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文化建设反思

2024-07-11

新农村文化建设反思(精选12篇)

新农村文化建设反思 篇1

1. 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

2005年10月, “十一五”规划纲要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 城乡一体化的思路逐渐清晰。2013年11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一些过去虽有涉及但意见并不明确的问题又有了突破性、开创性的改革意见, 如赋予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 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等。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都不同程度地推进着乡村空间格局的演变。

2. 研究对象的选择

自改革开放以来, 浙江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全国前列。浙北地区的杭州、嘉兴、湖州三地横跨于杭州湾和太湖南岸之间, 自古便是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杭州、嘉兴、湖州三地的农民2012年人均年收入分别达到17017元、18636元和17188元, 高出全省平均值20% 以上[1]。

从2006年开始, 新农村建设在浙北地区的各个层面广泛开展。如嘉兴市政府部门研究推出了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土地“两分两换”政策, 以此来合理鼓励农民有序退出土地, 成为贯彻“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精神、提高乡村土地使用效率的典型模式之一[2]。湖州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成果也相当突出, 期间在全省新农村建设综合考核中已连续三年 (2008 -2010年) 排名第一。

与此同时, 杭州、嘉兴、湖州市政府与浙江大学广泛合作, 大量优秀人才从农业、经济、规划、建筑等多个领域直接配合了实际工作的展开。新农村建设在浙北地区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也为各学科理论研究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和良好 的实践环境。

3. 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反思

3.1中国新农村建设的特点

同城市一样, 乡村是一个综合了地理、气候、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复杂大系统。这些因素往往不是独立存在, 而是相互影响制约的。从2006年开始, 新农村建设的方案编制工作在探索中展开。切身经历过此类规划的设计者不难感受到这项工作的难度与困惑。笔者总结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1系统的特殊性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背景之一是城市化进程。2011年末, 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已超过50%。然而, 超过13亿的人口基数带来的城市环境容量的承载力问题, 是全世界其它各国都不曾遇到的。这意味着中国如果不开辟一条新的思路继续城市化进程, 如果按照中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70% 计算, 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产生接近10亿的城市人口——几乎相当于目前整个欧洲和美国两者的人口总和。这显然预示着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必须分担部分城市功能, 与欧美等国家的农村相比将会有很大的特殊性。

另一方面, 我国乡村的土地制度与城市有着较大的差别。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体系下, 农村土地的产权为集体所有。区别于城市国有土地的产权明晰, 农村土地往往难以对“集体”进行清晰的界定[3]。同时, 农村土地所有权可以被国家征收, 多方面的因素使得农村土地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较城市土地大很多, 这也直接导致农村土地在融资效率、统一规划、流转重组等问题上有了先天不足, 和日趋市场化的时代背景不够协调。尽管近年来国家决策层在相关法律法规上屡有探索、改革、突破, 但这一现象在短时间内依旧难以彻底解决。

3.1.2系统的复杂性

作为规划建设的对象, 城市、农村都是一个复杂系统。前者在经历了200多年现代城市建设后, 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应对与评价体系。而后者却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 并明显的体现在各种思想观念、价值体系等处, 从而加大了系统的复杂性。具体到基层村庄上, 其复杂性就表现得更为突出。例如在住宅用地的问题上, 翻新住宅时“建新不拆旧”的潜规则依然大面积存在; 还有一部分农村居民在城镇购买了住房, 农村的旧宅同样遭到了闲置;也有某些地区在缺乏产业支撑的情况下, 盲目开建新型农村社区, 导致农民“被上楼”或者拒绝上楼, 形成“二次空心化”现象。

3.1.3评价体系的模糊性

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往往是一项系统在面对应变时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而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评价体系的建立目前尚处于概念模糊时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从2006年开始的首批新农村规划开始, 大部分的规划年限至2020年, 目前可以得到反馈的是为期5-8年的中期目标, 显然难以建立绝对可靠的评价体系。

此外, 评价体系的模糊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评价主体的不确定性。理论上说, 乡村规划最直接的评介主体对象应该是广大的农村居民。然而现实中, 村民对规划往往缺乏基本的认识, 和该项工作开展的配合不够, 主体地位自然得不到很好的体现。同时, 随着城市的扩张, 部分乡村的土地即将与城市对接, 农村土地虽然是集体所有, 但其经营使用权是分散到户的, 这也意味着对于规划编制的评价既要权重于村集体本身的长远未来, 又要保障每家每户村民的切身利益, 甚至需要考虑在“不患贫, 患不均”的惯性思维下, 创造一些开放的公共空间, 避免产生呆板的“兵营式”布局。

总的来说, 解决这样的学科交叉、纷繁复杂的系统性问题, 必定是一个动态的探索过程, 也是一个向解决问题准确性、高效性靠拢的过程。

3.2已有实践的不足

近年来, 笔者所在课题组有了不少的实践, 包括实地调研、规划构思、建筑设计、汇报总结、建设反馈等。每经历以上过程的循环, 往往都会碰到不同问题带来新的思考。其中有一部分是经济、技术上的问题;而更多的, 则是人们在思想认识层面上的混乱与矛盾。

在取得一定成绩的背后, 笔者从亲身经历到所见所闻, 大概归纳了近几年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容易出现的一些不足。

3.2.1功利化

作为一场自上而下的、带有“运动”式色彩的建设高潮, 难免会有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现象发生。除了个别需要的“面子工程”外, 最主要还是表现为为了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而忽视了新农村建设的真正内涵。还没有来得及理清基本问题, 就快速进入到了从设计到施工的进程。在环境背景层面上, 未能给予山、水、林、田等重要自然因素足够的重视和保护, 生态遭受破坏现象屡见不鲜;村域体系层面上则过于强调集聚化, 致使大部分村庄聚落面临拆迁, 对乡村居民实际生活、切身利益兼顾不周。而在村庄聚落层面上, 出现了片面、刻意追求土地集约指标的情况, 布局方式往往照搬城市尺度的空间格局, 传统乡村聚落内部有机的空间形态难以传承。

3.2.2随意化

在进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尽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不断补充, 但其控制力更多是集中在大型居住点, 对范围更广的农村集体土地的管控作用依旧比较薄弱。

当前, 设计工作越来越朝着定量化方向发展。而这一切都必然建立在大量的实践经验和有法可依、有理可据的基础上。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难以明确什么应该提倡、什么应该避免, 导致了设计随意化的出现。

3.2.3片面化

从我国当前国际国内形式来看, 乡村现代化进程的战略意义早已得到高层的认可。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有时甚至可以被“一看路, 二看住, 三看环境、四看树”一句顺口溜来概括。过于注重形式, 却没有认真地结合城市化背景等本质因素去分析内在结构蜕变方向的可行性, 将不得不使之失去了应有的高度和重要性。

我国在经历了30多年高速发展后, 社会发展处于重大转型阶段。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更应充分注重农村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普及低碳、绿色、环保、集约化发展的观念;同时协调城市化进程, 统筹考虑老龄化、空心村、城市病等发展瓶颈。这显然要比建若干个吸引眼球的村庄更为重要。

当然, 可以匹配这项战略性高度的建设内容并非是规划师、建筑师独自所能承担的历史责任, 但这一定是所有新农村建设参与者都应共同具备的基本理念。

3.2.4平均化

平均化现象最直观地表现在基层村庄建设上。在实地调研过程中, 笔者也亲身经历过两户农村居民因为新建住宅立面高度上20厘米的差异而产生的争执。这也很容易理解大批新建村庄往往中庸地呈现“兵营式”布局, 而错落有致、步移景异的格局却难以实现。正是这种过分的平均化, 使得部分村庄面貌看似竭力追求做到“均好”, 但实际却与“均差”无异。

另一种平均主义是自上而下的、一刀切的指标管理模式。城市扩张不可避免的由现有城镇建成区向四周农村辐射。与城镇建成区的相对地理位置将会导致不同乡村分别产生的集约、稳定或 衰败等分化现象, 直接决定了不同农村地区之间的不均衡性。不同类型的农村需要特定的建设战略方向, 与之相对应的是多元化的土地利用模式、总平面布局风格以及人均用地指标、建筑体量等内容。而一刀切做法难以体现不同地区土地价值的高低, 自然也不利于土地走向集约化的整合。过分的平均主义最终将束缚经济、产业较为活跃的近郊村开展变革创新, 而本身相对稳定的、经济较为落后的远郊村则不得不被迫去面对自上而下的变革。

4. 讨论与构想

从上述的反思和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 乡村系统是集中了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的复杂系统性问题。要对乡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就必须根据不同研究领域的特殊性, 从现有实践和基础数据入手, 抓住脉络的主体去分析其内部的规律性。

从大的视野范围来看, 在不同的学科背景、理论等因素的制约下, 研究者要找到一个普适性标准是不切实际的。但是这不影响向解决问题准确性、高效性靠拢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在乡村地域范围里的那些看似无序的静态空间排列和动态变迁过程中, 发现其潜在的规律性问题;统计和量化多种制约因素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 并最终形成对比、归纳, 为研究多元化的空间演化提供理论依据。这也是实现对乡村系统进行建设、管理、规划的设计基础, 并最终促使新一代的乡村既能合理分担城市环境压力又能兼顾生态环境、延续或再现特有景观风貌, 形成一个健康和谐的乡村人居环境体系。

