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选择

2024-09-02

社会选择(通用12篇)

社会选择 篇1

【真题回顾】

1. (2013·山东文综卷·25)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 关注发展质量、增加民生福祉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在城市形象宣传中, “幸福”“活力”“生态”等成了常见的宣传语。这说明

A.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语言的变化决定意识的变化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城市形象宣传中的“幸福”“活力”“生态”等常见宣传语属于社会意识, 经济社会转型则属于社会存在。伴随着经济社会转型, 出现了新的宣传语, 这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故A正确。B、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错误, 语言属于意识的范畴, 决定意识变化的只能是客观存在。

2. (2013·新课标Ⅰ卷·22) 2013年4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强调, 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 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从唯物史观看, 尊重劳动和劳动群众是因为

1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2劳动贡献是衡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程度的根本尺度3劳动群众能根据自己意愿自由地创造历史4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致的

A.12B.14

C.23D.34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 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 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故14符合题意。2中“根本尺度”说法错误;3的“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创造历史”说法错误, 背离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3. (2013·新课标Ⅱ卷·22) 有人把一块美玉献给子罕, 子罕不受。献玉者说:“我把玉给工匠看了, 他们认为是宝物, 所以才献给你。”子罕回答:“你把玉当作宝, 我把不贪当作宝。你把玉给我, 那么你失去了玉, 我失去了 不贪的德, 大家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不如我们各自保有自己的宝物。”子罕拒玉的历史典故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1事物的价值是变化的, 因为其属性和功能具有不确定性2事物是否具有价值, 取决于人们的价值判断3人们的立场和需要不同, 其价值选择就不同4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A.12B.13

C.24D.34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1错误, 事物的价值是变化的, 但事物的属性和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则是相对稳定的;2错误, 事物是否有价值有其客观标准, 不是由人们的主观判断决定的。献玉者献玉、子罕拒玉这两种不同的价值选择, 主要是由两人的立场和需要不同而造成的, 说明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故34入选。

4. (2013·浙江文综卷·28) 社会发展犹如列车前行, 需要正能量的驱动, 而正能量的积聚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微贡献”。这告诉我们

A.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 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提供的条件

B.社会是个人组成的社会, 社会发展离不开个人的付出

C.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对社会和人生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D.只有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解析:本题考查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中, 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 个人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条件;社会由个人组成,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 个体的推 动。题意强调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微贡献”的推动, 说明个人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故B正确, A不合题意。C“只有”说法片面, 价值观对社会和人生具有导向作用, 但价值观性质不同导向作用也不同。材料没有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 故D不符合题意。

【考点精讲】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3.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5.价值、人生价值、价值观

6.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7.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应试策略】

2013年高考继续加大了对本专题知识的考查力度, 侧重于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考点看, 主要集中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观、人生价 值的实现。从命题立意上看, 试题强调能力立意, 主要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整体难度中等。从试题类型上看, 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平分秋色, 如山东卷第25题、福建卷第35题、重庆卷第12题、新课标全国卷Ⅰ第22题, 新课标全国卷Ⅱ第21、22题, 江苏卷第32、33题、浙江卷第28题为选择题, 广东卷第36题、四川卷第14题、重庆卷第13题、北京卷第39题、安徽卷第39题、福建卷第39题、福建卷第14题、海南卷第25题为非选择题。

2014年复习备考, 考生应着重把握一个核心 (即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认识一项任务 (即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 明确三对关系 (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价值观、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与人生价值 的关系) 。要学会运用时政材料分析阐释考点知识, 如根据国家重大政策的出台等, 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结合我国的改革, 认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结合民生问题, 认识树立 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的必要性;通过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等, 认识人生的真正价值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等问题。

【创新演练】

2013年6月18日, 党的群众路线 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对全党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行部署。回答1~2题。

1.会议强调,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贯彻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作出的重大工作部署和要求。从哲学上看, 这是因为

A.科学理论是推动实践发展的根本动力

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社会意识 对社会发 展起积极 的推动作用

2.会议要求,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 切实加强全体党员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 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切入点, 着力解决突出问题。这是基于

1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社会历史的创造者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组织者和推动者

A.12B.13

C.34D.24

3.李克强总理在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发表的《以改革创新驱动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主题演讲中指出, 本届政府开门做的第一件大事, 就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 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今年以来, 我们已取消和下放了2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 把该放的权放开、放到位, 把政府该管的事情管好、管到位。政府的上述做法

1有利于使上层建筑更好地适应经济基础状况2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有利于使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4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A.12B.14

C.23D.34

4.“附着在大地上, 你是土壤;沉浮在空间里, 你是尘埃。”诗人林希这首蕴涵深意的哲理诗《土》给我们的人生启迪是

A.价值判断 决定着人 生价值的 创造和实现

B.实现人生 的价值离 不开正确 的价值选择

C.人的社会 地位影响 价值判断 和价值选择

D.投身实践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5.在第2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 正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 国事访问 的习近平 主席向全 国1400万教师致慰问信, 希望全国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这些希望是基于

1事物的发展离不开意识的自觉选择性的发挥2意识的主动创造性能不断创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3具有能动性的实践能创造出有利的社会关系4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13B.14

C.24D.34

6.下列原理 能体现右边漫 画《定位:主观与客观》寓意的是

A.矛盾的同 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B.价值判断 具有社会历史性

C.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D.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基础和源泉

7.大场面、大投入、大 制作, 讲排场、比阔气、竞奢华……近年来, 一些地方举办的豪华文艺晚会和高成本节庆活动, 群众反映强烈, 中央高度关注。为此, 中宣部、文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出通知, 强调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和节庆演出, 明确提出严控党政机关举办文艺晚会等具体要求和监督检查职责。这是落实中央关于改进作风“八项规定”的重要举措, 是宣传文化系统边学边查边改、以实际行动反对“四风”的一次亮剑。

结合材料, 分析中宣部、文化部等五部门叫停奢华办晚会、狠刹奢靡之风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

8.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年学生素有光荣的爱国传统, 历来以爱国报国为己任。而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 当代青年具有新的时代特点, 他们正用新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无限爱意。

(1) 结合材料, 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 分析当代青年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具有新的时代特点的哲学依据。

材料二2013年9月26日, 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结果揭晓, 引发社会各界积极评价和学习的热潮。各地干部群众表示, 要向身边这些平凡而伟大的道德模范学习, 从身边做起, 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基本道德规范做起, 把良好道德行为落实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 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社会风尚。

(2) 根据材料, 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相关知识, 说明我们青年学生应如何学习道德模范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答案:

1.C材料强调了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推动作用, C正确, D错误。A颠倒了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B强调的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与题意无关。

2.B材料表明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13正确。2与题意无关;4“组织者”说法错误,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A材料中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是对上层建筑进行调整, 使之更好地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故12入选。材料没有涉及生产 力与生产 关系, 3排除;4“直接”说法错误, 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4.B事物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作用, 哲理诗《土》给人的启示是要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 在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实现人生价值, B入选。A中“决定”的表述错误。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5.B全国教师之所以要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就在于这些正确意识、价值观对社会、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故34入选。1错误, 事物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创新”说法错误, 因为规律具有客观性。

6.B鱼在小溪和大海里有不同感觉, 这表明价值判断随着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即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 故B入选。A错误, 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D错误, 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基础和源泉。漫画主旨没有涉及不同主体的认识, C排除。

7.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中宣部等五部门叫停豪华文艺晚会和高成本节庆活动是落实中央关于改进作风“八项规定”的重要举措, 这体现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些地方举办的豪华文艺晚会和高成本节庆活动, 群众反映强烈, 中宣部等五部门叫停奢华办晚会、狠刹奢靡之风, 是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的具体表现。3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中宣部等五部门叫停奢华办晚会、狠刹奢靡之风, 表明了要自觉地站在最广大的人民的立场上, 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

8. (1)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 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历史条件的变化发展, 使当代青年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具有新的时代特点。2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作为一种价值选择, 当代青年的爱国情感表达也体现了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2) 学习道德模范, 实现人生价值:1要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2第一,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立足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第二,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第三,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 性, 有顽强拼搏、自强不 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挥 自己的才能, 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 理想信念, 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引自己的人生。

社会选择 篇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重走“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老路,重新拉平已经存在的社会差异。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曾经追求过建设一个同质的社会,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消除了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差异,同时也消除了一个正常社会的多方面的活力。一个没有差异、没有社会冲突的社会,也许令人向往,但这样的社会难免会缺乏个人追求的余地和由个人追求汇集而成的社会活力和发展动力。

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定以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为前提,努力追求让不同个体、不同群体根据自身条件,充分发挥所长,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目标。个体目标和整体目标的兼容和互补,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经济价值和道德价值的共同所在。一个理想的和谐社会是差异成为个体或群体实现自身的领域,而不是委屈、浪费甚或牺牲自身的场所。差异构成了个体或群体之间“错位竞争”的条件和凭借,有差异的个体不一定要在同一空间对垒,各个群体或阶层可以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寻找自己的舞台。有差异,但未必有冲突,更精确地说,正因为有差异,所以才可以不冲突。这种对差异的积极的、建设性的或者说非冲突化的处理,正是中国自古以来所推崇的“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理想社会的核心构想,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从方法论意义上看,这种极具智慧的解决方案就是保持差异与和谐之间的张力,寻求两者间的平衡点,以此促成个体有最大作为、社会得到最佳整合这样一种充满活力的局面,从而,最大限度地争取经济活力与社会稳定的并存和互补。

为了保持差异与和谐之间“必要的张力”,需要以制度性安排来调整市场在利益分配上的失衡。

差异说到底是利益的差异,和谐自然包含对利益的协调。不在利益分配制度上对市场自发机制采取一定的弥补,就不可能引导和影响差异的走势,追求和谐社会的努力就很难产生效果,和谐社会就没有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也将被虚拟化。具有自发性质又获得了经济上主导地位的市场体制,客观上为掌握各种经济—社会资源的个人或群体提供了发挥自身优势的机会,因此,当前迫切需要搭建建设性的政策架构,由国家制定公共政策和发展社会事业,发挥政府作为各种利益群体中介人和协调人的作用,通过立法和行政等方式,促使社会财富适度转移,扭转差异扩大的趋势,缓和利益矛盾,争取适度差异基础上的社会和谐。

有差异必有矛盾,有矛盾难免发生冲突。差异基础上的和谐,不需要绝对排除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冲突的社会,而是冲突被良性化、制度化了的社会。除了由国家或政府担任中介人,采取直接介入的方式之外,还可以采取法律的,社会的等不同方式,借助明确的规则约束,让不同的利益群体通过体制化的平台,如集体协商或谈判机制等,直接沟通乃至博弈,从中产生能够为各群体所接受的利益分配格局。经过制度化、无害化和建设化的处理,可以有效利用冲突的激活效应,同时又可避免由冲突所带来的破坏性后果,实现差异基础上的社会和谐。

无论差异还是和谐,它们都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个人或群体对差异与和谐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差异与和谐的实际效应。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在承认个体或群体间的差异、承认不同个体或群体的基本权利和权益的基础上,对已经存在的差异格局作出合理、合情的解说。和谐社会需要利益协调,但利益协调也是有限度的。一切现存的秩序都需要合理化的过程,需要经过一个解

社会选择 篇3

关键词:社会保障;社会法;给付义务

社会法是20世纪出现的新兴部门法,在福利国家推动下变成国家治理的重要法律工具。长期以来我国社会法“缺席”,社会保障被纳入行政法和劳动法的保障范围。2011年10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告“社会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将社会保障纳入社会法调整范畴,改变了法律调整模式。但是,社会保障法学理论支撑尚有不足,构建法律制度仍受到一定的制约。因而,考察和探讨社会保障的价值、性质和构建等问题尤为重要。

一、社会保障之社会法价值

(1)社会保障实现社会法的社会公正。社会保障法以社会公平为其价值追求。罗尔斯在其《正义论》中,明确提出社会正义是人类追求的目标,而平等和公平是达到该目标的工具。在追求正义与公平的目标中,社会保障就是一项重要的制度。社会保障旨在通过立法,保障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根据社会发展水平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增进公共福利水平。社会保障同时也是对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方式,即负担转移理论的践行。因此,社会保障在保障基本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保障共享社会文明发展成果,使人类迈向文明与进步。

(2)社会保障维护社会法的整体利益。社会保障法以社会利益为本位。社会公共利益是社会公众在文明社会生活中并基于这种生活地位而提出各种要求、需要或愿望。而这种公共利益代表了大众普遍的需求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共同价值取向。“社会法要发挥其对经济与社会断裂的修复作用,关键在于处理好其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的关系,其社会功能即实现社会公平、社会安全等社会政策的目标的功能。其经济功能即追求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社会保障以谋求社会利益为目的,以社会大众为获利对象,充分体现其社会利益的共性。

