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学模式

2024-10-02

中医教学模式(精选12篇)

中医教学模式 篇1

我校在2013年承担了河南省教育厅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职护理专业开展中医适宜技术的教学研究”的课题研究, 经过教学研究与实践, 按照课题实施方案, 已较好地完成了课题的研究工作, 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一开展本课题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健康意识和理念不断增强, 广大人民群众信中医、用中药, 对中医药知识和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 培养具备中医素质的护理人才具有现实意义, 具有中医适宜技术的护理毕业生定会发挥其作用, 为社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目前, 中医适宜技术的广泛应用, 其易学、易用、见效快、成本低的优势已被社会广泛认可。但其培训往往针对在职卫生服务人员, 在中职院校鲜有对在校生进行中医适宜技术的教学、培训。本课题从实际需求出发, 依照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结合我校中职在校生及师资的实际情况, 摸索出在中职卫生学校开展中医适宜技术的教学模式, 以培养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人才。

二如何筛选适合在校生学习的中医适宜技术

笔者本次教学改革以护理专业在校生的中医护理课程为载体, 中医适宜技术的相关内容作为学生新增加的教学内容, 如何在这有限的学时内培养出学生中医思维能力、进入工作岗位后中医技术的再学习能力是值得授课教师思考的课题。为此笔者请教了临床专家、临床带教老师, 以及通过问卷调查确定了实习学生、毕业生在进行临床中医护理特色技术操作中面临的困惑。在本课题的实施过程中计划安排以下教学内容:

1. 耳穴教学内容的确定

围绕着中医适宜技术新加的教学内容——耳穴的教学设计, 中医教研组多次召开会议, 探讨耳穴教学的知识点、教学学时、理论与实践课的开展等问题。根据我校护理在校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知识点, 既能激发学生学习中医适宜技术的兴趣, 又能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学以致用, 让学生体会耳穴的神奇疗效和规范标准的操作流程, 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 林莺等认为学生组成团队练习、实践、合作与交流, 收效较好。在此次教学中, 安排学生以寝室为单位组成学习团队, 方便上课时、下课后学习交流。王磊等提出通过听、看、画、记教学法, 强化学生对耳穴分布及定位的记忆, 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推拿教学内容的确定

中医护理教材中有对推拿的介绍, 但并不是很全面和系统, 此次中医适宜技术——推拿教学内容以课本为基础, 根据学生的情况, 对推拿基础知识进行删减, 另增加两个具体中医适宜技术的操作规范, 即高氏揉捏法治疗小儿伤食泄、三部推拿法治疗失眠。

3.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教学内容的确定

冬病夏治是中医特色护理, 是常用的中医适宜技术之一, 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经反复实践证明, 在炎热夏季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冬天发作或容易发作的疾病疗效显著。穴位贴敷安全价廉, 男女老少皆宜且患者无痛苦, 越来越受到广大医院和患者的肯定与欢迎。经过课题组成员及中医教研组教师的研究, 一致认为, 在教学中适当引入冬病夏治的基本理论及穴位贴敷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操作流程。穴位贴敷用法简单, 在教学中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作为首选教学内容。

4. 具体病症治疗——老年性高血压教学内容的确定

文献显示, 中医适宜技术的综合使用在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中发挥了很好的疗效。这样可以依托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专题讲座时间有限, 选择常见疾病的治疗作为案例, 学生学完后可以及时操作, 巩固学习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查阅文献, 根据我国国情, 课题组成员及中医教研组教师召开数次教学会议, 研究教学内容, 一致认为选取老年性高血压的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作为本课题的教学内容。

5. 其他教学内容的确定

中医适宜技术内涵丰富, 有音乐疗法、药浴疗法、传统功法 (八段锦、五禽戏、健身操) 等。在本课题的研究中, 仅仅选用了很少的一部分引入中医护理的课堂, 比如音乐疗法、药浴疗法、传统功法 (八段锦、五禽戏、健身操) 等作为此次教学内容的辅助内容。简单介绍, 让学生通过聆听、欣赏四季养生音乐, 观看五禽戏、八段锦等传统功法视频,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医适宜技术的多样性, 体会中医传统疗法的神奇疗效。

三教学改革面临的难题与解决方法

1. 师资问题

本次研究中授课教师主要为中医基础知识扎实的中医教研组教师, 通过自学、网络学习、参加学术会议等形式拓展中医适宜技术的相关内容。此次较好地完成了相关授课任务。中医适宜技术在临床中使用广泛, 在随后的一系列相关教学中应逐步完善中医教学团队的建设, 聘请临床专家进行阶段性授课, 将临床中使用最为广泛、效果最为独特、操作流程规范、病人乐于接受、主动配合的中医适宜技术融入授课中, 使学生受益。共同开发教学讲义, 形成独具特色、适合不同专业学生的校本教材。

2. 教学场地问题

本此课题研究的教学主要在校内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中医实训室等场地完成。第一课堂为理论课堂, 在教室进行中医适宜技术理论知识的授课;第二课堂为理论课堂的拓展, 利用网路资源, 介绍一些中医网站, 拓展学生获取相关中医知识, 利用按摩师培训班的上课时间, 介绍中医适宜技术的相关知识。

3. 教学方法问题

在实际过程, 课题组成员根据学生的反馈, 积极调整, 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的专题讲座式教学法, 学生反映良好。

4. 学时有限的问题

中医教研组教师多次研究, 一致认为可采用以下方法增加学生学习的时间。开拓第二课堂, 利用自习课、晚自习、周末等进行中医适宜技术教学;利用网络资源,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介绍中医网站等。确保在完成规定教学任务的同时, 保证新开展教学内容能保质保量完成。

5. 教案设计的问题

有关中医适宜技术的教学内容, 目前没有统一的教材, 教案设计应遵循科学性、规范性、趣味性的原则。中医适宜技术操作性强, 应注重实训课的教学设计。

四本次教学改革的不足之处

第一, 笔者在本课题的教学研究中发现中医护理教学的深度不够, 有待在随后的教学改革中解决。第二, 在拓展第二课堂时, 采用自愿的原则, 并非所有学生都参加, 不敢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相关教学知识;其自学能力因人而异, 自学能力强的人, 学到的东西就多, 自学能力弱、依赖性强的学生学习效果可能不理想。第三, 中医适宜技术内容极为丰富, 既有优秀的中医养生文化, 又有操作性强的技术规范, 此次教学研究集中在部分中医适宜技术上, 对优秀的中医文化未深入涉及, 不够全面, 有待后续的教学研究。第四, 教学场地问题, 仍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实训场所。让学生深入临床, 顶岗实习。第五, 师资培训, 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 没有充足的时间参与临床, 参与学术会议, 不能把最新的技术有机融入教学中, 使得教学内容不够充实。

五展望

经过近一年的中医护理教学探索和实践, 探讨了中医适宜技术在学校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初步摸索出一套与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通过在中医护理教学中的引入, 收到较好的效果。

探索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 核心之一就是培养掌握中医适宜技术的人才。课题组成员在教学研究中, 把该如何引入教学, 如何使护理毕业生具备良好中医适宜技术的操作能力作为研究重点。为了促进中医适宜技术的合理应用, 发挥其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优势, 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情况, 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中医适宜技术在学校教学中的筛选、引入、评价、创新等指标体系。这种体系的建立有助于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

摘要:本课题从实际需求出发, 依照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结合我校中职在校生及师资的实际情况, 摸索在中职卫生学校开展中医适宜技术的教学模式, 以培养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人才。

关键词:中医适宜技术,中医护理,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林莺、纪峰.耳针实践教学的探索[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3)

[2]瞿真、李晓蓉、王育红等.冬病夏治穴位敷贴在“治未病”中的应用及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10)

[3]余信国、周育瑾、赵鹏等.中医适宜技术社区应用模式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 (5)

[4]李昊.“冬病夏治”——中医“治未病”的理论与实践[D].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1

中医教学模式 篇2

【关键词】中医学;对外中医;双语教学

中医学(对外中医方向专业(文中简称“对外中医”是以培养高层次的国际型中医学高级人才为目的,而高层次人才的一项基本技能是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特别是能够熟练地应用英语进行读、说、听、写,为今后的中医国际交流与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在对外中医专业学生中开展双语教学,做到专业知识和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是每位教师和学生应该努力和探索的问题。我校自2001年首次招收对外中医专业学生以来,陆续在部分基础及专业课程开展了双语教学,积累了一些经验与成果。本文针对2005级对外中医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我校双语教学情况与学生需求,为即将开展的药理学双语教学提供依据。对象与方法

于2008年秋季开学初对即将开展药理学双语教学的2005级对外中医专业本科生进行有关双语教学的问卷调查。结果

2.1 学生的英语水平调查结果显示,44.3%的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28.6%的学生通过六级,四级以上通过率累计72.9%。

2.2 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总体态度22.9%的学生对双语教学非常感兴趣,48.6%的学生感觉一般,20%的学生不感兴趣,7.1%的学生不能接受双语教学。51.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双语教学,15.7%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开展双语教学,28.6%的学生认为西医课程有必要开展双语教学,4.3%的学生认为中医课程有必要开展双语教学。

2.3 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评价 5.7%的学生对已开设的双语课程教学质量基本满意,64.3%的学生不满意,22.9%的学生表示难以评价。对于已开设的双语教学的收获:14.3%认为提高了学习兴趣,22.9%认为提高了外语水平,10%认为掌握了前沿学科知识,11.4%认为开阔了国际视野,38.6%认为没有收获。71.4%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会增加学习负担,28.6%的学生认为不会。

2.4 学生对双语教学的需求通过以往对双语课程的学习,65.7%的学生认为我校双语教学课程应该保证质量,稳步增加7.1%的学生认为要大力开展,27.2%的学生认为要严格控制规模。学生对双语教学形式等需求见表1。表1 学生对双语教学的需求 讨论

双语教学,即bilingual education,是指以母语和一门其他语言为授课语言的教学方式,如汉语和英语。现在双语教学已成为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改革措施之一。国家教育部于2001-09出台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各高校要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2005年教育部1号文件则再次重申了双语教学的要求,即“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继续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 [2]。然而,如何正确运用双语教学,对高等教育是一项新的教改课题,各类学校各不同学科采用的双语教学方式也各不相同。

