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的养护与管理

2024-09-30

公路路基的养护与管理(精选11篇)

公路路基的养护与管理 篇1

1 公路路基养护的内容和要求

1.1 路基养护工作的内容

1.1.1 疏通、改善排水设施;

1.1.2 维护、修理各种防护构造物;

1.1.3 清除坍方、积雪, 处理塌陷, 检查险情, 防治水毁;

1.1.4 观察和预防、处理翻浆、滑坡、泥石流等病害;

1.1.5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局部路基进行加宽、加高, 改善急弯、陡坡和视距不良路段, 使之逐步达到所要求的技术标准。

1.2 路基养护工作的要求

1.2.1 路基各部分经常保持完整, 各部尺寸保持规定的标准要求, 不损坏变形, 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1.2.2 路肩无车辙、坑洼、隆起、沉陷、缺口, 横坡适度, 边缘顺适, 表面平整坚实、整洁, 与路面接茬平顺;

1.2.3 边坡稳定、坚固, 平顺无冲沟、松散, 坡度符合规定;

1.2.4边沟、排水沟、截水沟、跌水井、泄水槽 (路肩水簸箕) 等排水设施无淤塞、无高草, 纵坡符合要求, 排水畅通, 进出口维护完好, 保证路基、路面及边沟内不积水;

1.2.5 挡土墙、护坡及防雪、防沙等设施保持完好无损坏, 泄水孔无堵塞;

1.2.6 做好翻浆、坍方、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病害的预防、治理和抢修, 尽力缩短阻车时间。

2 公路路基的养护与维修管理

2.1 路肩的养护

路肩的养护维修工作的重点就是减少或消除水对路肩的危害, 路面范围的地表水通过路肩排出, 因此必须经常保持路肩的横坡平整顺适, 在冬季, 对于路用防滑料或共它养路材料, 应根据路肩和地形条件, 堆放在合适的地方, 也可堆置在护坡边底下。对于路肩湿软而经常发生啃边病害的路段, 可在路肩内缘铺设排水盲沟, 以及时排除由路肩下渗水的积水。

2.1.1 陡坡路段的路肩处理

陡坡路段的路肩设置截水明槽;用粒料加固土路肩或有计划地铺筑硬路肩;在陡坡路段的路肩和边坡上全范围人工植草, 以防冲刷。

2.1.2 土质松散的路肩处理

采用石灰土或砾料石灰土稳定路肩;撒铺石屑或其他粒料进行养护;在路肩外侧悻用块石或混凝土预制块铺砌护肩带, 其最小宽度不小于200mm;为保护路面边缘, 可在路肩上沿路面边缘安置路缘石。

2.2 边坡的养护

2.2.1 边坡包括路堑边坡和路堤边坡, 边坡的主要作用是保证路基稳定、行车安全及景观的舒适。

确保路基边坡坡度合理的角度是路基设计和养护的重要内容。边坡的养护和维修工作的重点是保持稳定性。即边坡应经常保持平顺、坚实、无裂缝。

2.2.2 对于石质路堑边坡。

应经常注意边坡坡面岩石风化发展情况, 以及边坡上的危岩、浮石的发展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处理, 如抹面、喷桨、勾缝、灌浆、嵌补, 对于土质路堑边坡、碎落石、护坡道等, 如经常出现缺口、冲沟、沉陷、塌落或受洪水、边沟流水冲刷及浸水时, 应根据水流、土质等情况、选用种草、铺草皮、栽灌木丛、铺柴束、篱格填石、投放石片笼、干砌或浆砌片石护坡等措施, 进行防护和加固。

2.2.3 边坡出现冲沟、缺口及塌落时应进行整修;

路堑边坡出现裂缝可用粘性土填实, 以防止地表水渗入路基。如出现潜流涌水应采取开沟隔断水源, 或其他导流措施。植被防护分为铺条形草皮和全铺方块草皮两类。前者用于填方边坡地段, 后者用于坡度陡于1:1.5的挖方边坡上或坡长8m以上的填方边坡。

2.2.4 块石、卵石及预制块的铺砌方式分为干砌和浆砌两种。

在地面径流流速小于1.5m/s的地段应采用干砌, 其厚度不宜小于200mm;地面径流流速大于1.5m/s或有风浪地段应用浆砌。岩石开裂并有岸塌危险的边坡, 或大于1:1.5的边坡, 可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铺筑。岩石挖方受雨水浸蚀出现剥落或崩塌不稳定的地方, 可用锚喷法加固。

2.3 排水设施的养护

2.3.1 路基排水系统能否正常工作, 直接影响到路基的稳定性。

因此, 加强对各排水设施的日常养护与维修, 是确保路基稳定的关键环节。对边沟、截水沟、排水沟以及暗沟 (管) 等排水设施, 在春融前, 特别是汛前, 应全面进行检查, 雨中必须上路巡查, 及时排除堵塞、疏导水流, 保持水流通畅, 并防止水流集中冲坏路基。暴雨后应进行重点检查, 如有冲刷、损坏, 须及时修理加固, 如有堵塞应立即清除。

2.3.2 边沟、排水沟和截水沟是排除城郊道路地表水的主要设施, 必须满足使用要求, 并经常保持完好。

沟底应保持不小于0.5%的纵坡, 在平原地区排水有困难的路段, 不宜小于0.3%。边沟内不能种庄稼, 更不能利用边沟做排灌渠道。边沟外边坡也应保持一定的坡度, 以防坍塌, 阻塞边沟。在养管工作中, 要针对现有排水系统不完善的部分逐步加以改进、完善, 充分发挥各种排水设施的功能。

2.3.3 边沟、排水沟和截水沟的淤积物应随时清除疏通, 保持沟内流水畅通, 断面完好。

对沟型断面破损应及时保养或整修恢复。为了便于经常养护维修, 应每隔一定距离或在变坡点及出口处用浆砌块料做成标准沟型断面, 以控制沟底高程和断面尺寸。

2.4 挡土墙、护坡的养护

2.4.1 及时清除挡土墙及护坡上滋生的杂草和树丛以防止损毁构筑物;

墙体及坡面出现裂缝或断缝, 应先做稳定处理, 再进行补缝;圬工和混凝土类挡土墙, 表层出现风化剥落时, 应修复原有保护层。若表层剥落严重影响砌体安全, 可用钢丝网混凝土补强;挡土墙出现严重渗水, 应及时疏通堵塞的泄水孔, 并可增设泄水孔或加做墙后排水设施;挡土墙出现倾斜、鼓肚、滑动及下沉, 应先消除侧压因素, 然后进行加固。

2.4.2 对挡土墙除经常检查其有否损坏外, 每年应在春秋两季进行定期检查。

裂缝、断裂, 可将缝隙凿毛, 清除碎碴和杂物, 然后用水泥砂浆填塞。水泥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的裂缝也可用环氧树脂粘合。挡土墙发生变故时, 可选用下列加固措施:锚固法、套墙加固法、增建支撑墙加固法、原挡土墙损坏严重拆除重建。

2.5 特殊地区的路基养护

2.5.1 盐渍土路基受到雨水或雪水浸湿后, 会出现坍塌、溶陷、路基发软、强度降低等病害, 因此必须使路基的排水系统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2.5.2黄土地区的路基常出现裂缝、剥落、沟槽、坍方、陷穴等病害, 应使用减缓坡面, 种草 (铺草皮) , 抹“草泥”, 并每隔300-400mm打入木楔, 用四合土或石料加固等方法进行治理。

2.5.3 泥沼地带的路基常出现沉降、冻胀、弹软、沉陷、滑动等病害, 应使用挑挖排水沟降低水位、提高路基、加固路基等方法进行治理。

3 结语

路基是一种土工构筑物, 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路面的基础。它既要承受荷载, 又要受各种自然条件的严重影响, 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强度, 是保证路面稳定的先决条件。路基的好坏, 将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性能, 从而对道路使用者的行车安全性、舒适性以及行驶速度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对于路基的养护是相当重要的。

摘要:路基作为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受着由路面结构层传递下来的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的作用。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强度, 是保证路面稳定的先决条件。路基质量的好坏, 将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性能, 从而对道路使用者的行车安全性、舒适性以及行驶速度产生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公路路基,养护,管理

参考文献

[1]施雄强.公路路基养护及施工质量管理浅析[J].中国科技博览, 2012 (3) .

[2]唐震.浅谈公路路基养护与维修技术[J].世界家苑, 2011 (8) .

[3]张羽.浅谈公路路基养护[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7) .

公路路基的养护与管理 篇2

山西省平陆县地处晋、秦、豫黄河“金三角”,南临黄河水,北靠中条山,是山西的南大门。辖6镇1区4个乡,223个行政村,24万口人,总面积1173.5平方公里。

平陆县山垣沟滩遍布,地形地貌复杂,矿产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有3195条沟,268座山,71个滩,24条垣,已探明的矿藏达26种,总储量在25亿吨以上。特别是铝土、煤、铁、石膏等品质优、易开采,加工开发前景喜人。

平陆县临河靠山,气候独特,沟多坡多,林广地沃,发展生态经济林条件优越。全县有耕地55万亩,宜林宜牧宜渔面积116万亩,林草覆盖率达到40.8%,各种野生动植物及各贵药材达百余种,果、桃、菜、牧等主导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为生态经济开发和农副产品加工打下了良好基础。

平陆县依山傍水,风光秀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发展旅游事业得天独厚。古有“七贤八景”追寻着尧舜许由、殷商傅说,春秋百里奚,三国周仓的依稀足迹,展示着茅津晚渡、竹林晓钟、砥柱奔涛、中条积翠的怡人景色;今有曹川红叶、龙陡双虹、高峡平湖、冀都桃园、万亩松涛、黄河飞桥,平添了许多感受自然、陶冶情怀的醉人风光。

平陆县虽为山区,但地处三省交界,交通通信便利,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与河南三门峡一河之隔,一桥相连,运三高速公路横贯南北,陇海铁路三门峡站、同浦铁路运城站及正在兴建中的运城机场近在咫尺,前往郑州机场、西安机场也十分方便。加上县上四通八达的国道、省道、乡道油路网和先进的通信手段,形成了少有的投资开发区位优势。

