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哮喘流行趋势(共3篇)
国外哮喘流行趋势 篇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国外工程机械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在广泛应用新技术的同时, 不断涌现出新结构和新产品。继完成提高整机可靠性任务之后, 技术发展的重点变为增加产品的电子信息技术含量, 努力完善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 改善驾驶人员的工作条件, 向节能、环保方向发展。由于工程机械涉及的机种较多, 本文重点以轮式装载机 (以下简称“装载机”) 为例, 就其新技术和新结构, 以及发展趋势作简单介绍。
新技术与新结构
近几年, 国外工程机械产品以信息技术为先导, 在发动机燃料燃烧与电控、液压控制系统、自动操纵、可视化驾驶、精确定位与作业、故障诊断与监控、节能与环保等方面, 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开发出许多新结构 (或系统) 和新产品, 提高了工程机械的高科技含量, 促进了工程机械的发展。
1. 计算机辅助铲土运输技术与GPS定位 (全球定位系统)
卡特彼勒将其雄伟计划命名为“采矿铲土运输技术系统 (M E T S) ”。M E T S包括多种多样的技术产品, 如无线电数据通信、机器监测、诊断、工作与业务管理软件和机器控制等装置。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 计算机辅助铲土运输系统 (CAES) 包括机载计算、厘米级G P S微波定位和高速无线电通信三项技术。在运行中, 机载系统通过无线电接收整个无线网络中的铲土运输数据、工程数据或现场规划数据。这些数据都显示在驾驶室内的一个屏幕上, 司机在驾驶室内能直观地了解机器的作业位置, 并准确地判断需要挖掘、回填或装载的土方量。
(2) 关键信息管理系统 (VIMS) VIM S监测机器中极其关键的性能与作业参数, 并且通过无线电将数据从该机器传送到业主办公室。可立即分析数据以便估量机器的当前状态, 或加以收集和整理, 以便显示机器的作业趋势。
(3) CAESo ffice软件这种软件与来自装有C A E S的机器的数据相结合, 产生一个集成的现时作业模型, 使业主能在接近实时条件下对现场或远处监控各种作业。
2. 推土机定位系统与虚拟推土
DOZSIM1.5, 是一种极易使用的计算机程序, 可计算推土机的作业生产率。该软件包与Windows兼容, 采用3D模拟技术分析推土机距离、坡度、工场设计参数, 并可输出总土方量 (压实或松散) 、每趟移走的土方量、每小时移走的土方量、每趟总耗时、每趟总成本、总系统生产率等大量信息。计算机精度高于C AD系统。
Leica采用GPS技术的Dozer2000导航系统, 在无需勘察标桩的情况下, 允许司机精确地控制推土机的铲刀板和机器的位置, 实现虚拟推土作业。
模块采矿系统公司的推土机定位系统有助于司机完成诸如坡度与推土任务。驾驶室内安装有图像控制台, 向司机显示机器在作业区内的位置, 并实时显示关键作业参数, 如铲刀角度或被移动的土方体积。
Trimble的产品是Site Vision G P S, 可实现坡度的精确控制, 驾驶室内可视化显示系统指导司机精确作业, 精度可达厘米级。
3.装载机新技术与新结构
为了提高装载机的作业生产率,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各生产厂商在广泛采用新技术、新结构的同时, 经过不懈地努力, 相继研制出许多超强功能的系统。现列举如下:
(1) 行驶平稳性控制系统在动臂举升液压缸液压回路中增加一个蓄能器, 以衰减工作装置在机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 减少装载机的颠簸。
(2) 附着力控制系统在每个车轮上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 自动将所需的制动力施加到车轮上, 并将转矩传给与之紧密相连的车轮, 便于装载机直线行驶及转向。
(3) 动力电子控制/管理系统根据传动装置及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 自动调节发动机输出功率, 以满足不同作业工况的需要, 提高燃料的经济性。
(4) 发动机自动控制系统当装载机处于非作业工况时, 自动降低发动机转速, 减少燃料消耗及发动机噪声。
