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

2024-09-23

二甲双胍(共11篇)

二甲双胍 篇1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古德曼癌症中心的鲁塞尔·琼斯教授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联合研究发现, 广泛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处方药物二甲双胍, 可以提高人体免疫系统T细胞的效率, 从而使抗癌和抗病毒治疗更为有效。该项发现对于科学家开发新的抗癌疫苗和找到新的癌症治疗方法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线索。相关研究文章发表在6月初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人体免疫系统白细胞 (通常称为T细胞) 可以记住它们在过去曾经遇到过的病原体, 使其能够更快地对后来的感染产生抵抗反应。多年来, 这种免疫学记忆效应是医学界长期重点研究题目, 但迄今为止, 科学家对其细胞机理仍然缺乏全面的了解。现在, 加美两国的研究人员表示, 他们可以使用糖尿病治疗方式来控制T细胞的反应, 并且增强免疫系统对类似癌细胞和病毒感染的反应力度。

降糖“一哥” :二甲双胍 篇2

二甲双胍的百年沉浮

山羊豆,又名“法国紫丁香”、“西班牙三叶草”。20世纪初,人们发现如果给动物注射较多的山羊豆碱,能使它们出现类似低血糖的症状,随后的人体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其中起作用的有效成分就是胍类物质。双胍类化合物的降糖潜能比胍类更强,安全性也更好。十烷双胍最早被应用于临床,其后二甲双胍就诞生了。

可二甲双胍生不逢时,因为同时代诞生了一位巨星——胰岛素。胰岛素是人体内惟一能降低血糖、促进血糖利用的活性物质。在它被发现的最初十几年,人们一度天真地以为糖尿病问题已经完全解决。在这样的潮流下,二甲双胍微弱的光芒被彻底掩盖了。

但是,随着胰岛素副作用的不断显现,双胍类药物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与二甲双胍齐名的有苯乙双胍、丁双胍。上世纪60年代,美国科学家逐渐发现苯乙双胍能导致乳酸酸中毒,而这种并发症死亡率较高。70年代末,苯乙双胍几乎完全退出了市场,同属于双胍家族的二甲双胍也受到波及,一度被建议退市,就这样其再次陷入被冷落和误解的境地。

38年之后,研究者发现二甲双胍和苯乙双胍具有完全不同的作用机制,它不会抑制乳酸的释放和氧化,导致乳酸酸中毒的发生率也很低。又过了30年,二甲双胍才走上了2型糖尿病治疗的第一线。

二甲双胍为何能脱颖而出

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可导致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既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机制,又是导致多种代谢紊乱(如糖代谢紊乱、脂代谢紊乱、肥胖等)以及心脑血管并发症的罪魁祸首。据统计,大约3/4的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心脑血管并发症(如冠心病、脑卒中等)。尽管目前口服降糖药物种类很多,但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而二甲双胍之所以能在诸多降糖药物中脱颖而出,完全得益于其全面的功效以及良好的安全性。

首先,二甲双胍的降糖作用不是靠刺激胰岛素分泌,而是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肝糖元的产生来完成的。它不会加重胰岛β细胞的负担,也不会导致高胰岛素血症;其次,二甲双胍的降糖效果非常理想;第三,与其他降糖药物相比,二甲双胍在降糖的同时可有效控制体重,全面控制各种代谢异常,这种“多面手”的功效,是其他口服降糖药,甚至胰岛素不可比拟的;第四,具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二甲双胍是目前惟一有证据表明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降糖药物。有研究进一步证明,二甲双胍除了能降低42%的糖尿病相关死亡外,还可降低39%的心肌梗死风险和41%的脑卒中风险;第五,二甲双胍价格低廉,具有良好的性价比。

二甲双胍的安全性

二甲双胍一度因为乳酸酸中毒的原因而被打入冷宫,直到现在仍不时有类似的报道出现。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个案报道的乳酸酸中毒病例,都是由于对二甲双胍的禁忌证(即:肾功能不全、心衰、肝功能异常)掌握不严所致。另外,二甲双胍只降低高血糖,对血糖正常者没有降糖作用,单药治疗不会引起低血糖。因此,二甲双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另外,在许多糖尿病患者中还流传着二甲双胍损害肾脏的传言,临床上常见患者由于这个原因拒绝服用二甲双胍。从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我们可以知道,二甲双胍是肾功能不全者禁用(肌酐大于133цmmOl/L),因为肾功能不全时,二甲双胍不能经肾脏排出,在体内蓄积可能导致严重的乳酸酸中毒,但二甲双胍本身并不损害肾脏。

最适合人群

实验证明:体质指数(BMI)在22~30之间的患者,二甲双胍和安慰剂相比只有3%的差异;体质指数(BMI)居于30~35之间的患者,二甲双胍和安慰剂相比有16%的差异;对于体质指数(BMI)大于35的糖尿病患者而言,效果最显著,高达53%,也就是说,二甲双胍对于肥胖型糖尿病患者非常有效,而对于不胖的病人效果比较差。

10 项注意

1 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2 禁止嚼碎口服,应整片吞服,并在进食时或餐后服用。

3 当患者需要进行放射性研究而使用静脉注射碘化造影剂时,患者应暂时停止服用二甲双胍,因为这可能导致急性肾功能改变。

4 与磺酰脲类药物如格列苯脲、优降糖等合用时,可引起低血糖,所以应注意监测患者的血糖情况。

5 与胰岛素合用时会增强降血糖作用,故应该调整胰岛素的剂量。

6 除了应定期监测血糖外,还应该注意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尿糖和尿酮体情况。

7 部分患者发现在临床无症状的情况下,维生素B12的水平低于正常值。维生素B12过低会导致贫血,所以建议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至少每年检查一次血液参数。

8 与乙醇同服时会增强盐酸二甲双胍对乳酸代谢的影响,易导致乳酸酸中毒,因此服用该药时应尽量避免饮酒。

9 二甲双胍会进入乳汁,其在乳汁中的药物浓度并不会对婴幼儿的血糖水平产生影响,但乳汁中的二甲双胍是否对婴幼儿成长发育有影响尚不清楚。所以,大多数临床医学专家一致认为,妊娠期、哺乳期以及计划怀孕的女性均应避免服用双胍类药物,并主张在此期间的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

10 发生皮疹等过敏反应时应停止使用本品。

二甲双胍值得关注 篇3

双胍类药物除了降糖以外, 还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肥、调脂、降压等多重效应, 已被国际权威糖尿病组织列为2型糖尿病患者 (尤其是超重、肥胖患者) 的首选用药。该药安全性好, 单独应用不会引起低血糖, 其主要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

继2005年9月国际糖尿病联盟 (IDF) 颁布的《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推荐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药物后, 2006年ADA/EASD联合发表的专家共识对应用二甲双胍的态度更加积极, 新的专家共识建议:将二甲双胍列入2型糖尿病患者的第一步治疗中, 即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接受二甲双胍治疗, 这也就意味着, 除非患者存在禁忌症, 否则一旦确诊均应接受二甲双胍治疗。

二甲双胍有哪些益处?

