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高企

2024-09-26

成本高企(共6篇)

成本高企 篇1

尽管中国经济仍旧保持着高位运行,但是很显然老百姓收入增加的表象,很难掩盖中国高通胀时代来临的现实。对众多中小鞋企而

鲜见动力,压力重重

实际上,国内的中小鞋企近两年来也已经普遍感受到招工难和工资上涨相互缠绕的冲击,劳动力供需趋紧、工资成本上升,将是中小鞋企的长期用工趋势。除此之外,CPI居高不下所引发的原材料、物流、管理等方面的成本大幅上涨,更是压得中小鞋企喘不过气来,成为他们发展乃至生存不得不面对的多重现实压力。

据统计,在2010年,几乎全国所有省份都上调了最低工资。今年一季度,又有13个省份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20.6%。最低工资上调对企业的影响,实际上还包括按照最低工资计算的社会保险相应提高。

连续的工资上涨是导致中小制鞋企业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浙江台州做外销的某鞋业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刘先生介绍,台州是全球最大的中低档注塑皮鞋生产基地之一,目前约有注册制鞋企业5000多家,产品远销近150个国家和地区。大部分没有自身品牌和高端资源,小企业尤其被动。刘先生告诉记者,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今年二度上调了“最低薪水”,“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平均到每双鞋的工资成本涨了近1元。”据记者从有关专家处了解到,现阶段,中小鞋企业的利润普遍降至2%~3%,部分甚至出现亏损。

重庆璧山的一家规模不大的代加工鞋厂王老板对记者大吐苦水:“我们每做一双鞋,从鞋面到鞋底,从鞋楦到鞋饰,各种材料都在涨价,只有鞋子的价格涨不上去。”王老板说,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各种原辅鞋材价格一路飙升,例如,鞋底所用的聚胺酯材料从2.1万元/吨升至2.5万元/吨,涨幅接近25%。平摊下来,王老板每月生产的近5万双鞋,材料成本至少有10%的增加。“材料价格如此涨,但是我们企业规模小,好不容易找到订单,也不敢开口涨价。现在竞争激烈,我们担心万一涨价,客户就不给我们订单了。”王老板坦言,“当前状况只能是利润少点,但至少还能存活着。如果鞋子提价的话,订单没了,那么我们近10年的艰辛经营可能就要功亏一篑,真有可能关张大吉了。”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些中小鞋企的重重压力不仅仅来自于上述的人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物流成本和企业管理成本也成为这些企业悬在头上的利刃,随时都有可能斩断企业继续发展前行的势头。

人口红利,真的没了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密集型的制鞋企业准入门槛低,有着大量剩余廉价劳动力的中国沿海地区,就率先成为这些鞋企发展的集中地。而正是这些廉价劳动力,才有了中国近20年来的巨大经济成就。不过,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中国这个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有无限廉价劳动力的国家,情况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一—工人工资的快速上涨让企业成本直线上升。有调查显示,过去10年来,中国制造业工人的实际工资每年增长近12%。更有专家直言“中国廉价劳动力的时代结束了”、“人口红利正在言,人工、原材料、物流、管理等成本的上涨成为了他们难以承受之痛,让他们的生产经营陷入两难境地,苦不堪言。消失中”。

“每次给客户报价,我都要和客户费尽口舌的解释。今年3月份在我给一个客户报价时,该客户马上就指出,你从2010年初到现在已经涨了近20%。”广东惠东吉隆裕平鞋业的一位负责人王小姐很是纠结,“从去年至今,我们的工资和原材料成本都上涨了超过20%,如果不涨价,怎么应对员工工资的增长和材料成本的增加呢?”

人工成本增加是包括制鞋业在内的整个中国制造业的一个普遍性的难题。裕平鞋业的王小姐认为,维持了近10年的普工工资水平的整个大改变,是始于2010年春末夏初的富士康事件。到2010年末,她的企业在与工人续签劳动合同时,工人按照当地政府规定的工资涨幅自己计算出应该拿多少工资,都坚持“工资要涨到足额,否则就不签合同”。

多轮的工资上涨,许多原本希望尽快摆脱窘境的中小鞋企开始丧失信心,顿感前途渺茫。“工资上涨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变化,根源是人口结构变化。”中国美国商会会长孟克文一语点中问题症结所在。

