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压力下的项目管理

2024-08-22

成本压力下的项目管理(精选6篇)

成本压力下的项目管理 篇1

就近年工程项目招投标承包合同情况来看,大多数工程合同均为低价中标。在目前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中,施工企业必须降低成本,才能有好的经济效益。但如何将成本控制与项目管理有机的融为一体,保证企业财务效益好的同时又不放松对工程项目目标系统的全面管理,是值得现代工程项目管理者重视的问题。

1 低价中标的主要影响

1)成本压力大。

为了能在众多的投标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中标人,大多数施工单位将竞争的重点放在了压低合同报价上。施工单位在组织编制标书时,对工程项目的工程量没有仔细的进行分析预算,对成本效益缺乏科学的分析。更有甚者负责编制投标书的人并非是直接的施工工程管理人员,这些都使得合同报价严重脱离现场实际情况,加大了施工的目标控制风险,增加了成本控制压力。

2)执行合同压力大。

施工单位前期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的管理不力,增加合同内容执行压力。就目前的施工现场情况看,合同文本约定应该在“三通一平”即施工现场道路通、电力通讯通、水通、场地平整及征地拆迁完毕后方能进场施工。但实际施工中,大多数现场条件还未达到合同要求,施工队伍就已进场,进场后发现现场环境达不到施工条件,有的施工队半年、一年甚至一年多都不能进行正常施工。另一方面是施工设计图纸出图速度不到位,不能满足施工要求也造成了合同约定的工期紧迫,增加了施工成本。

2 加强项目管理

2.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根据目前市场经济的不稳定状态,加强内部管理,选配好优秀的管理人员势在必行。首先要有严格制度和各级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分工明确、行使有权、责任落实、奖罚分明。

2.2 加强材料管理

加强材料采购管理是控制成本的主要渠道,主要管理人员要经常了解市场行情,订立良好的供货合同,自觉遵守职业道德,一切为合同项目成本、质量着想,既不违背合同规定的材料又符合设计规定的要求,兢兢业业为项目效力。

材料费在流动资金占用中的比重较大,故加强现场材料组织管理是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的有利途径。

2.3 加强安全、质量技术的管理控制

1)要建立各种技术规定。

要建立健全各种技术管理规定,使每个技术干部都要充分认识到本人的工作职责,对日常工作做到制度化、规范化,使各项工作在可控状态下运行。工程技术人员要不断学习,精通业务知识,具备高度责任感。

2)要加强设计文件的学习和图纸会审。

熟悉、审查设计图纸,了解工程特点、设计意图和关键部位的工程质量要求,是进行质量控制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在图纸会审中,施工单位要大胆提出施工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施工设计的意见,通过讨论和协商,解决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写出会议纪要,妥善进行设计变更。

3)施工前要加强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对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技术交底必须满足施工规范、规程、工艺标准,质量验收标准和建设单位的合理要求。技术交底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经过检查与审核后,必须有签发人、审核人、接受人的签字。整个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均须作技术交底,特殊和隐蔽工程更应如此,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4)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通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可以全面考虑工程的各种施工条件,扬长避短地拟订合理的施工方案,确定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劳动组织和技术经济的组织措施,合理地统筹安排,拟订施工进度计划,保证工程按期投产使用;良好的施工组织也为工程设计方案在经济上的合理性,在技术上的科学性和在施工上的可能性提供论证依据。同时,还可以预计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为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提供依据。

5)加强现场施工中的变更管理。

施工中在原有设计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变更设计,如地质原因,优化设计问题等。对于变更设计必须针对现场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完善变更手续。对因业主或地方要求增设的工程必须要有合同、协议,新增工程的变更设计、变更数量要做好会议纪要、变更记录,为验工计价、工程决算做好充分的依据,达到变更设计预期效果,减少盲目施工导致的投资增加。

2.4 加强施工技术优化及施工进度控制

合理优化各施工工序,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及时组织调配施工组织,优化施工程序,充分发挥人力、机械的作用。落实每天必须完成的施工进度,使各项工序都处于有序、可控的状态,严防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

1)合理配置机械设备。

在项目施工中,机械设备要按时进场,用完后应尽早退场,是项目施工中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的有效办法。

2)择优选购机械设备。

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能租用的不买,能用旧的不买新的。选购设备一方面要选准机械设备类型,熟悉各类机械设备的性能和技术参数,掌握相互间的匹配参数,了解其先进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择优选购机械设备,性能好、效率高等。

3)正确使用机械设备。

经常使机械设备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经常对职工进行正确使用、精心爱护机械设备的思想教育和技术培训,严格贯彻落实机械设备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使操作人员养成自觉爱护机械设备的良好习惯和风气,熟悉掌握设备的结构、性能,不断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和管理能力。

4)精心保养,定期检修机械设备。

保养和检修是为了保持机械设备的完好技术状态,提高机械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零部件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消耗,提高工作效率。

2.5 加强项目施工进度控制

项目施工管理中工程进度控制是指在既定的工期内,编制出最优的施工进度计划,在执行该计划的施工中,经常检查施工实际进度情况,并将其与计划进度相比较,若出现偏差,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对工期的影响程度,找出必要的调整措施,修改原计划,不断循环直至工程竣工验收。

3 加强资金管理

1)建立健全项目资金管理制度。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由项目经理负责,项目部财务人员牵头协调组织日常工作,做到统一管理、归口负责,建立责任制,明确有关职能人员的职责。

