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风险

2024-06-13

系统性风险(精选12篇)

系统性风险 篇1

2008年初, 无论是经济学家们还是媒体各界, 都在关注美国的“次贷危机”;但在雷曼兄弟倒闭后, 这一称呼转变为全球金融危机。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在住房抵押贷款中只占有一部分, 但为何能够引发全球的经济衰退, 文章认为, 原因在于对全球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认识不足。

一、非系统性风险

次级贷款一直以来是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一部分, 存在一定的风险, 但并没有对经济稳定产生过大的威胁。由于单个金融工具自身的风险是可以相对量化, 也可以通过资产组合来弱化, 这种能够消除的风险即为市场中的非系统性风险。银行把次级债务打包证券化, 即为一种消除非系统性风险的方式。

单纯从美国来看, 自2001年开始的美国低利率经济政策, 从最开始的5%上升到了2006年的20%。同时, 由次级贷款衍生的各类担保债务凭证为其赢得了高额收益。利润的刺激让经济体中各主体不断地强化收益看淡风险, 证券业、保险业、银行业都痴迷于新的衍生工具的创造, 沉浸在高额回报的狂热中。乘着房地产发展的东风, 整个经济体膨胀速度不断加快。但当经济体系中的绝大多数主体都参与到一种投资的非理性行为当中时, “非系统性风险”就已经悄然转化为“系统性风险”。

从2004年6月到2006年6月, 美国基准利率不断缓慢攀升, 但各大金融机构并没有放缓衍生品的交易, 由于次级贷款及其衍生工具所带来的利润率显然可以将这种成本覆盖。进入2007年, 利息开始快速增加, 迟付和违约现象不断出现, 拖欠债务比例和丧失抵押品赎回率上升, 加之2006年开始的房地产降温, 经济体中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开始显现。

二、美国系统性风险

1. 美国国内居民储蓄率在近30年来持续下降, 消费文化使美国

国民形成了贷款购买的消费习惯, 其风险承受能力仅建立在每期收入和未来收入预期的基础上, 然而利率上升幅度一旦超过其每期收入的可支配购买力, 居民就将处于破产状态。这是美国国内经济的一种潜在系统性风险, 即经济运行良好, 持续性的收入可以使这种无储蓄状态维持下去;一旦收入不可维持, 经济则将陷于“釜底抽薪”的困境。

2. 美国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监管不足。

一方面, 美国金融机构不断整合, 庞大的金融帝国囊括了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种金融机构, 原来机构间的外部成本内部化后, 风险也越来越隐化, 内部机构间信息不透明。另一方面, 信用评级体系也并没有对这种系统性风险给予足够的认识与评价。因此, 一旦经济体降温, 这种低估系统性风险的问题就会很快被认识, 随之而来的迅速修正也引发市场信心的普遍下降。经济体自身并不能承受这种快速的资金撤离, 流动性枯竭, 危机全面爆发。由风险忽视到理性认知的“顿悟”, 健康的理性回归却成了加速危机传导的“助推器”:抵押贷款银行经受不住违约贷款增加的压力破产——对冲基金和投资银行迫于赎回、保证金增加等压力出卖优质资产, 最终破产——保险公司、共同基金、养老基金、商业银行优先级证券评级下降, 抛售低级别证券, 市场赎回压力上升——股票市场、商品市场波动加剧——危机爆发。纳西姆·塔勒布 (Nassim Taleb) 将意料之外又改变一切, 但人们总是视而不见的现象形象的比喻为黑天鹅。美国经济体中被忽略的系统性风险正是这种“黑天鹅”。

三、全球系统性风险

1. 货币体系。

重要贸易商品的美元计价体系, 从美国成为第一经济大国开始就无法撼动。单一化的计价结构、普遍性“美元结算贸易”建立在美元稳定基础上, 长期的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麻痹性, 各国普遍倾向于忽视这种系统性风险。承担国际货币功能的主权货币价值波动 (如地缘政治、大国博弈、衍生机制、战略性资源等因素影响) 都可能引发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危机、金融危机、债务危机。