参考文献

[1]2012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赵永革.农地新政对城乡规划编制实施的影响分析[J].城市规划, 2009 (2) :16-19

[3]朱炜.基于地理学视角的浙北乡村聚落空间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建筑系, 2009

[4]钟在明.农村宅基地闲置原因与治理探析[J].农业经济, 2008 (6) :57-58

新农村文化建设反思 篇2

隆昌县山川镇新生小学

黄承宇

新课程“作业观”的基本思想或主张是:作业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作业可以在生活中、在实践中完成,可以由学生合作完成,不一定非得是某个学生的个人行为;做作业不是单纯的智力活动,同时也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诸方面因素相融合的过程;但新“作业观”,并不是对传统的、习以为常的“作业观”的简单否定,而是对它的一种超越,一种发展。事实上,传统的经典的作业样式在今天仍然有它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只是,我们要使传统的作业样式更好地为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服务,要对它加以改进,不使之异化为单纯服从和服务于各种考试的工具。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个体的认知能力,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对教材内容适当进行调整或增减一些内容,进行重新组合,活化教材,给学生创设一定的认知条件。农村学生的语文作业就要结合农村学生生活实际,把学生生活的农村环境和农家实践活动中的感知与体验联系起来。

一、学生生活经验加入;

“到哪个山头会唱哪首歌”学生只有在生活中有实践,有体验,才懂得怎么去做。他们生活在农村,整天面对的是山水田土、鸡鸭牛羊等,我们给学生的作业就应在学生的熟知的事物上着眼,学生就有能力把教师的要求与自身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把作业做得完美。例如:布置学生写一种小动物时,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就可能以农村孩子常见的兔、鸡、猪等开始,通过按一定顺序的指导后,让学生明白怎么把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写成一篇优秀的文章后,再布置学生去写,而且要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来写。这些方式,一方面锻炼了学生参与了生活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明白学习与实践都在为生----1

--活服务。

二、配插图着色,给作业添彩。

图画是展开形象直观教学的主要手段,课文用语言描写的情境,有些可以引导学生画一画,让抽象的语言文字形象化,有利于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如教学《挑山工》一课,让学生给课本的插图着上你觉得合适的色彩(本地使用的是黑白插图的语文课本)或画一幅“我心中的挑山工”的彩画,进一步体会挑山工的艰苦后再指导朗读。通过学生在描、涂、画的感受体验后,学生肯定会对挑山工有再认识,这样自然会读得入情入境,然后图文对照,很容易就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等。进入加强对课文内涵的认识理解。

三、补充材料,开阔视野。

学习应当充分利用好课程资源即课本,并且引进相关的课程资源,为我们教学服务。文本材料总是时代、社会和生活的真实反映,与其相关的丰富的背景材料是文本的有力补充。如教学《金色的鱼钩》一文前,让学生了解关于红军长征的情况: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开动两个铁脚板远行二万五千里。(挂图出示长征地图)其间在红军经过草地时的,有敌军的围追堵截,缺粮少水。但红军战士顽强的革命精神和舍已为人的品质令人为之震憾,这就为学习课文奠定了背景基础和感情基调。通过这样的形式,扩大了学生的眼界,拓宽了学习语文的时间和空间,实现了“用教材拓展训练、用教材发展学生”的目标。

四、想象创新,展示理想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表明其好奇心特别突出,特别是教师在提示到新奇的现象或事物时,都能很好地吸学生发挥想象,产生新思维和迸发新创造。教学《新型玻璃》一课时,我向学生提出一个很有创意的假说:“假如你是市场的开发者,在产品展销会上,你要把自己的新产品让客户了解,受到青睐,需要一份新产品说明书。请你写一份新产品说明书。我们手头人人能够利用的资料就是课本,咱----2

--们认认真真地读一读,看谁的说明书符合要求。”这样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生活化的语言运用情境,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从中课文内容得到了较好的理解,学生的阅读个性得到张扬。学生在想象与创新中提高了自身素质,不失时机地加强了学科整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五、变换视角,表演创新。

对于各学科的训练活动,我们可以启发学生变换新的视角,从这个新的视角出发,重新思考、拓展,重新组装和再创造,使一些数学问题情境化,使一些艺术活动人性化,使一些已经流传很久的故事具有新的内涵。如教《小狮子爱尔莎》一课,最后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森林里动物们举行了欢迎爱尔莎的联欢会。很多动物都希望爱尔莎勇敢坚强地面对大自然,如果你是动物中的一员,你想表演一个什么节目,对爱尔莎说些什么?假如你就是爱尔莎,你会怎么想,你对将来又有什么打算呢?教师相机点拨重点朗读。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很轻松地理解了爱尔莎是动物,是野兽,是应该在野外生活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受到爱心教育和感染。

六、抓住规律,归类重组。

同类课文可以依据规律重组。让学生在实践训练中得到一些规律性的启示,获得一些掌握知识的技巧。如在进行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三单元的教学时,我发现本单元《只有一个地球》和《宇宙生命之谜》加上《积累·运用》的口语训练都是有关探索宇宙生命,保护地球环境的知识,而第六单元的《鹿和狼的故事》也是保护环境中的生态平衡问题,属同类型的课文。于是,把《鹿和狼的故事》提到第三单元来完成,既巩固了课上所学知识,又降低了教学难度,效果很好。再如看图学文,一篇是《师生情》,一篇是《亲人》,通过两课的学习,我逐渐教给学生一些观察图画的方法,如: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情,想象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根据图上的内容,想象图外的有关内容;把人物与背景联系----3

--起来观察„„此时,如果能让学生进行一些看图写话的练习,必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让学生比较出规律,以后学生再遇到这样的题就容易排除干扰了。我们这样既巩固了课上所学知识,又降低了教学难度,效果很好。

新课程要求我们重视学生学习由课本学习向课外学习开放,从空间上由教室向家庭、自然、社会开放,因此,开方式作业的实施,变换教师布置作业的方式方法,变机械重复为灵活多变,变单一的知识复习为知识、能力、创新的综合训练,变为完成任务而不得不为之的苦涩为在探索与创新中品尝成功的喜悦,把作业形式延伸到与之联系的现实生活,延伸到相关领域的新知识,努力体现作业的趣味性、动态性、自主性、探究性、综合性、开放性,势在必行!

2011.7.

----4

新农村文化建设反思 篇3

关键词:美术教育;农村教育;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84

当前,在不断开展素质教育的环境下,美术在整体的教学框架下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当多的学校在普及美术课堂教学的同时,也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美术活动。但许多学校的教育意识没有及时转变,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没有改变,美术课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课堂气氛低沉,课堂形式呆板,长此以往,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日减,从而局限了学生的兴趣培养、思维发展、全面发展。那么,应该如何来培养农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从教师自身做起,改变内因,转变教学观念,改变课堂形式。具体如下:

一、尊重学生主体与美术教育规律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随着知识经验的累积,他们已有一定的观察、思考、判断的能力,心智发展水平也更趋于成熟,世界观逐步形成。美术教育则是完善人、发展人途径的之一,美术作品的特点是其主题的不唯一性。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艺术作品时,一般都会对该作品从头到脚,从历史到现在进行详细的讲解,并习惯于把自己对作品的认识及喜好先传达给学生。时间一长,学生就会认为艺术作品鉴赏的结果具有唯一性,而且与做习题得到的唯一标准答案一样,都只认可教师给出的权威结论,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这与美术教育的本质相悖。

因此,结合美术教育和学生发展的特点,要树立这样一种认识,即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地发掘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述能力,不可独断专行。在授课时,教师应该避免作一些主观化地评说,要把畅所欲言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感受不同的作品,让他们明白,艺术没有恒定的答案,优秀艺术作品的主题都不唯一。要让学生真真切切地通过自己对艺术作品的认识,使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都得到挖掘和施展。

二、尝试美术教育和其他学科教育的整合

美术学科,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但不是孤立的学科,它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学的各科教材中,有许多要运用图象来阐明科学内容,剖析理论问题,甚至有些问题,只用语言文字符号难以表达,运用图象符号则一目了然,而且美丽的图象又能使学生产生美感。教学中能够尽量介入多媒体也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多媒体的使用,能使绘画内容变笼统为具体,变抽象为形象,变模糊为清晰,变难为易。

网络也提供给了我们教与学的新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方便。高中生的学习负担沉重,没有时间去展览馆,在农村也很难见到画展、雕塑展等,但网络却能给学生打开一扇无所不能的窗,不论是画家、作品、背景、还有各种画派、画种等等,应有尽有。学生通过网络完成作业,可以对作品进行巩固、拓展、延伸。