平陆县农村现状:

一是发展果桃牧等主导产业。通过苹果“三改”示范园建设,优种红不软桃发展,畜牧养殖专业村、专业户扶持,使全县种养业初步迈上精品发展之路。

二是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003年新建和修复改造水利工程91处,新增加和改善水地3.5万亩,解决了50个自然村1.49万口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小流域治理、生态环境建设、扶贫、开发等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

三是重视劳务输出。在县委、政府的组织下,先后有2000余名民工赴福建永春、河津鸿田、新疆建设兵团、深圳电子企业打工挣钱,全县外出务工人员累计达1.5万余名,创收4000余万元。

四是减轻农民负担。通过政府出钱为全县20余万亩小麦投保火灾险,降低粮农的生产风险;为全县村级主干投保人身责任险,解除农村基层干部的后顾之忧;大力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免征农业特产税,目前,农民负担的各种税费只有农业税及其附加608.4万元,比改革前的1800万元减少67%,使广大农民的负担大大减轻。

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农村公路的建设是息息相关的,农村公路是农村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不仅方便了农村居民的出行,也促进了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它在交通运输业中日益发挥着特殊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村公路建设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工程质量

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因此,在农村公路建设中,我们始终把工程质量视为公路建设的生命,将工程质量控制贯穿整个建设过程,采取“三个措施”进行加强。一是强化“精细管理”理念。先后出台了建设技术标准及质量管理规定等文件,推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四制”管理,建立健全“政府监督、业主管理、工程监理、企业自检、专群结合”的质量管理体系。二是强化项目督导管理。市处成立了3个督导组分县包干对进度、质量和安全管理逐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三是强化公示监管力度。所有建设项目都明确具体负责人,项目名称、负责人姓名、联系电话均在《濮阳日报》进行公示。并把所有建设项目的建设标准、通达标准及举报电话,向社会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定期对各县(区)的进展情况在《濮阳日报》上进行公示,表扬先进,鞭策落后。

2、管养水平

2008年,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建养并重,协调发展”和“有路必养,养必到位”的指导思想,深化管养体制改革,通过抓机构成立、人员落实、责任明确和考核奖惩,着力加强乡、村管理养护组织体系建设,在建立“责任以县级政府为主体、资金以公共财政为主体、养护以市场机制为主体、监管以交通公路部门为主体”的管养新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制度、措施,加强监督检查,积极开展了创建“文明示范路”、“养护样板乡”、“好路杯”竞赛和今冬明春管养活动等多种形式的竞赛评比活动,使我市农村公路的管养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极大的提升了农村公路服务水平和行业形象。

由于我县是一个地理条件比较复杂山高沟多的地带,受条件限制很多道路只修到村口,形成的“断头路”较多,四级路仅通达到行政村,很多大的自然村还没有通水泥路,两镇相接之间行政村水泥路还没有连接上,导致部分农村公路不能网化,部分群众对此很不满意。

一、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公路总体技术水平不高。由于受土地限制,往往过多的考虑了农田、村庄的限制,农村公路绝大多数顺着原有沙石路或土路修建,因此,在项目建设方案的选择上,一些技术指标不能满足规范要求,部分线路线型较差,“丁字”路口、急弯、陡坡到处可见。同时,道路上还存在一些危桥险涵未能得到同步改造,宽路窄桥或者桥头变线等情况,直接影响建设标准。

2、配套设施不完善。个别镇对实施路肩等配套设施的认识不高,措施不力,一些路段的路肩未达到标准要求、局部宽度不足,有的甚至未上路肩土方。急弯、陡坡、连续下坡、视距不良及横断面发生变化等特殊路段,缺少相关标志和交通安全设施。部分路段绿化缺株,路树砍伐后不能及时补栽,绿化品种单一。道路两侧边沟等农田水利配套跟不上,集镇段没有排水设施。

3、养护队伍总体素质偏低,养护技术水平低下,缺少专业性养护。各镇管养办人员均非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应有的养护知识;一线养护工人由于工资低,年青人不愿意承担该项工作,道路养护责任都落到了道路附近不能外出、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的五六十岁老年人或中年以上妇女身上。由于知识接受能力低,培训难度大,不能很好地进行预防性养护。

4、道路修复困难。由于大量超载、超限车辆涌入农村公路,使农村公路损坏严重,但修复资金无可靠来源,目前,自治区按照农村公路网规划拨付的管养资金,仅能维持正常日常管养,对道路严重损坏的情况,无力进行修复,近年来,主要精力放在了农村公路的建设上,对道路的维修倾注精力不足,导致了道路在使用期间出现局部损坏严重、病害蔓延的情况,给农村公路的管养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二、解决农村牧区公路建设与养护问题的对策

农村公路建设要紧密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和总体要求,坚持规划主导,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的衔接和协调。要在确保完成 “通达”、“通畅”工程建设目标和任务的基础上,根据平陆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农村公路建设实际,从农民迫切需要而又有条件做好的入手,分阶段、有重点地稳步进行,把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最关心的问题解决好,使他们真正得到实惠。

1.统筹规划,实事求是,合理制定农村公路建设方案。

做好“十一五”后期农村公路建设规划调整及项目储备等前期工作,加强联系、搞好沟通,向上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一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立项。要优先安排“断头路”、通往贫困村的扶贫路等,使农村公路真正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二是合理选择建设标准。虽然水泥路面厚度已由自治区规定的15厘米提高到18~20厘米,将路面宽度由3.5米提高到4米,结合实际情况,可采用“以地换地”的方式优化线型结构,提高路面结厚度,或在排水设施较好的道路选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2.努力提高乡村道养护的技术水平。针对养护队伍总体素质偏低,人员老龄化,养护知识缺乏等因素,非常有必要建立一支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养护队伍,需逐步增加资金投入,以吸引更多的人,包括年轻人加入公路管理养护队伍。同时,县交通局和公路站应加强对乡村道养护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采取定期办培训班,主动派工程技术人员送技术下乡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乡村道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增强敬业意识,逐步建立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的乡村公路养护队伍,使有限的养护资金,发挥最大的效能和作用。尽量实现农村公路养护队伍专业、半专业化,利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沿线村民的养护积极性,合理配置公路养护资源,逐步建立科学、高效,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新机制。

3.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农村公路建设以来,县政府为了彻底减轻农牧民负担,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工程建设由市交通局负责组织,缺口资金,政府进行统一筹集,没有向农民群众收取一分钱。随着费税改革,仅靠自治区补资金和当地财政,无法满足道路建设和管护需要,为了使“自治区给补助、地方自筹”的农村牧区公路工作体制得到更有效地运行。今后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除自治区补助、财政拿一点外,要采取镇、村经济里支付一点,一事一议筹集一点,厂矿企业赞助一点,农民自愿捐献一点等多渠道筹集。养护资金除自治区定额补助外,建议各级财政列入预算资金要往年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各镇配套资金按要求及时到位。只有构建长期、稳定的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资金筹措机制,资金有稳定的来源和保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难的问题。

4.交通部门要加强行业监督管理力度。交通主管部门要当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认真履行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责,加强对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养护的监督管理,确保全市农村牧区公路“又好又快”的发展。一是严肃执行计划,认真履行建设程序,严把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市场准入关。严格履行项目立项、招投标、施工(过程)和交竣工验收等各项管理程序;严把工程建设规模和技术标准关;严格控制市场准入关,加强资格预审,继续推行“广泛参与、底价中标、垫资施工、验收付款”的模式。二是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主要是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管理,包括材料试验检测、工序交接交验,监理、施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等。通过不定期对重点部位、问题部位的监督检查,把好工艺质量关。同时,为基层单位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把好质量关。三是严格履行交竣工验收程序。未达到交竣工标准的工程不做验收,不许交付使用,把好验收关。

总之,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养护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农村公路建设要保持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只要各级政府部门领导重视、大力支持,交通行业主管部门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基层乡镇和行政村尽职尽责,大力推广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就一定能促进农村公路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我国农村公路养护现状

在通村公路“以奖代补”政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推动下,我国农村公路建设迅速发展,路面等级和通达能力不断提高,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逐步形成,为解决农村的“三农问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也为建设小康社会的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农村公路使用频率增加,路面损坏严重。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不力,造成农村公路交通状况远不能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当前农村公路养护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硬化路面断、裂现象严重;路况下降,部分路段存在难以通行甚至中断交通状况;安全标识标志、附属工程不完善等。农村公路养护主体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养护资金缺少稳定渠道等问题,使农村公路处于“无人管、没钱养”的境地。在相当多的一些地区,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已经是按每户人口数筹集,要再筹集用于公路的日常养护的资金就非常困难了。暴雨等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过后,塌方的清理,挡墙、涵洞、路肩、边沟的修复等等,都需要大量资金。维护与管理经费后继乏力、力不从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八条规定“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管理体制,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和“民工建勤”的取消,乡村两级失去了养护乡村道路的财力和能力,形成了事实上的乡村道路养护管理责任主体缺失。公路管理部门目前只能基本满足主要干线公路,无力将农村公路管理工作纳入统一管理。因此,以现有的工程技术人员、路政管理人员的配置和数量,很难对农村公路实行统一管理。基于我国农村公路养护现状分析,为加强我国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充分发挥农村公路的效益,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迫在眉睫。

二、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措施

1、要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必须建立相关的管理体制,完善相应的责任机制。公路管理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各级责任,拟定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评定标准,和与之配套的奖惩机制,并逐级签订公路养护责任书,明确养护管理人员管养的路段、养护质量要求、责任、工资等。负责相应地段的交通协管员要定期对各线的养护质量进行检查考核,并按奖惩机制予以兑现,以促使管理措施到位。县级公路管理部门应做好行业管理工作,充当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监护人,着重做好养护质量的考核工作,做好养护资金专款专用的审核工作。

