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选育

2024-08-10

基础选育(精选5篇)

基础选育 篇1

可乐猪是乌蒙山区的优良地方猪种, 也是我国优良地方猪种乌金猪的支系和支撑毕节实验区发展养猪业的当家猪种, 是著名的“云腿”原料猪, 现已培育黔西北最大的中心产区——赫章、威宁可乐猪仔猪集散市场。可乐猪具有善牧耐粗、适应性强、抗逆性强、四肢强健、腿肌发达、肉质优良和母性好、性成熟早、配合力好及杂种优势明显等优良特点, 是乌蒙山区生猪推广利用最多的品种。毕节可乐猪保种资源场从2002年开始, 为保持可乐猪良好种质, 通过从保种基地筛选优良个体进入资源场, 将上一世代优秀个体直接进入下一个世代培育, 所选后备猪数量与质量直接影响了核心群后期发展, 关系到血缘更新和种猪繁殖力。为避免种群近交, 引起品种退化, 在后备猪的选留上针对品种类型、特征、生长发育状况、体型外貌及抗逆性等进行选择, 在后备猪血缘保留方面尤为重要。

1 基础选育程序

地方品种保种选育的目的是保存具有优良特性的基因。畜禽品种在世代传替过程中容易发生基因漂变, 造成一定的基因丢失, 造成遗传漂变大多为近交所引起。因此, 根据群体遗传学原则, 引起遗传漂变或近交的主要因素为群体的有效含量、留种方式与公母比例等。在可乐猪后备猪选育过程中, 采取有计划提纯复壮, 边选育, 边利用, 边提高的动态保种原则, 性状选择主要以父母代的生产性能为依据, 从生产发育快、体型外貌好、饲料转化率高的公猪与产仔数多, 初生重大, 泌乳力强, 育成率高, 断奶窝重大和母性好的母猪的后代选留为主, 结合个体的生长发育状况和体型外貌进行挑选, 以此为基础选育可乐猪具有优良特性的基因。

2 基础选育结果与讨论

2.1 窝选

早期根据系谱档案与繁殖配种计划, 就血缘及母猪的生产性能确定选择后备猪。有意识的通过配种计划, 在核心群中选择产仔数多, 哺育率高, 断奶窝重高的第2~4胎母猪所产仔猪中选留, 以春产仔猪为主。通过母猪前1~3胎生产成绩, 窝选与个体选择并重, 断奶前, 就体质外貌好, 同窝仔猪数量多且无遗传缺陷, 生长发育均匀, 以母猪第2~5胎选育后备猪较好 (见表1) 。

2.2 断奶后备母猪选育

根据窝选成绩, 从确定选留后备母猪中, 选择母猪所产仔猪头数多, 窝重大, 生长发育整齐, 无任何遗传缺陷, 符合可乐猪外形特点, 被毛黑色或黄色, 额宽有菱形皱纹, 额心有旋毛, 面凹, 嘴筒较粗较直为最佳选择点, 选留长势好, 身体健壮的仔猪, 每窝选留2~3头。所选留的后备母猪外阴充盈, 无瞎、副乳头, 乳头6头以上, 排列均匀整齐, 后备公猪两侧睾丸明显且大小对称, 无包皮积尿等。这一阶段, 给选留好的后备仔猪打耳号并公、母分群。对选留的仔猪, 进行个体性能测定和同胞性能测定。选择综合育种指数高于平均值的个体作为后备群, 其中, 公猪10种血缘, 其世代繁育方案见表2。

单位 (头、㎏)

这一阶段, 将所选后备母猪分群饲养, 40kg以前, 按性别和体重大小分群 (4~6头/群) , 进行相关健壮培育试验, 采用自由采食方式适当的营养水平措施以保证其基本的生长发育需要。

2.3 4月龄后备种猪的选择

2.3.1 后备公猪的选择

具有本品种典型特征, 通过被毛黑色或黄色, 额中有菱形皱纹, 嘴较短, 嘴筒较粗较直, 具有较好的雄性特征, 前胸较发达, 体形良好, 体质结实, 肢蹄强健, 后躯肌肉发达, 肩部宽度与后躯宽度相似, 睾丸发育良好, 大小适中, 左右对称, 包皮无积尿, 性欲旺盛, 配种能力强, 精液品质较好, 无瞎乳头和翻转乳头现象, 食欲旺盛, 动作灵活, 贪食好胜。

