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制裁判

2024-06-13

三人制裁判(共7篇)

三人制裁判 篇1

篮球裁判教学是体育学院篮球专项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以粉笔、黑板、课本为载体的传统篮球裁判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如何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和掌握较多知识是我们教育工作的一大难题。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我们优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新的途径。而多媒体教学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现代化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篮球裁判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丰富和改进教学方法的一种有效尝试,其教学效果值得关注。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文期刊数据库检索和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掌握了本课题的研究现状,为本文提供了理论依据。

1.2、教学实验法

以山东体育学院篮球协会的40名裁判员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A、B组各20人。A组采用实验组教学法、B组采用对照组教学法,同时进行,分别教学,实验时间4个月。

1.3、数据统计法

利用SPSS13.0软件,对实验所得数据认真地记录,最后按统计学要求进行分析处理,对数据比较均值。

1.4、比较分析法

对实验前两组数据中的三项指标的平均数据与实验后三组中的两项指标的平均数据进行比较。

2、实验方法及要求

2.1、实验方法

(1)裁判法学习时,注重比赛前裁判员准备会议、赛前身体准备、赛前职责划分、每节比赛开始前的管理、裁判员的移动、场上三人责任的划分,有紧逼防守、夹击防守时裁判员选位、掷球入界时、24秒计时、球回后场、暂停、替换的三人配合,以及裁判员手势和赛后检查记录表等方面的学习。

(2)篮球规则学习时,简略学习比赛通则及一般规定,注重学习违例中的出界情况、带球走、3秒违例、5秒违例、8秒违例、24秒违例、球回后场、干扰得分等以及犯规中的侵人犯规、双方犯规、违法体育道德犯规、技术犯规以及取消比赛资格等情况。

(3)临场跑位学习时,跳球情况开始时,球在记录台一侧,球在对侧时,三人制裁判的跑位情况,注意在学习跑位时观察球的前进方向。

(4)临场换位学习时,从选宣判防守犯规后的转换位置和宣判进攻犯规后的轮换位置两方面进行学习:前导裁判防守犯规,与记录台对面的追踪裁判换位,成为新的追踪裁判,追踪裁判换位到前导裁判,中央裁判不动;记录台对面的追踪裁判宣判防守犯规,只需跑出人群进行宣判,宣判后回到自己位置上,其余两人均不动;靠近记录台的中央裁判宣判防守犯规,与记录台对面的追踪裁判换位,成为新的追踪裁判,追踪裁判换位到中央裁判,前导不动。前导裁判宣判进攻犯规,判罚后成为记录台对面的中央裁判,中央裁判成为新的追踪,管理法球,追踪裁判成为新的前导裁判;中央裁判宣判进攻犯规,判罚后成为新的前导裁判,前导裁判成为新的追踪裁判,追从裁判成为中央裁判;记录台附近的追踪裁判宣判进攻犯规,判罚后到记录台对面成为新的中央裁判,中央裁判成为前导裁判,前导裁判成为追踪裁判。

(5)学习三人制裁判临场判罚,不仅学习实战案例学习,更抓住于二人制裁判法的不同,特别是三人的场地覆盖范围及裁判员们的工作区域,当球在某裁判员区域内,负责求周围的比赛,当球在另一裁判员的区域内,负责本区域内的无球队员们。

2.2、实验的要求

在“篮球三人制裁判法”的学习中,针对其所指定的学习计划,在安排学习进程和学习重复次数等因素时,必须保证学生能够快速充分的理解每节课的内容。一定要全面、严格按照学习日程学习知识,在内容上由易到难,在难度上由小到大等,每天的学习内容、方法,在学生适应后,再渐进的改变。

3、实验结果

3.1、实验前两组成绩的数据统计表

(见表1和表2)。

3.2、实验前两组成绩的数据统计表

由表3可知,实验后实验组三人制裁判法成绩为86.3分,规则成绩为88.4分,裁判员形象为92.0分。对照组三人制裁判法成绩为81.5分,规则成绩为82.54分,裁判员形象为86.0分。实验组与对照组试验后较实验前的三项指标成绩都有所提高,即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三人制裁判掌握都有所提高。

注:实验组与对照组三项成绩的测定均已裁判员临场执裁的客观数据统计得出

注:实验组与对照组三项成绩的测定均已裁判员临场执裁的客观数据统计得出

由表4可知,实验后实验组三人制裁判员临场跑位错误率为4.2%,临场换位错误率为11.4%,临场判罚错误率为8.8%,对照组三人制裁判员临场跑位错误率为9.0%,临场换位错误率为17.7%,临场判罚错误率为13.2%。实验组与对照组试验后较实验前的三项指标成绩都有所提高,即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三人制裁判掌握都有所提高。

3.3、实验后两组成绩的比较

如表5所示,经过4个月的试验后,实验组实验后裁判法较实验前提高12.7分,规则较实验前提高10.2分,临场跑位错误率较实验前减少了8.2%;临场换位错误率较实验前减少了9.6%,临场判罚错误率较实验前减少了12%。对照组实验后裁判法较实验前提高7.4分,规则较实验前提高6分,临场跑位错误率较实验前减少了3.7%;临场换位错误率较实验前减少了1.9%,临场判罚错误率较实验前减少了7%。比较可以看出,为期4个月的教学实验后,采用篮球多媒体教学的实验组在三人制裁判法运用,规则理解,临场跑位、换位、判罚的能力提高方面皆高于对照组,说明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4、研究结论

篮球三人制裁判法多媒体教学对篮球裁判的教学起到了辅助的效果,它能够提高和加强学生对三人制裁判的理解与应用。

多媒体教学法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得到了提高,其教学内容及方式同样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同,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作用,能够在体育学院范围内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宏煜.取长补短的多媒体课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5(03):23-24.

[2]谢幼茹等.应用多媒体优化组合体育教学活动的特点[J].体育科技,2001(02):65-68.

[3]杨茂功.国际篮球规则修订之比较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01):44-46.

[4]尹洁.如何合理、正确的运用多媒体进行体育教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5]曹继锋.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02):6-8.