2、要组建农村公路专业养护队伍。农村公路养护是一项长期性、连续性的工作,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农民养护工队伍,落实日常养护人员,明确责任,确保有路必养。农民是农村公路的直接受益者,将农民放到农村公路建、养、管的主体地位,县级公路管理部门应做好交通协管员、养护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指导培训及协调管理工作,实行民路民建、民养、民管、民享,有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也有益于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3、要拓宽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要对农村公路实行有效的养护管理,保障养护资金是关键。一方面,县(区、市)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筹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指导和督察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并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纳入工作考核目标。另一方面,拓宽筹资渠道,扩大融资方式。可采用县级财政安排一点、联村单位筹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各类企业帮一点、沿线群众挤一点的灵活多样的方式筹措资金。

三、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建议

公路的养护与管理探析 篇3

【关键词】普通公路;公路养护;公路养护管理お

1. 普通公路养护管理特点

公路养护是指为保持公路经常处于完好状态,防止其使用质量下降,并向公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所进行的作业。公路养护管理特指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后所进行的养护作业管理。公路养护管理具有如下特点:

(1)实施养护作业的强制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四章第三十五条规定:“公路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对公路进行养护,保证公路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2)养护对象的广泛性、全面性。普通公路的养护包括路基、路面、桥涵、绿化、交通工程及沿线附属设施等。

(3)养护作业措施的针对性、机动性与时效性。公路养护的目的在于加强对公路预防性养护的同时,对出现的病害应快速、及时进行修复,使其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养护工艺、操作规程严格按《公路养护技术规范》执行,且在作业区域按《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要求采取安全措施。

(4)养护技术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公路的养护除需要具备机械化、专业化外,还需不断探索和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在养护检测手段上,需具备现代化综合检测设备,养护工作涉及的学科领域比较宽泛,科技含量高、技术工艺复杂。

(5)养护总投入较大、人员素质要求较高。普通公路养护对象自身价值较高,为保持或恢复养护对象使其达到技术标准和必需的服务水平,所需投入较大。直接从事养护工作的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必须对养护对象的技术构成、方案和措施十分熟悉,综合素质要高。

(6)养护管理行为已上升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必须树立服务观念、环保观念。

2. 普通公路养护管理现状

(1)养护管理体制不顺。目前我国普通公路的养护管理大多仍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养护经费依靠上级拨付,资金支付采用拨款方式,不利于社会市场形成,不利于社会融资,这些方面已严重影响了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与管理机制的创新。

(2)养护运行机制落后,“重建轻养”思想严重。对养护管理强制性要求,缺乏足够的认识及有效的法律约束,主要表现为对养护责任事故追究不力,监管不严,处罚过轻;对养护资金投入不足,对科技进步重视不够,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3)缺少统一的养护定额与科学的评判标准。养护经费支出缺乏科学的控制标准、随意性大;养护质量考核仍然沿用过去的“好路率”指标,没有充分考虑其他社会服务因素。

(4)养护机械配套率不足,养护科技含量低。虽然一些地方配备了从国外引进的大功率综合性养护机械,但对机械适应能力差,对机械性能的开发严重不足,使用频率低,设备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大多养护作业仍采用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组织,对国外已有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只处在试验阶段,还没有大规模推广使用。

3. 国外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

国外公路的养护管理,由于国情不同,差异很大,但管理目标却是一致的。这就是要保证公路的高效运营,使巨额建设资金能够及时收回,并不断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外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可以归纳为法制化、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及养护作业方式的机械化等几个方面。按照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及公路公益性商品的属性,这几个方面也应该是我国公路养护管理发展努力的方向。

4. 普通公路养护管理发展对策

4.1养护运行机制改革对策。

养护管理体制是指养护管理权限划分及管理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存在形式。对公路养护管理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为实现我国普通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创新与突破,要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1)顺应普通公路发展趋势和特点,在建立普通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时优先考虑集中统一原则。集中是指领导权的集中,要求必须实施严格的分级管理;统一主要是指对普通公路的养护管理要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评判标准、统一计量定额。

(2)建设专业化的养护队伍。只有人员精干、技术全面、训练有素、机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备的专业化养护队伍,才能完成普通公路的正常养护和突发事件的公路养护提供大量、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为公路交通的发展、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3)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大力培育并开放公路养护市场,真正实现管养分离。实现养护管理用人机制和用工方式走向社会化,公路养护维修要面向建筑市场,通过招标选择施

工队伍,建立养护工程的竞争机制,养护工程实现从计划任务形式向合同管理形式的转变,以适应公路养护工程特点。

(4)建立科学的公路养护技术决策机制和质量评判指标。决策由经验型向专家系统型转变,建立并完善普通公路养护管理数据库,充分发挥“路面管理信息系统”、“桥梁管理信息系统”等的指导作用;养护质量评价标准从“好路率”指标向综合服务指标转变,对普通公路的使用能力与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5)实现养护工程的决策,由经验型向专家系统型的转变,养护质量评价标准从“好路率”指标向综合服务水平指标的转变。建立和完善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数据库,充分发挥路面管理信息系统等的主导作用;采用国际通行的服务类行业星级评价标准,对高等级公路的使用能力与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4.2养护管理技术发展对策。

先进、适用的养护技术,保证了普通公路的正常使用,而规范、科学、高效的管理使普通公路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推广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路面耐久性,延长公路使用寿命。目前,我国公路建设中采用的改性沥青、土工合成材料、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等技术,改善了公路桥梁等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可以达到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实现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3养护管理机械化对策。

养护机械化是公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养护机械化是实现普通公路使用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必须不失时机地抢抓目前我国公路大发展的机遇,立足养护作业机械化、专业化,不断提高公路养护机械的装备率、配套率。

4.4养护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对策。

县乡公路路基路面养护与管理工作 篇4

第一, 总体要求:路基各部分经常保持完整, 达到“六个面, 八条线”的标准要求 (路肩、内边坡、边沟六个面, 路面边缘、路肩边缘、边沟内边缘、边沟外边缘八条线) , 不损坏变形, 经常处于完好状态。第二, 路肩无车辙、坑洼、隆起、沉陷、缺口, 横坡适度, 边线顺适, 表面平整坚实、整洁, 与路面接茬平顺。第三, 边坡稳定坚实, 平顺无冲沟, 坡度符合规定。第四, 排水设施无淤塞、无高草、排水畅通, 保证路基、路面不积水。第五, 路肩的清扫保洁应与路面的保洁工作同时进行, 严禁将杂物堆积在路肩上, 路基上小的堆积物应由道工随时清除出路基以外, 大的堆积物由县局组织清除, 保障路容整洁美观。第六, 路肩应保持适当的横坡, 土路肩或植草坪路肩横坡度不得小于路面横坡度;埋设路缘石的路肩应保持平坡;反坡路肩必须及时整修;路肩积水和淤泥必须在雨后一天内排出和清除干净。第七, 路基边坡坡度应达到1:1.5, 坡面应保持平顺、坚实无冲沟。边坡上的高草应经常修剪, 杂草高度不宜超过15cm且不能高于路肩, 高杆杂草应彻底拔除。第八, 填土路堤因受雨水冲刷, 形成的冲沟和缺口应及时修补拍实, 3d内处治完毕;对较大的路基水毁坍塌应分层填筑夯实, 7d内处治完毕;当路基坍塌危及路面时应积极组织抢修并设立危险标志, 引导车辆和行人安全通过。第九, 对边坡较深、边沟常年积水的路基边坡应采取生物护坡。第十, 对过村庄集镇路段, 应逐步设置排水设施, 路肩部分保持平整, 不得高于路面。第十一, 道工在进行路基整修时, 应同时携带清扫工具, 将路面清扫干净, 集中作业时, 必须设立施工标志。

2路面养护

2.1路面保养和维护的总体要求

路面保养及维护的总体要求, 总体来讲就是要使公路路基得以正常的行驶作业, 确保其使用寿命在规定范围之内, 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如因路面松散、裂缝、拥包等因素而产生的质量问题, 将严重影响公路的使用性能, 同时还将给行车人员带来一定的危险。所以要采取多种方式对其进行养护, 在施工路段设置交通指示牌, 或是标线等。利用养护技术提升路面的整体抗滑能力, 确保其行车安全。

2.2公路路面的小修保养管理

按照县乡公路养护标准及要求进行小面积的路面养护管理作业, 不仅仅要进行实地考察、评定、报告等相关方面的资料收集, 还要认真对每一路段的实际应用情况给予很好的养护计划及实施措施。针对每个月路面的审查情况来制定下月的完成内容及养护要求,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养护作业的顺利实施,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大量的成本, 使得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

2.3沥青路面的养护

沥青路面养护不仅仅要考虑到路面平整度、边坡适度、线性顺直、排水良好等方面的基本养护问题, 还要考虑到季节变化对沥青路面养护的影响。必须遵循“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原则, 采取安全有效的养护措施对路面进行养护。针对沥青路面出现的横向裂缝、纵向裂缝要在其进行养护作业前对其裂缝处进行清理工作, 必须将周边杂物及多余物质清理干净, 然后再使用吹风机进行清扫, 确保裂缝处不能有丝毫杂物及灰尘后, 方可采取灌缝措施对其进行养护维修作业, 这样才能更好地起到养护效果, 确保行车安全。

对于沥青路面的龟裂、麻面、松散等病害要在其使用过程中就分阶段式的进行处理, 尤其是在车流量比较大的公路路段, 要设置专业的公路指示牌或是指示带, 在施工特别明显处要进行栏护, 确保其他没有养护的路段可以正常行驶车辆, 在进行养护时, 要确保路线与其保持平行或是垂直, 喷洒热沥青, 需要注意的是要控制好沥青的温度, 而且要均匀, 最后用碎石机进行碾压即可。

2.4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

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养护方式, 必须针对路面的使用情况进行经常性的预防养护, 实时观察路面的使用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处理, 下面就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进行详细的阐述:

