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史

2024-11-05

留学生史(通用12篇)

留学生史 篇1

这里的“数学史”, 简言之, 即数学发展的历史。数学史首先被看做理解数学的一种途径, 也是体验人类智慧的途径。在小学数学课程视野内, 数学史主要表现为数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史实, 比如数学故事、数学人物、数学常识等。通过“你知道吗”等提供给学生数学在历史上、文化上和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的实例, 在适当的地方介绍一些数学家、数学趣闻和数学史料, 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首先起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 体会数学在人类进步中的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合理编排, 图文并茂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 要能够理解教材中数学史的编排意图, 了解这些数学史的作用, 才能巧妙运用, 以此培养学生思维, 还数学教学本色。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委们在教材多处编排了数学史知识。这些内容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而设定, 呈现形式多样、图文并茂。现行教材中的这些数学史知识, 作为教材学习内容的注解和阐释, 对完善知识学习, 丰富探索学习的内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为数学知识的学习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教学时, 如果能在数学教学中合理渗透数学史内容, 可以让数学知识活起来, 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及方法、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 使数学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其教育教学功能。

二、发现问题, 寻找原因

在现实教学中, 教材中的数学史知识往往被教师们所忽视, 有的老师也只是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己去阅读, 而没有很好地、合理地加以利用, 由于教师的不重视, 对数学史有兴趣的学生可能课外还会粗浅、简单地读一读, 大部分学生课外是不会去读这些数学史的, 因为他们觉得连老师都那么不重视数学史知识, 他们何必还要课外再花时间去读?

如在教学完《时、分、秒》一课后, 教师在课尾应该向学生介绍古代计时方法的发展;在教学《用计算器计算》一课后, 应该向学生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 使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史发展的过程, 了解到任何数学成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然而这些知识的教学应是穿插在授课内容中, 教师应以完成教学内容为主, 在授课过程中自然引出数学史内容, 做到不喧宾夺主, 不过分渲染, 而忽视正常的教学内容。

三、见缝插针, 巧妙运用

小学数学课堂中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数学史的教学, 可以有效地丰富教学内容,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但数学史的教学不是生搬硬套, 硬塞给学生, 而要根据教学内容, 选准时机, “见缝插针”, 将数学史内容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使之与教学内容自然衔接, 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达到合二为一、奏出和谐音符的效果。

1. 导入时, 让数学史牵动孩子的心

多数人认为, 数学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 很多人都害怕数学。从某种程度上说, 这是由于我们的数学教学多是一些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数学内容, 如果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内容可以让数学活起来, 增加教学内容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时, 让数学史助孩子明理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时, 针对教学内容恰当选择相关的数学史知识进行教学, 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产生的原因。而且要根据教学内容, 选准时机, 将数学史内容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使之与教学内容自然衔接, 有机整合。

3. 总结时, 让数学史搅动学生情感的涟漪

数学是几千年来全人类不断探索、历尽千辛万苦共同取得的财富, 数学史的发展源远流长, 每一项数学成果的产生都有其艰辛的历程。每一项数学成果都有一段动人的史话, 这些科学家为了探讨这些科学知识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这些科学家的故事深深地打动着学生, 撞击学生心灵深处的感情。

如教师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教学时, 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 以揭示圆周率的概念。紧接着, 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

老师在这里适时地介绍祖冲之的故事, 学生在听“故事”中不但更为理性地体验和理解了圆周率, 还了解了一段让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历史, 一股强烈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数学史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充分感受了数学文化的魅力, 而且从心里产生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留学生史 篇2

于海阉在的公司同一时期会有很多技术研发的项目,而她大部分的工作就是协调和统筹各个项目,每个项目的周期都是1-2年,也就是说从项目开始到结束,她都有操不完的心。一般来说,她如果没有在办公室回邮件,就是在会议室开会。

每天的下午茶时间,是于海压ぷ鞯敝凶钣葡械15分钟了,这时她都会来到公司的小花园和同事闲聊一会儿,开开玩笑,聊聊八卦。

虽然新西兰流行各项户外极限运动,但于海阉坪醪⒉惶爱运动,平日下班之后的生活也比较有规律,除了和朋友外出聚聚餐,其他时间基本就在家看看电视节目。和大多数在新西兰的华人一样,家里都装了中文的网络电视,每天晚上最大的爱好就是吃完晚饭坐沙发上看各类电视剧。

创设问题情境 增强学生史感 篇3

课堂中教师的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软性的,即没有固定唯一的答案,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想象、概括、发散,是一种横向的思维;另一种是硬性问题,其答案有“对”“错”,趋向于逻辑、精确、判断、推理、分析,是一种纵向的思维。所提问题的内容应源于课本,高于课本。源于课本,即所问问题应有一部分是学生学习的知识,让学生感觉到所学有了用武之地,而且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索新的知识本身就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高于课本是指问题内容既有一定的广度也有一定的深度,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去思考。在教学中结合教材适时发问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提高,现举例如下。

“假如”的问题。即要求学生对一个假设的情境加以思考,可以用人、地、事、时(现在、过去、未来)的假设发问。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劫难中的抗争》中“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子目时发问:“假如太平天国不是定都天京,而是继续北上攻打清王朝,能不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笔者没有立即下结论,而是让学生去思考讨论。学生在热烈的讨论后得出一个认识:农民阶级由于受经济基础和阶级属性的制约,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但有助于学生学好第四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内容,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寻找问题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列举”的问题。即举出符合某一条件或特性的人物或历史事件,越多越好。笔者在教学八年级上册《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新的长城》一课时发问:(1)抗日战争中有哪些主要战役?涌现出哪些英雄人物?(2)结合史实说明抗日战争中国胜利的原因。这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爱国情感,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师生在一问一答中进行了思想交流,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爱憎分明的情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比较”的问题。即就两个或多个事件的特征或关系比较其异同。笔者在教学九年级上册《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一课时发问:日本的明治维新同俄国的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中国的戊戌变法有何异同?想一想,同样都是改革,中日两国为什么会出现迥然不同的结局?然后 引导学生从内部条件和社会背景、力量、政策措施的实施、国际环境等方面对比讨论得出结论: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中国的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这也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做好了铺垫。

