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和学科

2024-09-04

专业和学科(通用12篇)

专业和学科 篇1

摘要:该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量化研究法, 探讨如何强化高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培育与建设。研究认为, 在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方面, 一是要实现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与“211”“985”两大工程的有效捆绑并对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实行专项投入, 构建多元资金投入机制;二是要加强部委间协作, 形成良好的支持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政策体系;三是国家重点学科在研究方向上既要有继承, 也要不断创新;四是要充分利用国家和高校的人才政策, 强化学术队伍建设。在特色专业培育方面, 研究认为, 要提高认识, 加强内涵建设, 强化管理。

由武汉理工大学梁传杰主持的教育部重点课题“高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培育研究” (课题编号:DIA09250) , 日前通过了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结题鉴定。

一、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发展,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在高等教育部分明确提出了“促进高校办出特色”, 而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就在于高校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如何实现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 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 引导高校办出特色, 强化高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培育与建设, 成为当下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的重要问题。

(一) 研究内容

按照研究计划和研究内容, 课题组对高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培育从理论探讨、现状研究、个案研究、比较研究、绩效评价和对策研究等六部分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与探索。第一部分为理论探讨, 对高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与辨析, 对其培育内容和培育环境进行了分析, 并对高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的管理体制、管理模式、管理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第二部分为现状研究, 从历史的时间维度对我国优势学科培育的发展历史、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 对我国特色专业培育的发展历史、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为个案研究, 在调研的基础上, 分别选取了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这一优势学科和首都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为个案, 从两者的建设与发展过程, 总结其培育经验, 从微观层面对我国高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培育情况进行了描述, 得出了供其他高校参考与借鉴的相关启示。第四部分为比较研究, 高校优势学科培育主要以日本、韩国等与我国同处在亚洲且高等教育较为发达国家为比较对象, 通过对三国重点学科建设的历史与现状分析、政策分析, 得出了相应的启示与借鉴;高校特色专业培育选取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专业为对象, 通过对该世界一流特色专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分析, 总结了该校电子专业培育的成功经验, 提出了专业与经济协同发展形成模式。第五部分为绩效评价研究, 对绩效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 并以优势学科为代表, 对如何评价其建设绩效及评价标准进行了实证研究, 得出了相应的标准。第六部分为对策研究, 分别对我国高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培育提出了提升认识、加强内涵建设、强化三级管理和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等对策建议。

(二) 研究方法

该课题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量化研究法。

1. 文献研究法

采取文献法对我国现有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的发展情况, 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的数量、布局与结构进行宏观分析;通过对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有关研究成果和资料的搜索、归纳与梳理, 从整体上把握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理论研究的进展, 为该课题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 案例研究法

在调研的基础上, 选取了高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培育两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提出了相关的启示与借鉴。

3. 比较研究法

通过国际比较, 为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培育提供有借鉴意义的成功经验。

4. 调查研究法

通过对教育部、湖北省教育厅及许多高校的调研, 从宏观层面全面了解高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培育的整体情况, 从微观层面了解部分高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的具体情况, 为对策研究和理论研究提供相应的依据。

5. 量化研究法

主要是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 (DEA) 和矩阵图法相结合, 对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二、研究结论

课题组在理论研究上有所创新, 对学科建设的定位、属性和要素提出了创新性观点, 认为学科建设是不同主体共同构织的立体图像。在管理模式研究中提出了学科建设的规划建设、立项建设、学科特区等三种管理模式, 提出了专业建设的规划建设、战略管理和立项建设等三种管理模式。在管理机制研究中提出了学科建设管理机制由学科建设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组成, 提出了专业建设管理机制由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高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反应机制和高校内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机制组成。在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方法上进行了研究, 将DEA和矩阵图法相结合, 提出了学科建设绩效评价应注重结果绩效和过程绩效相结合的观点, 并应用于高校优势学科绩效评价, 得出了相应的评价标准。

我国高校优势学科在“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支持下, 经过20年的建设与发展, 基本构建了能够满足我国发展需要的国家重点学科体系;各国家重点学科经过建设, 教学、科研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学术水平、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承担国家重大任务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促进了高等学校学科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已成为我国高等学校重要的具有骨干和示范作用的教学、科研基地。但在建设与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存在国家重点学科在总体数量和结构布局上的问题, 国家重点学科是否需要设立一级学科的问题, 国家重点学科如何与“211工程”和“985工程”实现有效捆绑问题, 如何构建国家重点学科竞争机制问题, 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问题;国家重点学科与世界一流学科相比, 尚存在较大差距, 科技创新能力仍显不足,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我国特色专业培育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尚处于内涵建设初期, 从建设层面来看, 存在着高校注重专业数量发展、特色专业建设意识不强, 高校办学自主权不够、创办特色专业困难, 高校重专业设置、轻课程建设等问题;从管理层面来看, 我国特色专业培育存在管理体制、专业目录设置、建设经费、过程管理、结构优化等问题。该研究以首都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为个案, 从特色专业选取、特色专业定位、重点学科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和研究基地建设等方面得出了相应的启示。该研究还以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专业进行比较研究, 提出了专业与经济协同发展形成模式。

三、对策

(一) 对高校优势学科培育的建议

第一, 强化对高校优势学科的内涵建设。实现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与“211工程”“985工程”两大工程的有效捆绑并对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实行专项投入, 构建多元资金投入机制;加强部委间的协作, 形成良好的支持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政策体系;国家重点学科在研究方向的建设上, 既要有继承, 也要不断创新;充分利用国家和高校的人才政策, 强化学术队伍建设。

第二, 强化高校优势学科管理。完善建设与管理机制, 加强国家重点学科系统建设;加强对国家重点学科的管理, 保证建设成效;实行学科交叉, 开展学科群建设, 国家重点学科引领相关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第三, 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学科的引领、示范作用。创新学科方向, 拓展研究领域, 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利用国家重点学科的影响, 广纳英才, 为本学科和相关学科提供优秀人才;完善管理机制, 营造良好氛围。

(二) 对高校特色专业培育的建议

1. 加强高校特色专业的内涵建设

一是要把握国家、地方或行业发展需要, 明确各高校自身特色专业。各高校在确立自身特色专业的过程中, 主要应把握这几个因素:专业的基础与条件;高校的办学条件与办学环境;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变化。

二是全面分析内外部环境影响因素, 把握特色专业准确定位。特色专业的准确定位, 需要做好两个工作。一个是对外部环境的分析, 影响高校特色专业培育的外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科技因素、教育系统内其它竞争者等。另一个是对内部条件的分析, 影响特色专业培育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高校的办学历史、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校内其它专业、社会声誉及高校所在的地理位置等。要明确特色专业的定位, 除开展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之外, 还要对专业方向进行细分, 即明确现有的专业名称下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方向。

三是加强重点学科建设, 构建特色专业良好平台。学科建设水平直接反映高校办学实力和水平, 是反映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是提升专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根基。学科作为培养更高层次人才的载体, 具有更为宽泛的建设内涵, 包括了研究方向凝炼、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学术交流等, 成了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和环境条件。依托国家级或省部级重点学科的专业, 凭借重点学科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相关专业的建设起点高, 容易得到同行和社会的认同。同时, 学科建设成果和优势转移为建设国内有影响力的特色专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强重点学科建设, 关键在于加强重点学科的内涵建设, 即从学科建设的内生性要素 (包括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学术队伍和构筑学科平台) 和外显性要素 (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 入手, 通过国家重点建设工程 (如“985工程”“211工程”、新启动的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以及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及高校开展的重点学科建设) 进行系统建设。

四是建设高水平师资, 保障特色专业持续发展。从内生性要素来看, 研究方向的确定源于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中各教师和科研人员自身的研究方向成为学科研究的主导力量, 研究方向的形成是师资队伍中各成员研究方向的凝练;科研基地服务于师资队伍建设, 是根据师资队伍各成员在科研和教学过程中的需要而形成。在外显性要素中,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服务社会是学科的功能显现, 这些功能的外显均源自于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和水平, 这些功能的发挥及发挥程度主要取决于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及其发挥程度。因此, 从学科内部来看, 要实现学科内涵的发展, 关键在于如何发挥师资队伍这一核心要素的作用。对于特色专业培育与建设而言, 也是如此。只有具备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特色专业培育与建设才具有坚实的基础和生命力。

五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提升特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体来说, 就是要教学与科学研究结合, 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推进专业调整与课程体系改革;倡导大学生参与科研,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改革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六是加强实践教学和研究基地建设, 支撑特色专业条件建设。对于如何加强实践教学和研究基地建设以支撑特色专业条件建设, 课题组在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出四种建设模式。第一种是地方政府主导模式。如以湖北省为例, 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 以地方政府为主导, 地、市、州政府部门充分发挥统筹与协调职能, 广泛了解本地区大型企业单位、高新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对科技攻关的需求, 将有关科技攻关信息进行汇总并以一定形式发布, 吸引省内外本科生积极申请承担或参与相关课题的研究, 促使本科生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同时为提升本科生创新能力和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提供条件和保障。此种模式下, 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其统筹、协调和服务职能, 发挥其引导和桥梁纽带作用。第二种是高校与行业对接模式。结合高校的办学历史和行业背景, 进一步强化与原有相关行业的协作, 依托高校学科特色与学科优势, 根据某一行业或大型企业对科技攻关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 达到合作共建协议, 与相关行业共建本科生实践和研究基地。第三种是高校内部资源整合模式。部分行业特色比较明显的高校可以充分整合现有高校内部相关科研资源, 结合行业科技攻关的需要, 形成比较系统的、能够为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良好科研工作条件的本科生教育创新基地。第四种是高校之间协作模式。结合湖北省重点发展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 各有关高校依托自身现有相关学科优势和学科特色, 加强高校间在某一领域的协作, 实行有效捆绑, 与相关产业共同签订协议, 共同服务于某一产业的发展, 为其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服务, 同时要求该产业的相关企业为湖北省相关专业本科生培养提供开展创新研究的科研条件。

2. 强化对高校特色专业的管理

一是完善现有特色专业管理体制。要实现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教育部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高校和不同特色专业的情况, 实行教育部直属管理、其它部委管理、地方教育部门管理三种方案。即对于特色专业的管理, 保持现有高校的管理体制, 各高校主管部门对所属高校的特色专业进行管理。教育部除对特色专业进行宏观管理外, 主要对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特色专业进行管理与监控;其它部委所属高校下所设的特色专业, 由该所属部委进行管理;地方高校特色专业由地方教育部门管理。

二是改革对本科专业目录的管理。要统筹兼顾好五个关系:学科专业与职业的关系;专业口径宽与窄的关系;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关系;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和前瞻性的关系;专业目录规范性和开放性的关系。

