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流程优化

2024-11-07

基础护理流程优化(通用9篇)

基础护理流程优化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 优化基础护理流程的作用。方法 分析我院相关护理工作的开展情况, 并找出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缺点, 并将传统护理的工作质量与优化后的工作质量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对基础护理方式进行优化, 我院护理工作的漏洞次数以及所需的时间得到了明显降低, 与优化前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 (P<0.05) 。结论对基础护理流程进行优化不仅可以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 而且还可以降低护理工作中出现失误的概率, 提升护理质量。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基础护理流程,护理质量,工作效率

目前, 临床基础护理流程在优化的过程中, 患者的需要就是其导向, 优化的标准则是患者的满意度[1]。通过对基础护理的流程进行分析思考, 实行简化、增加、改变、合并、分散以及废除的策略, 进行改善、优化, 以此来建立起对应的服务连接, 达到改善护理工作质量, 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现将我院护理工作优化情况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的基础护理主要包含了如交接班、输液、晨会后转病房的时间;查找各方面的漏洞;观察患者的情况等一系列的工作流程。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对我院的基础护理流程进行梳理、分析, 查找漏洞以及缺陷, 并对这些不足以及漏洞进行优化, 最后对我院护理工作在优化前后的质量进行比较。

1.2.2 优化方法

(1) 优化术前检查结果的汇报:让护士长对汇报的结果进行初检, 同时, 夜班护士还必须对次日患者需要进行的各项检查工作进行复核。 (2) 优化准备药物的流程:主班护士在对药物进行准备的过程中, 一定要与医生进行及时的沟通;此外, 接班护士在接班的过程中还必须对药品是否齐全进行检查。 (3) 优化输液的流程:夜班护士长对患者所需的液体进行核对, 确保次日交班后能够直接进行配制、注射。 (4) 优化排班流程:我院在护理流程优化前, 排班的顺序为夜班—休息、早班—下午班, 所有护理人员在休息后开始上班, 如果遇到双休日则上责班。经过优化后, 优化后的护理人员排班为副班—责班—夜班—休息, 当遇到双休日时, 由责任护士组上班。 (5) 交接班的优化:将所有护士按照分管患者的不同进行分组, 每组护士由下夜班护士、责班护士以及护士长组成, 在晨间护理的过程中, 必须对床位进行整理, 并根据班情交接表逐项交接。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优化前后我院各项护理工作所需的时间比较见表1。

2.2 优化前后护理工作出现漏洞次数比较见表2。

2.3 优化前后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比较 (以我院每年所收治ICU患者为例) 见表3。

3 讨论

3.1 提高了医院的护理水平

要想提高护理的质量就必须对基础护理流程进行优化[2], 优化后我院所有护士的专科知识以及专业能力均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 拉近了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 达到了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我院通过对基础护理流程进行优化, 加强了护士对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知程度, 同时还提高了护士在基础护理方面的操作能力。

我院在对基础护理进行优化的过程中, 以基础护理以及生活护理为切入点, 不仅增加了护士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时间, 而且还为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 使其能够迅速、及时地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病情。对于患者在住院期间遇到的各类问题均能够及时解决, 为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以及基础护理质量提供了保障。通过对基础护理进行优化, 实现了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清洁的住院环境的目的;此外, 它还为提高危重患者的治愈率, 降低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各类并发症的概率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2 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通过对基础护理流程进行合理的优化, 既可以降低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随意性以及盲目性, 又可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 同时还可以对无菌操作规程以及消毒隔离制度进行兼顾[3]。有效地避免了危重患者出现交叉感染以及内源性感染, 为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创造了有利条件。

3.3 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我院进行基础护理流程优化后, 患者及其家属的治疗满意度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在对医院的护理治疗进行评价的过程中, 患者满意度是最为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 它可以反映出患者对医疗服务最真实的体验。经优化后的护理服务形式变得更加全面、实用、具体, 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广泛认可。通过护理优化后, 来我院就诊的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由优化前的89.16%, 提高到了护理后的97.83%。

3.4 提升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我院通过对基础护理流程进行优化, 使患者得到了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护士在患者及其家属的肯定中感到了自身价值得到认可, 其工作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3.5 体会

通过对我院基础护理流程优化前后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时间进行对比, 我们可以发现, 优化前后我院的基础护理指标存在明显的差异, 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见, 对基础护理流程进行优化不仅可以提高护理的工作效率, 而且还可以降低护理工作中出现失误的概率, 提升护理质量, 因此可以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对其进行大力推广。

通过对基础护理流程进行优化, 我院的护理工作达到了零投诉以及零纠纷的目标, 不仅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高度赞扬, 同时也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邱丽红.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6 (7) :590-592.

[2]刘晓辉.基础护理流程的优化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30) :654.

[3]王宝珠, 付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深化基础护理内涵[J].护理研究, 2010, 24 (28) :2614-2615.

