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肿瘤护理(精选12篇)
老年肿瘤护理 篇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口老龄化已呈现不可逆转的趋势, 进入老年期后全身各系统都出现老化现象, 老年肿瘤患者日趋增多。其约占全部肿瘤患者的80%以上, 而且多合并有呼吸、心脑血管疾病, 抵抗力普遍下降, 所以病死率较高。老年肿瘤患者因脏器功能衰竭、机体免疫力低下, 加之放化疗的副作用, 不仅躯体受到严重损害, 其仪表、心理状态、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等均有不同程度改变, 对治疗和康复造成极大影响。做好老年肿瘤患者的护理, 安抚患者, 使其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 提高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命, 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1 临床资料
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08年3月—2010年2月收治老年肿瘤患者185例, 男98例, 女87例, 年龄最大86岁, 最小50岁, 平均年龄65.5岁。首次确诊38例, 行手术及2次以上化放疗者147例, 其中肺癌35例, 胃癌40例, 肝癌27例, 肠癌20例, 食管癌18例, 生殖器肿瘤15例, 淋巴瘤13例, 其他肿瘤17例。文化程度:高中以上32例, 初中64例, 小学58例, 文盲31例。
2 护理体会
2.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我们首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医护人员仪表整洁, 态度和蔼, 语言文明礼貌, 可获得患者的信任, 消除其恐惧心理。尊重、体贴、关心患者, 向患者介绍肿瘤的可治性, 细心倾听其陈述, 耐心解释患者的疑问, 尊重患者的选择, 尽量满足患者的生活和心理需求。请患者子女、家属、单位领导来关心患者, 激发强烈的求生欲望,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实施心理行为干预
2.2.1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老年患者对肿瘤了解不够, 一旦被确诊为肿瘤, 常常和死亡联系在一起, 精神完全崩溃, 自感对生活无望, 从而表现出恐惧、忧虑、情绪低落、急躁等心理。护理人员要针对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干预, 在与患者交谈过程中, 充分理解他们的内心体验, 鼓励倾诉内心的郁闷和痛苦, 通过劝慰、启发、建议、传递康复希望等方式使其消除疑虑, 建立康复信心。经常提供康复信息, 调整认知, 以肿瘤的基础防治知识为基础, 设立心理咨询电话和咨询信箱, 对患者的疑问及时给予解答反馈, 让患者正确认识肿瘤, 同时通过榜样角色的作用, 增强康复信心。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恶化及预后与患者的紧张、恐惧、焦虑及抑郁情绪关系极大, 不良的情绪往往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 影响治疗效果。因此, 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主动帮助患者解决细小的需求, 使患者对护理人员信任有加, 是心理干预得以实施的关键。对于老干部应理解其心理, 满足其要求, 维护其尊严, 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1]。
2.2.2 对肿瘤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不少患者对手术治疗有顾虑, 甚至拒绝手术。护士应深刻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 特别注意社会因素对患者心理方面的影响, 耐心向患者解释手术对挽救生命、防止复发和转移的重要意义, 以坚定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手术后, 患者由于疼痛、各种不适以及正常生理功能的改变, 如出现幻觉等情况, 更需要护士的关心和体贴。孤独、失落是老年肿瘤患者不可忽视的心理问题, 因此, 尊重和理解应贯穿护理工作的始终。需多接近患者, 耐心与其亲切交谈, 了解其思想顾虑, 及时发现心理障碍, 主动为其排忧解难;动员家庭成员、亲友及社会力量多探望患者, 给予其精神安慰。
2.2.3 对放疗、化疗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
由于放疗、化疗后引起的副作用很大, 患者可出现全身反应, 表现有虚弱乏力、头晕、头痛、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 所以, 肿瘤患者在精神、心理上的压力极为沉重, 往往对治疗信心不足。我们医务人员在患者接受化疗前, 若了解到患者心理状态不良时, 应给予疏导。介绍化疗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以及我们为减轻其副作用而采取的措施, 以消除其恐惧心理。给患者讲解有关肿瘤的知识, 或请已治愈的化疗患者进行现身说法, 组织病情较轻的患者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 以分散其注意力。督促化疗患者尽可能地起床活动, 做到生活自理或部分自理, 防止过早卧床不起, 指导患者重新安排生活, 并鼓励患者早日恢复工作, 这对振奋精神, 保持机体正常功能有积极意义。
2.2.4 疼痛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缓解疼痛的重要措施之一, 因疼痛可致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而不良情绪的持续存在直接影响人体内源性抑痛物质内啡肽的产生。所以, 在有效使用镇痛药物的同时, 利用音乐和患者感兴趣的事情分散其注意力, 消除不良情绪, 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同时我们让患者把痛苦、疾苦倾诉出来, 分散情绪, 帮助注意力转移, 向患者介绍止痛药的药理作用, 使其认识长期使用止痛药的危害。在护理操作时避免诱发疼痛的因素, 搬动患者及更换床单时避免对肿瘤局部的触碰, 下肢肿瘤避免过早下地负重。必要时使用止痛剂使疼痛得到控制, 增加舒适感。
2.3 生活与饮食指导
嘱患者每天进行适量的活动, 量力而行,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以增强体质, 提高免疫力。避免与有害物质接触,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远离烟雾、粉尘等不良环境。饮食合理, 戒烟忌酒。癌细胞代谢旺盛, 需要消耗体内大量的营养物质和能量, 同时, 肿瘤患者在不同程度上食欲减退, 因而导致患者营养不良、消瘦、乏力、免疫功能下降等。因此, 应给肿瘤患者设计一份特殊的食谱, 保证患者每日有足够的蛋白质与热量供给, 以维持身体营养的平衡, 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化疗后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者, 在配合药物的同时, 应给予易消化、高营养、促进食欲的食品, 如甲鱼、瘦肉、蛋、红枣、花生等, 辅以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及蔬菜。
2.4 严密观察病情及用药反应
由于老年肿瘤患者的生理变化及药物的副作用, 脏器功能严重受损, 故静脉输液量不宜过多, 速度不能过快, 经常巡视病房, 并密切观察面色、脉搏、呼吸、心率、心律、血压、尿量等变化, 以及注意用药后反应。
2.5 中心静脉置管的相关护理
随着肿瘤化学治疗的发展, 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2]。肿瘤患者由于治疗的特殊性, 除化疗外, 还需要采取放疗手段, 头颈部肿瘤或伴有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 常选择股静脉置管, 下肢及腹部肿瘤常选择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与维护过程中需严格无菌操作, 加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十分重要。置管后的第1天, 局部换药1次, 以后每周2次。使用导管时加强导管接口护理, 减少输液污染, 导管接头用安尔碘棉签消毒。经常观察穿刺点周围皮肤情况, 观察有无局部感染症状或全身症状, 保持插管部位干燥, 可为更换置管部位或拔管提供良好的条件。及时处理导管其他相关并发症, 如静脉炎、血栓及穿刺所造成的静脉壁损伤等, 可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2.6 检查及出院指导
护理人员必须满腔热情, 耐心细致地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 解除患者各种顾虑, 指导患者出院后如何坚持治疗, 定期到医院复查。注意有规律的生活, 合理调配饮食, 注意劳逸结合, 保证充足睡眠和休息。使患者心态稳定, 愉快地回家休养。
2.7 健康教育
正确认识癌症的早期症状[3], 熟悉癌症的危险信号, 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提高癌症的生存率, 注意观察自身状况, 发现问题, 应及时就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不吃霉变的食物, 少吃腌制食品和熏烤、煎炸食品, 少用辛辣调味品。肿瘤患者手术后的近期、放疗、化疗期间, 宜进食易于消化吸收的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 变换食物的做法, 使食品多样化, 以增加患者食欲。去除不良嗜好, 戒烟忌酒, 保持心情愉快, 乐观精神,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家属亲友应为患者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支持环境。适当的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 提高免疫力。遵医嘱耐心服药, 定期到医院随访复查。根据老年肿瘤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向其及家属反复强化健康教育内容。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 老年肿瘤患者的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老有所养是老人健康幸福的基础, 老有所为是老人心理活动和安度晚年的需要, 老有所医是老年人增进健康的保证, 老有所乐才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生命质量。根据老年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实施相应的护理, 可改变患者悲观、恐惧、急躁的情绪, 主动耐心配合治疗和护理, 对老年肿瘤患者提高其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慧, 周玉秋.癌症患者康复期心理行为干预模式及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9, 44 (8) :681-684.
[2]杨方英, 谢淑萍.肿瘤内科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情况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09, 44 (10) :892-894.
[3]陆召军, 李君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122-136.
