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专科(精选12篇)
肿瘤专科 篇1
随着信息科技的进步及网络使用的普及, 现代医疗环境也随之快速演变, 现代医疗环境中最大的变革是将医疗信息电子化, 首先开展的是电子病历。护理电子病历是护理人员对病人的观察和护理措施的原始记录, 是医院质量管理重要内容。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是在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注重质量监督的全过程, 强调在原有质量基础上不断定位更高的标准, 使护理质量管理始终在一个良性的循环轨道中[1]。护理电子病历是护理人员对病人的病情观察和实施护理措施的原始记载, 主要包括体温单、医嘱单、一般病人护理记录、危重病人护理记录等项目。我院针对电子护理病历存在的质量问题, 从2013年5月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方法, 加强对电子护理病历管理, 以规范书写,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住院1周以上病人出院病历共500份, 其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随机选取2012年9月—2012年12月我院9个病区出院归档病历250份, 逐份进行检查评分, 对其中的问题详细记录。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选取2013年9月—2013年12月出院归档病历250份, 检查评分后将存在问题与实施前情况进行比较。其中2012年9月—2012年12月250份出院病历为对照组, 2013年9月—2013年12月250份出院病历为观察组, 两组均抽取内科病历100份, 外科病历 (妇瘤科、头颈科、胸部外科、腹部外科) 150份, 比较两组护理文件书写的质量。
1.2 质量控制方法
1.2.1 建立肿瘤专科电子护理病历质量标准
按广东省卫生厅《临床护理文书规范》, 细化我院护理电子病历的质量评价标准;然后根据标准, 按专科病种建立入院、出院、转科、抢救 (危重护理) 、手术、特殊检查和诊疗等护理记录模板并组织护士学习电子病历的质量评价标准, 护理电子病历书写规范和技巧, 使护士能在最短的时间写出合格的护理记录。
1.2.2 评估书写存在问题
确定质量改进问题, 确定问题是护理质量改进的关键, 病历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围绕护理文件质量检查时发现的问题, 讨论如何提高质量改变不合理的工作方法, 找出护理工作中存在急需解决的, 容易引起医疗纠纷的问题。经讨论确立“一般护理记录书写”作为质量改进的主要问题。
1.2.3 质量监控
护理组长对病区的电子护理病历质量承担起管理和监督的作用, 根据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 实行对电子护理病历的全程监控, 每天不定时地对护理电子病历的书写质量、过程质量、终末质量3个环节进行动态的监控和管理, 把护理病历质量管理的重点前移在出院前, 使质量管理由事后检查向事前预防, 及时发现缺陷, 及时改进。具体方法是建立护理病历检查本。 (1) 针对存在问题在早晨交班后由护理组长进行汇报, 并将检查结果登记在记录本上, 护士长进行点评。 (2) 管床护士或值班人员针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修改, 其他护士通过阅读检查记录本后了解存在问题, 避免再出现类似情况。 (3) 每日下班前护士长或护理组长检查整改和落实情况。重点放在危重病人和特殊 (手术、检查、用药、死亡) 病人的病历监控和管理, 普通病人的病历必须在2d内进行监控和管理, 使质量监控连续动态地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 提高电子护理病历质量。
1.3 持续质量改进方法
(1) 责任组长或护士长每天检查新病人、重病人及特殊检查, 治疗病人的护理记录, 发现问题及时修改;病历质量控制员及护士长定期 (每月1次) 检查病历质量, 把存在问题记录在病历检查登记本上, 督促责任护士及时修改。护理部成立一名专门护理病历质量检查员, 对每份出院护理病历把最后质量关。每月将每个科室随机抽出5份出院护理病历由质量控制组护士长互评, 将缺陷等奖扣分, 反馈到护理部。护理部不定期对护理病历质量进行学习讲座评讲, 以提高护士书写护理病历水平, 通过环环质量把关, 将医疗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 保证医护记录一致。医护人员必须在详细了解病情, 认真做好体格检查的基础上书写记录并互相查阅记录, 不能粘贴、复制, 发现不一致时加强沟通, 再次核对, 以保证医护记录、医嘱内容、执行时间完全一致。 (3) 认真落实诊疗护理规范和护理记录规范。诊疗护理及护理病历书写规范是护理安全的保证, 是护士工作合法的依据, 是护理病历记录的基础。因此护士应加强学习, 熟练掌握并认真落实, 对每例病人都组织全体护士讨论、学习, 根据本科室疾病特点建立标准, 完整的电子护理病历模板, 在书写的过程中根据病人的个性特点恰当修改, 严禁复制。严格交接班制度, 掌握病人病情的动态变化, 在书写护理病历过程中要求每名护士注意阅读上一班次的护理记录, 上下衔接紧密, 防止脱节。 (4) 在记录中要特殊检查治疗及手术前后随时记, 有问题随时记;重点记录客观事实、护理行为、护士的确做的事情;主观的描述、判断、结论不能有, 自相矛盾的记录不能有, 含糊其辞的记录不能有[2]。 (5) 加强护士的基础知识和专科知识, 提高护士自身素质教育。对护士进行护理病历重要性的教育, 提高思想认识, 定期组织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利用护理查房、业务讲座, 巩固提高专科知识学习, 不断拓展护士的知识面, 更新知识结构, 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对护理电子病历质量控制记录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 运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例
3 讨论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可及时发现医疗工作中的缺陷并及时进行修正和整改, 避免医疗活动结束后一些无法更改和弥补的缺陷, 改事后管理为过程管理, 从而达到从环节到终末质量的全程质量管理控制[3]。护理组长把病历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具体的护理环节上, 从护理病历的形成过程抓起, 各类人员, 各个环节严格实行多层次的自控和监控。针对缺陷持续改进和提高, 持续质量改进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 没有终点, 是一种质量达到更优、更高标准持续性的研究, 是现代管理的精髓和核心[4,5]。在全面管理上的基础上更注重过程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方法, 建立了“治”“防”相结合的过程管理和环节管理体系, 进一步发挥“预防”作用, 更有效地提高医疗质量水平, 实践证明运用这一理论进行电子病历质量管理效果明显。
摘要:[目的]探讨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在肿瘤专科电子护理病历质量的作用。[方法]针对电子护理病历的书写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进行动态的监控与管理, 及时发现质量缺陷, 定期质量抽查方式进行检查、督促、反馈、追踪的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管理。[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后护理文件书写不合格项目均较改进前减少 (P<0.05) 。[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强化肿瘤专科电子护理文书质量的环节管理, 提高护理电子病历的书写质量。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肿瘤专科,护理电子病历,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田亚茹, 王春英.持续质量改进在电子护理病历书写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 6 (17) :86-87.
[2]张红芳, 张敏艳.护理文件书写中潜在的法律问题与干预对策[J].当代护士, 2008 (1) :100-101.
[3]李智英, 成宋珍, 谢文, 等.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实践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 2008, 7 (10) :38-40.
[4]聂雷霞, 张敏, 雷慧蓉, 等.持续质量改进在优质护理服务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3, 27 (2A) :367-369.
[5]曹桂荣.医院管理学 (中)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805-1841.