(3)社会保障承载社会法的权利本位。社会是个人和国家的构建背景,没有任何个人是与国家是脱离社会的。社会法是以帮扶与被帮扶主体为目标,以实现脱困权利和解困义务实现最佳分配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从某种程度上讲,社会法的价值在于维护公民的社会性权利”,“以权利义务范畴作为主要调整机制的法治是必然的。”社会法既考虑公私法法律调整的漏洞,也超越两者的思维。由于社会保障是满足生存需求的构建,社会保障法的目的在于弥补行政法对自然人个性化的保护,从而构建社会保障体系。超越行政控制的权利本位理念。突出社会法权利本位的法律价值。

二、社会保障之社会法属性

(1)民生性。社会保障立足公民的生存与发展权利,具有社会法的民生性属性。民生问题就实质而言,是一个典型的权利问题,民生问题的凸显,恰好是权利配置、权利实现机制、权利保障机制等方面的不足使然。维护弱者的权利和民生幸福是社会法的核心内容,由于社会法提供了一种保护弱者的机制和利益分配的正义立场。它在一定程度上被称为“民生之法”。但是,社会的发展总是会不断出现新的社会问题需要国家去解决,首当其冲的便是人们的生活问题,运用法律调整社会,平衡社会和个体利益,弥补权利体系和法律体系的漏洞,增强法律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权的内容和实现路径,与社会法的民生利益的构建和保护具有内在一致性。

(2)社会性。社会保障具有社会性,体现社会整体利益和维护社会公正的价值目标。社会性主要是从社会持续发展出发。以社会正义为价值取向,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目标。而人类早期的社会保障是通过社会政策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以保障和改善人民的生活,缓解社会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福利国家、法治国家和国家治理的法治理念逐渐为社会法取代。社会法将民生和社会保障确定为民众的法定权利,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和层面进行保护,对弱者实行倾斜保护。形成互助的权利义务机制,突出国家与社会的社会性法律义务,从而维护社会公正和和谐。

(3)互助性。最初产生社会保障行为是人们基于伦理而实施的帮扶行为。西方国家则是宗教为主要给付者,如德国17世纪初的行业兄弟会,互助会等组织。在东方,互助组织包括族田、义庄等,形成同业互助,同乡互助。近代的合作社等也属于互助组织。“社会保障在本質上是集体主义的,只有在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基础上,社会保障才能得到实现和发展”。因此,通过立法规定社会保障义务,实际上就是构建社会法的互助义务。

(4)强制性。“西欧中世纪基督教会和教会国家负责社会扶贫极弱,提供食物、治疗帮助、教育扶助等,其济世救人教义具有较强约束力。”社会保障制度中,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完全建立在立法强制性的基础之上,不允许当事人之间自由设立权利义务。也就是说社会法在创造权利的同时,积极设置义务保障社会权利的实现。社会保障本质上是一种义务性行为。是必须作为或不作为,其强制性尤为明显。“法律义务是为了维护和实现社会共同利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非损他性利益,有由社会普遍公认为“应当时”,并因此为国家所要求的、法律主体在一定条件下所必须作为或不座位的某种行为”,也说明其强制性。

三、社会保障之社会法基础

社会保障制度首先要解决人们的基本的生活问题有其经济基础。与此同时,社会保障制度也担负缩小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和实现社会平等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又有其政治基础。正是这些原因,不同类型的社会保障制度都有一定的经济理论、政治理论存在密切联系,兹分述如下:

(1)经济基础阐释社会保障。在现代社会尤其是经济作为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的时代背景下,意思自治在经济社会中得以充分应用。意思自治是由杜摩兰提出,主张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时,以自己的真实意思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不稳定因素起因于在于努力加强自由贸易的过程中,我们远离了平衡机制,导致了社会排斥和两极分化,这实际上摧毁了成功的有规则的市场机制赖以发展的社会基础。”但是当出现资产过剩、垄断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时候,大量弱势群体,可能面失业和疾病等危机和困难。因此,当经济增长引发膨胀,传统社会信任结构的肢解,贫富差距和隔膜加深,而个体想要的自信与尊严却没有到来,社会保障也就应运而生了。

(2)政治基础解读社会保障。人们意识到对劳动者的无限制的压榨非但不能提高生产效率,反而会破坏整个生产力,为解决这个社会问题,化解矛盾,社会契约开始普遍被国家接纳并实施。多数情况下,制度变迁是在一个历史确定的制度结构中发生,并以这个制度体系为条件,因此,不可避免的就产生了时序差异。正是这些差异,因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配套设施的缺乏而没能达到预期结果甚至产生负面影响。这是因为“人不仅有强烈的生存和发展的意志愿望,而且有天赋的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权利,人的生存和发展不可能有你无我,而只能是你我共同生存和发展。当然这种共同生存和发展不是平均主义的生存和发展,而是相得益彰,相互保障。”因此说,实现社会保障的基础,是社会法调整下社会财富程度相当,有了物质基础,社会保障才能实现。

四、结论

社会法是公私法兼容的新型法律部门,也是回应民生诉求的法律。在当前社会转型中,针对社会分化、贫富差距、福利失衡等社会问题,我国应借鉴他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经验,加强社会立法,确认公民的社会权,强化权利本位的理念,立足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时代主题,从民生立法的价值取向,考量社会保障需求的适度满足,通过社会法确立社会保障权,构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可以说,构建维护和实现好社会保障权的法律机制应是社会法的重点,也是破解社会制约经济发展难题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谢圣远.社会保障发展史{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2](美国)约翰 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姚大志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10.

[3]刘雄主编《社会保险通论》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4]汤黎虹.社会法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14.

作者简介:

社会选择函数研究综述 篇4

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人们经常会面临各 种各样的选择问题。社会 中的每个 人对事物 的认识程 度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也不同,因而对各种事物都有自己的偏好,如何把这些有差别的个人偏好集结成为一个最终的社会偏好,这就是社 会选择问 题。例如公司 董事会对投资项目的选择,公司重要职位的人选的确定,产品设计方案选择等等。社会选择就是要根据社会中各成员的价值观及其对不同方案的选择产生社会性的决策,即把社会中各成员的偏好排序集结成为单一的社会偏好排序[1,2]。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采用过的社会选择方法主要是投票。社会选择主要研究投票者偏好的集结问题,其中的投票者对候选集合具有不同的偏好,可通过对其集结形成集体性决策[3]。投票方法最开始用于解决社会选择 问题,也是最典型的方法,其常应用于政治领域,如委员会选举,国家总统的选举等等,然而不是所有的投票表决都能产生合理的结果,孔多塞(Condorcet)在18世纪提出了投票悖论,即按过半数规则群的排序会出现多数票循环从而得不到排序结果的现象(xy,yz,zx),投票悖论的存在使得投票表决结果不具有传递性和稳定性,这样也就可能无法得到投票的结果[4]。阿罗利用数学工具对投票悖论进行了论证,产生了阿罗不可能定理,认为如果至少有三个备选方案,那么非独裁的社会选择会产生一个非理性的选择函数[2]。社会选择理论家们为了克服投票悖 论造成的困难,提出采用某种与群中成员的偏好有关的数量指标来反映群体选择结果,即社会对各候选人的总体评价,这种指标称为社会选择函数[3]。其中,候选人是被选择的方案,如商品、项目或被考核的员工等,投票者是参与选择的社会中的成员,如顾客、董事会成员或人力资源部成员等。社会选择理论中的社会选择函数是一种基于序数偏好意义下集结个体偏好的群体效用函数[5]。社会选择函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投票悖论,提高选择效率[6]。

社会选择函数曾主要被运用于高风险决 策,如政府选举、公民投票等,近年来,研究者发现社会选择也可被运用于一些低风险的决策,如多主体系统、推荐系统、元搜索引擎、信任融合、众包,以及其它电子商务运用[4,7]。社会选择是群决策和多目标决策的研究分支,陈珽教授是国内较早研究群决策和多目标决策的学者,并做出了创造性的研究成果[5]。群决策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针对群决策中的不确定性偏好信息,Cook和Seiford定义了决策群体一致性程度的指标来度量决策群体意见的一致度[8],使得群集结结果和群体方案排序或优选结果最大程度地反映每个决策者的意愿和意见,丰富了群决策方法。社会选择理论为群体决策提供了一个有用的理论框架,它不仅可以解决人类的决策,还可以解 决自主软 件主体的 决策问题。网络搜索引擎中的元搜索引擎利用了社会选择理论中的偏好集结原理;社会选择理论为推荐系统提供了崭新的思路,社会选择理论的公理化方法通过重新诠释协同过滤偏好集结过程,为评估和比较不同的协同过滤方法的质量提供了一种有用的途径[9]。语义网中不同的 信息提供者对相同的概念会有不同的本体描述,有关信息提供者的可靠性的信息却很少,社会选择理论可以对这种情况下的信息进行集结选择[10]。近些年来,计算机科 学和人工智能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社会选择领域中,形成了计算性社会选择[11]。

本文尝试基于社会选择投票规则的性质及其集结公理,分析常用社会选择函数的侧重点及其分类,并针对其中几种典型社会选择函数的适用范围、主要思路、优缺点及可能的改善途径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了社会选择函数可能的深入研究方向。

2 社会选择投票规则的性质及集结公理

一个合理的社会选择函数应当满足社会选择的投票规则及相应的社会选择公理,但不是所有的社会选择函数都具备所有的投票规则性质,可以通过以下这些性质及其应用来衡量函数的优劣。因此,我们首先应该分析社会选择函数的投票规则及集结公理,确定函数的评价标准,进而根据函数的评价标准和应用来评价函数的优劣性。

2.1 社会选择函数投票规则的性质

综合比较了常用的研究公理后[2,3],一个投票规则应满足:

(1)匿名性(Anonymity)。优势候选人与投票者的名称无关。匿名性又称平等原则,是对投票人的公平性,指给每个投票人赋予同样的权重。

(2)中立性(Neutrality)。当把候选人的名称置换后,依据所有投票者的偏好对其选择后,优势候选人的顺序会以同样的方式置换。中性是对候选人的公平性,它防止偏袒某一候选人,因为它保证在每个投票人都对两个候选人作相反选择时,社会应作相反的选择,亦即社会选择机制应同样对待所有候选人。

(3)单调一致性(Consistency)。对于每一对候选人描述(P1,P2),如果r(P1)=r(P2),那么r(P1)=r(P1∪P2)。单调一致性指若一个或几个决策成员的选择意向朝对某一方案有利的方面转化,而对其他方案的选择意向保持不变,则该方案所处的选举地位至少不比原来差。

(4)孔多赛一致性 (Condorcet Consistency)。如果存在孔多赛胜者(该候选人在逐对比较时优于其它所有候选人),则它一定是优势候选人。

(5)明确性(Definiteness)。明确性是指一种社会选择函数能从投票者们的每一种偏好得出明确而唯一的社会排序。

(6)齐次性(Homogeneity)。其次性是指若一个投票人认为几个候选人无差异,则可以用对这些候选人持相同偏好的几对局部投票人来取代。例如某个投票人认为候选人x与y无差异,他可以由两个投票人来代替,这两个人在其他方面都与原来那个投票人相同,只是一个认为x优于y,另一个认为y优于x.

