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地理教学模式

2024-10-11

开放式地理教学模式(通用12篇)

开放式地理教学模式 篇1

人类社会现已步入信息时代, 人们对知识的获取方法与途径不再具有唯一性, 已开始向空间性、多维性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 体育课是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 让学生掌握体育基本技能, 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一种基本形式。其教学的形式和方法也不再具有唯一性, 因此, 改革初中体育课传统教学的模式值得我们去关注与探讨。

一、准确把握“开放式”体育教学中各时段的基本模式

1.“开放式”体育教学准备部分的模式。

准备部分的作用是为了学生在从事某一体育项目时避免因心理、生理上的准备不足而造成身心的伤害。不同的项目对身心方面的要求不同,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重点放在关节、韧带、肌肉黏滞性等方面, 常运用慢跑、徒手操、游戏等手段, 这种形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与行动, 容易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开放式”教学的准备活动, 是把主动权让给学生, 还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充满想象、富于新意的空间。学生可以用从教师那里学来的知识加以改编运用, 也可以把电视、VCD影像上的优秀内容搬到课堂, 还可以自己根据已有的经验, 通过思维、加工、合成创造出新的内容。这样既给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 又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 同时还向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自学要求, 促使其为之继续努力, 养成良好的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

2.“开放式”体育教学基本部分的模式。

(1) 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使师生互动成为可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教什么、学什么都得围绕教师的教学目标进行, 这就必然造成学生“吃不饱”或“吃不了”的现象。在提倡健康第一、以终身锻炼为目标的今天, 这肯定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开放式”体育教学基本部分的模式是指在体育课的基本部分由学生自由选择项目、自由编组、自主学习与练习, 教师要解决的问题则是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解决不了的或解决得不够圆满的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根据学生选取的项目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运动能力制订出各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围绕这个目标可以采用多形式的学练方法, 尝试解决课堂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在这过程中, 学生就能自然地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提高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 既要事先预测可能出现的教学设计方面的种种问题, 同时还要与学生共同探讨与解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 教师既可对自己现有的知识、经验加以巩固、提高, 又可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解决、探索, 同时也丰富了自身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能力, 为适应未来的体育教学储备良好的知识基础。

(2)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开放式”的体育教学模式就是根据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 区别对待每一位学生, 让他们都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获得进步, 使人人都有成就感, 这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发展。学生可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及时把学、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总结, 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促使教师及时修订教学目标, 形成良性循环。即教师制订教学目标→学生学练→学生自我评价学练效果→信息反馈→教师修订新的教学目标。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成功, 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 前国家男子足球队的“米卢现象”,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教练对队员的充分肯定与信任, 也正是因为教练对队员予以肯定与信任, 才给队员注入了必胜的信心, 避免了历史上多次“黑色三分钟”的重演, 把中国队第一次送进世界杯。因此对学生给予肯定与信任, 对学生而言, 既是压力, 又是动力, 有了教师对学生的信任 (放手) , 他们就会在学练过程中努力克服遇到的种种困难, 去认真完成每一个练习。在宽松的环境中, 学生自觉地进行学练, 变“教师要学生学”为“学生自己要学”。学生在自己喜欢的项目上, 一旦遇到困难总会自己想尽办法来解决, 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 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 使学生的言行更具有实践性与社会性。在“开放式”体育教学中, 学生探索、解决问题都是一种自觉行为, 他们会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例如, 在4×100米接力跑教学、比赛中, 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排列棒次, 由谁起跑, 谁最后冲刺, 采用何种交接棒技术, 谁发挥速度优势, 如何合理利用接力区20米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 他们对接力跑的战术掌握得会更好、更合理、更全面。同时, 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从而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增强了集体凝聚力, 充分发挥体育的社会性这一功能。

3.“开放式”体育教学结束部分的模式。

“开放式”体育课的结束部分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形式, 只要是有益于身心放松的活动都可以采用。例如, 二人一组或自己进行肌肉放松, 调整呼吸, 做放松游戏或集体操等。课后学生也可以通过洗热水澡、适当补充饮食营养和睡眠等形式来消除疲劳, 进行自我恢复。教师通过介绍, 让学生寻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 这更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从而延长学生的运动寿命, 切实做到终身参与体育。

二、对“开放式”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设想

传统的体育课评价体系注重于终极目标 (即重结果而轻过程管理) 。而“开放式”体育课的评价体系是在体育实践活动中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评价体系中的优点, 又要纠正传统评价体系中的不足。它可以由出勤与表现 (15%) 、体育的参与 (25%) 、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 (35%) 、学生的自我评价 (10%) 、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 (15%) 等多方面组成。把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参与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融入评价体系中, 这样就更能确切地反映出体育与健康的含义。强调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的提高, 更能全面反映出不同个体的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后表现出的不同情况, 使评价体系更具有针对性与合理性。

三、结论

初中“开放式”体育教学模式是在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应运而生的, 它对每位体育教师的总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 时刻都要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 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 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 更新教学理念, 勇于探索教学新方式, 让每位学生在“开放式”的体育教学中获取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 增进身体健康,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因为这是培养终身体育活动能力最有效的平台之一。