基础护理流程优化 篇2

XX地税以纳税服务“大前台”建立征管新模式

近年来,XX地税局按照“建设一流班子,打造一流队伍,培养一流作风,创造一流业绩,树立一流形象”的规划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从服务与管理出发,从制度和机制着手,主动优化纳税服务,深入探索征管改革,科学设置流程,在标准化办税服务大厅规范运行的基础上,针对优化服务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科学实践,统筹规划,以纳税服务“大前台”为突破,构建起“服务”与“管理”双轮驱动、和谐发展的征管新模式。

一、科学设置,精心部署,坚持打造快速高效的“大前台”服务体系

一是全面推行涉税事项集中办理制度。从今年1月1日起,该局全面推行涉税事项集中办理制度,按照“前台受理、后台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的设计流程,对以前审批多、程序繁的事项进行改革,统一执行涉税事项由办税服务厅集中分类处理,可立即办理的,当场办结,需多部门审核的,按程序内部流转,并在规定时限内由受理窗口统一出件。以上举措,充分扩大“前台”功能,大大丰富“前台”内涵,达到所有涉税事项在办税服务大厅均可以得到规范及时的解决,纳税人无需再跑管理所和业务股室,从根本上解决了多头找、多次跑的问题,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实现了便民、惠民的真正目的。

二是着力拓宽“零距离”纳税服务快通道。在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和限时办结制等基本服务制度的基础上,各岗位完善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整理制定岗责明晰、程序规范的纳税服务标准。深入拓展服务内容,推行导税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公示办税流程,呈列标准式样,规范打造简单明了、一目了然的自助服务区。充分利用网络载体迅捷快速的特点,拓宽服务渠道。在成功创办“金税学校”的基础上设立“网上税校”,实现网络服务在政策解读、咨询答疑、纳税辅导、流程告知、时限提醒等方面的深入开展。依托扎实的基础管理和财税库银横向联网框架,大力推行批量电子缴税和网络自开发票系统,并与电信公司合作开发“税信通”温馨提醒短信平台,实现足不出户,电子划款,轻松缴税。此项工作也深得广大纳税人拥护。截至8月31日,该局共签约验证6286户(占全局缴纳税款纳税人的98.9%),已成功扣税56825笔,电子缴税达2.6亿元,实现了纳税服务减负、提速、增效,税收秩序规范、流畅、和谐的良好局面。

三是认真落实“让利于民”的优惠政策。该局对近年来的各种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统一清理、归纳,制定了《XX市XX区地方税务局税收优惠办理流程》,对3大类30项优惠政策逐条从法律依据、纳税人报送资料、办理流程及时限、表格文书式样等四个项目分别进行了解读,使“前台”办税人员和纳税人明白易懂、轻松掌握,并能严格执行此规定:对 2 应当享受优惠政策的纳税人立即办理,对可以享受但资料不全的纳税人,一次告知并及时开展纳税辅导,对不能享受的坚决不予办理。并对26家重点企业进行服务帮扶,建立挂钩联系制度,摸清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与服务需求,确保用好、用活、用准税收优惠政策,实现真正“让利于民”,不断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二、夯实基础,强化管理,坚持以“大前台”推动征管模式新改革

为保证纳税服务“大前台”的高效运行,该局从强化内部管理着手,从理顺内部机制着力,夯基础、强素质,破瓶颈,在以下几点上实现了征管模式新突破。

一是在信息资料传递上,严格执行无缝对接制度。在实行涉税事项集中办理的“大前台”服务后,申报信息和文书资料的传递就成为关系卷宗档案和基础管理的“生命线”。对此,该局大力推行“后台” 信息资料的快速流转和无缝对接。从纳税人第一手的申报资料开始,实行分户分所清册登记,指定专人一户一袋收集整理,及时进行清单式签名传递。采用软件传递和纸质传递相结合的方式,文书受理岗位对纳税人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初审合格后,出具书面回执,告知纳税人文书领取的时间及注意事项,以此倒逼文书资料在前台受理人员、管理所、业务股室之间的传递时限,明确传递中各个环节的责任,实现了涉税资料的快速、准确传递,保证了税收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是在卷宗资料管理上,严格执行评审考核办法。全面 实行征管资料案卷评审制度,坚持征管基本功建设,本着“提高质量、强化制约”的原则,制定出台《案卷评审考核办法》,从卷宗的建立格式、项目内容,装订顺序等方面逐一细化,按行业合理分解“户管”事项,并细分每项分值和考核权重,执行严格的逐项评审、综合扣分,以此界定税收管理员的“作为”与“不作为”,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从而全面统一、规范税收管理员的税收管理行为,强力推进案卷评审制度,切实将卷宗基础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三是在税源分类管理上,严格执行专业化管理办法。为更好适应“大前台”对税源专业化管理的需求,该局严格按行业性质,将纳税人分为个体、企业、建筑安装、房地产四个类别,并成立了3个个体税收管理所、1个企业税收管理所、1个建筑业税收管理所和1个房地产税收管理所,推出了以“分类管理、责任管理、过程管理、档案管理”为核心的四个行业税源分类管理办法。该办法分别从行业特点出发,明确了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内容、要求、标准,突出了税源专业化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对如何开展纳税评估、信息比对、资料分析、税源预测等专业化管理进行详细指导,提高了全局对各行业税源深度管理水平。

四是在税源动态管理上,严格执行“三级巡查巡管”制度。严格实行税源动态管理,建立起税收管理员、税务所、区局三个不同层面的巡查巡管体系,实行三级巡查巡管相结合,逐级负责,层层监督、考核追责的方式,强化对税源的 动态跟踪。从目前该局运行情况看,“三级巡查巡管”能促使税收管理员及时收集涉税信息,认真开展税收宣传和纳税辅导,准确掌握经营情况,详细提供政策咨询,实现了优化服务与动态管理的有机结合,呈现出在管理中服务,在服务中管理的新模式。

