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选育群

2024-09-20

核心选育群(精选3篇)

核心选育群 篇1

鲁西黄牛具有体躯高大, 适应性能好, 而且还具有早熟、肉质风味好、大理石花纹明显、皮薄骨细等特点, 以其优良的品种特征和肉用性能享誉国内外, 是国内培育成肉牛最具优势的品种之一。实践证明, 通过几代的选育和改良, 获得肉役或肉用品种能够实现。

1 采用的育种措施

1.1 体型线性外貌评分与主生产性能相结合的综合选种

利用肉牛的体型结构作为肉牛生产性能的外在表征且遗传力较高, 制定适合鲁西黄牛黄牛肉用方向体型选择标准, 与选种目标所要求的主要生产性能指标、超声波活体测定指标相结合, 制定综合选择指数 (TPI) , 在鲁西黄牛本品种选育阶段, 加快育种进程、提高遗传改进速度, 以保证高的选择强度, 加大选择差。

1.2 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 (ONBS) 的运用

采用开放鲁西黄牛核心群育种方案 (ONBS) , 建立动态育种核心群, 围绕育种目标不断从基础群中吸收优良的个体, 提高核心群群体水准和目标性状的遗传进展。

1.3 牛生长速度及肉质性状的主效基因、分子标记在中国鲁西黄牛群体分布、表达及遗传机制分析

在西门塔尔及鲁西黄牛部分群体中进行的肉牛生长速度及肉质性状的主效基因、候选基因 (FSHR、GH、IGF-I、CAST基因等) 的检测与研究中, 已发现IGF-I、CAST基因与研究群体的牛肉质量性状有主基因效应、GH基因第5内含子多态基因型与牛的生长性状有大效基因效应, B等位基因对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和BPI有优势效应。H-FABP基因第2内含子上的HaeIII-RFLP多态性影响牛肉嫩度, hh纯合基因型对牛肉嫩度剪切力值有较大影响。这些研究结果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打下良好的基础。

1.4 分子遗传标记检测的遗传同质化选种

当多个分子遗传标记分别使用时, 在主生产性能的选择反应上可能会使部分群体或个体出现矛盾的选择结果, 因此必须建立不同标记等位基因的最适组合型, 进行遗传同质化选种, 加快遗传改良。

基于主效基因遗传效应鉴定的遗传差异化选种。既有研究表明, 所谓主效基因的效应也是多方面的, 往往反映在其外显子或特殊序列的多态性上, 在非实质性影响主生产性能指标的情况下, 扩大群体内特别是父系和母系间主效基因遗传差异性, 不但能丰富群体的遗传结构, 而且可最大限度在既有群体内获得杂种优势, 有助于增大遗传进展。

BLUP法和遗传标记的共轭种。相对于根据EBV选种来说, MAS选种实质上是一种定性选择, 根据EBV选择是基础, 因此建立核心群时, 主要依据EBV高低, 而将MAS选择建立在留种公、母牛或形成选配计划时, 这样将使两种选择手段有机结合, 以提高选种准确性。

1.5 可以利用的育种新技术

1.5.1 胚胎生物技术

胚胎移植。使得牛的选种世代间隔从一般的后裔测定的5~6年, 减少到为2~3.67年, 加快了牛的遗传进展。

胚胎及动物体的克隆。胚胎无性繁殖能产生多个同基因个体, 可以通过胚胎分割和早期胚胎细胞核移植实现。

1.5.2 数量性状位点 (QTL) 与标记辅助选择 (MAS)

牛的基因图谱与QTL。基因图谱是QTL定位和QTL效果估计的基础, 标记—QTL (连锁) 分析是标记辅助选择的前提。迄今采用不同的方法已将超过600个基因和1600个DNA标记定位在牛的基因图谱上。但目前已定位的基因主要是牛的质量性状位点, 如双肌基因位点、无角基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 位点。