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05级对外中医专业本科生英语水平相对较高(四、六级通过率累计72.9%,之前已在部分专业课程接受过双语教学,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微生物与免疫学、中药学等。有51.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双语教学,22.9%的学生对双语教学非常感兴趣,但对于已开设的双语课程教学质量,有64.3%的学生表示不满意,只有5.7%的学生基本满意,另有22.9%的学生表示难以评价。对于已开设的双语教学的收获:14.3%认为提高了学习兴趣,22.9%认为提高了外语水平,10%认为掌握了前沿学科知识,11.4%认为开阔了

中医教学模式 篇3

【关键词】中医认证 专门用途英语 教学实践

一、中医学专业认证和中医英语发展的国际背景

中医学专业认证是国家教育部依据《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医学专业(暂行)》对中医学教育状况进行全面客观“诊断”、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明确中医学教育改革方向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学校中医学教育的创新发展和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认证服务于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及其产业发展,服务于区域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中医药国际化和全球化。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在世界各国不仅逐渐得到认同和欢迎,而且已有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中医英语人才的缺乏,中医药尚未得到西方各国政府的足够重视。因此,要促进中医药产业在世界各国的健康蓬勃发展,高等医学院校培养具有医学专业知识和较强英语交际应用能力的医学英语人才势在必行。

二、对中医英语存在的认识上的误区

目前,很多中医院校只关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英语竞赛成绩获奖率。并把它们看成是衡量英语教育成败的标准。单一认同英语的工具性和功利性,忽视了高校英语教育的学科性、专业性和人文性。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片面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只开设一些专业方向课程而忽视了语言基本功训练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在中医院校片面追求过级率和获奖率是对中医学本身的特点和对外语教育的特点认知模糊所造成的。一方面,中医学从专业上来讲,被认为是“国粹”,不需要用英语去检索搜集文献资料和拓宽专业知识。学生工作以后用英语的机会很少,出国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更是微乎其微,所以学不学英语对中医专业的学生影响不大。另一方面,模糊了外语教育的工具性和素质性。外语教育培养学生汲取国外信息和交流信息,扩大视野,吸纳世界优秀的文化科技成果。如果仅仅把英语看成一门工具是培养不出来上述能力的。

Flowerdew和 Peacock(2001)曾指出:英语已成为国际上各学科研究成果、科技文献和学术交流的国际通用语,不管这所大学的教学语言是英语还是母语,只要不想与国际学术社会隔离,一个合格的本科大学生都必须有能力用英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了解本学科的国际前沿最新发展。在中医英语教学中,中医学科知识的英语学习不仅仅是对科学知识的获得和积累有直接的推动作用,更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所以,对中医英语的认识要放在国际视野的层面上,不能仅仅认为它仅仅是中国特色或者中医的东西。

三、专门用途英语

大学英语语言教学按照用途,可以分为大学通用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大学通用英语被称作传统普通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EGP),它的教学是“以一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为其主要教学内容,其教学水平的检验通常定位在学生对英语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欣赏能力上”。它针对性不强,也不能满足人们用英语开展某些特殊领域的教学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ESP)是一種以“语言学习为目的的服务性教学”(Pobinson, 1989),具体地说,它是以学生的学习目的和交际需要来指导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她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和大学通用英语相比,专门用途英语更有满足特定行业或职业需要的方向性。经受过良好ESP培养的学生在将来从事的职业和领域里,比那些只接受过EGP教育的学生能更准确,更有效胜任工作。

根据《广西中医药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及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区域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学校中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具有较强的传承能力与创新能力,并未他们将来在中医教育、科研、对外交流、文化传播等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作为ESP的一个分支,中医英语教学目的是经过基础英语阶段的学习之后,继续巩固和不断提高英语的语言能力,掌握中医英语的基本特点和表达习惯,搜集中医专业的文献资料,拓宽专业知识,培养用英语从事医学的学习研究、实践以及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促进行业的发展。

四、高等中医院校中医英语教学实践研究与探索

1.课程设计。《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4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门专门用途英语,中医英语也有着它特殊目的和特殊用途,其课程设计就要考虑学生的特殊要求,以学习者为中心开展课程设计活动。这一点和《方案》是一致的。一般中医院校英语课程的设置也形成了大一大二实施大学英语学习的的局面,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基础能力,三四年级开设与中医专业相关的英语课程,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如果学生在语言基本知识不牢靠,就很难消化和吸收中医英语专业知识。在这种情况下,中医英语类课程的开设就仅仅是用中文翻译中医基础知识,开设这门课程的意义就被忽略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深入开展,很多中医院校不断总结以往的实践经验,不断修改教学大纲和课程设计,已达到教学目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一课程设置还是存在许多代表性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设置缺乏连续性。只开设了一或两个学期,学生只能入门,却无法深入、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医学院校的英语专业就是一边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和文化人文知识和医学专业知识,两者不能有机结合,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本科阶段无法打下扎实的基础,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更不利于研究生阶段的医学英语的相关学习。

(2)课程设置缺乏目的性。专门用途英语的目的在于满足学生对特定领域的英语技能的需求,而不是将专门用途英语和双语教学混为一谈或者认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大同小异。在设置中医英语类课程的时候,很多老师和高校的行政人员没有意识到中医英语作为一门专门用途英语是为了满足学生在特定领域英语技能需要,即在中医诊疗领域用英语进行交流和阅读外文期刊了解国内外中医发展动态的一种技能和能力,而是将中医英语仅仅作为一种中医和英语的简单结合,通过中医英语的学习让学生们掌握点基本的术语和表达法就可以了。他们会将一些实用的必修课设置成选修课或是缩短中医专业英语学习的学时。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学生要么觉得课程枯燥不实用,缺乏重点,要么觉得学时太短学不到什么有用的知识。因此学习积极性严重受挫。

(3)课程设置时间分布不合理。专门用途英语的根本目标在于提升特定领域内的语言技能,特色在于语言知识和专业知识相结合。作为一门专门用途英语,中医英语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中医领域内的语言技能,其特点就是将英语语言与中医专业知识的结合。很多医学院校在本科阶段前两年设置了体系完整的基础课程,由于学生到了大三、大四面临着考研、找工作和写论文等问题,没有时间学习相关知识,因此作为重点的中医英语只用一年的时间来完成。学生在学习量剧增,就业压力打的情况下进行中医英语的学习,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根据《方案》的要求:开设中医学专业的院系必须注重课程计划和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体现加强基础、提高能力素质、发展个性的原则。医学英语作为一门必修课,要注意学时的足够,课程的连贯性;学时的设置要考虑师资因素。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的意愿和需求,分类,分阶段进行教学。笔者赞同中医英语的分阶段教学,但是在课程设计上不要那么泾渭分明,大一大二亦可以开设基础英语和一般用途的中医英语,一般用途的中医英语可以开设中医英语口语、听说和简单中医知识的英语阅读之类的课程。学校可以开设《医学英语视听说》《外国医学影视经典赏析》等医学英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三大四可以多开设些中医类英语课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文献检索和归纳整理的能力。比如《医学英语词汇解析》《医学论文写作》等课程。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基础大一大二的学习,不仅扎实英语基础,对一般用途的中医英语有个大致的了解,培养对中医英语的兴趣。到大三大四接触到中医英语的时候不会感觉突兀不适应。中医英语在人才培养需要、学生就业升学实施循序渐进分层次培养和分级教学。通过此类课程的学习达到培养“有一定医学专业知识和英语基础知识和交际应用能力”这个总目标,实现《方案》里面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

2.师资。从教师层面上来说,我国中医院校从事医学英语的老师,大多数是英语专业毕业。在医学院校他们承担着繁重的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医学知识缺乏,进修经历有限。在中医英语的教学中自认医学知识缺乏,实际教学中讲授语言多于傳递中医信息。学生在学习中医英语的过程中学而不获,挫伤了学生学习中医英语的积极性。其实,与大学英语教学相比,中医英语在教学内容上有其特殊性,但是两者都是在提高英语学习者获取信息知识的水平,满足学习的需要。所以,对于教授大学英语的教师,不必要像医学专业教师那样系统全面掌握医学知识。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和教学技能方法在一般用途中医英语的教学中更为重要,更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取得教学效果。

根据《方案》要求,近三年广西中医药大学制订了《师资队伍“十二五”规划》,为教师的培训设立专项基金,为教师进修、学习、交流培训提供保障,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机会。英语老师通过培训巩固英语基础、积累中医学科专业知识,并将两者有机结合,走出一条有特色的中医英语之路。

作为一门专门用途英语,中医英语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的问题是因为目前对其研究和认识不是太深刻,存在很多误区。英语教学实践与探索中存在一定的误区。结合广西中医学大学中医认证为背景,从课程设计、师资和教学三个教学实践方面研究和探索一些代表性的问题。进一步理清中医专业培养目标,促进教学管理者和医学英语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和中医学科知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的网络平台,促进中医教材质和量的提高、中医知识的普及、把握中医发展方向。中医英语的发展能促进中医药对外贸易和交流,传播中医文化,增强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许谨,孙宏.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公共医学英语教学改革现状述评[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3):482-484.

[2]赵跃君.医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7):9-10.

[3]徐育年,孙晓玲,侯建人.医学英语教学的评估理论和指标[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20-22.

[4]杨怀远.根据社会需求发展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1):48-49.

