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苯聚合物论文

2024-06-04

二甲苯聚合物论文(精选3篇)

二甲苯聚合物论文 篇1

近几十年,配位聚合物由于其各种各样的迷人结构以及它们在光、电、磁、催化等领域具有的潜在应用前景,而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在该领域研究最多的是使用各种有机配体尤其是含有氧原子的羧酸类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反应,形成新型结构的配合物。其中,脂肪族羧酸被广泛研究,主要是因为它具有很多潜在的配位点,易于构筑各种结构类型的配合物,尤其是具有螺旋结构的配合物,同时它还有很大的电子共轭体系,这样有利于电子的传递,易于形成相对稳定和具有良好磁耦合等性质的配合物[1,2,3,4]。这类配体上的羧基可以部分或全部去质子,与金属离子在各种刚性、柔性配体辅助下合成具有新颖结构和性质的功能性配合物。如Chun[5]研究组报道了间苯二甲酸基团作为桥联配体的配合物[Zn4(ip4)(dabco)(H2O)2]和[Co4(ip4)(dabco)(H2O)2]的合成,并对配合物进行了气体吸附方面的研究。

邻菲罗啉及其金属衍生物的配合物和含有邻菲罗啉的混配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这些配合物已广泛应用于分子识别、分子催化、自组装、抗肿瘤药物、核酸探针、材料化学等研究领域[6,7,8]。

尽管目前关于邻菲罗啉的研究报道很多,特别是Cu、Co等的配位聚合物较多,但是由于邻菲罗啉自身的结构特征,采用不同的实验条件,依旧有新的结构出现[9,10]。本文以1,10-菲罗啉(phen)作为螯合端基配体,间苯二甲酸根(m-Phthalic acid)为桥联配体,合成了配位聚合物[Cd(m-bdc)(phen)]n并用X-单晶衍射、热分析对其进行表征。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八水合三硫酸镉(分析纯),邻菲罗啉(分析纯),间苯二甲酸(分析纯),乙醇(分析纯)。所有试剂使用前未进一步纯化,实验室用水为蒸馏水。

Bruker APEX-II CCD X-射线单晶衍射仪;Shimadzu FTIR-8400型红外光谱仪(KBr压片,测量范围400~4000cm-1);TGA/SDTA851e型热重/差热同步热分析仪。

1.2 实验过程

1.2.1 [Cd(m-bdc)(phen)]n的合成

八水合三硫酸镉0.0777g(0.1mmol)溶于6mL水中,邻菲罗啉0.0199g(0.1mmol)、间苯二甲酸0.0170g(0.1mmol)溶于6mL乙醇,25℃加热使其完全溶解,将两种溶液混合后转入到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不锈钢反应釜中,恒温160℃,96h后将其以5℃·h-1速度降至40℃,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适于进行单晶结构分析的浅黄色晶体,产率45.775%。元素分析实测值(%,计算值):C 52.76(52.59),H2.631(2.648),N 6.211(6.135)。

1.2.2 [Cd(m-bdc)(phen)]n的晶体结构测定

选取配合物单晶,在Bruker APEX-ⅡCCD衍射仪上,用石墨单色器单色化的Mo-Kα射线(λ=0.71073nm)辐射为光源,φ-ω扫描方式收集衍射数据。晶体结构由直接法解出,经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配合物的主要晶体学数据见表1,主要的键长键角见表2。

Symmetry code:#A x,-y+1,z-1/2;#B-x+2,-y+1,-z+2;#C x,-y+1,z+1/2

2 结果与讨论

2.1 [Cd(m-bdc)(phen)]n的红外光谱

在400~4000cm-1范围内(KBr压片)测定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结果表明,邻菲罗啉的骨架振动峰分裂为1574.37cm-1和1511.57 cm-1;719.45cm-1处的吸收峰可以归属于邻菲罗啉的面内弯曲振动。另外,3052.45 cm-1为芳环C-H伸缩振动;1444.48~1604.97 cm-1是苯环的骨架振动;1600、1395cm-1的吸收峰归属于典型的羧基的伸缩振动;在红外光谱中的1700 cm-1左右没有明显的吸收峰出现,说明所有的羧基都已经去质子化;745.48 cm-1出现了新的峰值,这是由Cd-O的伸缩振动引起的。红外谱图与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是相符合的。