三、强化监督,着重辅导,为“大前台”营造长远发展的和谐局面

基础护理流程优化 篇3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抢救中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62例AMI抢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行常规急诊护理,干预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结果:干预组的进出急诊室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干预组的AMI 复发率与院内再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MI抢救中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AMI的复发率及再次手术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5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6-0133-01

AMI是急诊科急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对AMI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行梗死相关血管(infarction related artery,IRA)开通,以促进心肌血流灌注的恢复,从而挽救濒死心肌。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许多因素会导致患者失去最佳的抢救时间,从而影响抢救效果。为了分析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AMI抢救的效果,笔者对62例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2例AMI抢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内科学(第8版)》关于AMI的诊断标准。干预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为(556±49)岁;梗死部位:高侧壁12例,下后壁9例,前间壁及广泛前壁10例。对照组:男20例,女11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为(561±50)岁;梗死部位:高侧壁11例,下后壁8例,前间壁及广泛前壁12例。入选标准:①均为初发者;②均具备沟通能力者;③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病者;②合并严重感染、肝肾功能异常者;③肿瘤患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梗死部位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指导患者休息、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等传统护理流程。干预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具体如下:①院前抢救与转运 在接到呼救电话时,应在5min内出诊,同时,通过电话指导患者家属先帮助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在到达现场后,立即给予患者面罩吸氧、缓解心肌疼痛、输液等,在现场抢救后立即转运,在救护车上及时连接氧气、心电监护等,在转运过程中准备好除颤器、吸引器等器械,并于途中通知院内医务人员做好手术抢救准备。②急诊接诊流程。实行首诊护士负责制,对于疑为心肌梗死者,应在就诊10min内安置在抢救室休息、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并及时采血进行凝血、心肌酶学及血常规化验,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并进行心肌标志物、心电监护及床旁心电图等快速确诊,对于存在心绞痛、急性心包炎、急性肺动脉栓塞、急腹症等患者可确诊为AMI。③术前准备。在确诊AMI后,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并进行碘过敏试验,然后采用阿斯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治疗,并进行右腹股沟备皮,指导患者排尿,做好心理护理及保暖工作。④送导管室流程。对患者的病情及转运风险进行评估,并准备好除颤器、监护仪等抢救仪器,由医生、护士同时将患者送至导管室,并做好患者的病情交接工作。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的进出急诊室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住院天数及AMI 复发率与再PCI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救治指标比较干预组的各项救治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AMI复发率与再PCI率的比较干预组的AMI 复发率与再PCI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讨论

AMI是一种病情危急、病死率高的疾病,其治疗“时间窗”的掌握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在传统急诊护理流程中,护理人员通常只是按照医嘱执行各项措施,缺乏明确的护理目标与流程,使患者在院前抢救及转运前已错过治疗“时间窗”,从而影响抢救效果。因此,需要对急诊护理流程进一步优化,通过优化院前抢救与转运流程,使患者能在发病后及时得到系统化的院前抢救及转运时的救治,为患者的院内抢救赢得黄金时间,并通过做好急诊接诊流程及术前准备,实现对AMI的早期确诊,进而能在较短时间内进行PCI治疗,为挽救濒死心肌赢得更多的时间,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在AMI抢救中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并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及降低AMI的复发率及再次手术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耀利.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6(25):261-262.

[2] 葛均波, 徐永健. 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473-474.

[3] 刘菊兰. 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33(24):130.

[4] 朱秀芬.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 现代临床护理, 2010, 9(6):13-15.

[5] 吴新萍. 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J]. 中外医疗, 2013, 32(20):146,148.

基础护理流程优化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全体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流程, 包括有交接班、排班、液体输注、药物准备以及术前检查结果的回报等工作流程。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将我院日常护理基础工作流程进行梳理, 展开分析, 对在优化之前存在的诸多缺陷与漏洞进行探查, 针对存在的漏洞与不足展开合理的优化, 而后将优化后的护理工作质量与优化前进行比较分析。

1.2.2 优化方法

(1) 交接班流程优化:将护士以分管患者为依据进行分组, 每组都应由责任护士长、责班、下夜班护士在对晨间护理的过程中在对床单位进行整理的同时依照班情交接表进行逐项交接[2]。 (2) 排班流程:优化前的排班制度为早班-下午班、夜班-休息, 在休息后开始上班日若是遇到双休日则上责班。优化后的排班制度为副班-责班-夜班-休息, 在休息结束后开始上班日若遇到双休日则上责任护士组长班[3]。 (3) 液体输注流程:由夜班护士对长期液体进行核对, 在第二天晨会交班后直接进行配制而后输注。 (4) 药物准备流程:主班护士对用药情况及时向医生进行询问, 并且接班的护士要对所需药品是否准备齐全。 (5) 术前检查结果的回报流程:由责任护士长对回报结果进行核查, 同时夜班护士应需再次核查后在次日对患者展开各项术前检查工作[4]。

1.3 数据处理

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 (±s) , 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优化前后各项工作所需时间比较