(7)Pareto性 (Equilibrium Optimality)。Pareto性指若每个投票人都认为x优于y(或x至少不劣于y),则社会也应持同样的看法。

2.2 社会选择的集结公理

社会选择公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9]:逐点公理、成对公理和三重公理。这些分类使得对于部分可满足公理可用自然数值进行测量。每一类公理可表示为一组模型为逻辑公式的推理规则霍恩子句(Horn clauses),其中,如果c=r(P),则每一个(P,c)是一个等于1的二值变量。三类社会选择的集结公理分别为:

(1)逐点公理:包括形式为{⊥→(P,c)}的逻辑规则,含义是“候选人P的优势次序一定是c”。例如,孔多赛一致性、明确性满足逐点公理。

(2)成对公理:包括形式为{(P1,c1)→(P2,c2)}的逻辑规则,含义是“如果候选人P1的优势次序是c1,那么候选人P2的优势次序是c2”。例如,匿名性、齐次性和中立性满足成对公理。

(3)三重公理:包括形式 为 {(P1(3)三重公理:包括形式为 {(P1,c1)∧ (P2,c2)→ (P3,c3)}的逻辑规则,含义是“如果候选人P1的优势次序是c1,并且候选人P2的优势次序是c2,那么候选人P3的优势次序是c3”。例如,一致性和Pareto性满足三重公理。(3)三重公理:包括形式 为 {(P1,c1)∧ (P2,c2)→ (P3,c3)}的逻辑规则,含义是“如果候选 人P1的优势次 序是c1,并且候选人P2的优势次序是c2,那么候选人P3的优势次序是c3”。例如,一致性和Pareto性满足三重公理。

3 常用社会选择函数及其分类

社会选择函数应满足上述社会选择的投票规则与社会选择的集结公理[2]。常用的社会选择函数主要有:Con-dorcet函数、Borda函数、Copeland函数、Nanson函数、Dodgson函数、Kemeny函数、Cook-Seiford函数、本征向量函数(Lin函数)、Bernardo法等。这些不同形式的社会选择函数采用了不同的数量指标,反映了不同的投票规则及集结公理。根据对候选人优劣的不同集结途径,可以将这些社会选择函数分类。

3.1 侧重于比较候选人的得分

根据各投票者给出的方案,由社会选择函数计算得到代表每个候选人优劣的函数值,然后根据函数值的大小来对候选人进行排序。每个函数采用的数量指标不同,所以评价标准也不同,有的函数值越大,则所对应的候选人的排序越靠前;有的函数值越小,所对应的候选人的排序越靠前。该类社会选择函数的主要思路是将每个候选人分别与其他候选人逐一比较,记录其得票或获胜的次数,然后根据一定的规则集结比较的结果,以确定所有候选人的排序。根据社会选择函数的数量指标不同(如得票数、获胜次数、或打分等),以及集结规则(极大极小函数、低分淘汰、本征向量等)不同,可区别基于该途径的社会选择函数类型。

(1)Condorcet函数[4]是一种极大极小函数,它是选取某个候选人在与其他候选人逐一比较时得票最少的那一次的所得票数,其得票数值越大,候选人排序越靠前。

(2)Copeland函数是某一候选人在与其他候选人逐一比较时获胜次数与失败次数之差,分值越大,候选人排序越靠前。

(3)Dodgson函数是根据候选人要能成为简单过半数胜者或非失败者,以需要改变偏好序的投票人人数来给候选人打分,分值越小越好。

(4)本征向量函数是根据候选人之间成对比较的结果构成的矩阵来求得各候选人的重要性权重,权重越大,排序越靠前。

(5)Nanson函数是按Borda得分进行淘汰的过程,在过程的每一步,得分最低的候选人被淘汰,直到无人可被淘汰为止,最后未被淘汰的为获胜者。

(6)Borda函数[12]是将分值 从大到小 赋予排在 第一位、第二位、最后位的候选人,最高分者为获胜者。

3.2 侧重于比较群体排序与个体排序的一致性程度

从深层次分析,社会选择理论研究的是个人价值与社会选择之间的冲突与一致性的条件,即要找出一种群体排序,使之与个体排序的一致性程度极大,或者使之与个体排序的不一致程度极小。这类函数是通过将各种可能的群体排序与个体排序相比较,最终找到一种群体排序,使之最符合各投票者的偏好。相比第一类函数,不足之处是只能得到候选人的优劣排序,而无法确定群体排序对候选人的偏好强度。

(1)Kemeny函数[6]是要使社会排序与各投票人对各方案的偏好序有最大的一致性。

(2)Cook-Seiford函数[13]引入距离函数矩阵来衡量群的排序与个人排序之间的不一致程度,并规定群的排序应该使总的绝对距离极小化。

(3)Bernardo函数不仅要根据多人多准则决策方法对方案的优劣排序,还考虑了现有的资源。它是要找出某种指标的极大值,这种指标能描述与各成员对方案优劣看法的一致程度,可以作为混合整数规划的解而求得。

4 典型社会选择函数的应用性评价

以上九种常用的社会选择函数均可以用来解决相应的社会选择问题,但是对于具体的社会选择问题尚需要根据相关的应用领域及问题选择合适的社会选择函数。

对于常用的社会选择函数而言,Borda函数由于其计算简单,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研究领域,如水文学、知识链风险预警、图像检索等方面,也已经作为一种基本的搜索算法解决了元搜索引擎排序合成问题[4],它可以将 元搜索中各个搜索引擎 所得到的 资源结果 进行综合 排序,得到最符合用户需 求的搜索 结果。Borda方法考虑 了所有投票者完全的排序信息,但是其不重视评分的自由,将各投票者对候选人的偏好强度设定为1,不能准确地反映投票者的偏好。Condorcet函数同Borda函数一样,也可以应用到元搜索引擎中,但是没有Borda函数应用广泛,而且Borda函数要比Condorcet函数所得的排序结果更加合理。Copeland函数被应 用在选举 结果的评 估[12]等方面。Borda函数和Copeland函数作为两种组合评价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组合评价法结合了不同的单一评价方法,使得结果更加合理。Nanson函数本质上是按Borda得分进行淘汰的过程,与Borda函数无太大差异。Dodg-son函数和本征向量函数相关的研究文献较少。Kemeny函数满足明确性、中性、匿名性、单调性、齐次性、Pare-to性,是较好的社会选择函数,但由于其 数量指标 较为复杂,计算量很大,给函数的应用造成了很大的局限性。Cook-Seiford函数与Kemeny函数很相似,但是Cook-Se-iford函数比Kemeny函数的计算要简单,应用也相 对广泛。Cook-Seiford函数用方案排序位置之差的和度量排序向量的不一致性,且不考了决策者权重,对同一问题容易产生夺个不同的决策结果。Bernardo方法由于 考虑了资源总量的问题,并且考虑了评价各方案时的各个准则的权重,更适合于现实的决策问题中,所以可以应用到有资源限制的模型当中。其中被应用较多的典型的社会选择函数主要有:Borda函数、Kemeny函数、Cook-Seiford函数。表1是从适用领域及问题、解决途径、优点、局限以及可能改进的途径五个方面对三个典型的社会选择函数进行论述。

5 社会选择函数研究的局限

在进行决策时,各决策者提供确定条件下对各方案的偏好信息。但是在一些不确定环境中,决策者们无法对方案给出准确的评价分值,这种情况下,决策者们通常认为序数偏好信息需要的信息量较少,因此,许多决策者会选择用序数形式来表示他们对方案的偏好。社会选择函数把决策者的偏好集结为集体偏好时,决策者只需要对备选方案进行排序,而不需要对各个方案进行评分,这样就避免了评分所带来的主观因素影响结果。社会选择函数可以较好地处理序数偏好信息得到排序结果。社会选择函数可以较好地解决社会选择问题,但是在函数的应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缺点,如函数并未考虑投票者的权重以及函数的结果不唯一性的问题。

(1)未考虑投票者的权重

评价社会选择函数优劣的第三条性质是匿名性,指投票人的公平性,在投票时赋予每个投票人同样的权重。这是因为社会选择函数是由投票规则延伸而来的,投票主要应用于政治选举,政治选举中要求每个选民的权利是平等的。但是,在实际的决策问题中,由于投票者或者专家所处地位、权利、威望、知识经验、偏好等不一样,专家在对事物判断时给出的决策信息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对结果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要赋予各专家不同的权重来凸显专家们的偏好的重要性程度,在作决策时要最大限度地考虑各决策者的权重使得决策结果更加准确。例如,网络用户在进行信息检索时,元搜索引擎可以将成员搜索引擎和专家评估排序结果自动结合处理,反馈给用户,其中每个专家都会赋予一个权重,这样可以尽量减少专家决策的主观性。其实在一般的决策问题中,往往都会给专家赋予一定的权重,这样才能使得结果更加精确。常用的社会选择函数中,除了Bernardo函数考虑 到了投票 者的权重 之外,其他的函数均未考虑投票者权重。为了使得社会选择函数能够更好的应用到现实的决策问题当中,学者们考虑了决策者的权重,针对某些具体的社会选择函数进行了扩展。

吴胜利对Condorcet函数设定 了专家权 重并应用 到信息检索中,加权Condorcet函数检索 算法比Condorcet函数检索算法的检索效率更高,但是如何设定权重还有待研究[4]。Klamler等论证了加权Borda规则的理性 条件,赋予投票者合理的权重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独裁和串谋,并建议从决策者个体的学历、经验、信息、操守等多维因素考虑来确定投票者的权重,但是也并没有给出系统化的投票者权重 的赋值方 法[12]。刘彩娜依 据传统Ber-nardo法的基本思路,在解决具有序区间偏好信息的多属性群决策问题时考虑了专家权重[7],将投票过程分为多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根据投票者偏好排序与群体排序偏离程度来动态地确定投票者的权重,投票者偏好排序与群体排序偏离程度越小,则在下一阶段投票者的权重越大。

(2)结果的不唯一性

社会选择函数在解决社会选择问题时,其得到的 结果可能不止一个,有的结果 甚至相差 很大,这就无法 给决策者提供有效的信息来帮助决策者作出决策,这是社会选择函数的结果不唯一性。在常用的社会选择函数中,Cook-Seiford函数计算得到的结果的不唯一可能性最大。通过计算机的模拟实验可知Cook-Seiford函数产生 多个排序的现象不是偶然的,当候选人的人数超过5时,产生多个群排序的频率超过了50%[13],这种函数得到的社会排序的不唯一性大大降低了其实用价值。

学者们对社会选择函数进行了扩展来达到结果的唯一性。杨建梅等对Cook-Seiford函数进行 了推广[13],提出加权的Cook-Seiford函数和基 于Minkowski(λ≠1)距离的Cook-Seiford函数,也可以将 两者结合,即基于Minkowski距离的加权Cook-Seiford函数,为投票人 (或属性)设定权重并重新定义了距离函数,推广的Cook-Se-iford函数较好的解决了结果不唯一的问题。扶元广等考虑到结果的不唯一性主要是由于将距离当作变量来衡量一致性,因此他们引入了偏好夹角来衡量一致性,偏好夹角越小则说明结果越优,但是当方案集中的元素个数很多时,计算量比较大,运算效率低[14]。李武等考虑了决策者的权重[15],提出了两种对Cook-Seiford函数改进的方法,方法一是先将方案排序向量作为整体定义其差异,再对属性或决策加权,方法二是先对属性或决策者加权定义每个方案的排序位置的加权差异,再对方案求和。这两种方法采用方案排序位置之差的平方和的平方根的加权和,或者用方案排序位置之差的加权平方根的和,来度量序数偏好的不一致性,因而较好地避免了排序结果的不唯一性。

通过对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社会选择函数以上两点不足是相互交叉的,学者在对 社会选择 函数进行 扩展时,考虑了投票者的权重时,会间接的解决结果不唯一的问题。而在解决结果不唯一问题时,学者们会考虑通过加入投票者的权重来解决。这就为我们同时解决社会选择函数的这两个问题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思路。

(3)社会选择的多目标冲突

由于投票者只是给出对候选人的有序偏好,而不是其可转换效用,因而难以 通过最大 化所有投 票者的总 效用(即社会福利)来实现标准化的单目标优化[6]。在相关的研文献中,研究者尝试提出一些公理化来评价社会选择函数,但实际中需要考虑这些社会选择公理间的权衡,如著名的阿罗不可能性定理。鉴于此,设计好一个社会选择函数后,尚需要通过多目标优化来解决上述权衡问题。

6 可能的研究途径

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社会选择函数。社会选择函数的结果不唯一性以及未考虑投票者的权重等这些不足给函数的应用造成了一定的局限,虽然学者们对某些具体函数进行了一些改进,但是下面几点仍然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1)能够影响偏好强度的投票者权重的确定

虽然学者们通过在函数的数量指标中直接加入投票者权重来解决投票者权重确定的问题,但只是简单地赋予投票者相同或不同的权重而已,并没有提出系统化的赋权方法。此外,考虑了投票者的权重之后对函数结果的唯一性有何影响,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以及是否有理论依据,这些问题都还未得到解决。

(2)函数的结果不唯一性与结果唯一性之间的权衡

最终排序结果中可能有多个方案排序位置相同。大多数决策问题是要求确定得到唯一的结果,即要求结果的唯一性,但是有的决策问题中需要结果的多样性,要从备选方案集合中选择出多个备选方案。例如,在不清楚用户意图的情况下,搜索引擎要使得结果多样化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4,14]。这样,结果的不唯一性与唯一性之间的度如何分析仍是待需解决的问题。

(3)利用客观性的市场机制弥补主观性的投票悖论

投票者根据主观性偏好给出的评价信息可能是不完全,不确定或者是多种形 式混合的[8]。在社会媒 体环境下,大众参与的评价和排序为社会选择提供了大众主动参与和交互共享条件,如何利用这种较客观的优胜劣汰市场机制,弥补传统环境下投票者被动和隔离的不足,进而提高社会选择的效率,也是在大数据环境下社会选择尚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4)社会选择的计算复杂性

社会选择 篇5

关键词:社会保障;模式选择;影响因素四种社会保障模式

1.1 福利国家型福利国家型模式,以英国、瑞典为代表。

这种模式为公民提供了一套“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由国家来承担所有的责任和风险。这种模式以公民的权利为核心,确立了福利普遍性和保障全面性原则。但由于政府承担了过多的责任,以致于财政负担过重,同时也不利于国民劳动积极性的发挥。目前,这种模式在我国很难适用。