(5) 关键信息显示/管理系统采用网络通讯技术, 在办公室的控制中心实时监控装载机的作业状态, 据此向司机提供基于文字提示的精确故障诊断信息。
(6) 转向变速集成控制系统取消传统的方向盘和变速杆, 将转向与变速操纵装置集成为一个操纵手柄, 并采用简单的触发式方向控制开发和选挡用的分装式加速按钮。利用肘节的自然动作左右扳动操纵杆, 实现转向;利用大拇指选择按钮, 实现前进与后退、加速与减速行驶。
(7) 销轴润滑系统能为工作装置上的所有销轴提供为期200h的润滑服务, 并使销轴的润滑作业易于完成。
(8) 舒适驱动控制系统其目的是提高司机的舒适性, 帮助长时间进行作业的司机减轻劳累, 保持作业效率。
(9) 负载感应变速系统根据负载状态, 自动调节车速及发动机飞轮转矩, 实现高速、小转矩或低速、大转矩的动力输出。
(1 0) 计算机故障诊断系统通过控制面板上的指示灯、听觉与视觉相结合的报警信号, 提醒司机可能潜在的故障隐患。这样, 司机只管全神贯注地工作而无需不断查看仪表读数。
(11) 负载自动稳定器采用一对钢膜氮气蓄能器, 安装在前车架中, 与工作装置液压系统联通。当作业或低速行驶时, 系统自动断开;当车速超过4.8k m/h时, 由电子速度开关控制的电磁阀自动开启, 蓄能器吸收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的振动与冲击载荷, 提高了操作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舒适性。
(12) 自动运输控制系统降低机器在凹凸不平路面上的振动, 提高驾驶舒适性和作业效率。J C B公司456BZX (18t) 安装此系统, 最高车速达38km/h。
(13) 燃油、空气比例控制系统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确保发动机排出的废气符合环境控制法规要求。
(14) 计算机监控、管理系统连续监控、管理装载机数十项性能指标参数, 在遇到突发或紧急情况时, 很容易通过液晶仪表显示、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报警信号, 提醒驾驶人员注意。
(15) 装载量称量系统自动称量并显示铲斗的净装载量, 测量误差小于3%。
(16) 面板控制系统采用声、光、电及数字显示的控制面板, 实现装载机仪器与仪表的报警与监控。
(17) 油泵电子管理系统自动监控油泵的运行状态。
(18) 柴油发动机先进管理系统燃油喷射控制及维护发动机最佳性能的电子控制模块, 亦可与监测系统进行通信, 当发生故障时提醒司机注意。Cat3516B型发动机装备有此模块。
(19) 先进的转向系统替代传统的方向盘和控制手柄, 安装在WA1200型上。
发展趋势
广泛应用微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 完善计算机辅助驾驶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及故障诊断系统;采用单一吸声材料、噪声抑制方法等消除或降低机器噪声;通过不断改进电喷装置, 进一步降低柴油发动机的尾气排放量;研制无污染、经济型、环保型的动力装置;提高液压元件、传感元件和控制元件的可靠性与灵敏性, 提高整机的机—电—信一体化水平;在控制系统方面, 将广泛采用电子监控和自动报警系统、自动换挡变速装置;用于物料精确挖 (铲) 、装、载、运作业的工程机械将安装G P S定位与重量自动称量装置;开发特种用途的“机器人式”工程机械等。
1.系列化、特大型化
系列化是工程机械发展的重要趋势。国外著名大公司逐步实现其产品系列化进程, 形成了从微型到特大型不同规格的产品。与此同时, 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明显缩短。所谓特大型工程机械, 是指其装备的发动机额定功率超过1000H P (1H P=746W) , 主要用于大型露天矿山或大型水电工程工地。产品特点是科技含量高, 研制与生产周期较长, 投资大市场容量有限, 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少数几家公司。
2. 多用途、微型化
