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保障

2024-08-12

创新保障(共12篇)

创新保障 篇1

大学生军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时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基本要求。作为高等学校教学计划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和实践课,其特殊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赋予了该课程强大的教育扩展性和延伸性。在爱国主义教育、国防观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等多领域中,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发挥着特殊的综合育人功能,是高等院校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正确认识军训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对大学生进行军训是国家法律赋予高校的义务,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正确决策,它既能体现人才培养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和谐统一,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利国防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基本军事技能,又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优秀青年的代表,是巩固中国国防、抵御外敌入侵、捍卫祖国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后备力量。因此,依法履行兵役义务,在校期间接受军事训练,学习、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知识和军事技能,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通过军训让大学生进一步认清时代赋予他们的历史使命,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锻炼了学生的体质和意志,培养了坚韧不拔和吃苦耐劳的品质,为今后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军训是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开展与国防有关的教育活动服务国家国防建设,它与国家的战略需要紧密结合。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有着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现役部队的不断减少,客观上要求后备力量建设必须不断加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当前国际战略形势和中国周边的安全环境,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建立强大的国防。而高校学生军训工作对中国强大国防的构建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二、现阶段高校军训的几点不足

1.军训资源紧张影响军训效果。近年来,中国每年参训的学生近百万,承训部门的压力增大,承训部队更替频繁,致使教学方式单一,缺乏生动性,已影响到军训的质量,难以提高学生的军训兴趣,军训难以收到良好效果。

2.军训模式老旧,流于形式,忽视了其自身意义。大学生军训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但由于过于重视军训的内容而忽视了军训的意义,导致出现军训“踢踢正步打打枪”的形式化;军训是履行兵役义务的一种手段,但目前进行的普及型军训使得大学生的兵役义务并未完全履行;军训是培养国防后备力量的举措,但大学生军训并未被列入国家和军队的预备役训练管理体系;由于军训各单位争优激烈,容易过分追求军训成绩而忽视军训实际意义。

3.短期军训无法巩固教育成果。通过军训,大学生在政治思想、组织纪律、意志品质的锻炼上进步很大。但是军训结束以后,没有一个长效机制跟随,其作用会逐渐淡化,得不到巩固。

三、与时俱进,创新灵活的军训模式

每个时代的大学生,甚至每一届的大学生,都有其独有的个性和特点。以往的军训教学模式不可能对每个时代的大学生都能起到最好的教育效果。以现代大学生为例,他们成长于改革开放和网络信息飞速发展的中国市场经济年代,这种特殊成长背景赋予了他们浓重的时代特征和独特的社会特色。相对而言,他们具有智商高、容易接受新事物,但自控能力差;自信独立、张扬个性,但心理脆弱;维权和竞争意识强,但沟通和合作能力差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制订军训计划时要与时俱进,针对不同时期学生的不同特点结合教学大纲,灵活制订可行的军训计划,巩固优势,改善弱点。

1.积极创新教学思路,激发学生对军训教学的兴趣。丰富军训内容,突出时效性、前瞻性、丰富性。做到与国内外形势紧密结合、与热点问题紧密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密跟踪最前沿的军事高科技信息,在符合保密要求的情况下,讲授一些现代军事科技知识,介绍最新的武器装备;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增加与自身专业相近、符合实战需求的训练内容,如电子对抗训练、防空袭作战训练、快速抢救伤员训练等。军训期间,还可以讲座形式穿插国家安全知识、灾难医学(心肺复苏)、心理健康(面对挫折时的心理抗压和调节能力)教育等理论教学内容,两者搭配,刚柔相济、相得益彰。既避免了军事课相对单调枯燥,又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积极创新教学思路,不断改进教学形式。为了使军训教学更具知识性和趣味性,应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军事理论课可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形式,使军事理论课教学形象直观,提高学生对军事理论的学习兴趣。现代大学生已经离不开网络,我们可以抓住这个特点,建立军事信息网站,及时发布最新的军事新闻,介绍我军的光荣历史和武器装备,讲评国内外军事热点问题,为学生们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场所,提高他们学习军事知识的积极性。

3.积极创新教学思路,采取灵活多变的组织方法。要改变走走队列、打打枪的传统军训模式,把相对枯燥的体能训练与军事知识竞答相结合,增强对抗性,提高体能训练的趣味性;组织学生到驻地部队和国防教育基地参观,请军队院校的专家教授到学校开设讲座,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组织大学生开展军事夏令营活动,大学生定向越野比赛、轻武器射击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军事技能的积极性。

四、创新军训成果保障机制,建立军训保障团队

新形势下,只有努力开创高校大学生军训的新局面,在各环节不断进行创新,才能做好大学生军训工作。

(一)建立军训成果保障机制,确保军训成果得到巩固

1.军事教研室要坚持研究教学法,研讨授课提要、思路和重点;研究电化教学手段的使用、课件的制作、组织试讲,检查教学准备情况。在教学开始、期中和结束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学生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学生军事素养掌握情况。针对出现的不同情况开展学术研究,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探索学生军训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2.注重辅导员在军训中的作用,学生军训辅导员不仅要参训,而且要在这种特殊的活动中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辅导员不仅在军训期间担任军训连的政治指导员,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而且在军训结束后要继续负责学生四年的思想教育和学习生活等工作,因而辅导员对军训的效果起着导向作用,要重视军训中辅导员的工作。

3.每年新生军训结束后,可组织一次新生老生代表队综合军事素质对抗赛,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结合部队每年组织的紧急动员演练、付突发事件演练和民兵预备役部队综合性实战演习,组织大学生进行实地观摩和锻炼;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络,设立军训站点,为大学生发表军事言论、研究军事思想、探索军事领域构建平台。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期间,处处体现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饱满的爱国激情、良好的校风校纪和极大的集体荣誉感,使大学生军事训练所产生的教育成果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

(二)建立军训保障团队,确保军训教学有声有色开展

高校军训的顺利开展,需要结合教学大纲、学员特性、课程计划、后勤保障、组织协调、师资配备等多个环节密切配合。因此,需要建立一支过硬的团队予以保障。

现在高校的军训力量基本上是军事教研室和人武部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人员上要加强组织管理,专人负责,责任落实;物资上要确保设备及时更新、饮食等后勤无忧,学术上军训学科建设要与其他学科建设同步发展,并结合军事课教学特点,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军事教学之中,开展多媒体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学效果。搞好“三室一库”建设,保障军事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目前,大学生军事技能训练主要是由部队派出部分官兵进行帮训。但随着学生军训工作的全面展开,学校需求和部队承训能力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要改变目前大学生军训基本由部队“包训”的状况,根本出路在于提高院校的自训能力,走部队帮训与院校自训相结合的路子。派遣军官是学生军训工作的主要力量,现代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知识、新事物、新理论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而且,现在的青年学生视野开阔,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强,十分注意了解和掌握世界最新科技知识和学术前沿的创新成果。派遣军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军训质量的高低。为此,各高等院校要始终把加强教员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派遣军官不仅是军事理论、军事技能的传授者和训练的具体组织者,也是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和作风的传播者。能否把派遣军官选好配强,直接关系到学生军训的质量,关系到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军队的声誉和形象。

创新保障 篇2

保障粮食安全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农业的迅速发展,为世界粮食增收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人口增长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发展对粮食的宏观需求越来越大,对粮食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但是,我国可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质量不断下降,以现有耕地的生产能力保证我国粮食产量和粮食安全的任务艰巨。因此,要紧抓科技创新,提高粮食单产,促进粮食增收。保障粮食安全主要解决3个问题:种什么、怎么种和谁来种,本文主要立足于创新种植模式,就解决怎么种地的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科技创新;种植模式;粮食安全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问题背景

党中央对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高度重视,习近平同志对“三农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要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强调要从治国安邦的高度认识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

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指出: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治国理政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粮食安全首次上升为国家战略。粮食安全的紧迫性和创新种植模式的必要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和粮食的重要性超过以往任何时候,我国农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不断增加,农业资源短缺,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问题的矛盾日益突出,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

在农业发展尤其是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科技创新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农业随着科技发展而不断进步,并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与突破而产生新的飞跃。实践表明,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中,科技发挥着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作用。

科技进步是解决粮食生产问题和安全问题的根本出路。解决我国的粮食生产问题,必须依靠坚持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力度。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为农业发展探索更多发展方向和道路,也能发掘农业发展的最大潜力。加快农业科技发展可以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为国家粮食安全的提供重要支撑,可以推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耕地面积受限的情况下,以科技进步创新耕作模式,是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举措。创新种植模式的对策分析

实施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必须要努力确保农业产能,强化科技支撑。在实际生产中,传统的国家粮食安全观往往导致一些地方盲目地追求粮食产量,忽略了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农业资源不能很好地休养生息。粮食安全与否,不能仅仅以当年的粮食产量为指标,更需要看国家的粮食持续生产能力是否有保障。做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工作,确保粮食安全,必须坚持依靠科技创新,建立实现“低耗、高效、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尽快突破农业生产中的重大技术瓶颈,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威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和优质率,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我国粮食生产在很大程度上要看自然环境、气象等因素,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可控性并不高,因此,提高粮食发展稳定性,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除了要保护耕地之外,依靠科技,创新种植模式,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设施装备水平,努力提高粮食生产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

农业科技不仅指研发、培育优良品种,还包括机械化、深耕、施肥、植保、灌溉技术等很多方面,是保障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依靠科技提高粮食产量,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创新模式,推广关键技术的应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夯实粮食生产的科技基础;坚持优质、高效、安全并重的原则,提高粮食主产区的土地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态和资源环境,实现粮食质量、产量和安全的统一。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单产量,并推动传统农业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从客观情况来看,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单产能力,主要在于突破资源、环境和发展模式等制约因素的约束,建立以科技创新为粮食安全保障的长效机制。如山东农业大学与东营市合作,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合作开展东营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云及大数据技术应用研究等措施,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农业有质有效快速发展,为东营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而有力的科技支撑。

农业技术集成化、作业过程机械化和生产经营信息化,同样是我国农业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创新种植模式的同时,要注意集成配套推广适用技术的探索与研究,包括高效栽培模式、疫病防控技术等关键农艺技术,以优质高产的目的。如推进区域性粮食丰产技术集成创新与转化,注重粮食增收技术的结合,形成符合区域特色的粮食作物种植技术模式;提高农业主产区粮食产能,带动区域粮食产业的发展。提高主要作物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保障生态环境,大大推动农作物增产增收。还要做到单项技术突破与技术集成创新相结合。开展高产、轻型节本、抗灾应变、病虫害综合防治、优质无害化等单项技术等与种植模式配套的技术探索;注重粮食作物大面积、规模化种植配套技术和防灾减灾、产后减损等系统技术的研究。发掘粮食增产的潜力,关键在单产。增产的主力要靠单产,单产提高的关键要靠技术创新。以当前实际生产情况来看,单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带动大面积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只有对现有的技术进行配套整合,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和模式,才能充分发挥各项农业技术的优势,并相互弥补技术短板。例如,袁隆平团队的超级稻Y两优900实施超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培育壮秧、合理密植、适时适量施肥、科学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5部分,每一部分都实现了无缝衔接。注重农机农艺相结合。机械化生产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无论是品种选育攻关还是病虫害防治,都要能够适应机械化作业要求。注重良种良法相配套,实现标准化生产,良种良法配套是必然途径。良法不仅是传统的农艺措施,还要运用信息化技术,为标准化作业提供支撑。

