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成就国际化发展

2024-09-17

创新成就国际化发展(共6篇)

创新成就国际化发展 篇1

摘要:国际学业成就测评的兴起既源于借鉴他国教育经验以推动教育改革、保障全民平等享受高质量教育、完善本国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等需要,也得益于国际和区域性教育组织的推动以及测评技术的日趋成熟等因素。虽然面临诸多批评,但国际学业成就测评对建立全球教育质量标准、揭示本国教育现状与国际地位、完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搭建教师经验交流平台等方面仍产生了积极影响。

关键词:国际学业成就测评,教育质量监测,国际教育组织

国际学业成就测评(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o student achievement)是指借助同一份试卷和相同的测评方法,对一个以上国家或地区年龄大致相当的学生所进行的学业素养测试与评估活动。(2)[1]从1933年国际教育局(International Bureau of Education,简称IBE)首次收集各国政府提供的教育数据并汇总比较,到195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对57个成员国教育发展状况的问卷调查;从1964年国际教育成绩评价协会(Internationa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Educational Achievement,IEA)组织第一次国际数学研究(First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Study,简称FIMS),到200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启动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国际学业成就测评经历了一个较快的发展过程。国际学业成就测评何以能够蓬勃发展,各国在政策层面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如何评价其实施成效,是本文关注的核心议题。

一、国际学业成就测评蓬勃发展的原因

过去的半个世纪见证了国际学业成就测评的快速发展。1964年,12个国家参加了IEA组织的FIMS项目;1991年,参加当年阅读测试的国家达到37个;2007年,参加国际数学和科学成就发展趋势研究(F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简称TIMSS),由第三次国际数学和科学测评演变而来的国家和地区达到46个。就PISA项目而言,2000年和2003年到2006年和2009年,参与的国家和地区数也由41个和43个增加到57个和62个,参与国家的经济总量超过了全世界的90%。

(一)借鉴他国经验推动本国教育发展的政策需要

国际学业成就测评从一开始就服务于政策调整需要。当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后,北美和西欧国家就开始反思其教育政策,并将他们科学和技术等关键领域的落后归咎于教育质量问题。受此影响,IEA得以成立并相继开展数学、科学等学科测评。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政策制定者们在第二次、第三次国际数学测评结果公布后发现,新加坡、台湾等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他们在学业成就测评中也排名靠前。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经济发展之间的正向关系,刺激了各国参与学业成就测评的兴趣。政策制定者们相信,参与国际测评可以检验本国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发现自己教育体系的长处和短处,在比较与借鉴中找到推动本国教育发展的良方。

(二)保障全民平等享受高质量教育的共同追求

维护教育公平与提高教育质量是当前各国关注的核心问题。相比而言,教育质量问题受重视程度偏低,一些发展中国家学生的成绩水平极其低下,许多学生在初等教育阶段结束后还不具备基本的识字和计算能力。世界银行在《改进发展中国家的基础教育》报告中,就呼吁引入国际学业成就测评项目,监控各国基础教育的质量状况。[2]在保障全民平等享受高质量教育的追求下,一些国际组织呼吁建立全球性的基本学习目标,将落后国家纳入标准化的国际学业成就测评中。这当中,成立于1990年的南非东非教育质量监控联盟(SACMEQ),成立于1994年的拉丁美洲教育质量评价协会(LLECE),在各自地区相继开展了数轮学业成就测评,为推动这一地区国家关注的教育质量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弥补本国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不足的有效途径

国际学业成就测评适应了各国建立职责清晰、立体多元、信效度高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需要。一方面,那些开展了国内测试的国家需要借助国际测评来衡量本国的国际水平,判断国家间的教育差距。以美国为例,虽然他们有为升学服务的学习能力测试(SAT)、大学入学考试(ACT),也有全国教育进展评估(NAEP)等质量监控考试,但他们仍然积极参与PISA、TIMSS等国际测评,其目的就在于审视本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另一方面,由于技术、人力及资金等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国内测试还存在诸多缺陷,参与国际测评可以弥补国内测试的不足。据UNESCO统计,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中东和阿拉伯国家、南亚和西亚国家中,虽然近年来国内测试有较大增长,但截至2007年,仍只有45%的国家开展有监测性的国家学业测试。[3]国际学业成就测评的兴起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缺。

(四)国际和区域性教育组织的有力推动

众多国际和区域性教育组织在国际学业成就测评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当中,成立于1959年的IEA无疑是最具影响力的专业性国际测评机构,世界银行、OECD则是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学业成就测评的又一个有力推动者。此外,一些区域性教育组织也相继成立并不断壮大。LLECE现有18个成员国;SACMEQ现有15个成员国,其中有7个成员国参与了该机构1995年组织的首次评价,14个成员国参与了2002年的测试;西非法语国家教育部长会议(CONFEMEN)也鼓励和帮助成员国开展国内和国际测试。[4]据统计,从“二战”结束到1988年,在新成立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中,5%的组织专注于教育问题。而在所有教育机构中,超过12%的专注于数学、科学和语言等领域的成就测评。[5]

(五)测评理念与技术手段的日趋成熟

测评定位和技术手段决定了学业测评是否有效。事实上,国际测试开始也面临着诸多技术问题,包括如何确定某一学科的评价标准与内容;在学制和学校类型有别的情况下选取哪些学生为测评对象;大规模国际测评的数据处理能力;与学生测评结果相关的家庭背景、社会经济地位、种族/民族身份、家庭教育开支、教师素质等信息采集等。但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探索,这些技术性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基于为未来生活奠基的测评理念,PISA、TIMSS等项目在试卷设计上淡化知识掌握而突出能力素养,通过对学生家庭背景与家长行为调查;对老师教学实践的影像资料分析;对学校校长的问卷调查以及加大资金投入和信息技术使用等手段,国际学业成就测评的技术手段日趋成熟。

二、部分国家基于国际学业成就测评进行的政策调整

从1964年IEA首次开展国际数学学业成就测评至今,各种国际学业成就测评项目层出不穷,涉及数学、科学、阅读、公民教育、信息技术等学科领域。本文基于地域和在国际测评中的表现考虑,分析美、俄、加、德、日等国家为应对国际测评进行的政策调整。

(一)美国:追求与其国际地位相称的教育排名

美国一直期待在国际测评中取得与其国际地位相称的排名,但结果总是事与愿违。在IEA组织的第二次国际数学测评中,美国学生表现欠佳,直接导致了1985年《国家在危险中》报告的出台。《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为此提出,到2000年时,美国学生的数学和科学成绩要居于世界前列。作为OECD成员国,美国完整参与了四轮PISA。然而,美国学生的表现却总是不佳。以致2009年PISA成绩公布后,美国各界对美国学生排名靠后已不再惊讶。美国教育部长邓肯(Arne Duncan)警告说,这不是简单的学业成绩比较,而是又一次“教育警钟”,提出要进一步强化《NCLB法案》的作用,严格各州学业测试,严格学校问责等。同时,联邦政府还启动了“力争上游”项目(race to the top),决定投入43亿美元,鼓励学校通过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6]

(二)俄罗斯:培养推动国家未来发展的杰出青年

俄罗斯在经济状况好转和政局稳定后,开始追求教育制度与国际接轨,并积极参与国际学业测评。以TIMSS为例,俄罗斯在1995和1999年的数学和科学测评上排名靠前,但是2003年的平均成绩出现了下降。俄联邦教育与科学部部长安德烈·富尔先科指出,虽然俄罗斯青年在数学、信息技术及其他精细科学上不逊色于其他国家,但是与日趋激烈的全球人才竞争相比,俄罗斯青年还需付出更大努力。出于对培养优秀青年的重视,俄联邦政府在2000年颁发了《俄罗斯青年联邦专项纲要(2001~2005)》,提升俄罗斯青年在市场经济与法制国家环境下的国际竞争力。2005年,普京在总统法令中提出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水平的杰出青年,并为此设立专门奖项。[7]

(三)加拿大:维持卓越与公平并重的发展局面

加拿大各省教育部长委员会(CMEC)、加拿大人力资源和技能部(HRSDC)以及地方政府积极支持各省参与国际学业成就测评,并在多项测评中取得了好成绩。以2009年的PISA为例,在所有OECD国家中,加拿大学生的阅读排名第三,数学排名第四,科学排名第三。同时,加拿大学生的测评得分也很均衡,在最低水平层次上的最小比例排名中位居第三,不同地区、学校间学生的成绩差异远低于平均水平。OECD官方认为:“加拿大是社会环境对学生成绩影响最小的国家之一,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个低成本、高效益的教育体制,适中的教育投资就能在那里得到比较好的回报。”[8]加拿大政府在追根溯源时认为,分权化的教育管理模式、追求平等的社会文化、重视少数民族与移民子女的教育传统、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与平等的教育投入等因素,是他们在测评中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坚持这些做法成为各界共识。