第一, 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的重点之一就是接缝处的养护作业, 通常情况下都是在春季灌缝, 秋季补缝。确保接缝处能够得到很好地修复, 在灌缝完成后可以使用专业的清扫工具及碾压设备对其进行碾压, 使得找平, 这样才能确保行车的舒适。第二, 水泥混凝土路面与基层之间, 常会出现空隙、空洞等现象, 极大的影响了行车安全, 所以可以在施工灌浆作业中进行灌浆孔的布设、清理及压力灌浆作业, 无论是何种养护作业都要在公路路基路面周围设置隔离带, 提醒过往车辆附近周边有路面养护作业施工, 不仅如此, 还能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第三,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实施养护作业时, 周边多数会存有一些杂物或是碎石等, 当车辆行驶其中就会碾压这些杂物, 长期以往就会对路面构成一定的损害, 所以在公路路面进行使用的过程中, 必须确保路面的整洁、干净。

3路面保洁

第一, 总体要求:路面保洁工作要坚持全天候保洁制度, 及时清扫路面杂物、抛撒物等, 清除路肩及绿化平台内垃圾、废弃物。达到路容路貌整洁美观, 使干线公路始终保持畅、沽、绿、美的良好状态。第二, 各单位要成立路面保洁队, 路面保洁队人员划分保洁责任段, 专门负责路面保洁和绿化平台内的杂物清理工作。第三, 无路缘石、无绿化平台的路段路面保沽时, 连同路肩一并横向清扫, 清扫的重点是路面与路肩结合部, 应将路面上的砂石、尘土及杂物全部清扫出路肩以外, 做到路面与路肩整洁、线型清晰。第四, 埋设路缘石的路段清扫的重点是路面与路缘石接合部, 清扫时, 先用扫帚纵向将尘土、树叶等杂物清扫成堆, 然后集中清运, 严禁将尘土堆在路肩上或泄水槽内。第五, 县乡公路在遇到恶劣天气的情况下, 必须要求其养护工作人员上路对其进行巡查, 尤其是冬季积雪路段, 必须采取及时地清雪作业, 对于陡坡, 弯曲处的积雪要格外注意, 这也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点。第六, 在日常养护作业中, 要确保路面的整洁、干净。严禁将清扫的杂物堆弃在道路中央及边坡处, 这样不仅仅会影响行车安全, 还会对路面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路面巡查人员要及时清理路面垃圾, 如砖头、树枝等。

参考文献

[1]蒋俊山, 张金彦.路基施工的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4 (12) .

[2]杨国卿.浅谈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管理[J].甘肃科技纵横, 2003.

[3]朱惠君.高速公路路基设计与施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8.

[4]JTJ033-9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6.

[5]最新公路工程施工要点与通病防止大全[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 2001.

高速公路的养护与管理研究 篇5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

【Abstract】As a large highway traffic facilities, modern high-tech transportation carrier. And general highway has a large difference.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transport operators increasingly demanding high quality highway. To provide a good road with pedestrians,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conservation project. Designed for use in life often remain intact state highway use during routine maintenance work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Brief characteristics of highway maintenance management, conservation technical measures, the daily Disease Treatment Strategies, routine maintenance and other engineering principles to do simple discussion.

【Key words】Highway;Conservation;Management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从1988年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以来,至今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5.36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高速公路里程的日益增加加快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高速公路的不断增加及其科技含量的提高也给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提出了越来越多新的问题。在高速公路使用寿命期限内,随着年限的增加,高速公路在其自身使用功能不断下降的同时各种病害也会日益严重。与高速公路建设已取得的巨大成就及远景目标相比,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却严重滞后,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公路事业高速发展的需要。如何解决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合理和即使的养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采用科学合理的养护技术,以延长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以及减少养护工作的时间,已引起人们的重视。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技术性强、难度大,正确理解和评价高速公路的运营状况和服务水平,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养护维修,不断探索管理新思路,创建安全、舒适、快捷、美观的行车环境,是每位养护管理工作者应积极探索的问题。

2. 高速公路养护的概念与基本要求

2.1 概念。

高速公路养护是指通过管理数据库和有效的道路、桥梁评价预测系统,建立优质高效的机械化养护方式,同时,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以最经济的方式保证路面平整、畅通,各种设施完好,提高高速公路的耐久性和抗灾能力,使高速公路养护维修达到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高机动性的要求,为保持高速公路经常处于完好状态,防止其使用质量下降,并向高速公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所进行的作业,它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采取适当的工程技术措施,坚持日常保养,及时修复,经常保持公路完好、畅通、整洁、美观,延长公路的使用周期。

2.2 基本要求。

高速公路的养护是高速公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公路建成投入运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累计交通的增大,使用性能会逐渐衰减,并出现病害。为了保证高速公路快速、畅通、安全、舒适、景观、环保、经济的使用功能.保持高速公路的原设计状态。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采取合理的养护技术和措施.进行经常性、及时性、长期性、预防性、高质量的养护维修。其目的是能够经常保证公路上的各种工程及设施。如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挡土墙、防护坡、绿化以及护栏、照明、标志、监控设施等处于完好状态。

3.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公路养护管理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高速公路优良服务水平的主要手段之一。

(2)及时发现高速公路不同程度的损坏并有效修复这些损坏,有利于保持高速公路良好的使用状态和服务水平,有利于向使用者提供安全、快捷、舒适、经济、优美的行车环境,有利于树立高速公路的对外形象,最终提高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了解并正确评价养护对象状况及服务水平及时安排日常养护、专项养护及大修保证高速公路良好行车环境。通过养护调查可以建立相应的技术状况数据库,为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提供完整、科学的技术数据,并将数据分析处理后为决策服务。应当指出的是,在高速公路通车初期,许多技术数据及养护资料往往易被管理者忽视,而这些资料对于今后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4)发现并及时弥补由于设计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道路及其设施的先天不足和使用缺陷。一般来说,在高速公路投入使用后,由于建设期的种种原因,在实际使用中往往会出现诸如道路排水、边坡防护、通道设置、标牌处置、建筑物使用功能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只能通过后期的养护维修加以弥补,并逐步形成高速公路较完善的使用及服务功能。endprint

(5)提前预防道路及设施病害的发生,及时治理随时出现的损坏,尽可能延长道路及设施的使用寿命,延缓大修周期,降低运营管理成本。由于高速公路具有高车速、重交通、大流量的特点,因而通过早期养护可以防止微小病害的进一步扩大,使高速公路经常保持原有技术状态和标准。减少或杜绝由于道路及设施维护不当给用户及使用者带来的意外损害,避免为此引发的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4. 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特点

4.1 养护实施的强制性。

由于我国高速公路既是国家基础设施,又具有收费的特性,因此,保证高速公路良好的使用性能和优秀的服务水平,就成了养护管理的首要任务。养护工作的任何懈怠和疏忽不仅会对道路及其设施本身造成潜在危害,也会对高速行车的驾乘人员构成严重生命威胁。因此,高速公路应当是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强制性养护。

4.2 养护对象的广泛性、全面性。

高速公路的养护对象除道路、桥涵、隧道及其沿线附属设施之外,还应当包括交通工程设施,监控、通信、照明设施,绿化、环保、园林设施,棚亭建筑设施,以及各种生活服务设施等等。这些设施的养护和管理几乎涵盖了道桥、建筑、园林、机电、光电、机械、计算机等多种专业,形成了一个内容广泛、互有联系、缺一不可的综合养护体系。

4.3 综合养护成本高、人员素质要求高。

由于高速公路建设标准高、养护范围广、材料选用较精、机械规模及使用比例较大、施工程序复杂,且保护措施较全、现代化设施较多等原因,使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成本要比一般公路高出许多。高速公路的养护投入换来的是道路及设施的长久完好,是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是通行费收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回报。

从事养护的作业人员、管理人员必须对养护对象的技术构成十分熟悉,必须具备高素质。

4.4 养护技术的专业性和复杂性。

高速公路养护除需要具备机械化、专业化技术外,还需要随着养护管理的发展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其中如路面高强修补、桥梁伸缩缝修复、护栏快速更换、通道防渗处理、土工合成材料综合使用等,都是今后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普遍遇到并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同时,在养护检测手段上,也要不断配备现代化设备,以适应高速公路长距离、多点位的快速检测及分析方式。养护工作涉及的学科领域比较宽泛,科技含量高、技术工艺复杂。

4.5 养护作业方式的机动性与时效性。

与一般公路养护相比,高速公路的养护更要求快捷机动、实用高效,养护工艺、操作规程程序性强,养护作业实施时需特别设置交通安全管制区段。

5. 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发展异常迅猛,传统的、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验型养护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其发展要求,目前暴露出的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5.1 养护管理体制不顺。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与一般公路的养护管理一样,大多仍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不能反映高速公路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属性要求;养护经费来源仍采用拔款方式,不能适应高速公路管理企业经营性要求,这些方面已严重影响了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与管理机制的创新。

5.2 养护运行机制落后,“重建轻养”思想严重。

对养护管理强制性要求缺乏足够的认识及有效的法律约束;养护资金投入不足,对科技进步重视不够,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5.3 缺少养护定额与规范。

针对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特点的全国性或地方性统一的养护定额与技术规范尚未出台,养护工程费支出缺乏严格的考量标准,随意性较大;养护质量的考核仍沿用一般公路养护的“好路率”指标,不能满足高速公路全方位养护的客观要求。

5.4 养护机械配套率不足,养护科技含量低。

虽然一些地方,一些高速公路配备了从国外引进的大功率综合性养护机械,但对机械适应能力差,对机械性能的开发严重不足,使用频率低,设备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大多养护作业仍采用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组织,对国外已有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只处在试验阶段,还没有大规模推广使用。

5.5 养护管理人员总体素质普遍偏低。

我国仍处于高速公路的建设发展时期,大量的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投入到高速公路的建设中,从而使养护管理人员中严重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6. 高速公路工程日常养护原则