标记辅助选择 (MAS) 的应用。对那些采用目前常规的育种技术难以改进的性状, 应用MAS可望有较广的前景:如屠宰性状、抗病与免疫力、繁殖力与成活力的性状, 它们有的难以度量, 有的遗传力较低。应用已证实了的遗传标记在生命的早期预选公牛或母犊牛, 并可补充完整的记录。

2 育种保障体系

2.1 加强育种组织建设

2.1.1 建立育种组织, 规划和指导育种工作

实践证明, 成立育种组织是搞好家畜育种工作的首要措施, 它可以把各方面的力量组织起来, 各部门互相配合, 密切合作, 积极开展家畜育种工作。要选择饲料条件好、母牛较多、质量较好的乡村建立选育区, 组建母牛核心群, 选育区的母牛要求二级以上。

2.1.2 建立种公牛测定站, 实现联合育种

为了加强种公牛的培育工作, 应当组织与建立种公牛鉴定小组, 负责鉴定与选择种公牛。对初步选中的小公牛要加强培育, 在小公牛长到一定年龄时进行有计划的后裔测定工作。

按每年测定300头公牛, 从中选择3头最优秀公牛生产冷冻精液, 留种率达1%, 选择强度达2.67, 预期将得到非常可观的遗传进展。待这些工作开展到一定程度, 再利用各繁育场的繁殖、生长肥育及胴体记录进行多性状“场-站”成绩结合的联合的遗传评估就相对容易了。

一定区域内的中小型养牛场, 以人工授精站为核心, 转变经营形式, 形成育种利益共同体, 建立简单有效“种公牛站+测定站+人工授精站+养牛场”的联合育种模式是可行的, 如果肉牛生产企业如屠宰加工再加入进来, 效果将更好。

2.1.3 重点发挥育种场作用

国营牧场在鲁西黄牛的育种工作中起着骨干和核心的作用, 见图1。国营牧场不仅具有较好的管理条件, 而且具有较高的技术优势。例如, 鄄城黄牛场自1959年始进行鲁西黄牛的繁育工作, 注重选种选配, 使牛群质量逐步提高。1983年3月份测量, 基础母牛的平均体高达到134.87cm, 体长达到150.24cm, 胸围达到187.49cm, 体重达到487.2kg, 都达到和超过了特级母牛水平。3头公牛也都达到特级水平。适龄母牛繁殖率达到102.5%, 幼牛成活率在97%以上。

经验证明, 建立健全繁育体系, 进行群众性的联合育种, 是我国开展牛的育种工作的好形式。进行地方良种牛的选育, 由于面广量大, 采取这种形式尤其必要。要建立以乡村为基础, 国营牧场为核心, 各级育种站和畜牧兽医站为骨干的场、站相结合的繁育体系。

2.2 建全育种制度

2.2.1 牛群鉴定制度

各育种单位每2~3年要进行1次整群鉴定工作, 将现有母牛群分为育种群和生产群。

牛群鉴定工作的实施要求。鲁西黄牛在2岁、3岁和5岁时分别鉴定3次, 5岁以上不再鉴定, 但可根据后代品质情况调整其等级。在初生、8月龄、1岁、1.5岁、2岁、2.5岁、3岁、4岁、5岁时分别测定体高、体斜长、管围、胸围、髋宽和尻长6项体尺和进行称重, 作为鉴定工作的依据。

鉴定标准, 参照山东省标准局发布并批准实施《鲁西黄牛》标准执行。

2.2.2 育种场日常制度

建立记录、统计制度。配种繁殖、犊牛及育成牛培育、肥育、屠宰、饲养、牛群饲料消耗以及牛场日记等, 综合各项记录, 登记于每头牛的卡片上, 建立牛籍。

牛的编号及标记。根据牛场经验, 年度号与本身编号连在一起使用, 是比较简便而不易发生错误的办法, 如06-88。若有牛只死亡或淘汰, 出场时, 不要以其他牛只填补其号码。从外地购入的公牛可继续延用原来的号码, 不要随便变更, 以便日后查考。