1.2 社会保险型模式

社会保险型模式,以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为代表。这种模式对不同的社会成员选用不同的保险标准,并以劳动者的社会保险为核心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与福利国家型模式相比,其缺陷在于:由于采取现收现付的方式筹集资金,费率受人口年龄结构、就业率的影响非常大。其优点是:建立了政府、社会、雇主与个人之间的责任共担机制,具有风险保障的共济性。这种模式比较适应我国农村。

1.3 强制储蓄型

强制储蓄型模式,以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为代表。新加坡在20世纪50年代创设了公积金制度,并由最初的养老用途逐渐扩展到医疗、住房等领域,成为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内容。强制储蓄型模式强调雇主与个人的责任,缺乏政府与雇主和个人之间的共济性,不具有普适性。

1.4 国家保险型

国家保险型模式,以前苏联为代表。二战后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采用了这种模式。这种保险模式以社会公平为目标,保障范围覆盖全体国民。其缺陷在于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沉重负担。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这种模式在我国已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不宜再适用。但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仍可考虑在小范围内、阶段性地选择使用。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影响因素

2.1 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一般性影响因素一是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对社会保障模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首先,社会政治制度的不同,对社会保障模式建立的出发点影响巨大,甚至存在有根本性差异。其次,政治体制不一样,对社会保障模式运行产生的影响千差万别。再次,利益群体对社会保障模式的作用非常巨大。二是人口因素。从家庭结构看,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使得农村家庭逐渐向核心家庭过渡,子女数目的急剧减少导致了每个子女所负担老人的系数明显加大,使得老年人口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难以保证。这就迫切需要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而养老保险和老年福利等将成为中国新的社会保障模式的关键领域[3]。三是社会文化与心理因素。长期以来,哺幼养老,“养儿防老”的思想在人们心中,特别是在中国农民心里根深蒂固,甚至上升到伦理和法律规范层面,直接影响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四是传统保障制度的因素。由于社会保障发展所具有的连续性和惯性,新旧体制的更替需要一个过程。因而能够与现有的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模式建设过程将具有渐进性,新制度中会包容中国传统保障制度中的有益部分。

2.2 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经济影响因素一是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保障模式、结构及社会化程度。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时,国家财力充裕,国民支付能力高,保障模式的社会化程度也就越高,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对象全民化、保障的覆盖面宽是理所当然的。二是经济运行状况。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必须与一定时期内的经济运行状况相适应。第一,一定时期内经济的运行状况制约着社会保障模式的覆盖面和功能。第二,一定时期内经济运行的供求关系制约着社会保障模式的重点和内容。第三,一定时期内经济运行的特点决定着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三是经济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并非根本经济制度范畴,而是属于经济体制范畴,它是经济体制中的稳定系统。从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看,经济制度是内容,经济体制是形式。

因此,作为经济体制组成部分的社会保障制度,必然要体现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制度。所以,社会经济制度影响着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四是经济结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结构、社会结构都在发生变化,复杂化、多元化是总体趋势,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难以定型,因而也对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

第一,农村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项目可以借鉴福利国家型模式,即以政府为直接责任主体,抛弃“施舍”观念,将提供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作为政府的法定责任。既然《社会保险法》已颁布,那么农村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就应当长期化、稳定化。

第二,农村医疗保障可以分为农村公共卫生、农村合作医疗及农村补充医疗三个层次来进行模式设计。首先,农村公共卫生制度是整个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基础。这个层次应由政府承担主要责任:贫困地区,可由中央政府承担全部财政责任;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可由地方政府承担财政责任;经济条件一般的地区,可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按比例承担财政责任。其次,农村合作医疗作为农村医疗保障的主体,这个层次可以综合借鉴福利国家型模式和社会保险模式。由政府和农村集体组织以及农民个人分担筹资责任。经济发达地区,可由集体组织和个人来承担大部分筹资份额,地方政府给予适当补助;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村集体组织按5:3:2的比例分别承担筹资责任;经济条件一般的地区可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个人各承担I/4的筹资责任。再次,农村补充医疗保障制度适用于经济基础较好的农民群体,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商业保险的属性,因此,这个层次可借鉴社会保险型模式[4]。

第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也可借鉴社会保险型模式。从目前情况看,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及运营大体有三种: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部分积累制。其中,现收现付制是以近期横向收支平衡原则为指导的基金筹集模式。但现收现付制容易导致代际收入再分配,即当代人的受益支出需要下一代人来提供,从而使得社会养老保险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无法相对应。

完全积累制是以纵向收支平衡原则为指导的基金筹集方式。它是在农民劳动期间,按收入的一定比例由集体组织和农民定期缴纳保险费,并记入个人账户,作为长期储存积累并增值的基金,其所有权归个人。

部分积累制是介于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之间的混合筹资模式。即在现收现付制的基础上,在国家、集体和个人支付能力范围内,比现收现付多筹集一部分金额作为积累基金,使收大于支,从而积累一部分基金,以适应人口结构变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选择报道角度应该遵守社会公德 篇6

在探讨这个问题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到了这样一条新闻:《脚底一滑栽进高温碱池100℃碱水中还能游泳——专家说:人的应急潜力是不可估量的》。新闻中写道:“四川什邡一家化工厂的工人王某在工作时,不小心脚底一滑,栽进了温度高达100℃以上的高温碱水池。王某竟在高温的碳酸钾溶液中挥臂游起来,历时2分钟,最终从池中爬出来昏死过去。”新闻接着写道:“从心理角度来分析,患者能从100℃的高温碱水池中奋力游泳逃生,表明当时王某已经完全没有高温和烧伤的疼痛意识,脑中只有逃生的信念。这一点证明人的应急潜力是不可估量的。”后来有人批评说这真是一篇“奇文”, “仿佛变戏法一般,分明是一次惊人的工伤事故、一桩严重的人身伤亡案件,经过作者的生花妙笔,顷刻之间就变成了一份科学研究的材料。其角度之巧妙、用词之准确、描绘之生动,均堪称一流。可惜就是缺少了一点法制观念、民间立场、恻隐之心、同情之心、人道主义精神和保护弱势群体的意识。”

笔者认为,如此报道角度,说轻了,是拿别人的痛苦给自己解闷,冷漠又庸俗;说重了,就是不以人为本,毫无积极意义。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公德作为报道角度的前置门槛,不只是必要的,而是必须的。

再举一个例子:在阿富汗中国有11位民工被枪杀,很多记者敏感地想到了采访死难者的家属。有记者到山东去采访一位80岁的老太太,她的小儿子是死者之一,但老人不知道事情真相。当记者敲门的时候,被她的家人阻拦了,因为怕老太太受到惊吓。后来在村委会的协助下采访还是进行了,老太太哭天喊地非常悲惨。从报道角度说,老太太是核心新闻源,新闻价值很大,但是社会公德要求首先要尊重死难者家属的意见,不应该侵犯他们基本的权益,把他们最痛苦的场景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当时有放弃采访的记者后来给领导写情况汇报,得到老总的理解:你做得很对,因为首先你是一个人,你的选择无可厚非。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们曾经面临着多次选择和取舍。印象很深的是一张图片:在不到3平方米的角落里,遇难的10多个小学生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卧在那里。这张图片让“见多识广”的编辑记者也忍不住掉泪。能不能在相关版面上发表?我们也曾经有过犹豫。单从新闻报道角度看,没的说,画面绝对够冲力、够震撼,但最后还是放弃了。为什么?他们认为,媒体不应为了吸引读者注意力而毫无尺度地展示悲惨,更不能用别人的不幸当资源。

新闻角度取舍的过程是事实的筛选,更是导向的抉择。套用一首有名的诗歌:事实诚可贵,角度要更刁,若为公德故,二者皆可抛。

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品味的确立,是由长期正确的报道角度的选择塑造出来的,这种选择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就是尊重社会公德。让新闻以何种角度进入传播渠道,不仅反映了新闻媒体的立场观点,同时也决定了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品位。不负责任的低级趣味,或者一味迎合的猎奇、寻求刺激,可以在短时间内哗众取宠,但不会建立起公信力雄厚的权威媒体形象,而且可能会对社会良心造成不可估量的戕害。2005年5月9日,福建省厦门市风雨交加,一个骑车人过马路上的水坑时栽了跟头,摄影记者“有预谋地”连拍下摔跟头的场景,并在媒体上发布。照片忠实记录了整个新闻事件的过程,视觉冲击力强,从摄影角度来说是一个很成功的抓拍,但这组照片引发了争论——传播新闻与社会公德心之间如何平衡?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专题复习 篇7

命题趋势:2014年的高考继续加大了对本专题知识的考查力度, 侧重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考查内容上看, 主要集中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观、人生价值的实现等知识点上。从命题立意上看, 试题强调能力立意, 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整体难度中等。从考查方式上看, 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也有呈现, 如海南卷 第18题、福建卷第35题、广西卷第31题、重庆卷第12题、新课标全国卷Ⅰ第23题, 天津卷第6题、江苏卷第26、30题、广东卷第35题、安徽卷第11题、四川卷第10题等为选择题, 山东卷第41-2题、海南卷第24-2题、新课标全国卷Ⅱ第39-3题等为非选择题。从试题选材上看, 大多以当下生活中的鲜活素材和最新时事热点为背景, 还涉及名家名言、漫画等人文素材。从考查类型上看, 有体现反映类、意义影响类、原因依据类、认识评价类等类型出现。

应对策略:2015年的复习备考, 学生应着重把握一个核心 (即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认识一项任务 (即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 明确三对关系 (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价值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与人生价值的关系) 。要学会结合运用生活素材与时政热点去分析阐释相关考点知识, 如根据国家重大政策的出台, 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结合我国的改革现实, 认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结合民生问题, 认识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的必要性;通过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 认识人生的真正价值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等问题。

【重难点突破】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3.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5.价值、人生价值、价值观

6.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7.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典型例题】

1. (2014·海南) “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烦恼, 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拣煤渣老婆子的辛酸, 饥区的灾民, 大约总不会去种兰花, 像阔老太爷一样……”鲁迅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1人们的社会意识反映人们的社会存在状况2人们的社会意识的差异根源于其社会存在状况的差异3人们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存在的发展方向4人们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

A.12B.13

C.24 D.34

解析:本题以鲁迅的经典名句为背景考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相关知识, 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难度较小。穷人没钱开交易所就没有折本的烦恼, 煤油大王没有拣煤渣的经历就不知道拣煤渣老婆子的辛酸……这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着人们的社会意识, 人们的社会意识的差异根源于其社会存在状况的差异, 12正确;正确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 3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4排除。

答案:A

2. (2014·江苏) 在人类文 明发展的 进程中, “创新设计”起着重要作用。以奔驰、通用、波音、西门子等为代表的汽车、飞机、电力电器设计, 引领了现代交通和电气 化社会;以英特尔、微软、苹果、联想等为代表的芯片、软件、智能终端设计, 造就了信息网络社会的生活方式。这说明

A.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发展

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创新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解析:本题以“创新设计”为素材考查社会意识的反作用等知识, 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 运用知识 的能力, 难度中等。“创新设计”属于社会意识, 相关设计引领了现代交通和电气化社会、造就了信息网络社会的生活方式, 体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故选D, 不选B;题干体现的是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没有涉及创新对社会制度的发展和思维方式变革的作用, 故A、C不选。

答案:D

3. (2014·福建) 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 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下列选项能正确反映社会基本矛盾运行规律的是

1充分发挥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重要作用2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3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 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建设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A.3→2→4 B.2→1→3

C.4→3→1 D.1→4→2

解析:本题考查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知识, 意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 难度中等。在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 生产力的发展, 带来生产关系的变化, 也就带来经济基础的变化, 而经济基础的变化又会带来上层建筑的变化。3反映的是生产力的变化;2反映的是生产关系的完善;4体现的是上层建筑的完善, 故A符合题意。

答案:A

4. (2014·广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部署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重大举措和路线图、时间表, 吹响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全面深化改革

1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2标志我们党完成了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任务3表明科学理论源于社会实践又反过来决定社会发展进程4是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 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A.12 B.14

C.23 D.34

解析:本题以十八届三中全会为背景考查改革的相关知识, 意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难度中等。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目的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正确;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只能通过改革来解决, 4正确;2中“完成了”的表述与实际不符, 不选;3中“决定”说法错误, 科学理论源于社会实践, 又反过来指导社会发展, 但不能决定社会发展进程。

答案:B

5. (2014·重庆) 马云说, 为赚钱顺便做好事, 还是为做好事同时赚钱,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以商业的心态去做事已经不行, 必须以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段才能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以公益的心态获得的回报越多, 个人的价值就越大2“心态”影响商业活动体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3不同的“心态”决定着商业活动中的思维方式和成败4符合社会规律的意识能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物质力量

