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专科护理

2024-11-26

肿瘤专科护理(精选12篇)

肿瘤专科护理 篇1

随着信息科技的进步及网络使用的普及, 现代医疗环境也随之快速演变, 现代医疗环境中最大的变革是将医疗信息电子化, 首先开展的是电子病历。护理电子病历是护理人员对病人的观察和护理措施的原始记录, 是医院质量管理重要内容。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是在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注重质量监督的全过程, 强调在原有质量基础上不断定位更高的标准, 使护理质量管理始终在一个良性的循环轨道中[1]。护理电子病历是护理人员对病人的病情观察和实施护理措施的原始记载, 主要包括体温单、医嘱单、一般病人护理记录、危重病人护理记录等项目。我院针对电子护理病历存在的质量问题, 从2013年5月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方法, 加强对电子护理病历管理, 以规范书写,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住院1周以上病人出院病历共500份, 其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随机选取2012年9月—2012年12月我院9个病区出院归档病历250份, 逐份进行检查评分, 对其中的问题详细记录。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选取2013年9月—2013年12月出院归档病历250份, 检查评分后将存在问题与实施前情况进行比较。其中2012年9月—2012年12月250份出院病历为对照组, 2013年9月—2013年12月250份出院病历为观察组, 两组均抽取内科病历100份, 外科病历 (妇瘤科、头颈科、胸部外科、腹部外科) 150份, 比较两组护理文件书写的质量。

1.2 质量控制方法

1.2.1 建立肿瘤专科电子护理病历质量标准

按广东省卫生厅《临床护理文书规范》, 细化我院护理电子病历的质量评价标准;然后根据标准, 按专科病种建立入院、出院、转科、抢救 (危重护理) 、手术、特殊检查和诊疗等护理记录模板并组织护士学习电子病历的质量评价标准, 护理电子病历书写规范和技巧, 使护士能在最短的时间写出合格的护理记录。

1.2.2 评估书写存在问题

确定质量改进问题, 确定问题是护理质量改进的关键, 病历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围绕护理文件质量检查时发现的问题, 讨论如何提高质量改变不合理的工作方法, 找出护理工作中存在急需解决的, 容易引起医疗纠纷的问题。经讨论确立“一般护理记录书写”作为质量改进的主要问题。

1.2.3 质量监控

护理组长对病区的电子护理病历质量承担起管理和监督的作用, 根据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 实行对电子护理病历的全程监控, 每天不定时地对护理电子病历的书写质量、过程质量、终末质量3个环节进行动态的监控和管理, 把护理病历质量管理的重点前移在出院前, 使质量管理由事后检查向事前预防, 及时发现缺陷, 及时改进。具体方法是建立护理病历检查本。 (1) 针对存在问题在早晨交班后由护理组长进行汇报, 并将检查结果登记在记录本上, 护士长进行点评。 (2) 管床护士或值班人员针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修改, 其他护士通过阅读检查记录本后了解存在问题, 避免再出现类似情况。 (3) 每日下班前护士长或护理组长检查整改和落实情况。重点放在危重病人和特殊 (手术、检查、用药、死亡) 病人的病历监控和管理, 普通病人的病历必须在2d内进行监控和管理, 使质量监控连续动态地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 提高电子护理病历质量。

1.3 持续质量改进方法

(1) 责任组长或护士长每天检查新病人、重病人及特殊检查, 治疗病人的护理记录, 发现问题及时修改;病历质量控制员及护士长定期 (每月1次) 检查病历质量, 把存在问题记录在病历检查登记本上, 督促责任护士及时修改。护理部成立一名专门护理病历质量检查员, 对每份出院护理病历把最后质量关。每月将每个科室随机抽出5份出院护理病历由质量控制组护士长互评, 将缺陷等奖扣分, 反馈到护理部。护理部不定期对护理病历质量进行学习讲座评讲, 以提高护士书写护理病历水平, 通过环环质量把关, 将医疗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 保证医护记录一致。医护人员必须在详细了解病情, 认真做好体格检查的基础上书写记录并互相查阅记录, 不能粘贴、复制, 发现不一致时加强沟通, 再次核对, 以保证医护记录、医嘱内容、执行时间完全一致。 (3) 认真落实诊疗护理规范和护理记录规范。诊疗护理及护理病历书写规范是护理安全的保证, 是护士工作合法的依据, 是护理病历记录的基础。因此护士应加强学习, 熟练掌握并认真落实, 对每例病人都组织全体护士讨论、学习, 根据本科室疾病特点建立标准, 完整的电子护理病历模板, 在书写的过程中根据病人的个性特点恰当修改, 严禁复制。严格交接班制度, 掌握病人病情的动态变化, 在书写护理病历过程中要求每名护士注意阅读上一班次的护理记录, 上下衔接紧密, 防止脱节。 (4) 在记录中要特殊检查治疗及手术前后随时记, 有问题随时记;重点记录客观事实、护理行为、护士的确做的事情;主观的描述、判断、结论不能有, 自相矛盾的记录不能有, 含糊其辞的记录不能有[2]。 (5) 加强护士的基础知识和专科知识, 提高护士自身素质教育。对护士进行护理病历重要性的教育, 提高思想认识, 定期组织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利用护理查房、业务讲座, 巩固提高专科知识学习, 不断拓展护士的知识面, 更新知识结构, 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对护理电子病历质量控制记录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 运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可及时发现医疗工作中的缺陷并及时进行修正和整改, 避免医疗活动结束后一些无法更改和弥补的缺陷, 改事后管理为过程管理, 从而达到从环节到终末质量的全程质量管理控制[3]。护理组长把病历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具体的护理环节上, 从护理病历的形成过程抓起, 各类人员, 各个环节严格实行多层次的自控和监控。针对缺陷持续改进和提高, 持续质量改进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 没有终点, 是一种质量达到更优、更高标准持续性的研究, 是现代管理的精髓和核心[4,5]。在全面管理上的基础上更注重过程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方法, 建立了“治”“防”相结合的过程管理和环节管理体系, 进一步发挥“预防”作用, 更有效地提高医疗质量水平, 实践证明运用这一理论进行电子病历质量管理效果明显。

摘要:[目的]探讨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在肿瘤专科电子护理病历质量的作用。[方法]针对电子护理病历的书写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进行动态的监控与管理, 及时发现质量缺陷, 定期质量抽查方式进行检查、督促、反馈、追踪的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管理。[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后护理文件书写不合格项目均较改进前减少 (P<0.05) 。[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强化肿瘤专科电子护理文书质量的环节管理, 提高护理电子病历的书写质量。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肿瘤专科,护理电子病历,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田亚茹, 王春英.持续质量改进在电子护理病历书写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 6 (17) :86-87.

[2]张红芳, 张敏艳.护理文件书写中潜在的法律问题与干预对策[J].当代护士, 2008 (1) :100-101.

[3]李智英, 成宋珍, 谢文, 等.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实践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 2008, 7 (10) :38-40.

[4]聂雷霞, 张敏, 雷慧蓉, 等.持续质量改进在优质护理服务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3, 27 (2A) :367-369.

[5]曹桂荣.医院管理学 (中)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805-1841.

