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哮喘

2024-10-23

儿科哮喘(精选4篇)

儿科哮喘 篇1

儿科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科室, 患者年龄较小, 自主意识差, 很容易出现不配合治疗的情况, 因此, 儿科的护理也与其他科室不同。有研究认为整合性心理护理能够提升患儿治疗的依从性, 改善患儿治疗效果。我院在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对整合性心理护理的儿科哮喘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进行调查, 旨在提升患儿的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78例儿科哮喘患者, 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 每组39例, 1组采用常规护理, 2组采用整合性心理护理。1组患儿平均年龄 (4±3.5) 岁, 男孩19例, 女孩20例, 双肺闻及哮鸣音;2组患儿平均年龄 (4±3.3) 岁, 男孩20例, 女孩19例, 双肺闻及哮鸣音, 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1.2护理方法。

1组:按时通风, 保持病房内空气清新;保持室内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不可放置鲜花、毛毯等会制造粉尘的物品;患儿保证一定时间的睡眠, 按时休息, 不可剧烈运动;不可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2组: (1) 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告知患儿家属哮喘的相关知识, 同时告知家属影响疾病发展的因素, 提醒其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患儿远离危险因素;告知家属患儿的饮食原则, 并要叮嘱家属严格按照饮食原则对患儿进食, 不可进食刺激性的食物, 例如牛奶、鱼虾等[1]。 (2)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分为两种, 一种为家属心理护理;另一种为患儿心理护理。对家属进行心理护理要建立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 当家属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原因和机制后告知其患儿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以及患儿正常反应, 帮助家属稳定情绪, 并要告知家属不同的行为、情绪均会影响患儿的心理状态, 进而影响治疗[2]。患儿由于自主意识较差, 无法很好控制情绪, 因此,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照顾好患儿的情绪, 对于可以正常交流的患儿要多于患儿进行交谈, 并要对患儿的诉求耐心倾听, 使患儿敞开心扉;对于年纪过小的患儿可采用转移法帮助患儿排解情绪, 例如玩具、图画、动画、音乐等等, 进一步帮助患儿消除紧张、焦虑的心理情绪。 (3) 按摩护理:患儿入睡前护理人员要指导患儿家属为其进行按摩, 每次15 min左右, 从头部开始逐渐向下扩展, 程度以不弄疼患儿为宜[3]。

1.3效果评价:

护理效果分为显著、有效、无效三个等级;显著:患儿护理后无哭闹情绪, 治疗依从性高;有效:患儿护理后无明显哭闹情绪, 基本能够配合治疗;无效:患儿治疗依从性差, 情绪较差。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种。所有内容均由责任护理进行调查, 护理满意度为家属护理满意度。

1.4数据统计: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表示, 卡方检验, 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护理情况调查后整理出以下结果:1组护理效果显著的11例, 有效16例, 无效12例;2组护理效果显著的21例, 有效的14例, 无效的4例, P<0.05 (表1) 。1组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的10例, 满意度一般的18例, 不满意11例;2组满意24例, 一般14例, 不满意1例, P<0.05 (表2) 。

注:P=0.02, χ2=7.25

注:P=0.0006, χ2=14.82

3 讨论

哮喘是一种由过敏原或温度刺激引发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本病病程较长, 治愈率较低, 对患儿身心有着严重的损害。多数患儿由于长时间处于治疗状态, 很容易对治疗产生恐惧或抗拒心理, 影响治疗, 因此对患儿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4]。整合性心理护理更加贴切患儿的心理, 能够提升护理人员与患儿和的亲密度, 进而改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 降低患儿抵抗、焦虑情绪的发生率。在我院的调查中可以明确看出, 2组患儿在采用整合性心理护理后效果要明显好于1组患儿, 治疗依从性明显提升。因此, 可以认为整合性心理护理在哮喘患儿中的护理有效。

此外, 整合性心理护理在护理的过程中充分照顾到了家属的心理情绪, 不仅为家属普及了疾病的相关知识, 同时也对家属的心理情绪进行疏导。改善家属的情绪能够进一步降低纠纷的发生率, 提升家属护理满意度。总的来说, 整合性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儿的心理情绪, 提升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

参考文献

[1]卢秀英, 洪丹, 孙庆珠.结构式心理护理对哮喘患者心理状况和应对能力的影响[J].现代医学, 2013, 15 (39) :165-166.