2. 贸易体系。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 各国贸易体系联系逐渐加深。各种贸易投资的自由区范围不断扩大, 壁垒也呈现减弱消除趋势, 自由化有利于经济发展, 但在现在的世界贸易体系中, 规则的制定以及解释权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在本轮经济危机中, 美国实体经济的衰退正是通过贸易途径向各国传播, 发展中国家在这一渠道传播中受害较为严重。危机的爆发并没有给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权力, 相反, WTO组织2009年3月26日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 已有23个经济体实施了85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较1月底增加了4倍。这种“怕井绳”的反应显然将在下一轮经济复苏中起到反作用。

3. 金融的全球化。

回顾金融全球化的过程, 监管一直处于缺位状态。这种不健康的发展模式在这次金融危机过程中得到了集中体现。全球金融机构通过一个规模不断扩大的金融市场体系紧密联系在一起, 网络效应增强, 对于风险的放大效应和共振效应同时增强。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日益趋同, 无论是金融产品、金融机构的经营方式, 还是金融市场的运作, 都在全球化的推动下走到相似的道路上, 这种趋同强化了全球金融市场的趋同性和单一性, 也就相应加大了全球市场在出现风险时的放大程度。

四、总结

经济危机从2007年开始显现, 到2008年波及全球各个领域。可以说2009年, 是经济危机效果完全显现的一年, 全球经济能否与2010年走出低谷, 要看各国能否加强合作, 共同面对危机, 需找经济复苏方式。

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正是非系统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不断被发现、认识、改正的过程, 金融危机在各个方面影响我们生活的同时, 让我们对经济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消除可预见的非系统性风险, 增强对系统性风险程度的计量, 是本次金融危机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

参考文献

[1]舒家先, 次贷危机演化为全球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反思, 求实, 2009.1

[2]杨琳李建伟, 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及风险扩张机制, 重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7)

[3]马宇韩存申亮, 美国次级债危机影响为何如此之大—基于风险分担视角的解释, 经济学家, 2008.3

系统性风险 篇2

如果说马克思《资本论》中所描述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离我们现实生活还非常遥远的话,如果说从二十世纪初开始在欧美发达国家曾经重复上演了多次的金融危机还只是我们教科书中的案例的话,如果说从1980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81个成员中有133个发生过的不同程度的金融动荡还只是我们身边的事,但与己关系不大的话,那么在1997年始发于泰国,并迅速蔓延到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韩国、日本等国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却使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金融危机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实际上,尽管1997年,我国躲过了那场东南亚金融危机,但仍深深地感受到了其对我国经济及金融产生的影响-筹资成本大幅度上升,引进外资明显感到困难,就业形势突显严峻„„。在我们庆幸自己在东南亚危机时度过了一个平安年时,我国已经发生了的一系列金融事件却使我们不能不承认一个现实-各种形形色色的金融风险离我们并不遥远:1993-1994年的高达20%左右的通货膨胀率造成人民币严重贬值;1995年2月,国债期货“327”品种严重违规,暴炒债券1400亿元,亏损达10亿元之巨,使风光一时的万国证券公司元气大伤;1998年7月,当时中国最大的证券公司-君安证券公司,因公司几位主要负责人涉嫌犯罪被公安机关羁押,并与国泰证券公司合并成立国泰君安证券公司;1998年下半年,新国大期货经纪公司承包人卷款潜逃;1998年10月,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不能支付到期债务而被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关闭;还有几大国有银行的坏帐、呆帐和逾期贷款更是我国金融领域的一个严重问题。

面对这一连串的金融事件,也许我们就不得不问了:中国可能发生金融危机吗?如果可能发生,那么最有可能是由于自身积累的金融风险引发,还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引发?

