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写作基础教学(精选12篇)
小学写作基础教学 篇1
笔者在多年的小学写作教学中, 对小学生写作教学这一重点、难点进行着不断的探索与尝试。以传统语文教学精华为主线, 结合一系列针对性强的基础训练, 能帮助学生练就扎实的基本功, 从具体的教学实践及效果来看, 有效消除了小学生对写作的畏惧心理, 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简要谈谈笔者是如何实现这一过程的。
一、汲取传统教学精华, 贯穿现实教学始终
传统教学中有许多的教学方法已被实践证明, 是具有科学性的, 能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是能够使学生大受裨益的做法。
“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明句读。”传统的教学着重于让学生熟读成诵, 充分领略中国语言文字的美, 而不是过早地让学生了解其意义。汉字不仅是一种简单的符号, 还积淀了很丰富的文化。因此, 在教学中, 我有意识地让学生欣赏传统对联, 猜谜语、读童谣, 让学生在欣赏中体验中国文字的美, 在朗诵中初步感悟语言的含义。
传统写作教学的一个特点就是朴素真实, 心有所想, 意有所抒。从低年级开始, 教学中我就要求学生想什么就说什么、写什么, 要说真话, 说自己内心的话。在习作指导中主要先从内容入手, 少讲写法, 侧重于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使人人都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
二、强化综合性基础训练, 夯实作文基础
现在我们不少学生的写作直到高年级还存在这样的毛病:书写潦草、语病多、文章无条理, 心中虽有物, 下笔却无词语等。分析起来, 除了读书少、背诵少的缘故外, 也与我们对基础的训练重视不够有关。而往往当学生升到高年级时, 仍然错别字多, 语句不通, 句与句、段与段之间衔接不自然, 语言贫乏苍白, 再想补过已来不及了。因此, 笔者从新生入学伊始, 便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强化各种训练。那么, 如何开展训练呢?笔者在教学中采取的训练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阶段性的针对性训练。
在小学阶段, 识字、写字、造句都是基本功, 笔者对此进行了有意识的针对性训练。
在低年级, 识字写字是教学重点。古人说:“字如其人。”小学阶段的写字教育关系到学生的一生!笔者针对部分学生写字质量滑坡、错别字增多的情况, 采取强化训练方案。如通过小小书法家、分组带动、互评互纠等方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引导学生自评、互评, 互帮互助, 狠抓书写。笔者不仅要求学生写准确, 还要求写得美观。
对于识字, 针对学生提笔忘字的现象, 笔者重视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让学生学得有趣, 记得牢。如教学“灾”字, 我告诉学生:“上是房, 下起火, ‘灾’是房子着了火。宝盖头就是房子, 房子下面起火了就是大灾呀。”教学“休”字我告诉学生:“左是‘人’右是‘木’, ‘休’是人在树下歇。”
对于遣词造句, 笔者在训练中注重运用比较法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 侧重于对动词、形容词等描绘性词语的品味及练习。
例如:我和小明有点矛盾, 我瞪了他一眼, 我瞥了他一眼, 我瞟了他一眼, “瞪”“瞥”“瞟“三个动词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例如: (1) 春天来了, 花开了。 (2) 春天来了, 花醒了, 揉揉睡眼, 笑了。这两个句子哪句更好?
重点让学生体会丰富的词汇与句式变换, 让学生明白同样的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 不同的感情色彩需要不同的表达, 因为丰富的词汇和独特的想象, 会使语言更美丽生动。训练的结果, 是使学生感受到了汉语的丰富精彩, 从而真正喜欢上了祖国的语言文字, 变得爱上语文课。
此外, 笔者还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际的训练, 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对话, 捕捉、引导、培养学生能有理有据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能听出讨论的焦点, 发表的意见有针对性。这种训练对学生日后的写作将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
2. 整合型的综合性训练。
观察是写作的基础, 叶圣陶先生十分强调观察对于写好习作的重要性, 他说:“初学者, 尤其不能不下苦功的是观察能力的培养。”因此, 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对身边的事物保持新鲜感, 做到别人没注意的自己能看到, 别人只知大概的自己观察得很仔细, 同一个事物, 每次观察都能有新的发现。如蚂蚁怎么捕食, 蜜蜂的舞蹈有何含义, 小鸡如何出壳等。
整合型训练的最终目标是“三会三能”, 即会观察、会筛选、会阅读, 能应用、能组合、能创新。应用是基本的技能, 在生活中使用字、词准确地表达意思, 这就是应用的基本表现;组合是应用的拓展, 在不同的情境中整合一系列应用, 这是应用的提高;创新是应用的外延, 利用学生的思维, 随机捕捉创新灵感, 建构创新话题。在这一层面, 整合型训练的成效得以凸显, 学生的作文能力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三、强调读写结合, 多读多写, 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朱子云:“熟读而深思, 大抵观书, 必先熟读, 使其言皆出吾之口, 使其义皆出吾之心……然后可有得矣……”熟读方能深思, 熟读才能有得。可见, 读在我们的教学中有着多么重要的地位。在实际教学中, 除了要引导学生留心生活、丰富积累外, 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和改进读写教学, 在读中悟写, 在写中用读, 体现读写结合, 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从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1. 读中悟写, 写中用读。
没有广泛的阅读与借鉴, 写作必成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阅读的目的一是为了积累, 二是为了借鉴。如郑振铎的《燕子》和高尔基的《海燕》, 两文都是描写燕子却各有侧重, 前者描写燕子的可爱, 后者歌颂海燕的坚强勇敢。侧重点不同, 写法就有所区别。前者笔法细腻, 意境优美;后者淋漓豪放, 气势磅礴。若将两文放在一起, 更能突出作品各自的特点。选择诸如此类的文章, 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 可使学生认识各种表达形式的不同作用, 懂得恰当地选择写作方法为写作内容服务。这样既能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也是学生学习写作方法、提高文字表达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2. 好书大家读, 建立图书库。
一人有好书, 大家共分享。笔者从一年级开始就发动学生充实班级图书库, 由提供者用简短的语句在扉页介绍书的优特点并署名, 期末评出最受欢迎的书。此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提供优秀书籍的兴趣, 图书库得到不断更新, 学生的阅读量大增。由于提供者必须认真阅读才能写出简介, 因此读和写就可以得到了有机的统一。
3. 量化读书法, “比、学、赶、帮、超”。
为了保证学生的阅读量, 我根据不同年级定出了阅读写作计划, 如三年级的“四个一”计划。组织学生课下进行交流, 通过比一比、勤学习等活动形式, 在班级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氛围。
4. 妙语大家记, 定时常交流。
每周安排一定时间, 由学生汇报之前阅读的好词、好句或精彩片段, 或是通过板报、手抄报等形式交流积累的好词、好句。这种交流和展示的机会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涨, 语言表现力极强,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教学中, 笔者秉持传统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把重复机械的题海战术变成综合的语文实践活动, 将日常教学和人文精神的熏陶结合在一起, 和学习趣味性结合在一起,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反复咀嚼、练习, 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 并且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写作基础教学 篇2
SEO就是网站关键词搜索引擎优化,各大搜索引擎排名。
二、为什么要SEO?
因为SEO可以让你的网站在各大搜索引擎关键词搜索排名在首页靠前,可以增加你网站的流量,增加业务,提高形象,从而得到你想要的好处,SEO分两种,一种是付费,一种是不付费,付费可以让你的网站直接排名在首页,但是昂贵的广告费你不一定会盈利,一旦停止付费,排名也会下降,相对来说,免费的SEO优化不需要花太多的金钱,而且排名会持续稳定存在,但是需要花较大的时间和精力。中文类的网站一般在百度搜索引擎有很好的排名,在其他各大搜索引擎排名也不会低,百度竞价付费推广网站永远在免费的SEO排名前面,英文类的网站最好用谷歌。
三、什么是空间和域名?
域名其实就是网站的网址,空间就是放程序和内容载体,有些域名是别人之前注册使用过,然后不要的域名,我们需要看看这个域名之前是否是不是一些黄色网站或不良信息网站的域名,选域名我们需要查一下域名之前是否被搜索引擎惩罚过,我们可以百度搜索下这个域名之前是否有不良信息,或者使用雅虎站长工具查询,如果被惩罚过的域名又被你注册了,那么不要说排名了,内容收录都很难被搜索引擎收录,因为搜索引擎会永久记住这个域名之前的不良信息。空间要稳定;速度上的稳定和时间上的稳定,不要一下子今天打不开或者明天又打不开,或者打开网站需要好久,搜索引擎是很不喜欢的。域名就相当于家里的门牌号,空间就等于是房子。
四、什么是关键词?
浏览器万能搜索框(搜索引擎)搜索的词,就叫关键词,搜出来的关键词在网站标题显示是红色的。
五、关键词的种类?