1.只降高血糖, 不致低血糖:确切地说, 二甲双胍应为“抗高血糖药”, 它对正常人无降血糖作用。糖尿病患者服后可使增高的血糖降低, 但极少引起低血糖。这与磺脲类降糖药是不同的, 所以老年糖尿病患者适宜选用。

2.改善胰岛素抵抗, 保护β细胞:二甲双胍不刺激胰岛素分泌, 主要作用于胰岛外组织, 改善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增加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抑制肠壁对葡萄糖的吸收, 利于降低餐后血糖。还可抑制肝糖原的产生和输出, 有利于控制空腹血糖。

3.控制体重:与磺脲类降糖药相比, 二甲双胍非但不会增加体重, 还可使体重减轻。有报道, 服用二甲双胍治疗3~6个月, 体重减轻最明显可达1%~3%。

4.调脂、降压:大约50%的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脂代谢紊乱, 二甲双胍能有效地降低血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还可使血压和周围血管阻力降低, 增加局部血液供应和营养交换。

哪些人适合用二甲双胍?

1.是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

2.磺脲类药治疗效果不满意时, 加用二甲双胍可能取得较好的降糖效果。

3.可用于儿童2型糖尿病患者。迄今为止, 二甲双胍 (格华止) 是唯一对青少年进行过临床试验, 证明疗效和耐受性均较好的口服抗糖尿病药物, 并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 (FDA) 和欧盟批准用于治疗青少年2型糖尿病。

4.1型糖尿病患者, 可将二甲双胍与胰岛素联合应用, 提高疗效, 减少胰岛素用量。

5.近年来研究认为, 糖耐量受损者服用二甲双胍, 可减少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

6.还可以用于一些因胰岛素抵抗引起的疾病, 如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症等。

哪些情况下禁用二甲双胍?

1.出现酮症及酮症酸中毒时;

2.肾功能不全者, 男性血肌酐≥1.5 m g/d l (1 3 3μm o l/L) 、女性血肌酐≥1.4 m g/d l (124μmol/L) 时禁用;

3.有严重心、肺疾病时;

4.有肝病或肝功能异常时;

5.酗酒者不能使用;

6.严重感染、外伤和进行外科手术时;

7.血管内使用放射性造影剂者, 一般应在检查前48小时至检查后48小时内停用二甲双胍;

8.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未纠正者, 或曾有乳酸性酸中毒病史者, 不能服用二甲双胍;

9.妊娠期妇女不宜服用二甲双胍。

在用药期间, 出现发热、腹泻或呕吐导致脱水;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等, 应立即停药。

服药期间为什么要检查肾功能?

服用二甲双胍期间, 为什么医生总要检查肾功能, 难道它对肾脏有损害吗?口服二甲双胍后, 从小肠吸收入血, 12小时内90%经肾脏排出体外。二甲双胍本身不损害肾脏, 而是依赖正常的肾功能发挥作用。当其用于肾功能减退的患者时, 由于排泌受阻, 可能会在体内蓄积, 导致乳酸性酸中毒。因此, 在服用二甲双胍前, 患者应该检查肾功能, 以后每年至少检查两次, 以明确肾功能是否正常, 确保二甲双胍能顺利地从肾脏排出, 不发生蓄积。

二甲双胍有哪些不良反应?

大约20%的糖尿病人服用二甲双胍后会出现胃肠道反应, 如恶心、呕吐、厌食、口中有金属异味、腹泻等等, 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二甲双胍在胃内立即溶解, 高浓度的盐酸二甲双胍附着在上消化道粘膜上, 产生刺激作用所致。为了减轻胃肠道反应, 二甲双胍最好在餐中或餐后服用。但如果是十二甲双胍肠溶片, 因其在肠道溶解, 对胃刺激较小, 也可以在餐前服用。

乳酸性酸中毒是双胍类药物最严重的不良反应。这是一种急症, 老年患者或者有心、肺、肝、肾病变及缺氧者易发生。严重的乳酸性酸中毒死亡率较高。与苯乙双胍相比, 二甲双胍很少发生乳酸性酸中毒, 每10万人中只有2~5人, 只要剂量掌握适当, 患者肾功能良好, 就不会发生。

双胍类药物的具体用法

1. 二甲双胍

服用后2~3小时达到高峰, 半衰期为1.7~4.5小时, 持续时间5~6小时。二甲双胍80%从肾脏排出, 20%从粪便排泄。其片剂有250mg、500mg、850mg三种规格, 常规用法是250~500mg, 分别于早、晚两次或早、中、晚三次服用, 为减少胃肠反应, 最好选择在餐中或餐后服用 (注:如果是肠溶片, 也可在餐前服) 。二甲双胍全天最大剂量不超过2000毫克。

2. 苯乙双胍 (降糖灵)

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片说明书 篇4

【拼音全码】ErJiaShuangZuoGeLieQiTePian

【主要成份】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片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盐酸二甲双胍与格列齐特。

化学名:1,1-二甲基双胍盐酸盐

分子式:C15H21N3O3S

分子量:323.4105

【性状】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片为白色或类白色片。

【适应症/功能主治】主要用于成年性糖尿病无酮尿者,血糖未能降低至正常值的糖尿病患者可与本药合并使用;对依赖胰岛素而疗效不显著的肥胖症者,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片可作辅助治疗。

【规格型号】12s*2板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开始一次0.25g,一日2~3次,以后根据血糖和尿糖情况调整剂量,一般每日1g~1.5g,多每日不超过2g。餐前半小时服用,肠溶片能减轻胃肠道反应。

【不良反应】用药初期,能引起恶心、呕吐、粪便稀薄及腹泻等胃肠道不适,如改为饭中或饭后服用,可见缓解。罕见贫血、血管炎和肺炎。极少诱发乳酸性酸中毒,但仍列为禁忌证。