开放式地理教学模式 篇2

在开放式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开放式的实验环境与教学氛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前提.高中物理课程中的很多实验都有着一定的探究性,这是培养学生实验素养的好素材.教师还可以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一些适当的实验改编,一定程度提升实验的难度,进而展开对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的教学观念要适当做出改变,实验教学并不一定仅仅局限于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场景、现象展开观察,并且借助自己已有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种教学过程,不仅体现了开放式教学模式的优越性,也能够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例如,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时,因为生活中的实例非常多,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组织方案,让学生按照课本自己得出平抛运动的结论.这个过程很有意义,这不仅是开放式实验教学的一种非常好的体现,也是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有效考查.同时,教师要给学生营造开放的时空环境,课堂教学并不仅限于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这种传统理念上的课堂,需要得到开放,让学生在生活中、在大自然中去广泛挖掘教学资源.这些都能够丰富与拓宽实验教学,并且能够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二、鼓励学生的探究式学习

在开放式实验教学的背景下,教师要鼓励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要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物理实验中涉及很多对于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也有很多需要学生分析的实验过程,这些都是学生能够最终获取相应的实验结论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提供平台,让学生有更多自主发现与自主探究的过程,这对于学生实现知识的获取很有帮助.只有不断加强对于学生探究式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才能得到提升.例如,在讲磁现象和磁场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与磁现象有关的一些常见现象,以这些生活现象为切入点,引入新知识磁现象、磁场与电流的关系、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引入指南针、磁铁吸引铁钉、生活中常用的磁盘、家里常用的音箱喇叭发声、发电机等事物或现象,采取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这些生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这是一个很好的将新课学习与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不仅加强了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与体会,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也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三、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

开放式地理教学模式 篇3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模式;数学教学;教学质量

数学是高中课程中一门比较枯燥的课程,在高考的压力下,高中生通常会由于数学的枯燥性导致学习兴趣大减。如果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依然采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那么不但不会提高教学有效性,甚至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放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合理应用,一方面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由此可见,开放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开放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所谓开放式教学,其实就是学生学习的开放式课堂,教师在对其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能够让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这种教学模式最主要的特点是:在课堂中,教师的教能和学生的学形成一种互动。在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来,注重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能够从各个角度思考问题,使其在数学教学活动的讨论中,能够获得知识,锻炼能力。

目前,在不断完善的教育制度下,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就是要打破“填鸭式”的数学教学模式,保证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能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此外,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學生还要充分培养自己的独立思维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二、开放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将开放式教学模式合理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不仅能活跃高中数学课堂的气氛,而且还能充分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所以开放式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对数学公式及概念进行探索,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高中数学包含各种各样的数学概念和公式,在开放式教学模式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关键就是学习这些公式及概念。为了让所学的概念及公式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中组织一些数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和学生共同探讨数学公式及概念的产生、发展以及形成的过程。

2.创设情境,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激发

学习高中数学,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想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征,为学生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同时引导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要充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首先,小组间讨论数学学习方法时,教师要对学生间的交流和讨论予以督促,以提高讨论效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其次,在课堂之后,要布置合理的作业,让学生能够自觉地交流与讨论,同时鼓励学生间相互合作及督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及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4.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很多题目都属于开放式的题目,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解答数学题时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同时,保证学生学习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其交流、创新以及思考能力,解答数学题目时,能够找出适合自己的答题模式。与此同时,学生在对数学习题进行探讨的过程中,还能加深自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够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及主体性。所以,探讨数学习题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结语

总之,开放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实施,能够引导学生对问题主动进行思考和探索,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性,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所以,开放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高中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对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有所了解,那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其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改革创新,以提高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武金锁.浅谈在高中数学开放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12):24-26.

[2]刘伟.关于高中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有益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2,(12):362-363.

开放式地理教学模式 篇4

因而, 研究物理化学教学方法, 使学生掌握物理化学的知识, 对物理化学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尤其重要。

1 开放式教学

开放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辅助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不断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不断创新, 努力开拓学生视野, 挖掘学生的潜能并培养他们学习兴趣, 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并掌握知识[3,4]。开放式教学能达到使老师和学生共同享受学习的目的。老师注重把讲课的平台让给学生, 并且每个学生的机会均等, 不论“好生”还是“差生”, 都能够与老师平等对话[5]。教师也不再像传统教学那样过多的拘泥于教材, 一味的以讲台和粉笔为主, 只是注重于知识的讲解与传授, 而是使自己和学生都能够发挥想象的空间以创新的思维探索所要研究的课题, 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学者未必不如师”这句话就强调了师生之间要互相学习, 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境界[6]。

2 指导思想

构建“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 使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 不再为了考试而学习, 并且给了学生和老师更多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最终使学生能够不断进步, 超越自我, 同时也能挖掘老师的潜能,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3 理论依据

3.1 符合素质教育的目标

开放式教学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发展的空间,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各方面的能力也可以得到锻炼。众所周知, 封闭式教学容易形成思维固定, 抑制学生的自我发挥;而开放式教学重视学生的兴趣, 鼓励学生创新, 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 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学习。

3.2 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

学生都有种自我展现、渴望被认可的愿望。封闭式教学扼杀了学生表现的机会, 学生会因此厌恶上课或毫无激情的去吸收知识。这样不仅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还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有极大的影响。开放式教学恰好能为他们提供自我表现的平台, 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并满足他们自我展现的愿望, 同时还能提高教学效率, 可谓是一举两得。

