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理措施

2024-12-22

综合管理措施(精选12篇)

综合管理措施 篇1

衡量蛋鸡饲养水平的高低在于其产蛋率, 若在蛋鸡饲养过程里, 因各种因素, 导致其产蛋率下降, 无法实现日常产蛋的平均数量及周期达不到相关的标准率, 将造成养殖场增大饲养成本, 降低经济效益, 从而影响蛋鸡业的发展。因此, 为确保蛋鸡的产蛋率, 要严格按照科学饲养蛋鸡的方法, 注重综合性的管理对策与措施, 避害就利, 增加蛋鸡的产蛋数量, 延长其产蛋高峰期, 最大程度地提高蛋鸡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1 蛋鸡产蛋量减少的原因

1.1 一般性 (生理性)

就蛋鸡自身机体而言, 因有些蛋鸡品种产蛋量较少, 开产时间过早, 以至于产蛋高峰期偏早, 而又无法保证持久性;蛋鸡产蛋率是有规律可循, 通常在开产后3~4周内可进入高峰期, 当这一时期结束后产蛋量才缓慢减少, 直至产蛋结束止;无论蛋鸡连产日多少, 在连产完后都会有个休产日, 而此时有可能会出现同一休产日增多的现象。

1.2 非一般性

受外界客观原因影响导致, 从饲料、疾病、环境及其它因素里不难发现, 因每日喂养蛋鸡的饲料, 其营养成分有变化或质量上有问题, 使得蛋鸡减少应有的采食量, 甚至造成蛋鸡消化不良;而蛋鸡群被传染上减蛋综合疫病症或强毒性新城病毒, 其产蛋率会被减20~40%, 有时甚至50%以上。还有一些传染性疫病, 如禽流感、大肠杆菌病等;环境原因主要表现在饮水、光照、通风及气候与温差上, 因其水质差或卫生不够, 又或是提供水源的系统产生故障、开关没及时打开, 使得供水长期不足以至于出现断水;随时变换光照进程或颜色及强度。如光照突然被停止, 夜间忘记将灯关掉等;在饲养棚里, 若夏季停电时间过长, 机械通风设备无法使用。冬季出于保暖, 长期关闭门窗等, 都会使棚内滋生细菌, 蛋鸡群易患上呼吸道类疾病;而冬夏两季的低、高温, 又没相应的调温、降温设施。

2 管理措施

2.1 日常性的管理

2.1.1 入笼前筛选

应挑选体重适中、精神良好及健康强壮的蛋鸡, 且体重相近应划分在一组;而在蛋鸡16周龄前需完成上笼转群, 不仅为新母鸡提供充足的熟悉与顺应环境的时间, 且能降低应激状况, 提升产蛋率营造良好的生理环境。

2.1.2 饲料与饮水

通常不建议限量饲料, 除体重过轻的蛋鸡, 应持续饲喂育成期饲料, 让其恢复至开产前的体重。且建议饮水时在规定期内加入多维电解质或VC等抵制应激的药物。

2.1.3 预混料选择

应选专用的预产期预混料, 或用高峰期代替, 可在调配时选用各项高营养比值的饲料。此外, 每日饲料的颗粒度应在育成料及产蛋料间, 通常粉碎颗粒度建议在1.5~2.5mm。

2.2 产蛋期的管理

2.2.1 控制温湿度、通风及光照

蛋鸡群能适应的最佳温湿度为13~24℃与60%上下, 保持棚内的空气质量, 由工作人员进入后闻不到鸡的粪臭味为宜。还需严格根据育成期关于光照管理的相关要求来执行, 不随意变化光照的时间、亮度及颜色, 甚至不可突然停止光照, 且准时开关灯, 由此避免蛋鸡群出现初产时脱肛或早产的情况。

2.2.2 保证营养

需根据蛋鸡产蛋期不同供应不同标准营养的日粮。在温度较高的环境里, 需在饲料里加入适量油脂。而氨基酸的摄入直接影响蛋白质的使用率, 只有维持平衡的氨基酸才能有效提升蛋白质的利用率。对于维生素的需求同生长鸡比较, 脂溶性需求量是生长鸡的1.5~2.5倍。而钙、磷等矿物质则是生长鸡的3~4倍, 同时还需供应其它矿物质元素。

3 提高疫病防御工作

3.1 免疫接种

在预产期内需对蛋鸡群进行相关接种工作, 即减蛋综合症、新城性、传染性等疫苗, 对于鸡痘需2~3次接种。而在产蛋率已达7%时可进行禽流感的第二次灭活苗免疫接种。且在疫苗接种的前后3天里, 建议使用些如恩诺沙星、氨苄青霉素等抗菌素, 能有效减少应激。

3.2 严格消毒

需定时对蛋鸡群及鸡棚内外周边环境进行消毒, 尽量增加通风量, 及时清理粪便与垃圾, 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3.3 有效运用抗菌药

在饲料与饮水里定期地加入抗生素能增加蛋鸡的免疫力, 特别在产蛋前或后。持续3~5天用药, 可防止霍乱、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等病的发生。

综合管理措施 篇2

为切实提高我县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市年畜牧业生产指导性意见》,现就抓好全县年畜牧业生产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畜牧富民”的发展思路,按照“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谐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市场为导向、科技创新为动力,着力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制、畜禽品种改良及草畜配套工程等主要工作,依托资源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生猪和禽蛋产业,加快发展以节粮型草食畜为主的商品型、外向型牛羊产业,突出抓好奶业生产,狠抓规模经营和畜产品加工,积极引进和扶持龙头企业,全面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二、目标任务

三、主要措施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畜牧业是我县广大人民群众增收致富、提高生活水平的一项主导产业。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对加强畜牧业发展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长期坚持,长抓不懈,务求实效。要切实加强对发展畜牧业的组织领导,成立由乡镇、部门行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领导机构,明确目标,分解任务,量化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为全县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强化动物防疫,确保健康发展

(三)推广畜牧科技,调整产业结构

各级各部门要把强化畜牧科技作为畜牧产业快速、高效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切实提高科技对畜牧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积极探索和创新畜禽改良体制与机制,重点抓好畜禽良种推广、技术培训等工作。要突出抓好肉牛品种改良,全县计划引进优质种公牛15头,扩大良种牛改良面;计划引进优质奴比亚黑山羊100只,加强本地黑山羊选育与奴比亚黑山羊杂交改良,提高个体产肉量,建成优势特色产区;计划引进优质种公猪6头,推广优质LY二元杂交能繁母猪1100头,全面提高生猪品质,力争全县生猪产业再上一个新台阶。要以田园镇为中心、辐射其它乡镇建设优质奶源基地,积极发展奶牛养殖业,全县计划新发展优质奶牛600头,每头泌乳奶牛县财政给予补助1000元。

(四)培育龙头企业,实施产业化经营

要进一步加强对贞元畜牧有限公司、双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恒圆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和沿江生态养殖场四家龙头企业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扶持,依托现有龙头企业加快肉牛、奶牛、生猪、肉羊四大产业的产业化发展,全面提升产业综合效益。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有实力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重点引进以牛羊肉加工为主的清真食品加工企业,加快发展畜产品产销协会和社会中介组织,整合畜牧资源,推进畜牧业生产实现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全面促进畜牧业发展。

(五)严格畜牧执法,保障产品安全

要依法加强种畜禽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引种申报制和报检制,杜绝引进和使用不合格的种畜禽及其冻精产品。切实加大对兽药、配合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市场的检查监督工作,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兽药、配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违法行为。强化肉食品市场监督管理力度,规范相关证照的办理与审验,坚决取缔违法违规的经营行为。

四、工作考核

畜牧业发展综合指标纳入县委、县人民政府十大指标进行综合考核,其它指标由畜牧产业领导组抽调专人深入乡镇和部门进行考核。对工作落实、措施有力、成绩突出的乡镇和部门给予表彰,对认识滞后、工作不实、措施不力的乡镇和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尤其是对发生重大疫情工作不重视、报告不及时、处理不得当的乡镇和部门实行“一票否决”,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规模化猪场综合管理措施 篇3

关键词:人员管理;药物保健;科学免疫;生物安全;科学选址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9-0049-01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发展生猪标准化、规范化养殖政策的实施,各地规模化养殖场蓬勃发展,打拉动了生猪养殖模式的变革,对稳定生猪生产,促进生猪生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和满足广大消费者肉食供应发挥着积极作用。但部分猪场业主未端正态度,缺乏科学,严谨的养殖理念,综合管理措施,以致猪场效率下滑,甚至亏损。本人就由小场到大场工作中,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为猪业同行一点参考。猪场稳步发展,必须做好以下9点。

1 科学选址,做好规划

猪场应选址地势高、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易于排污、远离居民区且交通要道方便的地方。确定猪场规模,合理规划占地面积。布局要合理,分生活区和生产区。生活区建办公室、车库、餐厅、门卫室等。生产区按全进全出模式建配种舍、产仔舍、保育舍、育肥舍。

2 引种

根据市场需求和猪场的未来发展,合理选择猪种(种猪场、商品育肥猪场);了解引种地区疫情流行情况;引种场猪群健康状况;猪场免疫程序;引种猪场选育标准(公猪:生长速度、饲料报酬;母猪:繁殖力、产仔数、受胎率、初配日龄等);引种售后服务。种猪挑选,按本场猪群实际情况来选择。引种车辆必须经彻底清洗消毒后,方可使用。车内铺垫料,运输途中忌急刹车,长途运输中途休息喂水,并仔细观察,备常用药品。

3 饲料品质和营养

确保饲料营养均衡,符合各阶段猪只需要;饲料的存放应通风干燥,注意防潮;饲料配比合理,粉碎粒度大小合适;原料无污染,无霉变,多雨季节添加脱霉剂。饲料配送贴上标签,便于区分,配好后5 d内喂完。

4 做好生物安全

外来人员、车辆禁入生产区;装猪车辆经清洗消毒后方可使用;场内人员进出应更换衣物,消毒;外来物品经消毒后带入,肉类食物禁止带入。猪场净污道分开,猪只转群前后走道消毒;做好灭鼠,灭蝇工作,场区禁养猫狗;每周1次全场大消毒。