6.1 坚持预防性养护原则。

高速公路道路、桥梁的预防性养护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道路、桥梁病害高发期即春融、雨季之前,若没有及时实施预防性养护,到了病害高发期往往很难实现及时维修,并且将要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同时也很难取得良好的维修效果。因此,必须加强日常巡查和检测,在道路、桥梁病害的初发时期就开展养护维修,避免病害的进一步扩展,从而实现经济节约和确保养护及时的目标。

6.2 定期开展路面、桥梁检测。

定期开展道路桥梁检测:一是系统收集管段内桥梁技术数据,上报省局建立高速公路桥梁数据库,为桥梁的养护维修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检查确定桥梁各部损坏程度及实际承载力,对桥梁的受损状况作安全性评估,保障高速公路安全畅通。二是了解高速公路路面使用性能状况,对路面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对路面三大指标:弯沉、平整度、车辙与构造深度(摩擦系数)进行全线检测,通过以上这些基础工作对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

6.3 坚持路面、桥梁养护为重点。

桥梁、路面的完好是保证高速公路安全畅通的首要条件。随着高速公路使用年限、交通流量增长。尤其是超限、超载车辆的严重破坏,高速公路桥梁、路面的各类病害大量出现,技术指标急剧下降。甚至产生安全危害,因此必须以桥梁、路面养护为重点。

6.4 确保工程养护的及时性。

由于高速公路具有高速度、大容量的特征,日常养护项目、路面病害维修与防撞护栏维修、绿化等项目要保证及时高效。同时,针对各种突发事件,工程养护部门要建立一套全天候的快速反应机制,制订相应的应急措施,随叫随到、随时抢修,确保高速公路畅通。

6.5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确保无责任性事故。

由于养护作业多是在通行状态下实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必须加强安全教育,重视安全生产。养护人员需着装上路作业;路上施工时摆放交通安全标牌及设施;施工作业车辆应有安全警示标志等,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

7. 结语

高速公路的作用及特点决定了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如何搞好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是摆在公路管理部门及经营企业面前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正确树立“公路建设是发展,公路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更为重要的发展”

的观点,是我们从事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按照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为满足高速公路的使用公益性,及其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属性,我们必须从公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研究现代化公路养护管理对策,深化改革现行公路养护体制与运行机制,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公路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的新路。

参考文献

[1] 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073-96).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2] 许永明主编.公路养护与管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3] 贾松涛 刘 洋.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浅谈.辽宁交通科技.

公路路基的养护与管理 篇6

1 公路工程路基养护基本要求

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是保障路面平整度和强度的重要条件, 要保证公路工程路劲强度和稳定性, 不但要优化施工设计、控制好施工质量, 还要做好路基养护, 路基的养护应满足以下三项基本要求: (1) 保障路面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2) 保障路基具有良好的刚度、强度; (3) 保障路基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

公路工程路基的养护包括对路基各个组成部分 (包括路肩、边坡、排水系统、防护物) 的日常养护。

2 公路工程路基日常养护对策

2.1 对路肩结构的养护

公路的路肩虽然不承受太大的压力, 但由于路面中间会承受非常大的压力, 路肩间接地会承受一些剪切力。正确合理的对路肩进行保护, 能够有效的防止路面不受损伤, 因为公路上行车时有时会遇到一些突发的问题, 这时如果不能驶出公路, 那么就得临时停在路肩上, 这样不至于影响交通, 这就要求路肩的质量要保证。再有就是路肩通常都会设置一些排水口, 只有很好的保养, 才能保证雨季时水会通过路肩上的排水口正常流走, 降低路面的积水量, 排除公路行车的安全隐患。

2.2 对边坡结构的养护

边坡是在路的两侧堆砌的具有一定角度的斜坡, 这样做可以使路面更加的牢固耐用, 保护路面能够承受更多的压力。路边坡面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一定要选择是有丰富经验的施工单位进行设计, 施工时一定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施工。后续的保养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路边坡度的养护一定要细致, 一定要做好日常检查工作, 制定好详细的检查计划, 加大巡查力度, 发现问题, 及时整改。边坡的养护, 要结合路周围的地质情况进行, 比如在路边坡的周围是否有水流经过、是否有防风树林或者其他的植被等, 这些外界因素都要考虑, 在实际中这些因素都会对边坡造成影响。

在石质路堑边坡的养护过程中, 对边坡坡面岩石、边坡危岩和浮石的养护要着重进行, 养护时可采取抹面、喷浆、勾缝、锚固等措施处理这些问题。此外, 土质路堑边坡的养护要根据其特殊的地质条件, 可使用种草、栽灌木丛、篱格填石、投放石片笼等手段抑制缺口、冲沟、沉陷等现象的发生。

2.3 对排水工程的养护

做好路面的排水对整个路面养护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设计路面的排水时要对路面的周围情况和所处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考察, 取样进行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排水计划, 绘制出排水管道图纸。施工和后续的检查时一定要确保排水系统能够顺利的排水, 一旦发现有水路堵塞的地方, 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雨季的检查更是重要的, 如果做不好排水的养护工作, 就会直接影响到路面的质量以及路面的交通情况。

2.4 对防护工程的养护

2.4.1 坡面防护工程养护

(1) 植物防护即在坡面种草、植树、铺草皮以达到防护作用, 广泛适用于适宜植物生长的土质边坡, 植物防护操作简单、效果理想, 能够显著地减缓水流, 起到固结坡面土层的作用; (2) 坡面的处理, 软质的岩石和破碎岩石很容易被风化, 路堑边坡因此被破坏, 在运用植树防护受到条件限制的情况下, 可以运用抹面、喷浆、勾缝、灌浆和嵌补等方式处理, 确保路基质量的稳定性; (3) 护面墙, 该墙适用于边坡较陡的路况, 在比较容易引起风化的路堑边坡上设置, 一般不承受墙体后土体的侧压力, 所防护的岩面边坡应无滑动或滑坍现象发生, 路堑应符合于边坡稳定的要求。

2.4.2 有关冲刷防护工程养护

水流对路基或者是路面的冲刷力是非常大的, 采用合理的方法阻止水流的冲刷可以更好的保护路面或者是桥梁, 延长路或者桥梁的使用寿命。对路面的防护主要是采取对路的两侧坡面进行加固, 可以在路的两侧面用石头堆砌, 再用水泥进行勾缝, 这样就可以加固坡面, 有效防止水流冲刷。还有就是可以将冲刷路面的河流进行分流, 以减轻水流的冲击力。一些地方还在路的两侧种上树木, 用来抵御水流的冲击。

2.4.3 关于挡土墙的养护

挡土墙的日常养护措施有保持日常养护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定期检查, 一般在春季和秋季进行, 北方冰冻严重的地区要高度重视对冰冻融化后墙身及基础的检查, 同时, 还要检查冰冻前所实施的防护措施所产生的效果, 此外, 在气候异常, 地震、重型车辆通过后, 要进行详细的检查, 如果发现裂缝、断缝、倾斜、鼓肚、滑动、下沉、表面风化、泻水孔堵塞、墙后积水等诸多问题, 要及时分析发生的原因, 对其情况的变化要随时观察, 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并对工作情况做出详细的记录, 以便作为技术档案备查。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建筑行业也得到飞速发展, 国家对于建筑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越来越重视, 公路建设也得到重视, 公路质量的好坏, 与公路路基质量的好坏有直接关系, 在机械化日益发展的今天, 如何做好公路路基的养护, 保证路基质量安全, 对于公路建设科技工作者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我们必须不断的钻研, 结合公路建设实际情况, 做好路基养护工作, 以保证交通运输安全。

摘要:公路路基养护对于公路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提高路基养护要求, 按标准实施养护, 对于公路交通运输安全有着重要的保障, 且能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文章主要分析了公路路基养护的基本要求, 并简单分析了日常养护对策, 希望与同行业工作学者共勉。

关键词:公路工程,养护要求,日常养护,对策

参考文献

[1]王志宏.高等级公路路基、路面的有效养护策略[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 2012, (10) :34.

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检测与养护 篇7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检测,养护

随着高速公路事业快速的发展, 公路运输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公路交通事业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问题, 特别是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问题。为了减少高速公路病害的发生, 确保车辆正常运行, 需要我们对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进行控制。因此, 病害检测和预防性养护工作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 本文就对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检测和养护相关的内容进行了论述。

一、路基路面病害原因

1. 不均匀沉降

已竣工或已经完成填土筑路的道路对外开通后, 其中一些路面会产生不均匀现象, 最终使路面出现波浪式的不平整问题。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未填土筑路之前, 地基处于平衡状态;填土筑路之后, 地基受机械设备动静荷载的影响产生固结形变, 直至新的平衡点出现。这里, 固结形变的大小筑路填土高度与内部不同层压缩系数相关。填土路堤地基具有横向承载力不均匀的特性, 容易使两侧地基的承载力变小, 中间的承载力变大, 进而使路堤产生不均匀沉降。路基和路面被分开, 在路面上形成较大的纵向分裂。

软土基层也会引起路面的不均匀沉降, 并使路面纵断面产生大的变形。出现这种问题一般是因工期短, 在软基未完全固结沉降情况下就铺设沥青路面, 由复合地基处理深度和置换率变小而引起的。

2. 结构破坏

路面结构遭到破坏后, 一般会使路面出现网裂。具体来说, 当路面结构承载力与行车承载力发生冲突时, 路面会遭到结构性整体破坏, 使路面轮迹带出现裂缝。如果破坏持续下去, 会逐渐形成纵向网裂变带, 这类危害属于松散类危害。造成结构性破坏的原因有三种:一种是下雨时, 雨水会透过沥青混凝土表面较大的缝隙, 因混凝土结构较为严实, 在未进入下一个层面时, 表面上的水就会对地面产生破坏并在表面留有圆形坑洞;第二种是雨水通过沥青混凝土表面渗入中层, 中层水在来不及渗入下一层时, 一部分会滞留于中层面, 而中层面又往往是混凝土强度较弱的地带, 一旦渗入便会使沥青剥落, 甚至使混凝土松散最终路面车道底轮迹带产生网裂形变或产生明显的辙槽;第三种是雨水通过地面渗入中层面再渗入低层面, 但需要注意的是基地底面是否粘接防水层。如果有滞留在低层面的水, 则会使沥青混凝土的强度变弱, 出现和第二种原因一样的情况。如果基底底面没有防水层, 滞留在基层顶面的水在来往车辆负荷作用下也会产生水压力, 使使底面产生网裂变形。严重时会使路面会产生坑洞, 底部碎石被甩出, 造成坑内存水的情况。

