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职业道德

2024-06-23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共12篇)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 篇1

教师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延续、社会文明的传播,都和教师的辛勤劳动分不开。教师职业被人们视为崇高、神圣的职业,受到整个社会的尊敬。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要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自已,努力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使自已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综合国力也越来越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我们必须抢占现代教育的制高点,实现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化,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开展一场“教”与“学”的大变革,摸索出一整套适合新形势的政治教学特色,完整准确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政策,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和教育我们的学生,全面提高民族素质,为地区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从而增强德育动作力度,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呢?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执著地热爱自己的职业

每一位教师都应充分认识到教育事业对整个民族、整个国家、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重要地位,要热爱自己的职业,下决心“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在教育事业中体现出自己对祖国、对人民、对党、对社会主义的忠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就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学生头脑,把德育教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使学生具有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信念、集体主义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发扬无私奉献精神,把全部精力投入、倾注到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中去。讲奉献,就要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甘愿牺牲个人利益。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就要克服一切困难,办好教育,作为教师就要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聪明才智都用来培养学生,真正做到尽职尽责,全力以赴。要认真研究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环境、学习基础、心理特征、思维特点、记忆方法、学习效果等,运用多种方法、多条渠道、多项措施,有效地教育学生健康成长,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四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如果对学生缺乏关心和爱护,任何一个学生就都不能健康成长。教师心里必须时刻“装”着学生,尤其是要关心、爱护后进生,要尊重学生人格,善于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不能对后进生和有点缺点、错误的学生进行体罚和侮辱,更不能采取冷漠态度或弃而不顾的办法。

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还要体现在既认真讲好每一节课,又对学生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才能、知识和经验上。教师应尽心尽力帮助他们学好每一门课,弄懂每一个问题。以“爱”生威,以“情”辅威。通过“感情”这条纽带把准学生成长的“脉搏”,以便对症下药,及时解决各种问题。没有个性的人总是墨守成规的,没有个性的群体就像一汪死水。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既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又使每个人的个性特长有充足的表现,从而发挥才能。作为教师,要及时抓好那些所谓“问题学生”的“亮点”,给他们自信,并把这种自信转移到学习上,如此能产生很好的效果。个性的和谐发展是完美人格的具体体现,在未来社会中,人格的魅力同知识与创造一样,是走向成功的必备条件。

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教师平时应勤备好学,作出榜样,才能影响和带动学生勤奋好学,学而不厌。必须克服厌教或轻视教学、自满自足、不求进取的思想,真正做到孜孜不倦地学习,力求做到知识渊博,学问精深。欲明人者先自明,欲正人者先正己。在教育中要采取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方法,教导学生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学习方法,做到生动活泼,富有趣味,使学生乐于接受。这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被动接受教育变为主动接受教育。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应该尽量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设置各种适合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其次,教师的课堂应变手段应该是积极的。如果教师耐心地开导、帮助一名后进生学习,及时鼓励他,让他增强自信心,那么他就可能转化成一名优生。

四、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可以形成巨大的教育力量,因为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往往把教师看作是真理、正义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对学生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因此,教师对自己的思想概念、处世态度、学习风气、生活作风、行为举止、语言习惯都要严格要求,在行为举止上,要讲道德,讲原则,以坚持原则的精神、公道正派的作风、文雅高级的谈吐、端庄大方的行为仪表、求实的学风等良好形象影响学生,使学生学会做人。眼为心声,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影响着课堂的气氛,因此目光的调控作用便尤为重要。刚上课,学生由喧闹到安静,注意力很集中,因此上课起立后,教师应以庄重平静的目光从左扫视到右,从右扫视到左,使学生认识到场合的转换,并适当调整心态,为上课做好良好的心理准备。在讲解分析时目光宜平和、亲切,不宜发呆、游移不定。目光的长短、软硬度应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但要做到自然适度。上课时,如发现学生有小动作,一道尖锐的目光扫射过去,定叫他自惭形秽,恢复如初。

五、团结协作,互相帮助

教育事业是集体的事业,任何一个人才的成长都不是单靠他自己的努力就能成功的,因此,搞好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非常重要,即教师之间要互相尊重别人的知识、别人的劳动、别人的人格,不要自命清高,看不起别人,更不能损害、贬低别人,不要追求学生对自己的爱戴和对别人的冷落,而应培养学生对教师整体队伍的爱戴和尊重。教师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特别是大力提倡协作精神,依靠共同的努力,搞好学校教育工作。互相尊重是师生之间平等相等,尊重对方的人格与自由,这是建立和睦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此外,教育应当首先教给学生以格物之理,至于格物,应由学生自己去做,教育不应该干涉过多,此即为传道授业。应帮助学生理解事理,给学生以方向。解惑最难做到,因为有时教育者自己也不能定义正误,按理说这样的人是不配做教育工作的,但是国情所限,不能于此限制过多,但是正是这样,便出现了一代代教育者思想不前的状况。

作为一名教师,责任心是很重要的。这是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我教书二十年体会最深的就是这一点。我一直奉行着这样一个原则:只要是我的学生,我就要为他负责,力争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给每一位学生平等的教育和关爱,尽心尽力将每个学生培养成才。爱生如爱子,对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礼、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要不图名利,甘于奉献,默默无闻地耕耘在平凡的岗位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正因为成为了学生的良师益友,所以学生非常喜欢我的课,这就是“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集体是大家志同道合进行创造性合作的团体,在这里,每个教师都能为集体的创造作出自己的贡献,每个人从集体的创造中吸取精神力量,同时也以精神力量去丰富自己的同志。在教师群体中,每个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效益,可以通过比较、鉴别,分出优劣,激励先进,督促后进。同时,教师也可以吸取别人的长处和经验来丰富和对照检验自己,达到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新时期的人民教师,在同一个集体中,在同一个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在各自的岗位上从事着同一个目标———培育人才的工作。他们之间的关系既是一种各司其职、并肩作战的关系,又是一种同心同德、团结协作的关系。这种关系对于实现教育目标,形成教师人格、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形成良好校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有着重要的意义。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 篇2

【摘要】高校教师承担着培养大学生的重任。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品质高低,是衡量教师是否称职的关键,以及教师能否维护自身形象和人格尊严的关键,同时也决定了教师能否很好的承担起培育社会人才,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重任。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需要按照道德教育,道德修养以及道德实践的基本途径,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循序渐进,成长为优秀的高校教师。

【关键词】高校 教师 职业道德

高校教师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不仅肩负着传承知识的重任,而且还应当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由于教育目的的双重性和特殊性,对于高校教师的职责,较之普通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高低,是决定能否很好完成教书育人重任,并进而影响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当前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各种社会矛盾较为突出。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下滑现象较为严重。为了切实履行高校教师职责,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贡献绵力,有必要对如何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品质进行深入探讨。

1、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意义

教师的职业道德,或简称师德,指的是作为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是职业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稳定而持久的行为规范。它体现的是教师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崇高的道德品质是教育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教师只有以自己纯洁的灵魂,高尚的品格去影响学生的心灵,才能培养出具有优良品质的新一代。因而才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呼,这本身就是教师职业道德社会价值的体现。

2、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具体规范内容

根据我国现行《教师法》的基本思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规范其内容可做如下表述:以为学生服务为核心,以爱岗敬业为原则,以严谨治学、教书育 浅谈如何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人、为人师表、廉洁从教为基本要求,通过教育管理和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师德风尚,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工作实践中,按照师德的基本内容,努力强化师德意识,实践师德规范,自觉履行教师义务,促进师德水平的提高。