肿瘤专科 篇2
在院领导的支持和信任下我于2014.3.24日前往北京参加中华护理学会举办的第六届肿瘤专科护士培训班,在为期1个月的理论授课及1个月的临床实践中让我对肿瘤护理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使我的视野得到了开拓,丰富了我的知识,明确了自己今后的学习发展方向,为今后的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奠定了基础。我由最初的彷徨转变为收获的喜悦。两所医院让我体会最深的是“朝气蓬勃,用心做事”每个人都怀着创造力去面对工作,严谨的态度和人性化的服务,每位护士都非常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规范化服务,增加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她们的病区走廊、护理站、换药室及病房等都有着图文并茂的温馨提示和标示牌,充分体现了人性化关怀,提高了护理质量,更有利于建立互动的护患关系,有效避免护理缺陷和差错的发生,每个病区都有各种细化的宣传内容,每位护士都能了然于心通过各种方式传给每位患者及家属,使他们更易于理解、接受,更好的配合护理工作,有效进行护患沟通。
学习回来后在护士长的大力支持下,安排我于7月跟大家共同学习了《化疗的职业暴露》以及晨小讲课会让我给大家讲解学习后的知识及新理念并实际运用于临床。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协助护士长共同开展并实际应用学习到的新理念,强化科室肿瘤专业知识,完善加强科室各种宣教及实施,使每位护士都熟记于心,灵活掌握,更好的为肿瘤患者服务,以及继续加强对接触抗癌药物护士的自我防护知识教育,进行专职培训,避免对护士自身的伤害。为了能让大家学到及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每次学习后会进行定期重点的考核。
在崭新的2015年我除了要协助护士长改善并实施科里的工作比如:制定肿瘤药物外溢的紧急处理程序,配置溢出包,制定口服化疗药防护的改善流程,细胞毒废弃物及化疗后患者排泄物的处理,常用化疗药物的药理作用及注意事项,肿瘤标记物的临床意义。也希望能在新的一年里能和大家共同学习和探讨以下几个课题《化疗职业暴露与防护》、《静脉化疗药物的管理》、《胃肠外科快速康复的护理》,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让更多的癌症患者受益。
肿瘤标记物超标就是肿瘤吗 篇3
那么,什么是肿瘤标记物?怎样检查肿瘤标记物?不妨听听专家的意见。
什么是肿瘤标记物?
肿瘤标记物(又称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产生,并打上了肿瘤烙印的标志物。严格意义上说,肿瘤标记物应该是肿瘤细胞特异性表达的化合物,而正常组织是不表达的。但是,目前认识的大多数标记物都是相对特异性的肿瘤标记物。例如,用于肝癌筛查诊断的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在胎儿血液中含量高,但出生后1~4周基本消失。当发生肝癌时,由于肝癌组织大量产生甲胎蛋白,血液中的甲胎蛋白也显著升高。因此,甲胎蛋白可作为诊断肝癌的肿瘤标记物。
怎样检查肿瘤标记物?
肿瘤标记物有百余种,大致分为胚胎性蛋白、糖蛋白、酶及同功酶、激素等。肿瘤细胞产生的肿瘤标记物及相关物质可进入血液,也可进入体液。因此,肿瘤标记物可通过取血浆样本检查,也可通过抽取胸水、腹水或心包积液检查。例如,大便潜血试验,可筛查消化道肿瘤;检测尿I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XT),可诊断溶骨性癌症骨转移及监测病情。
哪些人需要检查肿瘤标记物?
肿瘤专科 篇4
关键词:分屋护理,应用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院肿瘤专科规模的不断扩大、肿瘤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意识和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各种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运用等都促使肿瘤专科护理工作的内容和工作与以往有了极大的改变,对肿瘤专科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有护士编制下,以现行的排班模式及工作分工已很难满足病人的需求和保证护理质量。为了稳定护理队伍,提高肿瘤患者及家属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我院今年在全科护士中引入了分层次管理的模式。[1]在具体实施中取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汇报如下与大家共勉。
1 做法
1.1 重新修订各层护理人员的职责内容:
根据我科实际,将护理人员分为4级使用:一级(新参加工作护士),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负责患者一般治疗、生活护理、基础护理。二级(低年资护士),负责患者基础护理、医嘱处置、完成无创技术操作、辅助治疗,在上级护士指导下完成有关护理操作、协助带教,并参与夜班倒班工作。三级(低年资成熟护士),负责临床医嘱处置、落实各项有创治疗及专科护理操作,并参与临床带教及夜班倒班等工作。四级(高年资护士),负责危重及普通患者的管理、健康教育及护理质量的把关;负责培训及带教新护士及低年资护士工作,并定期参与夜班倒班工作。明确的岗位,清晰的职责,使每个护士的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更加明确,也促使护士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新知识以提高相应的护理技能,满足工作的需求和晋级的需要。
1.2 根据病人需求和病房工作集中时段分工,实行弹性排班:
我科实施的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分工模式———包床到户,也即责任小组包干工作模式。将每个病区分为两大组,每组5人,每人分管6-8名患者,每组设有护理组长和责任护士,每天早上交班时安排重点工作主题。小组内各级人员职责分明,又相互联系,夜班及中午安排两人以上值班,由不同年资护士搭配,实施弹性排班,要求责任护士8小时在岗、24小时负责,全面落实所管病人的病情观察、治疗及护理措施、生活护理、康复和健康指导落实及护理文件书写等各项工作。
1.3 对关键岗位、关键环节、关键人员实行定期培训:
参照管理学上的二八管理定律,也即一个部门80%的效益是由20%的人员创造的,只要抓好这20%的骨干力量的管理,再以20%的少数带动80%的多数员工,就可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加强了对病区护士长及护理组长等关键岗位上的护理骨干的培训。
1.4 风险评估意识、病情观察能力、专科护理知识及技术操作水
平的培训及考核,并要求护士长和护理组长在每天的交接班及查房过程中要带领当班护士对在科的所有病人进行评估,指导低年资护士落实好相应的基础护理,并告诉她们为什么要做,解答她们的疑惑,使低年资护士在落实基础护理的同时,逐渐掌握了什么情况下应该为病人做压疮护理,什么情况下应该为病人做口腔护理,带有管路的病人应该怎样观察护理等等,从而达到以基础护理带动专科护理的目的,而在潜移默化中,低年资护士的病情观察能力和风险评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1.5 逐级进行质量监控:
我们将分级护理工作标准公示上墙,请所有患者共同监督。对于护理组长和责任护士,我们制定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定期由护士长从责任护士的熟悉程度、主动服务意识、健康教育能力、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落实力度等十个方面展开调查,对落实不到位的项目加强完善。对于低年资护士,每天由护士长或护理组长根据病人的基础护理落实记录表和健康教育登记表相关工作内容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对执行护士的护理质量进行检查、指导,即时发现问题和隐患,即时制定解决方案,并给予指导。
1.6 完善绩效评估体系[2]:
我们制定了完善的护理人员绩效评估体系并将考核结果与护士当月的业绩收入挂钩。每月从护士的综合项目、专业岗位、护理工作量及加分项目等四个方面对护士进行绩效考核,这样做,既突出护理工作质量与效率,又体现了护理技术风险与责任,极大的调动了护士的工作主动性。
2 体会
2.1 通过修订各层护理人员的职责内容,变过去护理人员的混合使用为分级使用。
明确而清晰的岗位职责使每名护士的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更加明确,促使每位护士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以掌握和提高相应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更好地满足工作的需求。
2.2 通过分层次培训,强化了关键人员、关键环节、关键岗位的培训考核。
提高了护理组长的责任意识、风险评估意识和对病人的健康教育意识,增强了护理组长病情观察能力和业务水平,促使护理组长在工作中积极开展新业务和新技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了辅助护士的专科护理知识及技术操作水平。提高了新护士落实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能力,以此达到基础护理带动专科护理开展的目的。
2.3 通过逐级进行质量监控和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大大提高了护士在工作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病房管理能力。
强化了护士的责任意识和风险评估意识,有效防范了意外事件的发生;强化了护士的精细服务意识,优化的制度职责、工作流程、细节管理从制度上保障了优质护理服务的规范化和流程化,避免和减少了违规操作的发生。提高了护士统筹协调能力,保证了工作质量和效率,确保优质护理服务的可持续性。
总之,通过实施,我们感觉到,护士的分层次管理能够在不增加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满足临床护理实际工作的需要,并能显著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满意度,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及主动服务意识,护士工作更加细致周到,业务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而这些又确保了患者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质量的落实到位,患者在接受护理服务中,无论是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执行医嘱的治疗工作、还是接受康复指导和健康教育等工作都有专人负责,患者能够得到了更全面、更贴切的人性化和个性化护理服务,确保了医疗质量的提高,缩短了患者康复时间。
参考文献
[1]顾芸,马友欢,梁丽君.分层按职上岗管理模式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J].护理研究,2007,21(9):2451-2452.