肿瘤专科护理 篇2

yjbys

出生年月:1990年7月

毕业院校:四川省卫生学校

学历:中专

性别:女

政治面貌:团员

专业:助产

联系电话:

E-mail:/jianli

求职意向

护士/护理人员,

教育经历

9月至7月四川省卫生学校护理学专业

9月至207月资阳市第二中学

在校奖励情况

年获得《业余党校》提高班毕业证

实践经验

6月至205月于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担任实习护士,(此文,请注明来自:geren/jianli)工作认真负责,获得了老师们的好评

技能水平

熟练掌握了各种临床常见病的诊治及临床技术操作,如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摩、人工气囊安置、(转载此文,请注明来自:gerenjianli.)导尿、灌肠、洗胃、阴道灌洗、各种封闭、各科术前准备、换药拆线、消毒铺巾、清创缝合、拨管、安置引流条、牵引、静脉输液、静脉抽血、肌肉注射、推血涂片、测血糖、经皮测胆红素技术等

自我评价

本人工作认真负责,具有良好的操作技术,对待病人耐心温和。

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 篇3

关键词:心理护理;肿瘤病人;心理健康状况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292-02

肿瘤(Tumor) 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进而形成的异常病变。目前,学界通常将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等两大类[1]。恶性肿瘤又称为癌症,是目前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严重的威胁着病人的身心健康。我科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针对肿瘤病人,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肿瘤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现将相关护理经验和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52例肿瘤病人资料,将这52例病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病人中,男性17例,女性9例,年龄范围为28~79岁,平均年龄为(49.8±2.7)岁。对照组26例病人中,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范围为30~79岁,平均年龄为(50.3±3.2)岁。两组病人在例数、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因此可以进行比较。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病人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病人则在常规措施基础上,接受相应的心理护理,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加以评价和比较。

1.3 心理护理措施

护士在接诊肿瘤病人时,应通过与病人多进行沟通交流的方式,有效分析病人的心理特点,为制定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提供确切依据[2]。一般而言,依据肿瘤病人的疾病进程,可将其心理状态变化分为4个时期,即怀疑否认期、愤怒发泄期、认可依赖期和悲伤抑郁期等。

护士应结合肿瘤病人的具体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如当病人突然得知罹患肿瘤,通常心理难以在短时间内接受这一现实打击,多会选择否认或抵制的方式来达到心理平衡,因此会怀疑医生所作出的诊断与检查结果。针对处于怀疑否认期的病人,护士应与病人进行有效交流,平复病人的不良情绪,并通过有效的健康宣教,使病人对自身疾病形成正确认识,并以平静心态接受这一事实,积极接受治疗[3]。

针对肿瘤病人,当病情得以证实后,多会有被命运捉弄及被生活遗弃的心理,因此会借故向周围的人发泄不满情绪。护士在接诊处于愤怒发泄期的病人时,不应疏远这类病人,应多同情病人的心理感受,关怀病人的生活细节,以赢得病人的信任。并通过沟通交流,帮助病人实现角色转换,逐步消除肿瘤不良情绪[4]。

认可依赖期病人主要表现在治疗过程中希望家属多些时间陪护,并且对药物具有较大依赖性,对医护人员寄予较多的期望。针对此期病人,护士应多建议家属抽时间陪护病人[5]。当病人存有疑虑时,护士应及时加以解决,并鼓励病人积极的面对疾病,正视疾病。

伴随病人的病情日益恶化及病痛的折磨,病人多会对生活丧失希望,并有放弃治疗的想法。对处于悲伤抑郁期的病人,护士应采用鼓励暗示等心理护理方法,多向病人介绍成功案例和病情改善的状况,以使病人树立正向的生活信念,并积极配合治疗。

1.4 疗效评价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肿瘤病人的抑郁状态进行评价,如肿瘤病人得分≥53分则可界定为抑郁状态。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肿瘤病人的焦虑状态加以评估,如肿瘤病人得分≥50分则可界定为焦虑状态。分数越高,则表明肿瘤病人抑郁或焦虑状态越严重[6]。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处理,行t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数以(x±s)表示。

2.结果

两组肿瘤病人接受护理前后SDS 评分及SAS 评分情况如表1所示,经比较,两组病人接受护理前SDS 评分及SAS 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病人接受护理后SDS 评分及SAS 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接受护理后,与接受护理前相比较,SDS 评分及SAS 评分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接受护理后,SDS 评分及SAS 评分均显著低于接受护理前(P<0.05)。

3.讨论

现代研究显示,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否,与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伴随现代医学的快速發展,“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针对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也引起了护理工作者的广泛关注[7]。我科经过长期的临床护理实践,发现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肿瘤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董惠娟,袁心慧,高琦,等. 护理干预对首次行PICC置管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3 (7):107-108

[2] 王晓敏,李军辉. 心理因素对肿瘤的影响及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J]. 健康必读旬刊. 2013, 12(4):2705-2706

[3] 张彩霞,庄桂花,王艳. 针对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后产生的效果调查与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4(14):1457-1458

[4] 孙智莲. 浅谈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J]. 现代医药卫生, 2005, 21(2):205-205.

[5] 陈俊玲, 田丽, 山东省滕州市精神病防治院,271500. 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J]. 职业与健康, 2005, 21(1):154-155.

[6] 姜春丽. 妇科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 08(6):144-144.

肿瘤专科护理 篇4

1 选拔与培养

1.1 省级专科护士

根据我国护理教育的现状, 结合医院目前护士的学历情况, 制订严格的专科护士选拔条件, 包括具有护师及以上职称, 大专及以上学历, 从事相关专科工作5年以上, 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较好的专科护理知识与实践经验的执业护士。符合条件者可自愿报名或科室推荐, 经医院初选后参加省级专科护士考核, 获取培训资格, 参加省级及以上专科护士培训经考核合格后由省卫生厅颁发专科护士执业资格证书。

1.2 院内专科护士

由于现阶段我国尚缺乏统一、完善的专科护士认证体系, 从某种程度上局限了专科护士的发展, 至今, 专科护士培训仅在部分专科领域开展, 目前我省仅有9个专业。为了配合亚专业学科发展, 我院自2012年底开始在相应的临床专科进行院内专科护士的培训。选拔和准入条件:大专以上学历, 护师以上职称, 参加工作3年以上, 专科工作2年以上, 工作认真负责, 熟练掌握本专科疾病护理及专科操作技能, 具有一定的带教能力的执业护士。由护理部制订专科培训计划, 统一制定公共科目课程安排, 各科室根据卫生部《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要求和其专科特点及时制定培训方案和自编教材, 各专科充分利用省级专科护士的优势进行理论授课和参与临床实践、技能现场指导等形式进行培训, 考核由护理部和科室二级考核组织负责, 合格者由医院人事部颁发专科护士资格证书。

1.3 制订专科护士的工作职责

专科护士的职能和作用包括临床护理服务、教育培训、科研、临床护理管理等方面, 使其有岗有责, 有章可循。 (1) 专科护士必须在本专科并负责相应的临床专科护理工作; (2) 主动掌握本专科领域护理新理论、新知识, 积极参加本专科的护理继续教育和学术活动; (3) 参加医疗查房、危重病人及疑难病例讨论, 解决护理疑难问题; (4) 组织院内护理查房, 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5) 主持或协助完成护理大专生、本科生的临床带教工作;协作制定护士人才培训计划; (6) 开设专科护理门诊, 提供健康教育和咨询。

2 专科护士的合理使用与管理

2.1 专科护士的临床使用要明确定位

专科护士参与本专科临床护理, 承担责任组长并负责分管病人的基本护理工作, 参与危重症及专科疑难病人个案护理管理, 参与病人的健康宣教与沟通工作并负责指导和检查小组内其他护理人员的工作落实情况。同时对本病区特殊疑难危重症病例提供直接护理指导并预测护理效果, 从而决定最有效的护理措施。专科护士在开展工作、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应注重处理好与护士长的关系, 自觉在护士长领导下依据自己的职责发挥作用, 护士长应使专科护士的职能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双方各展其长, 形成病区护理人员新的使用、分工模式。

2.2 参与护理管理工作

本着有位才能有为的原则, 专科护士参与科内专项护理质量监控或参加院内护理专业小组活动, 协助护士长做好临床护理质量管理, 通过日常环节质量检查与落实、规范工作流程、改进护理方法, 与护士长充分沟通, 提供全面的质量改进方案, 共同推进护理质量改进。

2.3 组织和落实护理查房

专科护士有针对性地组织护理查房, 针对病人病史及存在问题, 提出专科护理措施, 讨论相关问题, 开展新知识、新技术的前沿指导, 实现了从注重护理质量的检查, 到帮助解决临床疑难问题, 从检查护士到帮助、指导护士的转变。