由于农村高中学生网络资源相对缺乏,也没有多少课余时间,我们尝试美术教育和计算机、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教育的整合,让学生将各种资源结合起来进行学习,效果很好。在鉴赏外国美术作品时,学生往往对作者和作品的历史年代以及时代背景一无所知,理解起来十分困难,这时可以结合网络。比如:在教学欣赏法国画家籍里柯《梅杜萨之筏》这一作品时,我们让学生通过Google搜索引擎,输入作者的名字“籍里柯”,这样就可以查到大量与作者相关的文字资料和更多的作品。学生不但体会了《梅杜萨之筏》这一作品,还了解了作品的背景,了解了19世纪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突出了个性和情感的价值,对画家和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实践证明,这不仅仅是美术教育,它融合了包括历史、地理、文学等因素,真正意义上实现的是人的教育。

三、结合农村实际情况,优化教学内容

农村中学总是受到办学条件的各种制约,结合新课程改革,结合农村中学的学情、校情,充分利用当地的环境,挖掘乡土艺术资源,重视校本课程开发,注重生活经验与实践的联系,灵活运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就应该是我们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侧重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灵活运用教材。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相关经验的紧密联系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学生的知识现状和生活环境所积累的经验是学生认识新事物、接受新知识的基础和前提。如果美术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经验,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又不了解,那么学生在进入新课程学习的开始阶段就会对所学内容感到茫然,也就更谈不上兴趣,教学效果和质量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考虑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已经有了什么经验。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学情,灵活运用好教材。

在农村没有博物院、艺术馆等文化设施,但农村的自然风貌、人文文化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的教学素材,民间工艺美术品更是学生学习的典范。如果教师局限学校现有的条件,有的课堂教学内容只能是简单地讲讲。甚至让学生自己看看就上自习课,这有悖新课改要求。教师应该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因地制宜,尽量开展好课堂教学。如《民间彩塑》和《泥塑创作》两课,农村学生是不可能都用泥或陶土来做练习的。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农村的条件来上,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挖泥,课上由教师引导从儿时的“捏娃娃”游戏开始讲解雕塑,使学生更真实地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也可以鼓励学生用其他的综合材料来表现,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开始,内化知识,将知识上升到文化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艺术家所持的艺术观念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在进行艺术鉴赏时必须考虑到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如果脱离作品的文化情境孤立地去评价某件作品,势必会使学生走进“美与丑”地误区。比如:学生在欣赏我国商代青铜器时,凭感觉判断它很丑,又如在欣赏故宫时,从故宫地外形上判断它很美,而没有真正领略我国传统文化内涵和精神(下转第87页)(上接第84页)指向。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该从学生的实际体验出发,营造特定的文化情境。比如:故宫整体建筑群的中心对称布置体现了我国统治思想——皇权至上的思想。仅仅以课本中的图片,或收集的课件以及录象图片让学生体验故宫建筑的皇权至上的思想,是无法做到的。我们可以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让学生从我们农村的堂屋开始,体验所蕴涵的小户人家的封建等级文化,体现了家庭的稳定性,以及各个房间的大小和不同用处,再扩展到传统的“四合院”,结合语文学科,通过让学生巧妙安排《红楼梦》中贾母、贾连、王熙凤、柳氏、秋桐以及陪同使女的住房,了解“四合院”院落的建筑格局,体验在住宅中蕴涵的封建等级制度。由此再迁移到由多个四合院重复组成的故宫,从午门到神武门的中轴线两边严禁对称(希望国家稳定,皇权稳定,具有不可动摇性),皇家建筑造型的雄伟高大,红墙黄琉璃顶的各种大殿,各种龙纹、凤纹的装饰,使故宫呈现处一派金碧辉煌的皇家气象,无不体现皇权至上的大一统思想等等。我们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进行比较,鉴赏我国古代的艺术中所蕴涵的生活环境,通过这种手段把学生带入到我国传统的文化情景中去,古代的诗词、古代的音乐、古代的祭祀仪式……体会特有的魅力,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内涵和精神指向。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向我们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学生而教,据学情而教,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的成长,是美术教师的使命。作为学生的美术学习与身心发展的促进者,在教学舞台上应加快适应自己的角色。笔者相信,课堂只有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把趣味性与知识性、科学性结合起来,并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美术课必然会活起来,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会更浓,效果会更好。

新农村文化建设反思 篇4

1 透视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不良倾向

1.1 “理想主义”倾向

部分高校领导和专家通常认为他们很了解农民面临着什么问题, 在总结材料中也会经常出现从领导和科研人员角度出发总结出来的所谓农民问题, 但事实上, 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中, 经常出现农民的选择不一定符合领导和专家的“科学理性”, 也经常会出现领导和专家对农民不配合工作、素质太低的抱怨。那么到底应表达领导和专家的意志还是尊重农民的意愿?很显然是要尊重农民的意愿, 因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既不是学校领导, 也不是学校专家, 而是最终受益的农民 (包括妇女和儿童) 。实地调查研究表明, 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理解和需求差异显著, 农民对其生活和生产环境有他们自己独到的理解, 他们面临复杂的社会经济及自然文化环境, 为了生存及发展, 拥有一定的生产技能及对事物的判断, 他们的认识及对问题的总结可能与官员们或专家所总结出的问题差异甚远, 只有以农民的视角深入研究这些选择的理由, 了解农民眼里的问题都有哪些, 了解农民自己的兴趣和期望, 而不能从局外人的角度去想象农民自己的兴趣和期望是什么, 才能更深入地体会到农民的真实世界, 但在实践中却恰恰被外部人员所忽略, 表现出“理想主义”倾向。

1.2 “嫌贫爱富”倾向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综合的工程, 目前尽管政府和学校都加大了对服务农村的财政投入, 但资金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资源如何分配是学校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据调查显示, 几乎所有高校都通过建立产学研基地、教学科研示范基地、对口扶贫点等示范点形式, “以点带面、全面铺开” , 积极投身于服务新农村建设中。而在“点”和“面”选择与公共资源的配置过程中, 如何既能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不同群体之间利益的平衡, 将是学校领导在部署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行动逻辑。调查结果显示, 80%以上高校在选择服务新农村示范点时, 都把经济基础好、资源丰富、领导的家乡或与领导有关系的地方作为示范点的选择标准, 而那些“底子差”、“没路子”的村则基本上不作考虑。显然学校做出这样的选择是有道理的, 选择这样的示范点容易出效果、出政绩, 符合学校利益和领导本人利益。但学校这种“嫌贫爱富”的选择标准在一定程度上缺少社会公平性, 这种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了少数原本就相对富裕的村庄, 结果可能导致新的“马太效应” , 导致富村更富, 穷村更穷。

1.3 “新闻炒作”倾向

近年来, 高校轰轰烈烈开展实实在在的服务新农村建设活动,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有关报道在报刊、电视和网络等媒体随处可见。事实上, 适度宣传是有必要的, 是无可厚非的, 但有部分学校在实际行动中却出现了偏离, 玩起“新闻炒作”游戏。据调查, 某高校在与某市开展市校合作签约仪式时, 为了宣传效果好, 领导要求三多, 即“签约项目多”、“签约人员多”、“新闻媒体多”, 组织签约项目的具体做法是:一部分是实实在在的签约项目, 另一部分是由地方政府强制要求部分本地单位和学校专家洽谈签约的项目, 由于不是实实在在的需求, 结果大部分项目是只能意向性的, 还有部分签约项目是原来合作时已经签署过的, 有些合作甚至早就结束的, 在签约仪式上重新再签署;在人员方面, 学校派出了专家教授一百多名出席签约仪式;此外, 邀请省电视台和报纸等媒体记者, 仅宣传费用就高达十几万元, 还不计差旅费。如此服务新农村建设活动变成了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结果导致有限资源浪费了, 企业家抱怨, 专家鄙视的尴尬场面。

1.4 “技术万能”倾向

据调查, 目前部分高校开展“科技下乡”活动, 认为技术能够解决一切生产发展问题, 在选择授课专家方面是 “越有名教授越好”, 至于该专家教授是否对当地社区及农民了解就无所谓;在推广新品种时也从不考虑投入产出、市场销路和深加工问题, 既不去了解农村社区的复杂性, 也不去了解农民。结果专家学者得出“这里的农民素质差、保守、僵化, 他们不采用新技术”结论, 而广大农民朋友则感叹:“他们 (专家) 根本就不了解我们”。其实在很多农村建设实践中, 我们首先要相信技术在农村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科学技术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为30%~40%, 这就是说有相当部分的农业科学技术成果没有被农民接受和采用, 主要原因要么是研究课题与农民的实际需求脱节, 要么是单一技术与农民的生产现实环境脱节, 或者是市场销路问题。实际上某一社区的发展不一定只与技术相关, 而且与技术也不一定总是正相关, 专家学者、科学技术不是万能的, 有时非技术因素才是建设成败的关键。因此, 应强调根据不同的社区特性, 与农民共同选择针对社区特定的新农村建设方案, 片面用技术方案来解决所有新农村建设的问题注定失败。

2 从源头上杜绝不良倾向发生的几点建议

表面上看, 实践过程中出现错位, 似乎是学校领导政策执行上的失误, 但其根源却在于服务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上的困境和干部考核体制上存在的弊端。一方面, 国家财政支农资金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庞大的资金需求, 学校提供相应扶持资金的能力差, 村集体经济空虚, 农民的投入意愿和能力不高。另一方面, 干部考核体系与干部任用制度进一步促成了基层干部的短期行为。学校尽管在理性认知上瞄准了农民的迫切需求, 但在资金不足与业绩考核的双重压力下, 做表面文章也就成为学校理性认知与现实博弈的必然结果。高校要保证服务新农村建设方向的正确性, 杜绝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短期行为与形式主义, 可以以下方面。