其实,由于金融危机与金融风险有着密切的联系,通常由于经济周期波动和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使得经济生活中必然不断蕴藏和累积各种金融风险,这些金融风险的累积将积聚巨大的能量并潜伏下来,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则可能爆发,使金融资产泡沫形成、膨胀,然后破灭,从而产生金融危机。由于国内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金融风险,如果不及时防范这些金融风险,那么也许金融危机就真的会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因此,我们必须积极运筹,加强风险管理,防范于未然,将金融风险切实有效地控制在经济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以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建立金融安全预警系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不断发生的国际金融动荡面前,国际社会感到严重不安。亚洲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界最大教训之一是:东南亚国家一直被视为经济发展的成功典范,因而人们对这一危机的爆发毫无准备,以致于在应付这场危机时措手不及。如果说金融危机犹如火灾,那么金融风险犹如火灾隐患。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防火墙逐渐消失,金融危机频率增加,程度加深,涉及范围扩大。

东南亚遭灾后,国际社会加紧探讨防范措施,并相继出台了一些金融体系稳定评估计划。由于金融危机的出现常常以一系列的经济、金融指标恶化为先兆,因此,金融界人士普遍认为,如果能够根据一系列金融指标对金融风险进行预警,那么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是可能的。因此,在东南亚危机之后,各国都加强了金融预警系统的研究。[!--empirenews.page--] 例如东盟各国外长于2001年10月举行会议,决定由在雅加达的秘书处设立一个专门机构收集东盟各国贸易、国际收支等重要的财经数据和资料,由金融专家对其进行分析,以预测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在2002年2月召开的西方七国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上,与会各方就建立一个国际“论坛”作为国际金融危机预警机制的建议达成共识。

实际上,国外一些经济学家早已对金融危机预警进行了研究。例如,早在197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保罗·克鲁格曼在对金融风险预警进行研究时就指出,在固定汇率下,国内信贷膨胀超过实际货币需求的增长将导致渐进而持久的国际储备流失,最终诱发对货币的投机性进攻,迫使管理当局放弃固定汇率,使货币大幅度贬值,从而导致金融危机。在保罗·克鲁格曼之后,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租金的Kaminsky、Lizondo、Reinhart等研究者对其模型进行了拓展,并得到一系列有意义的结果。

从我国金融体制来看,国家金融正处在大调整阶段,不确定因素增加。未来几年,一方面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差、激励机制不健全、市场约束力不强、监管力量薄弱等问题短期内还不能完全解决;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已经加入WT0,直接面临国外金融机构强有力的竞争并可能直接面对国外金融游资的攻击,因此,当前,我国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金融安全预警系统,立足于自防自救,其好处不仅在于防范金融危机,还在于能够及时减轻经济和金融体系中失衡的程度。

三、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结构

1、预警系统的基本结构

金融风险的大小可根据一系列的经济和金融指标来度量,为了能够对我国金融风险进行监测,必要时进行报警,需要建立一套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它主要由指标体系、预警界限、数据处理和灯号显示四部分组成。

首先是建立一套能够科学、合理、敏感地反映金融风险状况的监测指标体系;然后根据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以及参考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确定各指标的预警界限值;再用事先确定的数据处理方法或模型,对各指标的取值进行综合处理,得出金融风险的综合指数和相应的风险等级;最后用灯号来显示金融风险状态。

预警的目的是防范风险,因此,最后还需根据风险状态采取各种措施化解风险。如我们把整个金融体系比喻为一棵“树”的话,那么金融安全就是树“根”,各种数学处理方法、模型和基本经济、金融统计分析就是树“干”,而与金融安全直接相关的指标体系就是树“叶”要维持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并健康发展,就必须观“叶”、抓“干”、保“根”,做好金融预警分析。