“三人制”评分法 篇2

一、何为“三人制”评分法

“三人制”评分是指由学生推举两位同学与教师共同组成评委小组, 对学生的考试进行评分, 三人各自打分, 取中间分值为考试成绩, 但教师具有最终裁决权。这种方法既避免了教师一人打分的主观性, 也给学生一个锻炼、学习的机会, 提高他们对该项目的了解程度, 发展学生的能力, 懂得如何欣赏比赛。

实行“三人制”评分, 学生表现出了较高的热情。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创新、一种改革。评分标准征求他们的意见,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兴趣提高。同时, 学生不再担心教师偏心或独权, 考试更加自信。同时, 师生关系更融洽, 课堂气氛更活跃。

二、“三人制”评分法的优劣及注意事项

大部分学生认为这种评分方法比较公平, 对该方法产生的评分结果也比较满意。而且通过“三人制”评分, 学生更容易掌握体育技能方面的知识。因为作为评委, 学生必须清楚该项目的评分标准, 并与教师在课上反复强调的动作技术、学生的掌握程度相结合。此时, 两名“小”评委就会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课后针对这些不足, 相互指正, 在互动交流中使班级的凝聚力得到提高。而且评分细节、要点公开化, 学生学习时目标明确, 可以主动结合评分标准进行练习。

三人制裁判 篇3

1 调查对象与科研方法

1.1 调查对象

该文以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职业技术学院、铁岭卫生职业技术高等专科学校这三所高校300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

1.2 科研方法

1.2.1 调查问卷法

走访铁岭市高校的篮球教师,了解他们对“三人制篮球”在铁岭高校推广的意见和建议;对铁岭市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三人制篮球”在铁岭高校开展的看法。

1.2.2 数据统计法

对调查得到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计算。

2 结果与分析

2.1“三人制篮球”运动的产生和发展

三人篮球是运动者在篮球半场进行的一项衍生运动,学名三对三斗牛,是在“正规(FIBA)规则的技术所兴起的一项新兴休闲运动。三人篮球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页,美国纽约的一种叫街头篮球的体育运动。美国人奈斯密斯博士创造了篮球运动之后,纽约人霍尔考比·洛克就把一些问题少年聚集到公园,开展一种半场形式的篮球对抗比赛,这些少年得以改邪归正,有的还成为篮球明星,后来斗牛爱好者把这个公园取名为纽约洛克公园。洛克公园后来成为篮球爱好者追梦的场地[1]。

2.2 我国“三人制篮球”运动的开展情况

现如今,三人篮球在我国开始迅速推广,仅从报道中看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都举办了规模很大的“三人制篮球”比赛,其中以广州开展得较早,影响也较大。广州地区的首届大规模的“三人制篮球”比赛——“阿迪达斯杯”三人篮球挑战赛于2000年8月24日拉开战幕,前后历时3个月,广东宏远队出席了开幕式。共计有500余支队伍报名参加,利用双休日在广州体育场进行了比赛。此后广州年年都举办较大规模的“三人制篮球”比赛。

2.3“三人制篮球”运动在铁岭市三所高校的开展情况

辽北地区的高校学生对于三人篮球的参与程度是非常高的,对于三人篮球这项运动有所了解的学生占到78%,有46%参加过三人篮球的运动进行课外活动,有68%和67%的学生对于三人篮球这项休闲运动感觉可以增强体质以及愉悦身心,有81%的大学生觉得三人篮球可以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现如今有句话叫“要么读书要么锻炼,两种修行必须走在同一直线上面”,因为这个原因有36%的学生希望可以在今后的体育课堂以及业余生活当中参与其中。这也与三人篮球在辽北地区的举办有直接与间接一些关系(见表1)。

辽北地区有三所高校——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职业技术学院、铁岭卫职业技术学院,其中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男子篮球队获得辽宁省大运会篮球联赛B组冠军。在铁岭地区篮球运动开展得很好,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很高,三所高校对于场地得设置倾向于广大学生,这也对三人篮球的开展有着良好的前提条件,对这三所高校进行相关得调查分析可以得出,将近49%的大学生热爱篮球这项运动,是三大球运动当中排名最高的,大多数学生对于三人篮球这项休闲运动想要了解尝试,有将近36%的学生对于三人篮球一无所知,但是这并不影响三人篮球在辽北高校大学生心目当中的位置,这项体育活动已经成为他们课后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表2)。

2.4 高校对于开展三人篮球运动的有利因素

2.4.1 场地因素对于三人篮球影响不大

因为国家教育部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扩招,体育场地的设置相对于当今的人数有点捉襟见肘,三人篮球打破了这一界限,没有更多的限制,没有更多的得参赛条件,一块场地一个篮球架就能组织一场酣畅淋漓的赛事,只要双方各有3个人进行比赛即可,简单实用,方便快捷。

2.4.2 三人篮球运动的规则简单,娱乐性强大

表3可以得出:三对三篮球的技战术是比较简单实用的,没有快攻,这样对于篮球参与者的体能要求就大大降低了,但是由于人数参与少,防守的面积增大了,防守难度自然增加了,所以降低了很大的进攻难度,得分成为赢得比赛的关键,这项运动以投球入框为主了,进攻不得分使得学生不会对这项运动产生性趣,自我价值的体现从整个三人篮球的进攻当中得以体现出来[4]。这项运动的价值就显现出来了,具有很强大的观赏性。

2.4.3 三人篮球运动在高校中开展可以吸引更多赞助对运动开展

三人篮球独特的优势如下。

(1)尽管高校的篮球场地设施与社会相比相对完善,能够单独地举办一项“三人制篮球”赛事,由于高校人才较多,更能吸引广大学生参与其中,比赛组织者更好地举办赛事,形成更好地业余文化生活,赛出朋友,赛出风格。

(2)高校学生已经成为特殊的消费群体,有一些人需要特定的产品,例如文化生活用品,手机、饮料、运动品牌,这类消费群体,更能够吸引有意的公司对于三人篮球进行赞助,更好地推广这项全民健身运动。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辽北地区三人篮球已经成为一项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他的文化包含得不仅仅如此。

(2)三人篮球因为规则简单、娱乐性强、对于场地设置不高等原因,吸引很多的赞助的同时更对迅速在高校开展“三人制篮球”运动有利,更对利于高校体育的发展有着更为长远的意义,对于当今大学生培养终身体育的观念有着更为积极的作用。

3.2 建议

(1)三人篮球这项运动的开展已经不是新生的事物,三类城市高校的开展有待于加强与完善,所以更需要教育局政府的大力扶持,更好地举办相关赛事,让当代大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三人篮球,使这项运动更好地推广,将成为今后高校体育未来发展一个重要方向。

(2)由于三人篮球的普及很快,它将会吸引更多的赞助商进行投资,但是也要避免过度商业化对于三人篮球这项青春项目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困扰,过度得商业化势必影响高校的其他教学活动,它的作用使促进体育教育活动。

(3)由于三人篮球因为规则简单、娱乐性强、对于场地设置不高等特点,广大学生应该经常组织参与相关赛事,这不仅仅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体现,拼搏,洛克精神等等,把整个运动在大学当中推广直至普及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包括企事业单位,部队。提高社会对于三人篮球的认知度,大家就会参与其中并发扬光大这项休闲活动,从而培养出更多的CUBA以及省专业队队员。

参考文献

[1]中国篮球协会.篮球竞赛规则[M].北京:明日报出版社,2003:45.

