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师谈哮喘用药

2024-06-29

临床药师谈哮喘用药(精选8篇)

临床药师谈哮喘用药 篇1

目前, 在医院临床用药中, 充斥报端的是药物滥用及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频率发生。据统计, 在对住院患者的治疗中, 12%~13%存在着不合理用药现象, 因药源性疾病致死的人数占医院死亡人数的5%。其根源在于各个医院的临床药师的作用还没有明显体现出来。本文就我院以醒脑静注射液临床用药为例谈下临床药师指导临床用药的体会。

1 临床药师定义及目前临床用药存在问题

临床药学是药师通过直接参与医生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接受用药咨询、参加病例讨论和会诊等方式, 向患者提供多方位药学服务的药学学科。目前, 全国都开始关注临床药师这个新兴的群体, 但其发展尚存在探索阶段, 整体水平进步缓慢且发展不平衡, 目前临床用药存在问题: (1) 用药指征不明确:患者有需要治疗的疾病或症状, 但使用的药物却不相关, 其结果是导致误治甚至危及生命。 (2) 违反配伍禁忌、用药禁忌:中药违反“十八反、十九畏”, 西药不遵循配伍原则, 人为的产生不良反应。 (3) 用药剂量不当, 疗程不宜:给药剂量过大或过小, 疗程过长或过短, 造成治疗效果不明显, 产生毒副作用或过多的药物浪费。 (4) 给药途径不适宜:对疾病轻重缓急及预后认识不足, 未能选择最佳发挥药效的给药方法。 (5) 选择药物不当:尤其以滥用抗生素类药物最为严重, 遇到感染症状, 不管是病毒还是细菌, 也不考虑病原菌的种类及细菌对药物敏感性, 动辄选用强效、广谱的抗生素。 (6) 合并用药过多:不根据患者治疗需要和给药方案, 无必要或不适当合并使用多种药物或重复用药。 (7) 盲目选用贵重药物:医生受不当利益的引诱, 给患者开大处方, 贵重药。

2 醒脑静注射液临床用药

醒脑静注射液 (来源于无锡山禾济民可信药业有限公司) 是由祖国医学传统名方“安宫牛黄丸”经科学提取精制而成的新型中药制剂, 其配方主要有天然麝香、郁金、冰片、栀子等, 适应症为脑出血及颅脑损伤、脑梗死、脑炎、酒精中毒、CO中毒、安眠药中毒、麻醉剂过量、癫痫、肺性脑病、肝性脑病、高热, 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急症, 功效好。

在我院醒脑静注射液使用中, 坚持临床药师查房制度, 提供合理化用药建议, 对临床用药进行了有效的监督指导, 及时对不合理用药提出更改建议并参与疑难病例的用药方案制订, 使我院用药 (醒脑静注射液) 更加合理化, 同时亦增加了医药双方的沟通和互动。

2.1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每次20~80m L, 用5%~10%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L500m L稀释后滴注, 或遵医嘱;儿童参考剂量:0.2~0.6 m L/k g/d。

用药中: (1) 醒脑静注射液的治疗效果与剂量呈正相关:10m L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00%;20m L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3%;40m L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4%; (2) 注意大剂量醒脑静及纳络酮治疗急性CO中毒29例疗效观察, 最大应用剂量在80m L/d以上, 痊愈率为93.1%。

2.2 用药时间

脑出血患者出血后6h后即可使用, 其他患者发病后即可使用。

2.3 安全性

安全可靠。据统计, 在目前近260万用药患者中只出现过7例不良反应报道, 其中6例仅为畏寒、发热、头痛及皮疹等停药后即缓解, 1例为过敏反应, 未有死亡病例报道。这可能与醒脑静注射液中所含有的天然麝香有关。

3 体会和感受

(1) 放下包袱:由于药学人员的知识结构与医学相差甚远, 刚开始与临床医师、护士、患者沟通存在很大的困难, 导致药学人员进入临床信心不足。临床药师首先要有好的心态, 不要惧怕困难, 勇于战胜困难。在工作中要不耻下问, 在药学知识上要精益求精, 尽可能多地掌握药学的新理论、新知识、新进展。 (2) 注意药患沟通与药医沟通:临床药师在工作中要与患者沟通, 让患者信任, 同时给患者有用的药物信息, 并注意用药的注意事项, 出现什么情况时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临床药师要积极主动多与医师交流, 并提供有用的药学知识, 携手共同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摘要:本旨在探索临床药师指导临床用药的作用;以醒脑静注射液临床用药为例, 简述临床药师在指导临床用药中的意义和作用;通过计算机检索、手工检索及向药厂索取资料, 全面收集醒脑静注射液在临床上的各种运用文献, 针对醒脑静注射液在临床运用中的安全性、用法用量及适应证等方面进行论证, 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关键词:醒脑静注射液,适应证,用法用量,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力, 李翠萍.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重型脑出血201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2, 9 (3) .

[2]刘卫平, 章翔.醒脑静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用的观察[J].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 1997, 4 (11) .

[3]黄炳峰.醒脑静注射液辅助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29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5, 12 (4) :253~254.

[4]张建军, 朱镇宇.醒脑静注射液在治疗重症颅脑损伤中抗高热和促醒作用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 1999, 8 (1) .

[5]陈新鑫, 范华昌.醒脑静治疗脑梗死所致老年痴呆症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9, 5:13~15.