(四)德国:“测评震惊”下启动变革的典型案例

联邦德国早期也是国际测评的积极参与者,相继参与了IEA组织的PIMS项目及随后的“六学科研究”(Six Subjuct Study)。在这之后,德国中断了相关研究,直到1999年才重新参与TIMSS以及随后的PISA项目。这两次测评中,德国学生的表现都差强人意,特别是PISA项目三个学科的测试分数都在OECD的平均分之下,在德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德国政府很快出台了一系列决定,包括通过新的弱势学生学习帮助方案,确保教育最低水准;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加强教学法研究;加强入学时间、升留级、转学等管理,制定提高教学活动专业性的综合计划等。[9]在2007年的TIMSS测评中,德国学生的排名上升到第7位;在2009年的PISA项目中,虽然阅读成绩低于OECD平均水平,但数学和科学成绩已跻身前列。

(五)日本:借鉴国际学业成就测评推进教育改革

日本学生在国际学业成就测评中的表现比较突出,但其间也有过波动。以PISA项目为例,日本学生的数学成绩从2000年的第一、2003年的第六下降到2006年的第十,在2009年的测评中又上升到第四;科学成绩也从2000年、2003年的第二下降到2006年的第六,2009年又再度排名第二。在OECD公布了2006年的PISA成绩后,日本文部科学省随即颁布了新的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为扭转国际排名下滑趋势,《学习指导要领》增加了中小学数学、科学等核心科目的课时,提出要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0]同时,日本还借鉴PISA项目经验,将全国学力调查分为学力考试部分和学习情况调查部分,突出考查学生灵活应用各种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国际学业成就测评对推动教育发展的积极影响

国际学业成就测评已成为影响各国教育的重要因素。据本阿沃特(Benavot)等人统计,截至2006年,35%的国家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国际学业成就测评。[11]虽然面临着测评演变为国际排名、教师为测评而教等诸多批评,但国际学业成就测评的积极影响还是众所公认的。

(一)揭示了各国教育现状与国家间的差距

国际学业成就测评是在国际背景下界定学生成绩的可接受标准,收集能体现这些标准的相关信息,编制出较好适应各国差异的试卷。之后,各参评国开展测评,依托标准化的数据分析技术以及学生家庭背景等信息,从而揭示了各国教育发展的差距及原因。以PISA为例,加拿大15岁学生的数学成绩超过美国同龄学生1学年,在阅读和科学方面超过1学期,而社会经济地位对贫困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则远小于美国。作为OECD国家中人均GDP最低的几个国家,智利、墨西哥和土耳其在测评中的排名也经常垫底。与此相反,亚洲的日本、韩国,欧洲的芬兰,北美的加拿大,这些国家的学生不仅总体上学业成就高于其他国家,而且不同群体间的差距也最小。

(二)推动了各国出台新的改革政策与措施

国际学业成就测评还收集了教师培养与聘任、教师工资收入、教育投入与分配、家庭结构变迁、家长社会地位等信息,为调整本国的教育政策与实践提供依据。日本在“2010增长策略”中提出,到2020年前减少成绩较差学生的比例,在最优等级上达到PISA国家的最高等级;学生对阅读、数学、科学的兴趣指标要高于OECD平均水平。英国首相在2010年提出,在PISA数学测试上学生平均成绩要达到3等级,科学成绩达到6等级,并提出了一系列阶段性目标。在墨西哥,该国总统在2006年提出,要完善学校支持系统和激励机制,提供更多的教师专业发展机会,在PISA测评中缩小与国际平均水平的差距。[12]

(三)建立了国内与国际学业成就测评的互补机制

与国内测评重在选拔学生不同,国际测评主要用于判断本国教育的国际水平,以此推动本国的教育发展。一方面,国际学业成就测评提供了一个国际认可的学业标准,指出了各国教育的发展方向。以波兰为例,该国就参照国际测评,将小学6年的学习内容提升了1学年。另一方面,国际测评的内容与方法还可作为国内测评的借鉴,从而完善国内测评手段。在巴西,该国正在实施教学质量提高工程,提出了每所学校在2021年前要实现的PISA成绩目标。德国、日本和美国的俄勒冈州也把PISA的一些试题内容与形式纳入到本国测评中。[13]

(四)提供了政府开展绩效评估的科学证据

国际学业成就测评还被用作提高政府开支的有效方式,使政府的教育开支更有效率,目标更加明确。雷斯伍德(Leithwood)认为,大型国际学业成就测评今天已成为各种绩效评估中运用最广泛的工具。[14]在美国,国际测评结果已经成为联邦政府确定资助项目的基本标准。对学校教职员工的评价也参考他们的学生在测评中的成绩,有的被评为能力胜任的专业人员,有的则因评估成绩不佳而成为受处罚的对象。世界银行也把评估作为分配教育资源的基础,以此调动各国的教育政策制定者启动教育改革项目。

(五)搭建了各国教师交流教学经验的平台

国际学业成就测评有可能诱使教师为测评而教,重视与测评相关的学科,忽视学生的整体发展。但是,测评也为教师搭建了学习了解他国经验、了解国外同行工作状况的平台、促使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近年来的国际测评广泛开展了对老师的课堂教学等信息的收集,世界各地的教师都可以通过网络在线获得这些数据。比如说,IEA组织的TIMSS和公民教育研究就引入了影像资料,对教师课堂教学实践作深入分析;PISA项目也有针对教师和学生的问卷,以此了解各国教室里的师生行为。

四、结语

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作为支撑“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基础性工程,教育的质量问题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国际学业成就测评迅速受到各国政府的青睐,相关的测评项目也层出不穷。当前中国正处于教育改革“攻坚”阶段,建立体现中国特色与国际趋势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是继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迫切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我们要“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分析国际学业成就测评兴盛背后的原因;梳理参与国为应对国际学业成就测评出台的政策措施;审视国际学业成就测评的实施成效;对我们完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创新成就国际化发展 篇2

关键词:创新电子商务网络贸易运输方式

创新是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最显著的特征。当我们跨入21世纪时,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更是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将国际贸易带进了一个信息化时代。电子商务的兴起、网络贸易和运输方式和结算方式革命的诞生,导致国际贸易运作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也为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一、电子商务使得国际贸易形式创新

电子商务正在掀起国际贸易领域里的一场新的革命。电子商务冲破了国家和地区间设置的各种障碍,使国际贸易走向无国界贸易,引起了世界经济贸易的巨大变革。电子商务提供的交互式网络运行机制,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一种信息较为完备的市场环境,通过国际贸易这一世界经济运行的纽带达到跨国界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使市场机制在全球范围内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这种经营方式通过信息网络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式的商贸服务。生产者与用户及消费者通过网络,使及时供货制度和“零库存”生产得以实现,商品流动更加顺畅。不仅如此,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运用对外贸公司和生产企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只鼠标,买卖双方即可通过网络直接接触,参与交易的各方只需支付较低的网络通信和管理费用就可获得、存储、交换和处理信息;电子商务使用电子单证代替传统的纸面单证,减少了单证的重复录入,简化了业务流程,使贸易双方的交易更为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电子商务进行国际贸易,这是为一外贸工作者写作的评聘中级职称的论文,发表在2007年9月号的《商场现代化》杂志上。

买卖双方足不出户就可在网上直接办理订购、谈判、签约、备货、领证、报关、报检、租船定舱、交税、保险、支付结算、退税等各项外贸业务手续,大量缩短了交易时间;同时带动金融、保险、商检、海关、税务、运输等有关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加速资金周转,节省利息开支。电子商务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创造了良好条件,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一种信息完备的市场环境。

