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专业课程

2024-10-26

跨学科专业课程(精选12篇)

跨学科专业课程 篇1

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 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 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的系统。课程体系构建是否合理,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培养对象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从系统工程的视角, 课程体系可看作由单门独立课程为要素, 以课程间的支撑关系为链接的结构网络。课程体系结构网络的分层性和聚类性是课程体系结构的内在特征。

美国J.N .沃菲尔德教授1973 年提出解释结构模型法 (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Method, ISM) , 以明确问题的层次和整体结构, 提高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为目的, 是现代系统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分析方法, 是结构模型化技术的一种。廖乐和吴晓楠利用ISM法分析教材内容设置, 直观构建课程知识要素间多级递进的层级关系;林慧君研究了课程间的层次结构;王玉恒等用ISM方法分析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提出专业课程群划分方案。

本文借鉴社会网络分析中的度量参数, 将ISM方法用于交叉学科类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分析, 通过对不同学科课程模块的比对分析, 寻求交叉学科内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诊断及优化途径。对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工业工程专业 (管理学科与机械学科的交叉专业) 的课程体系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

一、数据采集及整理

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3级工业工程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表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工业工程教师授课计划为原始数据来源。并对原始数据做以下处理。第一, 鉴于部分通识类 (如形势与政策、体育、思想道德与法律素质修养等) 课程对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分析不存在影响, 课程体系结构网络不包括该类课程。第二, 为增强ISM方法应用于课程体系分析的实际价值, 剔除了培养方案中没有实际开设的选修课 (没有开设或学生没有选修) 。第三, 课程间的二元关系确立来源为:授课计划中是否为先修课程, 该类数据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了修正。

初步处理后的数据编号为:1——计算机文化基础, 2——高等数学A, 3——线性代数, 4——概率统计, 5——大学物理A, 6——C语言, 7——统计学, 8——运筹学, 9——管理学, 10——微观经济学, 11——技术经济学, 12——管理信息系统, 13——基础会计学, 14——生产与运作管理, 15——工业工程基础, 16——系统工程概论, 17——工程图学概论, 18——工程力学, 19——专业英语, 20——人因工程学, 21——机械设计基础, 22——制造工艺学, 23——质量管理工程, 24——现代制造技术, 25——标准化工程, 26——物流工程, 27——生产管理系统与仿真, 28——投资学, 29——工业系统, 30——安全系统工程, 31——成本控制, 32——资产评估学, 33——管理软件。

二、基于ISM方法的课程体系结构模

(一) 课程体系的递阶结构模型

根据ISM方法得出分层情况, 各层级的目标随层级序号的增加而增加, 第1层为最低目标, 是影响课程体系合理性的最直接因素。第2、3、4层要素属于中间层,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第5层要素则为最高目标。

将同一等级的要素排列在同一水平线上, 并将各要素间的形成关系以箭头表示, 由此得到如图1的递阶结构图 (其中虚线箭头共7条是对图进行修正所需要去掉的) 。

(二) 课程体系的结构模块分析

1.课程体系的结构模块划分。根据图1, 将课程的形成关系图分解成以下三大模块。模块一:管理类课程。主要课程有:管理学、运筹学、工业工程基础、生产与运作管理、系统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人因工程学、质量管理工程、物流工程、标准化工程、生产管理系统与仿真、安全系统工程、管理软件。其中, 管理学是本模块的基础课程, 对后续课程起先导作用。运筹学、工业工程基础、生产与运作管理和系统工程概论等则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然而, 由于管理信息系统既不是先导课程也无后续课程, 所以在此模块中孤立, 可在任意学期开设。由此可知, 这些课程之间相互联系, 课程的开设情况应遵循课程间先修后续的关系模块二:经济类课程。主要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基础会计学、技术经济学、投资学、成本控制、资产评估学。

其中, 微观经济学是投资学、成本控制的先导课程, 基础会计学是技术经济学、成本控制、资产评估学课程的先导课程, 所以微观经济学和基础会计学是本模块的基础课程。因此在开课时应遵循课程之间的关系。模块三:机械类课程。处理后可看出, 主要课程有: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图学概论、现代制造技术、制造工艺学、工业系统。其中, 工程力学作为本模块的基础课程, 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机械设计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然而, 由于工程图学概论和工业系统既不是先导课程也无后续课程, 所以在此模块中孤立存在, 可在任意学期选择开设。

2.各模块的比重及延伸度的对比分析。经测算,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类、经济类和机械类分别占模块总课程数 (25门) 的比例以及层次 (共7层) 延伸度分别为52%, 40%;24%, 20%;24%, 40%。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 管理类课程所占的比重和延伸度最高, 其次是机械类课程, 经济类课程。该专业偏向管理方向, 课程体系符合工业工程的跨学科特点 (管理、经济、机械)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总体方向应该是:加强管理类课程的内涵建设, 同时注重机械类课程和经济类课程对管理类课程的支撑和融合。采用相同的方法, 对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华中科技大学和天津大学的工业工程课程体系进行分析, 得出两所学校的课程中, 管理模块均占最大比重, 分别为65%和58%, 从延伸度的角度来说, 天津大学最高, 达到100%, 其次是华中科技大学, 达到71%,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居后。因此, 管理类课程模块延伸度提升, 应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关注点。另外,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类课程的比重和延伸度远分别达到32%和86%, 远大于其它两校;天津大学经济类课程的比重和延伸度分别为29%和60%, 远高于其他两校。这两所高校在工业工程专业建设上已呈现出一定特色。作为典型的跨学科交叉专业, 在强调学科融合的同时, 更应该有清晰的发展目标和侧重领域。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应根据社会、企业需求, 进一步凝练专业培养方向, 指导课程体系建设。

三、结语

我国跨学科交叉专业的课程体系正处在逐步建设和健全之中, 基于系统分析方法探寻课程体系的内在联系和结构特征, 从模块化分析和结构分析的角度研究跨学科交叉专业 (工业工程) 的课程体系, 可为高校结合自身情况, 对跨学科交叉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合理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廖乐.ISM法在中学地理教材分析中的应用及案例研究[J].地理教学, 2015 (11) .

[2]吴晓楠.基于ISM分析法的高中地理教材分析[J].地理教学, 2015 (10) .

[3]林慧君.ISM分析法在高校课程设计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 2011 (1) .

[4]王玉恒, 高彦, 瞿英.基于ISM模型的专业课程群构建方法探讨[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2014 (2) .

[5]汪应洛.系统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

[6]冯晟博.基于目标矩阵法/DEMATEL法的课程体系分析[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

跨学科专业课程 篇2

很多考研的朋友对与跨学科与跨专业不太了解,心存迷惑。今天我就重点讲讲大家关心的跨专业考研的问题。欢迎大家来共同探讨,相互交流.

一.跨学科跨专业考研的种类

在教育部颁布的的学科分类中,学科类是最高的父系统。学科类共有12个: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和管理学。

从专业和招生单位的不同,排列组合形成四种报考的基本模式:本校本专业报考,本校跨专业报考,跨校本专业报考,跨校跨专业报考。不同的报考模式复习备考的工作量和难以程度是不同的。以下逐条介绍:

1.本校本专业报考

考研志愿选择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模式,也是成功率最高的。一般来说,只要专业不错,学校也还可以,多数考生就会选择报考本校本专业。

2.本校跨专业报考

学校牌子还可以,但是想换个更好的或更喜欢的专业的考生可以选择本校跨专业报考。通俗的讲,“隔行如隔山”,跨专业报考的确有较大的难度,且这种难度和专业之间的关联度成反比:原专业和报考专业之间的关联度越小,复习和考试的难度就越大。

3.跨校本专业报考

跨校本专业报考的原因有:一是专业不错,但多数同学想考个知名度更高,师资力量更强的学校;二是原学校太热门了,考取的把握不是很大。跨校本专业报考备考的难度比较大,是因为虽然专业相同,但不同招生单位的专业课程设置和学术研究重点可能差别很大;还有就是招生单位变了,有关的政策信息可能获得不是很及时。

4.跨校跨专业报考

对原先的专业和学校都不满意,决心开辟全新的田地。这种备考模式的`工作量和难度是最大的。不仅面临着大量的陌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在复习资料和信息渠道方面均处于不利的地位。

二.有关跨学科考研的几点说明(仅供参考)

1.80%的大学不允许同等学力考生跨专业或者跨学科报考。

2.理科跨学科相对容易(所学属于基础门类),尤其是跨考工学和经济学。

3.不同学科即文,理两科,文科跨考理科难度系数最高,反之,则易。如果没有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跨距离较远的学科报考一般都不允许。

4.学科内部学科类之间跨考难度也较高,但基本不受限制。

5.重点说明:一般不允许跨考医科。考生必须具有相关领域工作经验才可能具备一定的资格;一般不允许非语言类考生(比如理科学生)跨考语言类专业。切记!

美国跨学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探析 篇3

关键词:美国;本科教育;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

美国高校的本科教育采取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方式,通识教育强调厚基础,专业教育强调宽口径。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就是重视开设跨学科本科专业,即以某一区域、主题或者问题为研究对象开展跨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专业,如美国研究、亚洲研究等。自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随着跨学科研究的迅速发展,美国高校纷纷开设跨学科本科专业,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强调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跨学科整合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我国高校跨学科本科专业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美国四所著名文理学院的跨学科本科专业进行案例研究,探寻美国高校跨学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对我国本科教育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一、案例研究

(一)卡尔顿学院(Carleton College)的非洲人和非洲裔美国人研究专业

卡尔顿学院的非洲人和非洲裔美国人研究专业的培养目标包括以下五点。第一,掌握专业的知识。从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文化等视角,了解非洲人、非洲裔美国人和其他散居的非洲人的历史和现状。第二,拥有多学科的理论基础。具备整合多学科的理论,以及解读与非洲人、非洲裔美国人和其他散居的非洲人的各种相关问题的能力。第三,具备研究的能力。具体包括学生根据兴趣选择两个相关学科,掌握其主要的研究方法,并了解从跨学科角度进行研究的方法;了解研究的基本过程——具有学术研究兴趣,能够搜索和分析第一手资料,对第二手资料进行批判性地阅读和评价,并综合各种资料形成论点,且在研究中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坚守学术道德;掌握相关外语,便于在研究过程中阅读文献和档案,以及开展实地调查等。第四,具备良好的书面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第五,能够批判性地理解和评价与非洲人、非洲裔美国人和其他散居的非洲人相关的各种焦点事件、问题,以及不同学者的观点。

