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长与风险投资论文

2024-09-22

企业成长与风险投资论文(精选12篇)

企业成长与风险投资论文 篇1

摘要:对中小企业成长性进行研究, 仅仅根据结果预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和发展前景是不够的, 对所有者、经营者、债权人等主要利益相关者而言, 从成长性的形成过程找到影响中小企业成长的主要因素, 研究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可持续成长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小板批发和零售贸易类上市公司为例, 实证研究无形资产投资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

一、研究设计

(一) 样本选取

本文以2005-2009年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交易的16家批发和零售贸易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排除资料不全年度的资料, 共选取年度资料样本50个, 对企业无形资产投资与公司成长性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 (数据主要来自锐思数据库) 。

(二) 变量描述

1.因变量———从结果看成长性。成长性是企业发育的客观标志, 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体现, 它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前提, 只有当企业在未来资产规模、销售能力、经营利润以及经营现金流量等各方面均保持某种程度的整体增长状态时, 才能被认为具有成长性。如果一个企业仅是销售额或经营利润出现增长, 而经营现金流量、资产规模等其他方面并未发生相应增长, 则并不能构成严格意义上的成长型企业。企业的成长是多方面并存的持续性发展状态。因此, 从结果看成长性, 主要包括以下4个变量:

(1) 资产规模。资产规模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现有总资产额。企业的成长必然伴随企业资产规模的增加, 而资产规模的增加, 又会产生规模效应。

(2) 销售收入。销售收入也称营业收入或者经营收入, 是指企业发生在商品产品、自制半成品或提供劳务, 使商品产品所有权转到顾客, 收到货款、劳务价款或取得索取价款凭证而认定的收入。销售收入的变动规模、速度和方向反映了企业成长的规模、速度和方向, 它是评价企业成长性的重要指标。

(3) 经营利润。经营利润是产品、技术竞争力的体现, 企业利润的增加必将增强企业的财务实力。利润的增长使企业有能力优化资源结构和组织结构, 更好地促进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 从而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4)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反映了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税收等活动的现金收支余额。以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作为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的主要原因有:首先它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前提。现金流转是企业经营的起点和终点, 其他资产都是现金在营运过程中的转化形式, 离开现金企业无法运营和成长。其次, 决定企业是否有足够的发展后劲。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和获利能力体现在营业现金流量上, 经营现金流量与利润的比值大小不仅反映了企业盈利的质量, 而且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发展潜力。因为在企业的营运过程中, 每个环节都与现金净流量有关联, 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来满足生产要素的各项支出, 如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支出、劳动力培训支出等, 决定了企业成长方向和速度。最后, 经营现金净流量不仅反映企业的成长, 还可以促进企业成长。经营现金净流量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 能够帮助我们判断企业是处于哪个时期, 进而进行操作管理, 调整企业的经营现金净流量, 增加经营活动现金的流入, 减少或转换经营活动现金的流出, 帮助企业快速成长。

2.自变量———从影响因素看成长性。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使企业长期获得超额收益的资产, 无形资产投资则是指企业对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土地使用权等所作的投资。无形资产投资的特点是投资大、周期长、环节多、风险大。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无形资产所代表的超额盈利能力将成为缔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快速成长的源泉。因此, 无形资产投资是影响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实证结果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以中小企业板批发和零售贸易类上市企业2005-2009年数据为研究对象, 应用EXCEL统计分析工具进行描述性统计, 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 无形资产平均投资额约1.3亿元, 但无形资产比 (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 平均值仅为3.26%, 意味着中小商贸企业无形资产投资比例偏少、核心竞争力较弱, 且企业之间差异较大, 无形资产投资最大值为13亿元, 最小值仅为26万元, 变异系数为184.84%, 从无形资产比来看, 最大值为29.04%, 最小值仅为0.05%, 变异系数为137.16%。但无论是无形资产投资额还是无形资产比的峰度均大于0, 反映数据的分布比正态分布高耸且狭窄, 集中于平均值附近, 表明绝大多数中小商贸企业无形资产投资额和无形资产比相近。从偏度看, 偏态值均大于0, 呈右偏态, 意味着多数无形资产投资额和无形资产比集中于平均数的左边, 即小于平均数。

(二) 变量相关分析

采用SPSS软件进行变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 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 无形资产与资产规模、营业收入、营业利润以及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8, 其显著性值均为0.000, 小于0.01, 即显著正相关。这表明无形资产投资与中小企业成长存在高度相关性, 增加无形资产投资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成长。

(三) 回归结果分析

将资产总额、营业收入、营业利润以及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作为衡量中小企业成长性的因变量, 分别以Y1、Y2、Y3、Y4表示, 以无形资产投资作为自变量X, 应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 分别建立回归方程如下:

资产总额Y1=544 200 000+30.322X

营业收入Y2=1 576 000 000+53.479X

营业利润Y3=16 710 000+3.736X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Y4=64 480 000+3.908X

上述回归方程表明, 每增加1元无形资产投资可增加中小企业营业收入53.479元、营业利润3.736元、资产总额30.322元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908元。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1.无形资产投资与中小企业成长存在显著相关性, 中小企业应当重视无形资产投资, 促进中小企业可持续成长。2.中小板批发和零售贸易类上市公司有较大的无形资产投资空间。一个企业拥有无形资产数量的多少、价值高低是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的标志。3.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无形资产的来源有外购和自创。创新能力决定无形资产价值的大小和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创造的能力。中小企业应采取措施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主要包括:一是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创新平台建设, 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在自主创新上下功夫;二是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实现合共赢;三是积极承担国家、省科技项目, 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四是加强企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引进、培育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实现人才兴企;五是完善激励创新机制、促进创新科技成果转化、鼓励职工开展技术创新、建立企业创新文化等,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企业成长与风险投资论文 篇2

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托马斯.彼德曾说:“一个伟大的组织能够长期生存下来,最主要的条件并非结构、形式和管理技能,而是我们称之为信念的那种精神力量以及信念对组织全体成员所具有的感召力”。我想,一个优秀的企业,不论经营性质,不分国界,都有一种性格,体现出一种精神,形成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

去年7月,怀揣着对新工作的美好憧憬,我来到了XXX,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领导的包容与教导,同事们的关怀和友爱,让我渐渐的融入了公司这个大家庭,也对“专注、务实、开放、包容”的企业精神有了自己的理解。

“欲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欲求流之远者,必先掘其源头。”企业精神中“专注”与“务实”就是木之根、水之源,要想让树木长得粗壮茂盛,就必先要把树木的根基稳固好;要想让水流得更远,就要把水的源头挖掘好,而务实和专注的企业精神正是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必不可缺的。无论多么美好的规划,都需要先把当前的工作完成好,通过对工作的深入理解和实践,让工作的每一步都走的坚实稳健,才有可能让企业得到长远的发展。

企业与员工是休戚与共,荣辱相连的共同体,只有形成“团结友爱,和谐融洽、安定有序”的开放的内部关系,大家互相包容和谐共进,才能使团队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更高效的战斗力,可见 “包容”、“开放”的企业精神能为企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今年,公司站在新的历史高度,提出了建设具有品牌影响力、持久生命力的商业地产集团经营公司的理念,它要求我们在实现主要经济指标的同时,实现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管理思想、发展战略、品牌形象等文化建设内容的提升,是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而企业精神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是企业实现理想和目标的精神支柱。国 内外经济发展实践表明,那些百年不衰的企业总有一些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譬如,通用电气永远推崇的三个传统是“坚持诚信,注重业绩,渴望变革”;沃尔玛公司的基本信仰是“尊重每位员工,服务每位客户,每天追求卓越”;诺基亚的价值观是“科技以人为本”等等,可见弘扬培育企业精神对一个企业是多么的重要。

股权投资基金助企业成长 篇3

中国的企业和股权投资基金的接触,主要是大企业和大资本。然而大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多,可支配的资源也较多,反倒是中小企业除了自有资金和银行的间接融资外,更希望有新的融资渠道。同时,国内外规模巨大的股权投资基金,也希望通过投资高成长性企业实现收益。

因此可以说,股权融资是中小企业不可忽略的融资方式,对于初创时期的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他们需要的是在不同发展时期吸引一些股权投资。在经过孵化、筛选、培养后真正进入成长期的时候,可以作为中小企业板的上市公司或者是创业板的上市公司来培养。而私募股权投资作为股权投资的民间渠道,已逐步为大家所认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究竟对中小企业发展有怎样的益处。

对中小企业发展益处颇多

首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具有在多个行业和领域的投资经验,能为企业推荐适合的管理人才,协助企业进入新的市场和寻找新的战略伙伴。相比其他融资渠道,私募股权融资基金能帮助企业获得丰富的管理经验,获得前瞻性的战略性指导等。

其次,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股权的持有期一般在三到五年左右,会与企业同甘共苦。对企业发展过程深入的了解,便于他们帮助企业完善管理体系。商业银行可能在企业短期还款困难时取消贷款,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一旦投资后就会成为投资企业的全面合作伙伴,不能随意从企业撤资,这一点有效保证了企业资金的连续性。

第三,弥补商业银行功能的局限。与商业银行关注企业的过往业绩和资产总量不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关心民营企业的成长性。商业银行一般要求企业有较大的规模和较强的盈利能力,这些条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具备的。中小企业的成长性很好,也能受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青睐。而最受青睐的行业是农业、新能源汽车、风能等绿色领域。根据有关统计显示,新能源或绿色的关注度是69%;其次是基础建设产业,关注度为49%;紧接着是生物科技/药品/医疗和零售业,关注度分别为45%和44%;末位是房地产及建设产业受关注度仅为8%。

第四,银行贷款要求抵押担保、收取利息,附加限制性的契约条款,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增加所有者权益,而非增加债务,不会对企业的现金流造成负担,还能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此外,相比企业通过上市融资不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不会造成企业股权分散、企业经营者约束弱化的危险。

学会与股权投资基金“打交道”

由于中国绝大部分企业对股权投资基金并不了解,还不懂得如何与基金就融资问题展开谈判,因此,要想让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挥最大的作用,真正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对股权基金投资人来说有不少注意点。

仟邦资都专家特别提出了以下建议:

(1)应清楚地看到成长过程中的不足,尊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出资过程中提出的改革建议,虚心接受先进的管理经验;提供真实资料,避免不切实际的夸大。

