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课程建设

2024-10-11

学科课程建设(共12篇)

学科课程建设 篇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课程文化进入了人们的研究视野, 与学校课程文化相关的一系列研究也是风生水起。然而, 目前的探讨基本还停留在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宏观理论研究层面, 还没有切实触及到学科课程文化建设的微观技术层面。因此, 我们有必要把学校课程文化的有关研究视野拓展到更为微观的学科课程文化建设上来。

一、回味与感悟:学科课程文化之内涵

要构建学科课程文化, 必须先清楚学科课程的内涵是什么。在此, 拟通过对文化、课程、学科这三个概念的回味和感悟, 就学科课程文化的内涵做一个描述性的界定。

关于文化一词, 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统一的定义。综而观之, 有两种定义是比较明确、通俗的, 一种是辞书上所说的“文化就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1]”;另一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的序言中所定义的:“文化是某个社会或某个社会群体特有的精神、物质、智力与情感方面的不同特点之总和。除了文学和艺术外, 文化还包括生活方式、人的基本权利、价值观体系、传统和信仰。[2]”尽管对文化的理解各有不同, 但我们似乎对文化所蕴藏的“细雨无声”般的感召力却是一致认同的。在人们心里, 细雨对物的润泽虽然悄无声息, 可却是透彻和厚重的, 其空间是博大的, 这就是文化的魅力所在。正是因为如此, 我们才有机会在文化这个广博而又多彩的空间里, 对其有了自己的随性感悟。联系学科课程的范畴, 其文化的内涵就可理解为一种习俗的形成, 一种行为的延续, 一种物质的呈现, 一种规则的维持, 一种习惯的养成, 一种氛围的营造, 一种精神的弘扬, 一种品牌的坚守, 一种成果的展示, 一种标志的奠定, 一种制度的建立, 一种创造的力量, 一种经验的积累, 一个系统的组合。

关于课程, 同样存在着不同的理解。综而观之, 主要有这么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认识[3]:一种最普遍的观点认为,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 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另一种观点认为, 课程即教材, 认为课程内容就是学生要学习的知识, 而知识的载体就是教材, 其代表人物是夸美纽斯。再一种观点认为, 课程即活动, 认为“课程最大流弊是与儿童生活不相沟通, 学科科目相互联系的中心点不是科学, 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这种课程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杜威。正是认识上的这些差异, 说明了对课程内涵的认识还有待于深入探索和发展。鉴于此, 我们把它放到学科与文化的视角上分析, 课程的文化内涵应包括课程的形成与发展、课程的审美、课程的内容、教与学的过程、课程评价、教学艺术、课程的主体与客体等多项内容。

关于学科, 目前最普遍的认识有两种[4]:一种为学术的分类, 具体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如自然科学中的化学、物理学;社会科学中的法学、社会学等。一种为“教学科目”的简称, 也称“科目”, 具体指教学中按逻辑程序组织的一定知识和技能范围的单位。如中小学的数学、物理、语文、音乐等;高等学校心理学系的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显然, 我们在此处要探讨的学科问题应属于“科目”的范畴, 是课程的狭义所指。因此, 从文化的视角出发, 学科的内涵应包括学科知识的储备、学科教学的准备、学科史实的研读, 学科情感的建立、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学科教学艺术的掌握、学科备课上课等常规教学行为的规范、学科成绩的评定等多项内容。

缘于上述的理解和感悟, 本文姑且给学科课程文化做这样的界定:科学课程文化就是师生在以教学活动为根本的学科课程建设中, 经过持续积累并形成的相关的物质、知识、行为、规则和精神等要素的总和, 具体包括学科史实文化、学科亲和文化、教学模式文化、学习方式文化、引导艺术文化、学科通合文化、评价导向文化、教师发展文化等八大元素。

二、归纳与生成:学科课程文化之特征

对学科课程文化建构问题的研究和探讨, 不仅需要我们对学科课程文化内涵有一个清晰的定位, 而且还应对其独有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归纳。有不同的内涵, 就会有不同的特征。从学科课程文化的内涵出发, 学科课程文化呈现出以下三大特征。

1. 学科课程文化具有沉积性。

沉积是一个凝聚、沉淀、积累、过滤的过程, 因而在沉积的意蕴里, 学科课程文化是需要慢慢积累的, 而且要在积累的过程中慢慢过滤, 然后真正形成我们需要的文化精髓。哪怕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教学观念, 它都是由一个个行动积累而成, 并最终在沉淀中经过不断修正后转化为学科教师共同的行为。学科课程文化的建构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它不同于一项具体的工作, 不能是一个单一的目标。因此, 学科课程文化的形成必须经过积累和沉淀, 既要有量的积累, 也要有质的飞跃, 工程式的突击是学科课程文化建设的大忌。以政治学科为例, 由于其育人目标与社会意识形态有关, 其发展显得更为曲折, 要形成包括政治课史实文化、政治课亲和文化、政治课教学模式文化、政治课学习方式文化、政治课引导艺术文化、政治课通合文化、政治课评价导向文化、政治课教师发展文化等要素在内的学科课程文化系统, 必然需要一个不断的沉淀积累过程。

2. 学科课程文化具有包融性。

包融不仅代表了包容、融合, 也代表了兼包并蓄, 因而在包融的意蕴里, 学科课程文化的建构需要在相互借鉴中获得营养, 并在开放包容中变得越来越系统和越来越有魅力。哪怕是一种经验的积累, 它也可能是在借鉴了别的经验基础上再通过不断实践而得来的。因此, 从文化的视角出发, 学科课程文化建设更需要开放包容的心态, 绝不能封闭起来“造车”, 要重视多层面、多层次的融通。仍然以政治学科中的评价导向文化建设为例, 我们不仅要研究本学科在国内外的不同评价方式, 也要研究相关学科的各种评价方式, 然后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一套具有政治学科不同学段特色的导向性评价文化体系, 真正在评价中体现它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

3. 学科课程文化具有延展性。

延展指持续生成发展之意。延展不仅包括了传承, 更包括了创造, 这就决定了作为文化范畴的学科课程文化, 是一种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外在到内在、由低级到高级的持续变化过程, 是一个在传承中需要不断进行创造、更新和改变的内生成过程。人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在推进学科课程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其关键点就是要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 并在现实教育背景的变迁中不断调整和转变。因而, 学科课程文化的建构需要对课程历史的不断总结和感悟, 需要不断吸收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思想, 需要对相关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不断的提炼和升华, 需要持续探索学生发展最近区的学习方式, 需要不断探索最有效的学习评价方式和方法, 等等。从而真正形成各具魅力和影响力的学科课程文化品牌和学科课程文化品质。仍以政治学科中的引导艺术文化建设为例, 如果要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就要在延续已有的教学经验上, 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需要和特点, 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 形成独具魅力的政治课教学艺术文化, 提升学科教学在学生中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 有了对学科课程文化内涵和特征的切实理解, 有了学科课程文化的观念和行动, 我们就可以系统地去思考我们的学科教育, 我们的一切教学行为就可以变得更符合逻辑, 就可以构建我们的学科课程文化系统, 就可以把“我”变成“我们”, 进而将“我”的教学变成“我们”的教学, 将“我”的课堂变成“我们”的课堂, 将“我”的探索变为“我们”的探索, 把“我”的成功变为“我们”的成功, 将“我”的学生变为“我们”的学生。这样, 我们就可以在文化的无声细雨中滋润着、允吸着, 让在厚土中浸润着的根真正成为种子, 进而长出教学之壮茎, 开出教学之艳花, 结出教学之硕果, 使我们的学科课程在文化的基因中坚守着、创新着、繁荣着。

摘要:随着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 学科课程文化的建构必将成为核心的内容。文章作为学科课程文化建构的系列探讨成果之一, 具体阐述了学科课程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科学课程文化就是师生在以教学活动为根本的学科课程建设中, 经过持续积累并形成的相关的物质、知识、行为、规则和精神等要素的总和, 具有沉积性、包融性、延展性等特征。

关键词:教育,学科课程文化,内涵,特征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K].第5版.商务印书馆, 2010.

[2]http://hzdaily.hangzhou.com.cn/hzrb/html/2013-05-16/content_1496247.htm.

[3]http://www.baike.com/wiki/课程.

[4]http://www.zwbk.org/MyLemmaShow.aspx?lid=1313.

学科课程建设 篇2

关键词:学科极;基础医学学科;建设

1“学科极”概念的提出

随着社会科技的全面进步,高校的学科设置呈现滞后的局面。世界各国都在研究本学科的基础上,对学科结构进行的调整。综合而言,出现如下趋势:第一,科学发展与社会需要促进了知识生产方式的改变,要保持学科优势,就必须对有限的学术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实现最优组合;第二,打破了过往的学科壁垒;第三,交叉学科、优势学科群在各国应运而生,而原有的学科概念已逐渐模糊化。因此,如何对待现有学科研究方向、加强产学研的结合力度、加强学科队伍建设、整合相应学科资源,形成一个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特色突出、分工合理、相互配套的优势“学科极”,成为基础医学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

1.1 我国基础医学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一所大学是否具有竞争优势,主要是看其优势学科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1],而基础医学作为重要基础学科,是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军事医学、乃至整个卫生事业培养卫生人才的重要载体,其学科地位至关重要。从现状来看,“国内专业性医科院校所设的基础医学学科存在规模散,结构、布局不合理,人员、仪器设备零乱分散,且重复设置,有限的资源不能得到合理有效利用等问题”。[2]某些学科研究缺乏创新,研究内容脱离社会需求;一些学科研究虽适应社会需求,但缺乏竞争力,不能发展壮大。这些学科往往缺乏合理有效的研究梯队,实验仪器设备陈旧残缺,无法胜任重大科研项目,从而影响学科建设。

1.2 “学科极”概念应运而生“学科极”是打破学科界限,将若干具有相同级次的学科进行有机整合,以形成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多学科综合体。“学科极”并非简单的学科组合或者罗列,而是个相关学科的高度综合,是学科之间交错纵横渗透,围绕某一共同领域有机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综成的结果。

学科文化内涵与学科文化建设 篇3

[摘 要]学科文化是学科的灵魂,是大学学科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体现。学科文化建设是大学突破传统格局、不断创新发展的源泉所在。根据文化特性及学科文化构成,可以探讨学科文化的内涵及其在学科发展中的作用;学科文化建设应该从学科人才梯队、学术生态环境、教学科研条件、治学态度与精神以及学科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学科文化 内涵 建设

[中图分类号] G1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8-0019-03

长期以来,人类在探索自身和外在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这些理论体系和方法的不断完善就形成了相应的学科,大学殿堂正是在各类学科的百花齐放下而熠熠生辉。基于办学理念和学科建设历程的差异,不同的大学在学科培育和发展中,每门学科逐渐形成独有的学术传统、治学理念和研究领域,经年累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学科文化。学科文化作为学科建设和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的价值标准、学术规范、思维模式、行为准则和传承方式,是学科发展中无时不在、无所不在的精神。因此,学科文化建设在学科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本文将从学科文化内涵和学科文化建设的角度进行探讨,这也是大学学科长远发展的基础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学科文化内涵

所谓“文化”,从广义上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1]具体而言,文化是人类在生产实践过程中,通过探索、认识和掌握客观事物规律而创造的物质形态、族群传统、组织结构和其他精神产品,与社会群体的发展历史、文明程度、价值取向息息相关,并对群体未来的发展起到内在源动力的作用。

英国学者斯诺把文化分为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这实际上就是两种学科文化。科学文化主要指自然科学领域 (如物理学、数学)的文化,其精髓是客观、求实、理性的科学精神;人文文化主要指历史学、社会学、法律学等领域的文化,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身心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体现对人本身终极关怀的人文精神。[2]