为了全方位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国外工程机械在朝着系列化、特大型化方向发展的同时, 已进入多用途、微型化发展阶段。推动这一发展的因素首先源于液压技术的发展——通过对液压系统的合理设计, 使得工作装置能够完成多种作业功能;其次, 快速可更换联接装置的诞生——安装在工作装置上的液压快速可更换联接器, 能在作业现场完成各种附属作业装置的快速装卸及液压软管的自动联接, 使得更换附属作业装置的工作在司机室通过操纵手柄即可快速完成。一方面, 工作机械通用性的提高, 可使用户在不增加投资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设备本身的效能, 能完成更多的工作;另一方面, 为了尽可能地用机器作业替代人力劳动, 提高生产效率, 适应城市狭窄施工场所以及在货栈、码头、仓库、舱位、农舍、建筑物层内和地下工程作业环境的使用要求, 小型及微型工程机械有了用武之地, 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为占领这一市场, 各生产厂商都相继推出了多用途、小型和微型工程机械。
3. 电子化与信息化互动
以微电子、Internet为重要标志的信息时代, 不断研制出集液压、微电子及信息技术于一体的智能系统, 并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的产品设计之中, 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及高科技含量。Le Tourneau集成网络控制系统便是一例。通过显示在机载计算机屏幕的出错信息, 提示司机出错原因, 并采用三级报警灯光信号 (蓝、淡黄、红) 表示发动机、液压系统、电气和电子系统的各种状态。目前, 该系统已安装在L1350型矿用装载机上。
4. 不断创新的结构设计
以装载机为例, 工作装置已不再采用单一的“Z形”连杆机构, 继出现了八杆平行结构和TP连杆机构之后, 卡特彼勒公司于1996年首次在矿用大型装载机上采用了单动臂铸钢结构的特殊工作装置, 即所谓的“Versa Link机构”。这种机构替代综合多用机上的八杆平行举升机构和传统的“Z形”连杆机构, 可承受极大的转矩载荷和具有卓越的可靠性 (耐用性) , 驾驶室前端视野开阔。O&K公司研制的创新L E A R连杆机构, 专为小型装载机而设计。Schaeff公司于2000年3月在Intermat展览会上展出的高卸位式S K L873型轮式装载机的可折叠式创新连杆机构工作装置, 进一步增加了轮式装载机的工作装置的种类。
5. 安全、舒适、可靠
驾驶室将逐步实施R O P S和F O P S设计方法, 配装冷暖空调。全密封及降噪处理的“安全环保型”驾驶室, 采用人机工程学设计的司机座椅可全方位调节, 以及功能集成的操纵手柄、全自动换挡装置及电子监控与故障自诊断系统, 以改善司机的工作环境, 提高作业效率。大型工程机械安装有闭路监视系统以及超声波后障碍探测系统, 为司机安全作业提供音频和视频信号。微机监控和自动报警的集中润滑系统, 大大简化了机器的维修程序, 缩短了维修时间。如卡特彼勒公司的F系列装载机日常维修时间只需3.45m i n。目前, 大型工程机械的使用寿命达2.05万h, 最高可达2.5万h。
6. 节能与环保
为提高产品的节能效果和满足日益苛刻的环保要求, 国外工程机械公司主要从降低发动机排放、提高液压系统效率和减振、降噪等方面入手。
国外哮喘流行趋势 篇2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身心健康的问题。也想说如果没时间运动就运动器材在家里运动。可是到头来,家里的那个运动器材都蒙上几层灰了,还没见其有一次运动过。也有的会偶尔去户外登山什么的,接下来要介绍国外十分流行的几种运动方式。
长吁短叹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长吁短叹是消极和悲观的表现。但心理学家表明,当人们在悲哀愁怅的时候,长吁短叹两次,有安神解郁的坦然感,在工作、学习紧张疲劳的时候,长吁短叹一番,会有胸宽神定的豁达感;就是心满意足,愉快兴奋之时,长吁短叹一次,也会顿觉轻松愉快。
雨中散步
人们在晴朗天气散步被认为是正常的,而在欧美一些国家,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雨中散步的行列。气象学者认为,雨中散步有S多晴日散步所不可比拟的健身作用。一场毛毛细雨降落大地,可洗涤尘埃,净化空气,路面更清洁。此外,雨前残阳照射及细雨初降时,所产生的大量负离子享有“空中维生素”之称,可降低血压。到户外冒着细雨散步,还有助于消除阴雨天容易引起的情绪抑郁症。
傍晚锻炼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大部分人习惯于早晨锻炼,认为这能振奋精神。然而,国的一些医学保健专家研究认为,傍晚锻炼亦大有裨益。研究还认为,傍晚运动距睡眠时间较短,所产生的疲劳能促使较快入睡。如在晚餐半小时后选择一幽静之处,舒筋展腰,松弛精神,既能使思维清,又能改善睡眠状态,可谓一举两得。
国外药品价格管理趋势综述 篇3
关键词:药品价格管理,价值定价,趋势