2)根据工程报价和施工现场工、料、机供给情况,针对施工队、架子队、分包队的不同情况,制定详尽合理的工、料、机责任预算单价及单项工程单价,以此来严格控制工程成本。

3)严格控制散用临时工。不仅要控制临时工的人数,而且要控制临时工的劳动效率,除极个别岗位外,均采用定额计价的计量方式,杜绝出工不出力现象,从而压缩临时工工费开支。

4)严格掌握和控制项目管理费开支。

5)根据施工进度和验工计价金额,控制工程款的拨付,坚持先计价后拨款的原则,禁止超拨工程款。

4 发挥项目管理直接控制作用

现在绝大多数的施工管理为局级指挥部—项目经理部—施工作业队三级管理体制。在实际施工中局级指挥部不能真正发挥指挥项目经理部的直接作用,基本上是形同虚设,然而在标价低管理又重叠的情况下就出现成本支出高,甚至极个别出现了资金转移,造成了项目部资金短缺,材料购入困难;拖欠施工作业队的资金、严重削弱了项目施工管理的积极性,造成安全、质量隐患,进度滞缓的恶性局面,因此减少局级指挥部的直接控制或派出个别局级人员直接加入项目部进行控制、协调、督促项目部共同进行项目管理。

面对目前的低价中标给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带来的成本压力,管理人员只有加强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过程管理,优化施工组织,加强技术管理,最大限度的减少工程施工的返工,切实按设计、规范严格控制施工,充分发挥人的因素,严格现场控制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成本压力下的项目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洪,陈健.建设项目管理[M].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李峰.建筑工程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赵建伟.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J].山西建筑,2009,35(1):218-219.

成本压力下的项目管理 篇2

新《医院财务制度》下的成本管理

来源:中国医院 关键字:医院,财务,成本,管理

1新形势下加强医院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1.1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卫生改革政策对医院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医改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强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定期开展医疗服务成本测算,科学考评医疗服务效率。卫生部门、财政部门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也要求医院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加强医院成本控制,坚持执政为民,体现以人为本,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强医院成本管理、实行成本核算,正是为了“实现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的卫生改革目标。

1.2合理制定医疗服务价格和补偿标准的依据

成本是制定价格的最低界限,只有正确核算成本,真实反映医疗服务耗费,才能为卫生行政部门合理定价和为医院提供合理补偿提供依据。医院成本管理是健全医疗服务定价、政府补偿机制、医保制度改革(含单病种付费模式)的客观需要。

1.3改革医院内部运营机制的需要实施成本核算有利于决策者了解医院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配置状况,根据经营效能调整资源的分配,使有限的资源获得更好的生产力;实施成本核算有利于对各核算主体的考核管理;实施成本核算有利于建立合理和有效激励的薪酬体系。核心竞争力不体现在设备上,因为设备可以购买得到,不体现在个别人才上,因为人才可以引进,而最终战略优势体现在管理机制上。唯有管理机制是别人难于通过模仿得到的。通过成本核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成本分析,通过成本控制等手段,可以有效地降低医疗成本和药品费用,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因此加强成本核算,提高管理水平,是提高医院运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和加强内部管理等方面的重要手段。

1.4提高社会效益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公立医院要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规范用药、检查和医疗行为。”可见,公立医院不仅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同时肩负医疗政策的执行等任务。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要提高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就要注意不仅要把卫生“事业”当成“产业”办,同时必须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成本核算,把各类人员的劳动效率、病床使用率、设备使用率、物资使用率等与经济效益挂钩,促使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紧密结合,从而完整全面地反映医疗成果和经济成果。医务劳动耗费少,成本降低,可提高医疗质量,减轻病人负担,大大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5新《医院财务制度》对成本管理的要求本次新《医院财务制度》中首次将成本管理的内容写入制度当中,明确将成本管理作为单独一章进行阐述。新《制度》重点强化了对成本管理的要求,对成本管理的目标、成本核算的对象、成本分摊的流程、成本范围、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等作出了明确规定,细化了医疗成本归集核算体系,为医疗成本的分摊与核算提供口径一致、可供验证的基础数据。这些规定,对于医院加强自身的运行管理、全面提升

成本核算与控制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并为今后管理部门制定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提供了参考依据。

2新《医院财务制度》中成本管理的内容

2.1提出了成本管理的定义、目的,明确将成本管理纳入医院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之中新《医院财务制度》中明确提出,成本管理是指医院通过成本核算和分析,提出成本控制措施,降低医疗成本的活动。成本管理的目的是全面、真实、准确反映医院成本信息,强化成本意识,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院绩效,增强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成本管理定义和目的的明确为医院在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开展成本管理,实施成本核算,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2.2明确了成本核算的定义和应该遵循的原则

医疗机构实施成本管理的基础是开展成本核算,新《医院财务制度》中提出了成本核算是指医院将其业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核算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过程。同时新制度指出在日常成本核算的过程中要遵循合法性、可靠性、相关性、分期核算、权责发生制、按实际成本计价、收支配比、一致性、重要性等原则。成本核算定义和核算原则的确定为医疗机构开展成本核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使医疗机构在未来开展成本核算的过程中有了统一的原则和规范,避免了医疗机构在自行探索成本核算的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3确定了成本核算对象及内容新制度中根据核算对象不同,将成本核算分为科室成本核算、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床日和诊次成本核算,明确了成本核算的分类。新制度提出医疗机构一般应该开展科室、诊次和床日成本核算,三级医院及其他有条件的医院还应开展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等,各级各类医院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医院管理的需要选择开展各类成本核算。

