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调查(精选7篇)
溯源调查 篇1
截至2009年10月30日, 哈尔滨市累计报告HIV感染者及AIDS病人533例, 自2006年起艾滋病疫情迅速上升, 2006年以后报告的病例数占总报告病例的81.3%。调查明确既往还是新近HIV阳性者造成每年大量的新报告HIV感染者/AIDS病人, 以及他们通过何种途径造成传播, 对于掌握我国现阶段艾滋病流行特征, 制定防治策略, 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策略至关重要。因此, 借助中盖艾滋病项目, 哈尔滨市于2009年5-10月开展了艾滋病新发感染者溯源调查工作。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哈尔滨市2009年5-10月新报告HIV感染者/AIDS病人51人及其密切接触者17人并提供书面知情同意书。
1.2 样本检测方法
1.2.1 问卷调查
对调查日期内全部新发现的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采用一对一面对面调查, 问卷回收率为100%。
1.2.2 血清学检测
采集每个受试对象的外周血10mL, 实验室筛查采用ELISA (酶联免疫试验) , 检测结果阳性者采用WB (免疫印迹试验) 进行HIV-1抗体阳性确认检测。
1.2.3 数据处理
调查得到的数据录入Epi Data数据库, 采取双份录入以确保录入准确,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哈尔滨市自2009年5月1日-2009年10月20日新报告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55例, 既往报告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2例, 溯源到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一层病例51例, 提供高危行为接触者1 688人, 其中共用针具4人, 异性固定性伴35人, 异性非固定非商业性伴12人, 异性商业性伴26人, 男男同性商业性伴18人, 男男非商业性伴1 593人, 共得到信息65人, 为高危行为接触者采血检测HIV-1抗体17人, 其中6人HIV-1抗体确认阳性 (检出4例新报告二层病例, 2例继往报告二层病例) 。
2.1 人口学特点见表1。
2.2 阳性病例可能的传播途径见表2。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目前哈尔滨市新报告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以男性为主 (占96.5%) , 年龄以青壮年为主, 文化程度较高, 存在多性伴现象 (平均每人提供的高危行为接触者达33人) , 高危行为接触者检测HIV抗体人数较低 (检测人数占高危行为接触者总人数的1%) , 高危行为接触者阳性检出率较高 (占35.3%) 。由于高危行为接触者接受检测人数较少, 且阳性检出率较高, 使很多艾滋病感染者未及时被发现, 由于社会歧视在低流行地区普遍存在, 开展溯源调查工作难度较大。
目前哈尔滨市新报告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传播途径以男男同性传播为主 (占96%) , 检出的6例二代阳性病例均为男男性接触人群, 而且有男男商业性行为的现象存在。世界上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就在该人群中发现, 我国最早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也是在男男性接触者中发现的[1]。有研究表明, 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中普遍存在的高危行为现象, 可能加速艾滋病的流行[2]。因此, 控制艾滋病在男男同性性接触人群中传播是我们未来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同时也不能忽略阳性配偶和性伴之间的传播 (二代阳性病例检测出率较高) 。由于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及特异性疫苗, 宣传教育等行为干预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预防艾滋病的手段[3]。但是由于MSM人群的隐蔽性很强, 这为宣传教育增加了很多困难, 针对目前哈尔滨市MSM人群的实际情况, 我们应当把MSM人群疫情防控相关工作放在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首位, 广泛宣传, 提高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 采取网络干预、场所干预及家庭式干预等多种干预模式加大MSM人群的干预力度, 扩大干预及检测的覆盖面, 进行减少多性伴及降低高危行为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融入更多学科的理性思考, 积极实践, 加强与不同层面的男男同性性接触者的交流, 同时进一步开展阳性预防工作, 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的控制艾滋病在MSM人群中的蔓延。
摘要:目的 了解哈尔滨市2009年新报告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感染途径和来源;了解本次调查HIV感染者/AIDS病人高危行为接触者的接触类型、感染状况;估计新报告HIV感染者中的新近感染构成比, 发现产生新近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探索提高HIV感染者/AIDS病人发现能力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途径。方法 通过问卷及血清学实验室检查进行调查, 实验室筛查采用ELISA (酶联免疫试验) , 采用WB (免疫印迹试验) 进行HIV-1抗体阳性确认检测, 数据录入EpiData数据库, 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溯源到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一层病例51例, 提供高危行为接触者1 688人, 共得到信息65人, 为高危行为接触者采血检测HIV-1抗体17人, 其中6人HIV-1抗体确认阳性 (检出4例新报告二层病例, 2例继往报告二层病例) , 男男同性传播占96%。结论 溯源调查工作在低流行地区开展难度较大;控制艾滋病在男男同性性接触人群中传播, 特别是加强阳性预防工作是哈尔滨市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溯源调查
参考文献
[1]张北川.男同性性接触者与艾滋病流行[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 2000, 6 (2) :126-127.