201 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2000年以来,中国人口年均增长率比1 990年~2000年低0.5%;60岁及以上人口比2000年上升2.93%。),印证了此前研究者关于人口增速下降、老龄化加速的预测,更显示出当前中国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分析人口红利的关键指标是人口抚养比,即0~14岁的少儿和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15岁至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据上述统计出的最新人口结构数据显示,中国的总人口抚养比为34%,少儿抚养比为22.3%,老年抚养比为11.9%。而此前联合国的预测是,到2015年中国少儿抚养比为27%,老年抚养比为13%。可以看出,中国的少儿抚养比下降速度早已明显地快于联合国的预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中国中央广播电台特约观察员巴曙松认为,老龄化的严重程度和后备劳动力的紧缺程度,实际情况都远比预测更严重,预计中国劳动人口存量将于2015年前后开始下降,中国人口红利就会真的消失了。

当中国的人口红利真的没有时,劳动力密集型的中国制鞋业,将要面临的肯定是“常态性”的用工荒——总量性缺工,而不只是流动性、结构性和突发性缺工了。人口红利消失导致的常态性用工荒所引起的连锁反应,将是企业用工成本更高,企业的发展也将会极其不给力。

因此,未雨绸缪,是升级,是转型,是撤离?好在还有时间去做抉择。

成本高企 篇2

一、申报时间

根据省科技厅的通知,2014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共集中受理两批。

(一)第一批申报时间安排

企业在“高企工作网”提交申报材料的截止时间为2014年4月19日;窗口受理纸质申报材料截止时间为2014年4月30日。

(二)第二批申报时间安排

企业在“高企工作网”提交申报材料的截止时间为2014年8月20日;窗口受理纸质申报材料截止时间为2014年8月30日。

二、申请条件

1、在广东省行政区域内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

2、主要产品或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的范围;

3、具有一定数量的自主知识产权证书(专利、软件著作权证书等);

4、上一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

5、近三年企业的研发经费符合规定的比例(一般不低于6%)。

三、申请材料申请企业提供如下材料:

(1)申请书。

(2)企业证照复印件。

(3)企业职工比例说明。

(4)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复印件。

(5)近3个会计的财务审计报告。

(6)中介机构鉴证的企业近3个会计研究开发费用和近1个会计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的专项审计报告。

(7)近三年研究开发活动说明材料。

(8)技术创新活动证明材料:知识产权证明材料;科技成果转化证明材料;研发组织管理水平证明材料;技术创新活动的其他证明材料。

四、申请程序

一 企业注册登记。企业在规定时间内到“高企工作网”上注册。

二 企业准备并提交材料。

三 各市科技局审核提交。

糖价高企通胀增压 篇3

多重因素推动糖价上涨

从供给方面看,世界最大的蔗糖生产和出口国巴西10多年来首次下调了糖产量预期,成为此轮糖价上涨的重要推动因素。巴西蔗糖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55%,蔗糖成为巴西出口换汇的“白金”。2010年巴西蔗糖出口2500万吨,出口额达到100亿美元。

最近两年,过多的雨水使巴西的甘蔗品质下降,产量增长减缓,预计今年巴西甘蔗产量将下降10%。但是国际市场对生物乙醇和糖的需求量却在持续增长,供需缺口扩大使国际糖类价格节节攀升。甘蔗不仅是重要的食品原料,也是生物塑料和生物乙醇等行业的重要原材料。

走私等投机因素是推动糖价上涨的另一大诱因。巴基斯坦工业生产部称,巴基斯坦有足够的食糖储备,不会面临食糖短缺。但是,巴基斯坦的食糖价格却在持续攀升。市场分析指出,这是因为大量食糖被走私到阿富汗或被大量囤积,造成价格偏离供求曲线。泰国制糖商公司总裁表示,泰国的糖类生产业也面临价格扭曲问题,部分产品被非法走私,从而造成正规出口渠道短缺。

由于此轮糖价飞涨还存在天气导致的出口滞后等因素,有市场分析认为,最近糖价上涨只是短期现象,糖价将会在夏季的某个时候开始下降。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由于对糖的需求量持续增长,更多的农民开始扩大甘蔗种植面积并采取新技术提高产量。这就意味着,糖的供给量很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泰国是世界第二大蔗糖生产国,今年泰国糖产量将从710万吨增长到960万吨,出口量也将从去年的579万吨增加到今年的630万吨。

发展中国家更易受影响

“糖类价格上涨促使食品加工厂的需求转向果糖等以粮食为原料的甜味剂替代品,造成粮食深加工产品的价格全面上扬,带动粮食原料价格整体上升,这是此轮糖价和粮食价格联动上涨的机理所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分析说:“食品价格上涨会增加通胀压力,这一点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因为发展中国家恩格尔系数较高,食品支出占家庭支出的比例较大。因此,食品消费在消费者物价指数构成里所占权重也高于发达国家,食品通胀率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物价指数。”

