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留学生教学

2024-10-09

中医留学生教学(共11篇)

中医留学生教学 篇1

近年来, 中医药专业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 据国家留学生基金委统计, 目前该类学生人数仅次于汉语言专业, 已经成为了来华留学生的主力军。留学生在中医药专业学习中, 主要面临的是中医汉语学习困难。

中医汉语属于语言学范畴, 但是中医专业词汇却是中医文化的物质载体, 因此学习中医汉语的关键是理解中医文化。中国传统医学是古代哲学、天文地理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和谐统一, 中医文化充分体现了整体观思想, 留学生中医汉语教学也应围绕该核心。

1.中医学整体观

中医学整体观有两个含义:一是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整体, 二是人与环境是一个统一体。

中医学认为人体以五脏为中心, 通过经络把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器官联系在一起, 每个组织器官各司其职, 互相辅助, 形成一个表里相联、相互协调的和谐统一体。“肺气通于鼻, 肺和则鼻能和香臭矣”说的是肺与鼻是一个整体, “心气通于舌, 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则说明了心与舌的整体性, 此外, 《灵枢·脉度》中还论述了肝与目, 脾与口, 肾与耳的和谐与统一, 说明人体内部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也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人与天地相参也, 与日月相应也” (《灵枢·岁露》) , 说明人的生命活动规律必然受自然界的规定和影响, 因此人们应该主动适应自然, “动作以避寒, 居阴以避暑”《素问·移精变气论》, 以积极的态度调整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预防疾病的发生。

2.留学生中医汉语学习障碍

2.1理解障碍

中医学的整体观与注重分析还原理论的西方哲学思想大相径庭, 也是留学生产生理解障碍的主要原因。在中国南方, 每年梅雨季节, 都会有很多人腹泻。西医医生一般会使用抗生素针对腹泻进行治疗, 而中医医生却避开腹泻, 而是治疗“湿”和“热”。这种治疗方法就是典型的整体观体现, 只有找到病因, 从根本上改善人体的整体环境, 才能解除疾病。诸如此类的现象还有许多, 如:“以左治右, 以右治左”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病在上者下取之, 病在下者上取之” (《灵枢.终始》) 等, 都会造成学生理解的障碍。

2.1语言障碍

众所周知,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 通过具体形象的语言和文字, 人们才能理解抽象的文化。然而留学生的汉语水平有限, 目前HSK考试主要考察留学生运用语言生活、工作的能力, 常规对外汉语教学也只是侧重留学生汉语技能的训练, 缺乏文化知识的浸润, 因此很多留学生即使通过了HSK6级, 也难以理解中医文化, 可见片面的汉语教学造成了留学生巨大的语言障碍。

3.留学生中医汉语教学的整体观模式

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结合, 创造客观环境和思想认知上的整体观教学模式。

3.1教学内容

教授中医汉语, 构建“汉语———中医汉语———中医文化———中医”的整体教学内容框架。中医汉语的主体是中医专业词汇, 这些词汇具有双重作用, 一方面拓展了语言学习, 提高了学生的汉语水平;另一方面承载了中医文化, 促进了学生的中医专业学习。

3.2教学方法

改变以往教师单向课堂讲授的模式, 采用“情景式”教学法, 教师设计医学场景, 学生扮演医生和患者的角色, 自由选择字、词、句, 完成语言场景的演出, 在演出中学生既要体会中医汉语的内涵, 完成中医文化的学习, 也要感知语用的得体性, 完成汉语技能训练。

3.3教学环境

布置教室环境、安排体验活动, 充分考虑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 营造隐性的中医文化环境, 使留学生能够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 在直观感受中亲身体验中医文化。

中医汉语体现中医文化, 中医文化体现中医药学的本质, 因此从中医学整体观入手开展中医汉语教学, 对留学生中医药专业学习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孙晓生, 李雁.我国医学院校人文社科教育发展思路[J].医学与社会, 2009 (4) :72.

[2]张亚斌, 蔡子鹤.中医文化与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J].医学与社会, 2010, 23 (10) :100-101.

[3]陈红梅.欧美留学生的中医思维教育[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9 (1) :130-132.

[4]郑晓辉.论中西方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的差异[J].高等教育与学术2007, (5) :178.

[5]周思源.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8.

中医留学生教学 篇2

摘 要: 随着中医药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医院校的留学生数量逐渐增加,提高留学生教学质量尤显重要。本文就留学生病理教学中的几点思考和体会与同行探讨。

关键词: 病理学 中医院校 留学生

随着改革开放和国际化的推进,中医药的国际地位逐步提升,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认可,中医药院校接纳留学生来华学习的比率也越来越高。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每年学校接纳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欧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这些留学生入校后分布在中医学、针灸学等各个专业,但不论哪个具体专业,病理学作为紧密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必修课。笔者近年来承担了留学生病理学理论和实验教学课程,就教学中的一些思考体会和各位同行探讨。

1.注重课前准备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顺利完成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备课是其中重要一环。为此,教研室定期进行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并针对不同受教群体,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由于部分专业的学生前期没有进行组织学的学习,在学习病理形态学时会非常吃力,因此对这部分同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因人施教,教学内容要做些调整,在形态学讲习之前需要花一部分时间恶补组织学知识,这是保证病理形态学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课件的制作质量也须重视。虽然大部分留学生前期都进行过汉语的培训,一般的汉语交流没有大问题,但其汉语实际水平较中国学生还是有相当的差距,在课件的制作上有几点需要关注。首先课件上必须言简意赅,避免出现大篇幅的描述性文字。对留学生来讲,课堂上对着大篇幅的中文字会非常吃力,而教师也容易照本宣科。其次,课件应该多注重图文并茂。对形态学教学来讲,适当加入图片,以图片为例讲解某种疾病或病理过程的具体病理变化,更加生动,对留学生来讲,通过视觉信号弥补语言接受上的一些欠缺,也能强化学习效果。

再者,课前准备一定不能忽视的方面就是学生的课前准备。部分学生课前没有进行内容预习准备,课堂表现差。在这里,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后预习作业、课堂随堂作业等手段,并能将这部分作业的完成情况加入平时的形成性成绩部分加以考核,可以一定程度上刺激学生的积极性。

2.课堂把握

教师对课堂的整体把握在强化教学效果方面的作用显而易见。鉴于留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在课堂把握上有几点需要注意。

首先,是课堂节奏。留学生普遍中文水平还是欠缺,教师在教学内容的推进上不能过快过急,表现在语速上应该不急不缓,并且一定要吐字准确清晰。可能的话,对一些专业术语的解释,最好结合其英语翻译,这样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由于是中医院校,对某些疾病或病理过程的解释还需结合其中医基础理论,对一些中医名词的解释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次,要加强教学互动。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在讲完某个概念后,最好停一下,关注学生的表情和反应,是否真的掌握。这里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判断教学效果,如果大部分同学已经掌握,教学可以继续进行;如果还有不少同学对之模棱两可,教师可以换种方式,或者在概念上多结合英语解释。按照笔者的经验,一般韩国和日本的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语言问题而导致学习障碍相对少,而欧美的学生则相对多,对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更要重点把握。

再次,在讲授上可以多结合具体病例。相较于单纯的文字解释,病例可以加强某种疾病或病理过程的直观性,尤其对在语言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这种方法在讲授部分病理生理学内容的章节上尤其能显出优越性。在我校病理学课程设置上加入了部分病理生理学章节,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休克、器官功能衰竭。涉及这些章节的内容,大多为疾病的发生机制及功能代谢方面的变化,不如病理形态学直观,学生理解起来难度更加大。通过结合具体的病例讨论,可以简化内容的理解。