5 制定科学免疫程序

免疫程序要符合实际生产,结合本地疫情流行情况;对本场猪群进行抗原检测;结合猪群健康状况,做好免疫跟踪;根据抗体消长规律制定疫苗免疫程序。做好猪瘟、细小、乙脑、伪狂犬、口蹄疫、蓝耳、胃流二联苗的基础防疫。

6 做好药物保健与驱虫

驱虫:种公、母猪4次/年,3个月一次。仔猪45~80日龄各驱虫1次。保健:种猪群每月保健1次,后备猪群购入后1周保健7 d;产仔母猪产后1周,断奶后1周保健;仔猪断奶后、转群后保健1周;疫病高发期保健,发病前1周保健。

7 做好各阶段的管理工作

(1)配种阶段,制定配种计划,保证全年均衡生产;保证母猪合理胎次结构,有计划补充后备母猪使种猪群年轻化,初产母猪占20%左右,2~5胎65%左右,6胎以上低于15%;膘情良好;年产不低于2.15胎,长大杂交母猪胎均10.5头,纯种约克,长白胎均10头,杜洛克胎均8.5头,出生重800 g以上。

(2)产仔阶段。按计划完成分娩任务,仔猪成活率96%以上;5周龄断乳重不少于9 kg,4周龄断乳重不少于7.5 kg;母猪断奶时中上等膘情,断乳1周内发情率90%以上,无四肢伤残,皮肤病。

(3)保育阶段。育成率96%以上,仔猪体重7~15 kg时料肉比1.5:1,15kg~转出料肉比1.8:1,日增重400 g以上,70日龄转群重25 kg以上。

(4)育成率96%以上,日增重大于700 g。

8 小结

我国农村雨水综合管理措施研究 篇4

我国的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数的56%,其中的27%生活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耕地严重缺水,人畜饮水也面临巨大困难,大部分农村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给水设计规范》CECS82:96中规定的农村生活用水定额。在农村,雨水在收集、输送、贮存、利用等过程中会多次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因此水质很难达到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标准。20世纪以来,城市要素不断向农村扩散:越来越多灰色建筑拔地而起,取代了原有的农家小院;沥青路、水泥路代替了土路、胶泥路、石铺路,使农村不透水面面积逐渐增加,减少了雨水向地下入渗的水量,增加了地表径流量,加速了径流汇集的速度,缩短了径流高峰到来的滞后时间[1],易引发洪涝灾害。此外,每年巨大的雨水资源白白流走,并同时引发了农村面源污染、水土大量流失、生态严重破坏等一系列雨水问题。综上所述,多角度、多层次地管理利用雨水是解决我国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灌溉用水紧缺、地下水过量开采、海水倒灌、生态用水被挤占等问题的重要途径。

由于农村地区的空气质量较好,降雨淋洗大气对雨水水质的影响较小[2],与城市相比,农村雨水是很好的软水资源。农村雨水资源利用具有经济性、实用性,能够产生巨大的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其前景非常广阔。在生态方面,利用雨水增加林业、草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在生活用水方面,雨水尤其适合不宜集中供水的农村以及缺少淡水的偏远苦咸水山区、海岛地区;在农业用水方面,可有效促进我国雨养农业的发展;此外,还可将雨水用于建设用水、地下水回灌以及城镇清洗业等的利用形式。

我国雨水管理利用历史悠久,但系统化研究较晚。自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雨水利用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实施,国内许多学者做了大量关于雨水利用的研究和试验工作,然而这些工作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对广大农村地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资料也较少。雨水渗蓄利用工程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情况,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雨水利用工程运行管理不到位,就会出现资金的不合理使用、雨水出水水质不合回用要求、雨水设施使用效率低、设备闲置等诸多问题[1]。由于农村和城市在气候、场地、径流特点等方面的差异性,城市和农村在降雨水质和利用模式上有着明显的区别。针对这些差异,展开对比性研究,结合我国农村特点,借鉴城市雨水管理技术,充分开发利用雨水资源[3],这对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国内外农村雨水管理与利用研究进展

国外农村雨水利用主要有以下形式[4]:①微集雨农业系统,由微型集雨区和径流垄沟系统组成;②雨水集蓄技术,收集雨水储存于蓄水池或蓄水罐内,再通过输水设施供给农业灌溉;③拦截雨水设施,包括修建保水梯田、水平沟等以增加土壤含水量;④引洪漫灌及回灌地下水。Print[5]等将集雨系统划分为4种类型:屋顶集雨系统、小型集雨系统、大型集雨系统和洪水集流系统。现阶段,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农村雨水管理体系比较完善,利用率普遍较高。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利用屋顶雨水集流系统来解决家庭供水问题,随后建成了面向全球的雨水收集系统计划(RWCS)、雨水收集信息中心(RWIC)和通讯网;澳大利亚在农村及城市郊区建造了波纹钢板圆形水仓,收集来自屋顶的雨水;瑞典、印度、以色列、巴西和墨西哥等国家采取小型水池、水仓、塘坝、淤地坝等来拦蓄雨水进行灌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6]。

我国农村雨水集蓄利用大致经历了试验研究( 20世纪80年代)、试点示范( 20世纪90年代)、推广应用(1997-1998年)和蓬勃发展(2000年至今)4个阶段,成效显著[7]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诸多法律和规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规定国家鼓励对雨水的集蓄、开发和利用;水利部于2001年发布了《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2001),为广大农村地区解决人畜用水困难、促进农业丰产奠定了基础。我国农村的雨水管理和利用也有了很大发展,见表1。如黄土高原地区建立的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小流域雨水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模式,整体雨水利用率为73.5%,整体水分利用效率为1.2 kg/m3,屋面集雨庭院经济利用模式平均每公顷产值高达5 887.5 kg[8],既解决了当地水资源短缺问题,又提高了当地的经济水平。

续表1 我国部分农村雨水利用工程及其成果

虽然我国对于农村雨水管理利用的研究和应用近年来有较大发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1)缺少系统化的雨水管理模式优选思路。农村雨水管理尚未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完善的理论和技术体系。许多农村雨水管理利用技术还停留在水窖和塘坝等小、微型水利工程,大多效率低下,难以形成系统工程,近年来城市新兴的暴雨管理科学体系还没有推广到农村。

(2)很重视雨养农业的集雨技术研究与实施,但在小汇水面积处的分散式利用较少,屋顶、庭院、房前屋后的雨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3)雨水管理利用模式偏重于狭义雨水集蓄利用。大多数农村地区仅考虑最大可能地兴建集雨工程,用工程措施集蓄雨水,没有综合考虑农村面源污染控制、雨水回补地下水、水土保持和环境改善等多目标结合。

(4)缺乏综合考虑雨水利用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在雨水利用的同时没有很好地与交通规划、生态景观、环境构建相结合。

(5)雨水净化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资金和技术限制,大部分农村家庭使用明矾、漂白粉、熟石灰等来净化雨水水质[1],而这些化学物质会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生成不利于人畜健康的副产品。

2 农村不同场地的雨水综合管理措施

场地性质是影响农村地表径流水量和水质的重要因素。农村的场地性质非常复杂,不仅有屋面、道路等不透水地面,还有庭院、坡地等透水地面。我国农村地区的气象、地形、经济等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在进行雨水管理措施的选择和应用时应因地制宜,选择针对性强、经济实用、可操作性强的措施。

2.1 屋面雨水管理措施

2.1.1 平顶屋面雨水管理措施

我国北方气候干燥,气温低,风沙大,雨水少,而平屋顶较结实,在冬天便于吸收太阳的热量,夏天可储水,所以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采用平顶房的建房样式[24],这为房顶储水提供了有利条件。另外,在南方偏远的农村,为躲避湿气和毒蛇等动物,多建造二层小楼房,也可参照北方平顶房的雨水管理措施进行雨水利用。平顶屋面适宜的雨水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

(1)平房顶储水池。在构筑屋顶储水池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储水池的容积和长、宽、高。用单砖垒砌,一般为四层砖的高度,砖与砖之间的缝隙使用1∶2.5的沙灰填充,厚度为1.7 cm左右,再用沙灰抹面,厚度约为5.5 cm[9],以确保坚固及冬季耐冻。最后根据实际需要,选定出水口,并安装输水管,连接到屋顶或庭院的其他雨水管理设施中。

(2)屋顶菜园。一般来讲,北方农村的正房防渗工程做得较好,适宜在房顶修建屋顶菜园。

屋顶菜园标准构造为(从下至上的顺序):保护层、排水层、过滤层、植被种植层。保护层可由塑料、水泥砂浆抹面等铺设[25]。排水层一般采用陶粒(碎石),粒径不大于3 cm,总厚度为5~6 cm。排水层又可作蓄水层,多余水蓄在该层内,当种植土干燥时,可返吸入种植土层中。过滤层可滤除被水从种植层冲出来的泥沙,防止排水层堵塞和排水管泥沙淤积,一般使用土工布铺设[25]。种植土可用野外田土,也可用生土,还可掺加动物粪便、草木灰、切碎杂草、树叶糠等,以增加土壤肥力,减轻荷载。种植土层厚度以30 cm为宜,此厚度既能很好地保障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又不会对房屋载荷造成威胁。为避免屋顶菜园中的农肥随着暴雨流入院内水窖造成污染,可将雨落管内的水通过管道引入庭院绿地内进行水、肥再利用,或引入集水樽,再排入污水管道。

(3)屋面集雨场。北方农村偏房的屋顶结构较为简单,面积较小,适宜用石灰抹面做集雨场,雨水经过简单的初期弃流及过滤后,进入集雨樽;若条件允许,也可修筑地下集雨池。收集的雨水用于庭院绿化、冲厕等;如果水质好,还可以用作部分生活用水,如洗衣、拖地。要经常清扫屋面,以保证集蓄的雨水的水质。

(4)建筑小品。对于村内较大型的公共建筑,如村委会大院、人民舞台、学校等,适宜建造屋顶花园,也可结合实际条件进行景观建设,如增加一些亭台、楼榭、流水等建筑小品,既利用了雨水,又提升了村民的精神享受。防渗漏以及适宜的屋面荷载是建筑小品的安全保证[27]。