成本高企 篇4

1 物流成本概念的界定

物流成本是指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物流成本按照发生物流活动的主体可划分为宏观物流成本与微观物流成本。本文研究的物流成本特指社会物流成本, 属于宏观物流成本的范畴。

社会物流成本, 又称社会物流总费用, 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全部物流成本, 也是衡量一国物流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我国的物流成本主要由运输费用、管理费用和保管费用三部分组成。运输费用是指社会物流活动中, 国民经济各方面由于物品运输而形成的全部费用。管理费用是指社会物流活动中, 物品供需双方的管理部门, 因组织和管理各项物流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保管费用是指社会物流活动中, 物品从最初的资源供应方到最终消费用户流动过程中, 所发生的除运输费用和管理费用之外的全部费用。

2 物流成本高企的原因分析

目前, 我国学者在研究社会物流成本的文献中, 分析造成社会物流成本高企的主要原因, 其涉及政府管理体制、产业结构、物流行业专业化程度、技术程度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其他原因也涉及到供应链组成、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物流矛盾大等方面。本文认为, 我国物流成本高企主要有三个层次的原因。

2.1 表层原因:社会物流费用计算方式问题

我国的计算方法是从美国物流成本核算借鉴而来, 然而由于两国不同的国情、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 因此采用美国的计算方法势必会有误差, 造成物流成本计算的不精确。在物流成本的三大组成部分中, 运输费用=∑货运量×运价, 保管费用=∑库存量×各项费率, 管理费用= (运输成本+库存成本) ×管理费率, 公式中的运价、各项费率与管理费率均由估算得出, 偏差较大。

2.2 推动因素:持续增长的燃油费与公路通行费、劳动力成本以及不完善的政府税收体制

2.2.1 持续增长的燃油费与公路通行费

运输成本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超过50% (2011年为52.8%) , 而我国又以公路运输为运输的主体。公路运输物流费用主要由燃油与公路通行费构成。针对燃油费用, 根据2003年至2011年国内汽油价格走势图 (图1) 可以看出, 国内汽油价格呈上涨趋势, 远高于国际原油价格。在整个产品运输成本中, 通行费的比例一般高达30%~40%。然而我国目前公路 (尤其是高速公路) 收费呈现出收费里程长、收费站点密集、收费费用偏高等特点, 推动了公路通行费用的上升, 增加了运输成本。

资料来源:由网络数据整理而成。

2.2.2 持续增长的劳动力成本

由于劳动力资源分配不均匀、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平衡, 近年来, 每年春节后多省份出现大面积用工荒, 不少企业同时提高薪水吸引劳动力。同时, 近年来全国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其中各大快递业为应对电商促销高峰期, 不断上调一线配送人员的工资标准。相关数据显示, 一线快递员的工资自2007年起, 每年工资收入涨幅都保持在15%~20%, 个别企业甚至达到30%。以韵达快运为例, 一线配送人员的底薪连续四年提升, 底薪由1200元/月提升至今年的2500元/月。双重因素推动了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2.2.3 政府税收体制不完善

物流企业主要缴纳营业税, 但因为物流企业外包和物流代理业务的特点, 重复征税的问题在运输、配送、仓储租赁等领域非常突出。除营业税外, 依照税法, 物流企业还要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企业所得税等。尽管2012年1月国家在上海市启动营业税改增值税计划, 但试点两个月, 物流企业, 尤其是运输型物流企业普遍反映税负大幅增加, 违背了试点方案的指导思想。

然而, 就推动因素而言, 都是物流业不可控的因素, 因此物流业无法通过自身行业的发展来降低物流费用。

2.3 根本原因:我国物流需求特征导致供给的分散, 使流通中组织化程度低

由于我国的物流需求较为分散、不均匀, 于是为了满足这种特征的物流需求, 物流供给也呈现出分散、不均匀的特点, 于是导致物流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组织化程度较低。例如电商巨头淘宝, 目前其拥有近5亿的注册用户数, 注册商家达到500多万 (不完全统计) , 商家和客户分布在全国各地, 分散的物流需求使淘宝物流服务提供商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纵观整个物流市场, 与物流相关的企业和机构达到几十万家, 但从网络、功能、管理、服务、业绩等方面综合评估, 规模较大的却寥寥无几, 整体上物流企业规模小。以承担货物运输总量约75%的公路货运企业为例, 登记注册的企业约为79万家, 但每家平均拥有车辆小于3辆;而在8000多获许经营的快递企业中, 仅邮政EMS和顺丰规模超过百亿, 具有全国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的企业仅有约25家。