3、如何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品质

3.1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

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是根据高校教师的职业特征,主流的、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成为高校教师的思想意识形态,理论知识的学习,对自己的职业的认识,达到提高自身道德品质的目的,高校师资队伍,也才能有力的促进教育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要想正确有效的对高校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导性 必须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之上,紧定不移地坚持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的主流道德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以及坚持邓小平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等;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全国各族人民一同与时俱进,主要矛盾,解决当前突出的紧迫问题,如胡锦涛同志于

次会议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代表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时候,必须针对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为特殊的教书育人机构,往往还同时承担着学术研究的重任。

育人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学术腐败等;4)高度的自律性 高校教师作为社会的知识精英,更有超乎一般人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对于客观分析以及正确看待道德教育的意义也往往更为深刻。在这样的条件下,适宜的引导,可以促成高校教师主动的更进一步深入理解相关的道德问题,以自觉自律的精神,去内化和升华自己的品质,高校教师。

3.2 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不等同于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更多的针对他律性、高校教师逐渐适应了外加的道德规范,从不自觉转为自觉进行自身的道德教育以及自我陶冶,这种自我道德教育就是道德修养。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传承中,历来十分重视道德修养,也就是一种外显到内化的过程,只有通过这样的过程,用一定的理论和要求,2)鲜明的时代性2006年33)强烈的针对性加入相关的重大内容。这样的特点,除了精湛的专业知识而外,从而成长为德才兼备的合格的社会性和被动性而言。使社会通过对才能培养出合格的1)坚定的主 教育的内容必须4日在全国政协十届四 在对高校教师如高校作要求在普通教书而当才会以积极向上的要努力抓住当前社会转型重要时期的月如防范和纠正学术研究中的一系列不正之风由他律转为自律,态度,不断的成长和完善自己,拔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也才能以一个较高的视角,对于正确履行高校教师的职责,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很多,因人而异,在这样的途径中,可以说,一切引导自我道德水平积极向上,同时对社会环境起到积极作用的方法,都是卓有成效的。而一些常用的方法,其荦荦大端如下:1)慎独 内蕴君子之德,不会因无人知无人见而对自己的言行有失检点。居于暗室而不行亏心之事,才是外道化内德的表达,是高度自律自觉性的真正体现;2)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任何人都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和错误,底,也会或多或少有那么一些私心或黑暗的一面,改正,才会在这样纠偏的过程中,是自己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达到新的道德高度;防微杜渐,积善成德 自古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只有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日积月累,方有大乘之功;日进一功 虚心学习别人的一切优点,努力改正自己的一切缺点,努力交流和学习别人的长处,学而后知不足。知不足而能自反,知困而方能自强。在这样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自己的境界,陶冶自己的灵魂。

3.3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实践

道德实践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归宿,道德实践中,才能真正深刻体会到各种相关利益和道德的相互联系与区分,自己良好品行的塑造起到积极的作用,增加自律性和自觉性的内化过程。

根据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对于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实践,提出了如下基本要求:敬业 作为高校教师,只有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精益求精,刻苦钻研业务,才能在一个更高的平台,达到教师所被赋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职责;

造性,思维广阔的特点,在科学研究上积极进取,严肃认真,力争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良好的学术风气和教育风气,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秀的莘莘学子,完成作为高校教师所应承担的社会教育责任;

诲人不倦是中国儒家传统观点,也是历史源流悠远而切实有效的民族文化精髓之一。木百年树人,教书育人需要耐心和爱心,校教师应以莫大的恒心和毅力,关心成长过程中的学生,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栋梁之才;

从制度上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篇3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乃至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是教师的从业之德,是对教师这一行业的道德要求。它是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教师的合格与否不仅仅在于其渊博的学识,更在于其高尚的人格。“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过去对于“师范”二字的解释就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都体现了师德的重要性。去年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师德的重要性再次被提及。该《意见》明确指出:要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坚持师德为上,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健全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形成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教师之所以要遵守职业道德,主要是因为,教师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各种人才的培养者,对于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影响人类未来起着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广大教师献身教育事业,尽职尽责,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付出艰辛的劳动。总体而言,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是良好的、积极向上的。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意识到,目前师德问题正在出现一些令人担忧的状况,具体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功利心理。在市场经济大潮影响下,个别教师受“拜金主义”的影响,在工作中缺乏敬业精神,“一切向钱看”,认为挣钱多才有成就感。于是表现在授课时敷衍塞责,有的教师把本应在课堂上完成的工作留在课后来做,美其名曰补课,目的是为了获得可观的补课费;还有极个别的教师会利用职务之便找学生家长办私事,等等。

伤害学生。个别教师不顾自身形象,对学生进行人格侮辱和心灵虐待,动辄训斥、挖苦学生;极个别教师甚至殴打学生,危害学生的人身安全;一些教师变相体罚学生,罚站、罚作业、给学生安排“特殊座位”等。这些行为既伤害了学生,也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形象。

育人意识淡薄。个别教师缺乏工作热情,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命感、责任感减弱,只是敷衍了事地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不注重言传身教,忘记了教书育人的使命。甚至有人在课堂上解释某些问题时信口开河,完全偏离了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

这些现象虽然不是教师队伍的主流,但严重损害了教师和学校的形象,给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切实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确保我们的素质教育健康快速地向前发展。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业已成为全社会的期望。近期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制定了《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进一步落实提高教师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传统的做法是要求学校重视师德建设,主要方式是靠教师的自律和行政禁令。而如果教师在自律方面有所欠缺,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不一定能做到,就不能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行政禁令也不能及时、有效地产生制约和监督作用。中小学和幼儿园实行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为保证教师有较高的道德水平,学校往往依靠行政禁令,发文禁止体罚等行为。这种方式有一定的监督作用,但对不少问题难以做出合理的回应。师德是一项软环境建设,对于量大面广、发展不均衡的中国教育而言,要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从根本上提升师德水平,必须建立一套与师德要求相适应的制度,使师德要求贯穿于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的各个环节,包括教师培养、资格获得、岗位招聘、在职培训、考核、晋升等各个环节,即从制度上保证师德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教师自觉自愿地遵守师德准则、履行职业使命,使教师自觉追求崇高的职业道德,使师德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第一,重视职前师德教育,制订明确的培养和培训方案,把师德培养纳入师范教育建设规划。对师范生的培养必须开设师德教育课程,坚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未来的教师,以自觉的育人精神引导未来的教师。把教书育人楷模、一线优秀教师等请进课堂,用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诠释师德内涵。同时,结合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师德教育,切实增强师德教育效果。

第二,严格颁发教师资格证,在考取教师资格证的程序中增加师德测试。要将教师的法制意识、心理健康和团结协作精神作为核心测试内容。对于师德测试不合格者,不予颁发教师资格证,对道德有问题的人坚决拒之门外。

第三,改革招教考试,将师德表现作为聘任教师的重要参考内容。有的教师只注重学历,满足于教学设计、语言表达、教学手段的运用,不注重以良好的师德熏陶学生,甚至以高学历掩盖自己低下的道德水平。因此,在招聘时要增加师德测试,防止道德低下的人进入教师队伍。新任教师岗前培训要开设师德教育专题,充分发挥典型人物的激励、导向、示范作用,使师德师风建设成为每位新任教师自觉的职业追求。