在优化之前晨会后转病房的时间为 (21.2±6.1) min, 输液的时间为 (44.9±9.3) min, 交接班时间为 (43.2±4.8) min;优化后晨会后转病房的时间为 (0.0±0.0) min, 输液的时间为 (29.8±8.7) min, 交接班时间为 (31.2±5.4) min。显然优化后的各项工作时间均得到明显的节约, 且优化前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2.2 流程优化前后护理工作失误发生次数比较

本次研究对优化前后药物准备、核查检查回报单以及床边交接等工作流程各抽取50次, 对50次中出现的失误进行统计展开比较。结果发现, 流程优化前的失误率明显高于流程优化后, 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3 体会

本次研究中经过对基础护理工作流程进行优化结果得知能够有效节约各项护理工作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次研究将优化前后的护理工作时间进行了比较, 结果发现差异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P<0.05) 。并且经过对护理工作流程进行优化, 使护理质量也得以显著提高, 降低了工作中的失误率, 改善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创建优质护理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值得予以注意。

参考文献

[1]李智英, 郑志惠, 黄燕梅.流程优化在三聚氰胺中毒儿童筛查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 2010, 08 (11) :218-219.

[2]王丽波, 林平, 李玲.手术流程时间延迟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 2010, 10 (8) :124-126.

[3]覃玉霞.放射科病人检查的风险隐患与流程优化[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 (17) :105-106.

基础护理流程优化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96例ICU患者, 所有患者均具有病情危重、变化迅速以及生活不能自理的特点。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 观察组中男28例, 女20例, 年龄25岁~75岁, 平均年龄 (52.7±7.8) 岁;对照组中男26例, 女22例, 年龄24岁~74岁, 平均年龄 (51.6±6.9) 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家属均知悉本次研究目的,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 基础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率、脉搏、呼吸、血压等各项生命体征, 若发现指标波动较大的患者应及时通知医师进行抢救, 并按医嘱的要求对患者进行输液。 (2) 口腔护理:关注患者是否出现牙龈、黏膜出血, 口腔感染, 牙齿脱落等症状, 并用棉球及压舌板进行处理, 不可强行撬开嘴巴, 对于较为严重的牙齿松动, 要联系口腔科进行会诊。 (3) 会阴护理:大多数男性患者会出现包皮红肿、尿道感染等症状, 要严格按照无菌处理流程对患者进行护理, 在处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以免造成患者较大的情绪波动。 (4) 留置导尿护理:进行留置尿管的操作时一定要按照标准的流程进行, 将尿管轻轻地旋入, 同时可使用无菌石蜡油进行润滑, 及时更换尿管, 以免尿道感染。 (5) 吸痰护理:痰多的患者可使用12~14号吸痰管, 吸痰前在注射器的乳头处滴入药液, 每次操作不可超过3次。 (6) 氧气雾化护理:保持4~6 L/min的氧气流量, 在使用雾化器具前要对其进行消毒处理, 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要密切关注。 (7) 翻身及皮肤护理:定时对患者进行清洁护理, 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保证室内空气畅通, 为其提供良好的环境;定时为患者进行按摩或翻身。

1.2.2 观察组

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 贯彻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加强心理抚慰, 对其进行精神鼓舞。对家属进行疾病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 使家属能更好地配合护理治疗。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 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已有大量临床资料显示, 在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以及护理管理流程得到提高后, 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并且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3,4]。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为89.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 说明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后可提高整体的护理服务质量, 使患者病情能够得到更好的控制, 也有效减少了医患之间的纠纷。观察组的感染率为12.5%,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 可见对ICU基础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后可有效控制病情的恶化, 降低了患者的感染及并发症发生率, 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

综上所述, 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可对医院创建优质护理服务起到积极的作用, 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的恶化,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夕珍, 杜海燕, 史广玲, 等.优化护理流程对提高ICU基础护理质量的作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 (6) :92-94.

[2]何惠清.设立护理单元、优化护理流程在ICU护理工作中的意义[J].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 (18) :743.

[3]白雪, 吴明明, 吴丹, 等.优质护理在ICU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 (14) :266-267.

基础护理流程优化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 月收治的3 100例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1 5 5 0例。观察组男7 8 0例, 女7 7 0例, 年龄1 1岁~72岁 (41.12岁±5.32岁) ;手术类型:外科手术200例, 骨科手术800例, 妇科手术550例。对照组男750例, 女800例;年龄12岁~71岁 (39.25岁±5.34岁) ;手术类型:外科手术225例, 骨科手术855例, 妇科手术470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3]:主要包括术前访视、术中配合和术后随访等。观察组对手术室基础护理流程进行优化[4]。 (1) 优化交接班流程:护士分组要以分管病人作为依据, 各组的责任护士长、责班、下夜班护士都应在晨间护理对床单位进行整理, 同时依次根据交接班情况交接表逐项交接清楚。 (2) 优化排班流程:将原来的排班制度 (早班-下午班、夜班-休息, 在休息后开始下一轮上班日, 遇到双休日则安排责班) 优化成为以下排班制度:副班-责班-夜班-休息, 休息后开始下一轮的上班日, 双休日则安排责任护士组长班。 (3) 优化液体输注的流程:夜班护士要核对长期医嘱液体, 以便在次日晨会交班后, 直接配制然后即可输注。 (4) 优化药物准备的流程:主班护士要及时询问医生病人的用药情况, 接班的护士也要检查所需药品是否已经准备齐全。 (5) 优化术前检查结果回报流程:由责任护士长核查回报结果, 而夜班护士要再次核查, 次日对病人进行各项术前检查。 (6) 优化术中全程负责病人的护理:服务要注意细节, 尽力满足病人和病情的需求, 保证病人安全。