[2]邓飞.“三人篮球赛”的发展状况及我国的现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4):50-52.

[3]侯磊,刘媛粒.试论高校三人篮球赛的特点及价值[J].四川体育科学,2004(4):50-51.

[4]万家牧.高校开展半场三人制篮球赛的价值[J].辽宁师专学报,2005(1):60-61.

[5]毛伟民.论“三人制”篮球比赛的健身与娱乐价值[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1):68-70.

[6]张战毅,郭瑞.我国三人制篮球运动的开展状况及对策研究[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125-126.

[7]刘柏山,刘德洪.对高校开展篮球三对三比赛的有利因素分析[J].高师理科学报,2006(2):116-118.

[8]王华.论三人篮球对高校体育教育的促进[J].宿州学院学报,2006(2):142-143.

[9]郭学勤,吴俊涛.技工学校开展三人制篮球活动的可行性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3):105-106.

[10]罗勇,王晓明.“三人制”比赛法在篮球必修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6):55-57.

浅谈三人制篮球在中学推广的前景 篇4

一、三人制篮球的简介

三人制篮球赛原来只是职业篮球队的一种练习方法, 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了一种篮球竞赛性游戏。在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大环境下, 我国中学篮球运动正蓬勃发展。但是, 目前我国学校的体育设施和学生的篮球基础还比较落后, 仅仅开展五人制篮球赛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运动要求, 学校篮球赛必须进行改革。与五人制篮球赛相比, 从场地要求、锻炼价值、规则的合理性、减少运动伤病的发生等方面, 三人制篮球在中学中推行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对教育和培养学生的灵巧性和培养集体配合意识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三人制篮球与五人制篮球的比较

1.比赛场地和人数的比较。五人制篮球要求的比赛场地较大, 而目前我国农村很多中小学没有正规的篮球场地, 有的学校只有一个篮球架。场地不足的现状和矛盾在短时间内还得不到改善。因此, 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校基本上不推广篮球运动, 也正是由于这一因素,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广大青少年参与篮球运动, 从而阻碍了篮球运动在学校的普及与推广。而三人制篮球采用的比赛场地比较小, 一般学校都能具备1~2个三人制篮球场地, 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场地不足的矛盾, 便于篮球运动在这些学校的开展。

五人制篮球场地和人数:五人制篮球赛标准场地为长28m, 宽15m, 比赛上场人数为各队5人。

三人制篮球场地和人数:半个标准的篮球场地 (14×15米) 或按照半场比例适当缩小 (长度减少1米, 宽度减少2米) , 比赛上场人数为各队3人。

以上的比较可以得出, 一个标准的五人制场地可以分成两个三人制的场地, 大大提高了场地的利用率, 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篮球运动中。

2.比赛时间、胜负的判断和运动强度的对比。从三人制篮球的规则要求来看, 比赛时间为:初赛、复赛不分上下半时, 全场比赛时间为10分钟 (组织者可根据参赛队数多少修订时间为12或15分钟) 。比赛进行到5分钟和9分钟时, 记录员各宣布一次时间。如果只有10分钟比赛时间, 则双方队都不得暂停 (遇有队员受伤, 裁判员有权暂停比赛1分钟) 。如比赛安排为12或15分钟, 则分别允许请求一次或两次暂停, 每次暂停时间为30秒。决赛分上下两个半时, 每半时8分钟, 上半时与下半时之间休息3分钟。比赛时间终了, 以得分多者为胜方。如出现平局, 初赛及复赛阶段执行一对一依次罚球, 只要出现某队领先1分时即为胜方, 比赛结束。如果在决赛阶段, 比赛时间终了, 双方打成平局, 则加赛3分钟, 发球权仍以掷硬币的形式决定。如果加时赛仍打成平局, 则以一对一依次罚球的形式决胜负, 某队领先1分即为胜方, 比赛结束。

三人制篮球比赛攻守转换更频繁, 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位置的界限, 对参赛者身体条件和身体素质要求降低, 降低了技术运用的难度, 简化了比赛形式。队员攻防转换速度加快、范围加大、跑动机会增加、投篮次数增多, 篮下争夺更加激烈, 迫使队员必须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兴奋性。这恰恰是我国球员所缺乏的技战术素养。根据测试:三人制篮球比赛大多数参赛队员运动后的脉搏平均在150次左右, 属于中等强度, 但比赛时间短, 经过一段时间休息, 疲劳基本上可得以恢复, 因而不会影响运动员的学习和生活, 适合中学生的生理特点, 具有良好的锻炼价值。五人制篮球比赛的技术特点从五人制篮球的规则要求来看, 比赛时间为:比赛时间全场分上、下两个半时。每半时为20分钟, 大型比赛为4×12分钟比赛:1、2节为上半时;3、4节为下半时;中间休息10或15分钟。4×12分钟比赛:第1节和第2节, 第3节和第4节中间的休息时间均为2分钟。比赛终场时, 如两队得分相等, 则须进行决胜期比赛。每个决胜期时间为5分钟。为了决出胜负, 可以进行几个决胜期比赛, 直到分出胜负为止。第一决胜期前, 两队应抛挑边器选择球篮。以后每增加一次都应互换球篮。每次决胜期间休息2分钟。五人制篮球运动将继续向“高”、“快”、“全”、“准”、“变”和女子篮球“男子化”、明星更加突出、技战术运用向“精练化”“技艺化”“智谋化”的方向发展, 对队员的身高、身体素质、心理、智力、思维等都有较高要求。同时, 要求队伍具备全面的风格, 兼容各种打法, 明星球员的作用日趋重要。由于比赛时间长, 队员对抗强度加大, 比赛节奏快, 因此强度较大。根据测试:五人制篮球比赛大多数参赛队员运动后的平均脉搏在170次左右, 属于较大强度, 有的队员在比赛中往往会出现抽筋、应力性骨折等危害, 严重影响了青少年队员的身心健康, 从而影响队员的学习和生活。

3.比赛规则的比较。三人制篮球的比赛规则是以五人制篮球的比赛规则为蓝本制定的但与五人制篮球比赛规则又有所不同。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比赛时长、上场人数不同, 在此不再赘述。 (2) 三人制篮球比赛守方因攻方进攻未果而获得进攻资格时, 必须迅速将球运 (传) 出三分线外, 方可组织反攻, 否则判违规 (进攻队员抢到篮板球后可以直接继续进攻) 。而五人制篮球比赛则没有此项规定, 因此三人制篮球比赛的攻防变化快, 使队员更有组织比赛的能力, 使比赛更加具有观赏性。 (3) 三人制篮球比赛比赛中, 每个队员允许3次犯规, 第4次犯规罚出场。若某一队员被判罚出场, 则取消该队比赛资格, 五人制篮球比赛允许队员5次犯规, 第6次犯规罚出场。因此三人制篮球比赛队员在比赛中会尽量减少犯规次数, 使比赛更加文明, 同时也加强了比赛的娱乐性, 减少了伤害事故的发生。此外, 三人制规则与五人制规则还有许多不同之处, 在此就不一一阐述了。