2.4 承担专科护理教学

专科护士要发挥带教、咨询、解决护理问题的专家作用。省级专科护士科内定位为护理组长和高级责任护士, 而院内定位为相关专业护理技术骨干, 负责科内带教工作, 各科室根据具体分层特点, 参与对低层级护理人员的带教培训工作;承担护理大中专教学的临床带教任务。

2.5 开展疑难病例院内会诊

护理会诊是发挥专科护士作用的重要途径。借鉴医疗会诊制度, 建立并运行专科护士会诊制度, 实现专科护理技术推广覆盖。参加全院其他病区特殊疑难危重病人、静脉治疗病人、造口病人等的医疗或护理会诊讨论, 提供专科领域信息, 利用丰富的专科知识指导和帮助其他医护人员解决病人治疗和护理问题。

2.6 开展专科门诊、健康教育咨询

我院糖尿病专科护士开设专科门诊, 负责为病人提供健康教育与技能指导, 例如:饮食、运动、自我监测、合理用药、胰岛素注射、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等。专科护士通过沟通交流, 全面评估病人的基本资料, 详细了解病情情况, 针对病人和家属的具体问题, 进行个性化健康宣教, 给予专业的护理指导, 并注重信息的反馈和效果评价, 同时优化服务流程, 建立通讯联络, 开通热线电话, 宣传疾病防治知识, 并对每位咨询的病人均建立了健康教育档案并定期进行电话随访。

2.7 参与应急救治

接受指派, 参加院内、科内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治工作。

3 专科护士的考评

3.1 制订专科护士考核标准

护理部结合专科护士的职能和作用从专科知识和专科技术操作的掌握与应用能力、应急、质量控制、协调等管理能力、教育培训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制定, 考核其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3.2 考核方法

根据其工作表现由科室护士长对其进行月度考核, 成绩纳入当月绩效管理;年度由护理部和科室根据专科护士考核标准对其共同考评, 考核合格方能继续聘任。

4 专科护士的激励待遇

我院充分发挥专科护士的职能, 在组织上确保专科护士的合理安排和有效使用, 在管理体制上予以绩效优势。 (1) 对在相应专科岗位工作的省级专科护士发放专科护士津贴, 体现专科护理技术价值; (2) 推行绩效考核改革, 设置合理的专科护士岗位系数, 确保专科护士获得相应报酬; (3) 担任科室质量控制护士及教学秘书, 承担科室质控管理或进行不同层次护理业务知识讲课, 负责实习、轮转、进修护士的带教工作, 给予发放质量控制及教学津贴补助; (4) 给予相应的职业发展机会, 发挥其专科优势, 负责组织、主持专科护理查房、会诊等, 解决疑难、复杂护理问题; (5) 在护士分层管理中作为N4级使用并取得相应的绩效, 同时为专科护士搭建发展平台, 在晋升晋优方面给予优先待遇。

5 实施效果

专科护士作为专科护理骨干立足临床, 积极开展临床实践活动, 解决临床疑难专科护理问题, 把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病人的护理服务中, 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有机结合起来, 为病人提供健康指导, 体现专科特色, 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同时大部分专科护士在科内承担质量控制管理工作, 协助护士长参与对科室专科护理质量管理, 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隐患的发生, 保障病人安全。

面对日新月异的医学新技术和各学科不断细化的发展趋势, 对专科护士技术能力、综合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专科护士的培养以及继续深化教育尤为重要, 高质量的专科护士培养既需要不断地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 更需要长期的临床磨炼。医院建立了专科护士的继续深化培养制度, 坚持优胜劣汰的原则, 定期对专科护士进行业务考核, 能力评价, 充分发挥专科护士职能。

6 小结

现阶段我国的专科护士培养尚属于起步发展阶段, 专科护士学历职称较低、整体科研创新能力偏低[2], 虽在专科领域承担临床护理专家、教育培训及科研管理的角色, 但与国际专科护士相比还有很多距离, 亟须加强自身综合素质。这将需要广大护理同仁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 更需要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 相信我国将不断完善专科护士管理体系, 走出一条特色的护理专科化道路, 为广大病人提供优质的专科化临床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郭燕红.建立专科护士制度提高护理专业技术水平[J].现代护理, 2004, 10 (9) :785-786.

专科的护理评估 篇5

评估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收集病人资料的过程。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信息,对护理对象和相关事物做出大概推断,从而为护理活动提供基本依据。评估的内容可总结为四史:现病史、既往史、遗传史、过敏史;五方面:饮食、休息与睡眠、排泄、自理情况、嗜好及保健措施;六心理、社会:精神状态、对疾病的认识、心理状态、性格与交往能力、家庭关系、经济状况;七体检:生命体征、身高、体重、一般状况、头颈胸腹、脊柱四肢、神经系统。

一、糖尿病的护理评估 1.病史、身体评估 病人多有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伤口愈合不良、经常感染等主诉。应详询其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食量,有无糖尿病家族史,体重,妊娠次数。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者心血管、神经系统等体检可见异常。酮症酸中毒者呼吸深大伴脱水体征和意识改变。

2.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空腹尿糖阳性,空腹和餐后血糖增高超过正常范围,血甘油三酯、胆固醇、脂蛋白增高;并发酸中毒者可有尿酮阳性,电解质、血PH值、二氧化碳结合力异常改变。

3.心理、社会资料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漫长的病程及多器官、多组织结构和功能障碍对病人身心产生的压力易使病人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对疾病缺乏信心,或对疾病抱无所谓的态度而不予重视,以至不能有效地应对慢性疾病。社会环境如病人的亲属、同事等对病人的反应和支持是关系到病人能否适应慢性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应予评估。

二、痛风的健康评估

1、疼痛发作时间、性质、关节形态。

2、病程长短、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3、心理社会状况。

4、辨证:行痹、痛痹、着痹、热痹、虚痹。

三、甲亢的护理评估

1、了解患者的基础体重、饮食习惯及大小便规律等,判断有无电解质紊乱。

2.评估有无高代谢综合征的症状,如消瘦、乏力、多汗等;评估有无甲亢危象的表现,如体温过高、心率增快、意识改变等。

3.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对突眼、甲状腺肿大等影响自我形象因素的认知程度。

4.评估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5.颈部检查:1)视诊:观察甲状腺的大小和对称性,检查时嘱咐被检查者做吞咽动作,可见甲状腺随吞咽动作而向上移动,如不易辨认时,再嘱咐被检查者两手放于枕后,头向后仰,再进行观察即较明显。2)触诊:站于受检者前面用拇指或站于受

检者后面用示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请受检者吞咽,判断甲状腺有无增大、结节或肿块。3)听诊:用钟型听诊器直接放在肿大的甲状腺上,听取有无血管杂音,甲亢时可听到低调的连续性静脉“嗡鸣”音,或收缩期动脉杂音。

6、其他:实验室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超声波检查、C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

四、消化系统的评估

消化系统指的是食管、胃、肠、肝、胆、胰腺、腹膜、肠系膜等脏器。

因此,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

⑴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⑵腹痛、腹部体征(腹肌、压痛、反跳痛)肠鸣音、移动性浊音;

⑶胃纳、营养情况;

⑷排便情况;

⑸腹部的各种引流管,胃肠减压管、鼻胆管等。

恶心、呕吐需评估:

⑴原因、频率、时间,呕吐的方式,与进食的关系,呕吐物的性状、量、颜色、气味等。呕吐后症状的改善,是否伴有腹痛、腹泻。

⑵观察有无伴有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脉搏增快或减慢、出冷汗等体液不足的表现,有无食欲不振所致的营养不良、体重减轻表现,是否有因恶心、呕吐引起的心理情绪变化。

腹痛的评估

患者的主观感受,必须了解:

疼痛的部位(按九分法描述)