3.3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开放式教学打破了以前呆板的教学模式, 老师把大部分的时间还给学生, 老师从“讲”过渡到“导”, 老师把更多的知识问题化, 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可以去不断查找资料, 也可以合作交流, 这都是学习知识的良好途径。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启动学生的好奇心, 调动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 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还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以及实践能力, 为以后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奠定基础。

4 教学方案

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 突出开放式教学理念, 师生之间要多向交流, 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 从而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现在以《物理化学》中的化学势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为例, 探讨开放式教学的基本结构。

设计思路如下:

4.1 课题准备

将班里的学生分成若干组, 每组5~6个学生, 提前一周通知他们, 让他们自己分工合作对所研究的课题进行思考、查找并整理资料。

4.2 课题实施

(1) 代表阐述:各组成员将自己的探究结果经过整理后, 各派出一位学生作为代表对这些内容加以整合, 并从我们课题所需要研究的方面加以说明, 主要是解释什么是化学势, 其物理意义又是什么。代表将本组成员的见解大致的总结一下, 并且对此次探究查了哪些资料, 获得了哪些成果, 有何心得叙述一下;同时也要论述探究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又是采用什么方法解决的;更重要的是对于此次课题探究有建设性的、比较大胆的想法和猜测, 可以向同学和老师提出, 便于大家共同学习和探究。

(2) 自由提问:每组发言过后, 每组同学之间相互讨论, 肯定别组的优点, 同时也要发现和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对于不同的意见, 学生可以大胆的提出, 和全班同学一起思考。尽量使每位学生能很好地理解化学势, 不懂要问, 不留疑点, 这样才能不断使学生进步, 更好的掌握知识。例如:对于“化学势”这个定义的解释, 其他同学可以指出发言人的漏洞, 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3) 老师总结:每组发言完毕后, 针对各组的发言, 以及同学们的提问, 老师对此进行适当总结, 概括, 肯定学生精彩的发言。另外, 老师对那些典型的错误要进行指点, 以便同学们以后在探究中提高总结知识的能力。

(4) 课题拓展:老师可以列举生活现象来更好的说明“化学势”。例如:50 m L乙醇和50 m L水混合, 最终体积并不是100 m L。老师解释其不是体积加和的原因, 改变学生以前的固定想法。

(5) 深入探究:为了让学生对其足够的理解, 可以深入探究温度对化学势的影响, 通过查找资料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这样开放式的探究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维, 更容易接受知识, 同时也会让老师受益匪浅。老师课后也可以和有兴趣的同学一起探究其中值得反思的地方。

4.3 结论的规律化

鼓励老师多用“开放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 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 培养他们的各方面能力, 让学生自行探索、自行发现。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 他们的成绩才能达到质的飞跃。

5 结果分析

在学生发言后, 经过老师的补充、总结, 学生能再次巩固知识。还能发现, 当他们得到认可的时候所表现出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封闭式教学很少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根据他们发言的情况来看, 他们整理的资料较充分, 表现得很积极。课后跟学生交流后, 他们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开拓了他们的知识面, 提高了他们的主动性, 强化了他们的学习动机,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增强了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在这过程中, 他们增强了团体合作能力, 同时也为同学之间的了解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合作和探讨机会。

在开放式教学的探究中, 老师能鼓励学生不断去尝试、讨论、质疑、解疑, 改变了封闭式教学低效的状态, 将教师从重复的、繁忙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这样的教学模式符合教学目的。

6 结语

通过以上教学模式的探究, 我们充分体会到了其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在探究的过程中, 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了提高, 学生主动思考, 在其自学能力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老师不再霸占讲台, 甚至会有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感觉。同时老师可以适当的改变一下教学空间, 带学生去实验室通过实验获取知识, 还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对于不善于表现的学生, 老师要对他们有耐心, 多加鼓励, 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 引导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 经常激励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努力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以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然而, “开放式”教学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果有些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 就会出现两极分化。这不但没起到促进作用, 反而使部分自觉性较差的学生因此变得更差。开放不是无止境的, 不是完全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所有特点, 因而一定要把握好“度”。老师要灵活运用这种教学模式, 结合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 全面发挥老师的智慧, 充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为我们的社会培养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优秀人才, 这样才能达到双赢的目的。

总而言之, 结合传统教学模式特点, 恰当运用“开放式”模式于物理化学中, 让理论繁杂, 知识点较多的物理化学变得生动起来, 激发学生主动去掌握要学习的知识, 并用自己的实践去验证知识的准确性, 从而真正做到寓教于学, 为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 为社会培养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

摘要:物理化学是一门探究化学内在的、普遍规律的学科, 因其知识点繁多, 较难理解, 故开放式教学对其的探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论述了开放式教学的基本内容, 列举具体实例方案, 探讨开放式教学对物理化学教学的巨大推动做用, 探寻和验证在结合传统教学基础上, 开放式教学在物理化学相关教学方案中效果。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物理化学,探究

参考文献

[1]李一鸣, 包木太, 姬泓巍.开放式课堂教学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0 (8) :82-85.

[2]孟素慈, 谢吉民, 陈敏.物理化学教学方法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12) :160-161.

[3]陈小全, 周鲁, 邵辉莹, 等.浅谈对物理化学教学方法的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 2009 (06) :664-68.

[4]薛彩侠, 李刚.高职教育中开放式教学的重要性[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 30 (7) :96-97.

[5]王箐.开放式教学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 2012, 18 (30) :47-48.