2.1 深入调查研究, 以农民视角服务新农村建设

只有深入群众, 了解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理解和需求差异, 以农民视角服务新农村建设, 才能符合农民的利益, 得到农民的支持和拥护。

2.2 联合扶助对象,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财政支持

中央财政和各级地方政府近年来对“三农”问题的经费投入逐年增加, 高校应积极联合扶助对象, 争取经费支持, 共建产学研基地, 推广转化学校科技成果, 发展地方特色经济, 最大限度上满足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

2.3 正确宣传与引导, 改变农民的意识

针对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性意识不强、出资意愿不高的现状, 应该对农民进行广泛的动员与宣传, 切实增强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拥有感和主体意识。

2.4 转变学校角色, 改革干部政绩考核体系

大部分高校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经常是由学校包办, 农民只是被动参与。服务新农村建设, 必须转变学校角色, 由新农村建设的主导者变为新农村建设的服务者与引导者。此外, 干部考核体系存在的弊端是校领导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搞形象工程的主要诱因, 进行新农村建设, 完善干部考核与任用制度是关键。

2.5 转换“技术万能”观念, 开展全方位服务

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 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 农田基础设施、农产品供求信息、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贮运、乡村文化、管理民主等等多方面的建设都是需要给予帮助的, 高校应树立全方位服务理念, 充分发挥多学科、人才、教育和科技的优势, 挖掘服务的切入点, 切实做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2004-2008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

[2]汤国辉.我校“科技大篷车”送科技下乡活动的启示[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1 (4) :20-23.

[3]谢帆, 徐敏云, 等, “太行山道路”与大学精神[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05 (2) :32-36.

新农村文化建设反思 篇5

孤山村是麻坪镇的南大门,与城关镇接壤,全村9个村民小组,269户,1072人,耕地面积1360亩,区域面积345.1公顷,XX年人均纯收入达2072元。XX年市、县把该村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后,麻坪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市、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通过孤山村全体群众的苦干实干,该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主导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精神文明和党的建设上均取得了可喜成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各项事业突飞猛进,群众生活日新月异。XX年孤山村党支部被市委命名为标杆支部,该村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文明村镇、被洛南县政府评为全县新农村建设先进村。

一年来的成绩

——基础设施全面改善,生活条件下不断提高。一年来,改造高压线路300米,解决了全村人的用电问题;硬化6个组级水泥路XX米,彻底改变了群众出行“晴天一身尘,雨天一身泥”的困境;投资6万元,建成五间标准化村级党员活动室。投资7万元,硬化活动场地700平方米,修建了篮球场;去年该村遭受2XX年一遇特大暴雨袭击,但全村群众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自力更生,不等不靠,修复水毁农田200亩,水毁河堤1100米,水毁道路800米。

——主导产业逐具规模,农民收入有效增加。该村优质良种核桃建园达540亩,中药材种植100亩,新发展的280亩优质柿子建园已全部挂果。全村发展千只以上养鸡大户45户,养鸡达5万余只,产值300万元,净收入100万元;10头以上养猪大户15户,年出栏达1500头,产值120万元,净收入30万元。有序组织剩余劳力外出务工,全村年劳务输出400余人,人均年收入5000元,劳务收入达200万元,净收入达150万元。XX年全村总产值达到550万元,人均纯收入2072元。

——环境卫生规范治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新农村建设中,该村加大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力度。一是修建了100户沼气池,将农村不用的畜粪、桔杆等原料充分利用,酵化成气,解决了粪堆乱堆、柴草乱放现象。二是投资2500元修建了5个垃圾池,对全村的生活垃圾予以集中倒放和统一清理。三是制订了卫生公约,全村划分三个卫生责任区,各负其责,道路、庭院卫生定期打扫、定期检查,形成制度,使群众在卫生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四是实施涂白工程60户。通过一系列卫生综合治理,有效改变了脏、乱、差现象。同时,倡导家家绿化、户户养花,美化庭院,对村庄中心区域进行了绿化,大力建设花果型庭院经济,每户栽植花果树木19株,全村村容焕然一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得到加强。深入开展了“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道德实践活动及“好媳妇、好公婆”评选活动。今年年初,他们又召开全村群众大会,总结去年来的成绩,安排今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同时评选好媳妇、好公婆、十星级文明户及新农村建设先进个人20余人;开办农民技校,通过技术培训,使每户每个劳动力至少掌握1项专业技术。开办村民阅览室,充分利用省文化厅捐赠的5万余元书籍、光碟、乐器,组建40余人的村级乐教队,今年春节组织200余人的社火表演及文化演出,极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加大村级活动室、活动场地建设力度,修建农民文艺、体育活动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投资1万元,修建科普文化长廊,定期宣传科普知识、文化知识、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等,这个科普文化长廊成为全村的又一个亮点。

——战斗堡垒基础强化,干部作风深入民心。抓好新农村建设必须有一个坚强的基层组织堡垒。认真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支部班子成员及广大党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支部书记多次参加省、市、县的培训班,深入华西村等省内外考察学习,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提高了素质。高标准配齐党员活动室、办公室用具,各项目标任务、规章制度统一上墙,规范齐全。深入开展了“商山深处党旗红”党建主题活动,全年培养红星党员5名,该支部分别被商洛市委、洛南县委、麻坪镇党委命名为标杆支部。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认真做好党务、村务公开,村组干部、广大党员遵纪守法,村级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不断增强,深受全村群众拥护。

采取的措施

麻坪镇在新农村建设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成立组织,加强领导。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合力抓,抽调农、林、水、牧、国土、文化、教育等相关单位干部为成员,为搞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按照上级要求及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深入调研论证,结合孤山村实际制定了远景规划。

二是广泛宣传,全民参与。XX年3月孤山村被确定为市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以来,镇党委、政府先后五次在孤山村召开新农村建设动员大会,广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新农村建设决定和方针政策,市县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措施,宣传镇村的新农村规划和发展蓝图,把广大村民的热情、思想、行动统一到新农村建设上来。在建设过程中,广大村民义务投工投劳,为建设美好家园献言谏策、出力流汗。

三是明确任务,夯实责任。新农村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作,镇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从一开始就统一安排部署,明确各个时期的具体标准层层分解任务,夯实各级责任,做到事事有人抓,件件有人落实的长效工作机制,确保了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是上下联动,资金捆绑。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各级的投资总是有限的,为了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其最大作用,麻坪镇采取资金捆绑的方式,比如组级道路硬化只投资水泥,群众投工投劳,每家每户的院落及出路镇村只提供机械,涂白工程镇村只补助每户2吨水泥,群众自己买瓷片并投工。

五是定期督查,严明考核。镇党委、政府将新农村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也列在年初为民承办的十件实事项目之首,定期对新农村建设的各阶段工作进行督查指导,解决资金困难,督促群众上劳,督查站所、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每月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一次考核,并极时研究解决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

几点启示

孤山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成效是喜人的,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也是各级抓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

一是“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一些基层干部和群众还缺乏积极主动,被动应付,有的甚至借机提一些不切合实际的要求。二是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但存在“上热下凉”,忙了干部,有的甚至包办代替,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建设的热情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三是重“硬件”轻“软件”还比较突出,重视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产业发展及农村民主政治、精神文明、文化体育及村级组织自身建设等“软件”还跟不上,“软件”建设跟不上新农村建设就成为无源之水。四是急于求成。个别干部群众对于新农村建设存在模糊认识,思想上希望立竿见影,这种急于求成思想会背离新农村建设的初衷。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牵扯到农村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需要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不懈奋斗才能最终实现。

新农村建设规划是前提,产业是支撑、“硬件”是基础、观念是根本、文化是动力、组织建设是保障,要切实解决好以下问题:一要有一个好的规划,循序渐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搞好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坚持规划先行,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二要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始终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首位,发展富民优势新产业,以明晰的主导产业支撑新农村建设。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攻方向。三要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实行资金捆绑。建设新农村没有投入就是一句空话。钱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新农村建设,要建立政府、社会、农民相结合的多元投入机制。韩国新农村建设搞得非常成功,在于有一个好的机制,就是“以物代补,以奖代补”,政府向农民无偿提供水泥、钢筋等物资,要求农民在各自的居民区自行开展修房修路和改水美化活动,鼓励农民主动创造美好生活。四要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农民是新农村的受益者,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不能把政府的扶持引导变为大包大揽,要重视组织和发动农民广泛参与,激发农民的活力、使广大农民自觉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热潮。五要培养一代新型农民。农村发展不只是要钱、要物、更要人。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培养和造就一代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要大力加强农民教育,形成学科技、谋发展、比观念慰然成风。六要全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掀起根除“脏、乱、差”,向陈规陋习宣战热潮,制定规范化和长效性管理办法。逐步建立农村文化图书室、娱乐健身场所、科技培训中心等,丰富农民生活,活跃农村文化;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树立科学、文明的生活观念和生活习惯;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最低收入保障制度和医疗卫生制度,从根本上消除农民后顾之忧。七要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基层干部培训,提高干部自身素质,村组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是新农村建设的组织保障;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村组干部用好新农村建设的物资,要廉洁自律不能违法乱纪;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充分发扬民主,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新农村文化建设反思 篇6