临床药师谈骨质疏松症用药 篇2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症的患病人群明显增加,由骨质疏松症造成的骨折患者也将增加。骨质疏松症及由此引发的骨折给患者本人、家庭和社会均造成严重的危害。如脊柱骨折会造成背部疼痛、身高变矮和驼背等。而腕部和踝部骨折也会因疼痛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影响工作和造成生活质量的下降。髋部骨折更为严重,多数需要住院治疗,半数需要全天生活护理,20%在家中需他人照顾。此外尚有15%~20%的患者会因各种并发症(如静脉血栓栓塞、感染等)导致死亡。据统计,髋骨部骨折在绝经后妇女的死亡率相当于乳腺癌,高于子宫内膜癌。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减少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发生率将成为全社会所面临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

中国人的骨密度比西方人低约8%,因此中国人也比较容易出现骨质疏松。为此我们特邀请4位临床药师从骨质疏松的风险评估、药物治疗、理性看待其不良反应和生活调节等四方面介绍骨质疏松防治和用药,从而唤起人们对骨质疏松症的重视。

骨质疏松的风险评估

实例:吴老太太,74岁,是一位慈祥的退休大学教师,但最近十多年的反复骨折给她的生活带来了非常多的困难。从1997年不慎摔伤臀部后导致胸骨骨折,至今已经骨折过四次。现在的吴老太太常感全身骨痛,以膝关节为甚,身高减低了约8厘米。期间考虑吴老太太是雌激素水平不足,易骨质疏松,给予雌激素,连服6个月后查妇科彩超显示子宫肌瘤,遂停用雌激素和钙片,现在使用一种比较昂贵的药物特立帕肽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

解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药学部 叶倩倩):现实生活中像吴老太太这样的老年女性经常出现骨折,轻则踝部骨折,重则髋部骨折需要换髋关节,骨质疏松除了给患者本人造成极大的痛苦,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生活负担。

那么,常见的骨质疏松高危人群有哪些呢?①中老年人、孕妇及乳母、更年期妇女;②钙的摄取量少,不常晒太阳、维生素D摄取不足的人群,也有些人因为乳糖不耐受无法摄入足够的奶制品,这类人群也会因缺钙而导致骨质疏松;③大量摄取咖啡、茶,节食减肥、嗜烟、酗酒者;④运动量少、长期卧床的人;⑤40岁以前停经,卵巢、子宫、胃及小肠切除者;⑥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利尿药、抗凝血药、胃药等治疗者,比如强的松、地塞米松、氢氯噻嗪等常见的药物;⑦患有肾病或肝病、糖尿病、高血糖、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性关节炎、血液病及某些癌症患者等,肾病或肝病对体内活性维生素D的合成有影响,而类风湿性关节炎本身就对骨质有破坏的作用。如果您是以上这些人群,那么您就要小心啦,骨质疏松可能来找您,所以做好预防很重要。

如果您是一名女性,那么您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比男性更高。因为每名女性都要经历更年期,更年期是女性一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时期的大多数女性更多关注的是如何缓解心慌、失眠、潮热、出汗、情绪波动等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却往往忽视了一个问题——骨质疏松的存在。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是男性的6~10倍,绝经20年以上者可达到53.6%~57.9%。其原因主要是女性绝经后性腺萎缩,功能下降,体内雌性激素水平明显降低,骨质流失远大于骨质形成的速度,骨骼处于负钙平衡状态所致。而男性体内性激素变化远没有女性明显,所以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和进展速度都低于女性。

那么,如何及早知道自己的骨折风险并进行预防呢?

目前常用的有评估骨折风险因子和骨密度测定来预测将来发生骨折的概率,风险因子越多,患有骨质疏松的危险就越大。以下是1分钟骨质疏松自测题目,如果答案有部分或者全部为“是”,可寻求医师做骨密度测试来得出结论。

①您是否为绝经期女性?绝经年龄是否小于45岁?

②您是否为50岁以上男性?

③您是否体格细小或细长?

④您的父母双亲中有没有轻微碰撞或者跌倒就会发生髋部骨折的情况?

⑤您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会伤到自己的骨骼?

⑥您是否曾经无诱因下出现髋部骨折?或者身高降低超过3cm?

⑦您是否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

⑧您经常过度饮酒吗?

⑨您每天吸烟超过20支吗?

⑩您经常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可的松、强的松等激素类药品吗?

近两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使用一种更为简便的骨折风险因子工具(FRAX)来评估患者未来10年发生骨折的可能性,大家可以通过登陆网址http://www.sheffield.ac.uk/FRAX/tool.jsp?locationValue=2就轻松获得自己发生骨折的风险。在网页上填写年龄、性别、体重、身高和7个骨折风险因子(既往骨折史、父母髋骨骨折、目前抽烟行为、肾上腺皮质激素服用史、类风湿关节炎史、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每日酒精摄取量以及骨密度测定的结果),软件就可以自动计算出您未来10年的骨折概率,非常简便好用。

及早知道自己的骨骼健康情况并进行早期的干预治疗,就可以改善骨骼健康,降低患骨质疏松症的几率。

骨质疏松治疗

实例:林大妈,60岁,近几日感觉腰背部疼痛,行走后疼痛加剧,在医院检查后诊断为骨质疏松。林大妈挺纳闷,平时一直补钙,为什么还会骨质疏松呢?骨质疏松到底该怎么预防与治疗呢?

解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药学部 鲁琼):骨质疏松症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和痛若,治疗收效很慢,一旦骨折又可危及生命,因此,要特别强调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骨质疏松的预防要从儿童、青少年做起,应注意合理搭配膳食营养,多吃一些含钙、磷高的食品,如鱼、虾、乳制品、牛奶、鸡蛋、骨头汤、豆类、杂粮、绿叶蔬菜等。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如坚持体育锻炼,多接受日光浴,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碳酸饮料,少吃糖及食盐,动物蛋白也不宜过多,尽可能保存体内钙质。

二级预防:通常女性在绝经以后,骨丢失量加速。绝经后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及早采取防治对策。近年有研究报道,主张在妇女绝经后3年内即开始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同时坚持预防性补钙,以安全、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

三级预防: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积极进行抑制骨吸收(雌激素、CT、Ca),促进骨形成(活性VitD)的药物治疗,还应加强防摔、防颠等措施。此时要防止首次骨折和再次骨折的发生,注意防止跌倒。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雌激素代替疗法、降钙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以及二磷酸盐,可以阻止骨吸收但对骨形成的作用特别小。用于治疗和阻止骨质疏松症发展的药物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抑制骨吸收药,包括钙剂、维生素D及活性维生素D、降钙素、二磷酸盐、雌激素以及异黄酮;第二类为促进骨生成药,包括氟化物、合成类固醇、甲状旁腺激素等。

(1)激素代替疗法。激素代替疗法被认为是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最佳选择,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存在的问题是激素代替疗法可能带来其他系统的不良反应。激素代替疗法避免用于患有乳腺疾病的患者,以及不能耐受其副作用者。①雌二醇:建议绝经后即开始服用,在能耐受的情况下终身服用。炔雌醇和炔诺酮属于孕激素,用来治疗中到重度的与绝经期有关的血管舒缩症状。②雄激素:研究表明对于性激素严重缺乏所致的骨质疏松症男性患者,给予睾酮替代治疗能增加脊柱的骨密度,雄激素可视为一种抗骨吸收药。③睾酮:可用于治疗性腺功能减退的骨密度下降患者。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激素治疗的过程中,仍需要补充钙和维生素D。