老年肿瘤护理 篇2
2009-02-02
癌症疼痛护理新进展 江苏省肿瘤医院 高群英
在癌症患者的自觉症状中,疼痛的发生率最高,WHO统计:全世界癌症患者伴有疼痛的比例为30-50%,晚期患者为60-90%[1]。疼痛对机体的躯体、精神心理、社会人际关系等方面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全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的镇痛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士对患者进行有关疼痛知识的宣教,在工作中寻求各种方法减轻患者的疼痛,是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2]。
1、癌症疼痛分类:
根据致痛原因,癌症疼痛可分为:①癌组织本身引起的疼痛,系由于癌肿发展、浸润、引起周围组织炎症、渗出、肿胀,压迫或破坏神经;②机体因癌症而发生病理生理变化,引起肌肉关节疼痛;③因癌症合并症而引起疼痛,如神经炎、口腔炎、带状疱疹;④因癌症影响患者生活方式、免疫能力、全身状况而引起疼痛,如手术后疼痛,化学治疗引起的粘膜炎、神经炎,放射治疗引起的炎症、灼伤、溃疡等[3]。
2、癌性疼痛的护理评估
2.1 0-10级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法 标尺从左到右依次标有0-10的数字, 0代表无痛, 1代表最轻微的疼痛,10代表最严重的疼痛,数字越大,表示疼痛强度越大。使用时先向患者解释,由患者标出自觉疼痛程度在标尺中所处的位置。评估标准:轻微疼痛(1-4级),如不适、重物压迫感、钝性疼痛、炎性疼痛;中度疼痛(5-6级),如跳痛和痉挛、烧灼感、挤压感和压痛;严重疼痛(7-9级),如妨碍正常活动;剧烈疼痛(10级),疼痛无法控制。该评分法利于护士准确掌握疼痛程度,适于动态评估,控制疼痛的效果。但赵继军等认为其刻度较为抽象,个人理解的随意性较大,从而易导致评估的结果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
[5]
[4]综述:
2009-02-02 2.2 Wong和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法评估疼痛[6] 该方法用6种面部表情来表
达疼痛程度:(1)非常愉快,无疼痛:(2)有一点疼痛;(3)轻微疼痛;(4)疼痛较明显:(5)疼痛较严重;(6)剧烈疼痛,但不一定哭泣。从微笑到悲伤至哭泣来表达疼痛程度,此法适合任何年龄,没有特定文化背景或性别要求,易于掌握,对于急性疼痛、老人、小儿、表达能力丧失者特别适用。2.3 程度分级法: O级:无痛。
Ⅰ级:轻度疼痛(虽有疼痛但可忍受,能正常生活,睡眠不受干扰)。Ⅱ级: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用止痛药,睡眠受干扰)。Ⅲ级: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要用止疼药,睡眠受严重干扰)。
3、癌症疼痛治疗:
3.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癌症疼痛治疗的主要方法。WHO提出的三阶梯镇痛方案是目前世界公认的一套简单有效、可合理安排的治疗方法。轻度疼痛:非鸦片类止痛药加辅助药物;中度疼痛:弱阿片类加非鸦片类止痛药加辅助药物;重度疼痛:强片类加非鸦片类止痛药加辅助药物类[7]。熊华等报道癌症疼痛患者接受泰勒宁镇痛治疗后疼痛程度显著降低,镇痛治疗总有效率为82.7%,连续用药后镇痛疗效稳定[8]。秦英等报道126例重度癌性疼痛患者应用美菲康(盐酸吗啡缓释片)止痛,取得满意的疗效[9]。
3.2硬膜外PCA止痛治疗 对于经口服及注射止痛药物效果不佳,且毒副作用较大的患者,硬膜外PCA止痛治疗是一种有效的除痛方法[10]。
3.3中医治疗 杜小艳应用镇痛酊剂外搽治疗癌性疼痛41例,取得满意疗效[11]。陶敏等中医水针治疗晚期肿瘤疼痛,有确切的止痛效果,对晚期癌痛有效率100%。此法是根据病种和疼痛部位不同选取不同穴位,以颅痛定、地塞米松、维综述:
2009-02-02 生素B12穴位注射,同于中医传统的针刺,通过经络起镇痛作用,又结合了现代医学的特点,用药物调节内分泌[12]。
3.4电疗、针刺疗法 这2种疗法直接作用于患者的疼痛部位,采用电刺激神经或用针刺激穴位的方法,来镇痛辅助治疗,效果显著。此外,通过按摩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癌痛和采用气功延长镇痛时间都是辅助治疗的有效手段[13]。
3.5心理治疗 包括生物反馈、自我催眠、分散注意力和幽默等方法使患者心理上得到放松,从而减轻癌痛。此外,医务人员还可以不定期地为患者播放适当的音乐,唤醒其生命的自我意识,克服焦虑心理,也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13]。4、癌痛治疗的影响因素[14] 4.1 与医护人员有关的原因
4.1.1对癌性疼痛严重程度估计不足 郑莹等[15]对上海市76所医院1415名医生进行癌症疼痛治疗认识的现状问卷调查,结果表明42.8%的医生认为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疼痛强度的是主管医师,4.7%的医生认为是患者家属。而实际上,医护人员对疼痛强度的评估与患者自我感觉符合率仅33%,且54%医护人员判断疼痛的程度较患者自我感觉轻一个等级以上[16]。由此可见,医护人员判断准确率较低,这是造成癌性疼痛治疗不充分的重要原因之一。
4.1.2缺乏足够的处理癌性疼痛知识和技能 黄晓蕾等[17]对27省市的126名护士调查结果显示,36%的护士不能正确写出三阶梯止痛的定义,99%不能正确写出三阶梯止痛的内容。同样在处理癌痛上也存在问题。郑莹等调查表明[15],在接受癌痛治疗的患者中癌痛持续1个月以上才得到治疗的患者占24.49%,且有8.7%的医生在患者服用药物无法达到止痛效果时,不采用任何措施。以上资料显示,医务人员仍缺乏足够的处理癌性疼痛知识和技能,所以临床上应加强对癌痛知识的教育和宣传。
4.1.3过分担心药物的成瘾性 虽然大量研究和调查表明,不论麻醉药的剂量多大,用药多久,在用麻醉药镇痛患者中,成瘾的发生率小于1%。然而对医护人综述:
2009-02-02 员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医护人员担心药物的成瘾性,如上海地区36.7%医生担心药物成瘾,非肿瘤科医生比肿瘤科医生更担心成瘾[15];27省市护士调查显示88%护士担心药物成瘾性问题[17]。可见,医护人员普遍存在顾虑药物成瘾性问题,这种顾虑必然会造成临床上用药剂量不足或减少用药次数,从而导致治疗不充分。
4.2 与患者有关的原因
主要是患者不如实报告疼痛。李漓等[18]对212例癌症患者所经历的疼痛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仅12.74%的患者会主动报告疼痛。许怀麟等[19]的调查也表明,24%的患者有意隐瞒病情,主要表现在患者陈述病情时隐去疼痛的病史或降低疼痛的等级。这样会在医护人员对疼痛评估时造成误导,从而成为治疗不充分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患者认为晚期癌症本身就有疼痛,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另外担心对止痛药产生耐受性,以后疼痛加重时无药可治。
4.3 与社会因素有关的原因
4.3.1对药品控制过严 吗啡消耗量已作为WHO评价一个国家癌痛控制状况的重要指标,而吗啡在中国的消耗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郑莹等
[15]
对上海市的调查表明,影响癌痛控制的第一位原因就是“阿片类药物使用限定过多”。所以医药卫生管理部门应相应改变医药管理条例,放宽对药品的控制,以适应临床需要。
4.3.2治疗费用过高 卫生部推荐的三阶梯止痛方案的代表药物中,临床上以控释片应用最多,但该类药物价格较贵,而患者需要较长时间服用,因而患者难以承受巨额的治疗费用。
5、疼痛处理中的道德问题[20]
作者认为,如果认同病人有权力要求有效止痛,那么护士就有责任维护这个权利,反之,对病人就是一种伤害。有些医护人员不知道怎样识别和治疗病人的疼痛,因而常忽视止痛药的正确使用,护士不提供足量止痛药的关键原因是担心会加速病人死亡。一位病人在吗啡治疗后死亡,即使有经验的专科护士也可能认为综述:
2009-02-02 是她们的护理措施加速或导致了病人的死亡。虽没有一个护士因执行医嘱应用过量止痛药而被起诉,但有些护士也可能担心法律责任。对此,“促进临终病人舒适和止痛”规则中明确指出:对临终病人疼痛的及时处理,应果断地使用有效足量的止痛药,最大程度地缓解症状,即使以生命为代价,也是伦理学允许的。当疼痛不能控制时,在临终病人身边工作的人都知道难以控制的疼痛能导致病人失望、沮丧、自杀倾向或寻求死亡;反之,当疼痛被很好地控制后,大部分病人可能放弃先前的想法。在有效的姑息治疗和止痛护理下,约95%临终病人的疼痛是可以忍受的。护士的职责是保护病人免受伤害,但却要执行“有害”剂量用药止痛,这与她们的责任相冲突。护理人员必须明白简单地拒绝一个疼痛病人,在道德上是不能接受的。但是也不应该推测病人愿意控制疼痛而承受加速死亡的危险。护士必须向病人和家属讲清这些问题,并尊重他们的选择。尽管主张对病人适当止痛,但仍有非常多的病人在疼痛中死去。作者认为在任何情况下,对忍受疼痛的病人给予充分治疗是必需的,而不是随意的,决不能忽视其中的道德责任。
6、癌痛护理
6.1一般护理 通过仔细观察患者所采取的姿势和体位、面部表情、情绪状态、面色、出汗、肌肉紧张,监察心率、呼吸、血压、脉搏等,全面了解病情。当病人出现不适时应及时解决处理,尽快消除不适,以免加强恐惧、悲观心理 [21]。
6.2 按时、按阶梯、个性化给药、注意给药细节 按三阶梯给药法给药,达到癌症病人夜间睡眠时无痛;白天休息时无痛;日间活动和工作时无痛[22]。注意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如便秘、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并及时对症处理。
6.3心理护理 在人们心目中,仍然是以“不治之症”的观点来看癌症,一般人对癌症都有恐惧心理,而确诊癌症对病人在精神上是沉重的打击,病人常惊慌失措,认为生命快要结束,疑病心理特别重,稍感某处不适,即怀疑是癌症转移,因精神紧张而产生恐惧、绝望的心理[23]。因此,在护理癌症病人时,必须注意心理支持,引导病人自我调控情绪和行为,做一些简单的放松活动,分散病人注意力。如计数、看报、听音乐、看电视、与人交谈等,病人通过重新调节情绪,学会自我克综述:
2009-02-02 服不良情绪,学会用良好的情绪和积极的精神状态来对待癌痛,从而达到治疗癌痛的目的。另外,家庭具有影响和调节力,缺乏家庭支持的平凡人往往难以忍受癌症疼痛,支持型的家庭环境可以增强癌症患者抗病能力[24]。
综上所述,目前对于癌症疼痛护理的研究越来越多, 也越来越细。我们期待着新的突破,生产出效果强、副作用少的镇痛药;另外心理护理也不再是简单的语言安慰,而是由专业心理技师对患者实行音乐疗法、催眠术、松弛训练等。这些都要求我们护理人员除了完成日常护理工作外,还要加强心理学及边缘学科知识的学习,真正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病人,使癌症疼痛的护理出现新的飞跃。
参 考 文 献:
[1] 曹军宁.肿瘤内科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 405. [2] 李琳.癌症疼痛的护理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1992,8(4):1 [3] 刘小静,张敬伦.癌症疼痛的治疗与护理[J].肿瘤防治杂志,2000,第7卷第1期
[4] 佟术艳.疼痛的护理评估[J].中华护理杂志, 1995, 30(2):123~124.[5] 赵继军,陆小英,赵存凤等.数字疼痛量表和描述疼痛量表的相关性研究和改进[J].现代护理,2002,8(9):660-661 [6] 申萍摘,施 毅校.Wong和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法面部表情量表法评估疼痛.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年,第17卷第3期
[7] 唐维新主编.实用临床护理三基理论篇.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335 [8] 熊华,邹燕梅,于世英.泰勒宁治疗癌症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新药杂志,2008第17卷18期
[9] 秦英,王关芬,白桦,王芳玉, 向亚娟.美菲康在癌症疼痛患者应用中的护理体会[J].重庆医学,2008年8月第37卷第15期
[10] 李越,马长青.晚期癌症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ECA)疗效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1999年第26卷第12期 综述:
2009-02-02 [11] 杜小艳.镇痛酊剂外搽治疗癌性疼痛41例[J].湖南中医杂志,第17卷第4期
[12] 陶敏,鲁汉英,陈南珠,钱淑芬,官成浓,侯天印.水针治疗晚期肿瘤疼痛的临床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1998年10月第33卷第10期
[13] 谭芳.癌性疼痛的控制、辅助治疗及护理[J].当代护士,2003年第9期 [14] 朱丽霞,高凤莉.癌痛控制的状况及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5年3月第40卷第3期
[15] 郑莹,李德录,许德凤,等.上海市医生对癌症疼痛治疗认识的调查[J].中国肿瘤,2001,10(7):393-395 [16] 佟术艳.疼痛的护理评估[J].中华护理杂志,1995,30(2):123-125.[17] 黄晓蕾,马双莲,张金芳,等.27省市护士对癌痛治疗相关知识了解程度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1,10(7):22-25 [18] 李漓,王兵,袁方,等.癌症患者的疼痛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0,15(4):200.[19] 许怀麟,谢德荣,陈岱佳,等.癌性疼痛治疗不充分的原因及对策[J].新医学,2001,32(2):105.[20] 李慧莉,张俊红摘,何学鹏,闵丹琳校.癌症疼痛处理中的道德问题[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年第20卷第3期
[21] 石红梅.减轻晚期癌症疼痛的护理体会[J].河南肿瘤学杂志,2002年12月第15卷第6期
老年肿瘤护理 篇3