学生在选修该专业之前,必须在导师指导下根据要求拟定一份专业课程学习计划,并提交专业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方可正式选修该专业。跨学科本科专业课程要求如下:选修1门跨学科的专业导论性课程,如“非洲人和非洲裔美国人研究导论”等;选修3门相关学科的调查研究性课程,即从经济学、历史学、英语语言文学、艺术史等学科的视角研究非洲人和非洲裔美国人的课程,如“非洲艺术和文化”“种族经济学:美国的黑人和白人”“非洲裔美国人的文学作品”“非洲裔美国人历史”等;选修5门不同学科的分布性课程,要求学生在文学和艺术分析类、人文研究类、社会研究类、艺术实践类等不同学科的课程中选修5门和该专业有一定联系的课程,这些课程必须分属3个不同的课程类别且包含2门中级课程;必修1门高级研讨课,并完成一篇和专业相关的学期论文;完成大四综合作业,即一篇34~40页的研究论文,主题必须与非洲人和非洲裔美国人研究专业相关,并且从两个不同的相关学科视角进行研究。两个学科各有一位教授亲自指导学生,而且学生已经在其中一个学科选修了高级研讨课,为完成大四综合作业打下基础。大四综合作业一般要求学生在大四秋季学期提出研究计划,在春季学期完成论文并进行答辩。

(二)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的美国研究专业

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的美国研究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了解美国社会和文化的复杂性,培养学生对美国文化进行批判性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美国研究专业的学习成果包括:学生能够运用广泛的多学科知识进行有效的论证;在研究过程中有效地使用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具有方法论意识和较强的写作能力。

美国研究专业要求学生至少选修9门课程,包括必修“美国文化导论”,即一门由教师组成团队合作讲授的跨学科专业基础课;选修2门美国历史的相关课程;在美国艺术史、文学、政治、音乐或者社会学的相关课程中选修1门课程;在亚裔美国人研究、非洲研究、墨西哥裔美国人研究或者美国土著的历史和文化的课程中选修1门课程;必修“美国研究研讨课”;在文学、历史学或者政府管理等相关学科中选择一个学科,并从中选修3门高层次课程或研讨课。在选修课程的基础上,学生还必须完成一篇毕业论文。

(三)米德尔伯里学院(Middlebury College)的美国研究专业

米德尔伯里学院的美国研究专业的培养目标包括理解各个历史阶段美国文化的发展;在国际视角下定位美国国家文化;熟练运用美国研究的各种理论和方法;运用批判性阅读技巧阅读各种文献;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分析种族、民族、性别、阶级等概念;完成一个实质性的独立研究项目。

美国研究专业要求学生至少修完11门课程,包括3门专业必修课程、3门专业选修课程,以及在专业导师指导下修完某一个专业方向的4门课程和1门研讨课。研讨课重点介绍各种研究方法,要求学生与同伴分享研究的过程。学生需要完成一个实质性的研究项目,并撰写一篇至少30页的研究报告(1学分)。学分绩点达到3.5及以上的学生还可以选择先完成研究报告的一个章节,在下一个学期,选择一名导师指导自己继续开展研究,并撰写一篇至少70页的关于美国文化的跨学科毕业论文(2学分)。专业教师根据毕业论文的完成质量决定是否授予学生“荣誉毕业论文”的称号。

(四)斯沃斯莫尔学院(Swarthmore College)的亚洲研究专业

斯沃斯莫尔学院的亚洲研究专业要求有意向申请该专业的学生以某一个国家或地区为重点或者在某一个专题下进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比较,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如佛教研究、亚洲文学和艺术、亚洲发展政治经济学等。亚洲研究专业委员会看重申请该专业的学生是否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和灵活适应的能力。学生如果提前选修2门与亚洲研究相关的不同院系的课程,并且取得B以上的成绩,将更有可能获得选修该专业的批准。

该专业的学生应至少选修10门课程,并且满足以下六点要求。第一,课程内容必须涉及东亚、南亚、东北亚、东南亚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地区,学生可以选修两门泛亚洲的课程或者具有比较视角的课程,也可以在重点学习关于某一国家的课程之外至少选修另一个国家的课程。第二,选修课程必须来自至少三个不同的院系。第三,至少选修一门规定的专业核心课程。第四,选修课程必须包含至少5门中级或者高级课程,并且至少来自两个院系。第五,一般需要选修4门亚洲语言课程。第六,在三个毕业项目中至少选择完成一个:一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二是在教师指导下,对2篇已修课程的作业论文进行修改和扩展;三是选修1门2学分的荣誉研讨课。

二、人才培养的特点

(一)强调学生跨学科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跨学科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强调指导学生掌握整合和运用多学科知识的能力,跨学科学习和研究的方法,从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查找分析资料的能力,一定的独立研究能力,较好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等。

(二)结合多学科知识开展跨学科深入研究

跨学科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通常包括必修的导论课或研讨课,介绍跨学科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整合学习;范围较广的选修课,使学生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基础;选取两个及以上学科,围绕某一问题或者在某一领域进行跨学科的深入研究,提交跨学科研究的论文。

(三)开设研讨课,培养学生整合学习能力

跨学科本科专业通常要求学生必修一门方法论课程或研讨课;选修课也开设多门研讨课,使学生掌握跨学科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进行整合学习和跨学科研究的能力。

(四)从不同视角完成跨学科论文,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美国本科专业对完成论文没有统一规定,有些学校给予学生不同的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完成不同深度的论文。跨学科专业的论文强调跨学科的视角,即必须从两个以上学科的角度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有些学校采取相关学科的教师联合指导的方式。

三、启示

(一)探索开设跨学科本科专业,培养跨学科的创新人才

美国的一流高校十分重视开设跨学科本科专业,且跨学科本科专业的比例较高,重视培养具备跨学科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本科人才,为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我国亟需提高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动本科教育改革。因此,应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积极探索开设跨学科本科专业,培养具有跨学科整合学习能力、跨学科研究能力和素养的创新人才。

(二)完善跨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具备跨学科视野的师资

美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跨学科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包含必修的跨学科研讨课、多学科的选修课、跨学科研究论文等,凸显跨学科性,是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基础。具备跨学科视野和素养的师资是培养跨学科人才的关键。例如,跨学科的研讨课、跨学科的论文指导都需要教师具备跨学科研究的能力和素质。因此,我国跨学科本科专业建设的重点是加强跨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以及具有跨学科视野和素养的教师培养。

参考文献:

[1]African and African American Studies [EB/OL]. http://apps.carleton.edu/curricular/afam/,2015-02-03.

[2]American Studies[EB/OL].http://catalog.claremontmckenna.edu/preview_entity.php?catoid=6&ent_oid=299&returnto=144,2015-02-03.

[3]American Studies[EB/OL].http://www.middlebury.edu/academics/amst,2015-02-03.

[4]Asian Studies[EB/OL]. http://www.swarthmore.edu/asian-studies,2015-02-03.

跨学科艺术综合课程的研究 篇4

一艺术教育与生活课程的综合

台湾学者陈美如、陈锡禄, 提倡通过艺术体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他们指出:尽管艺术教育在不同时空背景中被赋予了不同的任务和功能, 但是艺术教育绝对脱离不了生活的范畴, 甚至以生活为核心出发。 (1) 研究者从艺术的起源——社会生活实践中, 找到了艺术课程与生活课程相统整的契合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个人发展和环境知觉两个层面。学者郭武在其研究中指出:艺术可以帮助个人理解与表现, 透过艺术创作即对艺术品的关照, 可以协助我们了解这个世界;运用艺术可以建设、丰富个人和大众的环境。 (2) 也有学者提出现今生活环境恶化, 生活品质日渐低落, 主张通过艺术与环境教育综合, 增强国民生活意识与能力, 创造较好的生活环境品质。 (3)

通过考察各国艺术教育的目标后发现, 除了注重培养艺术学科本身效果的职能外, 美国德州强调能将各种艺术知识与技能及日常生活加以连结;澳大利亚则期望发展应用艺术学习领域以及接受进一步教育与训练的能力;法国宣言运用日常周遭的素材及科学方法学习创作的技巧与方法;德国强调透过制作或欣赏艺术作品得到成就感, 并在制作与观察艺术作品及游戏中培养生活情趣, 形成尊重、关怀、友善、分享等品格, 塑造健全人格, 使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整合发展。 (4)

二艺术教育与生命教育的综合

台湾学者杨馥如带领职前及在职美术教师, 共同进行死亡教育艺术主题课程的设计, 希望借艺术课程与生命教育的整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念与人生态度, 体会生命真意, 进而使学生学会珍惜生命, 培养积极的人生观。研究者通过选取适合进行死亡教育的绘本, 首先让学生通过对绘本故事的体会、感悟, 引导学生思考死亡和生命的关系与含义。其次透过绘本的赏析, 了解绘者如何透过图文, 表现对生与死的看法。然后了解构成绘本的基本要素, 并经由绘本创作表现出对死亡的看法。最后让学生自做主题为“假如我的生命只剩一个月, 我会……”的绘本, 并鉴赏各组同学作品中不同的表现方式及对生命的反省。 (5) 艺术教育本身是关于人的, 艺术教育直达生命的本源, 从根本上对生命存在加以影响和引导, 使生命中那些不受理性控制的因素能符合理性的要求, 朝着健康、美好、高尚的方向驱动。 (6)

大陆学者也提出:“艺术与生命有着本质上的通合与联系, 其个性、自主、创造、灵动的共同特征使二者互为促进、共同发展。” (7) 艺术为儿童的生命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媒介, 儿童生命中的自主与创造精神也成就了儿童特有的艺术天赋和创造本能。可惜大陆对于艺术教育与生命教育的整合的研究只提出了理论的可能性, 未能有实践方面的深入探索。

三艺术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综合

北京师范大学的檀传宝教授提出建立“欣赏型德育模式”。他认为, 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如果可以经过审美化改造, 成为“一幅美丽的画”、“一首动听的歌”, 那么与这幅画、这首歌相遇的人就会在“欣赏”中自由地接纳这幅画、这首歌及其内涵。道德教育的“价值引导”与道德主体的“自主建构”这两个相互对立的方面就可以在自由的“欣赏”过程中得以统一和完成。 (8)

檀传宝教授提到的“一幅美丽的画”、“一首动听的歌”都只是个比喻, 其主要目的是试图利用美育的审美过程和艺术化的手段达到道德教育的目标。根据他“欣赏型德育模式”的理论, 一些研究者大胆地提出了“以音乐为载体建构欣赏型德育模式”的想法。音乐对人的道德教化作用历来就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周旭萍在建构以音乐为载体的欣赏型德育模式时提倡首先要对德育内容进行美化改造, 其次要坚持审美情感与道德情感相融合、审美价值与道德价值相统一、道德实践与审美实践相同步的原则。从席勒开始, 西方的哲学家们试图从哲学层面弥合艺术感性与道德理性之间的鸿沟, 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 研究者却想到运用艺术的元素与艺术教育感化作用, 来消解德育失效低下的局面。 (9)