【禁忌】1肾脏疾病或下列情况禁用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片:心力衰竭(休克)、急性心肌梗塞和败血症引起的肾功能障碍(血清肌酐水平≥1.5毫克/分升(男性),≥1.4毫克/分升(女性)或肌酐清除异常)。2需要药物治疗的充血性心衰,和其他严重心、肺疾患。3严重感染和外伤,外科大手术,临床有低血压和缺氧等。4已知对盐酸二甲双胍过敏。

【注意事项】①西咪替丁可减少二甲双胍的肾排出。②琼脂类可减少二甲双胍的吸收。③定期检查肌酐、肝功能及尿酮规格:每片含40mg格列齐特,250mg盐酸二甲双胍体。④当外科手术及使用碘剂X线摄影检查时,应告诉医生正在服用本药。

【儿童用药】儿童禁用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片。

【老年患者用药】肾功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退,高龄病人使用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片时应随时对肾功能进行监视,一般地,高龄病人不可服用高剂量的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片。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期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噻嗪类和其它利尿药、皮质醇类、酚噻嗪类、甲状腺制剂、性激素类、口服避孕药、苯妥英钠、烟酸、拟交感神经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异烟肼可产生难以控制的高血糖,当病人同服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片和上述药物时,应注意观察病人血糖水平的变化。停止服用上述药物时,应注意观察是否出现低血糖。某些蛋白抑制剂(如水杨酸盐、磺酰胺类、氯霉素、丙磺舒等)对二甲双胍的影响较小。而磺酰脲类与血清中蛋白结合率高,比二甲双胍更易于与这些药发生相互作用。非甾体抗炎药、其它强蛋白抑制剂、水杨酸类、磺酰胺类可增强磺酰脲类的降血糖作用。有咪康唑与降糖药同服可引起更为强烈低血糖反应的报道。二甲双胍和呋喃苯胺酸可互相影响对方的药动学参数;呋喃苯胺酸和二甲双胍可相互升高Cmax,AUC,对肾脏清除率影响不明显;硝苯地平可增强二甲双胍的吸收。二甲双胍对硝苯地平的影响较小。阿米洛利、地高辛、吗啡、普鲁卡因胺、奎尼丁、奎宁、雷尼替丁、三胺苯喋啶、TMP、万古霉素因竞争肾小管转换系统而增强二甲双胍的药理作用;口服西咪替丁可使二甲双胍血浆浓度和峰值及整个血药浓度都增加60%,血浆和全血AUC增加40%。单剂量的消除相半衰期没有变化。病人服用从近曲小管分泌的阳离子药物时,应密切监测并调整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片剂量。

【药物过量】包括格列齐特片在内的磺酰脲类药物一旦过量服用会产生低血糖,对于中度低血糖患者(意识尚清楚)应及时口服葡萄糖并及时调节给药剂量和饮食方式,密切监视患者直到医生确定已经脱离危险为止。重度低血糖症时常伴有昏迷、抽搐、神经受损等,需立即送医院急救。若确诊为低血糖昏迷应立即给病人静注50%葡萄糖溶液,然后在保证患者的血糖≥100mg/dl的前提下,不断静注梯度稀释后的葡萄糖溶液(10%),由于病人恢复知觉后仍有复发低血糖的可能,所以患者须至少监护24~48小时。盐酸二甲双胍当口服盐酸二甲双胍85g时尚未发生低血糖症,但会产生乳酸酸中毒,二甲双胍在透析条件下,透析率170ml/min,因此透析可以有助于清除蓄积在体内的过量二甲双胍。

【药理毒理】为双胍类口服降血糖药,可促进周围组织中糖的无氧酵解,增加肌肉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及抑制肝内糖异性,抑制或延缓葡萄糖在胃肠道的吸收,促进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的结合,增加胰岛素对血糖的消除作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片还能抑制饭后高胰岛素症。

【药代动力学】根据文献报道,口服单方盐酸二甲双胍500mg后,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服药后2.4±0.8小时,峰浓度约为2μg/ml,主要经肠道吸收,生物利用度为50~60%,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小于5%,主要分布在胃肠道壁内、肾、肝和唾液内。二甲双胍不经肝脏代谢,大部分以原形经肾脏排泄,消除半衰期为3.15±1.29小时。口服单方格列齐特后,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3~4小时,蛋白结合率为92%。在肝脏内代谢,经尿排出。单剂量口服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片分别与单独使用格列齐特片和盐酸二甲双胍片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相近。

【贮藏】密闭,25℃以下。

【包装】12s*2板/盒。

【有效期】18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25

【生产企业】福建省龙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替降糖“大哥”二甲双胍鸣冤 篇5

冤情1.长期服用,可能“失效”

案例:8年前,黄先生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开始使用二甲双胍。这8年医生为他更换了许多降糖药,但二甲双胍一直没变过。他担心服用二甲双胍这么长时间,会不会有“失效”的可能。

专家观点:人体血糖的维持,需要依赖胰腺里的胰岛分泌胰岛素。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处于抵抗状态,也就是说,胰岛素数量尚可,但喜好“磨洋工”,无法降低血糖。二甲双胍正是针对这一机制而生,通过抑制体内葡萄糖生成,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葡萄糖利用而降糖。无论是空腹、餐后血糖还是糖化血红蛋白,它都有一定降低作用。只要无禁忌证,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感染、缺氧、肝肾功能严重损害等,患者又能耐受,二甲双胍就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用药,而且应一直贯穿整个病程,所以长期服用二甲双胍不会“失效”,不可轻易弃之。在降糖药家族中,二甲双胍成为“大哥”当之无愧!