针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不同阶段心理变化进行评估,总结出患者的不同阶段心理特点,提供相应的分阶段个性化的心理护理,使患者获得最佳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笔者对近2年来本科室收治的51例住院治疗不同阶段老年恶性肿瘤患心理特点,提供分阶段及个性化的心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科室2010年1月-2012年2月老年恶性肿瘤患者51例,男性34例,女性17例,年龄60~89岁,平均72.5岁。均经临床和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平均住院时间31天。
2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
2.1住院早期:住院早期为住院的第1-7天,分析早期心理演变过程有以下几种心理反应。(1)猜疑心理:在疾病确诊前,既想了解自己的疾病和预后,又害怕知道真相。对医务人员和亲属的言行、表情特别敏感,怀疑对自己不讲真实病情。(2)恐惧 、焦虑:当患者病情最终确诊后,误以为患了恶性肿瘤就一定会很快死亡,有对病痛的恐惧和对与亲人分离的恐惧等。焦虑是对恐惧的自然反应,当恐惧发展成持续、无法克服的焦虑时,患者感到忧心忡忡和紧张,可能出现过度自律活动、心悸、震颤、出汗等。 (3)愤怒发泄:部分患者一旦确诊后开始怨天尤人,认为老天不公,有的向家属及医护人员发火,恐惧、焦虑、紧张情绪进一步加重,怕治不好,怕手术效果不佳,怕化疗、放疗带来的剧烈反应,怕影响家庭、子女、事业等,忧心忡忡,坐卧不安。
2.2 住院中期:中期为住院第8-15天,中期心理演变过程有以下几种心理反应。(1) 悲观 自认为治疗效果不好或经济等问题,感到前途黑暗表现为沉默寡言,暗自流泪等情绪。(2)磋商求生 经过愤怒发泄阶段后,患者慢慢平静下来,求生欲望开始增强,向医护人员咨询治疗护理情况,对医护人员寄予最大的希望。(3)悲伤忧郁 患病后因放疗、化疗不良反应比较大,或因肿瘤发生转移,有的患者绝望、哭泣、悲伤,有的患者烦躁不安、沉闷不语、严重失眠、无食欲,有的拒绝治疗,寻机自杀。
2.3 住院晚期:住院晚期为住院的第16天以后及多次住院病人,患者经过这断住院时期的确诊和初步治疗后,患者的不同性格特点有不同表现:(1)应对能力 、心理承受能力较好的患者,事件发生后沉着冷静、通情达理、宽宏大量,表现为坚毅刚强;(2)应对能力 、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患者,则悲观失望、钻牛角尖、无事生非、自寻烦恼、不能自拔。(3)依赖心理 常表现在病人经过一段时间适应过程后,承认了自己的“病人角色”,情绪逐渐趋于稳定。但严重依赖亲人,放弃能够胜任的日常行动,缺乏积极的生活态度。(4)幻想、求生心理 常表现在治疗中病情不见好转,症状加重或出现严重的治疗反应,患者获知病情向不利方向发展时,消极型心理占大多数;也有恐惧死亡者,寻求信任的医生能够治好自己的病,以期望延长生命。
3心理护理
3.1 住院早期心理护理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和精神状态进行分析,恰当合理的方法进行心理护理。(1)医务人员首先要仪表端庄,态度亲切和蔼、热情。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光线充足,窗台上放一些花草或放轻音乐,陶冶病人的情操,给患者创造一个整洁、舒适、安全的住院环境。良好的心态会使免疫力增强,提高治疗成功,促进病情好转。(2)对有猜疑心理的患者,做到关心和关注患者,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对患者表示同情和理解,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通过积极暗示,鼓励支持性语言取得患者信任,诱导其宣泄出抑郁自闭,调整心态。(3)对恐惧、愤怒发泄心理的患者,要理解患者的痛苦,在精神上积极鼓励支持,鼓励患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奋起抗癌。
3.2 住院中期心理护理:首先要抓住病人的心理变化,不失时机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消除病人的悲觀情绪,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信心。其次要采取有效地心理护理方法:(1)放松疗法、想象疗法 通过精神放松,由消极变为积极。(2)转移疗法:让患者通过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如参加唱歌、书法、绘画、下棋),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从疾病中解脱出来。(3)暗示疗法:利用医院的环境,医护人员的举止、语言和药物等各种信息,从正面进行积极的健康教育,激发患者的求生欲望,达到治疗的目的。(4)群体心理疗法:彼此鼓励,畅谈患病后的委屈和痛苦,诉说治疗过程的辛酸与苦辣,交流与病魔作抗争的经验和体会,激发生活的信息和勇气。
3.3 住院晚期心理护理:结合肿瘤患者的不同性格特点,采取相应的个性化的心理指导。对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让病人乐观自信地接受治疗,保持安定的情绪、平稳的心情,从而促使疾病向好的方向发展。对存有依赖心理的患者,鼓励他们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干些力所能及的日常活动,使病人忘记自己的病人角色。
依据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活动,护理工作者有针对性帮助患者缓解所承受的精神压力,主动积极的做好护理工作,让患者满意。多途径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不断拓宽护理服务的范围,更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肖爱军,陈素萍,时敏秀. 全程心理管理程序在恶性肿瘤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07,14(6):83-85
[2] 胡文秀. 中年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J].临床医学与检验,2009,6(3):215
老年肿瘤病人化疗的护理 篇4
1 临床资料
本组老年肿瘤病人18例, 男12例, 女6例;年龄70岁~83岁, 平均76.5岁;胃癌4例, 肠癌3例, 肺癌2例, 白血病3例, 其他6例;化疗次数为1次~21次, 平均5.4次。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老年人一旦患病, 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怀疑及否认等心理。这些心理反应容易造成病人食欲低下、失眠、内环境失衡、免疫功能低下等, 从而引起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因此, 做好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 消除其焦虑恐惧心理, 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是老年人能够配合治疗的关键。首先, 根据病人的病情、心理特点制订相应的护理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 做好与病人的沟通。有1例病人化疗次数多达21次, 尽管病人意志坚强, 且能主动地配合治疗, 但由于病程长, 每次化疗后药物副反应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 加之化疗效果不甚理想, 病人的焦虑情绪与日俱增。为了帮助病人重建治疗的信心, 护士应加强对病人进行疏导与交流, 使其感到尊重与关怀。每换一种药物, 给病人详细解释药物的作用、用法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操作时, 告知病人应配合的要点、操作的目的及可能出现的情况, 使其知情并同意, 同时操作时规范护理操作, 让病人感到舒适、安全。多与病人交流, 鼓励病人述说自我感受, 并给予支持与理解, 与之共同探讨解决的途径, 适时引导其关注轻松的话题, 使其尽量保持乐观的情绪。另外, 也应动员其家属给予精神及物质上的支持和鼓励, 建议其家属陪护在旁;为病人创造交流的机会, 组织病友之间进行养病经验的交流, 在平时经常巡视病房, 及时满足病人的需求。
2.2 骨髓抑制护理
化疗药物的使用均有可能引起骨髓抑制, 尤其是大剂量的反复化疗更容易引起严重的骨髓抑制。老年病人造血功能减退, 造血系统的不良反应会更大、更持久, 骨髓功能的恢复更慢。因此, 在护理过程中要严密监测病人的病情, 在化疗中和化疗后做好防感染、防损伤、防出血的护理。本组有6例病人白细胞0.95×109/L, 因此, 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预防感染。每天用紫外线照射病房消毒30 min, 定时开窗开门通风;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检测血常规, 白细胞低于3.5×109/L时报告医生, 必要时遵医嘱用药;向病人解释防感染的重要性及必要措施, 告知应注意保暖,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减少探视和陪护, 必要时进行保护性隔离。所有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减少, 在护理过程中动作轻柔, 为病人创造宽敞、整洁、安全的环境, 避免一切机械性损伤, 给予指导饮食, 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口唇甲床颜色、是否头晕、身体皮肤是否有出血点、是否有内脏出血、脑出血等。
2.3 静脉给药护理
化疗药物可致血管弹性改变, 脆性增加, 甚至引起血管外漏, 药物对局部皮肤有强烈的刺激, 一旦外渗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局部组织的坏死。因此, 在化疗过程中保护好血管, 避免反复穿刺造成血管外漏至关重要[1]。老年人外周血管脆性大、弹性小, 给穿刺带来一定的困难, 再加上化疗药物的毒性作用, 则更容易损坏外周血管。所以, 一般采用中心静脉置管的方式可减少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中心静脉管腔大、血流丰富, 可以在短时间内稀释药物, 从而减少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本组有12例病人均采用中心静脉置管的方式, 有5例病人未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对于这5例病人均采取静脉留置针, 考虑老年病人血管脆性大、通透性差, 而且化疗药物对血管刺激性大, 因此仍需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血管。此外, 还应加强病人自我观察知识的宣教, 告知病人如何有效保护穿刺部位, 一有发现外渗、红肿、疼痛等异常表现及时告知护士。如发现药液外渗, 立即报告医生并停止输注, 不要马上拔针, 可先抽出3 mL~5 mL血液, 以减少局部组织的药液浓度, 然后拔针头, 局部冷敷后再用33%硫酸镁湿敷, 亦可用普鲁卡因局部封闭。严禁热敷, 以防止水疱、溃疡发生。本组病人有1例曾发生静脉炎, 使用33%湿敷并予喜辽妥软膏外涂后症状改善。
2.4 胃肠道反应的护理
老年病人脾胃虚弱, 不良反应多于其他病人。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纳差等。本组病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化疗前后均遵医嘱使用不同剂量的止吐药, 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通风的环境, 避免不良刺激。指导病人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软食[2], 食物宜多样化, 加工烹调宜精细, 注意色香味以增进病人食欲, 少量多餐, 一次勿进食太多。如果进食过程中觉得不适, 可先停下来, 深呼吸, 稍微休息后再进食。告知陪侍人, 若病人觉得恶心, 可用交谈、听音乐、看电视等方式转移病人的注意力。一旦病人出现呕吐, 应注意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保持口腔清洁, 观察呕吐物的颜色、味、量、性状等, 及时告知医生并按医嘱用药。
2.5 心血管、呼吸系统的损害及护理
个别化疗药物对心血管有较大的毒性作用, 有2例病人曾使用美罗华进行化疗, 应用心电监护, 防止心律失常、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在化疗期间, 专门安排1名护士, 10 min测生命体征1次, 滴速从10 gtt/min开始, 如无不适, 每隔10 min增加10滴, 同时要控制滴速在30 gtt/min~50 gtt/min, 以免心脏负担过重引起心力衰竭。本组病人中有10例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冠心病。因此, 用药时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心律, 以防发生意外。
2.6 肾脏毒性反应的护理
多数化疗药物对肾脏有一定的毒性作用, 因此在化疗期间应鼓励病人多饮水, 多吃蔬菜水果以补充水分、碱化尿液。环磷酰胺、顺铂对肾脏的毒性很大, 本组有5例用过此药, 因此要注意观察病人的尿色、尿量。同时按医嘱保证输液量, 碱化尿液, 嘱病人每天饮水量为3 000 mL~4 000 mL, 保持每天尿量1 500 mL~2 000 mL。
2.7 其他毒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有2例出现口腔溃疡, 5例出现脱发。老年病人体质弱、抵抗力低下, 出现了口腔溃疡容易诱发感染。因此, 应做好口腔护理, 按医嘱配制朵贝儿漱口水给予漱口, 保持口腔清洁。鼓励病人加强营养, 提高抵抗力。对于脱发的病人, 引导其正确对待, 并告知脱发是一过性的反应, 停药后头发还会再重新生长。可建议病人在治疗期间应用假发或帽子。
3 小结
化疗药物毒性大, 化疗经常引起许多的副反应, 尤其对于老年病人, 在体质较差、免疫功能较低的情况下再接受化疗, 无疑带来了更大的危险性。因此, 在护理老年病人时要细致、谨慎, 关注个体在生理、心理上的差异, 积极预防并及时处理并发症, 帮助病人渡过难关, 顺利完成化疗疗程。
参考文献
[1]蒙张敏, 肖梅.老年肿瘤病人化疗时保护静脉的整体护理[J].华西医学, 2002, 17 (4) :553-555.