【关键词】西部农村小学 英语教学 成就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09-02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综合素质,教育部决定积极推进小学英语教育,从2001年秋季起,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从2002年秋季起,乡镇所在地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甘肃省天水市农村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时间是2004年,从课程的开设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0年的时间。回顾这10年的历程,小学英语课程从无到有、从考查课到考试课、从升学时的副科到主课,这样一个变化过程离不开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英语教师的积极努力。在这10年时间里,学校、教师、家长付出了辛勤的汗水,英语课堂教学从刚开始的识字教学发展到现在的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实在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这个历程中所取得的成绩予以总结,并对今后的小学英语教学提出反思。

一、教师理念的变化:教师观→学生观

传统教育观念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要把书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传授给学生。所以,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权威,学生对教师要绝对服从,教育教学体现的是教师观。

新课程认为,在小学开设英语课,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儿童期是学习语言和形成语言技能的关键期,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学习英语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在体验中外文化的异同中形成跨文化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提高人文素养。

新课程实施以来,西部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小学英语教学不再过分偏重书本知识,不再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而是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师的理念由教师观转变为学生观。

二、教学手段的变化:教师讲授→学生体验

对于西部农村小学而言,教师的教学手段往往比较单一,常常是黑板粉笔加教科书,大家对于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比较认同。语言教学,有它的实践性。语言是说会的,不是教会的。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呈现交际情景、简笔画勾勒人物表情、单词卡片帮助识记单词和交际中的词汇提示等,使得语言学习从教师的教转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学生的体验,体现了新课程的语言观。

三、教学过程的变化:教师主体→学生主体

传统的语言教学总是把知识传授最为重点和核心。教师将知识、技能分解,并从部分到整体,有组织地加以呈现,学生通过倾听、记课堂笔记、模仿、练习和背诵,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学习,信息传递是单向传递。

新课程实施以来,西部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习中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英语言技能的形成,还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新课程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评价手段的变化:单一→综合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常规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对学生的评价得当,才能保持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过去的课堂教学评价观建立在一元价值观的基础上,评价方式主要是以重结果的终结性评价为主,不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评价一个学生的好与否基本是以该学生在期中、期末两次考试中的成绩为依据,对于学生平时的表现,在课堂上对于某一问题的回答情况、学生的参与程度怎样等关注甚少。这样,学生和家长也只会注重最后的考试成绩,而对于课堂的合作参与缺乏兴趣。

新课程实施以来,这种评价手段得到了改变,由单一的终结性评价考试为主的评价旧模式到逐步建立了诊断性、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并行、并以形成性平均为主的评价体系。教师在做形成性评价时也克服了原来左一个“你真棒!”右一个“你真厉害!”的笼统模式,用“你真大胆!”“你回答得真完整!”“你的声音真响亮!”等能表达得更具体的评价用语代之,帮助学生学习别人的具体的长处。教师对优生和差生的表扬和评价也能体现个体差异。现在,学生学业成绩的呈现,不再是单一的考试分数,而是以考试成绩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综合等级形式。这种综合模式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五、学生能力的变化:哑巴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农村孩子学习英语,接触的是教师那种一支笔、一本书、一言堂、一板书和一盒磁带的教学形式,缺少接触真实英语交际情景的机会和创造使用语言的氛围和场合,口语练习也往往是教师控制的,所以,孩子往往会写不会说,会考试不会用英语交际,孩子学的是“哑巴英语”。 新课程改变了教师教的方式,也改变了学生学的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了尽可能真实的语言环境,营造出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借助学母语的方式,大胆开口,不怕出错,大胆实践。

1.教师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创造学习英语的环境外,还鼓励学生在课外和家里积极寻找机会练习口语,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英语竞赛活动,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2.学生养成了大胆开口说的习惯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先有声音,后有文字,如果发音不准,别人就听不懂,因此要想学好英语,一定要大胆开口,开口读、开口说。如果害怕说错而不能开口,这是阻碍英语口头表达能力提高最大阻力。教师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利用一切机会说英语、用英语,只要大胆说、多说,持之以恒,效果自然显现。

六、反思

小学3-6年级的学生处在9-12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活动、爱表现、善模仿等特点。他们对陌生的英语具有好奇心。他们很少有羞怯感,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他们的听觉敏觉,模仿力和记忆力强,形象思维好。他们爱玩、爱唱、爱画、爱游戏、爱活动。他们学习英语的基本形式是模仿。因此,小学英语教学要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用听、说、读、写、玩、演、做、唱、视听等形式,低年级侧重听说,高年级兼顾读写。要注重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充分调动学生情感,培养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10年的学习、探索与实践,初步改变了西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小学英语教师的理念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自然就高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新模式得到了西部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认可。但和城市小学相比,农村新课程才刚刚起步,巩固已取得的成果,继续深化新课程还需多方的共同努力。农村小学要积极努力,采取进一步措施,例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参加教育部国培“顶岗置换”培训项目,开展教师培训;还可以采取和城市小学结对子、联片教研等活动,争取城市小学的支持,吸收外面的经验,缩小学英语教学上的城乡差距,为农村孩子的茁壮成长创造一片蓝天。城市小学也要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农村小学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

作者简介: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 篇7

一、农村文化现状及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农村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获得了极大改善, 农村文化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由于我国农村的特殊环境, 农村文化还存在许多滞后的地方。

1. 农村文化地区发展不平衡。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导致了不同地区文化发展存在着差距。首先, 东西部农民的文化生活状况差异较大。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 东部沿海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 部分富裕农民的生活模式已从温饱型转向小康型, 他们的文化消费更加科学合理, 闲暇时间的分配已得到较科学合理的安排, 文化消费方面的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逐渐增加。农民的文化娱乐需求有较大增长, 农民文化生活质量整体有所提高。

西部地区农村文化事业的现状同东部相比较, 农村文化的贫困和弱质就表现得更为突出。在西部农村贫穷落后的地区, 人们对接受教育、学习文化缺乏足够的认识, 过早辍学产生文盲, 再由文盲导致贫困的恶性循环现象依然存在。在西部农村的很多地区, 由于经费不足, 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仍相当薄弱, 农民的文化生活十分单调。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 人们对外面并不了解, 传统的价值观念仍严重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人们的商品观念、市场观念、信息观念、时间观念、效益观念等都非常淡薄, 落后的思想观念禁锢着农民的思想、遮蔽着农民的视野、束缚了农民的手脚。

其次, 由于城乡收入差距较大, 城乡文化差距也十分明显。在城镇, 各种文化设施丰富, 农民文化意识强、积极性高, 农民自发组织了秧歌队、民间艺术团、唢呐演出队、民间舞蹈团、票友组织等多种文化活动, 组建了一定数量的文艺演出队伍和宣传队, 在自娱自乐的同时还参加各种商业演出;但在比较偏僻的乡镇或村社, 文化基础设施则十分简陋, 文化活动形式单一, 即使成立了腰鼓队、秧歌队, 也主要是为红白喜事、开张庆典服务, 农民缺乏健康的文化活动, 黄赌毒和封建迷信沉渣泛起, 严重影响着农民的生活。

2. 农村文化水平不高, 农村文化生活单一和缺乏。

由于我国农村的特殊环境, 农村文化建设人员缺乏、经费紧张, 农村文化活动结构单一, 农村艺术团体分解严重, 很难组织水平高、影响大的文化艺术形式, 对一些文化艺术节目不能进行很好地打造与推介, 农村的一些传统文化项目出现后继无人之可能, 使得农村文化活动走向低落状态, 处在低层面的发展上。

3. 经费短缺, 文化队伍不稳定。

现阶段, 公益文化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主要是靠政府财政拨款, 近年来拨款虽有所增加, 但扣除物价上涨等因素, 文化事业经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增长幅度不大, 有的甚至呈逐年下降趋势。为弥补经费不足, 一些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文化站开展了一些经营活动。但经营活动主要是场地出租。还有一些是图书租赁、录像放映、美术装潢、摄影彩扩等文化经营项目, 大多数是小打小闹, 没有形成太大的规模。一些地方的经营活动中还出现亏损, 导致负债。在入不敷出、资金有限的状况下, 许多乡镇, 文化人员存在待遇低、身份难解决的现状, 基层“文化能人”缺失严重, 文化队伍不稳定, 文化活动难以开展。

二、改善农村文化的有效途径

1. 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 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

首先, 文化部门要通过灵活有效的方式方法把党的理论、党的思想、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到农民群众中去, 帮助农民了解我国当前形势, 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有效夯实党在农村的领导。针对农民思想混乱的现象, 乡镇各级政府要注重对农民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养, 力争通过思想教育、舆论宣传、各种文明创建活动, 帮助农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 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科技水平、劳动能力和就业能力, 力争缩短农民对社会的适应过程。