第四,在职教师的培训要把师德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对全体教师进行以加强教师的理论水平、职业道德、思想观念、道德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为核心内容的教育,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加强师德日常考核,将师德考核作为教师定期注册、年度考核的核心内容。目前在教师考核中,有些学校有重教学能力和水平的考查、轻师德情况的了解的倾向,因此使得道德水平低下的教师在考核中也能得到合格的评价。将师德表现与教师定期注册、年度考核紧密挂钩,对师德不良者实行一票否决,考核为不合格档次的教师不能上岗,以此真正把师德建设落到实处。

论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篇4

教师的职业道德, 简称师德, 指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教师职业道德关系学校生活的很多环节, 对学生学习、生活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对高校教师的思想观念、尤其是职业道德意识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高校教师的责任重大, 要求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应远远高于其他职业。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迫在眉睫, 亦是时代的要求, 社会的需要。

2 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一起起校园事件的发生让我们对高校教师的道德水准下滑感到担忧, 究竟在现阶段教师的道德水准情况如何建设是值得教育界深思的问题。良好的师德, 高尚的情操在我们这个时代是弥足珍贵的, 这不仅是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期盼, 党和政府也对教师的道德十分关心。2013年9月9日, 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教师致慰问信, 其中提出:“希望全国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可见, 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方向盘和指南针, 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之重任并同时负有塑造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 形成正确价值体系的重任。因此, 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尤为重要。

3 提高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3.1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引我们做事的道德准则, 高校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践行正确的价值观。在社会价值观日益多变的现代社会,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外界事物的评判标准, 价值观可以说因人而异, 但高校教师扮演的角色是社会知识的传播者, 他们自身的价值观念对学生, 对社会均有比较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作为高校教师要树立“义-利辩证统一”价值观。在利益面前要有自己的分辨能力, 能够识别并且拒绝不良诱惑。坚守道德底线, 守护良心正义。为社会, 为企业培养有责任心、敢于担当而又正直诚信的优秀毕业生。高校时代教师自身的价值观念对学生有着很重要的表率作用, 因此, 高校教师价值观念的树立, 并不仅仅是自身的需要, 也是有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所决定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做好知识道德的模范带头人, 这应当是对高校教师最起码的要求。

3.2 实践出真知

职业道德修养源于实际工作实践, 而又可以更好的指导实践。在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 必须要与相应的实践相结合。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的成长, 发挥教育对社会的促进作用。社会实践、教育实践、教学实践是教师职业道德检验和深化的舞台, 在平时的社会交往活动, 与学生互动沟通过程中, 教师的职业道德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和谐友爱, 独立诚信的职业道德规范可以让老师深刻的领悟自身所处的精神高度, 以长者、师者的身份对待和教育影响周围的人。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文化修养, 掌握好新型的职业伦理操守, 在扎实的社会实践中深化自己的道德认知。在现阶段, 高校的教育模式在不断创新改革, 互联网信息教学发展越来越迅速, 这些新型的教育实践模式需要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准则作为补充, 教育模式可能会越来越多, 但教育精神要符合职业道德标准。

3.3 学无止境

在教师的职业道德领域, 是没有最高止境的。良好的职业道德需要长时间坚持不断地学习, 努力汲取优秀模范人物的良好道德品质, 教师自身也要率先垂范, 发挥为人师表的带头作用。在精神道德品质方面, 注意加强学习, 通过学校开展一系列风尚道德活动, 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其中。职业道德不仅是教师的自身遵循的基本准则, 也是规范和提高校园文明的有效手段。在学习的过程中, 知识的熏陶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教师的修为。高素质的高校教师不仅需要有丰富渊博的专业知识, 也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在如今高校道德水准滑坡的情况下, 积极加强职业道德的宣传教育, 不断地学习时代先进的道德理念, 用实实在在的务实精神, 为学生开辟新的精神风貌, 从整体上提高校园的文化氛围。在学习中发现新的道德内涵, 在实践中深化对职业道德的认识, 二者结合, 相得益彰。

4 结束语

教师是社会文化的重要传播者, 在历史前进的过程中对人类知识的进步, 社会的发展延续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也是对我国深厚的儒家文化精神的传承的发扬。新的历史时期, 教师应该敢于担负起历史的责任, 恪守教师职业操守, 做时代合格的智力传播者, 努力践行时代精神, 用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去感染学生, 为社会培育德艺双馨的优秀人才。

摘要:弘扬良好师德不仅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更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增强学校软实力的重要保障。当前, 高校要想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首先必须大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鉴于此, 笔者从高校教师自身的角度分析了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必要性,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杨永宽.建设高素质高校管理干部队伍的对策[J].科技资讯, 2008.

[2]石子球.论当代高等学校的师德建设[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3]杨林国.论教师道德:由“底线的道德”走向“提倡的道德”[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5 (12) .

[4]彭承铸.提升教师道德素质的思考[N].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2) .

如何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指数 篇5

近几年来,在教育界,教师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教师工作的职业倦怠现象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潜在的障碍。我一直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是很幸福的,教师的幸福写在孩子认真的作业本上;教师的幸福盛在孩子满意的答卷上。教师的幸福是看到孩子的毕业证和入学通知书,是节假日收到孩子送来的温馨贺卡和溢香鲜花,是接到满天下的桃李打来的问候的电话,教师的幸福实在太多太多。

但同样的环境和同样的待遇,有人会感到幸福,有人则感到不那么幸福。面对的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在困难与坎坷间,教师往往有不同种表现与观点:有的发牢骚,埋怨在先;有的跟随、观望,不主动出击;也有大胆尝试,积极应对,把它当作自我价值体现的机会,锻炼自己、享受成功与失败的机会。因为观念不

一、态度不

一、心态不一,工作的效率会大大不同。这就涉及到了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个词:“幸福指数”。

在我们身边,也一直都在讲要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指数”,幸福指数的高低对于教师意味着什么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使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第一就是要有欢乐、幸福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受;教育学认为,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促进个体获得幸福体验,提升幸福意识,发展幸福能力。可以想象,当教师丧失幸福感时,他怎能教导孩子去感受幸福呢?

那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又如何去提升我们的幸福指数呢?

一、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学校要立足校本、立足师本,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地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学校管理系统,完善管理方法和评价体系,使教师能获得心理上的平衡;从构建民主和谐的氛围入手,营造一个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相互激励、相互关心的幸福氛围,使老师们的工作情绪始终保持激昂,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学校的竞争力。

二、追求成长。教师幸福感的因素之一来源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一个教不好书的老师在学校里无论如何是不会幸福的。每位教师要根据学校的各项工作要求对比自己的实际,作出地科学定位:比如自己是教学出色,还是班主任工作得心应手,还是德育工作上有独到之处,科学把握自己的 成长进度,以通过各个分目标的达成获得个体幸福感。

学校方面一是加强专业培训,培训不仅能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而且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和心胸,甚至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二是创造条件帮助教师成长。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和采取各项措施,真心帮助教师的专业成长,特别是为教师的公开课、外出学习和培训、撰写论文和学历提高等方面提供真诚的帮助,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努力改善教师的生存状况。

三、适当减负

近几年教师的工作负担和心理负担越来越重,教师每天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管理学生的任务,再加上学校内频繁的各种会议等,经常性地给教师的心理不断施加压力,在这种环境下工作的教师,是无论如何也感受不到幸福的。因此,学校要从教师的内心需要出发,切实减轻负担教师的工作负担,注重教学过程管理,为教师的自主发展留下一定的空间。把老师们从过重的教学负担中解放出来。