(2)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在某些器官具有弱的雌激素样作用,而在另一些器官可起雌激素的拮抗作用。能防止骨质疏松,还能减少心血管疾病、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这类药物有雷洛昔芬,能抑制骨吸收、增加脊柱和髋部的骨密度,能使椎体骨折的危险性下降40%~50%,但疗效较雌激素差。绝经前妇女禁用。

(3)二磷酸盐类。二磷酸盐类是骨骼中与羟基磷灰石相结合的焦磷酸盐的人工合成类似物,能特异性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并增加骨密度,禁用于孕妇以及计划怀孕的妇女。服用羟乙基膦酸钠需同时服用钙剂。

近年有新一代的磷酸盐应用于临床,如氨基二磷酸盐、利塞膦酸以及帕米膦酸钠等,抑制骨吸收的作用强,治疗剂量下并不影响骨矿化。阿仑膦酸钠证实能减轻骨吸收,降低脊柱、髋骨以及腕部骨折发生率达50%,在绝经前使用可以阻止糖皮质激素相关的骨质疏松症。

(4)降钙素。降钙素为一种肽类激素,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可以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具有止痛、增加活动功能和改善钙平衡的功能,对于骨折的患者具有止痛的作用,适用于二磷酸盐和雌激素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的患者。有肠道外给药和鼻内给药2种方式,胃肠外给药的作用时间可持续达20个月。

(5)维生素D和钙。维生素D及其代谢产物可以促进小肠钙的吸收和骨的矿化,活性维生素D(如罗盖全、阿法骨化醇)可以促进骨形成,增加骨钙素的生成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服用活性维生素D较单纯服用钙剂更能降低骨质疏松症患者椎体和椎体外骨折的发生率。另有维生素D和钙的联合制剂可供选择,治疗效果比较可靠。

(6)氟化物。氟化物是骨形成的有效刺激物,可以增加椎体和髋部骨密度,降低椎体骨折发生率。

对于接受治疗的骨质减少和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建议每1~2年复查骨密度一次。为长期预防骨量丢失,建议妇女在绝经后即开始雌激素替代治疗,至少维持5年,以10~15年为佳。如患者确诊疾病已知会导致骨质疏松,或使用明确会导致骨质疏松的药物,建议同时给予钙、维生素D以及二磷酸盐治疗。

外科治疗:只有在因骨质疏松症发生骨折以后,才需外科治疗。

理性看待抗骨质疏松药物的不良反应

实例:梁阿姨,66岁,一年前体检做骨密度检查时发现患有骨质疏松症,医师建议她服用双磷酸盐药物阿仑膦酸钠片抗骨质流失。一年来,梁阿姨坚持服药,但一向没有胃病的她发现,服完药后有时会感到恶心,并未引起注意。最近,她偶然翻开了这种药物的说明书,被上面长长的一串“不良反应”提醒“吓”坏了,并且其中就有消化道方面的,于是把药“束之高阁”不敢再用。

解析(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 王利杰):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也就是说,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抗骨质疏松药物也不例外。面对药物副作用,我们既不能“因噎废食”,又不能“不以为然”。事实上,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且能在不良反应发生后积极处理。那么,常见的抗骨质疏松药物不良反应有哪些?

(1)双磷酸盐类药物:口服双磷酸盐(如阿仑膦酸钠片)后会出现恶心、呕吐、上腹痛和消化不良等上消化道不良反应;静脉输注含氮双磷酸盐(如帕米膦酸、唑来膦酸、伊班膦酸)可引起一过性发热、骨痛、肌痛等类流感样症状。此外,由于此类药物进入血中的约60%以原形从肾脏排出,故亦可引起肾毒性。罕见下颌骨坏死等不良反应。

(2)降钙素类药物:降钙素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不良反应轻微。最常见的是胃肠道不良反应,包括恶心、腹痛、腹泻、食欲减退等,且静脉注射比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更为常见。此外,由于降钙素是一种多肽,偶可发生过敏反应,可表现为皮疹、面部潮红等。

(3)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选择性雌激素受体拮抗药(如雷诺昔芬)能选择性作用于人体骨骼的雌激素受体,而对于乳腺和子宫则表现为抗雌激素活性,因而不刺激乳腺和子宫,不引起子宫内膜增生,不会增加子宫癌、卵巢癌和绝经后出血的风险。但本类药物可增加静脉血栓的风险,包括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该风险在第一年内最大。此外,此类药物还可出现血管扩张引起的潮热症状,该风险在起始治疗的6个月左右最多。

(4)甲状旁腺激素:特立帕肽仅引起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如头痛、头晕、恶心、肢体疼痛等。

那么,针对上面的不良反应,我们应该如何防范呢?

①选择适宜的给药人群:由于口服二磷酸盐可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对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者应慎重使用;由于本类药物还可引起下颌骨坏死,故而对于患有严重口腔疾病(如严重牙周病)或需要接受牙科手术的患者不建议使用,如果患者正在服用,可停药半年以后或检查骨吸收生化标志物达到正常水平时才能施行手术,手术后至少停药3个月。选择性雌激素受体拮抗药雷诺昔芬可使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增加,故有静脉血栓栓塞疾病者或长期卧床和久坐的患者应禁用本类药物;此外,本药由于扩张血管还可引起潮热症状,因此,潮热症状严重的围绝经妇女不宜使用该类药物。

②掌握正确的服药方法:为避免口服二磷酸盐类药物对消化道的刺激性,建议患者空腹服用,用200~300毫升白开水送服,且保持直立体位,对于不能站立的老年人,可保持上身直立,不可嚼碎或含服,服药后30分钟不要立即躺下或进食、服用牛奶、果汁及任何药品,以使药物顺利进入胃内,避免食管刺激,出现食道不良症状后立即停药。降钙素类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一般出现在注射后半小时,因此,如在睡前用药将会明显降低患者痛苦;此外,可预防性地事先口服维生素B6、多潘立酮或胃复安片。

