌, 使之能够走出去、进入到国内国际市场, 能够很好的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来说, 也是无可替代的强大增长源, 也能够对县域经济产生强大的可持续发展动力。但是, 需要承认的是, 我国大部分县域经济的产业集聚程度较低, 特色经济并不明显, 生产力还处于较低水平。即便对那些已经形成产业集群雏形的县市来说, 虽然其产业集群基本成型, 也在市场中占有一定竞争优势, 但是因其大多为从传统产业发展而来, 在产业生态上还属于原始的产业集群, 与市场经济的联系并不紧密。加之集群内企业的位置较为固定, 产业链条较短, 其延伸也主要围绕在企业母体附近, 空间分布十分有限, 使得这些县域能够向社会提供的终端产品只有较少品种。这种产业链条不完整、专业化分工协作机制不强的状态, 决定了县域经济的发展缺少必要的动力支撑, 县域经济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也困难重重。

三、工业化视角下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困境纾解

(一)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这一产业的发展壮大能够为县域经济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 在工业化视角下县域经济的发展还是要优先发展农业, 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 使农村资源以体现更为明显的规模经济。比如, 通过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和制度推进, 使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向规模化经营转变, 通过优化农村土地流转模式, 使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实现合理流转, 继而实现规模经营和适度经营。此外, 还应不断探索高效的农业组织模式, 通过借助当地资源不断培育优势产业, 使农产品的销售领域和销售层次不断扩大和提高;当然, 在这一过程中, 还应进一步发展县域金融, 借助财税、信贷等措施, 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互利双赢。

(二)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为了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 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同时, 要不断挖掘人民智慧, 释放广大劳动人民的力量, 以实现民营经济的整体发展和快速进步。为此, 需要不断引导规模企业构建现代企业制度, 通过建立和完善现代管理制度, 以及提升民营企业家的综合素质, 使更多高素质人才能够成为县域经济的新的支撑, 实现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的迅速提高。此外, 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进程中, 要适时发展民营经济中的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 这样一来, 不但能够增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还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 实现更为明显的外部规模经济效益。此外, 还应借助多种措施, 不断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农户加入到非农产业之中, 以此壮大民营经济群体的规模和力量。同时, 还应以此为基础, 提高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 提高县域产品的科技含量与经济附加值。

(三) 强化县域产业融合。

国内外的区域经济发展经验表明, 县域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其要素资源优势与市场互补优势, 根据产业和市场相互依存的思路, 不断推进和区域中心城市之间的产业融合, 通过构建开放型产业组织体系和依托各种要素资源并开拓市场空间, 使县域经济在产业的推动下不断取得新的发展成绩。比如, 要将企业、政府、合作机构与知识机构融为一体, 使之能够在良性互动中不断拓展活动空间和地域范围;同时, 要全面启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 尤其要面向国内区外市场与国际市场大做文章;此外, 还应在技术研发、产品生产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不断扩展网络空间和网络域面, 在深化节点分工的同时不断强化网络互动, 以实现和区域中心城市的优势互补、功能联动与错位发展。

(四) 推动和构建产业集群。

县域工业要不断扶持专业化产业集群的进步与壮大, 进一步发挥产业集群的成本优势和整体功能优势, 提高其在区域经济竞争中的综合实力。为此, 在组织形式方面, 要不断加快重点企业的规模化发展, 逐渐形成以重点企业为核心, 以众多小企业为配套产业范式, 以外包式、垂直式等方式, 使县域内的产业集群能够形成整体协调式发展;在发展模式方面, 要对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的协调发展与统筹规划加以重点关注, 将培育产业集群看作是县域经济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内容, 通过在园区企业之间构建产业关联, 不断提升县域经济产业的空间利用率;而在发展环境方面, 要不断发挥政府的功能, 使之能够促进产业之间的联系, 在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群体培训与信息服务投入等各方面, 不断采取新的、有效措施, 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保障与支持。

四、结束语

当前, 加快发展方式转型, 促进产业调整升级, 正在成为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 要改变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的状况, 使之向着发展态势良好的方向转移, 体现更为明显后发优势。而为了实现这一点, 就需要以新型工业化为指引, 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使县域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进步, 继而为社会安定、政治稳定做出更多贡献。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生产要素正完成着大规模的跨区域流动, 区域之间的经济关联变得越来越紧密, 这为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 也给其造成了一定的发展瓶颈。本文以工业发展为视角, 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困境进行分析, 并给出纾解路径。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困境,困境纾解,工业化

参考文献

[1]刘勇.产业新城: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新探索[J].区域经济评论, 2014.6.