四、满足尊重需要。

加强学校的民主管理,充分尊重教师们的个人意见,学校要建立健全教代会组织,遇到学校重大决策,如聘任、晋级、学校建设等,要广泛征求教师们的意见,耐心听取教师们的合理化建议,当教师们的建议与学校决策发生矛盾的时候,要耐心地向教师们作好解释。

帮助教师解决工作与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是尊重教师、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最好体现。当教师遇到困难的时候,积极帮助教师想办法,尽可能地帮助教师解决困难,既融洽了关系,又会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让教师体会到更大的幸福感。

五、丰富精神生活。

作为长年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精神生活状态直接决定着教师的幸福指数,在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特别是要保障教师的文体活动。一是保证时间。二是保障设施,让教师有场地活动。三是举行培训,为教师开展文体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四是开展活动。定期举行各种体育比赛以及唱歌、跳舞、书画等艺术活动。五是服务健康。邀请专家医师为老师作健康知识讲座,让教师了解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六是提供展示平台,尽最大可能地帮助教师发挥个人的特长。

六、自身做起,学会享受。

让我们这样尝试一下改变自己的一些工作方式,寻找一些工作情趣和精神寄托,制造一些快乐元素,在做好心态的自我调整的同时,充实些自己的精神生活,学会工作与休闲,学会苦中寻乐,学会享受教育。

首先要懂得享受课堂。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应能充分相信孩子的潜能,挖掘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发展孩子的个性。使教学成为师生生命发展的载体,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注重塑造孩子完整健全的人格。在这样的课堂里,师生是民主的、平等的,知识是师生互动生成的,孩子成绩的评价是全方位的、立体的、旋转的、运动的!

然后要懂得享受孩子。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孩子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孩子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孩子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孩子,做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师。如果在课堂上能尊重和理解孩子,每天微笑着面对孩子,孩子就会消除学习中的紧张感,消除对知识的恐惧感,消除对教师的距离感。同样,教师能勇于面对自己,就能保持一颗平常心,以良好的心态来勤奋工作,这样,每天就能感受工作生活中的乐趣和获得新的生活体验。

三是要享受生活。幸福不仅仅来自工作,也来自生活。家人、朋友、闲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自觉高雅的生活情趣也很重要。

中职教师职业能力提高初探 篇6

关键词:中职;教师;职业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创建一支师德好、技能高、水平强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是加速职业教育发展、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保障。随着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行,如何提高中职教师的职业能力成为办好中职学校的关键问题。

一、中职教师职业能力现状分析

职业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它有自身的特点。从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构成现状来看,绝大多数中职教师在从事职业教育以前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教育培训,关于职业教育的理论和理念的接触比较少。再加上职业老师资源的缺乏,导致老师日常教学任务繁重,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联系企业进行必要的行业调查和动手实践,学校教学设备资源也很有限,老师都是一边摸索一边教学,以至于在许多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偏重于对理论的阐述,为学生演示和让学生亲身实践的机会较少。众所周知,理论知识总是滞后于实践的发展,因而理论知识是相对过时的、滞后的,这种现状就导致学生进入社会后,动手能力不足,不能很快地融入社会。虽然现在很多学校从企业引进了一些实习指导教师,但是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

二、提高中职教师职业能力的措施

1.加强教师职业能力培训

中等职业学校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首先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这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学校要鼓励教师利用假期等业余时间到企业进行企业实践,将教师参加培训和考核的情况记入个人业务档案,作为年度考核、职称聘任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可以选派教师到职业教育先进的地区去学习、去取经,将发达地区的职教先进理念带回来。

2.注重实践应用

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内容应主要体现在它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上。在基础理论适度够用的前提下,应偏重于实际运用。现代职业教育要求学校由单纯培养学生转向“工学”相结合,所以,中等职业学校的老师应该是“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是指一个教师同时具备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和工程技术人员职务任职资格,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在教学的过程中,这种”双师型“教师才能更好地诠释理论和实践的相互联系及理论在实践应用中变通,将枯燥的理论知识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

3.改变教学的方式方法

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角色调整为学习组织者、合作者、开发者、引导者,教学方式从讲授式、灌输式转变为启发式、案例式、探究式。学生要加强实践的体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正确处理问题。所谓“实践出真知”就是讲的这个道理。文化素质只有转化为外在的言行形态,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利用校园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创设条件,让学生展现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技艺能力,形成利于学生优良素质外化的“气候”。

4.加强教师自身的学习和知识积累

正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的学生,一般都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同时也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他们在与周边世界的接触中,产生了大量的问题,这些问题吸引着他们去分析、去探索。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要在告诉他们一些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此,教师必须有多方面的知识。虽然教师不是百科全书,不可能回答学生的所有提问,但是,教师知识的渊博,一方面会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教师的尊敬,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利用多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参考文献:

[1]陈树梅.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职教论坛,2002(6).

[2]张隽波.职校教师应有的五种素质[J].职教论坛,2002(6).

[3]姜振鹏.“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浅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6).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篇7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主席的讲话,表明国家对中职教育的重视,中职教育肩负的使命,中职教育的重要性。要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就必须先提高中职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知识方面的传输,也有人格方面的影响。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圆满完成教育任务的必备条件。

1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1.1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含义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本中指出,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与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它是教师道德结构中的主体部分,它在调节教师全部道德品质中起重要作用。

1.2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必要性

邓小平同志早就提出:“只有好的教员,才能教育出好的学生。”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教师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到学生,会在学生身上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1]。因此要提高中职学生的道德素养,就必须先提高中职教师的道德素养,试想满口脏话的教师怎么能让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向学生索取贿赂的教师怎么能教育学生两袖清风?自己的承诺都不履行,答应学生事情做不到的教师怎么能教学生讲诚信?贪慕虚荣,唯利是图的教师又怎么能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只有提高中职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2提高中职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途径

2.1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

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应当热爱自己的事业。教师应该要有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这种觉悟。只有把自己最深厚的感情注入教育事业,在教育过程中内心才能得到极大的满足。每位教师都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每一分聪明才智。每位教师都必须对自己从事的教育工作持一种严肃认真态度,在实际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图名利、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不平凡的人生。

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在学生的发展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人格,允许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中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性。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真正从生活和学习等各方面去关心他们,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此外,每一位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要提倡平等对待,教师应服务于全体,对待每一个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的家庭出身,经济状况,个性心理,智力强弱等因素的差异而厚此薄彼,产生偏见,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对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成绩以及身体素质都要悉心照顾,促使其全面发展。只有教师尊重学生,学生才会体会到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自己的存在对他人,对集体是有意义的,这样才会有自尊心,自强不息地在各方面获得进步。

2.2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的引路人。首先,教师要掌握教育学科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只有熟悉和掌握教育学知识,才能正确选择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最佳教学方案的设计和研究,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师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应用实践能力,同时从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不断更新学科专业知识,不断学习新的内容,接触新的领域,了解相应学科最新科研成果和知识。再次,教师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如果教师的知识只局限于本专业的范围内,知识领域狭窄,很难满足各类学生的需求。所以只有不断扩宽知识领域,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

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为“师”就要有知识,能教书,教好书。“表”就要做表率,要有道德素养,高尚的人格品质。良好的身教可以使学生对教育他们的教师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能促使学生因为对教师的喜爱,而对其教授的内容产生兴趣,进而自发地去学习,使得教师的教学得以顺利的进行[2]。若是没有良好的身教,其所教学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取得逆反的效果,可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损害。可以说教师是除家长外,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最大的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会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教师除了言传,更要身教。每一位教师都应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真正为学生树立一个模范的榜样,用自己的示范行为去感染每一个学生、教育每一个学生。