2.2.3 良种登记制度

鲁西黄牛的良种登记应根据全国地方良种黄牛委员会颁发的“良种登记办法”进行。在进行普查和鉴定的基础上, 公牛符合特级, 母牛在特、一级才有条件进行良种登记。

凡进行良种登记的鲁西黄牛, 要颁发良种证书, 给以适当的特殊管理, 必要时可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 以推动群众选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2.2.4 育种质量评估制度

育种评估应在规定时间内按时进行。20世纪50至80年代, 山东省畜牧部门每10年组织一次鲁西黄牛调查和测评, 虽然评估内容不够详细, 但也取得了较好效果。这种做法应坚持下去。育种质量评估的内容大体包括体格、体形、增重、屠宰率和肉质等。评估时, 应制定详细的评估方法并严格按照执行。

2.2.5 举办赛牛会制度

赛牛会是推动群众选育工作的好形式。鲁西南地区历史上就有各种形式的赛牛会, 亮膘会, 在鲁西黄牛的育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解放后, 各县也都曾举行过不同形式的赛牛会, 均取得较好效果。除组织专门的赛牛会之外, 每年在农闲之际, 各地都有不同形式得到赛牛活动。

核心选育群 篇2

随着世界猪育种在育种目标、性能测定、选择方法与技术手段等发生了新的变化和进展,单纯依靠常规选育技术来持续提高生长速度和瘦肉组织的生长效率、改良肉质及提高抗病力等的进展将非常缓慢甚至难以企及。数量遗传学和猪功能基因组学飞速进展,特别是一些影响猪重要经济性状的功能基因或标记相继被分离和鉴别,使得直接通过基因辅助育种结合常规育种提高这些性状成为可能。

兰定尼受体基因(RYR1)又称氟烷敏感基因,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该基因cDNA上的第1843上的碱基由C→T导致蛋白受体第615位上精氨酸变为胱氨酸,隐性纯合子易产生猪应激综合征(Porcine Stress Syndrome,PSS),导致宰后产生PSE(pale soft exudative,PSE)肉,给世界各国养猪生产、销售和加工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硬脂酰辅酶A去不饱和酶(SCD)基因是控制单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它催化在棕榈酰辅酶A和硬脂酰辅酶A的碳9和碳10位置间引入一个双键,使其分别形成棕榈油酰辅酶A和油酰辅酶A等单不饱和脂肪酸,而这些单不饱和脂肪酸控制着三酰甘油TAG在脂肪组织中的储存。所以SCD基因对于肥胖和背膘厚有重要影响。SCD基因启动子区域-233上T-C突变,影响着SCD的表达,最终影响猪的背膘厚和瘦肉率[2]。α1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FUT1基因是ETEC F18受体蛋白基因,其开放阅读框架M307存在G/A突变位点,影响肠毒素大肠杆菌F18的侵染,从而影响仔猪断乳后水肿和腹泻的发生[3]。

该研究选择这3个助重要经济性状主效或标记基因,对福建仁锋种猪公司大白猪核心群后备种猪进行基因型判别,选择有利基因型个体,结合性能测定结果,用于指导种猪育种,以期提高核心群内种猪产肉量性状、抗应激能力和仔猪断乳后腹泻抗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试验猪群为福建仁锋种猪公司纯种大白猪核心群60头后备种猪,其中包括公猪10头、母猪50头。采集待检测猪只个体耳组织样品0.5~1.0 g,放入盛有75%乙醇的1.5 mL Eppendorf管内,低温保存带回实验室。采用常规的苯酚/氯仿/异戊醇提取基因组DNA,用TE稀释至100 ng/μL用于各基因的基因型判定。