此外, 在产品流通时, 流通渠道长、流通的环节多, 因此产生过多的交易次数, 而每一次交易都伴随着物流费用的增加, 于是造成流通中物流成本的增加。在农产品 (如蔬菜) 和医药行业 (如药品) , 从生产者到消费者, 中间历经各级批发商、零售商等诸多环节, 使流通链条加长。

因此, 正是我国这种分散、不均匀的物流需求, 决定了现阶段我国物流企业的规模和组织化程度, 最终使得流通中物流费用的增加、成本的上升。

3 降低物流成本的对策

根据上述分析, 为降低我国物流成本, 除了完善社会物流成本计算体系, 使用合适我国经济和产业特征的算法之外, 主要从政府和行业两方面入手。

3.1 政府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营造良好的政策和经营环境, 同时改革现有流通体制

政府应该建立部门间的协调机制, 打破条块分割的传统管理格局, 减少对物流业的多头管理, 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主体作用。并根据国家总体发展规划和物流产业特点, 整合现有资源, 统筹考虑, 制定整体的规划方案 (如政府牵头建立的物流园区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与此同时, 不断完善、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形成完善的、统一的物流法律体系, 在对物流业进行有效外部约束的同时, 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并且规范生产要素市场、劳动力市场和税收政策体系, 为物流业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

3.2 物流行业尽快制定行业标准, 加快行业整合, 建立大规模的流通组织保证流通的效率, 并推进物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进程

物流业自身应该尽快制定行业标准, 促进各类标准化的实施和普及, 如物流设施、设备、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 各类作业的标准化以及物流信息的标准化, 使标准之间有效衔接, 提高了物流效率。同时加快行业整合, 行业巨头带头建立大规模的流通组织, 保证流通效率, 减少流通环节, 从而降低成本。面对普遍上涨的劳动力价格, 根据物流业整体的经营现状和特点, 推进物流的自动化与信息化, 最终形成降低物流成本的综合体系。

4 结论

我国近十年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维持在18%左右, 显示了我国物流业的现状, 尽管就绝对数值而言, 与发达国家相比偏高。然而只有在同等水平的产业结构下, 对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进行比较才合理。尽管降低物流成本对国家和行业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的变化, 既有物流成本方面的原因, 也有经济结构方面的原因, 同时也取决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必须明确指出, 在降低物流成本的过程中, 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并非越低越好, 合适的比重最能有效促进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GB/T18354-2006) [Z].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

[2]邵瑞庆.关于对物流成本概念的界定[J].工业技术经济, 2006 (02) .

[3]范瀚涛, 李维儒, 吴继贵.我国物流业增加值与社会物流费用关系的分析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3 (03) .

[4]胡理增, 于信阳.中国社会物流成本分析与对策[J].物流技术, 2005 (10) .

[5]陈成栋.探索降低我国物流成本的途径[J].龙岩学院学报, 2006 (02) .

[6]龚晓丹.中国社会物流成本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8 (05) .

[7]王晓枫.我国物流费用高问题的原因分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01) .

[8]邬跃.物流成本控制在于流通体制改革[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3 (06) .

[9]张弘.中国物流成本研究[J].财贸经济, 2004 (08) .

[10]赵艳, 张文杰.物流统计初探[J].统计研究, 2001 (08) .

[11]张鹏, 李聪.论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及其现实意义[J].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5 (12) .

高企申报材料装订顺序 篇5

目录

(样本)

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材料》(PDF文件)

二、企业资质证明材料

1、企业营业执照副本

2、企业税务登记证书-国税

3、企业税务登记证书-地税

三、近三个专项审计报告1、2008年-2010研究开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 2、2010高新技术产品收入专项审计报告

四、近三个会计财务审计报告1、2008审计报告2、2009审计报告3、2010审计报告

五、近三个技术创新活动证明材料

(一)专利证书(自主知识产权)

1、专利证书

12、专利证书

2……

(二)新产品或新技术证明材料

1、专利证书(三年以前的)

2、新产品查新报告

3、成果鉴定证书

4、新产品证书

5、新产品质量检验报告

6、省级以上科技立项证明(文件、合同)

7、新产品生产批文,环保达标证明

8、新产品销售证明(销售合同、发票、用户意见、收入

证明等)