三是构建特色专业建设保障体系。教育部要加大对特色专业建设的投入, 保证国家专项经费在现有基础上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地方政府也要有相应的配套资金投入。高校是特色专业的建设主体, 要切实保证特色专业建设的投入, 并有相应增长。同时, 要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 积极争取社会对特色专业建设的投入。

四是完善特色专业建设的管理机制。首先, 规范对高校特色专业申请立项的管理。高校在申报特色专业时要提出具体、完善、科学的建设方案, 包括现有基础、建设目标、建设内容、进度安排、学校的支持和保障和预期成果等。高校在特色专业建设中要认真贯彻、实施建设方案, 合理安排进度, 保证建设方向正确, 取得的成果不走样。其次, 强化对高校特色专业的评审管理。高校特色专业评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审和考核制度, 对现有高校特色专业进行周期性的评估和审查, 实行高校特色专业的优胜劣汰。最后, 加强对特色专业建设的过程管理。在改革现有管理体制的基础上, 各高校主管部门要发挥自身的监控职能, 强化对所属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过程管理, 要实行定期的检查与考核制度, 结合各高校特色专业制订的建设方案, 检查不同阶段的建设情况与完成情况, 总结经验, 及时发现问题, 保证特色专业建设有序、稳步推进。

五是优化特色专业布局。在以后的高校特色专业评选与调整中, 在注重办学优势、强化办学特色、择优选取的基础上, 适当照顾高等教育欠发达的地区, 在少数高等教育落后的省市适当增设特色专业点, 促进高校特色专业均衡分布。由于政治、经济、社会和历史等多方面的因素, 我国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和陕西等地高等教育相对发达, 新疆、西藏、海南、青海和宁夏等地比较落后。高校特色专业点在高等教育发达地区分布比例远远超过落后地区, 长此以往, 不利于高等教育在地区间的和谐发展。国家可以在上述高等教育较落后的省区择优评出少量特色专业点进行扶持、培育, 促进其吸引人才, 多出成果, 带动高校发展, 使高校利用人才和科研优势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实现各省域、地域间的经济、文化和科技和谐发展。

专业和学科 篇2

中国学科专业分类介绍和学术论文分类介绍

【科学教育类】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教学与管理、创新教育、新课程教学。

【计算机应用】 软件工程、硬件、网络、数据库、程序设计、数字水印、计算机系统结构、多媒体论文。

【工程技术类】 园林工程、建筑工程、岩土工程、装饰工程、管理工程、地质勘查、热能与动力工程。

【经济管理类】 贸易经济、货币银行学、经营管理、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证券投资、投资项目评估。

【会计审计类】 企业财务管理、税务管理、会计监督、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实务、会计电算化。

【道路桥梁类】 厂矿道路设计、铁路工程结构、固化类路面、桥梁设计、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工程。

【环境与资源】 地球资源、环境保护、水利水电论文、大气污染、空气质量、沙漠绿化、水资源污染。

【科学文化类】 历史论文、音乐论文、美术论文、政治论文、语言研究论文、文化研究、文学评论。

【自然科学类】 语文论文、数学论文、物理论文、化学论文、英语论文、体育论文、信息技术论文。

【社会科学类】 哲学研究、法制论坛、政治学论文、社会发展研究、档案学论文、社会工作论文。

【市场与产业】 房地产经营、市场估价、物业管理、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

【公路物流类】 公路交通、公路管理、公路指挥、公路路面维护、物流系统网络规划与设计,在线配送。

【电子商务类】 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企业资源计划、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网络营销管理、电子商务安全。

【医药技术类】 临床医学、护理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护管理、药品管理、药品检测、卫生保健。

【生物科技类】 遗传学、基因工程、分子细胞、转基因研究、酶工程、食品生化、微生物、生化分析。

【化学化工类】 石油化工、精细化工、高分子合成、塑料改性及加工、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学制剂。

【电子电力类】 模拟电子、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运行检修、送电变电系统、电力施工、电气传动。

【机电机械类】 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机械自动化、测控技术、仪器仪表、信号测试、智能机械。

学科专业职业辨析 篇3

一.何谓学科?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1.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2.学校教学的科目。”《辞海》解释为:“1.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专业分支,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生物学,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史学、教育学等。2.‘教学科目’的简称,亦即‘科目’,学校教学的基本单位。”由此,学科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学问的学术分类,是与知识相联系的一个学术概念,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两大知识系统内知识子系统的集合概念;  二是指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

学科纵向分类的最高级为“学科门类”,次级为“一级学科”,再次级为“二级学科”。1997 年 6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并对学科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进行了认定。该目录将我国目前普通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学科划分为 12 个学科门类, 88 个一级学科, 381 个二级学科。 12 个学科门类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和管理学,每大门类下设若干一级学科,如理学门类下设数学、物理、化学等12个一级学科; 一级学科再下设若干二级学科,如数学下设基础数学、计算数学等5个二级学科。

在高校,二级学科是一个基本的学术单元,也是最基层的学术组织。我国高等学校学位点(硕士)的申报一般依托二级学科来进行,重点学科基本属于二级学科范畴,一般意义上的博硕士点数指的就是可以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二级学科的数目。所谓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即是指在这个一级学科下的所有二级学科都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也就意味着,一个学生只要选择了这个学科中的任何一个专业,进了校门就可以从本科一直念到博士。这能反映出一个大学或科研院所在这个学科的实力和水平。

二、何谓专业?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1.高等学校的一个系里或中等专业学校里,根据科学分工或生产部门的分工把学业分成的门类。2.产业部门中根据产品生产的不同过程而分成的各业务部分。3.专门从事某种工作或职业的。”《辞海》解释为:“在教育上,指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的需要设立的学业门类。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由此,专业是指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需要分门别类进行高深专门知识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一般是指高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

专业的内涵比较广泛。从广义上看,专业就是职业,指某种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的一些特定的劳动特点。狭义的专业,主要指某些特定的,必须经过专门教育和训练,有较高专门知识和能力才能胜任的社会职业。一般来讲,这些职业都属于比较高级、复杂、专门化程度较高的脑力劳动,主要体现在政治、管理、科学研究、工程技术、教育和医疗卫生等方面。特指的专业,即高等学校中的专业,它是依据社会的专业化分工和明确的培养目标,设置于高等学校(及其相应的教育机构)的教育基本单位或教育基本组织形式。也有学者认为,“专业”就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学完所包含的全部课程,就可以形成一定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获得该专业的毕业证书。

专业是高校教学的基本单元,也是高校与社会接轨的接口。从大学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能而设置的;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满足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必须接受的训练需要而设置的。高校的专业是社会分工、学科知识和教育结构三位一体的组织形态,其中,社会分工是专业存在的基础,学科知识是专业的内核,教育结构是专业的表现形式。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

三、何谓职业?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1.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2.专业的、非业余的。”《辞海》中没有‘职业’一词的解释,谨参考‘职业教育’的解释:“给予学生或在职人员从事某种生产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由此,职业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以获得物质报酬作为自己主要生活来源并能满足自己精神需求的、在社会分工中具有专门技能的工作。

职业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社会分工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人们总是要根据社会分工,从事这样或那样的工作。由此,就出现了以分工为显著特征的多种职业。在现代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下,职业发展的方向、规模和形式日益多样化、复杂化,职业之间纵向和横向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一方面,职业的分工越来越细,形成了一大批专业性极强的新职业;另一方面,各种学科、技术、工程又互相交叉渗透,产生了一系列综合性很强的新职业。经过无数次分化和组织,社会职业的种类和形式越来越多,到今天已经出现了成百上千种不同的职业,早已不止常言所说的“三百六十行”。高度的职业分化不仅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而且成为社会事业进步的显著标志。

职业的本质是社会职能专业化和人的角色社会化的统一。职业有着三种社会性质和地位:一是每种职业都意味着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二是每种职业都意味着享有一定的社会权利;三是每种职业都体现和处理着一定的利益关系。

四、学科、专业、职业之间的关系

1.学科与专业

学科、专业之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学科是科学知识体系的分类,不同的学科就是不同的科学知识体系;专业是在一定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构成的,离开了学科知识体系,专业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合理性依据。此外,学科与专业之间还相互交叉,一个学科,可以组成若干专业,不同学科之间也可以组成跨学科专业;一个专业,可能要求各学科的综合,一个学科可在不同的专业领域中应用。例如,化学学科与化学专业,两者是一种交叉关系,要从事化学专业工作必须掌握大量的化学学科的理论,但同时还要掌握其他学科的理论,:如工程学科、计算机、外语、管理学等;化学学科又可以分出很多分支,如: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等,而这些学科分支知识并不是每个化学专业都必须具备的,所以说化学专业是由适用于这一专业需要的若干学科中的部分内容构成,而不是若干学科中的全部内容构成。

学科、专业又是不同范畴的概念。从结构上看,学科的构成要素是知识单元,知识单元的系统化构成了严密的逻辑化的知识体系,即成为学科。专业的构成要素是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专业中的人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从形成过程来看,学科设置体现了知识本身的逻辑和知识生产的规律,遵循的是学术生产本身的逻辑,学科的发展是学术发展到一定水平,学科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而专业主要遵循市场逻辑,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专门人才的需求来设置,更多地考虑的是市场中的职业需求,体现高等教育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从追求目标来看,学科发展的目标是知识的发现和创新,学科的基本特征是学术性,以本学科研究的、知识形态的成果(科研成果)服务于社会;专业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

学科与专业并存是高校的一种特有现象,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科与研究生阶段相对应,而专业则与本科阶段相对应。在二级学科中,研究生教育设置学科,本科教育设置专业;研究生教育以学科教育作为教学单位,本科教育以学科与职业教育作为教学单位;研究生教育重视科学研究,本科生教育则注重职业教育。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的基地,专业的发展离不开学科水平的提高,一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取决于其学科、专业水平,因此要充分考虑学科与专业之间的关系,统筹兼顾,整体推进。

2.学科、专业与职业

学科是学问中的知识分类,专业是教育中的学业门类,职业是社会中的工作门类。学科、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学科、专业设置要适应市场中用人单位对各种层次和类型的人才需求方面。市场中的人才主要以职业和岗位为分类标准,而学校中的人才则主要以学科和专业为分类标准。因此,学科和专业设置不仅要有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还要考虑职业群的要求,要受社会需求发展变化的制约。