二、网络贸易带来国际贸易形式的创新

网络贸易是在网络平台基础上直接进行的在线交易(tradeonline),它利用数字化技术将企业、海关、运输、金融、商检和税务等有关部门有机连接起来,实现从浏览、洽谈、签约、交货到付款等全部或部分业务自动化处理。广义的网络贸易主要包括因特网贸易和edi无纸贸易两种贸易。同传统的贸易方式相比,网络贸易是在“虚拟市场”上进行的,具有直接、高效、低成本以及“全天候交易”等优点。不仅如此,跨国公司的母子公司之间还可以通过网络尽展所长,促进跨国公司内部国际分工的发展,加剧了产品和半成品在国家和地区迅速流动,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主导性的贸易方式。在传统的贸易方式下,营销链长,费用高。产品需经过国内代理商、国外代理商、批发商、零售商等诸多中间环节,才能实现从生产商到国外消费者的转移。而网络贸易只需借助一只鼠标,买卖双方即可通过网络直接接触,无需贸易中介的参与,参与交易的各方只需支付较低的网络通信和管理费用就可获得、存储、交换和处理信息。由于网络贸易的开展,中小企业不仅能获得自身以常规方式无力收集的市场信息,还可以像

大企业一样上网拓销,与遍布全球的公司合作,使自己更具竞争力,为开拓国际市场创造了机会。可以预见,在二十一世纪,网络贸易将会成为主导性的贸易方式。

三、运输工具和结算方式的创新

细节成就大业 创新推动发展 篇3

当今很多会展服务企业在九十年代初期,都是依靠酒店和旅游等行业的资源优势起家的,但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开放,各企业走上了不同的专业化发展道路。恒瑞行当今领先于本土行业的集团化商业运作模式,及以整合市场传播方案为主导的业务模式,是在对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清醒的反思和认识后,不断创新、摸索形成的。赵加林曾在香格里拉集团、中信旅游总公司做过高管,他在80年代就积累了丰富的酒店和旅游资源,并积极投身于会展行业。正是那段成功的经验为后来的恒瑞行创立铺下了基石。

其实,赵加林踏入会展服务行业之前曾是一名军人。军人的经历让很多良好的生活习惯都延续下来,现在,他将这些严谨细心的习惯融入了恒瑞行的企业文化中。赵加林诙谐地说:“那段军旅生活对我现在的生活习惯影响很大,我经常强调每个公司员工在做任何事时都要守时,无论是行走还是坐姿都不要驼背。做任何事都要遵守纪律,是我在军营里养成的习惯,我也相信这些习惯能为公司树立良好的形象。”也许正是因为这种严谨细心的生活习惯,为恒瑞行的文化增添了几分“军人风采”。

2001年,赵加林创立恒瑞行(HRH)。九年来恒瑞行传播集团一直专注于会议服务、市场咨询和市场传播业务的专业化营销推广,不断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整合营销服务,从公关创意到媒体传播,从深度咨询到现场执行,为客户提供高度专业和不断创新的系列服务,实现了以营销服务平台、会议服务平台、VIP服务平台为支撑模块的服务架构,帮助客户实现营销目的,从而创造更多商业价值。

“量体裁衣”策略

有效的超值服务才是客户服务工作的标准,而这种超值服务往往体现在细节服务上。在恒瑞行的每次贵宾接待中,细节的服务都能给客户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次,恒瑞行接待一位外国贵宾游览长城,当时天气很热,恒瑞行的服务人员在第一时间为贵宾提供冰凉的毛巾擦汗解暑,就是这一细节给贵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这位贵宾成为恒瑞行的朋友。

赵加林还说:“10年前,很多公关公司在活动的现场布展中采用的还是木头、塑料、铝合金等传统的布展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声、光、电被应用到活动布展中,不仅可以更加形象生动地表达主题,而且还能增强现场的气氛。恒瑞行一直追求创新、突破。新技术的发展往往能推动整个行业的变革,只有注重创新,才能不被市场淘汰,才能有所发展。我们每年要策划执行400-500多个活动,每一活动都有自身的特性。以具有创新和创意的策略,对结果负责的态度,为客户‘量体裁衣’,针对不同行业采取相对应的专业服务,提供策略咨询和项目执行服务。”

2010年3月20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50多位国际组织高官、跨国企业领袖和国际知名学者,100余位中国政府官员、企业界代表和知名学者,24家中外知名世界500强企业参加,而恒瑞行承接了其中5家企业的相关服务工作。恒瑞行作为一家有着10多年整合营销经验的公关企业,之所以能够跻身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这类顶级会议服务的服务商团队,与公司长期的努力和在行业中积累的口碑和经验是分不开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恒瑞行特有的贵宾接待业务,由于它在行业中的独特性和高规格更是在此次活动中为自身赢得了至关重要的一票。

赵加林说:“无论是广告公司还是会展公关营销公司,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才。但是对于恒瑞行来讲,除了这部分资源我们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固定资产。我们拥有自己的车队,这是我们相对于其他行业最大的区别,这部分资源有利于减小我们在市场上的风险。”

“三五八”计划

恒瑞行每年都会召开年中总结和年会两次重大会议,无论是年中总结还是年会都会持续三天。按照惯例,每次年中总结都会揭晓年会中由各组推选出来的8个奖项并颁奖:最具进取精神奖、最助人为乐奖、最具创造精神奖、最具合作精神奖、最具幽默奖、最具气质形象奖、最具亲和力奖和最具服务意识奖。这些奖项的得主会成为公司所有员工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在恒瑞行有一面文化墙,墙上挂着每年公司年会的照片。从公司创立之际,无论是来过后离开的,还是一直留下的员工,都将自己美好的回忆留在这里。在文化墙上还有公司组织的很多活动照片。这种“家庭式”的企业文化让每一个员工都能以主人翁的态度工作,为恒瑞行积聚最大的动力。赵加林说:“在恒瑞行,当公司员工结婚或者生子的时候,公司都会招集所有员工表达我们的心意,虽然礼小,但是意大。”正是这种“家庭制度”让恒瑞行在沟通与交流上比其他的企业更为流畅,只有内部沟通流畅了才能保证与客户的沟通流畅,才能准确获得客户信息,真正了解客户的需求。公司通告栏里写着“悟知”、“悟学”、“悟用”,这也是恒瑞行所有员工一直坚守的文化理念。

在恒瑞行还有一个“三五八”计划。在不同的阶段,赵加林会为公司制定“三年计划”、“五年计划”、“八年计划”,可以说公司的每一步都积聚了赵加林的心血。赵加林解释:“公司从创立以来,就非常注重公司文化的发展,公司发展的每一个脚印都有大家的心血,这种公司文化的传承是我们恒瑞行的特色。”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恒瑞行的每一步都照着自己的蓝图一步一步往前走。

2010年上海世博会已经成为今天人们热议的一个标志性话题,总投资超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参与人数众多,规模庞大。总之,世博对于全体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和挑战。世博会除了是一个让世界放眼中国、聚焦中国的大机会以外,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商机。恒瑞行在这次PK场上,凭借自身的努力和全心全意为客户着想的服务意识,在客户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并为自己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赢得了一张“船票”。它在世博的投标项目很多都还在进行中,相信在未来的时间里世博项目还会再给恒瑞行带来更多惊喜。“牵手世博,我们奋力前行。我们在期待,期待着恒瑞行更加美好的明天。”赵加林说。

后记

自主创新成就民营企业的永续发展 篇4

一、自主创新是民营企业的必然选择

如何选择企业发展战略, 对发展作出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部署, 将直接影响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经济高速增长依赖于资源的高投入和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经济运行成本大幅上升, 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日趋严峻;另外, 由于一段时间以来不断重复引进和对引进技术的持续依赖, 造成自主创新能力缺乏, 威胁到我国经济和国家安全, 影响国家竞争力的提升, 使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 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在国务院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 自主创新始终是主线条。这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把握全局、放眼世界、面向未来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 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不具有自主创新能力, 就把握不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党中央提出着力自主创新的方针, 既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 也反映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新要求,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巴西在经济上依附于发达国家, 初期取得了较快发展, 1989年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 但跨国公司占领巴西高端产品的市场, 甚至垄断了银行, 使其失去宏观调控的主动权, 从那以后的10多年人均GDP仍在3000美元左右徘徊, 到2003年人均GDP降为2824美元。韩国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的行列比巴西早一年, 从那时起韩国将其科技发展战略从引进消化吸收调整为模仿与创新结合, 后来更是明确为科技先导自主创新, 1987年达到人均3000美元, 到2005年人均GDP为巴西的4.6倍。中国人均GDP正处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攀升阶段, 建立创新型国家也成为经济规律的必然选择。