从概念上分的有目标关键词,长尾关键词,相关关键词,从页面上分的有首页关键词,栏目关键词,内容页关键词,从目的性上分有直接性关键词,营销型关键词。
六、各类关键词释义?
1.目标关键词(核心关键词) 每天搜索量比较大比较稳定的关键词,一般都是做网站首页关键词,就是直接性搜索引擎搜索产品的关键词。是网站最核心的词语,网站的整个内容都会围绕目标关键词展开,代表了网站的主题。放在标题的词就是目标关键词,放在网站首页来做的就是首页关键词。
2. 长尾关键词,非目标关键词,但是也可以带来搜索流量的关键词,称为长尾关键词,放在内容页文章页来做的关键词,叫做长尾关键词。长尾关键词的特征比较长,往往是2-3个词组成,甚至是短语,存在于内容页面,除了内容页的标题,还存在于内容中。比如你搜索目标关键词是男士服装,而搜出来所看到的标题并不一定有男士服装词语,搜索出来的标题可能是衣服、男士品牌服装排名、男士服装专卖,其长尾关键词可以是女式服装、冬装、户外运动装相类似等。
3.搜索页最下面出现的相关关键词也是长尾关键词,围绕关键词相关的意思的词语。比如学生,那那些词和学生相关的呢?学校、课本、书本,教育之类的.词汇,称之为相关关键词,内容里多插入几个相关的关键词,也能给网站带来很多的流量,提高排名。
4.首页关键词就是网站首页的关键词,栏目关键词就是网站内页的关键词,内容关键词就是网站内容文章的关键词。
七、超链接是什么?
超级链接在本质上属于一个网页的一部分,一个网页中用来超链接的对象,可以是一段文本、词语或者是一个图片。它是一种允许我们同其他网页或站点之间进行连接的元素。各个网页链接在一起后,才能真正构成一个网站。还可以是一个图片,一个电子邮件地址,一个文件,甚至一个应用程序。而在当浏览者单击已经链接的文字或图片后,链接目标将显示在浏览器上,并且根据目标的类型来打开或运行。
八、 内链接、外链接、友情链接、双向链接释义?
1. 内链接就是本网站某页面超链接连接到本网站另外一个页面的连接。
2.外链接就是别人的网站上某个页面超链接连接指向了本网站的某一个页面的连接。
3.友情链接就是本网站某个超链接连接指向别人的网站,别人的网站的超链接指向本网站,一般友情链接都在网站最下方的位置,我们选择友情链接最好选择对方网站权威重一点的网站,流量比较大,对自己网站的排名比较好。友情链接和双向链接其实就是一个意思,就是你连接我的网站,我连接你的网站,A连B,B连A。单向链接就是别人的网站连接了你的网站,而你网站没有连接别人的网站,单向链接比双向连接更有利排名。双向连接在搜索引擎眼里会觉得你们是互相夸自己好,有点作假,而单向链接搜索引擎会觉得你没说别人好,别人却说你好,搜索引擎更喜欢。加入超链接的文章内容鼠标移过去是显示小手的,QQ空间日记编辑器就可以做超链接功能。
九、 什么是锚文本?
锚文本就是带有文字的超链接,就是在网站内容文字词语里面插入超链接,带有文字的锚文本的超链接指向的界面更能让搜索引擎知道你指向的链接主题是什么,锚文本数量不宜太多否则会对排名来说非常非常大的,你夸张一点说锚文本是整个SEO非常重要,比超链接更有利对搜索排名的提升。一般的编辑器都可以选择内容词语插入超链接,就是锚文本。
十、什么是源代码?
HTML语言源代码查询我们可以点击鼠标右键,然后会有显示查看源代码这几个字,然后点开会看到一些陌生的文字、英文字母,这些就是网页的源代码,网页的源代码起到什么作用呢?其实我们在网站看到的字体大小,排列、哪里的文字需要超链接,五颜六色的图片,这些都是通过源代码和css来实现的,浏览器不能识别人类的语言,不能说你告诉他你要图片就图片,你要文字就文字。浏览器能识别的是源代码。
1.网站标题是怎么实现的呢?是通过源代码【这里是所需标签标签写入网页标题内容。】标题里面可尽量带关键词标签。
2.网页关键词标签【metaname=“keywords”content=“这里是所需关键词内容】,建议根据你标题来,最好在3-5个,关键词就是介绍你这个网站是什么东西的。/metaname=”keywords“content=”这里是所需关键词内容】,建议根据你标题来,最好在3-5个
3. 网页描述标签:metaname=“description”content=“这里是所需描述内容,描述内容要与页面内容匹配,尽量不超过100字符,简单的总结一下我这个网站写的是什么东西。/metaname=”description“content=”这里是所需描述内容,描述内容要与页面内容匹配,尽量不超过100字符
4.网页超链接他会显示插入的网站是链接,告诉浏览器你网站排版那里需要一个超链接、那里只需要文字不需要超链接的。
小学英语写作的基础训练之浅见 篇3
【关键词】小学英语 写作 基础训练
现如今,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普遍不高,学生在进行写作时候会存在畏惧心理,缺乏耐心,信心缺失,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发展。老师应当充当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进行写作的基础训练,鼓励学生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不断加强对小学英语写作的训练。
一、拓宽写作范围,提升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而言,主动学习的能力不强,自我约束力较差,逼迫他们进行学习,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只有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才能取得理想效果。教师要将英语写作变成学生的一种乐趣,加强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活跃课堂氛围,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对优点要进行鼓励表扬,鼓励他们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并进行改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找到英语学习的乐趣。比如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可以让学生试着把给妈妈的祝福写在卡片上,比如“Happy Mather’s Day! I love you!”,将卡片送给妈妈,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做到学以致用。又比如我在教学asking the way 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自己选择起点,自己选择终点,选择自己最熟悉的到达路线,采用这种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
二、仿照教学例句,试写简单对话
小学英语的教材通常是以图片对话的形式出现的,老师应当根据教材中出现的词汇、语法,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训练。小学英语教材中出现的对话较多,可以针对出现频率较多的单词,训练学生进行简单写作。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交流活动,同学之间互相学习,互相批评,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打好学习基础,写作循序渐进
英语写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的积累,不能急于求成,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老师应打好学生的学习基础,首先要求学生对英文的二十六个字母灵活掌握,书写要熟练,书写态度要端正。其次要求学生灵活掌握教学内容中的高频词汇,对重点单词重点记忆。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英语朗读比赛,要对教材中的经典语句进行重点讲解。老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对话的编排,加强对词汇、语句的练习,为今后的英语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从听英语到读英语再到写英语,循序渐进,不能将教学内容仅仅局限在课本上,要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四、拓宽写作形式,加强写作训练
大家都清楚滴水穿石的道理,学生可以从英语教材中选择经典的对话,多朗诵,最终达到背诵的效果。这对今后的写作很有帮助。因为小学生的岁数小,理解能力有限,不能对其进行高难度的训练,选择的写作内容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比如我的爸爸,我的妈妈,我的爱好等。同时,写作的内容也要针对教材教学的重点,避免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打消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定期布置写作任务,主题可以不定,最大限度激发学生英语写作的积极性。
五、范文积极引导,降低写作难度
在进行写作教学时,老师提前准备好范文供学生参考。可以选择日常训练较好的范文供学生进行学习,在课堂上开展讨论活动,指出范文的优缺点。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范文进行仿写,但要注意写作的格式、写作要点等。比如对学生进行“由于下雪,我昨天晚上呆在家里玩电脑”的训练,标准答案是“As a result of a heavy snow,I played computer at home last night."经过我一步步的引导,有的学生的答案变成了“It snowed heavily last night.As a result,I played computer at home."我立即对这个同学提出表扬,号召大家向他学习,这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通过相互讨论,他们给出更多的答案,比如:Because of the heavy snow,I had to play computer at home last night.同一句话学生给出了不同表达方法,这种练习方式有利于今后学生写作思维的扩宽。
六、教师积极引导,予以批评建议
老师应当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积极引导。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是写作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生按照要求完成写作任务后,教师要及时给予批评意见,并指出学生的不足。要鼓励学生发挥长处,不要打消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老师定期组织讲评活动,选出优秀的范文,鼓励大家共同学习。对进步较快的学生及时奖励,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在写作训练过程中有所进步。对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要进行个别重点辅导,让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突破性提高。
七、小结
英语写作是对听说读的综合应用。英语写作要求学生注重日常的积累,要勤于记忆,勤于背诵,勤于写作,要扩宽写作的思路,加强日常训练的强度,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调节好听说读写四者的关系,指导学生进行积极写作,要有滴水穿石的信心,相信通过努力,小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会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赵林静.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探究[J].小作家选刊,2013,10(10):16-17.
[2]李霓虹.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信息技术,2011,11(10):12-13.