2.4规范了各类成本核算的方法新《医院财务制度》分别对科室成本、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病种成本、诊次和床日成本等各类成本核算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和核算方法,规范了各类成本核算的方法,使医疗机构的成本核算工作有据可依、有法可用。

新《医院财务制度》规定,科室成本核算是指将医院业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以科室为核算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科室成本的过程。新制度明确了科室的分类及各类别科室的具体含义,同时具体规范了科室成本的归集和分摊的方法。

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是以各科室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为对象,归集和分配各项支出,计算出各项目单位成本的过程。核算办法是将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和医疗辅助类科室的医疗成本向其提供的医疗服务项目进行归集和分摊,分摊参数可采用各项目收入比、工作量等。

病种成本核算是以病种为核算对象,按一定流程和方法归集相关费用计算病种成本的过程。核算办法是将为治疗某一病种所耗费的医疗项目成本、药品成本及单独收费材料成本进行叠加。

诊次和床日成本核算是以诊次、床日为核算对象,将科室成本进一步分摊到门急诊人次、住院床日中,计算出诊次成本、床日成本。

由于方法的规范和统一使医疗机构的成本核算结果具有可比性、科学性,便于统计、分析和比较,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2.5明确了成本核算中所核算的成本范围

在新《医院财务制度》印发之前,医疗机构在开展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对各类费用的纳入标准不统一,例如固定资产的折旧、无形资产的摊销等,按照旧版的医院财务和会计制度,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因此部分机构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也不将其计入成本,而部分机构又为开展全成本核算自行计提折旧,将其纳入成本之中。这就导致了成本核算结果的不规范,缺乏可比性。新《医院会计制度》提出了固定资产应该计提折旧,纳入成本核算的范围,规范了固定资产的管理。

新《医院财务制度》中对于部分费用是否纳入成本核算给出了明确的界定:开展医疗全成本核算的地方或医院,应将财政项目补助支出所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纳入成本核算范围;开展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地方或医院,还应在医疗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将科教项目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纳入成本核算范围。同时为了正确反映医院正常业务活动的成本和管理水平,新制度也规定了部分费用不应纳入成本核算的范围,例如对外投资的支出、有经费来源的科研、教学项目支出等。

2.6建议医院根据成本核算结果进行各种成本分析,进行成本控制,提高成本效益新制度倡导医院根据成本核算的结果,对照目标成本或标准成本,采取趋势分析、结构分析、量本利分析等方法及时分析实际成本变动情况及原因,把握成本变动规律,医院应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建立健全成本控制的制度和措施,对成本形成过程中的耗费进行控制,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率,使有限的医疗资源能够更好的为人民健康服务。

3在新制度下医院如何开展成本管理工作

医院开展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工作,涉及到医院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医院各级各类员工同心协力,共同完成。在新制度下,医院开展成本管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统一思想,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成本核算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的个人利益,处于决策层的领导首先应该充分认识到成本核算工作在医院综合经营管理中的意义和作用。医院进行成本核算,开展成本管理应该是一个全员、全院的工作,要得到全体职工的理解和支持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成本管理的结果也和职工个人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医院应该做好成本管理的宣传工作,积极利用院务会、中层干部会、职工代表大会、全院职工大会等宣传阵地,以及板报、院报、期刊等媒体,分层次、多渠道的做好全员的宣传动员工作,最终使成本管理工作成为广大员工自愿参与的一种行动和习惯。

3.2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的组织机构

健全的管理组织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为此,医院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成本核算实行院长负责制,在院长委托下由财务科室负责人直接负责牵头,人事、医务、后勤、药剂、器材、工会等多部门协作,以成本核算单位为中心,各部门分工负责,共同参与,形成覆盖全院的院、科两级完整的管理网络组织机构,为在全院有效开展成本核算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3.3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流程

在健全成本核算组织体系的同时,医院应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认真收集资料,广泛征求院内外科室人员及有关方面的意见,从资料收集一直到医疗成本、项目成本计算的操作规程、办法、程序和管理,制定出科学详细、符合本单位实际,并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制度,从而保证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开展。

3.4加强医院信息化系统建设,将会计核算工作与成本管理有机结合医院应该借由新《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出台的契机,升级医院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功能先进的成本核算软件系统,并使之与医院会计核算系统、仓库物流系统、医院收入系统等相衔接,能方便接收和输出相关财务数据。同时,软件系统要有与科学成本核算相配套的奖金核算功能,有较完善的成本计划、预测、控制、考核、分析、评价等管理功能,提高成本核算的效率和水平。

4成本核算结果的应用

4.1成本核算结果应用于医院内部管理

将成本核算结果应用于医院预算管理、绩效考核和经济管理。医院应该对成本核算结果进行有效的利用,成本核算结果只有与具体核算单位的预算管理挂钩、与绩效激励挂钩、与医院的决策挂钩,才能充分调动参与机构和参与人员的积极性,才能体现成本核算结果的价值意义。

医院成本核算的结果应该运用于医院预算的编制与预算管理工作,使医院预算的编制工作有据可依,提高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而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成本核算的结果作为科室综合目标管理中重要的参考依据之一,使科室成本核算与科室奖金分配适当挂钩,同时考虑技术含量、责任风险、劳动强度等综合指标。