四加拿大“通过艺术的教育”

LTTA项目 (全称Learning Through the Art TM) 是加拿大皇家音乐学院发起并持续至今的一项通过艺术进行教学的项目。“它旨在通过精心设置课程, 把表演艺术和视觉艺术融入科学、语言、数学等学科, 围绕不同单元来开展综合教学, 以达到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目的”。 (10) 该项目开发了针对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不同科目与不同艺术形式综合的一系列课程, 这些课程以主题的形式展开, 将艺术的元素与学校的核心课程融合。

跨学科艺术综合课程以自身的独特性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到艺术教育人士的重视。通过以上对相关研究的综述, 希望对跨学科艺术综合课程的研究能有所帮助。

注释

1陈美如、陈锡禄.透过艺术体验教学建构学生生活能力内涵之研究——在国小生活课程之间教学实验[J].课程与教学季刊, 2007 (10)

2卢安来.国小美劳教育与环境教育结合的构想与实施[J].儿童美术教育理论与实务探讨专集, 1996 (5)

3杨馥如.死亡教育一体融入艺术课程之行动研究[J].课程与教学季刊, 2010 (13)

4徐碧辉.美育:一种生命和情感教育[J].哲学研究, 1996 (12)

5陈蓉晖、刘霞.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生命化价值取向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1)

6檀传宝.提升生命质量的一项探究——“欣赏型德育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德育, 2008 (6)

7周旭萍.以音乐为载体建构欣赏型德育模式[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9)

语文学科校本课程 篇5

【论文摘要】: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对语文教育冲击越来越大的今天,如何满足社会对语文教学的更高要求,贯彻新语文课程标准,我们不但要研究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还要探讨作为语文学科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校本课程。本文将从语文学科校本课程的价值、背景、开课模式等层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校本课程、构建体系

一、价值阐释:

现代社会的大变革对传统语文教育格局的冲击,丰富了语文教育的资源,拓展了语文教育的空间。重视挖掘教育资源并发挥其教育功能,是解决语文课堂教学局限性的有效办法,开辟语文校本课程,是充分利用语文教育资源、实现语文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是实现语文教育由封闭式教育向开放式教育转变的有效实践形式。因此,语文第二课堂应避步成为现代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照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体例,建立一整套与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相配套的任选课教学体系,能够在落实好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给学生更大的学习和活动余地,引导学生从各种途径吸纳相关知识多途径地获得信息进行积极的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促进其探究精神和创新学习能力的发展。这样的教学体系既有利于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和能力特长的发展,又能充分尊重教师和学校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也有利于突出本校的课程特色,使学校课程具有更强的主动变革的机制和能力,是对新课程理念的积极实践

语文校本课程是相对于语文课堂教学而言的。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历史和不可否认的优越性,使它在现在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教学的主要形式。要求学生掌握比较系统的语文知识,离不开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语文能力,也离不开课堂教学的示范和引路。但是它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局限性。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和有限的语文知识,是每个中学生应该认真学习掌握的。但学生仅仅掌握本中有限的语文知识显然是不够的。另外,由于受时空的限制,它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场合,仅限期于课堂学习而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语文能力,显然是难以实现的。相对于课堂教学的这些局限,语文校本课程的优势显著。

首先,语文校本课程为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实践的广阔天地。

作为学习,课堂教学和校本课程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学生较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往往越好。学生在校本课程越少感到学习的强制,更多的是独立的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同时,校本课程的丰富多彩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校本课程冲破了教室时空的限制,使学生有了实践和应用语言的更多场合和时机,从而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的语文能力,体现了学校 “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其次,语文校本课程为因材施教提供了余地。

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想尽办法千方百计的因材施教,而校本课程可以让广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语文活动,有特长的学生也可以在校本课程中充分发挥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目标,都得到发展。

再次,语文校本课程有利于发挥社区、家庭的教育效益。

学生学习语言,除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在社会、家庭里学习。语文校本课程能沟通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学生走出课堂狭小的天地,面向社会,把社会生活作为学习对象和学习场所,语文能力也就相应提高了。同时,校本课程有益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总是教导学生多读课外书和多参加校本课程。

二、背景阐释: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与新课程匹配的支持系统。随着人们对新课程的合理解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关切。语文课程是学习母语的课程,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是无与伦比的语言环境,满眼皆汉字,满耳皆汉语;二是丰富的语言、文化资源,灿烂的古代文明,丰厚的民族文化。语文课程又与现实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学生的日常生活,都可以拿来作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课程标准》)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及新课程方案的逐步推广,人们在对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思考与反复实践中发现,如何认识新课程、把握新课程的精神,从教师自己现有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具体实际及客观条件出发,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将新课程的精神贯彻到自己的教学行为中、具体落实到每位学生身上,最终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其个性的充分发展。这无疑是当前基础教育如何真正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一个亟待理清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建立 “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作为一种贯彻新课程的理念被提了出来,作为对这一理念的积极探索和实践的重要活动形式,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得到了广泛的开展与实践。

新课程标准加大了实践和实验的比重,必然要求课程的设置要有必修课、活动课、任选课等课程形式;新课程标准关注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不同学科教育的不同期待,必然要求高中语文课程体现出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特点;新课程要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普遍获得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要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必然要求语文课程的结构应体现出多样性、层次性发展性的特点;新课程强调对学生创新意识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必然要求语文课程的内容和目标要充分反映时代的要求,注意和现代生活相联系,体现出现代的思想意识、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同时要使学生能够从现代观念的角度出发,联系特定的历史背景去感受和思考传统的经典作品。可以说,新课程标准是以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发展要求为主要着眼点的,是最能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教育理念之一,它必然要求课程的设置要与之所体现出来的特点与要求相适应。然而,反观当前的中学语文教育,却仍存在着与新课程理念不相适应的地方:课程的设置仍未能突破统一化、单一化和机械化的局限;作为教学内容重要载体的语文教材,无论是旧编还是新编,都未能很好地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出发,以多样、有趣、富有探索性的素材来展示教育内容。因此,语文教育呼唤与生活领域相衔接、相融合的教学素材;呼唤一种生命化、创新化与信息化环境、学习型社会相适应的能够突现个体成长、个性发展的多元课程体系。《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送审稿)》在前言部分特别强调,要适应时代发展对高中语文的新要求新需要,应该调整好课程的内容和结构,为学生的发展搭建一个展示个人才华、探寻适合个性发展方向的大舞台。为此,改变原有的只由国家设置课程、决定课程内容的状况,转而推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构建一个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开发语文校本任意选修课程,使高中语文的课程设置更符合新课程标准,这将是推动新课改的很有意义的尝试

三、高中语文校本课程体系的基本构建思路

(一)围绕普通高中语文的学科培养目标,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建立一整套全新的与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相配套的校本课程教学体系。

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新课标)与这一强调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相适应,新教材的编写是以能力点为依据的,但是如何落实这些能力的培养,却是我们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怎样使用新教材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尽管新课程标准在阐释语文能力比原有的教学大纲相关内容来得详细,但由于它是以三年为总目标的,在落实时难免会有遗漏。在从重知识到重能力的转变过程中,片面追求哪一点都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但新教材在编著时 “有意淡化技术操作层面的训练,改变了某些纯工具性的做法,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新课标)从这点上看,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在更趋于合理化科学化的基础上,似乎也都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能力的培养不能脱离知识点的传授,知识点的落实在常规教学中也是至关重要的。架空基础知识大谈语文能力或语文素养的提高,无异于舍本逐末,再完美的目标也只能是水中花、镜中月。

有鉴于此,参照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体例,建立一整套与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相配套的校本课程教学体系,把能力目标细分为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可以使教与学都做到循序渐进、梯级进行,较好地实现落实语文基础知识和培养语文能力的双重目标。比如,高一新教材在阅读方面的内容编排上以现代散文和古代散文为主,“着重培养理解、分析现代文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⑤在文言文阅读的教学中,可将新大纲规定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15个文言虚词全部分解到具体的课文中,以保证知识点的落实;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则根据新教材的编排内容,按照整体感知、揣摩语言到分析评价、鉴赏吸收的过程,将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分解到具体的单元中,构建一个完整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体系。在确定落实教材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同时,可设计与教材内容相关能对教材内容起到拓宽加深的选修科目,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如可开设以下内容的选修课:《常用语文工具书的使用》、《中国传统文化》、《训诂学入门》、《汉语的演变》、《文言文语法示例》、《先秦散文选讲》、《中国古代散文史》、《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骈文概论》、《现代散文名家代表作赏析》、《现代散文的发展》、《中国现当代文学简介》、《鲁迅与国民性批判》、《杂文大家名篇赏析》、《当代女性作家散文》、《闽籍作家的成名作》等。这样,通过建立一整套与新教材相配套的任选课教学体系,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加深,能够在落实好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树立信息化社会的知识观和课程观,注重对知识的重新筛选和横向组合。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学校教育中那些企图通过必修课教学进行全面、系统的知识训练已经不再可行,也难以适应新的社会要求。有鉴于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课程的设置 “应联系学生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沟通古今中外,面向未来世界,应以专门性和综合性、边缘性相结合的学习内容,向学生展示层次多样的语文课程图景,提供丰富的语文营养和多向度发展的途径”。(新课标)

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中的基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该树立信息化社会的知识观和课程观,注重对知识的重新筛选和横向组合。在教学中应该改变过去那种一味增加知识量的做法,转而注重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筛选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从而让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变革学习方式、重新筛选和横向组合知识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那些真正属于基础性的、具有 “生产性”的、适应信息时代学习需要的知识,从而获得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语文素养。因此,根据知识体系在发展过。程中知识越来越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在整合现有课程、参照教材内容、充分利用现有课程资源、发挥语文教师的专业特长和能动创造精神的基础上,可以开设诸如《生活中的逻辑思维》、《农村实用文体写作》、《网络时代的写作》、《修辞例谈》、《美学入门》、《中外文学比较》、《西方文学纵横谈》、《影视欣赏》、《三国谋略》、《泉州文化名人》、《泉州地方戏剧》等任选课目。这样既有利于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和能力特长的发展,又能充分尊重教师和学校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也有利于突出本校的课程特色,使学校课程具有更强的主动变革的机制和能力。