浅谈小学生写作素材的基础 篇4
让学生爱上写作,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广大语文教师共同关注的课题。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训练学生习作, 必须注重倾吐他们的积蓄”“通常作文, 胸中有一腔积蓄, 临到执笔, 拿出来就是, 是很自然的。”这一论述揭示了提高写作的关键在于丰富学生写作素材, 让学生在写作时可以信手拈来, 自然成文。那么, 如何帮助小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呢?
一、在阅读中积累
阅读与写作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都告诉我们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 写作是倾吐, 倾吐能否合于法度, 显然与吸收有着密切的关系, 单说写作程度如何是没有根的, 要有根, 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因此, 我们要引导学生阅读, 让学生主动阅读, 学会阅读, 在阅读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1. 课内阅读。
教材在编排与文章的选用上非常注重与小学生的特点相结合, 所选入的文章切合小学生的生活与情感, 贴近小学生的阅读水平, 是阅读的经典、写作的典范。因此, 我们要用好教材, 指导学生好好地阅读, 从词汇的积累、句式的表达、修辞的运用等来进行不断地学习, 完成知识的内化。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 教师要成为一个指引者, 将文章作为例子引导学生从写作的各个角度来进行深化学习。如有的文章中某个词语用得巧妙;有的文章用到了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格;有的文章在材料的处理上详略得当, 在描写人物时能够抓住人物特点。对于这些, 我们都要让学生细细品味, 让学生就此来展开交流, 抑或是进行写作, 可以仿写、补写、扩写, 让学生真正地掌握描写方法、写作方法等, 这正是学生进行知识内化的重要契机, 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2. 课外阅读。
教材所选入的内容毕竟有限, 是无法满足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和信息化社会的需求。因此, 我们除了要用好教材, 搞好课内阅读, 同时还要向课外延伸, 指导学生展开课外阅读, 让学生接触更多不同体裁、不同内容的书籍。现代的家长对孩子的课外阅读也非常重视。因此, 我们要和家长及时沟通, 为学生提供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目, 避免阅读的盲目性。小学生年龄小, 他们更喜欢阅读趣味性强的作品, 我们可以为学生推荐《格林童话》《窗边的小豆豆》《小布头奇遇记》《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安徒生童话》《舒克和贝塔历险记》《小独唏哩呼噜》《365夜知识童话》《三毛流浪记》等等。
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这需要一个过程。因此, 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 我们不能盲目地追求数量, 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喜好来制定长远的计划, 并要做好督促检查工作。可以集中时间让学生就某一本书来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展开阅读, 互相监督, 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 在阅读中积累素材, 在阅读中提升写作水平。
二、在生活中积累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就是源泉, 文章犹如溪水, 源泉丰盈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纵观历代文学大家, 他们的每一部作品无不是留心观察生活而产生的。在我们的身边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新鲜的事, 这些正是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与“新鲜血液”。
1. 观察。
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珍惜个人的独特感受, 积累习作素材。观察是写作的第一要务, 只有勤于观察、学会观察, 才能从平凡的现实生活中积累丰富的素材, 这样在写作时才不会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学生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现实中, 但是许多学生对此熟视无睹, 并不能将这些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来。因此, 我们要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学会观察, 留心观察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与事。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等对事物进行全面观察, 抓住本质、发现规律。
2. 体验。
除了要勤观察、会观察外, 我们还要让学生亲身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亲身参与中, 学生能获得真切的感受, 这样写出来才能更加富有真情实感。因此, 我们要多组织一些适合学生的文体活动,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体验生活。如歌咏比赛、拔河比赛、运动会、诗文朗诵、联欢晚会等。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 走进生活、走进社会, 开展更为丰富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获得第一手资料, 这样学生所产生的情感更真挚、体会更深切、见解最深刻, 这些正是写作中的重要材料。
小学生写作基础指导:梗概是什么 篇5
基本解释
◎ 梗概 gěnggài
[broad outline;main idea;gist] 粗略;大概,大略的内容、要点或讨论题的主要原则
略举梗概
故事梗概
近义词
大概、大要、大抵、大略、大致、大意、大约、大体、概略
反义词
细节
英文翻译
1.(broad) outline; main idea; gist; model; rough; summary
详细解释
亦作“梗槩”。1.大概,概略。《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臣闻知而復知,是为重知。臣所欲言,陛下已知,故略其梗概,不敢具陈。” 李贤 注:“梗概犹粗略也。” 宋 陆游 《书<宛陵集>后》诗:“粗能窥梗概,亦足慰平生。” 廖承志 《致蒋经国先生信》:“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
(2).刚直的`气概;慷慨。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魏书·李彪传》:“臣虽下才,輒亦尚其梗概,钦其正直,微识其褊急之性,而不以为瑕。” 朱自清 《论书生的酸气》:“他们可以看远大些,‘梗概而多气’,是雄风豪气,不是酸气。”
作用
可以使读者一目了然,了解主要内容,还可以使文章具有条理性
梗概,指粗略、大概、大略的内容、要点或讨论题的主要原则等。“梗”和“概”每个单字有其释义和应用方法。梗概也是一种应用文体,常用于电影、电视和小说的故事简单介绍等。
★ 写作指导:小学六年级语文写景作文基本写作指导
★ 公文写作基础
★ 写作基础技巧
★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指导)
★ 小升初的语文记叙文的写作指导
★ 语文作文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
★ 工作计划写作指导
★ 记叙文写作指导
★ 小学作文写作指导的几点尝试
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写字教学 篇6
一、多种途径提升学生识字能力
在一次校联谊活动上,一位老师执教的《鹬蚌相争》让我印象颇深。执教老师出示了“弱”这个字的小篆、隶书、楷书等形态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了汉字的意义;另一位老师执教的《会走路的树》则是出示生动形象的鹿角图片,指导学生记忆“角”这个字的形象特征和写法。这样灵活多变的识字教法给枯燥无味的识字教学增添了很多乐趣,学生们的识字积极性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
因为《语文课标》强调,低年级要学习独立识字,中年级段要初步具备独立识字的能力,高年级段要具备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所以,我们对教材中识字教学资源的开发要根据不同学段,不同阅读要求以及课文特点从急需和长远角度综合考虑具体的教学目标各有侧重地安排音形义教学。明确识字原理,弄清识字教学的基本任务,怎么识字,有基本原理,图象、声音、从本质上讲,人们对汉字的认识,其实是图像、声音、语言、符号等信息在人们大脑中的传递与整合的结果。
听过一位名师的识字教学,在她的课堂上,字词随文而学,梳理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字词教学也就水到渠成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字词理解均在具体语境中完成。孩子们读着读着就懂了,读着读着就读出画面了,读着读着汉字的语意就明白了。汉字文化意蕴深厚,贯穿始终,连环画回放梳理情节巩固词语别出心裁,让人眼前一亮。
所以说,我们教师应该在课堂上采用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多种策略,实现识字与拼音,与阅读,与写字,与生活的结合,充分利用插图,开展游戏等方式,更深入地研究集中识字、分散识字、字源识字、自主识字的策略。
二、牢抓学生写字能力
写字是2011版 《课标》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是汉语言学习最富有特色的教学内容,是民族文化最需要传承与弘扬的瑰宝,是学会用中国人特有的审美视角去观察、欣赏、评价世间万物的视野和标尺。语文课堂中,识字和写字是分不开的,有了“写”的“识”才更完整,学生学得才更扎实。
执教老师从课题便开始范写。教师一笔一划地在黑板上写着的隽秀的粉笔字给了学生模仿的榜样,以示范的形式指导学生如何把字写好。不仅注重字的正确性,更注重字的结构美观。无论是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还是照着老师的样子在习字册中写。学生们都显得那样专注。
记得一次教师素养大赛,参赛教师都关注到笔画的特点,结构的特点,并结合儿童的特点,当堂练评。一位老师对《开天辟地》中“辟”字的讲解非常妙,字形、笔画、字义巧妙融合。“辟”的最后一笔是悬针竖,看上去就像一把利刃。看来,“开天辟地”不但要有神力,还要有神器呢!”“粮”的教学中,执教老师让孩子明白汉字的谦让美;三点水和两点水的区别图示,让孩子理解了偏旁表义的功能。“冬天冷,别忘穿鞋子……”让孩子牢记了最后一笔点不可漏。执教《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文,老师出示了间架结构不美观的伞,学生分析,怎么写美观,新颖,充满智慧。
课堂上有关识写的儿歌生动有趣,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识写。“小孩犯错跪墙角,爸爸举棍要责罚,小孩忙说改改改!”“短撇像竹叶,点画来呼应,斜撇如柳条,捺画要舒展,平撇扬眉梢,竖撇似弯刀。”“耳字左边立,一横变成提。手字变成又,穿插又避让。”……