医院应该利用核算结果指导医院的经济管理决策,避免了决策的主观性和盲目性。例如重大基建项目、大中型仪器采购、新项目的开展、新项目的定价过程中严格应用成本核算分析论证机制,真正发挥成本核算工作在决策中的指导作用,减少和避免决策失误概率。

4.2成本核算结果应用于政府宏观决策

4.2.1成本核算结果应用于财政补偿。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过程中的消耗主要

通过财政补助、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加成三种途径得到补偿。然而在《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今后将推进医药分开,改革以药补医机制,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在科学核算基础上,基于成本进行补偿是发达国家较为常见的补偿方式,也是我国今后补偿机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其补偿思路是通过核算基本医疗服务的合理亏损进行补偿,因此补偿依据充分,补偿效果较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医疗机构控制成本。

4.2.2成本核算结果应用于医疗服务定价。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制定与医疗成本密切相关,物价部门在制定项目价格时会以医院的平均成本作为定价的重要依据,医院在申报新医疗新技术项目定价申请时同样要向价格部门提供成本核算的资料,所以做好成本核算工作,真实反映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各种消耗,不但是医院内部管理的需要,也是主管部门制定价格,甚至是制定卫生经济政策的需要。

4.2.3成本核算结果应用于社会保障。

随着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医疗保险部门对医疗机构的支付方式也在进行多样化的摸索。按医疗服务项目收费仍然是许多国家医疗机构的主要结算方式,医疗服务项目单价的制定也多以成本测算为基础形成。国内外实践证明,公立医院服务支付方式的设计对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类型的医疗服务需要采取不同形式的支付方式,而越来越多地依靠按病种付费的补偿机制来实现医疗资源的有效使用,将成为医疗服务补偿机制变革的趋势。

医疗行业如何抓住并积极应对社保机构推行的定额付费制(单病种付费)的改革,必须坚持成本定价法原则,有成本核算体系和数据作为支撑,有要参与定价和谈判的话语权,让价格和价值得到真正的统一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成本压力下的项目管理 篇3

关键词:微勘黄金分割律,知识型女性,压力,管理

知识型女性是女性中的领头雁, 引领女性发展的潮流, 为女性发展的方向提供指标, 她们在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 知识型女性在享有社会荣誉、地位、尊重的同时也承受着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压力。一项问卷调查资料显示, 在30到40岁的知识型女性中, 27%存在不同程度的更年期综合症症状, 期中最年轻的只有28岁, 知识型女性更年期普遍提前。巨大的压力使得知识型女性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一、压力源的分析

时代赋予知识型女性更多特点, 她们追求性别平等、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同时重视家庭和事业。根据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 当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 产生两种结果:一种是动力, 是努力的目标;另一种是过度压力, 消极的应对。当知识型女性需求得不到满足时, 应个体承受压力能力不同, 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感受和不同程度危害身心健康的压力。基于此, 对知识型女性压力源分为:基础压力源、关系压力源和自我实现压力源。

(一) 基础压力源

基础压力源的消除不会激发知识型女性的工作热情, 但是会导致她们对工作的不满意, 使得她们难以实现工作目标。包括来自组织管理、工作环境、生理和心理因素。

1. 组织因素。

不民主、不公平组织氛围的存在, 使得知识型女性的压力增大。民主、公平的企业组织会使得知识型女性发挥其最大优势。知识型女性是有思想、有能力的小部分人群, 她们适时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组织应该形成具有各抒己见, 允许有不同意见的存在的氛围, 使得组织的人性化管理更加突显。

2. 工作环境。

包括外在环境和内在的环境。外在环境有办公条件、办公环境、办公的设施等等。内在环境包括文化氛围、人际关系的复杂程度、工作的节奏等等, 工作环境可以影响知识型女性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的满意度。

3. 生理和心理因素。

由于女性更容易情绪波动, 特别女性周期的生理反应、怀孕、休产假都会对其情绪产生影响。女性比较注重面子, 缺乏大气魄, 这样会影响知识型女性的魅力, 女性往往会在意太多细节和处理事情的方式和方法, 必然导致知识型女性在发挥自己的能力时受限。

(二) 关系压力源

包括家庭和事业的关系、人脉关系, 竞争关系。

1. 家庭和事业的关系。

知识型女性追求社会成就感和家庭幸福感, 两者关系达到平衡是最佳的状态, 但是现实中往往两者失衡, 增加了知识型女性的压力。

2. 人脉关系。

人们都不是独立于社会而存在的, 每天都会面对很多的关系。对于知识型女性来说, 她们需要面对更多来自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群, 要应对如此众多的关系网络, 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对于知识型女性来说, 势必会增加她们的压力。

3. 竞争关系。

知识型女性面对着和自己有着相同优势的女性或男性, 甚至有的更加优秀, 但是“天花板效应”使得知识型女性在学习、培训、晋升方面显得如此的无力, 这些都会增加知识型女性的压力。

(三) 自我价值实现压力源

知识型女性追究的是家庭和事业两者的平衡发展。她们追求社会成就感和事业幸福感, 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是受传统的女性形象的影响, 知识型女性往往会受到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舆论的压力;社会对知识型女性的期望值比较高, 同时也内化成知识型女性对自我的要求的一部分, 高要求、高标准、尽善尽美, 这样的直接结果就是加重知识型女性的压力。