A.13 B.14

C.23 D.24

解析:本题以马云的经商感悟为素材考查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等知识, 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难度较大。以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段做事, 才能取得成功, 这说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只有符合社会规律的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物质力量, 对社会存在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故24正确;个人价值的大小主要在于对社会作出贡献的多少, 而不在于获得回报的多少, 1错误;“心态”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不能起决定作用, 3错误。

答案:D

6. (2014·新课标全国Ⅰ) 2013年12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习近平强调,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据是

1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 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2价值观作为个人行为准则, 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规范作用3价值观作为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 决定事物的性质和价值4价值观作为一种理想追求, 决定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

A.12 B.14

C.23 D.34

解析:本题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背景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难度中等。12正确表达了价值观对社会、对个人所具有的作用, 入选;事物的性质和价值是由事物自身的属性决定的, 3错误;价值观不能决定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 4错误。

答案:A

7. (2014·江苏) 漫画 (图1) 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1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2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4价值观对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A.13 B.14

C.23 D.24

解析:本题以漫画为载体考查世界观与方法论、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等知识, 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难度中等。漫画中写字的人用“城市污水”写“经济”二字, 引发路人字臭、墨臭的感叹, 但写字的人觉得只要字好就不怕墨臭。漫画讽刺了只顾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的错误做法, 故24应选;漫画没有涉及有关真理实现需要条件的探讨, 1不选;漫画未涉及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3不符合漫画主旨。

答案:D

8. (2014·天津) “PX”即对二甲苯, 其毒性跟酒精差不多。可是有人却出于某种目的, 将百度百科词条中“PX”的毒性由“低毒”改成“剧毒”。清华大学化工系学生发现这一情况后, 连续6天日夜坚守, 36次修正被 反复篡改 的词条, 在网络上成功捍卫了“PX”低毒属性这一科学常识。这场特殊的科学保卫战表明

A.认识的发展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B.正确的认识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

C.正确的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

D.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

解析:本题以“PX”为背景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 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难度较大。该学生经过6个日夜的坚守, 36次修正被反复篡改的词条, 终于成功捍卫了“PX”低毒属性的科学常识, 体现了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 D入选;A、B说法正确, 但不符合题意;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 但正确的价值选择是有其标准的, C错误。

答案:D

9. (2014·安徽) 漫画 (图2) 揭示的哲理是

1价值判断超越社会历史条件2价值判断应基于价值选择3价值判断往往是因人而异的4要用正确价值观指引人生

A.12 B.14

C.23 D.34

解析:本题以漫画为载体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的主体差异性等知识, 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难度较大。漫画中的患者和医生对于“重物质、轻文化”现象的认识各不相同, 体现了人们价值判断的主体差异性, 3正确;漫画中的患者在畸形价值观的影响下呈现出畸形的发展, 说明要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引人生, 4正确;价值判断不能超越社会历史条件, 1错误;2颠倒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关系, 排除。

答案:D

10. (2014·广东) 漫画 (图3) 中, “幸运”壁虎对“中奖”经历应该作出的合理反思是

A.以哲学指导实践就不会犯错误

B.应该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C.认识主体立场不同结论自然不同

D.实践才是 检验认识 的真理性 的唯一标准

解析:本题以漫画为载体考查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难度较大。漫画中壁虎原本冲着 中奖进的 商场, 却被商家砍断了尾巴, 讽刺了一些人幻想不劳而获, 结果往往是不现实的, 启示我们应该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B正确;哲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以错误的哲学为指导就会犯错误, A错误;认识的主体立场不同, 结论也有 可能相同, 故C说法过于绝对;D不符合题意, 排除。

答案:B

11. (2014·山东) 建设生态文明, 关系人民福祉, 关乎民族未来。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为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问题, 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将修改环境保护 法列入2014年立法工 作计划。

结合材料, 运用《生活与哲学》中“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 阐明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哲学依据。

解析:本题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素材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知识, 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难度中等。解答时要抓住“为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问题”“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 活环境”等关键信息, 围绕“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知识范围, 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知识点给出答案即可。

答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问题要求对环境保护法进行相应的修改;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要求对环境保护法进行相应的修改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对环境保护法进行相应的修改是为了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12. (2014·海南)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建设美好家园, 让人民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优美环境中生活。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 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我国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 设示范区”建设, 截至2013年, 全国已建 成国家级 生态市 (县) 55个、国家级生态乡镇2986个。政府还推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中央财政安排的生态补偿资金总 额从2001年的23亿元增加 到2012年的约780亿元, 累计约2500亿元。

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需要人民共同参与。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解析:本题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素材考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相关知识, 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难度中等。本题为意义类题型, 解答时围绕“社会历史主体”知识范围说明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即可。

答案: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需要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 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创新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2014年7月30日, 备受关注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正式公布。回答1~2题。

1.《意见》的出台, 标志着户籍制度改革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传统的城乡分隔二元户籍制度将被终结。有专家认为, 户籍制度改革将为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户籍制度改革体现了

1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上层建筑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4上层建筑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A.12 B.24

C.13 D.24

2.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本次户籍制度改革的核心。国务院要求, 户籍制度改革应把“人的城镇化”放到核心位置, 以切实实现几亿农民工及其他常住人口 的“市民梦”“创 业梦”和“安居梦”。这一要求是基于

1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要自觉遵循和创新城镇化发展规律2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4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A.13 B.23

C.14 D.34

3.人生因梦想而高飞, 人性因梦想而伟大。梦想是生命中无形的翅膀, 唯有梦想, 我们才会更加卓越。这说明

1意识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指导人们能动认识世界2梦想作为一种意识状态, 助推人们成功改造世界3凡符合规律的社会意识, 会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4梦想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同时也具有相对独立性

A.12 B.34

C.14 D.23

4.2014年3月1日, 我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改革后, 取消对注册资本最低额度的限制, 使“零首付”“一元钱办公司”成为可能 (见漫画《轻松上路》) 。这表明

A.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B.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

C.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D.改革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5.恩格斯说过, 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 如同无数力的平行四边形形成的一种“总的合力”。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改革勾画新的蓝图, 提出必须树立“下好一盘棋”的整体思维模式。“下好改革一盘棋”, 正是为了激发“总的合力”。这表明

A.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B.人们通过实践解决社会 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生产方式 的变革决 定着社会 形态的更替

6.“时间都去哪儿了, 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 生儿养女一辈子, 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 让人们在感受浓浓亲情爱意的同时, 也开始反思个人的生活状态和人生价值, 开始了对时间和生命的哲学思考。这表明

1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价值判断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3社会生活本质上源自人们对内心的追问与生活的反思4寻找正确的价值观也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A.13 B.24

C.14 D.23

7.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这一代人都深受焦裕禄精神的影响, 是在焦裕禄事迹教育下成长的。我后来无论是上山下乡、上大学、参军入伍, 还是做领导工作, 焦裕禄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 也是全党的榜样, 他的事迹永远为人们传颂。焦裕禄同志的事迹表明

A.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B.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C.在特殊的环境中人的价值更容易实现

D.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统一

8.“附着在大地上, 你是土壤;沉浮在空间里, 你是尘埃。”诗人林希这首诗《土》蕴含的哲理告诉我们

A.价值判断 决定着人 生价值的 创造和实现

B.实现人生 的价值离 不开正确 的价值选择

C.人的社会 地位影响 价值判断 和价值选择

D.投身实践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器, 是破解转型期思想问题的导航灯。这告诉我们

1价值观是以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为基础的2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3正确价值观往往同光明的未来联系在一起4正确的价值观决定人生道路和人生价值

A.14 B.24

C.13 D.23

10.“家风是什么”, 不同的人对家风的诠释不同。学者说, 家风是道德起点;小朋友说, 家风是爸爸告诉我的百善孝为先;老人们认为, 家风是惟贤惟德, 能服于人。这说明

A.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B.价值判断因时而异, 具有历史性

C.人们的需要 和利益不 同, 价值判断 也不同

D.家风是一种主观体验, 不具有客观依据

11.对漫画 (图5) 的含义理解最贴切的是

A.医患双方维权意识的增强导致医患问题层出不穷

B.医生不应把救死扶伤当成商品, 要放弃个人利益

C.医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健全医疗保障制度

D.处理医患问题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2.云南鲁甸6.5级地震, 造成昭通市鲁甸县、巧家县、昭阳 区、永善县和 曲靖市会 泽县617人死亡、108.84万人受灾。灾情发生后, 除了国家的积极救援和当地干部群众自救外, 还有大量的民间公益组织、救援队、志愿者自发赶往灾区帮助抗震救灾、重建家园。他们忙碌的身影, 也是灾区中最美的身影。这表明了

1人的价值就在于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2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 又是价值的享受者3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4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

A.13 B.24

C.23 D.14

二、非选择题

13.材料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 要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 主动适应时代变化, 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 使各方面制度 更加科学、更加完善, 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014年7月2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 将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

材料二2013年以来, 我国政府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创新管理模式, 简政放权, 取消或下放权力近600项行政审批项目;调整经济结构, 关、停部分产能严重过剩及高污染企业,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实现经济可 持续发展。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

(1) 结合材料一, 运用唯物历史观知识回答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并分析党坚持改革的根本原因。

(2) 结合材料二, 阐述政府在改革创新中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实践。

14.2014年3月31日, 中宣部授予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原党支部书记朱彦夫同志“时代楷模”荣誉称号。2014年4月1日山东省委决定在全省广大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向“时代楷模”朱彦夫同志学习的活动。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朱彦夫同志14岁参军入伍投身革命, 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等上 百次战斗,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失去了四肢和左眼。在和平建设时期, 他主动放弃荣军休养所的特护待遇, 回到家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长达25年, 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 建成远近闻名的先进村。退休后, 他用嘴衔笔, 创作完成了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他对祖国满腔热血, 对乡亲们一片真情, 自掏腰包发展教育事业, 常常倾其所有接济困难群众。他的先进事迹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 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

结合材料, 从人生价值观角度, 分析朱彦夫的先进事迹所诠释的价值追求。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户籍制度改革属于上层建筑, 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3中“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说法错误;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 它就促进生产力发展, 推动社会进步, 4说法错误, 故选A。

2.D1中“创新城镇化发展规律”的说法错误;把“人的城镇化”放到核心位置说明要抓重点抓关键, 解决主要矛盾, 没有体现矛盾的主要方面的信息, 2错误。

3.C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正确意识才能助推人们成功改造世界, 2表述过于绝对;3“直接”说法错误,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精神力量才可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4.A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的改革属于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A正确、B排除;题中未提到人民群众的地位, C与题意无关;基本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D错误。

5.B改革作为实践的形式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推动社会发展, B正确;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强大动力, 而非直接 动力, A错误;C、D在题中均未提到, 不选。

6.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而非追求真理, 1错误;人们的内心追问与生活反思是主观的, 社会生活本质上实践的, 3颠倒了二者关系。

7.B材料强调了焦裕禄同志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的需要, 体现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即个人的社会价值, 没有体现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即个人的自我价值, 故B入选、D排除;A虽正确但与材料无关;C说法片面。

8.B诗《土》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 在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实现人生价值, B入选;A中“决定”的表 述错误;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9.D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表述错误;4“决定”表述错误, 价值观对人生道路选择和人生价值实现具有导向作用。

10.C材料里没有涉及价值选择, 故A不选;材料突出了价值判断因人而异, 但没有体现因时而异, 排除B;D错误, 家风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 源于社会生活。故选C。

11.D导致医患问题的原因有很多, 故A说法过于绝对;B“放弃”表述错误, 国家尊重医生正当的个人利益;C中主体表述错误, 应是国家要健全医疗保障制度。

12.B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包括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 因此1中说法片面;3中颠倒了 价值判断 与价值选 择关系, 错误。

13. (1) 1改革的根本目的, 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2第一,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 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 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党坚持改革, 使我国的经济体制机制更加科学、更加完善, 以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第二,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 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 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党坚持改革, 改革那些不适应时代要求的法律法规, 使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 社会得到更全面的进步。

(2) 1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我国政府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创新管理模式, 切实转变职能, 简政放权, 改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部分, 有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我国政府在改革创新中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深化改革, 创新管理模式, 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

3我国政府在改革创新实践中妥善处理个人、集体和社会三者利益关系, 充分认识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调整经济结构, 关、停部分产能严重过剩及高污染企业等, 必然会影响少部分个人或局部利益, 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实现可持续发展, 符合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14.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朱彦夫身残志坚、挑战极限, 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祖国和人民,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了精彩的人生。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朱彦夫投身革命、保家卫国, 带领乡亲 建设家园, 对祖国满腔热血、对乡亲一片真情, 正确地处理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了人生价值。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朱彦夫面对伤残和困难, 坚定理想信念、充分发 挥主观能 动性, 自强不息、顽强拼搏, 铸就了人生辉煌。