汉字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每个字都有它自己的历史。识字和写字不仅是由口头语言进入书面语言的桥梁,而且还是一个人生活学习和成长的需要。根据新课改的精神,要求在引导学生识字写字过程中,要注重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识字实践机会,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扣着文本走、贴着学情走、循着字理走,就一定能把字教好。
总之,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力求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此外,写字教学还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小学写作基础教学 篇7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强化阅读基础训练, 充分积累写作所需要的语言材料和结构文章的艺术技巧。阅读前做好科学引导工作, 因为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 有一种不达目的, 誓不休的求知欲望, 教师应该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 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 设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笔者曾经在教学“雨”这篇课文时, 首先引导学生说:“你们都见过‘雨’吧, 有谁能描述一下“雨”的状况, ‘雨’对我们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事物, 它与我们的生活时时相伴, 就像我们的好朋友, 谁也离不开谁, 可你们知道下雨时天气怎样?风怎样?雨水是怎样的?庄稼又是怎样等这些情景吗?你们想了解吗?”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地回答:“想”。于是我就说:“好,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写‘雨’的课文, 课文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方面的知识, 请你们用自己的能力去阅读课文, 并寻求答案好吗?”启发性话音刚落, 同学们就情绪高昂地认真朗读起课文来, 恨不得尽快从中找到答案。对于作文教学来说, 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非常重要, 当一个人的兴趣培养起来, 就会积极主动增加阅读数量, 有了兴趣, 就能够提高阅读效果, 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教师围绕写作教学的需要, 指导学生科学有效开展阅读, 深入理解课文的中心主旨, 精心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的课外阅读作品, 太深奥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太浅显容易导致孩子浮躁, 对提高写作水平不利。
二、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写作激情
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 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加便利地设计作文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去积极探索形象生动的情境背后的深刻意蕴, 让学生从中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和尝试写作的快乐,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源整合实时创设最佳教学情境, 是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高效率推进小学作文教学现代化进程, 提高作文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激发写作兴趣、强化形象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有其优势和潜力。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教育已成为时代的潮流, 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已很难离开多媒体, 构建多媒体教学环境已经成为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主要空间, 把数字化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进行有机结合, 成为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利于促进学生熟悉信息化环境,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真正发挥新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作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对语文教学有很便利的辅助作用, 把它运用在作文教学中与传统教学方法重新整合, 是新世纪教育改革的新思维, 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这种整合是指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优化教学的活动, 实现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作文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 优化教育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有效提高写作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 根据作文教学的需要, 可以随时把作品中的情境还原到过去某一时空的环境中, 可以很方便及时看到激情饮酒挥毫泼墨的李白, 也可以随时与忧国忧民生活潦倒的杜甫接近, 这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教学结构中的课堂教学模式, 提高了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 有利于创设最佳作文教学情境, 提高写作教学质量。
三、科学指导写作, 提高作文水平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能力, 往往只强调多读、多写、多观察, 从语言运用的基础工作做起, 逐步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在长期教学中, 教师往往只强调宏观的教学指导, 而忽略了微观的写作技巧的传授, 其实这二者缺一不可。长期以来, 教师与学生之间难以建立真正意义及教学上的心灵沟通, 说到底, 阅读鉴赏是一种审美心理活动, 克服阅读的盲目性、片面性。虽然指导阅读训练的方法很多, 但是相对科学合理的方法还有待于我们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去发现去积累去实践。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做有益的升华和充实, 尤其小学生读书, 教师必须作好关于课外阅读的指导。阅读首先要选择好书读。作文课堂教学必须把写作中应该注意的技巧性和经验性东西讲清楚, 尽量把提高写作能力的功夫放在课外阅读和观察思考上, 强化平时每天写日记的锻炼。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选择最佳优秀读物, 并且选择最佳时间实时指导阅读, 尽量不把应该在课外下工夫的事放在有限的课堂中完成, 也不要把课堂上应该讲解的技巧让学生在阅读中完成, 不能让课外阅读成为辅料, 应该让课外阅读成为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所以教师对于学生的课文阅读不能放任不管, 必须实时关注, 勤于指导, 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不可丢弃的习惯, 同时能够收到有助于写作能力提高的良好效果。与课外阅读相比, 课堂教学要起到引导和释疑的关键作用, 是教师集中解决阅读与写作过程中一切问题的最佳时间。选择课外书籍主要依据应是:思想内容健康, 艺术结构独特, 描写语言耳目一新的优秀作品, 内容尽量与当前作文教学的重点结合, 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范围内的作品, 教师在帮助学生选择好书的同时一定要综合考虑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的紧密结合, 否则是不会收到理想效果的。
结束语
新时期, 为培养以能力和素质为主体发展目标的人才, 必须从小学阶段就注重语文素养的形成, 以强化语文阅读、写作训练为基本途径, 逐步夯实语言运用基础, 拟培养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新型写作人才。
摘要:培养和强化小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能力至关重要, 是小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也是教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传统的语文教育教学方法显得日益落后而远离实际, 语文教学只把考试强调的重点部分当做中心任务完成, 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思维能力, 阻碍了学生学习活动的个性化发展空间, 不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因此, 在近年来的教学活动中, 笔者从培养和加强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入手, 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 充分让他们展示其自身的才能, 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写作,基础,训练
参考文献
[1]、武贺松.如何指导学生写作[J]《素质教育论坛》, 2009年
大学基础写作课教学方法探究 篇8
一、大学写作课教学现状
现行大学写作的授课模式有着太多的篱笆, 这些篱笆已经实实在在地成了课程前行的阻碍。除了写作理论与写作实践的矛盾之外, 学院小课堂与社会大展台之间, 甚至传统与现代之间都可以做到很好的沟通。各种文体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并没有森严的壁垒, 只有继承才能发扬, 两者的联系一旦割裂, 我们将无所适从。另外, 重基础理论轻文体、重文学文体轻其他文体的情况也不少见。当然, 生硬、抽象的教学用书不可全盘否认其教学价值, 应用极广、影响极大的几本通行写作教材在近些年的大学写作教学中的确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 但我也从中发现了不少问题:它们的课程定位模糊, 培养目标明确;它们与中小学写作教学理论衔接得不好, 有的内容重复, , 已在中小学写作教学讲过的依然在讲, 此前一些没提到过的反而不提;文体过于追求周全, 只考虑体系的严整, 却忽视了有所侧重, 眉毛胡子一把抓, 致使每部分理论都语焉不详, 否定了基础写作“一通百通”的重要性;它们好看却不好用, 更适合作查阅文本而非讲用文本, 内容设计与大学写作教学课时安排极不匹配, 很难对照执行, 将这些“写作教程”称之为“写作学理论”也许更合适。
二、具体做法
(一) 教材应用与取舍
1. 依据教材, 但不唯教材。