2、指标体系

金融危机的爆发,总是某几个经济、金融状态突出地先行失衡,进而引发其他金融指标失衡,从而导致全面性的金融危机,因此,金融危机通常都是有先兆的,具体表现在一些金融指标的数据变化上。通常能够有效地通过大幅度变化来预兆金融危机的金融指标包括:货币供应增长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国内信贷增长率、实际GDP增长率、财政手指差额/GDP、外汇储备可供进口月数、外汇储备/短期外债、贸易差额/外债总额、实际汇率及波动程度、外国直接投资/外债、经常项目/GDO、贸易差额/GDP、外汇储备/GDP、外债总额/GDP、短期资本流入/GDP、股市价格指数波动幅度、不良资产/银行总资产、银行资本充足率等。[!--empirenews.page--] 不过,由于上述指标数量繁多,而且某些指标也难以定量分析,因此有必要根据如下原则进行筛选:首先该指标应该可用于估计金融危机发射功能的概率;其次,各指标在危机发声前的行为可比性;第三,该指标语境危机的能力可以定量分析,第四,该指标在历次金融危机中的预警表现良好。

3、预警界限

预警界限指金融指标的数据变化达到可预兆发生金融危机的这一水平。从金融危机预警研究的成果看,有的金融指标在国际上已经有公认的预警界限标准。例如,国际清算银行《巴塞尔协议》对“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指标定为8%;国际公认的“经常项目逆差/GDP”的最低标准是不大于5%;而短期外债/外债总额接近或超过25%就是危险信号,等等。对于没有明确的国际公认的预警界限指标,可以参照同一国家在金融稳健时期各项指标的数值,也可参照经济、金融背景相似国家在金融稳健时期各项指标的数值,并根据历史上发生金融危机过程中有关指标数据变化情况来分析测定。

4、灯号显示

为了直观地预报不同类型的警情,可以结合国家统计经济监测预警的做法,对警度采取类似交通管制的蓝灯、绿灯、黄灯、红灯信号来分别表示正常状态、低度风险警戒、中毒风险警戒、高度风险警戒不同等级的警度。其中,蓝灯状态正常(无警),表示比较保守,风险小,但相应地可能会丧失一些收益机会,绿灯代表低度风险警戒(轻警),表示风险小,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此时静态监控即可;黄灯代表中度风险警戒(中警),表示已经出现一定的金融风险,金融机构需要提高监控力度,采取动态监控,及时反馈信息,并采取一定措施,尽可能地化解风险,红灯代表重警,即重度风险警戒,表示金融机构的风险已经很大,此时应采取一级警戒监控,提防随时可能出现的可能严重影响金融机构的事件,因此,当红灯出现时,决策者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否则,金融危机可能很快就会来临了。如果能够跟踪某个时期各项预警指标的数值变化,并有有关的信号描述,并制作相应的预警指标信号图,这样就可观测到金融机构的风险来源及其变化,同时也可初步判断金融机构所承受的风险状态,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金融预警应用实证

泰国是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始发地,这里尽管是事后分析,但如果我们将其在1997年以前的金融、经济指标进行分析,仍可以看到预警指标分析对泰国金融危机的警示作用。

从90年代初期开始,泰国GDP增长率、经常项目差额/GDP、外债总额/GDP、短期外债/外债总额等一直在逐年恶化。其实际GDP从1988年的近14%下降到1996年的6.7%,这说明泰国经济越来越乏力;外债总额占GDP比例从1989年的37%左右上升到1996年的50%多,短期外债/外债总额从1987年不到15%,上升到1996年的40%多,1995年甚至接近50%了,远远高于国际警戒线25%,这说明泰国的外汇流动性风险逐年加大。实际上,在泰国金融危机爆发前的1996年,其实际经济和金融运行指标,包括外汇储备可供进口月数、银行不良资产占总资产比重、股指变动等,如果用前面所述的灯号显示的话,几乎是全线飘“红”,这些指标不仅远高于国际警戒线,就是在整个东南亚地区也是最差的。因此,可以说1997年东南亚危机在泰国首先爆发并不是种偶然。[!--empirenews.page--] 分析泰国金融危机前的一些金融指标可以看到,如果泰国当时有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对各项金融指标进行监测,并采取适当措施化解相关风险,完全可以做到防微杜渐,而不至于在1997年,当国际金融投资基金为了达到自己盈利目的,利用各种金融工具对泰国货币进行投机性攻击时,一触即溃,导致泰国金融危机,并波及整个东南亚国家。实际上,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斯坦福大学一位教授曾经依据一系列金融指标变化预测出东南亚可能即将爆发金融危机,不过,很遗憾的是,当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谨慎对待系统性风险 篇3