2.1.2 脊房屋面雨水管理措施

我国南方由于多为山地和丘陵,村庄空间面积相对较小,气温高,降雨量大,尖顶可削弱太阳的直射,且有利于排水,因此住房多为脊房。当雨水中含有较多的落叶、瓦砾等污染物时,可设置滤网来简单处理雨水,屋面雨水水质较好时,可弃掉小部分初期雨水直接进入集雨樽回用,若水质较差,可经沉砂、沉淀处理后再进行雨水利用,如图2所示。

综上所述,各种农村屋面雨水管理措施的比较如表2所示。

2.2 庭院雨水管理措施

(1)组团开发。农村城市化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尽可能减少水质恶化的前提下快速发展,即不要建设大片单个家庭式的住宅。居住区的污染负荷随每公顷土地上的居住单元和人口数的增加而增加,人均雨水污染量实际上是随居住密度增加而减少的。组团开发是减少聚集区降雨污染负荷的一种重要规划策略。而我国农村因土地利用类型在建筑用地和生产用地上的分布不同,使得北方农村多为团状聚落,南方以散居为主,西部则多散居、流动性村落。即使是北方农村,大多家庭都建造独立的小院,分散居住。对此,建议在我国新农村开发建设中,为减少雨水径流污染,尽量避免农村边缘区较大单户住宅区的开发,鼓励组团开发的方式[28]。

(2)庭院LID滞留设施。普通农村庭院汇水面积相对较小,可采取雨水LID滞留设施,如图3所示。为保证后续渗透设施的正常运行,可采用弃流设施将污染严重的初期雨水舍弃;对污染相对较轻的初期雨水可采用土壤净化渗滤系统处理;经弃流后的水质相对较好,可在庭院中设置雨水花园,种植花卉或当地季节性蔬菜,在有效利用雨水的同时,还起到净化雨水的作用,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3)家庭水窖。相比于集流的雨水而言,水窖中越冬储存的雨水水质较好。研究发现,经过半年至一年的时间,窖水水质可以得到明显改善,这是因为窖中的水经过土壤自净、微生物的降解、固体悬浮物吸附等作用使其中所含的有机物含量得以减少[29]。但是,场地周围的环境卫生条件直接影响到集流雨水水质。据对甘肃省6个县水窖水质调查分析,发现水质均达不到我国通用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水窖水质的保护措施有:作为集流面的庭院,应防止畜禽进入,不能使用化肥、农药等,集流场周围应避免生活垃圾的堆放和畜禽粪便的污染,降雨前清扫集流面,弃掉一定量的初期雨水,设置滤网,蓄水窖加盖,定期清洗水窖等。

(4)庭院低势菜园。我国大多数农村庭院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在庭院或房屋周围开辟一块土地,种植一些时令蔬菜,其种植区地表高于地面,不仅不利于蓄水,大暴雨时还会加重对蔬菜的砸击和水土流失[26]。低势菜园克服了这些缺点,结构设计的关键是控制、调整好菜园与庭院地平面和雨水溢流口的高程关系,即庭院地平面高于绿地高程,雨水溢流口设在菜园中或菜园和庭院交界处,雨水口高程高于菜园高程而低于庭院高程。低势菜园的下凹深度一般不大于250 mm。考虑到植物生长所需空间和暴雨冲刷物可能带入菜园中,低势菜园应保证一定的最小构造深度,建议不小于50 mm。

各种庭院雨水管理措施的比较见表3。

2.3 道路雨水管理措施

由于道路交通规划不像土地开发利用那样要求严格,到目前为止,我国农村仍然沿用最传统的、最俭省的工程实践方法。道路径流的管理主要包括公路及村内道路雨水的管理。

2.3.1 公路雨水径流管理

农村的公路道路径流很少得到利用,也不经过处理,一般直接排入河流或其他水体中。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在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测定结果显示:5°~6°的山区道路,每100 m2产生的年径流量为6~8 m3,即每1 hm2道路年产生径流量为600~800 m3,另外农村车流量较小,人为活动给路面带来的污染物量也小,道路径流污染程度小于城市(TN除外)[3]。因此,从水量和水质两方面来讲,农村道路径流是较好的资源。公路径流经过自然净化或简单的水质处理后,可用于农业灌溉和公路绿化等,不仅能有效改善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还可降低高速行驶对司机产生的视觉疲劳,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6]。

2.3.2 村内街道雨水管理措施

(1)渗透铺装。我国农村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把村内道路硬化作为一项民心工程而大力推广实施。然而,水泥路面大大加速了暴雨的移动速度,使得道路径流难以下渗消纳,容易引发洪涝灾害;且硬化道路寿命较短,几年内就会破败,一到雨季便泥泞不堪,给车辆和行人的通行带来很大的不便。为此,提倡村内铺装尽量采用碎石、鹅卵石或带孔砖铺砌,使雨水或地面径流下渗到土壤层中去。另外,渗透铺装可以结合团粒基础来提高地面的渗透性能。

(2)绿色街景。绿色街景是指利用渗透池、雨水花园以及街道和人行道之间的浅沟收集雨水,将道路雨水管理与景观建设结合在一起,合理化、最大化地将街道不透水铺装、街道付费绿地区建设成具有雨水管理功能的绿色景观空间[30],以植物、土壤等自然元素管理雨水,恢复自然界的雨水循环过程。我国农村地广人稀,绿色街景可广泛地应用,需要进行定期清污和植被修剪,同时检测土壤质量,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换土[31]。

(3)街道植被浅沟。在我国大多数农村,很少有完善的地下排水管网,一般是沿路布设排水沟渠。基于农村的现有条件,大规模的排水管网建设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可将原有的排水沟渠改造成植被浅沟,在其中种植大量的当地耐旱、耐涝草类,草的高度宜在50~150 cm内。街道植被浅沟能起到源头净化雨水水质的作用,且能降低暴雨流速,延缓洪峰的到来,增强雨水的下渗。

道路雨水管理还有很多其他措施,图4是道路雨水综合管理措施的典型示例。各种道路院雨水管理措施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如表4所示。

2.4 山坡雨水管理措施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由地表径流雨水冲刷引起的,因此减少水土流失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关键[35]。农村地区的水土流失主要来源于坡耕地,不恰当的开发加剧了水土流失。一般而言,山坡的纵坡比降要比沟道的大得多,山坡径流流速很高,水流厚度却相对较薄,水力停留时间很短,入渗量很有限,所以山坡雨水资源的天然利用率极低,且降雨会冲刷裸露的山坡土壤,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须从改变其坡比或水流流路方面入手[36],同时加大植被覆盖以固定坡地表面的土壤。

(1)暴雨滞留盆地。利用山坡和坚实的斜地面做集流场,集水沿沟槽流入暴雨滞留盆地[28],这种集水方式充分利用了地形条件,可省去输水管道,若要利用盆地中的径流雨水灌溉,则需采取措施保证雨水水质,如设置沉砂池沉积泥沙,若水质污染较为严重,还可设置前置塘进行预处理。暴雨滞留盆地能

够使水流变小且能加速雨水就地渗透,减少了径流量和山坡侵蚀,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从而缓解了农业面源污染,这比广泛、综合的BMP措施更廉价、有效。

暴雨滞留盆地有2个主要设计标准:①盆地在坡面汇流高度以下的体积,V=V0ψ,其中V0为坡面上0.127 m降雨的总体积,ψ由坡度等因素决定,一般为40%~90%。②坡面回流结构的高度,须高于滞留盆地底部3.048 m以上。在设计中,盆地底部和边坡上的下渗忽略不计,以增加安全因素。暴雨滞留盆地体积应稍大于汇水面雨水的滞积量。

(2)隔坡保水梯田。为减轻山坡水土流失,改变局部小地形,结合目前的“退田还林(草)”,应大力提倡修筑隔坡保水梯田,即在山坡上修建有垄埂的梯田,并在隔坡梯田的平段种树,坡段种牧草。坡上种植牧草,如苜蓿,以尽量降低径流强度及含沙量,增加坡面的稳定性,还可为牲畜提供草料。平段种本土经济林木及各种果树,如北方某些地区种植核桃树、花椒树等。牧草饲养牛、羊,牛、羊粪便供树木生长,形成一种良性的生态循环。根据坡度的不同,水平坡面的宽度一般为2~3 m。由于坡段的雨水径流汇入,隔坡梯田果园内的水分也要优于水平梯田果园和坡地[37]。

(3)生态牧场。山坡雨水集蓄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和坡地面源污染,解决此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大力植树种草,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可采用封山育林,禁止开荒、伐树并制定严格的抚育制度,同时要有计划地休牧、轮牧,圈养牛、羊等牲畜,以利于恢复植被与发展畜牧业的同步进行。植物能够有效截留雨水,降雨的40%~60%可以沿植物根系或裂隙导入地下,666.7 hm2 植被良好的山区小流域蓄水量就相当于一座100万m3容量的水库[38]。植被可有效降低径流中的污染物,同时减缓降雨对山坡的冲刷,降低了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使地表径流变为地下潜流,补充了地下水,形成了良性循环[39]。

此外,除上述雨水管理措施外,模型也越来越多地运用于控制农村水土流失和农业面源污染:GIS的空间信息管理的综合分析能力、RS的空间动态监测能力和GPS的高精度定位能力,为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控和治理提供高效的工具[40]。

3 结 语

在农村,尤其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雨水的综合管理势在必行。我国农村雨水和城市雨水在降雨量、降雨水质、地表径流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应根据不同场地条件下地形、地貌、地质特征以及土壤状况、区域布局的不同,因地制宜地选择并应用雨洪管理及利用模式与技术,提出以下建议。

(1)在农村地区雨水综合管理中,应首先有“流域”的观念,从流域尺度着手,以雨水管理单元为管理单位,将大流域的场地视为数个小型汇水盆地和凹陷储水池,一个小汇水盆地加一个凹陷储水池就可组成一个雨水管理单元。

(2)根据农村不同场地的特点,对各种雨水管理措施进行比选,在实际应用中,综合场地工程学、雨水工程学、系统科学、地质水文学、经济学等多方面知识,充分借鉴国内外城市雨水利用和管理的成功经验,紧密联系生态环境保护、面源污染控制、景观构建、道路规划,并根据农村不同场地的具体条件和特点,因地制宜地应用适宜的雨水管理利用方案。