(2)既要保证自己核心的经营业务不被干涉,也要不干预基金的资金管理,认可基金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权力。

企业成长性、负债融资与创新投资 篇4

企业创新活动本质上具有长期性和高风险性的特征, 容易陷入资金需求量大却又受到严重融资约束的两难境地。作为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转型经济体, 我国自主研发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巨大的资金缺口。近年来企业负债规模在持续攀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工业企业负债合计达547 031.4亿元, 流动负债合计达411 634.7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8.17%和8.08%。据测算2014年企业债务率达到GDP的169%, 利息支付将达到GDP的11.8%, 企业面临的财务压力日益加重。在全球经济总体增长乏力、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 要想进一步增加企业创新投资、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使科技和金融、技术资本和金融资本在更高的层次上形成有机的结合, 外部融资约束就成为企业进行创新投入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一、文献回顾

大量文献表明外部融资约束对创新活动有重要的影响。由于创新投资具有不确定性和投资周期长等特点, 外部投资者很难获得研发相关的信息, 面临着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并容易诱发潜在的道德风险, 导致严重的外部融资约束 (鞠晓生, 2013) 。当企业债务融资较多、财务杠杆比率较高时, 违约风险会随之增加, 进而会加重下一阶段的融资成本负担, 降低了企业为研发项目进行融资的积极性 (王立清, 2011) 。也有文献表明企业的外部融资对技术创新活动会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外部融资越多, 企业技术创新程度越强 (周方召, 2014) 。并且公司能够通过技术创新投资信息向市场传递“高成长”的信号, 增强投资者对公司获利能力的信心, 因而能够以更低的融资成本获得外部资金的支持。

代理理论表明, 负债融资可以从两条路径对企业创新投资行为产生影响, 即: (1) 沿着股东与债权人代理冲突路径, 当股东与管理者利益一致时, 管理层将拒绝那些尽管能增加市场价值, 但债权人将获得大部分预期收益的投资项目, 导致资产替代与投资不足行为。 (2) 沿着股东与管理层代理冲突路径, 经理人为增加自己的财富, 通常更倾向于将企业多余现金投资到能够扩大企业规模的非盈利项目。负债通过本金与利息的支付减少可供经理支配的现金, 也使经理面临更多的监控, 抑制了管理者为谋取自身利益而产生的过度投资行为, 即负债融资能够对股东和管理者利益冲突起到相机治理的作用。

国内外学者围绕负债融资与研发投入、无形资产、创新的影响进行了较为丰富的实证研究。刘督等 (2015) 实证结果表明, 公司总体负债水平对创新投入产出正向关系起到了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支持了关于债务缓解代理问题的理论。肖海莲 (2014) 基于研发投入异质性角度, 发现负债比例与企业创新投资显著负相关。李心合 (2014) 从负债期限结构、负债融资来源等层面理论分析了负债对创新投资方式的差异。但从债务融资的多个维度来考察的文献, 得出的研究结论却不尽一致。

本文基于A股上市公司数据, 研究负债融资对企业创新投资行为的影响, 从债务比例、债务期限和债务来源三个维度对负债融资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 并据此分析负债融资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方向和程度, 为企业优化和调整债务融资结构、提高创新投资效率提供政策建议。

二、研究假设

(一) 负债融资水平和创新投资

财务松弛是企业追求创新战略的前提条件。企业在缺乏资金等资源的时候, 往往不会选择实施与创新相关的研发活动。创新活动的实现需要以高额资金投入为支撑, 这部分资金大多需要外界支持。当企业通过负债融资进行创新投资并企图通过财务杠杆效应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时, 将会受到负债机制的强力约束。债务契约迫使管理者履行还本付息承诺, 高负债融资比重会使企业承担过高的利息负担, 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一方面, 债务利息的偿付需要稳定的现金收益支持, 尽管创新投资对企业核心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但创新投资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风险性及回收期长等特点, 短期内难以保证资金的回流, 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破产风险, 威胁企业的生存。管理者为规避自身风险, 往往缺乏以负债融资来支持创新投资的动力。另一方面, 债权人在创新投资中仅能获得贷款利息的固定收益而无权享受投资所带来的风险回报, 因此他们会要求较高的债务利息率, 也更愿意将贷款发放给能够得到实物资产抵押的固定资产投资上, 这又加剧了负债融资水平对企业创新投资活动的约束。

企业的成长性影响着债务融资与创新投资之间的关系。低成长性企业所处的行业通常处于成熟期, 创新投资机会较少, 经营稳健,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充足。低成长性企业若债务融资比例较高, 势必有大量本金和利息支出, 从而减少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 因此, 负债的治理效应占主导地位, 约束了管理层的过度投资行为。高成长性企业往往发展前景良好, 有较多的投资机会, 债务契约代理成本带来的创新投资不足占主导地位, 同样抑制了企业创新投资的增加。

基于以上分析, 提出假设一:债务融资比例和企业创新投资负相关, 且在高成长企业和低成长企业中都表现为负相关关系。

(二) 负债融资期限与创新投资

创新活动必须保持连续性, 如果中断会使企业遭受损失。由于短期债务还款期限短, 一旦短期内还本付息压力较大, 企业就必须分配资金对债务进行清偿。这就迫使股东以及经营者约束自身的风险偏好, 面临较强的流动性压力时, 提前持有一定的现金流量, 约束企业的投资行为, 而不倾向投资于回报周期长的创新活动。短期债务因不断到期需要重新签订债务契约, 而使经营者经常受到投资者、担保人与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督。低成长企业由于缺乏有价值的投资机会, 外部主体在发放借款过程中会更加谨慎, 从而迫使股东和债权人约束自己的投资欲望。因此, 短期债务既能够约束经营者对现金流量的随意使用, 也会限制企业创新投资活动。

长期负债的存在始终让企业财务杠杆处于较高水平, 企业在创新项目决策时迫于高负债压力, 会更加慎重地进行创新投资。长期负债要定期偿还利息, 使得现金流量减少, 当企业经营者关注企业扩张而发生大量无效投资时, 原有优先长期债务能够通过抵押现有资产的收益, 从而限制企业的无效扩张。

基于以上分析, 提出假设二:企业长期负债融资与企业创新投资负相关, 在高成长性企业中负向作用更强;短期债务与创新投资负相关, 且在低成长性公司中更加显著。

(三) 负债融资来源与创新投资

银行借款、商业信用与企业债券是企业债务融资的三大来源。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在负债中占比不多。因此本文只区分银行借款和商业信用两种来源的负债融资对创新投资的影响。银行借款一般金额较大、借款期限较长, 借款前的信贷审查和借款合同中的限制性条款, 都对债务人产生很强的约束。银行通常不会轻易给高风险且缺乏担保的投资项目贷款, 因而企业很难利用银行借款来支持创新投资。处于高度发展中的企业更容易实现收入的快速增长, 银行通过一系列规范的信贷审核和资金的跟踪调查等, 可以判断创新投资机会的风险和收益。而缺乏投资机会的低成长企业更难获得银行资金支持。

商业信用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 与特定的交易行为相联系的信贷关系, 主要包括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等。由于其债权人分散, 商业信用事前缺乏抵押和担保品, 事中难以监控以及事后维权困难, 使得商业信用债权人对债务人基本无法形成有效约束, 一旦有好的创新投资机会, 企业很可能会利用商业信用来进行创新投资。并且相对于低成长性企业, 拥有较多创新投资机会的企业, 更可能利用商业信用资金来进行研发创新。

基于以上分析, 提出假设三:银行借款与企业创新投资显著负相关, 且在低成长企业负相关关系更显著;商业信用与企业创新投资显著正相关, 且高成长性企业正向关系更显著。

三、研究设计

(一)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09—2014年沪深两市非ST上市公司。考虑到金融保险公司的特殊性, 将其剔除。为保证数据准确连贯, 剔除无形资产、负债总额、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等关键指标缺失的公司, 只保留至少有六年连续观测值的公司。为了避免异常值的影响, 剔除资产负债率小于0和大于100%的企业, 对关键变量进行1%水平缩尾处理。经过筛选得到6114个观察值。无形资产相关数据根据年报信息手工收集, 其他数据来自于CSMAR数据库。使用Stata12.0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二) 变量选取

现有文献主要用研发投入、无形资产、专利权等指标来衡量企业的创新程度, I表示企业的创新活动。本文使用本期与前期无形资产的增量来反映企业创新活动投入。具体理由是: (1) 无形资产是不具有实物形态, 但能为企业长期带来收益的法律或契约所赋予的特殊权利, 以及超额收益能力的资本化价值和有关特殊经济资源的集合。无形资产增加是企业创新投入的结果, 与企业的创新活动密切相关, 可作为统一衡量企业创新的标准。 (2) 我国上市公司R&D数据披露不够完整, 而且大部分企业没有公布这项数据。研发支出仅是创新活动的一部分初始投入, 不能够全面反映企业创新活动状况。相比而言, 无形资产包含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和著作权等诸多具体项目, 其增加量能更多反映企业创新活动投入的信息。K表示企业本期期初资产总额。为了剔除规模因素影响, 本文采用无形资产增量与期初资产总额的相对数衡量创新投资。

解释变量选取负债融资水平用资产负债率 (Lev) 来衡量;负债融资期限结构用流动负债与资产总额之比 (SD) 和长期负债与资产总额之比 (LD) 衡量;用银行借款与资产总额的比例 (BD) 和商业信用与资产总额的比例 (CD) 衡量负债融资来源。解释变量均使用滞后一期数值。

根据现有文献, 用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CF) 反映企业的内部融资渠道, 托宾Q值反映企业价值, 净利润 (Profit) 反映企业盈利能力, 并选取营业收入增长率 (Growth) 作为反映公司成长能力的财务指标。此外, 在各模型中还设立了年度虚拟变量 (Year) 。

(三) 模型设定

针对假设一, 用资产负债率作为解释变量, 得出模型1:

针对假设二, 用短期借款比例和长期负债比例作为解释变量, 得出模型2:

针对假设三, 用银行借款比例和商业信用比例作为解释变量, 得出模型3:

模型中β0为常数项, β为回归系数, εi, t为随机误差项。根据Hausman检验结果采用固定效应模型。

四、研究结果

(一) 描述性统计

为了反映企业债务融资状况与创新投资之间的关系, 分别对高成长性企业和低成长性企业各资产负债率区间的创新投资平均额进行描述统计。将样本数据按Growth进行分组, 将2009—2014年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大于均值的企业定义为高成长性企业, 将小于均值的企业定义为低成长性企业。由表1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1) 高成长企业创新投资额 (均值0.020) 远高于低成长企业 (均值为0.004) , 说明拥有更多成长机会的企业更加注重企业创新, 但我国上市公司整体的创新投资量占资产总额比重较小 (全样本均值仅为0.012) ; (2) 三组样本资产负债率均值均在0.5以上, 说明债务融资是我国上市公司重要的融资来源; (3) 相较于长期负债, 短期负债占比更高, 银行借款比例均值为0.202高于商业信用, 表明短期负债和银行借款是主要的负债融资渠道。总体来看, 高成长性企业的投资机会、盈利能力以及现金流量都要高于低成长企业。

从表2可以看出, 负债融资比例与创新投资额之间的关系在高成长性和低成长性企业间存在明显差异。各资产负债率区间内, 高成长企业创新投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低成长企业。随着资产负债率的不断提升, 创新投资均值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且高成长上市企业的创新投资从8.9%降至1.3%, 相较于低成长企业降幅更大。但当企业在资产负债率达到最大区间80%-100%时, 全样本和高成长组的创新投资均值反而比前一区间上升, 表明当企业面临较多投资机会且处于高负债的情况下, 股东与管理者的利益达成一致, 他们会把损失尽量转移到债权人身上, 并且有动机去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创新投资项目。总体来说, 上市公司的创新投资受到负债融资比率的约束。

注:*、**和***分别表示显著性水平为0.10、0.05、0.01。括号内数字为t值。

(二) 回归结果分析

1. 负债融资比例与创新投资的回归结果

表3分别列示了模型1以负债融资比例为解释变量, 全样本组、不同成长组的回归结果。全样本中负债融资比例Lev和创新投资的回归系数为-0.078, 在1%显著水平上负相关。说明理性债权人并不青睐投资于高风险、长回收期的创新项目, 负债融资对企业的创新投资行为的确有明显的抑制作用。Lev在高成长组的回归系数为-0.097, 而在低成长组的回归系数为-0.035, 企业负债融资比率与创新投资在不同成长企业都表现为显著负相关关系, 这一结果验证了假设一。

在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上, 企业面临较大的负债融资困难, 债权人通常认为研发活动具有不确定性, 加大创新投入时, 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公司的经营风险, 导致高负债融资的企业创新投资少。正如前文所述, 高成长性企业因为债务契约代理成本带来的创新投资不足, 导致负债融资水平与企业创新投资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而低成长性企业由于负债的治理效应, 约束了管理者的过度投资行为。

2. 负债融资期限与创新投资的回归结果

由表4可知, 全样本中长期债务与企业创新投资相关系数为-0.106, 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 短期债务与企业创新投资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表明企业创新投资受到长期和短期债务的约束较大。分样本回归中, 高成长和低成长组长期负债与创新投资均呈负向关系, 且高成长组负相关系数为-0.146, 比低成长组的相关系数大两倍, 长期债务对高成长企业创新投资约束力度更高。短期负债融资与企业创新投资在低成长组中相关系数为-0.031, 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在高成长组也呈负向关系但不显著。这就表明, 与高成长性公司相比, 短期债务与创新投资的负相关性在低成长性公司中更加显著。这一结果验证了假设二。

注:*、**和***分别表示显著性水平为0.10、0.05、0.01。括号内数字为t值。

3. 负债融资来源与创新投资的回归结果

由表5可以自知, 全样本组中银行借款与企业创新投资相关系数为-0.065, 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且与高成长组相比, 银行借款与低成长企业创新投资负向关系更显著。由于我国对发行企业债券有诸多限制, 作为企业债务融资最主要来源的银行借款, 对企业创新投资有很强的约束作用。由于银行存在严格的信用审批和担保手续, 对于低成长企业缺乏创新动力和投资机会的项目有更多的借款限制。由此验证了银行借款能够抑制低成长企业过度投资的假设。全样本组和高成长组中商业信用与创新投资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高成长性企业会采用商业信用来弥补投资资金不足, 将商业信用资金用于创新活动。而低成长企业由于创新投资机会较少, 企业并不需要利用期限较短的商业信用资金来进行创新投资, 因此商业信用与创新投资正相关关系不显著。假设三得到验证。

注:*、**和***分别表示显著性水平为0.10、0.05、0.01。括号内数字为t值。

(四) 稳健性检验

本文的解释变量负债融资比例、负债来源结构、期限结构相对于被解释变量创新投资是滞后一期的。考虑到企业在进行当期创新投资决策时, 会受期初和当期融资结构影响, 分别以当期和滞后一期资产负债比例、长期负债比例、短期负债比例、银行借款和商业信用比例与创新投资回归, 发现滞后一期比当期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相关性更大, 解释力度更强。于是又分别用市盈率和市净率来衡量企业成长性, 按照市盈率和市净率的中位数划分为高成长和低成长公司, 结论保持不变。综合以上分析, 本文的结论是稳健可信的。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发现, 我国上市公司负债融资对创新投资有约束作用, 且在不同成长性企业中均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创新投资面临着负债融资约束, 且负债融资是制约企业创新投资增长的重要因素。从期限结构看, 长、短期债务通过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约束企业的创新投资。短期债务越多, 企业创新投资增加越少, 且负向关系在低成长企业中更加显著。而长期债务与创新投资在不同成长性企业中都表现为负相关。从债务融资来源看, 银行借款与创新投资也表现为负相关, 低成长企业的创新投资更难以得到银行借款支持。而商业信用与创新投资呈正相关关系, 高成长企业可利用其进行创新活动。

基于以上结论, 为优化我国企业创新投资、降低负债融资约束, 提出以下建议:

(1) 规范创新项目信息披露行为。企业应该进一步规范创新项目信息披露, 降低与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尽可能多的获取外部融资支持。企业在制定创新项目投资、融资政策时, 要全面分析企业发展状况, 认清企业的成长阶段, 采用恰当的负债融资方式、期限结构和来源, 保持企业资金的稳定和持续。

(2) 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由于企业对银行的融资依赖度高, 银行借款对企业创新融资又有显著约束, 企业应当严格遵守借贷款合约, 提高银行信用, 获得更高的贷款额度和较低的贷款利率, 尽量降低银行借款对创新活动的不利影响。

(3)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提高现金管理水平。短期债务通过影响企业现金流对创新投资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 合理安排企业现金流, 增加内部资金, 采取多元化融资方式, 将更加有利于企业创新。

参考文献

[1].鞠晓生, 卢荻, 虞义华.融资约束、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创新可持续性[J].经济研究, 2013 (1) :4-16.

[2] .刘传宇, 李婉丽.研发补助对企业外部融资的影响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7) :92-95.

[3] .刘督, 万迪昉, 吴祖光.债务融资能够在研发活动中发挥治理作用吗?[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3) :53-57.

[5] .李心合, 王亚星, 叶玲.债务异质性假说与资本结构选择理论的新解释[J].会计研究, 2014 (12) :3-10.

[7] .汤湘希.无形资产会计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

[8] .孙晓华, 王昀, 徐冉.金融发展、融资约束缓解与企业研发投资[J].科研管理, 2015 (5) :48-53.

[10] .周方召.外部融资、企业规模与上市公司技术创新[J].科研管理, 2014 (3) :116-122.

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 篇5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曾考问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们冥思苦想:孤零零的一滴水,一阵风能把它吹干,一撮土能把它吸干,其寿命有几何?弟子们百思不得其解,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江河海洋里去”。我们往往赞美江河的奔腾、豪放;大海的辽阔、壮观,殊不知浩浩江河海洋是由无数区区水滴汇积而成并日益壮大的。水滴既能在汇成的江河海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又能感受到江河海洋赋予的温暖和力量。二者之间是你给我温暖和力量,我给你奇迹和壮观,共生共荣、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

个人成长

对个人而言,企业是施展个人才华、实现个人价值的舞台,这个舞台越宽广,环境越宽松,个人的价值体现就越充分;如果失去这个大舞台,自我价值的实现便成为空谈。

随着集团公司跨越式步伐的不断加快,经营承揽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施工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强。在一些投资巨大,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施工工期紧并富有挑战性的工程不断承揽到手的同时,一批批具有各方面特长的管理青年,技术青年不断涌现。作为一名与企业共同发展的青年员工,首先我们应该对自己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和定位,不断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将自己的的优势发挥在企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其次,寻找到企业发展与个人成长最佳的结合点。找到自己能够胜任并激发自己的岗位,并朝着目标积累、争取。第三、在快速发展的企业中,应根据企业发展战略、方向和方针的调整,不断调整和校正自己奋斗的目标,使自己成为企业人才需求方面的“领跑者”。

企业发展

对企业而言,企业的发展源于每个员工的劳动和创造,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就是企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推动、共同发展,正如“大河涨水小河满”和“不积溪流无以成江河”一样,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果把企业比作是一艘远洋货轮,那么企业的员工就是这艘货轮的船员。在浩瀚的海洋里,存在各种潜在的危机,暗礁、狂风、暴雨、涡旋、海盗,甚至是像百慕大三角洲的未解之谜,都可能使这艘远洋货轮不见天日。这艘货轮能否平安到达目的地,这与该艘远洋货轮的全体船员密不可分。在危机来临的时候,全体船员只有镇定地站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与其他船员团结协作,共度难关才是货轮的唯一出路。殊不知在现在的的企业里,有众多的企业员工在公司濒临破产,或是遇到财务危机的情况下,纷纷跳槽,落井下石,企业只有宣告倒闭。正如在货轮遇到危机一样,船员纷纷跳船逃离自己的工作岗位,货轮只能葬身鱼腹。只有企业所有员工目标一致,企业的发展才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快,即使遇到大风大浪也能转危为安。