其次, 文化主管部门要从政策上给农村文化建设予以支持, 从形式到活动上加以指导, 从资金上给予资助, 力争让农民在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中享受舒心的文化乐趣。在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过程中, 城市文化部门要积极发挥带动作用, 在对文化设施提供帮助的同时还需对乡镇文化人员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从整体上提供全方位的资助。

2. 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建设一支优良的文化队伍。

针对农村文化人员缺少的现象, 政府要加强对农村文化设施的投入, 加大对农村文化人员的扶持和指导, 从精神上到物质上给以投入。在投入问题上, 坚持政府投入为主, 调动社会力量, 逐步建立国家、集体、个人、社会相结合的多渠道投入体系, 绝不能借机向农民集资、摊派。在文化建设中, 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 以乡镇为依托, 以村为重点, 以农户为对象, 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系统。

3. 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发掘, 促进农村地方文化建设。

我国有着悠久历史, 传统文化对我国人民的生活和文化起着深远的影响。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农村政府要高度重视本土文化对精神生活的影响和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在民间文化底蕴丰厚的地方, 要加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抢修工作, 重视对老艺术的继承与发扬, 让其永葆青春与活力。可以考虑对为农村实用文化人才如民间工艺技师、民间美术师、民间曲艺师等加以奖励, 加强对农村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以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为目标, 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摘要: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保障农民文化权利是中国农民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各种文化方面的诉求及利益实现的前提。由于我国的特殊环境, 我国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 但还存在诸多滞后的方面。本文从多个层面着手, 对我国农村文化建设途径进行探讨, 以期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关键词:现状,权利,保障,途径

参考文献

[1]耿玲:安徽阜阳让农民文化权益多元化.中国经济周刊[J].http://www.sina.com.cn2008.11.24.

[2]李珣: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年第三期.

[3]李燕华党辉: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文化建设路径分析.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N].2009年第五期.

新农村文化建设反思 篇8

1.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 改变思想观念, 提高人生价值

社会的发展必须以先进文化为载体, 先进文化思想武装的头脑既能改变思想观念又能提高人生价值。

在农村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既是抵御陈腐、愚昧、落后思潮的现实需求, 又是弘扬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只有先进文化占领了这块阵地才能抵制庸俗、低俗的文化娱乐, 扼制打牌赌博、封建迷信等活动在农村的市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加快先进文化的传播与渗透, 是促进新农村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

1.2 提高生活质量, 构建和谐平台

文化活动它不仅是休闲娱乐, 更具有陶冶情操、调适情绪、培育人格的功效。在一些集体的文化活动中还能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各尽其责各展其能的生活态度。也可减少因为生活单一苦闷, 一些无知农民或因家族关系、感情纠葛等打架斗殴。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经济损、保证了人生安全、增加了知识面, 提高了生活质量、构建了和谐平台。

1.3 提高科技意识, 促进经济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没有科技支撑就无法谈经济发展, 更莫谈调整产业结构, 改变传统种养观念。在我们这样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 传统农业模式一直占主导地位, 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近两年来由于影视文化增强, 很多农民通过电视看到了其它地区农业的发展, 也勇于接收了调整种养模式和方法的新思想,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凋整面较窄, 其科技含量严重不足。更突出的问题是有些上进的农户已萌生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思想, 但是苦无可靠的技术, 和科技资料可查。所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特别是加大农业科技知识的宣传, 和农家书屋里农科书籍的储备必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1.4 宣传政策的窗口, 搞好干群关系的纽带

由于影视、广播、农家书屋等的作用, 使很多农民了解了国家的政策和方针、董得了一定的法律知识、科技文化知识, 看待和分析问题的合理性、科学性、合法性得到了提高。这样既有利宣传政策、协调干群关系, 更有利于农村政权的持续稳定, 所以说农村文化阵地是宣传政策的窗口、搞好干群关系的纽带。

2. 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各村的文化活动场所严重不足, 基础设施极少, 很多村

只是落于形式, 资金投入更是少之又少, 根本无法长时间持续地开展活动。

2.2 乡镇文站专业人员工作力度不够, 首先是由于乡镇文化

站人员有限, 其次是由于乡村工作复杂, 政府必须要求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包村, 以所包村的中心工作为主, 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2.3 村级组织重视不够、管理不当, 农家书屋和广番没有充分利用。

2.4 宣传不力, 没有充分的宣传, 使得多数农民不了解农家书屋, 更没有到农家书屋吸取营养。

3. 建议

3.1 由于经济文化浪潮的冲击, 很多农民都不重视文化科技

知识的学习只看到眼前的微小利益而不知道科技文化知识才是发展经济的源泉和构建和谐的基础。再加上过去注重城市的发展轻视农村的思想一时难以彻底转变, 所以乡镇领导必须转变观念、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大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力度, 才能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协调发展。

3.2 完善设施加强村级文化阵地的建设, 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

3.2.1 对村级文化活动中心 (活动室) 必须有一定的量化标准, 如器材数量、场地面积、质量等必须严格按标准执行。

3.2.2 农家书屋的建设必须合理选址, 找交通便利人口密集

的地方建设。还要有一定的面积, 和相关设备, 决不允许为了应付检查验收, 随便找个地方挂牌应付了事。

3.2.3 必须明确专人管理农家书屋, 并且必须规定时间上下班。确保农家书屋的正常开放, 让农家书屋真正惠农。

3.2.4 加强有线电视的管理维护, 确保电视的正常收视。改善人民的精神生活、提高政策知晓率。

3.2.5 把村级文化阵地建设列为村级工作业级考核, 对做得好的村给予奖励, 对好的经验在全镇推广。

3.2.6 加强对文化阵地建设的督查, 发现问题限期整改, 对

造成阵地流失或长期不能有效组织好阵地活动的村和包村负责人给予批评。

3.3 要根据群众的实际生产生活开展多样式文化活动, 这样农民既易于接受又有利于农民之间的和谐相处。

3.4 充分利用文化阵地宣传国家的法律、科技、先进文化知识和进行爱国主主义教育。

3.5 要大力提高农村广播电视的入户率, 为新农村的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

3.6 农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 创造了一些有益的文艺活动

必须鼓励其继承和发扬, 同时支持和鼓励农户自发组织一些有益的文艺活动。

3.7 村级文化建设是大家的事, 要昌导全民有齐抓共管的意

识, 相互监督、共同投入精力、财力和物力。对驻村企业、和热心富裕人士施行拉暂助的方式增加投入。

总之, 农村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而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促进和谐构建和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至关重要, 所以必须想尽千方百计把它做好做强, 使其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在我国农村人口众多, 是社会的主体, 但农村的文化基础和科技意识较差, 这不仅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更不利于构建和谐。所以当务之急必须加强农村文化的建设, 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 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本文重点提出了如何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与看法, 并说明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新农村文化建设反思 篇9

但是,近年来,由于城市艺术培训市场的需求不断扩大,培训发展得如火如荼,很多文化馆人成了当地艺术培训的明星。艺术培训名利双收,对单位对社会对个人都有益处,许多文化馆人都乐于为之。然而,反观乡下,却很难见到文化馆人辅导培训的身影,农村文艺人才的培养已在相当一部分文化馆工作职能中逐步淡出和消解。这是一种应引起我们高度关注的不良倾向。

也许有人会说,农民们土里土气,没有什么艺术细胞,对他们培训也是白搭工,此话更是差矣。艺术来源于生活,正是广大农民的生活,才产生了绚丽多彩的民间艺术。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于农村,留存于民间艺术。正是广泛存在于乡间的民间艺人在繁衍传承着中华民族民间的艺术。如果文化馆在农民们自生自灭的艺术追求中给予适当的培养和扶持,做好艺术人才培养工作,那么他们的传承和弘扬就会少些艰难,原生态民间文化艺术就会保存相对完整,从而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不间断地薪火相传,继续发展着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凝聚民族情感、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在农村进行艺术人才的培养确实困难较多,怎样才能做好培训工作呢?