补充一点,结合留学生英语方面的长处,教师不妨鼓励学生在一些生物信息学的网站上多搜索搜索课堂上学过的某些疾病或病理过程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且可以组织一起学习讨论,对教师和学生都是增加知识的好机会。

3.充分利用实验教学

实验课是对理论课有效的补充。在我校,每2周1次的病理学实验课是对理论课知识加深理解的好机会。通过实验课,学生有机会直接接触特定病变的病理切片,细致观察,加深印象。在留学生实验课教学过程中,相较于中国学生也有一些不同点需要注意。对中国学生来讲,教师在显微互动教室的教师机上进行示教后,大部分学生都能理解并且规范的操作并观察,找到典型的病理变化。但对留学生来讲,语言方面的一些问题会影响他们对教师讲授知识的理解,在这里,教师可以延长给学生自行观察切片的时间,并且教师在示教机上统一讲解后,可以走下来,对学生进行个别讲解。在大体标本的观察上,亦可以延长观察时间。

4.考核方式

中医留学生教学 篇3

当前高等院校留学生的中医教学大纲中, 本科生教育对教学课时的安排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 同时规定应安排适宜的见习教学课时;而对于攻读临床学位的研究生, 更是要求具备一定的临床实习经历。中医见习教学, 既是中医理论教学的延续, 也是中医临床实习的基础。临床中医科室的带教教师引导留学生进行中医见习教学, 应针对见习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根据留学生自身特点,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 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 留学生见习中常面临的问题

1.1 语言文化差异

中医学理论体系与中国古代哲学、自然科学、文学、历史学甚至军事学关系密切, 措辞古奥, 理论精深。而留学生来自世界上不同的地区和国家, 据报道, 目前仅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留学生来源国家和地区就已经多达56个。尽管在进入临床中医科室进行见习教学前, 留学生都有过在校学习中文和中医理论课程的经历, 获得了基本的中文交流能力以及中医基础知识, 但其对中文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掌握仍较薄弱, 这对于中医见习教学的开展造成了较大的不便和阻碍。

1.2 较少主动与中国教师、中国学生及病患进行交流沟通

留学生离开桑梓、远在异乡, 容易产生孤单感和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感, 更喜欢与自己同国家或地区的学生相处, 再加上语言文化差异的存在, 有相当一部分留学生较少主动与中国教师、中国学生及病患进行交流沟通, 非常不利于留学生自身中文水平以及中医见习学习效率的提高。

1.3 临床操作机会较少

教师在常规的中医见习教学中, 常常会安排一些简单易行的临床操作机会给学生, 例如询问病史、查体、对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等, 这些临床操作机会可以加强学生对理论教学与临床应用的联系,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然而, 由于留学生存在语言差异、交流沟通能力较差等问题, 再加上当前的医疗环境影响, 带教教师可能会顾虑到留学生的中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较薄弱, 出于怕麻烦或者担心出现医患纠纷等种种考虑, 较少给予留学生进行临床操作的机会, 从而对留学生的中医实践经验的积累和中医实践技能的提高造成一定的影响。

1.4 学习兴趣较低

语言文化差异, 较少主动与中国教师、中国学生及病患进行交流沟通, 临床操作机会较少, 以上三个问题影响到了留学生的见习学习, 久而久之, 留学生会觉得自己在临床见习中收获不多, 进步较慢, 产生挫折感, 相应地也会影响到留学生对中医的学习兴趣, 使其在见习过程中的注意力和集中力下降, 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降低, 导致恶性循环。

2 教学体会

2.1 端正教师的教学态度以及留学生的学习态度

“态度决定成败”。首先, 带教教师的教学态度是影响留学生见习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 如果带教教师不能认真组织和引导见习课程, 教学方法僵化甚至敷衍了事, 与留学生交流沟通少, 就会严重损害到留学生对于该教师的印象以及对见习的兴趣, 对留学生的见习纪律造成不良影响。其次, 留学生是否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也决定了其见习学习的成败。所以, 带教教师在见习教学过程中应该端正教学态度, 严格、规范地执行教学要求;并适当地对留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指明当前中医药事业在中国以及世界各国的稳定发展趋势, 并强调中医见习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端正留学生的学习态度, 提高其见习纪律, 从而为见习教学的良好开展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

2.2 加强师生互动交流, 并将中国学生与留学生混编为同一见习小组

鉴于留学生存在语言文化差异, 以及较少主动与中国教师、中国学生及病患进行交流沟通的问题, 带教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加强与留学生在教学中的互动交流, 并适当地推动促进中国学生与留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带教教师与留学生在教学中的互动交流, 首先要求带教教师具备较好的外语能力、社交能力, 以及对留学生所在国家地区的文化宗教有一定的了解, 从而减少带教教师与留学生之间的思想文化隔膜。其次, 带教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向留学生讲述知识、提问并针对留学生的回答进行分析, 适当采用启发、鼓励的方式, 增加师生的互动交流。最后, 带教教师还可以给留学生布置一些课后作业, 比如病例分析等, 帮助巩固留学生的学习印象。

当前在许多高等院校中, 尽管有各种讲座、协会的活跃开展以及校园BBS的存在, 但大多数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在医学课程方面的互动交流仍然是在共同接受教学的过程中发生, 增强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在见习过程中的交流互动是大有裨益的。所以在条件许可以及学生自愿的前提下, 带教教师在安排见习教学时, 不妨将部分中国学生与留学生混编为同一见习小组, 最好是一名中国学生和一名留学生合作,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见习教学并进行一些临床操作培训, 如共同完成一份课堂作业或者课后作业、共同对一个病患进行问诊查体以及病例书写等。

加强留学生与教师以及中国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有利于留学生中文水平的提高以及中医见习学习的开展, 有利于留学生与中国病患进行交流沟通的信心和兴趣的培养, 从而有利于见习教学质量的提高。

2.3 适当进行中英互译教学

中英互译教学是双语教学的手段之一, 英语是当前大多数留学生较熟悉掌握的语言, 甚至是母语。所以在见习教学中适当进行中英互译教学, 可以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 提高留学生的学习兴趣。

见习教学中, 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电子文档或者书面等方式, 列出一段中文的中医病例或者临床试验摘要, 让留学生尝试着将其翻译为英语;或者反其道而行之, 让留学生尝试着将一段英文的中医病例或者临床试验摘要翻译为中文。还可以结合中国学生与留学生混编为同一见习小组的方法, 让中国学生模拟扮演“病患”角色, 由留学生对其进行英语问诊, 将问诊的信息写成中文病历摘要。须注意的是在开展之前, 一方面教师要能够保证教案和课件符合英语的语法习惯和专业英语词汇的准确性, 同时又要符合中文教材的编排方式;另一方面应要求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充分预习[1]。在见习教学中适当进行中英互译教学, 可以提高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同时留学生的意见和反馈也可以帮助教案和课件的完善以及教师英语水平的提高, 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2.4 适当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方法

病例导入式教学方法又称病案导入式教学方法, 以病例为中心, 通过病例引导教学并提出相关问题, 组织学生对病例进行研究探讨, 让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对具体病例提出处理方案。病例导入式教学方法的特点在于, 它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能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技巧[2]。