中医教学模式 篇4

随着中医日益受到国际医学界的重视, 中医学对外传播与应用的工作也广泛地开展起来, 中医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全世界的传统医学合作中心, 有一大半是以中医药和针灸为研究基础的。世界上一些国家, 比如美国、法国在法律上已经允许针灸行医。由此可见, 中医学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 已遍及亚洲、欧美及世界其它地区。中医的国际化进程需要大量的中医人才, 既精通中医基础理论和实践, 同时能用流利的英语来阐述中医的精髓和内涵。因此, 开设中医英语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既适应时代的要求, 又是一项非常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教学任务。

2 中医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 中医英语的教学正在日益发展成熟。几乎每个中医院校都有医学英语或者中医英语的教研室, 拥有专门的中医英语教学团队, 为中医院校的中医英语教学做出了贡献, 培养了一批既懂中医又精通英语的人才。但是中医英语毕竟是一门新兴学科, 在教材, 教学方法和师资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有待进一步提高。

首先, 中医英语教材良莠不齐, 对课文中出现的英文中医术语的来源和翻译方法缺乏必要的注释说明, 或所介绍的翻译原则、方法与课文中出现的英文中医术语翻译原则、方法不符甚至相悖[1]。老师在讲授和备课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问题, 突出的问题是中医术语翻译不统一。如“三焦”一词, 有的译成“three warmers”, 有的译成“three heaters”, 有的译成“three Jiao”等, 使得一个以中医术语有不同的翻译, 出现在不同的文章中, 容易给学者造成困惑, 同时也给老师的讲授带来了不便。

其次, 中医英语的教学方法比较古板, 通常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以讲授文章为主配以大量枯燥难记的医学专业词汇。这种教学模式缺乏吸引力, 就会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这样势必影响中医英语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2]。另外, 目前的中医英语教学侧重读和译, 在听说和读写方面重视不足, 这样的教学方法势必影响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这也有悖于中医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

此外, 中医英语教师师资不足, 专业人才的匮乏也给教学带来了一些问题, 学生多, 中医英语专业老师少, 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中医英语的教学质量。

3 中医英语教学解决策略

3.1 中医英语教学模式构建

为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中医英语的教学中, 应该采用“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 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毕竟中医英语还是一门实践性课程, 所以一定要加强学生的参与度。

中医英语教学可以在原有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基础上, 要加强训练学生的中医英语应用能力, 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中医英语教学的目标为培养学生的中医英语应用能力, 使学生听得懂国际会议和讲座, 能进行专业的口头表达, 读得懂一般的专业文章并可以进行熟练笔译。要培养学生具备这些能力, 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引导学生就一个医学的话题, 做一个演讲, 或者给学生设置一个场景,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场景表演和会话中。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其所学的中医英语专业词汇得到实际的应用, 同时加强了口语的训练。此外, 还可以布置适当的翻译练习, 让学生通过翻译实践掌握翻译技巧, 从而可以独立完成一般医学材料的翻译。在考核方面, 可以定期做形式多样的测试, 督促学生学习, 并能检验和评估教学效果。

3.2 教材建设

教材作为中间环节, 在教师、教学媒介和学生三要素构成的教学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医英语教材尚不统一, 而且在内容编排等方面都有不足, 因此依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以及构建学习者最基本的中医英语知识结构的需要, 建设具有中医学院特色的教材尤为必要。

中医英语课程的学习者基本是中医院校的高年级学生, 他们具备中医的基础理论知识, 有一定的中医知识背景, 他们目前需要迫切掌握的是能用英语来表达自己所学的中医知识。因此, 这个阶段的中医英语教材应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主, 如阴阳理论、五行理论、藏象理论、经络学说、气血津液、病因、病机等中医基础类题材。配以内科、妇科、儿科、外科、骨伤科的典型临床病例, 此外, 还可以涵盖各种中医的诊疗方法, 如针灸、推拿、气功等。在教学方面注重听、说、读、译能力的培养, 兼顾写的训练[1]。如此选编, 是为了学生对中医学的英语知识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以适应今后实际工作的需要。

目前出版的中医英语教材多取自国内出版的英文中医出版物, 这些出版物的作者母语多为汉语, 英语为其第二语言。就英语的地道性而言, 存在不足之处。

而我们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逐步具备用英语与国际同行进行中医学术交流的能力[1]。因此国外流行的英文中医学教材或中医科普读物, 英语语言道地, 无疑是中医“英语”教材最佳的选材来源。为了能使中医英语教材与时俱进, 和国际接轨, 就应以近年来在国外出版的流行英文中医学教材或中医科普读物作为主要选材来源, 并予以标明, 从而使教材的使用者了解西方编译者的行文风格和译介理念[1]。

3.3 师资建设

一名合格的中医英语教师应该具有广博的中医理论知识, 扎实的综合英语功底, 丰富的中医英语临床实践。在培训师资的时候, 我们会按照上述的要求培养老师的各项能力, 使其能够胜任教学任务。

加强中医英语教学师资的建设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加强学校内部中医英语教师的培训。学校应邀请资深中医英语教师及有国外教学经历的教师成立中医英语教学评估组, 严格对中医英语教师进行考核或评估, 切实指出教师教学的不足之处, 并给出提高方案, 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同时, 中医英语教师通过教学督导听课和学生网上评议等, 获取反馈意见, 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另一方面, 为了长远的发展, 学校可选派一部分从事中医英语教学的老师出国学习或到外语院校进修, 系统地掌握英语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 在日后的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3]。此外, 中医院校还应该加强与国外中医学院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充分利用合作办学的优势, 邀请国外的中医专家和教师来学校讲课, 并积极参与临床口译, 加强临床实践能力。

4 小结

中医英语是一门蓬勃发展的学科,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因此中医院校的中医英语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医英语教学要有明确的目标, 那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不仅能有较强的英语水平, 而且还有较强的中医专业素质, 在听说读写译方面都具备良好的素质。而目前的中医英语教学不尽如人意,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中医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教材建设、师资建设等。通过各方面努力提高中医英语的教学水平, 培养高质量的国际化中医药人才, 为中医的国际化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兰凤利.关于中医英语教材建设的几点建议[J].中医教育, 2006;25 (5) :64-65.

[2]梁世伟.中医英语教学的几点体会[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1998;22 (2) :44

中医妇科学教学改革 篇5

同时,在新的形势下,教师、课堂已不是学生知识唯一的来源,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并且随着课程体系的改革,增加了大量选修课和新兴学科课程,这也要求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带给学生更多的信息和知识。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专业的临床课,也是主干课程。

它对于学生将来从事中医妇科的临床实践和动手能力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如何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运用新型教学手段,根据中医妇科学的学科特点,科学合理地组织多媒体教学,如何配合和利用临床见习和实习,增加技能训练,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为突破口,进行了中医妇科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说明。

1改革教学方法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1.1重在基础 把握知识点中医妇科学是临床课,学生都已经学过中医基础课,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把基础理论和中医妇科内容相联系,即注意相同点,同时又要注意中医妇科的知识点。

例如在讲女性生理特点时,先根据脏象学说的理论,从各脏腑生理功能特点着手,引出与女性生理关系密切的脏腑,详细叙述。

中医妇科学的每个知识点都是由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鉴别诊断、辨证论治、文献摘要等要素构成。

每节课都有一个中心内容,每个中心内容下有一系列的知识点,随着教学的深入,要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一个知识点,可以运用关键字词的详解,比较鉴别并配合一些实际病例,使课堂内容生动活泼,学生容易掌握。

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把知识点理解、掌握,甚至终生不忘。

例如在讲解月经的生理现象时,围绕《素问•上古天真论》[1]的“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从月经开始来潮,肾气盛讲起,分析青春期、育龄期、围绝经期各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比如齿更发长、月经初潮、故有子、肾气平均、真牙生、长极、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让学生能够有一个比较形象具体的认识,便于掌握月经的生理现象。

另外在每次授课前都对前一节课的内容适当复习提问或小测验,这样既可督促学生及时复习,把基础打扎实,同时也可以了解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上课的进度和内容的深浅,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1.2注重总结 前后归纳联系中医妇科学各论部分的特点就是病证多,分型类似、雷同,学生容易混淆,掌握起来困难。

因此,总结归纳很重要。

在讲解过程中先将月经特征和全身症状分开;讲全身症状则由证推症,逐渐把各种症状分析出来,合并于相应证型中,使学生既理解了独立的症状,又逐渐培养了辩证思维的能力,为临床分析病证打下了基础。

另外还可利用表格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一般先是给学生做一些示范,启发学生学会前后贯通,横向思维,给学生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以达到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终生受益。

1.3病案讨论 活化思维在中医妇科学各论部分的学习中,笔者增加了病案练习,并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

课堂讨论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

通过讨论,学生的基础知识、考虑问题的全面性、看问题的角度和审题的正确程度都在课堂上反映出来。

课堂讨论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有临床基础并充分设计好每一堂课。

1.4临床带教 注重实效

中医妇科学临床中许多内容与中医各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密切相关。

所以不能只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临床运用和操作。

为此,教学过程中安排了学生见习,在带教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多听、多看、多动手。

通过带教,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如切脉时布指不规范;望舌时患者舌体过于紧张;问诊时条理不清,主次不分,胡子眉毛一把抓等,当发现问题后,教师及时给予提示或纠正,这样既弥补了理论教学的缺陷,又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和自信,为今后临床实践做好准备。

中医学基础教学初探 篇6

关键词:中医学基础 教学方法

中医学基础课程阐述了中医脏象、经络所体现的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病因、病机、诊断、辨证、防治等基本理论。由于中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对于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要求较高,这让基础较差的中等卫校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较大困难。如何改变中职卫校学生的学习现状,提升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是摆在中医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介绍自己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中对教学方法进行的一些探索。

一、了解学生特点和中医学习现状

近几年,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所招收的大多是初中分流的学生,其特点为:学习基础差、学习态度不明确、对学习缺乏兴趣。中医学习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语文基础,而这正是这部分学生薄弱的环节。再加之笔者学校中医学基础教学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学生没有任何有关医学的知识,这就使本来就晦涩难懂的中医学基础的学习更加困难。比如在讲五脏的生理联属时,就要讲到大量的临床实例,学生听起来就感觉非常吃力。