③采用适宜的给药疗程:特立帕肽因动物实验表明会增高骨肉瘤的风险,故在获得更多临床资料之前最长疗程为24个月,且患者终身仅可接受1次为期24个月的治疗。

④关注特殊人群患者的使用: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而言,由于双磷酸盐可引起肾毒性,应慎用此类药物或酌情减少药物剂量,特别是静脉输注的双磷酸盐类药物,输注速度过快(滴注时间≤15min)时更易引起肾毒性。因而对于肌酐清除率<35mL/min的患者不宜使用此类药物,且帕米膦酸盐静脉输注时间应控制在2小时以上,唑来膦酸、伊班膦酸的滴注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而言,由于降钙素类药物是一种多肽,故而应考虑在治疗前使用稀释后的无菌降钙素注射液做皮试,以免过敏反应的发生。

⑤进行必要的对症治疗:如果不良反应一旦发生,患者不必惊慌失措,我们还可以积极应对。如上面所提的静脉输注含氮双磷酸盐(包括帕米膦酸、唑来膦酸、伊班膦酸)时可引起一过性发热、骨痛和肌痛等类流感样不良反应,但多在用药3天后明显缓解,症状明显者可以采用非甾体抗炎药或普通解热镇痛药对症治疗。

药物是把双刃剑,既能治病,也能致病。我们应趋利避害,科学用药,才能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骨质疏松患者生活调节

实例:施老太太,74岁,近2年以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下肢乏力跌倒,导致腰背部疼痛,入院诊断为“骨质疏松症、腰椎压缩性骨折”。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要吃一些富含钙、维生素D的食物,适度的运动。患者家属疑问:经常给患者煮骨头汤喝可以补钙吗?患者经常跌倒,运动会不会增加跌倒的风险,再次导致骨折?

解析(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 严锦方):防治骨质疏松症除了规律的服药外,合理的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的调节是必不可少的基础。

合理饮食

“骨头汤不能补钙”的说法已经被专家们强调了多次,但依然有不少人坚持中国老话“吃哪补哪”的说法。骨头汤中的钙含量少得可怜,大量服用骨头汤,不但不能达到补钙的效果,反而可能导致能量的过多摄入,尤其对于本身就有三高的老年人来说,更是有害无益。

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在饮食均衡的基础上,应多食用富含钙、维生素D的食物。

(1)含钙高的食物:牛奶及乳制品、鱼、虾类、贝壳类等,尤其是牛奶不但营养成分齐全,组成比例适宜,富含钙、磷、钾,且易被人体吸收,是人体重要的钙源。此外芝麻、紫菜、海带含钙量也很丰富。还有其它一些蔬菜(如甘蓝、花椰菜、芥菜、小白菜等)、豆类(黄豆、黑豆、赤小豆)及豆制品、种子、坚果等。

(2)含维生素D的食物:维生素D本身可由人体皮肤经日照产生,但常因日照不足或户外活动减少影响其合成。平时应加强从食物中补充,鱼肝油、沙丁鱼、鲑鱼的维生素D含量较高,蛋黄中也较丰富。

(3)应摄入适量的磷和蛋白质。成人每日磷推荐摄入量为800mg。多吃蔬菜水果补充各种维生素。

(4)不要将含草酸多的食物(如菠菜、苋菜、莴笋)和鱼汤、骨头汤等高钙食物一起食用,以免草酸和钙结合成草酸钙而影响钙的吸收。

(5)避免过量的茶、咖啡、碳酸饮料等刺激性的东西,不宜多吃糖和吃得过咸,忌烟、忌酒。

合理运动

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严重的骨质丢失。许多研究支持运动能够增加骨量和骨质。适合的运动能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平衡能力,减少跌倒的危险性,还能减轻因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症状,从而有利于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命质量。

适合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运动类型:

(1)负重的有氧运动:包括步行、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跳健身舞、做韵律操、爬楼梯以及园艺劳动等。这类运动可以锻炼下肢及脊柱下部的骨骼,减少骨骼矿物质的流失。这类运动更适合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及骨折恢复期的患者。

(2)柔韧性训练:能增加关节活动度,有助于身体平衡并防止肌肉损伤,同时有助于保持体型。伸展运动应该在肌肉充分活动后缓慢、温和地进行,应避免过度弯腰,以免发生压缩性骨折。

(3)力量训练(包括器械训练):可以增强上臂和脊柱的力量,还能减慢骨质疏松的进展。

那么该如何选择运动项目呢?

(1)年龄小于60岁,身体健康状况较好,骨质疏松不太严重,无严重心血管疾病,能正常工作、生活者,可选择长跑、游泳、打球等活动量较大的运动项目。

(2)年龄在60~80岁之间,身体健康状况一般,患有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比较严重,不能坚持正常工作者,应选择运动量较小的项目,如广播体操、散步、慢跑等。

(3)年龄超过80岁,年迈体弱,骨质疏松严重,日常生活不能自理者,可采取坐姿,进行肩、肘、腕、手指、髋部、膝等关节运动或进行按摩,这种运动虽然活动范围小,但对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身体各器官的功能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还可以让其坐在一个摇椅上,鼓励患者自己轻轻摇动椅子,达到运动的目的。

(4)对骨质疏松骨折的患者,急性期应卧床休息1~2周,适当进行被动运动对防治褥疮、肺炎、泌尿系统感染有很好效果。从3~4周开始逐渐增加活动强度,包括短时、间歇的行走与坐立,起初每小时至少下床几分钟,卧、坐、站立时尽可能挺直腰背,并可以借助枕头、直背椅子来保持良好的坐、立姿势。伴有脊柱弯曲驼背,可通过体位训练、简单的肩颈部收缩运动和脊柱的伸展练习,增进脊柱和肩背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有助于缓解脊柱后凸的痛苦。

临床药师指导临床用药探讨 篇3

目前, 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内容包括药物咨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血药浓度监测、处方与病史调查分析、查房并参与临床治疗方案设计[1]等。而参与临床用药方案设计, 对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提出合理建议, 是临床药师直接面向临床和患者、最体现其价值的一种方式, 也是卫生部对临床药师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的界定, 体现“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最核心的内容。