2017年肿瘤专科护士年终小结 篇5
转眼间2017又即将接近尾声,回首过去的一年里,感慨万千,这一年里,感谢院领导及护士长的关心与帮助让我参加了江苏省肿瘤专科护士的学习培训并答辩通过,也感谢科室同仁们分担了我的日常工作使我全身心投入学习,让我在思想、学习和工作方面都取得新的人进步,现将个人总结如下:
在思想上,严于律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参加专科护士学习后,学会用评判性思维去思考,使工作更加有科学化而不是教条化。
在专业学习与工作方面:
1、在前半年时间里,参加了江苏省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学习,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及导师和同学们的关心,还有坚守在肿瘤科完成日常工作的护士长及同仁们的帮助,我完成答辩顺利毕业。
2、回院后:
1)以PPT的形式汇报学习情况并把学到的新理论及新技术、规范分享给大家,让更多护士了解肿瘤专科内容。参与疼痛病房的创建,协助护士长及科室姐妹录制疼痛宣教视频,并在全院播放,得到院领导及专家督察组的一致好评。2)完成疼痛病人随访工作,定期打电话随访出院疼痛患者,解答患者的疑问,并记录在出院疼痛随访本上,以提高患者疼痛满意度。
3)接受全院相关科室PICC置管会诊工作。并完成肿瘤专科病人的PICC导管、输液港维护工作及健康宣教工作。
4)利用所学专科技术及理论帮助科室姐妹共同成长和进步。
5)协助护士长做好科室相关质量控制,参加科室品管圈活动,跟科室同仁共同完成曙光圈的活动。
6)积极参加医院及科室组织的肿瘤专科相关课程的学习、培训,了解国内外肿瘤专科护理新进展。
肿瘤专科 篇6
“饥饿”——我们老百姓的理解可能就是不吃东西。简单地理解就是,我们的肿瘤病人不应该吃好的,因为我们吃了好的东西,肿瘤就等于吃到了好东西,肿瘤就长得更快了。所以有了“饥饿疗法”。通过不吃饭来达到饿死肿瘤的目的。这个理解是完全错误的!
大约在十多年前,美国的科学家就发现,如果一个小的肿瘤,没有血液供应,它几乎不能够长大。肿瘤的生长依赖给它供应营养的血管。这些小的血管,和不断增长的小血管就是肿瘤的“营养通道”,因此,科学家们想,如果我们能够切断供应肿瘤的血管,就一定能够阻止肿瘤的生长!形象地把阻断肿瘤供血血管比喻为“饿死肿瘤”,也叫肿瘤的“饥饿疗法”。“饥饿”的含义是切断肿瘤的血管,相当于给处在萌芽中的肿瘤“断奶”!新近出现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就是这个机理。通过阻断肿瘤的供应血管,让肿瘤处于饥饿状态,没有了营养,肿瘤就必然退缩。
“饥饿”的是肿瘤,并非不进饮食
肿瘤的饥饿并不是让肿瘤病人不进食。因为,我们的机体如果没有营养摄入,就不能维持日常的生理功能。尽管我们不进食,并没有阻断肿瘤的供血血管,肿瘤仍然在大量地吸食我们仅存的营养,结果是机体日渐消瘦,肿瘤不断长大啊!由此可见,病人的营养非常重要,祖国医学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说法,病人如果营养好了,机体的免疫力增加对肿瘤是有抵抗能力的!
科学抗癌远离庸医
我们的于博士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生命的教训告诉我们,要相信科学。我们能够理解,对于癌症还有太多的没有解决的问题。那些被宣布“死刑”的晚期患者,在正规的医院已经宣布无法治愈,于是就求助于民间偏方和游医,甚至庸医。病人的亲属也是亲情难合,不能眼看着自己的亲人等死,才见到稻草就去抓。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但是,我们要科学抗癌,到正规的医院去诊治癌症,不要相信虚假的宣传。现在也相继出现了肿瘤的临终关怀病房,肿瘤的姑息治疗也有一定效果。同时我们也呼吁加大打击非法行医的力度,让肿瘤病人得到正规的治疗。
肿瘤专科 篇7
1 选拔与培养
1.1 省级专科护士
根据我国护理教育的现状, 结合医院目前护士的学历情况, 制订严格的专科护士选拔条件, 包括具有护师及以上职称, 大专及以上学历, 从事相关专科工作5年以上, 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较好的专科护理知识与实践经验的执业护士。符合条件者可自愿报名或科室推荐, 经医院初选后参加省级专科护士考核, 获取培训资格, 参加省级及以上专科护士培训经考核合格后由省卫生厅颁发专科护士执业资格证书。
1.2 院内专科护士
由于现阶段我国尚缺乏统一、完善的专科护士认证体系, 从某种程度上局限了专科护士的发展, 至今, 专科护士培训仅在部分专科领域开展, 目前我省仅有9个专业。为了配合亚专业学科发展, 我院自2012年底开始在相应的临床专科进行院内专科护士的培训。选拔和准入条件:大专以上学历, 护师以上职称, 参加工作3年以上, 专科工作2年以上, 工作认真负责, 熟练掌握本专科疾病护理及专科操作技能, 具有一定的带教能力的执业护士。由护理部制订专科培训计划, 统一制定公共科目课程安排, 各科室根据卫生部《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要求和其专科特点及时制定培训方案和自编教材, 各专科充分利用省级专科护士的优势进行理论授课和参与临床实践、技能现场指导等形式进行培训, 考核由护理部和科室二级考核组织负责, 合格者由医院人事部颁发专科护士资格证书。
1.3 制订专科护士的工作职责
专科护士的职能和作用包括临床护理服务、教育培训、科研、临床护理管理等方面, 使其有岗有责, 有章可循。 (1) 专科护士必须在本专科并负责相应的临床专科护理工作; (2) 主动掌握本专科领域护理新理论、新知识, 积极参加本专科的护理继续教育和学术活动; (3) 参加医疗查房、危重病人及疑难病例讨论, 解决护理疑难问题; (4) 组织院内护理查房, 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5) 主持或协助完成护理大专生、本科生的临床带教工作;协作制定护士人才培训计划; (6) 开设专科护理门诊, 提供健康教育和咨询。
2 专科护士的合理使用与管理
2.1 专科护士的临床使用要明确定位
专科护士参与本专科临床护理, 承担责任组长并负责分管病人的基本护理工作, 参与危重症及专科疑难病人个案护理管理, 参与病人的健康宣教与沟通工作并负责指导和检查小组内其他护理人员的工作落实情况。同时对本病区特殊疑难危重症病例提供直接护理指导并预测护理效果, 从而决定最有效的护理措施。专科护士在开展工作、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应注重处理好与护士长的关系, 自觉在护士长领导下依据自己的职责发挥作用, 护士长应使专科护士的职能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双方各展其长, 形成病区护理人员新的使用、分工模式。
2.2 参与护理管理工作
本着有位才能有为的原则, 专科护士参与科内专项护理质量监控或参加院内护理专业小组活动, 协助护士长做好临床护理质量管理, 通过日常环节质量检查与落实、规范工作流程、改进护理方法, 与护士长充分沟通, 提供全面的质量改进方案, 共同推进护理质量改进。
2.3 组织和落实护理查房
专科护士有针对性地组织护理查房, 针对病人病史及存在问题, 提出专科护理措施, 讨论相关问题, 开展新知识、新技术的前沿指导, 实现了从注重护理质量的检查, 到帮助解决临床疑难问题, 从检查护士到帮助、指导护士的转变。
2.4 承担专科护理教学
专科护士要发挥带教、咨询、解决护理问题的专家作用。省级专科护士科内定位为护理组长和高级责任护士, 而院内定位为相关专业护理技术骨干, 负责科内带教工作, 各科室根据具体分层特点, 参与对低层级护理人员的带教培训工作;承担护理大中专教学的临床带教任务。
2.5 开展疑难病例院内会诊
护理会诊是发挥专科护士作用的重要途径。借鉴医疗会诊制度, 建立并运行专科护士会诊制度, 实现专科护理技术推广覆盖。参加全院其他病区特殊疑难危重病人、静脉治疗病人、造口病人等的医疗或护理会诊讨论, 提供专科领域信息, 利用丰富的专科知识指导和帮助其他医护人员解决病人治疗和护理问题。
2.6 开展专科门诊、健康教育咨询
我院糖尿病专科护士开设专科门诊, 负责为病人提供健康教育与技能指导, 例如:饮食、运动、自我监测、合理用药、胰岛素注射、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等。专科护士通过沟通交流, 全面评估病人的基本资料, 详细了解病情情况, 针对病人和家属的具体问题, 进行个性化健康宣教, 给予专业的护理指导, 并注重信息的反馈和效果评价, 同时优化服务流程, 建立通讯联络, 开通热线电话, 宣传疾病防治知识, 并对每位咨询的病人均建立了健康教育档案并定期进行电话随访。
2.7 参与应急救治
接受指派, 参加院内、科内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治工作。
3 专科护士的考评
3.1 制订专科护士考核标准
护理部结合专科护士的职能和作用从专科知识和专科技术操作的掌握与应用能力、应急、质量控制、协调等管理能力、教育培训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制定, 考核其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3.2 考核方法