3. 流动性车辙

车辙、拥包等流动性变形损害会导致公路车辆渠道化后出现病害, 出现这种危害的原因是我国沥青路面结构多数是由半刚性基层和沥青和料构成的, 路面在高温情况下劲度模量会逐渐降低。当抗剪变形能力无法抵抗超载和重载车作用下的剪应力时, 车载情况较差, 从而产生流动性车辙。

二、检测和养护处理技术

1. 检测技术

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 不同种类的路基路面病害也随之出现, 路况检测手段也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公路养护管理需要定期和不定期的对路面状况进行检测, 以便及时为公路养护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毕竟及时发现公路危害, 可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相应的养护处理, 从而降低公路养护的成本, 延长公路使用的年限。传统的病害检测方法是通过随机的选点、钻孔取样, 在室内分析处理相关数据, 从中获取深度、强度、厚实度、含水量等工程参数, 并将相应数据提供给公路建设企业和养护单位。这种方法较直观、可靠, 能直接反映出某些物质特性。但是其偶然性相对较大、代价较高、代表性差和效率低, 无法满足路面检测需求。若想更好地满足高速公路病害检测的需求, 就需要用先进的技术对路基路面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

无损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在高速公路路面路基检测上的应用, 为路基路面检测带来了新的生机。无损检测技术具有快速、无损、连续、高精度、高分辨率和实时成像等优势, 可以在快速精确地检测路面厚度的基础上, 探测到道路结构层的病害, 对道路的维护和保养有促进作用。要想使无损检测技术获得更多的数据并对数据信号进行处理, 则需要合理的选择使用无损检测技术。因此, 我们需要对这一技术进行进一步研究。

2. 养护处理技术

路基路面病害经过检测得出数据后, 还需要以此为依据进行养护处理。传统的养护方式是在公路出现病害以后进行处理, 这样会加重道路维护的负担。而新的养护方式是在原有养护方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可以将其称为预防式养护。预防式养护是在合理的时间内对合适的公路进行正确的养护, 也就是在未发生公路病害或未发现造成公路病害因素之前对公路进行定期维护。这样不仅能节约公路维护成本, 也会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但是这种预防性公路养护方式在实际中应用的时间并不长, 理论和具体实行方法仍主要依赖于过往的工程经验。我们仍需要对预防性养护进行进一步分析, 以满足现代化公路路基路面病害处理的需求。

3. 预防性养护

预防性养护应针对不同的季节、不同的设施采取不同的养护措施, 水害是高速公路主要病害之一。在进行预防性养护中, 抓住排水和防护是非常重要的。在实施过程中, 除了要做好排水和常规性的病害处理外, 还要掌握处治裂缝封缝、雾封层、碎石封层、稀浆封层、微表处、薄层罩面、再生系统等预防性养护关键技术。其中, 雾封层、稀浆封层、微表处等三种技术应用较广。所谓雾封层技术, 就是将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以雾状喷洒在沥青路面上, 封闭路面孔隙、微裂缝、修复路面老化。它主要适用于原路面基层和横断面良好, 轻度纵、横向裂缝中。稀浆封层技术就是采用机械设备, 将乳化沥青、粗细集料、填料、水和添加剂等按照设计配比拌和成稀浆混合料摊铺到原路面上, 继而形成薄层。微表处技术是解决轻度车辙问题的一种技术, 它可以提高路面的抗滑能力, 阻止水分下渗、防止路面的老化与松散, 从而有效地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三、结语

综上所述, 高速公路面路基病害问题对公路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如果不及时对这些病害进行预测和养护处理, 不仅会影响车辆正常通行, 也会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损失。上文虽在路基路面病害基础上提出了用现代化检测技术和养护技术对路基路面危害进行控制, 但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 需要我们进一步对高速公路路基路面危害检测与养护方面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许君臣.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防治对策研究与PMS系统的建立[D].科技与生活, 2010 (03) .

[2]黄永强.高速公路路基沉降及路面动力特性研究[J].中南大学, 2010 (05) .

公路路基的病害分析以及养护方法 篇8

随着时间的推移, 各种不利因素的叠加, 公路路基经常出现各种病害, 对公路路面等构筑物造成影响, 给行车带来安全隐患。要做好公路路基的养护工作, 首先要对公路路基病害产生原因进行具体分析。

1 公路路基的病害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

公路路基的病害表现主要有:一是路基沉降。路基的整体或局部沉降是路基病害的重要表现。二是路基开裂。路基的纵向或横向开裂是路基病害的常见现象之一。三是路基边坡的危害。路基横向的轻微或严重滑动是路基边坡病害的表现之一。四是路基水毁。路基水毁的情况是比较常见的路基病害。五是路基冻胀、翻浆。这是季节性冻土或多年冻土地区所特有的路基病害, 是由于极端恶劣气候 (例如极低温、雪害) 等长时间反复作用造成的, 这也是笔者工作的格尔木公路总段常见的公路病害之一。

由于公路路基长时间的承受挤压, 并受到外围各种气候, 特别是类似我国北部高原地区极端气候 (高寒干旱、温差变化大等) , 更容易引发路基沉降、冻胀、翻浆等较难治理的公路病害, 再加上西部地区公路养护力量投入不足, 养护任务较重, 给该地区的公路养护带来严峻挑战。在进行公路养护时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消除各类路基病害, 以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好的效果。1) 产生路基沉降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例如路基底部比较软弱而施工时又未作处理、路基底部填土高度不同导致支撑地基的底部材料不同、经常性的恶劣气候天气 (降雨、积雪、冰冻) 影响、施工时对路基基体碾压不到位等的影响, 公路路基会产生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沉降, 地基沉降是地基病害的主要特征。2) 引起路基开裂的原因也比较多, 其中主要包括部分路基沉降导致相连部分的开裂、路基混泥土或是填料施工质量差、预防热胀冷缩措施不到位以及公路施工达不到承载力设计水平导致路基承载过重等等原因。3) 引起公路路基冻胀、翻浆的原因都是因为使用冻胀性土的路基, 在冬季极端负气温状态下, 水分聚集结冰, 使得路面隆起、开裂、折断形成冻胀现象, 随着春季气温回升, 路基中冰层解冻形成水流失, 公路强度急剧降低, 经过车流挤压, 就形成了翻浆现象。4) 公路路基水毁主要和地基地段地质条件、水文气候以及路基施工设计相关, 例如泥石流、洪水等引发地基长时间的水浸或瞬间冲击造成路基病害。

2 路基病害的预防保养方法

公路路基病害对公路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一是它直接威胁到公路安全, 由于缺少路基的保护, 沿着路基的公路路面容易发生沉陷, 给行车造成安全隐患;二是作为公路的组成部分, 路基病害会影响到公路路面本身的稳固, 缩短公路使用寿命, 造成经济损失。所以, 采取一定措施, 预防路基病害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2.1 做好路基施工前的调查, 设计科学合理的路基施工方案

由于公路一般里程较长, 经过的地段地质、土壤、气候经常会有较大的差别, 需要设计人员实地考察, 设计针对性强的方案, 对一些特殊路基段更需要制定详细、科学的施工方案。1) 容易引发路基沉降的地质, 就应该考虑换土、铺设土工布、使用水泥底等处理措施, 对于冻胀性土路段路基要充分做好预防冻胀、翻浆措施;2) 在起伏不定的路基段, 就必须对路基底部的填土质量进行严格监管, 一是要确保路基最小填筑高度, 避免地面水等的不良影响, 二是当路基填筑高度因客观条件限制达不到规范要求时, 必须采取相应措施, 可以换填透水性强材料设置隔离层或者加修渗水沟达到防止路基水毁的目的;3) 对于路基填料的质量尽量明确, 例如对于不同填筑高度填料的最小强度、最大粒径严格要求, 并坚决杜绝种植土、腐殖土甚至淤泥用于路基填料;4) 二级公路必须要做好综合的排水设计, 一是要因地制宜、整体规划、综合考虑做好路基纵横项的排水设计, 二是要与警示桩、防撞墙等结合, 避免排水设施遭到破坏;5) 容易发生冻胀、翻浆的冻胀土路段, 一是要选择经过干燥地段, 并尽量抬高路基填土高度, 做好排水设计。二是还需按容许冻胀要求进行设计复核。

2.2 加强施工全过程监管, 做好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

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方案、流程等施工, 并对路基施工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查。对于不合格的必须及时整改、返工, 实事求是保证每一工序的质量, 强化当事人的质量责任意识。

3 路基养护的日常保养和病害整治方法

做好路基病害的预防措施能最大限度的减少病害的发生, 对于已经发生的路基病害就必须采取一定的科学方法尽量降低危害, 路基养护的目的就是要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 维护路基的稳固性能, 保障车辆安全无碍通行。

3.1 路基的日常养护

路基日常养护的重要内容是观察路基的变形情况, 及时发现病害征兆, 做好一般性措施防止病害的扩大化, 日常巡视的内容还包括对路基周边环境的检查, 避免因为环境恶化造成路基病害发生。对于气候环境变化剧烈的地区, 注意气候变化对路基的影响, 做好数据的整理分析工作, 寻找规律, 以便在灾害天气来临时做好充足准备工作。

3.2 路基的病害整治

1) 路基病害整治的重点内容是防水、排水和治水工作。由于地形、气候等的不可预测性, 水是冻胀土路段路基形成冻胀、翻浆的重要条件, 所以在日常的疏通、补修等保养措施无效的情形下, 就必须进行整治。例如对排水系统进行重新设计, 针对大降雨量、泥石流、翻浆等情况提升路基防水水平。2) 采取先进手段整治路基病害。例如对于设计平台还无法阻止滑坡的情况下, 可以采取抗滑桩设计整治滑坡, 施工既简单有方便, 而且不会对边坡的稳固性产生不利影响。对于路基翻浆采取在路基底部铺设土工织布可以取得较好的整治效果。

4 结语

作为公路养护的重要内容, 综合考虑各类因素的影响, 做好路基养护工作是每一个公路养护者的责任和义务。在养护工作的实践中, 要坚持“预防为主、养治结合”的原则, 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做好公路路基的养护工作。

摘要:二级公路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国家经济活动向纵深发展, 运输量的持续增加给公路养护工作带来挑战。本文重点分析了公路路基病害的类型、表现并就如何预防、整治常见路基病害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二级公路,路基,病害分析,养护方法

参考文献

[1]石宾.几种路基病害的预防与治理.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8.