二、明确中医学基础的教学特点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中医学基础是非常难教、难学的课程之一,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内容抽象、复杂,难以掌握。如对阴阳、五行、气、精、经络等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中医基础理论,学生难以理解,但这些理论却贯穿于所有的中医课程中。二是思维差异。中医的思维方式与西医截然不同,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要同时接受两种医学模式,这对于基础较差的他们来说是难上加难;且学生从小接受的思维模式更倾向于西医,对中医容易有排斥心理。三是内容容易混淆。中医学习和西医学习同时进行,学生很容易将两者混淆。比如肝的生理功能为肝主疏泄和肝主藏血,这和西医的解释有很大差别,学生很容易用一种观点来解释另一种观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明确要求学生用中医的理论来解释中医的观点。

三、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

1.提问式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大纲和临床需要,在课程结束前对下节课的内容提出一系列问题。如在学习“气”时,笔者提出问题:“武打电影中常常出现元气大伤的情景,那么,什么是气?元气又是什么?气分为几类?其各自的功能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学生通过预习教材,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有了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每组提出问题,笔者对问题加以解释,最后对本节课进行总结,找出理解错误的原因。这样学生不仅能牢固地掌握课程内容,而且能通过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脏腑学说与西医参比教学法

教师在中医学基础藏象教学中,讲授生理功能时,与西医的观点对照讲授。如心的生理功能为心主血脉和心藏神。在讲述心主血脉时与解剖学联系,可用血液循环途径及心脏的腔室结构来理解心主血脉;讲授心藏神时用日常与心相关的成语来理解,如用心想事成、三心二意等来说明心与神志有关。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3.触类旁通法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特点之一,其中一个观点是人与自然界是统一体。自然环境与人的健康密不可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感知周围环境入手,触类旁通地理解深奥的中医理论。比如六淫包括风、寒、暑、湿、燥、火,这些作为自然现象每个人都有感知,讲解时教师就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区分自然现象与致病因素的不同,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4.多媒体教学法

中医知识抽象难懂,教师讲授时可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带来多方面的感官刺激,使中医学抽象、复杂的内容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如讲望、闻、问、切时,多媒体所展现的大量图片、声音、查体手法,会使学习变得轻松、容易,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中医学基础教学的目的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中医专业课打基础,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其基本观点和特点。教师只有不断在教学中进行探索、改革,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中医教学模式 篇7

1 中医药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具体体现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 到处都有中医药文化的反映。在上古时期, 雷公医学问答、黄帝与岐伯等有关医学的传说就已经出现, 并且后人根据历史上的这些记载创作了《内经》一书, 从而为我国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加之, 中医药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本源具有一致性, 所以, 我国文化表现出儒医合一的独特之处, 许多文人都以“不作良相救国, 就作良医救民”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既反映出当时中医在社会中的地位, 同时也表明中医药文化和政治文化具有互通之处。例如, 汉时的张仲景既是长沙的太守, 也是治病救人的中医, 而且他所编著的《伤寒论》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更是被人们称为千古医圣;汉代的华佗, 在年轻的时候就被举为孝廉, 后被征召到部队当中做官, 但是他拒绝就职, 而把毕生的精力倾注在医学研究上, 最终取得了巨大成就, 被认为是中医史上的一代大家。唐代的孙思邈, 也曾多次拒绝隋唐两朝对自己的征召, 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医药事业, 并被世人称为药王。此外, 还有晋代的皇甫谧、元代的朱丹溪、明代的李时珍等著名中医药大家[2]。

中医药的相关内容在历代文人的文学创作中也都有相应的体现。例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就有关于扁鹊对其弟子子豹与子阳指导药熨、针灸等治疗虢太子厥的相关历史记载, 由此可以看出自古以来我国就十分重视对医学的教育。同时在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 也有大量描写中医药文化的篇幅。由此可知, 曹雪芹对我国的中医理论具有极高的造诣, 其中关于疾病的相关描述十分专业。同时, 古代的诗歌创作也有很多体现, 从《诗经》、《楚辞》开始, 我国历代的诗歌创作中基本上都涉及到了中医药的内容。例如, 在唐、宋两代, 有大约百首诗歌是单纯为吟咏医药而作的, 其内容广泛、形象生动、无所不包, 独具情趣。而且《诗经》中关于药物的记录超过了20种, 记录中的这些药物到现在依旧是中药中十分常见的。孔平仲在《常父寄半夏》一诗中, 对诸子年幼无知, 看到半夏之后争而食之, 并引起轻度中毒的现象进行了描写。诗人利用诙谐幽默的语调向人们说明半夏是有毒的, 只有经过处理以后才可以食用的医学小常识。南宋词人辛弃疾也写了《定风波》, 其中嵌入了14位中药名, 让人读来十分有趣。例如“山路风来草木香, 雨余凉意到胡床”一句中就嵌入了“木香”和“禹余粮”两种中药的名称, 情景交融, 令人叹为观止[3]。

综上可知, 中医药文化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我国中医学得以发展与传承的一个重要基石。从“笼中捉鸡、秀才学医”和“秀才学郎中、如同拾根葱”等相关谚语也可得知, 那些具有传统文化功底的人可以更好地掌握中医学的相关内容, 可以在中医方面取得更突出的成就。

2 我国中医药文化所面临的危机

虽然我国中医药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但是在中医药的相关教学中却经常被忽略, 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忽视, 极大地影响到中医杰出工作者的培养。据相关调查研究可知, 我国大学生当中, 只有大约7%的人知道《内经》, 而可以对这些经典名著进行诵读的人更是寥寥可数, 即使一些中医学院毕业的学生也无法对四大经典进行通读。更令人悲哀的则是, 最能体现我国中医药文化特色的医学史与医古文两门课程现在已经成为医学专业中最冷门的, 在有的学校甚至已经被取消了。许多中医学学生只是在人云亦云地应付着各种考试。

另外, 由于长时间受到西方科学主义的大力冲击, 现在西医的一些科研标准已经成为衡量中医是否科学的标准;而且在社会上还经常出现一些错误的认识, 例如“中医是伪科学”、“废除中医”等论调[4]。许多中医学院毕业的学生更是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了当前的中医危机, 而其实际上是文化的危机。因此, 中医要想获得发展必须要用中医药的相关文化来武装自己, 提高自身, 只有这样中医才有可能突破当前的困境。

3 加强中医药文化相关教育对于中医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加强对中医药文化的相关教育对于中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为中医学理论提供发展的基础, 有利于中医学学生对传统中医理论进行理解。

我国中医药文化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学、历史典故等内容,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客观需要[5]。

此外, 借助于文化可以更好地向民众宣传中医的必要性, 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并接受中医, 减少对于中医的误区。

参考文献

[1]张宗明, 申宁.加强中医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J].医学与社会, 2010, 23 (8) :97-98.

[2]黄学武, 高海利.在中医教学中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 2009, 20 (5) :1272-1273.

[3]黄爱明, 马维平, 陈文, 等.中医文化在中医专业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 10 (15) :146-147.

[4]张宗明, 文庠.医文结合培养高素质中医文化传承创新人才——访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吴勉华教授[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3 (3) :129-136.

中医教学模式 篇8

1 坚持传统原则

特色教学本质上是特定专业特色的体现, 具体表现为对自己所在学校的教学文化和专业特色的主动适应和超越, 与专业特色剥离的教学绝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特色教学[2]。特色化中医人才主要指具有深厚中医药理论知识和中医临床医疗技能, 中医基本功扎实的传统型高级人才。此类人才必须具有坚实的中医经典理论基础, 宽广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精通中医辨证和临床, 具备承载和传承中医原始基因的素质[1]。传统文化教育是传统中医方向人才培养的基础, 我校自2005年起面向全校中医各专业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课程, 取得了良好效果, 颇受学生欢迎及各方好评, 并于2007年正式出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教材。

探索适合传统中医方向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教学内容是十分必要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关系的探讨, 可以从四个层面上看:与中国相关、与文化相关、与传统相关、与医学相关。其中“传统”尤为重要, 它跟该专业方向具有密切的吻合性。所谓“传”, 即传递。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 这些都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 重点在中国古代文化, 具体而言, 是以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为主要对象;而“统”, 是指主流的。民族性、国度性是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 而中华民族是中国文化的创造主体。中华民族是现今中国境内由华夏族演衍而来的汉族及55个少数民族的总称[3]。因此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在中国文化的“昨天”, 主要探讨以汉族文化为主的古代文化与中医学的关系。

传统中医方向实行传统师承教育与现代高等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师承授受, 使学生学到名师纯正的学术经验和思想精髓。在课程设置上, 削减外语、计算机、西医类等课程的课时, 增加中医经典、古代哲学经典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要义, 多被记录在汗牛充栋的古籍之中, 研读这些古籍, 尤其是其中具有经典意义的文献, 对于我们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非常必要的。在针对传统中医方向的教学中, 应增加中国古代哲学及医学经典名篇的选读。但这种阅读不同于《医古文》《大学语文》等课程的从语言文学角度, 而应从文化解析角度来阅读。例如, 通过阅读《周易》选段掌握易学精神, 学习《论语》《孟子》篇章了解儒家文化, 从《老子》《庄子》节选认识道家思想, 从《内经》《伤寒论》及各医家著作中解读其中蕴含的儒、道、释思想原理。这样既深刻把握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的关系, 又是对《医古文》《大学语文》等课程的补充与提升, 对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作用很大。

2 体现精英模式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届传统中医班是1999年在中医本科1998级中, 经自愿报名、专家考核、择优录取后, 选拔20名优秀的中医专业学生组成的。之后传统中医方向每届学生人数一般均在二三十人左右, 在理论教学上保留以班为单位的现代教育统一授讲的形式;在临床见习和实习上则采取“一师一徒”的师承教导模式, 并延长实习期一年半, 使学生既能了解一个普通中医临床学生在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前必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又能继承导师的丰富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 为成为新一代名医打下基础, 是精英教育模式的体现。而本课程目前对中医学各专业方向的授课均为36学时, 并采用统一教材, 对传统中医方向并无侧重, 不能反映不同专业方向在学时和知识需求上的差异。鉴于此, 传统中医方向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课程不但在课时数上应多于其它专业方向, 而且有必要提高课程地位, 将该课程设为必修课, 并且建立专用教材体系, 编写传统中医方向的专用特色教材。