病例导入式教学方法的关键首先在于病例是否合适, 选择病例应该遵循以下标准[3]:选择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常见且典型的病例;病案内容与教学大纲难易适中;病案内容完整, 形式多样, 可以是多媒体、书面或电子文档等;按照教学目标要求制定问题, 以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为主;问题形式多样, 注意问题的生动性, 便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见习教师将预先选定好的中医临床病例提供给留学生, 让留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者小组合作的方式, 得出该病例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选药用方, 并与见习教师进行探讨。通过接受病例导入式教学, 在分析和探讨病例的过程中, 留学生可以提高自己获取信息、辨证论治以及口语表述的能力, 有利于其中医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

2.5 适当采用Presentation教学方法

Presentation是许多企业 (尤其是外企) 求职、升职必经的一项考核内容, 亦在国外的高等教育中广泛运用。随着教育交流国际化的发展, Presentation教学方法也成为了当前风靡于我国诸多高等院校的教学方法之一。对于大多数留学生而言, Presentation教学方法并不陌生, 难度也不太大, 所以在见习教学中可以适当采用Presentation教学方法。带教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要求, 给留学生布置一些题目, 题目的选择应该与教学大纲相关, 并适当涉及到中医临床研究或者中医基础研究的进展, 以达到加强留学生对理论知识印象的同时, 开拓其视野、扩大其知识面, 例如“血瘀证的四诊表现和血瘀证动物模型建立方法”、“胸痹的辨证论治和中成药选取”等。教师布置题目并规定好充足的准备时间, 让留学生自行搜集教材以及其他文献资料上的相关信息做好PPT, 进行讲演并回答教师和其他学生的问题。Presentation教学方法方法, 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留学生学习兴趣, 丰富拓展留学生中医学知识, 从而提高见习教学的质量。

2.6 组织中医学知识竞赛

知识竞赛以知识问答、知识比拼为主要内容, 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学院支持和条件许可的前提下, 带教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间指导见习学生班级中的班干部组织一些中医学知识竞赛活动, 例如抢答中医方剂方歌、分析中医病例、对人体模型进行中医临床操作等等, 可以活跃气氛, 促进留学生融入大环境中, 并加强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提高留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要:随着医学教育国际交流的广泛开展以及中医在全世界的普及传播, 众多留学生来我国就读高等院校并接触、学习中医学知识, 从而对留学生的中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医见习教学中应针对留学生教学中存在语言文化差异、较少主动交流沟通、临床操作机会较少、学习兴趣较低等问题, 采用端正教学态度和学习态度、加强师生互动交流以及将中国学生与留学生混编为同一见习小组、适当进行中英互译教学、病例导入式教学方法、Presentation教学方法、组织中医学知识竞赛等多种教学手段, 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留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等院校,留学生,中医见习,见习教学

参考文献

[1]郑仕中, 张雪娇, 陆茵.中医院校开展临床药理学双语教学之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 2010, 18 (3) :505-506.

[2]许雪青, 王燕, 王艳艳, 等.构建病案导入式教学法的新生医学遗传学课堂教学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6) :8-10.

中医学生如何学好中医? 篇4

中医学生如何学好中医?

作为走出校园的中医从业者,当年读书时,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疑问,并且走了不少弯路。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经历,希望能对各位同道有所帮助。首先第一点,学习之前不妨先简单了解一下中医的发展史,对自己所需的东西有大致了解,从而做到知己知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热爱自己所学才能获得前行的动力。医学学习需要循序渐进。打好基础很重要。现在院校使用的教科书阐述过于详细反倒让人无所适从,不知从何处入手。在这我有几本书推荐,《医学三字经》、《药性赋》、《药性歌括四百味》、《汤头歌诀》、《濒湖脉学》、《内经知要》。这几本书都是中医启蒙读物,用歌诀的形式写成,便于记忆。这些东西都要背诵烂熟于心。对临床帮助很大。中医文献浩如烟海,历代医家都有著作,但是都无法超越《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因为成书年代久远,加之古汉语用词简练和我们现代汉语差异较大,这里我推荐可以参照视频讲解来帮助理解,王洪图老师主讲的《黄帝内经》视频,郝万山老师主讲的《伤寒论》视频,这些在网络上都可以找到。书籍版本的选择上除了教材之外,我这里分享一下我用的版本《全注全译黄帝内经》逐字逐句都有讲解。伤寒论有《陈亦人伤寒论讲稿》、《刘渡舟伤寒论讲稿》、《郝万山伤寒论讲稿》。以后有精力的情况下最好阅读繁体影印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过几版。《内经》理论深奥,建议反复阅读,《伤寒论》贴近临床,建议背诵。有人说古方不治今病,其实不是方剂的问题,而是如何使用的问题。这是个技巧。首先你需要对药性足够熟悉。熟悉药性之后要谨记一点: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要因人因时因地三因制宜。学习经典时要师仲景之法而不拘仲景之方。仲景所处的环境和我们今天大不相同,人的体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著作中的处方都是应用举例,重要的是学会方剂背后所体现的病机。简单说就是哪种证才适合用哪种方。有了前面的理论基础,我们接下来最需要的就是访名师,跟师学习,看看别人是如何运用的。多跟所在地的名家上门诊抄方学习,单纯抄方没有多大意义,就好比学习武术,招式学会了还要学会运用,处方背后的思考用方思路很重要。除此还可以“访古代名师”,也就是看名家医案。医案学习切忌走马观花。要当做自己在临证,看完病史症候之后先自己思考一下,如果换作是我遇到这样的病人我会用什么方药,然后和名家处方比较,看看下面的分析,从中寻找思路弥补自己用药上的缺陷。坚持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的中医理论特色很重要,但是作为新时代的中医要与时俱进,不能夜郎自大,现代医学也要学习了解,这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病人负责。有些不适合内科治疗的病症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发现。熟读王叔和,也要临证多。我是平阳府中医。希望各位同道多多交流,有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中医留学生教学 篇5

【摘 要】为了响应课程教学改革,本文阐述了在中医护理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增强互动效果,提高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尝试探索中医护理学教学改革途径。

【关键词】中医护理学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能力

中医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深奥枯燥,如何把枯燥、深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易懂、通俗、联系实践的生活点滴,强化学生操作能力,提高学习积极性,是中医护理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心得,就在中医护理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阐述自己的观点,尝试探索中医护理学教学改革途径。

一、问题教学法

所谓“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在课前认真备课,熟悉教材内容,根据章节学习要求,提出问题,在所学章节找出答案,教师提问、讲解、总结。教育家刘国正说:“就课堂教学来说,是教与学双方做到和谐的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也推动教师,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双方都欲罢不能,其乐融融。”学生头脑不再是被灌满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问题”就是能点燃这支火把的导火线,思想的火花一旦点燃,创新的火焰就会熊熊燃烧。问题教学法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教师认真备课,熟悉教材,提出问题;学生浏览教材,找出问题答案;教师根据问题随机提问,作为平时成绩考查的依据;学生提问,教师讲解、总结。

问题教学法有如下优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熟悉教材,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记录平时成绩,了解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教学实践证明,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研究教材,准确地把握课堂教学,还要关注课外的知识信息,留心观察生活,同时还要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走进学生的生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才能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实现教学相长;才能给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实现真正的高效课堂,同时也是有效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关键。