根据其工作表现由科室护士长对其进行月度考核, 成绩纳入当月绩效管理;年度由护理部和科室根据专科护士考核标准对其共同考评, 考核合格方能继续聘任。
4 专科护士的激励待遇
我院充分发挥专科护士的职能, 在组织上确保专科护士的合理安排和有效使用, 在管理体制上予以绩效优势。 (1) 对在相应专科岗位工作的省级专科护士发放专科护士津贴, 体现专科护理技术价值; (2) 推行绩效考核改革, 设置合理的专科护士岗位系数, 确保专科护士获得相应报酬; (3) 担任科室质量控制护士及教学秘书, 承担科室质控管理或进行不同层次护理业务知识讲课, 负责实习、轮转、进修护士的带教工作, 给予发放质量控制及教学津贴补助; (4) 给予相应的职业发展机会, 发挥其专科优势, 负责组织、主持专科护理查房、会诊等, 解决疑难、复杂护理问题; (5) 在护士分层管理中作为N4级使用并取得相应的绩效, 同时为专科护士搭建发展平台, 在晋升晋优方面给予优先待遇。
5 实施效果
专科护士作为专科护理骨干立足临床, 积极开展临床实践活动, 解决临床疑难专科护理问题, 把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病人的护理服务中, 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有机结合起来, 为病人提供健康指导, 体现专科特色, 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同时大部分专科护士在科内承担质量控制管理工作, 协助护士长参与对科室专科护理质量管理, 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隐患的发生, 保障病人安全。
面对日新月异的医学新技术和各学科不断细化的发展趋势, 对专科护士技术能力、综合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专科护士的培养以及继续深化教育尤为重要, 高质量的专科护士培养既需要不断地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 更需要长期的临床磨炼。医院建立了专科护士的继续深化培养制度, 坚持优胜劣汰的原则, 定期对专科护士进行业务考核, 能力评价, 充分发挥专科护士职能。
6 小结
现阶段我国的专科护士培养尚属于起步发展阶段, 专科护士学历职称较低、整体科研创新能力偏低[2], 虽在专科领域承担临床护理专家、教育培训及科研管理的角色, 但与国际专科护士相比还有很多距离, 亟须加强自身综合素质。这将需要广大护理同仁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 更需要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 相信我国将不断完善专科护士管理体系, 走出一条特色的护理专科化道路, 为广大病人提供优质的专科化临床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郭燕红.建立专科护士制度提高护理专业技术水平[J].现代护理, 2004, 10 (9) :785-786.
肿瘤专科 篇8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肿瘤科802病区2013年11月—2014年11月采取外周静脉化疗的120例病人为观察组,该组设立专科护士病区,制订经外周静脉化疗系统的工作目标、计划、实施细则、检查评价效果的指标等;选择外周静脉化疗的120例病人为对照组,未设立专科护士病区。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种、疗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护士年龄、学历、工龄、职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肿瘤专科护士任职基础
护理专业本科毕业,从事临床肿瘤护理工作14年,持有积极的专业态度,独特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2008年参加了江苏省护理学会与江苏省肿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合作举办的肿瘤专科护士培训班的理论及专科技能学习,包括为期2个月的全脱产专科理论知识学习以及1个月临床实践;2009年通过严格的理论考试及专家答辩后取得专科护士合格证书;2009年至今积极采取主动学习的态度,努力提升自己,积极参加省内外肿瘤护理各种新进展学习班,以促进肿瘤护理专业的发展。
2 方法
2.1 肿瘤专科护士在预防外周静脉化疗外渗中的实践
2.1.1 制订护理操作流程
参考大量肿瘤化疗相关资料,制订系统的化疗药物外渗因素相关评估表、化疗药物知情同意书、外周化疗静脉输液操作流程、特殊药物巡视记录单、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化疗药物外渗应急流程、化疗药物外渗封闭技术、化疗泵使用技术等。
2.1.2组织护士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肿瘤专科知识及专科技术,参加人员为在肿瘤科802病区工作1年以上的护士。专科知识包括化疗药物药理知识、如何提高化疗药物外渗风险意识、如何正确评估化疗前药物外渗因素、如何合理选择血管、化疗中如何正确观察及记录、化疗药物外渗防治、化疗警示标识的作用等。通过学习后进行考试以了解学习者化疗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合格者再次进行专科技术的培训,专科技术培训包括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化疗药物外渗应急流程、化疗药物外渗封闭技术、化疗泵使用技术等。对长期化疗的病人,建立系统的静脉使用计划,日常工作中注意保护大静脉,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考核,合格后方可执行外周静脉化疗流程。
2.1.3 正确选择合适的输液工具
外周静脉化疗执行零钢针的护理理念及“双人确认制”原则,即在穿刺前由2名护士(其中1名必须为当日班上最高年资的责任护士)共同确认穿刺的静脉,选择山东威高洁瑞静脉留置针(24G)进行穿刺,并保证一次性穿刺成功,留置针使用的时间为当日输液结束后。
2.1.4 安全化疗警示标识的实施
所有化疗病人在化疗第1天开始到出院,在其床头安全提醒牌上放置带有磁性的放化疗药物外渗的安全警示标识牌,在警示标识牌的警示和提醒之下,护士明确巡视重点,并能按时巡视。巡视内容:输注液体是否准确无误,是否通畅,滴速是否在医嘱规定范围,消毒、更换敷贴及固定方法是否符合要求,局部穿刺部位有无渗出、肿胀,沿穿刺部位血管走向有无红、肿、痛等静脉炎现象,病人感觉如何等。如出现异常现象立即处理。
2.1.5 化疗后静脉的监控
每日化疗输液结束,护士拔除留置针后用棉球按压,以保证足够的按压面积;局部勿按摩、使用热水清洗等,根据化疗药物的性质沿静脉走行处涂抹喜疗妥或使用增强型透气胶贴以保护静脉。责任护士必须每天观察化疗部位的皮肤颜色,观察有无肿胀和疼痛以及周围静脉的色泽情况,出院病人可以通过电话回访了解其穿刺点周围情况。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必须观察病人有无针眼处的隐性渗漏。郑凤英等[6]曾报道出现过丝裂霉素停药后99d发生渗漏性坏死现象。所以,化疗结束后需对病人进行跟踪观察、评估,避免迟发性反应所造成的严重损伤。
2.2 观察指标
对两组病人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行为依从性及满意度进行比较。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例次
4 讨论
4.1 提高了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降低护理风险
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现有和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和处理,以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及对病人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7]。护理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护士除了有熟练的业务技术,认真、负责、细致的工作作风,要有敏捷的观察力、分析能力、预见性,特别是肿瘤病人,由于化疗药物的性质,使用外周静脉化疗很容易产生静脉炎或外渗。化疗药外渗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易引发护理纠纷。防治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及时给予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可提高防治效果[8]。对于进行外周静脉化疗的病人,通过教育,护士思想上、行动上均非常重视,化疗前主动与医生及病人沟通,签署知情同意书,有计划及科学地选择血管,穿刺前、更换化疗药物前有效确认血管情况,化疗期间使用护理警示标识牌。孙元美[9]认为,护理警示标识是具有针对性、目的性、科学性的警示标识,它的实施就是要将不良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以确保病人的安全为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化疗后对静脉的严密监控等举措有效降低了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观察组除了1例使用含有多西他赛方案化疗的病人在化疗后1周左右在穿刺点出现水疱外,其他病人均未出现异常现象,分析原因发现病人自行热敷穿刺处致体内药物外渗所致。