二、黄金分割律下的知识型女性压力应对策略

黄金分割律是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所发现, 后来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将此称为黄金分割。这其实是一个数字的比例关系, 即把一条线分为两部分, 此时长段与短段之比恰恰等于整条线与长段之比, 其数值比为1.618, 也就是说长段的平方等于全长与短段的乘积。0.618, 以严格的比例性、艺术性、和谐性, 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黄金分割律下的知识型女性压力管理需要个体、企业以及社会同时协调、关注知识型女性的压力并采取积极措施。

(一) 知识型女性个体的压力管理

1. 知识型女性正确对待压力。

适度的压力是人体的活化剂, 使得知识型女性高效的投入到工作、生活中去, 有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做好过度压力的预防准备, 要真正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 了解自己的承受能力, 对可能发生的压力有心理准备, 冷静的思考并积极处理压力带来的影响。

2. 知识型女性培养自信、果敢的态度。

知识型女性是社会中的佼佼者, 但在现实中压力无处不在, 首先要培养自信的态度。树立一个自信的知识型女性的坚定信念, 有了自信和积极乐观的态度, 会得到自信行为的回报。其次, 自信行为的培养。自信的行为会产生积极的结果, 当你自信的表现自己时, 你会感觉到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控制权, 减少了无助感和压力, 感肯定自己的成功之处。再次, 形成坚韧的品质。失败了, 再次站起来, 继续前进是知识型女性坚韧品质的表现, 压力磁场下乐观、自信、果敢知识型女性更有魅力。

3. 知识型女性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

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学习, 提高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的同时, 提高对环境和社会的适应能力, 提升人际沟通能力, 特别是上下级, 同级及下属的沟通, 积极改善人际关系。塑造自身的形象, 不断提高自身的品味和休养。提高自我的鉴别能力, 当压力袭来时身体和心理生产的变化, 及时利用健康饮食、良好的生活习惯、锻炼以及心理咨询等, 将压力释放到最低, 使得身心处于良好的状态。

4. 处理好家庭和工作的关系。

知识型女性追求社会成就感的同时也不放弃家庭幸福感。她们的思维能力、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是不可以替代的, 在企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 知识型女性是家庭中和谐的因子, 在孩子的抚养、教育, 在老人的赡养以及家庭的关系处理方面处于主导, 家庭和工作不能偏向两者的任何一方, 否则都会失衡, 都会导致知识型女性压力的增加。黄金分割律和谐的美的价值在这里充分体现, 知识型女性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要将两者的关系, 以工作优异与家庭幸福为目标, 从而减少压力感。

5. 工作与休息、娱乐的关系。

工作是知识型女性生活的一部分, 但是处理好工作以外的休息、娱乐是知识型女性身心得以放松的前提, 在工作和家庭之外放松自己, 可以通过冥思、散步、慢跑、游泳、瑜伽等等这些方式缓解压力;可以找到适合自己发泄不满的渠道;可以利用休息的时间陪同家人去爬山、野餐等活动, 增进同家人的关系, 也是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

(二) 企业组织的压力管理

1. 加强和改善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组织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力求人与岗位相匹配, 突显知识型女性个人特质的工作岗位, 使其在岗位上发自己的潜能, 减轻因角色模糊, 角色冲突等引起的知识型女性的压力。在人员培训方面, 企业组织应该改变以往性别差异对待, 充分调动知识型女性培养这块空白资源, 提高她们处理工作能力、沟通技巧等方面, 在满足知识型女性自我成就感的同时, 也是缓解她们压力的有效举措。企业应该为知识型女性设置可行的目标。工作的目标比较具体又富有挑战性, 而且能及时得到有关情况反馈时, 她们会做的更好, 利用目标设定可以减轻工作压力, 增强知识型型女性的工作动机。

2. 企业组织给予知识型女性更多的关注。

从企业组织发展远景来看, 知识型女性有着男性不具有的优势和特性, 在企业发展的历程中做出突出贡献, 企业组织应该以长远的眼光去看待知识型女性为企业创造的价值, 而不是因一时的利益而放弃知识型女性。企业也应该认识到, 知识型女性除工作之外, 需要兼顾家庭、生儿育女、赡养老人等等, 在精力被分散的状况下很容易疲惫, 她们需要在工作中寻到乐趣, 需要自我精神的满足, 企业组织在工作中应该给予知识型女性更多的职业生涯上的规划和支持, 使得知识型女性感受到企业组织的温暖和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更好的发挥她们的潜能, 从而增加她们对企业组织的忠诚度。管理者应当对领导型女性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关注, 以缩短与她们之间的心理距离。

3. 激励方式的转变。

激励可以使需求转变为可能, 可以让一个白痴变成天才。知识型女性更多的注重的是企业组织的肯定, 企业组织应该更多的从精神方面进行激励。精神激励的方式和种类有多种, 首先要激励、激发知识型女性的行为动机, 其次, 当知识型女性经努力取得绩效时, 这绩效又成为对她们的激励, 此时应予恰当的评价并予晋升。再次, 公平与否会影响知识型女性的满意度, 满意度又会成为新的激励。如此往复运动, 使知识型女性不断取得新的成绩。激励得当可以激发她们工作的激情和潜力的发挥, 企业组织应当习惯于鼓励每个知识型女性, 让每个人都知道企业对她们的期望, 让知识型女性一步一步做的更好。

(三) 社会对于知识型女性压力的管理

传统“女主内、男主外”的思想在人们脑海里根深蒂固, 改变这种想法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努力。