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相结合

个人的成功不算成功,惟有依靠团队才能成功。企业只有自己发展壮大了,才能为员工创造更多的学习、锻炼机会。同样道理,员工只有得到更好的学习和锻炼,才能不断的提升工作能力,提高办事效率。员工的整体水平提高了,企业更进一步的发展也就为期不远了。我们要怀着感恩的心做事,将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与公司发展结合起来。新兴公司已经给了我们大家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就要珍惜好,利用好,否则对公司无益,对个人就更是损失。当然,这不仅需要满腔的热血和较强的责任感,而且对个人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都需要不断地向书本学习,向先贤学习,向身边的先进学习,更要在工作中向实践学习,以期不断地完善自我。

作为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的一员,我深知学习和充电对我的必要性,在工作中我必须抓住重点,充分利用自己的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工作能力,为实现团队目标作出贡献,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能效,广泛开展合作,突出重点,做出成效。我相信通过集团求真务实的做事规范,我的工作一定会在积极进中取得成效。

所以作为青年员工的我们,更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培养“企业兴,我荣;企业衰,我耻”的荣辱观价值取向,与企业发展齐进退,共荣辱才是我们青年员工成长的必由之路。

投稿人:杜亚勋

企业成长与风险投资论文 篇6

国家重点关注行业 市场容量巨大

在污水处理行业上,我国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将其放在重点项目进行建设,投资和支持力度非常巨大。2013年, 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速在15%以上,到2015 年,总产值达到4.5 万亿元,污水处理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再对比发达国家在污水处理的基础建设上,从1991年到2005年,美国政府投入到水基础设施的金额达到8410亿美元,到2004年,美国污水处理厂共21604个,而我国污水处理厂仅有3340座,水污染事件也频繁发生。我国正是在借鉴发达国家环保优势项目,改良国内生态环境的关键时刻,因此在污水处理方面仍在大力加强,污水处理行业的市场容量将不断扩大,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企业占领市场份额大 前景可观

记者在中国水网《中国水业市场竞争主体分析报告》中了解到,2012年度水务企业污水处理能力和市场份额排名中,国祯环保排在第7名,前10名所占市场份额为25%,国祯环保占1.6%。可见,国祯环保在国内污水处理产业领先地位里占有一席之位,“国祯环保”品牌也将持续为公司承接更多新项目和开拓更加牢固的运营服务业务市场。记者近日就在深圳市屡次见到“国祯环保”字样的黄色卡车行驶开过。

国祯环保近三年其营业收入均在稳定上涨,2011年到2013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4.6亿元、5.1亿元、6.4亿元,公司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业绩持续增长,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技术创新独占鳌头 募投项目效益可观

记者获悉,国祯环保在2014年1月取得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证书,生活污水物理乙级,并早在2010年就已获得环境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专项甲级。在多项殊荣和强大实力保证下,国祯环保自主研发的高效脱氮除磷表曝型氧化沟工艺技术、SBR工艺、氧化沟法城市污水、倒伞型表面曝气机开发与制造技术等核心节能高效技术,不仅是公司各板块业务的强大引擎,也处于国内行业领先水平。但是国祯环保并未在众多荣誉前止步,目前国祯环保仍旧在主持和参与国家863计划的污水处理高效曝气成套设备的研制与应用、污水预处理设备研制与全流程设备集成研究和城市污泥高效脱水等项目研究计划。

企业成长与风险投资论文 篇7

关键词:债务结构,创新投资,成长性,中小企业,交互效应模型

引言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国经济崛起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企业总数的占比已经超过了99% ,每年为国家创造的税收超过了50% ,GDP的贡献率占比超过了60% ,进出口贸易额占比接近70% ,所提供的城镇就业岗位高达80%[1]。虽然,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十分迅速,但是在技术、资金和信息获取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障碍[2]。由于中小企业的就业人员素质较低,资金规模较小,研发水平较弱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一直处于不利的地位,缺乏后续发展的持续性[3]。一般高成长性的中小上市企业都具有非常优秀的产品,销量和规模不断地增加,并且由于其市值较小、机制灵活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地培育出大型优质企业[4]。因此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要保持较高的成长性,具有较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也会因此得到更多投资者的青睐,投资者带来的资金将会进一步带动企业的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因此,目前中小企业的成长问题已经成为政府、企业界以及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债务结构和创新投资是决定中小企业成长性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都是分别从这两个角度去探讨它们对中小企业成长性的影响。例如,Margaritis和Psilaki[5]的研究主要是分析企业的债务结构与成长性之间的关系;陈晓红[6]和翟华云[7]的研究认为,创新投资是影响企业成长性的重要原因; 陈前前[8]的研究分析虽然也涉及到债务结构对成长性的影响,但是分析的重点还是创新投资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可见,现阶段,大部分的研究仅仅只考虑了债务结构和创新投资对中小企业的单独影响作用,很少研究债务结构和创新投资的交互作用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本研究认为,企业的创新投资除了对成长性产生直接影响外,还起到调节债务结构与企业成长性关系的作用,对债务结构和创新投资的交互效应进行分析,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我们对中小企业成长性的理解,也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 1 债务结构与成长性

许多学者都认为债务结构是影响企业成长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关于企业的债务结构对成长性的影响的研究,最早是来源于Miller和Modigliani[9]在1958 年所提出的 “MM理论”。随后大量学者对这方面进行了研究。Gaver[10]的研究结果显示,高成长性的企业的债务水平明显比低成长性的企业的债务水平低。学者Gul[11]和Greiner[12]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企业的债务结构与成长性之间存在着显著地负相关性。沈根祥[13]以净利润增长率、销售额年增长率作为衡量成长性的指标,肖作平[14]以资产增长率作为衡量成长性的指标,潘立生[15]以投资机会集作为企业成长性替代变量,均得到企业的债务结构与成长性显著负相关的结论。因此,中小企业具有较高的债务水平会降低企业的成长能力,保持较低的债务水平会提高企业的成长性。综上所述提出假设1:

H1: 中小企业的债务融资比例与成长性呈负相关关系。

1. 2 创新投资与成长性

学者们也强调了创新投资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作用。纵观国内外成功企业的发展道路,可以发现,企业的成功之路就是技术创新发展之路,只有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才能使企业保持较高的竞争力,于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6]。学者Baptista[17]认为企业的研发支出有利于企业开展多元化的经营活动,从而使企业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加强企业的自身成长性。除此之外,学者杜勇[18]认为企业创新投资的增加,还有利于内部员工参与创新学习和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进一步促进企业的业绩进一步提高,加强自身的成长性。当企业不断增加研发费用,加大创新投资时,将会改善企业的创新环境、增加专利技术、提供给员工更多创新学习的机会,进而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强竞争力,提升企业业绩,提高企业的成长能力。因此,企业的创新投资越多,越能激发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而带动企业的成长性。综上所述提出假设2:

H2: 中小企业的创新投资与成长性呈正相关关系。

1. 3 创新投资的调节作用

本文认为中小企业创新投资的增加会增强债务结构对成长性变化的负向影响作用。虽然目前大部分研究结果都强调债务结构对成长性的影响,但是企业在不同的创新投资下,债务结构对企业成长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更应该注意何种情况下更能提高中小企业的成长能力。在我国,一般研发费用较高的企业大部分是拥有较高技术含量的高科技类型企业,此类型的企业需要较多的创新投资,面临较高的财务风险,其债权人一般会索要较高的利息费用作为高风险补偿,企业为了避免产生较高的融资费用一般会倾向于较低的负债比率[20]。此外,创新投资较高的企业一般来说其成长性也较好,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较容易获得投资资金,为了降低融资成本,企业一般会主动减少债务融资。综上所述提出假设3:

H3: 创新投资负向调节债务水平对成长性的影响,即高创新投资下,债务水平对中小企业成长性的负向影响更大。

2 实证研究

2. 1 样本数据

本文所使用的企业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和国泰君安数据库,部分数据通过上市公司年报手动整理,包含了2010 ~ 2014 年5 年的中小板块上市企业数据,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及可得性,设置了如下的筛选标准: ( 1) 剔除时间内被ST和*ST、PT的公司;( 2 ) 剔除金融类的公司;( 3 )剔除时间区间内财务信息披露不足或者是财务数据存在异常的公司; ( 4) 剔除时间区间内任意一年的财务报表中审计意见是非 “无保留意见”的上市公司,进而保障了数据的可靠性。经过上述筛选,一共选取了648 家中小板块上市公司,共计2728 个研究样本。

2. 2 变量设计

2. 2. 1 被解释变量

现阶段的研究对成长性的测量主要采用两种方法: 综合指标法和单一指标法。其中,单一指标法由于考察的因素较单一,没有将其他因素考虑进去,不能合理全面的衡量企业的成长性。因此本文采用综合指标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代表中小企业成长能力的指标体系。在前人研究的成果上进行筛选,从两个维度筛选出8 个能代表中小企业成长性的特征指标,进一步构建成长性财务指标体系。如表1 所示。

本文通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构造企业的成长性变量,并因此计算出成长性的综合得分,作为被解释变量引入回归模型中进行分析。

2. 2. 2 解释变量

( 1) 债务结构。目前,学者们所采用衡量债务结构的方法有以下3 种: 第一种方法是Fisher、Hankel等学者采用的资产总额/ 负债总额的衡量方法; 第二种就是Fleming、Cairncross等所采用的负债/股东权益; 第三种方法就是长期负债/总资产。本文主要是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方法,也是第一种衡量方法。债务结构= 总资产/总负债。

( 2) 创新投资。目前,国内外学者们对创新投资指标的衡量主要是采用相对指标法。相对指标法是指采用研发费用的金额来反映企业的创新投资,由于绝对指标并不能反映创新投资相对于公司业绩发展的变化,因此本文采用学者Sougiannis[21]、Deng[22]以及程宏伟[23]等研究的方法,使用相对指标研发密度Rd来衡量中小企业的创新投资。Rd = 研发费用/主营业务收入。

2. 2. 3 控制变量

本文研究主要是探讨债务结构、创新投资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效应对成长性的影响,但是,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影响中小企业的成长性变化,因此,在进行实证分析时还需要设置相关控制的变量。主要包括:

( 1) 公司规模。熊彼特假说提出,企业的规模与其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企业的规模越大,所拥有的资源更多,那么其更具有市场竞争力,成长性也会更好。因此,在交互模型中加入公司规模来进行分析。

( 2) 资本密集度。对于企业来说,资本密集度越高说明该企业所拥有资本也越多,所拥有的技术水平也越高。因此资本密集度更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成长[24]。