1 治疗目的

疾病的发展可以是基础疾病的进展和复发, 也可以是诱发因素或并发症引起病情的发作或恶化, 应当加以分析并且区别对待, 而治疗的目标可以是消除病因或祛除诱因, 也可以是减轻症状、支持治疗和并发症的处理, 还可以是功能康复或预防复发。当然也可以针对上述几个环节进行处理。

2 用药时机

有些疾病在实施药物治疗前需采取一些非药物措施以便为药物治疗创造条件, 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或减少药物治疗的剂量。如螨过敏性哮喘, 可对居室采取除螨措施。职业性哮喘患者应考虑改变工作环境, 高血压病患者应限制摄盐量、合理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酒, 并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等。

3 治疗原则

3.1 药动学

药动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过程, 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胃排空速率、胃液pH值、药物的首过效应、肠肝循环、相互作用等都会影响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的不同给药途径, 也可以影响其吸收和分布, 从而影响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3.2 药效学

如果不了解药物的药效学及患者的病理生理特征, 用于治病的药物可能会出现相反的结果, 致病。

3.3 药物相互作用

多药合用时可能会出现药物相互作用, 产生协同或拮抗作用。药物相互作用不仅包括配伍禁忌等药剂学上的相互作用, 还包括药理学上的相互作用。

3.4 不良反应

任何药物都存在不良反应。因药物不良反应导致的严重后果在各个国家、地区时有发生。2001年, 降血脂药物西立伐他汀 (商品名:拜斯亭) 因可引起横纹肌溶解的严重不良反应, 撤出市场;COX-2选择性非甾体类抗炎药罗非昔布、伐地昔布由于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而撤出市场, 该类药物中塞来昔布也被限制使用。预防、发现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是药物治疗的一个关键环节, 也是药师实施药学监护的一个重点内容。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包括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指标, 对治疗窗窄的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等。

4 药物的选择

根据病情:如哮喘轻度发作可吸人短效支气管扩张剂, 而重度发作哮喘应早期足量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根据患者:如肾功能不全者应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孕妇应避免用致畸或可能损害胎儿的药物。根据药物特点:主要是药效学、药代动力学、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如根据抗菌谱、MIC选择抗生素。颅内感染不应使用难以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

5 剂型和给药途径

理想的制剂应包括血药浓度可控性、病灶选择性和治疗对象的适从性。如对于新生儿患者几乎所有的药物都静脉给药, 因为他们的胃肠道功能不成熟, 药物吸收差, 而且新生儿的肌肉组织非常少, 不能采用肌内注射。夜间哮喘应当用控释制剂才能控制夜间发作。哮喘用药经雾化吸人有起效快、用药量少和副作用轻等优点。

随着临床药学工作的不断深入, 临床药师不仅是在药剂科的区域范围内开展处方与病史调查分析、血药浓度监测、编辑药品手册等外围工作, 在查房时满足于回答医师的药物咨询、药品信息等, 而是要运用药学专业知识。参与用药方案设计, 纠正临床不合理的治疗方案, 提供用药建议, 这才是临床药师最核心的工作内容。

当然, 临床药师的培养和下临床查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目前我国的医疗体制是医师掌握处方权, 临床药师的意见和建议采纳与否由他们决定[2], 所以, 目前要做到参与临床治疗过程, 既要具备全面的临床药学知识, 还要有良好的与患者及医务工作者交流沟通的能力。

关键词:临床药师,临床用药

参考文献

[1]Griffiths C, Miles K, Aldam D, et al.A nurse-and pharmacist-ledtreatment advice clinic for patients attending an HIV outpatient clinic.JAdv Nurs May, 2007, 58 (4) :320.

临床药师谈哮喘用药 篇4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7月~2014年6月360例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 其中, 男202例, 女158例, 年龄10~75岁, 平均年龄 (45.34±14.12) 岁。将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分别采用常规用药管理法与临床药师全程用药管理, 每组均为180例。经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管理法,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临床药师全程管理的方法。

1.2.1门诊处方干预法 (1) 对院内各级临床药师及护理人员定期开展合理用药培训; (2) 完善和加强对临床药师的培训和考核, 提高其科学审核门诊处方的基本素质; (3) 每月召开一次探讨关于临床合理用药的会议, 参照《药房处方管理办法》, 并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 制定符合我院实情的门诊处方审核标准、规范; (4) 医务科每月公布门诊处方的评价结果[3]。

1.2.2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办法 (1) 鼓励和督促临床药师积极参与院内的日常医嘱审核工作, 若发现和存在不规范或者不合理用药现象, 应立即与责任医师进行沟通与交流, 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2) 临床药师务必每周对院内的用药情况及用药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报和总结, 然后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此外, 临床药师需定期开展临床合理用药的宣传, 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 提高患者用药的规范性[4,5]。

1.3 生活质量评价

选择1990年制定的生活质量评分草案进行评定,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评分, 分数1~5分, 得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主要包括睡眠、食欲、自理能力等生活质量方面。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费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不合理用药处方分类统计情况, 以及管理后患者生活质量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卡方检验) 计数资料, 以t检验计量资料, 算出P值, 检验水准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费用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

观察组住院时间、抗菌药费用、住院费用及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均小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不合理用药处方统计情况对比

观察组不合理用药处方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2。

2.3 两组管理后生活质量对

观察组管理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高质量的医疗水平及服务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项重要保障[6]。相关调查结果显示[7], 近年来, 我国医院不安全用药事件发生率逐年上升, 特别是由抗生素过敏而发生危险的患者例数逐年攀升。为更好地适应医疗机构发展的变化, 临床药师一定要熟练掌握药理学方面的知识、常见疾病诊断以及药物的配伍禁忌[8]。弥补对药学专科知识结构存在的漏洞与不足, 根据患者的病情来选择药品, 在临床的不断实践中发现问题,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9]。以便及时纠正某些不合理的临床用药现象, 提升医院医疗服务水平以及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10]。本研究结果显示, 临床药师全程管理患者用药情况可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各种费用 (包括住院费用及抗生素使用费用等) , 降低处方差错的发生率,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这些方面均显著优于常规用药管理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医院临床药师用药管理对临床合理用药的促进价值。方法:将360例入住我院各科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1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管理, 观察组由临床药师对患者用药全过程进行管理。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抗菌药费用、住院费用及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均小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处方记录不规范、剂型书写错误、规格数量不规范、字迹不清、处方涂改及未使用专用处方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管理后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医院临床药师用药管理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具有较高的价值。

关键词:用药管理,临床合理用药,生活质量,处方差错,价值

参考文献

[1]陈良华.药品调配差错的原因及对策[J].海南医学, 2011, 22 (19) :28-29.