2.3.2 后备母猪的选择

要选择体型外貌符合本品种特征, 全身被毛黑色或黄色, 额宽有菱形皱纹, 额心有旋毛, 面板凹, 嘴筒较短较直, 耳中等大, 稍下垂, 体躯较长, 发育均匀, 背腰板凹, 腹大而深, 臀部稍倾斜, 四肢细致结实, 生长发育良好, 骨骼匀称, 体格健壮, 四肢及肢体部强健有力, 行走平衡, 被毛光滑, 尾根较高, 身体肥瘦适度, 有典型雌性特征, 乳房发育良好, 奶头6对以上, 排列整齐, 匀称, 无瞎乳头和翻转乳头, 阴户发育较大且下垂。

本阶段后备公猪应单圈饲喂, 后备母猪按体重大小分成2~3头/群饲喂;加强调教管理, 定期测量体重、体长、胸围等, 通过体重变化, 间接判断其生长发育优势, 以便及时调整日粮营养水平与日喂量, 防止种猪过肥过瘦, 以防止后期生长发育, 配种, 妊娠及产仔带来不良影响。

2.4 6月龄后备猪性能测定选择

到6月龄时, 猪各组织器官已基本发育完全, 体重高达60kg以上, 可以对其进行日增重, 背膘厚等方面测定, 最后结合外貌等性状选留指数高的个体, 以从后备猪群挑选出生产性能最优的个体作种用 (见表3) 。一经确定的后备种猪, 应及时建立养殖档案。

可乐猪属于早熟地方猪种, 民间有时在4~5月龄即可开始配种, 由于提早配种期, 使其长期母猪产仔少, 育成率低, 质量不高, 影响了公、母猪正常的生长发育, 使种猪利用年限缩短, 一般2~3岁而遭淘汰, 因此, 在选育过程中, 我们一般控制在8~10月龄, 3~4个情期体重60kg以上配种, 使品种性能得到最佳发挥。

2.5 配种前选择

要淘汰爬跨能力弱, 精液品质差及因疾病因素影响繁殖性能的后备公猪, 淘汰不发情, 发育症状不明显, 不规则及出现繁殖疾病及肢蹄疾病的种公猪。在选留后备种公猪留种比例应达到5:1以上, 以最大限度选留最优秀的个体作种用;种母猪的留种比例也不低于3:1。

3 小结

可乐猪于80年代初被定为国家级保护品种, 2000年, 又被农业部列入了《国家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 可乐猪不仅是产区养猪业发展的当家品种, 其遗传资源对产区乃至周边地区养猪业早就有影响。主产于贵州省毕节地区赫章县与威宁县, 主要分布于毕节、大方、镇雄、纳雍、水城、六枝等十余个县市。目前, 可乐猪生产区内已形成了较大的规模群, 是个巨大的地方品种基因库。为保持可乐猪这一地方优良猪种不退化和保持生物多样性, 加强这一品种资源保存选育、提高与利用, 促进可乐猪品质的提高及数量的发展。

从1996年开始, 对可乐猪进行了7个世代的基础保种和后备猪的选育工作, 通过培育优良的本地当家猪种, 以加强可乐猪资源的保存选育与提高利用, 提供供种能力与质量, 促进可乐猪品质提高与数量的发展, 切实搞好可乐猪纯繁保种与选育工作意义深远。

多元评价选育衔接 篇2

前年百年校庆,也促使清华大学在人才培养尤其是招生工作方面,进行了比较彻底的反思,并对未来发展做了一些设计。新百年给我们带来一个机会,促使我们对我们的招生以及人才培养有一个更深刻的反省和深刻的思考,这个思考也带来了清华大学“新百年计划”的整体推出。

我们把招生作为一个事业来考虑,是利民事业、育人事业和办学事业。招生的责任总的来说是三个,一个是选才的责任,因材施招;第二是教育责任,寓教于招;最主要的则是社会责任、重点扩招。

“新百年计划”的一个特点或者理念,首先是名位明确,我们对不同类型的优秀人才实行有针对性的选拔,力促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力促教育机会公平。我们承担的是促进社会公平的责任,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做了三大类的划分,包括领军计划、拔尖计划和自强计划。领军计划拓宽通道,力争发掘一批志向远大、追求卓越、品学兼优、素质全面的好苗子。拔尖计划重在为“天才”开辟空间,发挥清华综合性学科布局的优势,面向具有学术思想和创新潜质的学生。自强计划可能给予更多的关爱,它的后续培养主要是开通了绿色通道。现在的自强计划,可以有降分的优惠,所以学校对此非常重视。新百年计划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打通人才培养航程,积极推进教育改革。