[2]吕东.浅谈路基滑坡崩塌落石的养护措施.现代企业文化, 2009.

公路路基养护现状分析 篇9

路基是路面结构的基础, 路基病害与路面病害的产生和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目前国内在城市道路维修处理上, 多是对路面进行翻修, 而轻视路基, 导致路基问题无法得到彻底解决。在一定程度上, 路基养护比路面养护更加重要, 难度也更大[2]。而在路基养护方面, 现阶段缺少专门针对路基养护设计的标准规范, 鉴于此, 对全国公路路基养护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可为路基养护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

1 调查方法设计

为了了解全国各地在公路路基养护管理、路基养护技术方面的工作现状以及有关路基养护的问题及建议, 交通部对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 (局、委) 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了调查。问卷从路基养护管理现状、路基病害分类、路基检测方法和路基养护维修技术四个方面对全国路基养护状况进行了汇总分析。总共收回有效问卷189份。问卷调查回复的省份有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浙江、安徽、福建、广东、湖北、广西、重庆、海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河南, 共计21个省份。涵盖了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等地区, 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2 路基养护现状

2.1 路基养护管理现状

我国大部分地区对路基养护工程分类没有单独的分类方法, 大多借鉴路面维修分类方式进行分类, 即分为日常养护、小修、中修、大修。路基养护工程的分类尚未有统一的标准, 需寻求科学合理的分类方法。

路基养护资金来源如图1所示, 目前主要为专项养护资金, 少数含在路面养护中, 且所占比例均在10%以下。

调查表明, 路基养护资金所占比例较小, 建议路基养护资金宜根据维修养护计划单列资金。多数地区根据区域特征制定了相应的路基养护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 强调了养护警示标志建设及交通分流工作的重要性。

道路路基技术状况评定目前主要依据《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进行划分, 仅广东省制定了《路堑边坡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目前还处在验证期, 缺乏适用于公路路基的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关于公路路基预防性养护, 各地区管理部门普遍较为重视, 预防性养护理念的贯彻情况如图2所示。48.2%的城市道路路基养护以防治结合为主, 有29.2%的地区在路基出现病害后才采取加固措施。

2.2 路基病害分类

根据养护工作量排序, 可以将路基养护对象分为排水构筑物、填方路基、路堑边坡、支挡构筑物及特殊路基。各种病害类型所占比例如图3所示。

其中, 各养护对象的病害形式为:

(1) 路基排水构筑物病害的主要形式按照发生比例为淤塞、破损、积水病害。

(2) 填方路基主要病害形式按照出现的比例为桥头跳车、路基沉陷、路基边坡滑移、路基强度不足、冻胀和翻浆。

(3) 路堑边坡主要病害形式按照出现的比例为坡面冲刷、滑坡、坍塌、剥落和泥石流。

(4) 支挡构筑物主要病害形式按照出现的比例为构筑物破损、泄水孔堵塞、沉陷、倾斜和滑移。

(5) 特殊土路基类型较多, 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5]。

2.3 路基检测方法

约60%地区制定了路基养护评定方法及检测指标, 但标准和要求并不统一, 城市道路路基常规检测频率差异较大, 如图4所示, 路基常规检测频率最高的可达每月1次, 而最低可达每年1次。

关于路基及其附属构筑物检测方法, 主要检测方法为日常巡查、位移观测, 采用钻探取芯、现场CBR、路基回弹模量和地质雷达的很少。检测方法尚无统一的关键性指标。

2.4 路基养护维修技术

排水构筑物主要养护技术为清理杂草、疏通沟槽和砌筑衬砌。同时, 早期城市道路技术等级低, 许多道路无排水边沟, 水损害对路基影响较大, 特别是过村镇路段排水非常困难, 可采取蒸发池、浅碟式水槽等设施进行排水。

路基沉降维修技术主要采取灌浆法和换填法。另外, 调查问卷显示, 对于普遍存在的桥头跳车现象, 通常选择注浆、铣刨重铺、加厚路面的方法进行处治。

路基边坡养护的主要维修技术, 因路基高度普遍较低, 主要采取较为经济的植物护坡、挡土墙等技术。另有地区提出可采取“树根桩+坡面灌浆”、坡脚设置片石混凝土矮墙等技术进行加固。对于沿湖和沟渠路段的路基边坡滑移现象, 可采取打木桩、抛石、回填矿渣等方法。

路堑边坡在山区城市道路中普遍存在, 主要养护维修技术包括挂网喷浆、卸荷减载、柔性防护网等技术, 如图5所示。

关于支挡构筑物养护维修技术, 主要采取的方法大多均为支挡法、注浆法、锚固法和加筋法, 其中支挡法主要指打设抗滑桩、加设临时支撑等技术。

3 路基养护存在问题及建议

各地区对道路路基养护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多地区反映路基养护资金投入不足。大多数挡土墙的泄水孔无法正常排水, 在运营期堵塞严重。城市道路路基养护需要大力研发和推广新材料、新工艺。在实际养护工作中, 由于防治责任主体不明确, 热力管道、通讯管道、输油管道和燃气管道等的铺设会导致重复开挖路基, 导致路基养护工作责任无法落实, 应加强路基安全责任监管。

4 结语

通过调研问卷分析, 总结全国道路路基养护工作现状结论如下:

(1) 城市道路路基养护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配套资金尚无有效保障。

(2) 缺乏明确的路基养护作业的内容以及路基养护设计的相关规定, 无法指导预定养护目标下的路基养护的实施, 技术层面与管理层面难以有效衔接。

(3) 道路路基病害分类已经基本成熟, 需要进一步贯彻预防性养护理念。

(4) 道路路基检测体系尚不完善, 缺乏统一有效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指标。

(5) 路基养护维修技术应因地制宜, 采用较经济简便的加固措施。

(6) 我国急需出台路基养护维修方面的相关规范填补路基养护标准的空白。

参考文献

[1]刘巍, 李胜利.浅谈道路路基养护[J].城市建设, 2013 (8) .

[2]谢双荃.浅谈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规划设计[J].建材与装饰, 2013 (7) :39-40.

[3]JTGH10-2009, 公路养护技术规范[S].

[4]JTGH20-2007,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S].

[5]傅晓刚.道路软土地区路基养护体系的完善探析[J].交通标准化, 2012 (21) :31-33.

[6]倪红珍, 王立业.浅谈袖阀管式静压注浆工艺在路基养护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3 (29) .

[7]陈红亮, 许多红, 张楠楠等.公路路基病害预防及养护维修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3) :233-233.

[8]颜可珍, 张邹.高等级公路养护质量评价方法[J].广西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37 (4) :731-736.

[9]虞卫国, 房建宏.盐渍土道路翻浆机理与防治措施[J].路基工程, 2013 (5) :35-38, 43.

高速公路养护与管理 篇10

一、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基本概念介绍

高速公路养护是指通过管理数据库和有效的道路、桥梁评价预测系统,建立优质高效的机械化养护方式。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以最经济的方式保证路面平整、畅通,设施完好,提高高速公路的耐久性和畅通性。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采取适当的工程技术措施,坚持日常保养,及时修复,保持公路完好、畅通,延长使用期限。

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在整个公路管理中地位比较很重要。高速公路随着累计交通量的增大,使用性能会逐渐衰减,并出现病害。为了保证高速公路尽可能实现所有的使用功能,达到设计能力状态需要采取合理的养护技术和措施,进行高质量的养护管理,保证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挡土墙、防护坡、绿化以及护栏、照明、标志、监控设施等处于完好及工作状态。

二、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

养护管理工作实施的强制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公路建设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这说明在我国高速公路是国家的基础设施。因此,保证高速公路良好的使用性能和优秀的服务水平,就成了公路管理部门的养护管理工作重点。任何工作的懈怠和疏忽将会对道路及其设施造成潜在危害,也会对使用道路的驾乘人员构成威胁。综上,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是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强制性工作。

养护管理对象的广泛性、全面性。高速公路的养护对象除道路、桥涵、隧道及其沿线附属设施之外,还包括交通工程设施,监控、通信、照明设施,绿化、环保、园林设施,棚亭建筑设施,以及各种生活服务设施等,形成了一个以高速公路为中心的沿线及后勤服务设施大集合,内容广泛、互有联系、缺一不可,对象全面广泛。

养护管理技术的专业性和复杂性。高速公路养护除需要具备机械化、专业化技术外,还需要随着养护管理的发展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比如路面高强修补、桥梁伸缩缝修复、护栏快速更换、通道防渗处理、土工合成材料综合使用等。养护检测手段也配备现代化设备,以适应高速公路长距离、多点位的快速检测及分析方式。养护管理工作涉及的学科领域比较宽泛,科技含量高、技术工艺复杂。

养护管理成本高。高速公路建设标准的内在要求决定了养护成本高的现状,养护管理设施范围广、材料要求严格、机械化程度高、施工程序复杂、施工人员需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等,都是提高成本的重要原因。

养护管理工作区域与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要求快捷机动、实用高效,养护工艺、操作规程程序性强,养护管理作业实施时需设置交通安全管制。是根据需要而进行的补充性养护管理,造成工作区域和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