贵州创新社会管理路径选择 篇8

一、贵州当前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 各种矛盾多样多发, 群体性事件增多。

一是矛盾纠纷总量大。主要集中在工资福利、农村土地征用、征地拆迁、企业改制、移民安置、矿群纠纷、环境污染、医患纠纷、城市管理、退休职工住房增量补贴、交通运营、边界山林纠纷、重点工程工地矛盾、学校管理引发的矛盾等明显增多;二是群体性事件易发多发。群体性事件是人民内部矛盾冲突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集中表现, 是社会矛盾激化又化解不及时的必然结果。群体性事件易发多发, 给社会稳定带来较大影响。群体性事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其社会形态、表现形式、名称及其内涵和外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 需要依法妥善处置, 防止和避免主张正当利益诉求的群体性事件升级甚至恶化 (曾海若, 2010) 。

(二) 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难。

据统计, 贵州省现有流动人口约700余万人, 呈现出流动人口逐年增加的趋势。流动人口大多无固定职业、固定居所、固定收入, 难以纳入有效管理范畴, 蕴藏着巨大社会风险。特殊人群的管理难度加大。由于管理缺失, 犯罪低龄化严重。刑满释放人员漏管失控问题较突出。因吸毒问题引发的犯罪居高不下, 艾滋病人、精神病人等无法得到有效的救治和管控, 对社会治安和公共卫生造成极大危害。

(三) 社会组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管理服务问题突出, 各种纠纷频发, 管控较难, 对社会冲击越来越大。

一是“社会人”服务管理覆盖难。改革之初, 一部分胆子大、脑子活、有真才实学的人率先从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中出走, 步入社会, 去开拓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 (徐其立, 2000) 。但是, 过去的“单位人”由单位管, 而“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后, 几乎无组织管理。就铜仁而言, 因各种企业倒闭、破产或裁员下岗的职工就有相当大的一个群体。部分“社会人”游离于体制外, 社会性强、自由度高, 行为难约束, 管理覆盖难到位, 服务触及不了, 成了社会管理的难点;二是“两新”组织管控难。这些组织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公益等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但由于培育不足、规范引导不够、结构分布不合理、管理不善等问题, 使这些民间组织有无序状况;三是劳资纠纷、企业经营纠纷明显增多。因劳资纠纷涉及现实经济利益, 经常引发信访案件。

(四) 信息网络建设面临严峻挑战, 虚实社会斗争日益复杂化。

一是虚拟社会舆论导向问题。一些社会矛盾和热点问题很容易产生“放大效应”, 误导舆论推波助澜, 特别是在所谓的微博私密空间发泄私分、甚至激化矛盾等, 有的甚至以谩骂攻击代替理性讨论、以“人肉搜索”代替侦查调查, 以“言论审判”代替国家法律, 造成许多严重的后果 (严书翰, 2013) ;二是虚拟对现实的冲击问题。因网络隐蔽性强、辐射面广、传播迅速等特点, 近年来利用网络进行违法犯罪的活动层出不穷, 手段不断翻新;三是虚拟社会污染问题严重。随着网络的普及, 网络游戏盛行、低俗文化泛滥, 各种格调低下、不健康的思想文化在网上大量传播、污染网络环境;四是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网上窃密事件频发, 给政治经济安全和利益造成极大危害, 给社会管理带来新的课题。

二、贵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路径选择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思想, 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围绕社会管理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 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一) 加速发展、改善民生。

近年来, 贵州省委提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 实施城镇化、工业化主战略, 经济发展加快。但总量小、结构不合理、“两欠”程度深特征没有根本改变, 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仅达到69%, 小康25项指标体系中有17项涉及社会管理工作。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健全各项落实机制, 扎实做好改善民生、维护民生、服务民众、促进民和、聚集民心的各项工作, 切实解决群众的根本利益。针对贵州小康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的实际, 要把改善民生的重点放在农村和困难群众身上, 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为载体, 以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和绝对贫困人口为重点, 加大产业扶持、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加大扶贫工作“六个到村到户”和“小康路、小康水、小康电、小康讯、小康房”工作力度, 加快农村贫困群众的求助救济工作和农村敬老院建设工作, 对低保户实现应保尽保。通过改革发展, 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供保障。

(二)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

要充分发挥党委在社会管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组织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投身服务群众的工作。要建立群众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定期研究、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团结群众、凝聚人心, 对村霸、黑恶势力要坚决打击。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在引领服务群众、反映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的先锋模范作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以某种顶层设计的姿态进入国家治理的议程之中, 成为体制改革谱系中的一个新单元 (孔繁斌, 2012) 。政府要健全职责体系, 强化社会管理职能, 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该由政府负责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要做到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做好社会协同、公众参与, 发挥好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等的协同作用, 动员组织群众依法理性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形成科学完善的社会管理格局。

(三) 坚持统筹协调、源头治理。

社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因此,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搞好整体规划设计, 注重从源头上、根本上改进社会管理。按照统筹发展、民生、稳定三大任务, 围绕到2018年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以问题导向建立倒逼机制, 全省每年解决哪几样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 都作出具体规划、落实到具体项目上, 以十大民生工程序为抓手, 切切实实解决老百姓身边的困难和问题。要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当前与长远, 要针对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等, 一个一个攻坚克难, 真正从源头上抓社会管理创新。

(四)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

社会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 就是做群众工作。各级各部门都是为群众谋利益工作, 一定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贯穿于各项工作始终, 落实到具体任务中去。以群众路线教育实际活动为契机, 以“四帮四促”为载体, 做好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各项工作, 要心里装着群众、遇事想着群众, 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 做群众的知心人和贴心人, 把群众工作渗透到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这样就可以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进一步转变作风, 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为重点, 切实解决“四风”问题, 进一步深化“四帮四促”活动, 坚持和完善各级领导干部联系贫困乡、贫困村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制度, 坚持万名干部进村入户开展群众工作的做法;要进一步完善各项公开制度, 严格党务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 开展网络问政, 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 开通民情快车, 改进信访工作方式, 通过服务提升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五) 坚持依法管理、综合施策。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在全省树立依法办事、守法光荣的风尚, 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诉求。充分利用近年来省内创新的社会管理经验, 如瓮安违法青少年帮教、铜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阳光工程”、余庆农村社会管理等先进办法, 破解社会管理工作难题。要综合运用法律法规、经济调节、行政管理、道德约束、心理疏导等手段, 尽可能通过平等沟通、协调、引导等办法规范社会行为, 调节利益关系, 减少社会问题, 化解社会矛盾。要在全社会开展诚信建设, 从诚信农民、信用乡镇做起, 推广到学校诚信、机关诚信、商务诚信、政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建立覆盖全省的全社会的征信系统。

(六) 坚持立足省情、改革创新。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从贵州省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出发, 总结近年来全省在社会管理方面创造出的好经验、好典型, 推进社会管理上台阶、上水平。近年来, 贵阳、遵义、毕节等地开展的为了群众、服务群众的经验, 铜仁、余庆、政法系统等化解矛盾纠纷的经验, 瓮安违法青少年帮教的经验, 清镇市诚信农民建设经验等在服务民生、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中都发挥积极的作用。在总结推广以上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要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全面贯彻全国全省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紧紧抓住贵州省最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最需要加强的薄弱环节、最需要办好的好事实事, 进行机制创新、方法创新。总之, 结合贵州的省情和各地各部门的实际进行探索研究, 找出新思路、新办法, 不断推进全省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麻宝斌, 任晓春.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挑战与变革[J].学习与探索, 2011.3.

[2]曾海若.群体性事件:从政治概念到法律概念[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6.

[3]徐其立.从“单位人”到“社会人”[J].经营管理者, 2000.8.

浅析中国社会企业的发展路径选择 篇9

2004年, “社会企业”传入中国, 随之相关研究与实践层出不穷。然而, 相较英美良好的发展状况以及孟加拉成功的“国民—达能”案例 (2009) , “社会企业”对中国来说仍是一个新鲜词, 不仅从理论上没有明确的定义, 从实践上大多尝试也都“胎死腹中”。

社会企业兼具社会性与企业性。英国政府对其定义为“一个社会企业是一个商业组织, 它的主要目标是社会目标, 而它的利润应主要用于对社会目标的支持性投资或直接投资到社区当中, 而不是为了股东和所有人的利益最大化而进行投资。”官应廉 (2008) 认为社会企业是使用商业模式和机制解决社会问题, 介于公司和传统非营利组织之间。社会使命、目的是社会企业的关键因素, 但在中国它到底是偏公司还是偏非营利组织, 争议颇深。

一部分人认为应当把社会企业作为公司看待, 社会企业必须通过生产或是服务赚钱, 并拿出大部分钱用于再投资, 以维持社会企业商业上的可持续性。而另一部分人认为社会企业作为第三部门, 更偏重于非营利组织。如果组织善于采用商业模式, 并能整合一切资源, 包括政府资助、捐赠或是自身的商业运作发展下去, 就可以视为社会企业。

笔者认为, 这两种定义都是描述的社会企业, 但却是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二种看法中的“社会企业”可能存在与非营利组织 (NPO) 转型初期, 此时的资金来源还包括政府资助和社会捐赠, 但为了可持续发展以及解决资金缺口因而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商业运作, 从而补充社会公益活动的资金缺口, 维持组织运营。而第一种看法中的“社会企业”可能是为达到一定社会目标而设立的公司, 例如解决就业问题等。这种“社会企业”还可能存在于NPO转型后的稳定发展期, 此时其资金来源全靠商业运作, 资金流稳定, 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社会企业尚处于萌芽阶段, 社会企业的出现更多的是探究意义上的实践, 而非必然。因此, “社会企业”对于中国来说, 应该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 也许很多尝试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社会企业”, 例如有的公司拿出年利润的20%做慈善, 这更多的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然而, 在不断摸索中更替中我们才能找到最“中国化”的社会企业定义。

二、社会企业的发展路径选择

1. 自主创业还是顺势发展

在探讨社会企业的出现方式时, 存在两种情况:一是私人自主创业。在国家税收优惠等政策扶持下, 创建社会企业, 运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模式。但是, 在中国的社会观念中, “公益可以盈利”的观念并没有被普遍接受, 因此, 大多创业者对“社会企业”呈观望状态。同时, 由于大多的利润被拿来再投资、做公益, 因此投资者的回收期不短, 积极性不高。二是已有的组织转型, 或是企业下设子公司运营“社会企业项目”。这种情况下, 社会企业的社会性或企业性会有很好的经验借鉴, 但相应的很难在两种性质中做好平衡。例如一家普通企业开始做社会企业项目, 在领域新、专业人才少、配合度有限的情况下很容易背离了原有的社会目标, 而发展成又一个普通商业项目。而一个专门的NPO转型为社会企业, 由于中国人普遍反感在非营利活动中谈商业、谈钱, 这在转型初期无疑会面临巨大困难, 首先获得投资很难, 就算有投资但公众的质疑是难免的、随之公信力会下降。同时, 获得的资金是否能支撑到良性循环, 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绿色心之光 (北京) 是通过一个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和一个电子商务公司的运作来支持农民工子女学校、全国农民女工和城市下岗女工的免费职业培训、就业等爱心公益事业。在投入捐款和筹款以及个人启动资金的共350万元, 运作了将近三年后, 基本做到盈亏平衡, 但企业还远没有到良性循环。

2. 政府引导还是市场自发

对中国来说, 社会企业的兴起, 无疑是第三部门改革的重要推力。这就面临一个问题:社会企业的发展模式灵活、形式多样, 是由政府鼓励并引导社会企业的创立, 即自上而下影响发展还是民间自发创办, 自下而上渗透改革。如果由政府引导, 社会企业的发展会比较规范、一定的门槛会减少失败的案例, 但政府势必直接或间接成为主要投资人, 这样做成本较高, 牵扯人力物力较多, 要慎重考虑。而如果任由民间社会企业自然发展, 灵活性会较高、商业模式的创新会带来惊喜。可是, “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也是难以避免的, 我们无法保证市场的规范性, 难免会有不法企业滥竽充数, 造成恶劣影响, 阻碍“社会企业”中国发展之路。而且, 目前缺乏社会企业家的领军人物, “社会企业”在中国的认知度较低, 缺乏领军人物和理念的激励, “社会企业”的发展较难推进。

三、关于社会企业发展路径的建议

对于社会企业的发展路径选择, 笔者认为, 中国目前处于社会企业发展的萌芽阶段, 政府的适当引导, 是有效、有益的。可以考虑私人企业、公共服务领域、慈善机构三方结合的可行性。设定试点, 融合私人企业的资金支持、公共服务的号召力、慈善机构的公益力, 采用招标与专家建议的形式选取三方组织, 对社会企业进行初探性实践。在探索与修正性的发展中, 形成一个成功“社会企业”的品牌, 由此扩大“社会企业”的影响力, 同时推进我国对“社会企业”的理论研究。之后, 政府逐渐退出, 主要推出合理的扶持政策与监管政策, 鼓励民间社会企业自主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政府逐渐转型为以服务为导向的政府, 大量公共服务将由民间提供, 第三部门的作用日益加强。而社会企业无疑是一个新颖而重要的组织形式, 中国社会企业的发展路径面临着怎样的选择, 本文将给予分析与建议。