首先要认清职责,面向农村,要牢固树立为农民服务的思想。

对农民要有感情,让为农民服务成为每一位文化馆人的自觉意识。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思想道德素质,培养造就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文化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新农民的培养教育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把文化馆定位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并且把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作为其深化改革的方向,进一步明确了文化馆为人民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责任。党和国家对文化馆的明确定位使我们对过去的工作必须加以重新审视。抓文艺骨干培训是群众文化工作重要职能之一,如何体现其公益性,如何抓好农村艺术人才培养,是文化馆必须履行的重要工作职责。前不久《中国文化报》刊登孙若风的文章《打破城乡文化的对峙》,就谈到“在现代化进程中,作为弱势文化农村文化,若不采取措施,任其自生自灭,就会被其他文化同化、吞噬,就会在时代列车的呼啸前进中瞬间飘散。”农村文化因为自下而上环境制约需要多方面的扶持,而培养人才就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措施。是播撒文化种子的最直接方式。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文化馆应把培训工作重心下移,把为农民服务作为工作重点之一。

把对农村提供艺术培训制度化、规范化,并应提供经费保障。

文化馆是个藏龙卧虎之地,拥有各类艺术人才,文化馆要克服自身经费紧张的困难,积极开展农村艺术培训工作,利用文化馆辅导干部的专业特长,深入农村为农民培养多种不同类型的艺术骨干。但是艺术培训要形成规模,长期坚持下去,仅靠文化馆自身的力量是有限的,政府部门要给下乡辅导提供足够的经费保证,才能使艺术培训在农村见到成效。送文化下乡给农民送去的是一时之欢乐,而后者则是培养一支不走的文化队伍,使农村文化艺术人才遍地开花。

第三,发挥群众文化网络作用,把农村文艺骨干组织起来,以更有效地开展培训工作。文化馆与文化站是业务指导关系,文化馆可通过文化站开展工作。文化馆根据需要派员到文化站开展培训,还可通过文化站组织的文艺队帮助排练,辅导提高。甚至可以直接插到文化中心户进行具体辅导指导。对于少儿艺术培训,可通过文化站与乡村中小学合办培训班,定期请文化馆干部辅导的办法进行。若长期下去,农村艺术人才匮乏的问题就会得到解决,文化馆公益会得到更好地体现,文化馆人在辅导培训中,教学相长,综合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第四、通过各类赛事,在普及基础上不断提高和扩大农村文艺队伍质量。演出、比赛是展示培训成果的最好机会。若能长期面向农民开展届次性文化活动。历史上文化活动骨干快速成长的时期,大多是文化馆举办赛事频繁的时期,有影响的高水准的赛事活动会使农民像过年过节一样兴奋、高兴,也会非常珍惜展示自我的机会。许多文化馆,多年来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的服务方式,加强对农村文艺团队和文化中心户的辅导培训,每年都要举办一次乡、镇农村文化汇演。通过汇演,可以为文化馆创作辅导干部创造一个施展个人才华的机会,同时可以发现一批人才,促进文化交流,活跃农村文化生活,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真正达到鼓舞斗志、启迪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在整个赛事活动中通过审查节目、帮助排练辅导,实现对农民的艺术培训,也为下一次的活动奠定基础。

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推进新农村建设 篇10

一、总结前车之鉴, 农村文化建设要顺应民心

虽然笔者从事群众文化工作不足10年, 但常常听经过多次农村文化建设“潮流”的老同事说起, 如:上世纪60年代的村村组织“大队俱乐部”, 70年代的村村推广“小靳庄经验”, 村村组织“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90年代的村村建立“小康文化室”“青年之家”等。这些“潮流”都是政治任务式的行政作为, 每次都以轰轰烈烈开始, 冷冷清清告终。没给农民带来多少欢乐和愉快, 倒是进一步加重了农民负担。

我们井陉县历史上是个地瘠民贫的山区县, 却蕴藏着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井陉拉花”“南张井老虎火”“桃林坪花脸社火”“井陉晋剧”“赵庄岭皇纲”“龟驮碑”“牛斗虎”等。这些艺术形式千百年来能在战乱频仍、灾荒不断的恶劣环境中生存沿传下来, 是个什么道理呢?我们现在身处太平盛世国富民强的社会环境里, 为什么不能给后辈子孙创造更多的文化财富呢?笔者认为, 前者是劳动人民对某种艺术形式出自内心的喜爱, 才不遗余力的传承、发展乃至弘扬它 (现在全国闻名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井陉拉花”“南张井老虎火”“桃林坪花脸社火”“井陉晋剧”“赵庄岭皇纲”就是这样演变过来的) 。后者则是劳动人民并不喜爱而是通过行政手段硬行安排的政治任务, 一旦事过境迁, 无人问津是必然的结果。

我们静下心来就会发现一个道理, 劳动人民对他喜爱的东西, 再穷再苦也不会放弃, 而对自己不喜爱的东西, 奉送白给也不愿意接受。每个社会人都有自己的文化思维, 每个人群都有自己的艺术偏爱, 千百万劳动人民的喜好绝不会是一个模式, 即使在一个村里生活的村民也存在着鲜明的差异。今天, 我们搞新农村文化建设, 各级政府一定要顺应民心, 不能再搞统一标准的行政命令, 更不能搞以创造政绩为目的的“一刀齐”政策。应该借鉴传统文化的发展经验, 大力发展特色文化, 使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前进, 为后人留下更多的文化财富。

二、因地制宜, 发展多种文化形式

在历史的长河中, 劳动人民因生活环境、文化氛围、经济基础、意识修养等不同条件, 形成了自己的嗜好、偏爱, 每个村落都有自己的文化风俗。就我们井陉县而言, 就有“三里不同风, 五里不同俗”的情况。在文化习俗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至今流传着“核桃园的晋剧团, 洛阳的社火班, 东南正拉花代代传”的俗语。还有很多大村有不同形式的几个文艺表演队伍, 村里不给一分钱, 每年都积极活跃在民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群众喜爱文化的个性和特点, 也可以说是民心所向。一旦有悖于他们的意愿, 只能是事与愿违。

笔者认为, 我们的各级政府要大力提倡发展各村各寨不同形式的特色文化。其路有三:一是发掘发展本村原有的文化形式;二是学习外地有特色且本村人喜欢的文化形式;三是靠本村能人志士创造新的文化形式。这样, 群众就有了既能展现自我又与他村有别的文化兴趣, 因此而达到长期沿传艺术形式自愿巩固文化队伍的目的。这里所说的文化形式不单指表演艺术形式, 而是包括图书、书法、美术、摄影、各种讲座等在内的所有文化传播形式。当然, 每个村可同时拥有若干种形式, 只要是群众自发自愿的, 我们的政府就要给予帮助支持。最终目的是把农村的文化生活搞得丰富多彩, 真正把中央精神落实到实处, 使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不流于形式。

三、因势利导, 促进新农村文化健康发展

党中央历来的文艺方针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早在上世纪80年代, 党中央对农村文化建设就提出“因地制宜、小型多样、讲求实效、量力而行”的工作方针。党中央关怀农村文化建设, 是为了满足广大劳动人民的精神生活需求, 绝不是一张考试各级领导政绩的答卷, 互相照抄, 及格了之。现在我们国家正值国泰民安构建和谐社会之际, 是发展农村文化的大好时机, 我们的各级领导要脚踏实地的抓好这项造福千秋万代的工作。在工作中首先是按照人民群众的意愿着力发展各地特色文化, 其次是做好引导和扶持工作。放手发展特色文化, 很可能会出现一些与时代不合拍的东西, 如迷信、赌博、色情等不健康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去引导, 需要我们去管理, 对那些有害无益的东西, 坚决阻止取缔, 对那些害益相兼的东西, 要去槽存精给予肯定支持。如我们井陉“赵庄岭皇纲”, 原来是专门为“火神爷庙会”组织的形式, 后将“拜神”“参驾”的部分删除, 现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优秀民间艺术形式。引导是一项不可忽视的细致工作, 尤其是现代型娱乐方式更为复杂, 网吧、电子游戏、歌舞厅等, 既不可取缔又难以把握。但是, 只要我们下功夫引导, 尽心尽责的去管理, 就会使这些形式健康地发展起来。

扶持工作是发展特色文化的重要手段, 没有政府认可和支持的群众文化是无根之草, 无源之水。每个社会团体都愿意得到政府的承认和帮助, 群众自办文化何尝不是如此。在当前, 全国农村都在建设文明生态村, 激发了农民热爱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大街小巷出现了自发扭秧歌、唱歌曲、唱戏曲、玩乐器等的大好局面。各级领导一定不能等闲视之, 要因势利导给予扶持, 使这些健康向上的形式发展壮大。当然, 各地的经济基础和客观条件不同, 扶持的力度和方法也不一样, 但绝不能无动于衷。所谓扶持, 不单指给多少钱, 给多少物, 而是按当地条件采取具体措施。如有经济条件的村落可按群众的喜好建设不同形式的活动场所 (舞台、排练厅、游艺室等) 。条件差的可给请老师辅导或购置表演用品等物。条件再差的给秧歌队在街头安个电灯总行吧?你就是给点口头肯定或表扬也是一种扶持。总之, 我们的扶持工作就是做好群众文化的后勤工作。只要长期坚持下去, 各村的文化阵地就不会丢失, 就会产生很强的生命力。

新农村文化建设反思 篇11

启示一:建设的根本目的——激发内动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是农业扩大再生产的基础。韩国新农村运动特别注意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首先注意的是激发国民进取精神,引导国民进行自我教育,利用典型事例对农民进行现身说法,注意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从而使新村运动最终转变为“民间主导型”群众运动,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

我市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都在农村,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是充分发挥农民主体的作用,调动农民和农村自身的积极性,改变“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摆脱贫穷、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第一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搞“形象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部门都要明确自身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特别是宏观管理、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部门,在制订发展规划、安排建设投资和事业经费时,要充分考虑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更多地向农村倾斜。第二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充分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发展要求,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加强农田水利、乡村道路、农村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发展。第三要依靠农民辛勤劳动。进行农村组织体系创新,让农民真正组织起来,即在继续增强农村集体组织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发挥国家基层经济技术服务部门作用的同时,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村发展各种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以引导农民自主开展农村公益性设施建设和推动农村基层志愿服务活动。