2.2 [Cd(m-bdc)(phen)]n的晶体结构描述

X-单晶衍射仪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c,是由间苯二甲酸桥连的的具有一维无限结构的配位聚合物,其晶体结构见图1,其中,Cd2+离子为六配位,2个N(N1、N2)原子来自于1个邻菲罗啉分子,4个氧原子来自3个不同的间苯二甲酸根基团。在晶体结构中,间苯二甲酸根上的2个羧基采取了2种不同的配位模式,其中1个羧基以双齿螯合的模式配位到1个Cd2+离子(图1中的Cd1),另外1个羧基则采取了单齿桥连的方式将另外相邻的2个Cd2+离子(图1中的Cd1B,Cd1C)连接起来,这样间苯二甲酸根离子用2个羧基与Cd2+离子配位,以此将Cd2+离子连接成沿c方向延伸的一维无限链。相连的2个Cd2+离子之间通过2个间苯二甲酸根的2个羧基以双路线连接,形成了Cd2C2O4的八元环(图2)。

2.3 [Cd(m-bdc)(phen)]n的热重分析

2.3.1 [Cd(m-bdc)(phen)]n热解特性

图3给出了[Cd(m-bdc)(phen)]n在氮气中以5℃·min-1的升温速率下所得的TG-DTG曲线,曲线中有2次明显的失重台阶,说明[Cd(bdc)(phen)]n的分解过程分2次完成,第一次分解阶段发生在165~230℃,失重率为25.36%;第二次分解阶段发生在390~490℃,失重率为38.71%;未分解的残余物为镉的氧化物和氮化物的混合物,残留量为35.12%。

2.3.2 [Cd(m-bdc)(phen)]n动力学分析

对30种不同的机理函数f(α),G(α),运用微分Achar法和积分Coats-Redfern法,计算[Cd(bdc)(phen)]n在不同分解阶段的动力学参数E、lnA。计算结果(表3)以2种方法中E、lnA值接近且相关系数均较大的f(α)和G(α)为该反应可能的机理函数的积分形式和微分形式。

Achar方程:

Coats-Redfern方程:

式中:f(α)-微分机理函数;

G(α)—积分机理函数;

T—温度;

E—活化能;

A—指前因子;

R—气体常数,8.314J·(mol·K)-1;

β—线性升温速率,℃·min-1。

在动力学分析中,配合物两次分解阶段的活化能均较大,说明在分解的温度范围内分解反应的速率比较慢,在作为潜在的光、电、磁、催化等领域使用时则使用寿命较长,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Bradshaw D,Claridge J B,Cussen E J,et al.Design,Chirality,and Flexibility in Nanoporous Molecule-Based Materials[J].Acc Chem Res.2005,38(4):273-282.

[2]Sun D F,David Y X,Collins D J,et al.Construction of Robust Open Metal-Organic Framworks with Chiral Channels and Permanent Porosity[J].Inorganic Chemistry.2007,46(7):2725-2734.

[3]Sun C Y,Liu S X,Liang D D,et al.Highily Stable Crystalline Catalysts Based on a Microporous Metal-Organic Framewoek and Polyoxometalates[J].J.Am.Chem.Soc.2009,131(51):1883-1888.

[4]Chun H,Jung H,Seo J.Isoreticular Metal-Organic Polyhedral Networks Based on5-Connecting Paddlewheel Motifs[J].Inorganic Chemistry.2009,48(5):2043-2047.

[5]BH Y,et al.Metal-organic molecular architectures with 2,2’-bipyridyl-like and carboxylate ligands[J].CoordinationChemistry Reviews,2005,249(5/6):545-565.