(三)确立适应 “学习型社会”的学习观,加强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

正如一位未来学家所说的: “将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习型社会”的确立,必然要求人们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不断学习快速吸收新的知识,以适应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知识的更新和发展是飞速的,而个人在校学习的时间却是有限的。如果基础教育仅仅局限于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没能注意培养其获取知识的能力,将远远不能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因此,着眼于未来社会的需求,培养善于主动更新知识、紧跟时代脉搏的研究型人才,必须是基础教育的首要目标。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要让学生“在执着的探索中,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习作风,既能尊重他人的成果,也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领异标新,走进新的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新课标)的培养目标。在这个目标中,高中语文对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性的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一致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则基础教育应有面向未来的前瞻性目光,高中语文学科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学科更应如此。所以高中语文应充分发挥本学科的课程优势,在落实好必修课的教学任务和目标的基础上,积极发挥任选课对必修课内容的拓展深化作用。以生动的、开放的、丰富的、创造的、实践的、发展的、科学的任选课内容,帮助学生确立面向 “学习社会”的学习观,变适应性学习为创新性学习,注重学生对自主学习方法的掌握,强调基础性学习和应用性学习、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得到充分的发展。由此,可以开设诸如《如何有效获取网上信息》、《网络时代的语文学习》、《现代文阅读指要》、《语文学习心理探索》、《文学创作入门》、《演讲与辩论》、《写作中的创新思维》、《语言表达》、《广告写作》、《武侠世界中的情与义》、《儒、释、道与中国古代文人》、《现当代文学中的农民形象》等任选课。通过开设带有研究性学习性质的任选课,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结合起来,可以给学生更大的学习和活动余地,能够引导学生从各种途径吸纳相关知识多途径地获得信息,进行积极的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从而促进其探究精神和创新学习能力的发展。这样的教学体系对学生今后的自我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四)我校高中语文老师构建校本课程的实践。

我校高中四位高中语文老师分别开设了:

《中外名著名片赏析及表演》(内容为:赏析名著名片,并自导自演其中精彩片段,是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心,诗意地栖居,哪怕片刻,这是本课程的目标。)

诗歌诵读与创作(内容为:鉴赏诗歌力作,提升文化品位,培养高雅气质,尝试创作创作。)

文言经典选读(内容为:选取古代文言名篇《四书五经》等,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周易》《诗经》、《尚书》、《春秋左传》中的名篇等等。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入的学习古代汉语知识,了解中国古代文化。)

小说和戏剧(内容为阅读和欣赏中外著名小说和戏剧)

从课程内容的开设来看,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关于五类选修课的教学是这样规定的:

诗歌与散文

本系列课程,应在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精选重点,鉴赏研读。

小说与戏剧

本系列课程的一些基本教学要求,与 “诗歌和散文”大致相同,应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新闻与传记

重在指导学生阅读典范性新闻作品。语言文字应用

应引导学生增强应用意识,注重在生活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学习语文,在广泛的实践中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文化论著研读

应指导学生阅读论著,凋查和梳理材料,增强文化意识,学习探究文化问题的方法,提高认识和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吸收优秀文化的营养,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

我尝试过两门校本课程,一为新闻赏析与写作,二是中外名著名片赏析与表演。上前者这门课时,我先给学生介绍一些最基础的新闻知识和技能,然后带领学生阅读《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等京城主流报刊,从阅读时间中体会消息、通讯等各种新闻问题的写作技巧,然后让学生把学习所得运用到实践中,每隔两周左右的时间采写校园内新闻或做人物专访。一个学期下来,经过我辅导的学生已经能较好地完成学校校刊和校广播站、电视台的新闻撰写采访工作。并有部分同学向校外新闻媒体投稿,得以发表。

我现在开始的这门《中外名著名片赏析及表演》,一周两节课,大概能上十五周左右的课。一部名著电影用一至两周的时间播放完,然后用半节课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名著的人物、主题、艺术魅力等,小组发言完后,接着进行另两个小组的电影片段表演。一个学期大概能欣赏六部左右的名著电影,所放内容一是根据我所拥有的影碟资料,一是根据学生的喜爱调查,一般播放的是《飘》、《简爱》、《巴黎圣母院》、《呼啸山庄》、《双城记》、《茶花女》《傲慢与偏见》等。学期末的考评方式为写名著欣赏论文,再结合平时的发言和戏剧表演来打分。从两个学期开学初的报名情况来看,这门课程很受学生欢迎,两学期报名人数均达到 50多名,为保证上课质量,我不得不控制在不超过40人。

实际上,在几年前,为了开设这门校本课程,我已经在教材上做好了准备,和他人合作编写了一本长达 50万字的专著:《文学名著导读》,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我完成了其中二十篇,每篇都是对中外文学名著的介绍,包括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小说主要人物、小说梗概、精彩段落、艺术价值评述等。现在我就是用这本书作为本课程的教材的。所以我以为:老师们可以平时有意识地多从事这方面的写作和素材积累,成论文,甚或成专著,这都是自己教学的成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从选修本课程的学生,所写的读书报告、读书札记、评论鉴赏文章、举行朗诵表演等具体成果来看,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文化视野明显提高。在阅读名著时间,能拓展想像和联想,对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的共鸣,能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对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批判质疑的能力也有较大提高等。

跨学科专业课程 篇6

关键词:外语院校:跨学科课程;交叉渗透

目前,在中国专业外语院校中,跨学科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正处于一个探索和初步发展的阶段。关于外语院校多学科课程的交叉渗透研究,具体涉及交叉渗透的可行性研究、如何创设切实可行的学习情境、发现并实践多种课程间交叉渗透的方法,以及建立科学合理的跨学科课程交叉渗透评价体系等问题。

一、外语院校跨学科课程基本情况

由于传统语言教学方式的影响,无论是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在培养方式上,国内外语院校都形成了相对单一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单一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过分强调外语语言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应用能力的提高。各大外语院校目前发展的特点,是以语言为主,兼顾多专业的综合发展。在具体发展过程中,各外语院校都形成了有侧重且特色明显的发展方式。在专业不断增加的基础上,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逐渐成为外语院校发展的瓶颈。不可否认,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将是外语院校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跨学科课程的设置和开设。跨学科课程,即根据学科的设置情况和学习者的具体需求,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来自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在各专业开设的各类必修和选修课程。

二、交叉渗透的主要内容

交叉与渗透,是跨学科课程的一大基本特点。合理地认识和利用交叉与渗透的优势,能促进外语院校的学科发展。在倚重外语学科优势的同时,拓宽相关学科的研究视域,既能提高外语学科的竞争力,又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无论是形成新的交叉科学,还是开设具有交叉与渗透特性的跨学科课程,外语院校都具有相对理想的优势。

(一)交叉渗透的可行性

首先是扩充视野方面。跨学科课程的尝试,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虽然有“蜻蜓点水”之嫌,但如果有教师科学合理的方法上的引导,一门课程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户的目的还是能够基本达到的。其次是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在跨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必然会接触到新的研究领域,惯常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可能在新的学科中遇到新的挑战。同时,新的研究领域也会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起到一定的作用。再次是就业方面。这是一个比较现实的因素,一般而言,拥有双学位或者是有辅修经历的毕业生在就业时具有相对大的竞争力。而对于因为多方面原因没有辅修或没有双学位经历的学生,跨学科课程的学习则可以基本弥补这一缺憾。当然,仅仅是课程的设置和选择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如何在跨学科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收获更多。

(二)交叉渗透的方式

创设切实可行的学习情境,是跨学科课程得以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所谓切实可行,即合理性的探索,通过课程设计和教学课程的展开,能保证学生掌握跨学科的基本知识,同时产生对新领域探知的欲望,更进一步,新的领域可能扩大就业的机会甚至成为未来就业的方向。以笔者在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开设的跨学科课程《媒体与国际关系》为例,在多次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能明显发现英语(国际关系)专业的学生开始对媒体和传播领域知识产生兴趣,并在课程结束后报考相关高校的新闻学或传播学专业的研究生,部分学生毕业后则选择从事和新闻传播相关的工作。具体的交叉渗透方式有如下几种。

单一处理方式即跨系选课,同时要求院系互认学分。但这种处理方式的弊端在于并没有达到课程跨学科的初衷,而只是简单的对另一门学科的涉猎。但不可否认,这种做法对于拓宽学生视野、丰富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果各外语院校能合理采取院系间的学分互认制度,也未尝不是一个可行的方式。

更现实合理的处理方式则是各院系内有系统地开设相关跨学科课程。这一方式的前提是相关院系需要引进师资,或者选派原有部分师资进修以及培训,以保证课程建设的质量。这些教师熟悉原有学科,在各自研究旨趣的基础上,进行一些相关领域的探索,这本身也是对高校师资队伍发展的提升与促进。

还有一种比较有针对性的做法是在院系合作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开展以问题为基础的研究性学习。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钟启泉认为,“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通过问题解决来发展问题解决能力的一种学习形态。这种问题解决学习的特质是:开放式问题、真实性情境、渐进式解决、发展性评价”。研究性学习这种“问题解决学习”方式比较适合跨学科课程。区别于单纯的语言教学,跨学科课程因为涉及众多领域,一个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会涉及多情境和多方式的组合,解决问题的时间会更长。在探讨的过程中,问题的增多会让学生的思考过程更长,让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更频繁,教学质量则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三)交叉渗透的评估

跨专业课程由于其内容杂、系统性和关联性弱,在教学和考核上需要探索与之相适合的方法。路易斯安那理工大学的课题组认为,跨学科教学效果的评估主要考虑五个方面:学生协作的效果:学习小组间的交流技巧:学生一起工作的能力和为彼此传递知识的方法;学习后反馈的程度;解决问题时小组的决策能力。具体到对跨学科课程的交叉渗透问题的评估,笔者认为要特别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做定期的学习反馈,以考查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和学习效果。具体的反馈内容则从对教学大纲的理解、学习时间的分配、学习任务的完成等若干方面进行详细设计。二是对学生的小组学习能力进行测试。小组学习内容较为丰富,有团队协作能力的考量,也有成员间人际关系的沟通,成员的信息传达能力、决策能力、危机处理能力等,这一系列能力都可以在小组学习中得到锻炼。如果能科学测试小组的学习能力,在保证学习效果的同时,对于跨学科课程的进一步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问题及方向

如上文所述,无论是学生跨院系选课,还是本院系开设新的跨学科课程,都有各自的弊端。跨院系选课,完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给教务管理带来了比较大的挑战。如何界定跨系选课的比例,跨系所选课程比例过大是否会影响学生本专业学习的质量等问题都是需要解决的。各院系开设新的跨学科课程,是一个漫长的培育和发展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实验过程。

以“旅游管理”“行政管理”“金融学”等经管类专业为例,这些专业若不能有效地融入外语院校的整个学科体系中,就会既得不到外语院校自身的认可,也得不到其他高校学术同行的接纳,最终只能被市场和学校淘汰。在跨学科课程的交叉与渗透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面临着较大的挑战。目前,大部分外语院校都有发展为以语言为主的综合大学的趋势,相关非外语类专业如何融入外语院校的学科体系,是一个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跨学科课程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挖掘