( 3) 股权集中度。企业的股权集中度越高,那么大股东的利益与公司的经营情况越密切相关,可有效地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更有利于企业的成长。

( 4) 行业虚拟变量。因为不同行业之间的企业成长性也具有较大的区别,本文将制造业作为研究参照,制造业行业的企业为1,否则为0。

( 5) 年度虚拟变量。不同年度之间的宏观经济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以2010 年作为研究参照,设置虚拟变量来控制不同年度之间宏观经济的变化。

综上所述,公司规模、资本密集度和股权集中度都是能够影响中小企业成长性的相关变量,但是这些变量并不是本文所研究的重点,因此,将这些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处理。

3 研究结果

3. 1 因子分析结果

首先用SPSS 19. 0 对这8 个指标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如表3 所示,KMO = 0. 779 > 0. 5,数据适合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量卡方= 32596. 687,对应的显著性水平Sig = 0. 000 <0. 05,具备很强的显著性,因此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有效。

使用SPSS 19. 0 对8 个指标做因子分析之后,总方差的解释如表4 所示。由总方差的解释情况来看,前两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它们能够解释总体方差86. 752% 的变动,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应选择前两个因子,累计解释贡献度达到了86. 752% ,解释度非常好。

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

通过因子得分矩阵,可以构造出各个因子的得分函数。

我们将成长性的综合得分命名为Growth,通过计算得到Growth的表达式:

3. 2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表5 列出了本文研究的6 个变量的平均值、标准差以及其相关系数。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中小企业的成长性与债务结构( r = - 0. 114,P <0. 01) 和创新投资( r = 0. 318,P < 0. 01 ) 显著负相关。

注: **表示P < 0. 05,* 表示P < 0. 01。

3. 3 数据处理

本文主用OLS进行回归分析检验假设。模型1 主要分析了控制变量( 公司规模、资本密集度和持股比例) 对成长性变化的影响; 模型2 在模型1 控制变量的基础上增加了债务结构这个自变量对成长性的影响; 模型3 在模型2 变量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变量创新投资对成长性的影响; 模型4 为包含自变量、控制变量和交互项的交互效应模型。相关的回归分析结果如表6 所示。

注: ***表示P < 0. 01; **表示P < 0. 05; * 表示P < 0. 10。

3. 4 实证结果与讨论

从表6 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中小企业的公司规模与企业成长性变化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r = 0. 048,P < 0. 01) ,表明中小企业的公司规模越大,企业的成长性越好; 企业的资本密集度与成长性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r =- 0. 04,P < 0. 01) ,表明中小企业的资本密集度越大,企业的成长性越差。

根据模型2 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高,其成长性越差,支持假设H1; 模型3 的分析结果表明: 企业的创新投资与成长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r = 0. 363,P <0. 01) ,企业投入越多的研发费用,其成长性越高,支持假设H2; 模型4 的分析结果表明: 随着企业创新投资的增加,资产负债率对企业成长性变化的负向影响作用更大。

为了更加直观的展示创新投资对企业债务结构和成长性之间的调节作用,我们利用调节作用图来进行分析,如图1 所示。

图1 揭示了创新投资在中小企业债务结构与成长性之间的调节作用,如图1 所示,创新投资对债务结构与成长性有反向调节作用。具体而言,创新投资较低的中小企业,债务结构对成长性有反向影响作用,但是影响作用相对较弱,也就是说对于创新投资较低的企业来说,不容易受到债务结构的影响改变企业的成长性; 而对于创新投资较多的企业来说,债务结构对成长性的负向作用就变得十分强烈了。这说明,中小企业的债务结构对成长性的影响还取决于创新投资的高低,高创新投资的企业的成长性受到债务结构的影响更大,即高的创新投资放大了债务结构对成长性的反向作用,从而表现出创新投资反向调节了债务结构与成长性之间的关系。

4 研究结论

本文以中小板上市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中小企业债务结构和创新投资对成长性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中小企业的债务结构越高,其成长性越差; 创新投资越多,其成长性越好; 随着中小企业创新投资的增加,债务结构对成长性的影响作用不断的增加。本文实证结果反映出要提高中小企业的成长性,在改善债务结构同时还需进一步优化创新投资,这样才能保证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利于更深入的了解中小企业的成长原理,为中国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推进中小企业规模化、经济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同时,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启示: ( 1) 中小企业创新投资的增加将会提高中小企业的成长性; ( 2) 企业资产负债率越高,成长性越差,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3)中小企业应该意识到中小企业的成长性在不同的创新投资的情况下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所以企业应该及时调整经营模式来应对企业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

企业成长与风险投资论文 篇8

本文以2012年创业板355家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 研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得分, 进而讨论研发强度及研发人员密集度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影响, 并且对R&D投资的滞后性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关研究回顾

1. 国外的研究

国外的研究多以销售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为因变量, 研究R&D投资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Giulio Bottazzi (2001) 研究了世界排名前150位的制药企业成长过程。企业通过产品不同的生命周期以及创新产品保持其自身的异质性, 相对来说对企业的成长性没有影响。Mark S.Freel (2004) 选取就业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生长增长率以及利润变化率等4个指标, 来评价苏格兰和英格兰北部1347家企业总体的成长情况, 研究R&D投资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R&D投资与营业收入增长率呈负相关, 而对其他指标会产生正向影响。Scherer (1965) 以技术发明作为自变量, 考虑4年的滞后期, 并将企业利润增长作为解释变量, 研究发现技术发明对企业利润增长有明显的正向影响。Alfredo Del Monte (2003) 采用计量分析方法, 以意大利1989~1997年500家企业为研究对象, 研究表明, R&D投资与公司的成长速度成正相关关系。Alex Code&Rekha Rao (2008) 首次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 分析了R&D投资对处于不同成长阶段企业的成长性影响差异。结果表明, 高成长阶段企业的R&D投资对成长性的影响更加显著。该结论的提出, 对R&D投资与企业成长性的相关研究有了进一步的丰富。

2.国内的研究

相较于国外研究, 国内相关学者更多的是从宏观层面分析研发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鲁德银 (2004) 通过对中小企业的成长机制的研究, 证明中小企业能够借力于技术创新及技术扩散来促进企业的成长。莫鸿儆 (2012) 运用修正的价格模型, 以2010年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 对其企业价值与R&D投资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R&D投资与股价之间显著正相关。

综上所述, 国外的研究直指成长性与R&D投资之间的关系, 有的认为二者无关;也有的认为在不同企业, R&D投资对成长性的影响不一致的;还有的认为R&D投资会导致企业成长性的增长。然而, 由于我国R&D投资披露机制的不完善, 学者们较多通过不同的计量经济学模型, 对不同年度的数据进行检验, 来研究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抑或从不同主体来研究R&D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同主体的R&D投资对经济增长都有促进作用。

研究设计及假设的提出

1. 研究假设的提出

(1) 公司成长性会因外部环境、企业规模、获利能力、持续增长能力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 为使公司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必须加强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而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就是企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要求公司不断地投入研发项目, 因此, R&D投资是促进公司成长性的源泉。R&D投资对公司成长性的影响要由经济效益来体现, 而真正实现经济效益, 往往是通过其研制成功的产品有良好的市场反应来表现。但是, R&D投资的产品周期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 R&D投资对公司成长性的影响通常会表现出滞后性。因此提出:

假设1:研发强度对创业板企业当前年度的成长性呈负相关关系。

假设2:创业板企业R&D投资对企业近两年成长性呈时滞性正相关关系。

(2) 随着人力资本创造的专利发明等无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比重的提升, 人力资本对公司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明显, 现代企业也越来越明了人才的重要性。企业R&D投资的主体为企业的研发人员, 企业研发人员的数量会直接影响公司的研发能力, 而研发能力的强弱与企业的创新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进而影响企业的成长性。然而, 研发人员的数量是从人力资源投入的角度来反映企业的研发投入, 对企业的成长性应该有正面的影响。因此提出:

假设3:研发人员密集度与创业板企业成长性呈正相关关系。

2. 研究变量

(1) 因变量, 成长性综合得分。企业成长性 (GR) 综合反映了企业各个方面的能力, 为了克服以往常用净资产增长率等单一成长性的指标来衡量具有综合特征的企业成长性的不足, 本文选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的公司成长性综合得分作为回归方程的因变量, 指标选取如表1所示。首先, 根据创业板2012年355家公司的财务数据, 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 依据总方差的输出结果, 选择特征值大于1的公共因子来替代原来的12个变量, 共提取4个公共因子, 累计贡献率达到75.8%, 这4个因子基本能够较好地评价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其次, 根据计算出的研究对象各因子的综合得分, 以各因子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 得出各研究对象的成长性综合得分GR, 其评价函数为:GR=0.381F1+0.285F2+0.203F3+0.13F4;最后, 根据得出的综合成长性评价函数, 计算出所选研究对象的综合成长性得分。

(2) 自变量, 研发强度及研发人员密集度。本文选取R&D投资占当期销售收入;研发技术人员占总员工人数的比例作为本文的解释变量。R&D投资越多, 公司在未来的发展中就越具有竞争优势, 成长性就会越好。研发人员密集度是从人力资本角度考察公司R&D投资的主要因素之一, 企业创新技术人员属于一种稀缺性的人力资源, 对企业的创新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用研发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比率, 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研发人力资本的投入力度。鉴于创业板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单独披露研发人员的数量, 所以, 本文选取研发技术人员数作为研发人员的替代指标。

(3) 控制变量。控制变量可以评价回归模型的正确性和拒绝实证结果的其他解释, 一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到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相关性。公司成长性, 是指公司未来发展趋势与发展速度, 包括公司规模的扩大、利润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本文选取公司成立时间及公司规模作为控制变量。

3. 数据来源及选取

截至2012年12月31日, 己有355家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成功上市。本文财务指标的数据主要是从国泰安 (CSMAR) 数据库获得;R&D投资及研发人员的数据, 主要通过手工摘录深圳证交所公布的创业板上市公司2009~2012年年度财务报告近三年研发投入及公司员工情况中的研发技术人员数据得到。数据不仅包括原始数据, 还包括通过简单计算得出的数据。