4.2 提高了护士对化疗药物相关知识掌握
我科成立于2001年,过去,由于肿瘤基础知识在中专、大专甚至本科的护理教材中往往是被弱化或被老师要求自学的章节,因此科内护士多数未接受过系统的肿瘤专科理论及操作知识培训,而是工作后在临床实践获得的。通过对专科护士进行培训,专科护士在工作中能避免盲目执行医嘱,自我防护的警惕性较高,在化疗全过程中能严格按照化疗程序进行操作,严密监控,确保了化疗全过程的安全。另外,护士风险意识增强,护士在治疗前会针对性进行宣教,提高了部分病人对化疗药物外渗的风险性的认识,他们会主动选择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或中心静脉导管(CVC),从而病人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对经外周静脉化疗的病人,通过护士有效的宣教,在给药过程中病人及家属能够积极配合,从而有效避免了化疗过程中出现外渗,杜绝了护理纠纷发生,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言克莉,刘怡茜.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处理[J].护理学杂志,2009,7(24):89-91.
[2]张惠芹,邹本燕,袁秀红,等.化疗药物渗漏后溃疡阶段的伤口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2):1143-1144.
[3]张敏,李武平.抗肿瘤药物外渗性损伤的防护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4):45-47.
[4]Langstein HN,Duman H,Seelig D,et al.Retrospective study of the management of chemotherapeutic extravasation injury[J].Ann Plast Surg,2002,49(4):369-374.
[5]罗金凤,熊斌.我国肿瘤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培养模式思考[J].家庭护士,2007,5(10):67-68.
[6]郑凤英.静脉滴注丝裂霉素引起迟发性皮肤坏死2例[J].中华护理杂志,1989,24(3):160.
[7]李亚洁,张立颖,李瑛,等.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918.
[8]孙巧枝.陈长英.李爱敏.等.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治疗的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5):521-523.
肿瘤专科 篇9
关键词:子宫肿瘤,微创,转移,术后,原因
从临床的角度来分析, 子宫肿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 对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威胁。以往, 针对子宫肿瘤患者, 为了获得彻底的治疗效果, 因此会建议患者进行子宫切除, 杜绝肿瘤的一切可能。但是, 子宫切除以后, 将会对患者的心理、生理造成极为严重的不利影响, 很多患者因此出现了不良现象, 甚至是有并发症的问题。现代医疗理念认为, 针对子宫肿瘤患者进行治疗, 应在不损伤患者子宫的情况下, 有效切除肿瘤。为此, 微创治疗得到了很大的研究和积极的落实, 获得了社会上的肯定。文章针对子宫肿瘤微创手术后肿瘤转移原因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 0 1 5年1月~2 0 1 6年6月收治的子宫肿瘤患者208例为研究对象, 年龄22~68岁, 平均年龄 (42.3±1.2) 岁;有过分娩史158例, 无分娩史50例;有过手术史170例, 无手术史38例。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 确诊为子宫肿瘤, 无误诊、漏诊;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微创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是否出现肿瘤转移现象, 并针对肿瘤转移原因进行分析。 (1) 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 应用B超、X线等, 对患者的子宫肿瘤情况详细分析, 设定相互匹配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案[1]。 (2) 在确定患者复合手术标准后, 按照标准操作方案, 对患者实施微创治疗, 术后严密观察[2]。 (3) 当患者于术后表现出不良反应、表现出身体不适的情况时, 针对患者开展系列的检查和分析, 包括血常规检测、B超检测等等, 观察患者手术病灶是否完全清除,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了炎症或者是并发症[3]。 (4) 针对患者选择一定的镇痛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依然表现强烈, 则需开展进一步的病理检查;如果患者稍有缓解, 则对患者继续密切关注。 (5) 医师在每天查房时, 必须对患者的面色、血气情况等观察分析, 了解到患者生理指标的变化, 一旦发现有任何的异常现象, 必须及时进行处理干预。 (6) 当确定患者出现子宫肿瘤转以后, 立刻对患者进行检查分析, 并讨论原因。
1.3 观察指标
主要对子宫肿瘤患者术后转移原因进行分析, 并做出相关的统计。
2 结果
经过临床统计, 在208例患者中, 手术成功178例, 未出现肿瘤转移现象;出现了肿瘤转移现象30例。在30例患者中, 因手术治疗应用不当导致转移12例;因临床医师缺乏疾病了解, 导致转移10例;因手术存在风险, 导致转移8例。
3 讨论
对于子宫肿瘤患者而言, 其发病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有些患者是药物因素, 有些患者是心理因素, 有些患者则是病史因素所导致的。在现代医疗当中, 多数子宫肿瘤患者, 虽然同样是应用手术的方法治疗, 但可以尽最大的努力, 保留患者的子宫, 仅仅将肿瘤切除处理。部分患者因外部、内部因素的影响, 于术后出现了转移的现象。对此, 针对子宫肿瘤患者, 实施微创术后肿瘤转移的原因进行分析, 可进一步了解到医疗过程中的不足, 及时针对患者实施二次手术治疗, 减少肿瘤带来的危害。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 因手术治疗应用不当导致转移12例;因临床医师缺乏疾病了解, 导致转移10例;因手术存在风险, 导致转移8例。由此可见, 微创手术虽然在理论上与子宫肿瘤患者非常的匹配, 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仍然是存在诸多的因素, 会导致患者的肿瘤出现术后转移问题, 对患者生活、恢复、身体、生理等, 均会产生不良影响。建议在日后的临床微创手术治疗中, 积极执行以下方法:第一, 对患者开展详细的评估, 将微创手术治疗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充分提升, 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各项准备, 彻底切除肿瘤, 将转移现象充分杜绝。第二, 在微创手术执行之前, 必须对患者的个体病史详细了解, 罗列出具体的影响因素, 并采取相关手段来解决。应选择多元化的检查方法, 明确子宫肿瘤的具体病灶, 提高手术的精确性。
综上所述, 子宫肿瘤微创手术后肿瘤转移患者, 其出现的原因是比较多的, 根据不同的原因实施相应的治疗, 基本上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日后, 应在微创治疗上深入研究, 进一步降低术后转移的几率。
参考文献
[1]李琎.宫颈恶性肿瘤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腹式根治性宫颈切除术及术前淋巴结转移相关micro RNA的研究[D].复旦大学, 2012.