“学医贵于明理, 明理方能艺熟”, 掌握建立在传统易学、道学、儒学基础上的哲学思维方式, 对传统中医方向的学生而言更有实际意义。《周易》之象思维、道家的宇宙观奠定了中医学的整体观, 儒家的中庸之道奠定了中医学的阴阳平衡观, 传统的元气学说奠定了中医学的生理病理哲学基础等, 这些无一不是传统医学中开启智慧的重要哲学基础。因而掌握古代哲学思维方式, 并将它运用于中医学的理法方药, 足以开拓多维学科的研究思路[4]。所谓学以致用, 学习中医文化、培养传统思维, 归根结底是为了在专业学习、工作中轻松理解现象, 注意发现问题, 善于分析问题, 能够解决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课程力求切合中医学而实际化, 切实发挥实用价值。传统中医方向的学生不应仅仅满足于了解一般文化或中医学现象, 而应探讨中医学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及审美情趣等深层次问题。在教学当中, 教师应当具备将理论与实际问题相联系的能力, 从文献中发现和收集具体事例, 帮助学生分析其中的文化内涵, 揭示中医哲学基础、理论渊源、思想方法, 把传统文化精神贯穿到中医学基础理论中, 真正领悟中医之真谛。

3 采用个性化教学

特色教学是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2]。传统中医人才由于每届招生人数不多, 宜采用更为灵活、科学、有效和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在兼顾整体的基础上, 更能从学生掌握、领会知识的角度、不同层次教授给学生更多知识。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小组或个别指导的方式, 通过自学或讨论来进行微型教学, 不仅有利于学生较为全面地继承导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实践经验, 同时有利于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对知识的领会程度, 采取因人施教, 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组织和安排, 从而提高教学活动效率。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采用讨论会、小组学习、自导学习和实践教学等多样化形式, 使学生在单位时间里学到更多知识。

国际班学生的语言文化、民族情感、宗教信仰以及自我意识等心理方面与内地班学生不同。内地班学生均通过相关考核择优录取, 中医及中国传统文化 (含古汉语) 基础相对扎实;而港台学生大多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方面薄弱, 缺乏基本的古代历史文化常识, 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更是陌生。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与学生谈心沟通的形式, 了解学生的相关意识及知识基础;根据内地班与国际班的不同特点进行本课程特色教学模式、方法手段及考核方式的比较研究。另外, 在国际班内部, 还应针对学生不同年龄、不同阅历及不同知识基础情况因材施教。教师之间开展教学心得体会交流及集体备课活动, 制定适合传统中医方向的教学手段及方法, 并总结教学实践经验、成果及问题。

4 注入活力趣味

教师在课堂上拼命读讲, 学生完全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这种单向的“授-受”格局无异于“满堂灌”, 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应更新教育理念, 变革教学模式, 采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引导、辅导、因势利导的“导学”, 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实践。“导”与“学”相结合, 形成师生互动, 使学生由“被支配”“被灌输”变为“主动学习和求知”, 而教师的角色则相应地由高高在上的主宰者变为平等的指导者、帮助者、合作者, 拉近师生距离, 活跃课堂气氛。

与此同时, 还应该研究辅助促进传统中医方向传统文化教育的其它活动形式。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 收集相关文字、图片及影音资料, 设计制作相关特色教学课件。多轨式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实践, 在课堂教学基础上, 开展小组学习、自导学习、古文背诵、知识竞赛、学术讨论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创建相应的文化环境。在教材中插入相关图片, 使教材图文并茂, 既可增加感性认识, 又可缓解纯文字的视觉疲劳。

中医文化本身独具魅力, 有很多内容充满趣味性, 可以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 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例如, 古代医家大多亦儒亦医, 不但传统文化底蕴深厚, 博览经、史、子、集, 而且有着良好的文学修养, 故常常以歌诀、诗词等各种形式对自身的医学经验加以总结, 句式整齐, 押韵成章, 读来脍炙人口、简明易记。如李时珍《濒湖脉诀》、高武《百症赋》、窦汉卿《标幽赋》, 以及广为流传的《汤头歌诀》《药性赋》等。中药历史悠久, 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在文化上也有生动的反映。药名隐语、药 (穴) 名诗词及药名对联、书信、散文等, 构思之奇特, 用词之精巧, 令人赞叹不已。通过阅读鉴赏药 (穴) 名诗词文, 猜药 (穴) 名谜语等, 分析其中的文体、修辞和语言结构, 不但有助于学生对医药知识的记忆, 更能增添不少文学欣赏趣味, 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还能重温语言学和文学方面的知识;另外像《草木传》一类的戏曲作品, 以戏曲特有的形式介绍了500余种中药, 并以奇巧神妙的手法将各种药的性味、形状、功能、效用、主治以及中药的“十八反”“十九畏”等配合禁忌、加工炮炙等, 别开生面地表现出来, 有角色行当 (生、旦、净、丑等) , 有故事情节, 有科白 (动作和说白) , 有唱段, 结构完整。同时还介绍了常用的方剂和大量行之有效的民间土方、单方、验方[5]。可以戏曲剧本为依据, 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 寓学于乐, 既可掌握方药知识, 又能领略文学风采。总之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 教师乐于教、轻松教, 学生乐于学、愉快学, 可为课程注入无限的活力与趣味。

针对传统中医方向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课程的特色教学研究与实践, 根据该专业方向的特点及需求设计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模式及方法, 突出中医传统特色;根据学生特点, 扬长避短, 提高教学效率, 改善教学效果, 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及专业素质, 突出其鲜明的传统特色与精英教育特色, 具有极大的创新性。为该专业方向学生学习中医经典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该专业方向其它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为将本课程打造成精品课程积极准备条件, 在充分体现我校专业优势及专业特色、吸引更多学生尤其是港台及国外学生来学习中医、将传统中医发扬光大等方面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1]朱乔青.特色化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8 (2) :120-121.

[2]郭纲军.论特色教学之规定性[J].高教研究与实践, 2011, 30 (3) :36-37.

[3]张岱年, 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8.

[4]黄海波.如何提高中医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8, 20 (5) :23.

中医教学方式改革探索 篇9

关键词:中医,教学方式,教学改革

包头医学院中医学专业是2013年开设的新专业, 成立伊始, 结合中医教学改革形式及学校的办学特色, 中医学系确定了“培养掌握中医思维与诊疗能力, 适应时代需要的、百姓欢迎的中医人才”的培养目标, 教学改革着力将教学方式从强调传授知识, 转变到培养中医素养上来。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通过学科交叉与知识渗透着力塑造中医思维方式

当代中医学生接受的基础教育是西式的, 学生的特点是长于数理逻辑而逊于哲学思辨, 现代科学知识丰富而传统文化素养不足[1]。因此, 中医教学的第一个难关就是培养学生古代哲学思辨的能力, 培养传统文化精神, 进而培养中医的思维方式。包头医学院中医专业的教学把培养中医思维放在首位, 并贯彻到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和方剂学4门专业基础课程中。

1.1培养中医思维的课程设计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不再是仅仅介绍中医的基本概念, 而更在于培养学生利用古代哲学思想分析、认识这些概念;中医诊断学不再仅仅强调对诊断辨证论治术语的记忆, 而是要求准确认识相关症状、体征在不同患者的具体表现, 初步培养学生辨证论治的基本思路;中药学除了要求认识药物、牢记药物的功效主治, 还要以中医的思维方式认识药物的使用;方剂学除了讲解方剂的组方原理、适应证外, 还要横向串联其他课程知识, 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完整的方药治疗体系。

1.2学科交叉与知识渗透在这种教学理念指导下, 教学过程中进行着大量相关学科的交叉与知识渗透。如中医基础理论在讲解精气是万物感应的媒介这一理论时, 首先介绍这一观点的哲学理论来源———《周易》的原文, 以了解其最准确的含义, 继而除了从医学角度阐述感应以外, 还介绍了精气感应思想在其他自然科学理论的应用, 引入介绍北宋赞宁的《物类相感志》;也介绍了其在社会科学上的应用———谶纬迷信。这些哲学以及人文知识并非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 但是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使其对精气感应理论的认识更加全面, 从而能更好地运用这一思维分析中医理论及中医学术现象。

2强调经典学习贯穿中医教育始终

学习背诵经典是学习中医的传统方法, 为此包头医学院中医学系非常重视对学生的中医经典教育, 并且通过分阶段、由浅入深的教学安排使经典的学习贯穿大学5年学习的始终。如对于《黄帝内经》的学习, 大学一年级的中医基础理论课中, 在讲述相关中医理论时引用并且讲解《黄帝内经》引文, 教师收集整理部分《黄帝内经》的名言精句、发给学生, 要求学生背诵, 并对学生进行考核, 记录考核成绩。正式开设《黄帝内经》选读课程, 系统学习《黄帝内经》的主要知识, 课程讲授过程中结合临床病例, 解读《黄帝内经》理论如何指导中医临床。三年级的《黄帝内经》学习主要包括两部分:其一、在《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教学中贯穿经论互证的指导思想, 教师讲授相关条文与《黄帝内经》医理的关系;其二、在《中医各家学说》的教学中讲述每一个医家理论时都讲解其与《黄帝内经》的联系, 逐渐揭示《黄帝内经》理论如何指导后世医学理论的发展。四年级学生每两周要阅读1篇《黄帝内经》并且写出读书心得体会。五年级时, 教师结合研究生入学考试与职业医师资格考试, 对《黄帝内经》的重点内容再次进行辅导学习。这样从初入学对《黄帝内经》的感性认识和机械记忆到系统学习其主体知识, 再到了解《黄帝内经》理论如何指导古代医家临床实践、开创新理论, 继而到学习《黄帝内经》全貌, 得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最后通过临床与应试的强化记忆, 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层层深入, 最终深刻理解并烂熟于心。

3讨论

现行的中医教育采取的是院校教育方式, 是一种取法于西方医学的教学运行机制, 但是由于中西两种医学体系对于健康和疾病在认知与思维方式上存在巨大差异, 许多中医的精髓知识并没有为学生所掌握, 以至于有中医专家感慨, 几十年的中医教育并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2]。为此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要求改革现行教学方式, 使之与中医的人才培养规律及时代的要求相符合。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 中医教育回归传统的趋势极为明显, 各院校都努力将传统的教学方式融入到现代中医教育中[3,4]。