[2]蒋宇利, 张长荣.我院2007-2009年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4 (1) :76-77.

[3]米良荣.我院7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 2014, 15 (9) :1243-1244.

[4]黄丽明.临床药师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3, 11 (4) :66-67.

[5]代大顺, 李晓坤, 吴桂月.临床药师培养初探[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 17 (9) :286-288.

[6]代大顺, 魏松长, 江岚.临床药师在关节外科的药学服务实践与体会[J].医药导报, 2012, 31 (4) :532-534.

[7]俞恩珠.回顾性分析本院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13例[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1, 27 (12) :983-986.

[8]马光晔.临床药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效果评价[J].中国药房, 2012, 23 (22) :2097-2098.

[9]赵庆军, 张艳华.从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思考用药安全性问题[J].中国医药导刊, 2015, 16 (3) :292-293.

临床药师谈哮喘用药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选取自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86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 每组43例患者, 实验组中男性20例, 女性23例, 最大年龄79岁, 最小年龄20岁, 中位年龄 (56.89±6.31) 岁;参照组中男性18例, 女性25例, 最大年龄80岁, 最小年龄19岁, 中位年龄 (58.21±6.56) 岁。

1.2方法:参照组给予常规用药管理, 实验组给予临床药师用药管理, 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 门诊处方管理。定期为医院临床药师提供专业培训, 健全和完善用药师考核制度, 提升门诊处理管理水平, 每月组织开展一次临床合理用药例会, 并且切实满足我院《药房处方管理办法》, 结合实际情况建立药房处方管理办法规范和标准, 定期公布评价门诊处方的结果。第二,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措施。鼓励临床药师积极参与医院各项工作, 及时发现用药管理中的不合理问题, 并且及时和相关医师进行交流, 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2]。临床药师需要每周定期总结和汇报用药情况以及过程, 提出可行的管理建议。第三, 监控不良药物反应。不同种类药物使用以后出现不同的反应, 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可能影响患者生命安全, 临床药师也需要检查相关设备的质量, 完全展现临床药师在用药管理中的作用和义务, 及时处理不良现象, 制定符合患者实际情况方案, 对用药师进行用药报告填写培训, 促使用药师完全了解填写用药报告的作用, 以便于能够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提高用药管理的效率和质量[3]。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用药满意度以及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住院时间、费用、药效等指标。采用我院自拟自用的满意度调查表统计用药满意度, 调查结果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非常满意+一般满意) /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86例患者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7.0统计分析,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用率 (%) 的形式表示, 行卡方检验, 对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住院时间、费用、药效等指标等比较均用 (均数±标准差) 形式表示, 行t检验, P<0.05, 差异显著, 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用药满意度: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各项指标, 实验组43例患者, 不满意1例, 一般满意9例, 非常满意33例, 用药满意度为97.67%;参照组43例患者, 不满意7例, 一般满意13例, 非常满意23例, 用药满意度为83.72%, χ2值为4.9615, 实验组用药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 P<0.05, 统计学意义存在。

2.2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费用、住院时间以及用药情况:对于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 参照组43例患者, 住院时间 (16.78±2.13) d, 住院费用 (9763.53±156.45) 元, 抗菌药费用 (1365.46±111.53) 元, 抗菌药物种类 (2.42±0.26) 类;实验组43例患者, 住院时间 (9.86±1.35) d, 住院费用 (3203.56±112.965) 元, 抗菌药费用 (523.61±55.26) 元, 抗菌药物种类 (1.28±0.45) 类;t值分别为17.9941、22.9211、44.3513、14.3839, 实验组用药满意度以及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 P<0.05, 统计学意义存在。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高质量、高效率的医疗服务和医疗水平是保障人们生活的关键, 依据大量调查可以发现, 国内近年来用药不安全事件发生概率逐渐得到提升, 尤其是药物过敏率。为了能够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以及医疗机构的变化, 临床药师应该全面了解和掌握药物配备禁忌、常见疾病诊断方式、药理学基础知识等内容, 弥补以往药学结构的不足和问题, 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药物, 及时发现临床研究中的问题, 并且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以便于能够及时改正临床用药管理的不合理现象, 降低发生医疗纠纷的概率,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4,5]。

本文研究了我院收治的86例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进行分组, 实验组给予常规用药管理, 参照组给予临床药师用药管理, 经过研究表明临床药师用药管理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用药管理, 实验组43例患者用药满意度为97.67%;参照组43例患者用药满意度为83.72%, χ2值为4.9615;实验组住院时间、用药费用、用药种类、住院费用等都优于参照组, 并且差异显著,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 临床药师用药管理应用在临床合理用药中, 可以明显降低发生不安全用药的概率, 提高患者安全用药水平, 并且也能够提升患者临床用药满意度, 相比较其他用药管理方式, 临床药师用药管理具备显著优势, 可以降低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费用以及使用种类,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降低发生处方错误的概率, 实际研究中临床药师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健全临床合理用药制度, 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水平, 规范用药安全标准, 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合理、科学的临床合理用药环境, 保障患者身心健康[6]。

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合理用药中医院临床药师用药管理的促进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6例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86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 参照组实施基础用药管理, 实验组实行医院临床药师用药管理。结果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用药满意度以及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住院时间、费用、药效等指标, 可以发现实验组各项指标都明显优于参照组,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合理用药中应用医院临床药师用药管理措施可以明显改善用药管理效果, 具备临床研究价值。

关键词:医院临床药师,用药管理,临床合理用药,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智慧.医院临床药师用药管理对临床合理用药促进价值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 2016, 18 (2) :191-192.

[2]何鸽飞, 张顺芝, 孙吉, 等.临床药师参与神经外科临床药学合理用药疗效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4, 11 (3) :91-94.

[3]周耀辉, 朱丽萍.基层医院加强临床药师用药管理对临床合理用药的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 (33) :137-138.