三、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发展方向

按照集中统一的原则,优化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体制。应顺应高速公路的特点要求,按照集中统一的原则建立新的工作体制。集中是指领导权的集中,要求严格养护等级管理。统一是指对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要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调度。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培育并开放养护管理市场,实现管养分离。该文原载于中國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65期2014年第33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养护管理用人机制和用工方式面向社会,通过招标选择专业化强、工作效率高的施工队伍,建立养护管理工作的竞争机制,实现从计划任务形式向合同管理形式的转变。

逐步提升养护管理队伍的专业化。这里的专业化一是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和技能,二是指工作程序的专业化。只有人员精干、技术全面、训练有素、机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备的专业化养护队伍,才能完成高速公路各种突发事故的抢修工作。工作程序上实现决策由经验型向专家型的转变,养护质量评价标准实现综合服务水平指标的全面提升。建立和完善养护管理数据库,充分发挥路面管理信息系统(PMS)、桥梁管理信息系统(BMS)及养护维修工程专家决策系统的主导作用,对高等级公路的使用能力与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强化政府对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引导和监管。明确高速公路投资单位或经营公司只有在依法履行了养护、维修义务和责任的前提下,才具有合法的收费及经营的权力。养护的强制性通过各级交通主管部门来实施或委托实施,政府应组织制定相应的养护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和规范,实行社会监理、政府监督,采用法律与经济手段进行约束。

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的使用国外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延长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加强科学技术的使用率和推动作用,利用高科技检测技术促进工程质量监测和公路养护智能化的发展。通过高精度传感器、雷达技术、RS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实现人工检测向自动化检测发展,由破损类检测向无损检测技术发展,使公路质量的检测、评估和病害分析更加快捷,使公路养护更加合理经济。

四、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为使高速公路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做好以下工作。

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提升养护管理信息化、机械化水平,并在工作中合理运用信息管理系统、 养护机械设备,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养护职工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养护队伍。加强对职工进行教育和培训,增强养护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及责任意识,达到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工作要求。

在日常养护工作中多了解、多总结,在实际工作中掌握系统、全面的养护状况,为养护工作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

尽快制定和完善高速公路有关养护管理规范和管理办法,使养护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加强养护体制内部改革,理顺关系,提高工作效率。

发展高速公路,必须坚持建、管、养并重原则,不能因等级高、质量好而放松正常养护管理。实践证明,只有科学、严格的养护管理,才能提高高速公路的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

公路路基的养护与管理 篇11

伴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 农村公路的建设也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增长, 公路通车历程不断增加。近年来, 甘肃省不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 进一步提高了乡镇和建制村通畅率, 路况质量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农村地区交通状况得到较大改善。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了保障我省农村地区的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 必须要重视和深入研究农村公路的养护及管理工作, 通过体制改革、技术提升等方式, 不断充实农村公路的养护力量, 贯彻“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养护方针, 保障农村公路的良好、通畅。

1 病害一:路基沉降

1.1 路基沉降的原因

路基沉降是指道路的基础由于受到外界的力或是自身的重力作用, 出现整体下沉或局部塌陷、边坡滑塌的现象。该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存在于路堤填料的不合格, 和路基施工中未严格按规范及要求进行。

1.1.1 路堤填料因素

路堤填料的选择未考虑与原有坡度土基的结合良好性, 当在路堤自身重力和汽车载荷压力下, 导致填料失稳而沿着地基坡面而产生滑移。

选择路堤填料时选用了稳定性较差的填料, 比如粉质土、高液性黏土等, 导致填筑路堤的沉降或局部变形。

路基填料的含水率、压实厚度等不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造成路基压实度不足, 路基土密度偏低, 土体透水度增强, 造成路基土软化和冻胀时产生不均匀沉降。

1.1.2 施工因素

在路堤填筑前, 由于对伐树除根、清理表土和杂草等工序不够重视, 清理不彻底, 导致路堤成型后其中遗留的杂质腐烂变质, 地基中形成空隙使路基产生了不均匀沉降。

半填半挖路段施工时, 土基没有按照规定要求挖成台阶, 导致填料和土基在结合部分产生了裂缝和沉降。

1.2 沉降的防治办法

加铺路面法。当行车载荷反复作用于路基土, 路基沉降逐渐稳定时, 且路面基本完好, 可以根据标准进行超载预压, 即首先对沉降引起的裂缝进行钻孔压浆处理, 再将路面铣刨拉毛后加铺路面。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刚度较小、抗弯拉强度较低的柔性路面沉降。

换土复压法。由于填筑土质不合格而引起的沉降且面积和深度都不大时, 可以采用换土复填法处治, 即挖除原路基中病害部分的填土, 换填级配较好的砂砾土或合规范要求的亚黏土, 如有地面水在换填时应先排除, 挖补面积要略大于病害面积, 并且要逐层挖成土质台阶, 填筑新土后碾压密实, 压实度应该略高于原路基压实度的2%。

2 病害二:边坡滑塌

滑塌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 坍塌、崩塌和滑坡;坍塌是山坡堆积物在自重作用下, 沿边坡产生的不同规模的坍塌现象;崩塌是巨大的岩体与底层的岩体失去联系, 在重力作用下瞬间从边坡陡崖倒塌到坡脚堆积;滑坡是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 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 在重力作用下, 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 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这三类滑塌变现形式有不同, 但成因和防治方法是基本相同的。

2.1 滑塌的成因

滑塌一般发生在挖方路段, 多为斜坡地带或者沿河岩石堆积层, 主要是由于开挖的边坡太陡, 导致边坡的支撑力降低, 或者由于地表水、地下水的影响使抗剪强度降低, 在冬季冻结春季融化的反复作用, 或受到风化、地震、气温急剧变化时, 引起路基边坡的滑动、变形和破坏, 重则破坏路面, 影响交通。

2.2 滑塌的处治办法

2.2.1 修筑排水设施, 种植草皮

由于多数滑塌与地表水影响有关, 首先可修筑截水沟, 把塌方体上部的地表水拦截于截水沟内排出, 阻止地表水流入滑坡体内;也可滑坡体的地势及水量大小, 在滑坡区内设置树状排水系统;同时要注意填平山坡滑动地, 填实滑塌裂缝, 防止积水下渗;最后在山坡上种植草皮, 既可以吸纳地表水份, 也可以通过草根来稳固地表山体稳定性。

除了排除地表水外, 还要截断地下水流, 一般可在塌方体内设置支撑盲沟、截水盲沟和泄水孔来截断和排出地下水, 降低地下水位, 减少塌方重力。

2.2.2 设置挡土墙和抗滑桩

当地面斜坡地形陡于1:2.5时, 就应该设置挡土墙, 从而增强边坡支撑力, 保持斜坡土体平衡;抗滑桩适用于浅层和中厚层的滑坡, 是穿透于滑坡体内, 并且插入滑床的桩柱, 它的作用是支挡滑体, 稳定边坡, 是一种抗滑处理的主要措施。使用抗滑桩, 对土方需求量较小, 工期较短, 被广泛应用于抗滑处理。

3 病害三:路基翻浆

路基翻浆指在冰冻春融期, 因地下水位高, 排水不畅, 土质不良, 含水过多, 造成路基湿软, 强度下降, 在行车的反复作用下, 路基出现弹软、裂缝、冒泥浆等翻浆现象。

3.1 路基翻浆成因

路基翻浆受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水、土质、气候、行车压力。多发生在季节性冰冻地区的春融时节, 特别是在一冻一化, 寒暖交替时, 开始土壤冻结不深, 这就会有大量水分自未冻区聚流到上层, 这就可能引起严重积水;在盐渍、泥沼和软土地区, 由于毛细水上升高度大, 在季节冰冻地区更容易使路基产生水分积累, 造成严重的冬时冻胀春时软土;加之雨水、雪水、地面积水的渗入, 以及地下水, 地下层间水等进入路基土壤中, 当其水分过多时, 土颗粒之间的距离加大, 周围水膜增大, 水分起到润滑作用, 土颗粒间摩阻力消失, 使土壤失去了强度, 路基中水分越多, 在车辆的反复载荷作用下, 土基承载力降低, 导致路基翻浆。

3.2 路基翻浆的处治办法

注意加强路面日常养护, 及时排除地面积水, 修补裂缝、坑槽、清理公路边沟, 保持边沟排水通畅。

提高路基, 根据实际地形及道路情况加高路基, 使路基上部土层远离地下水面, 这种方法适用于平原地区的土质路段及较易取土路段。

换填土法。一般适用于翻浆比较严重的路段, 首先挖出翻浆的土体, 堆在路边上或其它场地, 待挖出部分路基全部晒干, 水分全部蒸发后, 再把路边进行凉干的路基材料重新填筑, 然后利用行车碾压, 也可以另换不易翻浆的透水性土质进行填筑压实。

设置隔离层法。路基排水困难, 提高路基受到限制时可在路基地下水位以上, 距路基顶面50-80cm处, 用粗集料铺筑厚度为10-20cm隔离层。隔离层应分别自路基中央向两侧做成3%的横坡, 隔离层上下面可铺土工布等材料作淤泥层并与边坡碎落可用大片石铺筑。

4 结语

2014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 也是我省公路行业加快全面深化改革, 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农村公路作为农村的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设施, 无论是公路管理部门还是建设养护单位, 都必须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 通过不断学习和技术革新, 保证农村公路的长治久安。

摘要:公路路基作为道路的基础性结构, 其质量是保障路面正常使用和通行的第一位要素, 所以针对农村公路等级低、分布广、线路长等特点, 对于路基的常见病害如路基沉降、边坡塌方、路基翻浆等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采取适宜的养护和防治方式。下文中, 将列举出农村公路常见的路基病害, 并对其成因及养护办法进行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农村公路,路基养护,病害,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刘丰军, 陆键, 张国强, 项乔君.高速公路路基养护评价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 2006 (05) .

[2]李香者, 李利军, 张小平.农村公路存在问题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4 (01) .

上一篇:发展绿色能源大势所趋下一篇:小学数学复习课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