关键词:社会企业,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

参考文献

[1]杨凤禄, 孙钦钦.非营利组织的商业化探讨[J].山东大学学报, 2007, (5) [1]杨凤禄, 孙钦钦.非营利组织的商业化探讨[J].山东大学学报, 2007, (5)

课程知识选择的社会学分析 篇10

一、课程知识选择的社会本质

1.知识性质的转变——从现代到后现代

知识的性质影响到课程知识的选择。石中英在《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一书中将人类知识划分为“原始知识型”、“古代知识型”、“现代知识型”和“后现代知识型”四个阶段。[1] 在原始时期, 知识被看成是神秘的启示与存在, 一般人是没有资格谈论的。尽管原始人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生产和生活经验, 这些经验可能比神秘的启示更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但是, 这些生产和生活的经验却不配享有“知识”的名誉。因此在原始社会中最有教育价值的知识是神秘的知识, 是在正规仪式上传递的知识。又比如中世纪, 神学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 因此学校中最有价值的课程是宗教课程, 其他课程都是围绕着宗教课程而设置的。

在认识论或知识理论领域, 现代知识有着“客观性”、“普遍性”、“价值中立性”等特性, 这其实是一种科学认识论。现代自然科学将客观性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强调真正的知识应该是“正确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或事物与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一种经验陈述如果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 那么它就不能成为知识。同时, 在现代人的心目中, 一种知识只有具有了普遍性, 才可能称得上是“科学的”知识, 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科学无国界”, “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随之导致的就是现代知识的“价值中立”, 知识只是纯粹经验的或理智的产物, 要获得真正的知识, 就必须悬置所有的观念, 直接面向事物本身。

不过知识真是完全客观、普遍以及价值无涉的么?人们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 有着先在的文化观念与思维方式, 有着一定的研究兴趣与价值观念, 知识的产生或多或少都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西方一直不承认中医药知识的科学性, 认为中医更多的停留在一种经验的水平, 上升不到科学的高度。来自现代知识的“严苛标准”将好多这样的“本土化知识”拒之门外。再譬如波兰尼所说的“缄默知识”, 他举例说, 我们可以在成千上万张脸中辨认出我们所认识的一张脸, 但是通常我们却说不出是如何认出这张脸的。这也与现代知识的特性不相符合, 但是这种缄默知识在社会生活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此, 我们可以认为, 知识应该是文化性的、境遇性的、价值性的。就如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中所说的, “社会存在对思想意识有着决定作用。无论哪一个阶级或哪一个民族, 其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都同它们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地位直接联系在一起。”[2]

2.课程知识选择的社会本质

课程知识的选择同样体现了社会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特性, 并且这种选择标准或明或暗地反过来又强化了意识形态, 任何违反这一标准的知识都将被排除在课程之外。正如阿普尔所说, “学校知识体系——接纳或排斥某些内容, 通常服务于意识形态的目的, 因而正式的学校知识体系能成为一种社会和经济控制的形式, 因为它们保存和分配了被知觉为‘合法的知识’——这是我们所有的人所必须具有的知识。”[3] 譬如我国的语文课本中选择篇目的首要标准是“思想内容”好, 其次才是学术价值和教学价值。又如高中历史课本在改版前后对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评价, 日本“右翼分子”罔顾侵华历史编造出来的历史教材。不只是在社会科学领域, 自然科学的教材中, 出现更多的也是影响力大的科学家, 影响范围更大的知识, 因为即使对于一种自然现象也是有着多种解释的。

当然, 我们不必因为这种选择的社会本质而感到沮丧。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统治阶级的“社会需要”是人民大众的呼声。虽然现实社会是变化多端的, 有些是“主流”, 有些是“非主流”, 但是我们主导的意识形态认为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好的, 都是可以塑造的, 这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核心。真正做到完全以学生为本是困难的, 这是我们的理想追求。我们需要在特定的“社会现实”或“社会需求”下对课程知识进行筛选, 这些“现实”或“需要”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反映了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需求。

二、课程知识选择的社会学分析

课程知识是人类社会的精华知识, 它有着文化性、境遇性和价值性。“课程内容选择的过程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影响课程的过程, 其间往往需要政治权力的支撑, 并伴随着价值冲突、各种意识形态的对立和矛盾。”[4]

1.社会阶层与课程知识选择

社会阶层是指全体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等级标准划分为彼此地位相互区别的社会集团。马克思从实践出发分析社会结构, 阐述了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以及社会阶级的矛盾斗争, 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意识”的著名命题, 观念系统依赖于其拥护者的社会角色及地位, 尤其是阶级地位。曼海姆·阿普尔在此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这种“分层决定论范式”[5] , 这种理论范式认为决定知识的本质和特征的是社会的阶层而非社会整体, 并且它更加注重对知识的内容而不是对知识的形式进行分析, 其具体的研究思路就是将知识与社会阶层所处的社会地位联系起来, 并把它“特殊化”, 即把它看成是受特定的社会处境所制约的特定的主张。

课程知识, 不论是观念的还是操作的, 它的选择都与社会阶层的分化与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前, 中国正在经历着急剧的社会转型, 社会阶层分化与重组的速度极快, 高度集中的国家意志正在遭受各社会阶层特殊利益要求的侵蚀, 国家的权威性不断流失, 与这种流失伴随的是国家不再成为决定课程知识选择的唯一决定性因素, 各社会阶层在课程知识选择中不断争夺有限的话语权。譬如产业工人阶层可能更希望拥有实用主义倾向的课程知识;中产阶层或许更倾向结构主义的课程。这种各阶层的力量对比带来的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知识才是新世纪竞争的资本, 课程知识的选择也是一场社会阶层博弈的过程。

2.社会群体与课程知识选择

如果说阶层是横向将社会分层的话, 那么群体划分就是纵向将社会切块。关于社会群体广义的观点可以追溯到德国早期社会学家滕尼斯。他依照群体形成的基础将社会群体分作两种类型, 一种类型叫公社, 一种类型叫社会。滕尼斯所称的“社会”一词是一种广义的社会群体。另一种关于群体的理解是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关于初级群体的概念, 他认为初级群体是指成员间有面对面的交往与合作的群体。一般认为, 社会群体是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同样一类人, 他们之间如果不发生社会互动, 不进行密切的社会交往, 就不能称作社会群体。相反, 如果同龄人之间、同职业的人之间发生了稳定的、相当密切的交往活动, 产生了有别于其他类型人的社会共同体, 这种统计学上的群体也就成了社会学意义上的群体。

不同的社会群体对于课程知识选择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譬如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 教师会选择更具有系统性、完整性的课程知识, 因为这便于他的理解与教学, 而学生往往对于建构性、生成性的课程知识感兴趣, 这符合人类的认识过程。又比如同样是学生群体, 来自城市的学生与来自农村的学生对于课程知识选择的要求就不尽相同, 前者对于带有强烈都市气息的课程接受很快, 后者往往无所适从, 因为课程中所展现的内容是他们所不熟悉的, 是他们原有的知识观念中没有的。

三、课程知识选择社会学分析的启示

课程知识来源于社会知识, 同时又要经过社会的选择, 它一经产生就打上了深深的社会烙印。“我国社会今天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结构转型, 课程知识需求的多元化和知识供应主体间的竞争已成不争的事实, 教育民主化和对教育重做定位的呼声日益增强, 知识传播途径正趋于多元化, 知识控制的可能性不断减少”。[6] 因此, 我们的课程知识选择体系可以改良。

1.课程知识选择主体的多元化

首先,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 那么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类型的需求是不同的。其次, 我国的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也带来了课程知识需求的不同。再次, 随着社会的发展, 不同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对于课程知识也有着不同的需求。其实这一点在新课改中已经有所涉及,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的模式允许地方开展特色教育, 学校开发特色课程。但是根据一些调研结果来看, 在城市地区三级课程推行都有着难度, 何况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课程知识选择虽然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参与过程, 但是满足选择主体的多元化, 应该是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2.课程知识选择客体的多样性

受现代知识观的影响, 以往我们所选择的课程知识多是一些有关事实的陈述性知识、一些理论性的抽象的知识、一些结果性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呆板和枯燥的, 很难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 再加上教师一味地把这些知识单向地灌输给学生, 使得学生只是“记住”了这些知识, 而没有真正掌握它们, 更不用说去应用了。而后现代知识观强调知识的文化性、境遇性与价值性, 更趋向于一种动态的生成。

现代课程知识过于注重科学知识, 对人文知识有所忽略。人文知识可以说是人类知识的最初起源, 缺少人文知识, 就缺少了对于意义的追寻。西方出现的“生死教育”以及生命教育就是呼唤课程知识回归人的生活世界。

另外, 课程知识的选择不应该抛开本土知识。石中英把本土知识定义为“由本土人民在自己长期的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1] 它有着地方性、整体性、被压迫性等特性。例如在非洲许多地区, 存在着一种普遍的“自然”崇拜, 将“自然”看成是养育了动物、植物、人类以及一切生命的“母亲”。把本土知识选入课程对学生的发展也是有利的。

课程知识是供学生学习的, 我们在社会主流意识许可的范围内, 尽量实现选择主体的多元化以及选择客体的多样性, 对学生批判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实践意识的培养具有不可估量的好处。

摘要:随着知识性质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转变, 选择进入课程的课程知识也具有了文化性、境遇性和价值性的社会属性, 并且课程知识的选择也是社会意识形态冲突和斗争的过程, 体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特性, 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在其中有着不同的需求。对课程知识选择进行社会学分析, 对我们的课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知识,课程知识,社会,社会阶层,社会群体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46, 327.

[2]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220.

[3][美]阿普尔.意识形态与课程[M].黄忠敬,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65.

[4]吴永军.课程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160.

[5]葛春, 夏正宝.课程知识社会学分析范式评述[J].全球教育展望, 2007 (4) :36-38.

收入转移是一种社会选择 篇11

近年来,关于世界财富增长和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的争论日趋热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财富增长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关于社会收入分配却有不同的观点。

政策方针不是均贫富

社会收入分配涉及的方面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包括工资形态、劳资关系、政府税收、家庭结构、人口流动、生命预期和健康状况以及政府转移支付政策等等。社会收入分配不仅关系到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是现代化事业中关键的一环。

除了市场因素外,影响社会收入分配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政府的收入转移政策。在市场收入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和财政转移支付来影响家庭的“可支配收入”。简单地说,政府的行为就是通过税收,从一个群体抽走更多的财富,再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给另外一个群体。不同国家的政府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征收不同种类和数量的税款,以不同的名目分配给不同的人群。

在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的社会转移政策方针往往不是均贫富,而是减少贫困,政策取向并不是帮助穷人,而是从稳定社会的目的出发,发现市场的缺陷,在不取代或者伤害市场机制的前提下,补充市场的不足。为此,政府除了要解决少数长期贫困人口的问题以外,重点还在于解决影响社会进步和稳定的短期贫困人口问题。

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短期贫困的现象相当普遍:除了美国等少数国家以外,在加拿大、德国、荷兰和瑞典等国,长期贫困人口只有1%一2%。短期贫困是由于收入中断引起的,而收人中断与就业不稳定或不连续直接相关。造成收入中断的因素很多,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年龄层或不同的就业条件下碰到,大约有12%到40%人口的收入会在六年的时间里徘徊不前。即使是在瑞典,也有近12%的人在六年中的某些时期碰到收入降低的情况,而在英国这个比例竟高达40%。

贫困人口数量的变化和市场的选择性直接相关,政府的作用就是要降低市场风险给人们的打击,或者帮助人们寻找新的机会。此外,市场分配是年度性的,而收入分配关系到人的整个生命周期。政府还要帮助公民度过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薄弱阶段。政府的政策往往针对具体的问题制定,关注人们在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会陷入贫困等细节。

发达国家税收的总趋势是减税和减轻企业负担

概括起来,政府实施社会转移政策的财政工具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税收,另一个是支付。税收政策与收入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税收(特别是累进的税种)都向穷人转移财富,例如累进所得税、消费税、房产税、环保税(燃油税、车辆税)等等。经合组织的统计认为,上个世纪90年代,在除了美国以外的多数经合组织成员国里,对低收入人群的税收降低了,对高收入人群的税收提高了。

而且,最近10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税收的总趋势是减税和减轻企业负担。以欧盟国家为例,一直以来欧盟国家的各种税收相对较高,但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有了变化。因为欧盟国家由于受到国际竞争的压力,特别是受到大市场的刺激和欧盟自由化政策的鼓励,纷纷采取措施,在降低社会保障税的同时,降低了企业所得税并改善资本市场的运营。