2.3继续教育,终身学习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中职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教好学生。在职继续教育是提高中职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中职教师可以通过中职院校创造条件选派教师到国外进行学术交流,选派教师到国家省市重点职教师资基地进修,选派教师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去实习,提高自身素养和综合能力。中职教师可以去高等院校继续深造,立足更高的知识平台,提升学历,获得硕士、博士文凭。此外,中职教师还可以去企业实践,提高应用操作能力,完善知识结构,向双师型,专家型教师目标奋进。

现代信息社会知识更新迅速,职业流动频繁,中职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应该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创新教育是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教师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现在知识周期在迅速缩短,教师如果不及时更新观念,不了解社会最新动态,不及时学习最新知识,必然要“落伍”。只有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只有终身学习,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3]。此外,教师必须通过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建立新的教育观和师生观,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传播先进文化,弘扬学术精神,造就创新人才。

2.4相互学习,团结协作

职业教育事业是学校集体的事业。就学校来说,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工团结协作,相互配合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就现代的教育内容来说,中职教育的课程涵盖很广,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技能实践,都不是一位教师能单独承担和完成的,要求各科教师之间通力协作才能完成的。所以职业教育是教师们团结协作的教育。

首先,教师之间应该相互学习,互相尊重,取长补短,教学相长。每个教师都有优点,都有可学可取之处。尤其是同一学科的教师要多交流,多学习。再次,要尊重老教师,关心新教师。新教师应当主动积极向老教师学习他们渊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老教师要关心新教师的成长,热情帮助他们提高业务水平和改进教育方法。再次,学校领导要积极为教师的能力提升搭建平台,创造机会,以丰富教师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关注教师职业发展。总之,在学校集体中,教师们要团结协作,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共同进步,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3结语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中职学校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提高中职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对于推动和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作为中职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团结协作,终身学习,顺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不断完善自身素质,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现代化合格的中职教师,才能应对时代发展的挑战,才能完成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摘要: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劳动的质量,要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就应该培养中职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中职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圆满完成教育任务的必备条件。

关键词:中职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袁秀萍.教师与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02期.

[2]汪鹤飞.当代教师专业道德素质结构和培养途径探析[J].教学与管理,2006年15期.

锤炼教师基本功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篇8

一、语文教师要有很好的表达能力

常言道, 教师是凭一张嘴吃饭的。看来“会说、能说”是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 尤其是语文教师更应该在这一方面有上乘表现。教师主要是通过口头表达给学生传授知识、解疑答惑的。如不善于表达, 讲不出来, 岂不是茶壶煮饺子, 肚里有却倒不出来, 要教好学生恐怕很难。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 在使用普通话时要做到用词准确, 条理清晰, 快慢适中, 才能让学生们听得清楚, 听得明白;教育学生时才能够入情入理, 以德育人, 以情感人, 以理服人, 春风化雨, 把话说到学生的心里。这的确需要高超的谈话技巧。一位优秀教师上讲台后用不了多少话就能吸引住学生, 这就叫基本功, 这就是艺术。教师要讲课, 没有精彩的语言就没有精彩的课堂。教师的语言要能“粘”住学生, 即确切、明白、简洁、通俗、优美、形象。在新的教学方式之下、教师的口语表达依然重要, 但教师口语表达的效用已远远超越了以课堂教授为中心的朗读、讲述、发布指令等。新课程提出的主动建构的学习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自己善于表达, 还要善于鼓励、引导学生自己表达, 要求教师主宰的课堂给学生说话或表达的余地。所以教师口语表达基本功需要重新定位和审视。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 在听口头表达能力强的教师讲课时, 真乃是一种艺术享受, 他讲课很有吸引力, 好像一股牢牢的磁力在吸引着我们, 让你深深陶醉于他语言的魅力之中, 学生自然也总盼望着上这门功课。这是与教师运用语言灵活自如、有深厚的说话功底是分不开的。反之如果教师语言单调。索然无味, 听了令人昏昏欲睡, 即使讲的内容很重要, 也达不到预期效果。这一现象在初中教学中表现尤为显著。所以语文教师首先是一位运用语言的匠师, 也应该是校园中最能说、最会说的一群教师。

二、语文教师要有一定的动手能力

动手能力既是指传统意义的三笔字和简笔画, 还包括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教师写好字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必备条件, 工整、美观、主次分明、条理清楚的板书, 使人看了一目了然, 赏心悦目, 对提高教学效果很有补益。而书写的潦草马虎、歪歪斜斜、杂乱无章的板书只会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因而, 语文教师都应当重视板书, 把粉笔字写得工整美观, 给学生做个好榜样。

再说到写文章, 无论任教哪一门学科的教师, 都要研究教育教学理论, 探讨教学方法, 制定每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总结每学年的教学经验, 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等等。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写文章, 语文教师还要求会写高水平的下水文, 给学生做好示范, 这些都要求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定的写作根基。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广, 多媒体教学也开始走进校园, 所以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动手能力之外, 教师还必须与时俱进, 能熟练掌握并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比如制作课件、制作教具、演示文稿、flash动画等。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习内容的直观性、提升教学效果, 而且还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丰富教学内容, 提高课堂质量。教师还要善于从网络不断地获取教学材料和信息, 开发和利用网上的各种课程资源, 开阔学生的视野, 拓展课程的内容。教师和学生还可以通过网上教学平台随时进行教学沟通, 建立博客, 和学生网上聊天, 建立新的学习和交流环境。

三、语文教师要会问更要会听

提问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可能会有老师觉得这不是什么问题, 但我认为会问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教师的讲、读、写、问, 是与学生的思考、学习、回答相关联的。教师精心组织的课堂提问, 能抓住问题的关键,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的问题浅显明了实现化难为易, 有的问题含蓄有趣却能发人深思。

总之, 教师要设计好问题, 在上课前做到心中有数, 课堂上信手拈来。切忌不重视提问, 上课时为问而问, 没有明确的目的, 一篇课文问什么, 如何问, 什么时间问, 先问什么, 后问什么, 都应依据教材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如我讲到朱自清《春》一课时, 为了突出春光无限, 表现喜悦这一主题, 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本文共描绘了几幅春景图?2.为每一个春景图拟一个小标题。3.为什么拟这一小标题?4.为什么作者写春景的文字可以用画来描摹?5.本文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这样, 在教学生通读全文之后, 由这五道精心设计的问题, 让学生按顺序一一回答, 这样有关《春》这一课的知识要点、重要段意、文章主旨等任务都能随着层层递进的回答来完成。所以, 教师要会问, 并且要问到点子上。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 篇9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也在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高等教育的行列成为高校教师, 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随之增强。作为高校教师, 我们要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 规范自身的职业行为, 确立献身教育的崇高信念, 为高等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对于一个文明的社会而言, 人才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 高校作为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 地位显得更加重要。高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 为科教兴国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要完成这个任务, 高校就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这也是新时期推进高教事业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高校教师肩负着为祖国的明天培养高级人才的重任, 教师能否做好本职工作, 教学能否收到良好效果, 方法固然是重要的, 但教师的教学态度、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等, 都会对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世界观的形成和培养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 为了实现我国高校的教育目标, 作为高校教师, 一定要拥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

二、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师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教师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是先天固有的, 而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 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进行艰苦锻炼的结果。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应从理论、实践两方面努力。