腹部肿瘤患者的护理 篇5
第一节
胃癌患者的护理 【概述】
胃位于腹腔左上方,是消化道最庞大的部分,上接食管,下接十二指肠球部。胃为弧形囊状器官,具有储存、分泌、消化、运输及排空功能。
胃癌(gastric carcinoma)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发病率在全球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估计全球每年约有逾876 000例新发病例。胃癌发病年龄以40~60岁为多见,男女发病率比例为(2~3):1。【病因】
胃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其发生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胃癌的发生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幽门螺杆菌感染;②环境及饮食因素(高盐饮食、烟熏及煎炸食物等);③胃的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残胃、胃粘膜上皮异型性增生等);④遗传因素。【主要护理问题】 1.焦虑、恐惧或绝望
与患者对癌症的恐惧、对疾病的发展及预后缺乏了解、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没有信心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以下相关因素有关:①食欲减退、营养摄入不足、消化吸收不良;②恶性肿瘤生长所致的消耗增加;③禁食;④消化道对化疗的反应等。
3.舒适的改变
与疼痛、呃逆等有关
4.潜在术后并发症
出血、感染、穿孔、吻合口瘘、消化道梗阻、倾倒综合征、反流性胃炎/食管炎等。
5.潜在的放化疗副反应
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泻、便秘、骨髓抑制等。【护理目标】
⑴患者焦虑、恐惧程度减轻,对治疗的信心增强,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⑵患者营养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或维持。⑶患者主诉不适感减轻或消失。
⑷术后未发生相关并发症,或并发症发生后能得到及时治疗与处理。
【护理措施】 1.胃管护理
固定
胶布贴于鼻尖部(注意脚不正确粘贴,确保牢固),胶布应每天更换
每班检查胃管插入的长度(成人45~55cm)
告知患者胃管的重要性,切勿自行拔出
若怀疑胃管脱出,鼻饲者应暂时停止,待确定胃管在胃中方可进行鼻饲
若胃管不慎脱出,切勿自行安置胃管,应立即通知主管医生,由医生或在医生指导下重置胃管
搬动或反动患者时应防止胃管脱出或打折
通畅
定时挤捏管道,使之保持通畅,勿折叠、扭曲、压迫管道
定时抽吸胃液、冲洗:每4小时一次
观察并记录
引流液为暗红色,量<300ml/24h,以后胃液逐渐变浅、变清。若术后24小时候仍有新鲜血液流出,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与相应处理(止血药、制酸药等,必要时再次手术止血);若胃液量过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避免引起水电解质或酸碱平衡紊乱
观察安置胃管处鼻粘膜情况,适时调整胃管角度,以免鼻黏膜受压
观察患者腹部体征,有无腹胀等
拔管
胃肠功能恢复后(即肛门排气后)即可拔管 2.鼻饲的护理
⑴鼻饲前应先确定胃管在胃内,且没有腹胀、胃潴留症状后,再行鼻饲。⑵鼻饲量每次不超过200ml,根据全天总量和患者的消化吸收情况合理分配,制定间隔时间。鼻饲后用温开水冲净鼻饲管,并把管安置好。持续鼻饲应均匀灌入。
⑶鼻饲温度要适宜,以35℃左右为宜。持续灌入时鼻饲液温度应于室温相同,过热易烫伤胃壁粘膜,过凉则易引起消化不良、腹泻。及时清理口、鼻腔分泌物。⑷鼻饲开始时量宜少,待患者适应后逐渐加量并准确记录鼻饲量。3.体位与活动
放化疗期间
患者自觉舒适的体位,放跌倒、防坠床 放化疗结束后
患者自动体位,根据个人情况进行活动
(活动能力应当根据患者个体化情况,循序渐进,对于年老或体弱的患者,应当相应退后活动进度。)4.饮食护理
拔除胃管当天
饮水
50ml/h 拔除胃管第2日
半量流质
50~80ml/h 拔除胃管第3日
全量流质
100~150ml/次
4~5次/d 拔除胃管第4日
半流质
100~200g/次
4~5次/d 拔除胃管第10日
软食
5~6餐/d 术后1个月内
软食为主
少食多餐 术后1个月以后
注意营养丰富、忌生冷、少食多餐
产气、刺激性食物
放化疗期间
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少食多餐,进食困难严重者
不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时可通过输液补充葡萄糖、进餐时间应避开化疗药物
维生素、氨基酸,必要时 作用的高峰时间
给予白蛋白
放化疗结束后
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
少食多餐
生素而又易消化的食物,忌生冷、产气、刺激性食物
4.健康教育
饮食
四要:要饮食规律、要少食多餐、要营养丰富、要容易消化
四忌: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坚硬食物、忌易胀气食物、忌烟酒、咖啡 活动
根据体力,适当活动(应避免增加负压的活动)
复查
术后放化疗期间定期门诊随访,检查肝功能、血常规等
术后每3个月复查1次,半年后每半年复查1次,至少复查5年 5.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 常见并发症
出血
临床表现
伤口敷料持续有新鲜血液渗出
胃管持续有新鲜血液流出,2小时内引出鲜红色血液>100ml或>500ml/24h,呕血、黑便、脉搏快或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 处理
保守治疗:止血药、制酸药或胃管内注入肾上腺素稀释液,输血
保守治疗无效者或出血量超过100ml/h,应及时手术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常见并发症
吻合口破裂或瘘
临床表现
多在术后5~7天发生腹痛、发热、白细胞增高及急性腹腔炎体征
腹腔引流量增加
伤口敷料有胆汁样渗出,口服亚甲蓝后伤口敷料出现蓝染 处理
禁食、胃肠减压
腹腔引流
常见并发症 临床表现
处理
常见并发症 临床表现
处理
常见并发症 临床表现
处理
常见并发症 临床表现
处理
常见并发症 临床表现
处理
常见并发症 临床表现
抗感染
保护瘘口周围皮肤
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手术修补 肠梗阻
进食后上腹饱胀、呕吐、嗳气、呃逆 可能有腹痛、急性腹膜炎的症状和体征 可能有肛门停止排气、排粪
功能性肠梗阻:保守治疗(禁食、胃肠减压、记录液体出入量、补液等)机械性肠梗阻:保守治疗,必要时手术 发流性胃炎/食管炎
上腹持续疼痛、烧灼感,进食后加重且药物不能缓解 胆汁新呕吐,但呕吐后症状不缓解
使用胃粘膜保护剂、促胃动力药和胆汁酸结合药物 严重者须行空肠Y型吻合术
残胃蠕动无力(胃迟缓、低张胃、胃瘫、胃排空延迟综合征)术后7~10日进食后出现上腹饱胀、恶心、呕吐数小时前或数天前所进的宿食X线造影示残胃扩张、无收缩、蠕动减少且弱,通过吻合口不畅、胃潴留液较多
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
记录液体出入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使用胃动力药物 心理安慰 倾倒综合征
多表现为进食甜食后30分钟内发生乏力、大汗、面色苍白、心悸、头晕、上腹饱胀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甚至虚脱等
少食多餐
以进食少量易消化的碱性食物为宜,控制糖类食物 餐后平卧10~20分钟 低血糖综合征
多发于进食后2~4小时心慌、乏力、大汗、眩晕、手颤、嗜睡甚至虚脱等 少食多餐
出现症状后进食少量甜食 反射性肺炎
可在放疗后立即出现刺激性咳嗽,多数在放射治疗2~3个月后出现症状,个
别在停止放射治疗半年后出现刺激性干咳,活动后加剧,伴有气急,心悸和胸痛
胸部X线有炎症或纤维化改变 处理
给大剂量抗生素加激素
呼吸困难时吸入氧气,保持呼吸道通畅,半卧位休息
第二节
大肠癌患者的护理 【概述】
大肠(large intestine)是消化管的最后一段,长约1.5m,起自右骼窝处的回肠末端,终于肛门,可分为盲肠、结肠、直肠和肛管。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分泌粘液,将不消化的残渣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