[2]徐建华.关于新型工业化视阈下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4.11.

[3]苏艳霞, 张文儒.浅谈壮大县域经济的意义和对策[J].邢台学院学报, 2014.4.

纾解心愁与忧郁的瑜伽妙方 篇4

有人认为,当压力超过负荷时,应放下手边工作,到郊外原野舒缓一下;有的人则认为与人聊天是纾解压力最简单而快速的方法。这里要特别推荐做瑜伽的体位法亦是纾解压力的妙方——藉由瑜伽的体位法,专注的呼吸及体会身体因做动作而引起的刺激、按压、紧绷、放松……种种伸展与放松的舒畅感,在暂时忘却压力的同时,让身体能趁机舒缓,活动活动全身筋骨,配合深呼吸还可促进血液循环,让全身细胞活化,增强纾解压力的功效。

下面介绍三个瑜伽动作,希望大家轻松愉悦地去享受它们。

射手式

1、坐正,调息。

2、吸气,左脚向左边拉开;左手握住右脚跟,拉至靠近会阴穴,吐气。

3、吸气,右手向上伸直,吐气,缓缓弯向左侧。

4、双手同时抓左脚板,停留数秒,做深呼吸。

【注意事项】练习此式之重点在侧胁部,手臂及腿部的伸展如果柔软度不够,可将伸直向上的手用力伸直,双手不必勉强去抓脚跟,只要侧弯到极限,身体感到伸展即可达到效果,绝不要勉强自己。

【经络穴位】此姿势可伸展到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阴心经及手太阳小肠经,而使调理效果更显著。

摊尸式

1、平躺在地板上。

2、双脚打开与肩同宽,甚至再宽些亦可,摆成使双脚能放松的角度即可。

3、双手掌心朝上,放身体两侧。

4、闭目,做深呼吸。

【注意事项】此动作从字面上即可得知身体如同尸体般的放松躺着,但并非完全不动,须用意念去观照身体,并配合腹式呼吸法把身体由脚跟到头顶全部放松,如能正确地做此式约三五分钟就如同睡了三五小时一般,疲劳感会顿时消失。

【经络穴位】此式可完全让身体各条经脉达到深层的放松与平衡,同时可让五脏六腑完全的舒缓休息,以利功能再生。尤其身体有僵硬感的人,更需靠此放松来达舒解功效。

牛脸式

1、坐正,做深呼吸。

2、双膝弯曲,左脚下右脚上,两腿交叉,膝盖上下相叠,左手由上方绕过背后,与右手在背后互握,停留数秒做深呼吸。

3、还原,调息。

4、换脚、换手再做一次。

【注意事项】双腿交叉叠做,若膝盖疼痛,停留时间勿勉强过久,此外双手于背后互握,若无法互握可使用毛巾代替,以双手互拉毛巾,待一段日子的练习后,肩部松开后即可轻松互握,勿操之过急。

纾解对策论文 篇5

一、农业组织生产方式创新面临的金融环境

1. 农业组织生产方式创新的资金需求呈多元化。

农业组织的组成方式多种多样, 有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有“公司+基地+农户”生产模式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公司 (企业) +农户”生产模式的各类企业, 有具有产业链上下游关系的企业联合或企业农户联合。组成方式的多样性, 决定了农业组织金融需求的多元化特征。