1.2.2 疗效判定[5] (1) 护理质量:主要包括基础护理质量、规范使用抗生素、候台时护理质量、手术室护理质量等; (2) 病人满意度:主要包括沟通、正性心理疏导、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操作准确及时等; (3)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2.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要基于以下理念:善于改变工作模式, 营造良好的就医氛围, 对病人的服务要做到全程不间断、无缝隙、安全有效, 其中注重细节护理正是体现了“以人为本, 以病人为中心”[6], 所以为了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管理者首先要建立健全护理工作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和各项标准, 既要规范护士的行为, 又要明确工作的方向, 争取做到行为有章可循、监管有据可依。优质护理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多方位的检查、监督、指导和信息反馈等工作, 这有助于营造安全、优质的护理氛围, 使护理人员时刻保持安全意识和服务理念, 增强工作者的责任心, 使全体都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范和工作流程, 确保医疗和护理的安全性, 同时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7]。还要不断改进护理工作流程, 使各个工作环节更加紧密地衔接起来, 工作效率也得到明显提高。

具体护理措施包括:第一, 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环境, 保持病人的病房整洁、安静、温馨, 相关的医护人员应在工作中端庄、大方, 热情接待, 从而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6]。第二, 对病人进行相应的健康知识指导, 相关医护人员应积极主动关心病人, 告知病人疾病治疗的相关注意事项, 协助病人进行相应的术前检查, 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病人进行疾病病因、危险因素、手术治疗、手术目的、手术优势、手术流程、手术配合事项、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术前术后康复注意事项等方面知识的讲解, 使病人及其家属对于疾病治疗有一定的了解, 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8,9]。第三, 积极与病人沟通, 若病人出现疑问应及时耐心地进行解答, 以消除病人的顾虑[10]。

本研究结果显示, 对手术室基础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化的的观观察察组组基基础础护护理理质质量量、、候候台台时时护护理理质质量量、、规规范范使用抗生素、手术室护理质量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病人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沟通、正性心理疏导、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操作准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高热、切口感染、导管松脱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手术室基础护理流程进行优化, 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 降低工作中的失误率, 改善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为创建优质护理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 对基础护理流程的优化有助于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有利于创建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周迎春.手术室优质护理的现状[J].中国医药指南, 2015, 2 (5) :51-52.

[2]李洪艳, 谢刚敏, 冯欢.规范化管理在提高低年资护士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 (电子版) , 2014, 4 (8) :477-478.

[3]董春玲, 张雅丽.优质护理工作模式及效果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4, 18 (12) :36-39.

[4]崔洪英, 王秀娟, 高淑兰, 等.舒适护理在门诊手术室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 (14) :111.

[5]郑晓蓝, 徐碧文, 唐小梅, 等.舒适护理对手术室患者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 (8) :42-43.

[6]Malyszko J.Mechanism of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J].Clin Chim Acta, 2010, 411 (19/20) :1412-1420.

[7]Foley RN, Parfrey PS, Sarnak MJ.Epidemiolog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hronic renal disease[J].J Am Soc Nephrol, 2013, 9 (12Suppl) :S16-S23.

[8]Tabit CE, Chung WB, Hamburg NM, et al.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diabetes mellitus: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J].Rev Endocr Metab Disord, 2010, 11 (1) :61-74.

[9]Thiefi A, Fuhlendorf A, Spitzer K, et al.Transcranial Doppler evalution of common and classic migraine.PartⅡ.Uhrasonic features during attacks[J].Headache, 2011, 30 (3) .209-215.

基础护理流程优化 篇7

1 门诊分诊工作程序优化和质量管理

1.1 应用多媒体显示系统使分诊工作清晰化、透明化

在原有的工作流程基础上, 引入多媒体系统, 将分诊工作与多媒体结合, 提高分诊效率。门诊候诊区均设置就诊信息公告显示屏, 屏幕滚动显示各科室、专家诊疗情况。分诊护士通过与各诊室的网络信息连接, 及时获知医生的诊疗情况并安排下一位患者就诊。通过运用多媒体显示系统, 分诊护士可以更好地组织有序的候诊, 提高就诊效率, 也减少了等待过程中的医患矛盾。

1.2 对护理工作的质量管理

1.2.1 端正仪表, 文明用语

按护理部要求统一护士的仪表, 淡妆上岗, 长发盘起, 对护士进行定期礼仪培训, 使护士的服务更亲切, 更加人性化。在与患者的交流中良好的语言可以消除患者的紧张、不安的情绪, 更多地了解病情, 给患者以心理上的慰藉, 促进其主动配合诊治。因此, 我们非常重视对护士工作用语和语态的规范, 根据不同科室的特点制定了常用语和忌语, 并进行交流训练。提高了分诊护士的亲和力和交流能力。

1.2.2 提高分诊护士分析判断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 现代医学分科越来越细, 这就对护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护士不仅要有优良的服务态度, 还要具备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对就诊患者做出准确地病情判断, 及时分诊到相关科室, 减少因不正确分诊而导致患者多处就诊, 延误诊治的几率。因此, 不断加强护士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使分诊护士掌握本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部分少见病的症状和体征、化验指标和临床意义等, 科室每周组织业务学习一次, 并要求护士及时了解各科室开展的新业务、新技术、新设备, 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每季度结合三基理论及操作考核对相关的专科理论知识也进行考试。积极鼓励护士参加大专及本科段的学习, 丰富了护士的理论知识, 使护士的分析判断能力得到提高, 分诊质量大大提高。