[6]Zheng S L,Zhang J P,Wong W T,et al.A Novel,Highly Electrical Conducting,Single-Component Molecular Materials:[Ag 2(ophen)2](Hophen=1H-[1,10]phenanthrolin-2-one)[J].J.Am.Chem.Soc.,2003,125(23):6882-6883.

[7]Jin V X,Ranford J D.Complexes of platinum(Ⅱ)or palladium(Ⅱ)with1,10-phenanthrolion and amino acids[J].Inorganica Chimica Acta.,2000(304):38-44.

[8]Zhang Q L,Liu J G,Chao H,et al.DNA-binding and photocleavage studies of Cobalt(Ⅲ)polypyridycomplexes:[Co(phen)2 IP]+3 and[Co(phen)2PIP]+3[J].Journal of Inorganic Biochemistry,2001(83):49-55.

[9]王润雪,王姝文,齐艳娟.以邻菲罗啉及均苯三甲酸为配体的钴(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12,28(3):536-540.

[10]徐占林,贺宇,马帅,等.以邻菲咯啉衍生物及1,3-间苯二甲酸为配体的一维链状Cd(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结构[J].无机化学学报,2012,28(4):851-855.

[11]胡荣祖,高胜利,赵凤起,等.热分析动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54-117.

二甲苯聚合物论文 篇2

聚合物微球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并将大大促进现代材料科学的发展。目前, 聚合物微球一般通过乳液聚合[16]和无皂乳液聚合[17]来制备, 乳液聚合可以以较高的反应速率制备高分子量的聚合物微球, 但乳液聚合存在去除乳化剂的问题。因此, 无皂乳液聚合方法出现并得到发展, 然而二者都存在单体适用范围窄的问题, 适用单体仅包括苯乙烯、丙烯类等低分子液体单体 (分子结构较为单一的液态单体) , 这大大限制了聚合物微球的应用。为了丰富微球应用, 将结构多样化的单体引入到无皂乳液聚合体系显得十分必要。

邻苯二甲腈[18]基团是一个具有很高应用价值的功能性基团, 例如其在制备酞菁、高性能聚酰亚胺[19,20]等方面的应用。但是带有该结构的单体一般很难直接通过无皂乳液聚合来制备微球。因此, 本研究以4- (4乙烯基苯氧基) 邻苯二甲腈为代表性单体, 来研究邻苯二甲腈微球制备的可行性, 期望以此来拓宽无皂乳液聚合及其制品的应用范围。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过硫酸钾 (K2S2O8, 分析纯, >99.5%) , 成都市科龙化学试剂厂;苯乙烯) (分析纯, St, >99.0%) ,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二乙烯基苯 (DVB, 分析纯) , 成都市科龙化学试剂厂;4- (4-乙烯基苯氧基) 邻苯二甲腈, 由本实验室合成。

透射电子显微镜 (JEM-100CX) , 日本电子公司;红外光谱仪 (Nicolet iZ10FT-IR) , 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

1.2 核壳型微球的制备

向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2mL苯乙烯和97mL蒸馏水, N2流保护下以200r/min的转速搅拌30min, 然后将烧瓶放入75℃的水浴中。将0.125g KPS溶于少量水备用, 当瓶内温度稳定在75℃时, 加入过硫酸钾 (KPS) 水溶液, 以此为反应开始时间。将1.26g 4- (4-乙烯基苯氧基) 邻苯二甲腈溶于0.87mL DVB备用, 当反应进行2h时, 开始以20μL/min的速度滴加混合单体, 当反应进行到12h时终止反应, 所得乳液冷却至室温后通过离心分离出微球, 并用无水乙醇洗涤数次以除去残留单体, 然后在真空烘箱中以60℃、12h的条件烘干备用。