2. 农业组织生产方式创新的资金需求地域不均。

不同地域的农业地区, 经济发达程度差异也较大, 具体表现在人均收入水平、产业结构、城乡一体化水平等方面。从金融机构角度分析, 在条件相对落后的偏远山区,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缓慢, 农业组织不发达, 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驻地金融网点放贷困难, 存贷比普遍较低;而靠近城区, 农业生产较为发达的地区, 金融需求旺盛, 金融网点存贷比相对较高。

3. 农业组织生产方式创新的资金需求存在瓶颈。

农业组织普遍存在抵押物不足, 信用等级难达标等问题。以笔者所在的鸡西地区为例, 目前大部分农业“龙头企业”都还属于中小企业, 其本身资金实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都较弱, 这些企业和农户都难以提供有效的抵押担保物, 而农业作为受自然天气等因素影响较大的高风险产业, 一般要有相应的抵押和担保, 金融机构才愿意开展业务。另外, 农业地区缺乏具备一定资质的评估机构, 直接影响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抵押贷款、农村宅基地抵押贷款业务的发展, 使得农业组织生产方式创新融资渠道无法有效拓宽。

4. 农村金融服务难以满足农业组织生产方式创新的多样性需求。

金融机构贷款手续繁锁、贷款额度小等现实问题, 与日益增长的信贷资金需要矛盾愈加突显。目前涉农金融机构对农户进行的贷款授信一般在5万元左右, 部分机构扩大到10万元。但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组织生产方式创新, 农民大户开始利用土地流转政策, 扩大经营规模, 单户10万元的贷款已经难以满足农村专业化经营, 特别是农产品基地的融资需求。

二、当前金融支持农业组织生产方式创新的部分措施

1. 发挥窗口指导作用, 引导金融机构增强支持力度。

发挥基层央行窗口指导作用, 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创新机制, 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各金融机构对辖内的农业组织生产方式创新进行深入调研, 结合地区现状进行分析探讨, 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信贷管理制度和建立支持机制。

2. 积极为新型农业组织生产方式提供信贷支持。

以鸡西地区为例, 涉农金融机构制定了《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工作方案》, 采取合作社社员联保、农户联保等贷款方式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贷款利率较普通贷款优惠5%—10%, 同时将贷款额度、期限延长到最大允许范围。部分金融机构与财政、农委等部门合作, 探索开展了农机合作社农机具贷款业务, 以农机具为抵押物, 按照农机合作社自筹、国家财政补贴、银行贷款支持3:4:3比例发放贷款。

3. 创新金融业务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

2013年, 鸡西地区的多家金融机构对农业组织中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粮食质押”信贷产品创新业务。如商品融资贷款、存货通达贷款、粮食质押贷款等。其主要特点是, 粮食质押贷款的投放机构增多, 质押物范围和贷款额度得到拓宽, 抵质押比率提高15个百分点, 质押贷款期限延长至1年等。

三、纾解农业组织生产方式创新瓶颈的金融安排思路

1. 培育多元化的农村信贷创新主体, 在有序竞争中开发和运用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动力。

一是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民间性金融和其它金融组织的整体合力与竞争机构的作用, 夯实农村信贷服务创新的内在基础;二是继续调整完善政策性银行、农业银行、农村合作组织等涉农金融机构的业务分工与市场定位, 并按照“低门槛、严监管”的原则, 鼓励和支持在农村地区设立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新型金融组织和小额贷款机构;三是中央银行要适时出台政策, 规定新型金融组织与小额信贷机构将资金主要运用于当地, 积极引导农村民间融资方向, 促进乡镇区域经济发展。

2. 发挥货币政策、监管政策、税收政策的杠杆作用, 增强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能力。

一是对农村金融机构继续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 在再贷款、再贴现等方面结合支农贡献给予优惠政策;二是建立科学的县域金融机构分类监管制度, 建立一套因地制宜, 因行制宜的县域银行监管考评体系和指标, 适当放松对中小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比例的最高限制, 放松对农村信贷产品创新的管制, 对农村信贷服务开展较好的机构在机构设置、业务范围、监管费用减免等方而给予支持;三是对信贷服务产品创新多, 信贷投入力度大, 对农业组织生产方式创新发挥显著支持作用的金融机构给予部分税收优惠。