教材是教学之本, 讲课不能抛弃教材, 但是也不能唯教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有些教材确实存在着质量差的问题, 有的甚至粗制滥造。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研究教材, 带着学术观念备课, 把那些不科学的内容纠正过来, 把正确的东西教给学生, 以免误人子弟。我们教学不仅仅是教授专业知识, 更重要的是传授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 尤其是写作课, 这一点尤为重要, 这种教育应该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又比如, 有的教材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 采用归纳法进行编写, 而这种教材只能适合于自学之用, 而不适合教学之用, 因为教学一般都采用演绎法, 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调整过来, 并向学生加以说明, 使学生感受到学术气氛。同时也可避免由此造成学生的思维混乱, 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2. 讲授教材, 但不限于教材。
教材只是一般性原则, 使用教材也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 不能面面俱到地讲授教材, 要有选择、有重点地讲授相关内容;另外, 根据实际情况, 教材中没有的内容也可以增加新的内容。我们使用的是师范类教材, 因此教材中关于“下编'写作教学论'”部分就没有讲, 而根据学生素质现状增添了“写作逻辑”的内容;在写作文体部分, 重点讲授了诗歌、散文、小说、政论文体, 对于交叉重复的内容如文秘写作文体就省略了。在一些具体的方面也是如此, 比如教材中讲的“灵感”, 只是从写作技巧方面作了介绍, 在讲课中我又从生理学角度作了进一步的讲授, 使学生对“灵感”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二) 授课形式多方互动
1. 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就是师生相互研究。师生互动是由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教师是教学的主导,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主导是前提, 主体是基础, 主导只有通过主体才起作用。如果只有主导的活动而没有主体的参与, 势必会出现“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 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所以我在讲课时是比较注重师生互动的。师生互动还包括教师和学生一样动笔写作品, 教师不能光说不练, 同时和同学一起研究自己的作品, 这种互动实际上对学生起到了示范引导作用和激励作用, 也是一种更深入的研究活动。
2. 学生互动。
师生互动由于受到教师个体的局限, 因此在互动中学生受到一定限制;而二十多个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其范围更广泛、互动内容会更丰富, 无疑会使研究的问题更细化、更深刻。因此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多地组织一些同学间的交流、讨论或争论, 比如我有意识地组织同学交换着阅读鉴赏作品;有时从作业中挑选几篇优秀作品让作者到讲台上阅读, 然后引导大家对作品品头论足, 提出不同修改意见。这种互动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写作能力, 而且也增强了研究问题的兴趣。
(三) 实践探索式教学
1. 创新能力培养。
写作是一种实践活动, 写作课程就该以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为主。单纯的知识传授、单纯的写作训练其实都还只是“手段”, 并不是目标, 也就是说大学写作课堂决不能成为单纯的相关的理论讲坛, 不能成为单纯的“高级写作班”;课堂效果也不能只满足于学生可以把写作知识说得头头是道, 写作教学要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特别是创新思维品质, 最终形成一种语言表达特长, 一种出色的创新能力, 直至成为专门的写作人才, 这才是我们的目的。总之, 变知识传授为创新能力培养, 必须成为写作课程坚定不移的努力方向。
2. 丰富写作素材。
写作课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实践性, 而它的实践性又决定了它的探索性。除了认识实习的常规实践课以外,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探索性地设置了新的实践教学活动。由于同学们都很年轻、阅历很浅, 因此他们的观察力和捕捉问题的能力十分缺乏, 时常抱怨没东西可写, 很明显这是由于缺乏生活经历所至。然而, 需要写的很多题目就在他们身边、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 只要稍加引导和指点就能感觉到。于是我利用上课时间带领同学们“参观”本校的西教学楼、北教学楼、主教学楼的一些教室、楼道和洗手间, 指点着让大家看雪白墙壁上的运动鞋鞋印儿、教室后面缺胳膊少腿的桌椅板凳、洗手间哗哗的流水、教室里的长明灯以及食堂饭桌上浪费的饭菜等。让同学们边看边感受, 边走边议论, 边记边思索, 觉得有东西可写了。
3. 训练捕捉能力。
当讲完时评写作理论后, 我们把课堂搬到图书馆的报刊阅览室, 让同学们投身到报刊文字的海洋之中, 根据当前的国内外形式和热点问题从报刊信息中搜索、捕捉时评题目。在活动中教师对每个学生给予一定的启发和引导, 教他们在实践中摸索时评写作技巧和捕捉问题的能力。我们的活动得到了阅览室负责人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他们为能够充分发挥阅览室的功能和作用感到欣慰, 并亲切地把阅览室称为学生写作的第二课堂, 希望和我们长期合作。
三、结语
曹丕《典论·论文》云:“文章者, 经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事。”一代帝王苦口婆心劝勉世人写文章, 足见写作于经国济世之重大价值。其言于当今社会依然有一定借鉴意义———实践证明, 写作其实也是一种“生产力”。但如何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则依然需要投入更多思考和努力。比如, 单就当今的大学写作课而言, 就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本教学方法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人文精神, 提高了大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创作能力, 将有助于推进大学写作课教学改革的发展和深入。
摘要:大学写作课程一直处于备受冷落的地位, 尴尬、边缘的学科境遇, 加之生硬、抽象的教学用书和过于平面化的授课模式, 是造成这一僵局的关键因素。文章在突出大学基础写作课内容、讲课方式上突出互动性、写作训练突出互研性、实践教学突出引导性。
关键词:大学基础写作,教学方法,授课模式
参考文献
[1]林超然, 王清学, 高方.大学写作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 (10) :139-141.
[2]吕峰.略论大学写作课中的基础理论教学[J].运城学院学报, 2009, (1) :11-13.
[3]刘秀兰.大学写作课教学的取向问题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3) :56-57.
[4]谢仁敏.大学写作课常见问题及教改策略[J].阅读与写作:2011, (11) :44-46.
小学写作基础教学 篇9
一
某学期的基础写作考试,中文专业学生的作文题是“诗歌与XX”,命题要求主要有两条:1.XX系名词,由作者自行确定,字数不限;2.自主确定立意,写出新意。据不完全统计,有为数不少的学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诗歌与远方”作为话题,且文章的主旨、结构,甚至部分素材都高度雷同;另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拟定的题目为“诗歌与爷爷(外公、父亲、母亲、叔叔、阿姨……)”,大致思路为:偶然间发现了一本(些)尘封已久、封面斑驳的诗集,原来是某位亲属的昔日读物,受到他的启发(或者在他的直接教育下),培养了自己对于诗歌的喜爱,亲情与理想是其基调。这样一个文题不无浪漫与诗意,但学生完成的作文却与此毫不相干,甚至背道而驰,非但没有写出新意,反而呈现出千人一面的平庸格局。有人说这是由于作文题目本身看似诗意,实则玄虚,容易导致矫揉造作,但教学实践证明,这样的指责站不住脚。另一次考试的作文题为“雾霾”,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拥有丰富体验与感受的素材,理应涌现出感受深刻、情感真挚的作品,但结果仍不免令人失望。除极少数作品尚可外,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依旧是立意雷同、结构相似。主要模式有二:一种模式是描述雾霾严重,能见度低,发生车祸引起争端后大家意识到是意外事故,涣然冰释,就此歌颂人性的光辉(或是从反面立论,批判某些人)。不少学生还在结尾处运用了大致相似的言辞:太阳出来了,雾霾散了,人心的雾霾也散了!(从反面立论的则表述为:人心的雾霾何时能够驱散呢?)另一模式则表现为,雾霾日益严重,某某得了重病,或是某某地方的青山绿水变得肮脏破败,就此强调环保的重要。
面对一篇篇大同小异的作文,不由使人感慨学生的想象力去哪了。浏览学生的QQ空间、微博、微信朋友圈的内容时不难发现,学生所写内容或是感慨、或是吐槽、或是抒情、或是叙述,无不脑洞大开、思路奇特,绝无上述平庸印象,相关文字也是细致空灵、生动活泼,毫无沉闷之感。独特的构思能力、生动的图片融入,加上那些趣味生动的文字,他们创造了许多令人惊奇的“故事”,每每让人在折服之余深深感叹学生竟具有如此高妙的想象力。换言之,我们的学生从不缺乏想象力。日常与考试二者间的巨大反差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反思,或许问题就出在了考试上。我们不妨回归源头,从“写作”的目的谈起。
二
为何写作?无论是《诗大序》中的“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还是《乐记》所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都突出强调了个人情感表达的需要,且这种需要往往是受外界刺激而生发。就此而言,学生们的日常倾诉正是这一原则的生动展示,故而丰富生动。考试则不然。当写作遭遇考试,学生首要考虑的问题不是情感的自由抒发,而是考试成绩的多少;他们当下思考的也不再是自我对于相关话题有何真切的感受与体验,而是回忆哪些自己曾经读过的范文可供套用,哪些自己曾经背过的名言警句可以引用。总之,一切要以评分标准和优秀范文为依据,尽可能地写出符合某种预期的作文,至于自我的想法似乎是不重要的。这种自我阉割着实令人感慨,但却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必须选择。不论是教师的讲授、专家的指点,还是考试的结果,都在不断强化着此类准则。笔者曾从网络上看到所谓《2015高考作文应对策略》,文中对主题、结构甚至细节都给出了非常具体的建议。对于锤炼应试技巧、提高考试成绩,这无疑极为有效,因为按照一个设定的程序拿分,比靠自己去设计一个方案赢得阅卷老师的欢心容易得多。即使是一些“有想法”的学生,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也不得不望而却步。与此同时,正是这些无比精密的,却甚为庸俗、教条的“秘技”,在一步步地摧毁着学生的想象力与活力,以致于他们一旦在正式场合遇到写作活动,总会不由自主地放弃独立人格,因袭过往套路,不追求完满,但寻求合格。因此,要改变这一局面,首要地就是摧毁学生多年来被强行灌输并已习惯成自然的应试模式,重新回归“写作”的本质,恢复学生的写作天性,自由地抒写与表达。