(3)不仅局限于兴建大型雨水集蓄工程,应更注重对原有设施的改造、改建,注重雨水的原地消纳和分散式利用。

(4)在各种雨水管理措施中,应以源头集蓄利用为主,尽力减少雨水的迁移,阻断径流雨水与排水系统或河海的连接,使各种雨水管理措施相互协调、配合应用,从而实现雨水高效集蓄利用。

(5)农村面源污染是雨水利用与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雨水综合管理措施选择时须考虑到面源污染控制,同时,通过加强水土流失的控制减轻面源污染的影响。

综合管理措施 篇5

摘要:水田灌区是北方商品粮生产的重要基地。由于现有各灌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工程老化失修,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影响了灌区效益的充分发挥。笔者结合实践,总结出水田节水灌溉的综合措施,以供同仁借鉴。

关键词:水田灌区,节水改造;有效措施

1.前言

灌溉农业在东北农业中具有十分重要地位,是粮食主产的经济命脉,而随着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转变,农业的种植结构也不断地调整。但是各大灌区的建设却严重滞后。影响着灌区效益的发挥。制约着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事实要求灌区今后要加强建设。迫切需要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2.水田灌溉节水综合措施

2.1针对灌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工程调整

首先对已建灌区的输配水渠道进行除草、清淤、整形,完善田间配套工程,加强田间工程的维修养护工作,提高灌溉渠道的输水能力;对新建灌区进行合理的、系统的规划,规划要以水土资源平衡为条件,节水增效为中心,采取工程措施,提高灌溉水利用率,要利用闸引,站抽、库蓄,合理开发地表水、利用回归水。对地下水超采地区要进行改造,引进地表水,控制使用地下水,使灌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能联合调度,建成井渠结合的节水灌区。其次对已有渠道工程,可根据规模的需要进行扩建和改造。同时加强田间工程配套,做到渠、沟、林、路有机结合,各级建筑物需要配套齐全,维修加固损坏的建筑物,损坏严重的要重新修建。

2.2工程措施和农业措施相结合

工程措施主要为渠道防渗,一是对所有粘性土填方渠道应分层进行,每层虚土厚25--30 cm,填土所用土料不得掺有杂草、树叶、腐植土和冻土,进行逐层碾压,使土壤的压实度达到0.9,土壤的干容重达到1.45--1.50 kg/cm3,使土壤的渗透系数降低,减少渠道的沿程损失,提高水分的有效利用率;二是对砂性土质、透水严重的渠道进行衬砌,采用砼护面和塑料薄膜或混合材料防渗等工程技术措施,减少输水渠道渗漏,加快输水速度,提高灌溉效益。据统计,渠道防渗后,可减少输水损失60%--80%,水的有效利用系数可提高到95%左右。同时要因地制宜,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制度,实行计划用水。根据水源供水量和供水成本等因素,制定不同的灌水定额和灌溉制度。根据水稻各生育期对水层的不同要求,采用“浅、湿、浅”、“浅、晒、浅”等灌溉制度,推广营养土旱育稀植技术。这种灌水方式即减少时段用水量又可促进水稻正常生长,同时也可减少稻田各种疾病,具有增产增收效益。通过两个浅灌和一个晒田不灌期,可以节省灌溉用水690m3/hm2。采取平整土地,大畦改小畦,长沟改短沟,串灌改块灌,长畦分段灌溉和地膜灌溉等措施,以利节水。喧耕的好处是田面平整,灌水深度相对均匀。经实地调查,泡田田面水层深度可由15--20 cm,降至10--12 cm。节水大约450m3/hm2。其次亦可采用地膜覆盖,坐水种,冬季储水灌溉和墒情预报等节水措施。东北的泡田期大约都在5月1日--5月15日,比以往缩短6 d。泡田时间短缩,必将减少田间水量蒸发、渗漏损失。此项可减少灌水量180m3/hm2。还可以采用引、蓄、提方式把区间水、回归水利用起来,利用井渠结合,收到一水多用、多水统用、灌排结合的良好效果。

2.3延长苗期生长量节水技术

目前,东北水稻育秧方式都是塑料大棚旱育秧,稻苗在棚内的需水量是很少的。3叶1芯的稻苗,每日最多浇2次水,每次浇水0.005m3/m2,也就是5 kg水即可满足稻苗生长需要。插秧水稻每公顷用秧量大都在100 m2左右,日需水量只有1 m3。如果此时将秧苗移到本田里,本田在没有降雨的.情况下,每公顷日耗水量都在750--900m3,秧本田用水比例1∶80--1∶100。试验表明,水稻秧苗在3--5叶期存有一定的弹性区间,俗称秧苗弹性,对这一区间可以人为地加以控制,只要适宜地减少播种量,每株秧苗在棚内的生长空间达到0.8 cm2以上,就可以延长秧苗在棚内的生长时间,推迟水稻本田的泡田插秧日期,缩短水稻本田返青(缓苗)期进行节水,解决生产实际中存在的“早栽不早返,栽早也变晚”的浪费水现象。

2.4泡田节水技术

在泡田期,全灌区供水采取先上游后下游的原则,以减少灌水途中遇有降雨和沿程输水损失。泡田实行晚泡、浅灌,泡、耙、插连续作业,泡田田面水层淹至垡块2/3处,即停止灌水,使耙地时无弃水,耙后形成1--2 cm的水层,恰好适于插秧。

2.5最佳停水晒田技术

从水稻的生理需水来说,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期是不需要水层的,正确确定这一时期,及时进行停水晒田,既能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水稻增产,又能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确定这一时期有三种方法,一是计算1 m2的穴数和每穴的总株数,如能达到理想指标,即可停水晒田。二是观察水稻的叶龄,全生育期出叶15片的水稻,达到10片叶即叶龄指数在70%左右,就是有效分蘖终止期,就可以停水晒田。三是利用水稻棵间蒸发和叶面蒸腾强度曲线交叉点(或)接近点来确定停水晒田日期。

2.6结实期水管理技术

水稻从抽穗到成熟这段时间,习惯上称为结实期。这一时期的供水原则是因地制宜。对一般的砂壤土和有机质含量少的地块满足供水,把水灌(蓄)到3--5 cm,实行圈灌,只灌不排;对有机质含量高、地势低洼和草炭地,要采取间断灌水方法,就是保持2--3天有水层,让其自然落干3--4天,以此反复进行2--3次。如水田一遇偏旱年份,下游水田就无水插秧,已插上秧的田块也经常发生受旱缺水现象,造成水稻产量不高不稳,缺水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如果实施了灌区分阶段实施应用上述节水灌溉技术,一定会取得了显着的节水增产效果。变水源不足为供水充足,

2.7加强灌区工程管理

在工程建设的同时要及时建立各级管理机构,以确保工程管理的制度化,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节约用水、工省效宏。

2.7.1用水管理

在各灌区内应根据水源、供水量、渠道情况及有效灌溉面积、作物种植计划、用水情况等编制合理的调配水计划,并根据计划输水、送水,使工程充分发挥效益。

2.7.2维护管理

在灌区日常运行中,应加强寻查,及时发现排除故障。

2.7.3技术档案管理

各灌区应建立技术档案,以备查阅,技术档案主要包括基础情况资料、设计资料、施工资料和维修资料等。

2.7.4人员管理

落实管理人员、管理责任、人员的报酬及奖惩措施,作好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只有做到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才能将已建工程管好用好,延长工程寿命,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2.8建立灌区试验站

目前,东北的灌溉制度大多比较落后,灌溉试验资料比较缺乏,为适应今后灌溉农业的发展需要,使灌区管理走向正规化,应建立灌区试验站,通过试验摸索灌溉制度及用水管理规律,做到节约用水、科学用水,并实行计划用水、输配水统一调度,建立完善的测报系统。中心站负责接收、显示、整理遥测站数据,遥测站负责雨量、水位、闸位监测。改革水费制度,采用按成本以方收费,可先按成本收费,逐步实现微利经营,实行计划用水正常收费,超计划累计加价收费,为维持灌区管理运行和后续发展提供保证。各管理单位要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以水养水,实现收支平衡,良性滚动发展。

3.结语

水田灌溉节水措施是综合性的,除了上述措施外,平整土地、田间管理、渠系规划布置等项也很关键。只有田面平整,才能合理地控制水深;加强田间管理,清除杂草,控制无效分蘖,方可免除与作物争水、争肥、争光之忧;理想的渠系布置和渠道断面,可以减少渠道输水损失,提高渠系水利用率,也必然会收到节水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玉芹,王晓玲.发展节水灌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2,(1):54-55.

采取综合措施防治鱼类肝胆综合症 篇6

但近些年来,受高密度养殖的影响,鱼类肝胆综合症成为水产养殖的高发病。尤其是草鱼、框鲤、武昌鱼、罗非鱼等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中普遍发生,死亡率高达30%,给养殖户造成了重大损失。笔者结合实践经验谈一下在肝胆综合症预防过程中的体会,以期对肝胆综合症的预防起到参考作用。

1临床症状

鱼体发黑,体表完好,常溜边上浮,游动无力反应迟缓,有时乱窜,常腹部膨大,摄食减少,鳃丝红肿。随着病情发展,受到应激时易出现胸、腹、背鳍出血现象。

2剖检变化

剖检后可见腹腔积水,肠道无食,常充满黄色粘液,肠壁变薄无弹性,肝脏肿大,常呈花白肝或色淡发黄。有时伴点状出血,质酥易碎,肝组织内存有脂肪颗粒或白色结节。

3发病原因

诱发该病的因素包括水体环境有毒物质和饵料营养不匀衡等,这些因素长期作用鱼体造成鱼体免疫力下降或直接诱发该病。

3.1水体环境

养殖密度过大,水体老化,水中长期溶氧不足,有机物厌氧分解盛行,底质底层水中积累大量有害物质。如低级脂肪酸、胺类、重金属,再加上过度投饵积累的代谢废物氨类。使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长期超标,对鱼体免疫系统的破坏不可逆转。是肝胆综合症的重要应激诱因。