大肠癌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的统称,包括结肠癌与直肠癌,约77.7%的大肠癌发生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在我国,大肠癌发病率位居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3位,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好发于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比例为(1.5~2):1.【病因】
大肠癌的发病与饮食习惯(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食物,油炸或腌制食品摄入过多等)、遗传因素、疾病因素(如大肠息肉史、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及胆囊切除史等)及其他(运动过少、肥胖、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等)有关。【主要护理问题】
1.焦虑、恐惧或绝望
与癌症威胁、个人意志及生活环境等因素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恶性肿瘤所致的消耗增加、饮食控制、手术 创伤或放化疗副反应有关
3.自我形象紊乱
与人工肛门、患者对自己身体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不能接受有 关。
4.潜在并发症
排尿异常、排粪异常、感染、瘘口周围皮肤糜烂、瘘口肠粘膜水肿、缺血坏死、外翻脱出或内陷等。
5.知识缺乏
与缺乏大肠癌知识和疾病经历有关。【护理目标】
⑴患者对疾病及手术对焦虑及恐惧程度减轻,树立治疗信心,能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⑵患者身体营养状况得到改善。
⑶人工肛门得到适当护理,患者逐渐能够自理。⑷有关并发症可及时发现、及时处理。⑸获得有关疾病的医疗保健知识。【护理措施】
1.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固定
妥善固定引流管所接引流袋或负压吸引器,长短适中,防止体位变动时引流管脱出或折断滑入腹腔,若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通知主管医生,由医生或在医生指导下更换新管插入
带有多根引流管者,应用胶布注明引流管名称并贴于引流管上以利辨认
引流瓶(袋)的位置应低于腹壁戳孔平面,放置引流物逆流而造成腹腔感染
通畅
定时挤捏管道,使之保持通畅
勿折叠、扭曲、压迫管道(特别在应用腹带时更应注意)
堵塞者可由上至下挤压引流管,或遵医用生理盐水冲洗 观察
观察引流管的种类、数量及放置的部位,最好根据作用或名
称作好标记并接引流瓶
观察并记录引流物的性状和量;若发现引流管突然减少,患者
感到腹胀、伴发热,应检查引流管腔有无阻塞或引流管是否
脱落;如引流液流速快或多(>50ml/h,持续3小时)呈红色
或呈胆汁色,或颜色混浊均匀为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纱布或凡士林纱布填塞止血者应密切观察全身情况,若已隐
定应在48~72小时拔除,或换新的纱布再填塞
若腹腔内引流管2~3日不能拔除,则每2~3日应转动皮管
1次,以免长期固定压迫造成继发性损伤
需负压引流者应调好所需负压压力并注意维持
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破损、外漏及渗出等,积极处
理并发症
更换
每日更换引流袋或负压吸引器,以便辨认每日引流液颜色、性状和准确计量,防止连接处血块等堵塞
外层敷料湿透应及时更换并及时估计液体量
无菌
更换引流袋时(先消毒引流管口再连接引流袋,以免引起逆
行感染)
拔管
预防性应用的引流管应在48~72小时拔除
一般情况下,引流管在引流停止24小时后拔除
如为防止吻合口破裂后消化液漏入腹腔则应在4~6日拔除
若用于脓肿引流,引流管需要逐渐退出,待脓肿闭合后拔除,时间视病情而定
若为预防性引流(如预防消化道瘘),则需术后观察7~14日后才能拔除(绝大部分的瘘在这段时间内发生)
2.人工肛门护理
开放时间
一般于术后2~3日肠功能恢复后开放
开放时患者应向造瘘口一边侧卧
开放方法
先用塑料薄膜将造瘘口与腹部切口隔开;腹部切口用特质胶布封 及局部皮
闭,以防粪便污染。
肤护理
造瘘口用凡士林纱布覆盖,用生理盐水棉球洗净造瘘口周围皮肤,并以氧化锌软膏涂抹周围皮肤,以防止排出的大便
皮肤而出现皮炎
在粪便未
使用人工肛袋(造口袋):使用前清洁造口周围皮肤,轻轻沾干,成形、排
将剪好的卫生纸垫敷在造瘘口周围,然后将袋口对准瘘口盖严,便无规律
贴近皮肤,袋囊向下,用弹性袋将肛门袋平腰间,松紧适宜(至 时
少2个肛袋交替使用)
换袋:去除旧袋→清洁造口及周围皮肤→擦干皮肤→观察有无并发症(若有及时处理)→测量造口大小→裁剪肛袋底盘→适当使用造口护肤粉及其他附件用品→粘贴肛袋
术后1~2周后定时经造瘘口置入肛管注入生理盐水约500ml,逐渐建立定时排便习惯
大便成形
可不用肛袋,排便后只用清水洗净皮肤,保持干燥,用棉垫或敷 及养成定
料将人工肛口处盖好,用绷带固定即可 时排便习惯后
扩肛
人工肛门开放1周后,应定期用食指带上指套涂上液状石蜡后,徐徐深入造口扩张(停留5~10分钟),以防止狭窄而造成排粪不畅
观察
注意观察人工肛门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造口坏死、造口出血、造口水肿、造口狭窄、造口旁疝、造口脱垂等,如有可疑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大肠癌患者体位与活动
(参见胃癌患者体位与活动)4.大肠癌患者饮食护理
拔除胃管当天
饮水
50ml/h 拔除胃管第2日
半量流质
50~80ml/h 拔除胃管第3日
全量流质
100~150ml/次
4~5次/d 拔除胃管第4日
半流质
100~200g/次
4~5次/d 拔除胃管第10日
软食
5~6餐/d 术后1个月内
软食为主;人工肛门者初期要避
少食多餐
免或少吃水果、蔬菜、米面等 易引起腹泻及腹胀食物
1个月以后
注意营养丰富、低脂肪、富含粗
少食多餐,必要时可通
纤维、忌生冷、产气、刺激性食
过输液补充葡萄糖、维 物
生素、氨基酸
放化疗结束后
宜低脂肪、富含粗纤维、易消化少
少食多餐
渣,忌生冷、产气、刺激性食物
5.健康教育
饮食
四要:要饮食规律、要少食多餐、要低脂肪、富含粗纤维的食物、要易消化的软食
四忌: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易胀气食物、忌易引起便秘的食物、忌烟酒 活动
术后1~3个月避免体力劳动,可适当户外活动(应避免增加负压的活动)人工肛门
着衣不能太紧身,腰带不能在造口上
者
选择合适的肛袋,若有过敏立即停用,根据情况使用抗过敏的药物,忌用刺激性强调酒精或黏性强调胶布
观察造口排泄物的性状,若出血或腹泻立即就医
复查
术后放化疗期间定期门诊随访,检查肝功能、血常规等术后3个月复查1次,2年后每半年复查1次,共5年
老年肿瘤患者不适合创伤性治疗 篇6
本刊记者: 有观点认为:所谓的肿瘤,伴随着衰老而出现,是一类难以避免的退行性病变。您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何裕民:我基本赞同。随着人的衰老,老年人的退行性病变会越来越常见。这个特点也导致老年人的肿瘤和中青年人所患的肿瘤,有很多不一样的特点。
本刊记者: 有什么显著特点呢?
何裕民:老年人患肿瘤的发病率较高,但发展趋势、进程较缓慢,不像有些年轻人所患肿瘤发展得快。相对来说,老年人的新陈代谢较慢,细胞(包括癌细胞)的代谢也较慢。海归学者黄又彭教授,从事免疫学研究,他预计如人的平均寿命达到100-120岁,每个个体体内肿瘤组织将达3-4个,但真正明确死于癌症的老年人又相对有限。这也佐证了老年人生了癌,不一定发展成临床疾病(让人感受到病痛、威胁健康与生命)。当然,这也应归功于对身体变化不知情。前几年,国外学者对老年癌症患者倡导“乐龄癌”概念,也许就基于他们还能优哉游哉地活很多年有关吧。
老年人患癌“单纯癌”较少
本刊记者: 有人说老年人一查可能就是好几种癌?
何裕民:这也是老年癌症一个特点,老年肿瘤单纯的、原发的,没转移的很少见。一般都伴有其他方面疾病,有的老年人可能发现得了癌症时,体内已有好几个肿瘤,或已有转移征兆了。
我有一个姓邹的患者,来看病时74岁,他先后生了4个癌,包括口腔粘膜癌、胰腺癌、肠癌、淋巴瘤,肠癌做过手术,口腔粘膜癌局部放疗,其他都保守治疗。现在87岁高龄了,除放疗导致口腔粘膜不适、口有歪斜外,没特殊不适。所以,老年人体内容易有多个癌并存。但好好调整,也许还能好好地活一段时间。
老年肿瘤患者治疗“悠着点”
何裕民:老年癌症患者的治疗,不太适合创伤性治疗。对国内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作抽样资料表明:60岁以上老人即使没被明确诊断患什么病,大多数也自我感觉存在各种不适,也会有多脏器功能低下,用中医学的话来说,就是气虚、血少、脏腑虚弱。所以,对老年癌症患者,温和的调整方法也许更人道、合理点。对创伤性、攻伐性的治疗,如手术、化放疗身体不一定受得了。即使一时扛住了,后果也不一定好。因此,对老年肿瘤患者要强调创伤性治疗不太适宜,老年人有其生理特殊性。对他们来说,温和的治疗方法,会让他们活得更好。
本刊记者: 谢谢何教授,我们下期见!