在学科、专业与职业的关系方面,一般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需求类型之间无法建立稳定长久的对应关系,学科、专业设置永远也不可能满足不断变动的市场需求,所以,高等学校只能以不变应万变。按照这种观点,高等学校在学科和专业设置上,只能是拓宽基础,从课程的角度尽量弥合学科、专业与市场中职业和人才之间的缝隙。近几年,很多高校都在实行按大类招生,进行宽口径、厚基础培养等,如北京化工大学工商管理类按大类招生,在大学二年级时再根据学生个人的志愿分为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和财务管理四个本科专业。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高等学校应当实行“以销定产”的方式进行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市场和社会上需要什么样的职业的人才,学校就开设与此相应的专业和课程来满足市场和社会的需求。这是一种近乎理想化的状态,对于一些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和专业,可以考虑市场需求,尽快增补新的专业、实现转型,如近年来的新增专业:物流,电子商务等;而有些为基础研究服务的、带有公共产品属性的学科和专业,则不能简单地听任市场的摆布,这些学科和专业的设置不能完全按照“以销定产”的思路进行设计。另外,高等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人才培养的长期性,高校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周期,所以学科和专业必然与即时的市场和职业需求存在着一定的时滞,只能与未来的市场和职业需求相对应。因此,高等学校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学校的特色,制定较长期的学科建设规划和专业建设规划。

在学科、专业与职业的关系方面,专业与职业的关系更加密切。专业针对学习而言,专业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研究和应用某一学科知识的方法;职业针对工作而言,职业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掌握某一种谋生手段。有人认为专业是职业的起点,也就是说,现在学什么专业,将来就从事什么职业,甚至作为终身职业;也有人认为专业只是为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拓展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无论如何,专业学习都是职业的基础,是为职业服务的;任何职业都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好专业是顺利就业的必备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专业和学科 篇4

中专, 是中等专业学校的简称。就目前而言, 中专有公办和民办的区分, 一般包括普通中专, 职业中专, 成人中专。中专学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的学生的选择, 在级别上相当于普通高中。但是, 它与普通高中又有很明显的区别:普通高中一般是侧重于基础知识的传授, 而且, 很大程度上, 普通高中的学生是在为升入大学做准备;而中专更加注重的是专业技能的培训, 主要是为一部分学生能学到一部分的知识, 掌握技能, 用于从事职业所设立。

二、中专和职高和技校的区别

中专、职高和技校都属于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范畴。只是管理部门不同, 中专、职高统一属于教育部主管, 而技校属于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管。

下面从五个方面对这三个概念进行区分:

(一) 办学方式

中专以行业办学为主, 职高由当地教育部门主办;技校主要由国有大中型企业办学为主, 包括一些行业主管部门办学。

(二) 培养目标

如今中专、职高和技校都是在为各行各业培养专业的工作人员, 并且, 在身份上, 他们并没有严格的区别。因而, 在培养目标方面, 他们是相对同一的一个概念。

(三) 专业设立

中专, 职高和技校对于目前而言, 在专业的设立上并没有严格的区分, 主要都是包括旅游餐饮业, 机械加工, 计算机专业类, 幼儿教育, 电子加工等等。

(四) 招工形式

近几年来, 中专, 职高和技校都放宽了招生的限制, 不再设定严格地分数线, 而且, 其针对的学生层面都是初中的毕业生, 基本上在招工方面的形式是一致的。

(五) 毕业发证

中专、职高毕业颁发教育部门印制的中等专业学校毕业证书, 如果通过劳动部门的职业资格鉴定考试, 可以获得初级或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技校毕业颁发劳动部门印制的技校毕业证书和初级或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三、中专学校财经专业的特点和培养要求

财经专业, 作为当今相对热门的专业, 应该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对于中专学校培养的财经专业的学生, 他们应该具有一定的财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并且能够熟悉常用的财经办公软件, 具有一定的记账查账的能力和经济管理的能力, 这个专业的学生可以从事财会、经济以及管理类的工作, 就业应当是相当可观的。

但是, 事实并非如此。很多财经专业的学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自身在校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 缺乏实践经验, 专业技能掌握的又不够扎实, 难以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企业要人的标准一步步提高, 在这个人才聚集的社会, 中专生很容易被学历高的其他学生淘汰掉, 财经专业作为热门的专业, 填报的人数越来越多, 而社会真正需要量是有限的, 必定导致其中的一部分去做其他如销售等等与专业并不对口的工作, 就业的不理想也能理解。

四、中专学校需采取的教育措施

那么, 在这样的现实下, 如何能够使中专学校的财经专业的学生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 能够真正学以致用呢?

(一) 对学生教育不仅仅是注重知识的教育, 还要注意学生的职业适应性

如今, 财经专业的职业范围在不断地扩大中, 不再是仅仅局限于财务会计、金融等等经济类的领域, 在人力资源、行政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等管理层面的行业也有涉及。加之网络越来越普及, 电子商务、网络会计也是占有一席之地的。

对于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 行业的类别在不断的细化, 并且, 各行各业均是交叉感染, 那么, 在未来的几年中, 财经专业的涉及面会不断扩大。这个, 就要求对学生的培养教育要更加的系统化, 不仅仅只是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 对于学生将来的就业, 学校也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 使学生更能适应社会对于学生的需求。

(二) 不断扩大的职业内容要求职业教育重视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拓展性教育

当今社会,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财经类的工作内容日趋复杂, 财经的职业内容不断得到扩大, 财经方面的工作人员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 增加的职业内容也给他们对经济信息的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很多财经工作人员在遇到问题的时候, 习惯性地从以往的惯例中去寻求解答, 但是, 面临的日趋复杂的工作内容, 以往的案例已经远远不够解决当前出现的问题。那么, 这个就需要职业教育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拓展性的教育。对学生的职业进行拓展性教育, 不仅仅使学生具有本专业的职业技能, 同时, 他们能够有效掌握对其他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才能真正使他们在一个陌生的工作环境运用职业能力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

(三) 中专学校财经专业的教学应当面向实训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用人单位的选人标准不再仅仅是一纸文凭, 而他们更加看重的, 是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 动手能力。我国过去的教育, 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理论上, 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使很多学生变成“高分低能儿”, 导致社会实际的人才需求不足, 很多单位不愿意接受这样的“高分低能儿”, 导致社会中即使是名校毕业的学生, 也有很多没有找到工作。

那么, 在这样严峻的社会现实下, 我们应该如何改善这样严峻的现实呢?

一句话:中专学校的财经专业教学应当面向实训化。

随着我国改革的日益深化和开放的不断扩大, 社会急需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样的人才, 必须要从加强学校的教育做起。这就需要学校把学习的重心放在学生的实践上。那么, 学校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增设实践的项目, 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去学习, 去进行课外的实践。对于参与实践的学生, 学校可以设置各种奖项对他们予以鼓励, 来增加他们对于实践的兴趣。在这个过程, 需要着重培养的, 就是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改变他们的只追求高分的观念, 使提高实践能力深入人心, 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社会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 使他们毕业后能很快适应社会, 能够有效完成社会给予他们的任务。

五、结语

通过以上的阐述, 通过对中专学校的概念以及中专学校的财经专业的特点进行分析, 提出了财经专业的学生应当如何进行培养的要求。这样方案的提出, 自我觉得是相当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学生的数量太多, 对于学历并不是很高的学生, 那么, 有效的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能够使他们更快的融入社会, 而不至于被社会所淘汰。希望读者阅读本文后, 能从中受到启迪, 知道如何去加强自身的学习, 使自己能成为一个强人, 快速融入现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

参考文献

[1]竟玉梅, 职业学校财经专业技能实训指导研究, 2007年04期

[2]马美娟, 谈谈财经类中专学校图书管理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1990.10

[3]吴蔚.教育部2007年首场新闻发布会综述[J].教育与职业.2007 (07)

专业和学科 篇5

(刘晓(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于2003-4-28 17:34:42发布)

内容提要: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涌现很多社会问题,社会工作的发展被提到了更突出的位置,本文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来论述中国社会工作在社会工作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中的任务。

关键词:社会工作 学科建设 社会工作教育

近20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正处于转型时期。

转型社会是社会的重要、关键要素发生变化的社会,例如生产关系、政治关系、产业结构、阶层结构、价值观念等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这将导致社会的一些重要关系的重组,其中必然包含着不协调、矛盾与冲突。当我们选择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之后,我们也就不得不打开国门,当打开国门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时,我们又发现我国不得不进入早已形成的世界经济体系。而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生产关系、分配模式、价值观念、社会思想则蜂拥而至,突如其来的诸多外部要素进入我国的经济和政治领域,引起了经济、政治和价值观念领域的全面冲突。更让我们惊讶的是全球化浪潮,它不由分说地将刚刚走上市场经济之路、不发达、问题丛生的中国拉入其中,让中国也去分担世界经济发展所造成的不协调后果,这无疑增加了我国处理问题的难度。另外,五花八门的文化价值随着个人至上、消费主义思潮也大举进入,并对传统的价值体系发起了很有韧力的挑战。我国的社会变迁如老龄化、城市化、工业化、个人价值的突显等都与原来的社会结构和制度结构不相协调。体制转轨和经济发展引起了诸多社会问题,如下岗职工问题、贫富分化问题、养老保险问题、产业结构调整所造成的震荡、地区之间的差距,城市重建带来的问题:还有一些社会问题与我国的社会过程相伴随,如老龄化问题、看病难问题、残疾人问题、青少年问题、独生子女问题、心理焦虑问题等。

上述社会问题在一段时间里会长期存在,如何处理好上述社会问题,是影响我国继续稳定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要素。社会工作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现代手段。社会工作在解决社会问题,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会工作”是专门以“助人”为职业的工作,而社会工作者是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民排忧解难,是一种崇高的、利他主义的职业。但是在北京召开的“社会工作学”座谈会上,专家学者们认为:“社会工作”的概念目前在社会上还不是广为人知。目前我国的社会工作还很不成气候。社会工作者还没有列入拿执照的专业人士行列。如何适应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使其能够在社会转型时期发挥应有的作用,就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下面将从理论和实际操作两个方面来论述中国社会工作的建设任务。