美国学者克拉克则从高等教育组织的观点出发,对学科文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其认为高等教育是由产生知识的群体以特定的方式构成的学术组织,它既是社会结构又是文化存在,而学科文化正是其组织结构特质和基本内在要素。[3]学科文化内涵非常丰富,体现该学科领域特定的学术观和方法论,既包括学术传统、价值理念、群体风范等精神层面,也包括学科理论体系、技术专长、论文著作等物质层面,是学科特有的一种知识探求和传承的行为准则,是学科成员在拥有自身学术价值观和学术特质的同时所共有的一种治学精神和内在力量。学科文化植根于学科并促进学科向前发展,它是学科的精神以及灵魂,是学科生命力的源泉,是学科价值导向、学术行为和学术氛围的基础;离开文化的学科,其发展生命力是有限的;没有文化的沉淀,也不可能形成真正高水平的学科。[4]

二、学科文化建设

学科文化建设是大学学科建设的“魂”,是一个学校学科建设基因和精神内涵,决定着该学科的外在风貌和生命力。从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规律来看,学科文化建设是学科发展的源泉,可以为学科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学科文化建设水平既是学科发展程度的标志,同时又是学科继续进步的基础和精神力量,先进的学科文化可以促进学科自身的长远发展,促进学科的交流、融合、创新,使得学科不断完善,声名远扬。

然而,学科文化建设目前在国内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有人提出根据学科主体、管理过程与学科文化间的内在关联性,进而细化研究学科文化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学科人才培养理念的确立、培养目标的选择、课程体系的构建、师资群体的培养、学术氛围的营造等。[5]但这些理论缺乏普遍性和适用性,至今还未构建形成严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体系。[6]

学科文化是学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学科建设的主要元素一般包括:人——师资人才队伍;环境——治学环境及学术氛围;条件——教学及科研软硬件设施;信仰——对学科知识和真理的追寻态度;制度——保障学科建设要素优化进步的必要约束等。以下将从上述几个要素出发,探寻学科文化建设之道。

(一)学科人才梯队建设

“大学非有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这里所谓大师,就是某一学科发展的奠基人和引导者,是学科创新和跨越式发展的先行者,他引领着该学科文化的发展,本身也作为学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道德风范、治学态度、个性特征等都是丰富该学科文化内涵的重要元素。

所谓“名师出高徒”,每一个优秀人才的产生绝不是独立进取的结果。有研究表明:在诺贝尔奖获得主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曾经跟随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做科研工作,这种研究经历往往使获奖者的获奖时间大幅提前。而且在这种师徒相传中,形成了特有的学科文化和传承模式,培育了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在网络时代,学术交流更加方便,信息渠道更加通畅,很多时候即使没有师徒的名分,但更多的学者也有机会得到行业学术名师的直接或间接指导。因此,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和国际合作交流,对于加强学科人才梯队建设是非常有效的,这本身也是学科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7]

(二)学术生态环境建设

学科建设和学科文化的进步,除了注重人才的培养、引进和更新外,更要注重相应的学术生态环境建设。良性的学术生态环境有利于学科发展和进步,并应该具备以下一些特征。

1.体现优胜劣汰,自然优化选择的规律。在人类发展历史长河中,先进的文化最终引领人类走向现代文明,这是不同文化优胜劣汰的结果。同样,对于学科文化来说,先进的学科文化引导人们追求真理,体味“真、善、美”带来的身心愉悦;落后的学科文化则可能带来学科的衰亡,甚至是文化灾难。只有在学术界逐渐形成推陈出新,弱化“学霸”们在科研资源分配等各方面的长期支配地位;支持年轻人创新,支持交叉融合,反对庸俗裙带学术不端;学术界齐心共识,意识到建立优胜劣汰的学术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时,才能为学科的持续发展进步注入生机和活力。

2.体现继承先贤,开拓创新的学术传统。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被誉为科学高速发展的黄金百年,一大批优秀科学家不断涌现,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这主要得益于期间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在相对论的酝酿过程中,爱因斯坦就受到了“洛伦兹变换”、“彭加勒相对性原理”等理论的启发,并在继承部分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认为“整个物理学的基础需要从根本上加以改造”,并尝试建立一种新的空间、时间观念和运动基础理论,最终创立了狭义相对论。这是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催生了伟大的科学成果。

对于信息时代的人们来说,文献资料来源广泛,学术交流更加便捷,发扬“继承先贤、开拓创新”的学术传统,加强学科文化建设,具有新的特点。一是要着眼学科优势,优化人员结构。人是学科文化建设的基础与核心,继承学科传统并不是简单的师徒相传,而是应着眼学科特点和发展需求,从更广的范围挑选人才,尽量避免近亲繁殖式的传承关系,要体现继承群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二是应着眼未来发展,立足兼收并蓄。强调继承学科传统但不能妄自尊大、盲目排外。在学科交叉融合高度发展的今天,只有在坚守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用更开阔的眼界和胸怀,更谦虚和敬畏的态度,去汲取其他学科的营养,这样才能更好保持和开创自身学科的优良传统,建设形成有影响力的先进学科文化。

3.体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自由学术氛围。“自由是创新的土壤”,相对自由的学术环境是良性学术生态环境构建的关键要素。真理是知识顶峰的明珠,同一学科的不同学者,在攀登知识高峰的过程中,尽管方向是一致的,但由于视角、观点、方法等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学派。不同学派由于深陷自身的思维世界难免存在局限性,正是这种各自局限性的存在引起不同学派之争,有些争辩甚至很激烈而且持续很长时间。作为大学学科文化建设的管理者,应该坦然面对这种局面,需要做的只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让这种百家争鸣的局面良性的存在,应避免进行行政干预。

4.体现百舸争流,勇立潮头的良性竞争氛围。学科的发展需要带头人,但学科带头人的确立目前国内还存在的一些历史积弊,诸如“学霸”现象、“学官”现象、带头人终身制现象等,这对良性学术生态环境的建设是极为不利的。其一,应该坚决废除“学官”兼任学科带头人的现象。当前大学行政化趋势明显,很多教授花心思谋取一官半职,部分行政领导巧取学位和职称实行“双肩挑”的现象比较普遍。在现行体制下,“学官”们固然可以在学术资源分配上为本学科谋求更多的实惠,但从长远来看,“学官”忙于行政事务,无暇深思本学科发展规划,远离教学科研一线,不仅影响学科的良性发展,而且本身作为学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为本学科的后学们树立了不正确的示范效应。其二,应该废弃学科带头人终身制。有些大学的部分学科曾经出现了国内外有影响的知名专家和院士,但后期进步乏力,为了维持学科声誉,即使在老专家已经身体不济的情况下仍然邀请其担任学科带头人。还有的学科带头人则是不愿让贤,将其视为学术地位的象征,这些现象对培育勇立潮头的优秀学科带头人都是不利的。积极的做法是建立学科带头人良性竞争机制,实行学科带头人任期制,任期结束后进行业绩评估,通过优化指标体系来科学评价其任期内对学科建设的贡献,只有这样,才能为本学科发展选好引路人。

5.体现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旺盛生命力。学术生态环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只是一个特定群体进行特殊活动的小环境,它受制于整个大学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和政治环境等外在的大环境。在某些时候,构建学科发展所需的学术生态环境与现实大环境会存在冲突,面对与大环境的这种冲突,在构建学术生态环境过程中,应避免与大环境的对立,不能搞唯学术生态论。学科要发展首先要适应大环境,这是现实基础问题;在此基础上,应立足通过本学科的发展来改善大环境,从而适应环境,建设环境,使其更好地为本学科文化建设服务,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这正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学科文化的特征。

(三)教学科研条件建设

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是学科文化建设发展的必备基础,其建设应该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硬件基础。学科建设中的各种教学、科研、交流等学术活动都需要相应的硬件条件保障,如场所、实验设施、教具、设备等,这些硬件基础为学科文化的积淀提供物质前提,有些见证重大学术活动的硬件设施,往往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广为传颂,在精神上激励后辈的同时,也愈发体现出其独特的学科文化韵味。

2.注重软件配套。学科建设中的配套软件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注重硬件与软件建设相辅相成,为学科文化的发展贡献合力。各类共享数据库、共享交流平台等,均为学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诠释和反映着学科建设的风貌。

3.注重辅助条件。辅助是相辅以助,并非无足轻重。学科文化建设中的所谓辅助条件,就是促使学科繁荣发展的辅助手段和外部条件。

(四)治学态度与精神建设

目前,随着高校产业化的不断深入和异化,大学学术氛围出现浮躁现象,学科建设中功利性、短期性的行为屡见不鲜,这些对学科文化的建设和进步是很不利的。从长远来看,它不仅影响到学科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影响到大学甚至国家的进步。治学态度与精神作为学科文化的精髓,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

1.倡导坚持真理的态度。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作为学科建设者和学术团队的成员,在科学知识的求索过程中始终要坚持真理,这是一种治学的态度,更是一种做人的取向。在学科文化建设中,坚持真理的体现既需要学术节操的自我陶冶,也需要学科泰斗的率先垂范;后学们应在学习与自省中汲取学科文化的精髓,同时也作为新鲜血液输入到学科文化建设中来。

2.倡导锲而不舍的精神。科学探索之路充满艰辛坎坷,每个学科建设的参与者更多的时候是没有鲜花和掌声的,需要的是耐得寂寞、享受孤独的思考者。在当今信息时代,各种外来因素时刻影响着学科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冲击着学科文化本身。此时,治学态度和治学精神更要强调锲而不舍的品质,从学科文化上引导成员坦然积极地面对学科文化面临的冲突,主动探究外来因素与学科文化冲突的内在原因,努力寻找汲取外来文化营养强化自身学科文化的有效途径,在秉承学科传统的基础上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于这种锲而不舍中凝结出学科的成就,并升华成为学科文化的重要组成,激励后学者继续前进。

(五)学科管理制度建设

常言道:“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不如制度留人”。从人才建设的角度而言是这样,对学科文化建设而言更是这样。学科制度建设主要是指对学科团队个人及其学术行为的相关约束和规范。要将学科建设管得好、管得活,必须从管理创新入手,抛弃桎梏及传统约束,从管理理念、组织机构、战略规划、奖惩机制、人力资源等方面入手,切实从管理制度创新上为学科文化建设注入活力。[8]

三、结论

学科文化内涵丰富,对学科发展影响深远;学科文化建设是学科建设的灵魂,是学科进步的精神力量,对提升学科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学科文化建设应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优化学科成员结构、治学条件和管理机制等内外因素,重点要构建良性的学术生态环境,为学科建设和长远发展筑牢基础。建设积极向上的学科文化就是建设学科的精神家园,每一个学科成员既是学科文化建设的参与者,也在传承学科文化过程中融入个人的思想和贡献,并成为学科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此,积极参与和创新学科文化建设对学科的繁荣和大学文化的复兴都是很有意义的。

[ 参 考 文 献 ]

[1] 夏征农,陈至立编.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2] C·P·斯诺(英)著,陈克艰等译.两种文化[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 游玉佩.学科文化核心要素及其培育探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 庞青山.大学学科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5] 刘少林.高等学校学科文化建设研究[J].民办教育研究,2007(2):56-61.

[6] 高山.大学学科文化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7] 郑红午.大学学科建设进程中的学科文化研究[D].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8] OILI-HELENA YLIJOKI. Disciplinary cultures and the moral order of studying-A case-study of four Finnish university departments[J]. Higher Education(39):339-362,2000.