高校气象学课程开放式教学模式 篇5

早在18~19世纪,卢梭、杜威等就提出了开放式教学思想,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者形成理论,50年代以后才将开放式教育理论正式应用于课堂实践,在英国的初等学校里开始广泛推行,此后逐渐发展形成了一套包含多元的教学目标、开放的教学环境以及多维的教学设计,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在开放式教学模式中,教学素材是开放多样的,教学方式是多元化的,教学过程的组织也是灵活多样的,教师和学生是动态互动的,在不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地位的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开放式教学的一大进步,师生之间的主次地位是随教学过程的推进而不断变化,趋于动态平衡的,只有在这种不断变化的动态互动教学过程中,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断挖掘师生的潜能,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探索 篇6

一、提高认识,充分认清开放式数学教学的内涵及意义

结合现代认知心理学对数学学习过程的要求及已有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开放式数学教学的目标应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数学教学,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主动学习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进而获得终身受用的数学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按各自不同的目的、不同的选择、不同的能力、不同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教学并得到发展,能力较强者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有进一步的发展机会;能力较低者也能参与数学活动,完成几项特殊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可以:①培养和捉进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②促进学生积极探索的态度和探索的策略;③鼓励学生参考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新问题,探索新问题;④刺激学生提高数学智力;⑤鼓励学生彼此讨论交流与合作。这种教学模式也体现了数学教学是为了所有的学生。

二、开放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导向,促使学生全面發展

所谓“开放”,包括数学教学内容、学生数学活动和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等几个方面的开放。开放式教学的目标应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数学教学,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主动学习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进而获得终身受用的数学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按各自不同的目的、不同的选择、不同的能力、不同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教学并得到发展,能力较强者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有进一步的发展机会;能力较低者也能参与数学活动,完成几项特殊的任务。这个过程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多元整合性。使学生可以全面发展。

三、开放教学方法,激趣导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

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就是自主、探究、合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主动参与条件,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巧创激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

2.运用探究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中,在教师的主导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着力引导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亲身参与问题的真实活动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亲身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只有达到这样的境地、才会真正实现主动参与。

3.运用变式教学,确保其参与教学活动的持续的热情

变式教学是对数学中的定理和命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通过变式教学,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常给人以新鲜感,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能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和热情。

四、开放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网络化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认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传统教学陈旧的教学手段和简单的教学技术在当今世界的多层次教学、演示教学、实验教学等现代化课堂教学中就显得力不从心。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可以创设开放式的教学情景;使得教学情趣盈然、丰富多采,符合青少年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需要。

运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可以使学习者以交互方式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自觉地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猜测和尝试,对数学对象进行多重表征,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通过数学实验激发学生,创新灵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增加课堂信息密度。

计算机的高分辨率的动态图像演示功能和绘图功能,以及快速的大规模的数据处理能力为演示教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是开发计算机应用,提高教学效率,全面培养能力,进行素质教育的崭新教学系统。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正是利用计算机与人“面对面”和人与机“交互性”的特点进行个别化教学,及时反馈矫正。能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解决学生群体的学习能力和进度的差异,提高教学效益,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拓宽了开放式教学新渠道、新途径。

初中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初探 篇7

一、开放教学过程, 让学生有权利说、有机会说、有愿望说

教学过程的运行质量决定学生的学习成效。过程应当是有序的、可控的, 而不应当是封闭的、僵硬的。开放式的数学教学首先就是开放教学过程, 让学生有权利以主人公的身份参与整个教学进程, 保证他们有资格说、有机会说、有愿望说。不要以说的正误论英雄, 只要想说、敢说, 动脑筋说, 都要鼓励他们, 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例如, 在讲授勾股定理的时候, 先拿出四块全等的直角板拼成图, 然后根据图形的等积关系, 推导出勾股定理。

如图1所示:4×1/2ab+ (a-b) 2=a2+b2=c2。

如图2:是一个拼图, 由等积关系, 得 (a+b) 2=4×1/2ab+c2, 整理后得a2+b2=c2。

此外, 为了更好地理解勾股定理.我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 以小组为单位做拼图实验。实验要求由若干块全等的直角三角板 (其中斜边为c, 较长的直角边为a, 较短的直角边为b) 拼成一个边长为c的正方形, 然后验证勾股定理。这种“在玩中学”, 又“在学中玩”的教学方式, 虽然“花费”了学生不少时间, 但他们所付出的时间是必要的, 得到的回报是正面的, 此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材工”。在这里, 一些教师不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 认为是浪费时间。其实问题在于他们对所谓“玩”的误解。他们不明白在课堂上的这种玩, 其实质一方面利用学生喜爱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是造成一种手、脑、眼、口多种感官并用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实现从感性直观到理性思维的上升。

二、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 让“问题”推动学生的学习进程

创设问题情境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使他们的大脑进入思维兴奋状态。例如, 在苏教版七年级《因式分解》的教学中, 我出示这样的题目:18.9×13/55+37.1×13/55-13/55。我先后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1) 能不能直接相乘? (2) 为什么不能直接相乘?谁能用学过的知识进行简便运算?这样, 既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用问题牵住了他们的思维, 使其集中全力寻找破解难题的途径, 既学得紧张, 又感受到进取和成功的乐趣。