社会工作学是一门正在建立的新学科。为使这项社会事业的开展,管理卓有成效,必须使其上升为理论上的认识,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轨道。从本学科的理论发展看,工业发达国家在20世纪30、40年代就已捷足先登,试图从理论上解决由于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而造成的贫困和失业及其所带来的社会救济问题。而在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这就需要理论工作者们研究新概念、新理论,编写新讲义,新教材,建立起新的学科和理论体系。建立新的社会工作学学科体系,现已提到议事日程上。(一)就社会工作学的基本理论而言,这一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应该包括:社区、社区管理、社区功能、社区意识、社区协调等含社会的、心理的和地理的三大层面的理论内容,体现出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社会公平、社会控制、社会保险、社会空间等一个“大社会”中的群体参与资源、分配和服务效益方面的一系列理论范畴,也包括社会工作的直接对象的一些更具体的理论范畴,如慈善事业、医疗保险、社会义工、安老形式和失业救济等。(二)就社会工作学的原理内容考虑,应该是:数理经济理论;服务价值理论;以人口为社区主体的人口理论;以解决社区问题和缓解社会矛盾为宗旨的社会学理论;以稳定社会秋序为主要控制手段的法制理论;以最终满足全体人民需要为标志的经济学原理等等。这些理论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共同揭示了社会工作学的规律性问题。(三)就社会工作学学科建设的方法论而言,社会工作学的学科建设有赖于以下几个主要方法的运用:(1)社会管理方法。社会管理方法在现代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中,集中表现为系统的方法,即系统分析方法和系统整体方法。(2)社会心理方法。社会心理方法是现代方法论中更高层次的分析方法,在社会工作学的学科建设中,它是协调社会发展,解决个人及解决群体冲突,平衡社会成员心态的理性的、效用性很强的方法。(3)社会制衡方法。社会工作学研究社区管理和社会服务规律,必须把“制衡”方法贯彻学科建设的始终。如研究解决社区中不同群体的利益,解决老、幼、残、鳏寡孤独无劳动能力的无偿救济和面向全社会成员的有偿服务时,必须依据制度和政策。

以上论述了社会工作理论建设方面的任务,接下来将论述社会工作实际操作中的任务。

第一,大力发展社会工作教育。首先,看看西方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历史。我们预测将来,往往要从历史去看,吸收教训与经验,以此来引导未来之路的走向。美国社工教育从19世纪末已开始发展,那时大概是1890年左右。其受到三个重要发展潮流的影响而形成最初的社会工作教育。当时的社会科学成为一个学科,在大学里开始有此学科的教育,这促使对社会问题的研究越来越严谨,引发更多对社会的研究。另外他们对应用科学的研究也开始了一点兴趣。第二因素是美国当时成立了国家慈善总会,他们的慈善总会在当时团结了大部分志愿机构的工作。他们发现机构人员往往未受培训,他们工作效能不高,于是开始重视培训,希望有一些培训给予工作人员。第三是当时许多私立女子大学在美国成立。由于有了女子大学,当她们毕业后,就不甘于留在家庭里做主妇,更希望到外面就业,而她们就业的一个最好出路就是在慈善业方面的工作。这几个因素综合起来影响了美国社工教育的发展道路。当时第一代社会工作的学校并非是一些大院校,而是从培训班开始的。在发展过程中,人们日益发现培训是十分需要的。他们就要求一些大学开办社会工作有系统的培训课程。当时在大学里面的培训是从研究生的层次开始的。在19他们已有17所高校开设了社会工作课程,并成立了全国社会工作培训教育协会。到了30年代至50年代,发展很快,学校增加了很多。30年代的经济危机导致了衰退,反倒给社工教育发展提供了契机,危机下失业问题、贫穷问题、家庭问题等均产生了,人们认为社会工作服务要增加很多――应付问题尤其是失业方面的社会工作服务已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另外也觉得要这么大量的工作人员去做这些工作,他们也要增加许多课程。另外一个影响,以前比较注重个人性的个案工作,但由于经济衰退使人们认识到引发问题的往往不是单层面,并不是因个人原因而产生的,是由社会影响的,所以他们也开始注重社区类的较宏观层面的教育目标。30一50年代,他们有一个大的争辩,社会工作的培训是应该放在研究生层次还是处于本科生层次上。原先他们是从研究生教育着手的,后来他们发现社会急迫需要大量新人才,但研究生的培育是不够的,而且比较缓慢,于

是开展了许多本科生培训。到了50年代他们以承认本科生层次的教育解决了这个辩论,到了1952年他们成立了社会工作教育的议会,想通过议会方式正式规定一些评审的规则,其将统筹整个美国的社工教育的课程水平。到了70年代,教育层次不断增加。其实每一个国家的发展历史,与我们都是差不多的,开始时没什么专业人员,没有什么知识基础和经验,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走过来的,看到别人的历史,我们或许有一丝安慰:我们并不是孤单的,别人也是这样走过来的。

中国的社会工作教育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社会工作教育年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社会工作专业从80年代后期恢复发展以来,已有上万的毕业生。社会工作教育的首要责任是培养合格的社会工作者,走向专业岗位,为社会服务。有人曾对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表示担忧,但社会需求是有的,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社会进步,社会对社会工作者的需要会更加强烈。要培养合格的社会工作者就必须对学生进行科学的、高水平的专业教育和培养。这里包括进行规范的专业教育、努力使学校教育与我国的实际需要想结合,包括学生的社会工作专业精神的养成。社会工作既是专业教育,又是素质教育。专业教育要求严格按照专业课程体系去组织教学,素质教育则要求教会学生学习、处理问题和创新,要教给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社工教育还必须与实际紧密结合,给受训者提供一个好的训练和实践的环境,其中包括给大学毕业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实习环境和提供良好的实习条件。

第二,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建设。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福利服务、健康服务、社区建设、社团管理、家庭婚姻、住房改革、教育改革等等方面出台了不少社会政策,但是政策的效果在很多方面却往往不尽人意。在整个政策过程中,除了制度设计上有缺陷以外,制度实施中更屡屡出现问题。这是因为在中国政府的`社会政策过程中,从政府行政到公众行动之间,缺少了一个专业化、职业化的贯彻和落实社会政策的传承机制。就中国现状看,目前社会政策的贯彻和落实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行政体系――劳动、民政、卫生、城建、教育等政府部门和“准”行政体系――工会、青年团、妇联等群众团体来具体运作。正因为在政策过程中,政府与民众之间缺少一个相对独立的职业化的“中间层”,本来这个中间层是可以把政府的行政指令通过专业化的手法和技巧转变为公众的行动的,而现在的工作体系依靠的仅仅是这些行政和“准行政”部门的行政命令,明显地与公众行动脱节,也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发展趋势和进程不相适应。同时,在国内社会政策的研究方面,大多数的研究比较关注的是政策法规层面和行政组织层面的问题,对如何通过一套专业化的职业服务系统来提高社会政策实施的质量,这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因此,在研究社会政策的同时,结合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发展的国际经验,探讨中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发展,应该说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发展了,中国的社会政策的贯彻落实才能有有效的传承机制,才能在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加强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和行业化建设。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专业标准,规范社会工作。开展资格认证工作,推动社会工作队伍的职业化。对社会工作者,特别是社区基层的社会工作者进行必要的专业化培训,使其适应社会工作发展的新要求,特别要发挥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作用。社会工作的发展还要加强同港澳台地区和世界各国社会工作者和组织的交流。社会工作作为一项国际性的工作,在各国、各地区都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加强合作与交流,可以把好的经验吸收进来,促进我国社会工作水准的提高。中国社会工作在新形势下肩负着历史的责任,面临着众多的机遇和挑战,必将在各界的努力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我国的改革开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粗浅的谈了中国社会工作建设的任务,中国社工专业任重而道远,社工专业的发展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和支持,社工建设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参考文献: 1.王思斌主编 《社会工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孙立亚主编 《社会工作导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

教师学科专业发展的层次等 篇6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启亮在《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第15~16期合刊上撰文指出,教师学科专业发展可分为掌握学科知识的层次、探究学科智慧的层次、体悟学科创新的层次,三个层次是依次提高的。这样的层次划分,认为低学历、低职称未必就是学科专业发展的低层次,反之亦然。

掌握学科知识的层次。这是教师学科专业发展的基础层次。能够熟练地掌握、正确地传授、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会确定性的、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范围规定的学科知识,是教师之为教师的本分,也是教师学科专业发展的基础层次。基础层次是必须的,同时也是有待发展的。局限于基础层次,有可能造成教、学、教学过程及效果的简单化,导致课业负担沉重、素质教育肤浅等弊端。

探究学科智慧的层次。这是教师学科专业发展的提高层次。教师探究学科智慧,要以知识为基础,但知识不等于智慧。教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从掌握知识向探究智慧发展、如何在有限的知识过程中探究无限的智慧。这种发展的关键,是从“教什么”的角度来改变教、学、教学过程及效果。

体悟学科创新的层次。这是教师学科专业发展的更高层次。教师体悟学科创新,要以掌握学科知识、探究学科智慧为基础。如果基础单薄却空谈创新,无疑是无源之水。

国际社会促进教育公平的

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在《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第3期撰文认为,国际社会积极推进教育公平,积累了宝贵的经验:(1)借助立法与执法手段推进教育公平。(2)完善公共教育资源的公正分配与高效管理机制。(3)从“缩差”入手,关注弱势群体和农村教育。(4)重视特殊需求群众教育,兼顾公平与效率。(5)提高教师队伍的执教专业能力。

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议:(1)确立以教育公平为教育持续发展的政策价值取向。(2)充分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提高经费利用效率。特别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和社会处境相对困难的人口体现社会公平的资助支持。(3)深入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构建合理有效的学业评价体系。提倡有质量的教育公平要追求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4)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水平,均衡配置师资资源。(5)有计划地发展超常教育,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有效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责任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刘万海、大连交通大学土木与安全工程学院研究实习员李倩在《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第15~16期合刊上撰文指出,当前,在“有效教学”中,教师至少有三种教学责任亟待加强。首先,教师有责任做真正的“儿童研究者”,尤其应在引发学习动机,唤醒并尊重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欲望等方面加强研究。需要教师有足够的宽容、耐心、公平、自信的心态。其次,教师有责任创造一种自由的教学文化,引导学生自由地开展探究。关键是教师要相信和尊重学生,同时做一个真诚和负责的人。再次,教师应该秉承全纳的教学观,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负责。需要教师转变现有的非科学的学生观和教学价值观,并探索与之相应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注重对学生独特性和历时性体验的考察。

在“有效教学”中追求教师教学责任的总体实现,至少要处理好两对矛盾关系:一是发展与权利的关系,即学生的成长发展一定要置于他们自主意愿的权利基础上,倡导真正主体性的教育发展;二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教学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必须兼顾公平,赋予每一位学生同等的发展机会,以激发各自最大的发展潜能。在此基础上,还应做以下努力:重建教师的教学责任观;提升教师的教学责任能力;积极改革教师绩效评价,优化教师权责统一的外部环境。

学科德育的实现途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叶飞在《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第8期上撰文指出,学科德育指将道德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中,从而实现各科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相融合的一种德育形式,其开展并非轻而易举,要考虑到各个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特殊性。