1.2 主效基因的基因型检测

采用PCR-HhaI-RFLP方法检测猪RYR1 c.1843C>T突变的基因型;采用PCR-PsyI-RFLP法检测猪SCD-promoter-T-233C变位点的基因型;采用PCR-Hin6I-RFLP检测FUT1-G307A突变位点。各基因所采用的引物(上海生工)、PCR扩增退火温度见表1。PCR扩增按标准反应体系:50 ng模板DNA,1×buffer,1.5 mmol/L MgCl2,0.2 mmol/L dNTP,0.2μmol/L引物,1单位TaqDNA聚合酶。PCR扩增程序为:94℃变性1 min,最佳退火温度(表1)退火1 min,72℃延伸30 s,共35个循环,然后72℃延伸10 min,最后4℃保存。PCR扩增产物的酶切体系总体积20μL,其中含15μL PCR产物,1单位限制性内切酶,2μL 10×Buffer,加去离子水至总体积20μL,反应体系在37℃水浴酶切过夜,再向每管中加2μL0.1 mol/L EDTA(pH8.0)并混匀以停止反应,经2%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凝胶成像系统观察并记录。

RYR1基因特异性引物的扩增片段长度659 bp,特异性酶切片段为493 bp、166 bp,经2%琼脂糖凝胶电泳后,显示659 bp一条带的为nn,显示493 bp、166 bp两条带为NN,显示659 bp、493 bp、166 bp三条带为Nn。SCD基因特异性引物的扩增片断长度为686 bp,等位基因C存在一个PsyI酶切位点,可产生589 bp和97 bp两种酶切片段;而等位基因T则无PsyI酶切位点。FUT1基因特异性引物的扩增片断长度为421 bp,,等位基因G存在两个Hin6I酶切位点,可产生241 bp、93 bp和87 bp三种酶切片段;而等位基因A只有一个Hin6I酶切位点,产生328 bp和93 bp两种酶切带型。

2 结果与讨论

1)60头大白核心群后备种猪3个标记基因各类基因型分布及其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见表2和表3。

2)检测结果表明,在此大白核心群后备种猪中没有发现氟烷应激敏感型纯合子nn个体和杂合子Nn个体,这与肖石军等[4]在其他大白群体中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该场核心群在连续纯繁选育过程中可能淘汰了应激敏感型n等位基因,建立了氟烷应激抵抗系。对于硬脂酰辅酶A去不饱和酶基因(SCD),在该大白核心群后备种猪中存在高频率(90.8%)有利降低背膘沉积、提高瘦肉率的T等位基因,增加脂肪沉积的C等位基因频率较低(9.2%)。且在该大白核心群的父本和母本中,TT基因型的比例高达88.3%,说明该核心群种猪在氟烷应激敏感等位基因的同时,仍然保持了该核心群较高瘦肉率的特点。对于该群体在SCD标记基因的选育,建议将CC型及杂合子CT型淘汰,通过进一步选育降低膘厚,提高瘦肉率。而在这些后备猪中,α1-岩藻糖转移酶基因(FUT1)的ECF18抗性等位基因A的频率相对较低(26.7%),易感等位基因G的频率较高(73.3%),在该场60头检测猪只中,只检测到6头AA抗性个体,此结果验证了晏学明等的研究结果[5]。由于仔猪断乳后水肿和腹泻抗性等位基因G对A是显性,该群体中易感个体比例高达90%。而根据各个体三主效基因的基因型结果发现,凡FUT1为AA和AG者,其SCD均为TT。为此,为保证后代背膘进一步降低,同时朝ECF18抗性猪方向选育,考虑到核心群规模,对候选核心群拟重新组合,原先选择的10公、50母候选核心群,只能利用FUT1为AA和AG的6公、20母,其余可根据群体规模逐步淘汰出核心群。