转移支付,是西方各国政策普遍釆取的另一个实行社会转移政策的重要手段。转移支付的政策涵盖了失业、退休、家庭补贴等大型的收入转移计划。这些计划毫无疑问地对低收入群体有利,但是这些政策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使收入从富人向穷人转移,而是从青年人向老年人,从无子女家庭向有子女家庭,从有工作的人向没有工作的人转移。

政府的收入转移对于低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的可支配收入到底有多大影响?经合组织的调查认为,在许多国家里,30%的低收入人群获得了三分之一到40%的转移支付,而30%的高收入人群获得了20%—26%的转移支付,两者之间的差距并不明显。

但就具体项目而言,一份关于非年金转移在不同收入群体的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例的研究显示,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里,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上升的幅度比较大。在有些国家,如澳大利亚、爱尔兰、英国和美国,这类转移的50%~60%给了低收入群体,只有10%~20%返回到高收入人群。这是因为这些国家在转移的过程中,釆取了非年金的、需要经过收人调查的社会救济方式。

如何有效调节社会收入

政府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支付进行的收人转移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现象,而是一种综合的社会选择。

将社会财富的多大比重用于政府干预的分配系统才是合适的?在这个系统中采取怎样的收入转移,是针对穷人的还是普及性的?这绝对不是一个可以做简单结论的问题,这里牵涉到一个国家决定走什么样的道路,为什么人谋利,怎样进行利益平衡等大问题。

有些看上去是很小的技术性的问题,例如家庭补贴、失业保险等的支付方式在有些国家里比较平均,在有些国家则带有明显的累进制特征,这些政策在制定过程中都经过了大量的论证与辩论,最终是道路的选择决定收入转移方式和程度的选择。当然,在经过多重选择之后,往往会在同一个系统中出现相互矛盾的理念和政策,它们之间有时候会相互补充,有时则相互掣肘或抵消。

所以,任何选择都有不完善的方面,甚至副作用,不是能够简单地用公正的概念概括的,而是要看一个社会对哪种不完善和不公正的承受能力更小,看这个社会有什么样的资源,可能调动什么样的资源去解决该社会认定的收入不公,或难以忍受的贫困。

虽然每个政府在选择收入转移政策的时候都强调公平,但是仔细观察,各个国家,甚至各国内的不同团体,所使用的公平概念是很不相同的。既有水平的公平(即公平地对待平等的个人),也有垂直的公平(即以适当的方式对待不同环境下产生的个人问题)。

根据水平公正的理念制定的转移政策有其难点,例如需要确定在什么情况下,受益人的环境是同等可比的。如果两个人在同一年里的收入一样,而其中一人有积蓄,那么针对他们实行同样的政策是否能够算是公平呢?如果其中一个人的家庭人口多于另外一个人,那么他们得到同样的补助是否算是公平呢?这些问题看上去十分简单,但是却牵涉到人口政策和社会价值等一系列大问题。

根据垂直公正的理念制定政策需要更多的裁决。因为很难确定什么样的人需要什么样的救助。关于各种情况和条件的设定可以使社会立法篇幅浩繁。还有一种“社会团结”的公正,即不区分实际需求,通过机制性的安排,使所有的国民都摆脱贫困。这种做法的代价高昂,在全球化市场竞争面前受到了诸如“道德风险”、“搭便车”和“养懒汉”等多种批评。

稳定农村社会秩序的有效路径选择 篇12

一、农村不和谐因素及其原因分析

农村社会的稳定在我国稳控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①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三农”问题的解决,但由于历史积淀和现实因素的泛起,短期内诸多矛盾很难消除,有的还可能激化。不和谐因素主要存在于:(1)在社会道德领域,根植于旧的生产方式之上的传统道德观念逐渐流失,而适应市场经济的道德规范体系远未建立起来,新旧政治文化处于更替过程中,故有些人重权利轻义务,重私利损公利以及追求一夜暴富的行为方式恶化了社会风气和生活秩序。(2)在政治文化建设领域,由于马克思主义主导政治文化教育的弱化,致使各种亚文化、反主导型文化趁虚而入,崇高的社会价值行为得不到弘扬,腐朽落后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大行其道却受不到应有制裁。(3)在经济生活领域,农村市场和农村金融秩序紊乱,农民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严重影响农村稳定和农业发展。(4)在政治生活领域,国家机关对农村社会的控制减弱,村民自治组织无监管运行,村委会个别成员违法乱纪、派系争斗、恃强凌弱等行为长期得不到纠正,引发村民与村委会冲突不断,上访案件频发。与此同时,有的基层政权机关“官本位”思想和特权思想严重,规范执法和服务意识不强,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敷衍搪塞抹稀泥,特别是当村干部做事明显不公和以权谋私时,基层政府的冷漠态度和推诿扯皮会招致群众更多的不满,导致越级上访和群体上访案件时有发生。

当前,农村社会不同程度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已影响到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方面,从内在因素看,我国几十年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农村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人员流动和混居现象增多,社会分工和市场服务越来越细,农村家庭经济的独立性愈亦增强,农民对乡村共同体的依赖程度减弱;同时主要依靠道德、信义和家族血亲维系的乡村共同体对其成员行为的约束力也在降低,部分村民放纵和践踏道德的行为长期得不到有效制止,其影响的不良后果破坏了秩序的和谐。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中指出:“一定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劳动愈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社会的财富愈受限制,社会制度就愈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②因此,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我们认为,生产力发展、劳动产品数量增多,特别是当市场提供的各种服务产品日益丰富时,人们对于家庭、血族和生活期间的共同体的依赖会减弱,农民对于乡村共同体的疏离使乡村原有的和谐、安宁和稳定被打破,因此未来农村社会的和谐,有赖于用一种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新道德体系共同体取代小农经济基础上的旧道德共同体来实现。

另一方面,从外部环境看,由于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的增长,放松了对农村社会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和政治控制,忽视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建设,给一些投机钻营、违法乱纪的人钻了空子,助长了各种歪风邪气,良好的道德和社会风气得不到应有的伸张褒扬,显失公平正义的社会风气让那些心存正义感的人们抱怨声起,社会抵触情绪激增。

二、稳定社会秩序的有效路径选择

“秩序”意指有条理,不混乱的状态,泛指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处于一种相对稳定、规则、和谐的态势之中。社会秩序是由人们生活其间的各种秩序构成的,如政治秩序、经济秩序、生活秩序等。社会秩序的形成与发展是其内生自然力量与外在助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其内在自然发展因素处于停滞、疏散或混乱状态无法形成方向一致合力时,外在力量的助推则成为其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需要内外合力的共同作用,而外力的助推应是目前急需的和行之有效的方式。

1、在农村推动新时期道德体系重建活动

目前我国农民生活其中的乡村多数为自然发展的村落,是地缘和血缘相互结合而成的产物,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儒家政治文化和宗族观念是维系乡村共同体的主要纽带,人们通过血缘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关系以及公德伦理、公序良俗、道德义务规范等构筑了基本的乡村社会和谐,因此乡村或村落成为一个具有较高价值认同、情感归属和道德内聚的共同体。道德与法律、政治一样,应决定和集中反映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经济关系,因此生产方式的变革势必影响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传统道德秩序的稳定与和谐,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道德体系的构建应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乡土社会中的观念、习俗和生活方式被看成是旧的、传统的和落后的,它们必将为新的、现代的和先进的东西所取代。”③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新的道德规范应包括诚实守信、互信互惠、自由平等、友爱互助、守法践约、竞争合作、热爱公益、尊老爱幼、正当行使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爱国奉献、精诚团结等内容,而这些道德规范的传播与弘扬需要各级国家机关的强力推进和各类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向上的社会舆论制约机制,对守法爱国、尊老爱幼、勇于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的人给予精神褒扬和物质激励,对那些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肆意践踏美好道德的行为进行经济制裁和舆论的强力谴责,使其丧失生存的土壤。国家对于社会生活的干预和管理,无疑有助于乡村秩序的和谐,乃至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当前人们的道德观念涣散主要在于社会是非、善恶评价不一,对各种恶化道德的行为采取了忍让、迁就甚至纵容态度的结果。因此,新农村新道德体系的重建,必须有全社会、全政权机关的强力推进,在社会观念、政治思想、品德觉悟、道德权利义务关系等方面形成向上的合力,让美好道德的践行者不吃亏,让践踏者吃大亏和无地自容。

2、推进乡村政治文化宣传,稳固主导型政治文化的地位

当前,农村政治文化的宣传、教育和传播渠道单一,政治信息相对闭塞,农民政治参与的组织化社团几乎没有,系统接受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高层次学校教育的人较少。总之,农民作为一个群体,主动吸收新型政治文化并加以内化为自身自觉行为的能力较低。另外,由于农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对于错综复杂的政治现象很难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极易被错误的和庸俗的文化宣传所诱导从而做出错误的行为方式的选择。如一些农民对于国家的信访制度不知或知之较少,偏激地认为,对于自身权益的维护“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所以出现了比较多的重复上访、越级上访和围攻政府机关的事件。又如,农民看到那些自私自利不尽家庭和社会道德义务的行为得不到社会谴责,损公肥私、投机钻营而发财致富的行为受不到应有的惩罚时,更多的人纷纷效仿。

马克思主义主导型政治文化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中华民族腾飞的不竭动力源泉、是中国社会稳定发展的助推器,而维护其主导地位并摒弃各种腐朽政治文化的侵袭,还社会,特别是还农村社会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非常重要,所有这一切离不开国家政权力量的提倡和保障。

3、重拳整治农村社会治安秩序,提倡公平正义,凝聚民心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在促进社会经济进步的同时,也不同程度上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1)市场经济不完全和市场经济中的不公平竞争,经济行为主体在对各自利益追求的过程中对公共资源配置使用不合理,导致贫富分化加剧。(2)社会中错误的道德认知、政治思想和人生价值观势必会影响到农民正确的社会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从而使农村的各类经济犯罪和刑事犯罪案件频发,人们的生活安全感降低。(3)一些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瞄准农民文化素质低、分辨能力差的特点加紧渗透,一些非法宗教、邪教和封建迷信活动在一些地区比较猖獗。农村宗族势力也乘机抬头,把持和对抗基层组织,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无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生产实践活动,村级事务管理疏怠懒散。(4)没有兼顾公平公正,导致农村利益性矛盾突出。长期以来,一些农村自治组织被强人或富人所把持并缺乏必要的监督,这些村官及亲属利用职权损公肥私,使普通农民在资源分配、生产经营、土地承包以及各种款项发放等方面明显处于弱势。就在农村矛盾累积的过程中,基层政权组织却出现了错位、缺位和越位现象,加剧了社会公正机制失衡。“其深层次的根源在于政府官员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④官员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行为会内在地导致政府行为的失灵,现行的行政体制使地方官员有很大的俘获利益的空间,其核心是经济利益的获得。有学者将这种行为称为权力“悖论”,认为改革开放后,虽然原有的“全能主义”政治体制和组织框架仍然存在,但各级政府机构的行为方式发生了变化,这些组织不再以社会控制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能。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以及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发展,单位以及国家的各级组织便愈来愈以追求自身经济利益为导向,而将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降到次要甚至从属的地位。以上现象表明,农村矛盾的累积虽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主要原因在于国家政权对农村社会调控减弱,公共利益分配不合理造成的,而一些政府官员和村委会成员的以权谋私、贪污腐化行为无疑更加剧了社会不公和群体的不满。具有普遍约束力和以暴力为后盾的国家政权机关的打黑除恶、打腐倡廉、平暴安民行动才是当今最有效的恢复公平正义的举措,也是稳控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

4、强化政府的公共职能,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水平

(1)各级政府要依法行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必须兼顾各利益群体,特别是广大农民的利益,为农民权益的实现保驾护航。(2)要充分发挥政府组织的公共性和强制性功能优势,对公共资源的分配和公共事业的管理真正遵守公平正义原则,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3)建立和完善农民利益整合机制和表达机制,帮助和鼓励农民组织起来,通过各种农村专业协会和政治性组织,较大程度改变农民被“表达”的弱势地位。(4)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农民生老病死伤残的后顾之忧。(5)政策保障和科技扶持,助农村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实现农业产品升级换代,使农业发展走上生态、高产、优质、高效之路,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总之,农村社会矛盾凸显和秩序不稳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关键在于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冲突维持在和缓的变态之中。社会的发展是内在因素和外在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而社会秩序的构建和稳定同样是内外合力的结果。当内在自然力量处于相对涣散停滞状态时,外力助推将成为发展的重大力量,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发展正处于这样一个时期,国家政权的干预、规范和控制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是重要的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

[2]恩格斯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马恩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转引自黄蕾:“转型期的农村社会秩序和社会控制——对一起农村纠纷的社会学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8卷第5期。

[4]林聚任、何中华主编:《当代社会发展研究第2辑》[M],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7年。

[5]刘士宣:“关于三农问题与农村社会秩序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第4期。

上一篇:发情鉴定方法研究下一篇:新时代大学班级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