由于目前的外语院校的跨学科课程设置还是一个发展中的新兴课题,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课程设置的单一问题。在课程设置问题上,需要综合考虑跨学科课程的实用性、合理性、前瞻性等要素。外语院校跨学科课程的设置,除了基于学科融合发展的战略考虑,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习者的需求。这就给课程设置的主导方,即教务管理者和任课教师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要避免短视,避免简单的专业叠加,同时需要参考各方专家的意见以及做好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工作,这样才能保证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二)跨学科研究者的困境及培养

一般认为,从事跨学科课程教学的教师,总有一个领域是自己不擅长的,这也成了跨学科教育的一个主要障碍。当然,要求大部分教师都是跨学科研究的佼佼者肯定不现实,但开展跨学科课程教学,对于外语院校的师资发展也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三)加强院系间的协调与合作

跨学科专业课程 篇7

作为人的成长

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学生生理、心理与社会成长能够产生影响的因素及认识与掌控感觉、影响精神力量与创造力的因素;公平与平等;道德观察与道德现象解释;学习技巧及长期的、有目的的自我发展;体谅他人, 团体内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及各种合作方式。目的是:理解自己生理、心理与社会方面的成长以及自己作为独特个体的存在;学会估量自身行为的伦理性, 判断对与错;认识到审美经验对生活质量的重要性;认识自己的学习风格, 并使自己发展成为学习者;学会作为团体与社会中的成员发挥自身的作用。

文化认同与国际主义

其内容主要包括:与学生相关的文化, 如故乡文化以及芬兰、北欧与欧洲的文化;其他文化与多元文化主义;人权与人们之间信任、相互尊重以及成功合作的前提;不同生活领域中的国际主义以及国际交往中所需的技能;文化礼仪的重要性。旨在认识并崇尚各自的文化遗产、文化精神与文化物质, 将文化认同看作本土文化、北欧文化以及欧洲文化的一部分;理解自身文化的基础与文化的多样性, 并将自己这一代人作为前人生活方式的延续者和发展者;给予学生认识生活中其他文化与理念的机会, 获得在多元文化社会以及国际合作中发挥作用的能力;理解文化认同的组成要素以及文化认同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媒体技能与交流

这一主题包含: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学会用不同的语言进行表达, 并在不同的场合中运用;对信息的内容与目的进行分析与解释, 了解通信环境的变化以及多媒体通信;熟悉社会中媒体的角色与影响及现实社会与媒体所描述的社会之间的关系;与媒体合作;数据安全、演讲自由与批评人士;通信技术工具及其多样化的使用和网络伦理。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以一种通用的、负责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与他人进行沟通;培养学生掌握信息以及对所掌握信息进行比较、选择与利用的能力;对媒体所传播的内容保持一种批判的态度, 并对有关伦理与美学的价值观念进行思考;合理地利用媒体进行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在各种互动的情境中, 利用媒体和交流工具获取和传播信息。

公民参与意识与创业精神

这一主题涉及:有关学校团体、公共部门、工商界与组织所开展活动的基本信息;团体与社会中民主的重要性;进行社会参与并发挥影响力的多种方式;构建提升个人以及整体福利的网络;参与到所在学校以及生活的环境中并发挥影响及其对个人行为所发挥的影响进行估量;创业精神, 理解这种精神对社会的重要性, 并将创业作为一种职业, 了解创业的基本信息, 达到对工作生活的了解。其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从社会运作的视角理解学校团体、公共部门、工商界以及组织的重要性、运作与需要;利用各种类型的专业知识形成自己的批评性观点;学会适当地参与当地和学校组织中的事务, 就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承担一定的责任;学会面对和应对变化、不确定性以及冲突, 以一种进取而主动的态度采取行动;学会为了达成目标而坚持不懈, 并对自身的行为以及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估量;开始对工作生活以及创业活动进行了解, 理解二者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对环境、健康和持续发展的未来的责任

其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所在的学校环境以及生活环境的生态性、环境性、文化性以及社会可持续性的发展;个人以及团体对人类身体健康以及生活环境的状态所负有的责任;环境价值观与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产品、社会以及每天行动方式的生态效率、产品的生命周期;消费者行为及对自己家庭的管理;理想的未来以及实现这种未来所需要做出的选择和行动。这主要是为了实现:理解人类健康的前提及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学会观察发生在环境中以及人类健康方面的变化, 清楚这些变化的前因后果, 并为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人类健康采取行动;学会对自己日常消费与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估量, 并为可持续发展采取所需的行动;学会提升自己所在社区的健康标准, 理解对全球范围内人类身体健康存在的威胁以及可能的威胁;理解自身的选择与行为会对自己的未来以及人类共同的未来产生的影响, 学会为了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而采取的建设性行动。

安全与交通

这一主题包括下列内容:保护自己免受交通事故、酒精以及犯罪行为的伤害;环境与职业安全;提升健康、安全、非暴力与和平的行为模式;周围社区和更广泛社会中的暴力范围;主要的交通规则以及各种交通环境;谨慎的交通行为、交通环境的安全与安全的装备;在当下环境中确定危险的区域, 并提升自身安全;用于提升安全的服务;家校合作提升学生的安全。这是为达成下列目标:辨识安全和危险, 能够对危险的情境进行预测并避免出现危险的情境, 采取行动提升自身健康与安全;在遭到恐吓的情况下, 能够采取非暴力的、积极而有益的行动;在事故以及危机的情形下, 能够采取适当的行动;能够对学校环境的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 包括交通环境;开始了解社会中的福利服务。

科技与个人

跨学科专业课程 篇8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艺术设计专业再次成为本科就业率最低的十个红牌专业之一。同时, 在2013届本科毕业人数最多的100个专业中, 艺术设计专业再次成为失业率最高前10名专业榜首 (14.9%) , 另外装潢艺术设计 (12.9%) 和环境艺术设计 (12.1%) 也在榜单之中”[1]。不难看出, 我国高校设计专业较低的就业率或者说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教育现实问题。

然而, 与设计专业就业息息相关的文化创意产业依然火热。201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文化创意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的目标。此外, 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在我国主要城市普遍兴起, 形成了阶梯式发展。根据全国60个城市的相关调查, 作为创意产业的先驱, 北京、上海的创意产业企业超过5万个, 从业人数超过100万人。杭州、广州等11个城市创意企业平均各超过1万个, 就业人数超过20万人。其次以大连、福州等的17个城市, 创意产业企业也均在5千以上, 从业人数超过10万人。剩余30个城市的创意产业指数相对较低, 处于萌芽阶段, 但如果有政策与资源的正确投入, 相信也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2]。文化创意产业的一路高歌猛进, 与艺术设计专业就业和失业率红牌的鲜明对比, 反映了多种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是, 高校设计类专业与就业市场需求的脱节。怎样有效使艺术设计专业教育顺应市场需求, 重构符合就业市场的教育体系, 是值得设计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一、文化创意产业与高等教育

过去9年来, 创意产业, 包含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会展、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文化产业, 不仅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并在高等教育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例如高校艺术设计专业, 就起到了为创意产业输送人才并与之合作研究的重要作用。

“21世纪创意产业多以微型企业、小企业和中型企业组成, 根据其自特征, 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稍显特殊, 比如交流、人际关系、团队合作能力、商业和市场意识。”[3]在当今知识经济背景下, 艺术设计工作是一种复杂并综合性极强, 具有交叉学科特征, 能满足多种需要的职业。它要求设计工作者可以在超出个人专业能力和管理范围外完成设计项目, 并且经常要求他们根据设计任务变换不同的工作角色。因此, “艺术设计不再是单纯解决一般意义上的‘设计’本体范畴的设计工作, 而已成为参与建设和构成公共社会生活的过程和成为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重要手段”[4]。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及其课程设置应该根据现今社会经济及艺术设计工作特点作出相应调整, 使学生能够接受到“全面”的艺术设计教育, 从而在毕业之时能够掌握更“综合”、更“整合”的技能, 具备21世纪艺术设计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以应对当今更具综合性的知识经济时代。

二、“跨学科合作”的思维和概念

“跨学科合作 (Transdisciplinarity) 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 它的历史可以回溯到20世纪70年代召开的第一届国际跨学科 (Interdisciplinary) 研究与教育大会。”[5]发展至今, 已有40余年的历史, 经常被用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与教学当中。“它主要强调了对知识的整合, 并使之一体化, 通过从不同学科角度了解并解决现实问题。是跨越、融合不同种类学科界限, 强调合作方法, 过程, 应对并满足现实世界中新需求的手段。”[6]由于艺术设计活动本身具有交叉和跨学科的特点, 那么在高等教育艺术设计专业中建设以“跨学科”为内核的课程, 符合艺术设计活动本身特征, 并顺应了当前的经济、文化发展需要。

三、以“跨学科”为内核的艺术设计课程设置思路

为了能够更好的培养艺术设计工作者和创意产业专家, 许多发达国家的艺术设计院校, 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对艺术设计课程的整合。例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艺术设计院校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 强调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性, 以及与社会实践和相关产业结合的实验教学。尽管现在国内主要艺术设计院校建立了工作室制 (workshop) 的教学模式, 但强调开放和综合的跨学科课程设置的理念并未完全树立, 传统独立的课程单元仍然作为主要课程组成。工作室制的教学内容也相对比较局限, 以单独学科的实践研究作为设计活动主体。面对现今庞杂的社会经济体系, 艺术设计活动不仅强调艺术创作能力, 更要求设计师理性与感性结合的系统思维能力。因此, 原先传统的艺术设计课程设置就不能满足这一发展趋势。仅仅增加或者删减课程内容也不能很好解决此类问题, 迫切需要建立更适应当前形势的跨界交叉学科的艺术设计课程体系。

四、“跨学科合作”艺术设计课程的目标设置

整合高校艺术设计课程设置的前提条件是明确新的课程设置目标。以“跨学科合作”为核心的艺术设计课程体系是根据21世纪设计工作者所需要具备的综合能力及素质而建立的。那么, 其课程内容的主要特征就是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合作与交叉, 课程设置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例如商业思维、职业规划、团队合作和社会交际能力。在知识经济背景下, 这些能力既是艺术设计毕业生积极主动地建立及参与其职业生涯所必需的要素, 也是高等艺术设计课程改革应该覆盖的领域。然而, “简单地聘请相关领域教师或专家, 增加单元课程是不能够满足‘跨学科合作’这一课程设置改革, 只有将课程内容情景化, 让学生更早接触并共同完成‘现实世界’中复杂而多元的设计工作, 才能使整个学习过程更有作用及意义, 培养他们具有系统设计思维和综合素质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提高就业能力”[7]。