1. 创新型企业是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基础

对于一个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来说, 自主创新的觉悟决定这个企业对自主创新的态度, 决定一个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也就决定了一个企业未来的命运。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先生说:“以前我们单向走动, 就是做市场, 总是这样是不行的, 今后我们要在注重做市场的同时, 更要注重自主创新, 营造核心竞争能力, 从而形成双向走动。”我们要认识到:从自身的前途出发到使企业更科学地研究前瞻性战略, 从而进入一种自我主宰发展的新境界, 要靠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成就民营企业的永续发展。

传化集团从1986年的2000元借款起家到目前位列2007年度中国企业500强第445位、全国民营企业第82位、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第71位、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259位、中国企业纳税500强第255位、资产市值超百亿元、利税超10亿元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从一只液体皂产品到化工、农业、物流、投资3+1事业布局和600多个产品簇群;从邻近乡镇销售的一个洗涤产品到中国名牌、75亿元的品牌价值;从作坊的家庭成员到国内人才招聘;从纯粹私营资本到上市、并购资本实现社会化……回顾传化集团22年发展之路, 始终是以自主创新、开拓进取、永不满足的精神, 书写着民营企业永续发展的创新篇章。当初, 1986年传化集团诞生之时, “星期天工程师”就被企业创始人视为座上宾。1990年自主创新研制了国家级新产品“901特效去油灵”, 才使传化集团销售收入从300多万元猛增到2000多万元。在产品的自主创新中, 传化集团注重产品的延伸发展, 如今, 传化股份公司的有机硅印染助剂产品已经从前处理剂到各种后整理剂、染色助剂、有机氟防水剂系列以及化纤油剂、纺织印染用增白剂系列、皮革化学品和织物涂层剂, 形成了较为齐全的8大系列200余种产品体系。

2. 自主创新拓展了传化集团的产品和产业领域

以技术和产品创新为依托, 传化集团从纺织印染助剂到日化产品, 到造纸、塑料、皮革助剂, 再到功能涂料, 不断的延伸, 形成了“竹林式发展”。比如:日化产品是从印染助剂901延伸而来, 造纸增白剂又与日化产品具有技术相关性;有机硅纺织印染助剂的市场运作经验与造纸和塑料的技术服务又具有相关性, 于是一只新产品因为诸多的相关性而被导入传化化工板块, 再由这只产品衍伸发散, 形成另一个“竹林”。传化集团就这样形成了涵盖印染助剂、皮革助剂、造纸助剂、塑料助剂、水性功能涂料等精细化工族系和日用化工产品, 并诞生了传化股份、传化华洋、传化涂料、传化花王、传化贸易、传化精细化工等企业。其中, 传化集团在荧光增白剂产品的规模、市场占有率已经为亚洲第一。从产品纵向来说, 传化集团并购新安化工, 正是从产品链追溯寻找到的上游产品。这使传化集团一跃成为生产有机硅单体的中国第二大企业、草甘膦亚洲最大的生产企业。接着, 传化股份又从产品衍生并购了江苏泰兴市锦鸡染料有限公司、广州富联印染助剂有限公司等, 拓展了传化的生产基地。

二、民营企业首要的是理念创新

现在传化集团在有机硅纺织印染助剂领域已经成为领先者, 不仅因为产品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 也不仅因为其自主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 而主要是传化集团时刻关注着整个纺织、印染、印染助剂等组成的产业链, 关注着社会进步的责任感。拿有机硅印染助剂产品为例, 传化集团一直实施“应用技术先导”策略, 形成了“定单式”的研发能力。传化集团的技术服务是在印染企业未采用传化有机硅助剂产品之前, 主动为印染企业分析把脉, 论证其通过使用传化有机硅助剂以提升工艺水平的可行性;在他们采用了传化有机硅助剂产品的使用过程中, 派出技术服务人员给予多方指导, 使印染企业能够按照科学的工艺去生产出高品质的布匹, 从而避免了过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因此, 更注重售前和售中服务使传化有机硅助剂产品的优势不仅仅在于一只只质量稳定、性价比高的产品, 更在于强大而创新的产品组合和技术服务。传化集团把优势产品科学组合, 提供客户印染工艺解决方案, 从而占领了更多的市场。

应该说, 传化集团的自主创新主要来自于传化集团的观念创新, 传化集团的观念创新体现了如下几个特征:一是个体价值到群体价值的转化;二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确立;三是寻求一种企业员工与员工、企业与资本者、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国家的协同与和谐;四是从物质财富到精神、文化财富的提升。

近年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成衣生产、消费、出口国和世界最大的印染加工基地, 长三角又是中国纺织业最为集中的地区。令人担忧的是, 在全球纺织贸易博弈中, 中国大量的企业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来料加工、订单式加工或贴牌生产上, 只是赚取微薄的加工费, 尚未形成自主品牌影响力和差异化竞争实力。在萧绍地区, 在全球金融海啸的影响下, 许多纺织印染企业由于产品缺乏创新、未掌握核心竞争能力, 因此造成大面积亏损运行或者倒闭关门的局面。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人的观念、技术和信息的落后, 从而使中国的纺织印染行业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把产业链条上的各家纺丝、织造、印染、甚至成衣企业, 通过技术、商情的交流, 使相关信息充分涌流, 根据企业需求确定技术和产品创新方向, 这是行业中每个企业的渴望。通过行业会议来促进整个产业的技术创新, 那么全国的纺织产品品质必将不断提升。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是传化集团的理念和追求。于是, 传化集团主动站出来发出了这个声音。1996年, 传化集团下属传化股份公司首次以一个有机硅印染助剂生产企业的身份, 与美国道康宁公司共同举办的首届有机硅技术交流会。至今已持续8届。2007年5月18日, 传化股份公司与中国纺织印染协会共同举办了一个主题为“全球制造与自主创新”的行业技术论坛。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中国印染行业协会理事长李金宝、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翔等业内专家、相关机构以及包括巴斯夫在内的全国1000余家知名的印染企业聚集一堂, 共商产业发展大计。传化又与日本大金株式会社举行了七届纺织印染技术研讨会, 今年5月12日、17日, 传化大金纺织印染技术研讨会分别在福建晋江和山东潍坊隆重召开, 日本大金工业株式会社中国氟化工 (上海) 有限公司总经理坂上隆彦先生等来宾应邀参加了会议。纺织染整的环保问题是本次会议的中心议题。这样的研讨会为广大纺织印染业界提供了交流和合作的平台, 共享先进的纺织印染技术和信息, 共商纺织印染大计, 为中国从纺织大国成为纺织强国作贡献。创新, 使传化股份以卓有成效的自主创新实践和“社会责任感”两个引擎, 实现了从纺织印染助剂专家到一个大行业推动者的角色升迁。

随着纺织品进入生态竞争时代, 纺织化学品的环保要求已成为阻碍我国纺织品发展与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的主要障碍。国际纺织品生态研究和检验协会先后发布了Okeo-Tex标准100等标准, 目前国内市场上所用的纺织化学品许多达不到这个要求。为顺应国际发展趋势, 传化股份公司积极进行科研攻关, 努力改变目前市场溶剂型产品占多、含磷、甲醛、偶氮染料、芳环物质、重金属残留等带来的污染环境、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现状, 并提高力学强度、耐磨抗撕裂及牢度等性能指标, 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对于国内纺织印染企业来讲, 一定要认真关注节能和环保, 从工艺改进, 到助剂使用, 都要遵循绿色环保要求来进行。以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APEO) 被欧盟禁入为例, 按照国内目前的印染技术水平, 只要选用合适的工艺和助剂进行生产, 完全可以避免产生这种环境激素。对用蒽醌型染料取代偶氮型染料、对员工职业安全健康的关注等, 都是国内企业在进入全球制造时代后需要很好解决的新问题。传化股份公司在2001年实现了助剂无醛化, 2002年完成助剂重金属离子的危害性分析, 2004年开始研究无APEO化, 2005年无APEO产品上市, 这两年公司探索新的检测技术, 还配合浙江省出入境商品检验检疫局等单位一起承担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工业制品中多种全氟化合物检测方法研究、风险评估及PFOS、PFOA替代品研究》。在节能与环保的创新上, 传化股份公司推出了炼染同浴、净洗同浴等多种产品, 使以往需多道工序才能完成的加工, 现在一步完成, 同时对于温度值、温度保持时间、压力值、压力保持时间的要求都大大降低, 从而也降低了印染企业的水电消耗支出。从前年下半年开始, 面对需求瞬息万变的市场和能源资源日益紧张的局面, 传化股份公司着重开发了超浓缩硅油乳液、超浓缩去油灵等产品, 不仅大大节约了企业的运输、仓储成本, 也给企业带去了一种新的观念, 倡导了行业发展方向, 投放市场后得到了广大用户的欢迎。