[2]张琦.综合心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河南大学, 2013, 26 (9) :117-119.

[3]施彩嫦.心理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的效果影响分析[J].中国处方药, 2014, 39 (8) :229-230.

[4]尹雪玲, 连秀华.心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25 (21) :217-219.

儿科哮喘 篇2

【关键词】 孟鲁司特纳;糖皮质激素;小儿哮喘

小儿哮喘作为儿科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发病年龄逐年下降。小儿哮喘的原因是由于气道结构细胞、炎症细胞和细胞组分参的慢性炎症性气道疾病。且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小儿哮喘的发病过程中需要抗炎症的反应介质,而白三烯就是其中治疗效果较显著的药物之一。因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能够有效的抑制小儿哮喘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肺功能,是治疗小儿哮喘临床疗效最好的药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4月——2012年4月来本院诊的哮喘儿100例,其中男65例,女35例,年龄2岁-13岁,平均(7.9±4.1)岁,与我国现行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轻度持续哮喘要求诊断的标准相吻合。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儿按其意愿,都能够配合检查,且身体的其他机能健康。在接受小儿哮喘治疗的4周前不曾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之类的药物,身体其他机能健全,肺部和肝部没疾病史。将收治的100例患儿按其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平均在(7.9±4.1)岁。观察组患儿在入组前使用糖皮质激素40例,使用速效β2受体激动剂10例。对照组的患儿中男25例,女25例。平均年龄为(7.8±4.2)岁。对照组患儿在入组前使用糖皮质激素28例,使用速效β2受体激动剂22例,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即为解痉平喘抗感染等治疗手段。观察组的患儿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纳咀嚼片治疗,<4.9周岁的患儿使用孟鲁司特纳的计量为3.9mg/每晚。>4.9周岁的患儿使用孟鲁司特纳的计量为4.9mg/每晚。用药后开始对两组实施观察。即观察在治疗1个月、2个月后白天和夜间哮喘发作的次数,以及治疗后12周内累计吸入的糖皮质激素和速效β2受体激动剂的总剂量。

疗效标准的判定:疗效显著的表现为;哮喘的物理症状缓解明显和发作频次上的减少,且哮鸣音大幅度下降;好装的判定标准为:哮喘的物理症状由原先的重度转至中度或轻度,哮鸣音减轻;无效的判定标准为,临床症状和患者的物理症状没有减轻,或更加严重。总体有效率=(显著疗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总体疗效观察 观察组的患儿在接受治疗后的总体有效率高达93%,对照组接受治疗后的总体有效率为79%,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患者白天和夜间哮喘发作的频次 观察组的患儿在接受治疗后的1个月、2个月内,白天和夜晚的哮喘发作频次明显减少,对照组的患儿在接受治疗后的1个月、2个月内,白天和夜晚的哮喘发作频次有一定程度的减轻,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不如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吸入糖皮质激素、速效β2受体激动剂的总剂量观察 观察组的患儿在接受治疗后的12周内吸入吸入糖皮质激素、速效β2受体激动剂的总剂量明显减少,对照组的患儿在接受治疗后12周内吸入吸入糖皮质激素、速效β2受体激动剂的总剂量有一部分减少,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不如观察组(P<0.05或P<0.01)。观察组的患儿和对照组的患儿在治疗之前都没有不良反应情况的出现。

3 讨 论

儿科哮喘 篇3

1 哮喘门诊专职护士的条件

1.1 业务能力

哮喘门诊护士应由5年以上工作经验, 有较丰富的临床护理知识的护士担任。除此之外, 还应积极学习和迅速掌握治疗哮喘所用吸入药物的应用峰速仪的使用和图表等的绘制, 尽快学会和掌握肺通气功能监测仪的使用、过敏原的测试等, 以适应哮喘门诊的日常护理工作。