五、“跨学科合作”艺术设计课程的构建

“跨学科合作”艺术设计课程的构建需要确立新的培养模式, 以工作室为教学模式的创意及专业技能课程, 仍可以作为高等艺术设计课程的核心, 属于必修模块课程。以培养21世纪创意工作者所需要基本技能为指导思想, 将培养这些能力的课程通过不同教学活动加以整合, 从而达到多元化的教学成果。

具体构建方法是, 首先, 将“跨学科合作”作为实现课程设置改革目的的手段。学生通过与不同专业、不同阶段的团队合作的学习研究, 能够更深刻了解当前经济与文化局势, 增强思想的开放性,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商业市场意识。它强调系统思维所具备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是促进学生发展成为艺术设计实践者的理论保障。其次, 学科交叉式艺术设计课程围绕对技能群的获得展开, 包括商业意识、创意、交流合作以及自然科学技能的学习。学生通过融入这些技能的情景化教学, 深入了解当今经济情势、全球文化趋势、掌握艺术理论和相关管理知识。这样, 教学结果就能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学生既可以从事与创意设计产业相关职业或者得到相关实习机会, 又可以自主创业, 成为设计师和管理者 (图1) 。

六、结语

从当今世界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趋势来看, 艺术设计活动的跨学科交流日益广泛, 复杂性也与日俱增。本文据此变化, 以高校艺术设计毕业生就业率偏低问题为起点, 着重探讨了改变其现状的解决办法---依据当前创意产业和艺术设计活动的特征对艺术设计课程进行改革。建立以“跨学科合作”为内核的课程体系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应对21世纪设计工作所需要具备的综合能力。同时, 本文提出了“跨学科合作”的课程设置逻辑框架, 通过确立课程设置目标, 推导出艺术设计课程可以采用工作室制, 并以与相关产业相结合的实践为教学手段, 利用情景教学的课程单元, 达到培养能够跨学科交流的综合性人才的目的。

摘要:本文从跨学科合作 (Transdisciplinarity) 的基本概念和思维出发, 重点阐述了作为当今艺术设计工作的新特性——“跨学科”如何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中进行深化。并结合跨学科的教学实践, 提出了为提高设计类学生就业能力的课程设置改革的新思路。

关键词:跨学科合作,思维,艺术设计,课程设置改革

注释

1[1]麦可思研究院, 王伯庆, 周凌波.就业蓝皮书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2[2]张京城, 刘光宇.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02) :78-83

3[3]Ball, L.Preparing graduates in art and design to meet the challenges of working in the creative industries:a new model for work[J].Art, Design&Communi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2002 (01) , 10-14

4[4]过伟敏.走向系统设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跨学科合作[J].装饰, 2005 (07) :5-6

5[5]Thompson Klein, J.Prospects for transdisciplinarity[J].Futures, 2004 (04) , 515-526

6[6]Russell, Wickson, &Carew, 2008.Transdisciplinarity:context, contradictions and capacity[J].Futures.2008 (05) , 460-472

论高职护理专业跨学科型师资培养 篇9

跨学科是指由不同学科互相渗透、彼此结合而产生的新学科。20世纪后半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的特征加强, 出现了跨学科的趋势。

1970年9月7日, 一个以“跨学科”为主题的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法国尼斯大学召开, 该会对跨学科研究、跨学科教育问题作了系统、全面的探讨, 会后出版了文集《跨学科学——大学中的教学和研究问题》, 标志着对跨学科的研究正式确立。跨学科教学符合“知识传授、知识创新、知识物化为一体”的现代高职教育的职能观, 符合以综合素质与创新意识相统一为核心的现代高职教育人才观的时代要求。同时, 跨学科课程的开设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覆盖面, 为学科之间的相互借鉴、相互交叉提供了便利, 不仅可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复合的知识结构, 而且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创造、创新与创业的资本。因此, 跨学科教育已经成为21世纪教育改革一个众望所归的潮流。

高职教育跨学科教学必要性

高职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类型, 既有别于“学科研究型”的高等教育, 也有别于“能力本位型”的中职教育, 兼有高等性、职业性与社会性等综合化特性。高职院校的专业是根据劳动力市场对从事各种社会职业专门人才的需求而设置的, 培养的是具有综合素质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不仅如此, 随着社会对新技术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 他们所从事的专业相关知识的综合性也越来越强。

跨学科教学通过不同学科知识与知识、知识与技能的纵横、交叉融合, 通过各科知识中专业技能的渗透作用, 赋予松散、独立课程以更多的专业方向, 在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同时, 也改变了以往高职教育中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学科型课程设置模式, 增添了课程设置的职业导向性。因此, 跨学科教学以其特有的知识综合性和可拓展性, 架起了高职教育与综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之间的桥梁。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跨学科教学已逐渐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 目前已有许多高职院校参与了跨学科教学研究。我校根据高职护理专业的特点, 已经开展了包括《康复体育》、《护患纠纷与法》、《实用医护写作》、《免疫、病原生物与传染病护理》、《护理药物学实训教程 (案例式) 》、《护理物理学》、《医护英语实训教程》等跨学科教学。通过跨学科教学, 加强了基础、专业、技能之间的对接, 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提供了良好的认知平台。随着大学科观念的形成以及跨学科课程的开设, 跨学科复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也已成为高职院校的共识。

跨学科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 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计”。跨学科教学的关键是跨学科师资队伍的建设。目前跨学科教学主要形式是不同学科教师的协同教学或互助教学, 如密歇根大学的跨学科协同教学模式, 即由来自多个学科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 共同设计、同堂讲授跨学科课程, 同一团队的教师在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运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策略运用等多个方面互相支持、取长补短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使教学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使课程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但跨学科协同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存在许多问题, 包括管理体制及部门协调困难、师资组合困难、教学场地选择困难、教学时间安排困难、学时及学分分配困难、教学责任归属困难等。而且, 跨学科教学主要通过讲座形式由多位教师协同完成, 很难作为正规课堂教学予以规范化。此外, 高职跨学科教育更受到学生学习时间的有限性、学习能力的有限性以及教师资源有限性等制约。

当前,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仍然存在整体素质偏低, 生产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不足、技能不高等问题, 难以满足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所以, 建设一支集跨学科理论、技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师资队伍对于高职跨学科教育的发展显得尤其重要。

跨学科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我国跨学科研究学者金吾伦认为, 人类不可奢望存在大一统的理论来全面科学地说明世界万物, 甚至对于某一具体的现象、过程等也不太可能存在全能的理论。

因此, 高职护理专业跨学科师资建设的目的并不是形成一支通科教师队伍, 也不是盲目追求教师什么都学、什么都懂、什么都会, 跨学科师资队伍的形成起始于跨学科课程开发, 实践于跨学科教学过程, 发展于跨学科学习, 是基于“需要、必要、可行、实用”基础上的教师能力的纵向升华, 是在以护理能力为本位基础上对文化基础课程与相关护理专业课程进行知识技能拓展的一种跨学科整合过程。比如, 《康复体育》课程的开发, 赋予了体育康复应用的价值, 《免疫、病原生物与传染病护理》、《护患纠纷与法》等课程的开发体现出相关联课程间的知识与技能的整合等。由此可见, 高职护理专业跨学科教学并非纯粹的课程组合教学, 也不是课程间的泛泛综合, 而是对护理能力项目的一种分层整合。同时, 并非所有的课程都可以形成跨学科整合课程, 跨学科教学还应包括跨学科内容和跨学科实践等相关专业知识的拓展教学等。因此, 跨学科师资队伍建设除了针对特定的跨学科整合课程外, 还必须具备多元化和前瞻性等特点, 为课程教学与临床应用以及学生综合护理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师资教学平台, 真正形成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跨学科师资队伍。

多元化跨学科型师资的培养模式

跨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将围绕教师跨学科教育意识养成以及跨学科能力形成两个方面进行。

教师跨学科教育意识的养成教育意识是指教育者基于教学对象的发展要求以及社会对教师职业素养和责任的规定在教育实践中所形成的认识, 是主动将外在职业要求与自身结合起来产生的主体体验, 是对职业的认识、认同并付诸行为实践的过程, 因此, 跨学科教育意识的养成是培养高素质跨学科型师资的前提和基础。高职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因此, 无论文化基础课程还是专业课程教学, 均应体现出课程内容的职业应用价值。就业导向性是文化、基础、专业的连接纽带, 也是理论与实践的衔接纽带。教师跨学科教育意识的养成应在强化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理念的基础上, 强化跨学科教育必要性认识, 并在参与跨学科课程开发、跨学科教学实践等活动中使跨学科教学内化为教师自身的兴趣和需要, 从而形成教师自觉有效的跨学科教学行为。

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的形成跨学科教学既可以实现课程的设计和建设、课程的内容和扩展、课时的安排、课程的考核和监督、教材的编写和深化、教师队伍建设及物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 同时又可以有效形成理论与实践师资、院校师资以及人文与专业课师资的三大组合。跨学科教学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专业课与非专业课教师共同备课、相互听课、校内外培训以及临床实践等多元化培养方式进行。一支集跨学科理论、技能于一体的复合型跨学科师资队伍的建设模式如图1所示。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师, 关键是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优秀教师队伍, 基于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原则, 高职教学应更注重专业技能在各课程中的渗透。因此, 重视教师跨学科能力的培养, 建设一支集跨学科知识与技能于一体的跨学科师资队伍将有利于推动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师资队伍素质是关乎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本文在剖析跨学科教学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了建设一支集跨学科理论、技能于一体的综合型师资队伍的师资培养方案, 旨在为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提供优质师资保证。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跨学科,师资培养,师资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刘仲林, 张淑林.中外“跨学科学”研究进展评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3, (9) :5-8.

[2]邱士刚.关于大学跨学科教育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4, 6 (1) :78-82.

[3]程祖德.跨学科整合是高校课程改革的方向[J].航海教育研究, 2005, (2) :20-22.

[4]金吾伦.跨学科研究引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7.

[5]贾晓娟.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实践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19) :29-30.

[6]李晴.就业导向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J].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6, 25 (5) :316-318.

[7]肖彬, 邓晓蕾, 任浩.解读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四种理论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8, 31 (4) :19-21.