1. 家庭成员应该更多的理解和支持知识型女性的工作。

家庭对于每个人都是温馨的港湾, 只有家庭的和睦、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知识型女性才会安心的工作, 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主动的投入到工作, 同时也是知识型女性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

2. 社会应该对女性的权利得以保障和维护, 特别对知识型女性。

妇联可以和企业联合起来, 对女性权利以及女性在处于的现状进行不定时的宣传, 使得社会更加的了解女性面对的压力, 并得到更多社会的理解和支持。针对领导型女性的压力症状可以进行心理咨询、诊断, 并提供缓解压力的心理学知识和方法, 做到有的放矢。

浅析建筑工程管理下的成本控制 篇4

随着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增加,建筑工程管理开始受到重视。而成本控制与管理是工程管理的核心。施工成本是指施工企业在施工和管理中一切费用的总和。它集中反映了施工活动劳动和物资消耗的基本状况,是衡量施工企业经营和管理成果的综合性指标。建筑工程成本控制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应认真分析和对待施工成本控制,采取切实可用的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控制项目成本,以获取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

一、影响建筑工程管理下的成本控制的主要因素

(一)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工程建设的工期与成本控制存在着对应关系。施工周期过长,相应突击施工程度就会降低,从而使工程直接成本减低;反之周期越短因为工程突击施工增加的直接成本就会相应越多。工程质量要求越高,相应成本就会越高。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期质量要求,必须严格质量检查,保证安全合格施工,这样就会消耗资源,产生质量成本。

(二)外部环境因素。随着建筑工程造价的发展,施工价格构成更趋向于接近实际成本,取费标准改为按工程对象取费。建筑施工越来越受到日趋完善的环保条例的制约。城市化快速发展使得施工水平运输困难、垂直运输复杂,加大了施工难度。

(三)内部因素。各种原因造成的工程返工,使得工程人工费投入增多。材料费投入浪费、机具费投入不合理和管理投入效果发挥差等因素,造成施工成本提高。

二、建筑工程管理下的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 材料成本管理制度和成本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

材料成本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耗用的原材料、周转材料和辅助材料等材料费用和材料租赁费等。材料成本在施工工程成本中占有较大比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材料成本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否决定着项目成本控制的成败。缺乏权责分明和奖惩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机制,目前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分为成本

(二) 忽视工期成本控制,对质量成本控制不够。

工期成本是指为了在工期内完成工程而花费的费用;质量成本是指为使整个工程项目质量合格而花费的费用。它们是所有建筑工程必须投入和发生的生产成本。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加快工程项目建设周期必然使得项目成本增加。但是忽视和减低对工期和质量的重视,会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从而产生额外的质量成本。延误工期或质量问题还会影响公司的信誉度,使得管理成本增加。

(三) 合同管理混乱。

合同管理是工程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大多数工程项目管理部门的合同管理意识淡薄,对于合同的订立、履行、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等知之甚少,从而导致合同管理混乱,增加了不必要的工程成本,

(四) 相关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淡薄,机械设备的利用率低,操作费用高。

在某些项目管理过程中,各部门各自为政,没有形成有机合作的整体。技术人员只负责工程技术和建筑质量,材料员只负责材料采购。这样势必造成更多的材料、工时和人员的投入,无法有效控制和管理工程的最终成本。机械设备管理不到位,设备的使用操作人员不具备操作资格,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均不能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甚至造成人为的损坏等。不能根据市场情况和施工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盲目投资购买或租赁设备,导致投资无法取得回报,设备成本无法收回,项目完工后设备限制等。造成设备投资的浪费。

(五)工程施工成本核算流于形式。缺乏操控性的核算依据。使本应对工程施工具有指导意义的成本核算成为空谈。目前大多数建筑工程项目都有预结算员,但只是根据工程设计图纸按照现场指令进行成本核算。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并没有按照施工工序和实际生产成本进行成本修正;即使发生成本超支现象,也无法落实奖惩制度,管理人员对成本控制的重视不够,对成本管理的指导意义不大。

三、有效实现建筑工程管理下的成本控制的可行措施

(一) 加强相关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和职业素养,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体制。加强企业员工的成本意识和对成本控制重要性的认识是工程成本控制的关键。企业应对整个工程成本控制进行分解,使得各部门有自己明确的工作目标,从而使成本控制制度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二) 控制材料用量和价格。项目施工过程中,应以施工预算为主要依据,精确核算材料消耗量,实行限额领用材料的制度,对多余材料进行回收;推广降低原材料消耗的新技术工艺;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减少材料二次搬运造成的多余成本消耗。材料采购部门应及时准确掌握材料市场的各种信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争取最低的价格。造价较大的工程项目,可以进行公开投标,以获得质量优良价格合理的材料。合理选择运输方式以降低运输成本投入。

(三) 积极测算项目成本,加强会计核算。对项目成本科学合理的测算分析和及时的成本核算对项目管理成本控制的成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考虑到施工单位的成本管理控制,结合实际情况。项目财务决算时,应避免成本挂账,防止成本尾大不掉;项目部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工过程控制,实现成本兑现。加强企业的银行账户管理,防止多开户、乱开户,集中资金管理,使得资金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四) 控制工程分包单价和机械费用投入。由于施工企业技术方面的局限性,某些单项工程需要进行分包。工程分包是工程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预算人员应充分掌握市场信息,以施工成本预算为依据,科学分析衡量工程分包单价,如果分包单价超出预算,应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避免分包单价大于施工单位和甲方的结算价格。机械费用主要包括机械数量和机械单价。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合理安排机械购置和租用,杜绝因决策失误造成的设备闲置,另外还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