3.2中毒性因素

饵料和水中的多种毒物包括化学毒物(敌百虫、硫酸铜、棉酚等)、植物毒素、霉菌毒素(黄曲霉素、代谢毒物如氨、胺类等)。这些毒素都对肝脏有特异的毒性作用,可使肝脏严重损害。由于肝脏是鱼体最大的解毒器官,一般毒物经肝代谢或解毒,毒物本身或代谢物可损伤肝实质细胞,肝损伤后,来自肠道内毒素绕过肝脏,直接进入体内循环,破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造成血液外渗,产生出血倾向。

3.3饵料配方不够科学

饵料中能量用量过高和油脂添加剂过多。由于蛋白质料价格较高,现有一种趋势,配方中能量饵料比例提高和油脂添加增大,此举的确可以降低成本,提高鱼体生长速度,但造成了鱼体免疫力的降低。由于糖类与脂类的关系最为密切,过量糖则转化为脂肪在肝脏和腹腔的储存。解剖时可见,脂肪肝和肠道周围脂肪沉积充盈腹腔。

3.4饵料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

饵料中氯化胆碱、Vc、 VE、Vk等都直接或间接参与糖脂类和蛋白质在肝脏中的代谢和转化。尤其维生素易失效,且不易混匀。

4防治措施

肝胆综合症的病因较复杂,该病也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所以必须采取综合措施,预防该病,有条件的鱼塘应坚持每年冬春季干塘及时清除过厚的底泥,彻底消灭底泥中的病原微生物和有害毒物。春季放养苗种前用生石灰清塘,调水。

转变不合适宜的高产高效的观念,改变单养模式,减少放养密度,做到水体不超载。

饵料应选择那些销量大、信誉好、配方合理的大公司产品,不投喂库存期长的饵料。合理投喂饵料,夏季应掌握好八分饱原则。

强化增氧措施,7-9月份要整夜开机,保证第二天早上鱼类良好吃食状态。同时遵循少量多次注排水原则,实践证明,水体溶氧充足是稳定水质的有力措施。

合理使用免疫增强剂,提高鱼体抗病力。在肝胆综合症高发期,饵料中加拌一些Vc、 VE及黄芪多糖,可以增强养殖鱼类自身的免疫力,减少疫病的发生与危害。

加强综合管理措施,坚持早晚巡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论企业综合管理方略与措施 篇7

一、企业综合管理的内涵

企业综合管理指的是对企业展开一种综合性、系统性的管理过程和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对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进行统一而协调的管理与指挥,从而使其彼此之间能够统筹协调,优化发展,避免因彼此之间的行为方式、思想理念不统一而造成矛盾和意见向左,进而影响企业发展。就目前我国企业构成的实际来说,其内部是包含多个部门、多重人员组合而生成的统一体,一项具体的工作内容、一份销售策略的生成或者是一项工作计划的制定,需要基于一定的流程同时在各部门的写作之下,才能良好的完成。从目标上来说,企业综合管理是要通过调整和优化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从而整合和生成出一套统一的、规范的管理计划,让企业各个部门从属于这个计划和管理流程,生成一个稳运营的、完整的管理系统,从而使企业整体生成“整体大于部分”的优化效果,实现企业效益以及工作效率的最大化。

二、企业综合管理的现状

企业综合管理是企业内部各部门统一协作、关系融洽的有利基石,是促使企业生产目标以及生产计划能够妥善实施和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不少企业在展开综合管理过程中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促使企业综合管理非但没有生成于企业发展而言的理想效果,反而促成了一些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出现,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进程。具体来说,这些现象和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综合管理体制相对落后,并不完全适应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和企业需求。由于企业综合管理本身所涉及到的内容和流程较多,而多数企业内部其综合管理的具体流程与体制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当前社会发展以及企业发展的实际所需,甚至是管理体制流于形式、偏向于沉重的教条主义教育,导致过分强调形式主义的作用,不利于企业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的提升。

其次,部分企业所展开的综合管理模式信息科技利用率较低,依然采用传统纸质文件层层上递的方式进行审批流程,各种人为的以及外界不可控的因素交杂在一起,导致企业将大量的时间耗费在审批流程上。这样一来既影响到工作效率的提升,也影响到了信息传递的到达率,最终影响到了综合管理的效果。

第三,企业综合管理人员过于强调对于管理思想的维系和生成,脱离了员工层面,缺少与员工之间必要的交流与沟通,致使管理大多流于表面,很难生成真正的价值与作用。从目前我国部分企业开展综合管理的现状来看,其管理者中多数缺乏管理所必需的理论作为支撑,亦缺乏依托现实思想对员工展开深入了解和掌握的过程。这部分内容的缺失,导致企业综合管理常常偏离了理应生成的管理方向致使管理无效。

三、企业综合管理的方略与措施

1、树立整体管理理念

企业本身是一个由多种复杂因素组合在一起而生成的一个综合性、立体的系统,因此所谓的优化企业管理就是对这个系统进行整合和优化,对其内部的各个因素进行统筹和协调,从而使部分组合在一起产生“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理想效果。因此,要想推动企业展开综合管理并确保其产生于企业而言积极有利的效果,首先就要树立整体的管理理念,从企业的整体着眼,以大局为重,对企业对内、对外的各方面关系进行合理规划与协调,按照“整体大于局部、局部服从于整体”的基本原则进行。在我国企业展开综合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类现象,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统筹性和协调性都处理得非常完备,但是由于缺乏整体统一的协作,导致部门和部门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理念和行为上的差异,从而导致整体协调性差,“踢皮球”、推卸责任、责任无从落实之类的现象比比皆是,常常导致一项工作任务拥有良好的起点和过程,却无法产生好的结果和效益;当然还有一类企业在展开综合管理的过程中,虽然部门内部之间的协作性并不理想,但由于整体协调性较为出色,反而推动了企业整体效益和管理效率的提升。

2、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进行员工培训、维系员工队伍的稳定与发展,面向社会更大程度和范围吸纳和接收人才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而一个企业要想做好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具体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

首先,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这其中包括通过合理的分析和有效预测,基于企业内部环境以及外部大环境局势的变化,保障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人才需求;依托企业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适时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调整,使之呈现出可行性、动态性、科学性和合理性,不断适应企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

其次,建立完备的企业内部奖惩机制,以此激发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以及工作的主动性。在具体操作上,奖惩机制应该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内容和发展状况,多层次、多角度,既要有正向的鼓励与表扬,也要有负面的激励与批评,将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将长期奖励与短期激励相融合,从而确保制度的长期稳定实施。

第三,创建与企业发展相协调的员工培训机制。这样做一来是为了全面提高员工的个人素质和职业道德能力,二来是为了通过不断提升员工的业务能力和职业技术水平,使之能够更加快速地适应企业生产与发展的需要,从而巩固企业各项先进方针以及经营制度的落实。同时在具体操作上,企业也要注意充分把握员工的个人特点,将培训机制和具体的培训内容建立在员工自身的不足和明显缺陷上,培训方式要多形式、多角度,从理论上和根源上保证其科学有效。

3、构建完善工会制度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工会是与员工切身利益联系较为紧密的一个组织,因此通过构建完善的工会制度,将有助于保障员工各项福利的保障与实施。这对于维系员工队伍稳定和企业内部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构建和坚持推行企业员工代表大会制度,这不仅是维系企业自身发展与改革的需要,更是尊重员工主体地位、推动员工依法参与企业民主的重要表现形式和过程。工会要深入员工内部,走向基层去听去普通员工的观点和建议,让员工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而不是流于形式。

其次,构建完善的企业监督制度,让员工切实参与到对企业发展的监督过程中来,尊重员工个人于企业发展之中的地位,保障其个人合法权益。对于工会而言,维系员工的权益是其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和职能。只有让员工充分具有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其才能够从个人权益出发更好地参与工作,将自身视为企业的一份子,将企业建设与个人利益紧密相连。

4、注重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随着企业发展而不断形成的一种潜移默化的价值观、团体意识以及行为规范,其能对企业内部员工产生一种强有力的约束作用,使之对企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并以这样一种潜在的价值观和思想理念作用于自己的日常工作当中,不断约束个人行为和思想,将个人行动与企业的发展方向紧密相连。

因此,企业在展开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和把握“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员工的个人特质展开具体的文化建设活动,让员工在从事企业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产生对于企业的认同感和强烈的服务心理,将个人思想上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充分释放出来,为企业建设服务。

另外,文化建设虽然属于思想意识层面的行为,但是一定要充分落实把握实施,否则美好的价值观念将会变为一纸空谈,变成没有任何意义的文字,涂于形式,有害无益。

四、结语

总而言之,提升企业综合管理能力是当前推动企业发展、不断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与基石。但是鉴于当前大部分企业展开综合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管理体制落后、管理方法传统、管理流程繁琐以及缺乏必要、有效的沟通等问题,企业的综合管理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良好的企业综合管理方法和运作模式,不仅能够为企业接下来的方向决策和运营方向提供必要的参考,还能使其在不断巩固自身各个方面管理能力的同时,不断巩固员工自身对于自我价值和企业价值的认同心理,使其在不断实现自我、发挥个人价值的同时,推动企业各项工作的稳定、有效实施。

摘要:企业综合管理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企业管理方式,对于企业的日常经营和发展策略的制定以及企业发展方向的把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企业综合管理方略与措施”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阐释了企业综合管理的内涵和现状,然后从树立整体管理理念、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构建完善的工会制度以及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四个角度展开具体的方略与措施论述。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我国当前的企业管理者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方法和建议,推动企业进一步走上和谐、平稳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企业综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会制度

参考文献

[1]刘芳慧.对企业综合管理工作的认识与思考[J].甘肃科技纵横,2010(03):131-132.

[2]陈丹.优化企业综合管理工作的实践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5(17):156-157.

[3]赵亮.前夕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J].经济研究导刊,2011(20):35-37.

[4]王星海.创建工作品牌推动职工文化企业文化和民主管理创新发展[J].工会信息,2015(23):8-10.