三、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层次, 有针对性地采用开放性的训练策略

学生不可能“千人一面”。同年级的学生, 由于生长环境、生活经验、性格特点、认知基础、情感倾向的不同, 在学习行为上就必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师应根据各种类型学生的特点, 采取有一定开放性的教学和训练策略。如在做练习题中, 大多数题目对于素质比较高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的, 而对于那些处于“后进”状态的学生来说, 很多题目难度又太大。这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打破“习题千人一面”的弊端, 采取科学的训练策略。一是编选习题时放低入题的起点, 循序渐进, 让后进生也能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二是在布置作业时, 要求大家必做A组题, 同时还设置B组题,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愿望, 选择是否加做。这样可使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达到预定的目标。

四、开放课堂讲台, 给学生当“先生”的平台

在教学的过程中, 部分尖子生所思考的问题会常常出乎教师的意料, 这就更需要教师实行开放的教学, 否则就会禁锢学生的思维, 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 在教学中我十分注意随堂记录, 把教学过程中的突发灵感及学生好的思想方法及时记录下来。如在一次练习过程中, 我发现一位同学十分敏捷而准确地解出这道题目:“一次函数y=kx+b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3≤x≤0, 相应函数值的取值范围是-5≤y≤2, 则这个函数的表达式是什么?”我让他走上讲台, 介绍他的解题方法, 他像老师一样, 一边板书, 一边说:“ (1) 当该函数为增函数时, 若x=-3时, y=-5, 这时有-3k+b=-5;当x=0时, y=2, 这时有b=2。则有, b=2。 (2) 当该函数是减函数时, 若x=-3时, y=2, 这时有-3k+b=2;当x=0时, y=-5, 这时有b=-5。则, b=-5, 故所求函数的表达式为。”他的讲解清晰, 有理有据, 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许。

如何构建开放式语文教学模式 篇8

一、提高教师素质

语文教师素质是语文教师论的主要教学内容。除要求学生了解当代语文教师的素质结构外,我们将唤起学生形成学习语文教育学的强烈动机确立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自行整理传统意义上的语文教师素质结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当前形势下语文教师面临的机遇与压力及多种因素导致的教师心理问题。交流补充现代语文教师所应具备的以“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力,以及教育研究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考察我国的语文教材沿革,可以发现,传统的呈现事实性或信息性知识的教材、为教服务的教材已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教材,教材的设计与呈现方式、教师和教材的关系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为此,我们把树立新的语文教材观确立为首要的教学目标,其次才是培养学生初步的教育研究能力、信息搜集与整理的能力,掌握有关语文教材的知识。在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上,要求学生自行整理有关语文教材的概念、性质、结构、类型等知识性的内容,对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语文教材的使用,则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课前准备材料,以新课程教材为重点,由学生分析教材各构成要素在不同时期教材中的体现,同一篇文章在不同时期教材中作业系统、范文系统、助读系统、知识系统的变化。

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我们充分认识到,新的教学模式能否取得良好效果,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否得到提高,课堂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首先在于课堂教学设计。设计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名言积累、学法指导,主体部分包括预习导学、学习研讨、延伸拓展、课堂达标四大类。其中预习导学设计主要涉及背景资料、作家作品、文学常识、生字词及课文整体感知等内容。学习研讨部分主要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一些有梯度的问题。

在上课之前教师精心准备,可以在教学中有的放矢。上课时先对预习成果进行展示交流,然后进入课文解决学习研讨中的问题,课文内容理解后,再进行拓展训练,做一篇同类的阅读理解。整个学习主要以习题的形式来展开,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体现自学特点。总体上是先自学教材,发现问题,完成第一次教学;然后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分析问题,完成第二次教学;当堂进行达标测试,及时得到反馈,解决问题,完成第三次教学。

1. 这一步骤是建立在有效预习之上的,是教师驾驭课堂,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关键性环节,也是树立学生“自信”的关键所在。本步骤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预习中捕捉到的问题;二是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性问题;三是课堂上生成的其他问题;四是对知识的归纳总结。

2. 此环节的基本程序是:讨论生成目标→学生合作研讨→展示学习结果→教师精讲点拨→训练反馈。这一程序是以问题为轴心的,让“先学后教”落到实处。这种设计,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条件。

三、建立合理的考评体系

目前,支撑语文教学的潜在的、深层次的理念还是“考试”,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重结果轻过程,评价主体和方法单一,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进。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将教学目标依次确立为:引导学生树立新的教学评价观:培养学生初步的试题设计、评价能力:掌握有关考试、评卷的基本知识。语文测试的意义、分类、题型等内容由学生自行整理。阅读测试与写作测试试题的设计、答卷的评阅等内容则通过引导学生研读,学生分小组试答并对试题进行评分等方式完成。

为培养学生初步的教育研究能力,还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或自拟的题目,在平时或在教育实习时,开展语文教学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或理论文章。

为保证以上的课型设计落到实处,我们强调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由传统的期末考试这种单一形式向平时测评、模拟教学、期末卷面考试相结合的结构性教学评价方式转变。其中平时测评占10%,模拟教学占20%,期末考试占50%,语文教育调查报告或课程论文占20%。这种评价方式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着眼学生个体和谐发展,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方式动态化,评价内容多元化。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与传统的教师单向性评价、静态性评价、单一性评价不同,“自主式”教学模式的出发点是学生自主学习,落脚点在学生的自我知识建构,因而评价方式必须有所变化与更新,即要做到注重发展性评价,通过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方式动态化、评价内容多元化等途径实现,促使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不断发展。