创新种植模式在具体实施中要建立主要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体系。种植综合配套技术的改进与推广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带来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例如免耕或少耕播种施肥技术、留茬覆盖及秸秆与表土处理技术、深耕技术。如广西农科院韦本辉研究员发明的的粉垄技术(又叫深旋耕技术),能在不增加水肥、不多耗人力的情况下提高粮食产量、提升作物品质,此技术受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青睐,建议大面积推广应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间套复种技术、植物保护技术等综合配套技术,如推广冬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等,使粮食增产增效显著。

农业是露天作业,在人力不能控制自然环境的情况下,现在的粮食生产还受制于天。如何改变生产条件,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利因素对粮食生产造成的影响是不断探索研究的方向。农业综合开发正是不断创新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就是要注入科技,在土地治理、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完善的基础上,依靠科技使粮食进一步增产。结束语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坚守1.2亿hm2耕地红线,不仅仅是要守住耕地数量,更重要的是保证耕地质量。当前,中央提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站在长远发展的战略角度,必须要围绕着尽快构建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体系,做好长远规划、任务落实等工作,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保障 篇3

社会管理是近年来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重大课题。自2009年底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以来,全国上下更是掀起了社会管理创新的热潮,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实际上,社会管理创新不仅在三项重点工作中举足轻重,而且对于中国快速崛起中的法治国家与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认真对待。

一、深化社会管理创新的认识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多认为社会管理是政府的一项职能,与政治管理、经济管理相对,是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中排除掉政治统治事务和经济管理事务的那部分事务的管理,其所涉及的范围一般也就是社会政策所作用的领域。[1]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人们对社会管理的认识逐步深入,由过去那种单纯视为政府职能的狭义的社会管理概念,转变为广义的认识,即社会管理主要是指政府及社会组织对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事业和社会观念等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2]这同样对于社会管理创新这一重大课题提出了不断深化认识的现实需求。

(一)跳出政法看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创新决不能囿于政法系统内部,或仅着眼于政法工作的创新。社会管理创新应该是,或至少应该是整个国家权力进行社会管理方面的创新,既包括司法权力的运行,同样也包括行政权力和立法权力的运行。特别是在当下的中国社会,由政府主导社会变革,行政权力往往更容易为了追逐比较单一的政绩目标,而变得忽视民生甚至狂暴恣肆。例如当前反响相当强烈的征地、拆迁问题,其实质往往是极少数地方政府在唯GDP政绩观等观念的影响下与民争利的结果。而在当前司法独立仍未能完善的情况下,政法机关往往只是在事后进行补救,甚至是迫于压力而进行“收尾”,这就难以从源头解决问题。因此社会管理创新必须跳出政法工作这个圈子,将社会管理创新置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总要求中来思考和部署,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当前着力点,把通过理顺社会管理体制维护人们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最终落脚点。

(二)跳出管理看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创新的着眼点当然离不开管理,但又不能仅仅就管理论管理。执著于“管理”这个名称,往往就陷入“管理”与“服务”对应的想象格局之中,似乎将行政法学意义上的“管理型”政府改为“服务型”政府,就能够带来理论和实践上的巨大转变。这种思路无疑过于简单了。实际上,当前的社会管理创新是对与经济结构不相适应的社会结构的整体调整,是改变“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状,从而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但据研究报告指出,如果说目前中国的经济结构已达到工业化社会中期阶段水平,但社会结构顶多达到工业化社会的初级阶段水平,甚至是社会结构滞后经济结构约15年。[1]在这种形势下,社会管理所承载的就不仅仅是常态的管理或是服务职能。它承载着对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事业和社会观念等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各种功能,因而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社会建设的组成部分与进展过程。

(三)跳出时代看社会管理创新。“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世。”当前,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确实遇到一些现实问题亟待解决,但我们绝不能就事论事,只局限在当前的问题之中,或者简单地将别国特定社会制度和经济政策下的所谓“经验”照搬过来,产生种种过于简单的错误认识,诸如认为GDP达到一定阶段就必然会进入矛盾凸显期,提出“搞定就是稳定,摆平就是水平,没事就是本事”,等等。我们需要寻根溯源,跳出当下进行社会管理创新。尤其我们不能忽视对历史上的1949年和1978年这两个关键节点的理解和判断上。在千年史上,1949年接续1911年,开始完成帝制中国向民治中国的转型,同时也是由文明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型,[2]而在百年史上,1978年接续1840年,开始完成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只不过前者是由帝国主义强迫的,是被动的;而后者是以一种开放自信的心态主动进行的,从此,中国开始走上了世界体系的工业化、商业化和城市化之路[3],从“全能主义国家”向“宪政国家”转型。而正是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各种问题以权利保障普遍失衡的问题形式被显现出来了,在国家层面,就凸显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薄弱,权力组织体系转换失衡。这就无可避免地需要我们通过社会管理创新,从理念、体制、机制等各个层面来不断完善国家建设。

二、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保障

(一)目标保障。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4]在稍早前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就指出“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落实到社会管理各领域和全过程,善于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依法保护群众权益”。[5]这实际上揭示出了社会管理的总体目标与法治的关系。从法学的角度而言,社会管理创新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从而构建起良性的国家与社会秩序,实现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其实质就是建立“宪政国家与公民社会”。所谓公民社会,是一国的全体公民,不论是何种职业身份,其权利和义务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且这种平等不仅包括,还尽可能有一种事实的平等,或者是起点平等或底线平等,人自出生即有国家保障的起点权利。所谓宪政国家,是为公民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构筑基石,提供公平、公正的制度平台并予以保障的政治共同体。不仅中央的横向分权合理均衡,中央与地方的纵向分权也达致制度化的动态均衡,从而为公民权利提供有效保障,与公民社会之间达致良性互动。

其次,社会管理创新除了要确立“宪政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远景目标之外,还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公众协同”的治理模式。有学者从行政法的角度将这种治理模式归为行政法的第三形态,即以“自由权和社会权—公共行政权”为主轴的形态,其基本特征为:1.社会主体从事部分公共事务;2.公共行政包括国家行政与社会行政两类;3.合作行政方式的兴起;4.行政法具有三元结构:国家行政权—相对人权利、社会行政权—相对人权利、国家行政权—社会行政权;5.行政法的任务在授权、控权和服务之外,需致力于促成并保障社会自治和民主参与;6.行政法的基本理念是民主。[6]也就是说,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而法治在这个意义上为社会管理创新确立了目标。

(二)原则保障。“凡是违反法治基本原则的发展不是科学发展,凡是没有法治作为基础的稳定不可能是持久的稳定。”[7]社会管理创新的合目的性(实现什么样创新)、合规律性(怎样实现创新),都需要通过法治得到确认、规范和保障。违反法治原则去进行的所谓社会管理创新,不是政绩功绩,是违法甚至是犯罪。法治的原则,在某个地区或部门,在某个时段,可能表面上与即时解决问题的“创新”有些冲突、矛盾或不协调,但从总体上和整个阶段来看,实则相反。在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的历程中,我们听闻甚至是亲历过许多这样那样的场景:如为了追求某些个人的政绩工程而不遵守某些所谓“影响政绩”的法,结果社会正义和公平被牺牲;为了所谓“超常规”的发展而不遵守“制约发展”的法,结果为非科学发展支付惨重的环境资源代价;为少数人的“令行禁止”而不遵守那些“碍手碍脚”的法,特别是程序法,结果付出极大的道德成本和执政成本。但无论如何“先行先试”,都不应该突破法律保留与法律优先原则。同时,法治不仅要为敢想敢干的改革者提供“护身符”,更重要的是要为社会公共利益和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护身符”。[1]法治更强调的是权责一致,而不能随意弄权。否则,丧失对法律的敬畏,其后果极有可能更加有害。正所谓“欲车船高速必先制其动,否则速高必险;欲强化管理必先制其权,否则权大必殃。”[2]

nlc202309021927

因此,在进行社会管理创新时,必须确立法治原则以保障其顺利进行,否则很可能是“欲速则不达”。在创立新制度、建立新机制、采用新方法时,应该坚持以下原则:1.目的正当性,实现私益与公益、公平与效率、自由与秩序的兼顾。2.宽赋权(权利)、严限权(权力)。对公民赋权性、受益性的机制方法,可以宽松一点;对公民限权性、损益性必须谨慎严格。3.强化程序法治观念,不得随意逾越法律程序。

(三)主体保障。首先,转变或更新社会管理主体理念。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同时使国家面临形式上“二律背反”式冲突的压力:一方面随着公民权利的张扬,国家正逐渐摆脱全能国家的形象,向有限政府前进;另一方面,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却又意味着国家任务的大幅扩展。这种张力使政府在精简机构与机构膨胀之间徘徊转侧。正是为了回应这种冲突,新的治理模式被提出,社会管理主体的理念也随之被更新。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并明确把基层群众自治、企事业单位自治等“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机制,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这种治理模式的转型也为社会管理主体理念的更新奠定了基础,也勾勒出了一个国家、市场与社会分域而治的框架。

其次,确立社会管理主体的法律地位,保障社会组织的独立性,培育社会自治的土壤。如行政处罚法对规章设定处罚权的扩大,再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许可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在“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之前除去“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授权”的实践探索,客观上都在助推社会管理主体法律地位的革新。而在另一个向度上,政府通过转变职能如大部制改革、政府机构的裁撤、事业单位去行政化等等,使社会管理主体的权限范围进一步明确。这种社会管理主体的社会化也为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进展提供了鲜活的实践根基,为突破行政授权理论削足适履的弊端奠定了现实基础。[3]同时,也为社会自治培育了法治土壤。

再次,完善社会组织运行机制。明确社会管理主体的法律地位,并不意味着政府的管理职责就可以放弃了,否则,“毒奶粉”、“瘦肉精”等事件还会层出不穷。社会组织虽然不是政府机关,不具有国家强制力的保障,但却掌握着大量的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对相对人的权益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对其依法监督和管理是必需的。同时,也就需要法律厘清社会组织自治地位的自治规则,自治规则与法律的关系,自治组织如何监管等全方位机制进行加强和完善,否则,社会管理主体是很难履行其应有的职责,也就很难达到创新的目的。

(四)程序保障。程序是法治的标志之一,是法治的必要条件。仅有程序未必能达致法治,但法治一定要有程序。权力的行使不仅要公正,而且要以显而易见的、易于接受的、令人信服的方式或渠道行使。这就是说,公正的程序是实现实体公正的必要条件。“当事人在他们感觉受到程序上的不利影响时,比感觉受到实体上的不良影响更有可能认为他们在法律上受到不公平的对待。”[4]正当程序以一种看得见的方式凸显了法律的正义与否,是很直观的,是老百姓能够清晰感受到的。当老百姓通过正当程序,如通过行政听证等参与到社会管理创新的活动中来,一方面能够集思广益,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社会管理创新的可接受性。但如果不经过必要程序,将程序弃之不顾,则即使是有益的创新活动,也会因民众的质疑而使效果大打折扣。如某些地区的“先行先试”的做法,即因违背基本的程序规则而广受质疑。[5]“程序是法治的核心,是法治从法律形态到现实形态必不可少的环节。”[6]程序决定了法治和恣意的人治之间的基本区别,是国家与公民个人之间的纽带。这种程序保障通过划定公权行使的边界和具体方式,排除领导人决策的恣意,从而保证政府决策更加有序、更加理性;通过提供表达民意的机制,引导公民在社会认同的轨道上表达自己的利益,维护自己的利益,最终实现社会的高度组织化状态;通过确立公民的法律地位,以满足公民受到社会尊重和重视的心理需要,从而调动公民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创造一种交涉的“隔音空间”[7],使当事人双方通过深层的交流转变对抗的心态,从而使纠纷得以平息,达到在当事人双方之间建立恰当的关系以及在总体上实现社会和谐。