建设语言学科课程群 篇4

作为上海二期课改的实验基地,面临初中阶段学生普遍感到课程单调,课业重,压力大,学法死板的局面,我校课程群的构建将改变无效或低效的现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听、说、读、写、思等方面的综合实践能力,吸纳多位教师的智慧以发展特长。同时,课程群的建设,实现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有机结合,使学校课程向多样和整合的方向发展,增强学校课程对学生发展的综合作用和整合效应,从而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课程群建设研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解决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强调教师与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一种“共同体”的教与学的关系;强调文化、环境、交际、活动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学习应成为一种主动的、合作的建构过程,师生交流永远是教学的核心。

2.解决课程资源开发的单一性问题。课程群建设研究从文化、环境、体验、欣赏、操作等方面,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表达力、审美力、创造力。我校已构成了外围课程的主题框架,即论辩一演讲一朗诵一写作一研读一文化一活动。其目的是提升学生运用语言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实际交际能力。

3.解决学习语言学科忽视共性的问题。语言学科的学习都需要从听、说、读、写、思几个方面来历练,对文字的解读和写作、对口语的表达自然与流畅、对听力的理解与精准、对写作的优美与简练都有共同的要求,但不同学科又各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语言表达规律,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融会贯通,互相借鉴。

课程群实践的策略和方法

1.重构语言学科校本课程体系。为了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学校重构了语言学科校本课程体系。以语文学科为中心派生出的校本课程就有精品古文、生活作文、经典诵读、演讲与论辩等;以英语学科为中心派生出的校本课程就有多维畅读、口语交际、拓展阅读等。

2.重建适应新课程的课程体系。学校把外围课程统一纳入课程计划之列,做到了大课与小课结合、核心与外围结合、自选与限选结合、项目与活动结合。

3.重建教、学、研一体的科研网络。在课程群实施的过程中,由专家引领,市区两级教研员指导,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及课题组科研人员共同组成的教研网络,形成了专业引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的校本研究网络。

课程群实践的环节与过程

1.注重集体开发设计课程。对于选定的外围课程项目,由研究人员撰写课程综述,即每门外围课程执行计划。课题组专家团队分别对每门课程或者活动项目采取逐个听课、专项研讨的方法,对课题的名称、内容、教学步骤、学习方法、评价策略、作业形式及核心课程的紧密关系展开讨论与研究。

2.注重学生的课程体验。主张学生自选与限选相结合,个性差异与个人兴趣相结合,强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大胆创新与充分体验。所有的课程立足开阔的视野,调动学习的热情,丰富学生的生活世界,又与日常生活密切关联,使学生满怀激情而又主动地投入到课程的实践活动中。

3.注重提供最佳的学习情境。我校提供多种途径引导学生热爱语言、学习语言、欣赏语言,不断深化学习成果。如举办中英文的辩论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作文大赛及举办圣诞晚会等,提供表演舞台,让学生了解西方风情。

心理学科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篇5

现代医学人才培养观对心理学科的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目前医学心理学课程在教材内容和教学安排上存在问题,提出新世纪医学人才心理课程体系建设和师资队伍培养的构想.

作 者:林大熙 李林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福建,福州,350004 刊 名: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年,卷(期): 3(2) 分类号:A849-4 关键词:心理学科   课程体系   教学安排  

整合学科资源 促进课程建设 篇6

一、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

课程是办学理念实施的主要渠道和有效载体,云南师大附小的课程体系重点关注如何以课程建设为主要抓手和实践载体,将“立德树人”教育方针和“做人教育”办学理念全面渗透到国家、省和校三级课程体系中。将学生做人品质的培养,通过课程建设的方式,落实在国家课程、云南省课程、校本课程之中,真正体现“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开发校本课程是打造学校特色和提倡教育个性化的实践与探索,特别是对学校、教师课程资源的整合能力及素质结构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挑战。云南师大附小以实施新课程改革为主旋律,创造设置校本课程,促进课程校本化。

云南师大附小课程整合的重点首先是突破学科疆域的束缚,根据学校师资条件和学生发展需求,对相关学科部分课程和教材整合,实行国家课程校本化开发。

其次是以校园文化活动为基础,梳理、提升、建设系列校本课程。例如,“小场地、大课间”少儿民族韵律操,少儿“小博士”评审,经典诵读等,将德育主题活动纳入校本课程,对其加以规范化、标准化,成为一个根据学生发展需要、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校本课程体系,并提出各门校本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二、创造性使用教材,整合全学科资源

云南师大附小课程整合的做法与经验一是创造性使用教材——年级统一学科教材的整合。学校通过全年级教师教研讨论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补充或删减,适当替换教学内容和活动、调整教学顺序和教学方法。二是全学科资源的整合。学校开设的每一门学科都聚合于同一个教育整体,缺一不可。学校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同年级各学科教师就教材内容进行交流沟通,探寻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找准学科教学的空白,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教学活动成果与本学科教学活动进行有机整合与补充,使各学科资源,灵活地为同一个目标服务;使各学科从分散的相对隔绝、自成体系的小学科形态向一种综合的、联通的、互相紧密联系的大学科体系形态转化,有利于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学科课程建设 篇7

一、美术理论学科的发展历程

美学从哲学当中独立出的标志是18世纪德国鲍姆家敦出版的《美学》一书, 而《美学与一般艺术学》这本书的出版, 则标志着一般艺术学从美学当中独立出来, 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美术学作为艺术学当中的子系统, 在我国出现此概念的时间较晚, 在20世纪才成为一门独立的美术知识系统。我国传统意义上的美术理论, 主要所指的是书画与理论, 并没有构建理论系统, 也没有科学一说, 我国古代具有理论形态上的美术理论, 但不是纯粹的形而上思辨体系, 是将论、史、评作为一个理论整体的, 更是与创作实践相联系的解释体系。到上世纪二十年代, 在蔡元培与鲁迅等思想家推动之下, 西方的现代思潮逐渐传入我国, 我国的美术理论出现了活跃性, 并从古典形态转向现代形态。不过最初的美术学概念仍着眼在美术史上, 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 中央美术学院建立了美术史系, 但基本沿用的依旧是历史学学科的规范, 由于没有学科建制, 研究人员大部分分散在各高校的艺术系与哲学系中, 艺术理论作为纯粹的思辨形态, 通常进入美学系统或者哲学学科中, 一般造型的技艺理论或者本体形态的阐释理论, 通常以课程方式出现于专门艺术学院当中。到1987年之后, 在艺术研究院与美术院校当中, 设立了关于美术史论的学科名称, 从此, 美术理论才真正进入学科建设中。在1922年之后, 美术理论与美术史成为美术学中正式的研究方向, 对美术学可中的本体研究与独立性进行了强调, 这表明了美术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二、美术理论学科的作用

美术理论学科主要包含美学、美术史、美术批评与美术创作等内容, 美学和人生价值问题是相关联的, 通过美学课程设置, 能够让学生更为了解形态、本质与类型等问题, 还能提高美的认识、感悟与鉴赏力等, 美术批评一般是建立在美术欣赏的前提下, 依据一定标准对美术现象与美术作品进行理论分析与价值判断。美术理论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下列方面:

一是美术理论是种学术形态, 其研究对象与特征直接决定了美术理论是无法忽视非逻辑思维方式的, 在思维过程中, 逻辑及非逻辑方法会呈现浑然一体的有机状态, 彼此间经常是在不同研究方法中呈现主次差异的。

二是美术理论作为美术理性认识, 是一种认识中的高级形式与高级阶段, 凭借抽象思维将事物本质与内部联系进行有效把握, 其理性认识是以间接性、抽象性与普遍性作为特征的, 并以事物规律与本质作为内容, 通过逻辑的方法而完成的, 通常逻辑方法是一种研究判断、概念、推理与相互联系规则规律, 辅助人们正确认识客观的真理方法。这种逻辑思维形式一般是抽象的思维, 感性直观与抽象是相对立的, 所有科学概念或者范畴均是抽象结果, 它与感性直观尽管是存在区别的, 但又是感性的直观发展, 在感性直观基础上, 对客观对象进行间接反映, 美术理论所提供的对象本质认识, 是无法直接用感性直观达到的, 美术理论也是一个创造思维的过程, 只有在思维抽象力下, 方能揭示与把握客观对象里的本质。

三是抽象思维是种基本思维类型, 应用概念、推理与判断等形式, 能有效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与规律过程, 通过美术理论中的逻辑方法, 能有效获取认识成果, 逻辑作为一门推理形式下的研究对象科学, 不仅能够研究个别正确的推理形式, 还能研究各类正确的推理形式关系, 以提出正确推理方式下的系统理论。

三、美术理论的学科概念

美术理论作为一门研究美术活动与现象规律的学科, 涉及着美术知识系统的完整性, 将美术现象感受及体察经验有效转化为理智形式, 并将其整理为首尾相连贯的合理系统, 这样才能成为一种美术理论知识。目前的美术理论能够给予整体描述, 不过比较模糊。美术理论要成为成熟的学科, 需要具有明确研究对象, 可靠的学术规范, 并有相应的美术教学实体, 如美术理论教材。

我国的美术理论在学科建设中, 教学实体是存在的, 但没有完善的教材规范, 研究领域也比较涣散, 没有进入正规的学科建设道路, 从近二十年的美术理论研究方向来看, 学科外轮廓并不清楚, 有关美术理论学科的清晰界限与学术底线也并不清楚, 要解决此问题, 需要实施系统性的处理, 将目前各类知识给予系统化的处理, 以寻找各知识系统之间的互相链接点, 并对链接状况进行处理, 分析知识的基本属性与导向, 这样才能在学科图表中, 有效显示内在和外在之间的各类关系。

美术理论学科研究的对象要比历史学更为复杂, 不过美术理论学科的研究意义就在于把复杂问题进行有序化处理, 系统学科能构建自身研究的基点, 并确立基本的范畴, 使其形成系列学科的概念。我国历史上的美术理论大多是个个知识点, 无自身额学科归宿, 也没有系统性, 缺乏系统网络接纳的知识, 要追求系统的知识, 并不一定是唯科学主义, 其科学包含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 也会涉及人文学科, 而美术理论则归属人文学科, 其研究的重点为人格尊严与人的情感, 并实现人类个体性、精神性与审美价值观等, 这是有关美术现象整体的价值评述, 不过美术理论不仅涉及人和对象物, 也涉及人、对象物和社会间的关系, 这就需要统计、观察和逻辑推理, 进而涉及科学, 以及观察和理论间的关系问题。

我国古代有关美术理论, 大多只限于品评赏鉴, 以及在某价值预制基础上的理论评判。很多状况下, 理论要比观察早, 不过有时是相互交替的, 需要先发现再评价的。总结性评价是对现象给予定性定位, 以构成科学的知识点, 并能出现转移。美术理论知识系统主要包含应用理论、基本理论和交叉学科等板块, 理论研究作为学科的基点, 在原理论下, 对美术本质特征与概念进行解释。

四、美术理论的学科建设

随着美术理论学科的不断发展, 美术理论获得了很大进步, 目前, 西方所流行的美术文化研究, 并不在于学科界限的划定, 而是在于跨学科知识领域的探索, 以打破原学科的狭隘话语与封闭性, 促进研究者转换自身角色, 从传统技术知识分子走出, 让理论研究者能批判介入与社会相关的政治问题。对于我国而言, 其文化研究知识与我国传统的儒家文人品性相接近, 也即是政治

高职音乐表演专业职业核心课程 (奥尔夫教法课) 建设初探

周滢 (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世界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 湖北艺术职业学院将奥尔夫教法课引入高职音乐表演专业课程, 作为社会音乐方向的核心课程, 以增强学生的岗位能力, 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关键词:奥尔夫教法课;课程建设

本文系2012-2013湖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立项课题“高职音乐表演专业 (社会音乐方向) 职业核心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编号:

一、高职音表专业开设奥尔夫教法课的意义

教育部在关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调整职业教育现有的专业结构, 深化课程体系的改革, 开发与设计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的核心课程, 提高核心课程的教学质量, 成为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我系的2010年教学试点改革中, 根据湖北地区的人才需求, 将音乐表演专业分成了六个职业方向, 其中社会音乐方向对应的职业岗位为:学前教育、艺术培训、琴行、基层企事业工会、团委等, 从事与音乐培训、策划、推广等相关的岗位工作。为了增强学生的岗位能力, 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同时也是针对十二五期间湖北幼教缺口较大的现状进行尝试, 我系特地新增了学前教育相关课程 (强调艺术教育) , 力争在幼儿教育岗位有一定的竞争力, 并将《奥尔夫教法课》定为该方向的核心课程。