“除了”的问题。针对原来的资料和答案,鼓励学生突破陈规,寻找不同的观点,得出正确结论。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中评价唐太宗是重点和难点。在学生学完本单元的基础上发问:除了“贞观之治”外唐太宗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原因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进而得出正确结论:唐太宗不愧为我国古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族政策、对外交往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创造了盛世辉煌的唐帝国,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可能”的问题。要求学生利用联想推测事物的可能发展,或作回顾与前瞻。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课时,笔者提出问题:红军长征途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和危险?学生在分组讨论后得出许多种困难和危险: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张国焘分裂红军的恶行;气候恶劣;地形复杂;缺医少药;民族的隔阂,语言不通;等等。笔者在高度肯定学生回答的同时再设问:红军又是如何克服困难走向胜利的?请举例说明。学生的回答更加踊跃,回答角度也更加广,所举的例子更加具体生动,许多都来自课外读物。学生在培养发散思维的同时学会了知识迁移,懂得了知识的重组,学会了初步创新,也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有利于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想象”的问题。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想象未来的事件。例如笔者在教学八年级下册《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一课时让学生想象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国家的状况并用相关的影视资料表现出来,让学生在感受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使学生了解今天“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

时代在发展,新课标为历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面对历史教学的困境,教师的自觉实践至关重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中只有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使教学日益深化,才能培养出具有人文素养的现代公民。

(责任编辑 庞丹丹)

创设问题情境 增强学生史感 篇4

课堂中教师的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软性的, 即没有固定唯一的答案, 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想象、概括、发散, 是一种横向的思维;另一种是硬性问题, 其答案有“对”“错”, 趋向于逻辑、精确、判断、推理、分析, 是一种纵向的思维。所提问题的内容应源于课本, 高于课本。源于课本, 即所问问题应有一部分是学生学习的知识, 让学生感觉到所学有了用武之地, 而且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索新的知识本身就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高于课本是指问题内容既有一定的广度也有一定的深度, 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去思考。在教学中结合教材适时发问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提高, 现举例如下。

“假如”的问题。即要求学生对一个假设的情境加以思考, 可以用人、地、事、时 (现在、过去、未来) 的假设发问。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劫难中的抗争》中“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子目时发问:“假如太平天国不是定都天京, 而是继续北上攻打清王朝, 能不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笔者没有立即下结论, 而是让学生去思考讨论。学生在热烈的讨论后得出一个认识:农民阶级由于受经济基础和阶级属性的制约, 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但有助于学生学好第四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内容, 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寻找问题的兴趣, 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列举”的问题。即举出符合某一条件或特性的人物或历史事件, 越多越好。笔者在教学八年级上册《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新的长城》一课时发问: (1) 抗日战争中有哪些主要战役?涌现出哪些英雄人物? (2) 结合史实说明抗日战争中国胜利的原因。这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爱国情感, 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师生在一问一答中进行了思想交流, 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爱憎分明的情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比较”的问题。即就两个或多个事件的特征或关系比较其异同。笔者在教学九年级上册《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一课时发问:日本的明治维新同俄国的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中国的戊戌变法有何异同?想一想, 同样都是改革, 中日两国为什么会出现迥然不同的结局?然后引导学生从内部条件和社会背景、力量、政策措施的实施、国际环境等方面对比讨论得出结论: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 中国的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这也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做好了铺垫。

“除了”的问题。针对原来的资料和答案, 鼓励学生突破陈规, 寻找不同的观点, 得出正确结论。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中评价唐太宗是重点和难点。在学生学完本单元的基础上发问:除了“贞观之治”外唐太宗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原因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进而得出正确结论:唐太宗不愧为我国古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族政策、对外交往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创造了盛世辉煌的唐帝国, 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可能”的问题。要求学生利用联想推测事物的可能发展, 或作回顾与前瞻。例如, 在教学八年级上册《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一课时, 笔者提出问题:红军长征途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和危险?学生在分组讨论后得出许多种困难和危险: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张国焘分裂红军的恶行;气候恶劣;地形复杂;缺医少药;民族的隔阂, 语言不通;等等。笔者在高度肯定学生回答的同时再设问:红军又是如何克服困难走向胜利的?请举例说明。学生的回答更加踊跃, 回答角度也更加广, 所举的例子更加具体生动, 许多都来自课外读物。学生在培养发散思维的同时学会了知识迁移, 懂得了知识的重组, 学会了初步创新, 也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 有利于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提高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想象”的问题。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想象未来的事件。例如笔者在教学八年级下册《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一课时让学生想象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国家的状况并用相关的影视资料表现出来, 让学生在感受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同时,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同时使学生了解今天“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是“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

学生我的家史我的家征文 篇5

爷爷年少时去参军、国内逃亡,灾荒最严重的时间。真实的经历了啃树皮、吃腰带的生活。在小学毕业后就迫不得已的只身出去打工。17、8岁就要下矿井,很难想象要一个人扛着50斤的面在渐暗的天色下走5公里崎岖的`山路;很难想象要在寒风徐徐、冰霜遍地的冬日还要用赤裸的双手零距离接触零度;很难想象……这一切都让我惊讶,更心酸。爷爷就是靠这样撑起了3个子女的天空,撑起了一个家,却也累了自己。这或许是时代的无奈,不过有幸爷爷还健在,我还能陪他。