二、形象教学法

中医护理学是经验科学,来源于生活,理论博大精深、抽象。很多学生反映学习困难,主要原因是教师只注意文字教学,没有把抽象的理论联系现实生活,没有形象化,没有和人体生理病理联系起来。形象教学法包含多种教学手段,如比喻法、引经据典法、联系生活法等。中医概念很抽象。如“风能胜湿”,讲课时可以用比喻法,使之具体化、形象化。可以联系生活的例子打个比方:地面上的一摊水,如何把水弄干呢?这个时候,可以开风扇,风一吹,水就没了,所以“风能胜湿”。这样讲解,学生一听就明白了。

形象教学法有如下的优点:打破枯燥的书本教学法,引入经常接触的生活因素,增加教学过程的乐趣;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方便识记;教学方式灵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

三、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育者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指导下,依据教学目的、任务及要求,以实际案例为教学素材,以实践操作为学习途径,将学生引入特定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研讨,培养学生的临床逻辑思维和推理判断能力,以达到高层次认知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如在学习辨证施护,讲解到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时,首先要求学生在课前熟悉教材的内容,分发典型的案例为自学材料,在课堂上随机提问学生,或者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并且考核记录平时成绩。具体操作流程如下:课前布置下发典型学习案例,划定自学教材内容;课堂上学生自主回答问题,或随机提问,教师讲解;记录平时成绩;学生针对疑惑提问;教师总结。

案例教学法有以下优点:以学生为主,学生先自学,带着疑惑求学,增加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主动回答问题,或教师随机抽问学生,有效预防学生偷懒;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教学内容有实践性,增加教学乐趣;教师针对疑问讲解,能有效地解答疑惑,弥补遗漏。

案例教学与传统单向式信息传递的教学模式不同,属于一种双向研究性学习模式。在强调理论基础的同时,更加重视对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使其具备自我教育的能力,从而能在不断尝试、不断修正的过程中进行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四、实践操作法

以学习针灸操作技术为例,讲解如何实现“实践操作法”。学生觉得中医护理学的针灸操作技术很神秘,对其很感兴趣。在教学过程当中就要求每一位同学都要学习和掌握针刺针灸技术。以合谷穴为例,首先简便定位法: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两手掌虎口交叉,大拇指指腹按压之处就是合谷穴。消毒穴位皮肤,左手拇指、食指一起绷紧皮肤,右手持针垂直皮肤,快速进针,感酸麻胀痛即为选穴准确,每隔5分钟选用捻转补泻手法。

实践操作法有如下优点:教师规范操作,学生模仿,完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现场记录学生操作步骤,及时纠正不规范的动作;每位同学都在课堂上具体操作,预防造假;教学过程完全互动,活跃教学气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医护理学教学过程中,以上四种教学方法可以融汇使用,也可以在具体的章节中以某一教学方法为主,以其他教学方法为辅,灵活运用。以上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医护理学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烁.我与问题教学法[J].群文天地,2013(04):197.

[2] 吴雪燕.浅谈《中医学基础》的形象教学法[J].学周刊(上旬刊),2010(08):177.

[3] 葛长江.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心内科教学中的应用[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0(06):557-558.

中医留学生教学 篇6

关键词:康复医学,综合能力,教学

康复医学是一门独立、新兴的学科, 自20世纪80年代初被引入我国以来, 康复医学事业有了快速发展,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但与快速增长的社会需求相比, 康复专业人才无论是数量、知识结构、模式等都不能完全适应和满足康复医疗市场的需要, 因此, 康复医学的临床教学必须注重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这既是21世纪医学科学国际化发展趋势的要求, 也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对人才数量、层次、能力要求的必然结果。

1 康复医学专业特点

康复医学是一门研究残疾人及患者康复的医学应用学科, 以康复小组工作的方式、采取综合性康复的方法, 减轻和消除患者存在的功能障碍, 使身体残留部份功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生理上、心理上、职业和社会生活上的功能, 不仅要保全性命, 还要尽量恢复功能, 改善生活质量, 最后重返社会, 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劳动者。

2 现代教学手段在康复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康复医学是一门跨专业的综合性学科, 与临床医学联系极为密切。临床医学的迅速发展, 促进康复医学的发展, 并为康复治疗提供良好的基础及可能性, 而康复医学贯穿在临床治疗的整个过程, 使临床医学更加完善, 临床的内、外、妇、儿、预防保健各科康复医学均有涉猎。多学科交叉是新医学模式的典型特征, 康复医学学科内容面广泛, 知识难点繁多, 教学时数却比较有限, 康复专业学生在学习中记忆、理解困难, “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更是磨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对学习心生恐惧, 失去兴趣, 造成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困境,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康复医学的发展和教学要求。

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革命。在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把抽象原理概念具体化, 使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及易于接受,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所拥有的动画演示、视频播放、高清图片、动态模拟等特殊效果, 能将复杂的康复知识创设为1种逼真而有强冲击力的形象多彩、妙趣横生的课堂情境,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能力, 使教学者、教学媒介和教学成果达到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 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增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 强化理论知识, 注重操作能力的培养

作为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的康复治疗, 内容众多, 包括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心理疗法、康复工程等等, 无一不是需要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规范系统的操作技能, 需在理论的指导下突出实践, 应摒弃“以教定学”, 取而代之的是“以学定教”, 从传统的线型设计 (关注“教师怎样教”的设计) 转到新理念下的框架设计 (关注“学生怎样学”的设计) , 实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根据专业需求适当加大教学计划进程表中实践教学安排比例, 给学生充足的动手练习的时间, 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反复练习、消化吸收。引入情景模拟, 角色扮演, 让学生能更主动、积极地参与实践全过程, 实现任务引领教学。通过知识拓展, 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 加深学生对于操作的理解和记忆。开放实验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突出操作重点, 把“学知”与“学做”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学生早期接触临床, 能应用所学的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研究解决临床工作问题的能力。

4 对康复科疾病临床逻辑分析能力的培养

康复科疾病临床逻辑分析能力是正确诊断的关键, 以作出功能障碍的诊断, 进行康复评定并制定完整的康复治疗计划。临床逻辑能力的培养是在雄厚的理论基础上, 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并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积累得来的。笔者认为病例讨论是培养学生系统临床思维和综合分析判断力的重要方法。在临床教学中, 笔者非常注重病例分析, 经常选择一些典型的病例供学生讨论, 利用各种循证医学证据, 树立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治疗观念, 指引临床思维培养, 并且着重强化康复科疾病的特点和不同于其他临床专业的思维方式。教学上通常选择本院住院的真实病例, 并包含一些值得探讨的疑难问题, 特别是诊治过程中的经验或教训, 典型而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以开拓学生思维, 扩大知识面。学生在病例讨论前应复习好与病例相关的理论知识, 查阅专业书籍或通过网络查找相关疾病的代表性文献及目前的研究进展, 做好充分准备。在分析讨论过程中, 采用引导式教学.对问题进行正确引导, 把学生的思维从由单一纵向思维模式向发散横向临床思维模式转变, 提出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思考、推理与判断, 避免学生的盲目性, 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其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 培养自学、分析、解决问题及表达、归纳、总结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提高其科学的临床思维分析能力。