奥尔夫教学法的创始人是德国当代著名音乐家, 教育家卡尔·奥尔夫, 不仅是针对儿童的适用于开端的教育方法, 更是一种教育思想理念。自从上世纪80年代由上海音乐学院廖乃雄先生传入我国, 经过几十年的传播, 如今不仅是在儿童音乐教育方面不断发展, 已经扩展到高等学校学生, 成年人、老年人及智障儿童的音乐治疗等领域了。

学术清洁与人文关怀。不过对于现代西方与中国而言, 学术诸方面均存在悖逆发展的倾向, 如本质论与非本质论的倾向、人文化与科学化的倾向、以及系统与非系统间的倾向。要构建系统的美术理论学科, 我国需要构建专门知识领域, 对研究对象与范型进行研究, 这是现代学科建设基本的任务。与一般社会科学与自然学科相比, 中国人文学科方面的建设力度不够, 特别是艺术学科方面, 其规范明显不足。在美术理论研究方面, 著述最多的理论研究在交叉学科方面, 并不在美术基本理论方面, 很多论文也仅是活跃在边缘性研究方面, 这已成为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的状态, 我国基本理论研究相对薄弱, 与我国学术界的整体气候是相关的, 从上世纪80年代之后, 美学研究的热潮逐渐退去, 而文化研究的热情不断上涨, 有关本质论哲学性的思考遇到否定, 而非本质论文化上的诘问却不断出现。目前, 我国的美术理论学科正处在范型飘浮的状态, 并处在僵化状态, 并不适应对象与阐释对象了, 更不能提供对象在本真方式显现, 因此, 加强范型研究, 要比文化研究更加迫切, 实施建设性研究, 也比文化批判与理论颠覆更加重要, 要真正研究美术理论学科的意义, 需要先构建美术理论学科范型, 然后, 进一步讨论文化研究。

结语

对于想在实用美术方面有所收获, 或者说想成为艺术大家,

在湖北省政府办公室印发的《湖北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指出:“规范学前教育保教工作, 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面向全体幼儿, 关注个体差异, 坚持科学保教方法,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保教结合, 寓教于乐……”这些以人为本的教育指导思想都是与奥尔夫强调的“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相吻合的。奥尔夫认为“音乐应该顺应儿童本性, 儿童是音乐活动的源头, 一切音乐活动均产生于儿童的内在需要。”“原本性”理念的最终目的是“育人”, 而音乐只是他的一种手段, 通过各种音乐游戏来提高被教育者的整体素质, 即除了音乐素质外, 还包括教学生处理人际关系, 培养团队意识, 合作精神, 求同存异, 尊重他人, 敢于表达自己等, 这些对于我国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转的独生子女教育现状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现代主义教育是以“教师、教室、教材”为中心, “课程、学生”并没受到关注, 而在奥尔夫教学课堂的主体为学生, 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 强调学生通过亲身的参与来感受音乐, 获得知识, 最自然地表达情感;通过学生自己设计音乐活动, 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创造力。这种集舞蹈, 音乐, 乐器, 戏剧表演, 语言为一体的创作为受教育者获得了全面, 丰富的审美体验, 同时也通过音乐活动让学生发现自我, 培养专注力以及合作精神, 获得健全的人格。

二、奥尔夫教法课实施对象的情况分析

1. 我系奥尔夫教法课开设时间是在大学二年级, 为期一年,

36个课时, 是所有社会音乐方向学生的必修课 (对其他专业方向的学生是选修课) 。这些学生的音乐基础素养普遍不高, 学习缺乏主动性, 学习兴趣也不大, 很多学生只重视专业技能课, 对于理论方面的辅助课抱着可学可不学的态度, 不太放在心上。

2. 在对奥尔夫教法课不太了解的情况下, 有的学生会认为奥

尔夫是小儿科的东西, 简单之极不值得一学。同时也会认为将来自己并不会从事与幼教相关的工作, 没必要学这门课程。

3. 由于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自我意识很强, 他们有想

美术理论均是非常重要的, 但我国的美术理论学科概念并不是很清楚, 而且学科建设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尤其是学术理论范型的构建, 需要研究者进一步加强美术理论方面的探索, 让美术理论形成科学系统的学科概念与学科建设, 从而有效指导我国美术学科的发展, 促进美术领域稳定持续的发展。

摘要:美术作为一门人文学科, 包含着美术理论与美术实践两方面的内容, 从思维科学角度看, 美术理论与美术实践具有不同的思维形式, 但彼此间又存在交叉互补的关系, 美术理论作为一门新学科, 在我国起步较晚, 为完善美术理论这门系统学科, 需要科学分析其学科概念, 并加强学科建设, 本文就美术理论的学科概念与学科建设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美术理论,学科概念,学科建设

参考文献

[1]王犀.高校美术理论教学理念探究[J].文艺生活, 2012 (12)

[2]贡泽慧.论高校美术理论教学的现实意义[J].美与时代, 2012 (8)

[3]王伶羽.美术史教学中的创新思维——浅谈对于美术理论教学中的启示[J].时代教育, 2011 (12)

学科课程建设 篇8

随着社会科技的全面进步,高校的学科设置呈现滞后的局面。世界各国都在研究本学科的基础上,对学科结构进行的调整。综合而言,出现如下趋势:第一,科学发展与社会需要促进了知识生产方式的改变,要保持学科优势,就必须对有限的学术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实现最优组合;第二,打破了过往的学科壁垒;第三,交叉学科、优势学科群在各国应运而生,而原有的学科概念已逐渐模糊化。因此,如何对待现有学科研究方向、加强产学研的结合力度、加强学科队伍建设、整合相应学科资源,形成一个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特色突出、分工合理、相互配套的优势“学科极”,成为基础医学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

1.1 我国基础医学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所大学是否具有竞争优势,主要是看其优势学科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1],而基础医学作为重要基础学科,是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军事医学、乃至整个卫生事业培养卫生人才的重要载体,其学科地位至关重要。从现状来看,“国内专业性医科院校所设的基础医学学科存在规模散,结构、布局不合理,人员、仪器设备零乱分散,且重复设置,有限的资源不能得到合理有效利用等问题”。[2]某些学科研究缺乏创新,研究内容脱离社会需求;一些学科研究虽适应社会需求,但缺乏竞争力,不能发展壮大。这些学科往往缺乏合理有效的研究梯队,实验仪器设备陈旧残缺,无法胜任重大科研项目,从而影响学科建设。

1.2“学科极”概念应运而生

“学科极”是打破学科界限,将若干具有相同级次的学科进行有机整合,以形成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多学科综合体。“学科极”并非简单的学科组合或者罗列,而是个相关学科的高度综合,是学科之间交错纵横渗透,围绕某一共同领域有机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综合集成的结果。

1.3“学科极”概念对于高校学科建设的普遍意义

“学科极”打破传统学科界限,使师资、仪器设备、科研场所、科技资料等教育科研资源实现自由共享,实现多学科有机的整合,建立起多学科合作平台。这种整合使原有的学科特色更加显著。同时又能带动学科群内一些比较薄弱的学科的发展,形成新兴的优势学科。这样的良性循环使学校能拥有众多的前沿技术和一批有活力的优势“学科极”,从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2 用“学科极”思想指导基础医学学科建设

当前单一的学科知识体系已经难以揭示物质运动的错综复杂的内在联系,必须借助于多学科知识的参与和聚焦才能够透视隐藏在事物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我国医学学科建设与科技发展与在向高度综合、共生发展、交叉渗透、优势互补的方向发展,用“学科极”思想指导基础医学学科建设是学科建设发展的新趋势,对高校学科结构优化人才培养资源共享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打破传统院系设置,构建“学科极”发展框架

我院12个主干学科按传统的学科科目设置分类(见表1),分为4个基础医学学科和8个生物学科,这样的传统建制有助于学科的纵向深化但是,在高校承担产学研多样职能的今天,对于跨学科的综合性课题研究来讲,体制性的障碍严重阻滞了学科建设的发展。

按照“学科极”思想,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打破以专业为核心的传统学科设置结构,在原有学科交叉渗透的基础上,按照大学科观、大人才观、大协作观、大资源观和大成果观的指导思想,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多次学科论证,逐步形成了以重大科学问题为纽带,以现有教学、科研平台为依托的“学科极”框架(见表2)。

2.2“学科极”思想在基础医学学科建设中的初步运用

为打造优势“学科极”,扩大学科交流领域,近年来我们以“学科极”为单位,不断发挥人才集中、学科综合的优势,在学术研讨、攻关研究、课题、成果申报、研究生培养以及教学改革等方面深入开展协作和合作,不仅实现了特色优势学科的提级升位,还不断提升了基础学科的整体实力。

2.2.1 科研产出情况

课题申报的成功已成为体现一个单位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自“学科极”思想提出以来,我们在各级各类课题申报过程中均实行由科室论证、“学科极”论证、管理单位论证组成的“三级论证体系”,使我院课题申报的数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十一五”期间,我院共获立项课题316项,经费1.2亿余元,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前期研究计划、国际合作研究等课题取得了突破。自主发表国外SCI论文207篇,影响因子5分以上14篇,单篇最高9.38(PNAS)。获中华医学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军队、省部级二等奖9项,申请、授权国家专利72项。以“学科极”模式成功申报“重庆市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军队“530”重点建设学科等一批创新平台、重点学科的建设任务。

2.2.2 学术交流情况

为了浓厚学术氛围,扩大我院学术影响力,给科技人员提供一个大范围、多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我们以“学科极”为单位组织开展各类学术活动,通过学术活动的开展,不仅促进了广大科技人员之间的交流,形成思路碰撞,起到活跃学术思想的作用,同时也开阔了广大科技人员的视野,扩大了广大科技人员的学术圈。2006—2010年间,我院成功举办8次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内外院士和知名专家共计259人次交流合作;与法国法兰西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等知名学府开展长期合作研究,部分海外学者定期来我院做学术交流和科研指导,其中在双方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与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共同建成了“中-加神经科学联合实验室”,形成了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为一体的联合开放实验室。

2.2.3 人才培养情况

为了进一步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从2009年开始,我院一直以“学科极”的方式组织研究生毕业答辩工作和研究生定期学术报告会,期间,113人顺利毕业,1000余人次参加了研究生定期学术报告会。通过“学科极”联合答辩和研究生定期学术报告会为各学科间提供了学术交流、展示自我的平台,在我院范围内逐步形成了鼓励创新、争先创新、勇于创新的理念和氛围,对培养综合性人才、发展新兴学科有着重要深远意义。不仅研究生培养如此,我们还将“学科极”培养模式运用到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十一五”以来,我们新增“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及院士后备人选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总后“科技金星”、“科技新星”5人,先后有15人入选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23人次获得军队优秀人才岗位津贴。

“学科极”打破了原有的学科界限,改变以往单兵作战的方式,注重对学科资源的整合和优化,拥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已成为当今学科发展的重要趋势。其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科间的相互交叉、融合与渗透,还有利于优化学术队伍,建设创新团队,对基础医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将继续以“学科极”理论为指导,以构建有特色、有重点的优势学科为目标,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培植新的学科增长点,求精拓新,着眼未来,为建设创新型一流基础医学院而不断努力。

摘要:基础医学学科在现代医学学科体系中既是“基石”,又是“先导”,怎样在现有学科基础上,以“学科极”理论为指导,探索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内涵丰富的大学科发展之路,成为基础医学学科建设中应首先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学科极,基础医学学科,建设

参考文献

[1]赵坤,王振维.大学重点学科核心竞争力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25-27.

[2]田恩舜.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2)126-129.