冤情2.胃肠反应,立即停药

案例:马女士,2型糖尿病病史1月,餐前服用二甲双胍治疗1周,出现恶心欲呕、腹泻等胃肠道反应,自行停药。

专家观点:胃肠道反应是二甲双胍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下降等,多出现在治疗的早期,绝大多数发生于前10周。对此,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可以逐渐耐受或症状消失,不必立即停药。其实,对于二甲双胍的胃肠道反应,有办法减轻甚至避免,比如用药从小剂量起始,逐渐加量,慢慢达到每天2000毫克这个最佳剂量。另外,二甲双胍普通片放在餐中或餐后服用,或服用二甲双胍缓释制剂、肠溶制剂。

二甲双胍剂量增加的过程中,降糖效果也会增强,糖友需注意监测血糖。

冤情3.毒性较大,损伤肝肾

案例:李婆婆患2型糖尿病10多年,现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前不久她查出患有糖尿病肾病,伴有蛋白尿,肾功能正常。她听说二甲双胍毒性大,伤肝伤肾,赶紧去看医生,要求更换药物。

专家观点:二甲双胍通过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不经过肝脏代谢,主要由肾脏从尿中排出,清除迅速,12~24小时大约可清除90%。因此,二甲双胍本身无肝肾毒性,不会损伤肝肾,伤肝肾之说纯属谬论。实际上有研究提示,二甲双胍可能具有肾脏保护作用。因此,如果合并各种原因引起蛋白尿,只要肾功能正常,二甲双胍就可以继续使用。

不过,当晚期肝硬化、重度肝肾功能不全时,二甲双胍的代谢产物容易蓄积,有发生乳酸酸中毒的风险,此时应避免使用二甲双胍。

冤情4.只能降糖,再无他用

案例:刘先生患有2型糖尿病、中度脂肪肝,经过一段时间二甲双胍治疗后,不仅血糖下降,脂肪肝也变成轻度了,医生说这都要归功于二甲双胍。刘先生很惊讶,以为二甲双胍只有降糖作用。

专家观点: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肥胖、脂肪肝、血脂异常、高血压等是常有的事儿。除了降糖,二甲双胍对心血管也有一定保护作用,可改善血脂、减轻脂肪肝,还能帮助患者减轻体重。

一专多能的二甲双胍 篇6

二甲双胍的本职工作, 也是它最大的功绩在于降低血糖, 套用一句流行的广告语来说, 堪称“好用不贵”。除此之外, 二甲双胍还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一般, 时不时地能给你来点“新花样”。最近的一些研究发现, 二甲双胍很可能还是对抗肥胖、癌症等疾病的良药。

2型糖尿病主要以胰岛素抵抗为特征, 二甲双胍则能够提高机体 (特别是肝脏) 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二甲双胍可能引起的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 包括恶心、腹泻等, 但发生率较少, 也很轻微。另外, 肾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可能引起乳酸酸中毒。除此之外, 其他一些降糖药常会导致肥胖、低血糖等让人难以接受的副作用, 二甲双胍却不会。

二甲双胍作用于肝脏, 对于糖尿病来说这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因为血液中过多的糖会储存在肝脏里面。胰岛素不仅促进机体组织“吸收”血液中的糖, 还会抑制肝脏中储藏的糖释放出来。“人患上糖尿病以后, 肝脏对胰岛素就变得不那么敏感了, 就好像接收不到胰岛素对它发出的‘停止释放糖分’的信号, 从而使糖不断释放到血液中, 导致血糖持续升高。”埃默里大学的糖尿病研究者、医学博士Mary Rhee介绍说, “二甲双胍的作用就是帮助肝脏恢复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除了降低血糖, 二甲双胍对机体似乎还有其他作用。“你可能常听人们说, 不知道二甲双胍是怎么发挥作用的。”英国皇家内科医师学会会员、皇家病理学家学会会员、阿斯顿大学教授Clifford Bailey这样说道, “不过二甲双胍的的确确能够发挥多方面的作用。”例如, 多项大型、长期研究表明, 二甲双胍能够降低心脏病风险。Clifford Bailey教授还说:“二甲双胍带来的心血管保护效应并不是由血糖降低引起的, 因此我们建议, 使用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最好也要口服二甲双胍。”

除了2型糖尿病之外, 二甲双胍还能用于其他疾病的治疗吗?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其他类型的糖尿病, 研究者认为, 二甲双胍可能对糖尿病前期、妊娠糖尿病甚至某些1型糖尿病患者都有效。

在2001年公布了一项名为“糖尿病预防计划”的大型临床试验, 该研究纳入的对象是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学者们发现在研究启动5年之后, 那些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人, 进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要比未接受二甲双胍的人群低31%。“有些人可能要说, 预防2型糖尿病, 也可以不用二甲双胍而依靠其他药物呀。”Mary Rhee博士说, “我觉得二甲双胍之所以更受人们欢迎, 是因为它很廉价, 而且副作用更少、更轻。因此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 任何2型糖尿病高危者都应考虑服用二甲双胍。”

妊娠糖尿病是妇女在怀孕期间发生、分娩后即消失的一种糖尿病, 以往人们认为, 口服降糖药 (包括二甲双胍) 分子量小, 能通过胎盘, 临床医生曾担心其有致畸和对胎儿不利的作用, 所以一直以来, 妊娠糖尿病患者都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而禁用二甲双胍。然而, 2008年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 对于妊娠糖尿病病人及胎儿来说, 二甲双胍并不比胰岛素危险。在孕早期甚至孕前使用二甲双胍不仅不会增加胎儿畸形, 而且对轻度胰岛素抵抗的患者, 还可以提高受孕成功率。综合来看, 妊娠糖尿病患者实在不该再排斥二甲双胍。当然这并不是说, 二甲双胍对患2型糖尿病的怀孕妇女也一定是安全的, 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这一点。

认识到二甲双胍能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之后, 很多人会产生一个疑问:1型糖尿病患者假如将胰岛素与二甲双胍合用, 效果是不是更好呢?Clifford Bailey教授介绍说:“由于某些原因, 目前1型糖尿病患者用二甲双胍的情况并不多。”今年发表于美国《糖尿病护理》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 1型糖尿病患者将二甲双胍及胰岛素合用, 与单用胰岛素相比能达到类似的降糖效果, 而前者的胰岛素用量更少。不过研究者同时也表示担忧, 由此或许会导致低血糖风险的增加, 也许这就是1型糖尿病患者还难以普遍接受二甲双胍的主要原因吧。也有学者认为, 在严格进行血糖监测的前提下, 1型糖尿病患者合用二甲双胍与胰岛素, 则既可以达到满意疗效, 又可以节省胰岛素用量, 节约治疗开销, 要知道, 胰岛素可比二甲双胍贵得多。

二甲双胍在糖尿病领域以外也发挥着作用。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 是与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等相关的一种疾病, 会导致女性不孕。研究表明, 二甲双胍能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生育能力, 并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肥胖妇女患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几率更高, 由于二甲双胍可以降低体重, 因此特别适用于肥胖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减肥, 是人们在二甲双胍应用领域的又一大创举。今年第二期《儿童及青少年医学档案》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 无糖尿病的肥胖少女服用二甲双胍48周后, 体重要明显低于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组。二甲双胍减轻体重的程度是比较缓和的, 但由此带来的健康益处是明显的。