[2]刘惠, 刘英, 肖雅, 等.北京市部分男男性接触者STD/AIDS知识、态度、信念、行为调查[J].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5, 11 (4) :268-270.
[3]Skidmore D, Hayter E.Risk and Sex:Ego-Centricity and Sexual Behav-ior in young Adults[J.]Health Risk&Society, 2000, 2 (1) :23-32.
胜任力模型溯源 篇2
一、胜任力研究溯源
胜任力(Competence)来自拉丁语Competere,意思是适当的;国内有人译作素质、能力、胜任力、胜任特征等。胜任力在管理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最早可追溯到美国古典管理学家泰勒1911年通过“时间——动作研究”对胜任力进行的分析和研究。Flanagan (1954)首先提出“关键事件”方法,根据公司管理者的工作分析,认定7个管理者工作要素,即生产监督、生产领导、员工监督、人际协调、与员工的接触和交往、工作的组织计划与准备以及劳资关系,也被认为是胜任力研究的萌芽阶段。
1958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莱兰主编了一本题为《才能与社会:人才识别的新角度》的书,阐述了具有某些个性特征的人与其所表现出的工作取向以及工作绩效之间的相关性问题,被认为是现代意义上胜任力研究的开端,其书中所使用的Talent一词,也就是后来所使用的competence的前身。
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怀特在《心理学评鉴》杂志上发表了《再谈激励:胜任力的概念》,在文章中第一次正式提到与“人才识别”和“个人特性”有关联意义的competence一词。1963年,罗伯特·怀特在《生活探索》杂志上发表了《人际关系胜任力》,对胜任力和社会生活关系作了更深入的分析和探索。
正是由于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怀特使用了competence一词并作了探讨,1973年,戴维·麦克莱兰博士在其具有标志意义的文章《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中使用了competence而不是talent。麦克莱兰博士《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一文的发表,标志着胜任素质体系的基本确立。
二、Competency与Competence
关于competency与competence二词关系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学者Berman认为,competency与competence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是有区别的。他认为competency是胜任力的表现,是用来了解和识别优秀绩效、行为、功能性技能,而competence是以观察功能型的技能为基础的,主要强调整合的功能方面。McClelland认为,competence实指个体履行工作职责和取得绩效的能力,而competency则集中关注个体在一个特定情景下的实际行为和绩效。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院则认为有必要对competency和competence这两个词做出更清晰的界定和对比,competence是一个抽象的、笼统的概念,狭义地讲,它指的是个体能够达成某个职位的绩效要求的一种状态或综合品质。相比之下,competency则是对于一个个具体的职位或工作任务而言的特质或特征。也就是说,competence具体到某个特殊的职位或任务上时,就可以提炼出一项或数项具体的competency。
综上所述,competency与competence之间是有区别的,competence是“胜任力”的意思,而competency则是“胜任特征”的意思。笔者认为,从数学角度来说,competence就是一个集合,而competency就是集合里的元素。
三、胜任力的概念及分类
麦克莱兰博士在《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一文中并没有给出胜任力的全面定义。他的同事斯班舍1993在《工作胜任力》中给胜任力下了定义:胜任力就是个体所具备的某种或某些潜在特质,这些特质与高绩效员工的工作表现具有高度的因果关系。在这个基础上,麦克莱兰又追加说,这些个人特质在人格中扮演深层次、持久性的角色,它们能够准确地预测出一个人在复杂的工作情景及重要职位上的行为表现。1994年,斯班舍在其著作《胜任素质评估方法》中再次对胜任力的定义进行了辨析:胜任力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概念、态度或价值观、具体知识化、任职或行为技能——也就是可以被准确测量或计算的某些个体特性,这些特性能够明确地区别出优秀绩效执行者和一般绩效执行者,或者说能够明确地区别出高绩效执行者和低效率的绩效执行者。