包头医学院中医专业的教学改革正是在对这一问题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开展的, 基本思路如下所述:首先, 改革要立足于实际状况, 即现行的教育在院校教育的框架内进行, 完全走前人的老路是不切实际的;其次, 要借鉴前人的成功教育经验, 认识中医思维的培养及临床实践能力的锻炼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最后, 在教学改革中贯穿这一理念, 调整教学方式。年轻的包头医学院中医专业教学已经进入第3个年头, 教学改革的效果已经初步彰显, 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发现所学的知识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因而学习热情日益高涨;包头医学院中医专业的中医办学也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每一年招生的生源质量也在提升。

包头医学院中医专业进行的教学方式改革的性质属于对原有课程的改良, 这种改革虽然作用有限, 不能完全革除目前中医教学存在的弊端, 但是在改革中寻获的传统中医教育的精髓, 将是未来指导更深入有效改革的思想武器。改革虽然取得一些成绩, 但仍是初步探索, 存在许多迫切的问题需要认真解决。如学科交叉、课程渗透要求教师对知识有很好的驾驭能力, 这就需要制定完善的方案对相关教师进行严格地培养;又如强调经典学习贯穿中医教育始终, 这就要求及时开设相关辅助性的专业选修课、尽早编写完善并出版相关学习辅助材料与教材读物。

参考文献

[1]黄晓兰.现代教育体制下的名中医培养模式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12.

[2]焦树德, 邓铁涛.中国几十年没有培养出真正的中医[N].现代教育报, 2001-8-10 (3) .

[3]杨东方, 王育林, 马燕冬, 等.浅谈中医教改实验班国学素质培养设计[J].中医教育, 2009, 28 (2) :76-78.

中医教学方法探讨 篇10

关键词:中医,教学方法,人才培养

近年来, 中医的科学性及现代化等问题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 这种争鸣已超越医学领域了。然而令人疑惑的是, 某些中医圈内学者对中医的科学性持怀疑态度, 或认为“中医是经验医学 (不科学) ”、“中医是形象思维”、“中医是自然哲学”[1];或认为“目前肩负我国12亿人口医疗保健主力的是西医而不是中医, 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中医学术本身的落后” [2]……面对这些说法, 作为中医一分子的你作何感想呢?笔者无意与之辩论。但疑感的是, 操这些观点的人实际临证水平究竟有多高、对中医的理论研究有多透呢?

刘力红教授说:“老一辈的中医家没有什么临床与理论之分, 当然的理论家就是当然的临床家, 而中青年的这一辈老师, 理论临床已然泾渭分明。搞理论的对临床没有探究, 更谈不上丰富的经验” [3]。故一些人在论述中医的问题时口若悬河, 夸夸其谈, 其实不少纯属臆测, 不见得能治好几个病;而老一辈中医家以临床验证理论, 以理论指导临床, 不断地总结提高, 故其文章多为经验之谈。相比之下, 现在一些动辄指摘中医不科学的研究者, 未必有多少真本事。很多中医院校五 (七) 年毕业的学生理论水平看似不错, 其实却未必能治好几个病, 不知把中医的思维丢到哪去了?邓铁涛教授谓之为“泡沫中医” [4], 邓老认为“中医硕士”、“中医博士”都有了, 唯独没有“中医”。中医界“中年中医成才太慢, 青年中医改行较多。在校学生专业思想不巩固”一直是困扰中医教育的大难题[5]……这不禁令人深思:中医教学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呢?笔者认为, 教学方法不当可说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本文试就教学方法作一些不成熟的探讨, 提出自己一些建议。

1重新回归师带徒模式, 注重跟师临证

传统的中医教学模式主要是师带徒, 讲究言传身教。重视理论与临证紧密结合, 重视经典的背诵与运用。这样往往学得很扎实、灵活。纵观历史, 这种师带徒培养出来的中医人才是最多的, 往往是名师出高徒。如长桑君带出了扁鹊;张伯祖带出了张仲景;张元素带出了李东垣, 李东垣又带出了罗天益;近代丁甘仁氏又培养出了很多中医大家如秦伯未、章次公、程门雪等……而现在的中医院校, 其规模之大远非昔日所能同日而语, 教育普及程度也大为提高, 但质量却严重下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师生间缺少沟通, 活动空间大多局限在固定地域, 满堂灌输的方式使学生思维能力趋于僵化。而很多学生以死记硬背, 埋头题库, 获得考试高分为能事, 不念求经旨, 博极医源。

另一方面, 课堂所学未能及时在临床上验证, 很少有足够时间跟师临证, 很多东西只是走马观花, 如何能把所学的活用呢?这种课堂与临床分离, 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辨证思维的缺失和临床能力的下降, 很难成为名副其实的铁杆中医。古人云:“熟读王叔和, 不如临证多”。若什么都要到见习、实习时才真正跟师临证, 岂不晚乎?况且见习、实习时西医成分又占了很多, 真正的中医临证有多少时间呢?

由此可知, 当代中医院校学生中医临证水平之低,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实为理论与临证脱离所致。然而, 我们教学却很少为学生创造理论与临床密切结合的机会, 如学中医诊断学只是短短的一个学期, 其中诊脉只是对着脉诊议, 岂不闻古人言:“脉理精微, 其体难辨……在心易了, 指下难明” (《脉经》语) , 没有长期的练习和领悟, 岂能达到心灵手敏, 探其理致呢?先人不辍临证, 尚觉诊脉之难, 未能接触病人, 何异于纸上谈兵, 怎能深刻感受其精妙之处呢?而舍证舍脉之情况复杂难辨, 岂能不多临证呢?故接触几个病人为之切脉, 比感受十次脉诊议更有意义。同理, 观察几个病人的舌象, 聆听老师分析医理, 比看几十次图片更有价值。因为通过自身体会, 往往更为直观深刻, 学习效率和兴趣也大大提高了……可惜我们的教学很多时候却忽视了这些。邓铁涛教授强调要早临证、重跟师, 学以致用, 令人深思。若能安排学生长期跟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学习, 类似于私下跟师, 这样便接近了师带徒的内涵了, 更有利于培养高水平的中医人才。

2重视文史哲等传统文化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她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中医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与传统文化一脉相连, 如果忽视漠化了她的文化源头, 中医便如无源之水, 无根之木了。故古往今来, 凡为大医者多是“上极天文, 下穷地纪, 中悉人事” (《类经序》) 之人。其中不乏在文学艺术上有高深造诣者, 如清温病大家薛雪同时又是诗人, 著有《一瓢诗话》;清妇科大家傅山同时又是文学家、书法家。近代著名医家恽铁樵, 同时也是文坛大师, 国学功底极为深厚, 文名甚至盖过医名。其他名医国学深厚的不胜枚举。由此可知, 传统文化是成为高水平中医的基础。古人言“文是基础医是楼”;又言“秀才学医, 笼里捉鸡”, 可谓是一针见血!历代名医成才之道不乏有师授家传的, 但主要还得靠自己领悟。而领悟的首要因素便是国学基础深厚。而很多自学成才的名医靠的正是深厚的国学基础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如金元时代的张元素, 清代的徐大椿, 近现代的恽铁樵、肖龙友、岳美中、刘赤选、何炎燊等都是凭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 发愤自学成为中医大家的。没有过硬的古文基础, 如何攻读古医书, 尤其是领悟《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这些经典的奥旨呢?而历代名医都是在精究经典的基础上有所发挥的, 而现在学中医的人很多尚未深究经典, 如何提高临证水平呢?又谈何发展中医呢?纵观时下中医院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理科出身, 传统文化基础偏弱, 其先天不足是制约学好中医的一大因素。

邓老说:“过去中医重视文史哲的素养, 故文化水平较高的医家往往被称为儒医”, “重视文史哲修养的建议, 是先进而不是落后的” [6]。邓老还曾让他的研究生报到前精读《古文观止》上的文章, 何其有见地!现在怕的不是学生不用心于西医, 而是怕不用心于中医;怕的不是不学数理化, 而是怕不学文史哲……而中医院校却很少重视文史哲, 反倒设置很多理科科目, 甚至一些与中医没有太大联系的理科, 让人疲于应付, 如何保证足够的时间钻研中医呢?难怪路志正教授说, 现在的中医院校, 五年里真正学中医的时间还不到二年。可想而知, 如此五年 (七年) 出来的中医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故大一时多开设传统文化的课程, 让文史哲的学习贯穿于整个五 (七) 年教学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是何其重要啊!