另外, 二甲双胍在癌症治疗领域也带给我们新的希望。近年有临床统计数据表明, 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 患癌症几率要低于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如今, 细胞学及动物试验也已证明了这一点。哈佛大学医学院专门从事肿瘤研究的Kevin Struhl博士介绍说:“我们曾进行一项研究, 想要揭示降糖药物对于乳腺癌细胞的作用, 结果发现, 二甲双胍比其他任何一种降糖药物更能杀伤癌细胞, 它甚至能够对付一般化疗药物都难以消灭的肿瘤干细胞。简单来讲是这样的, 假如仅仅使用以往的化疗药物对付肿瘤, 肿瘤不久后就回来了;但假如用二甲双胍配合化疗药物, 肿瘤就回不来了。”Kevin Struhl博士还介绍说, 另一项研究还证明, 二甲双胍能使小鼠肺内的癌肿数量明显减少。在加拿大、意大利以及新西兰, 甚至已经计划开展关于二甲双胍对抗人类肿瘤的临床试验了。

二甲双胍的临床应用 篇7

1 治疗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的降糖机制和磺脲类不同, 它不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 其降糖作用主要是增加周围组织糖的无氧酵解, 增加糖的利用, 这一作用的主要部位在小肠[1]。动物试验证实本品: (1) 可增加小肠的无氧酵解, 使空肠对糖的利用增加20%; (2) 抑制肝糖原异生, 因减少糖原异生引起继发基础血糖减低而降低基础肝糖输出; (3) 通过增加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的结合, 增加胰岛素对血糖的清除作用, 由于胰岛素抵抗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NIDDM) 的特点, 本品通过增加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者的受体结合点和增加低亲和性结合点的数量而改善NIDDM病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2]。动物试验证明本品还有受体后作用, 使胰岛素刺激的糖原生成增加, 胰岛素受体磷酸化作用增加和使酪氨酸激酶活性增加[3]。

二甲双胍的降糖机制有新的发现:胰升糖素样肽 (GLP-1) 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刺激胰岛素的生物合成并增加胰岛β细胞数量。但GLP-1由于可被二肽基肽酶Ⅳ (DPP Ⅳ) 迅速降解失活而致其降糖作用大大减弱。DPP Ⅳ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机体各组织中的糖基化丝氨酸蛋白酶。抑制DPP Ⅳ的活性能够延长GLP-1的生物效应, 无论是体外还是体内实验, 二甲双胍皆可抑制DPP Ⅳ活性, 这种抑制效应足以增强GLP-1降低血糖、促进胰岛素分泌的生物效应[4]。

因此, 几乎所有糖尿病治疗指南均将二甲双胍推荐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用药。 2008年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 (EASD) 和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 关于2型糖尿病 (T2DM) 治疗的新共识再次肯定二甲双胍作为降糖治疗的一线用药, 即推荐T2DM患者一经确诊即刻采取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治疗。

2 对糖耐量减低和空腹血糖受损的干预作用

糖耐量减低和空腹血糖受损是糖尿病前期症状, 是糖代谢介于正常与糖尿病之间的中间状态。糖耐量减低和空腹血糖受损者约有1/3在几年后发展成糖尿病, 有1/3维持不变, 另1/3转为正常。美国糖尿病协会2009糖尿病诊疗指南指出, 基于各种临床试验结果以及已知的糖尿病前期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 一个ADA共识发展专家组 (ADA consensus development panel) 认定, 糖尿病前期患者 (IGT和/或IFG) 达到的生活方式干预目标应当与糖尿病预防计划 (DPP) 采用的目标 (减掉5%~10%的体重, 每天进行30min中等强度的运动) 相似。关于更复杂的药物预防糖尿病的问题, 专家组认为, 二甲双胍是唯一可考虑用于预防糖尿病的药物。二甲双胍也仅被推荐用于糖尿病极高危个体 (同时患有IGT和IFG, 年龄不超过60岁的肥胖者, 且同时伴有至少一个糖尿病危险因子) 。此外, 专家组还强调了从DPP中得到的证据, 即与生活方式干预相比, 二甲双胍在 BMI≥35kg/m2 且年龄不超过60岁的人群中预防糖尿病的效果最好。

3 对血脂、血压的影响

有人对41项关于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6周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了临床荟萃分析。结果显示, 虽然二甲双胍治疗组对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影响甚微, 但患者三酰甘油 (TG) 、总胆固醇 (TC) 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都有显著降低。再根据血糖控制情况进行亚组分析, 即使血糖控制水平一致, 二甲双胍对TG的影响减弱, 但TC及LDL-C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 二甲双胍降低TC以及LDL-C的作用独立于血糖的变化, 不仅如此, 二甲双胍还能够降低糖尿病患者血中游离脂肪酸。

盐敏感是指血压对盐摄入的反应增强, 可导致心血管事件增加及病死率上升。一般肥胖且具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具有盐敏感性。有人利用盐敏感实验筛选出27例肥胖盐敏感患者, 对其进行生活方式干预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结果表明, 治疗后体重、体重指数及腰围下降13%, 血压下降7%, 三酰甘油、胰岛素/血糖比值下降30%, 而且以上变化与盐敏感显著下降有关。大量临床研究已经证实, 二甲双胍能够降低2型肥胖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降低TC和LDL-C, 但对血压影响不明显。而此研究则表明, 二甲双胍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对盐敏感的肥胖患者血压有显著降低作用。

4 对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作用

二甲双胍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栓形成的危险, 因其能使2型糖尿病患者血循环中的凝血因子VII抗原下降, 还可使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 (PAI-1) 降低[5]。二甲双胍的结构和氨基胍十分类似, 而氨基胍对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可抑制糖基化终末产物 (AGE) , 二甲双胍能通过减少AGE, 改善内皮功能, 调节血脂紊乱, 维持纤维凝血平衡等机制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对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也有益处, 一项对于2型糖尿病新发肾病患者的研究表明, 二甲双胍治疗12周可以在不影响肾血流动力学的情况下明显降低尿蛋白排泄率, 这一效应可能得益于血压、血脂、胰岛素抵抗等的改善。