综上所述,胜任力就是用行为方式描述出来的员工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是个体能够达到某个职位绩效要求的一种状态或综合品质,具有可指导、可观察和可衡量三个特征。在建构胜任力模型时,一般将胜任力分为三类:门槛类胜任力、区辨类胜任力和转化类胜任力。
1. 门槛类胜任力。
门槛类胜任力仅指为保证工作取得成功而界定出的一些最低标准要求。一般说来,提高门槛类胜任力与取得更高的绩效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门槛类胜任力通常包括基本的技能、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等等,是进入某个职业的最基本的素质,也是能力继续提升的基础素质。
2. 区辨类胜任力。
区辨类胜任力是那些能将同一职位上的高绩效者和绩效平平者区分开来的素质。比如说主动性、影响力和结果导向等等。区辨类素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通过特定的方法来加以影响和改善的。这就要求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在管理人员开发中,要注意员工区辨类胜任力的开发和提高,因为高胜任力可以产生高绩效。
3. 转化类胜任力。
转化类胜任力通常是指管理人员和员工普遍都缺乏的那些胜任素质,一旦他们在这种胜任力上得到改善和提高,那么将会大大提高工作绩效。例如。“开发他人”、“系统思考”、“复原力”等胜任力就为大多数人所缺乏。当然这些胜任力的开发和提高也就比门槛类胜任力和区辨类胜任力要困难得多。一个想要出类拔萃的管理者和员工必须要注重转化类胜任力的开发和提高。
四、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方法
胜任力模型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所需具备胜任力项目的集合。即CM={CIi—=1,2,3,…,n}。CM表示胜任力模型,CI表示胜任力项目,CIi即第i个胜任力项目,n表示胜任力项目的数目。当前构建胜任力模型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1. 归纳法。
这是一种通过对特定的员工群体的个人特质的发掘和归纳,形成胜任能力模型的方法。此方法运用的主要工具有关键样本法和行为事件访谈法,其中运用最多的当属行为事件访谈法(BEI)。作为一种用来收集被访者个人特质的访谈方法,BEI凭借高度结构化的访谈模式和熟练掌握相关访谈技术的咨询顾问,来详细了解被访者工作中的关键事件及其成功要素,收集其过去的行为和真实想法,从中发掘有价值的个人特质。BEI的对象同时包括高绩效者和业绩平平者,通过对访谈结果的比较分析,发现导致高绩效的那些特质,作为建立胜任力模型的素材。通过BEI获取大量的“原始素材”后,咨询顾问对这些信息进行细致的筛选、编码、分级等加工过程,并最终形成胜任力模型。
2. 演绎法。
这是一种从企业使命、愿景、战略以及价值观中推导出特定员工群体所需的导致高绩效特质的方法。主要应用工具为小组讨论。演绎法的基本假设是:胜任力模型作为对任职者的一套个人特质的要求,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有益于愿景、战略等组织目标的实现,并体现组织的核心价值观。演绎法的实质是一个逻辑推导过程,其基本步骤如下:(1)厘清组织愿景、使命、战略和核心价值观;(2)推导关键岗位角色和职责;(3)推导导致高绩效所需要具备的特质。通常我们通过分组访谈的方式来完成这个推导过程。分组访谈的对象既包括胜任力模型的直接针对人群,也包括其他了解情况的相关人员。访谈的结果仍将经过筛选、分类、分级等专业处理过程,以最终形成胜任力模型。
3. 限定选项法。
中华“礼”的溯源 篇3
《左传·定公十年》曰:“中国有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文化很早就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标志。“礼”之产生,可以溯源于原始的以祭天、敬神为主要内容的祭祀活动。“礼”本谓敬神,是原始社会宗教信仰的产物。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禮”字,左边是神,右边是放在“曲”这种祭祀礼器上的祭物“豆”,表达的是一种对神的虔诚敬畏,以求神灵降福。殷礼仍属于礼神时代,严格意义上中华礼仪核心的人文精神并未形成。经周公“制礼作乐”,实行以德维护社会等级秩序的礼制,进入了道德礼制时期,使“礼”实现了由事神领域到事人领域的转折飞跃,有了祭祀、婚冠、宾客、军旅、丧葬之“五礼”,成为治国安邦的首要工具,并逐步成为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精神内容,使周代实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有序统治,周礼也成为汉以后两千多年中国家制定“礼”的经典依据。