1.3 中空型微球的制备

向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0.2g核壳型微球和50mL N, N-二甲基甲酰胺 (DMF) , N2保护下搅拌, 并升温至100℃, 在100℃条件下反应10h后, 停止反应。待冷却至室温后, 用0.22μm的滤膜过滤获得微球, 并用无水乙醇洗涤数次以除去溶剂DMF, 然后在真空烘箱中以60℃、12h的条件烘干备用。

2 结果与讨论

图1中 (a) 和 (b) 分别为4- (4-乙烯基苯氧基) 邻苯二甲腈单体的化学结构式和红外图谱。图1 (b) 中图谱在2231.64cm-1处有1个明显的吸收峰, 为-CN的伸缩振动特征吸收峰, 故可以确定邻苯二甲腈结构是被成功引入微球中。

图2中 (a) 为核壳型微球的TEM图片, 在进行TEM测试前, 将在100℃的DMF中处理10min, 溶解部分聚苯乙烯 (PS) , 这样可以使微球的核壳结构看得更清晰。测试结果表明, 微球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 且球形规整、粒径均匀, 粒径约为340nm。图2 (b) 为核壳微球的红外谱图, 其中 (i) 为反应2h取样微球的红外谱图, (ii) 为最终制备核壳微球的红外谱图。测试表明, 反应2h时的产物不含-CN, 为PS微球;最终产物谱图中在2232.31cm-1处的吸收峰为-CN的伸缩振动特征吸收峰, 证明其中含有-CN。由此可以证明, 所得微球为PS核、含邻苯二甲腈外壳的核壳型微球。

为了进一步验证所制备核壳微球的核心为PS, 我们进一步进行实验, 制备了中空型微球。由于制备中空型微球过程中, 微球要在100℃的DMF中处理10h, 为了提高微球的耐溶剂性和强度, 在制备核壳型微球时, 提高了原料中DVB的含量。图3中 (a) 为中空型微球的TEM照片。测试结果表明, 微球具有明显的中空结构, 且球形规整、粒径均匀, 粒径约为340nm。由于DVB含量的增加, 壳层厚度增加, 且壳层厚度的不均匀性表明微球壳层的生长并不是均匀生长的。图3中 (b) 为微球的红外图谱, 其中 (i) 为核壳微球制备过程中2h取样微球的红外谱图, (ii) 为最终制备中空微球的红外谱图。对比可知, 谱图 (ii) 中在2232.57cm-1处的吸收峰为-CN的伸缩振动特征吸收峰, 谱图 (i) 中无此处的吸收峰, 证明初始生成的微球不含-CN, 最终制备微球中含有-CN;谱图 (i) 中在1943.40cm-1、1870.43cm-1、1802.49cm-1、1735.46cm-1处的小峰, 为单取代苯环的特征吸收峰, 在谱图 (ii) 中此处的峰消失, 证明微球在DMF处理过程中溶解的为PS核。由此可知, 中空微球制备过程中, DMF溶解掉的为PS核心, 且壳层中含有邻苯二甲腈结构。

分别为2h取样微球和最终制备中空微球的红外谱图

3 结论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两步投料工艺, 成功制备出了含邻苯二甲腈基团的核壳型和中空型聚合物微球。FT-IR测试结果表明, 邻苯二甲腈结构被成功引入核壳型和中空型聚合物微球中, 且核壳结构的核心为PS, 在制备中空微球的过程中被DMF溶解。TEM测试结果表明, 成功制备了核壳和中空结构的微球, 且所得微球球形规整、粒径均匀, 粒径约为340nm。从中空微球壁厚不均匀的情况可看出, 在本课题实验条件下, 微球壳层是不均匀生长的。邻苯二甲腈结构的引入, 将大大拓展功能性微球的应用范围, 促进功能材料的发展。