自主创新理念使传化股份公司取得了有机硅助剂合成、微乳化、复配增效、聚氨酯技术等多项国内领先的企业专有技术;在产品应用服务方面, 传化集团创立了组织明确、行动灵活的技术服务小组模式。面对萧绍地区化纤油剂客户密布、但客户油管清洗不勤的现状, 传化股份公司为所有的油剂客户建立了油管清洗台帐, 定期提醒客户清洗油管, 从而杜绝了因油管脏污而使丝色变黄的事故。这些创新的服务都深深感动和吸引了客户。

三、自主创新成就民营企业新的天地

2000年, 传化集团以化工为基石, 开始了多元化产业创新之路。当年10月, “浙江省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成立, 传化集团进入农业产业。园区着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 其研发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通过资源整合得以提升。园区还凭借迅速提升的技术优势、市场网络优势和设施优势, 先后与日本、德国、法国、美国等国家的高科技农业企业、研究机构进行了技术合作。2006年11月20日, 杭州市萧山区政府授予了园区“浙江省生物工程产业萧山基地”的牌匾, 园区已成为浙江省科技厅认定的“浙江省农业科技研究开发中心”和“浙江省农业科技型企业”, 目前已经成为浙江省生物工程产业萧山基地。2008年11月29日, 由传化集团投资承建的浙江省生物工程产业萧山基地隆重奠基。该基地共占地910亩, 计划总投资20亿元施。该基地以生物技术为主线, 建设科技、人才、信息、资本等四个制高点, 以及硬件条件、产业集群、政策环境等三项基础, 引进和培育技术研发、产学研合作和总部功能型项目, 重点是农业生物、医药、环境保护、作物科技等高科技和服务产业, 致力于形成创新型产业集群。“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萧山生物工程中心”在奠基仪式当天成为首家入驻基地的研究院。该中心依托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和清华大学的人才、技术优势, 致力于发展长三角高端农业科技、产学研合作, 推动基地生物产业集聚, 促进服务企业加快运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新兴生物产业在长三角地区快速成长。经过8年的探索, 传化农业园区已累计培训农民2.4万人次, 带动农业产值70亿元。

2002年传化集团进军物流产业, 一个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 集交易中心、信息中心、运输中心、仓储中心、配送中心、转运中心及配套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物流平台“传化物流基地有限公司”正式运营。该公司引进物流企业400多家, 形成了30余万辆的车源运输网络, 每天2000多车辆进入该基地, 日承运货物量3万吨, 日承运货物价值达4~5亿元, 服务于7000多家工业企业和商贸企业, 辐射到达杭州、嘉兴、绍兴、金华、宁波、湖州等周边地区。去年该基地实现营业收入16亿元, 上缴税收6000万元, 为7000多家客户降低成本40%, 直接提供就业岗位5000多个。传化物流基地已经过成为杭州湾和“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公共物流运营基地, 获得了“中国最具竞争力的物流企业”和“中国物流实验基地”等多项荣誉, 并进入国内物流企业50强, 成为物流行业的强势品牌。2008年11月2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物流行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座谈会上, 传化物流以独特的公路港模式被授予“中国物流改革开放30年旗帜企业”、集团董事长徐冠巨被评为“中国物流改革开放30年突出贡献人物”。2005年10月, 传化集团与苏州综合物流园管委会签约, 投资8亿元打造占地900亩的苏州综合物流信息交易中心、货运交易中心。之后又在浙江舟山和四川成都布局, 实现物流产业的快速扩张。这是传化物流事业进行资源系统整合、实现“基地连锁复制”战略超常发展的一种创新。

传化集团创新的脚步不会停止。2005年, 传化股份公司在并购了华信印染有限公司以后, 立即成立了传化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投资建成了高规格的质监检验系统、全套DCS自动生产系统、高效的公用工程系统。今年6月14日传化股份桥南厂区正式投入批量生产。今年, 国家标委会正式批准传化股份公司成为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印染助剂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企业。公司与沈阳化工研究院、天祥检验集团上海天祥公司等一起, 积极参与起草制订纺织印染助剂类产品的国家标准, 已经制订正式发布实施国家标准2个、完成报批4个, 继续坚持走自主科技创新之路。

自主创新也极大地提升了集团的科技含量、品牌形象和知名度。传化集团本部荣获中国名牌产品2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国家免检产品2个、浙江省名牌产品1个。产品荣获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证书29项。传化集团本部已经拥有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家, 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4家、浙江省农业科技企业1家。集团设有国家人事部批准的博士后工作站、科技部认定的“农业技术创新中心”以及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传化纺织化学品浙江省高新技术研发中心、浙江省农业科技研发开发中心3家省级技术开发机构和浙江传化纺织印染助剂高新技术研发中心、杭州市荧光增白剂高新技术研发中心、杭州市水性功能涂料高新技术研发中心3家市级技术开发机构。今天, 传化集团已经承担完成了承担了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1项 (其中重点火炬计划项目2项) 、国家级重点新产品8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项、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1项、国家电子商务专项1项以及浙江省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重点技术创新计划项目、重点高新技术产品计划项目、省创新基金项目、省火炬计划项目、省“958”赶超计划项目等数十项, 市级以下科技计划项目数百项。我们的自主创新科技成果, 已经取得经过省部级鉴定验收技术水平国内领先的科技成果64项、通过市区科技计划项目鉴定验收22项, 申请国家专利36项 (其中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 , 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主持起草国家标准已经发布施行2项、上报待批2项, 主持或者参与起草并被实行行业标准5项。获省部市级科技进步奖和新产品新技术奖36项, 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迈出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可喜步伐。

从传化集团20年的自主创新过程中, 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迪:一是自主创新始于一种内在的觉悟, 单靠外力不能所为。自主创新不是一时的冲动, 而是一种持续的内功修炼。这种觉悟需要对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唯一源泉的深刻认识。二是自主创新需要创新精神支撑。只有创新才能达到自主创新。传化的自主创新有从单个的产品、技术、工艺到一整套客户服务方案的创新, 也有从线形创新到整个商业模式的集成创新。三是创新是一个协同的系统工程, 它需要文化创新、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的支撑。“品牌的背后是品质, 品质的背后是技术, 技术的背后是人才, 人才的背后是文化”。创新要素组成了创新链。四是自主创新必须激发创新者, 人是企业创新的主体与本源。五是创新要能使创新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紧扣市场, 也要具有市场前瞻性。所以, 创新要有各种投入, 这些投入是一种投资概念, 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战略性投资。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要求包括广大民营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和谐创业、和谐发展。一个优秀的企业, 从本质上看, 一定是一个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的企业。而这个本源的东西却常常被许多企业所忽视。因此, 为达到创新的目的, 必然要求一个企业的管理工作必须具有创新的灵魂。管理创新是一个企业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巨大推动力。一个涵盖多产业的集团, 会给企业管理带来许多挑战。传化集团的管理创新在“以财务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模式下, 绩效管理、业务流程再造、现场管理等基础管理方面取得了创新的突破。从情感管理到制度管理、从传统家族管理到现代化科学系统管理、从粗放管理到精细管理, 直到今天传化集团形成了一个基于战略导向的集团管理模式。这个模式就是战略管理、投资管理、资源整合和企业文化四大功能中心以及战略决策、目标确认、标准设立、管理平台创建、过程参与、指导和监控、资源整合、结果评价、公共服务统筹八大角色定位。这就是文化管理的新境界。为了保证这个管理模式运转的高效性, 传化集团一方面健全了集团董事会、管委会、各专业支持委员会等集团战略层面的决策体系, 及各独立法人公司以股东会、董事会为主的企业战略层面决策体系, 提高决策质量;另一方面, 加强以集团各职能线为主的执行运作体系, 并完善以企业总经理为核心的执行运作体系的建设, 强化执行力度, 确保决策能顺利实施。再就是队伍建设保障。而队伍建设集中体现在员工尤其是骨干和经理人的职业道德塑造上。和谐的企业必须是以人为本的企业。以人为本要尊重人的需要、重视人的发展, 关注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 并善于营造环境激发人的潜能。企业要从发展的角度为员工的职业发展创造和谐的空间, 从工作生活环境的角度改进提升员工的身心健康。只有员工得到发展, 企业才能发展;只有员工得到尊重, 企业才能得到尊重。因此, 构建和谐的员工关系是企业和谐发展的人才基础。传化集团在“社会责任感”理念指导下, 形成“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 以及“人格、品德、智慧、意志”的员工修炼八字方针, 企业组织从“利益共同体”上升到“命运共同体”和“事业共同体”。在这种文化形态下, 企业已不再仅是赚钱的工具, 而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传化集团正在通过以精神理念渗透、认同为主要内涵的企业文化建设, 追求管理的人本化、系统化、专业化和精细化, 促使集团成就新的经营业绩和新的创新天地。