县气象局综合管理水平提高措施 篇8

1.1 加强学习, 团结合作

对于拓城县气象局的领导班子来说, 要对相关知识加强学习, 尤其是要加大对领导科学以及决策科学的学习, 提升自身的执政素质和执政能力, 确保领导班子的整体决策能力以及决策水平都能有大的飞跃, 使领导班子的整体决策水平朝着民主化以及科学化的方向推进, 保证每一项决策都科学合理。另外, 气象局内部的领导之间只有团结合作、降低内耗, 才能使领导班子的整体执政水平得到增强[1]。

1.2 一把手应统领全局, 起到带头作用

一把手要始终将气象局的工作放在首位, 不计较自身得失, 对于气象事业要有执着和勇于奉献的精神;对自身要加强学习, 使自己的指挥能力、表达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协调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从而强化自身在工作中的带头作用;对于大事应讲究原则, 而小事要讲究风格;一把手还要起到带头人的作用, 从长远角度考虑气象局的有关工作, 把握好方向, 积极动员气象局的工作人员为实现本单位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1.3 发挥好监控和协调的作用

在实际的工作中, 一把手应对其他领导成员的工作和行为表现进行监督和检查, 对于工作上存在的问题, 要始终坚持原则, 一视同仁, 要求严格, 一旦发现影响气象局发展的问题, 要及时指出并更正, 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1.4 调动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为了提升气象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气象局中的领导人员应将相关目标和奖励机制有效结合, 时刻关心和支持工作人员, 充分发挥出气象局工作人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确保气象局工作可以顺利进行[2]。

2 提高县气象局财务管理水平的措施

2.1 改进财务流程, 加强系统建设

对于拓城县气象局来说应实行区域性的财务管理模式, 对财务管理片区进行科学合理地划分, 在监督财务统计流程的过程中安排专人负责, 严格审查原始凭证, 防止出现虚报以及漏报的情况。另外, 为了确保财务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准确性以及及时性, 拓城县气象局应不断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确保各个气象站点的信息可以通过财务管理系统进行及时汇总和收集, 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

2.2 完善管理制度, 夯实管理基础

气象部门需要制定出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才能确保财务管理活动可以顺利进行, 气象部门还要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使财务管理工作可以顺利开展。在财务管理制度中要对财务管理岗位的职责进行明确划分, 同时详细划分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任务以及目标。还要制定出相对应的奖惩措施, 为了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以及工作中的积极性, 对在工作中存在有较大失误的财务人员要给予惩罚, 而对于在工作中表现积极、认真的财务管理人员要给予奖励[3]。

2.3 优化管理队伍, 提升人员素质

拓城县气象局应加强对财务岗位的关注和重视, 积极引进一批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 结合实际情况适当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 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参与到气象局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气象部门要加大力度对财务人员的工作态度以及管理意识进行培训, 确保财务管理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可以端正工作态度, 提升自身的管理意识, 使财务人员可以及时掌握先进的财务管理手段和方法[4]。另外, 财务管理人员还要积极学习国家经济改革的主要方针政策, 使财务管理工作朝着新的方向发展。

3 提高县气象局科研管理水平的措施

3.1 重视科研管理队伍建设

为了提升气象局的科技创新水平, 除了需要一批具有精湛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外, 还需要有一支出众的管理人员队伍, 在科研管理的问题上从综合培养科研能力的战略高度来进行看待。精干的管理人员是提升科研管理综合能力的基础, 气象部门可以选拔出一支适合科研管理工作的人才, 从而组建成一支科研管理队伍, 只有这样才能使气象局的科技创新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5]。

3.2 转变科研管理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拓城县气象局的科研管理工作不能只是一味地根据上级的要求来进行, 还要切入实际, 进行调查取证, 提升主观能动性, 找出科研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采取的建议, 这些才是科研管理创新的需求。

3.3 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县气象部门可以建立起管理人员与管理人员换岗的制度或者是管理人员同科研人员换岗的制度, 这种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可以使科研管理人员熟练掌握各方面的流程, 从而提升科研管理人员统筹兼顾的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 县气象局综合管理虽然比较复杂, 但是只要将重点工作抓好, 从基础工作开始做起, 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系列的管理体系, 会使县气象局的综合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纪文华.关于提高基层气象部门管理水平的若干思考[J].科技与创新, 2015 (20) :55.

[2]贺屹巍.气象事业发展背景下的财务管理问题及其改进[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5 (18) :211.

[3]冯琳琳.提高气象部门预算管理水平的基本策略[J].青海科技, 2009 (6) :76-78.

[4]张爱民, 李旭群, 张建国, 等.提高基层气象部门防雷行政执法水平的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 2011 (16) :219-224.

综合管理措施 篇9

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效率与时间就是生命。化工建设项目的建设工期是否能够在工期内完成, 不仅投资者对其非常关心, 也是相关的监管部门所最为关心的事情。对化工工程项进行进度管理时, 需要对项目的投资目标, 与其质量管旦进行重视。进度控制在化工工程项目的管理中, 具有管理体系中的协调与带动作用。化工工程项目的管理方, 如果对工程的进度进行有效的管理, 那么对其因素的控制就会相对简单, 而且可以提升项目的施工效率, 提升施工效果。如果化工工程的项目施工不进行进度管理, 会产生项目进度管理的失败, 所以, 在化工建设项目中, 对试行进度的管理是最为最重要的管理因素。

2 项目进度控制的原理

2.1 系统控制原理

化工项目的建设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 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根据系统控制的内容, 对其项目施工全过程进行控制。其一, 对计划系统进行控制, 根据不同的职能, 从设计、采购、施工根据不同的阶段, 对其层次进行不同的进度安排。计划中的对象可以是从难到易的, 并且对其内容进行划分, 将管理进度的目标进行分解, 对计划控制的目标进行保证。其二, 工程项目的实施系统, 在化工项目的施工组织中, 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进行管理上的划分, 组成完整的施工组织体系, 然后各岗位的相关管理者, 根据管理要求进进行施工进度的严格管理, 对进度中的工作任务与落实。其三, 化工工程项目的进度检查控制系统, 项目的中总负责人到施工人员, 都具有专业的部门与人员对其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管理。保证其岗位责任的实现。

2.2 动态控制原理

进行化工工程项目的动态管理, 需要对工程施工的进度进行管理, 不同的施工过程中, 会产生不同的情况, 所以我们对施工情况进行动态的管理, 可以保证在计划不变的情况下, 对工程进行动态的控制, 根据施工的四个阶段进行循环的控制管理。

2.3 弹性原理

化工建设项目的整体周期越长, 那么其在施工中所产生的影响因素就越多。所以对工程的施工进度目标进行制订时, 需要根据经验, 对工程的项目编制进度计划进行预留, 保证施工进度计划制定具有弹性, 对工程的工作时间与搭接关系进行综短, 保证化工工程的施工进度达到项目的预期目标。主要应用于项目基准计划的制定。

2.4 封闭循环原理

在对化工项目进行进度的管理时, 应该不断的对项目的实际工程进度进行检查, 看其与计划进度的实际差距, 如果项目的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之间存在偏差, 那么就需要对其产生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对项目的实际施工进度进行调整与修正, 保证其达到即定的进度要求。调整后的项目进度进入一个新的进度计划执行过程。对化工项目的进度控制过程是由计划、实施、检查、比较、分析、纠偏等环节组成的一个封闭式的循环回路。其特点明显。

2.5 信息反馈原理

化工项目在对进度进行控制时, 就是对施工中的活动与进度中所涉及信息的收集与加工。项目的施工中存在有大量的内外部信息, 其信息流复杂, 所认对项目的进度控制, 必须建全建度控制的网络, 保证其信息收集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使信息进行反馈时具有正确与畅通, 利用信息对化工工程项目进行进度控制。

3 项目进度的动态控制比较和分析

3.1 项目进度的比较的方法

化工工程项目的进度比较方法, 就是将工程项目中的实际进度与其计划规定的进度进行比较, 对二者间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 寻找解决的办法, 这是我们进行化工项目的进度控制的重要组成。一般我们对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分析比较的方式主要是甘特图比较法, 实际进度前锋线比较法和列表比较法。

3.2 项目进度的分析的方法

对化工工程的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分析, 可以保证化工建设项目的工期得到控制, 对项目质量进行保证, 减少项目中所投入的资金, 保证进度的更新速度。在化工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中, 我们使用动态的控制方法对其进度进行控制, 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其一, 是根据不准同的施工网络图, 对进度进行动态的控制分析, 与动态的优化分析, 其二, 根据施工网络图, 对进度进行动态的控制分析。

3.2.1 进度网络图的检查和分析

在计划网络图上进行进度的检查因其上有时间坐标与前锋线。前锋线是指时标网络图上, 对时间坐标轴进行检查, 多上而下的对不同线路上的工序进行实际进度的管理, 检查时间与实际进度在坐标轴上呈现出一条折线, 我们在实际的工作时间标注时在前锋的位置, 对箭线的长度我们进行新的标注:标注的不仅是对工作时间的长短进行标注, 还对其工作时的实际工作量进行标注, 就是箭杆的长度对实际工作量做真实的反应, 我们检查作标就可以了解工作完成的情况, 如果前锋线在箭杆的右侧, 那么跨越基准线两则就形成一条折线, 证明进度提前, 而前锋位置如果在其左侧, 表明计划滞后, 这时实际的项目进度在前锋线上可以明显的标注。

3.2.2 进度偏差分析

我们进行进度的偏差分析, 主要是利用网络图中的总时差与自由时差进行的。对工程的施工中乾宅地动态的优化分析, 是与工程的内部条件相关的, 由于存在不确定性, 其外部环境容易产生变化, 所以对项目的控制产生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所以我们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管理, 进行动态的控制优化策略。

摘要:化工项目一般具有投资规模大, 涉及设备多的情况, 现要不断的有新技术与新材料涌现, 所以对新设备的应用造成了化工工程项目的管理难度增加。所以化工工程项目进行综合的进度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以大型的化工工程建设项目的为例, 对化工工程项目的施工综合进度管理进行分析, 然望可以为各位同仁提供参考意件。

关键词:化工项目,进度管理,项目管理

参考文献

[1]沈勇.化工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综合管理措施浅析[J].科技与企业, 2013, 09:36.

[2]杨映华.浅析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J].泸天化科技, 2013, 02:148-153.

[3]楼丁齐, 周艳, 李华.建设项目施工进度控制浅析[J].商品与质量, 2009, S5:21-23.