高中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分析 篇9

一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意义

1. 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当前, 高中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观还处于形成阶段,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心理问题。而数学教学中实施开放式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良好合作意识的形成。

2.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的根本目的是加强发展学生的思维, 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育者应积极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 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而实施开放式教学模式能充分显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动脑能力等综合能力。

二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策略

1. 通过分组加强交流、讨论

开放式教学模式要求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由教育者提出有意义的问题, 让小组成员彼此交流协商, 采用该教学模式能带动学生对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 通过组内成员共同配合, 归纳总结好的想法, 并在组内选择一位成员将总结好的想法予以详细的阐述, 然后每个小组间开展相关讨论, 最后由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想法进行深入分析, 从而明确有效地解决问题。

2. 采用各类方式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高中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 数学教育必须时刻以学生为中心, 积极创设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情境。所以教育者教学中应重视课堂导入环节, 把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采用各类有效的方式, 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问题情境, 加强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自主探究。

3. 数学教学整体性开放

首先, 教学内容的开放。在新课标理念下, 要求数学教学除了要传授学生必要的数学公式与数学定理外, 还应充分运用开放式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就要求将数学教学内容与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 教学形式的开放。当前, 高中数学教育者应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 如把一些常规性的题目变为开放性的题目, 给予学生大量的合作与交流空间, 全面展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培养学生的开拓与创新意识。需要注意的是, 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这和一堂45分钟的课之间就形成了矛盾冲突, 因此要求教育者合理把握题目的开放程度。第三, 教学手段的开放。当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有一些现代化的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4. 注重适时性原则

所谓适时性原则, 指的是牢牢把握问题的难易度。教师进行开放式教学时, 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而且还要使学生充分认识事物的本质, 以此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不断增强数学能力, 所以要求教师在安排问题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问题的难度和问题的解决方法与参照的思路, 保证学生解决问题时, 能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来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三结论

综上所述, 开放式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融洽的人际关系中, 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实际存在的问题。将开放式教学模式运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 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对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育者应抓住这一机遇, 实施数学全过程的开放式教学, 在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同时推动其健康全面发展。

摘要:开放式教学是一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学习方式。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 应注重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营造时刻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地位的学习氛围, 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这是现代数学教育教学的重心。

关键词:高中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殷鹏展.开放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2 (3)

[2]刘伟.关于高中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有益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 2012 (12)

[3]周丽.高中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苑教育, 2011 (15)

[4]汪涌澜.开放式教学让数学更有趣[J].数学教学通讯, 2011 (21)

数学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篇10

一、在开放式的教学中创设情境,合理导入教学内容

随着数学教学的深入,其课程的学习内容及其难度都慢慢有了相应的提升。根据这种变化,为了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要注意将教学方法和课堂模式进行更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掌握到灵巧的学习方法,而不是一味地以记忆和背诵来达到学习目标,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意义上获得有效的学习。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能消除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枯燥感和厌倦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开发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结合新颖的教学理念,创设出恰当的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提升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在运用开放式教学课堂模式中,一定要将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相结合,合理地安排教学环节,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其教学效果。开放式教学的具体步骤一般是先创设情境,然后提出问题正式进入课程内容的教学,这个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新颖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给学生探索、合作、操练知识的时间。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给学生创设有趣的情境导入, 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情景中去。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个氛围中最大程度地放开自己,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例如,在教三年级数学“单位长度的测量”这一课时,在教学的开始,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身边桌椅、文具一般用什么来表示它们的具体长度吗?你们可以用三支铅笔的长度来表示桌子大概的长度,在实际生活中,它们都分别用什么长度单位来计量呢?” 给学生们提出这个预设性的问题以后,反应快的同学能根据自己的课前预习,快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为教师后面的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另外,这种情景导入能提示学生当日学习的具体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准方向和目标。

二、在开放式的课堂上,采用分组学习合作法

在开放式的教学课堂上,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能突出教学的主体———学生。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将课堂的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中,加大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加大课堂的开放性。分组学习合作法是目前应用在开放式教学课堂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法。所谓分组学习合作法,就是将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进行合适的分配,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的学习任务。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教师在使用分组学习合作法时,一定要注意组员的分配, 需按照学习的层次来分,一个组内成员的学习水平必须有高有低,最好能达到优势互补。例如,在教五年级学生分数的运算时, 教师就可以采用分组学习合作法。在实践巩固这一环节,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应的练习题,小组讨论学习完以后,让他们派出代表,到黑板上进行解答和运算。根据每个小组的完成速度和正确率,教师进行评分。运用这种学习方式,能增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学习的差异和水平得到均衡,班级的学习质量和数学水平也能得到整体的提高

三、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中,让教学与学生的生活接壤

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也是必不可少的。数学本来就是一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科目,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接轨,拉近学生与数学学习的距离,让他们真正领略到数学学科的魅力所在。另外,教师教学语言的运用,可以适当生活化,不要用数学教材中过于专业的术语和学生交流,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 他们在这方面的理解能力还不强,没有达到相应的理解水平。 例如,在教学小学一年级加减法时,教师要利用生活中一些比较常见的事物进行举例。如一些水果、文具等,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出一个加减法的式子和答案。学生也乐于接受教师的这种举例方式,他们对于加减概念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利用课后采集的小木棒进行运算,以帮助学生更加具体地理解知识和概念。

四、结束语

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开放式的教学理念是目前教育教学的主流趋势。通过开放式教学,教师可以创设情景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氛围中去;分组学习合作法能很好地提升学生课堂的主体性;生活化教学理念能帮助教师的教学更深入学生心中。因此,开放式的教学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将课堂的教学内容有效、直接传达给学生,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得到快速成长,个性化的学习能力也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摘要:开放式教学是一个新的教学方式。在数学开放式教学中,要创设情境,合理导入教学内容,要采用分组学习合作法,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接壤。

关键词:初中数学,开放式学习,激发兴趣,自主性

参考文献

[1]杨传冈.小学数学开放题教学行思[J].教育探索,2015(11).