1.2 沟通能力

哮喘门诊护士应该具备较好的沟通能力和亲和力, 语言和蔼可亲, 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准确无误地收集有关资料, 将哮喘治疗、预防知识传授给患儿及家长, 以获得他们的配合, 提高治疗依从性, 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1.3 素质要求

哮喘门诊专职护士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行为落落大方, 具备有主见、有礼貌的品质, 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应急能力和服务意识[1]。

2 哮喘专职护士的工作范围

2.1 根据患者就诊时间的先后和病情的需要, 安排先后

次序, 确保诊疗工作迅速准确、有条不紊地进行[2]。一对一地给患儿及家长讲解和演示吸入药物的方法、峰速仪的使用及图表的绘制, 直到他们正确掌握和熟练使用。

2.2 准确收集患儿现病史、过去史、家族史、哮喘病的治

疗史等资料, 进行并保存患儿哮喘病治疗档案。为需要进行肺通气功能监测和过敏原测试的患儿做检查, 并作出正确的报告供医生参考。

2.3 解答患儿及家长提出的有关预防和治疗儿童哮喘方面的各种问题和咨询, 对患儿和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和宣传。

3 哮喘门诊护士和角色功能

根据哮喘门诊护士的职责和工作范围, 可以看出此职业具有多种功能角色, 包括接诊者、施教者、辅导者。

3.1 接诊者

哮喘门诊护士要主动热情地接待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儿及家长, 强调以患者为中心, 应用专业知识和敏锐的观察判断力, 适当地运用沟通技巧认真询问病史, 收集资料、测量生命体征, 安排就诊[3]。如为复诊患者则应及时调出其诊疗档案, 为医生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如为哮喘持续状态的患儿, 应提早安排就诊, 使他们早一点得到医生的诊断和处理, 尽早解除病痛。

3.2 健康教育的施教者

这是哮喘门诊护士很重要的一项工作, 按GINA方案, 哮喘治疗是一个长达1年~5年的漫长过程, 所用药物主要是小剂量的吸入性皮质激素。规范用药十分重要, 治疗初期每周复查, 检查用药情况, 恢复期每月复查, 稳定期3个月~6个月复查1次, 以确保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4周岁以上的患儿要每天检测峰速仪并记录结果, 帮医生了解患儿平时的肺功能情况, 以此作为药物减加量的依据。这些日常工作漫长又繁琐, 当患儿哮喘发作时, 哮喘管理计划实施较顺利, 当患儿进入稳定期后, 其治疗的依从性就大打折扣。对于这种情况, 哮喘门诊护士就要不厌其烦地采取各种方式去帮助他们积极参与管理自己的哮喘, 教会他们避免危险因素, 正确使用药物, 了解使用峰速仪监测最大呼气流速 (PEF) 值的重要性。已有明确过敏原的要避免接触, 不要进食过甜、过咸、过辣、过凉的食品, 避免剧烈运动。这些都需要患儿及家长的理解、信任和配合, 护患建立伙伴关系, 才能达到哮喘成功管理的目标。

3.3 辅导者

根据患儿及家长的年龄、身份、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 护士应分别给予适当的辅导教育和启发, 用儿童能够接受和领会的语言去辅导他们。如吸入舒利迭, 告诉孩子“像用吸管吸酸奶一样一吸, 药就进入你的气管了。”把峰速仪上的红绿标示比喻成马路上的红绿灯, 如果你能把小风标吹到绿色区里, 就表明你的气道像马路上亮了绿灯一样通畅。做肺功能监测时, 孩子对最大通气量和慢通气量两种呼吸不会分辨和掌握, 就告诉孩子:“这两种呼吸一种就像你过1岁生日时, 妈妈在蛋糕上插一根蜡烛, 你用力吹一口气吹灭了;另一种就是你现在已经5岁了, 过生日要插5根蜡烛, 要想都吹灭就要用长长的一口气来吹。”这样以来孩子很快掌握了分辨方法, 从而达到了正确检验的目的。除此之外, 哮喘门诊护士富有同情心也是必要的, 要耐心倾听患者的抱怨、害怕和顾虑, 接受和理解其情绪反应, 回答他们的提问并给予安慰和鼓励。总之, 哮喘门诊护士是既一份富有挑战性的职业, 也是一份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的神圣职业, 应该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热爱。

参考文献

[1]林菊英, 等.中华护理全书[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521-523.