学科课程建设 篇9

为此, 我们在全区教师中, 以“命题·析题·解题”为抓手, 大力推动我区的学科建设,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就我区的做法“抛”出来就教于方家。

一、学科建设的内涵

学科建设这一概念, 虽借之于高校, 并且理论层面也存在着不同的阐释。但我们认为, 就中学学科建设而言, 其大致涵盖教师、学生与学科内涵三个层面, 具体包含以下内容:一是教师个体专业素养的提高, 二是教师群体的发展, 三是学科特色创建, 四是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学业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题”中之义:学科建设

如何进行学科建设, 途径当然有很多, 但“命题·析题·解题”绝对是一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路子。

(一) 命题: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般来说, 包括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方面, 主要体现在能否备好课、上好课、命好题这三个教学环节。欲编制出高质量的试题, 命题者需要去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学要求、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试题等。在研究的过程中, 教学观念得以不断更新, 教学策略得以不断优化, 教学的针对性得以加强。可见, 命题, 迫使教师学习、研究, 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教师个体专业素养的提升, 实际上也就加深了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 明白如何在命题中体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加深了教师对教材的把握, 明白命题时如何扣住学科核心知识;加深了教师对学生现状、接受基础的准确号脉, 知道哪些是学生应知应会的, 进而也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辅导, 做到有的放矢。这相当于在实际层面上为学科建设“添砖加瓦”。

1.在命题中寄寓学科的价值

命题并非价值中立, 它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 应该体现课程标准所追求的价值观。我们来看下面这一试题:

请参照上一句格式再拟一个句子, 完成对事件二的概括, 要求与上一句结构对称。

昔有青年扶老太吃官司,

事件一:2006年11月20日, 彭宇在南京市某公共汽车站好心扶一名跌倒在地的老人, 并送其去医院检查。不想, 受伤的徐老太太及家人得知胫骨骨折, 要花费数万元医药费时, 一口咬定是彭宇撞了人, 要其承担数万元医疗费。被拒绝后, 老人向南京市鼓楼区法院起诉, 要求彭宇赔偿各项损失13万多元。此案目击证人陈先生当庭陈述是老太自己跌倒, 而非彭宇撞到。最后法庭以常理推断的理由判彭宇赔偿部分医药费。

事件二:2014年1月24日下午3点左右, 在常熟居住多年的四川人李先生, 带着自己4岁的孙女在一条小路上散步。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 一个小伙骑着电动三轮车疾驶而来, 右拐弯时, 因车身不稳而翻车。李先生上前帮忙, 扶人又扶车, 还建议小伙去医院看看。不料驾车小伙抓住李先生胳膊, 说是为了避让才摔倒的, 要赔他医药费, 理由是“不是你弄伤的, 你为什么来扶我”。李先生实在辩解不过, 当场赔了对方300元才了结此事。

就试题命制而言, 应该说, 其检测的目标是清晰的, 检测学生的概括能力与仿写能力, 命制的目标带有综合性;其问题设置及提问角度是清晰的, 题干信息相当简洁, 不会让学生产生误解与歧义, 哪怕是答案的拟制也无可挑剔。但我们认为, 这样的试题并不是很好的试题, 问题就在试题的价值取向上, 因为它不能给学生以正向的导引, 不仅不能给学生以正能量, 甚至可能给学生以社会到处是一片黑暗的疑惑。高质量的题目不只是手段, 同时更是目的, 因为在答题过程中, 学生还将感受到题目内在的价值意义。

2.在命题中呈现学科的特色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与培养学生的能力取向, 学科特色主要体现在实践性与综合性上。

学科的实践性, 重在强调学科知识的运用, 而非知识的再现与再认, 也就是说, 试题应当能够检测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而不是静态的学科知识。比如, 通常我们的一些试题喜欢让学生回答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实, 这样的题目远没有让学生用这一修辞方法造句, 或者按照某一句式仿造一个句子来得好。这是因为懂得某种修辞方法只是对学生掌握名词术语情况的检测, 而造句、仿句则是语言的实际应用, 是对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测试, 它较之理解修辞方法的测试更能显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学科的综合性, 重在强调学科知识的整合, 而非检测单一的学科知识与能力。如语文学科的综合性, 就意味着:第一, 语言材料的综合性, 即通常意义上的篇章或语段;第二, 测试内容的综合性, 即使是测试知识或能力也不应是单一的, 它应该包括多种知识之间的联系或认读、理解、应用、评价等多种层次的能力。对此, 我们可以从下面的试题“窥豹一斑”:

梅花是中国人非常喜爱的花, 有国花之誉。下面几段诗、词、歌、曲、文都与梅花有关, 仔细阅读下列材料, 然后答题。

材料一: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材料二: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材料三: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封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 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 高歌欢庆新春来。 (歌剧《江姐》中的著名唱段《红梅赞》)

材料四:蔷薇露, 荷花雨, 菊花霜冷香庭户。梅梢月斜人影孤, 恨薄情四时辜负。 (马致远《落梅风》)

材料五:梅树干……或用勾勒皴擦, 增强质感;或以墨笔直接挥写, 以篆书笔法入画。老干多曲折, 用笔宜苍老;新枝多挺直, 用笔宜挺健。老干黑色淡中见浓黑、焦黑;新枝则中锋入画, 黑色宜浓宜焦, 笔笔见书法功力。枝干疏密聚散, 穿插交错, 茂密繁杂, 以“密不透风, 疏可走马”的美学原则, 进行描绘, 造成画面上的动感和节奏感。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丹青不知老将至》)

题1:材料一《梅花》中的“独自”突出了梅花凌寒而放的形象。材料二哪个词语有同样的表达效果?

题2:材料三《红梅赞》中写“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封脚下踩”, 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各有一个诗句所表现的意境与之相同, 请找出来。

题3:《卜算子·咏梅》和《红梅赞》两段材料都歌颂了梅花的品格和精神。请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抒写出这种品格和精神, 表达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题4:如果根据前三段材料作梅花图, 画面中的梅花一定是热烈、乐观、无畏的;如果根据第四段材料中的“梅梢月斜人影孤”作梅花图, 画面中梅花会是怎样的呢?请你也用三个词语概括出来。

题5:上面五段材料都与梅花有关, 但材料五与前四段材料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行文风格明显不同, 请你试作简略分析。字数在30个左右。

题6:人们常说“梅虽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的背景使梅凌寒开放、暗香浮动的形象更鲜明。如果你是画家, 除了可以以雪为背景外, 还可以选择什么作为背景?为什么?请简要表述你的理由。字数在50个左右。

这道题, 围绕“梅”, 既考查了诗词名句、文化常识的积累, 又考查了概括能力、诗歌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等。这种综合性试题能够很好地检测学生的语文素养。

3.在命题中顾及学生的视野

在命题中, 我们还需将学科知识、能力与学生生活经验有机结合, 顾及学生的体验。新课程凸现了教育“大众化”“生活化”的理念, 各种版本的教材或显或隐地体现了人们生活方式、生活观念等的变迁, 大大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时空距离, 让遥远的“远古”靠近学生的现实。这就要求我们在命题材料的选择、试题的命制等方面, 也要特别关注当下的社会生活内容与学生的现实感受, 一定要联系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 对历史问题进行现实思考, 对现实问题进行历史分析。我们不妨看看下面试题将历史与现实所作的巧妙衔接:

“请名人代言”是提高产品说服力的好方法。下列四则广告的标题, 如单就文字意义, 寻找背景相契合的古代名人来代言, 则最不恰当的组合是 ( )

A.请苏秦、张仪代言“做个不可思议的沟通高手”。

B.请子路代言“心动不如马上行动”。C.请庄子代言“自然就是美”。

D.请司马光、王安石代言“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

这道题的设计堪称匠心独具。编制者将古与今巧妙地对接在一起, 融会贯通, 造成一种反讽的戏剧效果, 令考生体会到解题的乐趣。这样的题目让人的脑海里甚至会浮现出考场上那些本来面色凝重的考生读到这道题时脸上美丽的笑容!

(二) 析题:提升教师群体水准

析题, 即试题分析。析题主要从两个维度展开:一是就试题进行研讨, 二是对试题予以阐释。

对试题的研讨, 属于“形而下”的思考, 重在对学生答题的预估。具体操作如下:以备课组为单位, 组内同人坐在一起, 就教师个体命制的试题进行研讨, 琢磨学生答题时的各种可能。细而言之有三:第一, 思索学生可能给出的答案, 判定这些答案中哪些可以给分、哪些不能给分, 即评分宽严的把握;第二, 揣摩学生的解题思路, 重新审视试题给予的情境是否充分, 问题提出的角度是否自然、有无歧义;第三, 准确地估计试题难度, 影响试题难度的因素很多, 比如解答问题路径的复杂程度、回答问题需要的表达水平、以往解题经验等等。如下面这道题目:

网络进入微博时代, 自由评论给普通人带来了一吐心声的机会。但不少评论也常泥沙俱下, 良莠不齐。请对下面的微博评论作简要评析。

微博:浙江丽水云和县的梅某是武术爱好者, 他曾任当地武术协会会长, 在武术比赛上勇夺三金一银, 还在国际武术大赛中获得七项全能冠军。但不幸的是, 前几天, 在与邻居的一次争斗中, 他被砍身亡。

评论:“呵呵, 典型的中国功夫神话。”“这是要笑死我吗?武功再高, 也怕菜刀。功夫再好, 一砖撂倒!”“一定是对手没按套路出牌, 点到为止都不懂?”

学生解答此题, 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呢?估计一是打不开思路, 文字写了很多, 但说来说去只是一层意思, 容易想到的就是评论者缺少人文关怀;二是语言表述不合逻辑, 前后重复等。对此, 教师就应做好“磨题“功课, 便于考后讲评。

对试题予以阐释, 属于“形而上”的思考, 重在试题命制技巧的研判。对试题进行阐释, 从其内在逻辑看, 应从试题的内涵与外延来展开。内涵方面, 主要包含:一是分析试题的立意, 即明确试题具体考查的知识、能力或情感态度价值观;二是分析试题的亮点和可完善之处, 即试题好在哪里、哪些问题尚可改进;三是试题的拓展, 即分析试题可作哪些拓展、可延伸出哪些变式, 应该为学生答题提供哪些支撑等。外延方面, 主要包含:一是分析学生答题中易出现的错误及原因, 便于对学生考后学习的启迪;二是分析试题对教师前段时间教学存在问题的评估和后续教学改进的启发。概括起来, 对试题的阐释包含以下环节:一是清试题答案, 二是析命题特点, 三是探教学启示。如下面这道题目:

阅读下面诗歌, 完成后面题目。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请说说你对诗中“落花时节”含义的理解。

此题检测的是学生的理解能力, 其入手点是“落花时节”的解读, 又属于开放性题型, 不同身份、经历、学识的学生会有不同层次的理解。其参考答案为:“‘落花时节’可以指两人再次重逢的具体时间, 是在落花时节 (暮春) ;可以指两人的现实处境, 如同‘落花’一般, 由盛而衰———李龟年如今流落江南, 诗人自己则是穷困潦倒, 两人均是青春不再, 岁月无痕, 才华无成;更可以喻指唐王朝经安史之乱后由盛而衰的破败景象。总之, ‘落花时节’寄寓了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 对如今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语极平淡, 内涵却无限丰满。”

此题我们还可以如此命制:

蘅塘退士曾评说此诗是“少陵七绝, 此为压卷”, 因为此诗给人以丰富的内涵。请联系杜甫身世, 用“知人论世”方法进行赏析。

如此一来, 检测的是学生的鉴赏能力, 但鉴赏的答案大致与前面的差不多, “落花时节”依然是解题抓手。

该给学生怎样的解题支撑?主要是提供李龟年、杜甫、安史之乱等知识, 便于学生有一个“知人论世”的支点。

析题的过程, 必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但也是一个“新生”的过程:痛苦在命制的试题可能会“面目全非”, 甚至被“枪毙”;“新生”在留存或修改后的试题, 凝聚着集体的智慧。可见, 在析题中, 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能力得以提升。