3)标记辅助选择(MAS)作为现代种猪选择育种的一种手段,目前已开发的可直接应用于育种实践的主效基因或连锁不平衡标记的数量仍然十分有限,而对于具有一定表型影响效应的连锁平衡标记因其在不同群体中的选择效果不同则须慎用。在选择标记或主效基因时,应以遗传缺陷(如精子短尾症、疝气等)、表型难以测定的性状(如肉质、抗病)、低遗传力性状(如产仔数)为优先选择原则。同时,标记辅助选择方法必须结合常规表型测定和育种值估计,方可取得更好选育效果。

致谢:感谢江西农业大学任军教授对本文的修改。

参考文献

[1]Fujii J.Detection of the HAL gene in swine:a point muta-tion in the skeletal muscle rynodine receptor gene(RYR1)[J].Animal Genetics,1993(21):56-61.

[2]Ren J,Knorr C,Guo Y M,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five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in the porcine stearoyl-CoA desaturase(SCD)gene[J].Animal Genetics,2004,35:255-257.

[3]Klukowska J,Urbaniak B,Switonski M.High frequency of M307A mutation at FUT1locus,causing resistance to oedema disease,in an autochthonous polish pig breed,the Zlotnicka spotted[J].Journal of Animal Breeding and Genetics,1999,116(6):519-524.

[4]肖石军,周利华,李琳,等.我国部分引进猪种IGF2和RYR1基因主效位点的遗传变异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29(6):862-865.

核心选育群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猪来源及测量器材

(1)供试猪:取自宗地花猪产区农村保种选育基础群的20头宗地花猪后备母猪,2头后备公猪;50头2岁龄左右的宗地花猪成年母猪;5头成年公猪。共计70头母猪,7头公猪(7个血缘)。(2)测量器材:电子秤、磅秤、耳号钳、计算器等。

1.2 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宗地乡地处黔中麻山腹地,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境内山脉纵横交错,地势较为复杂,平均海拔1 000 m,属中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6 ℃左右,年平均日照1 455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 300 mm,相对湿度79%,无霜期288天。土地主要由洼地和谷地组成,农作物以玉米、水稻、小麦为主,其它作物有红薯、花生、蓼科野荞等。

1.3 饲养管理

试验猪饲养于课题组为农户无偿修建的标准猪舍内,舍内通风良好,光照均匀、充足,圈舍每天清晨打扫1次。猪的饲养管理方式以当地习惯为主,公猪饲粮以精料为主;母猪饲粮以青粗料(特别是当地特色蓼科野荞)为主,适当搭配精料,先青后粗。日投料2次,自由采食和饮水。基础群成年公、母猪均单栏饲养,后备母猪按其生理阶段合理分群饲养,仔猪断奶后与母猪分开饲养。根据常规免疫程序对猪群进行猪瘟、副伤寒和口蹄疫等病的免疫接种。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1 基本繁殖行为的观察

观察供试母猪发情行为、产仔行为、哺乳行为,以及供试公猪性反应情况。记录母猪乳头数、初情期、性成熟期、发情周期、初配年龄、妊娠期,公猪性成熟期、适配年龄等。

1.4.2 繁殖性状的测定

测定供试母猪总产仔数(包括死胎、木乃伊胎)、产活仔数、初生头重、初生窝重、20日龄窝重、断奶头数、断奶头重、断奶窝重等[1]。

1.4.3 编号称重

仔猪出生后打耳号、剪齿、固定乳头,初生、20日龄、50日龄断奶分别称重记录。

1.5 资料数据来源

宗地花猪产区农村保种选育基础群建立后,派技术员蹲点指导基础群猪的饲养管理、选种选配和繁殖性能测定,并收集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数据准确真实。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繁殖行为

2.1.1 母猪的繁殖行为

宗地花猪母猪平均乳头数为6对,小母猪初情期为97.5±8.6日龄,发情周期为19±1.5天,发情持续期为96±30.3小时,发情时表现阴户红肿、不吃食、拌嘴、口流白沫、爬跨其它猪、难圈禁等。初配年龄为139.5±10.3日龄,妊娠期为113.5±1.2天,一次配种受胎率达90%以上。母猪临产前表现起卧不安,衔草做窝,频频排尿等,产仔多在夜间进行,持续3.5±1.5小时。母猪母性好,护仔性很强,产后对进入栏圈捕捉仔猪者有攻击行为。母猪哺乳姿势主要为侧卧,仔猪出生后自行固定乳头吃乳。