9、新产品的实物照片

……

六、研发组织管理水平证明资料

1、科研立项(科研立项管理制度、立项报告等)

2、研发投入核算管理制度(研发投入管理办法等)

3、产学研合作协议

4、项目合作协议

5、研究开发机构成立文件(如:各级工程中心、研发中心、研发部门等)

6、研究开发机构简介及研发设备清单

7、研究开发人员绩效考核奖励制度

8、其它证明企业管理方面优秀的证明材料等(略)

七、企业主营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

技术领域》的详细说明(指明具体领域及科目)。

八、企业职工情况说明

1、企业职工情况说明(包括企业职工人数、学历结构、大专以上科技人员和研发人员分别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说明)

2、大专以上科技人员名单

3、研发人员名单

九、企业简介

1、企业基本情况(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主营业务、科

研实力、取得成果、生产条件等)

2、企业照片及说明(公司正门形象照片、研发和生产场

货币基金收益率高企 篇6

配置变化:协议存款比例大幅增加

货币基金的管理人会根据经济环境和当时各类投资标的情况,决定各类资产的期限。如预期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时会缩短久期,反之则会拉长投资品种的期限,根据债券、回购、存款等不同的收益率和流动性决定投资的比例。

从去年年末货币基金的平均投资组合剩余期限看,基本和去年三季度持平,在90天左右,与历史平均值100天相比,略低一些,但基本还是在平均范围之内。

从货币基金的资产配置角度看,随着去年10月底证监会下发《关于加强货币市场基金风险控制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协议存款”不属于“定期存款”,货币基金投资“协议存款”将不再受制于“投资定期存款的比例不得超过基金净值的30%”这一上限规定,使得货币基金的资产配置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去年前三季度,货币基金配置比例最大的都是债券类的资产,比例一般都在50%以上,剩余配置为买入返还资产和存款。由于受到条款的限制,货币基金在三季度以前投资于银行协议存款的比例不能高于30%,在四季度新规则出台后,协议存款投资出现比较大的增长。

在去年四季度末,存款成为货币基金最大的投资配置,比例从三季度末的22%大幅飙升至39%,成为第一大投资标的。而债券投资的比例则从50%大幅下降至33%,首次低于存款配置,见下图。

短期票据收益率下降显著

在货币基金投资的债券比例中,很大一部分是短期票据,如短期融资券,从近期的表现看,短融对于提高货币基金收益率也有很大的贡献。

去年12月底至今,短期融资券各期限的收益率均有大幅度的下降,其中A-1级别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期的即期收益率分别下降57.82个基点、52.75个基点、47.81个基点和44.52个基点。和同期限的国债收益率相比,6个月和1年期限的信用利差已经从12月底的235.88个基点和246.16个基点收窄至165.97个基点和163.27个基点。货币基金在短期融资券上的收益颇丰,对基金的贡献显著,产生较大的浮盈。

货币基金一般采用摊余成本法,即估值对象以买入成本列示,按票面利率或协议利率并考虑其买入时的溢价与折价,在其剩余存续期内按照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每日计提损益,而不采用市场利率和上市交易的债券和票据的市价计算基金资产净值。

当债市短端的收益率大幅下降,货币基金持有的一些短债和票据价格会明显上涨,产生较大的浮盈。如果采用摊余成本法,往往会导致较大的正偏离,容易引起套利资金的进入。为了保护已有投资者的利益,货币基金的管理人会根据市场利率和债券票据等的交易价格计算基金资产净值即影子定价法,兑现这部分浮盈,当日的每万份收益率明显提高,可能超过10%,这也是近期货币基金收益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投资展望

从今年货币市场情况分析,鉴于CPI在未来继续下降是大概率事件,目前宏观调控的重点在于保持经济的合理稳定增长。央行在未来有望继续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进行微调,今年货币市场资金面的紧张情况会好于去年。

从SHIBOR的走势看,2月份以来已经逐渐走低,未来继续维持在高位的可能性不大,货币基金的存款投资收益率可能有所降低。资金面的宽松也会使回购等买入返还资产的投资回报降低。

从短期票据的收益率分析,历史上6个月与1年期A-1级短期融资券与国债收益率的信用利差均值为125.30个基点和136.18个基点,目前和这一位置还有距离,因此未来短期融资券的收益率有望进一步下降,但空间已经不大。在兑现浮盈之后,收益率会有所回落。

好买基金对本文亦有贡献

上一篇:会计数据下一篇:思想政治工作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