老年肿瘤患者的多元文化护理 篇7
1 消除不良护理服务对老年肿瘤患者的影响
服务系统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 制定切实可行的个体化护理方案, 在调动个人内在因素的基础上, 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多系统的护理, 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痛苦, 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管理人性化:老年人有强烈的独立感, 会对住院后的各种限制感到不适, 因此人性化的护理对取得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和配合尤为重要。可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等特点, 在不影响治疗和护理的前提下, 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及探视制度, 适应个体特征, 实行人性化管理。
饮食科学化:合理的饮食能够调节脏腑功能, 促进内环境的稳定, 维护患者所需的营养需要, 而肿瘤患者的饮食更需要辨证施食, 药膳调护, 同时需注意饮食的宜忌, 减少不良饮食对机体造成的伤害。
社会支持全面化:一个人的支持系统就如同建筑物一样, 需要四根柱子支持, 包括积极的自我、家庭朋友、工作和学习、宗教或信仰[1]。在临床护理中, 可根据患者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等情况, 积极帮助建立起社会支持网络, 搭建社会支持平台, 以帮助其分担疾病所造成的压力,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
2 消除不良休养环境对患者的影响
居住环境是文化氛围的体现, 良好的休养环境可愉悦身心, 减轻痛苦。因此, 可根据患者的民族习惯、职业爱好、性格特点的不同, 将病室环境布置得整洁、优雅、舒适和充满情趣。
语言是开展多元文化护理最直接的手段之一[2]。而肿瘤患者往往精神紧张, 敏感多疑, 护理此类患者时, 可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病情的轻重以及心理承受能力, 认真、诚恳、科学、礼貌地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并在日常护理中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时刻以诚恳的态度、美好的语言、得体的举止去影响患者, 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促进康复。
创造人文化的休养环境:肿瘤患者常常表现出恐惧、忧郁及消极悲观的心理, 严重者有厌世情绪和行为。因此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心理特点和文化修养, 适当地调整病室内的色彩和装饰, 增加一些人文化饰品, 如患者喜欢的家人照片、书画作品等, 以营造出和谐、舒适、充满人文气息的休养环境, 使患者感到生活的乐趣, 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3 消除不良心理因素对患者的影响
可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反应, 采取关心、理解、同情、乐于帮助的态度倾听患者倾诉, 了解心理问题, 有针对性地予以心理疏导。
对担心疾病的疗效和预后的患者, 需在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对病情变化有充分把握的基础上给患者适当的保证, 并在此基础上, 为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 介绍同类疾病成功治疗的患者, 用事实说明治疗的有效性, 以此来振奋患者的精神, 调动其与疾病作斗争的主观能动性。
对焦虑的患者, 在评估焦虑的原因后, 给予适当的劝慰、鼓励和耐心解释, 并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 予以适当的放松训练, 如肌肉放松训练、音乐治疗、尊严治疗及希望疗法等[1]。
对抑郁的患者:首先需加强医患间的关系, 多与患者沟通和接触, 了解患者的优点和长处, 有意识地请教相关问题, 使患者感到价值所在;其次, 可在改善周边环境的基础上, 鼓励患者多参与适宜的文娱体育活动, 分散注意力;最后, 还须注意杜绝一切不安全因素, 转移患者周围的危险品, 加强巡回, 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患者由于身患绝症, 敏感多疑, 家属的不良情绪会对其造成很大的影响[3], 而老年肿瘤患者家属往往存在着悲痛、委屈、忧虑和烦恼等心理问题, 医务人员必须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 防止不良情绪的蔓延。
总之, 在老年肿瘤患者的护理中, 通过运用多元文化护理指导工作, 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始终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 从而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提高了他们的生命质量, 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同时在护理中, 护士的整体素质也得到了相应提高。
参考文献
[1]胡雁, 陆笺琦.实用肿瘤护理[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10
[2]朴玉粉, 张洪君, 等.多元文化护理模式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 2008, 10 (2) :29~31
老年肿瘤患者护理查房模式探讨 篇8
1过去老年肿瘤患者护理查房形式
以前形式上的常规护理查房每天2次, 为晨间和下午下班前。查房在护士长的带领下巡视病房, 护理查房活动均在患者床旁完成, 未回避患者及家属。护士长带领管床护士到床旁询问相关病情, 进行常规护理查体, 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安全评估作出护理诊断, 提出相应护理措施并对以前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经常有老年肿瘤患者及家属, 对治疗护理过程的细节斤斤计较, 情绪不稳定, 对治疗的信心不足, 对整个治疗护理过程进行检查并未发现医疗护理差错方面的问题。但同时也发现部分护士与患者及家属相处很融洽, 患者的依从性非常好, 这些护士管理的患者很少发生医疗纠纷, 患者情绪稳定, 患者好转出院率高, 而这些护士并不都是高年资护士。
2提出问题及查找原因
观察发现, 与患者及家属相处融洽的护士善于与老年肿瘤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耐心细致的沟通, 耐心解决其提出的各种问题, 并且与其像朋友一样的相处。在与患者及家属的相处过程中, 对后者进行心理疏导, 平和不良情绪, 提高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治疗及护理方案的理解和配合, 及预后的知晓, 让患者及家属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 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好转率。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老年肿瘤患者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 肿瘤心理学已经成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兴学科[1]。得知自己罹患肿瘤对肿瘤患者是一种灾难性消息, 会带来痛苦的情绪反应和严重的心理问题, 此为在做出治疗护理决策前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在这一时期, 患者主要担心自己的生命期限、对死亡的恐惧、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以及患病后亲情的疏远等[2]。患者出现担心的程度是与医疗、护理、心理及人际关系因素密切相关的。其中医疗护理因素包括肿瘤是否为晚期及预后好坏等;心理因素包括患者患病前的性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自我调节控制能力、有无其他内科疾病等;人际关系因素主要涉及患者在家庭和社会的地位高低。从认知层面上看, 患者时刻处于极度警觉状态, 企图搜寻一切与疾病相关的各种信息, 临床上表现为患者的躯体主诉增加, 食欲、日常生活及睡眠规律被打乱, 以后患者多会出现困惑和情感麻木[3]。对老年肿瘤患者的积极心理治疗是肿瘤心理学的关键, 主张将肿瘤和对肿瘤的治疗护理均看作是心理创伤性事件, 以积极的态度同时采用几种心理干预措施, 以获得症状的迅速缓解[4], 从而增强患者今后的社会家庭适应能力, 改善其生活质量。有研究结果认为心理干预可提高化疗期间肺癌和乳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 尤其是自然杀伤细胞 (NK细胞) 的活性[5,6]。
因此, 基于对上述知识的了解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 必须改变护理查房模式以促进正常医疗护理活动的顺利进行, 保障患者的利益, 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 减少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
3改进后的针对老年肿瘤患者的护理查房模式
改进后的护理查房模式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 将查房时间还给患者。具体查房形式如下:
在查房前对患者的情况及各种检查资料进行详细地评估和讨论, 初步拟定护理方案, 然后进行查房。查房时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 进行细致的护理查体;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 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使查房过程始终处于温暖充满人情味的状态;告诉患者及家属目前准备实施的治疗护理方案, 及方案的获益和可能存在的风险;对患者包括家属进行心理疏导;观察正在进行的治疗护理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及时调整治疗护理方案。将教学查房放在病房外, 以减少患者获得不恰当的医学信息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刺激;对出院前患者进行康复和随访指导。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安排在护士站进行。
通过护理查房模式的改变, 出现有分歧时, 患者及家属会主动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 协商解决问题, 最后都能圆满得以解决, 医疗护理活动也更加顺利。现在患者及家属与医护人员的关系和谐, 整个病房的医疗护理活动显得井然有序。患者的情绪稳定, 依从性较好, 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 达到了更多患者能得到合理恰当治疗及护理的目的, 减少了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Breitbart WS, Passik SD.Psychiatric aspects of palliative care.In:DoyleD, Hanks GWC, Macdonald I editors.Oxford Texbook of Palliative Medi-cin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89-97.
[2] Haman KL.Psychologic distress and head and neck cancer:part 1——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 Support Oncol, 2008, 6 (4) :155-163.
[3] Amiel-Lebigre F.Psychosocial factors associated to depressive episodeswith hospitalization in women:a case-control study[J].Encephale, 2004, 30 (2) :97-105.
[4] Kissane DW, Mc-Kenzie M, Bloch S, et al.Family focused grief therapy: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 palliative care and bereavement[J].AmJ Psychiatry, 2006, 163 (7) :1208-1218.
[5]王建平.心理神经免疫学与癌症[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2001, 28 (5) :364-366.
老年肿瘤护理 篇9
关键词:老年,恶性肿瘤,心理护理路径,效果
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的降低, 容易出现各种病症, 而恶性肿瘤是威胁老年患者最严重也是最常见的多发病[1]。近年来临床护理路径 (CNP) 的应用, 无论是护理模式还是护理质量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其目的是通过有效的护理减少疾病的资源浪费, 提高治疗效果, 使护理对象得到优质和满意的服务。我院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在CNP的基础上, 采用心理护理路径, 取得满意效果, 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136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 均经临床和病理及影像学证实, 男78例, 女58例, 年龄60~78岁, 平均72.5岁, 随机分为心理路径护理组和普通组, 各68例。2组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2组患者治疗药物和疗程相同, 并同时给予同等的食物营养和药物营养支持。
普通组采用常规护理, 心理路径护理组以时间为横轴, 以护理流程为纵轴进行护理。将护理分为4个阶段, 1周为1个阶段, 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第一阶段:住院第1周, 在患者入院时, 对患者的心理进行评估, 可通过患者的文化背景、职业、家庭、经济状况、性格、医学知识等方面, 对患者有个初步的了解。比如通过性格的了解, 能够把握患者对疾病的态度以及有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有研究表明, 性格内向的患者, 对疾病报以沉默和消极的态度, 甚者悲观、绝望, 此种心理容易造成对治疗的不配合, 而且不良情绪会引起机体内发生一系列变化, 破坏机体的免疫力, 从而加重病情的发展[2]。在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初步掌握后, 通过个体分析, 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
第二阶段:住院第2周, 此阶段患者的情绪波动最大, 心理变化也最频繁,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 结合患者的实际进行相应的护理。 (1) 怀疑, 多数为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自己得了恶性肿瘤, 怀疑的实质是一种不敢面对现实的表现[3], 因此, 护理人员首先要向他们讲解疾病的特点及诊断的确定性, 让他们对疾病正确认识, 然后通过专业的知识向患者灌输肿瘤并不是那么可怕, 治愈是有可能的。 (2) 恐惧, 产生恐惧心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对恶性肿瘤认识的片面性, 认为被诊断为恶性肿瘤就是被判死刑。护理人员要多给予关心和鼓励, 多与其交流, 在生活上多主动关心体贴患者, 循序渐进的给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 排除他们恐慌的情绪, 多方面给予对症下“心”药。同时指导家属在日常的言谈举止中多用积极、乐观的语言与患者交流, 不要在患者面前显示失望和悲观, 用家庭的力量感染患者。 (3) 消极, 此种心理问题的患者多表现为对治疗和生活失去信心, 坐以待毙, 在治疗中并有抵触和排斥的行为。这就需要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多了解患者的思想, 通过家属了解其爱好并在交流中巧妙融入, 打开唤醒的心扉, 同时按照患者的喜爱布置病房, 结合患者的职业询问他们有关工作的专业知识, 并认真听取, 让他们感觉自己还有价值, 还有实现人生价值的希望。
第三阶段:住院第3周, 在疏通心理问题后, 巩固其信心, 比如向患者介绍医院的新设备、新治疗手段、医生的技术、成功病例等, 培养患者积极、配合的心态, 在增加机体免疫力的同时, 为治疗打下基础。
第四阶段:住院第4周, 在患者心理比较稳定的情况下, 可通过相关的疗法进行进一步改善。如音乐疗法, 让患者在优美的音乐中放松自我, 平定心情;暗示疗法, 可每日对患者说“今天你比昨天气色好多了, 又有进步了”, 让患者在积极的暗示中改善心境, 同时可指导患者自己每日进行自我暗示, 从潜意识中让自己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心理疗法, 配备心理医生, 引导患者轻松苦痛和苦恼, 并给予适当的心理辅导;现身说法, 将有心理问题的患者聚集, 请治疗康复明显、积极、有经验的患者通过自身的经历感化其他患者, 让他们相互鼓励和帮助, 增加信念。
注:与普通组比较, *P<0.05
1.3 统计数据处理
本组数据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通过t和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2组护理效果比较
心理路径护理组各方面均优于普通组, 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 5) , 如表1。
2.2 2组卡氏评分比较
心理路径护理组卡氏评分优于普通组, 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 5) , 如表2。
3 体会
3.1 心理路径护理能够缩短住院时间, 降低治疗费用
优于心理路径护理是以时间为横轴, 以护理流程为纵轴严格按照护理程序进行护理, 通过循序渐进的护理方法, 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心理问题, 并逐步增强其信心, 使其主动配合治疗, 提高遵医、配医行为, 促进康复, 从而缩短住院时间, 节省费用。本组研究中, 心理路径护理组住院时间短于普通组 (P<0.05) , 也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医院资源。
3.2 心理路径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
由于心理路径是根据时间和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护理, 能够较为准确的定位患者的心理并给予针对性制定的疏导方案, 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基础上, 让患者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 而且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 让他们从生活和精神上都得到满足, 并能够教导相关的疾病知识, 走出误区, 正确看待自身疾病。本组研究中心理路径护理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5.59%, 远高于普通组的79.41% (P<0.05) 。
注:与普通组比较, P<0.05
3.3 心理路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由于患者心理问题的改善, 在拥有好的心态的基础上, 更能积极配合治疗。本组研究中心理路径护理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普通组, 表明通过心理路径护理, 患者能够正确认识疾病, 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并能积极配合治疗。
3.4 心理路径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
心理路径通过详细的制定每个时间段进行的护理事项, 而且在护理过程中护理能够对患者的病情和护理结果进行评估[4], 不仅能够培养护士的主动性, 让护士认识到自身的任务和责任所在, 而且患者也能够清晰的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日后的目标, 同时能够针对不同的患者灵活变动护理对策, 如果护士和患者在共同的目标指导下, 形成统一战线, 让护理工作更连续、更动态、更有效。
参考文献
[1]东文霞.恶性肿瘤患者放疗的副作用及其护理对策[J].护理进修杂志, 2004, 19 (12) :1140.