[2]申艳芳.急诊科分诊护士的角色与功能[J].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0 (4) :294.

儿科哮喘 篇4

急性喉梗阻是因喉部或邻近组织的病变致喉腔急性变窄或梗阻导致呼吸困难。其并非一独立的疾病, 而是一组症候群。喉梗阻可引起急性缺氧, 处理不及时可引起窒息, 危及生命, 应高度重视。

一、病因

(一) 喉部急性炎症

小儿喉腔小, 炎症时黏膜稍肿胀即可致声门阻塞, 且小儿喉软骨软, 排痰能力差, 喉气管内分泌物不易排除, 更加重喉梗阻。其他, 如白喉、咽后脓肿、口底蜂窝织炎等炎症向喉部蔓延时也可造成急性喉梗阻。

(二) 变态反应

各种变应原引起的变态反应可使喉部急性水肿, 导致喉梗阻。

(三) 喉外伤

如喉部挫伤、切割伤、烧伤, 气管插管性喉损伤、内窥镜检查损伤等, 可因水肿、血肿、气肿等引起急性喉梗阻。

(四) 喉痉挛

破伤风、喉气管异物的刺激、低钙所致的手足搐搦症都可产生喉痉挛而致喉梗阻。

(五) 喉部肿物

良性和恶性肿瘤均能引起喉梗阻, 如声带息肉突然嵌顿于声门常可造成急性喉梗阻。

(六) 喉麻痹

双侧声带麻痹不能张开而致喉阻塞, 多由于甲状腺手术损伤喉返神经所致。

(七) 先天性畸形和喉部瘢痕狭窄如巨大喉蹼、先天性喉喘鸣等。

二、临床表现

(一) 吸气性呼吸困难

吸气时鼻翼翕动, 胸骨上窝凹陷, 严重者吸气时由于胸腔负压增加, 锁骨上下窝、肋间隙、剑突下发生吸气性凹陷。由于缺氧出现烦躁, 坐卧不安, 四肢发冷、面色苍白或发绀、早期血压升高, 甚至出现心力衰竭、昏迷、死亡。

(二) 吸气性喉鸣

因气流通过狭窄的喉腔产生振动和涡流而发生的鸣声。当声门下黏膜肿胀时, 可产生犬吠样咳嗽。

(三) 声音嘶哑

引起喉阻塞的病变在声门或声门附近者声音嘶哑多为首发症状, 病变部位在声门下者声音嘶哑出现晚或不出现。

三、分度

Ⅰ度:患儿安静情况下无明显症状体征, 仅于哭闹或活动后出现轻度吸气性喉鸣和呼吸困难, 呼吸音及心率无改变。

Ⅱ度:在安静时就可出现喉鸣和吸气性呼吸困难, 活动、哭闹时加重, 肺部可闻及喉传导音或管状呼吸音, 心率加快, 心肺功能尚正常。

Ⅲ度:除以上喉梗阻症状外, 患儿因严重吸气性呼吸困难而缺氧, 出现烦躁不安, 呼吸急促, 三凹征阳性, 口唇及指趾发绀, 双眼圆睁, 头面部出汗, 肺部呼吸音明显降低, 心率快, 心音低钝。

Ⅳ度:患儿呼吸极度困难, 渐显衰竭、昏睡状态, 由于无力呼吸, 三凹征可不明显, 面色苍白发灰, 肺部听诊呼吸音几乎消失, 仅有气管传导音, 心律不齐, 心音钝、弱。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症状, 详细询问病史, 病情允许者经过咽喉检查, 如喉镜、CT喉部扫描等, 即可做出病因诊断。喉梗阻的诊断并不难, 但应与肺源性、中枢性和心源性呼吸困难相鉴别。

(一) 肺源性呼吸困难

可有吸气和 (或) 呼气困难。重症肺炎病变范围广者以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主, 肺部可闻及啰音, 而喘息性疾病以呼气性呼吸困难为主, 如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肺部可闻及呼气相喘鸣音。结合影像学检查不难鉴别。