实证分析结果

1.描述性统计分析

由于部分研究数据主要为手工搜集, 为尽量减少人为错误的出现, 本文对搜集的原始样本数据进行了反复核查。经过检测, 本文所用样本数据的均值、标准差、最小值以及最大值都在规范合理的范围之内。数据的描述性统计见表2。

2.回归结果及分析

(1) 研发强度对创业板企业成长性影响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注:***、**、*分别显示显著性水平1%、5%、10%)

从表3的结果可看出, R&D投资强度与企业当年成长性呈明显的负相关。说明企业当年R&D投资会引起企业成长性得分下降, 这样容易造成企业高管的短期行为。企业高管若是在本期内即将退出, 则很可能选择少进行R&D投资, 以确保当年企业较高的成长性。

(2) 研发人员密集度对创业板企业成长性影响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注:***、**、*分别显示显著性水平1%、5%、10%)

表4是研发人员密集度与企业成长性的回归结果, 两者成正相关。企业应在自身能力范围内更加有力地引进高技术人才, 为企业成长做出贡献。公司成立时间与企业成长性呈正相关。说明创业板大多数企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同时, 企业规模与企业成长性得分呈正相关, 说明在一定范围内扩大企业的规模, 也有助于创业板企业成长性的提高。

(3) 研发强度滞后性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注:***、**、*分别显示显著性水平1%、5%、10%)

表5为企业R&D投资强度对企业成长性滞后性的影响。本文在2012年成长性得分的基础上, 以2011年及2010年的R&D投资和研发人员密集度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2010年的R&D投资有益于企业的成长性, 而2011年的R&D投资与企业成长性成正相关相关, 2010年研发强度的系数小于2011年。说明前期R&D投资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在慢慢减小, 企业应当根据滞后期考究企业高管的成绩。

结论

本研究发现, R&D投资对企业当年的成长性有相反的影响, 但后两年, R&D投资对成长性的帮助就会有所显示。这是因为R&D投资所产生的效益并非立竿见影, 它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取决于企业拥有的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 而这些能力都需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对于创业板这个以“新”为特点的交易市场, 要想更好的成长, 企业必须注重R&D的投入。虽然R&D投资会对当期的企业各项财务指标有所影响, 但为了赢得企业长期持续的成长, 企业应进行适当的R&D投资。研发人员密集度对创业板企业的成长性有正相关作用, 企业应在能力范围内多引进技术人员, 以提高企业的成长性。

参考文献

[1]Giulio Bottazzi, Giovanni Dosi, Marco Lippi, Fabio Pammolli, Massimo RiccaboniInnovation and corporate growth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drug industry;2001,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19 (2001) :1161-1187.

[2]Mark S.Freel, Paul J.A.robson.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Scotland and Northern England[J].Interna-tional Small Business Journal, 2004 (12) :561-575.

[3]Alfredo Del Monte and Erasmo Papagi.R&D and the growth of firms:empirical analysis of a panel of I-talian firms[J].Research Policy, 2003, 32 (6) :1003-1014.

[4]Alex Coad and Rekha Rao.Innovator!and firm growth in high-tech sectors:A quantile regression ap-proach[J].Research Policy, 2008 (4) :633-648.

[5]鲁德银.中小企业成长机制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 2004 (2) :49-52.

[6]穆林娟, 张力.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影响因子研究[J].求索, 2011 (6) .

[7]陆玉梅, 王春梅.R&D投入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以制造业、信息技术业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 2011 (5) .

风险投资对互联网企业成长的作用 篇9

一、互联网企业生命周期的划分

企业的生命周期是指企业发展和企业成长的动态轨迹,也是指企业从诞生、到成长、再到壮大、最后逐步走向衰退甚至死亡的全过程。企业周期通常是把企业的业务增长速度作为周期的划分依据,将企业发展阶段划分为四个周期,就是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以及衰退期这四个时期。而高科技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相比,由于其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以及人力资本的作用和融资方式等各个方面都与其它企业存在着差异,因此,我们将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时期分为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

二、风险投资在互联网企业的发展阶段中所起的作用

风险投资在帮助企业开拓融资渠道以及提高管理能力这些方面上起着巨大的作用。根据对高科技企业发展阶段的划分,将依次讨论风险投资对互联网企业每个发展阶段所起的具体作用。

(一)种子期。大多数互联网企业在创业期并没有足够的资本去创办自己的企业,所以必须寻求风险资本的支持。如果风险投资人认为该互联网企业有前途的话,就会与这个企业的创业团队举行会谈,并对其创业者以及他新设的公司进行评估。

互联网企业的种子时期的资金运用主要是用来进行研究开发活动,一般来说,该阶段的资金不会用来开展正常的经营活动,因此在这个时期,高科技企业的资金需求量相对于其他阶段较小。事实上,风险资本也很少在这个时期对高科技企业进行投资,一般来说,在研究开发阶段,风险投资者对于投入资金是十分谨慎的,投入金额相对于其他时期也不会太高,因为他们必须在长时间内关注该行业的发展与趋势,等到确定该企业的价值,并且也证明了该企业的确具有可观的投资回报时,才会大胆地将大量资金投入该企业。但是,在这种投资情况下,从互联网企业长远的发展来看,在种子期的风险投资对于企业虽然投资额小但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初创期。在初创期这个阶段,企业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提高自身的生产力与盈利能力,扭转企业前期投资大于收入的形势,尽快实现企业的盈亏平衡,达到能够解决此阶段企业的生存问题的目的。在这一阶段,市场大众能否马上接受该企业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以及产品的扩散程度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因此企业常常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风险。在互联网行业中,创业者往往就是网络技术方面的专家,这就表示他们可能对管理、财务、销售等方面是外行,一般都不善于这方面的工作,因此在这一阶段,风险投资公司除了要为其提供足够的发展资金,还要帮助创业者去组建一个专业的管理团队和组织机构,实现对企业的高效管理,帮助实现其价值的增值。具体来说,风险投资家对于企业的监督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董事会的组建与完善、挑选和更换管理层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披露和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等各个方面。

风险投资家作为公司的大股东也可能会面临许多的代理问题,因此经常会与创业者签订一些正式的契约条款去激励企业家,以此来确保实现自己的股东收益的最大化。Kaplan和Stromberg(2004)将风险投资家在投资过程中的代理问题系统地划分为四类,并对这四个问题系统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案:一是如果创业者在工作中出现了懈怠、偷懒的情况时,可以利用控制创业者的薪酬支付与公司的业绩挂钩的方式来激励创业者积极工作,即釆用较强的激励工资合同来协调创业者与风险投资之间的利益冲突,从而达到一种次优的均衡;二是如果风险投资家与创业者之间在企业的经营决策或者在战略方面出现了分歧矛盾时,可以通过事先分配决策权的方式来解决分歧,也就是说将决策权与一些第三方可验证的外部事件相挂钩(比如利润下降幅度超过某一界限);三是创业者在工作过程中也可能会以离职来威胁甚至来“套牢”风险投资机构,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情况,可以釆用事先签订一份“股份兑现条款”来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

(三)成长期。随着企业技术的不断完善,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的提高,企业在市场上已经获得一定的地位并且得到了一定的盈利,这些盈利已经能够开始补偿其在创业初期所投资与耗费的资金,企业的组织结构也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而且也开始逐步完善。如果市场大众对企业产品的接受程度比较高的话,企业将会需要进一步地扩大市场规模。除此之外,互联网行业之间一般都存在着进入门槛太低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因此,在任何时刻,互联网企业必须要保持着高度的市场灵敏度,而且要密切关注着高科技产品市场的变化。因此,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去进行项目研发、招收专业人才以及对新产品的开发等,因此在一个时期对资金的需求量要比其他时期大的多,资金总额大约是种子期的10倍左右,因此成长期是企业资金需求量最大的一个时期。

在这一时期,风险资本的注入不仅能够帮助互联网企业进一步扩大其市场份额,而且能够提高其经济效益,还能够帮助企业去解决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在这一阶段,风险投资能够将资金与管理迅速融合,也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快速成长。

(四)成熟期。企业经过发展,已经慢慢进入了成熟期,此时的互联网企业也已经逐渐形成自己所属的特色和品牌了,也在管理过程中采取分权管理模式。这一阶段企业对资金需求不再像前几个阶段一样那么迫切。企业效益虽然较好,但仍有可能出现创新能力下降、思想保守导致发展速度缓慢等问题,从而导致企业出现发展停滞的现象。此外,随着企业的规模不断壮大,管理的难度也会增大,所以此时的互联网企业将会面临着巨大的管理风险。在这一阶段,风险投资公司会帮助互联网企业重新进行企业的组织创新、改革其原始的组织模式,帮助企业适应经济规模的发展及创新的要求,不断帮助互联网企业转变为现代公司制度的组织形式。此外,风险投资机构还能够进一步地帮助其企业进行管理与机制的创新,同时加大该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企业的风险会降低,常规的资金来源(如银行贷款等)也会慢慢地进军互联网公司。这时,风险投资会开始考虑撤退。风险投资公司除了能够帮助该企业提高知名度,还能够帮助该企业美化公司的财务报表,并为该公司的上市做准备。严格来说,这一阶段的资金投入从性质上来说已经不再属于风险投资方面了。成功上市得到的资金一方面能够为公司的发展增添后劲、同时也能够拓宽该企业的运作范围和企业规模,另一方面也会为风险资本的撤出创造条件。除此之外,风险投资公司在帮助互联网公司达到上市目的之后,还会促进该企业股票的销售。退出后,风险投资者会将赚到的钱投资到新的企业中去,新一轮的投资周期也将重新开始。

三、结语

根据上面的风险期划分,可以将投资于互联网企业的风险投资按企业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部分,包括种子期的小投入、初创期的大投入、成长期的大投入以及成熟期的部分投入。要促进互联网企业的高速成长,风险投资公司所投入的资金就应该与该企业所处的成长阶段相匹配,并根据企业不同的成长阶段采用不同的资金以及管理策略,从而能够帮助企业规避风险,促进高科技企业又快又好地发展,最终实现高科技企业资本增值的目的。

摘要:本文从互联网高科技企业的生命周期的角度入手,着重讨论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中风险投资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从而对风险投资公司作出启示,风险投资公司也应该根据互联网企业的不同阶段的成长特点,制定出专门的资金以及管理策略,从而促进企业的价值增长。