分诊护士在分诊工作中, 常常会遇到不少危重患者或就诊患者人数多而又集中的情况, 这就要求分诊护士要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能够及时有效地疏散分诊危重患者到相应的科室进行及时的治疗和护理[2]。为此, 我们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 定期组织分诊护士进行学习。并组织院内其他科室进行实战演习, 模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训练护士的组织协调能力。提高分诊护士对此类情况的应急处理协调能力, 提高其整体素质。

1.2.3 健全规章制度, 落实岗位职责

根据各科室分诊的特点, 制定各科分诊工作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定期组织分诊护士学习, 并进行考核。每月护理部对分诊工作进行定期和随机抽查, 确保制度的实施。

定期对各科分诊单元进行业绩量化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基本素质 (仪表、语言、行为等) 、设施管理 (工作场所及诊室卫生, 物品管理) 、意见簿和投诉反馈等。通过考核评分情况, 将量化考核成绩与月奖金、年终评优、职称晋升等挂钩, 促进护理措施切实、高效地实施。

2 健康教育模式和实施的管理

2.1 采用嵌合式和独立式两种健康教育模式

门诊患者具有流动性大, 病种多, 患者和家属文化层次差异大等特点, 而大多数患者非常渴望懂得更多健康知识。为此我们将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嵌合到分诊、候诊、诊间就诊、各种检查治疗过程中及就诊后等五个流程中, 形成五段式门诊健康教育护理路径[3]。针对不同的流程制定了相应的健康教育方式和内容, 提升了门诊护理服务流程的内涵。另外针对专科特点和患者需求开展了一系列独立式健康教育包括:疾病健康教育讲座和科普健康宣传资料、特别病种联谊会 (如哮喘之家、糖尿病联谊会等) 和专家义诊咨询等。通过这两种模式的健康教育的实施, 既满足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 又密切了护患关系, 提高了患者对门诊工作的满意度。

2.2 健康教育实施的质量管理

2.2.1 影响健康教育质量的因素

影响门诊健康教育质量的因素主要来自护理人员和患者两方面。

护理方面:许多护士仍然觉得健康教育不是她们的职责, 缺少主动进行健康教育的意识, 缺少必要的方法和技巧;护理人员相对不足, 近一半的护士认为缺乏健康教育时间;门诊护士专业知识缺乏及护理程序运用较差。

患者方面:患者地域、文化层次等背景情况的多样化和需求的不同给健康教育的开展带来困难;由于就诊量过大, 造成护士相对不足, 患者与护士接触时间太少使健康教育的实施流于形式。

2.2.2 管理措施

针对以上的问题, 我们采取了一些管理措施: (1) 明确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职责, 组织护士学习相关知识, 按不同专科制定专人负责监督学习; (2) 门诊低年资护士实行轮转制, 安排其到不同科室门诊和病区轮转工作, 从而拓宽专业知识面和锻炼工作能力; (3) 鼓励护士参加学历和人文教育, 定期组织专家讲座, 提高护士的人文素质和宣传、沟通技巧; (4) 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 评估健康教育开展效果。

3 小结

通过对分诊工作和健康教育这两个门诊护理服务流程的重要环节的程序优化和质量管理, 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 减少了不必要的医患矛盾, 提升了门诊护理服务质量, 使得患者对门诊服务的满意度大大增加。同时也拓宽了护士的专业和人文知识, 增强了护士的语言沟通能力, 提高了门诊护士的整体素质。然而我们仍需不断地评价效果, 进一步总结经验, 探索更新更好的护理途径, 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孙敏敏, 初玲, 吴心芳.做好门诊分诊护理质量管理的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 2006, 13 (24) :4365.

[2]翠艳.做好门诊护士的几点要求[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5, 5 (10) :1924.

基础护理流程优化 篇8

关键词:基础护理流程,优质护理服务,手术室,护理质量

在临床中, 基础护理流程的优化首先思考和分析基础护理流程, 对其实施合并、分散、废除、简化、增加、改变等策略, 从而将原有的工作流程优化完善, 进而建立流畅的服务链, 最终达到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与质量的目的基础护理流程的优化, 而手术室是医院的重点科室, 专科化的特点使得其在护理方面与病区既有共性又有区别[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3 100例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1550例, 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 观察组则对手术室基础护理流程进行优化。观察组:男780例, 女770例;年龄11岁~72岁 (41.12岁±5.32岁) ;外科手术625例, 骨科手术425例, 妇科手术500例。对照组:男750例, 女800例;年龄12岁~71岁 (39.25岁±5.34岁) ;外科手术675例, 骨科手术455例, 妇科手术420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麻醉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 主要包括术前访视、术中配合和术后随访等[3]。