首先,从教学目标的角度来看,各科教学应当把握好“教学的教育性”特征。各科教学不能只关注本学科的知识传授,还需要关注品德教育,以品德教育为一个基本的导向。

其次,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看,各科教学应当重视挖掘本学科中的价值因素,实现知识教学与品德教育的有机融合。各科教师并不是要把学科教学中与道德教育有关的内容单独挖掘出来,进行系统的道德教育,而是把学科知识中与道德相关的因素通过间接的、隐性的方式传达给学生。

再次,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来看,要遵循欣赏性原则和生活性原则。即要让美的法则成为德育活动的一个准则;德育活动要尽量避免知识化、概念化的做法,坚持德育的生活取向,在具体的教学活动、生活情境、突发事件中展开德育。

最后,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应提高各学科教师的德育自觉性。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适当的奖励与惩罚,公开的表扬或批评)加以激励,以提高学科教师的德育自觉性。

专业和学科 篇7

关键词:学科,专业,课程,关系

一、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

从学科和专业的内涵看, 学科的形成受社会政治、经济诸因素的影响, 而其形成的主要动因是科学技术的进步, 学科发展核心是知识的发现和创新, 学科划分遵循的是知识体系自身的逻辑, 因此, 学科关注的主要是学科前沿的问题, 学科的本质在于学术性。专业设置根据的是社会分工的需要, 专业是为满足从事某种社会职业必须接受的训练需要而设置的。所以划分学科与设置专业依循的原则是不同的。学科与专业又具相关性。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的基地, 人才培养的质量, 取决于学科水平。专业要以学科为依托, 科学技术发展到何种程度, 教育也发展到何种程度。学科的分化和综合达到一定高度, 才有相应的一些专业出现。

从学科和课程的关系看, 学科知识的传承与发展, 是通过学校的教学科目去实现的。因为学科定义的第二层含义是“教学科目”。而课程的定义也是“学校总的教学科目 (广义) ”或“具体一门教学科目 (狭义) ”。因此有人把学科和课程说成一回事。但课程就其总体结构并非由学科结构逻辑演绎而成, 课程不是完全由学科摆布的。课程是需要制定的, 是可以编制的。由谁编制课程, 课程逻辑就带有其编制的变化。学科本质的属性, 关注知识自身的体系、内容以及学术前沿, 有自身的结构, 且相对稳定。编制成的课程结构具有相对灵活性。课程可以根据培养人才规格的要求 (或者说课程目标的要求) 对现有知识进行组合, 方便于教学, 它不仅包含教学内容, 还包含计划、进程、教材、手段与方法等等, 它可根据要求不同、目的不同、任务不同而进行不同的组织安排。一门具体的课程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个学科知识, 也可能涵盖2个或2个以上的学科知识, 也可以是一个学科的某一领域, 一个学科也可以根据对象不同、要求不同分解形成不同的课程。学科注重创造知识, 也具有传递知识的功能, 而课程则根据需要确定传递何种知识、怎么传递、耗时多少等等, 学科和课程的结合点反映在对学科知识的整合上, 反映在传递知识过程中对手段与方法的运用上。

专业和课程的关系则相对简单得多, 专业的本质可以理解为一组相互联系的课程组合, 西方高等学校并没有专业一说, 我国划分专业则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为了保证针对某一行业或某职业所需的基本知识要求而设立的, 现阶段我国制定的本科专业目录是为了反映培养人才的业务规格和工作方向, 是就业指导、统计等的依据。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几十年, 虽然有些专业名称没有变, 但所开的课程已经今非昔比了。教育理论界对我国专业划分过细一直诟病不断, 许多大学提出了“厚基础, 宽口径”、“淡化专业, 强化课程”的综合改革目标。2001年教育部的5号文件已经规定在部分重点大学试行自主设置专业, 专业的概念将会越来越宽泛化, 社会对专业要求的变化将会在课程上得到体现, 专业的落脚点应该也必定是课程的组合。

经以上分析, 学科、专业、课程三者的关系及特点可简单概括为:学科的本质特点是学术性, 学科存在着自身的发展规律, 而学科知识的传承与发展与课程有密切的关系。专业根据社会分工、社会职业岗位的需要设置, 专业建设水平的高低是由学科发展的水平通过课程来实现的。

二、非研究型大学如何加强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

1.非研究型高校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上, 研究水平越高的大学, 越注重学科自身研究, 学科建设脱离本科教育的倾向越严重。但非研究型高校在认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关系时, 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是学科建设脱离本科教育的问题, 而是学科建设得不到切实加强, 学术水平很难有根本性提高, 从而也影响了专业建设的水平。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非研究型大学办学定位不明确, 另一方面对学科、专业、课程的概念界定不清, 导致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思路混乱。表现在:学科意识淡薄, 用专业建设代替学科建设, 如学科的组织形式多以专业的逻辑建立, 学术活动自我更新、淘汰的运转机制没有很好建立, 整体学术氛围和学术水平多年得不到本质提升;专业建设一方面被动吸收学科前沿成果, 另一方面人才培养与社会的需要脱节, 教学计划千篇一律,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进措施不力;课程建设中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开设新课程的积极性没有很好调动起来, 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数量与质量远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 等等。

因此, 非研究型高校更要清楚界定学科、专业、课程的释义, 正确处理三者的关系, 要认清学科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明确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 不断提高学术研究水平, 吸收学科前沿成果并融化为培养满足社会需求人才的知识内容, 才能使学科建设更有利于课程建设, 才能使学科建设不脱离专业建设, 使学科建设、课程建设的成果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

2.非研究型高校如何加强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

非研究型大学, 在以知识的原创性为特点的科学研究上难以和研究型大学竞争, 走培养有特色的高素质人才之路是其最佳也是唯一的选择。在学科建设上, 跟踪知识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研究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及采用的教学手段, 研究知识的实际运用, 应把应用研究和教学研究作为学科建设的重点。但非研究型高校对捕捉学科前沿成果的途径, 缺乏有效的学术信息来源和有计划的安排, 随机的请进一些专家名人作报告和少数院系领导参加学术会议, 只能是吸收新知识信息的补充办法。显然“请进来、走出去”应成为日常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 还有待于观念的进一步更新和管理上的保证。同时, 要从政策、组织、制度、聘用、福利诸方面调动广大教师投入创造性的应用性研究的活动中去, 充分开辟利于应用性研究活动的制度空间, 让应用性的科研与教学活动出现千姿百态的局面, 把“跟踪新知识”和“开辟应用性研究活动空间”作为学科建设的抓手, 这样的学科建设才能够在非研究型高校获得广泛开展。

专业建设必须畅通社会需求信息, 建立灵活科学地调整专业培养方案的机制。毕业生与母校不仅仅是感情的联系, 毕业生的就业层次、收入水平、工作业绩直接是学校调整培养方案的重要依据, 跟踪调查分析应该成为学校的日常工作。同时, 要把专业建设落脚于对社会需求的调研以及对课程组合的研究上。不能根据经验和想象来设置课程, 要更多地重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通过社会人才需求的广泛调查研究, 根据知识的相关性灵活设置相关联的课程, 构建专业建设具有社会学、教育学、统计学等专家学者参与研究的工作局面, 实际应该办什么专业, 怎么办出专业特色, 是学校面向社会的核心工作。

专业和学科 篇8

1 学科教师和语言教师合作的提出

专业英语课程要求教师既要懂外语, 又要懂专业;既能进行理论教学, 又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但是, 目前具备上述条件的教师为数不多, 他们由国内培养的学科教师和外语教师、海外培养的教师、外籍教师等组成[3]。由于种种的原因, 中职专业英语教师主要是本土教师, 存在的问题是: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欠缺学科专业知识,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而学科教师普遍存在听说能力较弱, 发音不准确的缺点, 对外语学习规律的理解又不足, 容易将专业英语课上成翻译课。对比国外, 国内针对专业英语的在职教师培训又非常欠缺。在这样的背景下, 利用好现有资源, 解决专业英语的师资不足的问题, 学科教师和语言教师的合作非常值得研究, 因为这是一条既立足于本校实际又可持续发展的教师培养途径。我国这方面的研究, 以高校为多, 中职的鲜有报道。

2 学科教师和语言教师合作的模式

为了解决专业英语的师资不足的问题, 学校可以组建由语言教师和学科教师组成的备课组, 课前集体备课, 课中互相听课, 课后积极交流, 互相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英国的学科教师和语言教师合作模式 (见表1) [4]为我国的专业英语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按合作的强弱程度, 从语言教师各种角色的角度, 展示了语言教师与学科教师不同的教学行为。 (见表1)

3 结语

国外教师合作模式为我国专业英语教师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语言教师和学科教师合作程度越强, 越有利于提高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但由于学校重视程度、教师工作量、教师间人际关系等等的问题, 跨学科的教师的合作并不是简单的事情。语言教师和学科教师合作既需要“自下而上”的力量:教师间有共同的发展愿望, 实现平等的沟通交流, 进而促进对异质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为合作营造精神环境;而且这种愿望的实现必须依靠制度的保障。合作也需要“自上而下”的力量:学校要建立内部跨专业合作制度和管理体系, 完善教师评价与激励机制。

注:此处的“语言”具体指英语。

摘要:该文介绍了国外学科教师和语言教师合作的模式, 这些模式可以有效解决我国目前中职专业英语师资不足的问题。

关键词:教师合作模式,学科教师,语言教师

参考文献

[1]国务院.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E].http://www.people.com.cn

[2]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深化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实施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2013-2015年) [E].http://www.gdzsxx.com.

[3]陆彤.教师合作——解决双语师资问题的新路径[J].科教文汇, 2014 (4) .