5 如何提高学生与患者交流能力

医患关系直接影响医疗质量, 在临床工作中, 因医患关系不良导致疗效不佳、患者投诉的情况时有发生。但在目前的医学教育体系中, 医患沟通技能不是教学课程考核范围, 医患交流能力培养只能在毕业后的医学临床实践中逐步积累、得到提高, 即使是基础理论扎实, 临床技能过关的学生, 都害怕与病人打交道, 或在与病人沟通时生硬地按书本所学解释病情, 不知道如何应对病人提出的要求, 面对复杂的医患关系往往无所适从。所以, 笔者认为临床技能的培养是包含了临床交流能力的建立和培养[2]。良好的医患交流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提高诊疗效果的重要一环。在康复教学中, 应该把交流技能培养作为提高综合能力的内容之一, 临床实践中, 不但要求学生重视医疗技术, 也不能忽视与病人的沟通, 这种交流包括询问病史、交换意见, 尤其是思路清晰的向病人讲解治疗方法和步骤, 以及与同事们一起商讨治疗方案和疗效等等。在北美地区, 医学交流技能的教学应用是非常广泛的。现在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是小组讨论和教师信息反馈, 但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角色扮演和录像是最有效的方法;学生学习结果最好的检测方法是配备录像的标准化病人考试以及教师的观察考评。这些都非常值得思考与参考[3]。

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进步, 临床医学教育这个重大课题摆在面前。优质的医学资源的相对紧缺和社会对医疗质量及医学工作者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医患关系面临新的问题。所以说不断的高标准、严要求的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能力, 思维判断力以及临床交流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笔者确信,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医学教育会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 加之多种不断涌现出的更加先进的教学模式, 临床医学教育会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使其将来为医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蒲蜀湘, 高聪, 王剑威.将康复医学理论渗透到神经病学临床与教学中[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1 (4) :41-42.

[2]张斌.高聪.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J].临床医学工程, 2010, 17 (10) :136-137

中医留学生教学 篇7

1 客观认识中西医的差异,树立正确的思维模式

学生进入临床进行见习时,首先让学生客观的认识中西医的差别。中医是实践医学、经验医学,是历代中医学前辈长期从事临床实践、不断进行治疗的经验总结。传统的中医教育讲究“师承教育”,临床教学以病房、病床为活动场所,传授中医临床基本技能为主[1]。西医教学则注重分析人体的各个器官结构及其不同的功能,各种辅助检查、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是具体的、可重复的,有明确的数字检查结果,比较直观;而中医大多比较抽象,强调整体、平衡和统一分析处理问题的方式。麻醉科是和内、外、妇、儿等西医临床密切相关的科室,麻醉过程中的基础操作和术中管理大都以西医理论为主,在麻醉手术过程中,患者如果出现需要处理的问题,一般比较紧急,以西药处理为主。

2 正确认识麻醉学,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

随着麻醉专科知识更新、各种监护设备仪器的出现,麻醉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麻醉不再是单纯的穿刺、推注药物和不可预知风险的科室。对于麻醉工作来说,最重要的是严谨、负责,患者在麻醉状态下是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此时麻醉医生就是患者生命的守护神,生命是脆弱的,在日常麻醉工作中容不得丝毫的马虎和倦怠,因为麻醉医生的一个小的疏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灾难性的结局。现在的麻醉有先进的监护仪器,可以清晰的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正确的评估患者所处状态,如动静脉直接测压,麻醉镇静深度监测仪BIS和Narcotrend,麻醉吸入药物浓度监测,液体输入评估指标PICCO和Vegilo等等,都降低了麻醉的风险,使得麻醉可控、安全的程度更高。尽管麻醉的风险降低了,但仍然要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实习医师。

3 带教教师以身作则,培养学生学习麻醉的兴趣

带教教师热爱麻醉工作、责任心强,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对学生可以产生直接正面的影响,实习学生往往会受到感染并对麻醉专业产生兴趣,对于七年制学生来说,在其以后的专业选择上见习期可能是一个关键的时期,做好临床见习带教工作可以争取到更多优秀的学生参加到麻醉工作中来,促进麻醉专业的发展。对见习学生可进行鼓励教学,即便是一点点成绩也要给予肯定,让他们感受到“白衣天使”的崇高荣誉,感受到自我的价值[2]。应避免带教责任不明确等导致带教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带教随意、教学不规范、向见习学生灌输负面的社会现象和悲观的思想。

4 不同的见习阶段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

见习学生初到临床学习兴趣往往较浓厚,为了以后更好的适应临床实习工作,对于不同阶段见习学生可给与不同的教学方式。

4.1 见习初期,以视频、挂图教学为主

首先让学生了解麻醉科工作的大概程序,组织学生集体观看各种穿刺的教学视频和挂图,如中心静脉和桡动脉穿刺,椎管内阻滞穿刺,气管插管等,让学生熟悉人体的解剖结构;其次认识各种麻醉用具,如气管导管(双腔管和单腔管),不同型号的麻醉机、监护仪器、微量泵等;了解麻醉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无菌观念。旨在使学习者构建起宽厚而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有效的问题解决技能,培养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以塑造学员的独立性、培养创新力、有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3,4]

4.2 见习中期,进行实体教学

在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后,带教教师带领学生观看其他教师进行各种麻醉操作,进一步熟悉各种操作规程,加深学生从理论知识到实践应用的印象,学习各位教师在麻醉前、麻醉后和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交流方式,因为在当今医疗现实中,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是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说,和专业能力同等重要[5]。

4.3 见习后期,可进行CBL和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见习后期,组织学生讨论见习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学习的目的性。教师采用典型病例分析,先进行CBL教学,随后进行PBL教学,让学生参与主动学习,教师通过术前访视患者给学生提供有关信息并进行讨论,提出临床麻醉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指导每个学生从不同的途径如书籍、期刊以及多媒体资料等收集自学资料,鼓励学生组织讨论,对其病理生理、术前准备、麻醉评估、麻醉方案及术中麻醉管理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直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为止。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讨论,把不同学科的知识综合在一起,寻找正确的答案,同时又提出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6]。其优点主要体现在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学会主动地关注各种各样的临床基本问题,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将相关的基础知识进行一次有计划的复习,这样学生就能把知识串联起来、活学活用。

总之,麻醉学科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相结合的学科,涉及知识面广,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死存亡。临床见习教学是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医学生运用所学的医学基本知识到临床实际,提高临床思维和技能的教学过程的第一步,教学模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中医专业学生的麻醉见习教学工作不完全等同于西医院校,对于以西医为主的麻醉教学来说更有挑战性,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一种既适合学生及教师,又适应中西结合医学教学模式。

摘要:临床见习是医学生走向临床工作的第一步,通过总结近年的带教经验和分析临床见习教学的特点,认为对中医专业见习学生麻醉临床带教应注重中西医基础理论的差异,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以提高医学生临床见习教学质量。

关键词:临床见习,麻醉学,中医专业,临床教学

参考文献

[1]王燕,廖雅琪,何美颜,等.搭建临床能力培养平台提高中医临床教学管理质量[J].高教探索,2005(1):80-82.

[2]鄢良平.临床实习生医德医风教育体会[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6,3(6):97.

[3]Matsui K,Ishihara S,Suganuma T,et a1.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l school graduates who underwent problem based learning[J].Ann Acad Med Singapore,2007,36(1):67-71.

[4]O’neill P,Duplock A,Willis S.Using clinical experience in discussion within problem based learning groups[J].Adv Health Sci Educ Theory Pract,2006,11(4):349-363.

[5]陈刚,唐伟,吴小候.从医疗现实的几个问题探讨临床实习[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4):401-402.