创新成就国际化发展 篇5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新常态”发展阶段,实现经济的提质增效,企业是主体,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决定了中国经济今后发展的走向。格力电器作为珠海龙头国企格力集团的控股企业,近年来以“掌握核心科技”为理念,以“营造自我超越的创新文化、建立高集成的研发体系、拥有原创性的核心技术、构建全方位的产品系列”为主要内容,不断完善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在市场竞争中占领先机、赢得优势,用显著的业绩充分诠释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格力电器全球空调销量第一,2014年销售收入达到1422.83亿元,同比增长15.61%;实现净利润143.33亿元,同比增长30.22%。

技术创新铸就品质,产业升级成就品牌

格力电器以自主创新为原动力,完善产品研发平台,改造升级产业设备,构建核心技术能力,为产品质量提供品质保障,“滚动创新”推动企业进入转型升级的发展快轨,铸就了格力电器空调巨头的品牌形象,真正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一)聚焦国际技术前沿,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等领域双向发力,掌握核心技术。近年来,格力电器先后突破了变频空调关键技术、直流变频离心机技术、无稀土变频压缩技术、双级变频压缩机等一系列尖端技术,不仅引领了国内行业市场,在国际市场也属领先水平。2011年7月,格力R290环保冷媒空调下线,成为中国率先量产R290环保冷媒空调的企业;2011年11月,格力电器的高效直流变频离心机组下线,是迄今为止最节能的大型中央空调;2012年2月,格力1赫兹变频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是唯一获奖的专业化空调企业;2012年12月,格力双级变频压缩机改写了空调行业百年历史,引领行业进入双级变频的新纪元。

(二)实施自动化升级战略,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为了增强产品质量、简易员工操作程序与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2011年,格力电器制定了自动化的发展战略,依据自动化发展需求,相继成立了自动化办公室、自动化设备制造部自动化技术研究院。在推进生产自动化中,格力电器坚持“重点突破,分期实施”,开展了注塑、管路等多个生产板块的改造。通过推进产品设计的标准化、通用化,推进产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减少设计浪费;通过推动模具加工自动化,模具设计检验自动化,提高模具加工品质和缩减加工周期;大量引进机器人生产设备,实现作业区人机分离等等。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人均产值从2010年的98万/年,增长到2014年的180万/年。

(三)大力推动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提升企业创新活力。格力电器以核心科技为灵魂的持续自主创新,为企业发展赢得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驱动力量。据不完全统计,到2014年末,格力电器累计有3项重大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2项重大科技成果获得权威机构专家组的“国际领先”认定;累计申请专利140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约5000项,在全球空调行业中是绝对的知识产权领头雁;获得2014年“中国杰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团队”称号,成为获奖企业中唯一一家来自家电行业的企业。

营销创新变革传统模式,“互联网+”打造新业态

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拥有强大竞争力,不断发展壮大的锐利武器。从自主营销模式到国际化发展模式,再到“互联网+”模式,格力电器从未停下创新的步伐。1994年,首创“空调淡季贴息返利”模式;1996年,首创“年终返利”模式,被誉为“格力模式”,业内沿用至今;1997年,独创了以资产为纽带、以品牌为旗帜的区域性销售公司模式;21世纪,格力稳健发展渠道建设,在全球开设了2000多家格力专卖店。营销模式的不断创新奠定了格力电器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从1995年开始产销量、市场占有率、销售额连续10年居于行业前列。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格力电器开始新一轮的商业模式创新。一是拓宽电商渠道。格力系产品2013年度在京东商城、天猫、苏宁易购等各种电商渠道中总销售额不低于10亿元;2014年天猫“双11”活动中,格力空调销量近5万台,销售额1.4亿元,成为当天空调产品的销售冠军;12月,格力电器旗下电子商务平台——格力商城正式上线,标志着格力电商模块构建基本完成,计划未来三年将格力电商建成符合互联网经济的独立运营体系,组建B2C专业运营团队,真正实现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二是打造智能家居。瞄准智能家居作互联网影响下物联化的体现,格力将环保家居的概念与智能家居融合,提出了独一无二的智能环保家居理念,打造家庭智慧能源管理系统,以住宅为平台,利用光伏多联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备集成,构成高效节能环保的能源管理系统与快捷便利的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管理创新焕发生机,融资创新延伸产业链

成本控制难、风险控制难、信息收集难一直是压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身上的“三座大山”,而努力成为世界一流金融企业的格力电器,通过创办财务公司,延伸企业产业链,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有效保障了资本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

2008年,格力电器控股格力财务公司;同年,财务公司获准开办买方信贷业务,开始为格力电器产业链下游经销商提供金融支持,由此迈出产业链金融第一步。2010年,格力财务公司开发出以电子商业汇票为基础的格力产业链票据融资产品,依托集团的应收账款数据,实现了“一对多、跨区域”的融资服务,极大地方便了企业融资,保证了企业的资金的快速周转。2014年,银监会在全国5家财务公司进行延伸产业链金融试点,格力财务公司金融支持上游企业等业务获准。这使格力电器的上游供应商节省了财务成本、降低了供应产品价格,也为财务公司带来可观的收益。2014年8月7日,格力财务公司正式开始试点供应链金融服务。截至到2014年12月,格力集团财务公司给产业链上小微企业融资超过80亿元。企业财务公司这类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成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补充。

创新文化逐步形成,创新激励不断完善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对于格力电器这艘中国空调业的“千亿航母”而言,“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广泛吸引各类创新人才特别是紧缺的人才,并积极培育科技创新的文化和土壤,是其不断取得成功的“秘笈”。目前拥有近8000名科研人员,平均年龄只有29岁,其中“百千万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津贴的1人,拥有高级职称的56人,中级职称417人,珠海市高层次人才52人,珠海市青年优秀人才226人。这支出色的科研团队,为格力创造出14000多项申请专利,仅2014年便有4100多项提交申请,平均每天有11项专利问世,完美地诠释了独具“格力特色”的“全员创新”理念。

企业创新国际化发展模式研究 篇6

1 相关研究回顾

企业国际化研究一直是理论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很多学者根据不同的理论逻辑对企业国际化的动因、行为及绩效等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Anderson将现有的研究归纳为经济和过程两大类[1];经济类的研究主要在国际贸易、交易成本和产业组织等理论架构下展开,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基于经济人假设,认为决策者根据拥有的完全市场信息在企业国际化中做出理性的选择;过程类的研究则主要在企业行为理论、战略管理、资源基础、网络与创业等诸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展开,在20世纪70年代后占据了主导地位,基于行为人假设,认为决策者在不完全信息的基础上做出相对满意的企业国际化决策,逐渐形成企业国际化的Uppsala模型(简称U-model)、与创新相联系的企业国际化模型(简称I-model)以及国际创业研究、企业国际化网络理论、以资源为基础的国际化战略选择研究等不同的代表性流派[2]。

瑞典Uppsala大学以Johanson和Vahlne等为代表的学者们先后提出了企业国际化过程研究的2个重要模型:U-model和I-model(美国学者对I-model的建立也做出了较大贡献)。这2个模型均认为企业国际化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发展过程;知识是影响企业国际化行为的核心变量,知识的多寡影响着企业资源的投入,进而影响企业进入方式以及目标市场的选择。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国际化出现了过程加快以及阶段跳跃等新特点,对此,Johanson和Mattson构建了企业国际化的网络模型,认为企业通过与国外其他同行建立和发展关系网络获取所需的知识和资源,进行互动学习发展市场知识。Oviatt和McDougall(2005)指出,企业国际化是“一种为了创造价值而主动实施的跨国界创新和冒险行为”[3],并将其定义为“企业为了追求竞争优势而在其所在国之外的市场上创造性地发现和开发市场机会的过程”[4]。Johanson和Vahlne(2009)则运用网络理论对Uppsala模型进行了扩展研究:企业国际化可以被看成是一种进行创新或采用新观点的学习过程,这种创新实际上也体现了市场机会的发现与利用过程,关系网络是企业发现乃至创造市场机会的重要源泉[5]。Ellis(2010)则认为:企业会通过创新来识别市场机会,构建自己的价值链,选择国际化目标市场和识别潜在客户,即便是成熟的大型国际企业也会这样做,它们也有创新精神而且还敢于冒险[6]。