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是我校因材施教、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计划,旨在充分发挥清华的综合优势,选择若干具有高水平学科基础的专业,选拔优秀学生,进一步优化整合学校优质教育资源,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努力使进入该计划的学生将来成为相关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并跻身国际一流的学术队伍。清华学堂现有六个班,数学班、物理班、化学班、生命科学班、钱学森力学班和计算机科学实验班。

另外再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暑期有夏令营,既是发现好苗子、选拔好苗子,也是培养好苗子的非常好的途径,我们这几年陆陆续续有很多是从暑期夏令营当中脱颖而出的好苗子,不详细介绍了。

我想中学在选育衔接上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说的直接一点,你的培养目标不是针对高考的,而是针对大学的。我们的选拔也不是针对高考的,而是针对优秀人才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应该承担更多人才选拔的责任。

基础选育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猪来源及测量器材

(1)供试猪:取自宗地花猪产区农村保种选育基础群的20头宗地花猪后备母猪,2头后备公猪;50头2岁龄左右的宗地花猪成年母猪;5头成年公猪。共计70头母猪,7头公猪(7个血缘)。(2)测量器材:电子秤、磅秤、耳号钳、计算器等。

1.2 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宗地乡地处黔中麻山腹地,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境内山脉纵横交错,地势较为复杂,平均海拔1 000 m,属中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6 ℃左右,年平均日照1 455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 300 mm,相对湿度79%,无霜期288天。土地主要由洼地和谷地组成,农作物以玉米、水稻、小麦为主,其它作物有红薯、花生、蓼科野荞等。

1.3 饲养管理

试验猪饲养于课题组为农户无偿修建的标准猪舍内,舍内通风良好,光照均匀、充足,圈舍每天清晨打扫1次。猪的饲养管理方式以当地习惯为主,公猪饲粮以精料为主;母猪饲粮以青粗料(特别是当地特色蓼科野荞)为主,适当搭配精料,先青后粗。日投料2次,自由采食和饮水。基础群成年公、母猪均单栏饲养,后备母猪按其生理阶段合理分群饲养,仔猪断奶后与母猪分开饲养。根据常规免疫程序对猪群进行猪瘟、副伤寒和口蹄疫等病的免疫接种。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1 基本繁殖行为的观察

观察供试母猪发情行为、产仔行为、哺乳行为,以及供试公猪性反应情况。记录母猪乳头数、初情期、性成熟期、发情周期、初配年龄、妊娠期,公猪性成熟期、适配年龄等。

1.4.2 繁殖性状的测定

测定供试母猪总产仔数(包括死胎、木乃伊胎)、产活仔数、初生头重、初生窝重、20日龄窝重、断奶头数、断奶头重、断奶窝重等[1]。

1.4.3 编号称重

仔猪出生后打耳号、剪齿、固定乳头,初生、20日龄、50日龄断奶分别称重记录。

1.5 资料数据来源

宗地花猪产区农村保种选育基础群建立后,派技术员蹲点指导基础群猪的饲养管理、选种选配和繁殖性能测定,并收集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数据准确真实。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繁殖行为

2.1.1 母猪的繁殖行为

宗地花猪母猪平均乳头数为6对,小母猪初情期为97.5±8.6日龄,发情周期为19±1.5天,发情持续期为96±30.3小时,发情时表现阴户红肿、不吃食、拌嘴、口流白沫、爬跨其它猪、难圈禁等。初配年龄为139.5±10.3日龄,妊娠期为113.5±1.2天,一次配种受胎率达90%以上。母猪临产前表现起卧不安,衔草做窝,频频排尿等,产仔多在夜间进行,持续3.5±1.5小时。母猪母性好,护仔性很强,产后对进入栏圈捕捉仔猪者有攻击行为。母猪哺乳姿势主要为侧卧,仔猪出生后自行固定乳头吃乳。

2.1.2 公猪的性行为

宗地花猪公猪性成熟早,性欲较强。小公猪55±8.5日龄就有爬跨行为,3月龄左右就有配种能力,此时为保证受胎率和提高公猪利用率,应避免早配。一般5月龄左右开始配种,采用本交方式配种一般青年公猪2~3天配1次,成年公猪1天配1次,必要时配2次。