春秋中后期,社会动荡、王室衰微、战争频发。面对分裂动荡、道德沦丧的多变社会环境,孔子为“天下无道”、“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礼崩乐坏”而痛苦,发出“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悲叹,抱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救世情怀,14年奔游列国,主张“为国以礼”、“克己复礼”,充分体现了对礼在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适周问礼是孔子一生的重要转折点。孔子在推崇周礼的前提下,对周礼进行了许多“损益”,创造性地提出了“仁”的思想,成为他整个思想体系的制高点。孔子以仁释礼,突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周礼,把礼推到了社会各阶层,列为人人可学的对象,“不学礼,无以立”,从而将治政的途径引向诲人自省的道德修养,使中华礼文化得以传衍久远、承续有端。
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天下,为巩固万世一系的皇权统治,采取残暴愚蠢的“焚书坑儒”,春秋末叶以来形成的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精神因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春秋保留的仅有的一点“礼”正在消亡。汉武帝采纳儒生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将儒家经典作为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唯一的行事规范,儒学逐渐成为整个社会的价值主导。于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出现,从天子到黎民百姓,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神州大地,处处王化,华夏大地封建社会的秩序最终确定。此后两千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但是儒家的经典作为国人的行事规范、“礼”对政治、经济、司法、百姓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规定,却从来没有改变过。就连始于汉朝的科举考试,考试的主要内容也是考学生们对孔子礼学的理解程度。即使其间出现两次短暂的少数民族主政,也都是进行的“汉化”统治。由此可见,“礼”的“定分止争”功能的强大,是“礼”给了社会以秩序,给了庶民以安定。“礼”不但成了社会稳定的强大工具,还成了个人修身的目标。
近代鸦片战争叩开了国门,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遇到了全球资本主义浪潮的外来冲击,原有的封建礼法制度再也无法维持其对社会的统治。无数中华儿女在内忧外患、“救亡图存”的奋斗中,开始学习西方文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反对孔教,“砸烂孔家店”,孔子封建礼教被视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束缚人们思想、扼杀国人心灵的精神鸦片而彻底摒弃,新的符合中国国情的、为全体国民共同认可的“礼”却并未形成。
解放后,长期以强制命令和政治运动作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常用手段,其结果是“文化革命”对整个社会文明的几近毁灭式的摧残。“文革”中,“批林批孔”、“打倒孔老二”、“彻底捣毁孔家店”再次使一代先师蒙羞,孔子礼学受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贫富差距逐渐拉大,人际关系日趋紧张,各种摩擦、冲突频发,危机四伏,矛盾凸显。仍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为全民族所共同遵守的礼仪规范,以致造成了国人不尽知礼,面对纷繁复杂的礼仪形式无所适从的尴尬局面。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孔子礼学重新焕发活力,在感化个体心灵、陶冶思想情操、协调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等层面再次彰显独特魅力。尤其是遍布全球的近300家孔子学院的设立,掀起了全球“孔子热”、“汉语热”,孔子归来,儒学的中国复兴,孔子礼学走向了五大洲,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世人所瞩目。随着时间的推移,孔子礼学并未因批判和摧残而消亡,相反经过时代的选择、改造、创新、重构,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之精魂,中华文明之核心。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使礼仪春风再次吹遍全中国,唤醒国人尚礼意识,中华民族传统的礼仪规范逐步回归。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礼”的重建过程。
“留学生”溯源 篇4
我们把留居外国学习或研究的人员称为“留学生”, 那么“留学生”一词是怎么来的呢?