在进行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过程中,措施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为了进一步提升成本控制的效果,不能只依靠其中某一种单一的手段,应予以综合运用。仅仅制定完善的成本控制计划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全过程跟进成本控制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出现偏差时,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对成本的合理有效控制。

成本压力下的项目管理 篇5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辅导员,工作压力

一、独立学院辅导员职业压力管理的重要性

在独立学院教职工中, 辅导员又是一支特殊且更需要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加强管理的队伍, 因为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比较年轻, 这批年轻教师承担了教学工作、学生管理工作及教学辅助工作, 是学校整体工作的主力军。从身份上来讲, 是集大学教师、政工干部和行政人员三位一体, 集教育、服务和管理多种职责于一身。如何正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态, 理性分析其职业压力来源, 充分认识其负面影响, 帮助其健康发展, 从而更好地为学院发展做贡献, 是独立学院管理者需要刻不容缓解决的问题。

二.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压力分析

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压力的形成是多元而复杂的, 个人职业发展、经济负担、社会角色、工作责任等等, 均是导致其压力的根源。这诸多因素我们将其归纳为内因和外因两大类:

1、内部因素———个人自身的需要与现实差距所产生的职业压力

(1) 职业生涯规划问题

独立学院辅导员既作为教师编制又承担了大量行政管理事务, 在实际工作中, 辅导员往往不能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 加之与专业教师和学院专职干部进行比较, 容易产生认为自己“博而不专, 专而不强”的想法, 对今后的生涯规划产生摇摆, 从而带来很大的思想压力。

(2) 工作量大与岗位业务能力需要提高的问题

独立学院作为新机制办学的新学院, 各界都希望学院快速地发展, 招生规模逐年扩大, 承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的辅导员承担了较重的工作量。

(3) 经济负担与休闲时间缺少的压力

独立学院辅导员由于工作年限不长, 职称不高, 工资也不高, 但大多辅导员要承担家庭的主要责任, 父母赡养、家庭开支、结婚、添子、买房等问题, 都是他们肩头的重担。经济压力很容易导致他们与其他高校或行业的待遇进行比较, 如有不如之处, 极易挫伤工作积极性。

2、外部因素———周围环境与竞争带来的压力

(1) 角色定位不准确的问题

由于社会对独立学院认识不清, 很多人对独立学院办学模式不是很理解, 认为独立学院的教师就像“三本”的学生一样, 比起一本二本的教师好像水平要低一些, 相对其他高校的教师来说, 缺少了必要的尊重。

(2) 学术科研与职称晋升的问题

高校教师的评价体系中, 学术科研权重很大, 独立学院辅导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 在学术科研上所花精力有限, 再加之不像其他专业学院或高校有很好的学术和科研平台, 项目申报、学术研究都受到极大影响。

(3) 学生管理难的问题

独立学院的学生思想活跃, 个性鲜明, 普遍家庭条件不错, 功利性比较强。对于学习, 大多不愿吃苦, 总想投机取巧。在实际引导和管理中, 独立学院辅导员要付出比其他学院辅导员更多的精力。独立学院的违纪率较高, 辅导员除了在工作时间工作繁忙外, 休息时间也难以放松神经, 往往夜里一个打错的电话都会紧张半天。

三.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压力的管理对策

1、独立学院管理层要以人为本, 关心辅导员的生存和发展

独立学院应建立“以人为本”的师资管理体系, 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 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 为辅导员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以及良好顺畅的沟通渠道。另外要关注和重视辅导员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帮助辅导员对自身角色准确定位, 进一步改善或平衡辅导员与其他教职工的待遇。

2、建立科学的管理评价体系

科学进行员工需求分类, 研究员工需求是有效激励的基础。马斯洛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 只有低一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 才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另外, 针对辅导员与专业教师不同的工作性质和内容, 要建立公平、有效、客观的评价体系和相应的分配制度, 科学地折合辅导员大量事务性工作的工作量, 在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一定政策倾斜。

3、独立学院辅导员应正视压力, 做好自我调节

独立学院辅导员应该正视职业压力的存在, 学会驾驭压力。首先要客观对自身角色定位, 加强对辅导员工作的理解, 提高对学生“人生导师”这一神圣职业的理解。其次要学会驾驭压力, 做好自我压力管理。第三, 要努力钻研, 提高业务素质, 针对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加强学习, 提高自身对本职工作的驾驭能力, 适应独立学院学生教育管理发展的需求。

总之, 辅导员的压力源以及管理策略很多, 以上并不全面。在实际应用中, 关键是要结合个体特点, 灵活运用不同策略, 使得独立学院辅导员能够轻松应对职业压力, 保证良好的工作状态。

参考文献

[1]王德瑜.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商业[J], 2008.06.

[2]刘宁.浅谈高校人力资源特点与管理, 理论界[J], 2008.07.