综合管理措施 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控制措施

随着建筑项目的不断建设, 从项目的设计、施工、竣工到保修等各个阶段都需要对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从而使其项目目标得以实现。因此在建筑项目完成的过程中, 需要对各生产要素进行科学有效的配置, 从而满足施工的需要。同是为了有效的保证各要素的配置和组合都达到优化, 则需要对各生产要素采用动态的管理, 从而使各生产要素之间有计划的进行组织、协调和控制, 从而使各生产要素之间达到动态平衡性, 使资源得以合理有效的利用, 对项目综合效益的实现和整体优化的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

在一项建设工程当中, 其施工管理是极其重要的, 主要包括成本、进度和质量控制三个方面, 这三个方面是相互结合、相互联系的统一体, 缺乏任何一个环节都无法使项目得以顺利进行。

1.1 利润率是确定成本控制项目施工

好坏的重要指标, 所以在项目管理中有效的对成本进行控制, 是保证利润得以最大化实现的重要前提。

1.1.1 成本最低化原则。

市场价格处于不断变化当中, 所以在进行施工定额编制时需要保证成本的最低化, 为达到这一要求, 需要依照市场的变化规律进行不断的调整, 从而使成本的控制更具有合理性。

1.1.2 全面成本控制原则。

成本控制需要贯穿于工程项目施工的全过程, 并确保企业从上到下全员都具有成本控制的意识, 并把成本控制具体落实到每一个人, 从而做到控制人人有责。

1.1.3 动态控制原则。

由于施工项目具有一次性的特点, 所以从项目开始至结束都需要对其进行成本控制, 并在施工中及时对有偏差的地方进行校正, 并在施工结束后对成本控制的情况进行总结, 从而为以后的施工提供参考资料。

1.1.4 目标管理原则。

工程施工开始前, 为了更好的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需要对其成本的控制进行目标的确定, 在进行目标确定时要对目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评估, 目标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在目标合理的情况下, 如果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丰差较多, 则可能是目标成本确定有问题或是施工有不符合规定的情况。

1.1.5 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项目施工成本的控制, 需要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做到责、权、利三者相结合, 并对实施过程中对其定期检查和考评, 并采取科学的奖惩制度, 从而达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 并保证对成本控制与预期的效果能达到统一。

1.2 进度控制

首先, 编制进度计划应在充分掌握工程量及工序基础上进行。其次, 确定计划工期。一般情况下, 建设单位在招标时提供标底工期。施工单位应参照该工期, 同时结合自己所能调配的大且合适的资源, 最终确定计划工期。再次, 实时监控进度计划的情况。每周总结工程进度, 监控其是否与计划有偏差, 若工期滞后, 寻找原因, 落实赶工计划。在每周监控的基础上。每月、每季或者每年进行一次工程进度总结。

1.3 质量控制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主要应从人、材、机3个方面着手控制。

由于任何项目都是由人来完成的, 所以人的控制是质量控制中最为关键的工作, 是其他控制的基础。

1.3.1 人的控制项目管理中最难最基本的管理就是人的管理。

在工程施工中要选好人、用好人。每个人的能力都有所不同, 而且所善长的东西也各不相同, 所以每个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对其能力的发挥也会有所不同, 但这个变化并不是无限的, 而是围绕一个基点来进行的, 所以对人才进行选用时, 要保证其具有一个好的基点, 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性。同时为了有效的控制成本, 尽量做到一人多能, 这样就可以有效的节约用人的数量, 达到最佳配置。同时要充分的调动起人员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另外在简单的工作上采取绩效评估, 从而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但对于较为复杂的工作, 则需要采取其它的有效措施来促进施工的进行, 所以对人的管理, 不能千篇一律, 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 每个人所负责的岗位职能的不同而分别采取不同的办法。

1.3.2 材料的控制材料的控制是全过程的控制, 从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和使用等过程进行控制。

材料控制的目的是使在施工项目上所使用的材料尽可能经济合理。并减少损耗。材料的采购应根据施工合同的要求, 采购最经济合理的材料。

2 施工项目的验收

施工项目在竣工验收合格后才开始工程结算。因此验收工作应在施工工作结束后尽快完成。有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验收过程相当缓慢, 其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施工资料不齐全, 到施工工作结束后才开始后补资料。对工程资料的整理, 尤其是现场施工工序资料 (含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管理技术类资料、材料质保资料。必须要在平时的施工过程中进行整理归档, 并随时接受工程监管单位的检查, 这样才能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施工和验收。

3 建设工程项目的保修

第一, 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合同中的保修范围。实施保修工作, 保修完成后组织建设方验收;第二, 对保修范围外的项目, 对于紧急抢修事故, 应立即组织抢修, 抢修完成后组织建设方验收;第三, 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 施工方应组织相关建设单位进行现场会诊, 提出保修方案后再实施保修工作, 保修完成后组织建设方验收。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可谓是一个复杂管理过程, 其有严格的工作范围、时间进度、成本预算、质量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单纯依靠个人英雄式的单打独斗或者孤军奋战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而必须借助团队合作的力量, 项目管理的过程, 也是团队合作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邓忠良.加强施工控制管理, 预防房屋渗透问题[J].广西城镇建设, 2003.

[2]全裕利.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2005.

采取综合措施 扩大农村消费 篇11

一、调研地区农村消费的基本状况

2008年江苏、安徽两省的农民人均纯收入7357元、4203元,分别是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5倍和88%,基本上可以代表我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农村的发展水平,调研市县(区)的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在两省也具有较强代表性。从调研情况看,现阶段农村消费呈现以下特点:

(一)随着农民收入增长,农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倾向也呈增加之势

1998—2008年安徽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6倍,同期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1.46倍,农民消费倾向(消费占收入的比重)由0.716提高到0.781。江苏省1998—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倍,同期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1.28倍,消费倾向由0.699提高到0.724。调研的市、县(区)的农民消费倾向呈现基本相同的变化趋势,但绝对消费水平差异较大,说明农民收入是决定农村消费水平的最主要因素。从全国来看,1998—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1%,而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103%,农民的消费倾向由0.735提高到0.779,也是呈不断提高的趋势。

(二)农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明显提高

近10年农村消费结构最显著的变化是恩格尔系数下降。1998—2008年安徽省农村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从54.9%下降到44.3%,降低10.6个百分点,其中蚌埠市、怀远县、马鞍山市、当涂县的农村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6个、12个、14.2个和9.7个百分点。江苏省农村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由1998年的47.8%下降到2008年的41.3%,下降6.5个百分点。1998—2008年安徽省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的降幅与全国降幅基本相当(全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1998年为53.4%,2007年为43.1%,下降10.3个百分点),江苏省降幅虽然低于全国平均,但2008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的绝对值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8个百分点。

调研发现,随着食品支出比重降低,农民住房(建房)、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支出所占比重明显提高,成为除食品之外农民最主要的消费支出。同时,调研数据也反映出不同地区农村消费结构的差异。总体上看,彩电和手机在两省农村已经基本普及,洗衣机、电冰箱正在普及。下一步农村家庭耐用消费品的需求热点主要是高档彩电、电脑、汽车等,从现阶段的“千元级消费”为主向“万元级消费”跨进,经济不发达地区还主要是扩大千元级的消费。

(三)农民与城镇居民在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

从消费水平看,2008年江苏省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之比为2.25∶1,农村人均消费水平只有城镇的44.5%;安徽省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之比为2.9∶1,农村人均消费水平只有城镇的34.5%。从消费结构看,2008年江苏省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比城镇高出3.4个百分点,安徽省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比城镇高3.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差距大约在8年左右,住房、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城乡差距更加明显。从户均耐用消费品占有量看,江苏省2008年农村居民户均彩电、洗衣机、电冰箱只相当于城镇居民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水平;安徽省农村居民户均洗衣机、电冰箱拥有量不到城镇居民的一半,大致相当于城镇1995年左右的水平。从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的比重来看,1998—2008年江苏省由39.5%下降到26.3%,安徽省由53.5%下降到44.9%,同期全国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所占比重由39.2%下降到32%。即使考虑到城市消费品零售额中包括部分农民或农民工消费的因素,对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下降的趋势也需要给予高度关注。

二、制约农村扩大消费的主要障碍

(一)农民收入水平低而不稳

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呈持续扩大趋势,2008年安徽、江苏两省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分别为3.09∶1和2.54∶1,大于城乡消费水平的差距。农民手中没钱,是扩大农村消费的最主要障碍。

(二)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地方反映,部分农民家里没有电视,不是买不起,主要原因是电视信号不好,不通有线电视,或电价偏高。农村电网不完善,有些地区电压不稳定也直接影响电冰箱、冰柜等家用电器的正常使用。许多农民反映,没有买洗衣机的原因,主要是村里没有通自来水,洗衣机无法使用。蚌埠市反映,目前70%的村没有通自来水,洗衣机、热水器的使用受到限制。

(三)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和售后服务不完善

地方反映,目前农村商品流通网络的主体仍是小规模的个体工商户,分散度高,市场监管难,导致大量假冒伪劣、质量较差的商品进入农村,影响农民的消费积极性。同时,由于尚未形成网络,农村商品售后服务跟不上,维修费用高,抑制了农民消费需求的实现。

(四)与农村市场适销对路的商品开发不够

长期以来我国工商企业一直把生产经营的重点放在城市,缺乏对农民消费需求、消费结构、消费特点的研究,相应的商品开发滞后,农民难以买到适合自己特点的商品。也有农民反映,目前“家电下乡”规定的家电档次偏低(如冰箱2500元以下,彩电2000元以下,手机1000元以下等),且领取国家补助的手续繁琐,对农民没有吸引力,相当一部分农民不愿意购买,特别是收入水平较高的地区。

(五)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

尽管农村已实现免费义务教育,但免去的只是学杂费和书本费,孩子上学的吃穿住行等费用,小学生每年2000—3000元,初中生每年5000—7000元,支出压力仍很大。如果家里有高中生、大学生,每年费用至少8000—10000元,几乎相当于整个家庭的现金收入。同时,低水平、广覆盖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看病贵”的问题。加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刚起步,农民存钱防病、存钱养老的观念仍比较普遍,增加了农民的预期消费,现在有钱也不敢花。

(六)对农村消费缺乏必要的信贷支持

部分农民反映,由于没有信贷支持,使部分消费需求无法实现,比如农民建房。部分农民收入水平较高,完全具备还贷能力,想到城市买房,但由于是农民身份不能贷款,也只能推迟消费。