老爸的毅力和聪明一直是我所敬佩的。他从一个穷山沟走出来,年少时,他辍学在家养过兔子,但是这次辍学让他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初中、高中一直是班里的前几名,因而也是他们村第一个大学生。大学毕业,他也曾带着他的梦想南飘过广东,北上过北京,自己打拼,终于落脚于淄博,终于有了个安定的归宿,我以我爸爸为骄傲。虽然现在的他饱经风霜,少了当年的年少轻狂,他用稳稳地实际行动撑起了我的家。

利用化学史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篇6

〔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2(A)—0055—01

新课程的教材中有不少化学史的资料和图片都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这些史实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材,展示了化学家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科学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以史明理、以史为鉴,人文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创建和谐的社会呼唤人文精神。因此,结合化学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是中学化学教育必须重视的问题。

化学家进行化学研究的过程是探索物质结构的过程,也是追求真理、发现真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化学家的求真精神不仅包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也包含知错就改、不断进取、知难不退、不达目的永不罢休的大无畏精神。化学史实告诉我们,许多化学家都是靠这种精神抓住机遇,获得重大发现和发明,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感人至深的求索之歌。

许多元素和化合物的发现都是化学家严谨求实的结果。以氧气的发现史为例,最先制得氧气并研究了其性质的是瑞典化学家舍勒。1773年,他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得他称之为“火气(氧气)”的气体,并用实验证明了空气中也存在“火气”。之后,也就是1774年,普利斯特利使用大凸透镜加热“汞锻灰(氧化汞)”的方法,发现有气体生成,他收集并研究了这种气体后,把它称之为“脱燃素空气(氧气)”。这本来应是他们发现真理、否定谬误、揭开燃烧之谜的绝好机会,遗憾的是他们二人都是“燃素说”的忠实信徒,结果把这一绝好机会拱手让给了拉瓦锡。而拉瓦锡则以同代人无法比拟的勇气和批判精神,进行了长达5年之久的研究,彻底推翻了“燃素说”,创立了“燃烧氧化说”。可笑的是,直到拉瓦锡确证了氧气以后,普利斯特利还固执地认为他发现的是“脱燃素空气”。对此美国科学家韦克斯说:“普利斯特利是氧的父亲,但他至死也不承认自己的儿子。”这成为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导致的一个科学悲剧,发人深省。

溴和碘的发现似乎有一些传奇色彩。1825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受人之托分析一瓶浸泡过海藻植物灰的溶液成分。他在分离出盐类后,加入氯水和淀粉试剂,母液显蓝色,说明母液中有碘化物。第二天一早,李比希发现蓝色溶液上层还有少量棕色溶液。因为当时还没有发现溴元素,他便不假思索地断定这是氯与碘生成的化合物氯化碘。1826年,巴拉尔在分析盐湖湖水成分时,实验中看到同样的现象,他并没有轻易下结论,而是不迷信权威,做了大量实验,证明棕色物质不是氯化碘,应是与氯、碘相似的新元素,被命名为溴。当巴拉尔取得这一成就时,年方23岁,在大学里只不过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助手和学生而已。碘是法国药剂师库尔特瓦斯在用海藻灰制硝酸钾时,一只猫碰倒海藻灰和浓硫酸的瓶子,升起一股蓝紫色的烟引起他的注意而被发现的。也许有人会说这种发现纯属偶然,可是这种偶然中是有必然的因素的,因为机遇只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就因自己没有深入研究而草率作出了结论,失去了发现溴的机会。为了警诫自己,他把那个瓶子放在一只被他称为“错误之柜”的箱子中,告诫自己科学需要严谨的态度。

氟是化学性质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由于它性格暴烈,有剧毒及令人毛骨悚然的伤害作用而被称为“死亡元素”。为了制备出单质氟,化学家们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戴维曾中氟的毒病了好几个月;爱尔兰科学院的诺克斯兄弟为研制氟其中一个不幸殉难,另一个被迫去疗养;英国化学家哥尔在制氟时发生爆炸……在这种情况下,法国化学家莫瓦桑仍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本人身体因中毒受到危害时,以顽强的毅力终于在1886年获得成功,征服了“死亡元素”。氟的发现史可以说是一幕悲壮的历史,科学家可歌可泣的事迹正是他们精神的真实反映。

运用化学史教学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篇7

关键词:化学史教学,高效课堂,非智力因素,创新思维

化学史是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自然学科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英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化学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被忽视。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引用化学史配合教学,不但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同时,化学史揭示了化学学科的发展过程,体现了自然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化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突出贡献,对化学家的功过进行了评析,有利于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高中化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运用化学史进行教学,将超越化学知识本身,揭示其中蕴含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体现化学发展的科学精髓。化学史中不但隐藏着化学家的天才智慧,更重要的是蕴含科学家严谨的治学态度,对真理不懈追求的执著精神。通过化学史的教学,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成长,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一、运用化学史进行教学能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打造高效课堂。