中医留学生教学 篇8

一、提高教师创新素质

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 在思想、意识、观念、情感、能力、精神等方面应具有如下特征:

1、独创性。

即思想活跃、想象丰富、敢于突破权威思想, 敢于弃旧求新、标新立异。有独特见解, 善于吸收最新的教育科学成果, 并将其积极用于教学中。

2、新颖性。

即善于独立思考, 敢于探索, 能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变化的新情况, 创造性的发现、选择教学方法, 有新意。

3、坚定性。

即爱岗、敬业、讲奉献, 具有不折不挠的顽强的毅力和意志。

4、全面性。

即思想、观念、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实践能力都有明显的超人之处。

二、向课堂要质量

作为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 我们必须敢于向传统教学模式挑战, 实施创新教育进课堂的关键是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方法应遵循以下原则:

1、创造性原则。

教无定法、贵在创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不断变化的新情况, 创造地发现、选择教学方法。

2、主体性原则。

教师在选择、制定教学方法时要从学生所处的学习主体地位出发, 通过启发、引导, 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 使学生活泼地学习, 积极主动地发展。

3、激励性原则。

必须经常激励和鼓舞学生, 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激发学习热情。

4、启发性原则。

教师可以采用目的启发、直观启发、问题启发、对比启发、想象启发的方法, 利用学生议论等方式达到质疑、解疑的目的。

课堂中孕育着创造, 把素质教育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全过程, 以全新的教学观念来演绎现代教育教学的崭新思路, 是保证课堂质量的必由之路。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创设氛围, 培养创新意识

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 实质上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竞争。要想有所成, 必须具有创新意识, 敢于向传统、向专家挑战, 不能做“人云亦云、墨守成规、循规蹈矩”的庸人, 这就要给学生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没有心理压力的环境, 才有利于创造能力的发挥。因为一个人的创新精神, 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里自由”的条件下, 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因此, 在课堂中要给学生创设这种没有压力的氛围, 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育方式。随时诱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敢于大胆猜想和推测, 善于捕捉自己的灵感, 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教育者应大度和有涵养。“弟子不必不如师”, 不能对不同意见横加指责。教育方式要多样性, 可以讨论, 可以教师谈, 可以学生讲, 给学生的思索和创造提供一个宽裕的环境和更多的机会。使其在学习中不拘泥、不守旧, 敢于打破框框, 敢于创新。

2、设置困境, 培养创造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医学的发展速度非常快, 遇到的苦难也很多。为此我们首先要在课堂教学中刻意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困难的情境, 使学生产生解决这一认识上困难的要求, 从而认真地思考所研究的问题。问题的设计很关键, 要有创造性, 少用事实题, 多用思考题。吸引学生独立运用创造性思维。例如:讲解内科病例时, 先陈述期临床表现, 再给出数个层层推进的选择题, 每道题有三、四个答案, 题目分别是:诊断的最大可能是什么?治疗原则是什么?用什么方剂最恰当?有哪些分析意见等。这样, 即给学生联系了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多个学科, 又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3、学练结合, 培养创造实践能力

中医内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在中医内科教学中应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将课堂上所学的新知识用于社会生活中。引导学生大胆实践, 多让学生获得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经验。卫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 而卫生知识最缺乏的地方正是农村, 只要引导得好, 现在和将来这些学生都是宣传卫生知识、宣传中医中药的主力军。同时他们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到医院去进行实习, 真实体验医生的工作环境, 工作方法, 工作技巧。学生们都说这种社会活动贴近实际, 能学以致用。这样通过教学和社会实践增强了学生的兴趣, 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塑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一名优秀的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 不应该只把课堂当作传承知识的场所, 更应该把课堂当作师生交流思想感情, 碰撞智慧火花, 启迪智慧灵感的其乐融融的“磁场”。互相平等和谐相处是创新教育师生关系的显著特色。为了能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热爱和真诚并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把这些视为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先决条件, 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决定性因素。具体的讲, 教师应“真实”、“接受”和“理解”。塑造新型师生关系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和育人情景, 有利于促进学生主题性发展。

中医留学生教学 篇9

为了尽快与国际医学教育和职业执照制度的惯例接轨我国医学教育界应当解放思想, 从根本上反思传统观念, 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问题。如何增强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是医学院校教育的重要课题, 也是全体教职工的责任[4]。目前, 我国传统教学法, 即讲授法, 一般是先“教”后“学”, 尽管老师和学生都很努力地教与学 , 但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5]。随着对临床专业教学的改革, 学校对教学方式进行了改进, 要求专业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采用PBL教学法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生物化学作为医学生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医学生的培养计划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在生物化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 制定了四个PBL案例, 安排了合理的PBL教学课时我们以海南医学院的临床本科学生为对象, 分析了我校学生能力培养的现状, 进行了教学方法改进。

1.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现状

我国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现状不容乐观, 存在被动灌输学习、缺乏创新精神、不懂协作和表达、对信息的检索和处理弱等现象。从分析我国现有人才结构层次可以看出, 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较高的实用型技术人才仍是当前经济建设中最紧缺的人才。目前医学院学生综合素质的实际状况不容乐观, 各院校的部分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各种问题, 文化基础薄弱、不善于自主学习、不善交流、缺乏自信、不会与他人相处、缺乏想象力、信息检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在对我校学生进行的调查中发现, 大多数学生不喜欢传统的讲授法, 一般老师在上面辛苦讲课, 学生则在下面打瞌睡、打游戏、看小说、看视频, 听课的非常少;而且课后很少有学生预习及复习, 一般都是考试前挑灯夜战, 应付考试, 从而很难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那么, 大学综合素质教育培养该如何开展呢? 海南医学院的领导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要求各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开展PBL、CBL及TBL教学。生物化学作为医学生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医学生的培养计划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们的生物化学这门课程中有较成熟的四个PBL案例, 案例都有教师版和学生版, 安排了合理的PBL教学课时。那么在生物化学PBL教学中, 我们要怎样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呢?

2.生 物化学PBL教 学中 , 要注重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高等医学教育是通过理论、实践等教学环节, 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 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 目的是使他们将来在工作岗位上能够解决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种理论和实际问题。PBL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协作能力、表达能力, 以及语言组织能力、信息检索和处理能力。生物化学PBL教学作为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 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以下几种能力。

(1) 学生自主 学习能力的培养

PBL教学围绕教师准备的案例 , 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 然后让学生利用各种资源寻求答案。在这里, 占主体地位的是学生,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研室一起编写了学生自主学习指南, 包括五个内容:1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使用能引起学生共鸣的话语, 简要阐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2自主学习方法介绍。3主讲教师辅助资源。给出主讲教师的办公地址、联系方式, 便于学生有问题能联系到老师。4评价。给出生物化学课程需要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 评价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方式, 便于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方式。5自主学习资源。给出精品课程及网络课程的网上资源地址, 以及主要的参考书目及主要文献资料和主要实践资料, 便于学生减少花在搜寻上的时间,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 开拓创新 能力的培养

PBL的实施过程是 :教师给出案例、提出问题—共同提出假设—学生搜寻相关信息—共同验证假设-最终获得大家均认可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结论。这样的教学方式对老师的要求更高, 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了解最前沿的科学知识, 从而把国内外最新的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最前沿的学术信息及科研方式和方法[6]。PBL教学中, 要讲一些最新进展及小故事, 引起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 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断增强学生的洞察力、想象力、预见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

(3) 学生协作能力 的培养

PBL教学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 学生除了要自主收集学习相关的知识外, 还要与小组成员进行分工、讨论及汇总。在PBL教学中, 我们随机分组, 让学生跟不同的学生协作, 从而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