总之,社会管理创新需要法治作为保障,在目的、原则、主体和程序上确保社会管理创新的顺利开展和最终以人民利益为依归。■

3M创新科技全面保障乳品安全 篇4

常规指示菌的快速检测方案

新的国家乳品安全标准和2010版审查细则, 对乳品中常规指示菌的检测指标和限量做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其中, 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 一直都是我国食品安全微生物检测中的最主要内容。目前采用的传统平板法因存在步骤多、时间长等缺点, 因此无法适应产品快速放行的需要。针对这一情况, 3 M食品安全部提供了3M PetrifilmTM测试片, 该产品采用预先制备好的平板培养基系统, 并含有标准的VRBA培养基、冷水可溶性凝胶和特异性的指示剂。作为目前在国际上获得最广泛官方认证的方法之一, 3M PetrifilmTM测试片法通过国内外多次比对实验, 证明其等效于国标GB 4789对应的标准检测方法。与此同时, 所有参与试验的实验室均反映3M PetrifilmTM测试片操作简单, 能够满足乳制品行业对检测快速、准确的需求。

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规指示菌之一, 在新的乳品标准中对其也进行了详细的限量规定。根据AOAC (美国官方分析化学师协会) 和SN (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制定的标准) 方法, 采用3M金葡快速测试片中的Baird-Parker培养基与使用3个BP平板加一个血浆凝固酶的传统方法等效, 前者在37OC培养22h~26h即可获得确认结果, 计数典型紫红色菌落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出现紫红色以外颜色的菌落需要用确认反应片进行确认 (1h~3h) 。

环境微生物监控方案

乳品的加工环境是影响乳品卫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微生物在乳品加工环境中的藏匿和繁殖将导致乳品的污染, 并带来乳品安全隐患。在2010版审查细则中强化了对环境中微生物 (尤其强调肠杆菌科) 的监控。同时, 需要对进入清洁作业区的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体表微生物检查。3M食品安全部为此提供了标准化的环境检测方法:

直接接触法:3M PetrifilmTM菌落总数测试片、大肠菌群测试片、霉菌酵母测试片、金黄色葡萄球菌测试片均可以用于环节表面的卫生学检测上, 如图1所示。

拭子法:3M Quick Swab涂抹棒是一种预先制备好的环境涂抹系统, 可以用于乳品工业中的表面采样程序。它包括13cm长的人造纤维涂抹头和1.4mL的Letheen肉汤 (用以中和残留于设备表面的消毒剂) , 适合于干湿两种取样方式。3M Swab则包括人造纤维涂抹头和10mL缓冲蛋白胨水。其两侧标有刻度, 根据刻度可以在3M PetrifilmTM测试片上滴加确定体积的溶液。

海绵取样法:3M提供特制的海绵涂抹棒, 内含浸湿的四方且扁平的无菌海绵, 无抗菌物质残留, 可用于大面积的环境采样, 适用于环境中致病菌 (如沙门氏菌) 的采集。

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方案

2 010版审查细则出台后, 乳品企业亟待建立致病菌的检测技术平台。新的采样方案中明确其采样量为原来的数倍, 这无疑给检测工作者的工作带来挑战。3 M食品部提供的TECRATM微孔板法致病菌系列产品, 为企业提供了一种经济、快速且高通量的解决方案。该系列产品主要应用于各种类型食品中致病菌及毒素的快速检测。

3M TECRATM微孔板法是基于酶联免疫技术原理而设计的, 已经获得了包括AOAC和中国国家标准的认可。相比传统的培养法, 该系列产品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 结果直接客观, 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目前, 采用该系列产品可检测的项目主要有:沙门氏菌、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弯曲杆菌、假单胞菌、葡萄球菌肠毒素、致泻芽孢杆菌肠毒素等。

商业无菌的快速检测方案

2010国家乳品安全标准中对多种UHT乳制品明确了商业无菌的要求, 由于传统无菌筛选方法周期漫长、准确度不高, 因此常常令许多实验室工作者苦恼不已。3M MLS II微生物荧光检测系统则能很好地解决企业的这一难题, 该系统主要是利用ATP生物荧光原理并结合全自动微孔板操作系统对无菌牛乳、植物蛋白和果汁饮料中微生物ATP进行检测, 以实现对超高温灭菌乳产品的快速商业无菌检测。

其技术特点有:1.快速获得结果, 保温时间可缩短至72小时, 保温后27分钟内即可完成检测;2.全自动仪器操作, 上样后仪器自动完成所有检测步骤, 并自动显示检测结果;396微孔板的高通量检测模式, 该微孔板可同时选择96个样品进行检测, 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微孔板条操作;4.高效的试剂专一检测无菌产品中微生物的ATP, 确保准确与可靠的终产品无菌筛选;5, 可通过操作人性化、功能强大的操作软件实现数据的追溯, 储存及自动分析。

设备清洗效果的快速检测方案

设备清洁是确保乳品卫生质量的基础。凡是牛乳流过或储藏的地方 (从牧场挤奶桶机到生产车间包装工序中的不同环节) , 尤其是在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管路系统 (如三通、弯头、间缝、塞头阀头及各种进出阀门) , 如果平日清洁工作不认真或洗涤方法不对路, 都可能导致微生物滋生, 从而给乳品安全带来隐患。3 M Clean-Trace ATP荧光检测系统是一种新兴的用于食品生产加工设备洁净度检测的快速检测系统, 该技术可通过测定样品中AT P的生物发光值, 来反映食品生产加工设备表面的洁净程度, 并可在几分钟内获知食品生产加工设备的卫生状况。因此, 可应用于HACCP的关键环节监测, 并为乳品企业改善卫生状况提供有力的数据;同时, 也可为卫生监督部门的现场应急处理提供快捷可靠的数据, 并提出具有说服力的行政指导。

抗生素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案

乳品中的抗生素残留危害巨大, 且日益成为影响乳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 国内外用于检测原料乳及乳制品中抗生素残留已有许多方法, 其中, 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法因其具有最低检出限量低、准确性好、灵敏性强、重现性好的特点, 已成为抗生素残留快速检测的主流。3 M最新推出的3M抗生素检测试剂条, 就是基于这一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研制而成。目前, 3M提供的检测条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检测试剂条、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双重抗生素检测试剂条和四合一抗生素检测试剂条 (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 等。

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创新思路 篇5

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创新思路

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统领,以加快推进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紧紧围绕区街工作目标,按照实现就业更加充分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着力于服务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优化硬件设施,精心打造一流服务平台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街道办事处工作亮点放在保障所扩建上,全体工作人员信心百倍,激情高昂。首先,为前期扩建做好准备,到兄弟街道参观学习,给领导提供参谋,使保障所努力建成设备先进,功能齐备,服务快捷,环境优美的一站式服务大厅。其次,在窗口服务上,狠抓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协理员的协调服务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争当“优质服务明星”活动为契机,在全体协理员中形成一种比、学、赶、帮、超的良好风气,强化职业道德,规范职业行为,完善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形成一支业务过硬、服务过硬、作风过硬的团队。

二、营造创业氛围,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创办宝塔桥地区“手拉手创业者家园”,把本地区有创业愿望的失业人员与创业成功人士结对帮扶,把创业成功人士与创业明星结对共建,请创业成功人士传授经验,到创业成功企业实地参观考察,请专家讲授理论,表彰一批近三年来的新创业明星,开设社区创业论坛,培育

街道的创业先进典型活动。大力营造自主创业的氛围,鼓励和带动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创业理想和就业愿望。通过树立创业典型,宣传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价值观,并引导私营企业家为再就业出力,从而产生就业的倍增效应。

三、以市场为导向,成立培训学校 为适应用工市场需求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实际需要,我们将紧紧围绕“以培训促就业”这一根本目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技能培训,以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自身素质,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就业竞争能力为指导思想。在培训方式上坚持灵活多样的方法,除了依托下关区职业培训中心开展的培训外,为方便失业人员在家门口能学到职业技能,建立设施更加完善、功能更加齐备的街道下岗失业人员培训学校。培训项目在原有的计算机、家政服务、电动车维修、保洁、保安等专业工种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用工需求开发、引进新的培训项目,充分满足辖区失业人员的各种培训要

求,并逐步扩大规模,扩大服务范围,为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发挥重要作用。并且采取式定单式培训,市场需要什么工种,我们就培训什么工种,保障所根据市场需求引导他们自主创业。

四、开发就业岗位,成立地区就业促进会

依托驻区企业,与驻区企业盛立就业促进会,签订就业安置协议,实施就业联盟机制。近年来,我街道坚持就业优先,把促进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我街道将坚持把就业纳入发展规划,坚持在发展中促进就业的指导方针,紧紧依托驻区企业,积极与辖区多家用人单位开展就业联盟,签订就业安置协议,实施“一联盟、二对接、三同时”的就业联盟机制。大力加强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实现用人单位与劳动力资源的有效对接。通过充分发挥政府引导,组织就业的职能,大力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发展社区灵活

就业组织,对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有力支持,扩大就业空间,增加就业岗位,使大批失业人员就业得到安置。

五、建立健全六个组织,使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有新突破 7月1日起,南京市将企业退休人员统一纳入街道社区进行社会化管理,到目前为止,我们已接收了160人。今后9000多人将逐步全部纳入社区进行社会化管理。我们要提供周到的服务,实行“四走访”,“五慰问”,“六服务”制度。“以人为本,服务居民”是作为一个个基层劳动保障工作者的宗旨。社区协理员是解决他们的疑难问题,了解党的政策的平台;是党和政府关怀他们的平台;是丰富他们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的平台。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对象数量多、服务项目广,我们要结合本辖区社会人力资源,组成各项功能的服务组织:社会保障组织、医疗保障组织、维权组织、文体活动组织、生活照料组织、志愿服务组。

1、一岗解两难,利用下岗失业人员组成生活照料组,解决鳏寡孤独和独居老人的生活起居。

2、联系辖区社区医院成立医疗保障组,定期义务为老人提供医疗康复服务,定期邀请专家医生走进社区坐诊,以方便老人不出社区就能享受专家门诊。

3、召集身体健康、热心于公益事业的老党员、老居民骨干成立维权组织,解决民间纠纷,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4、为了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增强了解与沟通,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引导文体爱好者成立文体组织,街道和社区适时为退休人员搭建文体比赛平台,提高退休人员的参与意识。

六、提高全民参保意识,实现应保尽保 社会保险是整个劳动保障工作中的托底工作。我们将在对老年征地农民、老年下放居民、老年插队知青、老年支边居民、老年军队退役士兵这五类老年人民做好困难补助审核发放的同时,利用

“失业人员之家”平台,整合资源,精心打造“五老驿站”,将他们统一纳入社会化管理,让每个人都参加全民医保,我们将立足本职,真正办实事,办好事,把党的好政策洒向千家万户,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沐浴在“十七大精神”的阳光下。

探讨社会管理创新与法治保障 篇6

【关键词】社会管理;法制保障;创新

一、什么是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从狭义上说,它作为政府的一项职能,与政治管理、经济管理相对,即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中排除掉政治统治事务和经济管理事务的那部分事务的管理和治理,其所涉及的范围包括社会政策所作用的领域。广义上,社会管理就是政府和社会组织对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事业和社会观念等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