化学课应该丰富多彩、五颜六色、色彩绚丽,即使没有化学实验,也应该借助化学史及一些著名案例活跃课堂气氛。在化学教学中,由于许多化学物质和现象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很远,学生缺乏感官印象,无从联想,许多物质的性质又必须掌握,于是只能死记硬背,因此除了偶尔的化学实验能给化学课堂增添色彩之外,化学课显得机械、呆板,缺乏生气,学生由最初的兴趣盎然逐渐变得兴趣索然。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恰当地穿插化学史,如化学原理发现的曲折过程、物质组成的测定实验、化学家们艰苦卓绝的工作和平易近人的性格、独特的生活经历和个性等,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意兴阑珊,即将神游于课堂之外时将其重新引导到正确的学习轨道上,使学生能够始终保持注意力集中,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二、化学史教学能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教育学告诉我们,学习不仅仅是智力因素的比拼,更重要的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的高中生都是“90后”,他们的体力和智力比起父辈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却较为滞后,具体表现为顽强的毅力、耐心和韧劲,经不起打击,心理非常脆弱,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讲述、图片展示、视频、文字等多种途径进行化学史教学,能够再现自然科学发展的坎坷过程,重现化学家艰苦卓绝的工作历程,用鲜活的事实教育学生:科学的道路从来没有坦途,只有不畏艰险、勇于登攀的人才能到达科学的顶峰。用生活实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避免了单纯说教的空洞。例如我在讲“元素周期表”这一节时,让学生记住7个主族的元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给学生介绍这些陌生又拗口的元素呢?我事先查了很多资料,找到一些典型元素的发现者和发现过程,并将其展示给学生,在学习第ⅥA族元素钋时我做了重点介绍,它是居里夫人发现的,并且以她的祖国波兰的前两个字母命名。学生都知道居里夫人发现了镭,不知道她还发现了钋,因此注意力一下就集中起来。我又给学生讲解了钋的发现过程:由于钋元素含量极低,大约三十吨沥青中才有1克,想提炼出纯净的钋,难度可想而知,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在一个非常简陋的工棚中,在没有任何助手、没有任何机械助力的情况下,自己动手,花了四年时间,终于提炼出0.6克纯净的钋。由于她杰出的贡献,她又一次被授予了诺贝尔奖。有一个富商想以100万法郎收购这0.6克钋,被居里夫人婉言谢绝了,她说:“这不是我个人的,这是全人类的财富。”最后她将这0.6克钋无偿捐献给了法兰西博物院。通过居里夫人发现钋事迹的介绍,许多同学深受感动,纷纷表示要以其为榜样,不怕苦、不怕累,努力学习。

三、化学史教学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人类社会进步离不开科学的发展,科学发展需要不断打破旧观念、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只有敢于质疑才能有突破和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有未来。化学发展史上这样的经典事例很多,化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思维的活教材。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没有永恒的真理,要相信自己,要有敢于质疑的勇气和精神,要有所创新,就一定要反复论证,认真研究,敢于提出新观点和看法。例如:在法国著名化学家拉瓦锡发现物质燃烧的原理之前,人们一直都信奉燃素学说,认为可以燃烧的物质中都有一种特殊的元素———燃素。拉瓦锡却不这样认为,他通过实验指出,燃烧应该有氧气参与,物质中并没有什么燃素。他的观点一经发表,立刻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纷纷指责只有25岁的拉瓦锡是神经病、疯子。在这种情况下,他没有气馁,下定决心要将燃烧的秘密弄清楚。他投身化学实验室,夜以继日,勤奋工作,做了大量的相关实验,最终用著名的拉瓦锡实验证明了自己的观点。尽管还有一些著名的化学家反对他的说法,如普利斯特,但在铁一样的事实面前,拉瓦锡关于物质燃烧本质的理论逐渐被人们接受。通过拉瓦锡的故事告诉学生,在学习中要善于逆向思维,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不要人云亦云,只有这样才会有所创新和突破。

运用数学史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篇8

在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数学一直是颗耀眼的明星, 数学不仅帮助人们认识自然、改变自然, 而且还促进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更重要的是数学史所提供的大量数学史料让人们了解到数学学科发展的渊源和来龙去脉.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应该得到重视.学生通过数学史教学了解了博大精深的数学历史文化, 了解了数学赋予人们的智慧, 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奥妙和惊奇.数学知识启迪人的心灵, 激发人的创造性.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应试教育的缘故, 数学史还没被广泛应用到数学的教学中, 数学史一直是被忽视的内容.因此, 我们要改革现行的数学教育模式和方法, 把数学史融入对中职生的数学教学中.

二、数学史在中职生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1. 激发中职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如果中职生对学习数学毫无兴趣, 那么对学生来说就是服苦役, 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数学对于很多学生, 特别是广大的女生来说难以理解, 枯燥抽象, 而且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作用不是非常大, 很多学生因为听不懂学不会而放弃数学的学习.传统的数学教学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 给学生灌输大量的理论, 忽视数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很多教师把数学作为一种工具没有发现数学的精华和本质, 其实数学和天文学、文学等学科是相互交织的, 数学史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整体把握, 因为数学史给人们呈现的是全景图.

2. 帮助中职生理解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体现在数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上, 根据数学史的发展, 数学知识和成果的广泛传播是由于数学思想的传播, 不同的数学成果有不同的表现手法, 但是本质上都是一致的.为此, 中职生在学习数学时, 要了解某一个数学概念或者是数学解题技巧的来龙去脉, 了解数学家创作这一成果的历史过程, 看到本质的面貌, 从中得到启发和灵感, 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才能爱上数学, 喜欢上数学课.

3. 克服中职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的断层

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 数学的逻辑思维就像是铁链一样一环套一环, 之间联系非常紧密, 如果一个知识点不能掌握, 那么就会影响到其他知识点的学习, 如果只是了解数学的表现形式而不知其所以然也是不能做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的.因此, 要掌握数学史的内容, 了解数学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这样学生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了解数学的真谛, 才能掌握数学的一整套体系和方法, 形成完备的数学知识体系.