以上关于的三人制篮球与五人制篮球比较分析, 由于三人制篮球具有简便易行, 技术多样的特点, 大力推行三人制篮球, 可以激发青少年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 提高篮球运动的普及率, 从而推动整个篮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在实际教学和比赛中, 教师还可根据实际情况, 改变场地和篮架的高度, 增加或减少参加人数, 甚至可以采取男女生混合比赛等。合理的、科学的组织三人制篮球比赛, 能够积极推动学校篮球运动的发展。

三、三人制篮球在中学开展的全面分析

1.三人制篮球在中学开展的意义。三人制篮球简便易行, 尤其是在学校篮球场地不够充足的情况下, 可以缓解场地不足的矛盾。除此之外, 三人制篮球由于人数少, 对抗更加激烈, 因此在学校中开展还具有以下意义:

(1) 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中学生爱好广泛, 但注意力较难持久, 难以长期从事某一活动。三人制篮球赛场地小, 时间短, 赛中学生接触球的次数多, 双方争夺球的机会多, 攻防转换速度快, 比赛中急停、转身、变方向跑等活动更为频繁, 动作更快速、灵活等, 这些都能使中学生得到合适的刺激, 产生满足感, 适合中学生的心理需求, 可以使学生在愉快的比赛中积极主动的学与练, 在对抗激烈的比赛中不知不觉地喜欢上篮球运动, 使之成为中学生热爱的运动项目。

(2) 为中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中学生的身心发育尚未完善, 其显著的特点是好胜、自我表现欲强烈, 在自我表现欲的驱使下, 他们渴望更大更多的空间来张扬个性, 表现自我。我们正好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身心特点采用三人制教学比赛, 使学生在快速的攻防转换中充分表现自我, 展示自己的技战术, 不断体验成功, 促进学生自信心的不断提高。

(3) 有利于中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在比赛中, 个人的能量有限, 要获胜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 参与者在长期比赛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会养成与队友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习惯, 同时认识到团队、集体的力量的强大。

(4) 有利于增强中学生的体质。由于三人制篮球组织简单, 练习形式多样, 教法灵活, 练习强度适中, 符合中学生生理特点。

2.三人制篮球在中学开展的优势。

(1) 受教育体制的制约, 德、智、体、美, 智育优先, 所以学校大部分时间必须放在文化课上, 体育课一般一周开设两节, 每节45分钟, 正规一点的学校每周还开设一节课外活动, 要是采用五人制篮球比赛, 从组织到比赛结束至少要一个半小时, 显然是不切实际, 况且, 篮球运动只是体育活动中的一项, 体育教学还要顾及其他项目。所以, 从时间上看, 开展学校篮球运动, 三人制篮球无疑是更加适合的。

(2) 开展篮球运动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 那就是组织者的指挥调度能力, 就是裁判员的执法水平。五人制篮球比赛要求很苛刻, 要求裁判员要不停的换位和跑动。而我们许多的体育老师, 在体能上就难以达到这个要求。因此, 学校必须暂时舍弃国际上惯用的五人制篮球, 而选择三人制篮球。

3.三人制篮球在中学开展的可行性。三人制篮球具有场地小、规模小、投入少、时间短, 易造就技术型人才、在同一时间内参加的队数和人数多等优点。篮球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告诉我们, 大力推广和发展三人制篮球是增加青少年篮球人口、发掘和培养青少年篮球天才的一条有效途径, 可在中小学及社区开展室外三人制篮球。这首先有利于解决学校和社区因无足够多的场地而无法开展这项运动的难题;其次, 有利于在有限的场地内增加参与者的人数;第三, 有利于培养扎实的基本功。根据场地小、人数少和青少年处于掌握技术的敏感期的特点, 队员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灵巧特点快速起动、协同作战、局部快速配合、增强传切和攻守转换的意识等能力;最后, 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先进的后备力量培养体系和模式。所以, 三人制篮球的要求和我国中学设施的条件和培养目标是非常符合的。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 中学开展三人制篮球运动,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有利于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学校应快速发展三人制篮球运动, 使之成为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基本手段之一。 (2) 通过对三人制篮球特点的研究以及三人制篮球和五人制篮球的比较分析, 在各级中学开展三人制篮球, 更加有利于促进学校篮球运动的开展与提高, 对缓解学校体育活动场所供需矛盾起着积极的调节作用。 (3) 通过对三人制篮球的全面分析和进一步研究, 从而得出三人制篮球在中学开展是十分适合的。

三人制裁判 篇5

1. 三人制篮球的概念

三人制篮球通常指篮球比赛双方以健身、竞技、娱乐交友为目的, 每队上场队员3人, 教练兼替补队员1人, 共由4名队员组成, 在篮球场的1/2场地内比赛, 谁先达到规定的分数即为获胜 (或规定的时间内得分多者获胜) 的一种篮球比赛方式, 它由通常的五人制形式演变而来。

高校三人制篮球运动是指在高校范围内, 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以三人制篮球为参与形式的一种篮球娱乐、竞技活动。

2. 三人制篮球在高校兴起的原因

首先, 作为传统篮球的一种演变, 它既保持着篮球运动的对抗强度, 又增加了趣味性和娱乐性, 它把少数人的运动变成了大众化的运动, 把“高雅”变成了通俗, 把竞技变成了“斗牛”游戏, 使得三人制篮球赛这种源于实践的非正规竞赛形式, 经历了时间、地域、比赛形式的考验, 体现了自身的魅力和价值, 它以不可阻挡的诱惑和魅力赢得了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众多人群的青睐。

其次, 三人制篮球运动负荷相对较小、形式新颖活泼、攻防节奏快、设施要求简单、队员组合简便、组织者和参与者双方耗资少, 因此有利于各学校组织推广开展, 有利于大学生自由结合参赛。换句话说, “三人制”篮球赛对场地要求不高, 由于上场只需3人, 人员的组织更加简单, 在高校中可以以寝室、小组、要好的朋友为单位, 便于在大学生中间开展, 这些优势为三人制篮球在高校开展普及提供了前提条件。

最后, 青年大学生有着旺盛的精力, 饱满的运动热情, 随着自身健身知识的丰富加上自我主体意识的觉醒, 他们渴望从大家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中获的健康的体魄, 并在该项运动项目中展现自身特长, 得到大家的好评, 并收获一份快乐心情, 在这种情况下, 无疑三人制篮球运动为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健身途径。