[2]郭丹桂.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探究[J].江西教育,?2014(30).

开放式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模式 篇11

一、开放式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模式概述

时间开放方面。开放式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模式中,时间开放针对的不仅仅是教学课堂,还包含着课堂之外的时间。也就是说,实验室开放的时间与学校图书馆无异,由此,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实验室开放时进行试验操作和观察,并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和约束。这对于任何类型的学生都很适用。对于那些热爱学习,热衷于工科实验和车间作业实验的学生来说,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课程安排来安排自己的实验;而那对于些实验能力欠佳的学生而言,为了保证课前的预习质量和课后知识的巩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安排实验,直至达到自己的理想状态。

内容开放方面。开放式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模式中,实验内容即实验项目的开放是保障开放式教学的基础。学生的实验能力有强弱,知识吸收速度有快慢,另外,学校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能力都会有所差别,因而,实验室在实验内容上的开放性正好符合了学生们的需要。教师可以将实验项目进行分组,如:基础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等。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实验,进行实验。这不仅有益于培养学生对于化工原理实验和车间实验操作的兴趣,还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我们知道,很多的发明创造及天才般的灵感大多数都来源于自由实验的过程中,大多技术工人车间技术操作的精炼来源平时的努力和积累。因此,实验内容的开放实际上是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平台,而对于学校来说,它可以借此平台来培养更多多样化、个性化的专业人才。

资源开放方面。开放式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模式中,资源开放是对开放式实验教学的进一步完善。化工原理实验范围广且过程复杂,对于仪器设备和资料教材方面的要求颇多,因此,先进的实验仪器和全面的资料教材是保证实验进行下去的关键。开放实验资源,不仅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实验环境,还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二、开放式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模式方案的探讨

做好实验相关的准备工作。开放式化工原理实验教学的实验装置为实验顺利进行提供了基础。因此,学生在开放式化工原理实验教学前,就应当对实验装置有一定的了解。了解实验装置,不论是对于授课老师还是学生都有一定的好处。首先,了解实验装置的结构,知晓它的操作方法,可以读取仪表类设备的数值,这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师讲解的实验过程;再次,对于实验装置的了解可以增强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在讲解实验装置时,可以让学生猜想这些仪器设备各自的功用和效能,或者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发表对接下来实验的看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接下来的实验做好准备。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学生的求知欲往往会引导他们积极的探索新事物。传统的实验教学课堂上,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课程内容由教师策划设计,实验进程由教师决定。由此,学生往往会在实验过程中听任老师的指挥和指导,实验原理、步骤和结果以及注意事项并没有用心的去思考和体会,最终导致他们完成实验的目的只是为了取得一个合格成绩。因此,在开放式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区别于传统教学,让学生作为实验课堂的主导者,来掌控实验课堂。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每个学生的能力水平不一致,教师对实验课堂的控制并不利于学生对实验过程的理解和思考,学生的自主控制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39期2014年第0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如:设备制冷维修技术的课堂上,教师提出“为什么目前的一些化工行业会应用到制冷设备,如何保证这些化工原料的一直处于常态,不发生化学反应?”对此,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指名学生回答,或者是老师直接解释。这并不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分析解析问题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只需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综合意见——说明理由”即可,如果学生讲解不全面,教师可以适时来补充。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实验课堂产生兴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善教学方式。传统的化工原理实验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讲解,辅助资料不外乎课本和参考资料。开放式化工原理实验教学,可以应用现代技术手段来丰富、完善教学方法避免这一现状。如今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普遍,同样,也可以将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目前较为常用的辅助教学设备主要有:幻灯片、实验录像、CAI、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同时也能从多方面来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从而拓宽知识面。

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在化工原理实验教学中,传统的实验课成绩评定标准主要参考目标为学生的实验报告。实际上,学生为了追求高分数,往往会制作虚假的实验报告。究其原因,还是由于传统的评价方法较为关注学生实验报告的整体质量和报告内容的完整性,由此,更改数据或者是编写实验数据成为了学生为获取高分而长用的手段。这种结果的分数并不能呈现学生的学习状态,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操作能力,因此,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势在必行。

可以参照学校其他科目成绩的评定方法,对其完善。首先,将实验课的成绩分成平时的出勤率、实验操作能力、实验报告的完整性、笔试测试成绩,小组评定成绩这几大板块;再次,根据每大板块所能真实反映学生综合能力的程度,来分配比例,如:平时的出勤率为15%的计分值。这之中,所要注意的是,学生实验报告数据的真实性,上文提到,学生为了获得高分数,可能会编写数据。这种全新的评分机制就是为了评分公平,因此,为了保障公平,实验报告完整性的比例数值可以稍稍降低;最后,成绩的评定应当脱离全部由教师评定的方式,学生自己也可以参与到分数评定中来。具体操作时,可以由实验小组成员来评定其他成员的成绩,而这个成绩所占的比率可以控制在10%左右。