2.1.2 公猪的性行为

宗地花猪公猪性成熟早,性欲较强。小公猪55±8.5日龄就有爬跨行为,3月龄左右就有配种能力,此时为保证受胎率和提高公猪利用率,应避免早配。一般5月龄左右开始配种,采用本交方式配种一般青年公猪2~3天配1次,成年公猪1天配1次,必要时配2次。

2.2 繁殖性状

基础群繁殖性状的研究测定结果(见表1)表明:宗地花猪初产母猪窝产仔数为5.42±1.71头,初生窝重3.19±1.09 kg,断奶头数为5.05±1.15头,断奶头重8.11±0.57 kg;经产母猪窝产仔数为8.71±1.99头,初生窝重 6.29±1.98 kg,断奶头数为7.51±2.34头,断奶头重10.02±0.96 kg。除初生头重、断奶头重外,其它各主要繁殖指标的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上,这些变异程度较大的性状说明还有进一步选育提高能力[2]。宗地花猪母性强,泌乳性能好,初、经产母猪哺乳率分别为97%、96%。

3 讨论和小结

3.1 繁殖性能

3.1.1 性成熟早是我国地方猪种优良种质特性之一。宗地花猪初情期为97.5±8.6日龄,接近国内地方猪种平均初情期97.18±9.125日龄水平,比民猪(134.62日龄)、香猪(120日龄)早,比金华猪(74.79日龄)、姜曲海猪(76.67日龄)、二花脸猪(64日龄)晚,比国外猪种(200日龄左右)早1倍,属性成熟较早的品种[3]。

3.1.2 根据产仔数多少,我国地方猪种大体可划分为多产型(如太湖猪)与常产型(如内江猪)2类,前者经产为14~16头,后者为10~13头[3]。宗地花猪经产仔数为8.71±1.99头,低于常产型猪种,与我国西南型猪种产仔不多(一般每窝8~10头)的特点一致[4]。宗地花猪初生仔猪窝重初产为3.19±1.09 kg,经产6.29±1.98 kg,低于我国主要地方猪种初生仔猪窝重(初产8.20±1.15 kg,经产为11.04±1.29 kg)水平[3]。宗地花猪与国内部分地方猪种(产区农村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饲养的关岭猪、香猪、藏猪)以及引入品种长白猪、大白猪产仔数对照见表2。

3.2 小结

3.2.1 本研究对宗地花猪保种选育基础群的繁殖性能进行了测定和分析,为宗地花猪基础群的选种选育提供了参数。但是,对宗地花猪繁殖行为测定仅观察了其外在表现行为,其生殖生理特征有待进一步研究。

3.2.2 宗地花猪性成熟早、受胎率高、母性好、泌乳力强,但产仔数低,主要繁殖性状指标变异系数大,具有较大的选育潜力。保种选育前期应以本品种选育为主,可采用常规育种和分子标记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对产仔性状的选择,提高它的繁殖性能,建立纯繁体系。今后要选择适宜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杂交组合,用宗地花猪为母本生产三元杂交商品猪[6],以促进当地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家栋,张万发,王晋升.贵州纳雍糯谷猪繁殖性能测定[J].贵州畜牧兽医,2008,(2):6~7.

[2]王青义,庞有志,王占彬,等.淮南猪繁殖性能测定[J].家禽生产,2005,(5):4~5.

[3]许振英.中国地方猪种种质特性[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4]《中国猪品种志》编写组.中国猪品种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5]陈永泽.贵州省畜禽品种志[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上一篇:民族情感下一篇: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