3. 三人制篮球在高校兴起的意义

三人制篮球活动在短短的几年内能够在高校迅速开展, 表明该向运动极具生命力, 其内在的特征和价值有巨大的潜力, 是对传统篮球运动的一种延伸, 它更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因此, 揭示其特征、评价其价值, 对于促进该项活动在高校更健康、更快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人制篮球比赛对教育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全面身体素质和培养集体合作意识起到很好的作用。学生在课外参与三人制篮球运动训练和比赛, 既丰富了课余生活, 又是体育课的延伸。三人制篮球比赛的开展使高校的体育文化富有特色, 为培养学生的体育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提高了大学生体育文化品味, 促进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丰富了学生课余体育文化生活,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良好意志与品质。

大学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 良好的体质是他们日后为社会工作的保证, 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成为各个行业的带头人, 他们的喜爱程度势必影响更多的人加入到锻炼的人群中去。因此提高大学生对三人制篮球运动健身理念的认识、培养他们日后篮球锻炼习惯, 对于高校开展和普及三人制篮球运动, 改善大学生体质状况有着重要的意义。

4. 高校三人制篮球运动开展的现状

据有关调查反映, 大学生有一半认为自己学习或者参与过篮球运动, 篮球水平一般。这些人是高校参与篮球的主体, 是繁荣校园篮球文化的中坚力量, 学校也应该继续培养和引导他们的兴趣, 举办和宣传更多的三人制篮球比赛,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扩大三人制篮球运动的影响。少部分大学生有过比较系统的篮球学习训练的经历, 他们能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正式比赛, 对这一部分学生应当在他们技术优势的基础上, 提供相应的条件, 巩固和提高他们的篮球技术, 挖掘和培养他们的篮球天分, 为高校三人制篮球运动的迅速开展打好基础。

三人制篮球运动虽然传入我国的时间比较短, 在高校开展三人制篮球运动也是近几年才开始的, 但这一项目迎合了大学生喜欢运动的天性, 因而被大学生迅速了解并接受。在三人制篮球知识普及程度的调查中, 不少同学参加过并对三人制篮球运动比较了解, 部分了解的占较大比重, 可见在认知上大学生大部分对三人制篮球运动有或多或少的认识和了解。大学生视野相对宽阔, 他们获知三人制篮球运动知识的渠道主要是体育课堂讲授学习、现场观看比赛、电视传媒、书籍杂志、自己亲身体验学习等途径, 这种情况说明大学篮球课堂仍然是传授学生篮球知识的有效途径, 大学体育课堂在重视篮球技术技能传授的同时, 可以根据学生兴趣和爱好讲授时下最新的篮球发展情况、包括三人制篮球等新的篮球竞技方式, 这样便于学生开展篮球运动, 降低学习的门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大学生参与三人制篮球锻炼的时间一般1-2小时的参与者最多, 参与者参与三人制篮球锻炼的时间适中, 大部分参与者锻炼时间在一个小时以上, 一周之内以锻炼一次的居多, 他们参与锻炼的目的是健身娱乐、放松心情, 锻炼强度相对不是很大。参与三人制篮球消费比较集中在实物性消费、参与性消费, 他们比较注重篮球消费的健身价值, 其消费心理比较成熟, 注意利用篮球锻炼这一特殊手段来促进身心完善。

有组织的三人制篮球比赛程度从侧面反应了一个学校的三人制篮球水平, 有调查显示, 高校三人制篮球活动的组织化程度较低, 大学生篮球裁判少, 参与三人制篮球活动的大学生虽多, 但大多属自发的游戏性比赛, 有组织的比赛较少, 不利于大学生篮球水平的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高校在“快乐篮球”“健康篮球”“终身篮球”价值引导下, 举办了“匡威杯”、“肯德基”等一系列的三人制篮球比赛, 取得理想的效果, 符合现今高校的体育运动主流, 这侧面反应了作为一种新生的篮球运动项目, 三人制篮球在高校发展的空间还比较大。

据笔者对一些高校三人制篮球比赛情况的观察, 在攻防情况上, 大学生在参与三人制篮球比赛和活动中更看重进攻, 喜欢持球进攻得分, 偏重进攻, 忽视防守, 在防守上做的不够, 进攻技术单一, 单干的多、配合的少;两人配合多、三人配合少;正向落位进攻多、侧向落位配合少;一次进攻就结束多、耐心连续配合和抢到篮板打出重新组织进攻少;进攻技术上, 投篮较多, 技术单调, 传接球失误多, 进攻成功率低, 女子初学者比赛当中较多存在着不注意落位, 经常扎堆, 大家挤在一起, 都想要球, 谁都接不到球而互相影响等等问题, 这些问题应该引起大学生注意。

篮球课堂上, 三人制篮球赛符合从实际出发的体育教学原则, 易于激发女大学生对篮球的学习兴趣, 能使更多的学生喜欢篮球。普通高校女生身体素质和篮球基本技术普遍较差, 对篮球规则了解甚少, 而全场跑动的“五人制”篮球由于场区大、线路长, 对于基础差的女生更易增加失误的机会, 造成队员在场上控球时间短、投篮机会少、得分难等情况, 极大地削弱了其参加篮球运动的热情。而“三人制”篮球规则简单、场区小、线路短、距目标篮板较近、投篮机会多, 降低了难度, 增加了趣味性, 能激发女生对篮球运动的学习热情和自觉性, 使学生在体验到乐趣并产生兴趣的前提下, 会有一种渴望提高篮球技战术水平的欲望, 这正与篮球教学目的相一致。所以这种降低了难度的篮球运动在体育课上受到多数女大学生的欢迎。

篮球教学设施的方面, 总体上场地设施条件好的高校占较少的一部分, 多数高校场地紧张, 硬件设施不够, 原因主要是大学生的持续扩招, 篮球场地数量依然紧缺, 平均约800-1200名学生才拥有一块篮球场地, 场地设施因素限制了三人制篮球活动的开展。

5. 高校开展三人制篮球的对策

5.1 各高校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设校园篮球文化, 利用篮球文化节等途径普及和开展三人制篮球知识, 积极吸引大学生参与三人制篮球实践, 从而增加篮球人口, 普及三人制篮球运动。

5.2 高校体育管理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制定和落实好可持续的、快速发展的篮球发展道路, 省教育主管部门和应通过政策的制定、资金的调拨等手段, 优先扶持一批三人制篮球运动开展相对较好的学校, 发挥布局点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促进三人制篮球运动的开展。

5.3 应培育高校三人制篮球市场, 采取学校投资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办法, 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 积极吸纳社会赞助资金, 解决经费不足的现象。

5.4 整合篮球资源, 建立高校篮球俱乐部等社团组织, 发挥其带动和组织作用, 举办更多的三人制篮球联赛, 提高大学生三人制篮球运动技术战术水平, 加强三人制篮球比赛舆论宣传, 扩大三人制篮球影响;鼓励提高大学生三人制篮球消费投入, 使其养成终生参与篮球运动的锻炼习惯, 以此提高高校篮球人口的数量和层次。