化工原理实验开放式教学模式在技工院校中应用过程中,其优势明显,不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而言,都具有明显的便利性和辅助功能。因此,解决好化工原理实验开放式教学模式运行实践过程中的问题,便显得尤为重要了。在运行实践过程中,想要做好开放式实验教学,教师们应当注意以下几点:做好实验相关的准备工作、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完善教学方式和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开放式实验教学。

社会医学课程开放式教学模式探讨 篇12

一具体做法

1. 构建教学环境

开放式教学环境以学生为主体, 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与其认知结构相适应的环境, 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提供互动的教学平台。抽签分派教学主题, 每组一个主题。

2. 开放教学内容

以教学大纲、培养目标为中心, 以相关知识为辅, 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成为《社会医学》课堂的主人, 角色变换, 不再停留在“听”和“问”的学习状态, 而更多的是课前的“查”和“议”以及课堂中的“讲”和“辩”, 尽可能地扩大汲取社会医学理论知识的范围。

3. 开放教学组织

以问题为中心、以社会医学基础理论为指导, 开展社会调查实践, 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针对性、应用性增强, 在实践中教学, 在教学中实践。开放式教学提倡多元化教学, 理论研讨、社会调查、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课堂教学由“学生组”为单位组织专题讲座, 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和“学”中。

4. 开放教学评价

教学是渐进的过程, 分为若干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可以实施教学评价。开放式教学中, 评价方式是多样化的, 将基础能力评价 (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 与创新能力评价 (学生灵活运用创新思维,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结合, 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 最终个人成绩核算方式按照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70%, 平时成绩占30% (主持讨论主题占20%, 其中学生互评占50%, 教师评分占50%;实践占10%, 由教师评价) 。

二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自学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 开放式教学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能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和成功的机会, 提高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因为开放式教学在课堂上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除了教材内容外, 往往会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加以调整, 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培养人才的创新意识,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 是社会和科技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作为管理类专业, 课程体系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 如何激发学生对社会医学的兴趣, 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培养高级的跨世纪管理人才, 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代之以启迪思维、培养能力、传播方法为主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是不断完善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

三实践总结

1. 开放式教学增加了课堂趣味性, 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

社会医学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理论内容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很多健康问题和社会现象都发生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自由发言, 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组织专题学习讨论, 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通过主持发言和讨论,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积极思考, 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社会医学理论源于生活实践, 对于浅显易懂的章节内容, 在教学中设置为课外自学, 学生可以结合查阅的相关文献资料, 写出自学心得或小论文。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又使学生对课本中的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2. 理论联系实践, 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社会医学研究和评价方法重在实践, 为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学以致用, 开放式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结合热点主题, 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调查问卷, 找寻问卷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修改意见。问卷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 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灵活性。通过实践调研也丰富、深化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存在的问题

开放式教学的成效是肯定的, 值得进一步推广, 同时也暴露出存在的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 (1) 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目的认识不清, 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 在团队学习中消极懈怠。 (2) 学生在长期的教师主讲的教学模式中形成的惰性和惯性思维, 难以很快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要求, 尤其是在过渡期, 甚至对开放式教学模式存在抵触。 (3) 教学计划管理过于死板, 教师协调权受限, 教学实践开展不足, 很难开展实践课程, 导致学生理论和实践脱节。 (4) 医学模式的变化和积极健康观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除了管理类学生开设社会医学, 其他医学生并未开设该课程。 (5) 前置关联课程的设置存在一定的脱节, 知识衔接不够。

4. 建议

积极健康观和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医生必须具备健康教育、卫生管理、社区卫生及预防医学知识, 了解社会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社会医学的教学目的是使未来的医学技术人员和卫生管理人员初步建立起社会医学观念和思维模式, 树立整体医学和大卫生观念, 以现代医学模式指导医疗卫生实践, 以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和改善人群健康水平, 因此, 建议在各医药卫生类专业均开设该课程。

改变僵化的教学管理制度, 赋予教师主导教学模式的权限, 创新教学机制。加强实践教学, 通过调查设计、调查实践、调查总结、参与具体的社会医学服务过程等多种形式, 提高学生对课程和学科的认同感、归属感, 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合理设置医学类前置相关课程, 做好知识的衔接。合理设置文献检索相关课程, 增加网络信息查询方法, 使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创造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

针对部分学生的消极懈怠以及长期形成的惰性和惯性, 教改之初宜放慢进度, 让学生逐渐适应, 并辅之以必要的心理疏导。也要善于听取不同的声音, 适时改进教学方式, 更应坚持正确的方向, 毕竟新生事物是在阵痛中分娩的。

总之, 教学活动作为一项多部门协同的活动, 需要教学相关单位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协作, 否则任何改革都难以成功。为实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目标, 社会医学课程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同样需要教育管理决策者和职能部门以及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

摘要:通过教改课程的实践, 探讨开放式教学法在社会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认为, 开放式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但是学生的学习惰性和旧模式的“惯性”制约着开放式教学的效果。教学组织过程中也发现前置课程设计不足、教师主导权受限等影响开放式教学实施的桎梏。

上一篇:公路桥梁上部结构施工下一篇:奥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