[2]能英.对临床路径的认识[J].当代护理, 2003, 9 (11) :78.
[3]陈素萍.老年恶性肿瘤病人护理路径在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2008, 7 (1) :19~20.
40例消化道肿瘤老年病人的护理 篇10
1 临床资料
本组40例病人, 男31例, 女9例;胃癌19例, 肠癌21例;年龄62岁~78岁, 平均70岁;焦虑2例, 癌痛10例, 腹胀8例, 腹腔积液6例, 失眠3例, 视力减退1例, 听力下降1例, 记忆力减退1例, 高血压3例, 食欲减退20例, 腹泻2例, 口腔炎3例, 手足综合征1例。
2 护理
2.1 基础护理
(1) 为病人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 注意开窗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老年人的体温调节能力降低, 室温应以22℃~24℃较为适宜, 室内合适的湿度为50%~60%。 (2) 老年人的皮肤干燥、多屑和粗糙, 触觉、痛觉功能减弱, 对长期卧床病人, 睡气垫床或骶尾部受压部位床上加用海绵垫, 减轻局部皮肤的压迫, 受压部位皮肤可喷涂赛肤润, 以预防发生压疮。告知病人及家属翻身的目的及意义, 定时给病人翻身、叩背, 注意给病人保暖, 保护病人的隐私, 并做好床边交接班, 检查皮肤完好情况。 (3) 随着年龄的增长, 老年病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逐渐减退, 开始出现记忆力、视力、听力下降, 严重者语言辨别能力减低, 各种相关的检查、用药项目的费用、清单根据具体情况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 并告知与之相关的注意事项, 指导病人正确用药, 避免不良反应, 做每项护理操作前向病人说明此项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及风险, 如遇到特殊的治疗、护理检查时除了需要征得病人的同意以外, 还要与其家属沟通, 在其双方都同意的情况下仍需履行签字手续。这既是尊重病人的权利, 也是护士自我保护的需要。 (4) 护理技术操作首先要熟练, 才能取得病人的信任, 其次是动作轻柔, 尽量减少刺激。由于老年病人在输液、治疗等方面要求高, 应先主动征求病人的意见,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共同制订护理计划, 提高病人的配合程度。 (5) 由于年龄大、反应迟缓、体质差等各种原因, 应做好护理安全评估, 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2.2 心理护理
大多数老年病人不同程度地患有慢性病, 或多种疾病同时存在, 在他们患病住院后普遍存在焦虑、恐惧心理, 顾虑重重、心神不安, 情绪不稳定[2]。这些消极的心理会影响护患间的沟通, 尤其是遇到缺乏沟通技巧的护士时易使护患之间陷入交流困境。护士在接待老年病人入院时一言一行应给病人留下良好而深刻的印象, 为今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给病人介绍病区的环境、主治医生、护士长、责任护士及物品的放置位置;嘱病人保管好贵重物品, 以防被盗;特殊治疗、检查、病情需要时允许陪伴一人, 家属只陪不护, 如有生活不能自理护士会帮忙协助, 请病人放心住院治疗等。告诉病人住院治疗过程中如有疑问可先问分管的责任护士或护士长, 分管责任护士对病人的病情治疗等比较熟悉, 告知病人呼唤器的使用。在与老年病人沟通中首先要具有高度的同情心, 说话时的态度要平和、说话语速和缓清楚。对听力下降的病人可稍增加音量但不要变成喊叫, 会被误认为生气或躁怒, 引起不必要的护患争执。老年病人思维反应比较慢, 交流时耐心倾听和观察老年人的需求。尽量避免使用医学术语, 使用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语言与病人交谈, 使病人理解。给病人一种亲人、朋友的感觉, 除了发药、治疗时呼点床号、姓名外, 日常交流中应当多用敬语, 把老年人当成自己的长辈, 多些鼓励与理解。比如有职务的要尽量称呼其官职, 有职称的要称呼其职称, 对普通工人、农民可称呼大伯、阿姨等与其进行交流, 使其感到亲切、舒服, 在护理工作中坚持微笑服务, 从而减少老年病人的心理压力,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当老年人对治疗或护理工作不满意时耐心给予解释, 及时消除误会, 使老年人从护士的语言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本组2例焦虑老年病人在接待入院时经过热情、详细介绍后积极配合治疗。
2.3 营养支持
老年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 咀嚼能力也因为牙齿松动和脱落而受到一定的影响, 导致老年人所摄取的食物不能有效地被机体利用, 特别是摄取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时容易引起腹泻。老年人易发生便秘, 而便秘又可引起腹部饱胀感、食欲不振等, 对其饮食摄取造成影响。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及病情做好饮食指导, 给予优质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适量的含钙、铁的食物, 少量多餐。对不能进食者或食欲差病人, 遵医嘱从静脉补给足够能量, 必要时实施全胃肠外营养。高血压病病人每天钠盐的摄入量由每天10.5g降低到4.7g~5.8g, 可使收缩压降低0.5kPa~0.8kPa, 每天食盐量应少于6g。腹腔积液、水肿者给予低盐饮食。对需要帮忙订餐的病人给予订餐, 并落实进餐情况。
2.4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做好疼痛护理
护士值班期间认真掌握所有病人的病情, 勤巡视病房, 做到一级危重病人1h、二级病人2h及病情变化时随时巡视, 及时处理病人出现的问题。本组10例病人出现癌痛。应观察疼痛发生的原因和性质, 遵医嘱使用止痛药, 评价止痛疗效, 由于老年人记忆力、听力下降, 反复、认真、详细做好癌痛指导和教育, 提高病人及家属良好的治疗依从性, 必要时家属24h监护, 避免病人由于癌痛引起自杀轻生念头, 10例癌痛病人使用止痛药后数字疼痛评分法 (NRS) 评分为0分~2分。老年人由于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能力低下造成睡眠减少、睡眠浅、多梦、早醒、失眠等睡眠障碍。本组3例病人出现失眠。指导病人的休息与活动, 了解病人的睡眠、体温、进食、排便情况, 对失眠的病人应帮助病人制订良好的作息时间和保暖措施, 白天多与病人沟通, 避免病人昼睡夜醒, 条件允许可安排住单人间或病人少的房间, 使病人顺利入睡, 需要时遵医嘱口服艾司唑仑或氯硝西泮, 使病人顺利入睡。随年龄增长老年人的反应迟缓、视力下降, 跌倒的危险性明显上升。本组1例病人出现视力减退, 予跌倒警示标识, 做好交接班, 病区浴室设有防滑垫, 外出检查、治疗应有专车护送, 保证老年人的安全, 做好病人及家属对跌倒安全健康宣教, 取得配合, 无跌倒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对高血压病病人指导其正确服药, 监测血压, 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并遵医嘱及时处理。
2.5 化疗期间的护理
2.5.1 胃肠道反应
老年人由于唾液腺萎缩、牙齿松动脱落、胃肠蠕动减弱及化疗药的毒副反应, 容易发生食欲下降、腹胀、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本组20例化疗后引起食欲减退病人遵医嘱予甲地孕酮分散片160mg口服, 每日1次, 2d后食欲改善, 同时给予营养补液, 防止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 有呕吐时协助病人做好呕吐护理。
2.5.2 肾毒性
老年人肾实质逐渐萎缩, 肾功能下降, 易发生药物蓄积中毒, 会影响给药的安全性。因此用药前检查肾功能, 用药后多饮水, 每日饮水量2 000 mL~3 000 mL, 并在用药过程中采取大剂量的水化和利尿剂辅助治疗, 以加快排泄减少毒性反应。
2.5.3 骨髓抑制
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 对疾病的抵抗力弱, 应注意预防感染, 用药期间应监测血常规。对出现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的病人嘱其注意休息, 避免去人多公共场所。注意给病人保暖, 避免受凉, 预防感冒, 减少探视, 严密监测体温, 遵医嘱给予升白细胞针, 必要时预防性给予抗生素。侵入性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 在护理中做好环境的消毒和保护性隔离。对血小板明显下降的病人应少活动、慢活动, 避免磕碰, 告知病人避免吃辛辣、刺激性、带刺及坚硬的食物, 用软毛刷刷牙, 防止口腔黏膜和牙龈出血, 注意口腔卫生, 用温盐水勤漱口。
2.5.4 肝脏毒性
老年人肝脏实质细胞减少、变性, 肝脏萎缩, 肝功能减退, 化疗易引起肝功能受损, 应遵医嘱保肝治疗, 用药期间监测肝功能。
2.5.5 化疗药的毒副反应及注意事项
由于病人年龄大、体质差, 临床常使用单药治疗。应用盐酸伊立替康静脉输注时间为60min~90min, 本组4例应用盐酸伊立替康化疗病人出现急性胆碱能综合征, 表现为出汗、流涎, 遵医嘱阿托品0.5mg~1.0mg皮下注射, 并协助其擦干汗液及更换衣裤, 30 min后症状缓解。由于老年人记忆力下降, 应用盐酸伊立替康化疗一定要反复强调该药的副反应迟发性腹泻的持续时间及严重性, 注意饮食卫生, 避免由于饮食不当引起腹泻而影响对病情的判断。本组2例应用盐酸伊立替康化疗病人12h内出现排淡黄色稀便, 立即通知医生, 遵嘱予洛哌丁胺口服治疗, 首次4 mg, 用药后每隔2h口服2mg, 中途不更改剂量, 持续到最后1次稀便结束后12h, 用药不超过48h后腹泻停止。应用紫杉醇时应观察病人有无变态反应, 用药前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如异丙嗪25mg肌肉注射或苯海拉明20 mg肌肉注射, 选用非聚乙烯专用输液器, 紫杉醇静脉输注期间遵医嘱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若为首次用药, 应与医生一起床边严密观察10min, 开始时滴速应缓慢, 并备好抗过敏等抢救物品, 如0.1%盐酸肾上腺素。老年人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减慢, 以及老年人的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均发生老化, 全身血流缓慢, 使用奥沙利铂化疗时更容易引起周围神经毒性, 化疗前应做好健康宣教, 嘱其应避免冷刺激, 刷牙、漱口、洗脸、洗手均使用温水, 注意保暖, 勿吹冷风, 冬天戴手套、帽子, 勿进食冷饮, 回家勿开冰箱, 至少3d, 以免引起喉头水肿、四肢刺痛、麻木等周围神经毒性。奥沙利铂使用5%葡萄糖250mL溶解, 静脉输注时间为2h, 前后用5%葡萄糖冲管, 应用奥沙利铂前静脉输注5%葡萄糖+维生素B6可以减轻周围神经毒性反应。本组2例使用奥沙利铂化疗后第3天诉手指麻木的病人, 嘱其戴手套, 做好保暖措施后症状缓解。老年人牙齿咬合面的釉质和牙本质逐渐磨损, 牙龈萎缩, 使牙根、牙髓暴露, 应用氟尿嘧啶与亚叶酸钙联合治疗易引起口腔炎, 要注意口腔卫生, 嘱病人每次饭后、睡前、早起用软毛刷刷牙, 用温盐水勤漱口。本组3例应用氟尿嘧啶与亚叶酸钙联合治疗病人出现口腔散在点状破溃、轻微疼痛, 遵嘱予生理盐水+2%利多卡因+维生素B12分次含漱, 3d后口腔黏膜正常。卡培他滨口服靶向治疗, 每日总剂量分早晚2次于饭后半小时用水吞服。本组1例病人口服卡培他滨治疗出现手足综合征, 表现为麻木、感觉迟钝、皮肤皲裂、破溃, 遵医嘱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涂破溃处每日3次及局部涂抹茶油, 并告知病人及家属避免手部及足部的摩擦及接触高温物品, 避免在阳光下暴晒, 勿用手撕脱皮, 7d后手足综合征缓解, 皮肤正常。
3 体会
通过对40例病人实施有效的护理, 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认为在护理过程中应针对老年病人的特点, 基础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在老年治疗、护理及康复中起重要的作用。
摘要:从基础护理、营养支持、疼痛护理、护患沟通、病情观察等方面对40例消化道肿瘤老年病人进行护理。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老年护理,护理
参考文献
[1]徐峰, 付庆红, 薛玲珑, 等.晚期消化道肿瘤疼痛病人心理护理的疗效观察[J].护理研究, 2011, 25 (11C) :3065-3066.
老年肿瘤护理 篇11