5.5 高校应在普及、宣传国家业余篮球联合会三人制篮球规则知识基础上, 根据各高校差异和需要, 改动和开发趣味性的篮球竞赛规则和规程, 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比赛, 可进行大学生三人制篮球裁判员培训和培养等各方面的提高。

5.6 各高校应利用学校废弃土地, 因地制宜增加简易篮球架、篮球场地的数量, 调整篮球场地的布局, 提高篮球场地的使用率, 创设良好的篮球运动环境。

摘要:三人制篮球运动以其形式新颖活泼、攻防节奏快、设施要求简单、趣味性强受到大学生的欢迎, 为了使高校三人制篮球运动更好更快的发展, 改善大学生体质状况, 丰富校园文化, 进而带动和促进大学生篮球运动, 本文在分析该项运动的基础上, 从大学篮球资源利用、师资力量、篮球市场开发等方面提出发展对策, 为高校体育决策者提供一些经验和理论上的参考。

关键词:高校,三人制篮球运动,对策

参考文献

[1]赖天德.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

[2]龚晖晖.论“3人制”篮球比赛在普通高校中的推广[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 (1)

[3]刘宇平.论三人篮球赛的特点及其作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0, (4)

三人制裁判 篇6

在目前中职班级管理中, 班主任主要依靠班干部对其他学生进行管理, 这就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为两个群体:学生干部与其他学生。学生干部成为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主要依靠力量, 是班级规章制度的直接执行者;而其他学生则成为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对象。这种管理模式使得学生干部与其他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对抗性:班干部为了贯彻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意图, 凭借班主任授权并依据班级规章制度直接对其他学生进行管理, 而其他学生由于逆反心理或纪律观念淡薄等因素, 总是有意无意地挑战或违反班级规章制度。这种“对抗性”使得不少班干部与其他学生的关系紧张。班干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往往受到普通同学的非议与刁难, 这使得不少班干部不敢或不愿进行班级管理, 对班主任赋予的班级管理职责采取敷衍的态度。中职班级管理因此面临“班干部职能弱化的状态”:一个班虽有近十个班干部, 但能真正负责的不多。班主任也因缺乏了解班级信息的有效渠道, 而不能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实践中, 不少中职班主任因班里学生频繁的“调皮闹事”而身心疲惫, 甚至内心沮丧。可见, 面对中职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 原有的依靠学生干部管理其他学生的班级管理思路往往行不通。正是基于这种中职班级管理实践, 我们重新定位班干部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转化班干部“班级管理者”的角色为“学生服务者”, 尝试构建以“三人制”学生自主管理为基础、班主任教育引导为支撑的中职班级管理模式。

二、“三人制”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内涵及特点

“三人制”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是指在中职班级管理中, 在学生自由组合的基础上, 以“三人”为基本单位, 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并让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个负责人, 让每个小组在负责人的督导或协助下开展日常学习生活的自主管理模式。这种班级管理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 以学生座位编排为基础形成“三人小组”。为方便彼此的学习互助与自主管理, 在课室座位编排上, 让三个学生并排为同桌。 (2) “三人制”小组建立在“自愿组合”的基础上。“三人制”小组是学习互助与自主管理的小组, 日常学习和活动的开展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认同和彼此契合。在形成小组时, 最好以学生自愿为原则, 以减少小组成员之间的矛盾与内耗, 从而达到小组互助与彼此良性影响的效果。 (3) “三人制”小组实行“组长督导制”。每个“三人小组”均要推选出一个负责人, 其责任是对本小组成员开展学习互助、纪律协调与监督。若该小组成员违反纪律, 不仅违纪当事人要按班级规章制度处罚, 没有尽到督导义务的负责人也要接受同等程度的处罚。 (4) “三人制”学生自主管理模式以班主任的直接教育管理为支撑。班主任不仅要依据班级规章制度对严重违纪的学生处罚, 更要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让学生不仅明白“错在哪里”, 更明白“为什么错了”。 (5) 班级规章制度是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的依据。小组成员和小组负责人正是根据本班的规章制度来规范自己的日常学习行为。

三、构建“三人制”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政策、理论依据

(一) 政策依据

构建“三人制”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符合党和国家因材施教、民主管理, 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政策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指出:尊重人才成长规律, 因材施教,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全面提高学习质量,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坚持平等对待学生, 民主管理班级, 发挥学生主动发展、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立德树人,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三人制”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正是针对中职学生自主意识增强的特点, 构建以小组负责人协调与督导下的三人小组成员之间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为基础, 以班主任的教育引导为支撑的班级管理模式。

(二) 理论依据

1. 公民教育理念。

公民教育是国家或社会依据本国的法律和有关要求培养具有依法行使权利和积极履行义务的素质与技能的教育。要将中职学生培养成具有依法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的素质与能力的合格公民, 中职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构建“三人制”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让学生在班级规章制度授权范围内以班级主体的身份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 为学生形成公民意识、积累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经验和提升公民实践能力提供有效平台。

2. 非正式群体理论。

非正式群体是人们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自发形成的未经有关权威部门批准或认定的群体。由于空间环境、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利益等因素, 一个班级中往往会出现许多非正式群体, 即所谓的“小圈子”、“小团体”。非正式群体若组织、引导得好, 则对正式组织起到支持、分担、稳定和调节的作用。当然非正式群体也有其负面作用, 如其倾向保守、甚至与正式组织产生对抗与冲突等。在中职班级管理中构建“三人制”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则是为了对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进行有效的组织与引导, 发挥其对班集体的积极支持作用。

四、“三人制”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现实意义

首先, “三人制”学生自主管理模式重新定位了班干部的“角色”, 融洽了班级人际关系。在该管理模式中, 班干部的角色从“班级管理者”转化为“学生的服务者”, 与其他学生处于同等的地位。学生的学习、纪律和卫生等, 由“三人小组”负责人进行协助与督导;班主任是班级直接管理者, 负责对违纪学生的处罚与教育。而班干部或值日干部, 则成为班主任日常工作的协助者和本班学生的服务者。班干部主要负责诸如安排学生值日、办理各种请假或记录学生出勤等具体事务, 而不处于学生管理的“最前线”。这客观上使得班干部与其他学生基本处于“同一战壕”, 增强了其他学生对班干部工作的认同感, 大大地减少了他们之间的“对抗”色彩, 促进了班级人际关系的和谐。