[4]靳贵生, 李伟.临床药师对我院960份住院患者病历用药医嘱点评及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4, 14 (6) :531-533.

[5]龚磊, 龚其海, 陈灵等.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的实践和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4, 30 (9) :819-821.

药师如何深入临床促进合理用药 篇6

关键词:药师,合理用药

1 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是指用现代的、系统的、综合性的医学、药学和管理学知识来指导用药,使临床药物治疗安全有效、符合患者经济要求;同时也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边缘科学,属于临床药学的核心[1]。在临床治疗中合理用药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临床上用药得当可以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反之,则会延误治疗加重患者病情,失去对患者疾病的最恰当的医治机会,甚至会造成各种不良反应以及出现继发的药源性疾病,使患者病情复杂化,更严重时会因用药不当而造成医患纠纷。因此,药师在临床工作中,面对目前各种新药层出不穷,患者对于医疗用药的也要求越来越高,法制观念日益增强的现状,对合理用药必须重视起来。

2 临床上存在的不合理用药表现及结果

WHO认为每年全球有33%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的用药。在我国,比较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主要有: (1) 适应证不明确、选用药物不当。如普通的感冒,医师常常在没有检验的情况下,直接给患者服用抗菌药物,服药后几天发现并无好转,才检验为病毒感染,不仅耽误了治疗,而且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2) 用药剂量不足,疗程过长或过短,如某成年男性患者,诊断为支源体感染。静脉滴注阿奇霉素0.25g, 3d后发现没有好转,检验发现是阿奇霉素剂量不足,用量应该为0.5g,延长了患者的治疗过程; (3) 合并用药,用药种类和复方过多(有些住院患者一天用药能多达5种),例如:因为药物商品名称不同,不同的医师给患者开同样的药物,导致患者重复使用同一药物; (4) 用药量不计成本,为提高医院的经济收入,开大处方或者价格昂贵的进口药,例如:一般的感冒,给患者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3.0g,静脉滴注3d,医药费高达200多元;在临床上的不合理用药不仅延误疾病的治疗、贻误救治疾病的时间、导致治疗的失败;而且容易引发不良反应,从而导致临床致病菌株和耐药菌的增加,对患者身体的造成伤害,还容易酿成药疗事故,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不良影响等[2,3]。

3 深入临床促进合理用药的方法

3.1 提高业务素质

药师在日常工作中,应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知识的更新和提高,全面熟练的掌握药物知识的组成、成分、理化性质、剂型剂量、适应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动学、药效学、生物利用度以及药物食物的相互作用等,才能及时地给医护人员提供有效的用药建议[4]。

3.2 坚持查房

与医师、护师联合查房,是保证药师深入临床的重要方法。药师通过查房能够了解患者的病情,保证临床治疗的顺利进展;对于治疗效果不显著的病例,药师的药学专业就能够发挥积极作用,运用丰富的药学知识为临床医师的合理用药提供建议,以达到弥补医护人员对于药物性质和特点的了解不够全面的目的;同时还能够向专科资深医师学习很多临床医学知识,有利于及时解决临床用药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因此,坚持查房是药师深入临床促进合理用药的重要方法[5]。

3.3 坚持查阅病历,建立患者药历是促进合理用药的重要步骤

药历是药师日常工作中进行临床指导合理用药的全面记录和总结,也是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所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料[6]。需要建立药历的患者至少符合以下条件中的两个: (1) 患有一种或者多种慢性疾病; (2) 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 (3) 需要根据患者的病理生理状况及时调整药物剂量,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4) 有因联合用药治疗而发生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可能。药师可以通过药历来及时掌握患者的用药情况,发现问题能够及时提出修改意见,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良的用药服务,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3.4 坚持处方分析

分析医师所开处方,调查用药情况,对医院的药物利用情况和用药趋势进行评价,促使医师在用药过程中兼顾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保证患者临床治疗时的合理用药[7]。

3.5 坚持不良反应监测

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工作是医疗工作者的一项常规工作。临床药师应该注意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和处理药物的不良反应,负责或者督促填写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表。这些资料,对于加强药品管理,推动药品科研开发,指导临床的安全用药,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3.6 加强用药监督

据笔者了解,目前各大医院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对患者用药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较大程度上造成了医药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浪费,导致了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用药监督是现状维持社会和谐的必需手段,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用药监督体系,极其容易产生个别医师私欲膨胀、为所欲为的现象。从以往的事例来看,药物治疗的监督多数是由患者本人或着家属承担,这种监督是在信息极其不对等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监督的效果微乎其微。监督药物处方和药物治疗方案,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环节之一,同时也是药师为患者服务的工作重点。总而言之,药师应当从保障药品供应的单一服务模式中逐步转化,不断加强用药监督,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张树华.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研究[D].青岛:山东大学, 2007.

[2]周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 2001.

[3]冯旭.0-3岁婴幼儿感冒、腹泻不合理用药干预效果评价[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 2005.

[4]王睿韬, 吴佩芬.浅析临床药师的临床作用和自身建设[J].首都医药, 2009, 16 (14) :47-48.

[5]吴晓玲, 老昌辉, 卢梅生.医院临床药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医院, 2006, 10 (2) :62-64.

[6]孔令民.谈谈医院药房药师的业务素质与发展[J].实用医技杂志, 2001, 8 (7) :533.

临床药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篇7

关键词:合理用药,临床药师,配伍禁忌,不良反应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医院的药学工作由传统的药品供应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 以向开展合理用药为目的的临床药学工作模式转变, 即要求药师走向临床, 接近患者, 开展临床药学, 对患者实施药学监护, 其目的是根据患者的疾病种类、性质、发病时间、既往用药史、有无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情况, 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适当的剂型、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法。同时监测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并根据测定结果随时调整用药剂量或用药间隔, 观察患者用药后药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便给患者设计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临床药物的合理使用, 保证患者用药合理、安全、有效。作者就近几年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以来, 临床在以下几个环节发生变化的变化情况, 做一个总结。

1 药物的溶媒选择不合理

应选择葡萄糖做溶媒的药物, 临床选择了氯化钠, 如多烯磷脂胆碱注射液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 与强电解质即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会产生盐析作用;葡萄糖酸依诺沙星不能与含有氯离子的药物配伍, 因其可以和氯离子发生反应, 出现浑浊;应选择氯化钠做溶媒的选择了葡萄糖做溶媒, 如奥美拉唑结构中含有亚磺酸基, 为弱碱性化合物, 在酸性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很快分解。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子结构含有β内酰胺在葡萄糖中不稳定等。