(三) 解题:养育学生学科素养

学生解题, 固然能提升学业水平, 但我们在此所说的解题, 其对象则是教师。其要旨在让教师“换位而处”, 站在学生的角度, 一是思考并判别学生答案的合理可能, 二是体验学生做题的艰辛。

1.思考并判别学生答案的合理可能

回顾教师讲评试题的课堂实际, 不难知道, 教师讲答案的时间远远多于分析学生答题情况的时间。教师不是从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入手, 而是天马行空般地讲解着“编者的答案”, 让学生在讲评课上疲于记录答案, 来不及充分思考自己的答案中存在的问题与合理成分。学生循着答案认真订正一遍, 却未必思考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答案。长此以往, 学生屈从于这样的课堂潜规则, 也就把揣度教师的参考答案作为自己的课堂追求, 个性在不知不觉中泯灭, 个性化发展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鉴于此, 试以语文学科的现代文阅读为例来诠释教师的解题活动。如何解答现代文阅读试题?我们要求教师按如下程序操作:先是初读, 不带任何色彩地原始阅读, 做到对文本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接着是双读———读题与读文, 在试题的导引下有针对性地阅读文本, 对文本作理性的思考, 对文本的理解尽可能地做到合理与精准, 并在此基础上逐一解答试题, 形成文字, 而非仅有答题思路;再是将自己的答案与所供答案比较, 既比较两个答案的优劣, 又反思自己在做题过程中的思路缺陷与答案的语言呈现不足;然后再读文本, 趁势在比较中或完善自己的答案, 或修正所供答案。这样, 教师解题走过了一个完整的过程:由文而题, 由题而答案, 由答案而文。通过这样的“解题”, 教师必定会知晓学生解题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讲解试题时也必定能得心应手, 对学生的答案也能给以足够的理解与合理的评判。

2.体验学生做题的艰辛

我们还在教师中开展“特殊”情境 (如学生般考试) 中的解题。我们组织教师进行“模拟”考试, 模拟真实的考试场景———在监考者监督下教师独立、封闭完成“考试”, 真切体会学生“孤独场景”下的应试感受与情愫体验。在此, 不妨参阅一位教师的考后感言:

此时恰好做到了古诗文背诵, 有一个怎么也想不起来, 心更紧了起来, 禁不住手心也出汗了, 平时一再要求学生此类题目不能失分, 反复给学生说这是送分的题目, 千万要抓牢了, 可作为老师的我今天却在这里卡壳了, 太没面子了……追求完美的我却怎么也不能原谅自己!毕竟我是为人之师呀!想想自己平时在改卷时, 遇到学生此类题目的失分, 就会气愤难平, 一味地埋怨学生如何如何不用功, 今天看来, 当初有这样的想法真是惭愧!记忆是有盲点的, 为人师者尚且如此, 况学生乎?

可见, 只有当教师经历了真实的考试, 体验过学生做题时的各种滋味, 才会真正理解学生解题时的困难与遗憾。让教师能够对处于考试压力下学生的真实感受有一个真切体验, 是改变教师考试行为和观念、提升他们试题研究意愿的一个首要前提, 它不是充分条件, 但肯定是必要条件。

如是这般“解题”, 能让教师在体验中落实“以评价促进学生成长”的理念, 从而养育学生的学科素养、成就学生的个性发展。

无论是从微观的精度还是从宏观的高度, 也无论是思想的深度还是情感的厚度, 命题者应该比一般的课堂教学执行者站得更高。因为他们不仅要对学科的知识及其要求烂熟于心, 还要能读出学科知识背后的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他们不仅要能正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易错点, 更要能熟练把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厘清易错点的策略和技巧, 并在以学论教理念的导引下, 丰富自己, 成长学生, 成就学科。

学科课程建设 篇10

一、学科评估

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自主开展的面向全国学位授予单位的服务性评估项目。学科评估是依据我国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对各学位授予单位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 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学科发展状况分析与服务[2]。自2002年开展以来, 已完成三轮评估, 2016年启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学科评估在师资队伍与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四个一级指标下根据学科门类的不同分别设置了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学科评价方式, 其学科评价方式是目前国内最为详细的、较为科学的, 因此, 学科评估对地方高校学科内涵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学科内涵建设

(一) 学科内涵建设目标

地方高校学科内涵建设可以归结为两个层面的奋斗目标:一个是表层的, 着眼于冲击国家一流学科而开展工作, 争取更多的一级学科成为国家一流学科这是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标志, 也是社会评价大学实力的重要指标;一个是深层的, 就是通过深入研究学科发展规律, 加强学科内涵建设, 形成鲜明的学科特色和优势, 使之成为能够满足国家发展战略与重大需求, 对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的高水平学科, 这是大学学科内涵建设的根本目标。

(二) 学科内涵建设内容

地方高校可以把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作为量化指标依据, 从学科方向、学术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条件建设、学术氛围、学术声誉和项目管理等各个方面摸清家底, 查找问题、不足和差距。

(三) 学科内涵建设指标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对学科内涵建设的“质量、成效和特色”标准做了规范和界定。这些是学科内涵建设的评价标准及其进一步修订完善、丰富和发展的基础, 也是地方高校进行学科内涵建设的指引和努力方向。

三、地方高校学科内涵建设的基本状态

(一) 全国学科评估与国家一流学科建设相关性分析

虽然教育部在2014年取消了国家重点学科的行政审批, 但是已经是国家重点学科的学科依然有其影响力。从2012年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排名来看, 一般来说, 排名靠前的学科大部分都是国家重点学科, 当然也存在个别“黑马”。地方高校的参评学科排名靠前的大部分不是国家重点学科, 这些学科是地方高校寄以冲击国家一流学科希望的博士一级学科。他们除了各自的问题外, 共同的问题就是人才培养质量指标排名在所有参评高校中垫底, 学科声誉也不是很高, 直接影响了学科整体水平排名。

(二) 地方高校参评学科的主要指标分析

(1) 专任教师基本情况。把地方高校学科评估所填报的专职教师数量和生师比数据相比较, 可以发现很多问题:不少学科专职教师和研究人员中的博硕士生导师比例偏小, 说明学科队伍整体学术水平不高;有些学科不少硕士生导师跨了好多个学科, 生师比很高, 研究生培养质量难以保障, 跨学科交叉是鼓励的, 但也要适宜适度;跨学科师资很多, 但目前地方高校跨学科交叉研究项目和研究成果并不多, 学科拼凑现象较为严重。

(2) 骨干教师与团队情况。根据地方高校第三轮评估数据可以看出:一是没有博士点的学科竞争力比较弱, 学科评估成绩一般;二是不少学科博士、硕士生师比偏高;三是不少经历各类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建设的学科博士生和博士生导师规模仍然偏小。地方高校有些学科有少量的教育部创新团队, 但在学科方向分布上需要合理分布和进一步加强。地方高校大部分学科缺乏国家级、教育部专家团队, 在师资队伍与资源竞争方面处于绝对劣势。近年来, 地方高校能在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和教育部创新团队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但是相对于教育部直属高校, 地方高校国家级层面上高水平人才偏少, 制约了重点建设项目和学科建设水平、质量和效益。

(3) 支撑平台。地方高校参评学科大部分都有省级重点学科的支撑, 只有少部分刚刚发展起来的学科还不是省级重点学科。在省部级以上实验室支撑上, 大部分学科都有省部级以上创新平台支撑, 甚至有一部分学科拥有国家部委批准的创新平台。这些表明大多数学科都拥有一定的创新平台条件, 但目前层次水平和相关性仍然偏低, 加强创新平台的内涵建设, 提升层次水平, 是各个学科、各个创新平台共同的努力目标和方向。

(4) 课程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是地方高校各学科的软肋, 各学科省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不多, 而且一个奖项多个单位多个学科拥有。

(5) 学生国际交流。地方高校研究生国际交流人数偏少, 说明地方高校的学科特色优势不明显, 在国际上影响力不够强, 地方高校在国际合作办法方面需要进一步开拓和创新思路。

(6) 学术论文质量。一是地方高校不少学科不仅达不到学科评估要求的国外收录论文数, 而且填不满国内收录论文数。地方高校尽管国家高层次层面的项目数不多, 但省级以上项目数量不少, 经费也不少, 可是产出不那么理想, 说明地方高校很重视争取项目, 但获得项目后开展研究还不够认真;二是发表论文的质量不高。大多数学科的论文他引数、被引数都很低, 影响因子也不高, 加上产出数量少, 学科就没有竞争力;三是高被引论文分布学院相对集中。地方高校有不少的ESI学科, 可是贡献高被引论文基本上集中在个别学院。

(7) 已转化或应用的发明专利。地方高校在发明专利方面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授权知识产权数量不少, 但已转化或应用的不多;二是有些学科的授权知识产权数量, 与所在学院体量不相匹配。

(8) 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地方高校国家级规划教材数量很少, 表明地方高校各学科及时反映、转化本学科所涉及行业的最新知识、技术和成果为教材和教学内容的能力不足, 在国内同类学科影响力不强。

(9) 科研获奖。一是地方高校参评学科所获的科研全国奖和部委奖偏少;二是各个学科获省级奖不少, 可是与本学科的相关性大多数不是很高。这说明地方高校的科学研究质量不高, 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强;也说明地方高校的学科方向与科学研究方向存在着较大的不一致, 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凝练。

(10) 科研项目。在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方面, 地方高校拥有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973、863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很少, 这表明地方高校大多数学科科研整体实力仍然偏弱, 不具备承担或争取重大项目的能力;在国家自然 (社会) 科学基金方面, 国家杰青、重大、重点项目偏少, 主要项目集中在面上或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偏少, 说明地方高校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这个最富创新力的群体仍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可以挖掘。在境外合作项目方面, 目前仅有少量学科有个别项目, 这同样不利于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地方高校要充分利用地缘优势, 争取能和国际高水平大学合作, 推动相关学科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 地方高校参评学科在全国排名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三高少”, 即高层次人才少, 高水平成果少, 高级别项目少;二是“两脱节”, 即教学与科研相互脱节, 人才培养质量与科学研究水平相互脱节, 两者不均衡发展, 特别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很多指标排名不理想;三是“质量意识不强”, 重申报、轻建设、弱管理;四是参加学科评估态度和责任意识薄弱, 不够实事求是, 不够认真负责。

四、地方高校全面推进学科内涵建设的若干思路

地方高校通过全国学科评估自身情况的总结、分析, 认识到地方高校学科建设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地方高校抓住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条件环境以及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建设的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 强化“质量、成效、特色”意识, 切实提高学校学科建设层次水平。

(一) 定标杆

根据前面几轮全国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以及学科内涵建设的“质量、成效、特色”标准, 地方高校要想在新一轮评选中取得好成绩要努力做到:

(1) 参评学科整体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在国内学科领域处于先进行列, 在一些学科方向上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2) 该学科在国内外该领域学术界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高水平学术队伍; (3) 拥有较多国家级、省部级的重要项目或其他有重要价值、学术水平高的项目, 科研经费充足; (4) 该学科科研成果丰硕, 产生一批高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 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3]; (5) 具有先进的教学科研平台条件, 能满足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需要; (6) 科教融合好, 产生优秀教学成果、教学名师、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和竞赛获奖以及出版本学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专著等, 培养出较多的高层次人才, 特别是培养出在各条战线承担重要角色、有影响力的人才; (7) 具有较高的国际化教育水平, 海外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