1.2.2 观察组

进行优化基础护理流程[4]。①优化交接班流程:护士分组要以分管病人作为依据, 各组的责任护士长及责班、下夜班护士都应在晨间护理对床单位进行整理, 同时依次根据班情交接表逐项交接清楚。②优化排班流程:将原来的排班制度 (早班-下午班、夜班-休息, 在休息后开始下一轮上班日, 遇到双休日则安排责班) 优化成为以下排班制度:副班-责班-夜班-休息, 休息后开始下一轮的上班日, 双休日则安排责任护士组长班。③优化液体输注的流程:夜班护士要核对长期液体, 以便在次日晨会交班后, 直接配制然后即可输注。④优化药物准备的流程:主班护士要及时询问医生病人的用药情况, 接班的护士也要检查所需药品是否已经准备齐全。⑤优化术前检查结果回报流程:由责任护士长核查回报结果, 而夜班护士要再次核查, 次日对病人进行各项术前检查。⑥优化术中全程负责病人的护理:服务要注意细节, 尽力满足病人和病情的需求, 保证病人安全。

1.3 疗效判定[5]

①护理质量:主要包括基础护理质量、规范使用抗生素、候台时护理质量、手术室护理质量;②病人满意度:主要包括沟通评分、正性心理疏导、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操作准确及时;③术后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例 (%)

3 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要基于以下理念:善于改变工作模式, 营造良好的就医氛围, 对病人的服务要做到全程不间断、无缝隙、安全有效, 其中注重细节护理正是体现了“以人为本, 以病人为中心”[6], 所以为了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管理者首先要建立健全护理工作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和各项标准, 既要规范护士的行为, 又要明确工作方向, 争取做到行为有章可循、监管有据可依。优质护理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多方位的检查、监督、指导和信息反馈等工作, 这有助于营造安全、优质护理的氛围, 使护理人员时刻保持安全意识和服务理念, 增强各层工作者的责任心, 使全体都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范和工作流程, 全力确保医疗和护理的安全性, 同时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7]。还要不断的改进护理工作流程, 使各个工作环节更加紧密地衔接起来, 工作效率也得到明显提高[8]。

具体护理措施包括:第一, 应对病人的环境进行护理, 可以保持病人的病房的整洁、安静、温馨, 相关的医护人员应在工作中端庄、大方, 热情接待, 从而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6]。第二, 对病人进行相应的健康知识指导, 相关医护人员应积极主动的关心病人, 告知病人疾病治疗的相关注意事项, 协助病人进行相应的术前检查, 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病人进行疾病病因、危险因素、手术治疗、手术目的、手术优势、手术流程、手术配合事项、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术前术后康复注意事项等方面知识的讲解, 使得病人及其家属对于疾病治疗有一定的了解, 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9,10]。第三, 积极地与病人进行沟通, 若病人出现疑问, 应及时耐心地进行解答, 以消除病人的顾虑[11]。

本本研研究究结结果果显显示示, , 观观察察组组基基础础护护理理质质量量、、候候台台时护理质量、规范使用抗生素、手术室护理质量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且观察组病人满意度评分在沟通评分、正性心理疏导、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操作准确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及总并发症发生率也均低于对照组。本研究提示, 对手术室基础护理流程进行优化, 使护理质量得以显著提高, 降低了工作中的失误率, 改善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为创建优质护理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优化服务流程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篇9

1 一般资料

我院泌尿外科有在岗护士13名, 均为女性;年龄20岁~45岁 (30.12岁±1.76岁) ;本科4名, 大专9名;护士5名, 护师3名, 主管护师5名。

2 实施步骤

2.1 组织动员

组织全科护士开会讨论, 每次护理改革的实施要层层动员、统一思想、改变观念, 全科上下积极参与、通力合作, 才能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3]。大家认为要顺利开展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 必须改变原来的工作模式和思维, 重新优化各项服务流程, 以达到病人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

2.2 实施

2.2.1 优化交接班流程

以晨会交班为例, 礼仪要求:要求护士穿戴整齐、仪表端庄、头戴燕尾帽;双脚稍分开与肩平行或站“丁”字步, 双手掌交叉自然放于前面。护士长及交班者站一排, 接班者站一排, 距离约1m面对面进行书面交接班。夜班交班按要求交病人总数、新入院病人人数、当天手术人数、前1d手术人数、危重病人情况、记量病人情况、特殊处理病人情况及需要下一班完成工作的交接。床头交接班:采用对本组当班护士进行交接病人病情、进行床前交接班的形式, 使交接班护士共同对上一班的护理工作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 对所分管病人目前的病情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评估。入病房由交班护士领头, 本组接班护士紧随其后, 下来是护士长及其他班护士及护生。到病人床边时交班者站在病人的右边, 接班者站在左边, 护士长及其他护士站床尾, 由交班者向病人问候, 接班者即向病人介绍自己。交班内容:病人病情、治疗、睡眠情况、饮食护理措施落实情况, 需要下一班协助完成的工作等。

2.2.2 优化出入院流程, 规范接待礼仪

公开护理服务用语, 将“请、您好、对不起、谢谢”等文明用语贯穿于日常护理操作。强化责任护士对病人的入出院教育情感化、技能服务优质化、星级服务标兵化。将人性化服务体现在病人住院的每个环节中。要求做到“六规范”和“五有”。“六规范”为迎接病人规范、文明用语规范、礼仪着装规范、称呼病人规范、征询意见规范、送别出院规范;“五有”为进门有人接、检查有人陪、配药有人拿、手续有人办、危重病人入院有人送的全程无缝隙人性化服务。