摘要:通过无皂乳液聚合成功制备了含有功能性邻苯二甲腈基团的核壳型和中空型聚合物微球。首先, 通过两步投料的方法制备含邻苯二甲腈的核壳型聚合物微球, 然后利用DMF溶解掉聚苯乙烯核层, 从而制备出中空型聚合物微球。为了分析所制备微球的组成和结构, 进行了FT-IR和TEM测试。实验表明, 成功制备了核壳型及中空型聚合物微球, 且将功能基团邻苯二甲腈结构成功引入到制备的聚合物微球中。

二甲苯聚合物论文 篇3

1 实验

1.1 试剂与仪器

邻苯二甲酸二壬酯(DNP)、邻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基)酯(DMOEP)、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2-乙氧基乙基)酯(DEOEP)、邻苯二甲酸二己酯(DHX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4-甲基-2-戊基)酯(DMP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ALP)、邻苯二甲酸二戊酯(DAP)、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庚酯(DH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邻苯二甲酸二异丙酯(DIP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丙酯(DPRP)、邻苯二甲酸二(2-丁氧基乙基)酯(DBOEP)均由百灵威公司提供,其纯度均大于99.0%。

准确称取各标准品适量,置于25 m 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容,配制成合适浓度的混标储备液,并用甲醇逐级稀释至所需浓度。

色谱纯甲醇由TEDIA公司提供。分析纯三氯甲烷、二氯甲烷、丙酮、异丙醇、乙醇、甲醇、乙酸乙酯、乙腈、环己烷、正己烷、叔丁基甲醚、石油醚均由广州化学试剂厂提供。固相萃取柱(中性氧化铝,500 mg/3mL)由美国Agilent公司提供,0.45μm滤膜由德国Membrana公司提供。

GC 3800-MS 1200气质联用仪(美国Varian公司);SK2510HLC超声波清洗器(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Heidolph 4003旋转蒸发仪(德国Heidolph公司);Retch SM2000织物研磨仪(德国Retch公司);氮吹仪(北京康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1.2 实验步骤

选取有代表性的样品,剪成碎片后用织物研磨仪磨成粉末。称取1.0 g样品,置于加有25 m L萃取溶剂的磨口锥形瓶中,涡流振荡2 min,将样品完全润湿,在40℃下超声萃取30 min,收集上清液。残渣再超声萃取一次,过滤,合并滤液。滤液旋转蒸发至近干后,用氮气缓慢吹干。残留物用10 m L甲醇溶解,并转移至已用5 m L甲醇活化的固相萃取柱中,过柱后,用10 m L甲醇分多次淋洗,收集洗脱液,旋转蒸发至近干,再用氮气缓慢吹干。残渣用2 m L甲醇溶解,定容至25 m L。溶液用0.45μm滤膜过滤,进行GC/MS-SIM分析。必要时,先进行适当的稀释。

1.3 分析条件

传输线温度:280℃;进样口温度:260℃;进样方式:分流进样,分流比50∶1;DB-5MS色谱柱(30m×0.25mm×0.25μm),初始温度为90℃,保持1 min,以15℃/min升至210℃,保持2 min,以5℃/min升至240℃,保持5 min,以5℃/min升至250℃,保持5 min,以25℃/min升至300℃,保持4min;进样量:1μL;流速1.2 m L/min,载气:氦气(纯度>99.999%),溶剂延迟5.0 min。

MS分段扫描,选择监测离子模式,DEP、BBP、DALP、DPRP、DBOEP、DBP、DMPP、DAP、DCHP、DHXP、DHP、DIBP、DEHP、DIPP、DNP定量离子均为m/z 149,DNOP、DMP、DMOEP、DINP、DEOEP、DIDP定量离子分别为m/z 279、m/z 163、m/z 59、m/z 293、m/z 45、m/z 307。

2 结果与讨论

2.1 进样口温度的优化

进样口温度直接影响各目标分析物的色谱峰面积,改变进样口温度,观察各目标化合物色谱峰面积的变化,结果发现,对于每种目标化合物,随进样口温度上升,其色谱峰面积均先上升并达到最大值;而进样口温度继续上升时,则峰面积反而下降,但不同目标化合物的最佳进样口温度并不一致。当进样口温度为260℃时,各目标化合物的色谱峰面积均较大。综合考虑,选择260℃为进样口温度。