[2]贺红英.子宫肿瘤及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手术近、远期疗效的临床医学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 2014.
非抗肿瘤药物的抗肿瘤作用 篇10
关键词:抗肿瘤药,计算机辅助设计,分子生物学
1 HMG——Co A还原酶抑制剂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1]:他汀类药物除降血脂作用外, 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抑制增殖、诱导分化或凋亡、抑制血管发生、降低侵袭转移能力等作用。大量的体内外实验均证实他汀类药物对人白血病细胞株H L-6 0细胞、胰腺癌、黑色素瘤、乳腺癌、膀肌癌及前列腺癌等多种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 且对正常细胞影响不大, 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抗肿瘤药物。
2 抗菌药物
2.1 四环素类
四环素经化学结构改造后的衍生物C M T s (C M T-3 0 2, C M T-303, CMT-306, CMT-308和CMT-316) 已不再有抗微生物作用, 而是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Lokeshw ar BL等的最近研究表明, CMTs有抗前列腺癌的作用, 有多种CMT作用强于强力霉素, 其中以CMT-3 (COL-3) 的作用最强, 其GI50≤5.0mg/L, 并可通过口服给药, 安全有效。
2.2 喹诺酮类
喹诺酮类的许多衍生物都有显著的细胞毒性, A-74932在体外对人体肺癌细胞A549和结肠腺癌细胞HT-29的抑制作用相当于阿霉素, 对小鼠白血病细胞P388和黑色素瘤B16F10的作用不如阿霉素, 但对耐阿霉素的P388细胞有效。对在体小鼠白血病和实体瘤以及异种移植的人体肿瘤都也有较好抑瘤效应。由Tabarrini 0等改造的衍生物25和26对Lo Vo细胞株的作用甚至强于依托泊苷。
2.3 大环内酯类
近有研究发现, 克拉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抑制长春新碱或环抱素与P33A耐药癌细胞的P-糖蛋结合, 克服耐药性[2]。
2.4 抗真菌类
克霉唑在抗肿瘤方面, 国外已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证明克霉唑够抑制细胞增殖[3]。克霉唑通过减少细胞内钙并阻滞钙、钾过细胞膜而抑制细胞分裂。研究证实, 克霉唑可明显减少小黑色素瘤细胞向肺组织转移。
3 非甾体类抗炎药
研究表明[4], 非甾体类抗炎药对多种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Drake等采用体外培养的OVCAR-3 (人卵巢癌细胞株) 研究了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对OVCAR-3生长的影响, 发现阿司匹林对该细胞株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0.lmmol/L的阿司匹林对其生长的抑制率达68%。
4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 和血管紧张素II (Ang II) 受体拮抗剂AT1
ACEI除了具有抗高血压作用外, 还可通过减少Ang II的生成拮抗肿瘤的生长。长期摄取ACEI还能降低癌症的发生率。临床上Yam agish i[5]等首次用坎地沙坦4mg/d治疗激素抵抗的前列腺癌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卵巢癌病人经坎地沙坦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体内VEGF水平和腹水体积, 为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
5 罗格列酮
章淘等[6]证实了罗格列酮通过细胞周期捕获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同时还发现, 高浓度罗格列酮1×104mol/L可诱导M D A-M B-2 3 1细胞凋亡。
综上所述, 上述药物可通过多种机制起到防治肿瘤的作用, 应用于临床防治肿瘤可能会取得更好的疗效, 但目前对这些药抗肿瘤作用的研究多限于体外实验及动物模型实验, 这类药物防治肿瘤所需剂量、疗程以及临床疗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随着研究手段的不断发展, 非抗肿瘤药物的抗肿瘤作用将会得到更多更好的认识和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郑龙志, 石铮.他汀类药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 2006, 12 (10) :606.
[2]Mikasa K.Studly of effect, and, mechanisms f, macrolide as biological response, biological responsem odifier for lung cancer treatment[J].Jpn, J Antibiot, 2000, 53 (4) :253~260.
[3]Wangl, Kilaicaii K, Hui CS, et al.Reversal of anlicancer durg resistance by macrolide antibiolica in vitro and in vivo[J].Clin Esp Pharmacol Physiol, 2000, 27 (8) :587~593.
[4]翟爱峰, 李玛琳.非甾体类抗炎药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 2006, 12 (16) :1000.
[5]黄玮, 钟捷.血管紧张素II及其受体1在实体肿瘤中的研究进展[J].肿瘤, 2007, 27 (2) :162.
肿瘤专科 篇11
在单位组织的体检中发现
CAl9-9是47,参考值是35;CA242是39,而参考值是20。有人说CA是肿瘤标志物,CA升高表示有腫瘤,我很害怕,请问我是否患有肿瘤?
江西新余林兵
肿瘤标志物是指肿瘤组织和细胞由于癌基因及其产物的异常表达所产生的抗原和生物活性物质,这些抗原和生物活性物质在正常组织或良性疾病中几乎不产生或产量甚微。
通俗地讲,肿瘤标志物是指由肿瘤组织产生的、存在于肿瘤组织本身,或分泌到血液或其他区域的体液,或因肿瘤组织刺激,由人体细胞产生的一类物质。因此,肿瘤标志物可在肿瘤患者的组织、体液和排泄物中检出,可作为检测诊断肿瘤的标志。肿瘤标志物是一种辅助检查项目,不是断定患有肿瘤的指标。肿瘤标志物包括甲胎球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组织多肽抗原(TPa)。
肿瘤标志物检查值高不一定有肿瘤,而肿瘤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检查值不一定高。正常人也可以出现肿瘤标志物检查值升高的情况,因为它会受多种因素的干扰,也许过几天你再复查又正常了。肿瘤抗原CAl9-9升高多见于胰腺癌,也可见于结肠癌、肝癌、胆囊癌、慢性胰腺炎、胆石症、肝硬化、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因此,其特异性不是特别高。CA19-9升高的原因非常多,并不是升高就是肿瘤的征兆,需要结合其他症状体征来诊断。一般查到了肿瘤才能说患有肿瘤,对肿瘤进行活检才能诊断是恶性的还是良性的。
洪亮
今年45岁,女性,从1998年以
来,小腿经常水肿,用手指一按就是一个坑,有时眼睑和面部也水肿。近半年多,感觉情况比以前更严重了。请问我可能是什么病?应该看什么科?需要做哪些检查才能确诊?