(4) 学生表达能力 及语言组织能力 的培养

PBL实施过程中需要学生对检索到的信息处理后进行汇报, 在这一环节中, 可以在不同的学时让不同的同学上去汇报, 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口头汇报一次, 最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

(5) 学生信息检索和 处理能力的培养

目前, 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非常重要, 一般医学院学生都有必要专门学习规范的学术文献等资料的检索方法和技巧。海南医学院校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创新课题的科学研究, 并设立大学生创新专项资金予以支持。科学研究首先要全面收集相关研究领域资料, 只有掌握了检索技巧, 查阅到相关的资料后, 科研课题才能顺利进行下去。但是某些学生在选定了课题之后, 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检索方法, 结果不能全面地掌握相关资料及最新的科研动态, 进而使得课题很难进行下去。那么在生物化学PBL教学过程中, 在学生查阅信息前, 我们除了提供他们自主学习指南外, 还应该教给他们信息检索知识, 提供信息检索方法和手段的相关资料, 告诉学生在检索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询问同学和老师。经过几次独立查询资料、处理信息后, 学生能正确掌握信息的检索和处理, 提高信息检索和处理能力。

3.展 望

大学阶段是有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时期, 培养医学生自 主学习、创 新、协作等 综合素质 能力需要 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只有三者共同努力, 才能让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尽快提高, 以符合医学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在学校中如何培养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较高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是当前所有院校必须重视且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摘要:21世纪医学生教育应注重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在中国传统讲授法教学方式下, 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是当前医学教育的瓶颈之一。本文分析了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现状, 以生物化学PBL教学课程为载体, 在PBL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 以及语言组织、信息检索及处理等能力。

关键词:生物化学PBL教学,医学生,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牛丽红, 南克勉, 王增田.解读PBL中的师生角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 (7) :27-28.

[2]吴应锋.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J].国外医学 (医学教育分册) , 1995, 16 (3) :122.

[3]曹博, 程志, 曹德品.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 7:1-2.

[4]周同甫, 万学红.医学生能力培养的再认识[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1998, 2:15-17.

[5]韩玮娜, 常亮, 阎芳, 等.PBL教学中教师的转变及作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8, 21 (4) :495-496.

中医留学生教学 篇10

本论文以天津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数据为背景,通过我校国际学生数据统计分析系统,对留学生数据统计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了解本校来华留学生生源流失情况,探讨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提高来华留学生工作整体水平,推进高水平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

一、当前我校来华留学生生源流失基本情况及影响因素

通过国际学生数据统计分析系统中留学生学籍异动情况的统计,可以看出,在生源不断扩大的形式下,长学制留学生休学、退学人数比例也在不断扩大。学生休退学的主要原因有家中有事、生病、经济原因、学习困难、继续进修等。根据实际学生学籍管理工作经验,我们总结出留学生生源流失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一)经济原因

学生在报考我校后由于家庭原因或经济情况发生变化,无法到校学习,或者学业中途结束。近几年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下,这种生源流失情况比较明显。金融危机造成企业破产、减薪、裁员,而留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用就会相应提高,迫于生活的压力很多留学生不得不中断学业,随之而来的是留学生的休学、退学情况不断增加。

(二)国际国内生源竞争

各国的高校都纷纷瞄准国际市场,希望通过增加外国留学生生源来增加其经费来源,在世界范围内扩大对外招生和对外教育。许多海外高校拥有深远的知名度、雄厚的师资力量、优越的教学环境,这都是中国大部分院校所需要抗衡的,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高校对外招生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而国内有些院校也纷纷通过降低入学条件、降低学费、加大奖学金力度等优惠措施来争取生源。国内外高等院校互相竞争造成的流失大部分时候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在流失学生中所占比例较高。

(三)学业淘汰

主要是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本人的各种原因无法正常完成学习任务,达不到学校的教学要求而被自然淘汰。这种流失从学校和留学生教育的长远发展来说是正常的,也是非常必要的,不能为了追求学生保有率而降低教学要求及教育教学质量。

(四)相关规定限制

主要是由于休学、转学、转专业、学习年限等各方面的有关规定,有可能对学生形成了一种不利的限制,造成留学生可能有各种客观原因致使其不能继续学习,再有如服兵役、结婚、生育等等,这些情况也导致了生源流失。

二、来华留学生生源流失对策

(一)开拓潜力生源国,拓宽招生渠道

通过留学生数据统计分析,我校主要生源国为韩国、越南、马来西亚、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72.56%。主要原因是在亚太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由于历史和文化的渊源,对中医药的认知度相对更高,中医药已成为亚洲各国家民众生活的重要部分。由于亚洲国家有着共同的东方文化的基础,对传统医学认知度也很高。在我校学习的欧美国家和地区的长学制留生生源及数量都相对较少,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这些国家的认同,但除了像美国已经形成中医药教育本土化,其他国家留学中医药还没有真正成为这些国家输送海外留学生教育事业的主流,这也就意味着中医药国际教育在这国家和地域还拥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十几年来我校与德国、美国、丹麦、冰岛、英国、瑞士等近20个国家30多个大学、科研院所、医学学术团体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合作办医、联合办学和科研项目合作方面开展了多元化的合作方式,扩大了长短期生源。因此,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宣传力度,加强交流,寻求更深入的合作,制定更完善的政策,扩大这些国家学历生生源。

另外,继续推行推荐奖励制度,对于合作院校和部门推荐的优秀生源以及在校优秀留学生,按照评审条件给予相应级别的奖助学金,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和影响更多的优秀生源来校学习。同时,招生部门应将在我国高中国际部学习的留学生纳入宣传范围,这些学生长期生活在中国,语言好,了解中国国情,适应中国的生活习惯与环境,一些就读于高中的留学生毕业后会选择继续在中国接受高等教育,我们可以此为突破口,扩大生源范围。另外,加强与招收留学生的汉语进修学校的联系和宣传,适时适当进行学校展示会或招生推荐会等活动,也是挖掘潜在生源的重要渠道。

(二)优化课程设置,降低低年级生源流失率

根据系统统计的休退学原因我们发现,在一年级或二年级提出休退学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中医药留学生教育授课内容的特殊性造成的。很多知识对于文化差异较大的留学生较难理解,造成其学习上的一定困难,影响了学生完成学业的信心;再有就是语言问题,因为母语的不同,部分留学生对汉语授课的接受能力有限,给留学生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应全面了解高校留学生的教育需求,努力缩小来华留学生在留学预期与留学收获之间的偏差,探索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留学生课程体系。吸引留学生来华学习,关键在于能够为其提供满足其需求的教育服务和产品,而核心即是课程。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应充分发挥学校的特色,不断优化课程设置,依托雄厚的专业师资力量,建立师资资源的共享机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注重突出具有中医专业特色的汉语课程,开设了专业汉语的听说读写课程,并且在教材选配和教学方法诸多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和优化,开设与中医有关的中国文化理论课程及实践课程,激发留学生学习中医药的兴趣。

(三)加强交流与沟通,关注来华留学生心理需要

留学生在离开生长养育自己的国土和习惯了的故土文化环境,继而进入一个新的国家和环境后,气候、衣食住行、交通手段、地理环境、生活节奏、价值观等方面同时发生了激变,因此而丧失了长期保持的心理安定,产生种种心理动荡、行为改观,感觉无法适应新环境。另外,由于生活习惯和价值观等诸多原因,留学生尚不能很好地理解中国人的交往模式,所以很难与中国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很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无所适从、孤独无助的不良情绪和行为障碍,许多看来很平常的事情都可能成为他们的难题。因此留学生出国后会产生不安全感和恐惧,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行为障碍,影响学习成绩,甚至无法继续学业,导致生源流失。