“留学生”这个词是日本人创造的。唐朝时, 日本政府为了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 曾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遣唐使是外交使节, 在中国停留的时间不能过长, 因而难以更好地吸取中国的先进文遣唐使等回国后仍然留在中国学习的学生, “还学生”则在遣唐使回国时一起回国。后来, “留学生”这个词就一直沿用下来, 其语义也有了变化发展:凡是留到外国学习或研究的学生, 都称作“留学生”。■
古代教师称谓溯源 篇5
古“教”字的含义,是长辈对下辈的督责、训育,是对“传道、授业、解惑”的一·种尊称。《说文解字·支部》:“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古代的“师”字,原本是古人对军队编制的称呼(古代以2500人为师)。“师”字引申有众人表率之义,又引申为统领众人的师长之称,泛指具有专门知识技艺和德高望重者。《礼记·文王世子》:“师也者,教之以事而谕诸德者也。”《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殷商的“瞽宗”,选择技术水平很高的乐师到学校担任教师,瞽是乐师的官名。西周金文称乐官为师、镈师或辅师。春秋战国时亦把“师”作为教官的称谓。秦朝曾以吏为师,汉代以后多以儒为师。直到近代,人们才把“教”与“师”二字结合在一起连用,总称为“教师”,专指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入。由此可见,“教”字与“师”字虽然在我国古代早已广泛流行,但把这两个字连用而成为一个特定概念的专门称谓,却是出于近代。
“师长”是古代对教师的尊称,《周礼·地官·师氏》:“三曰顺行,以事师长。”《韩非子·五蠧》:“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古人把教师视为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品德高尚的长辈而大加尊敬和崇拜。
“师傅”是古代教师的通称。《谷梁传·昭公十九年》:“羁贯成童,不就师傅之罪也。”封建社会东宫太子的教师,被称为“太子师傅”。“外傅”是古代对教师的特称。
“师父”是古代对教师特别亲切的尊称,包含有视教师如父亲之意,《白虎通义·封公侯》:“人有三尊,君、父、师。”封建社会许多人家厅堂建造的牌位上写着:“天地君亲师位。”
“老师”一词起源颇久,最初是指年老而资深的学者,如西汉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后来用于尊称教授生徒者,如金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儿,属句有凤性,说字惊老师。”“老师”的称谓在宋元时期为“小学”教师的别称。
古代还常常对年纪已老、德高望重的教师尊称为“先生”。按《礼记纂言》卷一中注:“先生,老人教学者。”《孟子》注:“学士年长者,故谓之先生。”古时把“门馆”、“私塾”老师之中年长者一律尊称为“先生”。
“山长”或称“洞主”,书院的主持人,是古代学生对书院中授徒讲学之首席教师的敬称。一般都是书院的主讲者,总领院务。五代时蒋维东隐居衡岳讲学,学生尊称他为“山长”,“山长”之名由此起源。至元代,为书院院长之正式名称。
“经师”原指对儒家经典有专长而教授有方者,一般是指儒学学官。汉代学校教师也称“经师”。《汉书·平帝纪》:“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校学置经师一人。乡曰庠,聚曰序,庠序置孝经师一人。”后来历代把在学校里传授儒家经典的教师统称为“经师”,《王文宪集序》:“经师人表,久资望实。”
“人师”指操行品德可以为人师表者。袁宏《后汉纪》:“经师易遇,人师难遭。”由此可见,“人师”是比“经师”更加崇高的尊称,这说明古代颇重视有封建道德修养做学生榜样的教师。
“座师”,古代科举制度,考中的举人、进士称乡会试的主考或总裁官为“座师”,犹如唐朝时所称“座主”。
“房师”,古代举人对荐举本人试卷的同考官尊称为“房师”。因为乡试分若干房,每房有一同考官,试卷必须经过某房的同考官选荐,方能取中。
“教谕”是宋代京师设立的小学和武学中的教师称谓。元、明、清代的县学都以“教谕”作为教师的称谓(学官名),主持文庙祭祀,宣扬儒家经典和皇帝的训示,教诲和管束所属学生。
“教习”是明代入选翰林院的进士(即庶吉士)之教师称谓。清代,翰林院庶常馆简用大臣二人掌教习事,月考庶吉士(选士殿试后选入庶常馆为庶吉士)学业。以侍读、侍讲学士以下翰林官分司训课者,称为“小教习”。至清代末叶,兴办学堂,开始时仍称教师为“教习”。辛亥革命后渐废不用。
“训导”,明、清代各府、州、县学皆设“训导”,地位略次于“教谕”。
“学录”,宋代于国子监设置“学录”,掌管执行学规,纠举并处罚太学犯规学生。明、清代仍旧设置“学录”,目的是监督学生,不得有法外行动。
“学正”,宋代于国子监设置“学正”,地位在博士、助教之下,学录之上。元代以后,各州学亦设“学正”,相当于府学的教授。