专业和学科 篇9

一、注重专业课深度

研究生的专业课程是学生对本专业知识认识了解的基本课程, 有效深入地学习奠定了研究生在以后科研生涯的发展基础, 同时更能促进同学科学者的交流, 增强对本学科的认同感。研究生通过本科阶段专业基础课的培养, 对本专业有了基本的认识, 但是缺乏深入的理解。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对专业的认识程度受到专业课教师和导师的影响, 因此作为授课教师, 应充分担当起传道授业的角色, 尽可能的深入讲授专业课知识。由于教师个人专长的局限性, 可以通过和其他教师合作共同授课。比如, 在美国高校土壤学专业学习时, 我学习了土壤学专业基础课程《Soil for Environmental Professionals》, 课程中讲授了土壤的形成过程, 土壤的系统分类, 土壤的理化性质, 土壤微生物等相关章节。本课程除一名主讲教师外, 还有?名教师协助授课。由于任课教师一般都有自己擅长的研究方向, 比如其侧重土壤化学方面的研究, 但对土壤微生物等其他方向的理解可能相对欠缺。因此可以邀请在研究方向为土壤微生物的教师协助授课。这样保证专业课的专业性, 同时也较深入地讲授了本领域的前沿研究, 对学生有着很好的启发作用。

二、加强对良好科研习惯的培养

一个优秀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有优秀的科学素养 (包括专业基础, 观察和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更要树立良好的科研习惯。众所周知, 一篇优秀的科研论文既要注重科研和创新, 更要杜绝任何形式的抄袭。同样, 在研究生的授课过程中, 教师要以身作则, 比如, 合理引用文献和科技论文查新。在任何形式的书面材料上, 比如在完成的作业, 撰写的课程论文, 所做幻灯片, 中期考核试卷中等等都要科技查新, 以防止任何形式的剽窃的发生。不仅要拒绝抄袭已经发表的论文和其他任何形式的出版物, 也要杜绝同学间抄袭的发生, 培养良好的科研态度。作者在美国上一门研究生课程时, 便出现有学生因为抄袭了班上其他同学的作业而受到很严厉的处分;同样, 也有学生因为资格考试时没有合理的引用相关文献, 而被不允许毕业的情况。只有完全有效的杜绝剽窃的发生, 才能更加激发个人的创造力, 从而在以后的科研生涯中脱颖而出。因此教师在讲授专业课的过程中应注重加强这些习惯的培养。

三、注重思考过程的培养和怀疑的科研态度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勤奋, 发散性思维, 逆向和独立地思考能力是科研过程中所必需的品质。独立思考精神是优秀学者的必备品质[2]。作为教师, 应该鼓励学生的独立性思考,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多和学生探讨问题, 尊重学生的思考[3]。教师应该杜绝照本宣科, 只注重标准答案[3]。比如, 教授在专业课程《Pedology》的期中考试中, 要求判断火星上的固体材料是不是土壤。教授对这个题目的评判标准是弹性的, 只要你能利用所学知识给出合理的解释就能得到相应的分数。其次, 要培养学生敢于怀疑的精神。北京师范大学杨寿堪[4]教授探讨了怀疑的科研精神的起源和意思, 提到“科学之最精神的处所, 是抱怀疑态度;对于一切事物, 都敢于怀疑, 凡无真凭确据的, 都不相信”。这种精神可促进科学的发明和科学理论的创新。同样, 《Soil for Environmental Professionals》任课教授就要求学生对课本所学知识有怀疑精神, 多思考所学知识的适用条件, 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深刻的掌握知识点。由此可见,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一个值得学习的特点。

四、培养独立动手和完成问题的能力

科学家爱因斯坦在美国高等教育300周年纪念会曾经讲到过, “…人们把学校简单地看作一种工具, 靠它来把最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的一代。但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要启发这种创造性的心理才能。”[5]。有些研究生较好地掌握了专业知识, 但是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其实就是没有将所学知识和应用很好的结合起来。因而,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比如, 可以布置开放型的作业, 要求学生查阅课本, 独立完成作业。同时, 可以加强课程的实践和实习。比如在《Pedology》课程中, 关于土壤剖面的辨别, 并通过每个土层的性质辨别出土壤类型。在讲授了基本的专业知识后, 教授便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或者在所在地 (因为是远程教学, 学生来自不同的州和实验中心) 挖取土壤剖面, 然后对其划分土层并辨别出土壤类型, 同时给出自己的依据。学生们利用所学知识, 对剖面辨别有了很好的认识, 在幻灯片汇报过程中, 结合土壤剖面照片, 给大家讲解所得土壤剖面的性质, 教授再进一步对其完善更正。通过这种方式, 学生就可以直观的认识和辨别来自不同地方的多种类型的土壤剖面, 对所学知识有了深刻的认识。对知识的掌握远远好于课堂上直接的知识灌输而培养出来的学生, 直接灌输的教学方式往往导致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束手无策, 缺乏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要克服爱因斯坦提到的“把最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的一代”, 而“要启发这种创造性的心理才能”。

五、研究生课程也应规范化

研究生专业课的学习和教授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需要遵循系统性原则[6]。相对于本科生, 研究生群体更倾向于从事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 因此更需要对专业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作者认为研究生课程对教师是更大的挑战, 因为其需要更加深入系统的专业知识。通过认识到专业课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教师也应倾注更多时间给教学。比如, 教师应设立专门的作业或者问题辅导时间, 对于科研任务重的教授可以安排更高年级的研究生担任教课助手来帮助解决问题。上课过程同样也要规范化。相对于有些老师集中几周给研究生讲课的做法, 作者认为可以像本科生授课一样, 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和理解的时间。同时, 可以适当的布置一些作业, 敦促学生去查阅相关文献, 更加深入的了解所学知识。另外, 也应该注重考核。作者在美国大学的研究生课程会经常有测试, 和规范的期中和期末考试。通过这些手段, 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学好专业课程。

六、结论与建议

为改进研究生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对当前研究生专业课教学提出几点建议。建议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尊重学生, 合理安排课程内容, 激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加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摘要:研究生专业课教学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专业课深度, 良好科研习惯、独立思考和执行能力的培养以及规范化课程教学等方面, 阐述了目前研究生专业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国内外土壤学科专业课教学的具体实践, 为国内土壤学科研究生专业课教学提出建议, 旨在为当前的研究生专业课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土壤学,专业课,执行能力,独立思考

参考文献

[1]林坚, 黄婷.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整合[J].科普研究, 2011, 61-65.

[2]陈晓萍.独立思考精神:优秀学者的必备品质[J].心理学报, 2010, 42, 4-9.

[3]魏红.谈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 2007, 13-14.

[4]杨寿堪.论科学中的怀疑精神[J].学术研究, 2002, 62-66.

[5]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 (第3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310, 1979.

专业和学科 篇10

1 理论研究

国内外许多研究者, 包括Rubin (1975) , Chamot, Kupper和Impink- Hernandez (1987) , Oxford (1993) , Oxford (1996) , Park (1997) , Cohen (1998) 和Ghadessy (1998) , 刘润清 (2001) , 文秋芳 (2003) 和梁文霞和朱立霞 (2007) 进行了关于语言学习者使用策略的研究, 特别是Goh和Kwah (1997) 对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非母语英语课程的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进行了研究。Rubin (1975) 提出学习策略有助于学习者自我建构的语言系统策略, 能直接影响语言的发展。Krashen (1981) 提出了著名的二语习得监控理论, 其中监控模式有五个假说:1) 习得—学习假说;2) 自然顺序假说;3) 监控假说;4) 输入假说;5) 情感过滤假说。

Chamot, Kupper和Impink-Hernandez (1987) 将学习策略分成三大类:第一类是元认知策略, 第二类是认知策略, 第三类是社会情感策略。Oxford (1990) 根据策略与语言材料的关系将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分成了两大类:第一类是直接策略, 第二类是间接策略。Oxford (1993) 认为语言学习策略是语言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更加成功、更加自主、更加愉快而采用的行为或者是行动。

Cohen (1998) 认为学习策略可以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学习语言策略, 第二类是运用语言策略。前者指为学习语言而使用的策略, 其中又包含识别材料、区分材料、组织材料、反复接触材料和有意记忆等;后者运用语言策略, 包含检索策略、排练策略、掩盖策略和交际策略等。Cohen (1998) 的分类很清楚, 可是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很难判断其是为了学习语言还是运用语言。

文秋芳 (2003) 将语言策略分成两大类:第一大类是管理策略, 第二大类是学习策略。管理策略是管理二语学习的认知和情感过程的策略, 影响和控制语言学习, 对语言学习策略具有制约作用, 具有跨学科、跨专业、跨时空的迁移性, 主要包括确立目标、制订计划、选择策略、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自我调整。文秋芳 (2003) 认为学习策略就是为了有效学习所采取的措施, 策略的本质是学习者的行动而不是想法, 行为可以是外部活动, 也可以是内部活动。

Oxford ( (1993) 指出, 许多学习不太成功者不但了解并且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学习策略, 而且使用的学习策略同学习成功者一样多, 可是学习不太成功者使用这些策略的随意性较大, 没有精心的计划性和针对性。许宁 (2008:114) 指出, 我国外语教学多集中在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上, 而对于学生学习策略的问题很少关心, 很少有学生会有意识地制定科学的学习策略, 即使有些学生运用了一些学习策略, 大多也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姜黎黎 (2010) 提出学习成功者的一个主要特点是能将管理策略与语言学习策略运用有机结合起来。这些研究建立在原理阐述的基础之上, 如果好的语言学习者使用的学习策略能够被发现, 语言不熟练学习者也可以采用同样的策略学习, 从中获益。而且, 好的学习者可能会不断采用其他有用的策略, 语言不熟练学习者都可以效仿学习。

Macintyre (1994) 提出语言熟练度可能会促使语言学习者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 同时语言熟练度和学习策略可能构成双向影响。Oxford (1989) , O‘Malley和Chamot (1990) , Teseng, Dornyei和Schmitt (2006) 的研究表明学习策略在语言学习中存在着积极的影响, 语言学习者通过采用或使用自己合适的学习策略能够提升语言学习能力, 比其他不采用学习策略的学习者, 他们的语言习得能更有效、更容易。

Oxford (1989) 提出, 学习策略是指与英语学习相关的学习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和调控方式, 语言熟练度可能和每个人语言学习策略的不同有联系。Oxford (1989) 认为不同因素如个人年纪、性别、教育、文化背景、态度、动机、语言学习目标, 熟练度、意识程度、国籍和教学方法的使用都会影响语言者的学习策略, 在所有这些因素中, 学习者语言熟练度变成了许多实证研究的焦点。研究的主体主要在调查不同语言学习者学习策略的使用与他们语言熟练度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 成功的语言学习者 (Green and Oxford, 1995) 为了提升他们的语言技巧和性能, 运用语言策略更熟练, 更具高水平。

国内学者对于母语是非英语的学习者学习策略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 梁文霞和朱立霞 (2007) 主张随着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育理念的转变, 学生的行为研究成为课堂研究的重点。

自从Rubin (1975) 提出“语言学习策略”这个概念, 应用语言学家不同意这个概念的定义。然而, 在二语习得的许多研究中 (WendenandRubin, 1987;Oxford, 1990) , 学习策略这个术语指代语言学习者为了提升学习语言的使用所采用的特殊行为, 这些行为能帮助他们更加容易学习语言, 更利于自主学习, 使学习更有效。

Oxford (1990) 提出根据策略与语言材料的关系将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分成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 直接策略包含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回忆策略是为了记住和检索新信息, 包括建立一个精神联系;认知策略是理解和产出语言, 包括练习、分析和推论;补偿策略帮助学习者无差异的使用语言包括推测、元认知、情感性和社会策略。元认知策略功能在于协调学习者的学习策略, 计划或评估学习者的学习;情感策略关系调节学习者的情绪, 比如说降低焦虑或者是自我鼓励;社会策略是互相学习, 包含问问题、与他人联系等。这些策略很重要, 支持直接策略但是不直接用目标语言来帮助学习者管理他们的语言学习。