首先教师进行道德修养必须投身于社会实践。社会主义教师道德修养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实践是师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检验师德修养客观效果的唯一标准。实践是师德修养水平不断提高的动力。因此, 教师进行道德修养必须投身于社会实践。

(1) 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中去。只有在两个文明建设中, 教师道德修养才不会偏离方向, 才能在人民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 并得到考验和检验。

(2) 要积极投身教育实践。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实践, 教师道德修养中的各种矛盾都存在于教书育人的实践中。

其次, 实现教师道德修养, 还必须认真学习理论, 以科学理论作为指导。教师道德修养离不开社会实践, 特别是不能离开参加教育教学实践。然而, 要提高实践的自觉性, 避免盲目性, 又必须认真学习理论, 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否则道德修养就会迷失方向。

2、树立教师理论人格

为了搞好师德建设, 首先必须树立教师的理论人格。树立教师道德的理想人格, 就是要确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想。教育部门包括学校, 组织的教师职业道德学习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师道德教育, 它克服了自学中的不利因素。只有在道德修养中多读教育界名人的传记和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 以教师道德的先进典型作为思想行为的楷模, 自我鼓励, 在思想意识中凝聚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 常以崇高的道德品质作为行为的目标, 才能使道德修养不会迷失方向, 成为有较高教师道德修养的人民教师。

3、建立健全教师评价体系

制度建设是高校师德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需要有一套能满足其实现自身价值需要的激励机制, 有效激励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 如晋升激励、素质激励和目标激励。按照“评价科学、导向准确、激励有力、操作简便”的原则, 立足于推动工作, 以任期责任目标为主要依据, 合理确定评价标准, 落实学生对高校教师的评议制定, 完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制度建设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聘任制度。要选择知识渊博、师德高尚的人才到教师岗位, 淘汰那些不合格、不称职的教师, 革除只重学历、忽视师德的弊端, 完善聘任制度, 加大学生公认程度对教师升降、去留的作用。

(2) 建立奖罚制度。师德的表现应与奖金、工资、岗位和职称挂钩。为此, 高校要及时调整有关政策, 健全配套措施。晋升工资和奖金发放等要向教书育人的优秀者倾斜, 聘岗和职称评定时应把师德素质的要求纳入考评范围, 并作为一项重要指标, 通过量化的方式, 全面考察教师为人师表、忠于职守和为学生服务等方面的情况, 激励教师更好地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

(3) 建立监督制度。师德监督制度要实行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 明查与暗访相结合。要建立督导评价制度, 组织有领导、教师和退休教师参加的师德巡视制度, 设立“师德信箱”, 鼓励学生对师德进行评价公布师德规范, 建立师德监督网站, 以及通过社会媒体等各种渠道, 对师德起到督促作用, 通过各种有效手段不断鼓励教师严格自律, 以达到较高的思想境界。

4、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

道德修养离不开外部的条件和作用, 但主要还是依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和高度的自觉性。因为教师道德修养的本质是教师在心灵深处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自我斗争、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自我教育贵在自觉, 教师在进行道德修养过程中, 要勇于自我批评, 严于解剖自己, 这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之一。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 谁都难免有过失。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 不仅可以洗刷思想上的灰尘, 还可以提高自己辨别是非、荣辱、美丑的能力, 是个人成才、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要使批评与自我批评取得好效果, 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关系。批评是帮助别人认识和纠正错误, 自我批评是认识和纠正自己的错误。它们都是认识和纠正错误的手段, 相辅相成。

三、结束语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 篇10

1. 中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基础教育事业, 义务制教育的普及和人民教育观念的强化, 中小学入学学生规模和比例大规模增加, 中学教师队伍也在快速扩大。每年有大批大中专毕业生走上讲坛, 担负起中学教学管理任务。由此, 学校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以宁乡一中为例, 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半数左右的比例, 并且他们将成为中学教师队伍的主体。

1.1 青年教师的特点。

1.1.1 普遍学历较高, 视野开阔, 思维活跃, 有强烈的上进心。

青年教师朝气蓬勃, 一般还保留着大学时代的理想和期望, 希望自己有好的命运和前途, 所以敢于接受挑战和竞争;青年教师绝大多数经过系统的高校教育, 知识视野广阔, 基本技能全面, 特别在外语能力和计算机水平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青年教师与学生的代沟差异相对较小, 在思考问题的方式、兴趣爱好等方面与学生有很多接近的地方;所有的这些优势都使他们与学生产生很好的互动,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1.1.2 激情洋溢但不持久, 缺乏生活阅历, 难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 教学技能处于成长阶段。

青年教师精力旺盛, 工作热情高, 但在实际问题处理过程时总缺乏稳定性, 办事虎头蛇尾, 韧性不强, 尽管得出一个很好的点子, 但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另外, 青年教师成长轨道相对单一, 从学习的学校跳到工作的学校, 社会阅历、心理体验等方面缺乏磨练, 对学生涉及的生活与心理等方面的问题缺乏有效的认识。同时, 由于缺乏社会生活的艰辛和历练, 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工作情绪受外界因素影响很大, 这种喜怒哀乐、跌宕起伏的情绪给年轻教师处理学生思想问题时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1.2 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缺乏的表现。

1.2.1 思想不稳定, 敬业意识不强。

现代科技进步成果的大众化, 使得各种信息网络平台触手可及, 各种思想和文化相互冲击和影响, 使一些青年教师无所适从;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目标世俗化、功利化、物质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 人们过于看重名利和个人价值, 过于追求物质利益, 在顺境中成长的青年教师在享受的过程中往往忽视改革成果背后人们所经历的磨练和奉献, 因此, 他们往往把向社会索取、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视为当然;部分青年教师的职业理想和信念发生动摇, 淡化了自已对所从事职业的追求, 表现为敬业精神不够, 对待工作敷衍了事,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漠视的态度, 缺乏集体主义和敬业精神, 缺乏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主体自觉性;很多青年教师没有师范院校教育的背景, 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缺乏认知。而中学除了在岗前培训时对新进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外, 很少再对青年教师进行专门的职业道德教育, 从而使部分青年教师对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1.2.2 师表欠缺, 忽视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吸引学生最大的魅力是其人格魅力, 孔子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对学生的教育是言传身教的合一, 教师要教学生怎样做人, 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2];中学青年教师有的师表意识淡薄, 缺乏师德修养;有的沾染社会上不良习气, 迟到早退, 打牌赌博, 随意停课等;有的对学生缺乏爱心, 漠视学生的感受, 对学生动辄训斥, 语言粗俗, 体罚等;有的自由主义思想泛滥, 见解偏激, 宣扬一些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完全相反的思想, 并把个人的怨气加在其中带进课堂, 这样一些不良行为便在学生中造成极坏的影响。

1.2.3 育人观念淡薄。

部分青年教师没有体会到何为教育, 强调教学任务本身远大于对学生人文的培养, 他们只关心自己的任务完成与否, 只关心自己的福利待遇、进修旅游机会等, 对学生缺少关心和爱;一部分教师只有在上课的时候与学生进行短暂的接触, 从来没有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 对学生迟到、早退、上课睡觉、早恋等问题采取“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的态度;由于平时交流少, 对学生的思想动态、难点问题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引导;这一部分青年教师没有意识到教书育人是一份本职工作, 在教书育人上没能真正用心下功夫。