2.2 繁殖性状

基础群繁殖性状的研究测定结果(见表1)表明:宗地花猪初产母猪窝产仔数为5.42±1.71头,初生窝重3.19±1.09 kg,断奶头数为5.05±1.15头,断奶头重8.11±0.57 kg;经产母猪窝产仔数为8.71±1.99头,初生窝重 6.29±1.98 kg,断奶头数为7.51±2.34头,断奶头重10.02±0.96 kg。除初生头重、断奶头重外,其它各主要繁殖指标的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上,这些变异程度较大的性状说明还有进一步选育提高能力[2]。宗地花猪母性强,泌乳性能好,初、经产母猪哺乳率分别为97%、96%。

3 讨论和小结

3.1 繁殖性能

3.1.1 性成熟早是我国地方猪种优良种质特性之一。宗地花猪初情期为97.5±8.6日龄,接近国内地方猪种平均初情期97.18±9.125日龄水平,比民猪(134.62日龄)、香猪(120日龄)早,比金华猪(74.79日龄)、姜曲海猪(76.67日龄)、二花脸猪(64日龄)晚,比国外猪种(200日龄左右)早1倍,属性成熟较早的品种[3]。

3.1.2 根据产仔数多少,我国地方猪种大体可划分为多产型(如太湖猪)与常产型(如内江猪)2类,前者经产为14~16头,后者为10~13头[3]。宗地花猪经产仔数为8.71±1.99头,低于常产型猪种,与我国西南型猪种产仔不多(一般每窝8~10头)的特点一致[4]。宗地花猪初生仔猪窝重初产为3.19±1.09 kg,经产6.29±1.98 kg,低于我国主要地方猪种初生仔猪窝重(初产8.20±1.15 kg,经产为11.04±1.29 kg)水平[3]。宗地花猪与国内部分地方猪种(产区农村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饲养的关岭猪、香猪、藏猪)以及引入品种长白猪、大白猪产仔数对照见表2。

3.2 小结

3.2.1 本研究对宗地花猪保种选育基础群的繁殖性能进行了测定和分析,为宗地花猪基础群的选种选育提供了参数。但是,对宗地花猪繁殖行为测定仅观察了其外在表现行为,其生殖生理特征有待进一步研究。

3.2.2 宗地花猪性成熟早、受胎率高、母性好、泌乳力强,但产仔数低,主要繁殖性状指标变异系数大,具有较大的选育潜力。保种选育前期应以本品种选育为主,可采用常规育种和分子标记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对产仔性状的选择,提高它的繁殖性能,建立纯繁体系。今后要选择适宜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杂交组合,用宗地花猪为母本生产三元杂交商品猪[6],以促进当地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家栋,张万发,王晋升.贵州纳雍糯谷猪繁殖性能测定[J].贵州畜牧兽医,2008,(2):6~7.

[2]王青义,庞有志,王占彬,等.淮南猪繁殖性能测定[J].家禽生产,2005,(5):4~5.

[3]许振英.中国地方猪种种质特性[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4]《中国猪品种志》编写组.中国猪品种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5]陈永泽.贵州省畜禽品种志[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古代品种选育和种子处理 篇4

大约在夏、商、周时期,中国已经有了“嘉种”的概念,嘉种就是良种,是带有优良遗传基因的农作物。《诗经》中也有关于黍、稷等作物良种的记载。西汉《毛传》记载:“黄(丰美的谷物),嘉谷也。”著名的“十八学士”之一的孔颖达说:“谷之黄色也,唯黍、稷耳。黍、稷、谷之善者,故云:黄,嘉谷也。” 三国时期魏国曹植有诗《喜雨》:“嘉种盈膏壤,登秋毕有成。”

春秋时期,人们已选育出早熟和晚熟的品种。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培育出丰富的作物品种。《管子·地员篇》就提到了黍、稷、稻、菽等30多个品种的作物。为了让各种作物选择合适的土地种植,当时还专门设立了“司穑”这一专职官员来管理。“司穑”定期会派人去各地巡视,考察农作物的品种、名称、适合土壤和种植方式,然后写出报告并公布,供农民阅读,指导他们因地、因时种植合适的作物品种。据《齐民要术》记载,北魏时期,先民们对如何保持种子纯度、如何处理种子和农作物对土壤的适应性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并且已经开始采用穗选法培育和繁殖良种。