4. 培养中职生的数学思维

中职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不是掌握数学概念和性质, 也不是为了解决几道数学题, 而是学会和掌握数学的逻辑思维, 利用逻辑思维思考其他问题, 提高学生的能力.数学的教学不仅给学生教授知识, 更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数学史的学习, 能够让学生了解数学产生、发展、成熟的一整套思维方法, 关注思维的历史演进过程, 展示了数学家的智慧, 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三、数学史在中职生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重视理论学习, 忽视了数学应用实践和数学史的教授, 造成学生思维的断层和厌倦数学, 学习积极性不高, 缺乏一定的创新.因此, 必须将数学史的学习灌输到教学中,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激发中职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1. 在数学教学中, 合理渗透数学史的内容

数学史内容要和数学教学相结合, 在教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 向学生展示深厚的数学文化和发展历史.例如17世纪创立的微积分, 是在光学和透视镜研究的基础上发展演进而来的, 通过这些发展史的讲授, 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进而产生学习兴趣.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渗透数学史知识.

2. 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授

数学教学中有两条主线, 一条主线是数学的基础知识, 另一条主线是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的思想方法对学生彻底掌握数学知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思想方法的掌握是贯穿于数学史之中的.因此, 教师在数学的教学中要重视数学史内容渗透和灌输.教师不仅要挖掘数学的基础知识之外, 还要充分挖掘数学课本中的思想方法, 努力让学生掌握数学的本质和规律.

3. 对学生讲授数学家的故事, 进行人生观教育

激发山区学生学史热情的策略 篇9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学生对某学科的态度取决于其对学科的兴趣。有的学生说对某学科没有兴趣, 既然没有兴趣, 又如何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学习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应从简单的形象的知识入手, 初中生愿意听、乐于记形象性强的人物事迹和故事, 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就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 鼓励学生自己复述历史事件,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老师再对历史人物那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个性进行描述, 使人物形象鲜明、突出, 这样就把简单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场面,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三国鼎立》的教学中, 我分别播放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两个战役的短片, 看完每个短片后都让学生复述战役的经过并分析战役中的关键人物, 然后老师再对故事中的重点人物袁绍、曹操、许攸、诸葛亮、黄盖、周瑜等进行刻画, 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 让学生学得有趣, 而且能让学生理解这些关键人物在战役中的作用, 真正学到知识。

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试图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参与的局面, 让学生在课堂有所事事, 不沦为课堂上的听客。唤醒学生的参与意识,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课堂上要落实“五让”: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亲自观察;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亲自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亲自动手;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亲自思考;能让学生得出结论的要让学生亲自得出结论。如我在《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的教学中, 首先让学生观察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然后要求学生回答:画作上有哪些人?怎样从不同的着装中猜出各人的身份的?这些人大概是干什么事情的?在城郊和城内分别有哪些建筑?在大街上和河里有哪些交通工具?在学生回答后, 教师再做点评, 如此整节课的主干知识在学生观察和老师的设问中完成。

三、实现有效互动教学

在满堂灌、满堂练的课堂里, 学生不能产生独到见解的激情、悟性与灵性, 而是要让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里尽情地求知与探索, 在生成教学、研究型课堂里充分发挥与释放。如我《重庆谈判》的教学中, 我就设置了以下问题:毛泽东该不该参加谈判?毛泽东敢不敢去参加谈判?毛泽东不去参加谈判有什么后果?有没有人身安全威胁?毛泽东参加谈判会取得了什么政治效应?通过这样层层设问把本课的重点化解, 由此在孩子们心目中点燃的学习历史的热情之火种, 短时间却不会熄灭, 因为孩子对历史的认知, 对历史的感受, 往往就是通过这一堂堂课培育起来的。

四、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东西来激活课堂氛围

活跃的课堂气氛来源于浓郁的生活气息, 更来源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东西。在这个时期, 他们所接触到的家庭、学校、社会上的每件事、每个问题, 都有可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引起他们的思考。如在《三大改造》的教学中, 我就引入我县发生的一个社会事件:在南街城闹市区临街一块黄金宝地, 为什么荒废多年都没建成黄金铺面房?是由于产权问题的争端, 并引发所有者和经营者双方打官司, 至今还解决。这就是当年“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遗留下来的问题。遥远的历史, 突然间跨越时空般走近学生, 虽然这仅仅是课堂之中一个个小小的插曲, 但这个插曲起到了“调味品”的作用, 点到为止, 点到即活。

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创设生活历史情境

新课程教学强调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而面向学生、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已成为教学的主要趋势。从学生相对熟悉的影视作品、歌词、传媒广告等生活情景入手, 体现“学习生活中的历史, 让历史走进生活”的重要理念, 引导学生运用掌握的历史知识, 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再创造”活动, 既有利于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去主动探索, 又有利于学生感受现实生活是历史的延续和发展, 使历史学科更具“生活味”。如《“蒸汽时代”的到来》中有关于工业革命的产生的消极作用, 因为书本没有提到这一方面的知识, 所以我就引入电视上关于肇庆鼎湖山泉水的广告词:“你喝过山泉水吗?”然后向学生提问:城市人为什么有自家的自来水不喝, 还要另外花钱买山泉水喝呢?学生自然地回答:自来水不干净, 有工业污染。然后我强调科技为人类生活带来了便利, 也带来了不利, 我们要趋利避害, 注重环保。又如我在《科举制的创立》的教学中, 首先提到香港电影《武状元苏乞儿》, 让学生纷纷细说电影中的精彩片断, 然后提问学生:武状元是在哪个朝代哪个皇帝时出现的?