性质(针刺样、刀割样、绞痛、钝痛等)

程度、发作时间、持续时间

与体位、进食、活动的关系,有无诱发因素

有无放射性疼痛、转移痛

伴随的症状,如有无恶心、呕吐等

慢性腹痛患者有无规律性发作。

腹痛的评估注意观察患者的体位,腹部查体应注意腹痛的部位、有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有无肿大的脏器和包块,有无胃型、肠型,叩诊有无移动性浊音,听诊肠鸣音有无异常。剧烈的腹痛可使患者紧张甚至感到恐惧,长期反复发作可产生焦虑、失望等情绪,应关注。

腹泻的评估

了解腹泻起病的急缓与病程,腹泻的次数和粪便的性质,腹泻与腹痛的关系及有无其他伴随症状,如发热、里急后重、营养不良等,有无诱发因素如:不洁食物、旅行、聚餐等病因及精神因素,评估腹泻加重、缓解的因素等。

腹部的分区(九分法)

由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将腹部分为井字形的九区。上水平线为两侧肋弓下缘连线,下水平线为两侧髂前上棘连线,通过左右髂前上棘至腹中线连线的中点划两条垂直线,四线相交将腹部分为左右季肋区,左右腹部,左右髂窝部及上腹部,脐部和下腹部九个区域。

腹部的查体要遵循:视——听——叩——触 患者排尿后平卧,两手自然置于身体两侧,充分暴露全腹,上至剑突,下至耻骨联合,两腿屈曲并稍分开,以使腹肌松弛 检查者站在患者的右侧。

腹部外形:腹部外形是否对称,呼吸运动,腹壁静脉,有腹水或腹部肿块时,还应测量腹围大小。正常成年人平卧时,前腹壁大致处于肋缘至耻骨联合同一水平,或略为低凹,称腹平坦。平卧时前腹壁明显高于肋缘至耻骨联合水平,外观呈起伏状,称腹部膨隆。平卧时前腹壁明显低于肋缘至耻骨联合水平,称腹部凹陷,严重者腹部外观如舟状,称舟状腹

胃肠型和蠕动波:正常人腹部一般看不到胃和肠的轮廓及蠕动波,除非在腹壁菲薄或松弛的老年人,经产妇或极度消瘦者可能看到。胃肠道发生梗阻时,梗阻近端的胃或肠段饱满而隆起,可显示出各自的轮廓,称胃型或肠型,同时伴有该部位的蠕动加强,可见到蠕动波。在观察蠕动波时,常需采取适当角度(如改俯视为从侧方观察)方可察见。亦可用手轻拍腹壁而诱发之。

腹部体征:

(一)腹肌:正常人腹壁有一定张力,但触之柔软,容易压陷,称为腹壁柔软,即腹软。由于某些原因导致触诊时腹部张力增加,称为肌张力增强。即腹肌紧张。因胃肠穿孔或脏器破裂所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肌明显紧张,甚至强直硬如木板,称板状腹

(二)压痛:用指腹重按腹部,患者有一种压迫感,这属于正常现象。按压时出现疼痛,称之为压痛。

(三)反跳痛:当用手触诊腹部出现压痛后手指可于原处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如此时患者感觉腹痛骤然加重,并常伴有痛苦表情和呻吟,称为反跳痛。

(四)肠鸣音:肠蠕动时,肠管内气体和液体随之而流动,产生一种断断续续的咕噜声,称为肠鸣音。正常:每分钟4—5次。

肠鸣音活跃:每分钟10次以上,但音调不特别高亢。见于急性胃肠炎、服泻药后或胃肠道大出血时。

肠鸣音亢进:次数多且肠鸣音响亮、高亢,甚至呈叮当声或金属音。见于机械性肠梗阻。

肠鸣音减弱:肠鸣音明显少于正常,或数分钟后才听到一次。见于老年性便秘,腹膜炎。

肠鸣音消失:如持续听诊3—5分钟未听到肠鸣音(应重点在右下腹听诊),称为肠鸣音消失。见于急性腹膜炎或麻痹性肠梗阻。

移动性浊音腹腔内有较多液体存留时,因重力作用,液体多蓄积在腹腔低处,故在此处叩诊呈浊音。检查时让患者仰卧,腹中部由于含气的肠管在液面浮起,叩诊呈鼓音,两侧腹部因腹水积聚叩诊呈浊音。检查者自腹中部脐水平开始向患者左侧叩诊,发现浊音时,板指固定不动,嘱患者右侧卧,再度叩诊,如呈鼓音,表明浊音移动。同样的方法向右侧叩诊,叩得浊音后嘱患者左侧卧位,以核实浊音是否移动,这种因体位不同而出现的浊音区变动的现象就叫移动性浊音。

其它排便、体重、饮食方面。

五、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评估

1、出血的判断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早期识别若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征象的出现先于呕血和黑粪,就必须与中毒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或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以及子宫异位妊娠破裂、自发性或创伤性脾破裂、动脉瘤破裂等其他病因引起的出血性休克相鉴别。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的呕血和黑粪首先应与由于鼻衄、拔牙或扁桃体切除而咽下血液所致者加以区别也需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尖瓣狭窄所致的咯血相区别。此外,口服禽畜血液、骨炭、铋剂和某些中药也可引起粪便发黑,有时需与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的黑粪鉴别。

2、出血量的估计 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每日出血量大于5-10ml;出现黑便表明出血量在50-70ml以上。一次出蹙额后黑便持续时间取决于排便次数,如每日排便一次,粪便颜色约在3天后恢复正常;胃内积血量超过250-300ml时,可引起呕血;一次出血量在400ml以下时,一般不引起全身症状;如出血量超过400-500ml,病人可出现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为小量出血;如出血量在500-1000ml,病人可出现口渴、精神差、乏力、烦躁不安、心悸、头晕等,为中量出血;如出血量超过1000ml,临床出现急行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严重者引起失血性休克,为大量出血。

3、一般状况 严重性出血指3小时内需输血1 500ml才能纠正其休克,严重性出血性质又可分为大量出血即指每小时需输血300ml才能稳定其血压者,最大量出血即指经输血1 000ml后血红蛋白仍下降到10g/dl以下者。持续性出血指在24小时之内的2次胃镜所见均为活动性出血,出血持续在60小时以上,需输血3 000ml才能稳定循环者。再发性出血指2次出血的时间距离至少在1~7天如果出血量不超过400ml,由于轻度的血容量减少可很快被组织滤过500ml,失血又较快时,患者可有头昏、乏力、心动过速和血压偏低等表现,随出血量增加,症状更加显著,甚至引起出血性休克。

4、生命体征的检测需注意当急性失血800ml以上时(占总血量的20%),收缩压可正常或稍升高,脉压缩小.尽管此时血压尚正常,但已进入休克早期,应密切观察血压的动态改变。

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 篇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癌症患者也越来越多。但多数患者得知患癌时会有一个震惊时期,称为“诊断休克”。处于震惊状态的病人极力否认癌的诊断,如怀疑诊断报告有错误,这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为使自己经受得住癌的打击。为此,不可过早地勉强病人放弃他的否定去面对现实。对于失去理智的病人,要多予理解和照顾,并注意保护病人。当病人渐渐意识到自己是患癌症时,便会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这时更需要护士的体贴和关怀。正确引导病人认识肿瘤,使其认识肿瘤并非不可战胜,肿瘤也是“慢性病”,树立积极治疗和战胜肿瘤的信心。

肿瘤患者的护理工作由两方面组成:一是帮助病人完成具体诊治,使之恢复健康;二是从精神方面对病人进行安慰、支持和鼓励,增强病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和决心。对一个护理人员来说,除了要有专门医学护理知识以及职业道德知识外,还必须具备健全的性格、良好的品质。特别对患有癌症的病员,要加强心理护理,使病员消除焦虑、恐惧、不安的情绪,避免其不必要的精神压力,使其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配合诊治,争取早日康复 。