成本压力下的项目管理 篇6

建筑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有目共睹,施工企业在努力扩大经营规模和不断加强成本控制的同时,依然感到盈利日趋艰难。盈利难最主要的原因是项目成本不能有效控制,管理成本高,造成企业生存举步唯艰。不少企业想出很多管理办法试图解决成本控制问题,从行政上加强对项目经理的控制力度,仍然不能从整体和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这不得不引起企业管理者的思考。文章从项目管理模式对盈利水平乃至企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简要介绍。

1目前传统管理模式的主要问题

施工企业多年来对项目管理模式的探索,逐步形成了三级项目管理模式(公司、项目部、工程队三级管理),明确了各级管理层在项目管理中的职责,加强了施工、质量、安全及资金等方面的管理,对提高项目经济效益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目前通行的项目管理模式却存在消除不了的缺陷,制约了项目经济效益的持续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管理系统重叠,管理成本高。施工企业在工程中标后,首先成立施工项目部。项目部组建管理机构,通常做法是按照公司职能部门的工作结构设置管理部门,项目部的每一个管理部门都有对应公司总部管理机构管辖,有的部门甚至受公司总部多个部门的同时管理。例如项目部计划合同部或命名经营管理部,工作内容通常由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计划管理、合同管理、统计管理等组成,这样就形成项目部同时接受公司几个管理部门的业务管理,各部门按照各自的工作范围要求呈报项目信息资料,公司部门之间如不主动共享项目管理信息或者是人为障碍信息共享,项目部人员常常是同样的内容按照不同的样式重复上报,加上项目部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人员数量较少,使项目管理人员疲于完成报表工作,从而无暇总结工作经验和提高管理水平,更有甚者干脆敷衍了事。这所谓的归口管理,没有起到管理到位的作用,反而造成人力、物力的重复投入、使用率低,造成项目部现场管理经费增加,导致公司应享有的经济效益流失。

2)项目管理责任无法明确界定,管理机构相互推诿责任。由于机构重复设置,公司部门和部门之间、公司部门和项目部管理层在履行各自职责时,相互推诿责任。结果到最后都由项目部承担。

3)项目部管理职能扩展无常形。工程项目管理本身内容广杂,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管理团队在加强项目管理的同时,还要应对业主、咨询、设计、监理和质检单位的检查,还要接受多个上级单位的指挥,协调与当地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关系,当然这些都是项目管理团队履行合同的必要工作,但会造成一级管理机构或1、2个人就能办成的事,结果多层审批、多头管理,不仅造成办事效率低,增加不少重复费用。

必须一提的是,为了公司发展,同时又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经费,企业总部通常附加给项目经理市场开发性质的工作管理职能,还指定了约束指标,人的精力有限,必然使项目经理忽略了项目管理的主业。

4)办事本位主义严重,办事从自身需求出发。公司管理层在对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考虑自身利益,超常规收取设备使用费,甚至有的公司管理层在新制定管理文件时为了自身利益,向下级管理分摊费用,而下级单位又利用内部经营手段获取收益的同时,增加了内部经营费用开支。

通过各种管理模式的实践,并随着对项目管理经验的不断总结,不少企业已经意识到当前管理存在的不足,不断对项目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对项目进行了集中管理,大宗材料和机械设备租赁进行集团招标,资金集中调度等管理,笔者认为仍然需要一种真正体现成本中心理论的项目管理模式。

2成本中心管理模式的表现

1)项目部管理层只需根据合同履约条件的提出要求,材料采购、人员组织、资源调配、资金支持等工作由公司管理层根据项目特点有效并简洁的完成,从而项目部管理重点自动放在合同要求的必要工作上,公司总部在集权的同时形成利润中心模式。

2)公司总部建立一个信息化系统,项目管理信息通过该系统上传到公司总部,由公司操作该系统负责进行整理分析,客观评估项目实施状况,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和亲赴现场督促处理。

3)项目部管理的重点是围绕合同履约开展必要的工作。项目部主要是完成合同要求必要指标。如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环境保护,这些是合同要求必须达到的要点。

4)项目部管理职能从完全管理转移到施工管理上,管理人员主要是负责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环境管理的专业人员,由此组成一个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团队。

5)项目部管理层保证提交公司总部的项目各种计划的准确性,包括劳务组织需求计划、材料采购计划、设备进场计划、资金计划等,由公司总部快速核实,按时组织到位。

3成本中心管理模式

1)公司总部统一组织安排,在资源配置和调配上减少反复,提高项目部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2)公司总部发挥对大宗材料和设备租赁进行招标采购的优势,降低材料和设备等资源的成本;指导劳务分包单价的确定,有效控制工费开支。

3)项目部合理使用资源,将有效的经济资源运用到项目管理最需要的地方。

4)项目部执行统一的经济责任管理体系,根据项目实际分析确定项目成本,明确项目部管理层的成本目标,使项目部成本更接近实际。

5)项目部统筹安排对外协调工作,避免不必要的现场经费开支。

6)公司总部和项目部各司其职,完全有效完成本职工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对目标责任成本范围之内的风险,由项目部承担;之外的风险由总公司项目部承担,明确项目成本控制责任。

7)项目部机构设置合理,现场管理人员精干高效,开支经济有效。

4结语

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必须是一个有效的科学的管理运行平台,利润中心的公司总部切实满足项目部的实际且合理的管理需求,成本中心的项目部全面负责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施工安全、成本控制的管理,企业均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项目施工的要求,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绩效考核措施,减少重叠环节,使项目部无后顾之忧,多加强引导项目部实现管理目标,最终实现利润最大化。

摘要:施工企业推行的“公司是利润中心,项目部是成本中心的理论”,不应该只体现在管理意识上,而是要通过具体模式的建立和运行,达到有效控制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为此,探索和确立成本中心理论下的管理模式,规避不同管理模式存在的缺陷,对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提高施工利润,从而使企业项目管理更加规范。

上一篇:计算机病毒的防护下一篇:学校体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