神话的破灭

进入2007年,特别是2007年的下半年,全球商品价格的持续快速上涨最终诱出了通货膨胀这一恶魔。2007年末,越南的通胀水平已经超过了13%。进入2008年,通胀的势头有增无减,越南的货币当局于1月30日和5月17日两次大幅加息,基准利率现已提高到了12%,大部分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均超过了18%。但迟缓的紧缩政策并未打消人们对于通胀持续的预期,加之2008年前5个月越南的贸易逆差达到144亿美元,占2007年越南GDP的20%左右,使市场迅速形成了越南盾的贬值预期。

6月中旬,海外市場越南盾12个月非交割远期(NDF)的价格跌穿22700越南盾兑1美元的水平,而当前越南国内市场上即期汇率为16285越南盾兑1美元。这表明,当前海外市场预期越南盾在未来1年的贬值幅度将达到40%。但糟糕的不仅仅只是汇率,包括股票、地产等在内的资产价格也经历了一次疯狂的翻转。越南股市已由2007年10月初的1106点跌至2008年6月的390点左右,60%的财富转眼不见踪影。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迅速降温,胡志明市的一些地段,房价甚至下降超过50%。一度高喊的“到越南投资去”的口号,随即被资金撤离的乱象所替代。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原因主要有3个:

通货膨胀未能得到有效控制。长期以来的高速增长,使得越南当局对于先前温和的通胀产生了麻痹。2007年,越南M2(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46%,国内贷款余款增长54%,流动性迅速泛滥。当通胀突然变得难以收拾时,再采取强劲的调控手段反而进一步激发了公众对于通胀的恐惧。

长期贸易逆差的收支格局让人缺乏信心。越南从1980年以来,除了在1999~2001年出现过短暂的贸易顺差外,其余时间均为贸易逆差。特别是2007年以来,能源和其他原料价格的大幅上涨使得越南的贸易逆差迅速扩大。加上对外债务总额已达到240亿美元,接近GDP的30%。贸易逆差的扩大必然加大了市场对于其国际收支情况恶化,引起人们更多的担忧。

汇率管理调整的时机不当。当面临国际商品价格上涨的压力时,越南当局采取了放宽越南盾浮动范围的决定,于2008年3月10日将越南盾对美元的浮动区间从原来的上下0.75%扩大到1%。越南当局本来寄希望越南盾兑美元加速升值来降低进口价格,从而缓解国内物价上涨的压力。但事与愿违,通胀、资产价格下跌和经济增长减速的压力迅速将越南盾引入了加速贬值的趋势。在这特殊时期,浮动区间的扩大必然会加大了越南当局稳定汇率的难度,这使得市场对越南盾的预期进一步恶化。

亚洲对越南危机有抵御力

目前越南当局仍实施着较大程度的外汇管制,越南境内市场的汇率还算相对稳定,但国际市场对于越南盾的预期却非常悲观。市场担心,随着外资和热钱的大量撤出,越南盾的暂时稳定随时可能会失守,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泰铢的悲剧可能会再次重演,甚至担心越南成为另一次亚洲金融危机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事实上,这种担忧有些过于敏感。一方面,越南的经济总量十分有限,即使越南每年从亚洲其他国家进口达到近400亿美元,但对于亚洲国家数万亿的进口而言,极显得微不足道;另一方面,亚洲国家在越南直接投资的损失也十分有限。尽管目前来自新加坡、中国台湾、韩国和日本的投资占据越南外来直接投资的50%,并且越南的外资企业已占越南工业产出的40%以上,但迄今为止,越南的直接投资总量也仅为400多亿美元,这些少量的投资损失并不会对投资国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更为重要的是,当前的亚洲经济与10年前相比已根本不同了。除越南、老挝等少数几个国家存在高额贸易逆差外,其他国家基本处于贸易顺差或贸易平衡状态,并相应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同时,各国政府也于亚洲金融危机后加强了对财政支出的约束,赤字状况基本得以逆转。对外借债占比逐年下降,目前亚洲发展中国家外债占GDP比重已由当年危机时的35%下降到2007年的17%。并且,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已经给亚洲各国资产价格的膨胀浇过了一盆冷水,目前亚洲各国的资产价值已基本回归到了一个相对理性的区间。一场新危机爆发的基础并不存在。