社会管理是以维系社会秩序为核心,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认同、秉持社会公正、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治安、应对社会风险,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创造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础运行条件和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的活动。

我国的法律中对社会管理概念确实存在不足,进而指出,“社会管理立法是社会管理的依据与实现社会管理法治化的前提。加之社会管理法治化是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选择,它呼吁要认真对待作为法律概念的社会管理。”

二、我国现存的“社会管理”的不足

社会管理是一个老问题,但是创新社会管理是一个新问题,因为在当前这个社会飞速发展的时期,旧的理念和方法已经无法完善应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自我国改革开放直到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带来社会变革,给我国的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

面对社会领域复杂的矛盾和新的问题,现存的社会管理模式沿袭计划经济下的行政管理模式,在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等诸多方面存在难以完全适应,缺乏自下而上的权利管理。

三、我国关于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和路径

选择是基于现实的需要和社会经济阶段性的要求,需要根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形式,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科学总结和认识并遵循社会自身运行规律,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技术、方法和机制等,构建新的社会管理模式,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产生理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社会管理创新和法治的关系

法律具有明确性、稳定性,立法程序更严格,且立法主要是对过去经验的固化与对现实问题的回应,而不是主要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因此法律在一定意义上还具有保守性、守旧性。创新显然是对既有规则和方法的突破与变革。

在法治社会的应用角度看:社会管理不应脱离法治的轨道,社会管理创新不是要去法治化,社会管理法治化也不是要摈弃、扼杀社会管理的创新。

然而,比照上述要求,检讨我国各地各级机关在轰轰烈烈开展的创新社会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做法。生活实例里往往存在着脱离法治轨道和损害法律权威的情况发生,有学者将这些做法概括为三个不好的倾向,也就是“行为方式的模仿性、内容选择的随意性和主题内涵的扩张性”。

五、当前如何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实现法治保障

(一)创新社会管理要坚持法治的“三公原则”——公平、公正、公开

相关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的任务相当繁重。而且,法律实施的任务更加紧迫。社会管理千丝万缕,而处在当下转型期的现实社会管理工作更是纷繁复杂。特别是社会大众的法治观念、权利意识、平等意识大大增强,对社会管理立法以及社会管理执法与司法的要求更高,必须适应这一新形势。

(二)创新社会管理要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着力点

依法治国的重点和难点在依法治权、依法治官。且我国行政权有一权独大的历史传统。因此,我国的法治建设重点在行政法治,难点也在行政法治。如何按照法治要求,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体制事关政治改革成败。具体到社会管理领域。改变由政府垄断社会管理权利的局面,建立起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制度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内容。

(三)创新社会管理要大力加强行政程序法治建设

程序与实体相对应,互为表里,不可或缺。程序对于实体而言,不只具有工具意义,其本身具有独立价值。

我国的程序法在整体上比较落后,行政程序法尤其如此。迄今没有全国性的统一行政程序法。按照十八大要求,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要通过法治保障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制度体系,在实体的职能权限方面划定了政府“管理什么,不管什么”问题后,首要的就是政府怎么管理这个程序问题,即是要拓展人民的有序参与渠道,顺应公民主体意识。其次,結合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以社会管理创新为契机与动力,加快社会管理程序建设,尽早完成国家层面的《行政程序法》立法工作。

(四)社会管理创新要坚持以民生建设为突破口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实施以市场化为主导的经济社会变革,利益分配格局严重分化,短短的时间内就进入了“矛盾的多发期”形成的以失地农民、进城民工、下岗职工等为代表的社会底层弱势群体。社会贫富差距加大。而媒体不断爆出的“拼爹”事件从另一端反映了我国社会阶层的结构化、碎片化现象严重。利益分配失衡导致民生问题突出,这已成为当前社会矛盾易发多发性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社会服务的主题是民生保障。要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社会建设目标,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畅通完善个人权益保护机制、个人诉求表达机制、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听民声,顺民意,排民忧,解民难,消民怨,无不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而每一项改革均涉及复杂的利益和交织的矛盾,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阻力。但这些改革和创新又具有最广泛的民意基础,能凝聚最宽泛的改革共识,能获得最深厚的改革推动力,是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最佳突破口。

参考文献:

[1]湛少伟,黄应中.论法治保障下的社会管理创新.检察风云.2013(1)

[2]张有亮.赵龙.创新社会管理:参与式社会管理新论.长白学刊 .2011. (4)

[3]郑长忠.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的共青团发展——党的青年群众工作的新命题.中国青年研究.2012(1)

[4]冀瑞杰.非营利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社团管理研究 .2012(1)

坚持管理创新,保障师生膳食 篇7

为了给全体在校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根据食堂特点, 我们坚持管理创新, 层层推进规范管理, 用整洁有序的有形工作环境来保障无形的膳食安全。我们着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以“5S”管理为抓手, 打造整洁有序的工作环境

“5S”管理起源于日本, 内容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我们根据学校食堂实际, 在学校食堂中率先引进“5S”管理, 推出“整理、存放、清洁、标准、素养”五个方面的管理。我们先从基础“3S”开始, 通过一学期的实践, 食堂全体员工初步尝到了科学管理的甜头和丰收成果的喜悦, 现在以逐步全面向“5S”迈近。

食堂员工相对来说, 文化程度要低一些, 为使员工牢记要求, 按规范操作, 我们把“5S”管理的基本要求, 编成容易上口的语句, 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

“整理”:人人都有家, 物品也有家。

要求食堂使用的物品和库存物资都有固定位置摆放, 同类物品摆放在一起, 既整齐也节省了空间, 避免了浪费现象。

“存放”:家家有门牌, 不能走错家。物品不到家, 我也不回家。

餐厅是个活动的场所, 尤其是学生食堂, 每天要承接五千多人的就餐工作, 场地的物品、用具都在流动, 我们要求所有物品不能乱放, 随时保持用前和用后一个样, 用和不用一个样。库存物资不仅摆放整齐, 而且都有标识, 同时标有一定的使用量, 物品都一定的区域位置, 用一定的标记分别划好区域。提高了工作效率, 节约了成本。

“清洁”:区域就是家, 时时清洁它。

我们提出一日“七清洁、三彻底”的原则, 要求员工早上先清理物品、打扫卫生, 早饭后彻底打扫卫生, 午餐前巡视卫生状况, 午餐后彻底清理卫生, 晚餐前打扫卫生, 晚餐前巡视卫生状况, 晚餐后彻底清理卫生。

在“5S”管理的实践中, 我们感到只有起点, 没有终点。目前我们在前一段5S管理的基础上, 正在把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归纳总结, 形成管理标准。同时通过持续不断的“5S”管理, 使食堂工作环境明显改善, 员工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膳食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2 积极德育走进餐厅, 全员参与德育教育

学生餐厅通过多种方式, 积极响应校长室提出的“积极德育”教育方针, 全员参与学生的德育教育, 增强学生节约意识、团结合作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等, 使之成为具有文明素养、受社会欢迎的人才。具体来说, 我们着重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环境布置人性化。学生餐厅可以说学生课堂教育的延伸, 也是德育教育的课堂。好的宣传标语可以熏陶学生, 陶冶学生的情操, 潜移默化地教育引导学生。为此, 在学生餐厅, 我们利用了可以利用的空间, 张贴温馨提示标语:如餐桌上粘贴温馨小提示, 让学生在享受物质食粮的同时, 感受精神食粮。把学生向积极方面引导, 无形中教育了学生。将有关食品卫生知识、学生礼仪、名人名言、古今贤文做成版面进行宣传、展示, 食堂成为一个德育教育、食品卫生宣传的阵地。

二是餐桌评比常态化。对实行桌餐制的学生, 我们开展了文明友好餐桌、节约餐桌、整洁卫生餐桌等评比活动。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节约意识, 团队意识, 而且也养成了合作意识、卫生意识, 长此以往学生的品行和人格有了显著的进步。现在学生排队吃饭现象成为习惯, 自我收拾餐具率也明显提高, 浪费现象明显减少, 餐厅大声喧哗的现象少了, 文明用语的现象多了, 抢食等不文明现象没有了, 互相谦让的现象多了。

三是勤工俭学规范化。我校勤工俭学的学生近百名, 他们的管理也是食堂的重要工作, 平时管理中由专人管理。首先选择品学兼优的学生, 勤劳务实, 家庭困难的学生加入该队伍, 工作中配发专门的工作帽、工作围裙, 对他们的表现定期考核, 规范他们文明行为, 推进他们的自我管理。让学生明确两个任务:学习任务、工作任务。牢记两种身份:学生身份、员工身份。养成两种品质:劳动品质、合作品质。通过管理, 现在积极踊跃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变多了, 他们的劳动意识增强了, 他们的榜样作用正逐步发挥。

食堂是一个窗口部门, 如何更好地保障供应、提高就餐质量, 都是很值得研究和探索的一个重要任务, 只有坚持管理创新, 才能更好地服务师生, 使广大学生和家长没有后顾之忧。

摘要:为了给全体在校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保障全体师生的膳食供应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 做到师生吃饱吃好吃安全, 任务十分艰巨。同时, 食堂也是课堂, 环境育人也是食堂义不容辞的职责。

关键词:管理创新,膳食

参考文献

保障房建设融资创新路径研究 篇8

关键词:保障房,融资,创新,政府产业基金加商业信托计划,资本化,信托化,证券化

保障性住房包括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公租房, 是政府专门针对社会中低收入人群投资建设的带有福利性质的住房。保障性住房以低廉的价位、覆盖中低收入人群的定位和对周边经济的拉动效应, 对现阶段平抑房价虚高、刺激内需消费、引导民间资本理性投资等方面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近年来, “买不起房”成为广大基层群众反应较强烈的社会民生问题。以北京为例2011年人均GDP达到80394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03元, 而全市新建普通住房平均价格为13173元/平方米 (1) , 以购买100平方米普通住房计算, 三口之家以可支配收入的60%偿还购房款需要22年, 国际公认的合理的收入和居住房屋售价的偿还期为8-10年。 (2) 由于缺乏带有福利和补贴的住宅产品, 使得住宅市场的销售呈现供需畸形——需要住房的刚性消费人群买不起房, 高收入人群大量购置住房, 通过囤积“炒高”售价以求获利。纵观世界各个国家能够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 妥善解决“房价高”这一突出社会问题的方法之一, 就是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管理者和平衡者的政府投资建设保障性住房, 通过调整住宅市场产品供应的价格和数量, 使住宅产品的价格回归价值属性。2010年国发[2010]10号文中提出了“要切实增加住房有效供给, 全力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在“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中, 明确提出在5年内建成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目标, 将保障面扩大到城镇家庭的20%左右。保障性住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中, 逐渐找到了自身的定位——回归居住属性, 解决广大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问题;实现了存在的价值——在社会发展特定阶段, 平抑住宅产品价格, 璞归价值边界。

一、文献综述

1998年国家停止实物分房政策后, 货币化购买商品房成为解决城市居民住房问题的主渠道, 我国的理论界也就忽视了对保障性住房的研究。2004年以来, 为配合政府调控整顿房地产市场, 我国学者在总结美国保障性住房发展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的具体实践为国家政策的指定提供的坚实的理论支持。