跨学科专业课程 篇10

一、回味与感悟:学科课程文化之内涵

要构建学科课程文化, 必须先清楚学科课程的内涵是什么。在此, 拟通过对文化、课程、学科这三个概念的回味和感悟, 就学科课程文化的内涵做一个描述性的界定。

关于文化一词, 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统一的定义。综而观之, 有两种定义是比较明确、通俗的, 一种是辞书上所说的“文化就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1]”;另一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的序言中所定义的:“文化是某个社会或某个社会群体特有的精神、物质、智力与情感方面的不同特点之总和。除了文学和艺术外, 文化还包括生活方式、人的基本权利、价值观体系、传统和信仰。[2]”尽管对文化的理解各有不同, 但我们似乎对文化所蕴藏的“细雨无声”般的感召力却是一致认同的。在人们心里, 细雨对物的润泽虽然悄无声息, 可却是透彻和厚重的, 其空间是博大的, 这就是文化的魅力所在。正是因为如此, 我们才有机会在文化这个广博而又多彩的空间里, 对其有了自己的随性感悟。联系学科课程的范畴, 其文化的内涵就可理解为一种习俗的形成, 一种行为的延续, 一种物质的呈现, 一种规则的维持, 一种习惯的养成, 一种氛围的营造, 一种精神的弘扬, 一种品牌的坚守, 一种成果的展示, 一种标志的奠定, 一种制度的建立, 一种创造的力量, 一种经验的积累, 一个系统的组合。

关于课程, 同样存在着不同的理解。综而观之, 主要有这么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认识[3]:一种最普遍的观点认为,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 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另一种观点认为, 课程即教材, 认为课程内容就是学生要学习的知识, 而知识的载体就是教材, 其代表人物是夸美纽斯。再一种观点认为, 课程即活动, 认为“课程最大流弊是与儿童生活不相沟通, 学科科目相互联系的中心点不是科学, 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这种课程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杜威。正是认识上的这些差异, 说明了对课程内涵的认识还有待于深入探索和发展。鉴于此, 我们把它放到学科与文化的视角上分析, 课程的文化内涵应包括课程的形成与发展、课程的审美、课程的内容、教与学的过程、课程评价、教学艺术、课程的主体与客体等多项内容。

关于学科, 目前最普遍的认识有两种[4]:一种为学术的分类, 具体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如自然科学中的化学、物理学;社会科学中的法学、社会学等。一种为“教学科目”的简称, 也称“科目”, 具体指教学中按逻辑程序组织的一定知识和技能范围的单位。如中小学的数学、物理、语文、音乐等;高等学校心理学系的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显然, 我们在此处要探讨的学科问题应属于“科目”的范畴, 是课程的狭义所指。因此, 从文化的视角出发, 学科的内涵应包括学科知识的储备、学科教学的准备、学科史实的研读, 学科情感的建立、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学科教学艺术的掌握、学科备课上课等常规教学行为的规范、学科成绩的评定等多项内容。

缘于上述的理解和感悟, 本文姑且给学科课程文化做这样的界定:科学课程文化就是师生在以教学活动为根本的学科课程建设中, 经过持续积累并形成的相关的物质、知识、行为、规则和精神等要素的总和, 具体包括学科史实文化、学科亲和文化、教学模式文化、学习方式文化、引导艺术文化、学科通合文化、评价导向文化、教师发展文化等八大元素。

二、归纳与生成:学科课程文化之特征

对学科课程文化建构问题的研究和探讨, 不仅需要我们对学科课程文化内涵有一个清晰的定位, 而且还应对其独有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归纳。有不同的内涵, 就会有不同的特征。从学科课程文化的内涵出发, 学科课程文化呈现出以下三大特征。

1. 学科课程文化具有沉积性。

沉积是一个凝聚、沉淀、积累、过滤的过程, 因而在沉积的意蕴里, 学科课程文化是需要慢慢积累的, 而且要在积累的过程中慢慢过滤, 然后真正形成我们需要的文化精髓。哪怕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教学观念, 它都是由一个个行动积累而成, 并最终在沉淀中经过不断修正后转化为学科教师共同的行为。学科课程文化的建构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它不同于一项具体的工作, 不能是一个单一的目标。因此, 学科课程文化的形成必须经过积累和沉淀, 既要有量的积累, 也要有质的飞跃, 工程式的突击是学科课程文化建设的大忌。以政治学科为例, 由于其育人目标与社会意识形态有关, 其发展显得更为曲折, 要形成包括政治课史实文化、政治课亲和文化、政治课教学模式文化、政治课学习方式文化、政治课引导艺术文化、政治课通合文化、政治课评价导向文化、政治课教师发展文化等要素在内的学科课程文化系统, 必然需要一个不断的沉淀积累过程。

2. 学科课程文化具有包融性。

包融不仅代表了包容、融合, 也代表了兼包并蓄, 因而在包融的意蕴里, 学科课程文化的建构需要在相互借鉴中获得营养, 并在开放包容中变得越来越系统和越来越有魅力。哪怕是一种经验的积累, 它也可能是在借鉴了别的经验基础上再通过不断实践而得来的。因此, 从文化的视角出发, 学科课程文化建设更需要开放包容的心态, 绝不能封闭起来“造车”, 要重视多层面、多层次的融通。仍然以政治学科中的评价导向文化建设为例, 我们不仅要研究本学科在国内外的不同评价方式, 也要研究相关学科的各种评价方式, 然后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一套具有政治学科不同学段特色的导向性评价文化体系, 真正在评价中体现它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

3. 学科课程文化具有延展性。

延展指持续生成发展之意。延展不仅包括了传承, 更包括了创造, 这就决定了作为文化范畴的学科课程文化, 是一种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外在到内在、由低级到高级的持续变化过程, 是一个在传承中需要不断进行创造、更新和改变的内生成过程。人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在推进学科课程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其关键点就是要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 并在现实教育背景的变迁中不断调整和转变。因而, 学科课程文化的建构需要对课程历史的不断总结和感悟, 需要不断吸收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思想, 需要对相关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不断的提炼和升华, 需要持续探索学生发展最近区的学习方式, 需要不断探索最有效的学习评价方式和方法, 等等。从而真正形成各具魅力和影响力的学科课程文化品牌和学科课程文化品质。仍以政治学科中的引导艺术文化建设为例, 如果要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就要在延续已有的教学经验上, 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需要和特点, 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 形成独具魅力的政治课教学艺术文化, 提升学科教学在学生中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 有了对学科课程文化内涵和特征的切实理解, 有了学科课程文化的观念和行动, 我们就可以系统地去思考我们的学科教育, 我们的一切教学行为就可以变得更符合逻辑, 就可以构建我们的学科课程文化系统, 就可以把“我”变成“我们”, 进而将“我”的教学变成“我们”的教学, 将“我”的课堂变成“我们”的课堂, 将“我”的探索变为“我们”的探索, 把“我”的成功变为“我们”的成功, 将“我”的学生变为“我们”的学生。这样, 我们就可以在文化的无声细雨中滋润着、允吸着, 让在厚土中浸润着的根真正成为种子, 进而长出教学之壮茎, 开出教学之艳花, 结出教学之硕果, 使我们的学科课程在文化的基因中坚守着、创新着、繁荣着。

摘要:随着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 学科课程文化的建构必将成为核心的内容。文章作为学科课程文化建构的系列探讨成果之一, 具体阐述了学科课程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科学课程文化就是师生在以教学活动为根本的学科课程建设中, 经过持续积累并形成的相关的物质、知识、行为、规则和精神等要素的总和, 具有沉积性、包融性、延展性等特征。

关键词:教育,学科课程文化,内涵,特征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K].第5版.商务印书馆, 2010.

[2]http://hzdaily.hangzhou.com.cn/hzrb/html/2013-05-16/content_1496247.htm.

[3]http://www.baike.com/wiki/课程.

跨学科专业课程 篇11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跨学科交叉课程群;海洋与公共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3-0059-02

一、跨学科交叉课程群开发建设的概念、动因和背景

跨学科交叉课程群是指:(1)为了实现某种人才培

养目标而开设的若干门课程的集合,这些课程的主体知识来自于至少两个主干学科;(2)从两个或多个主干学

科的知识范围中选取若干门相关课程组成知识相互补充的课程群;(3)立足于两个或多个主干学科的知识范

围,设置一些涵盖跨学科相关知识的交叉式课程,形成课程群。

开设跨学科交叉课程群的主要动因是当今社会需要大批具有多学科知识、多方面技能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一)跨学科交叉课程群开发建设的社会要求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次工作岗位都具有多功能、多方位、多专业等特征,进而要求就职人员综合素质高,综合能力强,具有多学科理论基础,掌握多专业实际技能。面对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高等院校必须在相应的专业领域探索交叉型、复合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开设包含多学科知识内容的交叉课程群就是相应的课程教学改革举措。

(二)跨学科交叉课程群开发建设的人才培养背景

国内一些高校正在试验一种新型的交叉复合人才培养模式。比如,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试验构建了交叉复合培养平台。其中信电分学院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融入创意和创业教育元素,探索跨专业、跨院系复合交叉培养方式。其外语分学院试行英法双语人才培养,成功培养出兼备英法双语能力和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的人才[1]。

华中师范大学致力培育具备多学科专业优势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开设了“化学—生物学”、“数学—物理学”、“数学—经济学”、“计算机—美术”、“化学—物理学”、“日语—国际贸易”等多个交叉培养实验班[2]。

交叉复合人才培养模式试验都涉及人才培养方案里的课程设置改革,跨学科交叉课程群的开发与建设正好应运而生。下面将探讨在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为满足对海洋经济与管理复合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开发建设跨学科交叉课程群,实行交叉复合培养人才的问题。

二、海洋与公共管理跨学科交叉课程群设置的必要性

(一)海洋经济发展急需海洋与公共管理复合型人才

我国海洋经济战略地位提升加大了对海洋与公共管理复合型人才的需求。2012年国务院批准出台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制定了发展海洋经济、推进海洋事业的指导方针和行动纲领。

面对海洋经济和各项海洋事业飞速发展的新形势,高等院校也将迎来对海洋方面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特别是对既精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又掌握海洋经济和海洋管理知识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大量需求。

(二)海洋与公共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调整的要求

国家教育部2012年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规定在海洋科学专业里设置一些有关海洋管理的课程,基本思路还是属于理工科专业知识配备一些海洋管理知识的传统套路,其人才培养基本定位在:行业技术+行业管理知识=本行业管理人才(技术官僚)[3]。但是,现代经济社会经常需要一些跨行业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比如政府机关需要既掌握海洋管理知识,又熟悉政府管理和行政管理等领域知识的多面手的工作人员。他们视野开阔,可以兼顾多方面管理业务,还具有通盘思考、把握全局的素质和能力,更适合在政府机构压缩、人员编制精简的新形势下担任工作。