要对抗多年来形成的陋习,着实不易,另有一项挑战同样艰难,即如何突破碎片化的时代趋势,重塑思考的力量。众多学者已经意识到当前已进入一个“碎片化传播时代”,就文学教育来说,一项巨大的挑战在于“碎片化阅读成为最新趋势,人们越来越接受‘浅阅读’的方式,即不需要思考而只追求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不惟阅读,写作亦然,“对于作者而言,热衷于微博写作,以期收到短平快的效果”。前文曾对学生的日常写作给予好评,但所谓的生动、活泼多属于某类微写作,篇幅短小、情感直接、思想单一,袭用网络词汇,那些充其量只能算作是“段子”。以“雾霾”为例,学生的日常写作中也时常涉及这一内容,但多流于情感的简单宣泄,真实、真挚诚然不假,但离系统、综合、客观距离遥远。换言之,即使是此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即便摆脱应试模式的束缚,我们似乎也没有足够的感性经验与体验可供采用。面对这些看似熟悉的话题,我们依然不免空洞、虚无和浅薄。我们很少也很难专注于某一现象认真思考,寻求真切而深刻的体验,表象和浅薄成为我们的基本思维特征。这决定了我们可以编撰优秀的段子,却不能写作具有一定长度和深度的文字,关于写作的恐惧和困惑也随之不可避免。
三
问题既然明了,自然要追问如何解决。可行的途径自然很多,但总不脱离以下思路。
一则要对抗碎片化时代,特别是碎片化阅读,重建“阅读”的本来面貌,恢复“阅读”的巨大能量。首先不可回避的是与以传统纸质阅读为代表的“深阅读”相比,“微阅读”“使得读者在有限的、零散的时间内见缝插针,使随时随地阅读成为可能,阅读效率因此有所提升”。但无论如何,我们不可以忽视这种阅读方式带来的弊病甚至危害,有学者甚至声称“‘微阅读’只能叫‘阅’,不能叫‘读’。阅览是快速获取信息的一种最便捷的手段,但阅读则是心灵沉潜下去的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两者相去岂可以道里计!‘微阅读’充其量不过是一种时尚,而阅读则是一种非常古老也非常永恒的文化传统和基本教养”。我们无意纠结于微阅读与传统阅读间的是非,但无论微阅读有多少必然性与独特性,传统阅读的意义必须得到捍卫,至于方法只会是再三强调经典阅读的意义,指导甚至督促学生尽可能多地阅读文学典范之作,夯实根基,提升修养。
二是要顺应碎片化时代,引领学生超越浅阅读与拒绝思考的弊病。这自然不能一味采取强制手段,空洞教化即使再苦口婆心,收获的也只是学生的忽视甚至排斥。因此,真正重要的在于引导和启发。教师应当积极熟悉学生的处境与话题,灵活设计,引导他们基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兴趣爱好,积极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例如,《琅琊榜》的热播,如果仅仅停留在对于男主角颜值的痴迷等层面,自然没有太大意义,但环绕该剧,可以开拓很多的讨论空间。《琅琊榜》是据网络小说改编,那么不妨建议学生认真思考从小说到电视剧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评价这些变化等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影视改编的基本模式、特征与得失。再比如说,《琅琊榜》被视为架空历史类小说,是否可以以此剧为基础,引导学生探讨此类小说的特点、规律,甚至可以与文学史上其他类似现象进行对比。通过对一些小事件的逐步探索,从而引发一些深入本质的深刻思考,并在强大的文学背景中不断验证和深化学生的发现。总之要帮助学生设计问题,进而使他们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在自我兴趣的驱使下,去探究、去解决,引导学生在不自觉间完成种种有益的探索,实现思想质的飞跃。
摘要:目前,学生的作文往往存在结构雷同、主旨类似、缺乏想象力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现行的应试教育模式,照搬、套用某种套路被学生视为理所应当的保险做法。再者,由于碎片化时代的到来,导致学生在感性和理性两种维度都存在严重欠缺。解决的办法一是要不断强调经典阅读的意义,夯实根基,提升修养;其次作为教师应当积极熟悉学生的处境与话题,灵活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关键词:想象力,应试模式,碎片化,经典阅读
参考文献
[1]苏克军,赵一非.经典的传播与传播的经典---碎片化时代文学经典的价值与意义[J].华夏文化论坛,2014,(2).
[2]陆颖妮.浅谈“微信息”时代下的碎片化世界[J].新闻世界,2014,(3).
小学写作基础教学 篇10
一、《基础写作》课程教学现状
(一) 教学理念陈旧
目前很多高校的《基础写作》的教学理念仍然停留在20世纪的水平, 把教学模式固定为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三个中心”思想。虽然有些学校在教学中也采用了讨论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但只是蜻蜓点水, 并未贯穿与整门课学习的始终, 也仅仅是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讲授更加充实的作用, 还未实现真正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为目标指向, 让教学方式多元化。
(二) 教学过程单一
教学过程单一体现在教学过程仅为单纯的讲授, 缺少与之相应的练习环节、讨论的环节, 以及课后交流太少。有的教师即使安排练习也只是为了期中、期末的任务, 让学生们写一两篇文章。《基础写作》课的性质概括起来是一门不折不扣的基础课、工具课、实践课, 说明基础写作是一门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课程, 也是进行其他学科领域研究的课程。同时, 在进行许多社会活动时也都需要用到的一门课程, 就像不管我们在进行学术交流时, 还是进行工作的总结汇报, 都需要用到基础写作的基本知识与能力。但归根结底, 它是一门实践性质的课程, 学习这门课必须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只有反复的练习才能有成效。然而在实践教学方面很是令人担忧, 很少有比较全面、系统的实践教学安排。
(三) 学情现状堪忧
曾经在调查中了解到, 有的老师批评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 上课氛围非常沉闷, 提出问题后学生面面相觑;学生课下不认真做练习, 敷衍了事。而有的学生也振振有词, 说能认识到《基础写作》课的重要性, 但是学起来没有什么积极性, 觉得对自己的写作水平的提高也不明显;也有学生认为写作是一个人的天赋秉性, 写作没有灵感就怎么也不行, 学的理论好像是空中楼阁一样虚幻, 用不到写作中去;另外, 还有学生反映教师讲课没有新意, 所用的材料陈旧, 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情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学生对课程的认识不足, 认为写作课就是培养未来的诗人、作家的, 与自己不沾边, 上课时自信心不足, 甚至抱厌烦的态度, 无法将课程上升到就业、实用的角度去看待;二是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 当前是一个网络时代, 很多学生在空闲的时间愿意去玩手机、打网络游戏、看电视剧, 书籍接触普遍很少, 加之高考压力, 大学之前没有充足时间去读书看报, 这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非常不利;三是缺乏写作的习惯, 现在部分学生愿意在QQ空间、微博、微信朋友圈发表几句话, 不愿意动笔写些东西, 一方面是由于学生一直忽略了写作的重要性, 一方面是由于写作难度大、学习任务重。
(四) 考核体系不合理
据了解, 省内很多本科院校的《基础写作》课程的考核方式与其他课程并没有什么差别, 一般分为考查和考试两种方式, 考查课是通过完成一定的文体的作业来实现, 考试课主要是通过一张含有主观题和客观题的试卷。平时成绩加入一些考勤、课堂发言, 作业等, 完全由教师一人考评。
二、《基础写作》课程教学改革
(一) 更新教学理念
高等学校教育已经成为国家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支撑, 应用型高校教育作为高等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 一要体现高等学校教育的能力与素质培养的特点, 二要体现应用型高校的职业需求导向, 因此, 《基础写作》在教学中必须转变教学理念, 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具体而言, 教师的思考应该由“教什么、怎么教”转变为“谁在学、学什么、怎么学”, 改变以往的灌输式的教学理念,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现“教—学—练—课后交流”模式, 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理论知识一般掌握为目标,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三多”, 即多看、多想、多写。
首先, 在多看环节, 教师要指导学生“看什么”和“怎么看”, 这里的看什么主要包括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获取直接的素材, 以及阅读经典作品间接增长见识。让学生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 提高学生的观察、感受和想象的能力, 通过阅读经典作品体会优秀作品的特质,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 在多想环节, 教师则要指导学生“想什么”和“怎么想”, 引导学生深入剖析生活中的事件与现象, 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 还引导学生站在读者和作者不同的角度去解读作品, 有利于学生文章构思水平的提高;最后, 在多写环节, 引导学生把积累的经验、收集的资料和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去, 以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感情为归宿, 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多看、多想、多写, 充分发挥学生写作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二) 丰富教学过程
按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思路, 《基础写作》课程必须改变以往教师在教学过程一人满堂灌的枯燥方式, 应该让教学的氛围更加情绪化, 同时结合讲+学+练+课后交流多样化的方式, 让教学过程更加充实。
1. 教学氛围情绪化
教师在课堂上营造情绪化的教学氛围往往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度穿插影像资料, 调动多种多媒体资源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官系统, 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化和生动化。如在讲授到诗歌写作时, 可以搜集一些顾城、汪国真的诗歌视频让学生欣赏, 也可以把歌词放在诗歌的范畴中,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设置自学环节
将学生分成小组, 每个小组每学期完成某个写作专题的讲座, 各组成员分工明确, 或者寻找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素材, 或制作PPT, 最后推举一位成员完成PPT的展示与演讲, 一学期下来基本每位同学都能得到锻炼, 不仅了解了写作相关的知识, 也提高了团队写作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 重视练习环节
写作课归根结底需要动笔去写的, 在课堂加入练笔环节非常重要, 而且要尽可能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可以设置如针对刚刚学习的诗歌环节, 让每位同学写一个自己姓名的藏头诗, 写完后在班级公布自己的作业, 并让学生互相点评。课堂时间时有限的, 教师也应当布置一定的作业, 作业的形式多样, 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 写一部小说, 最后条件允许拍成话剧;也可以让学生撰写课外读书笔记, 对方式和字数不做统一要求, 可以是提纲式、可以是摘抄式、也可以是札记式, 定期进行阅读交流;可以是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作业, 参与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 使学生在比赛中获益。