湖南株洲 刘兰香
水肿从分类上讲有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营养不良性等,因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排除有无慢性肾炎,相关的检查可以做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二是排除心脏方面的原因,综合考虑是否爬楼觉得吃力,做心电图、心脏B超等检查。三是排除肝脏的问题,肝功能不好同样可以引起低蛋白血症,造成水肿,可抽血查肝功能。四是排问,体位性蛋白尿是何病?
云南曲靖张杰
所谓体位性蛋白尿,顾名思义,是由于身体的活动变化而出现的蛋白尿。更准确地说,是在站立和活动时出现蛋白尿(阳性),静卧休息时消失(阴性)。因此在尿液检查时,便出现时而阴性时而阳性的结果。这种变化规律必定与取尿标本的时间有关,即早晨起床时的尿蛋白检查阴性,下午经过活动之后的尿蛋白检查阳性。
为了使检查更准确,收取尿标本的时间应合理安排:晚上睡觉时排净膀胱尿液,第二天早晨一起床(不活动)立即排尿待检;然后进行活动(步行),2小时后再除内分泌的问题,如甲减,这方面可以通过抽血查T3、T4,T4降低而T3常可视为早期诊断甲减的指标之一。
如果这四种情况都已排除,临床上则将之称为女性特发性水肿。此病多偏爱女性,发病女性多处于育龄期,年龄在20~50岁。水肿往往呈周期性,待水肿发展至一定程度后,机体可将较多的水盐排出体外,经休息、平卧后水肿可减轻。患者可以自己在家里做一个立卧位水肿试验:晨起醒来后排空大小便,称体重并做下记录,饭后3个小时再称一次体重,连续3天,如果两次的体重差大于1千克,可以作为诊断的参考。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做出特发性水肿诊断前,应谨慎排除其他器质性水肿发生的可能,避免误诊。
湘雅医院肾脏内科副教授
张卫茹
一次留取尿标本。两次尿标本分别检查,若晨尿中蛋白为阴性,活动后尿样中蛋白为阳性,即可诊断为体位性蛋白尿。若两份都是阳性或阴性,则不是。
体位性蛋白尿只是一种I临床表现,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它的出现可能是生理的,也可能是病理的。根据一组长期跟踪的结果,近半数有体位性蛋白尿的人,几年之后可以自然消失,并无肾实质的病变;小部分是由于曾患过急性肾炎或肾盂。肾炎,在恢复期仍有体位性蛋白尿;另外不足30%的患者有轻微肾脏病,但一般都较轻,只有极少数逐渐发展为肾功能不全。你属于哪一种,必须详细检查或追踪复查才能得出定论。
体位性蛋白尿者不需特殊治疗,但注意保护肾脏是必要的。
李子江
老年复发性膀胱炎怎么治疗才好?
今年68岁,患膀胱炎多年,中
西医都看过,但效果不佳,反反复复,老是出现尿急、尿频的症状,都不敢出门。请问,老年复发性膀胱炎怎么治才好?
吉林通化余秋艳
膀胱炎是指经各种定位检查,排除上尿路感染,仅有下尿路感染的一种症状。老年朋友因年龄较大,膀胱炎治疗后容易复发,故在治疗上应与普通成人区别对待。
1.首次发作可用一般抗生素,如诺氟沙星、复方新诺明、阿莫西林、呋喃西林等,3~7天后,大多可治愈。若膀胱炎反复发作,则应先做尿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根据药物敏感情况选用抗生素。老年人应选用那些在肾组织及尿液中药物浓度高、肾毒性小的药物,才可能尽快有效地控制炎症。若经治疗仍反复发作,可采用长期抑菌疗法,即预防性服药法:诺氟沙星0.1~0.2克、复方新诺明1~2片、头孢氨苄0.125~0.25克等,于每晚睡前吞服,连服6个月,常可取得良好效果。
2.多饮水、勤排尿(一般2~3小时1次,尿量至少每日1500毫升以上),可以促进细菌、炎性渗出物的排出,减少细菌在尿路繁殖。平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衣,保持会阴部清洁。尽量避免导尿、尿路器械的检查,因为这些检查容易造成感染。
3,若感染反复发作,疗效不佳,应查患者的免疫功能。若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应服用免疫增强药物,如中药玉屏风散;或练习气功、太极拳等,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4,患者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应考虑做检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如尿道口附近是否有感染(盆腔炎、宫颈炎、前列腺炎等),是否有尿路梗阻(如结石、前列腺增生等),有无全身性疾病存在(如糖尿病、结核病、重症肝病等)。经抗生素治疗后疗效不佳的患者,应对其他病原如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进行检查。反复发作的膀胱炎患者,还应警惕是否有腺性膀胱炎,此类患者常有明显的尿路刺激症及下腹胀痛等,膀胱镜加活检可确诊。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内科主任医师 徐壁云
高血压患者能做足底按摩吗?
是一名高血压患者,上次去做
足底按摩时突然出现了头晕的症状,是不是有高血压的人不能进行足底按摩?
福建莆田李勇
从中医角度来讲,高血压患者进行足底按摩问题不大。如果是肝肾阴虚的高血压患者,还有可能通过足底按摩达到缓解病情的目的。但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不能一概而论,所以高血压患者在进行足底按摩时,应注意以下三点:首先,原发性高血压进行足底按摩没有关系,但继发性高血压则应尽量避免,尤其是由腎病、糖尿病引发高血压的患者更要注意。其次,患者进行足底按摩时,应该提前告诉按摩师自己患有高血压,这样可以提醒按摩师尽量减轻力度,否则患者可能会因过于疼痛而导致血压升高。第三,进行足底按摩最好选择信得过的大医院,这里的按摩师能够更好地掌握力度、操作方向及穴位位置,能尽可能保证安全。
北京东直门医院推拿科主任
刘长信
嗅觉失灵该怎么治?
于今年5月初患了感冒,鼻塞、
流鼻涕10多天。经治疗后鼻子通畅,但右侧鼻孔嗅觉失灵,左侧只有轻微嗅觉。现在只能闻到酸醋、烟味等刺激性强的气味。用过弥可保、地塞米松等治疗,仍未见效。请问该怎么治?