高层次的管理人才不仅要掌握本行业专门知识,还要了解国民经济管理和宏观经济政策、政府公共政策、公共管理的基本知识,要能够理解国家对本行业管理政策及其在国民经济社会全局中的作用。从工作性质来看,海洋管理属于公共管理的一部分,其中一部分管理职能属于政府管理或者行政管理,其他部分属于公共事业管理。所以,在原来开办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或者行政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开设跨海洋事业与公共管理的交叉课程群,可以为较快地培养出社会急需的交叉复合型人才提供一条便捷途径,还可以省去正规设置新专业的程序上的麻烦,并且具有根据社会人才市场需要,灵活调整培养方案的方便性。

三、海洋与公共管理交叉课程群设置的构想

(一)海洋与行政管理交叉课程群设置的构想

1.行政管理专业的主干学科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

和政治学一级学科。国家教育部规定,其培养目标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为了达此目标,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则规定为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法学概论(宪法与行政法)、公共经济学(政府经济学)、公共政策学、行政组织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4]。

如果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海洋管理机构、涉海行政管理部门、海洋监测监管部门、涉海企事业单位、涉海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则可以立足行政管理专业开发海洋与公共管理(行政管理)交叉课程群。

2.可以把原行政管理专业规定的核心课程做出调

整,形成海洋与公共管理(行政管理)交叉课程群为:政治学原理、行政管理学、行政法、政府经济学、公共政策学、行政组织学、海洋法学、海洋行政管理、海岸带管理、海洋监察管理、海洋法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

(二)海洋与公共事业管理交叉课程群设置的构想

1.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主干学科是公共管理一级

学科。国家教育部规定,其培养目标为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公用行业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公共部门从事业务管理和综合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为了达此目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则规定为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法学概论(公共事业管理法律制度)、公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学、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理论与实践、非政府组织管理、公共工程项目管理等[5]。如果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海洋经济与规划管理部门、涉海行政管理部门、海洋环保部门、涉海事业单位等公共部门从事业务管理和综合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则可以立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发海洋与公共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交叉课程群。

2.可以把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规定的核心课程做

出调整,形成如下海洋与公共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交叉课程群: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海洋法学概论、公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学、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海洋管理概论、海岸带管理、海域使用管理、公共工程项目管理等。

以上两种海洋与公共管理交叉课程群都属于核心课程,可以在学科基础教育课程模块里开设,或者在专业教育课程模块的基础课程子模块中开设,一般应设为考试课程。

(三)构建海洋学与海洋经济交叉课程群的设想

为了给海洋与公共管理交叉课程群的开设提供前期的知识基础,也为了给海洋与公共事业管理交叉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中增加一定的海洋学知识、经济学理论和海洋经济知识,可以配备海洋学与海洋经济交叉课程群,具体实施可以在学科基础教育课程模块中开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海洋学概论,一般设为考试课程;在专业教育课程模块的限选课程子模块中设置海洋经济概论课程,一般设为考查课程。

参考文献:

[1]黄宁璐,刘丹.学院交叉复合培养平台构建专题交流会

举行[EB/OL].[2011-12-05].http://www.zucc.edu.cn

/index.php?c=index&a=detail & id=14825.

[2]李克武,胡中波,郑伦楚.大学本科复合型研究人才培养

模式探索——以华中师范大学交叉实验班为例[J].大

学:学术版,2011,(10).

[3][4][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

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Z].北京:高等

跨学科专业课程 篇12

一、外语院校跨学科课程基本情况

由于传统语言教学方式的影响, 无论是在课程设置上, 还是在培养方式上, 国内外语院校都形成了相对单一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单一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过分强调外语语言专业知识的学习, 而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应用能力的提高。各大外语院校目前发展的特点, 是以语言为主, 兼顾多专业的综合发展。在具体发展过程中, 各外语院校都形成了有侧重且特色明显的发展方式。在专业不断增加的基础上, 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逐渐成为外语院校发展的瓶颈。不可否认, 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将是外语院校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 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跨学科课程的设置和开设。跨学科课程, 即根据学科的设置情况和学习者的具体需求, 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结合起来, 综合运用来自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 在各专业开设的各类必修和选修课程。

二、交叉渗透的主要内容

交叉与渗透, 是跨学科课程的一大基本特点。合理地认识和利用交叉与渗透的优势, 能促进外语院校的学科发展。在倚重外语学科优势的同时, 拓宽相关学科的研究视域, 既能提高外语学科的竞争力, 又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无论是形成新的交叉科学, 还是开设具有交叉与渗透特性的跨学科课程, 外语院校都具有相对理想的优势。

(一) 交叉渗透的可行性

首先是扩充视野方面。跨学科课程的尝试, 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虽然有“蜻蜓点水”之嫌, 但如果有教师科学合理的方法上的引导, 一门课程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户的目的还是能够基本达到的。其次是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在跨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必然会接触到新的研究领域, 惯常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可能在新的学科中遇到新的挑战。同时, 新的研究领域也会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起到一定的作用。再次是就业方面。这是一个比较现实的因素, 一般而言, 拥有双学位或者是有辅修经历的毕业生在就业时具有相对大的竞争力。而对于因为多方面原因没有辅修或没有双学位经历的学生, 跨学科课程的学习则可以基本弥补这一缺憾。当然, 仅仅是课程的设置和选择是不够的, 重要的是如何在跨学科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收获更多。

(二) 交叉渗透的方式

创设切实可行的学习情境, 是跨学科课程得以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所谓切实可行, 即合理性的探索, 通过课程设计和教学课程的展开, 能保证学生掌握跨学科的基本知识, 同时产生对新领域探知的欲望, 更进一步, 新的领域可能扩大就业的机会甚至成为未来就业的方向。以笔者在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开设的跨学科课程《媒体与国际关系》为例, 在多次的教学过程中, 笔者能明显发现英语 (国际关系) 专业的学生开始对媒体和传播领域知识产生兴趣, 并在课程结束后报考相关高校的新闻学或传播学专业的研究生, 部分学生毕业后则选择从事和新闻传播相关的工作。具体的交叉渗透方式有如下几种。

单一处理方式即跨系选课, 同时要求院系互认学分。但这种处理方式的弊端在于并没有达到课程跨学科的初衷, 而只是简单的对另一门学科的涉猎。但不可否认, 这种做法对于拓宽学生视野、丰富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果各外语院校能合理采取院系间的学分互认制度, 也未尝不是一个可行的方式。

更现实合理的处理方式则是各院系内有系统地开设相关跨学科课程。这一方式的前提是相关院系需要引进师资, 或者选派原有部分师资进修以及培训, 以保证课程建设的质量。这些教师熟悉原有学科, 在各自研究旨趣的基础上, 进行一些相关领域的探索, 这本身也是对高校师资队伍发展的提升与促进。

还有一种比较有针对性的做法是在院系合作的基础上, 加大力度开展以问题为基础的研究性学习。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钟启泉认为, “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通过问题解决来发展问题解决能力的一种学习形态。这种问题解决学习的特质是:开放式问题、真实性情境、渐进式解决、发展性评价”。研究性学习这种“问题解决学习”方式比较适合跨学科课程。区别于单纯的语言教学, 跨学科课程因为涉及众多领域, 一个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会涉及多情境和多方式的组合, 解决问题的时间会更长。在探讨的过程中, 问题的增多会让学生的思考过程更长, 让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更频繁, 教学质量则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三) 交叉渗透的评估

跨专业课程由于其内容杂、系统性和关联性弱, 在教学和考核上需要探索与之相适合的方法。路易斯安那理工大学的课题组认为, 跨学科教学效果的评估主要考虑五个方面:学生协作的效果;学习小组间的交流技巧;学生一起工作的能力和为彼此传递知识的方法;学习后反馈的程度;解决问题时小组的决策能力。具体到对跨学科课程的交叉渗透问题的评估, 笔者认为要特别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做定期的学习反馈, 以考查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和学习效果。具体的反馈内容则从对教学大纲的理解、学习时间的分配、学习任务的完成等若干方面进行详细设计。二是对学生的小组学习能力进行测试。小组学习内容较为丰富, 有团队协作能力的考量, 也有成员间人际关系的沟通, 成员的信息传达能力、决策能力、危机处理能力等, 这一系列能力都可以在小组学习中得到锻炼。如果能科学测试小组的学习能力, 在保证学习效果的同时, 对于跨学科课程的进一步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问题及方向

如上文所述, 无论是学生跨院系选课, 还是本院系开设新的跨学科课程, 都有各自的弊端。跨院系选课, 完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给教务管理带来了比较大的挑战。如何界定跨系选课的比例, 跨系所选课程比例过大是否会影响学生本专业学习的质量等问题都是需要解决的。各院系开设新的跨学科课程, 是一个漫长的培育和发展过程, 也可以说是一个实验过程。

以“旅游管理”“行政管理”“金融学”等经管类专业为例, 这些专业若不能有效地融入外语院校的整个学科体系中, 就会既得不到外语院校自身的认可, 也得不到其他高校学术同行的接纳, 最终只能被市场和学校淘汰。在跨学科课程的交叉与渗透过程中,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都面临着较大的挑战。目前, 大部分外语院校都有发展为以语言为主的综合大学的趋势, 相关非外语类专业如何融入外语院校的学科体系, 是一个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 跨学科课程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挖掘

由于目前的外语院校的跨学科课程设置还是一个发展中的新兴课题, 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课程设置的单一问题。在课程设置问题上, 需要综合考虑跨学科课程的实用性、合理性、前瞻性等要素。外语院校跨学科课程的设置, 除了基于学科融合发展的战略考虑, 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习者的需求。这就给课程设置的主导方, 即教务管理者和任课教师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要避免短视, 避免简单的专业叠加, 同时需要参考各方专家的意见以及做好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工作, 这样才能保证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二) 跨学科研究者的困境及培养

一般认为, 从事跨学科课程教学的教师, 总有一个领域是自己不擅长的, 这也成了跨学科教育的一个主要障碍。当然, 要求大部分教师都是跨学科研究的佼佼者肯定不现实, 但开展跨学科课程教学, 对于外语院校的师资发展也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三) 加强院系间的协调与合作

外语院校总体上区别于综合大学, 即使开展跨学科课程的教学, 在规模上也无法和综合大学相比, 所以, 要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根据各自的兴趣选修课程, 还有必要减少必修课的比重, 增加选修课的数量。各外语院校需要重视综合协调院系间的课程资源和教师资源, 提高院系间的合作程度。

参考文献

[1]谭亮.外语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 , 2013, (7) .

[2]杨少琳.外语院校国际化建设的要素分析[J].人民论坛, 2010, (8) .

[3]索清辉.高等教育跨学科复合课程设置实证研究[J].中国大学教育, 2013, (9) .

上一篇:手机回收网络下一篇:地区电力通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