六、创设教学情境, 引导情感体现

干巴的讲述是激不起学生的兴趣的, 在课堂设计中, 应运用全新的情境、幽默的语言、简练的表格和文字等材料, 轻松快乐地学习,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如我在《开元盛世》的教学中, 用了一块小黑板创设问题情境:假如你是唐玄宗时一个参加科举的杭州考生, 要到洛阳参加科举考试, 你选择坐船出行, 要经过哪些河渠?要参加哪些科目考试?要重点复习哪些考试内容?你有可能遇到哪些外国人?买到哪些名贵瓷器?这样一个问题的创设, 既能让学生主动地掌握到新知识, 又能复习旧知识。

七、反诘式授课, 享受课堂的乐趣

历史教科书中结论式的陈述往往空洞、抽象, 无法激起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也难以唤起学生的思考, 如我在《戊戌变法》的教学中, 先让学生阅读有关谭嗣同英雄就义的文段, 然后提问学生:假如你是谭嗣同, 面对清兵的围捕会做出怎样的选择?绝大部分的学生都做出选择“逃命”。再问:谭嗣同有机会逃生, 却选择被捕, 你认为谭嗣同是个怎样的人?学生一致回答是“傻子”, 最后由我结合教科书中谭嗣同的言行进行客观的评价, 这较老师在课堂上大力陈述革命先烈们的高尚品德更有深度和广度。

总之,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每一位历史教师面临的问题, 实施起来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问题, 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这需要广大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实践、探索并加以总结, 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摘要:学生学不好历史, 是因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差”, 具体表现为, 学习技能不足、历史兴趣缺乏、没有基本的历史价值判断。本文从激发山区学生学史热情探讨策略。

关键词:历史教学,山区学生,学史热情

参考文献

[1]赵亚夫.如何看待学生基础差的问题[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1.1.

[2]毛经文.“剪锦成屏”:在逻辑梳理中确定主题选择方法[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1.7.

[3]杨有德.初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中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1.10.

留学生史 篇10

一、让学生习得具有普遍意义的思维方式

什么是数学的灵魂?那就是学科当中特有的一种独立的思维方式, 即数学思维.数学思维的培养为什么离不开专业史的教育?探讨其理论根源, 和所谓的“生物遗传定律”息息相关.也就是说,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 学生对某一知识的认知过程和该知识的历史发展过程存在相似性.

在数学教学中, 我们要求学生掌握数学概念、数学命题以及数学理论, 期间贯穿以数学史教育, 为的就是让孩子们了解这些内容的来龙去脉, 通过揭示数学思想从孕育、发生、发展、飞跃到转换为科学理论的全过程, 从中便可提取带有普遍思维意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在数学的发展变化过程中, 无论是概念的形成, 还是重大理论的创立, 如果全面综合地来看待, 我们可以归结为一种对立统一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数学概念的形成是从“多”与“少”的比较开始, 继而出现了“大”与“小”、“整”与“分”, 相应就有了“加”与“减”、“乘”与“除”, 随之产生了“正”和“负”、“有理”与“无理”;研究了“形”之后, 便有了“直”与“曲”、“凹”与“凸”, 以至发展到“常量”与“变量”、“微分”与“积分”等等都是一系列互相矛盾的数学状态.数学正是在这样相互转化、融合、统一的螺旋状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向前发展.再如史料“科学家如何测算地球年龄”的教学中, 应该让学生切身体会要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 数学和数学思维便是必须的工具之一.故而, 对数学思维的规律有全局性地分析归纳, 对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其一种独立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思维认知方式, 是数学史教育的最大价值之一.

二、发掘人格养成的精神力量

数学史料故事在中学课堂里面, 绝不仅仅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更大程度上需要我们从中挖掘出史料本身的文化价值和人文精神, 对学生进行一种思想上、人格上的启迪, 发挥专业史本身的人文内涵.

洪万生先在其随笔中就提到了阿基米德的故事.这位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 在叙拉古城被罗马人攻破之时, 还浑然不觉地钻研着一道几何题目, 结果不幸被士兵所杀, 他的墓碑上永远留下了一幅著名的几何定理图形.十八世纪法国的苏菲姬曼深为此故事所感, 她想探究这门科学艺术是有何魔力能够让阿基米德奉献出生命, 她为墓碑上的图形心醉神驰, 在数学研究道路上孜孜以求, 无怨无悔奉献终身, 最后自己也终成赫赫有名的数学家.

这个代表性的故事, 具有独特的启迪作用.阿基米德解题时那种全神贯注, 心无杂念的状态, 是人在求真过程中最纯粹的生命状态, 所以对士兵入城浑然不觉.这一纯粹之状态是每一位老师最渴望学生能够在数学甚至在其他任何学科的学习当中, 所达到的最理想的生命状态.苏菲姬曼就好比现今我们的每一位学子, 他们需要一个人生榜样去感动, 并为之努力和付出, 最终能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历史是一段关于人的故事, 数学史当中所蕴含的人的故事, 已经超越了数学知识本身.数学家的品德修养, 求真精神, 都能给予学子最为生动启迪和思考.例如, 史料“圆周率”中对π値的探索, 从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到魏晋的刘微、南朝的祖冲之再到今天人们用计算机辅助计算.人类这种对目标的执著, 对真理的探究, 何尝不是人生的又一要义.一个拥有正确的历史观, 具有批判意识、人文意识的教师都应该在教学过程中, 给予学生最恰当的点拨, 从每一段尘封的历史当中, 挖掘出促成学子人格养成的精神力量, 让数学课堂真正变成人生课堂.

三、培养学生在多元文化体验中的审美意识

著名数学史专家张奠宙教授在第二届全国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研讨会上做过一个讲话, 他认为数学史教育需要更高的社会文化意识, 营造数学文化意境, 提高数学文化品味.