启示二:开发的模式构建——跨区域发展

韩国将新村运动放置在国际交流、国家发展的大环境下,进行跨区域整体结构性调整,不仅是农村,城市也开展;不仅是农民群体,还包括大学生、教师参与;不仅是本乡关注,还吸引海内外的各种力量。在指导思想上,韩国新村运动引导各地,把每个区域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品,紧紧抓住“特”字这把可持续发展的标尺,使各区域各有所长、各有所得。在资金筹措上,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吸引国内外大量开发性商业投资,国家主要解决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很少直接投资到有关企业,发展的资金主要是“民间主导型”。

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基于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市场化背景下进行的,实质是改革开放的深化,要跳出农村研究农村,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走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发展的道路,使资源、要素优化组合利用。在指导思想上,把城市支持农村提到新高度,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互动的力度,积极推进社会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城市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在农业生产上,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发展生态旅游、蔬菜等优势产业。在城市化发展上,搞好二、三产业的布局,推动产业向城镇集聚、人口向城镇集中,增强城镇的经济总量。在资金筹措上,除增加政府投入外,从宏观上统一调度有限资金,重点解决农村发展“瓶颈”问题,重点推广以奖代补、招投标制、实物补助等建设模式,解决农民、农户、乡镇难以解决的道路、科技、教育、卫生、人力等重大问题,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启示三:建设的重点领域——改善人居环境

韩国新村运动设计实施一系列开发项目,以政府支援、农民自主和项目开发为基本动力和纽带,带动农民自发的家乡建设活动。以勤勉、自助、协同为基本精神的新村运动先在农村开展后,以振兴国家为动力,迅速波及工厂、学校及城市,向全国范围扩展。1970年11月至1971年7月,韩国政府为全国所有农村每个村免费平均提供300袋水泥,限制农户不得自行处理水泥,而要用于村里公共事业。地方政府为用好这些资源,把工作重点放在改善农村公路、住房条件、农村电气化、农村自来水、水稻品种、村民会馆等生活环境上,设计了近20种建设项目,如修建桥梁、修筑河堤,改善饮水条件和房屋、村级公路等。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项目开发和建设工程,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变了农村面貌,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称赞。

目前,我市农村基础设施仍比较薄弱,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农村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公共产品总量不足、渠道分散等问题依然存在,农村落后城市的局面仍呈扩大之势。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应全面分析我市农村社会经济现状,根据轻重缓急,以改善人居环境、生产条件、增加农村公共品投入为切入点,提出我市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领域,确定10~20种适合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项目,统筹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启示四:建设的运行秩序——分阶段推进

韩国新村运动于1960年前后在农村小面积试验阶段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直到1970年才正式纳入政府工作日程,长期被忽视的农业才开始受到重视,最终取得显著成效,扩大实施范围,并从政策上确定下来,几十年始终如一,形成政府统筹指导型分阶段协调推进模式,每一阶段都依靠既有生产因素获得最大经济成果。一是基础建设阶段(1971-1973年)。重点是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如改善厨房、屋顶、厕所、公路等。二是扩散阶段(1974-1976年)。新村运动迅速向城镇扩大,成为全国性现代化建设活动。重点从改善农民居住生活条件发展为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改善和提高。三是充实和提高阶段(1977-1980年)。这一期间,政府推进新村运动的工作重点为鼓励发展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特色农业,积极推动农村保险业和乡村文化的发展。四是国民自发运动阶段(1981-1988年)。政府大幅度调整新村运动的政策与措施,建立和完善全国性新村运动民间组织,信息宣传和培训工作改由民间组织承担。政府只是通过制定规划、协调、服务,以及提供财政、物质、技术和服务等支持。五是自我发展阶段(1988年以后)。政府倡导全体公民自觉抵制各种社会不良现象,并致力于国民伦理道德建设、共同体意识教育和民主与法制教育。韩国新村运动起步很实、导向很明,政府用“看得见”的事实引导农民在思想上产生共鸣,使韩国新村运动走上全民参与、全境展开、实践先行、自觉持久的良性运行轨道。

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与韩国1978年时基本相当,相对分布不均衡,因此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仍然很艰巨,责任依然很重大,建设成果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建立以政府统筹指导为主、分阶段协调推进的模式,对不同经济状况的村镇进行分类指导,建议借鉴韩国新村运动在基础建设阶段、扩散阶段、充实和提高阶段等不同时期的建设模式和经验,针对不同镇村的发展状况,科学确定新农村建设路径,在宏观上调控好开发点、联动轴和辐射面,达到“以线串点”、“由点到面”,让农民得到实惠,让增收的现实唤醒农民。

启示五:建设的核心思想——科技教育先行

农村发展相对滞后的深层原因是人才缺乏、教育低位,贫困的根本因素在于信息缺失、文化落后。韩国之所以能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里走完西方国家近百年的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的道路而出现“汉江奇迹”,韩国自己认为就是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并坚持不懈地开展新村运动。他们指出新村教育是新村运动的核心,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他们把一切正规和非正规的区域社会教育活动和新村运动同步进行。可以说,韩国农业的迅速发展是伴随着新村运动进行的,每一步的成果都离不开新村教育的贡献。所以,韩国至今仍坚持把加强农业科技和推广工作,加强农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作为发展农业的关键环节。

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之一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开发人力资源,因此,必须教育先行。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和教育观,立足于本市农村发展,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思想,把农村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勤劳朴实的民风提升为开放文化、发展文化;其次,树立“以效为本”的现代教育质量观,立足于把适用的先进农业技术送到千家万户,积极探索农民培训的办学规律,进一步整合现有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增强农民自我发展的就业能力。最后,建立整体发展思路,按多维、整体、系统要求,在动态过程中协调发展,进行全方位、多侧面、分层次、有重点的配套组织,在政府统筹参与、农民主动参加、社会全面关注的教育培训机制下,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培养和造就现代新农民,走出一条立体推进农村教育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李山水,许泳峰.韩国的农业与新村运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38-58,168.

[2]黄立华.韩国的新村运动及其启示——有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成功经验[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116-118.

新农村文化建设漫谈 篇12

一、在内容上, 要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加大文化资源

向农村倾斜, 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文化活动, 积极推进农村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

当前, 农村群众文化设施跟不上经济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问题较突出。一些地方文化站有名无实、濒临解体, 过去农民群众络绎不绝到文化站活动的场景不复存在。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农民个体经济走向富裕, 但并未带来以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室为依托的农村文化事业的巩固与发展, 作为上层建设的群众文化没有跟上经济基础的发展。面对农村这些年文化大幅度滑坡, 不少农民不免产生疑问:现在我们吃不愁、穿不愁, 反为无处娱乐发起愁来了。落后的文化设施已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问题。这些问题引起了党和政府的关注, 党的十一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大的历史任务提出来, 反映了九亿农民的心声, 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

在形式上, 我们要变“送文化”为“种文化”, 不仅要为农村提供更好的文化产品, 还要让它们在农村扎下根、结出果。

有人说, 当代中国农民是最大的弱势群体。如今, 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文化工作前所未有的重视, 对农村的文化工作规划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前景。从解放初的文化室, 到大跃进时的俱乐部, 从文革时的宣传队, 到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文化站, 风风雨雨一路走来十分艰辛。可以说直到文化站的出现, 才有了相对稳定的组织形式, 文化站也曾经风光一时, 发挥过一定的历史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 特别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免征农业税之后, 农村文化站日渐衰落。所质、有文化的基层文化干部队伍。他们要热爱文化事业、不怕吃苦, 具有开拓创新、善于动脑、创造条件开展文化工作。

二、思想观念的更新, 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前提, 近年

来, 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是, 也面临着许多情况, 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主要表现在, 习惯于因循守旧, 缺乏创新的动力。如果不进一步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创新就无从谈起。现在新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 这就要求我们立足现在, 着眼未来, 使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体现出应有的时代性和创造性。因此, 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中解放出来, 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进一步克服无所为安于现状、怕担风险等思想情绪, 强化责任意识、发展意识、改革意识。以思想观念的更新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创新。

三、思路的创新, 就是把思路从旧框框中解放出来, 紧密

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 努力探索符合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把农村优势有效地转化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竞争优势。

一是突破盲目跟风的思维定势, 确立符合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定位。盲目跟风是一种简单化的线性思维方式, 其要害在于主观愿望脱离客观实际。思路创新首先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 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 发挥自身优势, 挖掘自身潜力, 找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定位。

二是突破“一味求公”的框框, 构建多元化投资机制。在建设思路创新中, 我们要根据实际发展的要求, 从根本上消除依附于一切都要靠政府投资的旧的落后的观念, 开辟多方位投资之路, 建立多渠道的投资体制和有效的筹资机制, 把新农村文化硬件设施建设真正纳入当地各项事业发展的规划中。同时, 要由政府牵头, 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新农村文化事业, 采取“国家、地方、部门、个人和内外资一起上”的方针, 按照“谁投资, 谁得益”的原则, 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兴办新农村文化事业的积极性。

上一篇:设备润滑管理下一篇:过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