国外普遍对药品价格进行管理,管理方式有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两种。近年来,国外药品价格管理呈现出以下趋势。
1 药价管理日趋严格,降价成主流趋势
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疾病谱变化以及药品更新换代、新药大量应用等原因,各国药品费用呈不断增长态势,加上金融危机影响,各国政府普遍紧缩财政,压缩医药预算,推行医疗体制改革、药品强制降价等应对举措。
2009年美国医改目标之一就是降低药品价格,缓解医保给美国家庭、企业和政府带来的开支增长压力。虽然进口药品议案(允许药店、批发商和消费者从别的国家购买价格较低的药品)在2009年底遭到参议院否决,但该议案的提交却体现了美国政府希冀使用廉价药品的意图。2010年5月,希腊政府为降低开支,将药品价格平均削减21.5%,对价格较高药品的降幅则高达27%。同样,为了降低医疗费用,2010年意大利卫生部强制下调仿制药品价格,降幅约为12.5%,同时将可报销药品的范围限制在治疗对照组中最便宜的药品。2010年,德国也降低了处方药物支出,将新药自由定价机制调整为,允许制药企业自行定价1年,之后制药企业必须进行成本效益评价等。
从以上国家的药价管理改革可以看出,无论是自由定价国家,还是药品价格管制国家,都在通过多种方式控制医药费用增长,降低药品价格已经成为近年的主流趋势。
2 鼓励仿制药使用
2.1 仿制药使用成为主流
仿制药品价格低廉、可及性强,能有效促进竞争、降低药价。因此,近年来,仿制药品逐渐占据市场主流,使用仿制药品已经成为各国降低医药费用的主要手段之一。据IMS医疗保健信息研究所发布的《美国用药情况:2010年回顾》显示:2010年美国专利药支出下降0.7%,品牌和非品牌仿制药支出则分别增长4.5%和21.7%;在所有零售渠道配售的药品中,仿制药占78%的份额;25个处方量最大药品中,仅有3个为专利药;市场上前十大最受欢迎的药物都是仿制药。欧洲亦在大力推进仿制药品的使用,其各国仿制药的使用几乎占欧洲整个分销药品的50%。此外,新西兰政府药品采购部门为节约成本,自2009年起也开始使用印度第二大制药企业瑞迪制药公司生产的仿制药以取代价格较高的品牌药。
2.2 知名企业抢占仿制药市场
随着新药研发周期延长,研发难度加大,众多世界知名制药企业开始向仿制药生产转型,纷纷进入仿制药品市场。如2005年诺华收购山德士公司,成为全球最大仿制药企业;安万特公司收购捷克仿制药生产商Zentiva公司25%股份;美国Mylan公司收购默克仿制药业务分部;以色列Teva公司收购辉瑞意大利仿制药销售公司Dorom等。显然,仿制药品市场已经成为倍受制药企业关注的重要领域。
2.3 各国多举措鼓励仿制药使用
世界各国为了鼓励仿制药的使用和生产,纷纷出台多种举措。包括:(1)在研发和税收上给予仿制药更多激励措施,鼓励仿制药创新;(2)限制专利药企业的反竞争战略和对仿制药的不合理延迟,适当简化注册程序,推动仿制药尽早上市;(3)严格仿制药品监管,重视仿制药品质量;(4)鼓励仿制药作为一线药品使用。
2.4 以价格体系规范促进仿制药行业发展
为了促进仿制药行业健康发展,同时又有利于促进整体药品价格水平的降低,各国普遍建立了仿制药和原研药的差价体系。一般来说,仿制药价格要低于原研药40%-70%。如加拿大首仿药定价不能高于原研药70%,后续上市仿制药价格不能高于首仿药90%;法国仿制药价格比原研药低40%;日本首仿药品一般是原研药价格70%,已有其他仿制药品,再申请进入药价目录的仿制药价格只能按照已有仿制药中价格最低的确定,如果包含某一有效成分的新批准上市药品及已经上市药品数量超过20个,再申请进入药价目录的仿制药价格,需要在药价目录已有仿制药中最低价格的基础上再乘以0.9的系数。
3 药品价值定价成为趋势
3.1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药品价格在发达国家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原因在于其医疗保险和药品保险计划都制定了较为严格的定价和补偿标准。自1993年起,澳大利亚就要求制药企业在药品报销目录申请中必须包括药物经济学评价报告,并出具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就药品在某一价格水平是否具有成本效果以及具有成本效果的价格范围提出建议。
此外,澳大利亚还从国内外同类药品价格、治疗同类疾病的其他类药品的价格、研发、生产成本、生产能力、特殊工艺等多方面对申请药品进行综合考察,并作为定价依据。
3.2 日本
日本自1990年代以来,为降低医药费用而不断调整药品价格,药价总体逐年走低,是全球药品市场增长率最低的国家,其成绩的取得有赖于药品价格的管理方法,即强调对药品价值的综合评价。