心理平衡一个健康人患病后,会产生相应的心理变化,而癌症病员的心理变化则更为明显,其表现大致为。疾病初起时要给病人较多的心理支持,正确引导其对疾病的认识。患者多不愿承认自己患的是癌症,希望是良性而不是恶性甚至是误诊;但当确诊后,则又想自己所患癌症是属早期还是晚期,是否擴散转移;对治疗效果持怀疑态度,诸如手术能否彻底解决,化疗、放疗有否效果,自己能否经受得起一切治疗等;随之思考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家庭的影响,评议自己的人生价值。意志薄弱、情绪低沉的以及晚期癌症者,如果缺乏家庭和社会的关怀,就容易产生绝望心理。这时,家庭和医护人员要富有同情心,从语言、行为特点去发现其内心活动,给予其热情关怀和疏导,鼓起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消极心理状态转化为积极心理状态,从而维持各器官系统正常功能,达到心理平衡,增强应激能力,提高免疫功能。

肿瘤伤口的护理 篇7

1 肿瘤伤口的特征

具有侵蚀性;与正常组织很难区分;生长速度快;在体表形成隆起包块和皮肤溃疡,常伴有感染、恶臭、易出血;肿瘤手术后残留恶性肿瘤细胞的进一步生长导致组织一场增生、溃破、感染;在手术切口部位,肿瘤的复发或扩散可发展为一个不愈合的外科手术伤口;易出血易感染、渗出多,有特殊的臭味。

2 肿瘤伤口的处理难点

有肿瘤细胞生长,处理时须特别保护周围组织,防止扩散和种植;伤口血管受到肿瘤细胞侵蚀,易出血难以控制,侵蚀动脉可出现致命性出血;多重感染难以控制,引发多器官功能失调或衰竭;渗液和恶臭难以控制;受放化疗影响伤口难愈;常有营养不良影响伤口生长及愈合;心理问题影响伤口生长及愈合;使用抗癌药物影响愈合;局部因素复杂影响愈合。

3 肿瘤伤口的护理

癌症是一种可怕的疾病,特别是见到真菌样或溃疡性皮肤损害时更加可怕,必须有效护理伤口,频繁更换伤口敷料或不能有效处理过度的渗液和气味,均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头颈部肿瘤伤口更难处理。

3.1 舒适护理

肿瘤常会引起疼痛,可能由于恶性肿瘤本身引起或更换敷料引起。必须明确疼痛的原因,评估疼痛的程度,报告医生,按医嘱给予止痛药。由恶性肿瘤引起的疼痛可用恰当的药物处理。与敷料更换相关的疼痛必须尽可能降低,必要时更换敷料期间使用止痛剂,动作要轻,并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当敷料与伤口粘连时先用盐水湿润或浸泡,待软化后再去除敷料,切忌用力撕揭敷料,否则会引起疼痛加重,还会增加出血的危险。

3.2 出血

恶性肿瘤侵犯毛细血管或大静脉破裂所致的出血对患者是可怕的,可能会威胁生命,保护脆弱周围组织的脆弱血管是很重要的,肿瘤伤口的手术和化学清创受到质疑。痂能保护痂下组织结构,如果去除会增加出血的潜在危险。

护理上如果有出血出现,需要评估出血的来源、出血量和可能出现的结果,少量出血可以采取压迫止血和局部止血措施,可用止血材料和止血粉,止血时会引起暂时的不舒适,在那些有潜在出血危险的伤口患者中,最好建议患者及家属备一块深色的毛巾手绢,必要时吸收出血用。必须使用不粘伤口的保护性敷料,还应建议患者减少摩擦脆弱区域的组织,穿宽松的棉质内衣。对出血量较大的伤口应请外科医生查明原因,并按医嘱局部或全身使用止血药。

3.3 感染

肿瘤伤口由于组织失去活性或腐烂极易感染,然而所有伤口都有细菌定植,一般不提倡全身使用抗生素,除非出现临床感染的症状:红、肿、热、痛、渗液增加、气味增加。感染的全身症状包括:发热、白细胞计数增加、身体不适。

护理上:全身使用抗生素需要根据伤口培养的结果切要有医嘱,伤口局部应小心去除坏死组织、充分引流、用生理盐水或清水温和清洗,使用抗感染敷料有助于控制感染。

3.4 气味

气味难闻或恶臭是肿瘤伤口最令人烦恼的并发症,刺激嗅觉,导致恶心,患者及家属也难以接受,可能导致社交孤独感。气味可来自伤口感染、坏死组织或肠道相通的瘘管形成有关,产生恶臭的细菌常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

护理:去除坏死组织可能有助于减轻恶臭,但清创必须非常小心,坚硬的痂有助于包裹住气味不扩散,但会阻碍伤口的愈合。对有可能愈合的伤口应对坏死组织小心清创,敷料选择可使用气味控制剂,局部、全身和在环境中使用,伤口引流和使用造口袋可以引流渗液和隔离气味,使用空气清新剂可改善空气气味。

3.5 渗液

肿瘤伤口血管丰富、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充血和伤口坏死组织成为细菌过度繁殖的培养基,感染或炎症反应会产生过多的渗液,渗液增加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其应激反应,容易出现疲乏。

肿瘤专科护理 篇8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3月~2011年2月选择180名参与讲座的居民为研究对象, 年龄23~85岁, 平均年龄67±4.8岁。讲座的内容统筹规划, 制作多媒体进行授课并组织讨论。讲座结束后随机发放调查问卷。

1.2 方法

1.2.1 根据《自制调查问卷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的相关内容自行设计

问卷 (1) 确定评价主题 (2) 编制患者咨询表 (3) 确定专特点, 随机抽样问卷调查, 问卷发放时由专人负责讲解, 当场发放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180份, 回收180份, 回收率100%。

1.2.2 统计学方法

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

1.3

按评估表上的内容对患者的健康保健意识、日常的功能锻炼、疾病预防保健等方面进行评估, 并针对居民普遍存在的问题, 制定成多媒体资料组织讨论。

1.4 配合多媒体放映及护理演示

由一主要护理人员负责介绍此次多媒体放映的内容, 利用多媒体影像, 从视听、示范等多层次让大家了解掌握常见疾病的预防保健。如冬令膏方调制、肿瘤患者呼吸功能锻炼、如何自测血糖、日常饮食宜忌等, 最后由主持讲座的护理人员总结评价。

2 结果

2.1 随机抽样样本中180名居民, 年龄组成:20~40岁43人, 40~60岁30人, 60~80岁67人, 80岁及以上40人。

2.2 居民进行多媒体健康讲座前后各项护理内容项目完成情况见表1。

2.3 不同年龄段患者对计算机多媒体放映的效果内容及护理服务满

3 讨论

3.1.1在调查表2中发现, 在180位调查对象中, 多媒体护理服务模式满意度约88.3%, 传统指导方式:口头讲座、发放宣传资料, 展示照意程度评价见表2。

片挂图等, 内容单一, 而多媒体授课时能通过资料影像材料、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及患者, 如糖尿病、冠心病、肿瘤康复期不同层次灵活变动系统讲解, 多渠道内容传授, 更容易得到中老年居民的欢迎[4]。

3.1.2在观看多媒体影像资料时, 每次准备课件的护士通过团队间的沟通, 能在实践中发现现存的健康问题及其潜在的健康隐患, 影像资料也方便记录及数据统计, 护士的语言表达、沟通、计算机能力等全方面得到锻炼, 深化肿瘤专科护理服务内涵。

3.3 护理服务实际需求从疾病预防、健康教育、生活指导等方面开展专科护理服务, 健康讲座增强患者的健康保健意识, 提高生活质量, 满足居民对健康的需求。在每次准备多媒体资料时, 护理人员必须查阅大量的专业医学文献, 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 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操作, 巩固了专业技能。

3.4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可以促使实践与专科护理研究相结合, 培养一批较好的专科护理实践基础、较强科研能力和较高理论水平

的护理师资队伍, 即选拔了护理人才又促进专科护理科研研究项目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吴群鸿, 马亚娜, 赵亚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 2008, 17 (10) :14.