(二) 中枢性呼吸困难

由于呼吸中枢受抑制而引起。以节律和频率改变为主, 如潮式呼吸、间歇性呼吸、点头呼吸等。且有相应神经系统表现, 以资鉴别。

(三) 心源性呼吸困难

呼气吸气都困难, 坐位或立位时减轻, 平卧时加重, 患者有心脏病变的症状和体征。

五、治疗

(一) 氧疗

根据缺氧情况应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 吸入的氧气应加温湿化。

(二) 镇静

患儿烦躁不安, 应适当镇静, 如水合氯醛, 0.4ml/kg, 口服或灌肠;其他, 如苯巴比妥、地西泮、咪达唑仑等可适量应用, 但应注意, 后两者有呼吸抑制作用, 应在有经验医师在场时应用, 以便一旦出现情况及时抢救。

(三)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可将2~5mg地塞米松 (有条件时可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 、生理盐水2ml和氨溴索15mg混合雾化吸入, 促使黏膜水肿消退, 并可稀释分泌物。气道痰多者, 给予适当吸痰。

(四) 糖皮质激素

有抗炎和抑制变态反应等作用, 能及时减轻喉头水肿, 缓解喉梗阻。除雾化吸入外, 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 (0.3~0.5mg/kg) 或氢化可的松 (5~10m g/kg) , 每日两次。缓解后可口服泼尼松 (0.5~1 m g/kg) , 每日两次。

(五) 抗感染治疗

如存在细菌感染时, 及早使用足量的抗生素控制感染, 一般给予青霉素、大环内酯类或头孢菌素类, 严重者可予以两种以上抗生素。

治疗原则:对于Ⅰ、Ⅱ度喉梗阻患儿可保守治疗, 积极去除病因;Ⅲ度喉梗阻应严密观察呼吸变化, 先试用药物治疗, 若药物治疗不见好转或喉梗阻时间较长, 全身情况较差, 应及早行气管插管;Ⅳ度喉梗阻患儿应紧急气管切开, 或先行气管插管。

六、护理

(1) 保持患儿卧床休息、安静, 减少哭闹。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 静脉输液应控制滴速, 以免引起或加重心衰。 (2) 保持呼吸道通畅,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根据呼吸困难及缺氧程度给予吸氧及雾化吸入, 并随时做好气管插管的准备。 (3) 保证营养, 喂养时注意避免呛咳并保持口腔清洁。 (4) 监测体温变化, 发热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适当多饮水, 及时更换汗湿衣服, 避免受凉。

哮喘持续状态

哮喘持续状态 (SA) 是指哮喘发作时出现严重呼吸困难, 在合理应用β2受体兴奋药及抗炎药物 (静脉及吸入糖皮质激素) 、茶碱类药物后不见缓解, 属于儿科急症之一。

一、常见发病诱因

(1) 变应原或其他致喘因素持续存在。

(2) β2受体激动药及抗炎药物应用不当或存在感染而抗感染治疗不当, 不排除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甚至滥用抗生素的情况。

(3) 脱水、电解质紊乱或酸中毒。

(4) 突然停用激素, 引起“反跳现象”。

(5) 情绪过分紧张。

二、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憋、胸闷气短、气促和呼吸困难, 焦虑不安、恐惧、大量出汗甚至意识障碍, 口、鼻发绀, 呼吸可由快变慢, 由深变浅, 咳嗽明显减少等。查体可见呼吸加快、不愿平卧甚至端坐呼吸、鼻翼翕动, 口唇和手指发绀, 颈静脉怒张, 胸廓饱满, 呼气性三凹征, 听诊双肺满布哮鸣音, 以呼气相较为明显, 但危重者肺部哮鸣音反而减弱甚至消失 (几乎听不到呼吸音) , 称为“寂静肺”。