日本新药价格制定的基础是与对照药品进行比较,然后结合新药的创新性、有用性、市场性以及小儿等4项加价标准,给予5%-120%不同幅度的价格调整。当新药比对照药缺乏创新性和有用性时,原则上选取药价目录中所有类似药品的较低价格来测算新药价格。同时新药价格还会根据国际价格的比价系数进行适当调整。
3.3 英国
英国药品定价以往主要采取利润控制的方式,即允许制药公司自行制定新药价格,但是对药品利润率进行一定限制。不过,到2013年,这项实施了50余年的《药品价格调控方案》即将到期,取而代之的将是价值定价机制(Value-based Pricing)。
《药品价格调控方案》曾在过去对英国医药费用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新药定价的随意性也使部分药品的价格和价值有所偏离,国家为此所支付的药品费用较高,同时价格过高也限制了新药的使用。2014年后,英国药品价格将依据其价值制定,而价值定价的宗旨是确保支付资金能为患者带来最大的价值。
英国价值定价的主要评价方法是采用药物经济学的基础理论,药品价格将基于可替代药品价格,同时体现新药比参照药品所具有的价值优势。这种价值亦主要体现在药品给患者带来的益处、药物需求情况、产品创新和改进情况以及给整个社会带来的效益等方面。
3.4 德国
德国对药品价格的管理一直以来属于间接控制,即允许企业自行决定药品价格,通过药品参考价格制度对药价进行控制。德国也是欧洲最先建立参考价格制度的国家,支付机构根据药品的参考价格支付费用,超过部分由患者自付,低于部分则在患者、医院和支付方之间按比例分配。参考价格虽然没有强制性,但是有很强的市场导向性,间接刺激企业制定较低的价格。为鼓励创新,新药不在参考定价的范畴之内。参考价格制度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这种价格管理方式也使药品价格尤其是新药的价格较高,降低药品费用因此成为德国医改的重要内容之一。
2010年,德国颁布对新药成本实施控制的法律,企业自行制定价格已经成为历史。根据新法案,新药第一年可以自行制定价格,之后价格不能自行制定,需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证明新药比现有药品治疗价值更大,才能维持其较高价格,否则就要按照参考价格执行。
3.5 韩国
韩国于2006年制定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是亚洲第一个发布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并开展药物经济学评价实践的国家。从2008年起,韩国开始强制推行药物经济学评价。韩国要求对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其是否可以进入医疗保险目录。进入药品目录的药品通过价格谈判确定价格时,经济性评价的内容也将作为谈判的基础。
从以上各国改革趋势可以看出,药品经济性评价在澳大利亚和日本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两国控制药品费用增长及维持合理的药价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往对药品实行间接控制的英国和德国也已经开始转向药品临床价值评估。此外,韩国等国家也已经开始运用药物经济性评价方法控制整体医药费用增长。总体来看,药品价值定价已经成为国际上药品价格管理的又一新趋势。
参考文献
[1]季稻.希腊政府降药价或蔓延欧洲市场[N].医药经济报,2010-07-23.
[2]王迪.意大利:紧缩政策化解医保难题[N].医药经济报,2011-01-14.
[3]王迪.美药品消费报告:仿制药最受欢迎[N].医药经济报,2011-05-06.
[4]王迪.印度仿制药新西兰“惹火”[N].医药经济报,2009-02-19.
[5]郭晓丹.欧洲仿制药协会重申2015年远景规划——要为仿制药发展清除障碍[N].中国医药报,2010-03-22.
[6]郭莹.日本药品价格政策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0(4):63-68.
【国外哮喘流行趋势】推荐阅读:
国外发展趋势11-01
国外最流行的英语简历07-15
国外科技期刊发展趋势01-30
国外流行几种英语教学游戏08-11
香河气管炎哮喘医院第15个“世界哮喘日”哮喘和慢性咳嗽大型咨询义诊活动11-11
重度哮喘07-21
小儿哮喘06-09
哮喘病人08-04
哮喘发作10-22
儿科哮喘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