(一) 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在经历二战结束后的繁荣后, 经济持续走低, 为解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 美国学者Samuelson Paul[1,2] (1955) 主张政府应制定入家庭的保障性房政策, 并提出了“公房建设计划 (Public Housing) ”。Wallace, James E (1995) 首先系统性的总结了公房建设计划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政府财政无力承担后期公共房屋的维护成本、保障房惠泽的低收入人群数量减少、与商品房产生了直接的竞争导致私人房地产商退出公房建设计划[3]。Cummings, Jean L., and Denise Di Pasquale[4] (1999) 分析了低收入家庭住房建设税收抵免计划LIHTC (The Low-Income Housing Tax Credit) 实施十年的成功经验——对保障性公房项目直接给以税收抵免和补贴、项目需包含的一定比例的 (不是全部) 面对低于都市平均收入水平的租户、补贴或减免额度与面对低收入租户公共房屋的建筑成本 (不含土地) 挂钩、政府为项目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Struyk, Raymond J., and Marc Bendick, eds[5] (1981) 和Susin, Scott[6] (2002) 对美国政府财政支持力度最大的HCVP计划进行了分析后总结出美国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的政策从扩大供给 (公房建设计划) 到政府与投资人合作主导的LIHTC计划, 再到住户租房券 (HCVP) , 对于政府政策的制定逻辑由扩大供给转移到了提高住户的承担能力。

(二) 国内研究现状

张旭、王淼 (2006) 提出了中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来源单一, 渠道不畅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7]。曾广录 (2011) 依据维生和朴正爱的模型基础得出结论, 保障性住房作为准公共品, 其建设资金来源为土地出让金的10%、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地方政府财政资金, 上述三种来源受市场景气程度、缺乏操作指导、区域发展不平衡条件的限制, 所以必须寻找新的金融产品和融资方式[8]。路君平、糜云 (2011) 在宏观政策层面提出了拓宽保障房的建设的融资渠道, 应以商业银行为主, 吸引保险资金参与, 在形式上可以发挥债券市场的功能, 但是并没有给出在操作层面上可行的实施方案[9]。巴曙松 (2011) 年强调, 保障房建设是长期的主导性政策, 在实施过程中按城市平均家庭收入区别对待廉租房和公租房的主体, 初始建设时期综合运用金融创新以增加新建保障性住房[10]。

(三) 文献评述

中国的保障房市场还处于供给严重不足的阶段, 政府在初期责无旁贷地必须作为项目建设的发起人和投资人, 市场的呼唤和资金的困扰成为地方政府的工作难题, 中国的学者在宏观层面一致的认为, 开拓社会化的资金投资保障房建设是历史的趋势, 但是也都没有提出相关的操作方案。

二、保障房建设融资的突出问题

2003-2009年间, 全国保障性住房的销售面积在每年3300万平方米上下波动, 按平均每套住房60平方米计算, 每年的新增的保障性住房约50~60万套。2010年保障性住房开工量为580万套, 2011年的开工量为1000万套, (3) 其中棚户区改造 (五类棚户区改造:林区棚户区改造、垦区危旧房改造、煤矿棚户区改造、城市棚户区改造、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 占了一半。作为实施载体, 各省保障房建设的任务分布相对均匀, 半数左右省份的保障房建设任务量在20~40万套之间。部分内陆省份如东北三省、内蒙古、陕西、河南、湖南、重庆和云南的建设量都高于40万套。2012年要求开工建设700万套以上, 基本建成500万套上。 (4) 2012年将是保障房建设的攻坚阶段, 各类深层次的矛盾问题会集中凸显。

(一) 拆迁资金匮乏导致土地供应紧张

土地拆迁整理赔偿标准提高致使拆迁成本增加。现行的“招拍挂”土地交易模式前期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拆迁赔偿 (含地上建筑物赔偿、青苗赔偿、就业补偿、周转补偿等科目) 对土地进行整理, 用于支付拆迁的资金主要来自商业化土地出让所得, 限购政策实施两年以来, 土地成交量大幅下滑, 地方政府可用于土地整理的资金严重匮乏, 导致保障房用地供应紧张。以北京市顺义区府前街某项目的拆迁为例说明前期土地整理所需的高额资金。土地原住民户籍登记2人, 在册宅基地4分 (折合土地面积266平方米) , 地上建筑物2层, 合计209平方米, 2010年底拆迁价格450万元, 折算到每亩拆迁成本是1127万元, 如果再摊加市政配套费用和政府15%的管理费用, 合计拆迁补偿成本1365万元/亩。如果保障性住房的土地拆迁仍然以货币补偿为主, 按2.8的容积率计算地上可建设住宅面积, 土地成本摊销到地上可售住宅约为7320元/平方米。北京市政府2012年计划开工20万套保证性住房, 规划建设的土地位置与上文的顺义区案例相近, 按土地拆迁成本与物价同步以每年5%的比例增长计算, 今年北京市政府需组织筹备1453亿元的拆迁安置费用, 而北京市2012年全市地方财政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合计仅为4495.2亿元, (5) 可见保障性住房土地拆迁安置费用对政府财政造成的巨大压力。

商品房土地配额保障房指标致使政府收入降低而无法向新项目提供足够拆迁资金。过去两年各级政府为缓解资金压力, 将保障性住房作为普通商品房的配额, 按一定比例要求开发商在商品房中代建, 希望以高附加值的商品化土地交易的利润补贴带有福利性质的保障性住房的土地交易。但是由于限购、升息和贷款配额降低等政策影响, 普通商品房的土地交易大幅减少, 使得保障房建设用地“搭车”的操作思路, 未能从根本上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无法向保障房用地拆迁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已收储的其他功能土地由于增加建设保障房要求致使土地出让遇冷, 资金回笼困难。部分地方政府曾经尝试对已经拆迁完毕收储的、原计划作为科研或工业用途的土地, 以配套职工宿舍的名义, 规划部分配套保障性住宅后, 再将土地推向市场。对于土地竞得人而言, 由于住宅在建筑物距离、采光、抗震、市政天然气配套、建成后的物业管理等方面的特殊要求, 既增加了建设的投入, 又无法保证后续良好的持有运营。再加上配套保障房前期审批时间长, 要求四证齐备才能建设等刚性政策制约, 使得该类土地上市交易大多流拍。

(二) 资金来源单一造成工程款支付缺口

重视权属关系和资金安全的商业性资本不愿进入保障房项目。保障房项目进入施工建设阶段后, 政府的身份转变成为开发商, 在取得预售许可证前期仍然需要地方财政支付大量的工程款。由于商业银行要求项目在取得预售后方能发放开发贷款, 之前的建设费用也只能由政府承担, 建设资金来源过度依赖政府, 缺乏社会投资的匹配, 导致保障房工程建设缓慢。考虑到保障性住房土地权属的不明确性, 在未能产生销售收入前, 商业性投资基于投资安全性需求, 往往不愿对项目进行融资。

其他国有背景的投资人因各种原因不能进入保障房项目。其他国有性质的资金来源有国债、社保基金、租金收入。国债主要用于农田水利、交通运输、教育医疗等基础性投资, 一直以来资金需求明显大于国债融资额度, 在使用分配上的捉襟见肘成为常态, 再划拨相当的资金投资保障房建设, 操作困难。由于缺乏政策性的操作细则, 社保基金的投向狭窄, 暂时只能进行尝试性的小额投资。在建成后1-3年保障房的租金收入才能趋于稳定, 建设初期无法支持工程款的支付。

建设总包单位以房屋冲抵工程款的融资意愿不强。项目的总承包单位, 在市场销售较好、住宅类产品需求旺盛情况下, 往往愿意为项目融资, 即使开发商出现短期的资金周转困难, 建设总包也会主动与开发商达成以商品房冲抵工程款的协议, 用获得的商品房折价面对自己的员工或广大受众人群销售, 快速实现回款。在限购政策出台后, 住宅的可购买人群覆盖面降低, 且刚性需求主要集中在中小面积户型, 建筑总包单位考虑到小面积的保障性住房总价低、利润薄、受众人群少于商品房, 所以主观上不但对保障房融资的意愿不高, 而且对工程款的支付进度要求严格, 这种客观情况也都增加了政府支付压力。

(三) 缺乏资本平台致使循环投资受阻

公租房后续稳定的租金来源和土地房屋的价值提升, 使公租房具备了在资本市场获得投资的可能性, 而且投资公租房获得的投资回报率在长期看来不低于其他传统产业。以北京的保障房项目为例, 60平方米的公租房, 年租金收入1.5万元, 建设成本 (不含土地) 3500元/平方米, 静态投资回报率7.1%。同比2011年美国资本市场传统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罗素2000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和富时REITs指数的15年期收益表现, 公租房的收益仅低于罗素2000和富时REITs。从1972年-2010年以上五类资本交易平台的综合收益看, 投资保障性住房资本平台的收益高于道琼斯传统工业资本平台的回报。 (见表1) 因此保障性住房资产交易平台是具备投资价值的。但遗憾的是, 我国目前尚没有专门的持有型不动产交易平台, 致使循环投资受阻。

虽然可以通过出售部分保障房回笼资金用于新的保障房开发建设, 但是由于公租房在新开工建设的保障性住房所占比例达到40% (销售性保障房占比20%, 棚户区改造40%) , 政府长期持有的公租房资产如何实现特定平台证券化, 实现开发建设资金周转的良性运作仍是各级政府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单位:%)

资料来源:据香港证券交易所相关数据整理www.hkex.com

三、政府主导产业基金+商业信托计划融资路径及创新实践结果

投资模型一般均是依据项目开发周期, 将资金管理分成“募、投、管、退”四个阶段, 努力实现资金来源多样化, 降低财务成本, 识别各个阶段的潜在风险, 通过法律、经济、政策的综合运用, 实现风险与收益的最佳匹配。政府需搭建保障房可持续发展的高效金融平台, 先期注入部分资金启动项目, 通过先租后售的方式引导原住民权益投资保障房建设, 吸引建设总包单位、房屋租户等不同属性的企业、个人、机构的资金, 在不同阶段进入和退出金融平台, 以政府初期投资启动保障房建设, 通过固定资产证券化的常态投资配合商业资金短期流动性支持相结合的方式开发建设保障房项目。基于这个基本原理和实践操作, 笔者提出“政府主导产业基金+商业信托计划”的保障房开发融资路径图。

如图所示, 该方案有三层结构性设计组成, 自上而下呈现收敛性, 第一层为投资人, 包括当地城投或城开公司、保险机构、大型国企、全国社保基金、回迁房权益、建设总包单位应收款权益。第二层为融资平台, 由金融类商业信托计划和政府性质的开发基金组成。第三层为实施操作平台, 包括商业银行、建设总包单位、持有型资产的类REITs资本平台。投资人资金和土地通过“地方政府保障房建设开发基金” (政府拨款性质) 和“保障房建设集合信托计划” (市场融资性质) 两种渠道, 投资进入项目公司, 将实现的部分销售收入回报信托计划, 租金和剩余的销售收入回流基金作为现金分红, 同时借助资本平台对政府持有型物业实施证券化, 支持后续保障房的投资建设。借助信托平台整合建设总承包单位的融资潜力, 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房屋建设。

创新之一:投资主体。将政府背景的投资企业 (城市投资开发集团) 、基金 (社保和养老基金) 、保险资金和社会投资者资金按其投资偏好、风险价值取向统筹安排, 拓宽了保障房资金的来源, 减缓了政府的资金压力。

创新之二:以屋抵现。对原住民实施以回迁房补助的补偿形式, 并将回迁房的的权益等同于现金投资进入保障房基金, 既降低了政府拆迁的现金出资, 又实现了出租性住房资产的资本化, 增加了固定资产的流动性, 在效率上大幅提升政府投资保障房资金的使用效率。