[关键词] 老年;肿瘤;放/化疗;医院感染;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 R73-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2-60-02
Analysis on risk factor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the elderly with cancer under radiotherapy or chemotherapy
YU Yang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Pingnan County,Pingnan 5373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risk factor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the elderly with cancer under radiotherapy or chemotherapy.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45 cases with cancer under radiotherapy or chemotherapy in the elderly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There were 45 cases with nosocomial infection,which accounted for 6.9%.The rate of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was the most,which was followed by gastrointestinal infections.The patients whose age was >70 years old,length of stay was >30 d,WBC<1.5×109/L,who was treated with immunosuppressive and antibiotics,were more susceptible to get nosocomial infection. Conclusion To analysisthe risk factor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the elderly with cancer under radiotherapy or chemotherapy,can help to prevent and cure 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
[Key words] The elderly;Cancer;Radiotherapy or chemotherapy;Nosocomial infection;Correlative factors
老年肿瘤患者本身多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的情况,而放/化疗又可加重免疫力下降,因此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在医院进行放/化疗的期间易发生院内感染。现对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放/化疗合并院内感染的老年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笔者所在科室进行放/化疗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合并感染者共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62~79岁,平均(68.2±11.5)岁。其中肺癌12例,肝癌11例,乳腺癌9例,胰腺癌4例,其他9例。住院时间28~60 d,平均(39.3±16.4)d。所有患者均符合《医院医院感染诊断标准》[1]。
1.2 研究方法
本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合并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相关因素分析主要从年龄、性别、是否存在易感因素(包括侵入性操作、使用抗生素、使用免疫抑制剂等)、白细胞计数等方面探讨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差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放/化疗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共652例,发生院内感染者45例,感染率为6.9%。
2.2 院内感染系统分部
院内感染系统分部详见表1。
3 讨论
医院是患者聚集的地方,其空气中及物体面的病原菌高于其他公共场合,因此易引起内源性感染或交叉感染。老年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常体制弱,免疫力下降,加上化疗或放疗,也会降低其免疫力,因此此类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较高[2-4],本研究结果为6.9%。
对老年恶性肿瘤进行放/化疗的合并院内感染的患者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发现,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发病率并无差异,说明性别与院内感染发生率无关。年龄>70岁的患者感染率明显高于≤70岁的患者,说明年龄越大,发生感染的几率也高,这可能与年龄大的患者体制差有关。住院时间长的患者更易发生院内感染,这可能与住院时间长的患者本身病情较重,体制较弱有关,也与长期在医院环境中,接触病原菌的机会也较多有关。白细胞明显下降的患者易患院内感染。白细胞是体内抗感染的重要屏障,白细胞下降的患者更易受病原体感染。接受免疫抑制剂和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也更易感染。免疫抑制剂本身会降低免疫力,而抗生素的使用易导致耐药菌的产生[5-7],均可导致感染不易治愈。侵入性操作是院内感染的常见原因之一,本资料结果也限制,接受侵入性的患者更易患院内感染。感染的部位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这可能与癌症患者长期卧床,活动少有关。泌尿系的感染考虑用侵入性操作有关。
综上所述,因老年恶性肿瘤进行患者本身体质较弱,在进行放/化疗过程中,注意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一旦发生院内感染,要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5):314-320.
[2] 邓先芳,付秀全,谭鸿,等. 734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分析[J].西部医学,2010,22(6):1081-1083.
[3] 陈珠华.105例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20l0,21(13):142-144.
[4] 龙岩,刘德宝,周婷.某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0,38(3):467.
[5] 李云霞,邓明佳,沈丽达.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07,22(3):311-312.
[6] 林华明,欧文新,黄毅超,等.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分析[J].河北医学,2005,11(7):47.
[7] 姜愚,李俊美,李梅,等.癌症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癌症2004,23(12):1707-1709.
老年肿瘤护理 篇12
资料与方法
2012年8月-2014年5月收治肿瘤手术治疗后患者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55~80岁,平均(67.3±2.5)岁,排除患严重肝肾疾病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抑郁评定方法:对老年患者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抑郁评价,分数20~80分,分数越高,抑郁症状越重。
护理干预的具体措施:对照组与护理干预组在手术前后均进行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全程心理护理干预:本院护理人员根据老年患者的具体情况主动与其沟通和交流,对于患者所患疾病和手术后需要加以注意的事项面对面地与患者、家属进行分析,提高患者的认识。对患者的疑问进行仔细的解答,利用多媒体从声音和视频方面提升患者的心情,使患者树立信心战胜疾病。
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前、后抑郁评分比较:心理干预组在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在家属的帮助下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对照组常规护理完毕后进行问卷调查。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0.0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护理干预组在护理人员对其实施心理干预后,患者的抑郁评分值下降非常显著,对照组的抑郁评分值则改变不太明显。
讨论
抑郁在心理学上可定义为一种闷闷不乐、忧愁、压抑的消极情绪,抑郁症发病不是很明显,临床症状不严重的患者如果不仔细观察的话不能够轻易发现,由于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因素,老年人的活动非常少,并且老年人不善言谈,当老年肿瘤患者由于自身疾病的原因患抑郁症时可严重影响患者病情,成为重要的心理不稳定因素。
老年肿瘤患者的抑郁症发病率与正常老年人相比要高出很多[2],原因有许多种:(1)肿瘤疾病本身所产生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会使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况且老年患者往往存在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的现象,当老年肿瘤患者存在共病现象时,治疗效果往往不尽理想,患者自身压力大并且受多重疾病困扰,情绪极其低落容易产生抑郁倾向;而且肿瘤所产生的疼痛是老年患者易患抑郁症的重要促进因素[3]。(2)现阶段的医疗技术对肿瘤疾病还没有根治的办法,而且治疗肿瘤疾病的费用高,持续时间长,但临床疗效不能令人满意,老年患者对自己的治疗结果非常迷茫,情绪低落,致使心理负担沉重而导致患者产生抑郁症。(3)家庭与社会支持对患者抑郁症的发病率也具有较大的关系,由于肿瘤治疗费用高,许多家属对于患者的治疗不甚积极使老年患者的心情比较低落,影响了疾病的治疗,导致抑郁症的发生[4]。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则可通过改变患者的心情使患者的机体免疫系统防御功能提升,从而使患者身体恢复能力增强。
本研究表明,护理干预组的老年肿瘤患者在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抑郁情况得到明显改善,负面情绪减少,对生活的希望增加,因此在临床中应该积极加以推广。使老年肿瘤患者产生抑郁症的因素非常多,因此增加家庭外源性支持更有利于肿瘤患者的心身康复,医护可成为患者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及要求,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以避免因经济负担过重而促使患者产生抑郁等不良情绪反应。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参考文献
[1]杨丽芳,林丹妹,袁秀红.老年肿瘤病人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J].家庭护士,2008,26(2):302-303.
[2]林玉兰,王永霞,陈勇.老年肿瘤患者的特点及护理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6):210.
[3]曹安香,李爱玲,谢景红.浅析老年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1,9(2):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