2.2 萃取条件的优化

萃取溶剂的种类、萃取时间、萃取温度是决定超声萃取效率的三个主要因素。

以一个市售皮革制品为研究对象,改变萃取温度,观察萃取量的变化,结果发现,在25~50℃范围内,萃取温度对萃取量影响很小。为便于控制试验条件,选择40℃为萃取温度。

表1给出了超声萃取不同时间后的萃取量,各组分的萃取量先随萃取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大,并达到最大值,萃取时间继续增加时,萃取量反而有所下降。对于不同的组分,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各不相同。综合考虑,超声萃取时间确定为30 min。

不同溶剂溶解目标化合物的能力各不相同,且与基质间的相互作用各异,溶剂的种类是决定超声萃取效率的关键因素,不同溶剂的萃取效率相差极大。本文选择正己烷、甲醇等17种不同极性的溶剂对同一市售皮革制品中的增塑剂进行超声萃取,结果见表2。三氯甲烷/甲醇(2∶1)、丙酮/石油醚(1∶3)、正己烷这三种溶剂的萃取效果接近,但正己烷萃取液的谱图比较干净,杂质明显较少,因此最终选择正己烷为萃取溶剂。

2.3 净化条件的确定

皮革基质十分复杂,萃取液中杂质较多,需进行净化处理才能进行仪器分析。分别采用Sep-Pak柱、中性氧化铝柱、HLB柱、硅藻土柱、LC-C18柱等5种常用固相萃取柱对皮革制品萃取液进行净化,观察净化前后样品的色谱图的变化,结果发现经中性氧化铝柱净化后,色谱图中杂质峰最少。用混标溶液分别过柱,测定各固相萃取柱的回收率,结果表明,中性氧化铝柱、Sep-pak柱、HLB柱、硅藻土柱、LC-C18柱的回收率分别为90.25%~101.12%、32.25%~46.37%、62.33%~85.85%、52.61%~72.64%、38.67%~57.28%,中性氧化铝柱的回收率明显较高。因此,选择中性氧化铝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过柱后,用甲醇淋洗固相柱,每次用量为3 m L,分别收集洗脱液,经检测,前三次洗脱液中均可检出目标化合物,而第四次洗脱液中未检出目标化合物。为最大程度地收集目标化合物,并尽可能去除基质的干扰,用10 m L甲醇分多次淋洗固相萃取柱。

2.4 定性定量分析

改变气相色谱分离条件,观察各目标化合物的分离效果,确定最优气相色谱条件,实现各组分的色谱分离。在优化气相色谱条件下,对混标进行分析,确定各组分的保留时间。图1为混标的总离子流图,除DINP、DNP和DIDP外,其余18个组分之间色谱分离完全。DIDP和DINP均是一系列同分异构体的混合物,沸程宽,沸点高,其色谱峰各为一组五指峰,DNP位于DIDP的五指峰之间。

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监测法选择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对于未知样品,按上述条件进行分析,如果样品与标准物质的总离子流图在相同保留时间有谱峰出现,则根据表3选择离子对其确证。如果参考定性离子均出现,且丰度比与标准物质的差异在允许偏差之内,则认为样品中有目标化合物检出。

从各目标化合物的质谱图选择丰度较高、分子量较大且干扰较少的碎片离子作为定量离子。DINP和DIDP信号响应比同等浓度的其它增塑剂信号低1~2个数量级。DNOP、DINP和DIDP这三种增塑剂部分谱峰重叠,而其最强离子均为m/z 149,因此不能选择m/z 149来进行定量。为此,选择丰度较小但相对具有一定特性的碎片离子来进行定量,DNOP、DINP和DIDP选择的特征离子分别为m/z 279、m/z293、m/z 307。表3给出了各目标化合物的特征离子和定量离子。