4. 加强互动交流
当前网络已经达到了普及的程度, 学生也更愿意使用互联网来交流, 所以除了在课上课下的交流, 可以搭建网络平台, 通过QQ、微信、微博等方式, 让教师和学生针对课堂内容或写作训练时出现的疑问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互动。
(三) 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多种教学方法并用, 如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以及自授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下面笔者简单介绍以下几种教学法:
1. 讨论式教学
课堂讨论可以活跃课堂, 更能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教师可以设置话题讨论或者写作经历展示的环节。在学习理论文体时, 就可以围绕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出现的问题, 让学生进行思考来开展话题讨论, 或者在讲授“想象和联想”时, 让学生对“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 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展开想象和讨论;教师和部分学生可以以自身的优秀作品为例, 讲述写作过程的心路历程, 对其他同学更有说服力。
2. 任务驱动式教学
教师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 选出固定的组长或轮换做组长, 根据当时所学习的内容, 教师布置一定的任务, 让小组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来完成任务, 最后制成PPT由代表来上台演讲, 组员进行补充, 其他小组进行点评, 最后老师进行总结, 开展自评+他评+师评的教学模式。
3. 自授式教学法
教师选取合适的章节, 让学生自己学习、备课、讲解, 最后教师对讲授的内容进行补充、评价和总结。让学生从学会变成会学, 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
(四) 完善考核体系
考核体系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它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应用型高校的《基础写作》课程应该改变传统的“一张试卷定终生”的方式, 用一套多元的考核体系来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
这套体系应该重平时、轻考试。平时成绩应该多元化, 除了以往的出勤、作业, 还应该加入学生的课堂表现、阅读笔记、实践活动等。其中课堂表现还可以细化为课堂发言、课堂模拟考试成绩、课堂即兴练笔等内容;实践活动还可以分为参加相关赛事、发表作品和业余创作等方面, 考评体系包括自评+他评+师评, 综合得出学生《基础写作》的学期成绩。考试方式由原来的闭卷方式改为开卷形式, 弱化客观题目, 加大题目的主观性, 力求引导学生在立意、构思、表达和语言方面推陈出新。
三、总结
《基础写作》课程的改革是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必然结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基础理论的普及, 更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 从学生的学情出发,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从而实现培养目标。
摘要:《基础写作》课程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直接关系着新闻学其他科目的学习以及毕业后的工作, 然而在应用型高校中该课程的教学目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从《基础写作》课程教学现状和教学模式立体化改革两个方面, 论述改革的必要性和具体的方法。
关键词:基础写作,教学改革,教学现状,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江婉琴.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写作》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J].黄山学院学报, 2013 (08) .
[2]何国强.高职汉语专业《基础写作》课程建设的思考[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03) .
[3]李丽霞.基础写作教学改革探析[J].中州大学学报, 2008 (06) .
[4]杨芳.工学结合视域下高职高专《基础写作》教学策略初探[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学报, 2015 (06) .
小学写作基础教学 篇11
【关键词】高中英语 常规教学 写作基础
高中新课改明确提出: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听、说、读、写四大技能。而写是语言课程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不仅要求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熟练的使用,还需要能够达到阅读和写作的目的。因此,这就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的写作基础能力放在首要位置,促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英语语言,提高应用能力。
一、重视背诵,培养学生写作语感
现代心理学认为,一项新事物的学习需要先从听觉和感觉开始。一门语言的学习也需要通过感官体验,更好的在培养出的语境中进行学习。写作基础的技巧等都是在平常的积累下产生的,学生只有保障足够的语言量才能提高写作能力。在常规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选择一些内容让学生背诵。在学生阅读背诵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默写并相互批改内容,互相监督和鼓励,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多多关注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以及网络问题等,搜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英文资料等,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循序渐进,培养英汉互译能力
学生在高中时候,英语底子相对都是薄弱,掌握的语言知识也是非常的少,在英语常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基础,需要采取从易到难的方式,逐渐增加学生造句的能力。随着英语教学的不断推进,学生的词汇量以及阅读量逐渐加大,可以适当引进一些长句和经典段落的英汉互译。在培养学生英汉互译能力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了解各个词汇的用法以及词与词之间的修饰关系等,以便更好的使用。不断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在不同语言环境下词汇、句式以及语法的应用,为英语的学习奠定基础。如在charge一词的学习中,可以采用绕口令的形式使学生记住这些词的使用,如The lawyer in charge of the case knows his client who is charged with charging too much for low-quality goods。
在培养学生英汉互译能力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优美的句子的翻译,如Vietnam treats visitors to all the of the rainbow,使学生欣赏英语趣味性,增加学生的兴趣,可以采用一些有代表性的句子,让学生进行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翻译,使枯燥的英语语法的学习更加具有趣味性。通过较长时间的英汉互译练习,使学生能够欣赏学习的意境等,体会英语语言的魅力。
三、仿写改写,培养语言应用能力
在常规英语教学中,采用仿写和改写是提高学生写作基础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一些学过的典型句子等进行仿写,让学生自己编制一些小情节等,编制更加具有生活气息的小段落,长期坚持练习,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在高中的英语教学中,有着非常浓厚的生活气息,能够为学生的仿写和改写等创造一个非常好的条件,如在Rio de Janeiro,Brazil/s second largest city,stretches itself lazily aslong the coast of the Atlantic Ocean句子中,要求对这个句子进行改写,学生的改写方式一般不太相同,共有三种类型,如Located on the coast of the Atlantic Ocean,Rio de Janeiro is Brazil/s second largest city.在仿写的训练中,一般学生都能够经过长期的训练得到目的。
在扩写的训练中,很多学生做的都不是很好,出现了内容简单单调,不能充分发挥,或者是拼凑字数的问题,在扩写的练习中,教师需要耐心的指导。在引导学生展开扩写训练中,先要求学生学会采用丰富的细节来描述句子,使扩充的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如在有关自然与和平的话题中,很多学生都会写道I love nature and peace,但是接下来的部分,学生就没有了表现,在扩写中可以先要求学生把所想要表达的句子采用汉语表现出来,然后在翻译成英语,逐渐进行扩展练习。在句子的缩写联系中,要求能够能够把握好句子的主线以及层次脉络等,注意把握关键词,体现文章中心,语言简练。
四、注重讲评,增强写作自信心
针对学生写出来的一些英文作业,教师在批改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要能够对学生起到起启发的作用,在批改形式中,建议采用一对一的批改方式,可以采用学生之间互评的方式,也可以采用老师批改的模式,这种批改方式能够更加方面教师的教学,更好的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基础的训练。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了分析和解决事情的能力,学生之间的互评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合作学习的环境,也能够提高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中要及时,并做好批改记录,记录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提高学生英语写作基础。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在高中英语常规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基础的措施。在高中英语常规教学中,英语写作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在培养学生英语写作基础中需要采取由易到难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卢慧.在高中英语常规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基础[J].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12):43.