创新之三:权益信托。政府为以建设总承包单位应收工程款权益发起集合信托计划提供支付担保, 吸纳社会资金支持工程建设, 不但解决了“轻资产”施工单位由于缺乏抵押物, 向银行贷款难的行业突出问题, 还以社会性投资替代政府出资, 有利于提高保障房的建设质量和品质。

创新之四:以利补息。将建设总包单位对开发商的利润折扣 (让利) 补贴给信托计划的利息支出, 从而降低了建设总包单位向信托计划融资的成本, 实质等同于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支付利息, 既吸纳了社会资金参与保障房建设, 又不会侵占建设总包单位的既得利润。

创新之五:流动支持。引入银行的授信额度和大型国有企业账面冗余资金, 为政府全程控制管理的保障房建设提供流动性支持, 通过短期内暂时持有基金和信托计划的份额, 对信托计划和基金提供现金支持。

创新之六:地方平台, 中央调控。保障房建设虽然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为主, 但通过引入中央级社保基金、国外有投资意向的政府养老型基金作为辅助性保障, 以中央管理机构统筹大局的角度平衡各地的融资水平和建设规模, 通过政策性的转移支付调控保障房市场的投资效率, 防止投资过热和投资不足的情况发生。

四、保障房建设融资创新路径分段解析

政府主导产业基金+商业信托计划的融资创新路径主要是通过政府设立的专项保障房建设开发基金和保障房建设信托计划 (项目) , 吸纳不同属性的国有背景资金与社会资金分别在前期土地整理、中期建设、后期运营三个阶段进行整合配置, 以销售回款、租金收益、资产证券化三个资金来源支持保障房的滚动开发建设。

(一) 前期拆迁——补偿房屋权益资本化路径

补偿房屋权益资本化是将土地拆迁的单一货币化补偿, 变为以实物补偿新建住宅为主, 以货币补偿为辅, 并将受偿的新建住宅委托政府经营, 政府定期向拆迁户分配房屋租金, 同时政府承诺随时接受原住民的申请回购房屋, 并提供房屋的处置变现服务, 以政府的信誉确保拆迁户财产的安全性、可流通性。

保障房原住民出于对未来生活保障性的考虑往往选择获取高流动性的货币补偿, 80%以上的原住民在新居住地以大量的资金购置居住类用房, 除小面积住宅自用外, 大部分住宅或商业出租, 以房租作为未来生活的主要来源。以资产升值作为支付意外性家庭大额开支的来源, 从而在心理上提高对未来生活保障的安全感。另一方面, 受房主无稳定工作或是农业人口身份、教育背景、对金融知识不熟悉的限制, 原住民往往无法对持有的房屋进行再融资或证券化, 造成政府赔付的拆迁款流动性被“阻滞”, 转化为非流动性固定资产。[11]提高政府拆迁补偿款流动性, 比较理想的解决方法是拆迁补偿权益的货币化与证券化相结合。即政府提供一定面积的回迁住房 (实物补偿) , 同时给予部分货币补偿。基于对政府的信任, 拆迁户将所分配的回迁住房委托政府的“保障房建设开发基金” (以下简称“基金”) 负责经营, 政府下属的专业部门作为基金管理人受托将此部分出租性质的商品房视为“准公租房”, 推荐给相应的寻租人群, 以租金收益支付原住民 (房东) 作为年收益。同时, 在权属上政府仍然承认原住民对上述房屋的所有权。当原住民家庭发生特殊事件产生大额资金需求时, 基金设立开放赎回期, 政府向基金提供短期的流动性支持 (例如社保基金、大型央企的账面现金冗余、) 购买原住民持有的房屋, 实现原住民的转让变现意愿, 同步政府按正常规则计提折旧后, 将收购自原住民的房屋进入类REITs资本平台交易, 以证券化后的收入继续投资保障性住房建设。未来政府代管的“准公租房”的达到一定数量, 保障房资本交易平台体系能够正常运作, 基金完全可以实现即时回购原住民的回迁房。从现行的法律法规准入制度和收益角度来看, 看重资金安全性和稳定持续收益的社保基金、保险基金和地方发行的债务性资金完全具备投资的可能性。鉴于保障房建设开发基金的投资、后续管理、处置变现和国债投资一样完全在政府部门控制的之下, 可以认为基金与国债具有相同的安全性和保障性。在获得政策和法规层面支持后, 大型国有企业账面存在的冗余现金可短期内认购基金份额, 为保障房建设开发基金提供流动性支持, 用于基金收购原住民回迁房, 随着基金将购得的房屋处置 (销售或资本化) 后, 基金收入回流即可偿还大型国企的投资。

(二) 中期建设——建设总包单位权益信托化路径

建设总包单位权益信托化路径是指以建设总包单位将保障房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的应收账款权益, 委托信托单位发行权益性信托产品, 吸纳社会投资参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同时, 以政府支付的部分工程建设利润贴现给社会投资人, 实现惠民工程的市场化运作。

作为建设受托人的建筑总包单位, 鉴于建设专业技能的不可替代性, 在房地产项目整个开周期中, 往往被赋予单一的代管代建职能, 而忽视了其在金融领域的融资潜力。因为历史原因土地一级开发整理往往由政府或其关联公司全程负责, 以土地上市挂牌交易作为土地熟化的标志, 同时也是一级和二级开发的分界线。作为二级开发的实施者, 建设总包单位为获得合同, 往往要向发包人 (投资人) 承诺“让利”和“垫资”。从金融学视角看, 这样两种行为产生了“利润空间”和“可转让的权益”, 因而也就具备了面向市场操作的可能性。建设总包在获得保障房建设合同后, 将合同约定的应收工程款权益转让给信托计划, 信托计划向社会发行该权益信托, 该权益信托的募资额等于建设总包方实施工程建设所需的最大累计流动资金额, 最大累计流动资金额一般为总包合同额的30~40%, 即可以认为该权益融资的抵押率不高于40%, 本金安全系数大于2.5。信托计划管理人直接将所募得资金投资进入保障房项目, 以保障房销售部分的回款偿还本金和部分利息。在纯商业投标过程中, 建设总包单位会将现行《工程预算定额》中法定20% (6) 利润取费中的6%~8%让利给开发商。作为保障房的“实际”投资人——信托受益人 (购买信托产品的社会投资人) 也应获得该部分让利, 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作为项目的投资人的政府按现行定额规定支付建安成本和20%的全额利润, 建设总包单位收到工程款后, 将20%法定利润中的6%~8%以“利息费用”的名义支付给信托计划, 进而分配给了社会投资人, 按现行的纯粹市场化运作信托产品年回报12%~14%计算, 建设总包单位还应向信托计划补足6%~8%的利息, 该利息水平已经等同于建设总包单位向银行贷款应支付的利息。另一方面, 政府的代表“保障房建设开发基金”也是信托计划的担保人, 信托计划在获得最高级别信用担保后, 募集难度会大大降低、募资成本也会大大低于市场主流价格。如果综合比较银行贷款下发过程中“存贷比”、“存款准备金制约授信额度拨款”等因素的限制, 可以认为信托计划对于建设总包单位的投资是低息、足额的贷款, 解决了长期以往由于缺乏可以抵押的资产, 建设总包单位向银行贷款困难的窘境。在后期随着保障房项目数量的增加和新开工和即将竣工项目在时间上的无缝顺畅连接, 信托计划可以连续发行, 并在每个项目获得信托投资后的第1年末, 信托计划可以定期设立开放期, 允许投资人赎回部分信托份额, 由“保障房建设开发基金”为短期的赎回提供流动性支持, 同时信托计划按对等份额出售已经赎回的份额, 吸纳新的投资人, 在确保保障房项目公司股东层面和操作层面建设管理决策连贯性的前提下, 实现信托计划的延续。

(三) 后期持有——类REITs平台证券化交易路径

鉴于政府持有的公租房资产与零售类商业地产具有相似的金融属性——虽然回报率较低, 但年收益稳定, 资产价值稳步上升, 因此可以借鉴国外成功运作的REITs (房地产投资信托) 资产交易平台经验, 实现政府投资固定资产的证券化, 确保现金回流至新保障房项目的开发建设。

保障房中公租房这类资产的特点是每年能产生稳定和持续增长的租金收入, 房屋的资产价值每年也会有提升。保障房的资产持有人可将其持有的部分或全部经营的资产打包设立专业的类似REITs的资本交易平台, 以其收益如每年的租金、按揭利息等作为标的均等地分割成若干份出售给投资者, 然后定期派发红利。这实际上给投资者提供的是一种类似债券的投资方式。为区别在上海和深圳两交易所A股市场上市的以主动参与土地投资、工程建设、资产买卖而获得收益的房地产开发类实体, 保障房的公开证券化交易平台要求参与者只能对固定收益类房地产项目-例如零售商业、政府的公租房进行长期投资, 以定期收取的租金作为收益回报, 并禁止商业银行、互助储蓄银行、合作银行、以及其他储蓄机构参与发起运作。在组织形式上鉴于政府全程控制保障房的开发和运营, 可采取灵活的契约型方式, 既利于后续交易的转让性, 又可以享受先分后税的法律待遇降低购买人税赋;在资金的募集方式上, 以公开募集为主, 充分展现政府的公信力和信誉担保, 确保获得低成本的资金。并逐渐以灵活的开放式取代了前期由于交易资产数量不足的而被迫采用的定期开放式模型。为确保持有型保障房交易证券具有高度流通特性, 信托机构按证券交易所规则发行保障房信托受益凭证, 同时信托份额还可以作为证券在交易所公开上市流转。在保障房证券化交易之初开始, 政府应在税收、财政补贴方面给予大力扶持, 首先制定保障房资本平台交易返税政策:任何的投资人或者信托管理人, 如果投资于符合一定建设标准的公租房或廉租房, 政府承诺将在一定期限内返还占整个工程造价5%的税费 (视为营业税返还) , 减免额在若干年内分期返还, 同时对认购保障房产品的投资人减免所得税, [12]体现政府对保障房资本交易平台的支持力度和后续发展信心。

五、结论与建议

政府利用初期的投资和信誉撬动社会资金投资保障房建设, 以优惠的税收政策补贴公租房相对于同地段商品房的租金优惠, 实现对投资人有竞争力的年化稳定收益, 为政府搭建保障房资本交易平台提供支持。同时, 出台系统的法律法规和证券交易管理办法, 明确投资主体、组织形式、交易方式、资金运作和股息分配等环节的操作细节[13], 同步在沿海、中部和西部地区试点, 结合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借助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功能, 协调平衡实际发生的矛盾, 才能形成系统的全寿命的保障房建设运营体系。建设和筹划初期, 需要在体制、政策、观念、配套措施等方面进行改革, 亟待解决好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 全价值产业链视角。与保障房建设的相关方应调整思路, 以全价值产业链角度挖掘自身的技术、资本、人才等方面的优势, 通过整合自身资源, 提供企业竞争力, 在社会经济的调整期, 参与保障房市场的竞争。同时, 主张金融机构与传统建筑或服务类企业应互相关注, 加强纵向合作, 以政府提供的保障房建设和融资平台为试验场, 初步形成双方互惠互利的战略合作关系, 不但在保障房建设市场上取得成功, 同时还可以战略联盟、投标联合体的形式竞争各种商业性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

(2) 保障房建设信息平台。作为信息汇集点的政府部门, 各种利益诉求往往具有很好的切合度, 以保障房项目为试点, 在土地出让、建设招标、房屋出让出租、资本平台交易等领域将收集到的信息借助开放性平台进行公示, 为投资人和项目持有人牵线搭桥, 以提高资金流动性的方式,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刺激内需扩大消费。