张奠宙先生认为, 在给中学生讲授平面几何概念的时候, 并非只简单介绍欧几里得生平和《几何原本》成书年代就行, 应结合当时社会文化背景和政治制度, 向学生解释为什么古希腊会产生公理化思想方法, 并且对照中国古代数学体系, 解释为什么古代中国只注重算法体系的建立, 缺乏对演绎推理的运用.两者的不同在于, 古希腊社会在“民主制度”的作用下, 执政官的产生、国家财政预决算, 战争和平等重大问题都需要建立在一个广大公民公开投票、平等讨论的基础之上, 于是古希腊整个社会文化都具有一种崇尚证据说理, 逻辑推演的客观理性精神.而古代中国数学是为皇权服务, 好比李迪先生所说《九章算术》就等同于“国家管理数学”, 以丈量田亩、征求赋税、安排劳役等维护君王统治继续运作的实用性算法成为主流.

笔者认为, 在张奠宙先生所提出的讲史深度基础上, 我们还应该给学生一种恰到好处的审美教育的点拨.就上个例子来说, 从古希腊数学体系当中衍生出来的民主精神和理性精神, 恰恰正是旧中国社会最为缺失的重要精神品格.我们就是应该借此机会向学生讲授西方社会最主要的精神气质, 让其能对这样的精神品格进行产生一种美的感悟.

实际上, 中学数学史教育在让学生进行多元文化体验的基础上, 更为重要的是让其能够有一种纯粹的审美感受.不论是杨辉三角图形的对称美、海伦-秦九韶公式的简洁美, 还是黄金分割的比例美, 再到笛卡尔创立坐标系时“大胆科学想象”的气势磅礴之美, 这无一不昭示着数学并不是想象中的枯燥和抽象, 而是看得见用得着的, 她简直是美的化身.在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 (第41页) 当中介绍笛卡尔创立坐标方法的历史, 更重要的是要点明笛卡尔对此的思路形成过程, 一个大胆的设想:科学问题数学问题代数问题方程问题.这是“为了将度量化为方程问题, 即建立算术运算和几何图形之间的对应, 于是建立了斜坐标系和直角坐标系.这是一个大胆的设想, 一次伟大的哲学思考, 一种气势磅礴的科学想象.”与其如张奠宙先生所言对这种“磅礴的科学想象”的发掘是一种“文化品位”的表现, 笔者认为不如坦言, 坐标系是在将几何与代数相互连接起来的深刻的科学思考中产生出来的, 我们要启迪学生的正是这种伟大的科学想象, 让他们能够对这种伟大的想象产生审美愉悦.

更何况张奠宙先生还有著名的数学与诗词意境的论断.举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可以看做是时间和空间感的佳作.“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表示时间可以看成是一条直线 (一维空间) , 诗人以自己为原点, 前不见古人指时间可以延伸到负无穷大, 后不见来者则意味着未来的时间是正无穷大.“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是描写三维的现实空间:天、地、人, 悠悠地张成三维的立体几何环境.对学生启迪以诗歌的解读, 让他们了解这种将时间和空间放在一起思考, 领悟自然之伟大, 宇宙之浩渺, 时空之无极.

四、结语

留学生史 篇11

关键词:数学史;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262-01

在新一轮中学数学课程改革中,数学史被看做理解数学的一种途径。教材中应包含一些辅助材料,如史料、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数学家介绍、背景材料等,还可以介绍数学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建筑、计算机科学、遥感、CT技术、天气预报等),这样在对数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的发展过程有所了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和价值。

一、数学史在初中数学教学方面的作用

1、了解数学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有这样的经验,学生对有兴趣的科目学得特别好。一直以来数学都是让学生感到苦恼头疼的学科,大部分的学生眼里数学内容都是由精炼的公式、定理、干巴巴条文组成,觉得枯燥乏味,关键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要把数学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数学史的知识就可以帮助我们。在数学史故事的学习中,学生们了解了数学知识的来源,知道了为什么要学习它们,懂得数学知识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更重要的是学生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那么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就要挖掘这种乐趣,争取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都能学好这门基础课程,这才是最重要的。例如,学习黄金分割后,笔者就让学生知道0.618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当外界环境温度为人体温度的0.618倍时,人会感到最舒服;古希腊的帕提侬神庙由于高和宽的比是0.618而成了举世闻名的完美之作;画人像时腿长与身高的比是0.618的人体最美;二胡的“千金”分弦的比为0.618时奏出的音调最和谐;华罗庚的“优选法”也采用了0.618等。另外,阅读材料中介绍,天文学家开普勒指出:“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和黃金分割是几何中的双宝,前者好比黄金,后者堪称珠玉。”不仅可使学生将已学习过的新知识和前面的旧知识联系起来,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很大的兴趣。

2、深刻、全面地了解数学史,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和理论的理解

学习数学只有当看到数学的产生、按照数学发展的历史顺序或亲自从事数学发现时,才能更好地理解数学。因此,数学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数学史知识帮助学生对有关的数学概念和理论作深层次的理解。如数的发展:原始人在“数一数”、“量一量”的分配猎物方式实践中,逐步形成自然数。但在分配、度量过程中常产生分不完与量不尽的情况,为解决这些矛盾,于是就有了分数。随着生产的发展,负数也就应运而生,从而产生了有理数。在计算直角边长1的直角三角形斜边长时,产生了无理数。由于解方程的需要又产生了虚数,从而建立了数的理论体系。通过这些数学史的资料介绍,学生对数的概念就有了更深的认识。

3、在教学中融入数学史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数学史是研究数学概念、数学方法、数学思想起源及发展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联系的历史。知道了数学史的发展,就知道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教学中数学史内容的渗入,使学生了解了数学理论及其发展过程,以及这些理论对社会进步与发展所做的贡献,同时,也认识了许多科学家和数学家,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使学生受益匪浅。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融入数学史