湖北荆门黄伟
您所患的严重嗅觉减退应该是感冒的结果。感冒导致嗅觉减退或丧失通常有两种原因:其一是感冒引起鼻腔顶部的嗅觉上皮发炎、肿胀,使嗅觉颗粒不能与嗅上皮有效接触,这种情况多随着鼻腔炎症的消退很快改善;其二是感冒病毒直接损害了鼻腔顶部的嗅觉上皮,此时,即使鼻腔畅通,也不能感受到不同的气味,这种情况常常恢复困难。
从来信中得知,您的嗅觉障碍可能属于第二种情况,通常难以完全恢复。但是,嗅上皮具有分化和再生的潜能,只要不存在引起鼻腔堵塞的病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损害的上皮细胞仍能逐渐修复,嗅觉也可能随之得以改善。恢复时间多在发病后6个月以上。类似病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至于目前如何治疗,仍然是棘手的问题。建议您试用多种维生素、神经营养剂(如弥可保),鼻腔内可用激素类喷雾剂,如雷诺考特、辅舒良、伯克纳等。
须提醒您注意的是,如果经长时间治疗和观察,病情仍不见好转,或嗅觉进一步减退,应到当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包括鼻窦CT,以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如鼻窦炎、早期鼻息肉、嗅神经肿瘤等。
肿瘤专科 篇12
一、肿瘤专科医院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本文以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为例探讨了肿瘤专科医院的规模问题, 采用专家咨询、档案资料调查、网络数据查询等方式对全国、广东省以及汕头市的病床数、病床使用率、医疗机构的数量、员工人数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整体上说明医疗卫生供需两方面的情况, 现就肿瘤专科医院的现况以及存在问题总结如下。
1. 政府投入相对不足, 医院发展速度较慢。
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 我国卫生总费用保持着增长的趋势, 但是对于肿瘤专科医院的投入偏少。根据卫生部公布的统计年鉴, 我国从1995年到2007我国卫生总费用由2155亿元增长到11289亿元, 年均增长15%;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95年的3.5%上升到2007年的4.52%。但是有限的卫生资源约70%分布在大城市, 其中约80%集中在综合性大医院, 作为肿瘤专科医院, 每年得到的政府补偿很少, 占收入的比重很低。以2008年为例, 根据卫生部公布的统计年鉴, 我国肿瘤专科医院年总收入1532161万元, 财政补助收入71328万元, 上级补助收入1909万元, 财政补助和上级补助的收入只占总收入的4.77%。而在同期, 综合医院接受的财政补助和上级补助的收入占总收入的7.4%;卫生院接受的财政补助和上级补助的收入占总收入的18.4%。也就是说, 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机构的补助主要倾向于对基层医疗卫生单位, 这也是符合当前国家的医改政策的。而肿瘤专科医院超过95%的收入都来源于自身的业务收入, 那么, 在这种情况下, 肿瘤专科医院发展的速度就比较慢。在肿瘤疾病患者日益增多的今天, 我国肿瘤专科医院的发展却呈现倒退的情势, 从2006年的121家减少到2008年的115家, 减少了6家。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肿瘤专科医院都将普遍面对着缺乏财政补贴资金发展甚至是生存的问题。
2. 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过高, 未来收入有锐减可能。
肿瘤疾病的治疗有别于其他疾病的治疗, 除了常见的手术治疗还有放疗、化疗, 而且治疗周期通常比较长。在治疗周期中, 常常需要长期使用大量药物, 这个特点也就形成了肿瘤专科医院在业务收入中药物收入所占的比例较大的特点。以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为例, 2009年业务收入17374.7万元, 其中药品收入9034.84万元, 占业务收入的52%, 以药养医的依赖非常高。从当前的医改政策导向来看, 国家正在推动基本药物制度, 推动医药分家, 采用财政补贴的方式逐步改变现有的以药养医的状况, 从这点上看无疑是惠及民众的好政策, 但是对于类似肿瘤专科医院这种非常依赖药品加成收入的医院来说就意味着未来收入有着锐减的可能。在当前取消药品收入加成后财政补贴如何补, 补多少还没有明确的情况下, 类似肿瘤医院这样收入很大部分来自药品收入的医院如何应对剧变, 如何决策以求生存图发展, 如何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负担好自身在区域卫生医疗产品供应上的责任, 值得各医院和政府部门好好考虑。
3. 全民医保使肿瘤专科医院面临更多的参保患者选择服务的挑战。
新医改方案中强调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其目标是全民医疗保险。医院之间的竞争从深度还是广度上来说都将大大提升。另一方面, 随着人民群众对健康期望值的提高, 其选择意识和选择水平也将大大提高。医疗服务将不再是单纯的医患关系, 医疗保险机构作为第三方介入, 形成医院、患者、医疗保险机构三者之间互相影响, 互相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也将削弱供求关系中医院的主导地位, 医院受患者的自主选择和医保机构的监督程度增强。新医改后, 政府将逐渐对非盈利性医院不再实行差额预算, 不再按床位数及人员数拨款, 而是实行政府采购和转移支付制度。政府通过基本卫生服务项目拨款, 替公众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谁获得项目就拥有相应的经费。过去政府通过医院实行福利政策, 现在不再经过医院, 而是通过转移支付方法直接提供给患者, 再由患者有选择地购买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新医改的这种有参保患者挑选医疗服务单位的模式, 既满足了患者的需求, 又迫使医疗机构必须注重患者的需求。所以, 对于肿瘤专科医院来说, 患者的选择权大了, 医院之间的互相竞争也会增强, 医院面临更多的挑战。
二、肿瘤专科医院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的问题, 肿瘤专科医院应该积极利用多种资金来源, 开源节流, 合理使用财务杠杆;在未来可能失去支柱药品收入的情况下积极转变思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在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情况下合理降低药品收入的比重;转变服务理念, 强化服务意识。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
1. 利用多种资金来源, 合理使用财务杠杆保证专科医院发展。
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 肿瘤专科医院在资金使用上可能比较紧张。如果医院正逢适宜发展的时机, 资金的缺口可以通过负债解决。一些医院可能在基金的储备上不充足, 但是年收入有盈余而且稳定, 那么通过合理的负债, 比如向银行贷款, 得到资金用于发展扩大规模, 可以让医院进一步发展, 以后逐年还贷, 减轻负债规模, 让资金良性循环。此外, 通过裁减人员, 裁撤冗余部门, 提升工作效率等方法节约开支, 也能为医院带来一定的资金节余。
2. 积极改良收入结构, 降低药品收入比重。
由于在未来, “医药分家”有可能让肿瘤专科医院的药品收入急剧减少, 从而影响到整体的收入情况, 那么为了应对这个情况。肿瘤专科医院就应该积极地尝试改变当前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过大的格局, 增加其他收入的比例, 进而将药品收入减少的影响降低。肿瘤专科医院在药品收入上的依赖是与肿瘤疾病的治疗特点息息相关的, 由于这个特点, 许多临床医生对此也是听之任之, 在用药规划上缺乏一定的约束, 多用药成为了一种习惯。要降低药品收入的比重首先就要转变临床医生的用药习惯, 合理规划用药, 各种层级的药品合理搭配, 从总量和结构上进行调整, 以达到降低药品费用的目的。同时, 提升医疗服务水准, 减少病人就医时间, 减少药品用量, 提升其他治疗方法的素质, 比如手术水平等, 从而逐步减少对药品收入的依赖。
3. 转变服务理念, 提高肿瘤专科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 肿瘤专科医院需要与时俱进, 转变服务理念, 不断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肿瘤专科医院要强化服务意识和危机意识, 将病人求医转变成医患双求, 无论临床一线还是后勤保障部门都需要将服务意识作为自己工作的指导。医院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与医疗技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医院的声誉, 好的态度和技术能给医院带来好的口碑, 也能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需要塑造出医院的核心专长, 确保医院的长远发展。以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为例, 由于区域内鼻咽癌高发, 鼻咽癌患者的就医需求较多, 那么可以重点发展医疗鼻咽癌的医疗技术, 将其塑造成医院的核心特色能力。同时, 塑造核心竞争力离不开优秀人才, 肿瘤专科医院需要积极引进、培养人才, 给予人才充分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待遇, 努力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素质, 让医院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毛国庆.医院规模扩张的风险讨论[B].荆州市卫生管理服务中心, 2005
[2].陆国俐.医院的规模建设与风险防范[A].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2007
[3].李克.广东省南澳县主要恶性肿瘤死亡趋势[A].汕头大学医学院,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