(3) 权益的法律保障。以立法的形式保护原住民拆迁后原地回迁上楼、政府代管出租、政府承诺回购房产等合法权益, 让拆迁户放心、安心, 使拆迁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彻底解决“拆迁难”的问题。

我国营销创新保障体系发展的前景 篇9

一、营销创新保障体系需具备的条件

1. 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念。

创新观念作为营销创新的灵魂而存在, 在创新形成的整个过程中起指挥支配的作用。在创新观念的指导下, 营销创新才不会被忽视, 传统的模式才能被突破。在知识经济时代, 产品更新迅速, 市场瞬息万变, 作为营销创新的核心前提的营销观念创新, 除了重视用户的现实需要, 还需注重用户潜在需要的新的营销观念的创造。

2. 培养营销思维。

具备营销思维是企业营销成功的必须。营销创新需要着眼于生活、消费者, 营销人员培养营销思维需要做到首先, 理论知识须过关。在理论的指导下, 观察生活, 运用营销能力。另外, 细心观察生活, 挖掘营销创新的切入点。

3. 具备坚韧不拔的精神。

中国文化环境的广博, 导致营销创新面对的风险无处不在, 由此, 一些营销创新策略不被实行, 营销创新的积极性和开拓精神受到打击。所以, 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 创新才能焕发出活力。乒坛老将瓦尔德内尔始终追求打法上的创新, 有成功也有失败, 但精神是可嘉的, 这也是为营销创新所需的。

二、营销创新保障体系发展的创新所在

1. 组织创新。

组织创新是变传统的等级制度为柔性的营销组织。主要是扁平化、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及全球化的组织。扁平化, 通过技术网络, 企业同员工直接联系, 同消费者, 研究机构形成一个互动的信息反馈机制。网络化, 指的是企业领导和员工之间的等级制度关系变为能够提高员工自信和经营效益的非正规网络关系。智能化, 指的是职工提高个人素质, 企业系统思考进行知识整合。虚拟化, 凭借信息技术建立的灵活机动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企业能够在广阔的范围内, 进行个生产经营环节和各生产要素优化组合, 优势互补, 节约资源。突破企业的界限已完成目标任务。管理者相互协作, 协调, 探索能够和国际接轨, 迎合市场需求, 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营销战略。

2. 市场营销技术创新。

市场, 技术创新的源泉, 检验技术创新的唯一标准, 技术创新以此为出发点和归属点。市场营销, 为技术创新提供方向, 是市场对技术创新认同的催化剂, 促进营销和研发部门的沟通已取得技术创新成功。技术创新, 立足于市场, 促进科技潜力转化为营销优势。体现在创意, 技术开发, 产品研制, 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及技术服务等方面。创新是市场营销成功的法宝。建立以信息网络和配送中心建设为主的技术支撑, 采用代理制, 连锁经营, 物流配送为主的现代营销方式支撑, 以建立健全追踪市场状况满足顾客需求的数据库为主的动态科学支撑, 均属市场营销技术创新。打造企业良好印象, 积累知识, 经验, 吸引顾客人才的重要途径, 网络营销, 具有成本低、环节少、范围广、全天候的优势。

3. 营销制度创新。

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 重新组合各要素, 即为创新。引进新产品, 提供产品新质量, 引进新技术, 生产方式, 开辟新市场, 采新组织形式均属创新。规范企业生产方式, 经营方式, 分配方式等属创新制度。制度创新将观念, 技术, 组织创新规范化, 能够引导其他创新, 保证管理创新的实现。

4. 加快政府职能创新。

积极发挥经济调节, 市场监管, 社会管理, 公共服务的职能, 规范行为, 加快向服务性政府转变, 进行宏观调控, 改革财政, 投融资体制, 发挥计划, 财政和金融的作用, 坚持扩大内需, 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依法行政, 完善执法体制, 政府管理信息化, 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给企事业单位。力求决策的科学化, 民主化。

三、营销创新保障体系发展的几个支持系统

营销决策支持系统。通过预先建立的模拟模型及判定原则, 寻求确立目标, 设计评价实施方案的最佳途径。确立目标包含问题识别, 问题诊断。搜集加工分析数据信息, 确定影响决策的因素。设计方案, 建模型, 模拟以求获得结论。评价方案, 由决策准则, 从可行方案中挑出最优方案。实施方案, 执行已选方案, 检测实施结果, 并对其进行修正调整。实际上, 整个过程是复杂的, 可能有交叉、跳跃、重叠。

介绍一种常用有效的方法, 利用快速原型法来开发市场营销决策支持系统。之后周期性地对其改进扩展和修改。MDSS (Marketing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将DSS作为其基本的采用层次型。下面将对MDSS系统结构中的数据库, 模型库, 知识库的实现与管理进行论述。DSS中的数据和决策过程联系紧密, 且均经过加工浓缩, MDSS须面向高层, 涵盖数据不仅有内部数据, 外部数据如市场需求量, 市场价格等也必不可少, 基此, 我们将采用集成数据库技术提取。当今的买方市场, 需求的多样性导致营销必须有动态性和即时性, 静态数据库和动态数据库应运而生, 一些较少变化的数据如企业生产力, 企业资本等划入静态数据库, 一些变化频繁如市场价格, 库存, 市场环境等被划入动态数据库, 如此, 数据库的灵活性得到提高。

模拟库, 营销工作的特点决定了仅仅重视定量模型是不够的, 定型模型也须得到重视, 依据营销工作类型, 模型可分为预测类, 投入产出类、优化类、决策类和不确定类等。每个类型都需大量的数据驱动, 而模型管理须结合数据管理, 当数据发生足够的变化时, 将带动模型也会被修改。知识库, 营销环境的多变和其工作的非结构性, 决定了在MDSS中导入知识库的必然, 知识库中存放了各种因果关系, 专家经验和成功的营销经验, 另外, 综合利用知识库, 数据库, 定量求解饼推理的机制如专家系统在MDSS中也是必须的,

MDSS开发过程采取的是模块化方式, 即先由子系统开发各专用DSS并以此为基础, 扩充至整个MDSS。模块化方式模拟现实市场, 有利于系统整体的理解和实现。且子系统级功能划分也与企业内部组织形态相符, 其模块如下:

模块一, 企业市场营销现状及机会分析。分析宏微观环境, 市场机会, 经营现状, 存在问题。企业机会。

模块二:研究与选择目标市场。选定目标市场, 制定市场覆盖战略, 定位产品, 细分市场。

模块三:制定市场营销战略。制订营销计划, 资源配置方案, 产品价格销售渠道及促销的决策。

模块四:组织执行控制营销工作, 计划执行, 营销费用预算, 盈利率的执行与控制, 正负反馈。

作为一个系统, 综合性的活动, 市场营销强调子功能的配合及运用, 基于其模块化, 分层的特点, 模块仅能从一侧面提供帮助, 最困难的就是将这些分散的支持进行综合, 因此必须重视协调工作的开展。

摘要:本文从我国营销创新保障体系的所需条件出发, 提出了组织创新、市场营销技术创新、营销制度创新、加快政府职能创新的营销创新保障方式, 并提出了创新的支持系统。

参考文献

[1]徐建新.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小企业的营销创新[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4)

[2]赵艳丰.营销创新的八种利器[J].现代企业教育, 2008 (23)

[3]胡海.略论企业营销创新及其社会化[J].学术界, 2005 (2)

[4]张苓.试论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下的营销策略创新[J].现代企业教育, 2010 (4)

[5]张政.新经济时代下的营销创新[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2)

[6]奚广宇.浅议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企业营销创新[J].新课程研究 (中旬刊) , 2009 (3)

[7]张丽冬.浅谈中小企业营销创新[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3)

[8]李航, 田辉.产品概念的新视角:核心利益漂移[J].未来与发展, 2007 (7)

[9]束路西, 周长根.营销创新:我国体育用品企业营销发展的必然选择[J].体育学刊, 2010 (8)

创新保障 篇10

1 创新机制, 强化行政推动

1.1 成立领导机构, 强化政府行为

全县农药监管工作得到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 县政府将农药监管工作列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 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成立了县长任组长, 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形成了政府牵头组织、农业局为主体、相关部门密切配合, 各级行政领导负责制的长效监管机制。

1.2 构建三级体系, 建立激励机制

在强化县级农药管理站专业技术人员配备、监管手段、经费投入的同时, 在19个乡镇和418个村分别配置了乡镇农药监管员和村级农药监督员, 形成了县、乡、村三级监管体系, 乡、村两级人员统一发放“两员”工作证, 做到持证上岗;在实行农药监管“分级责任”与“划片包点”责任人制度的基础上, 对乡镇农药监管员和村级农药监督员分别实行目标考核, 将监管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责任人, 实行量化考核、综合测评, 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干部调整的重要依据;同时, 按大乡镇3 000元、小乡镇2 000元、村级1000元的标准, 设置“下不保底”的年度乡、村人员考核奖励资金, 探索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1.3 加强队伍建设, 完善监管措施

农业局党委按照“优化、配强”的原则, 建立了一支政治合格、作风过硬、高效廉洁的监管队伍。为有效加强农药监管, 县政府颁发了一系列文件和通告, 农业局制定详细工作方案, 将农药监管试点县建设与高效、低毒生物农药推广项目有机结合, 为全县农药监管实现生态化、可持续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 控高促低出新招, 确保监管实效

2.1 全面实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管理

对全县农药经销商进行农药经营条件审查, 积极开展农药经营示范门店创建, 在实行农药生产、经营、使用主体自律责任管理的基础上, 进一步强化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管理。按照“安全第一、合理布局、方便群众、动态管理”的原则, 确定26个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单位, 实现了经营单位核定规范化、购买农药实名化、流向记录信息化、定点管理动态化的“四化”目标;实行了统一进货渠道、统一销售票据、统一印发经营档案、统一印制制度并上墙的“农药经营管理四统一”。据统计, 2013年全县高毒农药销售量同比减少50%。

2.2 大力推广低毒生物农药和科学用药技术

借助农业部低毒生物农药补贴示范推广试点项目, 全力推进低毒生物农药推广使用和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 探索建立了适应双季稻区的低毒生物农药补贴模式;创建了低毒生物农药补贴示范区1万亩、绿色防控示范区10万亩, 在全县广泛推广使用苏云金杆菌、申嗪霉素、氯虫苯甲酰胺、苯甲丙环唑、吡蚜酮等低毒生物农药;优化农药轮换、交替使用、混合使用和安全使用技术。

2.3 强力推进农药市场执法监管

2.3.1 加强部门联动 牵头组织开展农药市场联合整治行动, 切实发挥农资打假“排头兵”作用。

2.3.2 严格市场准入

对县域内近500家农药经营单位全面清理核查、登记造册, 逐一建立电子档案;摸清全县农药生产、流通、销售网络, 做到底子清、数据实、情况明。2013年, 会同工商、公安等部门采取联合行动, 对不符合法定资质的农药经营户, 限期整顿36家, 依法吊销营业执照2家, 取缔无证无照经销户6家。

2.3.3 狠抓监督检查

2013年, 全县开展了4次农药产品抽查, 重点检查高毒、高风险农药品种, 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25人 (次) , 检查经营门店1 500个, 整顿市场8个, 抽检农药45批 (次) , 受理举报案件1件, 查处农药经营违法案件15起、违规农药3.6t, 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800余万元。