另外,近年来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很多留学生在华生活条件也发生很大改变,一部分留学生因经济条件的改变,而出现延迟交纳学费、旷课等现象,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心理上出现不安和躁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甚至会对他人、对学校等方面产生不满,增加了高校留学生管理难度。

作为外事管理者,我们应对学生留学期间的困难和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理解和重视,让学生安心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坚持“外事无小事”的原则,强化服务意识,凡事都要从积极预防的角度着手,缓解留学生在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压力。在今后的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提供有关异文化环境的信息,对其进行情绪上的心理援助,使他们尽快适应中国生活,并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有必要尽快设立留学生心理咨询机构,可在新生入学之初,实施基本心理状况调查和测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从而掌握学生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对有问题学生进行心理调试和疏导,使其尽快融入中国的生活,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四)加强学风建设,激发学习积极性

从学生的学习动机方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学生对于自己的前途还没有明确的规划,同时,对于中医学了解得也不多。往往是先把学习中医作为一个选择,一边学习,一边考虑自己是否适合学习这个专业。这类学生在我校留学生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也成为不稳定生源的组成部分,由于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决心不够坚定、学习信心不足很容易申请休退学,造成生源的流失。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了留学生学习激励机制,多种形式奖学金项目作为一种正面激励,如国际学院定期进行三九留学生奖学金,天津中医药大学奖学金,优秀毕业生的评选活动,对留学生在学习中付出的努力和所取得成绩进行承认和鼓励,而这种积极效应通过获奖者带动周边同学,形成群体效应,树立起严谨勤奋的学风。

作为留学生管理部门,应该把握来华留学生的特殊性,运用鼓励、表彰等以及与当地学生联谊、交流等方法,调动他们的进取心和积极向上的热情,提供各种展示才华的机会,激发留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潜能。

(五)拓展高层次生源,严把入学关

通过多年的留学生教务管理、学生管理工作经验,我们认为留学生教育应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质量控制,拓展高层次留学生生源。入学严把关,择优录取,这也是避免生源流失的一个很好的管理办法。在以后的招生工作中,我们应严格审阅申请学历教育学生的申请材料,结合学校及专业要求,采取多种方式的面试,从语言、专业素质及品性等几个方面对申请者进一步考察,对合格者批准其入学。高层次来华留学生,是学习院校同国外联系与合作的桥梁和纽带,招收高层次来华留学生宣传窗口,应积极开展留学生毕业后调查工作,与学生保持电话和电子邮件联系,对学生学习后的发展和学习质量,以及对教学改进的需求进行跟踪评价,对于了解国际需求,扩大生源、保证生源所有率,以及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都具有指导意义。

三、结语

发展留学生教育是国家和民族的事业,是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型大学的组成部分,是教育水平与开放程度的标志之一。深入研究和分析来华留学生数据,从而找到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扩大留学生教育规模。我们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抓住国际化战略发展机遇,加强横向交流,推进留学生教育健康、持续、稳定、科学地发展并为此作出应有贡献。

中医留学生教学 篇11

关键词:中医专业学生,临床技能培训,教学改革,实践

临床医学属于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只有中医专业学生具备了足够的实践教学才能在后期的工作中进行科学的治疗,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传统的中医专业学生临床技能培训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中医专业学生临床实践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就中医专业学生临床技能培训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分析如下:

一、中医专业学生临床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教学改革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医专业学生临床技能培训的教学改革,经过一系列教学改革与实践,当前中医专业学生临床技能培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上还存在一定问题,是影响中医专业学生临床技能培训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医临床教学存在一定困难。中医临床教学就需要直接与患者解接触,进而进行实践教学,但是现阶段社会生活理念的提高,使得大部分患者在具备了维权意识,在接受治疗期间不愿意作为中医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实例。相关制度安排与培养环节的脱节,也限制了大学生直接从事临床实践活动。此外,医疗环境的复杂化及医院管理方面的因素,也使得中医专业大学生实践教学不能深入。

2.实践教学中还存在旧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由于上述的原因,很多临床教学医院及科室在临床技能培训实践教学中仍然将大部分的时间用于理论教学,留给实践教学的时间很少,这就造成了实践教学仍然以理论为主。中医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本应该根据实践教学内容,简单回顾理论知识,然后大部分时间以实践教学为主,与临床病人为实例进行。这种仍过多强调理论知识的临床教学方法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实践教学效果,同时造成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脱轨,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实践教学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1]。

3.临床技能培训的考核体系有待提升。中医专业学生经过临床技能培训之后还需要经过考核才能获得相应的实践能力证明,进而步入工作岗位,但是现阶段许多经过技能考核的中医专业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仍然存在着操作不规范、临床实践技能缺乏等相关问题,这些问题进一步反映出当前中医专业学生临床技能培训实践效果与考核体系存在着漏洞,致使技能培训结果不尽如人意。

二、提升中医专业学生临床实践教学效果的相关对策

1.结合教学大纲要求,确定临床技能培训目标。中医专业学生临床教学分为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应该紧紧地围绕教学大纲要求,同时结合临床要求,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逐渐将临床部分技能渗透进去,这样就促进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让中医专业学生在教学中明确临床技能要求;中医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学生培训结束后步入工作岗位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关的临床实践教学,从而在临床技能培训过程中目标明确,有利于针对性的开展实践教学;此外,将原有的教学计划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调整,适当的提高中医临床实践教学的课时,减少理论课时,从而提高实践教学效果,通过量变引起质变,从而提高中医专业学生临床技能,为后期正式的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2.建设中医教学独立的实训基地,提高中医专业学生临床实践机会。现阶段,中医教学规模正在不断地增加,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常见病的患者人数也较多,在此基础上,不同的中医教学院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设独立的中医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完成的中医教学实训基地除了规模之外,在其它设置方面应该与中医院保持一致,同时配备有一定的医护人员。在教学实训基地接受治疗的患者可以享受一定的优惠,但前提是患者需要配合中医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这样既能避免患者不愿意配合中医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同时还能有效缓解部分患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3.从实践教学教师角度出发,不断加强临床实践教学教师的带教能力。中医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效果与实践教学带教教师的能力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因此,在中医专业学生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的提高带教教师的能力,具体的就要求临床实践教学带教教师应定期的参与培训,参与中医临床研究,掌握当前最新的中医内容,进而通过改善中医教学带教教师的能力促进中医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效果[2]。

4.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LBL教学法,但是现阶段这种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临床实践教学需求,可将LBL教学法调整为PBL教学法,这种教学模式是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应用中,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学生抓住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以及疑点问题,促进了中医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效果。

结束语

临床实践教学是中医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同时也是中医专业学生理论教学实践应用。对于中医专业学生通过临床技能培训可以为后期进入工作岗位提供知识以及动手能力的准备工作,从而做好我国中医医疗事业的服务工作,因此在中医专业学生临床技能培训实践教学中应该不断的调整教学方式方法,改变传统实践教学中的不足,充分认识到中医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明确实践教学目标、不断提高带教教师的能力、建立专门的中医实践教学基地等多方面的措施改变这种现状,提高中医专业学生临床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汉建,田虹,汤美安等.诊断学临床技能培养的改革与实践[J].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2014(01).

上一篇:直流接地故障下一篇:磁耦合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