(二) 聚人心

聚人心是学科内涵发展任何时候都要高度重视的工作。以往, 地方高校的发展重心主要放在规模数量扩张和办学条件建设上, 出现了较长时期的高额负债运行, 学校办学经费短缺、可支配资源有限, 学科建设主要依靠学科建设项目和教学科研项目带动覆盖。如今, 随着国家和地方政策环境发生了很多变化, 为地方高校改善民生和提高教职员工福利待遇创造了条件。地方高校开始试行绩效工资制度, 深入推进学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鼓励教职员工根据自身能力水平进行合理定位, 努力为每一位教职员工充分发挥才干所长创造条件, 使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均衡发展。地方高校希望广大教职员工能够更加专注于教学、科研、管理和学校各项事业发展, 把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齐心协力, 共同为提升学科实力, 早日实现地区强校而努力。

(三) 凝方向

地方高校各学科要建立定期组织学科骨干对本学科主流和前沿方向的研究、跟踪、研讨和分析预测等工作机制, 紧密结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特别是服务地方产业发展需要。一是准确把握各自学科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二是认真分析各自学科的发展规律和研究特点;三是全面总结近年来各自学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动态以及自身发展状况;四是加紧推进学科方向的凝练、布局调整和优化。通过深入研究未来5年内学科的优先发展领域以及与其他学科交叉的重点方向, 研究未来5年学科在国内、国际合作方面的优先发展领域, 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各自学科内涵发展布局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五是每个学科从建成4个左右符合学科方向发展需要, 融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于一体的高水平学科团队出发, 对加强学科人才队伍建设、教学科研条件设施建设、人才培养与创新环境建设、国内国际合作平台建设等方面, 系统研究并提出未来5年发展的主要指标、发展思路、建设重点、实施举措、合理的经费预算和筹措渠道以及保障措施等。

(四) 建团队

以形成优势特色的学科方向为目标, 地方高校各学科加快推进已有教学科研人员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和发展潜力合理定位, 围绕学科方向和学科带头人, 形成4个左右不同学科方向的教学科研团队, 每个教学科研团队一般以10-15人为宜。各学科要确立以高水平科学研究带动高水平教学和社会服务的学科建设理念, 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主导的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机制, 健全完善学科带头人和学院领导共同负责制;建立学院学术 (教授) 委员会与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学术梯队之间的经常性专题研讨制度;建立灵活、有序的创新团队组成成员调配机制;建立教学科研团队内部学术研讨制度以及对博硕士生、本科生的导师指导和团队集体指导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制度。在科研上, 以教学科研团队为核心, 联合校内外相关科研力量, 瞄准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本学科或交叉学科领域的重大问题, 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共同提前策划、预研究和孵化项目, 共同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课题, 联合攻关和发表高水平成果等, 争取入主流进前沿, 形成特色优势;在教学上, 开展传、帮、带等互助互促活动, 通过科研促进教学, 强化教学科研相互融合, 共同培养创新型人才, 争取建成富有团结竞争力的高水平教学科研创新群体。

(五) 集人才

人才资源是学科发展第一战略性资源。地方高校各学科以学术 (教授) 委员会为指导, 以党政为工作核心, 成立学科队伍建设工作组。 (1) 建立符合学科方向的高水平专家数据库。每年邀请10-20位来校进行学术交流或给师生做专题报告, 广泛建立校际间的合作交流, 为学院师生开拓学术视野并与高水平专家建立学术交流合作创造机会和条件, 形成浓厚的学科学术文化氛围; (2) 建立符合学科方向或交叉学科的高水平人才数据库。收集包括人本资料、研究项目、成果等人才信息, 为扩充阵容引进和培养高水平人才掌握信息动向; (3) 送出去。积极创造条件, 把已有学科方向有提升潜力的中青年教师送到高水平专家身边做访问学者或博士后或开展合作研究等, 争取每年每位教师都能到国内外参加若干场高水平的学术会议, 提高学术水平。 (4) 引进来。通过引进海内外高水平人才, 特别是争取引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有计划地充实学科教学科研团队。

(六) 筑高台

教学科研平台是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地方, 也是聚集人才、培养人才、开展联合攻关的主要场所。目前, 地方高校已建有若干个省级以上教学示范中心、省级以上教学团队、省级以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以上特色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科专业和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等一大批人才培养和教学平台, 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以及众多校级教学科研平台。但在国家级层次上的教学科研平台所占比例较小, 特别是文科类的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平台偏少。这就要求各学院各学科, 必须依托相对成熟稳定的学科方向和教学科研团队, 做好教学科研平台的扩张、联合、重组、转型、优化、升级和跨学科交叉融合, 争取有更多学科的教学科研平台建成国家级平台。

(七) 育英才

从地方高校参与全国学科评估的学科来看, 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是各学科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今后的发展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倡导多方协同, 加强“五风”建设, 开展通识教育, 试行本硕联通, 促进科教融合, 加强课程改革, 扩大产学合作, 推行导师制, 实行学部制。

(1) 加强“五风”建设。即加强师德师风、教风、学风、考风和机关作风建设, 这是根本改变学校精气神的首要工作, 也是地方高校最迫切、最需要加强和最容易见成效的工作。

(2) 坚持教学、研究和实践相结合。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人才培养不是靠定位定出来的, 而是在定位的前提下, 依据人才成长成才的教育发展规律, 探索出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核心使命的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最终培养出来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区域创新的主体。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学生掌握厚实的理论基础,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因此这类人才的培养应该采用通识教育和学科的范式;创业型人才面对的是技术与管理, 重在知识的应用, 需要这类人才掌握专门的知识和技能, 形成较强的实践能力, 培养这类人才需要专业的模式。创新创业型人才由于人才培养目标指向的不同而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试方式和毕业设计等都存在明显的区别。按照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特点,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教学、研究和实践相结合, 强调以探索、研究和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地方高校各学科加强课程体系和实验实践教学改革, 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科研、实践和创业活动, 特别是科研活动。教师要能够将科研成果通过出版专著、教材或课程授课内容更新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分享, 进而实现科研促进教学、科研培养人才的目的。

(3) 坚持理工文多学科交叉融合。“理工文结合, 多学科协调发展, 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4], 这是高校学科建设需要遵循的一条基本规律。无论是知识创造、人才培养, 还是社会服务, 都需要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地方高校要鼓励师生主动更新知识, 不同学科教师之间要主动、积极地开展教研协同合作、实现学科资源共享, 甚至主动与外界跨地域合作, 做到每位教师都能不断地开出新课程, 掌握新方法;对学生而言, 必须面向学生开设多学科课程, 让学生自主选择多学科课程, 在多学科课程学习实践中融会贯通, 增长创造才识。

(4) 坚持政产学研用结合。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相结合, 即科教结合、科教融合是学科建设的关键, 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 提高科教结合程度和融合水平就是提升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它在学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各学院各学科必须积极探索多种科教结合形式, 除了充分利用校院自身的各种教研平台条件外, 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建立起政产学研用战略联盟, 积极推进校院、学科与社会各界建立联合培养基地,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创造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中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机制, 特别是现在企业已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与企业建立校企产学研用战略联盟, 不仅有利于知识创新和成果转化, 而且可以联合培养研究生或本科生, 带动学术创新, 培育师生的创业意识和责任意识;也能够有效地弥补学院和学科“真刀实枪”的实践能力不足。另外, 通过建立政产学研用战略联盟, 选聘政府、行业、企业的专家担任研究生的指导教师, 还能够加强和改善校院师资队伍建设, 形成校内导师与校外高级专门人才之间合理、有序的交流机制, 促进校政、校企之间人才培养以及学术信息的沟通与交流, 推动校院、学科直接服务于政府、行业、企业的政策咨询、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

(八) 抓管理

地方高校学科发展主要以学科建设项目为带动, 学科建设资源分散在各个职能部门, 至今仍然如此。在这种管理模式下, 一般认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投入只有各类重点学科的拨款投入等, 对教学、科研和人才队伍的投入多数人并没有把它当作是学科建设投入。事实上, 教学、科研、队伍和条件建设都是在各个学科范畴内开展的, 办大学办学院就是办学科。从这个视角出发, 正是分散的学科管理和建设投入, 影响了学科建设质量、水平和效益。由于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基本上都是以项目的形式投入的, 学科建设以立项管理类型为主, 抓学科内涵建设, 就是抓项目管理水平、质量和效益: (1) 围绕新一轮的国家一流学科评选, 集中资金资源, 重点建设具备冲击国家一流学科实力的学科。 (2) 抓学科建设管理服务队伍建设。目前地方高校具备项目管理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和能力的管理人员很少, 管理水平和能力成为学科建设的短板, 直接影响学科建设绩效。 (3) 抓好学科建设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包括项目申报组织、立项项目管理、项目经费审批、仪器设备论证购置审批管理、项目建设成果申报、项目总结验收等, 以方便项目实施者、管理者和审批领导等, 提高项目管理专业化、科学化和信息化水平。 (4) 抓好项目建设组织协调、激励约束和监控反馈以及必要的问责, 以提高项目预算执行力。

(九) 重激励

制定实施以团队建设绩效为考核目标的教学科研团队激励政策, 改变单纯以奖励个人为主的激励政策, 鼓励各学科教学科研团队根据学科发展需要联合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一是降低或减少与学科建设关联度低的各类成果奖励力度, 加大与学科建设关联度高的各类成果奖励力度, 特别是提高团队奖励额度;二是加大鼓励首创精神, 奖励团队和个人获得创新突破性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项目、平台和成果, 如首次取得省级以上财政资助项目、省级以上“质量工程”项目、省级以上科研平台建设项目、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省级以上成果奖和荣誉奖、国家或地方政府采纳的政策建言、学术专著、教材、获奖课件以及其他的省级以上计划项目等, 奖励额度高于以后取得的同类项目;三是奖励取得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计划、学科竞赛获奖、优秀学位论文等, 鼓励大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四是奖励有利于学科发展的建议献言、方案、形象设计、项目策划、对外宣传和公益活动等, 营造和谐、民主、开放氛围, 增强师生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 塑造学科良好形象, 扩大学科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元元.持续抓好学科建设不断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 2013 (19) :3-4

[2]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工作正式启动[EB/OL].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zlpj/pgpsdtxx/282055.shtml

[3]喻岳青, 谢维和.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62-68

学科课程建设 篇11

一、以一门学科为基础向其他学科渗透

学科课程把某一学科的知识体系作为其教学的主要内容,例如小学语文学科有这样一些学习内容: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等等;数学学科有这样一些学习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等等。综合实践活动融合了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强调了内容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把各学科内容融为一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可以采取以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社会、思想、音乐、美术等学科中的某一门学科为主,构成核心主题。在实施的过程中,无论是以哪一门学科为主,都要求兼顾其他学科的要求。通过这种方式的整合,把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内容恰当地进行整合和补充。

《漫话端午节》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以语文为主要核心,使学生了解了端午节的相关知识(如端午节的起源,端午节的食俗,端午节与屈原的关系以及端午节的其他活动),举行了屈原故事会、图片展览、“端午节”作文大赛等等,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使他们对语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使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学科相结合。此外,它又依赖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收集端午节的有关资料,请美术老师指导画龙舟,使综合实践活动与美术学科相结合;跟长辈学包粽子,使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学科相结合。

二、以活动为载体,整合其他学科知识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地采取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如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统计、分析、服务、制作、社会宣传、演示、表演等等。这样既可以避免活动中的枯燥单调,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在多种实践活动中,发展和锻炼了各种能力,达到了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的整合。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去建构知识,在学科课程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如让学生进行更改错别字活动,通过调查,学生从中得到了锻炼,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学生走入社会情境,接触社会,使综合实践活动与社会学科相结合;学生懂得了应写规范字,少写错别字,提高了学生识字的兴趣,使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学科相结合。