哮喘急性发作时病情严重程度分级见表1。

三、并发症

(一) 呼吸系统

肺炎、肺不张、纵隔气肿、呼吸衰竭等。由于缺氧, CO2潴留, 可发生呼吸衰竭, 而呼吸肌疲劳又可加重呼吸衰竭。呼吸衰竭是主要死因。

(二) 血管系统

窦性心动过速及其他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三) 神经系统

烦躁不安、缺氧性脑病等。

(四) 酸碱失衡

90%以上的SA患儿并发酸碱失衡, 其中以呼吸性酸中毒居首位, 其次为呼吸性酸中毒伴代谢性酸中毒, 此与小儿气道相对较狭窄, 易被分泌物堵塞而致缺氧和CO2潴留有关。

四、诊断

X线表现为肺充气过度、气胸或纵隔气肿。心电图可呈肺性P波, 电轴右偏, 窦性心动过速。哮喘发作时出现严重呼吸困难, 合理应用β2受体兴奋药及抗炎药物 (静脉及吸入糖皮质激素) 、茶碱类药物后不见缓解。

五、治疗

(一) 氧疗

哮喘持续状态常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存在, 应鼻导管或面罩吸氧, 流量为4~5L/min, 浓度40%为宜, 可根据缺氧情况适当上调, 吸入的氧气应加温湿化。

(二) 镇静

患儿烦躁不安, 应积极镇静。如水合氯醛, 0.4ml/kg, 口服或灌肠;其他如苯巴比妥、地西泮、咪达唑仑等可适量应用;但应注意后两者有抑制呼吸作用, 应在有经验医师在场时应用, 以便一旦出现情况及时抢救。

(三) 通畅呼吸道

应用氨溴索雾化祛痰, 加强拍背、吸痰, 保持呼吸道通畅。

(四) β2受体激动药及皮质激素

(1) 以高流量氧气 (5~6L/min) 为动力或应用高压雾化泵, 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药 (沙丁胺醇或特布他林) 及激素 (氟替卡松或布地奈德) , 每隔20min重复1次。 (2) 给予β2受体激动药及吸入用激素, 借助储雾罐气雾剂吸入, 每次3~4喷, 可每隔5min重复1次, 连用3次。 (3) 皮质激素应早期足量静脉给药, 常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5~10mg/kg静脉滴注, 或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甲强龙) 1~2mg/kg, 每6小时静脉滴注1次, 待病情控制和缓解后再逐渐减量。

(五) 茶碱类

首剂氨茶碱4mg/kg静脉滴注, 每8小时1次, 也可0.5 mg/ (kg·h) 持续泵点, 最大量不可超过1 2m g/ (kg·d) ;其有效浓度与中毒浓度接近, 且有个体差异, 但应密切监测基本生命体征, 当患儿心率快、烦躁时慎用。也可用多索茶碱4 mg/kg静脉滴注, 较氨茶碱相对安全。

(六) 抗胆碱能药物

吸入抗胆碱能药物, 如异丙托溴铵 (溴化异丙托品) , 一般与β2受体激动药、吸入用激素联合雾化吸入治疗, 使支气管扩张作用增强并持久。

(七) 纠正脱水

哮喘持续状态患儿由于存在摄水量不足, 加之过度呼吸及出汗, 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脱水, 使气道分泌物黏稠, 痰液难以排出, 影响通气。因此补液有助于纠正脱水, 稀释痰液, 防治黏液栓形成, 根据心脏及脱水情况, 一般每天输液5 0~1 0 0 m 1/k g。

(八) 积极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

哮喘持续状态时, 由于缺氧、过度消耗和摄入量不足等原因易于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而在酸性环境下, 许多支气管扩张药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故及时纠正酸中毒非常重要。建议在pH<7.2时可使用碱性药物:每次5%碳酸氢钠溶液5ml/kg静脉滴注。如有CO2潴留、呼吸性酸中毒, 应以改善通气为主。

(九) 针对诱发因素和并发症的处理

如及时脱离致敏环境;对于感染导致哮喘加重的患儿, 应积极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等。

(十) 机械通气治疗

1. 非侵入性正压通气:

经上述吸氧及支气管解痉治疗不能改善呼吸困难及缺氧状态时, 应尽早应用持续正压气道通气。

2.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上一篇:档案事业下一篇:平面设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