三、扩大农村消费需要采取综合政策措施

扩大农村消费,近期内,重点是强化和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收入和消费增长;从长远看,要着眼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扩大农村消费,提高农村生活水平。

(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支持力度,随着财力增强进一步增加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完善农业补贴办法,提高补贴效率。加强宏观调控,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稳定农民的收入预期。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继续改善农民外出务工环境,加强对农民工培训力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拓展农民外出务工渠道,增加农民工就业机会,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当前,特别要落实好促进农民工就业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采取以工代赈等方式吸引农村劳动力参加农林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二)完善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和办法

中央已经确定2009年把“家电下乡”的财政补贴资金扩大到200亿元,同时安排50亿元财政资金补贴汽车下乡。从地方反映的情况看,“家电下乡”要根据农村实际需求,研究进一步增加下乡家电的品种,比如电脑等,要提高家电下乡产品的档次,简化补贴手续,可探索向农民直接发放消费券的形式。“汽车、摩托车下乡”要吸取家电下乡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的经验和不足,制定符合实际的管理和实施办法,加快推进实施。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大幅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降低农民的消费成本。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在做好规划、保护和节约耕地的前提下,把支持农民建房、改善居住条件作为扩大农村消费的重要着力点。同时,要继续推进农村“万乡千村”市场工程建设,增加农村商品销售网点,加强农村市场监管,强化售后服务,为农民扩大消费提供便利条件。

(四)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继续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等各项制度,加大投入力度,提高保障标准。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农民“看病贵”的问题。在巩固城乡义务教育免费的基础上,逐步推行农村高中阶段义务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免费制度,探索建立针对农村家庭的大学教育助学贷款制度,加快解决农村家庭因学致贫问题。抓紧制定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养老办法,解决养老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问题。

(五)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积极扩大农村消费信贷市场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本流向农村。大力发展小额信贷,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发展农村信用贷款。建立农村担保制度和农业保险体系。依法开展权属清晰、风险可控的农村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对农村居民建房、购房、汽车、大型农用生产设备等开展消费信贷。

(六)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

综合管理措施 篇12

现阶段,医疗市场的竞争力愈发激烈,医院想要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占据有利位置,则应不断增强对医院的管理,不断优化配置医院内部的资源,以便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保证在提升医院竞争力的同时,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从而为医院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以及社会效益。因此,此次研究重点分析医院收费管理现状,以期提升整个医院的收费管理水平。

2 关于综合医院收费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综合医院内部的收费准则透明度较低

综合医院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因医院和患者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果患者未能得知住院期间各项收费信息,如床位费、挂号工本费、护理费等,则会与医院内部发生纠纷,并不利于医院发展。此外,部分医院常常会存下重复收费的情况,例如,医院一次性地收取患者的手术费用之后,很有可能会再加收其他的附加费用,一旦出现超标收费的情况,则会严重损伤患者的经济利益。

2.2 综合医院内部的收费流程较混乱

近年来,国内大部分医院内部的收费制度都是采取网络收费的方式,且收费的活动主要根据医院内各个系统完成。尽管此种收费制度可最大程度地缩减收费漏洞,但是在实际的收费中,还是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收费流程不够规范,这主要因网络收费所覆盖的范围受到很多因素影响,覆盖面较局限;收费操作程序的设计不够健全,造成整个退费流程出现混乱;医院各个收费人员之间的分工并不是非常明确,且操作权限受局限;收费环节不够规范,很有可能会直接或是间接地出现收费舞弊等情况;护理人员未将护理服务费、医用材料费等计入手工费中等,上述情况出现漏洞,均会发生收费错误。

2.3 综合医院收费管理人员未严格审核收费票据

由于医院每日住院、出院人员较多,且流动性非常大,这就使得收费管理人员每日需开出非常多的收费发票,而每一张发票经开出之后,收费管理人员需逐一审核,这会大大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若经开出且已经用过的发票,收费人员未将其放于正确的位置,同时未经专门负责的工作人员进行审核及销毁,则就难以保证医院内部的各项收入来源是否完整、准确及真实,从而使收费人员于收费期间和患者出现纠纷。

2.4 综合医院内部成本核算与预算编制较混乱

现阶段,大多数医院在进行收费管理时候,医院都集中于流动资金方面的管理及监控,而针对资金的预算管理方面缺乏一个全局的管理理念,而且综合医院内部每一个部分间缺乏一定的沟通,主要表现为协调性严重不足,这就很容易造成整个综合医院内部的财务预算编制不够完善,很很多基础性的财务数据不够准确,财务信息资料不足,即综合医院预算编制的可靠性严重不足,这对于医院今后的决策无法提供有效的依据,进而影响收费管理。

并且,很多医院的管理部门对风险管理意识的认识性严重不足,对于财务预算方案的考虑不够细致、全面,未逐层分析各财务管理风险因素,尤其针对市场上的一些突发事件难以及时处理,从而使医院日常经营管理难以适应现代市场变化。此外,综合医院内部很多收费人员因学历偏低,受传统收费管理观念及管理水平的影响,和当前社会经济时代发展需求之间的差距较大,导致收费人员很难适应新环境下的收费管理工作。

3 改进综合医院收费管理的具体策略

3.1 加强对综合医院财务部门的财务管理

第一,规范综合医院内部的收费标准,医院管理部门的负责人需和医院经济师需针对医院的收费情况,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医院的医疗收费系统,对于医院的各项收费,实行管理,统一收费的标准,且收费系统和各个科室的管理系统之间实行联网,方便各科室实时监察收费情况。对于一些新增的收费项目与需不断调整的医疗收费价格,经济分析师应在收费系统内实行调整,使患者能够快速地知道收费信息,而管理人员也可将各项收费标准直接公布在医院的公示牌上,使患者能够清楚地知道各项费用的用处。

第二,培养收费人员的综合素质及职业道德。医院的收费人员在上岗工作之前,医院应对收费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使其能对医院的有关质地与管理规定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而且在平常工作过程中,应组织收费人员开展相应的培训及学习,在提升其业务知识的同时,更加了解有关政策,以提升收费人员的综合素质。

3.2 加大综合医院收费管理透明度

如果综合医院管理中,仅依依靠医院单一的管理,其效果虽然明显,但过程比较复杂且繁琐,因此,政府有关部门需出台相应的管理政策,例如,充分明确及限定综合医院收费的各个项目种类,且将收费标准划分于一个规定的范围内,以免医院会人为地增加某一项目的收费标准,同时要求医院对于各个收费环节公开明示,从而减少医院与患者之间的纠纷。

除此之外,在当前科技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医院在进行收费管理的过程中,可适当地引入一些先进的设备进行管理。例如,可以在医院内部应用电子滚动的大屏幕或多媒体设备把有关收费管理项目以及明细项目做相应的公示,如实际医疗收费项目、药物价格、附加费用等。经过将以上收费项目公开,可大大提升综合医院内部的收费管理透明度,较好地解决一些医院收费超标、重复收费等现象。

3.3 完善医院收费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综合医院在进行收费管理时,应进一步规范及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以较好地规避管理中出现的舞弊行为,具体做法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第一,综合医院的财务部门需要安排专业的负责人审查及管理每日所开具的收费票据,并规范收费票据,即采用登记簿根据标准要求进行填写且加强对票据的管理。在平常工作中,收费工作人员必须要在登记簿上面做好实名登记以后,方可根据每日需要量来领用票据,待票据使用完之后,需及时上交给收费票据管理处进行统一管理,且票据的管理者需重点观察及审核所填写的票据有无错误之处,如号码有无连续、款项有无完全缴清等,票据完全审核通过之后,方可注销。

第二,在综合医院进行现金管理时,可安排相关的财务人员负责管理且做好轮岗分配,即发票开具和发票保管工作不可经同一人监管,发票出纳及发票复核工作也需安排专门的财务人员管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于医院内部成立一个现金核查小组,工作任务是负责定时或是不定时查看库存的资金有无足额,账目有无漏记、错记等。

第三,医院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需仔细核对复查、记账以及会计档案等工作,且对上述工作做好明确分工,并安排专业人员负责,例如,记账人员重点负责记录每日的来往账目,复查人员重点负责查看账簿中的每一项记录是否准确,有无出现遗漏收费或是重复收费等。

3.4 严格监管综合医院的收费人员

几年来,随着医院收费管理问题层出不穷,医院高层管理人员如果想要解决好收费管理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其中重要的一步加强对综合医院收费人员的有效监督管理,加大监管力度。首先,医院收费管理的负责部门需要制定严格、合理的收费监督管理制度,针对医院日常的各项收费管理工作实施定期或是不定时的考察;其次,综合医院在进行收费管理时,患者也是一个管理的关键点,医院可依靠所收治的患者做好各项监督管理工作,健全医院患者的投诉机制,确保投诉通常顺畅,一旦在收费管理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可及时查处并对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反馈;最后,综合医院要想对内部进行全面监督,可依赖专门的收费监督机构来管理及约束各收费人员的日常工作,且对收费人员的日常工作做相应的考核。

4 结语

经分析综合医院收费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综合医院收费档案管理较混乱、综合医院内部的收费流程较混乱、综合医院收费管理人员未严格审核收费票据、综合医院内部收费标准的透明度较低等方面。针对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改进策略,主要包括:加大综合医院收费管理透明度、完善医院收费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严格监管综合医院的收费人员、加强对综合医院财务部门的财务管理等。重点凸显加强综合医院收费管理在当前医院管理过程中所表现的优势,这对之后进一步规范医院收费管理标准,促进医院收费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内医疗制度的深入改革,在医院的持续发展中,医院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深,尤其在医院收费管理中,管理人员经过高效、科学地对医院进行管理,不仅能提升整个医院的医疗质量,还能较好地满足患者对医院的服务需求,进而实现医院医疗资源的科学、合理应用。鉴于此,主要就当前医院收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展开分析,深入探究改进医院收费管理的具体策略,这也为今后医院进行收费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医院,收费管理,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赵霞.试论如何加强医院门诊收费工作的管理[J].中国经贸,2015(20):272.

[2]陈宇斯.如何加强医院门诊电脑收费管理的实践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33):55-56.

上一篇:《动物临床外科》课程下一篇: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