2. 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缺乏的原因分析

2.1 精神追求与物质需求,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脱节。

时代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和转型、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中国人传统的道德行为、伦理规范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也引起了教育领域中利益关系的变化;在人们广泛认可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下, 人们已不再“君子耻言利”, 追求金钱的主观意识明显增强;因而造成部分青年教师在价值取向上的迷茫和职业道德的失范, 在为社会的进步、祖国的强大而欢呼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 逐渐淡化传统教师“不为名, 不为利, 甘当老黄牛”的高尚道德情操, 成为“一切向钱看”拜金主义的奴隶。调查数据显示, 28%的青年教师最关心的是个人的经济收入, 54.9%的青年教师最关心的是个人的发展和前途, 只有27%的青年教师表示个人最关心的是学校的发展[3]。

2.2 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成家立业所带来的负担和压力。

目前, 在中学一线工作的青年教师大部分都是从大学出来不久, 一毕业就上讲台, 各个方面的技能都在学习与完善, 往往处在急迫的成才心理下, 在学历、职称、承担教学任务等方面普遍存大较大的压力;青年教师是主要处于30岁左右的社会群体, 这时是人生最“忙碌”、最“艰苦”的时期, 要谈对象、忙结婚、培育儿女、购置房屋等。因此, 大量的物质需求与有限的工资待遇, 其中还夹杂着不平等的游戏规则;这些实际问题影响困扰着他们的生活, 影响他们对事业的追求和对工作的负责;青年教师追求知识, 喜欢幻想, 把改革神圣化, 期望通过一场变革使教育现状得到彻底改变, 但现实的残酷让这些超越现实的理想都流于空想,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一部分青年教师情绪不稳定, 发牢骚, 从而引起道德观念的摇摆不定。

2.3 青年教师心理未完全成熟, 社会阅历浅, 彷徨在独立于依附两种心态之间。

青年教师主要是由成各个高校毕业不久的, 社会经历相对较少的优秀大学生组成, 他们的教学技能、处事方法等都在逐渐成长过程中;由于缺乏实际生活的直接体验和社会生活的磨练, 心理素质欠佳, 缺少对具体社会道德意识的思考体会, 在处理问题时容易理想化, 故善变是青年教师这个时期最大的心理特征;物质文化的极度发展和现代科技产品的普及, 为青年教师展现自我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虽然他们尊重生命的主动权, 渴望走自己的属于自己的路, 但是各种盘根错节的社会关系使涉世不深的他们又不得不求助于父辈, 独立的意愿与现实使他们精神失落, 难于真正塑造起完整的自我形象。

2.4 中学思想政治滞后, 学校管理, 激励机制尚不完善。

中学教育改革往往落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改革内容缺乏新意, 改革过程缺乏保证。首先, 在我国, 中学教育改革, 尤其是农村中学的教育改革, 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依然是学生, 对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 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关注很少;其次, 在教师职业培训中, 较多地注重业务技能素质和学历层次提高, 忽略了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的有效培训, 仅有的几次教师思想教育的主要方式仍采用会议学习的形式进行, 方法陈旧, 即使是学习, 也只是读读报纸和文件, 根本涉及不到具体的思想问题, 不会结合学科优势对青年教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研究;最后, 学校在师德建设导向上力度不够, 比如在职称晋升、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评审中, 一般只注重其学历、科研成果。这在无形中助长了青年教师重业务轻思想、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 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错位, 使得教师的思想教育成为整个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薄弱环节, 教师的思想行为缺乏道德规范管理, 从而造成青年教师师德水准下降。

3.“以人为本”增强青年教师职业道德认识

3.1 以人为本, 积极引导青年教师加强师德修养, 坚定师德信念。

高尔基说:“在生活中, 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活动动机更重要更珍奇了。”动机是激起行为的直接原因, 它代表着人内在的心理面貌和状态, 是启动、维持和终止某一行为的能动的心理力量[4]。青年教师成长的内在动力是对祖国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和对教育活动的自我成就感, 因此, “以人为本”, 积极引导青年教师加强师德修养, 坚定师德信念, 尽可能多地培养成熟度高的青年教师, 既要高标准严要求, 重使用重培养, 又要关心、爱护、扶植、尊重他们, 帮助解决其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问题和矛盾。要让青年教师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把本职工作、个人理想与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 个人利益的追求必须服从集体与社会整体利益, 必须符合大众利益和社会利益, 个人对社会的奉献与社会对个人的满足, 两者是相辅相承、互相促进的[5]。而奉献是青年教师个人成才的社会价值的实质和核心;这样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得以充分激励、开发和调动, 而这也是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

3.2 以人为本,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培训, 加强师德规范学习, 建立健全的师德监督机制。

教育活动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的过程, 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良好愿望外, 更加应该具有实现这个愿望的本领;青年教师的各项本领都在逐渐成长阶段, 所以学校要切实加强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 尤其是新上岗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系统培训, 帮助青年教师树立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 愿意为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同时, 还要帮助青年教师掌握高中教学规律, 拓宽教育视野, 增强业务素质, 从而提高读书育人的能力。要保证青年教师的精神境界, 思想道德更加高尚, 教育思想更加端正, 执教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切实加强培训的同时, 健全各种规则制度、建立师德监督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者培训制度, 新教师岗前培训制度, 教学评估制度, 教学监督制度, 建立可行的师德评估标准, 对青年教师的管理力争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建立合适的考核标准与激励机制, 通过政策导向, 把教师的职业道德作为教师晋升、职称评定等的重要内容和依据, 使每一个青年教师意识到,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 除了掌握必要的教学技能外, 还要具有高尚的师德。

3.3 以人为本, 为青年教师创造宽松、和谐、温馨的外部环境。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促使青年教师健康快速地成长, 就学校而言, 应该客观公正地看待和评价青年教师中存在的问题, 学校管理者要在不影响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的前提下, 尊重他们的个性选择, 承认并理解青年教师在心理素质、道德水准、工作能力、学业水平乃至个性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性, 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 宽容他们的过失, 欣赏他们的进步, 为青年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并通过加快体制改革, 形成一种公正、平等的竞争机制和分配制度, 做到政治上关怀、生活上关心、待遇上落实。另外, 部分青年教师师德困惑、师德失范, 在一定程度上与当前社会存在的各种腐败现象有关。因此, 应该利用一切宣传工具统一思想, 通过典型模范教育、廉政教育, 消除各种社会生活中的腐败现象对青年教师的冲击;要发挥社会集体的力量, 通过社会、集体、个人的共同努力, 从根本上为青年教师创造一种良好的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 使他们在充分感受关心和温暖的同时, 将压力变为动力, 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摘要:“以人为本”提高中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认识, 是中学德育建设的核心任务, 是一切学校德育的基本依据, 也是历史与时代的责任。本文通过分析中学青年教师师德现状, 以及师德缺乏的表现, 就如何“以人为本”提高青年教师道德认识加以阐述。

关键词:“以人为本”,中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韩庆祥.解读“以人为本”[N].光明日报 (理论版) , 2004-04-27.

[2]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9-09-09.

[3]廖娟娟, 王海健.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9, 29, (5) :780-781.