1、章节导入中融入数学史。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数学史作为新课前的引入材料。作为辅助教学的材料关键在于是否有必要,决不能牵强附会。在引入数学史料时,应该做到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自然地过渡到教学中去。例如《孙子算经》是我国古代一部较为普及的算书,许多问题浅显有趣,其中下卷第31题“雉兔同笼”流传尤为广泛,飘洋过海流传到了日本等国。“雉兔同笼”题为:今有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旨在暗示我国古代数学的杰出成就,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抓住数学历史名题,丰富教学内容,展现学习数学的新途径。对于学生来说,历史上的问题是真实的,因而更为有趣;许多历史名题的提出与解决与大数学家有关,让学生感到他本人正在探索一个曾经被大数学家探索过的问题,或许这个问题曾难住过许多有名的人物,学生会感到一种智力的挑战,也会从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享受,这对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体验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3、开展有关数学史的课外活动。对于数学史的教学,除了教师在课堂适当的穿插外,也可让学生在课外自己操作,具体措施如下:

(1)在布置作业时,可挑选一些与课题有关的、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资料。如可以搜集勾股定理的相关历史及多种证法,使学生感受数学证明的灵活、优美与精巧,感受勾股定理的丰富文化内涵。经过实践,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2)组织学生搜集数学史的材料出墙报并进行评比,如数学家的典故、古今中外的名题和难题等;如在讲解轴对称,密铺图形,图案设计时,可欣赏一些艺术作品中的对称,镶嵌,密铺,组织学生设计图案并参与评比。学生在设计图案的过程中,体会图形的变换,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行数学美的欣赏和创造。

(3)组织学生撰写小论文,教师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事件与人物写出研究的报告,并在同学之间交流,这个可以作为假期作业来完成。除此以外,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对有关的数学史内容作形象化的处理,例如,利用图片、录像、计算机等,这样内容就更加丰富多彩,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总之,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教材内容有目的、有意识地运用数学史教学,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引导或教育作用。

三、结束语

留学生史 篇12

一、研剖心态, 审时度势, 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

1. 剖析学生心里状态

初中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确立, 对事物的认识还缺乏正确的分析能力, 中学生个性突出, 喜欢坚持自己的观点, 在历史课堂上, 他们喜欢对历史事件进行评价, 发表自己的看法, 当教师或同学指出他们的观点不正确时, 他们总要进行反驳。加之, 当前信息时代, 青少年学生往往会受到社会上、影视上、网络上不良风气和言论的影响, 极易对历史和现实产生错误的理解和认识。在中学历史教育中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显得非常重要。

2. 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知识、从积累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课前要学会预习, 学会阅读、分析教科书是获取历史知识、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方法, 在预习的基础上形成初步的知识体系, 标志预习时困惑的问题, 以便在课堂上交流与探究中解决。课堂要注重听讲, 专心的听讲, 动手动脑, 紧跟教学节奏, 紧贴老师思维, 做好学习笔记。课后要强化记忆, 好历史重要的就是记忆。关键是要记住要点, 形成知识体系, 并能把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整理, 重点突出, 脉络分明, 便于分析比较、归纳总结。

3. 培养学生学习爱好

兴趣产生于对知识的渴望, 是获得成功的敲门砖。历史对于学生来讲, 是一门富有趣味的学科, 历史的广博内容为激发同学们的兴趣提供了可能。教师要让阅读带有研究性的历史读物, 如《上下五千年》、《中华历史名人传》、《秦汉史话》等, 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 教师要精心设计, 巧妙安排, 使历史学习化繁为简, 变被动为主动, 让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 既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 又增长了历史知识, 达到“学史明志, 知史做人”的目的。

二、灵活施教, 激情引趣, 增强学生的历史情感

1. 语言生动触发兴趣

作为教师, 应该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 讲课时做到满腔热情、充满感情、富有激情,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如笔者在讲解“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时, 我不仅讲述了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的光辉业绩, 还讲述了卫青、霍去病刻苦学习, 立志报国的可贵品质。使教学目的得到了落实, 教学重点得到了明确, 教学线索得到了清晰。此时, 我稍加点拨, 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的激情就会被点燃, 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2. 设置疑问以疑激趣

有疑才有所思, 有思必有所得。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疑问, 在设置疑问留有悬念, 引导学生去探究, 去解疑, 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感。在讲解“区域冲突”时, 面对学生的质疑, 世界各地区域冲突时有发生, 那么会不会再次引发世界大战呢?学生议论纷纷。我抓住这一疑问,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世界大战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从多角度帮助学生解决疑虑, 虽然现代的武器装备, 足以毁灭地球, 但世界人民的觉醒、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世界大战不会轻易发生, 和平与发展才是时代的主流。

3. 创设情境以情求趣

在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 有吸引力的环境, 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手段, 如图片、录音、影视、多媒体等创设、渲染出历史教学具体、形象、生动的环境和氛围, 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 使学生在感情上受到振动,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在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时, 我找来开国大典、抗美援朝等影视资料和图片, 运用多媒体, 组织学生收看部分片段, 学生们听了看了立刻兴致勃勃, 情绪高涨。

三、排定计划, 悉心传授, 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

1. 精心排定教学计划

课堂教学效率如何, 关键在于备课。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 发挥自如。一要备学生, 了解学生的知识根基, 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二要备教材, 根据课文的重点、难点内容, 明确教学的重点;三要备教案, 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类型, 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

2. 用心梳理知识结构

历史是人类社会已往的发展过程, 所以要使学生形成历史的基本概念, 在知识教学方面, 就要注意历史知识多层次、全方位的联系, 如历史的纵横联系、因果联系、古今联系等, 以及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 不能忽视历史整体性和规律性教学, 防止把历史割裂成孤立的知识。在教学活动中, 笔者注重引导学会如何阅读、分析、归纳历史知识, 让他们掌握事件、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

3. 悉心提高学生能力。

上一篇:医学院校文化下一篇:监测监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