2.4 竭力做好农药经营与使用三项服务

2.4.1 技术服务

2013年该县组织专家在湘阴电视台开展“科学、安全、合理使用农药”专题电视讲座, 累计播出12晚 (次) ;结合粮食高产创建、低毒生物农药示范推广、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和绿色防控, 进村入户开展农药安全使用和乡村两级农药监管与经营从业人员业务培训48堂 (次) , 印发资料20余万份。通过科技下乡向种植大户赠送“农药识假辨劣系列丛书”2 000余册。

2.4.2 农药监管信息服务

全县利用创建的湘阴县农药监管QQ群、农药监管手机短信平台, 将农药管理政策法规、农药监管工作与农药质量抽查等信息, 第一时间发布给广大农药经销人员, 实现监管和服务有机结合。

2.4.3 规范化管理服务

全县创新实行农药经营规范化管理“六统一”服务, 即:统一农药经营管理制度上墙、统一农药经营购销台帐、统一农药经营承诺书和国家禁限用农药名单、统一农药产品分类摆放、统一挂牌明示农药监管片区责任人、统一印发农药使用技术资料。

3 保障安全, 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创新保障 篇11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成为当前推进种业发展的主旋律。农业部高度重视种业发展,专门成立了种子管理局,会同16个部委组成推进种业发展协调组;修订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大幅度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持续开展了种子执法年活动,启动冬季企业督查行动,进一步加大对套牌侵权、制售假劣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推动执法监管工作深入开展;编制完成了《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全面推进种业发展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今年是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的关键一年。今年中央1号文件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把种业作为农业科技的核心领域,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打基础管长远的政策措施,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是推动我国种业科学发展的关键和重要任务,要把提高种子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作为关键基础支撑,把推进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作为重要切入点,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有序有力推进,全面提升现代种业发展水平。一是要全面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重点推广农业重大实用技术、支撑粮食和农业稳定发展,着力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力推广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重大实用技术,深入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掀起农业科技引领产业方向、服务产业发展的新高潮。二是要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的种业科技体系。以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为核心,推进基础材料创制、品种研发、良种繁育、示范推广等一体化,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分工明确的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通过优化科研育种结构和成果评价机制,逐步建立以科研单位为主体的种业基础理论、共性技术和高技术研究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研发与应用体系。三是要加快强化种业基础性研究。增加种业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的稳定投入,加大农作物种质资源搜集、保护、鉴定、权属登记和育种材料创制力度,深化育种理论方法、生物技术、品种检测技术、种子生产加工和检验技术、标准等基础性研究,加强前沿性技术研究,开展强优势杂交育种与分子育种技术研究,强化常规作物品种和无性繁殖材料的选育。四是要加快提升种子企业创新能力。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整合育种材料、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扩大商业化育种规模,快速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鼓励和推进种子企业建立自己的科研育种体系,扶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育制种条件能力建设,加快推动一批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的育制种基地建设,全面提升企业育种创新的基础设施水平。五是要加快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引导科研单位建立技术转移中心,加速公共财政支持形成的新品种新技术向企业转移。充分发挥种子企业在良种培育、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中的作用。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高产创建示范片、园艺作物标准园为依托,强化良种良法集成配套,加快推进新品种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提高良种覆盖率。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提高,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六是要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结合。创新种业产学研结合的组织模式,以品种为导向,逐步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协作紧密、运转高效”的产学研合作格局。加快推进科企合作,引导企业与科研教学单位共建联合创新平台,推进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等组织的作用,构建面向种业行业与全社会的信息网络平台。积极发挥种业领域知识产权战略联盟的作用,建立种业成果转让交易平台,开展知识产权交叉许可、协同实施、集中采购、共同管理、联合创造。

加快推进农作物种业发展关系全局、关乎长远、责任重大。我们要以贯彻落实好中央1号文件和国务院《意见》精神为契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开拓进取,以脚踏实地、锲而不舍的精神加快推进农作物种业新发展,不断开创种业科技工作新局面。

中小微企业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研究 篇12

一、中小微企业创新人才保障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1. 对人才不够重视

在城市发展与建设的过程中, 企业是实现城市进步与创新源源不竭的动力, 企业人才的培养是实现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此基础上, 要想进一步加快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就要重视起创新人才在中小微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并且将其放在主要的位置上,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达到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目标。就目前而言, 一些中小微企业还没重视到人才的必要性, 在具体的人才管理方面, 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2. 缺乏健全的创新人才保障机制

当前, 中小微企业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与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但是其发展却十分缓慢。之所以会这样, 主要是因为中小微企业缺乏创新人才保障机制, 使得企业无法留住更多的创新人才, 这大大削弱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创新力量和市场竞争力, 极大的阻碍了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未来的竞争中, 必然是人才的竞争, 如果人才流失了, 那么企业的发展也会失去核心的力量。另外, 即使有些企业制定了一些创新人才保障机制, 却没有真正落实到位, 使得很多创新人才都纷纷跳槽到人才保障机制更健全的大企业。

3. 创新人才管理工作不到位

对创新人才的管理不到位是影响创新人才保障机制建立的重大阻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是企业得以创新的重要保证, 中小微企业的人才之所以会流失, 一是相关的招聘制度不够健全, 人才得不到长期有效的培养, 当企业缺少员工时, 就随意进行招聘, 并没有注重所招聘人员的专业素质, 一切单凭招聘者的主观意愿。另外, 员工的福利待遇也达不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使得员工纷纷转向待遇更加优厚的企业中工作, 长期处在这种情况下, 创新人才的流失就会陷入恶性循环中, 影响中小微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中小微企业人才创新保障机制的建立

中小微企业要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就要在创新人才的保障机制上多下功夫, 只有建立了系统的创新人才体系, 才能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中主要以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的建立为重点论述的内容, 而要想实现这一发展的目标, 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 还要依靠中小微企业的大力拥护, 这样才能源源不断的吸引高品质的人才,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思路, 真正意义上实现创新发展的目标。

1. 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中小微企业的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政府的支持。这是实现企业人才创新培养最基本的措施,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因此, 人才的创新培养也需要政府在政策以及资金等多方面的供应。其中, 某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极的在政府的指导下建立起了一个信息服务的平台, 提供给各行业的人才,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人才提供一个免费展示自身才华的机会, 真正的将自身的价值发挥出来, 以此达到创新发展的目标。同时, 公共人才平台的建立还能有效的降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本问题, 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 而将中小微企业、政府以及各大高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可以大大缩短企业寻求人才信息的目标, 从高校中直接选取相适应的人才, 以达到创建更多企业人才的目标。

2. 吸纳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创新性人才是中小微企业稳定性发展的重要保障, 之所以这么说, 是因为未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会愈发激烈, 同样, 在国际市场中也是如此, 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认可, 就需要进一步确定企业的人才核心竞争力, 并且将这一竞争力发扬光大。基于这一目的, 在稳定企业发展的前提下, 企业就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 并且人才会主动的前往发展水平较好的中小微企业中, 形成一种相互吸引的模式。对于今后的中小企业发展, 这是实现企业核心凝聚力的重要表现形式, 也是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得以实现的。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的建立实际上就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 为中小微企业服务, 并且在今后发展中形成更强的竞争力, 同时也能间接实现中小微企业所在城市的发展与经济的建设。

3. 创新人才在招募渠道上应多样化

可以说只要企业肯下功夫吸收人才, 就能真正的实现创新型人才的供给。本文中主要从四种渠道进行论述, 以实现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的建立。

首先, 高校是发展人才的重要场所, 因此, 从高校的发展出发, 进一步落实创新人才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中小微企业可以与广大的高等院校合作, 专门对创新性的人才进行培养, 这样不仅解决了企业中缺少人才的问题, 同时还解决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 实现了双赢的目的。在众多的高校中, 还可以专门建立起相应的实践基地, 对人才进行有计划性的培养, 这样就可以有效的解决企业缺少创新人才的问题。另外, 在高校中积极的开展一些创新大赛, 使同学们积极的发挥自身的价值, 在比赛中培养创新能力, 企业也能在比赛中挖挖掘具有潜质的人才, 直接招入麾下。

其次, 外来人才的引进是企业创新人才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人才招聘的过程中, 不要单纯的看学历, 更重要的是是否具有扎实的技能, 将实践操作性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创新目标的实现都是从企业人才处获得的灵感, 因此在外出人才的招聘方面, 应该看中是否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例如改革的意见或是对企业发展现状所具有的独到的见解, 以此实现发展与建设的重要目标。

第三, 采用柔性引才的发展方式。众所周知, 中小微企业在发展中更加需要高层次的人才, 而要想获得这方面的智力支持, 就不应该单纯的局限在单一的平台中, 而是应该将眼光放在更加长远的目标上, 灵活的改善企业人才的引进制度, 保障创新人才不外流的根本性举措就是以开放性的姿态积极的对外引进人才, 并且吸引更多的资金以及智力支持, 健全创新人才的保障制度, 这样不但会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经济效益, 同时也为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最后, 实现创新人才的引进还可以依靠项目, 项目引才的实现主要是针对企业项目而得以实现的, 中小微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新形式的项目进行创新发展, 借此实现企业的创新发展之路, 从而为企业提供更加崭新的活力, 从这点出发, 真正实现企业人才的创新性发展。

4. 小微企业应创新特色化的灵活薪酬制度

创造吸引人才的先决条件, 可采取“基本工资+绩效奖金”的模式来吸引人才。基本工资主要是满足人才的日常生活需要, 使他们能够安心和专注于本职工作;绩效奖金则是对处于不同岗位、不同工作性质的人才的业绩奖励。例如:对于从事技术工作的人才:可以根据他参与的项目为企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以项目提成的方式给与奖励;对于从事管理工作的人才:可以采取“目标管理”的方式。制定一定的管理目标, 并根据目标完成程度以及效果来确定奖金数额。对于目标的制定和考核标准则由企业来制订, 也可以由企业与人才双方协商制订。对于从事市场销售方面工作的人才, 可以采取以市场业绩为依据来确定绩效。

5. 制定灵活多样且具有吸引力的股权政策

通过股权政策将增强人才的责任心, 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参与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和建设, 按照法律的规定, 根据自身条件, 努力建立较为完善的福利保障制度。并尽可能地为人才解除后顾之忧, 以增强人才对企业的归属感。可以结合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 根据人才自身的素质与经验, 依照企业的目标策略, 为人才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或职位, 使员工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动力。股权政策的确立一方面可以保留企业中有实力的人才, 另一方面也起到了激励性的作用, 将人才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密切, 只有重视起团结的力量, 才能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 在一定时间内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稳定、独立的价值观以及以此为核心而形成了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群体意识, 风俗习惯。文化创新能够增强员工的素质和、凝聚力。小微企业一方面要在企业内部倡导创新, 让每名员工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另一方面, 要大力倡导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科技创新和发明方面团结合作。要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 激发员工的热情, 统一员工的意念和欲望, 提升企业凝聚力。

三、结语

中小微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未来发展建设的重点部分。无论对地方还是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起着重大的作用, 针对当前中小微企业所面临的人才流失的问题, 企业应该予以重点关注, 这对中小微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尤为关键的作用。由此可见, 加强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的建立, 对于其在未来的发展具有无可取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娣.新经济环境下的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危机管理[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2]段美慧.中小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 2013.

[3]李凯旭, 李玉红, 杨柳.黑龙江省三江地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创新驱动模式研究[J].经济师, 2015, 11:198-199.

[4]姜政, 金鑫.我国中小企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激励[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5.

上一篇:连续混沌系统下一篇:统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