2.2.3 优化护理操作流程

我科针对病人需要进一步完善了各项护理工作制度, 详细制订了的护理服务操作流程, 每项护理服务操作都严格遵按照操作规范, 结合护理工作实际情况, 以方便病人、减轻病人痛苦为标准, 一一制定出操作时的沟通性语言和查对制度。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出版的《55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及我科3项专科操作为指导, 建立科室考核小组, 每年制订培训计划, 每月按年度培训计划对护士进行操作考核。以达到实际运用、临床实践, 充分体现护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以及护理服务的专业化、人性化的目的。

2.2.4 优化各班次护士的工作内容

根据工作需要制订各个班次的工作内容, 在APN排班方式上进行优化, 改成DN班, 白班和夜班两种, 白天根据床位比排3个责任班 (D1、D2、D3) , 护士长每天根据病人数及病情、护士水平及资质安排给3名责任护士, 责任护士负责所管病人的病情观察、治疗性护理、健康教育、生活护理、护理文书等各项工作。实行责任包干制, 实行8h在班、24h负责制。办公班负责处理医嘱, 办理出院及接待新入院病人, D4和D5班有一个处理临时医嘱, 一个协助膀胱镜室的处置和协助接待新入院病人, 共同完成中午时段病人的治疗及护理。夜班N班实行双班制。

2.2.5 优化健康宣教流程

规定责任护士必须在病人入院30min内完成入院介绍, 包括医院环境、住院规则、作息时间、探视时间、主管医生、主管护士、护士长的介绍, 告知病人立即要做的检查和第2天要做检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当天完成用药治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饮食、活动, 并根据病人情况进行心理疏导等;术前1d完成术前指导;术后1d完成术后宣教;出院当天完成出院指导。

2.2.6 优化护理服务内容

在科室显眼的位置挂一张护理服务公示牌, 上面详细记录基础护理服务项目标准, 护士长每天安排1名护士提前30min到病房和护理员完成晨间护理, 保证晨间护理质量, 同时督促护理员协助卧床病人完成洗漱。08:00准时晨会交班, 然后床头交接班, 由责任班接班。责任班负责所分管病人的病情观察和所有治疗和护理, 严格按照基础护理服务项目标准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护理。例如负责完成病人的输液与服药工作、禁食病人的口腔护理、留置尿管病人的会阴清洗。新病人入院后负责领至病房, 进行入院宣教和环境宣教, 落实各项医嘱及各种检查的注意事项, 负责指 (趾) 甲、胡须、头发、手术部位的清洁与处理, 负责术前指导和术前宣教。术后责任护士负责病人的术后观察和护理, 给予翻身、叩背, 进行术后活动指导、功能锻炼、饮食指导、出院宣教。下午完成病人的晚间护理, 协助术后病人洗脸、漱口, 和护理员给卧床病人擦身, 保持床单整洁、干净, 就餐时间协助病人进食, 确保病人住院期间的生活护理, 争取病人家属陪而不护。

3 体会

3.1 品牌效应

医院形象是医院在社会和病人中所处的地位和享有的声誉, 是医院文化的综合反映和外部表现, 是医院精神面貌和品格特征的体现, 也是医院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通过自身的努力在社会公众中建立起来的整体印象和评价。医院的主要职能是为人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医护人员服务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形象, 影响病人的就诊率。而护士在医院医护人员总数中占三分之二, 所以护理服务的优劣在整个医院形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 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优化服务流程、塑造优质服务品牌, 以提升医院整体形象。3.2提高护理质量任何一种护理管理模式最终的目的就是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 达不到这个目标就不是一个成功的模式[4]。优化各项服务流程使各班明确自己职责, 而各班职责又与绩效挂钩, 所以每位护士都会尽能力把自己工作做好, 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3.3 提高病人满意率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来, 优化各项服务流程, 在排班上合理配置, 白天护士充足, 护士主动服务的意识明显增强。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及时完成, 特别是病人的基础护理得到保障;中午和夜间实行双班制, 护士巡房次数增多, 病人的需要能及时解决, 双班制的互相监督及提醒可以有效减少工作中的疏漏, 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 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提高。

3.4 提高护士工作价值

优化各项服务流程, 即对原来工作内容进行部分废除、合并、改变、简化、优化策略, 建立人性化、系统化的服务流程链, 给护士创造了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空间, 有效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体现了护理工作价值。

4 小结

护理服务流程优化是在对医院护理组织原有服务流程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 对原有服务流程进行系统性重新整合或重新设计, 以达到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的目的。业务流程优化与全面护理质量管理相互渗透, 融为一体, 使各项护理工作环节实行无缝隙管理, 有效避免了工作中的疏漏, 护理缺陷率明显下降, 降低了护理风险, 满足了不同人群护理服务对象的需求, 提高了满意度。

摘要:为了更好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 从交接班流程、出入院流程、护理操作流程、各班次护士的工作内容、健康宣教流程、护理服务内容等方面进行流程优化, 以达到塑造优质服务品牌、提升医院整体形象、提高护士工作价值、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率的目的。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流程,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姜莉静, 王昌信.住院病人护理流程分析与再造的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 24 (3) :80-8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印发《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S].2010-01-22.

[3]黄惠根, 陈凌, 黄红友, 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的做法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 2010, 10 (5) :310-311

上一篇:笔墨纸砚下一篇:研究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