还有一些学者从研发国际化的动机、区位选择、对东道国和母国的影响及其组织管理问题等进行了具体研究,丰富和完善了企业创新国际化的研究。Kuemmerle(1999)认为研发国际化的动因主要是母国技术利用型和母国技术增强型两类[7]。Patel的研究表明,以在母国之外创新核心产品及获取关键技术为目的的海外研发机构选址中更关注东道国在技术水平、研发规模与成本上的优势。Asakawa(2001)将国际研发的组织模式划分为轴心模式和网络模式2种类型。Bartlet & Ghoshal认为有4种普遍的海外创新组织:全球性创新中心、为当地服务的地方创新机构、为全球市场服务的地方创新中心、全球互连的创新网络[8]。Banriito(2007)认为不同的战略导向决定了研发的组织方式:支持导向的研发主要在工厂实验室进行,知识获取型的研发一般仅在独立的实验室进行;决定两种研发模式的因素,企业层面的包括:出口倾向、母子公司规模、母公司研发强度、公司的海外运营经验,国家层面的包括:东道国的人力资源状况、技术知识扩散效应及专利保护情况[9]。Fragkiskos et al.(2009)等通过调研发现国外实验室基本分为国际间相互协作的实验室、地区整合实验室和支持实验室3类[10]。

国内以陈劲等对企业技术创新国际化的相关研究为代表[11,12,13,14]。还有一些学者对中国企业研发国际化进行了多视角的探究[15,16,17]。但由于创新国际化虽以技术创新国际化为主,却并不仅限于此,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研发国际化,加之当前我国企业国际化发展及其创新情境已发生较大变化,所以我国企业创新国际化的研究亟待整合和持续推进。

总体而言,关于企业创新国际化,早期的主流看法认为海外研发和创新是跨国公司利用母公司现有技术知识资源及其特有能力的自然延伸。20世纪90年代后创新环境的变迁促使企业的创新模式产生了新的变化,公司自身能力的积累和技术获取的国际化和多元化方式兴起(Cantwell & Piscitello,2000)[18]。国际化成为企业寻求战略性资产,进一步创造新技术知识、构筑新能力的有效方式。显然,创新国际化是与知识的跨国流动转移和开发密不可分的;知识不仅是促使企业开始国际化的变量,也是激发国际化进程加速的变量;企业借助全球创新网络的发展获取所需的各类知识资源和创新要素,全球整合优化配置,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竞争优势的拓展。鉴于国际化实践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以及创新过程的多样性,在研究中单一理论的解释力经常受到局限,故此出现了基于多理论支撑的综合研究,但多立足于创新实践发展充分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大型跨国公司,针对发展中国家与转型经济体企业的相关研究很不充分。本文拟从跨国公司母子关系的视角,基于知识转移与创造的创新研究范式,对企业创新国际化的动态发展模式做专门的研究,并对当前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企业的创新国际化提出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2 企业创新国际化的基本解释

企业创新国际化是指企业通过各种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行为将创新活动从本土扩展到海外,以创新资源获取和配置的国际化、创新组织网络的国际化以及创新服务范围的国际化为特征的创新范式。其中以技术创新的国际化为核心,带动企业创新系统中的其它创新要素如文化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等的协同演进,最终实现企业研发、生产和营销的全球化协调发展。因此,企业创新国际化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即依托全球创新资源,以自主创新能力创造的全球化支持企业竞争的全球化,获取全球范围内的持续竞争优势。

从创新主体的实际发展情况看,创新国际化是与跨国公司的日益发展和成熟相伴而生、共同演进的,跨国公司是创新国际化的发起者和主要推动者。通过跨国投资与经营,企业不断获取东道国当地市场的新知识和国际化成长知识,并将其在整个公司网络内进行转移和转化、整合和创造,从而获得知识的持续积累和创造,以创新的国际化推动公司的全球化进程。因此创新国际化的实质就是企业跨越国界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多元的变化的环境的创新过程,对这一过程的有效管理将直接影响到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竞争优势的形成和保持。

从国际化的方向来看,企业创新国际化包含以引进外资为主的内向型国际化和以对外投资为主的外向型国际化两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外资的引入使得国内企业在与国外跨国公司的竞争中,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模仿和学习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大提高了自身的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也逐渐了解熟悉了国际市场变化及其运行规则;但仅仅通过引进外资不仅无法获取我们所需的关键核心技术,而且技术易地后其信息含量和价值都将大打折扣,加之目前国内创新环境还不完全具备前沿创新的条件,因此,企业创新的外向国际化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基于母子知识转移的跨国公司创新国际化发展模式分析

创新活动与知识的获取和累积、转移和创造密不可分。创新国际化的本质是跨国界的知识创造与扩散。跨国公司拥有的知识同时分布在母公司、子公司及其关系网络中,母子关系的形成是以双方的知识投入为基础的,并随着母子间知识转移状况的不同而相应调整,母子公司创新能力的演化也因此表现为母子多主体知识螺旋的交织运动。跨国公司创新国际化进程是随着母子公司创新能力的交互演进而相应展开的,要求公司充分利用海外市场的各类创新资源及要素,通过国际化行为进行知识的创造和转移,形成新的知识流量,增加知识存量,优化更新知识结构,形成知识创新与国际化行为间的良性循环,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竞争优势的拓展。

根据跨国公司知识存量及其结构状况、母子公司角色定位的差异化以及创新过程的多样化,我们可将跨国公司创新国际化的发展模式划分为如图1所示。

3.1 全球整合型创新国际化

这一模式主要反映了母公司主导下的创新国际化发展过程。这时跨国公司实行基于母公司的创新战略,母公司具有先进而丰富的技术知识,创新资源的投入和配置以母公司为主,有关创新的关键能力及其核心知识均保留在母公司内部,它既是创新的中心又是创新的来源,这样既利于保护公司核心竞争力,也便于在研发方面获得专业和规模的经济性。公司内的知识流动是母→子的中心发散型,通过垂直的科层指挥系统向子公司单向转移,而且转移的大多是显性知识,以产品或知识资产形式如专利,或者嵌入在生产要素如机器设备中。公司创新活动服务的范围跨越了国界,由母国延伸至东道国。海外子公司创新活动主要发挥支持性职能,以移植模仿为主。子公司接受母体的技术知识越多,其享有的自主权就越少;当内部必要足够的技术流入就能使子公司发挥其主要功能、满足市场竞争需要时,子公司创新能力的演化将依附于母公司,服从母体战略和决策的需要。

因此,全球整合型创新国际化具体表现为母公司是技术开发与服务的领导者以及决策的中心,其创新成果向各个子公司转移、子公司学习模仿进行国际化生产的过程,公司整体则通过国际化的组织、管理及文化等方面的创新支持母公司技术创新的全球扩散,以实现有效的全球整合建立价格优势和全球规模。公司组织架构趋向于集权,并以典型的业务管理为主导,来推动国际生产的合理化、产品的标准化和全球低成本分包。这类创新国际化模式主要在有相对标准顾客需求的产业中运营,以此实现全球规模经济;但也会承担较大的市场不敏感的创新风险。

3.2 当地回应型创新国际化

这一模式主要反映了子公司主导的创新国际化发展过程。为进一步挖掘当地的市场机会和应对挑战,子公司不仅通过自身的海外生产经营活动来积累经验性技术知识,还会借助开发性和开拓性学习,从全盘接受母公司的优势能力移植逐渐转化为有目的的对其中一些元素进行替代或补充,进一步发展乃至创新从母公司转移过来的初始技术能力,使之更适应当地市场特点,最终以基于当地回应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来构筑区别于母公司的子公司专有优势;在这一过程中从母公司流入的创新知识和资源逐渐减少,子公司增加对东道国当地各类创新资源的吸纳,并加以充分利用,追踪前沿技术,参与国际研发合作与竞争,成为“当地创新者”,创新的性质从支持性转向适应性,创新活动服务的重点是东道国当地,子公司对当地元素的开发利用越充分,母公司就越有可能通过授权和分散化扩大子公司自主权,以增强子公司的当地回应性。此时子公司创新能力的演化将逐步与母体相分离,形成自身独特的知识螺旋。