三、以合作探究为途径,在过程中整合各科知识

合作探究性学习渗透学生的所有的学科中,渗透于综合实践活动中,不仅发生在学生与学生之间,还发生在学生与老师、老师与老师之间。它强调的是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逐渐形成勤于思考的心理品质。使学生在合作探究性学习中学会合作,培养了团队精神,并能与同伴互帮互助、交流沟通,从而积极主动地处理好各种人际交往关系。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应综合运用所学习的各科知识来研究与解决问题,使各科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加强各科知识间的联系,并学会将所学付诸于实际。

在进行新型课桌的研究时,通过全班同学的讨论,分工协作,学生自始至终都是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老师在活动中只是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引导。学生四五人为一组,相互交流,共同研究,找出制作的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能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利用现代科技,从网上查询知识,使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相结合。

四、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在尝试和体验中整合知识和能力

学生有组织地进入社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各种力所能及的活动,提高各方面能力,使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相结合。社会实践通过学生的亲历亲为,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集体参加社区或地方的各种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进入实际生活,直接参与并亲身经历各种社会活动,参与到社会中去,开展各种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各方面的知识,促使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有机整合。通过社会实践,学生亲身融入生活,拓展知识面,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时代、生活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客观要求。进行整合的方法也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几个方面,为了实现这种有效的整合,就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因势利导,实事求是,不断地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不断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才能把这种整合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

学科课程建设 篇12

“学科馆员”是指图书馆内既有某个学科的专业学历、又有丰富图书情报方面知识的馆员, 利用所具备的专业学科知识围绕对口专业学科领域开展一个或几个方面的文献信息服务。

学科馆员制度最早发原于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级大学图书馆。1981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图书馆也相继推出“跟踪服务”, 俄亥俄大学图书馆也相继推出“网络化馆员免费服务”。具体措施是图书馆设专人与某个院系学科专业作为对口单位建立联系, 在院系内与图书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相互沟通, 主动为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文献信息服务。

20世纪70年代, 美国等西方国家开始把学科馆员制度引入到高校图书馆。近年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我国高校教育远远不能满足读者对信息资料的需求。同时学术性、个性化、网络化、数字化、一站式远程传输等多种服务形式在许多高校图书馆应运而生, 并得以迅速发展。在这种多元化服务的环境下, 学科馆员制度陆续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少数图书馆引入并开始实施, 初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应当说, 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 对促进图书馆信息资源交流, 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实现图书馆服务创新, 提高图书馆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水平, 有着重要意义。然而, 我国目前尚有许多图书馆还没有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因此, 如何建立和完善学科馆员制度, 如何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便成了许多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

2.1 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需要

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 担负着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任务, 是促进学校学科建设、教学与科研发展的重要力量。图书馆必须紧跟学校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的发展变化, 进行馆藏资源建设及提供有特色的、主动性信息服务。建立学科馆员制度, 由学科馆员深入了解对口服务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对专业文献的信息需求, 从而为服务学科的读者提供深层次、有针对性的服务, 是促进学校教学与科研上水平、上层次的重要措施。

2.2 实现“用户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的需要

建立学科馆员制度, 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等用户上门的被动局面, 通过学科馆员的信息推送服务,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学科馆员深入了解对口院系的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 通过电话、电子邮件、通信、面对面交谈等多种沟通方式密切联系, 定期与不定期交流信息。向读者发布对口服务学科的最新文献信息和科研动态, 提供有关学科建设方面的信息, 为读者了解国内外本学科学术研究前沿及进展情况提供服务。学科馆员在于用户交流的过程中, 研究和判断用户的信息需求, 有针对性提供深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 节省读者查找文献信息的时间、精力、满足其信息需求, 从而体现“用户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

2.3 有利于提高文献的利用率

学科馆员要善于利用自已所掌握和精通的学科知识、向有专题需求的读者或信息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文献信息资源, 并能从海量的馆藏文献资源中提取有价值的二次文献、三次文献供读者使用, 及时向读者通报, 宣传图书馆新增加的文献资源和专业服务, 促进对图书馆资源和专业服务的充分利用。

2.4 有利于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专业读者的需求

在学校, 由于教学科研任务重、时间紧, 读者到图书馆来都希望能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专业文献信息, 因此为他们提供研究型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科馆员制度就是为广大师生量身定做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之一, 因而深受专业读者的欢迎。图书馆工作人员除了一部分毕业于图书情报专业外, 大部分来自各种不同的专业, 有着不同的技术特长。图书馆应设法发挥他们的业务特长, 鼓励其钻研各学科业务, 并有针对性地对读者提供专业技术服务, 以满足各方面读者的需求。图书馆是信息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发布、加工和服务的重要部门, 图书馆的学科馆员, 正是利用自已的专业知识和图书馆学知识, 帮助读者广、快、精、准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因此, 在图书馆中设立学科馆员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2.5 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学科馆员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学校师生对图书馆资源、服务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了解和认同, 通过互动交流, 读者能及时了解图书馆的资源、服务方式、服务项目等, 感受到图书馆人的主动服务的热情和诚意, 从而提高图书馆在学校的地位和影响力。

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 可以使馆藏资源结构更加科学和合理, 通过学科馆员与院系的读者沟通、了解、掌握对口服务学科的设置和科学研究的需求情况, 从学科建设出发, 向图书采购人员提出馆藏建设的合理化建议, 对文献资源作出合理化的选择, 提高文献资源的保障能力。学科馆员的实施, 使图书馆具有支持学院进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能力。针对读者的需求, 为学校科研提供针对性的、高层次的信息服务, 有肋于图书馆在学校中的学术地位。

3 学科馆员的主要职责

3.1 为学科建设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核心, 图书馆作为学科建设的基础资源之一, 应主动为教学科研人员服务, 积极地为他们创造良好的信息支持环境。

教学科研人员对文献资料的要求, 一是针对性强, 二是资料的内容新, 提供及时。教学科研人员迫切需要随时了解与其所承担课题有关的国内外最新的研究动态, 这就要求学科馆员除了掌握专业数据库的检索功能和指令, 还要深入了解他们的特色。除了提供深度的文献标引, 还能够定制个性化服务, 根据设定的研究课题、论文引文链接, 自动提供所需要的最新文献资料。

选定对口学科的有关研究课题作为重点服务对象、深入其中, 从课题立项到成果鉴定, 自始至终进行跟踪服务。在课题立项阶段, 及时收集该专业的发展动态、研究成果、热点和难点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供选题服务。在课题开展阶段, 围绕科研进展情况, 设计定题服务方案, 制定检索策略, 建立定题服务数据库。在课题收尾阶段, 主要提供科研成果查新、专利申请、核心期刊投稿等服务。

建立网上学科咨询站, 提供在线咨询服务。学科馆员直接从网上与用户进行交互式咨询解答, 或以电子邮件的方式与用户共同探讨有关问题, 介绍本学科信息资源的特点、内容及检索方法、定期或不定期发布最新文献信息和科研动态, 为用户了解国内外学术研究前沿及发展情况提供在线帮助。

3.2 为学科建设提供有效的文献保障

图书馆应将文献建设发展与学科建设发展紧密结合, 建立起与学科发展相适应的学科文献体系, 为教学科研人员提供一个畅通的学术信息获取和交流的渠道。

任何图书馆不可能将每一学科的文献资料收集齐全, 所以应在照顾基础学科的前提下, 加强那些优势明显、发展迅速、成果颇丰的重点领域文献的收藏, 保证重点学科在学校的教学科研中发挥龙头作用, 带动其他学科快速发展。

建立网络信息资源导航库, 将丰富的馆藏资源与网络资源有效地组织起来, 有重点地进行收集、筛选与整序, 使无序的资源变得有序, 分散的资源变得集中, 最大限度地节省检索到所需信息的时间, 为教学科研人员提供高质量的网络信息导航。

3.3 开展专业文献信息检索教育

现代技术的应用图书馆日益普遍, 但一般读者对图书馆利用还停留在传统服务模式上, 对新的信息获取方式、技能感到陌生、难以入手。因此, 要以不同形式开展信息检索教育, 通过举办专题检索讲座, 短期培训等、进行国际互联网入门、光盘检索、常用网络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 网络信息的类型与特点、网络信息的鉴别、网络通讯方法等教育, 帮助用户掌握检索、获取利用信息的技能, 提高用户的自我服务能力, 快速、准确、及时地查找到自已需要的文献信息。

4 学科馆员制度的完善

4.1 明确学科馆员的岗位职责与地位

首先, 设置学科馆员岗位, 明确具体职责。结合岗位聘任, 设立专职或兼职的学科馆员岗位。

其次, 确定学科馆员在图书馆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给予设备、资金等方面支持, 提供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 鼓励学科馆员不断更新学科知识, 提高对信息资源获取和开发利用的能力, 使他们有能力、有信心胜任学科馆员的岗位职责。

4.2 建立一支合格的学科馆员队伍

按照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要求, 学科馆员通常应该由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资深馆员担任, 要求学科馆员必需具有大学程度的学科背景和大学程度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但是, 长期以来, 由于高校图书馆在高校内的地位普遍偏低, 导致馆内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高素质人才凤毛麟角。加之机制陈旧, 工作人员缺乏学习和深造的机会, 没有形成良性的人才引入与流动机制。从而使得人才外流现象日趋严重。目前, 国内除了少数一流图书馆人员素质较高外, 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人才现状与学科馆员素质要求相差甚远。这种状况给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实施造成了极大困难。因此,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学科馆员队伍, 是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重要问题。

(1) 在本馆现有的馆员中, 挑选一些基本符合学科馆员的骨干, 作为预备学科馆员, 给他们压担子, 使之有紧迫感, 自觉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同时, 让他们经常有机会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加强交流、获取各方面的信息, 这样一来既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又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人才。

(2) 选派一些有专业特长, 综合素质较高的馆员进行图书情报专业的中短期脱产进修、系统地学习图书情报理论, 提高收集和处理文献信息的能力;或者让他们在职参加图书情报专业的函授学习, 获得较系统的文献资源开发、信息服务方面的知识, 提高业务水平。

(3) 对学科馆员的培养, 首先应注重工作责任心的树立。其次, 要培养和选拔综合素质高的馆员担任学科馆员工作。

4.3 建立学科馆员考核评价制度

图书馆建立明确、科学、合理的学科馆员岗位职责, 并进行经常性的考核与评价, 考评制度尽量做到科学、全面、规范、公正。这是使学科馆员发挥应有作用的制度规范基础。考核内容可以包括参与课题研究情况, 培训、讲座、咨询等活动的数量, 网络导航与网页的建立与维护, 用户反馈的意见等等。考评后实施必要的奖惩制度, 业绩突出者给予物质与精神上的奖励, 不合格人员重新评聘。通过竞争和不断完善知识结构, 使学科馆员在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 作为一种以学科为对象的工作模式, 学科馆员制度对现代高校图书馆提出了新要求, 这一全新的服务模式还处在探索和尝试阶段。因此, 各高校图书馆在引入学科馆员制度的时候, 要结合本馆的实际情况, 切不可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 盲目地一哄而上。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与提高。我们深信, 随着学科馆员工作的不断开展和深入, 学科馆员制度将不断地得到完善。这项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必将提高高校图书馆在学科建设中信息资源的服务水平, 进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

摘要:学科馆员制度是适应高校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以及广大师生的学习需要和图书馆自身发展等诸多方面需求而建立的, 是高校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要举措, 本论述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从如何提高学科馆员素质、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方面加以探讨。并进一步阐明了这项管理制度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徐迈.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探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社科版) 2006 (4) :341—343.

[2]江梅, 徐庆宁.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措施[J].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5 (3) :49—51.

[3]夏建民关于高校图书馆建设学科馆员制度的思考[J].图书馆学刊, 2006 (4) :56—57.

[4]贾伟.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冷思考[J].图书情报知识, 2003 (5) .

[5]曾建平.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研究述略[J].图书馆学研究, 2004 (1) .

[6]吴湘萍.大学图书馆设立学科馆员制度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 2004 (1) :47—48.

上一篇:并行命令管理下一篇:宣传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