企业成长与风险投资论文 篇10

关键词:资本配置,创新企业,企业成长

我国风险资本的配置规律和趋势

风险投资, 是指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高技术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 属于一种中长期投资。风险投资常常被誉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Kortum和Lerner (2000) 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美元的风险投资所产生的专利数量, 是传统公司1美元R&D投资所产生专利数的3~4倍。”在资本市场日益繁荣的形势下, 我国风险资本的配置呈现出以下的规律和趋势:

1.风险资本配置的规律

(1) 风险投资机构在选择投资阶段时, 形成了一个令人担忧的局势, 即风险投资阶段的显著后移, 大量风险资本从种子期和发展期转移到了扩展期和成熟期 (于谨凯, 张婕, 2007) 。而从资金需求角度来看, 一项科研成果从最初的构想到形成产业化, 一般要经过种子期、发展期、扩展期、成熟期4个阶段, 前两个阶段与后两阶段的资金投入比例约为50:1 (路帅, 2013) 。因此, 风险资本供需市场严重不对称。

(2) 相对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而言, 我国风险投资的期限明显偏短。据调查, 美国风险投资项目的平均投资周期为4.75年, 加拿大的平均投资周期为5.53年 (Cumming, Macintosh, 2002) , 而相同时期, 我国项目的风险投资周期平均只有2.25年 (钱苹, 张帏, 2007) 。风险投资机构在过短的风险投资期限内不能提供充足的增值服务, 阻碍了风险投资机构的健康成长。

2.风险投资额度配置规律和趋势

我国在风险投资额度配置方面有如下规律和趋势:从单个项目的风险资本投入来看, 平均投资额除2009年、2012年出现回落以外, 其余年份均保持增长, 特别是2006年、2010年和2011年涨幅较大, 分别为130.80%、70.73%和111.54%。图1清晰地反映了2003~2012年10年间我国风险投资强度的变化。

(注:资料来源:《2013中国风险投资年鉴》)

风险资本配置对企业成长影响的理论与现实分析

1.企业成长阶段的划分

根据美国管理学家伊查克·爱迪思 (Ichak Adizes) 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结合创新型企业的实际情况, 将风险企业成长的过程划分为, 种子期、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4个主要的阶段。种子期, 是指技术的酝酿与发明阶段;导入期, 是指技术创新和产品试销阶段;成长期, 是指技术发展和生产扩大阶段;成熟期, 是指技术成熟和产品进入大工业生产阶段。通常我们把种子期和导入期称为“早期”, 把成长期和成熟期称之为“后期”。

2.风投机构选择注资阶段的博弈模型

笔者将风险投资活动嵌入到“囚徒困境”博弈模型中, 构造了一个投资阶段的选择博弈模型。其中, 参与人为风险投资机构和风险企业;战略选择为风投机构是投资或不投资, 风险企业是创业成功或失败。

(1) 早期投资的博弈模型

(2) 后期投资的博弈模型

3.比较a和p、b和q的大小

(1) 一般来说, 在风险企业创业成功的条件下, 风险投资机构选择早期投资所获收益要大于后期投资所获收益。因为风险企业新研发的项目在早期具有技术优势, 能带来早期市场垄断, 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即a>p。

(2) 在早期, 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后期的风险企业技术已经成熟, 有了较稳定的组织结构。因此与早期相比, 后期风险有所降低, 所以, 如果风险企业创业失败, 风险投资机构选择早期投资面临的亏损要比后期大, 即b>q。因为a>p、b>q, 所以, 企业选择早期投资的概率, 要小于选择晚期投资的概率。然而, 对于风险企业来说, 最需要资金的阶段是种子期和导入期, 早期阶段的研发如果能得到充足的资金支持, 那么, 企业就能迅速地将知识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从而提高企业生产能力, 成功实现扩张成长。

据此, 笔者得出第一个结论:注资阶段博弈分析说明, 风险投资机构偏爱后期投资。然而, 对风险企业来说前期投资更有利。

4.投资期限与风险企业成长

风险投资机构除了注入创业资本, 还提供增值服务, 即提供管理、生产及财务方面的经验和改进。企业在创业资金和增值服务的作用下迅速成长, 而随着期限的推移这种效应是递减的。这预示着风险投资机构的资金效率随着期限的推移在下降, 风险企业的产能和扩张速度也在下降。当风险投资所带来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MR=MC) 时, 风险投资机构将会做出退出的决策。

从欧美国家发达资本市场的风险投资经验看, 一般3~7年是一个较合理的投资期限, 整个周期包括3个阶段:资本注入、运营管理、资本退出。投资期限若少于3年, 风险投资机构则很难实际参与到项目管理和公司运营中去, 企业的成长也会受阻。而投资期限若过长 (大于10年) , 其可能原因是项目前景不好, 或者资本退出环境较差, 无法成功退出。这样随着时间推移, 风险资本的边际产出越来越低, 无法成功退出的风险资本, 就不能投入到下一轮投资中去, 从而造成了极大的资本浪费。

上述分析可用一个倒“U”型曲线图表示 (见图4) 。其中, 区间[A, B]为最佳投资期限3~7年。C点处风险资本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相等 (MR=MC) , 此时风险资本选择退出。

据此, 笔者得出第二条研究结论:风险企业的成长与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期限有关。投资期限在一个合理区间范围内 (一般为3~7年) 越短, 资金的利用效率越高, 越有利于企业扩张;反之, 则资金的利用效率越低, 越有不利于企业扩张。

5.投资额度与企业成长

风险资本实力越雄厚, 背后的支持者越强大、越专业, 从而越能为企业提供充足的资本和专业的增值服务, 企业越能更好地成长 (彭贺, 2011) 。对不同类型和规模的企业, 风险资本的需求额度是有差异的。一般来说, 生物科技、能源环保行业等高新技术产业所需资金量大, 传统产业、医药保健等所需风险资本较少。如果风险资本能按需求给予相应的额度配置, 那么, 企业将会较快增长。

另外, 根据古典经济学家Anne Robert Jacques Turgot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当其他技术水平基本不变, 而风险资本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的值时, 增加风险资本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风险资本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 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因此, 企业成长与风险资本额度的关系应该是“倒U型”的, 即存在一个最优风险资本规模点。

据此, 笔者得出第三条研究结论:不同行业和规模的企业, 对风险资本的需求额度也不同, 按需获得资本对企业成长促进作用最明显, 过多和过少的投资额都不利于企业成长。对单个企业来说, 风险企业的成长与风险资本规模呈“倒U型”关系, 存在一个最佳投资额度。

对策建议与启示

1.对策建议

笔者从风险资本配置的3个方面出发, 分析了投资阶段、投资期限和投资额度对风险企业成长的影响, 并得出了3个结论。据此, 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1) 促进投资阶段前移。风险投资机构应当主动学习和借鉴国外经验, 完善风险投资项目评估机制, 寻找有效规避早期阶段的投资风险。

(2) 延长投资期限。例如培养一批资本运作专家, 打造一个项目管理团队, 将丰富的资本操作和项目管理经验运用到提高企业产能、增加利润的目标上, 促进企业持续成长。

(3) 促进风险资本“按需分配”。地方政府应该多支持高新技术产业, 将它们纳入到区域规划中去;另一方面, 风险投资机构本身应该注意积累投资经验和增值服务经验, 规避高新技术产业特有的技术风险。

2.启示

(1) 寻找引导风险资本向前期投资阶段转移的有效措施。

(2) 针对不同的企业个体, 多长的投资期限和多大的投资规模是合理的, 需要寻找出一系列评估指标和一个标准评估体系, 并将这个测算模式化。

(3) 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推进我国创业板、中小板市场建设, 拓宽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

参考文献

[1]Cumming, D and MacIntosh, J.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 Duration in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J].Jour l of Multi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2001, 11:445-463.

[2]Kortum.S.and J.Lerner.2000, “Does Venture Capital Spur Innovation?,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31:674-692.

[3]路帅.我国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与企业, 2013 (2) .

[4]王燕梅.创业投资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 1999 (8) .

[5]张婕, 于谨凯.我国风险投资阶段选择的博弈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7 (2) .

[6]钱苹, 张帏.我国创业投资的回报率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 2007 (5) .

企业成长与风险投资论文 篇11

这次企业文化提升项目历经调研诊断、专项研究、文本提炼、深入讨论四个阶段,最终形成了《北京移动企业文化纲领》、《北京移动经理人行为规范》、《北京移动员工行为规范》、《北京移动企业文化纲领实施指导意见》、《北京移动企业文化案例集》等文件,凝结了北京移动历史上形成的文化成果,对中国移动集团公司价值理念体系也作了很好的承接,反映了北京移动内外部环境的要求,对公司走向未来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提升项目活动加强了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重视,有力地指导了企业与员工的行为,促进了企业持续发展和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愿望。

在提升项目中,他们始终坚持四个协调,即坚持系统性与重要性的协调,开放性与严谨性的协调,普遍性与个性化的协调,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协调。进而统一了对北京移动企业文化的认识。

对《文化纲领》中几个重要观点的解释

本次文化提升项目所形成的《北京移动企业文化纲领》,是大家充分讨论的结果,是公司上下在关键命题上的共同认识。特别是对以下内容做出了明确表述:

关于和而不同。首先,公司的文化要有包容性,“兼容并蓄”是企业活力的来源之一,这种文化符合北京移动的特点,我们的员工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院校,有着不同教育背景和经历,这就需要我们有足够的包容性,在坚持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差异。我们相信,开放和包容必然会给公司带来活力。其次,在企业内部要鼓励不同声音的存在,在倡导价值观共享的同时,要保护员工的个性思维,每个人特别是管理人员要对别人的意见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要害怕不同意见,不要害怕不同声音,不要害怕批评,只有这样,个人才能进步,企业才有活力。第三,落实到日常管理中,和而不同体现为“谨慎决策,有力执行”,在决策之前,充分征求意见,听听别人的不同看法,会提高决策的质量,没有不同意见的决策是可怕的;在决策之后,由于听取了方方面面的意见,参与者能更多地把握决策的意图,会使执行更加有力。最后,公司期望管理者能够虚心听取员工的不同意见,努力做到“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期望员工满腔热情地发表不同意见,努力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努力创造积极、和谐、健康的文化氛围。