实验结果表明,选择表3中的特征离子进行定性定量时,方法选择性高,重现性好,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基体干扰少,结果准确可靠。

2.5 方法的线性关系和检出限

在本方法确定的实验条件下,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各组分的质量浓度ρ与响应值A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各化合物的线性范围见表4。在S/N=3的条件下,确定各化合物的检出限,列于表4中。DINP和DIDP的检出限分别为1.00、2.00 mg/kg,其余19个组分的检出限均小于0.40 mg/kg。

2.6 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

以不含目标化合物的皮革制品为空白样品,分别添加高、中、低三个浓度水平的混标溶液,进行回收率试验,每个浓度水平进行9次平行样试验,计算平均回收率,结果表明,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89.99%~98.40%。

对一个市售皮革制品阳性样品进行9次平行样测试,计算方法的精密度。该样品中检出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测试数据见表5。表5的数据表明,该方法的精密度较好,对于样品中检出的4个组分,其RSD均小于10%。

2.7 实际样品测试

对47个市售皮革制品(皮鞋样品29个、皮革样品18个)进行测试,结果发现,45个样品中未检出目标化合物,在一个墨绿色皮革制品中检出DIBP、DBP、DEHP和DINP,其含量分别为51.6、5.0、5.2、630.4 mg/kg;在一个暗红色皮革制品中也检出DIBP、DBP、DEHP和DINP,其含量分别为18.4、3.5、10.2、678.5 mg/kg。图2是墨绿色皮革制品萃取液的GC/MS-SIM图。

3 结论

以正己烷为萃取溶剂,超声萃取皮革制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萃取物经固相萃取柱净化后进行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监测法测定,从而建立了一个同时测定皮革制品中21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气质联用方法。该方法的检测对象覆盖了REACH法规规定的所有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检测通量大,检出限低,可完全满足皮革制品中邻苯二甲酸酯检测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田美.中国皮革工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中国皮革,2008,37(1):42-44.

[2]王小逸,林兴桃,客慧明.邻苯二甲酸酯类环境污染物健康研究新进展[J].环境与健康,2007,24(10):820-821.

[3]Directive 2005/84/EC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Council of 14 December 2005 Amending for the 22nd timeCouncil Directve 76/769/EEC on the approximation of thelaws,regulations and administrative provisions of the MemberStates relating to restrictions on the marketing and use ofcertain dangerous substances and preparations(phthalates intoys and childcare articles)[J].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Union,2005,L344:40-43.

[4]Corrigendum to Commission R egulation(EU)No.143/2011of 17 February 2011 amending Annex XIV to R egulation(EC)No.1907/2006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Council on the R egistration,Evaluation,Authorisation andR estriction of Chemicals(R EACH)[S].Official Journal of theEuropean Union,2011,L49:52-53.

[5]Commission R egulation(EU)No.125/2012 of 14 February2011 amending Annex XIV to R egulation(EC)No.1907/2006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nthe R egistration,Evaluation,Authorisation and R estriction ofChemicals(R EACH)[S].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Union,2012,L41:1-4.

[6]Puntener A G.皮革工业面临的REACH条款与挑战[J].中国皮革,2010,39(1):23-25.

[7]路华.2011年欧盟非食品快速预警系统(R APEX)对中国鞋类通报简析[J].皮革与化工,2012,29(1):38-38.

[8]沈兵,竺媚筠,赵立国,等.GB/T22931-2008皮革和毛皮化学试验增塑剂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9]李天宝,刘炜,王春利,等.皮革制品中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含量的检测方法研究[J].西部皮革,2010,32(23):32-34.

[10]Shen H Y.Simultaneous screening and determination eightphthalates in plastics products for food use by sonication-assisted extraction/GC-MS methods[J].Talanta,2005,66(3):734-739.

[11]王成云,谢堂堂,杨左军,等.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纺织品中三氯生的含量[J].分析测试学报,2010,29(12):1231-1234.

上一篇:分子成像下一篇:收式热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