因此,当地回应型创新国际化具体表现为海外子公司通过创新能力的当地化开发与开拓形成子公司专有优势,确立了自身在特定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拥有了较大的决策自主权;子公司运营对母公司和其他子公司来说均相对独立,创新知识多保留在各个子公司内部,“自给自足”特征明显,母子间知识的流入流出均较少;公司实行差异化的政策,其组织特征趋向于分权,通过强大的地区管理来感知和回应不同国家的机会,建立很强的当地存在,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迎合不同的当地需求。这类创新国际化模式对满足不同国家的差异化个性化市场需求至关重要,但可能会承担不必要差异化的风险,而且当前全球化市场的魅力降低了响应当地差异化的持续需求的重要性。

3.3 全球学习型创新国际化

这一模式主要反映了基于子公司反哺的母子互动学习的创新国际化发展过程。企业国际化进程中,一方面是不断同质化的市场和技术引致的全球整合压力,另一方面是不同国家的政策干预及差异化市场和独特分销系统的压力,跨国公司试图协调全球效率和地方回应间相互矛盾的战略需求。这时基于创新的子公司专有优势创造出来后,并不局限在当地使用,而要服务于公司的全球经营,在与母公司的互动中,通过内部市场向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扩散,最大限度地加以利用,使公司整体受益最大化。此时知识转移的类型也呈现多样化,除显性知识外,还有源于不同区域的具有当地嵌入性的知识和子公司长期实践中学习积累的隐性知识。这类能力反哺型子公司对母公司决策的影响力将会增加,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足够的自主权又将促使其在东道国进一步学习和创造,提升创新能力,并在战略以及核心能力拓展等方面逆向影响母公司,进而与整个公司的技术水平和创新绩效的改善形成良性互动。此时子公司创新能力的演化将重新与母体相交织,寻找彼此间的契合点,共同拓展战略性发展空间。

因此,全球学习型创新国际化具体表现为对母子互动全球学习的发展及管理控制过程,要求公司能对出现在一个地方的市场趋势做出反应,并用来领导其他地方的类似趋势;通过全球的扩散和适应,开拓公司知识和能力,提高公司创新资源及成果的利用效率。公司的组织特征是模块化网络结构,具有“模块间低耦合、模块内高耦合”的特点,以功能管理实现公司技术的催化和知识的扩展。其母子关系的管理越来越有必要结合使用非正式的控制与协调机制。

3.4 协同共生型创新国际化

这一模式主要反映了母子公司间协同创新以实现价值创造全球化的发展过程。随着全球竞争的深化,跨国公司必须拓展其战略基点,同时保持全球整合的规模和效率、多国回应的灵活性和世界范围的学习。此时创新活动强调各国技术的异质性和互补性在创新中的作用,跨国公司通过分设在全球各地的节点建立起集成的价值网络及其互补的能力集,借助组织、管理、文化及营销等方面的创新配合,形成协同增值动态网络,对各地的技术和市场趋势都很敏感,创造性地回应乃至开发国别差异,全球研发,以快而有效的方式学习及整合,从而赢得全球持续的竞争优势。这种能力共生模式重视的是跨国公司关系网络及其节点的协同作用,即各节点在经营各自最擅长的核心业务、采取专业化战略的基础上,将分布式创新能力协同在公司价值网的公共平台上,沟通交流、合作竞争,共同参与创新知识的形成和扩散,追求与其他节点的优势互补或强强联合,其网络资源和能力的协调形成价值网中全方位知识流动的格局。

因此,协同共生型创新国际化具体表现为跨国公司价值网络中各节点知识交互影响、共生演化的过程,是知识互补性导致的合作和知识一致性导致的竞争交互作用的结果。这一模式最适应于创新的刺激与各节点反应能力差别较大的情况,或几个节点协作能对感知到的机会开发出最有创新反应的情况。这时组织将面对全新的管理挑战:它的资产和资源广泛地分散且通过创造灵活的链接定位联合开发知识、相互支持以获得全球效率,组织单元的角色和责任差异化且相互依赖以获得最大化国别灵活性、对世界范围的机会开发公司整体的回应,主动性学习在全球范围共享知识的发展和创新的扩散,以促使公司整体产生协同效应,获得多方面的效率、反应和创新的战略目标,实现跨国界的价值创造。故这类创新国际化模式的协作成本也会较高。

3.5 跨国公司创新国际化发展模式评述

(1)不同创新国际化发展模式导向下的跨国公司基于不同的战略基点,拥有独特的战略能力和优势,形成了差异化的母子公司角色定位和各具特色的组织管理倾向,使得公司特定部分发展特定的资源和能力,在不同创新过程中各自扮演独特的角色,最终强化了公司的全球竞争力。跨国公司创新国际化不同发展模式的比较具体如表1所示。

续 表

(2)不同创新国际化发展模式的动态链接可生动刻画跨国公司基于创新的国际化发展阶段和渐进的过程:首先是为了转移和复制母公司原有的创新优势而设立海外子公司,进行国际化扩张,通过全球整合建立价格优势和全球规模效率;当面临世界不同地区市场的差异性时,跨国公司开始进行以当地回应为特征的海外创新;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深入,基于协调全球效率和地方回应间相互矛盾的战略需求,跨国公司强化了全球范围的知识转移和扩散,开始利用世界各地的不同创新资源优势,进行全球学习;最终通过功能整合,加强各模块和各单位间的沟通协作,重构创新流程,依托全球价值网络,努力培育分散的、专门的、相互依赖的资产,发展多纬度战略能力和灵活组织能力,开发多样的创新过程,以创新能力创造的全球化有力地支撑了跨国公司竞争的全球化。当然创新国际化的实践是丰富而多样的,实际发展中公司既可以依阶段渐进而行,也不排除加速和跳跃、实现多路径发展的可能,应视公司自身的资源和能力特点以及所处的发展环境和关系网络而定。当公司在国际化前期阶段的特定市场知识和一般国际化知识的积累深厚时,其国际化后期发展的渐进性特征将显著下降,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将大大提升。

4 中国企业创新国际化的对策

发达国家企业的创新国际化往往是在母国深厚的创新基础、健全的创新体系、丰富的创新资源的支撑下,依托母公司已有的先进技术及创新能力优势逐步展开的,各种创新国际化发展模式并重。而中国自主创新的现实需求推动企业积极“走出去”,其创新国际化行为往往是在既没有明显创新优势依托又缺少国际化生产网络的互补支援的背景下发生的,属于“后发国际化——晚行动的学习者”。因此,中国企业的创新国际化发展应遵循“一条主线、两个支撑、一个目标”的基本思路:依托全球整合型和当地回应型创新国际化发展的支持,以全球学习型创新国际化发展为主线,通过有意识的路径安排来达到追赶乃至跨越的效果,实现协同共生型创新国际化发展的目标。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方面:(1)中国企业应充分发挥国际创业精神,积极走出去参与国际分工,通过与海外跨国公司、国际中介组织和东道国政府等建立多种形式的关系来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并深入了解东道国创新网络的构成及其资源能力分布状况,明确自己在其中的角色和位置;(2)审视创新网络的未来发展,预测主要竞争对手、顾客、供应商等网络成员的战略和能力变化对自身经营的影响,寻找自身如何创造和保持有利网络位置的可行途径和方法;然后寻找合适的对象,建立彼此间密切的联系,努力培养和发展潜在的合作伙伴和战略关系,一方面借助跨国经营管理、跨国资本运作、跨文化整合等多种方式,近距离观察、实践和学习,在“体验式”参与的过程中获得并积累必要的国际化管理经验以及特定的市场知识和制度知识,培养熟悉国际惯例和市场环境、具备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能力的富有开拓精神的企业家和跨国经营管理团队,以企业的国际化成长助推全球整合型和当地回应型的创新国际化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多种方式激发海外子公司创新,如设立创新导向的子公司种子基金、鼓励子公司成为创新孵化器、为子公司建立基于创新的国际网络平台、鼓励子公司间的创新竞争等,以形成开放式创新系统,提升企业与东道国创新网络间内外交互的各类创新要素吸收与能力转化的效率与效果,以全球学习型创新国际化全面提升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最终实现创新国际化的追赶乃至超越。

摘要:创新国际化是中国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应对全球化竞争压力的必然选择。本文主要以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母子知识转移的视角将其外向型创新国际化发展模式区分为全球整合型、当地回应型、全球学习型和协同共生型4种,并进行了具体分析和比较,进一步提出了与中国企业自身资源和能力状况相适应的创新国际化发展思路。

上一篇:智慧探索下一篇:量子力学教学方法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