2 剂量适当与浓度

剖宫产术后, 一般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术后感染, 给予最小治疗量即可, 无需使用最大治疗量, 在临床发现此类手术给予头孢硫眯4 g, 溶媒量300 ml, b.i.d., 药物单次剂量偏大, 溶媒的量偏多, 头孢硫眯预防感染1~2 g即可, 溶媒量100 ml较为适宜, 溶媒量偏多, 药物不能快速进入体内, 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

依达拉奉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所致的神经症状及功能障碍, 是由于其作为自由基, 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和次嘌呤氧化酶的活性, 临床在使用该药物时, 存在不合理的情况: (1) 溶媒选择错误, 该药品说明书明确规定稀释时用0.9%氯化钠, 禁止与含糖液、高能量、氨基酸制剂等配伍应用, 临床使用该药品是选择用葡萄糖做溶媒。 (2) 溶媒量偏多, 该药品说明书要求稀释后在20~30 min内滴完, 临床使用溶媒250ml, 以最快的滴速60滴/min, 250 ml液体量至少需要80 min滴完。

3 给药时机不正确

一般手术预防用药, 在术前0.5~2 h开始给药, 以保证有效的治疗效果, 但临床往往出现>2 h或<0.5 h给药的情况, 不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

4 未注意特殊人群给药

对于特殊人群 (如妊娠、哺乳期妇女、老年人、未成年人、肝肾功能低下者) 的用药问题, 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临床药师会对其所用药物严格把关, 以确保用药的安全。如:某妊娠2个月的妇女, 因患阴道滴虫, 医师开了甲硝唑片;一妊娠妇女刚刚怀孕, 因蚊虫叮咬皮肤过敏医师为其开了丹皮酚软膏, 该软膏内含有麝香, 在临床药师的帮助下, 医师改用了其他较为安全的药物, 避免了致畸、流产等危险的发生。

5 正确选择药物

手术预防用药一般选择杀菌剂, 在实际用药时发现个别医师使用阿奇霉素, 阿奇霉素为抑菌剂不适宜做手术预防感染;加替沙星可引起血糖的异常, 在病例抽查中发现加替沙星用于治疗糖尿病患者, 在临床药师的指导下, 医师改用了其它适宜的药物, 避免了手术后的感染及患者用药后出现血糖异常情况的发生。

6 总结

药师在临床用药中的作用 篇8

布鲁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热、关节痛、发汗、肝脾肿大等。人患上布鲁氏杆菌病的主要原因是接触患病的牲畜,布鲁氏杆菌经黏膜进入体内,从而引起神经、免疫、生殖、血液系统的损伤。

2 药师深入临床,促进合理用药

例如:有一儿童布鲁氏杆菌病患者,医嘱给予利福平胶囊和盐酸多烯环素片联合用药,作为药师考虑到多西环素对儿童用药的禁忌,建议医师不用此药,因为多烯环素是一种半合成四环素类抗生素,其不良反应与四环素相似,在牙齿发育期间(怀孕中后期)、婴儿和8岁以下儿童应用时,可在任何骨组织中形成钙化合化,导致恒齿共染、牙釉质发育不良和骨生长抑制。于是药师建议临床医生可以改用复方新诺明联合利福平胶囊治疗。并建议用药期间注意检查肝功及血象。由于服用复方新诺明易出现结晶尿,故建议临床医师指导患者多饮水。临床医师采纳药师的建议换用复方新诺明,并调整利福平用量减半,避免了多烯环素的不良反应。可见,药师协且医师共同制订合理的用药方案,可使药物在最小的毒副作用下发挥最佳疗效。

3 在临床中指导患者用药

例如:现阶段布鲁氏杆菌患者,医师多采用利福平胶囊联合其他一些药物治疗,作为药师应指导患者在服用利福平胶囊时的正确用法及注意事项。由于食物会影响利福平的吸收,建议患者一日0.45~0.60 g,空腹,每日不超过1.2 g,而且本品对肝毒性发生率为1%。建议患者服药其间禁酒。因为饮酒可致利福平肝毒性发生率增加,并增加利福平的代谢,并建议患者定期检查肝功,又因为利福平可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并导致齿龈出血和感染、伤口愈合延迟等到,建议患者应在用药期间避免拨牙等手术,并注意口腔卫生、刷牙及剔牙均需慎重,用药期间定期检查周围血象。另外在布鲁氏杆菌病治疗过程中,尽量建议医师用利福喷丁胶囊,少用利福平胶囊。有些医生习惯用利福平胶囊,而不愿用利福喷丁,其实,利福喷丁比利福平抗菌活性强2~10倍,而且不良反应比利福平轻微。不良反应对肝功能损害要比利福平小得多。同时利福喷丁服用方便,一次口服600 mg,每周只用1次或2次即可,其作用相当于利福平600 mg,1次/d口服。

4 又由于布鲁氏杆菌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但是多数患者会伴有肝脾肿大,免疫力低下症状。

临床药师可以建议临床医师给予患者静脉滴注5%葡萄糖250 ml,加黄芪10ml。这是由于黄芪注射液有促进肝细胞蛋白合成、更新,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明显调节作用[1]。黄芪还可以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激活解毒酶系从而对肝细胞起保护作用[2]。

5 布鲁氏杆菌病患者常伴有关节痛,主要累及大关节,如肩、膝等,单个关节或多个关节,非对称性。

为了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临床药师可以建议临床医师给予患者口服身痛逐瘀汤,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年龄加减。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药师在临床用药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合理用药,发现和报告药物过敏反应及副反应,最大限度降低不良反应及有害药物相互作用,是临床药师的重要职责。是药三分毒,药害事件时常发生,在临床中要加强发挥药师的作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临床药师对药物熟悉程度高于医生和护士,可为患者进行合理的药物配置,实施药学监护,减少不良反应,药师直接面对患者能及时掌握临床药物信息,为医患双方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用药信息和咨询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星楷,喻正坤.黄芪成份和药理活性进展研究.上海医药,1995,(2):23.

上一篇:燃料消耗下一篇:实效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