关于绩效导向。可持续发展永远是公司的核心命题,高绩效是公司走向卓越的前提,卓越的企业文化必然是高绩效的文化。培育高绩效的文化是我们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高绩效是一个动态的、持续改进的过程,绩效指标仅仅是员工所要达到的基本标准,我们希望员工围绕公司价值全力以赴,不断超越自我。在工作中,要着眼于提高公司的绩效,着眼于公司大局,只有对公司整体绩效做出贡献,部门的工作才有意义;只有和公司的整体绩效建立联系,个人的工作才有价值。员工应当清楚,在公司内赢得尊重的前提是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关于以人为本。首先,公司真正把员工视作企业的第一资源。人是企业中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因素,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企业的外部环境越来越不确定、越来越复杂,准确预测未来的变化变得越来越困难,企业只有培育员工的职业能力、激发组织的活力才能快速而准确地响应市场的需求、满足客户的需要。因此,员工是公司的第一资源毋庸置疑。其次,要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要善于激发员工的聪明才智和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工作激情,充分尊重、理解、关心、依靠员工,为员工营造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氛围。第三,要把员工的成长纳入企业的发展规划。建立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关系。公司始终认为,没有员工成长的企业成长是不可能持久的,脱离企业成长的员工成长是不现实的。本着按贡献分配的原则,建立公司多方位的物质精神激励体系,同员工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利益;为每一位员工营造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舞台,使员工能够享受到事业成功的成就感;为员工提供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员工个人的长期发展投资。最后,以人为本同样需要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提升的过程,人的发展和需求是有层次的、有阶段的,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历史阶段、员工不同现实需求丰富我们对以人为本的理解。在现阶段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提高员工的终身就业能力,保证员工的职业安全,是以人为本的重要内容。这就需要加大对员工培养的力度,对员工的职业生涯投资,对员工的成长负责。

关于员工队伍职业化。提高员工队伍的职业化水平是中国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这次文化提升活动描述了公司对员工职业化的认识和要求,这些内容在《文化纲领》和两个行为规范中均有体现。第一,责任意识。愿意并敢于承担责任是职业化员工的基本素质,人不是天生就具有责任的,需要我们每个人去自我修炼,坚定自己的事业心,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智模式,把每一次承担责任都当作一次机会而不是压力,把每一次接受任务都当成一种使命而不是负担。第二,忧患意识。这一意识在现阶段尤为重要,我们的公司现在质地很好,各项绩效指标均处于领先地位,但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有忧患意识,3G的时代很快就要来临,这是对我们最大的挑战。我们要有现实的紧迫感,勇于挑战自我,勇于接受变革。要坚决摒弃“小富即安”的思想,永不满足于现有的成就,摒弃一切自满的情绪,不断挑战未来,不断更新自我。忧患意识还是一种能力,需要我们对环境的深刻洞察力,不是每个人都能从现实中发现危机的,这就要求我们提高对环境的理解力,善于发现变化、捕捉变化、深刻把握变化。忧患意识是一种积极进取精神,我们要理性看待身边的问题,敢于直面问题,决不放大问题。第三,规则意识。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各个市场参与主体遵守市场规则是市场经济得以良好运行的前提,遵守规则是所有各方共赢的基础。职业化的员工,应当有主动遵守规则的意愿。主动遵守社会规则,做优秀的社会公民;主动遵守职业操守,做行业的优秀从业者;主动遵守企业规则,做优秀的企业员工。规则分业务技术规则、道德规则、制度规则三种,员工应当强化学习能力,认真钻研业务,了解业务、技术等客观因素的运行规律,保证对业务技术规则的有效遵守;员工应强化个人修养,遵守道德规则;强化纪律意识和认知意识,遵守制度性规则。

进一步深化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做法

文化提升项目仅仅是文化提升的开始,关键还在于今后的工作中深化实施和落实。按照《文化纲领实施意见》的要求,自觉承担起本人、本部门的角色,深入理解、推动价值观体系落实。

第一,尽快让《企业文化纲领》在公司上下人人皆知。文化提升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各部门都要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进来。2005年新年伊始,公司领导纷纷走上讲台,党委副书记罗玉芝,副总经理汪正文、杨晓范、范云军,工会主席庄兴无,总经理助理高念书等领导同志分别到各单位讲授了文化纲领、行为规范、企业发展之道、员工成长之道和职业道德等有关内容;二级经理、三级经理和各二级单位工会主席、团总支书记和宣传干部等共计155人担当了培训教员。不少单位的课堂进行了互动交流,学习气氛热烈,学习形式多样,员工踊跃参与,加深了对公司企业文化的理解,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第二,各级经理人员加深对《企业文化纲领》的理解,自觉提高基于公司价值观的领导力。各级经理是企业文化的示范者,各级经理的行为举止是员工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大家应率先对照价值理念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充分利用讲话、做报告等机会宣扬公司的价值理念,利用与员工接触、交流的机会引导公司的价值立场、价值导向,有意识地营造、维护公司的文化氛围。在进行决策、参与重要活动的过程中,必须以核心价值理念为基准,统一决策者、参与者的价值立场和价值主张。在处理冲突时,公司各级经理必须以核心价值理念统一相关者的思想和行为,通过有效地解决冲突,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价值理念及做事原则。

第三,深化价值理念在制度层面特别是绩效管理中的落实。公司的理念体系是所有制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各项管理制度的逻辑起点和评价依据。在公司利益至上的原则下,每个部门都应本着对公司高度负责的精神,依据《企业文化纲领》的基本精神对本部门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进行一次全面的自我审视、自我反省、自我改进,维护公司制度体系与文化纲领精神的一致性。将公司的价值理念纳入绩效管理的全过程,使绩效管理成为基于公司的价值标准和整体目标纠偏管理行为的过程。

企业成长与风险投资论文 篇12

一、新旧股权投资准则规定的变化

(一)新修订的准则比原准则核算范围有所缩小

即只联营、合营企业及对子公司的投资进行核算。CMS 2(2014)对被投资单位不拥有控制(或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股权投资不再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范围,将其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而CMS 2(2006)将其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并采用成本法核算。其次,修订的准则删除了有关“控制、共同控制”的定义并在《合并财务报表准则》(CMS33(2014))和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CMS40(2006))中加以体现。

(二)新增核算、处理方法

由于涉及金融资产核算的转换问题,CMS 2(2014)修订了长期股权投资转换的核算方法,此外新增了关于持有待售的对合营、联营企业投资的会计处理及“其他综合收益”会计科目。如果合营、联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全部(或部分)分为持有待售资产投资方则应按照固定资产准则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剩余的权益性投资(未划分为持有待售资产)则应继续采用权益法进行帐务处理。如果投资方的权益性投资不再符合准则规定的资产分类条件则应从被划分为“持有待售资产”之日起以权益法做追溯调整。

(三)对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标准不同

CMS 2(2006)规定“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而在CMS2(2014)中则修订为“应在合并日按照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四)在合并时其入帐价值基础不同

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原《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一一企业合并》(CMS 20(2006))规定企业合并过程中合并方所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入帐价值应按合并日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为基础计量;在《2010年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中规定对合并中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的入账价值与为其支付的对价之间的差额不作为企业当期损益,而是调整所有者权益有关项目。

而在财会[2014]1号即《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6号》通知中则做出了新的规定:“从最终控制方的角度看,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其在合并前后实际控制的经济资源并未发生变化,该交易事项不视为购买”。因此,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合并方应以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在最终控制方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为基础进行会计处理(如果收购被合并方存在商誉,还应包括形成的商誉)。

二、对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要注意以下处理原则

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两个或多个企业合并时对其权益进行重新整合,因此合并方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应注意以下处理原则:

(一)合并方对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进行确认时,仅限于被合并方账面上原已确认的,其账面价值应保持不变(即在合并中不会有新的资产和负债发生)。

(二)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的入账价值与其支付的对价间的差额要调整所有者权益的有关项目。

(三)对合并中“控制”的假设,应假设最终的控制方从开始控制时起就一直存续下来的。

三、案例分析

以下通过举例加以说明

[案例]KK公司2013年1月1日前只有M公司一家全资子公司。KK公司于1月1日以27060000元从P公司(属于集团外企业)购入TY公司80%股权,购买日TY公司可辨认资产与负债的账面价值为30800000元(其中:面值为1元的股份总额为8800000股,资本公积为19800000元,盈余公积为220000元,未分配利润为1980000元),其公允价值为33000000元(其中溢价2200000元为无形资产评估增值产生,其他资产与负债价值不设,假设无形资产尚可使用的期限为10年,企业采用直线法摊销,无残值)。

当年12月31日以购买日TY公司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基础,计算TY公司2013年实现的净利润为10780000元(假设本年无发生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为取得股权M公司于2015年1月1日发行13200000股本公司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作为对价自母公司KK公司处取得TY公司的80%股权。

KK公司相关帐务处理如下:

1.KK公司2013年1月1日投资TY公司的帐务处理

2.合并报表中计算2013年1月1日KK公司确认的商誉:

商誉=27060000-33000000*80%=660000(元)

3.2015年1月1日,相对于KK公司,计算合并日TY公司的净资产账面价值=33000000+10780000-2200000/10*2+商誉660000=44000000(元)

在进行上述帐务处理时需要注意几点:

(1)在CMS2(2014)中,强调以最终控制方编制的合并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作为该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即以TY公司的净资产,相对于KK公司的账面价值;

(2)此处强调的是所有者权益,因此应加商誉金额;

(3)商誉是合并报表中形成的,从集团来看商誉金额一直是不变的。即在合并报表中确认的商誉金额为660000元,不是528000元(660000*80%)。

4.购入TY公司时,计算M公司的股权投资初始成本:

初始(投资)成本=44000000*80%=35200000(元)

5.企业合并日,KK公司在编制合并工作底稿时应做以下抵消分录:

合并前,TY公司已实现的留存收益按照M公司持股比例计算应归属其部分,KK公司在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将其在集团整体的留存收益中加以反映,因此在编制合并工作底稿时应做以下调整分录:

摘要:长期股权投资准则是本次修订的一大亮点、难点,本文对新旧准则变化做一简要分析,以便实务工作者更好地掌握、理解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帐务处理。

关键词: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帐务处理

参考文献

上一篇:新媒体新闻传播特点论文下一篇:监测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