3. 建立农村信贷风险补偿与分散机制, 挖掘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潜力。

纾解对策论文 篇6

一、公民参与城市治理的困境

(一) 公民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薄弱

1. 传统的城市管理理念抑制了公民参与的主动性和个性

的发扬, 使得城市治理的过程中公民在思想意识上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2.城市治理对市民个人利益的间接影响, 无形之中培养了“与我无关”的思想。公民参与决策所带来的个人利益很大程度上是间接的, 短时间不能直接体现。3.公民追求效用最大化和“搭便车”心理的存在。

(二) 公民参与的制度性缺位和参与机制不完善

1. 我国市民社会的发育程度还比较低。

由于缺乏法律保障, 公民参与决策的过程不能真正实现。2.公民参与的制度安排稀缺, 缺乏明确的法律强制和严格硬性的制度保障。

3. 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的社会心理积淀还存在, 公民参与管理的范围狭窄, 参与的实际作用难以扩展。

(三) 公民参与城市治理的渠道不畅

公民与城市各管理部门之间信息双向传递的交流和沟通渠道不畅, 城市政府行政公开即程序公开化不高, 阻碍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参与渠道比较单一, 没有充分发挥组织渠道的沟通功能和媒体的大众传播功能, 局限了公民参与的范围和方式;制度障碍从根本上阻碍渠道的畅通, 无法保障公民参与治理的权利和地位, 造成公民参与自身制度的瓶颈和梗阻。

(四) 城市政府对城市善治下公民参与理念和方式的认识存在缺陷

1. 在传统城市管理模式下, 在城市实际政策制定过程中

政府官员习惯于自上而下的决策, 认为行政决策过程与公民无关, 忽视公众应有的参与权利。2.在实际城市决策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 城市政府与市民的管理地位不平等, 在双方管理地位的平衡问题上出现了偏差。3.公民参与成本较大。考虑到政府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政府认为公民的参与节奏缓慢, 而且不一定能带来满意的效果。

二、善治治理下公民参与城市治理之纾解策略

(一) 加强公民参与的法制化和公民参与的制度保障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规范公民参与的具体内容。城市治理中, 根据公民参与的过程制定相应的公民参与决策制度和公民参与监督制度。使公民的参与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另一方面建立相应的公民参与制度, 将选举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公开听证制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落实到实处。

(二) 拓宽参与渠道, 完善公民参与制度

1. 公民参与决策制度应赋予公民相应的知情权和决策权。

(1) 建立城市公民与治理部门之间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交流机制。 (2) 城市政府要不断健全大众传播媒介的组织机制, 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传播网络体系。将分散的公民意见集中并有效整合, 保证公民对城市公共事务管理的决策动议权。 (3) 建立畅通的信息反馈双向渠道, 提高公民参与的积极性, 真正实现公民参与城市治理。2.建立公民参与监督的人身保障制度和被监督利害关系人的回避制度。保证回避制度渠道的畅通, 建立公民诉诸求助救济的程序和机构, 以减少公民监督参与的后顾之忧。

(三) 城市政府转变观念主动吸纳公民参与城市管理

1. 转变对传统城市管理的理念。

将公民参与引入政府过程, 使政府真正成为满足公民需求的服务者, 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民主行政。2.改变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观念, 着眼于建造一个既能体现市民参与地位平等, 又能保证市民参与方式有效的, 以协商、沟通与共同合作为基本特征的优化模型。3.各级政府官员从思想上改变传统观念, 真正把吸收公民参与看成一种责任和义务。扩大宣传和教育力度, 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 提高公民的参与能力。增强公民的主体意识, 引导公民进一步了解、信赖和支持政策体系, 提高公民参与的理性程度, 约束非理性的情绪型参与。

参考文献

[1]姜杰, 周萍婉.论城市治理中的公众参与[J].政治学研究, 2004 (3) .

上一篇:生活需要感恩论文下一篇:型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