古代常把家庭教师尊称为“西席”或“西宾”,因为古人的风俗习惯常席地而坐,以西为尊、为大。唐代以前,私塾教师赴宴,必请入西席面东而坐。故民间尊称私塾教师为“西宾”,亦称“西席”。
“夫子”,本为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后用以尊称教师,如春秋时大教育家孔丘,被古人尊称为“孔夫子”。
古代“教授”、“讲师”、“助教”、“博士”称谓的含义,与今天不同。远在唐代以前,虽然早已有“教授”这一称谓,但唐代以前“教授”的本义仅仅只是一种教学行为,并非教官称谓。作为教学之官的“教授”,究竟何时开始设置呢?据南宋著名史学家李焘以40年时间和精力编撰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7记载:“(至道元年正月戊申朔)始命司门员外郎、开封孙蠙为皇侄、皇孙教授。时中书言‘唐文宗朝,宰臣李石奏,太子有侍读,诸王亦有侍读,无降杀之礼,请改为奉诸王讲读。今皇侄、皇孙皆列职环卫,请以教授为名。’从之。”由此可见,宋太宗至道元年(995)正月,司门员外郎孙蠙在皇宫内任皇侄、皇孙教授,乃宋代设置教授官之开始。宋真宗咸平元年(998)正月,又设置了南宫教授、北宅教授,即睦亲宅教授、广亲宅教授,分别为太祖、太宗子孙与秦王延美子孙的教官(《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13《宗学博士》)。宋庆历四年(1044),在州学、军学、监学开始设置教授官,据南宋学者赵善沛抄本《元丰官志》记载:“宋初但有四书院,庐山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应天书院,未建州学也。景祐四年,诏藩镇始立学,他州勿听。庆历四年,始诏诸路州、军、监各立学,如学者二百人以上,许更置县学,自是州郡无不有学,始置教授。”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六月,又有“大学教授”与“小学教授”之分。凡教14岁以下的宗子,称小学教授;教15岁以上的宗室成员,称大学教授。自从宋代开始于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均设“教授”,以传授学业。宋以后,仍沿用“教授”为学官名称,掌学校课试等事。
古代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的教师,谓“讲师”;古代“助教”,是学官名,始于晋代,协助博士教授学生,其后各代均在国学中设助教,助教为“国子学”(即后之“国子监”)教师。古代博士,源于战国时期,《史记·循吏列传》:“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第为鲁相。”《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秦代,博士掌古今史事侍问及书籍典守。汉代才开始称太学中教师为“博士”。西汉武帝时,用公孙弘议,设五经博士,置弟子员,自后博士专掌经学传授,与文帝、景帝时的博士制度有异,立五经博士,以今文经学为主。而同时河间献王(刘德)也立博士,表彰民间古文经学,与官学相抗衡。平帝时,立左氏《春秋》、毛氏《诗》、《逸礼》和《古文尚书》,古文经学逐渐成为官学。东汉光武帝立十四博士,又恢复了今文经学的地位。东汉中叶以后,经学转到民间儒师手里,博士制度虽历代相沿,而作用与前已有不同。唐宋时期,博士为专精一艺的教职官名,各专业学校有“律学博士”、“算学博士”、“书学博士”、“医学博士”等。
案香溯源 篇6
一个能破解生命的语汇
通往历史的隧道
在千古的沉睡卷经中
复活了兴衰沉沦的生命洪流
等你一千年
一本本品读
墨香绕梁
字字如金
案上留下是青灯的火焰
一丝余光
把世界还原
也许有更多人无法读懂一种的强音
当繁华落尽
唯有沉静后再现的声声不息的涛鸣
二
一个能诠释历史的文明
有多少人用青春生命
在案上耕种
也许数百年成为古树
无人问津曾有过故事
只有大树下乘凉人守望蓝天和青山
不断延续
不断成长
成为绵延不断的衔接生息的历史节点
在这个节点上
案上孤灯
总是照亮永恒的世界
人类从此有一个
记录和还原的文明
三
案上独白
是档案人心灵深处的坐标
尽管冷暖檐下知
感觉具有能集聚财富的力量
能见证历史清白
唯有案上兰花
在静静守望窗外世界
将恒久的兰香
“原来”溯源 篇7
“原来”最早运用还是“元来”用得早?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和渊源?“元来”为什们现在已经不用了?“原来”这个词在明朝之前是不存在的。那时通用的是“元来”。“元”是起初、开始、本来的意思。改动是朱元璋猜忌的结果。
朱元璋看到“元来”心神不安,“元来”不但冲撞了其名,还暗含他灭掉的元朝回来之意,这不是元朝要复辟吗?于是他决心要消灭这个不祥之词,但这是常用词,即使现在消灭了,过去的重要文献书籍中还大量存在。一位聪明的大臣看透了朱的心思,便建议将“元”改为“原”。朱元璋听了大喜,随即诏令“原来”通行天下。“元来”从此绝迹。本来当是“元始社会”的也成了“原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