5 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

在PCOS患者中出现胰岛素水平增高, 由于卵巢对胰岛素特别敏感, 在胰岛素的过度刺激下, 使卵巢发生病变, 产生过多的雄激素[6]。目前也认为胰岛素抵抗是PCOS的主要病因, 而二甲双胍能降低血糖, 改善胰岛素抵抗, 降低高胰岛素血症, 提高葡萄糖耐量, 改善卵巢血供, 延长排卵周期, 增加对氯底酚胺的反应性;减少非胎儿异常的早期3个月内的流产;提高荷尔蒙的廓清, 减少睾丸酮和雄甾烯二酮水平;增加睾丸酮-雌二醇结合球蛋白, 增加IGFBP-1。

二甲双胍治疗PCOS始于1994年, 二甲双胍治疗PCOS的对照实验表明, 其能调整月经周期, 促进患者排卵, 其促排卵率升高8~10倍, 这些效应与改善胰岛素抵抗无关。因此, 二甲双胍是非常有效的促排卵药物, 目前已被确定应用于PCOS的排卵障碍治疗。近期一项随机研究显示, 二甲双胍能够诱发非肥胖PCOS妇女排卵, 降低流产率, 提高出生率。研究显示, 妊娠妇女使用二甲双胍无致畸作用, 且不影响胎儿出生体重及早期发育。

高雄激素血症也是PCOS的一个特征表现, 二甲双胍能降低睾酮或游离雄激素指数[7]。国内近年来也有研究报道表明, 二甲双胍有减少胰岛素对卵巢的刺激, 减少雄激素的产生, 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多项内分泌、代谢指标, 促进月经恢复的作用, 对PCOS有很好的疗效。

6 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

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干细胞内脂肪堆积、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质蓄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其病理变化随病程的进展而表现有单纯性脂肪肝、高脂血症、高血压, 并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一种病理表现。其发病率不断增加且起病渐趋低龄化, 近来提出关于其发病机制的“二次打击学说”, “第一次打击”是指继发于胰岛素抵抗之后的脂肪储积, “第二次打击”是指氧化应激和炎性细胞因子、脂肪因子的作用导致肝脏的坏死性炎症和纤维化[8]。因此, 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已成为NAFLD治疗的热点。二甲双胍能明显增强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调节糖代谢, 减轻体重和高胰岛素血症的作用, 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的表达, 减少肝脏脂肪蓄积及ATP耗竭, 但对于NAFLD伴有肝功能损害的患者, 服药期间应密切监测血中的乳酸盐浓度[9]。

7 副作用

二甲双胍常见的副作用是轻度的胃肠道不适。减少初始剂量、逐渐加量、餐时或餐后服用可使大部分患者耐受。乳酸性酸中毒是致死性的副作用, 使用二甲双胍罕见, 除非伴随其它疾病。过量服用二甲双胍, 无论肾功能正常与否或有无糖尿病史, 都可导致严重的乳酸性酸中毒, 综合剂量依赖性研究的降糖疗效与安全性数据, 2000mg/d是二甲双胍疗效与安全的平衡点, 是治疗T2DM较理想的剂量, 可作为常规剂量贯穿T2DM治疗方案的始终。

由于二甲双胍原型从肾脏排出、轻度升高的乳酸由肝脏有氧代谢, 所以肝肾功能不全 (异常的肝功能检查;或血肌酐男性>132μmol/L, 女性>124μmol/L;或肌酐清除率<70ml/min) 、心肺功能不全导致缺氧、严重感染导致组织灌注不良、酗酒、有乳酸性酸中毒的病史、需使用造影剂的糖尿病患者均不宜使用二甲双胍。二甲双胍单独使用不会引起低血糖, 但酗酒时可发生。二甲双胍可增加胰岛素或胰岛素促分泌剂发生低血糖的机会, 可能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 降低其血浓度, 但罕见引起贫血。同时服用钙剂可增强B12的吸收, 拮抗这种副作用。

综上所述, 经过50年的临床验证, 二甲双胍作为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药物, 不仅在糖尿病治疗领域发挥独特的作用, 且更多的临床研究不断发现其降糖以外的作用, 这为二甲双胍的应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王瑞华, 王翠丽.二甲双胍的临床应用[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 2006, 12 (16) :2217.

[2]Seale FG4th, Robinson RD, Neal GS.Association of metformin and preg-nancy in the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Areport of three cases[J].J Re-prod Med, 2000, 45 (6) :507-510.

[3]Spranger J, Mohlig M, Wegewitz U, et al.Adiponectin is independentlyassociated with insulin sensitivity in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J].Obstet Gynecol Surv, 2005, 60 (4) :237-239.

[4]孙敏, 郑旭琴, 刘超, 等.复方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 27 (13) :1539-1541.

[5]洪玉梅, 姜好乐.二甲双胍的降糖外作用[J].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2008, 5 (06) :540.

[6]胡亚林.克罗米酚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 2006, 22 (19) :2939-2940.

[7]刘静.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6, 8 (2) :21.

[8]翟兆惠.二甲双胍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治疗进展[J].天津药学, 2006, 18 (6) :62-64.

二甲双胍 篇8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二甲双胍

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 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发病率约为5%~10%, 以雄激素过多和持续性无排卵为主要临床特征, 约占无排卵性不孕症的75%[1]。近年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及由此而引起的高胰岛素血症是PCOS的发病环节之一[2]。本院应用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治疗40例PCOS患者16周, 观察其疗效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6年11月~2009年11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PCOS患者40名作为研究对象, 平均年龄 (21.8±4.2) 岁, 排除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内分泌疾病, 近3个月未用激素类药物治疗。

多囊卵巢的诊断标准按2003年鹿特丹会议的修正诊断: (1) 排卵过少或不排卵; (2) 高雄激素血症或雄激素过多的临床表现; (3) 超声检查确有多囊卵巢, 即每侧卵巢至少有10个以上直径1cm的卵泡, 呈项链征。存在以上3项中的2项则确诊为PCOS。

1.2 方法

1.2.1 给药方法

40名患者均于月经周期或撤退性出血的第1天开始, 餐后半小时口服二甲双胍500mg/次, 3次/d, 连用16周, 在用药期间记录月经的改变和药物的不良反应, B超监测排卵。用药期间嘱所有已婚妇女采取避孕措施。

1.2.2 观察方法及指标

(1) 一般指标:治疗前后测身高, 体质量、腰围、臀围, 计算体质量指数 (BMI) =体质量 (kg) /身高 (m) 的平方。腰臀围比 (WHR) =腰围/臀围; (2) 血清学指标在治疗前后月经周期或撤药性出血第1天测空腹血糖, 胰岛素、FSH、LH、T,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高低密度脂蛋白, 并计算GIR=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