3调整中西医比例, 加大中医的分量

现在的中医院校中西医课程的比例几乎是1∶1, 难以突出中医的特色。而中医难于精通, 西医易于上手, 初学者容易受西医影响, 从而难于培养中医的辨证论治思维。且见习、实习时, 不少老师强调西医的重要性, 使学生中医临证方面未能深入, 西医却惯于先用, 如何能学到中医的精髓呢?有评论言“中医五 (七) 年只是打下基础, 毕业后西医先用上, 中医是一辈子的事, 慢慢学习吧。中医是越老越有前途, 中医是六七十岁才有作为的”。此等悖论, 何异于枉自菲薄?其实是一种惰性, 一种对中医学习的不自信, 难道中医要到两鬓斑白才有作为吗?这样岂不浪费了大半辈子的光阴吗?岂不闻历代很多名医却在青年就医学精湛, 名动一方, 随着年龄的增长不过是经验和医技更上一层楼罢了。如滑寿著《十四经发挥》时才27岁, 徐春甫著《古今医统》时才36岁, 赵学敏著《串雅内外编》时才29岁, 王孟英著《温热经纬》时才47岁, 唐容川著《血证论》时才21岁……这些流传至今的名著皆是青壮年时写成, 可见先辈成才并非皆是至老方有所得。又如近代中西汇通的大家张锡纯20多岁时临证造诣已令人叹服, 年轻时自创理痰汤, 连当地名老中医都赞叹其后生可畏, 将会成为一代名医, 张氏后来著《医学衷中参西录》这一影响至今的著作也是壮年开始;蒲辅周先生15岁继承家学, 18岁开始独立应诊, 20多岁即闻名川北;岳美中先生1925年 (25岁) 自学中医, 一年多竟治好了自己的肺结核, 1928年即治愈了很多连当地名医都感束手无策之病, 闻名一时……

可见中医成才不一定要到老时才行, 主要是在于自己对中医的领悟及刻苦钻研, 而这一切的基础源于文史哲基础和大量的时间花在中医上, 做到专一致志、博极医源。而不像现在中医院校的学生未能全心钻研中医, 临床时多是“中不中, 西不西”, 所谓“中西医结合”更多的是乱拼胡凑, 把中医精髓逐渐丢弃。

4开展特色教学

中医博大精深, 但中医理论很多却与现代医学格格不入, 颇有点“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的味道。很多人学习中医感到阴阳五行、精气学说很抽象, 甚至怀疑它的科学性。若能学习气功, 长期体会, 便能更好感受气在人体的运行, 坚定对中医的信心, 从而深刻理解中医难以言传的精妙之处。而中医的推拿、点穴、正骨等, 除了要求专业知识外, 还需有高超的技术, 有武术气功基础的中医生手法往往很到位, 可收到其他没有功法修炼之人无法匹比的效果。以前很多骨科名家多是练武出身, 现在大多学生于此道未入门, 如何能更好地继承前人的东西并发展提高呢?故在大一时便可进行正规的武术气功修炼, 学习拳术、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等优秀功法并贯穿于整个中医教学之中。

5重视民间简单高效的疗法

现在科班出身的人往往看不起民间中医, 认为他们学历不高。孰不知不少民间中医掌握着很多奇技妙招, 对某些疑难杂症的治疗有独到之处。他们流传下来的独特疗法经过很多代人的实践验证, 用起来既简便又高效。如广东民间用针“四缝穴”治疗疳积腹痛, 现在用治蛔虫梗阻, 疗效很好;过去农村用量米的竹筒拔火罐治愈急腹痛;用铜线蘸油在灯火上烧热放指甲上治愈指甲下化脓等[7]。但现在很多民间疗法濒临失传, 如能挖掘挽救这些民间经验, 让学生体会中医宝库的伟大, 再应用于临床上, 补充常规治疗的不足, 其意义何其大哉!

总之, 中医教学要牢牢抓住“中” (中国传统文化功底扎实) , “专” (以中医经典为代表的专业理论功底深厚) , “能” (临床辨证论治能力强) , “精” (精通中医理论与临床技能) [8]。通过教与学的和谐结合, 共同努力, 培养出更多的中医栋梁之才。笔者坚信中医一定能像邓老所说的那样“前途有如万里云天, 远大光明” [9], 越来越展示她的无限魅力, 为人类的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侯风刚.建立完善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体系是中西医结合的关键[J].上海中医药, 2002, 36 (7) :42-43.

[2]蔡定芳.变亦变, 不变亦变-论中医学发展大势[J].上海中医药, 1999, 33 (5) :4-6.

[3]刘力红, 唐农, 刘方.运气学导论-开启中医之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4.

[4]邓铁涛.邓铁涛医学文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5]连建伟.连建伟中医文集[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4.

[6]连建伟.连建伟中医文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中医院校海外办学模式的探讨 篇11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海外教育;中医药;趋同化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273-02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

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和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对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高等教育国际化具有文化的功能,文化的交流是各国家民族之间相互了解和理解的重要基础;高等教育国际化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1]。在人类活动范围日益走向全球化的今天,高等教育国际化变得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一个国家要想在世界民族之林占有一席之地,其高等学校就必须参与全球性的人才市场和智力资本市场的竞争。受教育者对教育的要求,也已经突破了国家的疆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相信,要在未来的就业市场获得成功,就必须具有国际的知识和经验;教育者想在学术上不断进步和创新,就必须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掌握本学科的最新动向和最尖端的科技,不断丰富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大学要提高自己的办学水平和声誉,也要不断地学习和借鉴他国的经验。因此,要适应时代的要求,高等学校就必须以新的观念和姿态,向全球范围的国际化方向发展。

二、中医药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

中医药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宝贵财富,它为中华民族及华人社会健康和繁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年来,在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这一背景下,中医药在国际卫生保健方面也显示出巨大的力量。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健康观念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如今的人们更注重养生保健与生存质量。一股“回归自然”的潮流正迅速卷全球,而这正使中医药这一古老而传统的产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医药以它独特的双向调、治疗与保健双重功效等优势吸引了全世界人民的眼球,满足了西医西药无法满足的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和需求。目前,中医药已经传播到了世界上一百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当地人民进行医疗保健服务,赢得了他们的青睐[2]。

三、新建中医药大学海外办学模式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国际高等教育的特征

福建中医药大学原名福建中医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创办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校是内地第一所招收台湾地区学生的中医药院校,现有各类在校海外学生近三百名。海外学生作为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是学校与各地区、各国之间友谊的桥梁与纽带,他们在学校愉快地学习与生活,吸引了大批热爱中医的人士加入到学习中医的行列,为中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从学校海外学生招生和教学学籍情况看,具有跨国界、跨地域的特征,特别是海外学生来华学习的目的是毕业后回居住国或居住地就业或者再到其他国家留学,所以说学校海外办学模式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国际高等教育的特征。

1.招生和录取制度方面

为适应海外学生的特点,学校招生政策采取灵活多样的办法,努力扩大对外招生,积极参与国际高等教育竞争。海外学生个体情况的差异和复杂性、身份的特殊性决定了海外学生管理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

招生对象多元化:海外教育学院的招收对象为海外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学生、台湾地区学生及外国留学生,我校主要以前四类为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交流的加强,港澳台生来内地求学的人数日益增多,福建中医学院成为台湾学生数量最多的几所高校之一。

招考办法多样化:祖国大陆由于教育资源短缺仍实行全国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原则,有明确的名额限制,而海外招生则多多益善,海外学生除了可以参加普通高校港澳台联合招生考试外,还可以参加学校单独招生考试,已获得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的港澳台青年可以直接向学校申请免试入学,参加联合招生考试未被录取而考分较高者,可进入预科学习阶段,学习一年后经考试成绩合格者,可被录取为正式本科生,进入一年级学习,此外,如果出于对中医的热爱还可向学校申请旁听。

招生渠道国际化:学校委托国外中医药学校或中医药团体、华侨华人社团、境外知名人士、境外中医药机构推荐获得生源;积极派员参加境外高校展,通过展览、咨询等方式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学校在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新西兰、美国、德国设立了招生报名点,与澳大利亚澳华中医学会、马来西亚北马槟榔屿中医学院、香港中医师公会联合培养包括专升本、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各个层次的学生,为当地培养输送一大批中医药人才。

2.教学和学籍管理方面

2010年学校决定采取“趋同化”管理模式,自2010-2011学年起,新招收海外学生全部插入各个学院就读,与大陆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外事行政单位以招生和出入境管理为主,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管理以及住宿管理由各学院负责,尽可能的为他们提供与大陆学生一起学习、交流、切磋的机会。

学校海外教育学院自成立以来对海外学生管理从政策制定到具体事务实施都具有“特殊照顾”的倾向。这一特殊化政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起到过很好的作用。随着历史的发展,海外学生的管理工作出现了诸多问题。独立办班和住宿,将海外学生与大学城本部学生隔离开来,减少了学生一起上课讨论、研究的机会;学生语言、社会交际能力乃至学术能力都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基于“外事无小事”原则,学校设立专门的招生、教学、财务、后勤、保卫等部门来管理和处理海外学生事务,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事无巨细的管理不仅使得管理人员工作繁重,还使得职责交叉、混乱。

“趋同教学管理”指的是对外国留学生的教学环节上趋向于与中国学生相同的管理,是比照教育本身的含义和国外对留学生教育所采用的方式而提出的一种对留学生管理的模式,已成为当今来华留学生教育领域的共识,它将是我国学历留学生教学管理的一个大趋势[3]。

“趋同化管理”模式在留学生教育领域的研究已很成熟,现将该模式实践运用于我校以港澳台侨生为主的海外生教育领域是具有可行性的。首先,学校招收的海外学生主要以港澳学生、台湾地区学生、海外华侨、外籍华人为主,他们的汉语水平绝对达到能处理好一般性日常学习生活交际的能力,与完全没有中文基础的来华留学生相比,更没有必要将他们单独管理。应取消单独上课的制度,将他们作为普通学生下放到教学部门管理,尽量为他们与大陆学生一起学习、交流、切磋提供机会;其次,2006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务院港澳办发出通知,明确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对已录取到内地普通高校和科研院所学习的港澳地区的学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执行与内地学生相同的收费标准,即在同一学校、同一科研院所、同一年级、同一专业学习的港澳学生与内地学生的学费标准一致;同等住宿条件下,住宿费标准一致。这为对海外学生实行“趋同化“管理提供的政策依据。

从短期教育培训来看,众多海外人士来中国学习与中医药保健文化相关的太极、气功、八段锦等传统文化内容,这些传统文化成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重要切入点。很多海外人士通过学习这些传统文化,更多地了解了中医药,愿意接受中医药服务。学校还实施“走出去”战略,送“学”上门。为满足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合作机构学生校友的学习、工作安排需要,学校派出专家学者赴澳大利亚面授课程、指导临床工作,受到当地媒体的热烈报道和当地患者的一致好评。

四、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为学校海外教育事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跨世界、跨民族、跨文化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即一个国家向世界发展本国教育是思想理论、国际化活动以及与他国开展的相互交流与合作”,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开放教育市场,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开放意识、具有较高文化品位、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具有国际竞争能了的穿造型人才,核心是要求现代大学逐步走向世界[4]。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特别是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发扬和全球视野的形成是学校海外教育的基本要求。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学校目前在办学规模、层次、结构、质量和水平等几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长足的进步,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和良好声誉。学校现有海外学生300名,分别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日本和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学校全方位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目前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十多所高校建立校际友好合作关系。学校的海外毕业生,在居住国和居住地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为当地的医疗保健事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五、小结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课题,海外学生教育是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手段。随着中医药在全世界范围的传播,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来中国寻觅、学习纯正的中医药知识。海外教育长期以来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海外办学模式适应了这一国际化趋势,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国际高等教育的特征。高等教育国际化也为学校海外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一定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发展中医传统优势,增强吸引力,拓宽办学渠道,加大招生宣传,满足海外学子日益增长的中医药高等教育的需求,为他们提供良好的高等教育服务,培养适合他们居住地区或国家所需的高级中医药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16-18.