这些分类都由Oxford (1993) 总结在她的语言学习清单中被广泛运用于测量语言学习者学习策略使用倾向性。而间接策略就是策略的使用与所学语言没有直接联系, 又分为元认知、情感、社会策略。Oxford (1990) 把元认知策略同认知策略、交际策略放到同一层面上也收到质疑, 元认知作为一种深层次的认知活动, 其认知对象不仅是智力活动, 还包含了交际活动中的情感体验。

关于学习者英语熟练度和策略使用之间的联系, Oxford (1996) 主要的研究结果显示语言熟练使用者在语言学习中比不熟练学习者采用更多的学习策略。Dreyer和Oxford (1996) 调查非洲大学ESL学生的学习策略运用并记录了语言策略使用和语言熟练度之间呈积极的线性关系。在Park (1997) 的一组韩国ESL大学生研究中, 就使用了语言学习策略的测量, 学生托福考试的分数被用来决定学习者的英语熟练程度。Goh和Kwah (1997) 研究了中国175名ESL学生的学习策略, 结果显示语言熟练度高的学生比低的学生更多地采用认知和补偿策略。Bremner (1999) 研究149 名香港英语专业学生发现学习者语言熟练程度与学习策略使用之间有显著关系, 特别是补偿策略, 社会策略和最主要的认知策略。其中, Bedell和Oxford (1996) 指出语言熟练度和语言学习者策略之间呈现曲线关系。Nisbet (2005) 的研究表明语言熟练度、学科专业与语言学习者语言学习策略两者之间的关系很小。Hong-Nam和Leavell (2006) 在其研究中也没有发现熟练度和学习策略使用之间的显著关系。Halbach (2000) 在分析了12名学习者的日记后, 总结发现在期末取得高分成绩的学生使用语言策略比低分成绩学生使用的更加频繁。Wharton (2000) 通过他的研究发现语言熟练水平和语言策略频繁使用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2 总结

生物教师专业素质的学科化建构 篇11

【关键词】生物教师 专业素质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一、问题的提出

2012年2月10日,教育部对幼儿园、小学、中学三个学段印发了教师专业标准。其中《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的制定和颁布在我国的教育史上尚属首次,这对于教师职业专业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标准》研制期间,许多学者给予了教师专业标准学科化的期待。有学者认为“研制教师专业标准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确定其中的学科成分”,而学科成分就是学科专业素养,是“以学科知识为载体、以概念理解和问题解决的思想为主线”构成的体系,但最终颁布的教师专业标准只是按学段进行了分设,而没有分设学科教师专业标准。

面对《标准》,教师应该以从事学科教学的相应标准为依据,结合自身的学科特点对专业素质进行学科化建构,以促进自己学科专业素质的不断提升。

二、对生物教师专业素质的学科化建构

关于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建构模型。就《标准》所框定的3个维度而言,专业理念与师德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专业知识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专业能力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必备条件。

1.专业理念与师德。

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是教师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职业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对自身职业积极的内在感受、情感和意向,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动力源泉。《标准》中的“专业理念与师德”包括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等4个领域19项基本要求,是“学生为本”“师德为先”理念的具体体现。基于《标准》的要求,生物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主要应该具有以下特征:(1)高尚的职业道德;(2)良好的心理素质;(3)先进的教育理念。

2.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教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员从事专业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标准》从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4个领域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了18项基本要求,这些与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中的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相对应。基于《标准》的要求,生物教师的专业知识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1)宽广的文化知识。生物科学不仅是农业科学、医药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而且还广泛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社会文明和经济活动以及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生物教师唯有具备相对宽广的文化知识,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为丰富多彩,进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2)全面的教育知识。现行的中学生物教学倡导“用教科书教”的理念,而且实施“一标多本”的教科书政策,在教学设计和实施等过程中,生物教师一方面应该“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知道怎样促进学生的学习,以便有效地发挥生物知识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另一方面还应该“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运用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对学生实施合理的教育,促进全体学生都获得可能的发展。

(3)系统的学科知识。关于生物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有学者建立了一个包括基底层、核心层和冠状层的塔形模型[1]。其中,基底层包括“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以及基本的生物学思维方法”,这些知识反映教师学科知识的宽度和广度,是完成常规教学的基础;核心层包括“学科特有的视角、思维方法及核心概念”,这些知识反映教师对学科内在逻辑、思维方法和学科本质的理解,是实现高效教学的核心;冠状层是“指学科观念及学科哲学”,这些知识位于学科知识结构的顶端,对基底层和核心层知识具有统摄作用,是教师通过生物教学影响学生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生物教师的学科知识满足了这一系统结构的要求,才能胜任生物课程的教学需要。

3.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必备条件,是教师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完成相应教学任务的行为方式。《标准》把教师的专业能力划分成了6个领域26项基本要求。对于具体教学活动而言,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育教学评价以及反思与发展并不是相对独立的,而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的不同阶段,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进程,沟通与合作、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则主要属于组织能力,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这些能力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如图1)[2]。生物教师在按照《标准》的要求完善自身专业能力的过程中,尤其应该关注以下几个领域的要求。

图1 教师专业能力系统结构图

(1)反思与发展。教学活动中的反思,不仅能在改善教师教学行为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教学相长”。所以,面对当前的课程改革,生物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反思、探索和研究,并改进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并且教师要引导学生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使其由过去的“学会”转变为“会学”。生物教师也应当是一个具有专业反思能力的终身学习者。

(2)沟通与合作。新课程倡导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也要求“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众所周知,生物教学资源具有广泛性的特点,而生物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沟通与合作能力,才可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合作,与同事分享成功经验,并且有效地拓展生物教学的资源。

(3)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由于生物学科在中考和高考总分中占有的比例偏低等原因,生物教师担任班主任的机会相对较少。其实,生物教师在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着自身独到的优势。主要是因为“生物学是一门研究一切有生命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科学,其中有关人和动物的生理功能和神经结构的相关知识,是从事心理学研究的人员所必须具备的生物学基础”[3]。从这个角度讲,生物教师应该是担任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力量。所以,生物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的能力,为承担班主任工作或心理健康教育任务做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胡玉华.中学生物教师学科知识结构及评价试题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2(3).

[2]李家清,冯士季.论基于《标准》的职前教师专业能力形成机理[J].教师教育研究,2013(6).

[3]何志学,袁淼.生物教师对中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及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3).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摘 要】依据《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三个方面对生物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了学科化建构。

【关键词】生物教师 专业素质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一、问题的提出

2012年2月10日,教育部对幼儿园、小学、中学三个学段印发了教师专业标准。其中《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的制定和颁布在我国的教育史上尚属首次,这对于教师职业专业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标准》研制期间,许多学者给予了教师专业标准学科化的期待。有学者认为“研制教师专业标准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确定其中的学科成分”,而学科成分就是学科专业素养,是“以学科知识为载体、以概念理解和问题解决的思想为主线”构成的体系,但最终颁布的教师专业标准只是按学段进行了分设,而没有分设学科教师专业标准。

面对《标准》,教师应该以从事学科教学的相应标准为依据,结合自身的学科特点对专业素质进行学科化建构,以促进自己学科专业素质的不断提升。

二、对生物教师专业素质的学科化建构

关于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建构模型。就《标准》所框定的3个维度而言,专业理念与师德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专业知识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专业能力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必备条件。

1.专业理念与师德。

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是教师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职业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对自身职业积极的内在感受、情感和意向,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动力源泉。《标准》中的“专业理念与师德”包括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等4个领域19项基本要求,是“学生为本”“师德为先”理念的具体体现。基于《标准》的要求,生物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主要应该具有以下特征:(1)高尚的职业道德;(2)良好的心理素质;(3)先进的教育理念。

2.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教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员从事专业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标准》从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4个领域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了18项基本要求,这些与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中的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相对应。基于《标准》的要求,生物教师的专业知识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1)宽广的文化知识。生物科学不仅是农业科学、医药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而且还广泛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社会文明和经济活动以及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生物教师唯有具备相对宽广的文化知识,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为丰富多彩,进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2)全面的教育知识。现行的中学生物教学倡导“用教科书教”的理念,而且实施“一标多本”的教科书政策,在教学设计和实施等过程中,生物教师一方面应该“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知道怎样促进学生的学习,以便有效地发挥生物知识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另一方面还应该“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运用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对学生实施合理的教育,促进全体学生都获得可能的发展。

(3)系统的学科知识。关于生物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有学者建立了一个包括基底层、核心层和冠状层的塔形模型[1]。其中,基底层包括“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以及基本的生物学思维方法”,这些知识反映教师学科知识的宽度和广度,是完成常规教学的基础;核心层包括“学科特有的视角、思维方法及核心概念”,这些知识反映教师对学科内在逻辑、思维方法和学科本质的理解,是实现高效教学的核心;冠状层是“指学科观念及学科哲学”,这些知识位于学科知识结构的顶端,对基底层和核心层知识具有统摄作用,是教师通过生物教学影响学生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生物教师的学科知识满足了这一系统结构的要求,才能胜任生物课程的教学需要。

3.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必备条件,是教师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完成相应教学任务的行为方式。《标准》把教师的专业能力划分成了6个领域26项基本要求。对于具体教学活动而言,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育教学评价以及反思与发展并不是相对独立的,而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的不同阶段,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进程,沟通与合作、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则主要属于组织能力,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这些能力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如图1)[2]。生物教师在按照《标准》的要求完善自身专业能力的过程中,尤其应该关注以下几个领域的要求。

图1 教师专业能力系统结构图

(1)反思与发展。教学活动中的反思,不仅能在改善教师教学行为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教学相长”。所以,面对当前的课程改革,生物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反思、探索和研究,并改进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并且教师要引导学生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使其由过去的“学会”转变为“会学”。生物教师也应当是一个具有专业反思能力的终身学习者。

(2)沟通与合作。新课程倡导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也要求“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众所周知,生物教学资源具有广泛性的特点,而生物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沟通与合作能力,才可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合作,与同事分享成功经验,并且有效地拓展生物教学的资源。

(3)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由于生物学科在中考和高考总分中占有的比例偏低等原因,生物教师担任班主任的机会相对较少。其实,生物教师在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着自身独到的优势。主要是因为“生物学是一门研究一切有生命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科学,其中有关人和动物的生理功能和神经结构的相关知识,是从事心理学研究的人员所必须具备的生物学基础”[3]。从这个角度讲,生物教师应该是担任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力量。所以,生物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的能力,为承担班主任工作或心理健康教育任务做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胡玉华.中学生物教师学科知识结构及评价试题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2(3).