1.3 统计学方法

计算结果以 (±s) 表示, 采用SPSS11.0软件系统进行分析, 治疗前后结果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BMI、WHR和血脂的比较

用药16周后, BMI和WHR下降, 总胆固醇 (TC) 下降, 甘油三酯 (TG) 、高密度脂蛋白 (HDL) 上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低密度脂蛋白 (LDL) 无明显变化 (P>0.05) 。见表1。

2.2 性激素

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比值 (GIR) 的比较, 用药后, 患者的雄激素水平下降, 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FSH、LH变化不明显, 而胰岛素水平下降明显, 尤其GIR下降显著 (P<0.01) 。见表2。

2.3 PCOS患者治疗前后一般情况的变化40例患者中, 8例在服药初期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泻症状, 继续用药后症状逐渐消失。

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40例患者经过二甲双胍16个周的治疗, 多毛、痤疮现象均有不同程度减轻。在服药6个月后共28例患者排卵, 恢复规律性月经。应用二甲双胍治疗6个月的总排卵率为70.0% (28/40) 。

3 讨论

目前认为, PCOS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引起的高胰岛素血症刺激雄激素产生过多所致。高胰岛素血症可通过多种途径加重PCOS患者的高雄激素血症[3]。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可以降解细胞色素P450C17a羟化酶的活性, 改善高雄激素血症和卵巢的排卵功能, 二甲双胍是双胍类药物, 有改善分子水平胰岛素的作用, 它能在受体后水平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降低因胰岛素抵抗而导致的高胰岛素血症, 进而使雄激素的合成减少[4]。而不影响胰岛素的分泌从而改善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降低胰岛素的抵抗状态, 不增加低血糖的发生, 对正常血糖无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 二甲双胍治疗PCOS患者后, LH、T、F-Ins及Ins-Auc、BMI、WHR、血脂均有下降, 治疗后70%的患者相继排卵并恢复规律性月经, 多毛、痤疮症状均明显改善。说明二甲双胍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降低高胰岛素血症, 可以调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 使患者恢复正常的排卵月经, 同时二甲双胍有减轻体质量、改善血脂作用, 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比值GIR已广泛应于PCOS患者测定胰岛素敏感性最有用的临床指标。本研究中二甲双胍治疗后, GIR明显下降, 胰岛素抵抗有明显改善。

总之, 二甲双胍有改善血脂和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纠正性激素异常, 使部分患者恢复排卵, 是PCOS患者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药物。但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组尽管有8例患者用药初期出现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 但继续用药后症状逐渐消失。本研究结果说明, 二甲双胍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PCOS的药物。

参考文献

[1]SeliE, DulebaAJ.Optimizing ovulation induction inwomen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J].CurrOpin ObstetGyneco, 2002, 14 (3) :245.

[2]Ovalle F, AzzizR.Insulin resistance,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and type2diabetesmellitus[J].Fertil Steri, 2002, 77.

[3]UtigerRD.Insulin and the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J].NEngl JMed, 1996, 335 (9) :657.

二甲双胍致乳酸酸中毒1例 篇9

患者女, 58岁。因出现腹泻, 呕吐及胃肠道感染症状来我院肠道门诊就诊。自诉一个月前诊断为患有2型糖尿病, 并开始单独服用二甲双胍0.5 g, 2次/d, 第一周空腹与餐后血糖都在9 mmol/L以上, 所以逐渐增大了剂量。第三周时, 剂量为3.0 g/d, 分两次服用, 一周后即出现了呕吐和腹泻症状。入院查体:T:36.5℃ P:100/min BP:100/80 mm Hg 血乳酸6.6 mmol/L 血钾5.6 mmol/L血气分析pH7.0氧分压72.6 mm Hg碳酸氢根离子浓度16.29 mmol/L。后转至内分泌科诊断为乳酸酸中毒。立即给予补液, 纠酸, 吸氧, 调控血糖, 抗炎, 补充血容量等对症治疗。一周后好转。

2结果与讨论

本例患者刚刚发现糖尿病, 降血糖心切, 二甲双胍的剂量增加过大过快, 身体对二甲双胍蓄积导致乳酸酸中毒。如果使用二甲双胍的患者出现呕吐和腹泻特别是联合使用了口服药物, 则应该就医并考虑二甲双胍的蓄积导致乳酸酸中毒, 并暂时停止使用二甲双胍, 直到能够耐受正常的饮食摄入量。同时, 还应该考虑暂停任何利尿治疗, 因为这会使脱水患者的急性肾功能损害加重。 乳酸酸中毒是使用二甲双胍发生的一种罕见但极其严重的代谢并发症, 二甲双胍的蓄积会导致致命的乳酸酸中毒[1], 主要危险因素是肾功能衰竭, 其他危险因素包括老年人肾功能障碍和大剂量的服用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禁用于具有潜在肾功能损害的急症患者。发生酸中毒之前一段时间一般会出现腹泻, 呕吐或胃肠道感染。因此, 要定期检查肾功能, 尤其是老年患者, 65岁以上老人慎用。

参考文献

二甲双胍:3种剂型,3点注意 篇10

普通片(胶囊):餐时或餐后服用反应少

病例:刚刚患上2型糖尿病的黄先生,1周来餐前服用二甲双胍普通片,频感恶心、呕吐,医生让他改在餐后服用,恶心、呕吐症状消失了。

点评:二甲双胍可能会引起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者甚至需要停药。服用二甲双胍普通片(胶囊)时,这种反应更为突出。所以此种剂型应在每日进餐时或餐后服用,这样不仅有利于规律用药,还可以与胃肠道食物混合,减轻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如果采取此种服法,仍出现胃肠道反应,可考虑更换成二甲双胍肠溶或缓释片(胶囊)。

肠溶片(胶囊):餐前服用效果好

病例:医生给李大爷加用了二甲双胍肠溶胶囊,以控制他的餐后血糖,他每餐餐后服用1粒,但餐后血糖仍偏高。医生让其改在餐前半小时服用,血糖就降下来了。

点评:二甲双胍肠溶片(胶囊)是药物在肠溶材料的包裹下,抵达小肠而发挥作用。这种剂型克服了普通片对上消化道的刺激,既减轻上消化道的不良反应,又可最大限度增加消化道对药物的吸收利用。二甲双胍肠溶剂型应在餐前半小时给药。当餐后血糖达高峰时,药物浓度也相应较高,作用较强,正好可以应对餐后血糖高峰期,从而达到有效的降糖作用。