其次, “三人制”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 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 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在中职学校, 学生正处于独立人格形成的阶段。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日趋成熟、思想日益独立。他们不愿服从长辈或老师的管理, 但容易受到同龄人的影响, 与同龄人建立较好的人际关系。班级中因此形成诸多“非正式群体”。“三人制”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正是利用中职学生日益增强的自主意识与班级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彼此容易影响的特点来实现班级管理的目标。在该管理模式中, 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 以三人为单位来安排学生座位, 建立“三人小组”。这些同学关系和谐、步调一致, 彼此之间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同时, 班主任制定详细的班纪班规, 为小组成员的自主管理提供了行为准则, 大大降低了他们违纪的可能性, 从而提高了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效率。

再次, “三人制”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有利于班主任深入班级, 有效地加强对每一个小组成员的管理与教育。在该管理模式中, 小组成员在小组负责人的协助与督导下, 以班级的规章制度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进行自主管理。一般性的学习和纪律问题, 由小组负责人协助和督导, 班主任无须过多干涉。小组成员之间的重大学习与纪律问题, 则会通过小组负责人、本班值日干部与学生会值日干部等各种渠道及时、准确地反馈给班主任, 这使得班主任准确全面地把握各小组成员的具体情况, 并及时、准确地对一般违纪的学生进行提醒, 对严重违纪的学生进行教育与引导, 从而有效、深入地进行班级管理。

五、“三人制”学生自主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的构建

(一) “三人制”学生自主管理模式运行的前期准备

构建“三人制”学生自主管理模式要事先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 组建“三人小组”, 并以三人小组为单位编排课室座位。 (2) 在小组内部推选一名小组负责人。小组负责人要责任心较强、学习成绩较好, 这样他才能带领和协助本小组成员的学习, 督导本小组成员遵守纪律。当然, 小组成员之间也可轮流担任小组负责人。 (3) 引导学生共同制定班级规章制度, 作为“三人制”学生自主管理的行为准则。

(二) “三人制”学生自主管理模式运行的配套制度

“三人制”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有效运行需要小组负责人对小组成员在学习和纪律方面进行积极的督导。但在班级管理实践中, 由于“三人小组”实际上是一个“非正式群体”, 小组负责人往往会碍于感情或面子而放纵本小组成员的某些违纪行为, 从而导致“三人制”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名存实亡。因此, 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对“三人制”学生自主管理行为进行监督与评价: (1) 班级班干部轮流值日制度。在“三人制”学生自主管理模式下, 班干部成为本班学生的服务者和本班具体情况的观察者, 一般不对具体的某个学生进行直接的教育与管理。但值日干部应把本班每日具体情况及时准确地反馈给班主任。 (2) 校学生会干部晚自习纪律、卫生检查制度。学校学生会干部每晚对班级的纪律情况与卫生情况进行检查, 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班主任。 (3) 教师信息反馈机制。班主任要建立与科任教师及值日教师的沟通机制, 及时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 以便获取本班学生的具体信息。 (4) 学生日常德育量化制度。班主任应该积极采用学生德育量化制度, 对学生自主管理的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价, 以调动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

(三) “三人制”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运行流程

在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和建立了相关配套制度的基础上, “三人制”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按以下流程运行: (1) “三人制”小组自主管理。小组负责人协助、督导本小组成员认真学习、遵守班级各项规章制度, 并将一些比较重大的问题及信息及时反馈给班主任。 (2) “三人制”学生自主管理信息反馈。班主任可通过以下渠道, 获取本班学生自主管理的信息:小组负责人定期信息反馈、值日班干的每日信息反馈、校学生会干部每日纪律卫生检查信息反馈和任课老师和值日老师信息反馈。 (3) “三人制”学生自主管理评价及重点问题解决。班主任要根据反馈的信息, 及时对班级各小组自主管理情况进行评价:小组成员严重违纪一次扣德育量化分1分;小组负责人没有尽到督导责任的, 也与违纪组员一样接受处罚;对一星期内没有严重违纪的学生, 小组成员加德育量化分1分, 负责人加德育量化分2分;学生的德育量化分可以作为学生评优和处罚的重要依据。同时, 班主任对各小组自主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解决, 对个别严重违纪学生进行专门的教育与引导, 从而纠正学生的违纪行为, 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四) 构建“三人制”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要保证“三人制”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有效运行, 我们在班级管理实践中要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1) “三人制”编排课室座位后, 若仅剩一人或两人的编组。以“三人”为单位将学生的座位编为一排, 主要是考虑学生在教室活动和自主管理的便利。三人为一组, 不仅比较方便座位在中间的学生进出, 还能在小组成员之间形成彼此影响的比较稳定的群体氛围。若编排之后, 无论剩一人或两人, 都单独为一排, 或可将其并入前或后相邻的一组。 (2) 小组负责人的教育与引导。在实践中, 由于小组负责人与组员之间关系比较好, 小组负责人自身若在各方面表现比较差, 其他成员也往往容易受坏影响。班主任需要加强对小组负责人的教育与引导, 才能更好发挥该管理模式的功能。 (3) 班干部作用的适当发挥。在“三人制”学生自主管理模式下, 班干部虽然不直接对全班的同学进行管理, 但班干部也会编入自主管理小组当中, 而且大多是小组负责人。他们一方面在具体事务上服务于学生, 成为学生的服务者。另一方面他们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小组成员, 对整个班级的管理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 “三人制”学生自主管理模式也需要加强对班干部的教育与引导。 (4) 把握“制度管人, 以理服人”的原则。班主任在具体班级管理中始终宣传“制度管人”的理念, 让小组负责人根据本班的规章制度去协调督导本小组成员之间的学习与生活, 并做到“功必奖, 过必罚”、“对事不对人”。同时, 对严重犯错的学生, 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尽量防止用简单、粗暴的手段去对待学生。只要班主任能切实处理好以上几个问题, 班主任虽然不能主要依靠班干部的力量去管理班级, 但其工作量必将大大降低, 班级管理的效果也将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大伟, 万正维.从公民教育的角度看班干部制.班主任之友 (小学版) , 2011年02期.

[2]谭小明.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当代教育论坛 (教学研究) , 2010年05期.

[3]江咏梅.班级公民教育:从细节抓起.教育研究与评论 (小学教育教学) , 2012年03期.