[2]STAMLER I...I YIU I.Community health nursing:ACanadian perspective[M].Ontario:Pearson EducationCanada, 2008:123~134.

[3]张媛, 王克芳.自我效能理论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 (10) :73~74.

肿瘤放射治疗的护理 篇9

1 放射治疗前护理

1.1 心理护理

首先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放射治疗的知识, 介绍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全身或局部反应及注意事项, 针对具体情况和不同的心理, 给患者以专业性的指导、疏导、鼓励、帮助、暗示, 根据其性格和职业、文化程度, 恰当地向患者解释病情、治疗方案、不良反应等, 使患者能正确地认识癌症和对待癌症, 面对现实, 稳定情绪, 减少不良心理反应, 保持一个良好而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积极配合治疗, 提高治疗效果, 增加战胜疾病、恢复健康、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的信心。

1.2 营养与饮食护理

癌症是一种消耗性强的疾病, 特别是晚期癌症患者常因出现恶液质而不得不中断治疗, 这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延长生存期限的目标非常不利, 所以在治疗的开始就给患者一些饮食方面的指导, 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以增强体质, 提高机体抵抗力。膳食时, 宜食用富含热量, 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食物, 如蘑菇、香菇、薏仁、大豆、木耳及瘦肉、蛋类、鸡、甲鱼、墨鱼等, 还可选用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和动物肝脏, 还有一些患者在进行放疗时, 食欲常不佳, 则宜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一些老年患者由于体质虚弱, 食欲差, 胃肠道功能减弱、腹胀等, 可佐以少量山楂、萝卜等消化性食物, 海藻、海带等海产品, 软坚散结, 又有抗癌作用, 食之可配合治疗, 改善症状。忌食难以消化的油炸食品, 少吃葱、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1.3

对头颈部病变的患者若口腔在照射范围内, 放疗前应洁齿, 拔除龋齿, 去除金属冠, 对牙周炎或牙龈炎者应采取相应治疗后再进行放射治疗, 对身体上有手术切口的患者须等到切口愈合后再进行放疗。

2 放射治疗间的护理

放疗是利用放射线来治疗癌症患者, 使癌细胞被消灭而正常组织和细胞能得到康复。但放疗过程中常出现各种放射反应, 包括全身和局部以及放射并发症。

2.1 皮肤的护理 放疗过程中可出现不同的皮肤反应, 照射前应向患者说明保护照射野皮肤的重要性。穿宽松柔软棉质内衣, 以减少磨擦, 勿用手撕剥脱层的干皮, 照射区内勿用手指搔痒, 忌用肥皂擦洗, 禁贴胶布, 勿剃毛, 避免粗糙衣物摩擦, 避免冷热的刺激, 勿风吹、日晒, 禁热敷, 照射野内禁止用紫外线、红外线、激光等照射, 勿涂擦刺激性或含重金属的药物, 如碘酒、红花油、红汞等。在护理中如皮肤上出现红斑、色素沉着、毛囊扩张、毛发脱落、皮肤脱屑, 自觉皮肤搔痒、灼热感, 可选用1%冰片滑石粉或薄荷滑石粉涂抹, 并尽可能暴露局部皮肤。如皮肤出现充血、水肿、水疱形成, 水泡穿破后表皮糜烂、渗液, 可用喜疗妥膏涂擦, 严重者可选用1/5 000呋喃西林溶液清洗创面, 贝复济喷洒, 效果更佳, 暴露创面, 避免使用凡士林等其它的油脂类敷料。

2.2 营养与饮食的护理 放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加强营养对促进组织修复、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毒性、不良反应有重要作用。因此在食品的调配上注意色、香、味, 少量多餐, 多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食品。对口腔及食道黏膜反应较重, 影响进食者改流质食物, 饭前可用2%利多卡因、庆大霉素、地塞米松、颠茄合剂混合后润漱或咽下止痛, 饭后可饮温开水冲洗食管, 避免过热过凉, 或辛辣的食物。滴水不入或呕吐严重者应按医嘱及时补液。对全腹或盆腔放疗引起的腹泻, 易进少渣、低纤维饮食, 避免吃易产气的食物, 如糖、豆类、洋白菜、碳酸饮料。严重腹泻时, 需暂停治疗, 给予素膳或完全胃肠外营养。鼓励患者多饮水, 每日3 000 ml。

2.3 密切观察、定期检查血象变化或观察体温的变化。护理中严密监测血象情况, 保持病室的清洁和空气流通, 减少探视, 每日紫外线消毒病室。妥善安排患者休息、睡眠, 多摄入营养, 少去公共场所, 勿接触上呼吸道感染者, 保暖、忌寒冷、防感冒。如体温超过38℃应暂停治疗并给予相应处理, 每周测体重1次, 如果发现白细胞及血小板有降低情况, 应及时通知医生, 并禁用易使白细胞下降药物, 并按医嘱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