[2]李家清,冯士季.论基于《标准》的职前教师专业能力形成机理[J].教师教育研究,2013(6).

[3]何志学,袁淼.生物教师对中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及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3).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摘 要】依据《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三个方面对生物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了学科化建构。

【关键词】生物教师 专业素质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一、问题的提出

2012年2月10日,教育部对幼儿园、小学、中学三个学段印发了教师专业标准。其中《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的制定和颁布在我国的教育史上尚属首次,这对于教师职业专业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标准》研制期间,许多学者给予了教师专业标准学科化的期待。有学者认为“研制教师专业标准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确定其中的学科成分”,而学科成分就是学科专业素养,是“以学科知识为载体、以概念理解和问题解决的思想为主线”构成的体系,但最终颁布的教师专业标准只是按学段进行了分设,而没有分设学科教师专业标准。

面对《标准》,教师应该以从事学科教学的相应标准为依据,结合自身的学科特点对专业素质进行学科化建构,以促进自己学科专业素质的不断提升。

二、对生物教师专业素质的学科化建构

关于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建构模型。就《标准》所框定的3个维度而言,专业理念与师德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专业知识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专业能力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必备条件。

1.专业理念与师德。

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是教师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职业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对自身职业积极的内在感受、情感和意向,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动力源泉。《标准》中的“专业理念与师德”包括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等4个领域19项基本要求,是“学生为本”“师德为先”理念的具体体现。基于《标准》的要求,生物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主要应该具有以下特征:(1)高尚的职业道德;(2)良好的心理素质;(3)先进的教育理念。

2.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教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员从事专业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标准》从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4个领域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了18项基本要求,这些与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中的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相对应。基于《标准》的要求,生物教师的专业知识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1)宽广的文化知识。生物科学不仅是农业科学、医药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而且还广泛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社会文明和经济活动以及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生物教师唯有具备相对宽广的文化知识,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为丰富多彩,进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2)全面的教育知识。现行的中学生物教学倡导“用教科书教”的理念,而且实施“一标多本”的教科书政策,在教学设计和实施等过程中,生物教师一方面应该“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知道怎样促进学生的学习,以便有效地发挥生物知识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另一方面还应该“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运用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对学生实施合理的教育,促进全体学生都获得可能的发展。

(3)系统的学科知识。关于生物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有学者建立了一个包括基底层、核心层和冠状层的塔形模型[1]。其中,基底层包括“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以及基本的生物学思维方法”,这些知识反映教师学科知识的宽度和广度,是完成常规教学的基础;核心层包括“学科特有的视角、思维方法及核心概念”,这些知识反映教师对学科内在逻辑、思维方法和学科本质的理解,是实现高效教学的核心;冠状层是“指学科观念及学科哲学”,这些知识位于学科知识结构的顶端,对基底层和核心层知识具有统摄作用,是教师通过生物教学影响学生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生物教师的学科知识满足了这一系统结构的要求,才能胜任生物课程的教学需要。

3.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必备条件,是教师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完成相应教学任务的行为方式。《标准》把教师的专业能力划分成了6个领域26项基本要求。对于具体教学活动而言,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育教学评价以及反思与发展并不是相对独立的,而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的不同阶段,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进程,沟通与合作、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则主要属于组织能力,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这些能力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如图1)[2]。生物教师在按照《标准》的要求完善自身专业能力的过程中,尤其应该关注以下几个领域的要求。

图1 教师专业能力系统结构图

(1)反思与发展。教学活动中的反思,不仅能在改善教师教学行为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教学相长”。所以,面对当前的课程改革,生物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反思、探索和研究,并改进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并且教师要引导学生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使其由过去的“学会”转变为“会学”。生物教师也应当是一个具有专业反思能力的终身学习者。

(2)沟通与合作。新课程倡导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也要求“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众所周知,生物教学资源具有广泛性的特点,而生物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沟通与合作能力,才可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合作,与同事分享成功经验,并且有效地拓展生物教学的资源。

(3)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由于生物学科在中考和高考总分中占有的比例偏低等原因,生物教师担任班主任的机会相对较少。其实,生物教师在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着自身独到的优势。主要是因为“生物学是一门研究一切有生命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科学,其中有关人和动物的生理功能和神经结构的相关知识,是从事心理学研究的人员所必须具备的生物学基础”[3]。从这个角度讲,生物教师应该是担任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力量。所以,生物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的能力,为承担班主任工作或心理健康教育任务做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胡玉华.中学生物教师学科知识结构及评价试题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2(3).

[2]李家清,冯士季.论基于《标准》的职前教师专业能力形成机理[J].教师教育研究,2013(6).

[3]何志学,袁淼.生物教师对中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及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3).

专业和学科 篇12

(一) 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要求与计算机科学技术进行整合

由于中职学校的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应用人才, 因此, 教师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 就要注意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尤其是要注意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听、说、写等相关技能的培养。国内相关专家就已经提出过:要在四个周学时里, 同时完成精读、泛读和听的内容, 及训练学生说和写的能力, 这是很难做得到的[1]。因此, 在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教育界的今天, 引入计算机技术参与中职学校英语教学已成为了一种必要的手段。

(二) 多层次英语教学模式的内涵要求与计算机科学技术进行整合

所谓“多层次的英语教学模式”即“两种组班模式”“两种阶段”以及“三大模块”。

1.“两种组班模式”就是指教师在教学当中采取大班、小班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

这种课堂教学是与计算机技术相对应的课堂教学模式, 即在大班的教学当中, 计算机的应用率相对较低, 因此可进行读、写、译的教学, 而视、听教学则采用小班教学的方式。

2.“两个阶段”具体而言就是把中职英语四个学期

的教学时间大致分成两个阶段, 即第一阶段是在第一至第三学期, 第二阶段为最后一个学期。在这样阶段化的教学中, 应该在前三个学期注重中职学生的英语基本知识和英语氛围的塑造, 可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引导, 以此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第二阶段则相对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业务水平和对话能力, 这一阶段当中, 可以利用视频语音技术以及计算机随机分组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3.“三大模块”具体是指知识模块、技能模块以及中英文教学模块。

“三大模块”内涵可概括为“视听说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读译 (通过读和译的教学, 学生可以提高英语知识面‘词汇、语法、文化知识’和读译能力) ”和“写 (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三条主线以及九个步骤, 并为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选修课程, 充分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2]

二、计算机专业与其他学科整合的模式探索

在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指出:要在教学过程中,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 来促进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慢慢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及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 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为学生提供丰富有力的学习工具和多样的教育环境。[3]对此我们提出将计算机专业与其他学科的一系列整合, 就是建立在教育部的相关指导思想下的一种新的教学改革。从以下几方面个具体来做:

(一) 转变教育观念, 提高认识

整合的主要含义是指, 结合、集成、融合、一体化等。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是一种新型的教与学的方式, 就是把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方法、人力资源等,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 共同完成课程学习任务。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密切联系和继承性, 是我国面向未来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 而且还具有相对独立性特点。研究与实施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 对学生的创造性、主体性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其他国家, 这种信息技术教学与课程教学内容整合的方式被称为数字化学习。

(二) 建立新的有效有序的管理与激励机制

由于信息技术已在教育中应用广泛, 不但学校内部管理机构职能将逐步转变, 教师工作的方式也将随之转变, 所以, 学校必须制定一套积极有效的配套管理和激励政策, 同时还要调整相关机构的职能。一方面, 建立应用示范性科目, 培养一批骨干教师, 推出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典型课与公开课, 通过这些示范科目来带动其他学科, 以推动整个学校的课程整合深入发展。另一方面, 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制度化, 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与管理的必备工具, 使信息技术进入每一个教室、每一堂课, 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全面整合。除此之外, 还可以参与一些相关的研究课题, 走出学校, 观摩其他学校的优秀课, 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 吸收先进经验。

(三)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的深入

学校应当要建立一种协作的机制, 营造一种协作的文化, 中职教师则先要学会协作的技巧, 然后再进行课程整合的设计。

课程整合应从本学科开始进行, 从当前所教的科目开始进行课程整合, 以实现学科内部的课程整合。从易到难地开始进行课程的整合, 换句话说就是, 从课程整合程度比较低的科目开始进行课程整合, 慢慢过渡到整合课程比较高的科目进行课程整合。例如, 设计多科目、设计跨科目、融合课程与广域课程等, 一直到最后设计超学科的整合。

加强教师教学能力, 注重教学效果评价。首先, 在结合教学目标的基础上, 合理创设学习情境, 突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 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才能更好地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其次, 为了给主导课堂教学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 应大力提高教师自身信息技术的水平。教师应掌握多媒体教学系统和网络环境下教学平台的使用以及网络教学软件的开发制作、常见问题与故障排除的能力。最后, 优化对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评价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既要做到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得学生能全面地发展。

革新教材的内容与教学的安排。由于目前教学情境的不断变化, 许多传统的知识和能力, 在当前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中已被赋予了新的涵义, 甚至是更高的要求。在制定教学大纲时, 要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创造力。除此之外, 由于信息化教学环境特有的属性, 要求教师应具备新的能力。所以, 教师课程整合理论的学习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相关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应迅速加强对中职教师的培训工作, 尤其是课程整合教学理论和信息素养与能力的提高, 以达到适用信息技术对教学要求的目的。

(四) 要主动利用计算机技术帮助其他学科建设教学资源库

一般教学资源就是指, 能够提供给学习者使用的信息、技术及环境资源, 同时能帮助和促进他们学习。而且, 这些教学资源要素不但可以单独地使用, 也可以被合起来由学习者使用。在教学活动中, 教学资源作为抽象名词, 首先是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媒体而存在, 媒体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 沟通了教与学的过程, 起到了良好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然后才是作为媒体的内容即教学信息的存在, 它使得教学得以持续进行, 使教师和学生通过资源内容得以共同进步;最后才是作为教学活动得以生存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存在。

因此, 对于在计算机环境下对各学科进行系统性且具有创造性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将成为将来中职教育发展规划中重要的一个部分。

摘要:本文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中计算机专业作为一种辅助性工具的优势, 以英语教学为例, 分析了它与英语教育现代化的关系, 提出了将计算机科学技术与英语教学想整合, 进而提出了笔者对在英语教学中使用计算机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计算机,英语教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压缩大学基础英语, 提高语言学习效率[J].外语界, 2002, (5) .

[2]汪涛.关于改善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8, (10) .

上一篇:建筑限界下一篇:初中数学教材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