明清时期,人们对种子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当时“母强则子良,母弱则子病”“择种不当,贻误岁计”等观点得到了普遍认可。加上当时作物的复种指数提高,对作物种植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作物的选育工作。明代《国脉民天·养种篇》对当时的选种工作作了详细记载:“凡五谷、豆、果、蔬菜之种,犹人之父也,地则母耳。母要肥,父要壮,必先仔细拣种……既颗颗粒粒皆要仔细精拣肥实光润者,方堪作种用……所长之苗,与所结之子,比所下之种必更加饱满……下次即用此种所结之实内,仍拣上上极大者作为种子……如此三年三番之后,则谷大如黍矣。”

之后也有清康熙皇帝在丰泽园(现中南海内)的水田中偶然发现有的稻谷提早成熟,于是他每年都将早熟的稻穗留做种子待来年播种,终于以“一穗传”的育种方法,培育成了新的早熟稻。《康熙玑瑕格物篇》中是这样说的:“高出众稻之上,以米色微红而粒长,气香而味腴,以其生自苑田,故名‘御稻米’。”康熙培育的御稻米,除了米色微红、气香味腴外,还具有早熟、抗旱能力强的特点。但对于这种新品种,康熙并没有急于推广,只是先在宫内种植,供宫廷内部食用。经过北方地区30多年的试种,御稻米才被推广到江南一带种植,后来被称为“康熙御稻”。

除了种子选育,古代劳动人民也通过对种子进行处理,免除一部分虫害、提高抗旱能力,让种子更好地发芽生长。《氾胜之书》记载的溲种法就是给种子包裹一层厚厚的骨粪层,可使种子在发芽后长出的作物根系发达、植株粗壮。溲种法有两种做法,分别被称为后稷法和神农法。后稷和神农都是中国古代文明和农业生产的发明人。后稷法就是用碎马骨和水1∶3一起煮,煮沸3次之后,滤除骨渣,将一定量的附子放在内浸泡。3~4天后,取出附子,将蚕沙、羊粪与骨汁1∶1混合搅拌成稠粥状待用。播种前20天把种子放入其中搅拌,让混合物充分附着在种子上。为了让种子干得快,最好选择天气干燥时进行,可以多次搅拌,薄薄地摊开,让它更容易干。这样反复操作六七次后,随即晒干,妥善贮藏,不要使它受潮湿。在播种前,用剩下的稠汁再操作一次后播种。经过处理的种子,不但可以使长出来的作物躲过蝗虫的侵害,而且也更加耐旱,从而使人们获得加倍的收成。神农法就是用碎的马、牛、羊、猪、麋、鹿等的骨头和雪水1∶3同煮,煮沸3次后滤去骨渣,用骨水来浸泡一定量的附子。5天后,取出附子,把等量的麋粪、鹿粪和羊粪捣烂后放入骨汁里,充分搅拌成稠状。和后稷法一样,等天气好的时候将种子放进去反复搅拌、晾晒、备用。如果没有骨头也可以用煮蚕茧缫丝的水来代替。经过处理的种子,能够免虫、耐旱,从而保证农业稳产。

后稷法和神农法虽然在操作上有所不同,但原理基本相同,就是在种子上包裹动物粪便、骨头和药物等为原料的混合物。蚕沙、羊粪以及麋鹿粪质地细腻、黏性强,容易附着在种子上,而且有一定的保水能力,同时,蚕沙和羊粪作为肥料营养丰富,有利于促进作物生长。另外,附子是一种有热性并有剧毒的中草药,对防治地下虫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福康3号”辣椒选育成功等 篇5

该品种全生育期139~146天。植株生长势较强,果实浅黄绿色。果长14.8~17.6厘米,果肉厚0.30~0.31厘米,单果重32.4~39.3克。味较辣,商品果94.0%~99.7%。较抗病毒病;耐热性、耐寒性、耐旱性和耐涝性中等。平均667平方米(1亩)前期产量达874.25公斤,总产量达1683.71公斤。(广东 吕健文)

水稻新品种在福定问世

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邮编:354200,电话:0599-5628968)选育的水稻新品种“冈优16”,前不久通过了福建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全生育期127.8天,结实率80.4%,千粒重26.5克。中抗稻瘟病。糙米率82.8%,精米率75.3%,整精米率60.0%,粒长6.2毫米。长宽比2.5,垩白率79.0%,垩白度13.0%,透明度2级,碱消值6.2级,胶稠度8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3%,蛋白质含量7.1%。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500.86公斤。(福建 程学先)

“宁杂棉3号”通过审定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邮编:210014, 电话:025-8439029。)、深圳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选育的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宁杂棉3号”,前不久通过了江苏省品种审定。

上一篇:电子机柜下一篇:信息技术职业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