2.4 生活要规律, 保证充足的休息与睡眠。

2.5 腹腔、盆腔照射前应排空小便, 保持大便通畅, 有无腹疼、腹泻、便血、血尿等。

2.6 进放射治疗室不能带金属物品如手表、钢笔等。

2.7 鼻咽癌患者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1~2次。

3 放射治疗后的护理

3.1 放射治疗结束后, 应做一次全面体格检查及肝肾功能检查。

3.2 照射野皮肤仍继续保护, 为期至少1个月。

妇科肿瘤化疗的护理 篇10

资料与方法

2004-2012年收治妇科恶性肿瘤患者44例, 其中卵巢上皮细胞性肿瘤16例,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6例, 滋养细胞肿瘤6例, 子宫内膜癌6例, 子宫颈癌10例;年龄18~72岁, 36例有生育史, 8例无生育史, 首次化疗32例, >2次化疗12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文化6人, 中学 (中专) 文化22人, 小学文化12人, 文盲4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 进行传统的护理操作和卫生宣教。观察组在传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按照循证护理模式加强干预,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⑴寻求实证:以妇科肿瘤、化疗治疗、不良反应、口腔炎、静脉损伤等为关键词, 维普网、万方网、知网上检索出相关文章, 对文献的真实性、可靠性结合临床实际进行具体评估, 获得最佳研究实证, 据此制定措施以用于观察组, 患者出院前进行效果评价。⑵循证理论的临床应用, 按照化疗中常见护理的问题预先进行选用。 (1) 心理护理:许多人把癌症和死亡等同起来, 巨额的医疗费用和化疗的不良反应也会给患者带来沉重压力。治疗期间的各种不良刺激, 易使患者产生紧张、恐惧、抑郁、焦虑、多疑、绝望等不良心理反应, 无法安心养病, 甚至中断治疗[2], 迫切需要同情、理解和关怀。我科护士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 安慰鼓励患者, 使患者解除思想顾虑, 消除紧张情绪, 保持乐观态度, 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念同时做好与家属的沟通, 指导家属参与心理慰藉, 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使其能积极配合各项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 (2) 胃肠道反应的护理[3,4]:化疗时患者能量消耗会大幅增加, 却常因药物反应引起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消化道反应, 引起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 导致感染甚至会发生恶液质, 影响其生存质量。化疗前1~2小时禁食并用镇吐药, 以预防急性呕吐。对正在呕吐的患者应调换适当体位以免呕吐物进入呼吸道。应注意观察患者的进食量、呕吐物的量及性质, 警惕伪膜性肠炎的发生。化疗期间要尽力维护患者食欲, 加强营养知识宣教工作。指导患者深呼吸和主动吞咽, 抑制呕吐反射, 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吐药。动员家属积极参与配制适合患者口味与病情的食物, 使患者最大限度多进食。多食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多饮酸牛奶、乳酸菌类饮料。对于胃肠功能衰竭或进食不佳者, 要给予静脉营养治疗, 减轻负氮平衡,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 改善精神状态;有些电解质及维生素能营养血管弹性, 降低静脉炎的发生[5]。合理使用静脉营养有利于减轻不良反应, 提高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3) 口腔溃疡的护理:化疗期间患者多饮水, 进行化疗时每30分钟含化冰块1次, 减少化学性口腔炎的发生。在餐前、餐后可选用合适的漱口液漱口, 如果刷牙疼痛, 可以1.5%双氧水或在药房出售的甘油中滴上几滴柠檬汁, 再用棉签蘸上擦洗口腔。有口腔溃疡者局部涂西瓜霜、锡类散、六神丸、冰硼散等, 为减轻进食疼痛, 选用温凉流质或软食, 于餐前15分钟可用地卡因溶液或利多卡因凝胶涂敷溃疡面。如合并霉菌感染给予抗真菌洗剂和药物。 (4) 肾脏损害的护理:化疗药物大多在肝脏代谢后经由肾脏及膀胱排出, 可能出现蛋白尿、血尿, 少尿甚至无尿, 严重者会危及生命。顺铂可引起肾小管坏死, 环磷酰胺等药的终末代谢产物会引发无菌性、出血性膀胱炎, 应给予充足的静脉补液并鼓励患者大量饮水, 使尿液>2500ml。稀释、碱化尿液, 给泌尿系统保护剂, 可减轻泌尿系统不良反应。 (5) 局部组织损伤的护理:化疗药物大多刺激性强烈, 一旦药液渗漏, 可造成穿刺部位不同程度的伤害。注意:尽量选择皮下组织丰富、血管固定、管腔大的上肢静脉 (也可选择腋静脉、颈外静脉) , 除上肢静脉综合征外不用下肢静脉给药;静脉留置针每天左右轮替更换位置。控制静脉给药速度, 避免局部血管内压力增高导致渗漏。静脉给药时, 先输入等渗晶体液确认留置针在血管内, 再给化疗药物, 输完药液后要以等渗盐水或葡萄糖液体冲管以稀释局部血管的药液浓度。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PICC) 操作简便、安全有效、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 既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 又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效率[6], 只是价格偏高, 应在经济许可符合条件的患者中推荐使用。若出现刺痛、烧灼感或水肿, 立即停药更换注射部位, 及时查找原因。尽可能将渗出液吸出, 根据化疗药物的不同, 采用透明质酸酶、硫代硫酸钠等 (可加入普鲁卡因止痛) 菱形注射, 局部硫酸镁冷敷12小时, 使局部血管收缩, 减少药液扩散。静脉炎可予局部热敷, 沿血管走行涂喜辽妥等药膏按摩或理疗。 (6) 骨髓抑制的护理:大部分抗肿瘤药物为免疫抑制剂, 可引起贫血、感染、出血, 使化疗不能按期进行, 甚至危及生命。因此, 化疗阶段应予以保护性隔离, 禁止接触感染性病患, 严密观察患者全身皮肤及口鼻腔黏膜有无出血, 还要注意有无便血、尿血、呕血等症状。原则上, 不提倡预防性使用G-CSF, 只有在白细胞下降耽误化疗时才考虑使用。

观察指标及方法:在患者化疗期间观察记录口腔炎、静脉炎发生情况。 (1) 口腔炎评价标准参照世界卫生组织 (WHO) 抗癌药物急性和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7], 将口腔炎轻重程度分为0~5度。 (2) 静脉炎应用美国输液护理学会 (INS) 评定标准[7], 分为0~5级。在出院当天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

结果

口腔炎发生情况:观察组10例, 对照组18例。

静脉炎发生情况:观察组4例, 对照组10例。行PICC的3例患者, 未发生静脉炎。

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观察组满意率82% (18/22) , 对照组满意率45% (10/22) 。

讨论

子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恶性肿瘤患者大多需要反复进行阶段性化疗, 各种不良反应随着疗程的递增也相继出现。静脉化疗易造成皮肤瘀斑、破溃, 血管堵塞变硬, 化疗后期寻找适合穿刺的血管都很困难。胃肠道反应和口腔炎症, 严重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

本研究将患者的需求与最新最好的循证证据相结合去指导护士制订护理措施, 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避免了在护理工作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 可有效减少妇科肿瘤化疗时不良反应的发生, 减轻患者痛苦, 使化疗进程能顺利实施, 提升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更好体现了护理工作的价值。

实施常规护理模式或循证护理模式都符合伦理原则。为实施循证护理查寻当前最新、最实用的研究依据, 需要护士不断主动学习新的知识, 提高了护士理论水平和解决问题能力, 进而提升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循证护理思维对于教科书上常规护理模式的一种改进, 值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开展, 也需要医技、行政、后勤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充足保障。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化疗患者不良反应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妇科恶性肿瘤患者44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分别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 将两组不良反应和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口腔炎、静脉炎的发生率及对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的不良反应, 提高其生存质量。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循证护理

参考文献

[1] 陈惠玲.妇科化疗患者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 2012, 14 (17) :350-351.

[2] 王清芳, 王甜.妇科化疗病人的心理干预[J].中国保健, 2010, (10) :87-88.

[3] 陈金风, 李江, 胡雪彗, 等.癌症化疗患者的消化系统症状及饮食护理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 2001, 17 (1) :193.

[4] 朱小娟.恶性肿瘤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及护理[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4, 4 (9) :32-33.

[5] 李小花, 程赣中, 滕敏昌.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在妇科化疗中的护理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 2009, (12) :100-100.

[6] 李趁心, 李润心, 张巧燕.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在妇科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临床医药实践, 2009, 18 (2) :148-149.

肿瘤病人化疗的临床护理 篇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401-02

由于化疗药物的细胞毒作用,临床上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及组织脏器的损伤。因此,做好化疗病人的临床护理是完成化疗计划的保证。

1 心理护理

通过对130例化疗病人的心里分析,因其年龄、性别、文化、职业、病情及化疗反应的不同,心里反应亦各异,开朗稳定型的只占极少数,绝大多数表现为忧郁、焦虑、紧张恐惧,个别甚至表现为消极悲观。所以在护理中我们应及时掌握病人的心里特征及化疗的各种不良反应。耐心细致地向病人介绍化疗的目的和意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对病人关心体贴并及时为其解除痛苦。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以便其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

2 保护静脉

2.1 凡是化疗病人都是要准备打"持久战",他们最少也得化疗好几个疗程,有的甚至要近十个疗程,所以化疗前我们应该 为病人长期治疗考虑,从而保护好静脉血管:使用血管一般由远端向近端,由背侧到内侧,左右手臂交替使用,除上肢静脉综合征以外,都不选择下肢静脉给药,因为下肢静脉容易形成血栓。

2.2根据血管粗细而选择合适的穿刺针头,针头越细对血管对血管的损伤相对越小,一般采用7号的头皮针。

2.3 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对其血管的损伤,我们可以给病人使用一次性的留置针,以避免多次穿刺给病人带去的痛苦,同时也保护了其的血管。

2.4 静脉推注药物时宜缓慢,且推药过程中就反复抽吸回血,以确保针头在血管内,注射前后都得用生理盐水冲入针头。

2.5 药液外漏及静脉炎的处理

2.5.1 如果穿刺部位周围有水肿、刺痛甚至烧灼样痛时,就提示有药液外漏,应立即停止用药并更换穿刺部位。

2.5.2 藥液外漏处应根据不同的化疗药物而采用不同的解毒剂做皮下封闭,如长春新碱外漏时可采用透明质酸酶等。

2.5.3 静脉炎发生后可局部行热敷,按血管行走向涂药膏或理疗。

3 胃肠道反应的护理

由于化疗药物的刺激,病人往往化疗期间会出现一些胃肠道不适的反应,表现明显的是恶心呕吐,症状轻者让病人安静休息,严重者可根据医生的医嘱给予镇吐剂,并且调整其饮食:少油腻、易消化、无刺激、富含维生素。