小学写作基础教学 篇12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阅读文本
一、初中阶段英语写作教学现状
作为语言技能之一,写作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各个阶段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写作能力是学生综合应用语言能力的体现。然而英语写作教学在初中阶段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如果我们查阅一下目前针对初中英语教学所做的研究,不难发现,很多学者和专家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提出了一些相似的观点,特别是关注到了英语写作教学与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分别感受到的苦楚。教学中,令教师头痛的是没有系统的写作教学策略和方法可依,与听说读相比,写的教学似乎是最没有章法和招数的。因此,教学中教师缺乏对学生写作的系统指导,而且对作文的评价内容和方式缺乏科学性。具体而言,由于初中阶段教学任务重、内容多,写作训练又比较复杂,所以老师们一般不会专门进行写作训练,写作通常是当作阅读课后作业布置完事。这样的做法导致教师的指导跟不上、评价不及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此外,即使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往往关注的是语法、词汇、拼写等的准确性[1],至于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能力、篇章结构的组织能力、文章分析能力以及措辞造句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往往被忽视。在学生方面,表现突出的难点是对英语写作的兴趣不大,一说写就会唉声叹气,动手写却不知道该写什么、怎么写。即使勉强为之,写出来的作文在很大程度上也只是一些句子的简单堆砌,“表达不得体、词汇贫乏、语法错误多、词序颠倒、句与句之间缺乏逻辑性、句式单一、惯用中国式表达”等[2]。总之,目前学生在写作中普遍没有主题表达意识、句子衔接意识、篇章结构意识,而且语言综合运用错误较多。
针对这样的现实和问题,笔者认为就地取材,发挥教材和教辅中阅读短文在教授和指导作文以及学生学习写作方面的示范作用应该是提高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快捷而有效的方法。
二、以阅读文本为基础的写作教学策略可行性分析
从理论角度分析,以阅读文本为基础的写作教学理念实质上就是让读写结合理论更加具体化。英语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理论和方法很多学者已经做过不少相关研究,一致认为阅读和写作密不可分。根据Krashen的输入假设理论,大量的可理解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3]。Swain(1985)在此理论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成功的二语学习者既需要进行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又需要产出可理解性输出,输入和输出是语言习得中两个不可分割的环节[4]。《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对语言技能的描述如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其中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5]可见,作为两个重要的语言技能,阅读作为一种理解技能,是输入,而写作作为一种表达技能,是输出。这两种语言技能相互促进的作用表现为:一方面阅读可以成为写作的基础,课文内容能为学生学习写作提供语言素材和框架结构;另一方面,写作可以被视为阅读的延伸和深化,可以作为阅读的后续活动,也可以是对阅读材料的应用。正如尹刚、陈静波所建议,中学英语写作课的教学理念应包括:应将阅读和写作联系在一起;注重对阅读材料的分析和归纳;总结各种文体的内容、结构和语言;英语的写作教学应与英语文章风格的教授相辅相成[6]。
从实践角度看,目前各种版本的英语教材至少都能提供几十篇内容广泛、话题多样、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阅读课文。如果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能以文本为载体,引导学生观察阅读篇章的结构以及字、词、句的选用和衔接方法,同时指导学生进行篇章分析,熟悉阅读文章的体裁、框架、内容,并且通过提炼阅读材料结构让学生掌握同类文章的写作格局,以读为本、以读促写,那么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有效提高。此外,教师如果从阅读话题出发,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巧妙设计写作话题的话,既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又有助于提高学生写作的愿望,最终促使学生学会写作,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阅读文本可以为写作教学和学习提供的范例内容分析
《英语课程标准(2011 版)》要求初中毕业时写作应该达到的程度是:“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能根据所给图示或表格写出简单的段落或操作说明。”[7]应该说,所有这些要求都可以通过观察、学习、分析阅读文本得以完成。那么,如何将写作教学和训练与阅读文本联系起来?从阅读文本中又能获取哪些写作素材?下面,以人教版《新目标》七年级英语(下)第九单元中的阅读课文An Interesting Job为例,分析教材中阅读文本在写作教学和学习中可以起到的作用。课文如下:
An Interesting Job
Joe Brown has a very interesting job.He is a police artist.Some people see crimes and then talk to Joe.They tell him what the criminal looks like.Then Joe draws a picture of the criminal,and the police put it in newspapers and on television to find him.
He wants to draw a good picture of each criminal,but this job is sometimes difficult.Many people don’t always see things the same way so they may describe the same person differently.Also,they don’t always remember well.“The criminal is of medium built and young.He has long straight brown hair and big eyes,”says one woman.Another woman says,“He is tall and thin,and he has curly blond hair.He is about thirty years old.”In the end,the real criminal is a short and heavy old man,and he has short black hair.
1.阅读文本能为写作提供英语文章的基本结构
中国的初中生学习英语写作时,往往认识不到英语文章有着与汉语文章不太相同的结构,写英语作文时容易套用认知中已有的中文格式。这篇课文中呈现出的典型英语文章“线性结构”能作为一个很好的范例让学生观察和学习英语文章的结构。课文的题目是“An Interesting Job”,第一段第一句开门见山地点题“Joe Brown has a very interesting job”,然后细节围绕关键词“interesting”发展,直至充分说明为什么这是个有趣的工作,然后自然而然地结束。这样的结构和汉语文章喜欢进行迂回说明的“螺旋式结构”很不同。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英语文章的结构特征,并对比和分析其与汉语文章结构的不同,或在写作教学和训练时让学生回到合适做写作范例的课文中再观察、再分析,进一步强化英语篇章结构意识,那么,学生就可以在一定时间段内掌握英语文章的基本结构,并在英语作文中加以运用。
2.阅读文本能呈现英语段落构成特点
中国初中生英语作文的另外一个明显问题是写段落时没有主题句和细节意识,学生作文最常见的现象是段落往往由零散的句子堆砌而成,好像都是主题句,又好像都不是,但是没有细节作支撑。目前使用的英语教材中大部分阅读课文都是经过精心选择和编写的,能体现地道的英语文章特点。例如,以上呈现的阅读课文中的两个段落都是很典型的英语段落:主题+ 细节。第一段中的主题句是第一句“Joe Brown has a very interesting job”,其余的句子都是具体地用事实说明Joe的工作如何有趣:警察艺术家、描述罪犯、画罪犯肖像、在媒体播放肖像通缉罪犯。一系列工作步骤的具体描述本身听起来就很有趣。第二段的主题句同样是段落的第一句,重点为“but this job is sometimes difficult”,关键词是“difficult”。接下来的所有句子都是关于“difficult”的细节呈现:人们的视角不同,因此对同一个人的描述经常大相径庭;人们的记忆也不可靠,个头高低、眼睛大小、身材强弱往往说得南辕北辙,给Joe的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写作教学中,如果教师能结合阅读技能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英语段落主题句的位置和表述方式以及细节与主题的关系,假以时日,学生一定能写出言之有物的英语段落。
3.阅读文本能展现英语句子间的衔接方式和逻辑关系
在对初中学生的英语写作现状分析中提到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没有句子衔接意识”,“句与句之间缺乏逻辑性、句式单一”。确实,由于受汉语句子结构的影响,以及还没有接受充足的训练,初中阶段的学生通常只会通过简单的短句表达简单的想法,不能表达丰富的思想,而且句子与句子间的逻辑性也不够强。但是,模仿教材课文中的句式结构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遣词造句的能力。上面所举短文出现在七年级下,是为初一学生编制的学习内容,课文虽然简短,但是代词、连接词、连接副词等的使用已经使句子有了长短的变化,整个段落也呈现出逻辑性和连贯性,形成了很好的语篇。以课文第二段部分为例:He wants to draw a good picture of each criminal,but this job is sometimes difficult.Many people don’t always see things the same way so they may describe the same person differently.Also,they don’t always remember well.短短的三句话用了不同的句子连接方式。第一句开始,代词“He”的使用很紧密地把上下两段的内容衔接在一起。接着连接词“but”不仅转折意义,而且使句子变长,紧跟其后由指示代词引导的名词短语“this job”指代前半句中的“draw a good picture of each criminal”,意义有效地相互关联。第二句话中“so”的使用同样使简单句变得不简单,而“they”代替前半句中的“Many people”,既连接意义,又加强连贯性。第三句话开始就用“Also”让篇章有递进的感觉,而且段落的扩展也显得很流畅。由此可见,阅读文本是学习英语句子结构和句子衔接方式最好的范文。
4.阅读文本能提供大量的词汇和语言运用知识
英语篇章是有文体和风格的,例如记叙、说明等,而每一种文体又有与其相关联的内容、结构和语言,例如记叙文注重时间发展顺序,用动词的过去时;而描写式说明文偏重使用形容词,时态多为一般现在时,等等。初中阶段英语教材中的大部分文本已经被改编成适合中学生认知的各种文体,特征明显。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已经熟悉了文本的内容和语言,在写作教学中,如果教师直接回到文本中帮助学生分析和归纳各种风格文章的写作特点、语法知识、词汇特征,学生不仅能够对所学词汇和知识更加熟练,而且能够在写作中运用,达到有词可用、有语言知识可依。上文是一个典型的描写说明,大量用于描写的形容词在课文中出现,例如interesting,same,different,of medium built,young,long straight brown hair and big eyes,tall and thin,curly blond hair,about thirty years old,a short and heavy old man,short black hair等。另外,时态为一般现在时,句子结构多为系表结构,表示状态。通过这样的归纳和学习,学生在描写事物和人物时,就可以用这样的词汇、结构和语法,达到课标的要求。
总之,用阅读为写作铺垫,通过阅读相关文本帮助学生获得语言的支持和结构模式是写作教学和学习的有效方法。教材中的阅读文本是最为方便使用的范文,使用得当的话,教师的写作教学就有了可依循的模式,而学生的写作也有了可用的词汇、句式、结构和内容,能有效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许卫.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研究[J].校园英语,2014(3).
[2]徐静.读写结合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实践[J].基础英语教育,2012(4).
[3]Krashen,S.The Input Hypothesis[M].London:Longman,1985.
[4]Swain,M.Communicative Competence: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A]in S.Gass&C.Madden(Eds.)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Rowley,Mass:Newbury House,1985.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尹刚,陈静波.给英语教师的101条建议(修订版)[Z].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小学写作基础教学】推荐阅读:
小学写作的教学09-03
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06-04
小学写作教学的改革09-24
小学生写作教学09-26
小学低年级写作教学07-31
小学英语写作教学初探07-05
小学生写作教学总结07-18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研究11-11
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点滴尝试10-18
小学生写作教学心理学问题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