三人制裁判 篇7

1 三人制篮球运动的价值

1.1 健身价值

三人制篮球的基本动作由跑、跳、投组成。在比赛过程中由于比赛时间短,比赛节奏紧凑,所以参赛人员要不断在比赛场上不断奔跑、急转、急停、急跳等动作,并且十分考验团队中三个人的默契以及协调能力。这样的运动提高了观察力和判断力,增强呼吸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对于身体具有很高的健身价值。同时还体现在心理上,运动可以很好的缓解人们压抑的情绪,降低焦虑的水平和次数,保证青少年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自信心,消除疲劳和忧虑。

1.2 教育价值

三人制篮球最为一项大众体育项目是一种团体活动,在比赛过程中注重团队的合作的意识。不仅需要队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比赛技巧,还需要团队协作配合默契的精神。这样的比赛有助于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还可以使青少年建立友谊培养团队意识。对于和人而言,由于人数较少,所以比赛的时候可以更好的发挥个人技巧,一个人的作用有的时候可以左右比赛增加比赛的看点。这样增强青少年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并且能够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训练青少年的胆略意志和情绪控制。

1.3 娱乐价值

作为大众体育项目最突出的价值自然体现在休闲娱乐方面。由于源于街头篮球,所以有着许多文化元素,使得三人制篮球比赛更具有趣味性和娱乐价值。三人制篮球比赛节奏紧凑,无时无刻不有着争锋,自然少不了运球、传球、投篮、扣篮和封盖等技巧展示。这些都会使得比赛更加异彩纷呈。而且短时间的比赛极具偶然性,这正是他的魅力所在,永远不知道下一秒战局会怎样的改变。

1.4 经济价值

前文中我们已经提到很多企业通过三人制篮球的商业表演来提高自身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正是因为三人制比赛简单,设备也好提供,所以适用于商业运作。一些企业也举办一些针对消费者需求的三人制篮球赛,这些比赛都有着浓厚的商业气息,在比赛的过程中传递自己的商业理念和品牌价值,争取获得更多的资金平台。而在比赛过程中的参赛人员展现自我,将比赛现场当作展示魅力的舞台,这些人一般都是高校的学生。这样一来,高校就和企业产生了沟通的桥梁,有助于高校开展体育活动,为高校的体育工作提供资金减轻压力,同时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2 黑龙江省高校开展大学生三人制篮球运动的优势

2 . 1 三人制篮球的自身优势

前文提到的三人制篮球不仅具有教育价值、娱乐价值、健身价值以及经济价值。并且在比赛中人数相对于五人制篮球比赛人数少,在比赛中使用一个半场,空间变大更有利于选手的个人技术的发挥,比赛打的更有观赏性和趣味性,参赛的选手在打出精彩的进球或者漂亮的助攻时心里更会得到满足。

2 . 2 黑龙江省大学生对三人制篮球运动的态度

研究大学生对于三人制篮球的态度,有利于了解大学生对于三人制篮球了解的整体情况,从而知道大学生对于三人制篮球运动才从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个方面的心理倾向。通过调查来观察大学生对于三人制篮球运动是喜爱还是厌恶,并且发现原因。在这样之后,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帮助同学克服运动上的障碍,排除心理上的担忧,端正体育态度,积极参与三人制篮球运动。根据走访调查发现三人制篮球运动在大学生团体中还是比较受欢迎的,大学生愿意并喜欢在学习之余参加这样具有节奏感又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大众体育活动。同时也可以看出三人制篮球有着自己的独特的吸引力和趣味性,能够激发大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热爱和热情,这在现今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不高的背景下,起到了激励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作用。

3 黑龙江省高校开展三人制篮球运动存在的弊端

3 . 1 黑龙江省开展的有关篮球的体育活动形式过于单一

黑龙江省大学生篮球比赛大多是全场五人制比赛这样对于篮球技巧要求高和体力耐力强的比赛,没有体现出篮球作为大众体育应有的大众性和娱乐性。而且对于娱乐性趣味性较强的三人制篮球比赛开展的并不是很多。三人制篮球比赛在一定程度上更适于推广到全体大学生中去,相比于全场五人制比赛,三人制篮球有着这样快节奏的有点,并且设备场地要求简单,所以能够吸引更多人的目光和各种不同水平、不同人士参与。

3 . 2 校方不够重视三人制篮球运动的发展

学校首先要重视学生体育锻炼,要在各个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和鼓励,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活动。三人制篮球运动是很一项比较新的体育锻炼形式,学校可以进行一定的宣传和组织相关的比赛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这项活动当中,主管领导可以以身作则积极投身到三人制篮球活动中,这种示范效应的影响是非常正面和有效果的。

3 . 3 黑龙江省高校三人制篮球宣传不到位

三人制篮球想要传达的是一种竞技文化和休闲娱乐文化,初衷是年轻人在工作和学习之余,可以得到休闲和放松,缓解人们在生活中受到的压力,协调人的精神状态。并且通过这样有趣并不乏味的活动增进人们的健康、以及知识和技能。但是在三人制篮球的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沾染上商业的气息。三人制篮球除了在校园内发展,更多的是商业化方式在社会上发展。很多企业为了树立企业形象,扩大品牌的影响力,以达到吸引群众目光引起消费额目的。正相反在校园里三人制篮球的发展从学校提供的教学设施,教学计划到宣传力度,都不是很完善。

4 根据黑龙江省高校三人制篮球发展现状提出的建议

4 . 1 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校内宣传, 增强锻炼氛围

三人制篮球运动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运动形式,要想在当今体育锻炼项目空前繁荣的时代脱颖而出,除了运动项目本身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之外,必要宣传也是十分重要的。篮球运动项目本身在黑龙江省高校开展的比较好,尤其近几年的CUBA和CUBS联赛带动下发展的蒸蒸日上。在这样好的基础上,三人制篮球运动仅仅需要学校在大学校园内进行积极引导和正面的宣传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黑龙江省大学校园是三人制篮球运动很重要的宣传重地,学校可以通过校园广播的形式进行三人制篮球运动的宣传。校园广播是黑龙江省高校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校园内的广播学生可以了解学校内很重要的信息和文体活动。学生通过校园广播能够及时迅速的了解学校和学生间很多重要的内容,学校如果在校园广播中对三人制篮球运动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关比赛进行宣传和讲解,及时发布关于三人制篮球运动赛事通知,对学生就会有一个正向引导以及信息获得,而且对三人制篮球运动的关注程度大大提升,这样有利于黑龙江省三人制篮球运动的良性开展。

4 . 2 提高学校相关部门重视程度, 加强三人制篮球运动开展

校首先要重视学生体育锻炼,要在各个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和鼓励,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活动。三人制篮球运动是很一项比较新的体育锻炼形式,学校可以进行一定的宣传和组织相关的比赛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这项活动当中,主管领导可以以身作则积极投身到三人制篮球活动中,这种示范效应的影响是非常正面和有效果的。后勤部门在学生进行三人制篮球练习或比赛过程中要积极给予方便之门,尽量保证三人制篮球运动的顺利开展,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过程中是否能够得到各方面的保障对学生锻炼热情、养成良好体育习惯是非常重要的。黑龙江省高校后勤部门在这方面要专门进行研究并形成相应规章制度保障学生进行包括三人制篮球在内的体育锻炼,尤其包括场地的使用、相应附属设施的配备、对外来人员的管理以及相应的安全保障。

4 . 3 加强校内外合作, 建立良好发展机制

上一篇:服务患者下一篇: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