4 皮肤、粘膜的护理

肿瘤病人医院感染护理 篇12

1 临床资料

本组52例全部为我科住院肿瘤病人,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其中男30例, 女22例;年龄48岁~87岁, 平均65岁;住院时间21 d~126 d, 平均31.8 d;疾病分布:肺癌29例, 食管癌6例, 结肠癌5例, 恶性淋巴瘤4例, 直肠癌3例, 鼻咽癌2例, 乳腺癌2例, 脑胶质瘤1例;经血、痰、大便、尿、咽拭子培养检出菌株有:白色假丝酵母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杆菌、嗜麦芽单孢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难辨梭菌。感染部位:呼吸道38例, 消化道8例, 口腔5例, 泌尿道1例。除1例病人因口服厄洛替尼并发间质性肺炎合并严重肺部感染死亡外, 余51例病人在合理给予抗生素、集落粒细胞刺激因子等综合治疗措施后感染得到控制。

2 护理

2.1 呼吸道感染的护理

李佩章等[1]报道, 放疗、化疗对呼吸道纤毛黏液系统有破坏作用, 使呼吸道黏膜干燥, 导致细菌清除发生障碍, 故呼吸道是肿瘤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首要部位。本组呼吸道感染38例, 占医院感染总例数73.1%, 与文献报道一致。护理中注意保持病区空气流通, 每月定期行中央空调消毒。呼吸道感染与非呼吸道感染病例分住不同病房, 接受胸部放疗及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病人有发生间质性肺炎的风险, 在其治疗期间注意病人有无咳嗽、咳痰、气短等不适;年龄大、卧床久的病人定期协助翻身、叩背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病人, 遵医嘱给予沐舒坦、吉诺通口服或雾化吸入 (使用一次性口含雾化器, 防止交叉感染) 祛痰治疗, 并记录痰的颜色、性质与量, 配合医嘱留取痰培养标本, 依据微生物学的检验结果及药敏试验, 选择合适抗生素。

2.2 消化道感染的护理

本组8例消化道感染病人主要症状是腹痛、排黏液稀水便, 通过大便标本培养检出白色假丝酵母菌4例、难辨梭菌2例、大肠埃希菌2例。真菌及难辨梭菌感染者发病前均有使用广谱抗生素史, 2例大肠埃希菌感染病人曾有使用伊立替康化疗及白细胞低下史。治疗上调整抗生素的使用, 并给予亿活、整肠生等微生态制剂口服。护理中密切观察病人排便次数、性质与量, 做好床边隔离, 腹泻严重者遵医嘱给予补液及十六角蒙脱石止泻治疗;做好肛周皮肤护理, 指导病人便后以柔软卫生纸轻轻擦拭, 局部涂擦鞣酸软膏以减轻大便对肛周皮肤的刺激, 穿棉质内裤, 保持床单位整洁;口服微生态制剂时与抗生素间隔3 h, 以低于40 ℃温水送服;进食易消化饮食, 鼓励病人饮用酸奶, 因为酸奶含多种活性益生菌, 有益于腹泻的治疗。

2.3 口腔炎护理

行头颈部放疗及给予5-氟尿嘧啶、培美曲塞二钠等抗叶酸代谢类化疗药物以及白细胞降低的病人易发生口腔炎[2]。护理中应密切注意其口腔黏膜变化。本组5例病人出现口腔炎, 按WHO口腔炎分级标准, 其中Ⅱ级3例, Ⅲ级2例, 咽拭子培养检出菌株有真菌3例、铜绿假单胞菌2例。详细记录口腔炎发生时间、部位、大小、程度, 每日测口腔pH值1次, 真菌感染病例用1%~4%碳酸氢钠溶液,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例用0.1%醋酸溶液, 于3餐后及晚睡前行口腔护理[3];溃疡局部再分别给予制霉菌素甘油、西瓜霜涂抹, 告知病人30 min内避免饮水、漱口以保持药物在局部发挥作用;加强营养, 补充复合维生素 (善存) , 嘱病人进食高蛋白流质、半流质饮食如牛奶、蒸鸡蛋、能全素等。上述处理后5例病人口腔炎治愈。

2.4 泌尿系感染的护理

本组1例乳腺癌病人于第2周期AC (多柔比星、环磷酰胺) 方案治疗后出现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症状, 留取中段尿培养检出大肠埃希菌, 药敏试验示诺氟沙星敏感, 给予1周治疗后病人症状缓解。导致该例病人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原因可能与化疗后免疫力降低以及环磷酰胺的代谢产物丙烯醛对膀胱的刺激所致。护理中密切注意病人排尿症状及体温变化, 指导病人多饮水、勤排尿、保持会阴清洁、勤换内裤。在后续化疗中, 配合给予尿路保护剂美司那, 病人未再发感染。

2.5 导管护理

各类导管的置入均属侵袭性操作, 其破坏了人体防御屏障, 易发生医院感染。本组3例病人因恶性胸腔积液留置胸腔引流管, 35例病人为拟行化疗,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 , 其中1例病人于PICC留置期间出现持续高热, 经外周血培养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遂拔除PICC管。护理中需要注意观察病人体温变化以及导管出口部位有无硬结、红斑、发热、疼痛、分泌物等表现, 保持各导管通畅, 避免扭曲、受压, 每日评估导管1次, 并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上。注意导管的维护:胸腔引流管2 d伤口换药1次, 引流袋每天更换;PICC管每周换药1次;如伤口有渗血、渗液随时更换敷料。胸腔引流管置管时间不超过两周, PICC管置管时间不超过1年。

2.6 骨髓抑制的护理

放化疗可引起肿瘤病人骨髓抑制, 尤其是白细胞减少, 可导致病人发生机会性感染, 且其感染率会随白细胞的降低而升高[4], 当白细胞计数低于1×109/L时, 医院感染率为72.7%[5]。本组43例分别于治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白细胞减少。在此期间需要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向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限制探视, 白细胞计数低于1×109/L的病人调整入住单人间, 房间内每日以紫外线消毒2次, 每次1 h;病人用过的物品以1 000 mg/L含氯消毒剂消毒, 遵循一物一用一消毒的原则;注意体温变化;每日行口腔护理2次;医护人员操作时注意手卫生, 避免成为医院感染的传播媒介;根据白细胞下降程度遵医嘱给予不同剂量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CSF) 升白细胞治疗[6,7,8]。

3 小结

肿瘤病人发生医院感染与放化疗后不良反应、各种侵入性操作、抗生素的使用、年龄以及住院时间密切相关。感染一旦发生将会严重影响病人生存质量及预后。作为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 需要加强医护人员医院感染及肿瘤专科知识的学习, 提高对各类肿瘤病人不同易感症状的预见性, 针对性地做好基础护理, 为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创造条件。

关键词:肿瘤,医院感染,护理

参考文献

[1]李佩章, 陈艳华, 陆一平, 等.肿瘤病人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 18 (12) :1764-1766.

[2]杨剑霞.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培美曲塞化疗的护理[J].护理学报, 2007, 14 (2) :78-79.

[3]陈宁.预防糖尿病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对策[J].全科护理, 2010, 8 (3C) :799-800.

[4]侯彦琴, 郝晓丽.56例白血病人化疗期间医院感染的防范[J].护理研究, 2010, 24 (2B) :416-417.

[5]徐慧颖, 李亚洁, 赵洁, 等.成人急性白血病病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 2008, 15 (4) :4-7.

[6]王俊兰.头颈部恶性肿瘤适行调强放射治疗的护理[J].护理研究, 2010, 24 (9B) :2404.

[7]王晓蔚, 沈康, 吴银芳.恶性肿瘤组织标本的采集与保存[J].护理研究, 2010, 24 (5B) :1281.

上一篇:内部培养下一篇:提升营销团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