[2]李薇薇.中医在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青睐”[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11):3.

[3]夏青.对来华学历留学生实施“趋同教学管理”模式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9):72-73.

[4]刘人怀.全球化与华侨高等学府的重要使命[J].暨南大学学报,2002,(6).

中医教学与人文精神 篇12

1 医学的人文属性

医学是与人类生命直接相关的科学, 它不仅仅是科学, 更是人学, 是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融合的最好结合点, 因此医学是既具有自然科学属性, 又有人文科学属性的综合性学科。

祖国医学在千百年来的医学实践中, 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中医理论及其思维方法有着极其珍贵的科学价值。中医药的一些优势和特点已逐渐被现代医学所接受, 也成为生命科学的巨大财富之一。如中医学“天人合一”的天人观, 重视“心身合一”的心身观。而现代医学在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后, 也认识到纯生物医学模式的明显缺陷, 它汲取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提出了与中医理论相吻合的“环境-社会-心理-生物-人伦”等多元的医学模式。人类新的思维模式的建立, 与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体系不谋而合。

1977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内科学教授恩格尔首先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很快被全世界医学广泛接受和应用。新的医学模式的建立, 认为生命的价值不仅仅是活者, 而且要得到社会的尊重。自20世纪70年代起, 国外部分医学院将人文教育引入医学教育中, 形成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人文社会学科三者并重的模式。

西方曾有大样本调查证实, 大约25%的患者在只是“单一”地受到了医护人员的细心关怀后, 病情便有了很大好转。因此, 倾听、沟通、洽谈、关注, 应该成为医护人员的基本职责。美国著名的医学家托马斯认为, 要成为一名真正杰出的医生, 不仅要有学术和医术上的造诣, 更应该有深刻的睿智、广阔的人文视野和丰富的同情心。诺贝尔物理得主费因曼也说, 科学这一把钥匙既可以开启天堂之门, 也可以打开地狱之门, 究竟打开那一扇门则有赖于人文指导, 医学要真正造福于人类, 必须具备人文品格, 人们常说:“医者父母心”就是这个意思[1]。

2 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现代医学的理想目标。然而, 在实践中人们却发现, 实现这种理想的融合并非易事, 至少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人们面临的将是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之间的不断冲突。目前, 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 由于一些人对技术和金钱的崇拜, 使医学的人道主义精神受到了冲击。片面强调医疗技术化使得医生和病人的近距离接触被复杂的机器所取代, 医患之间没有交流, 病人成了一个号码, 出现了治病不治人的现象;而医疗商业化使得治病认钱不认人, 把病人看作是消费的主体, 病人到医院来是消费的, 医院、制药商和广告商组成利益共同体, 诱导医疗消费, 导致医学的边界无限扩张, 医疗负担加重。现阶段医疗市场的客观现状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医学生的价值取向。要改变这种不良现象, 重建医学的人文关怀, 在教学中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无疑是关键一环[2]。

在目前的医学教育中, 人文教育也显得滞后。在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中, 绝大多数都是专业课程, 人文社会方面的课程较少, 而且教师和学生也把大多数的精力放在医疗技术的学习上, 也常常偏废了人文精神的培育。

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 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 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对医学生而言, 医学教育要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起来, 将医学生培养成既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又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 尊重人类、尊重生命、富有爱心, 体恤民情和高尚职业道德的健康守护者。

3 在中医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

3.1 中医学有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 具有极其厚重的文化底蕴, 融汇了古代文、史、地、哲、医等知识。中国的儒家思想强调仁义道德, 即要爱别人, 要同情别人。祖国医学素有“先知儒理, 然后知医理”的古训, 这是重视医术和人文精神交融的祖训。中国是文明古国, 其悠久的人文传统培育出许多具有高尚人文精神的名医大家[3,4]。

一心一意为病人解除痛苦。汉代医家董奉, 居住庐山, 治病不取报酬, 但要求患重病者愈后种杏五株, 患小病者愈后种杏一株, 数年后, 杏林蔚然而成, 董奉又将杏子兑换粮食救济穷人, 由此道出“庐山杏林”, 成为后人赞颂医术高超, 医德高尚的医界美谈。

唐代孙思邈, 学识渊博, 道德高尚, 他曾说:“人命至重, 有贵千金, 一方济之, 德踰于此。”他经历了隋唐二朝。朝廷授官给他, 他都拒绝了。

《医境》中记载名医朱丹溪“弃举子业而致力于医, 迎候者无虚日, 无不即往, 虽雨雪载道, 亦不为止。仆夫告俌 (疲劳之意) , 谕之曰:“疾者度月如岁, 而自逸耶!”真是急病人所急, 痛病人之所痛的光辉典范啊!

名医扁鹊, 治病以百姓之急为急, 以百姓之想为想, 他“过邯郸, 闻贵夫人, 即为带下医, 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 即为耳目痹医……随俗为变。”

尊重同道, 诚恳谨慎。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夫为医之法, 不得多语调笑, 谈虐喧哗, 道说是非, 议论人物, 炫耀声名, 诋毁诸医, 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 则昂头载面, 而有自许之貌, 谓天下无双, 此医人之膏肓也。”不但说明了医生服务态度的重要, 也指出了医生应该具有的道德品德。孙思邈指出, 医生在病人面前毁谤同道, 抬高自己, 打击别人, 是非常要不得的, 这非但不能抬高自己的身价, 只能降低自己的威望。

医生的语言、态度影响医疗效果。祖国医学的许多著作也极力主张对待病人的语言和态度必须和蔼温顺, 要善于体贴病人, 同情病人, 并提出切忌在病人面前有丝毫紧张忧愁的表现, 以免给病人留下不良的暗示。同时, 还提出要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 用浅显的道理来消除其思想上对疾病或手术等所产生的顾虑和恐惧。《灵枢.师传》里说:“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 告之以其败, 语之以其善, 导之以其所便, 开之以其所苦, 虽有五道之人, 恶有不听者乎?”这里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告之以其败”是指出疾病之所在及其危害, 使病人认真对待疾病;“语之以其善”是安慰病人, 指出只要病人与医生配合, 治疗得当, 是可以恢复健康的, 增强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导之以其所便”是告诉病人如何调养, 让病人遵照医生治疗措施行事;“开之以其所苦”是解除病人的忧愁和烦恼, 紧张恐惧。他还告诫我们, 即使对于那些脾气不好的, 随心所欲, 不遵守医嘱的病人, 也应以诚挚的态度, 进行规劝说服。可见古人对于解决病人的思想和情绪问题是如何重视, 想得是如何周到啊!

把病人当作亲人。孙思邈在《大医精诚》里就有一段感人的论述, 至今仍激励着医学工作者,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 不得问其贵贱贫富, 长幼妍蚩, 怨亲善友, 华夷愚智, 普同一等, 皆如至亲之想。”这种春风般的亲人似的关怀, 迸发出人性美的绚丽光彩。

3.2 结合现代医家的人文精神

反思人类医学史, 古今中外医家历来重视医德教育, 德为医之先, 德为医之本。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 他的医学的誓言充分体现着人文色彩。希波克拉底誓言要求医者:①对知识传授者常怀感激;②以病人利益为重;③不利用职业做缺德事情;④严守职业秘密。时至今日希波克拉底誓言仍然影响着医学界, 作为医学职业道德的圣典。

不久前媒体曾报道, 有一名患者辗转多次找到裘法祖教授看病, 裘老只是亲手给病人摸了摸肚子便深深获得了病人的充分信任。这件事使裘老感慨不已。原来这名病人看过多位医生, 甚至专家教授, 无一例外的都是仪器检查、抽血化验。其实技术再发达、仪器再先进, 病人仍然需要那种给人以希望的温柔的触摸, 那种无所不包的从容的交谈, 那种春风化雨般的亲和态度。

全国劳模华山医院著名的手外科顾玉东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 对病人如亲人般的关怀, 提出“把病人当作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 感动了无数的病人和家属。

“驴背医生”姜万富, 他从繁华的大上海来到新疆高原牧区, 一个人、一个药箱、一头驴, 在平均海拔3, 000多米的高原牧场, 他用全部的爱心和精湛的医术, 历尽艰险, 呵护着当地各族群众的生命健康, 在巍巍昆仑山深处默默行走了43年, 被维吾尔族老乡由衷地称为真正的“大医生”。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可以充分挖掘祖国医学丰富的人文精神, 并博采古今, “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精神的渗透。课堂不仅是知识的海洋, 也是人文素质升华的殿堂, 古今中外高尚的医家都是教师的教学素材。教师在传授医学知识的过程中, 整合这些闪烁着人文主义精神光芒的名医典故和名医话语, 要比单独讲授人文社会科学教程生动得多, 从而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医德高尚, 医术精湛的合格医学人才。

摘要:医学是与人类生命直接相关的科学, 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是医学教育中重要的一环。祖国医学源远流长, 具有浓厚的人文底蕴, 教师在传授中医学知识的过程中, 同时也融入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精神的渗透, 这对丰富教学内容, 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医教学,人文精神,医学生

参考文献

[1]李杰红.以素质为本位的医学专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西北医学教育, 2007, 15 (2) :197-198

[2]赵瑛.中医思维与中医教学的探索[J].中医教育, 2001 (6) :50-52.

[3]倪建俐.浅议中医教学[J].西北医学教育, 2008, 16 (5) :994-995.

上一篇:恢复和补充论文下一篇:感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