[4]黄四元, 彭书强, 奚树良.以人为本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J].教学实践与改革, 2007, 12-3-02.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 篇11

关键词:高校教师 教学 道德修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c)-0233-01

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竞争的核心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高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建设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基地,是为科教兴国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的保障。为了这一目标,高校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全面发展好重要的策略。高校教师不仅要完成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更重要的是为国家培养合格专业人才,为社会提供科学服务、引领社会向正确方向发展。但由于受社会环境、学校管理和自身素质因素等的影响,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出现了令人堪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重教书,轻育人,德育意识淡化;(2)重权利,轻义务,敬业精神不足;(3)重物质,轻师德,精力投入不够。在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教师素质,尤其是教学道德修养,就成为高校发展所关注的重点。笔者认为提高校教师教学道德修养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始:一方面是注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加强法律法规的实施。其中自身素质的提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树立教师道德的理想人格,建立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树立教师道德的理想人格,就是要确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想。一个教师,如果心中对教育事业没有热爱的情感,那么肯定不会教出好的学生。如果对教育不负责,那么对学生也不会负责,所以提高教育事业的第一步就是让自己真正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对教育事业的负责态度,是教师重要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教师无私奉献、呕心沥血、诲人不倦的原动力。只有教师心中有热情,真正实意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在其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在其取得点滴进步时投去赞许的眼光和鼓励的言语,在道德品质、思想情操、精神风貌和行为习惯等方面以身作则,树立正能量,凝聚一种无声无形的教育动力,去感召学生,启迪学生,才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有可能更好地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所以塑成教师对教育事业负责是当代高校教师教学道德修养的根本前提。

(2)加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不是单纯的,也不是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更不是空洞乏味的说教。高尚教师折射出的道德修养是在长期教育实践中锤炼而成的,只有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才能认识教师的工作的重要意义,才能使自己的理念、境界逐渐得以升华,才能心甘情愿地投身到服务社会,奉献大众的浪潮中。“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高校教师担当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重任,致力于培养出对国家忠诚的合格接班人,这是每一位高校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只有教师具备了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才会在教育实践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全身心地投入,潜心钻研业务,努力掌握现代科学理论知识,广泛搜集最新教育信息,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

(3)加强教师的专业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学生能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教师的不学无术。”教师承担着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高超的学识本领不仅是教师自我完善的动力,还是从事教学工作的基础,更是教师树立教学威信的保障。面对飞速发展的世界,知识日新月异,教育的急剧变革和人民素质的迅猛提升等都向教师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承担多重角色,并具有多方面、综合性的能力。作为知识的传播者高校教师不能墨守陈规,固步自封,要做到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教师要树立起终身学习、毕生探索的思想,潜心学习理论,钻研业务,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并在实践中运用理论,将教育与实践有机结合,发扬探索和创新精神。

除了抓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外,制度建设也是高校师德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有一套满足教师实现自身价值需要的鼓励机制,有效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比如晋升激励、素质激励和目标激励。按照各大高校教师管理原则,我认为制度建设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建立良好的教师聘任制度。

要选招师德高尚、知识渊博、专业基础扎实、专业领域有研究业绩、独创性强的人才到教师岗位,淘汰那些不称职、不合格、素质差、道德缺失的教师,对那些只重名利、忽视师德的老师要坚决予以扭正,并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师的聘任制度。

(2)建立奖罚制度。

为进一步完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建立一个健康的导向和合理的激励机制,一方面要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另一个方面也要重点考核师德在教育过程中的表现。师德的表现应与奖金、工资、岗位和职称挂钩。为此,高校应及时调整有关政策,晋升工资和奖金发放等要向教书育人的优秀教师倾斜,聘岗和职称评定时应把师德素质的要求纳入考评范围,并作为一项重要指标,通过量化的方式,全面考察教师为人师表、忠于职守和为学生服务等方面的情况,激励教师更好地发扬教书育人的美德。

(3)建立监督制度。

师德监督制度要实行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建立督导评价制度,要有相关领导参与、组织教师巡视制度,设立信息反馈渠道,鼓励学生实事求是地对师德进行评价,公布师德规范,建立师德监督网站等其他技术手段,以及通过社会媒体等各种渠道,对师德起到督促作用,通过各种公平公开公正的手段不断鼓励教师严格自律,提升自身涵养。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贡献巨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过程。在这个有机整体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自觉担负起育人的任务。教师的道德修养问题是提高知识分子政治思想素质的大事,教师的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态度,必须在工作中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加强当代高校教师教学道德修养。作为高校教师的我们,一定要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同时,担负起提高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历史重任,全身心投入到高等教育事业伟大发展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道德品质,将教师这个神圣职业的光辉发扬下去,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人[2011]11号[Z].

[2]贡太雷.当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09(7):181.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 篇12

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首先要清楚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修养”一词, 来源于“修身”与“养性”的结合, 它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词语, 既包含了知识、技能方面的积淀和水平, 又包含了待人接物的态度, 以及思想政治方面的品质, 是人们经过长期的勤奋学习和涵养锻炼所达到的一种能力和思想品质。那么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指的就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所形成的专业能力和道德品质, 它的本质就是教师在教育工作和实践中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的过程和结果。具体说来, 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热爱教育事业, 献身教育事业。只有真正献身教育事业, 忠于职守的教师, 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人民教师。这既是由教师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 也是教师职业的传统美德。作为新时期的高校教师, 必须能够抵制各种诱惑, 兢兢业业, 勤勤恳恳, 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 把培养人、教育人作为自己的终身理想和责任, 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全社会的尊重, 也才更值得社会尊重。

2.热爱学生, 尊重学生。是否热爱学生, 这是衡量一名教师称职与否的重要标准。只有对学生充满爱, 才能真正将学生放在首位, 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才能教育学生在各个方面全面发展。曾经有学者做过研究, 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 鼓励着学生不断进步。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 但不能溺爱;要严格要求, 但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要对学生进行鼓励, 不能挖苦、讽刺学生;要尊重和热爱每一位学生, 而不歧视差生, 要是所有的学生共同进步。

3.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作为一名教师, 必须要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这是老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家长对学生的教育固然重要, 但是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更为重大。每个学生, 都有十几年的时间, 是在老师的影响下生活, 在小学, 尤其是小学低年级, 教师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家长。所谓以身作则, 就是要严格要求自身的言行, 是自己成为他人的表率。要求学生要做到的, 教师首先自己要做到, 要求学生不能做的, 教师首先自己不能做。

4.不断学习, 与时俱进, 勇于创新。教师的基本职责是传递知识给学生, 这就要求教师自己必须具备扎实而渊博的知识。当今社会飞速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这就导致了知识的发展更新速度也在不断增加。这就要求教师勤奋学习, 不断钻研专业知识, 发扬活到老、学到老的传统美德, 跟上知识更新的步伐, 是自己能够适应现代教学工作的要求。

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进行, 一个方面是外界环境的作用, 另一个方面是高校教师自身的提高。

1.从外界环境来说,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有两条: (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任何人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都不是与生俱来的, 都是通过后天的学习与实践来建立的。因此, 国家要不定期地、通过多种方式来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工作, 使高校教师能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能够全心全意地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服务,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在各个方面都成为学生乃至全社会的表率。 (2) 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建立监督机制。国家或者各个学校, 应该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 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来约束教师的职业行为, 这样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职业道德环境, 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同时建立广泛的监督机制, 通过各种渠道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起到监督作用, 不断鼓励教师严格自律, 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2.从教师个人角度来说,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1) 不断学习。这里的学习包括对职业道德理论和规范的学习, 也包括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的学习, 还包括对教育对象也就是学生的学习。 (2)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检验、不断完善的结果。只有通过实践的反复磨练, 教师才能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成为学生的榜样。 (3) 自我反省, 是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教师要以师德规范为标准, 随时反省自己的言行, 对不符合要求的思想和行为及时纠正, 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上一篇:银行上市公司下一篇:翼状胬肉手术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