缓释片(胶囊):嚼碎服用降糖差

病例:方女士患2型糖尿病多年,觉得每餐餐后服用二甲双胍普通片很麻烦,医生便让她改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每天只需服用1次。但方女士服用时,觉得药片体积较大,难以下咽,总是嚼碎后再吞服,渐渐地她的血糖控制不如以前好了。

点评:二甲双胍缓释片(胶囊)是以凝胶包裹药物,每日仅需服用1次,即可达到缓慢释放、平稳降糖的效果。由于采用缓释技术,药物在胃中溶解量大大减少,从而也避免了上消化道的不良反应。个别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也可在早晚餐时分两次服用。值得注意的是,缓释片如果掰开或嚼碎服用,就破坏了包裹药物的凝胶,缓释片就变成无缓释作用的普通片,因而每日1次的用量,无法控制全天血糖。所以,二甲双胍缓释片(胶囊)应当整片吞服,不得掰开或嚼碎服用。最好在餐时服用缓释剂型,这样食物可轻度延缓其吸收,增强其缓释效力。

盐酸二甲双胍片溶出度的测定分析 篇11

关键词:盐酸二甲双胍片,溶出度,测定

盐酸二甲双胍是一种双胍类降血糖药, 可降低肝糖元的异生, 促进组织摄取葡萄糖[1], 其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强外周组织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和氧化代谢, 且不刺激胰岛素的分泌, 不引起低血糖, 价格相对较低, 目前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市售的盐酸二甲双胍片的种类较多, 笔者选择了河南兴源制药有限公司的产品进行溶出度检查, 并与其它厂家的产品进行比较, 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仪器与试药

1.1仪器

UV2100型分光光度计 (日本岛津) ;ZRS-8型药物溶出仪 (天津大学无线电厂) ;AG245电子天平 (瑞士Mettler-Toledo公司) ;微孔滤膜及过虑装置 (Millipore USA) 。

1.2试药

盐酸二甲双胍对照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批号:100666-200501) , 盐酸二甲双胍供试品 (河南兴源制药有限公司, 250mg/片) ;另外2个厂家的盐酸二甲双胍片 (分别为A:国产, 250mg/片;B:进口, 250mg/片) ;超纯水 (自制) 。

1.3方法

1.3.1 储备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盐酸二甲双胍对照品约25mg, 置50mL量瓶中, 加蒸馏水溶解, 摇匀, 即得0.5mg/mL的对照品储备液。

1.3.2 标准曲线的制备

吸取盐酸二甲双胍对照品储备液0.05、0.10、0.25、0.50、0.75、1.00、1.25和1.50mL置50mL量瓶中, 加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 配成0.5、1.0、2.5、5.0、7.5、10.0、12.5和15.0μg/mL的标准溶液。以水为空白, 在200~300nm波长范围内扫描, 其最大吸收波长为233nm, 故选233nm为测定波长。以吸光度A对浓度C进行线性回归, 得回归方程为A=0.0784C-0.0036, r=0.9997。

1.3.3 含量测定

随机取各厂家样品20片, 精密称定, 分别研细, 精密称取适量样品 (约相当于盐酸二甲双肌l0mg) 各2份, 分置于100mL量瓶中, 加水75mL, 充分振摇15min, 使二甲双胍溶解, 加水至刻度, 摇匀, 滤过, 精密取续滤液5mL, 置100mL量瓶中, 加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后, 分别在233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并换算成百分含量, 结果见表1。

1.3.4 溶出度测定

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中的溶出度测定法[2], 采用转篮法, 转速为100r/min, 温度为37±0.5℃。各厂样品分别取6片, 投入已调好温度的1000mL脱气蒸馏水中, 自投药开始计时, 分别于5、10、15、25和45min取样10mL, 同时补液10mL, 样品立即用0.45μm微孔滤膜滤过, 精密吸取续滤液1mL置于50mL量瓶中, 加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 于波长233nm波长处测吸光度, 以标准曲线计算各时间点的累积溶出百分率。根据威布尔 (weibull) 分布模型, 计算出溶出50%的时间 (t50) 、溶出63.2%的时间 (td) 、形状参数 (m) 等溶出参数[3]。结果见表2。

2结果

中国药典规定盐酸二甲双胍片45min时的溶出度不得少于标示量的70%。从结果看3个厂家的产品均符合规定。对照品、B厂产品各个时间点溶出度的标准差很小, 反映出这两个厂家产品每片之间溶出度差异很小, 质量均一、稳定;而A厂产品各个时间点溶出度的标准差较大, 反映A厂产品各片之间溶出度差异较大, 提示A厂产品质量均一性较差, 需查找原因改善其产品质量。

3讨论

溶出度是指药物从片剂货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4], 它是评价一种药物制剂不同品种、不同厂家产品、不同批次间质量的重要数据。口服药物进入胃肠道后, 必须经过分解、溶出才能被机体吸收, 溶出速率的快慢会对药效产生影响, 可作为固体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测定药物的溶出度, 研究药物的溶出曲线并计算出若干溶出参数, 对控制药品质量尤其对难溶性药物来讲显得尤为重要。

盐酸二甲双胍片主要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患者, 尤其是肥胖者, 已经成为临床一线药物。因此, 盐酸二甲双胍是一类重要的降糖药, 而其合理用药在临床中亦很重要, 其药品质量应当受到关注。从本次测定结果中可以看出, 所测厂家盐酸二甲双胍片均符合中国药典要求。而A厂产品各个时间点溶出度的标准差较大, 反映A厂产品各片之间溶出度差异较大, 提示A厂产品质量均一性较差, 需查找原因改善其产品质量。

综上所述, 吸收速度受溶出速度限制的药物, 其生物利用度与溶出速度有较好的相关性。提示药品生产部门应加强对药品溶出速度的监测, 以便在生产中控制制剂的内在质量。

参考文献

[1]简龙海, 李丽敏, 丁黎, 等.盐酸二甲双胍/格列本脲复方片剂在人体的药代动力学[J].中国药理学报, 2004, 20 (3) :334-337.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 (二部) [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73.

[3]彭永富, 董慧.药物溶出度Weibull分布的计算机求解[J].中国药学杂志, 1996, 31 (10) :606-608.

上一篇:定向机构下一篇:规范会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