中国企业要谨慎对待系统性风险

对于在越南投资的中国企业来说,这次冲击的确对企业的盈利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目前越南中国商会的企业数量接近300家,涵盖了制造业、农业、服务业、贸易等多个领域。众多企业之所以到越南投资,成本低廉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其次,越南提供激励措施,在土地使用和税收方面鼓励中国企业在越投资,并将产品销往东盟国家。但大量资金的涌入,也使得各类资源价格开始不断上升,对于外国投资者,越南仍然具备较大的吸引力。

通过这次冲击,我国“走出去”的企业应该吸取一些经验教训。“走出去”过程中,企业将面临许多的风险,这其中包括了任何企业都将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像国家风险、宏观经济风险、市场风险和政策法律风险等。另外,企业还将面临自身经营中的非系统风险,例如投资战略风险、信用风险、经营风险等。其中系统性风险最具有杀伤性,并且往往容易超出企业的预期。

这次越南危机中,我国投资企业面临了越南物价上涨、利率大幅上升、汇率迅速贬值等宏观经济风险和市场风险,越南当局就加大了对货币兑换的控制。好在危机目前暂时得到了控制,因此没有导致越南外汇管理政策出现大幅的变化。规律显示一旦某些国家的经济金融状况出现失控的局面,该国的经济管理政策和政治、社会环境往往会发生重大变化,从而,投资企业的利益将可能受到极大的威胁。对此,实施“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必须要有所防备,尽量保持硬通货币在企业经营结算中占据合理的比重。同时,对发展中国家开展贸易时,在注重其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同时,一定要充分认识到经济体制不完善所蕴含的各种风险。高收益往往蕴含着较高的风险,对于风险的估计,“走出去”企业必须有着深刻的认识。

另外,我国的经济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可以在企业对外投资方面给予更多的指引,尤其是对于系统性风险,单个企业往往缺乏宏观把握的视野和能力。随着我国“走出去”企业的增加,宏观管理部门可以就各地区的国家风险、宏观经济风险、市场风险和政策法律风险等定期发布前瞻性的分析和指引。而行业协会可以结合本行业的经营特点,就各类系统性风险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从而为行业内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有利支持。

总体而言,这次越南危机难以诱发区域性的经济动荡。并且,随着东南亚国家更多地实施开放战略,该地区在投资方面仍然具有较高的吸引力。但投资的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始终是“走出去”企业所必须审慎对待的问题。

我国股市系统性风险研究 篇4

不能回避的是, 我国A股市场还是一个新兴市场, 而西方的发达国家发展百余年, 股票市场相对成熟, 因此我国A股市场相对尚不够规范。作为一个新兴的资本市场, 其运行机制的不规范、信息的严重不对称使得中国证券市场的股价呈现出了较强的波动性。总之, 我国股票市场的风险很高。因为系统性风险的这种不可分散性, 使其对整个经济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股市系统性风险的特征

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具体划分是按照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范围来的。非系统风险指的是只对某种或者某类证券的价格产生影响, 而不会对市场整体有影响风险因素, 因此这类风险因素一般源于上市公司本身, 具体包括公司财务风险、流通风险以及其它偶然事件风险等。而系统性风险则是市场总变动中影响所有股票价格的那部分。系统性风险的根源是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变动, 几乎所有的股票在它们的影响下都会以同样的方式一起运动。例如, 当经济衰退时, 公司利润明显下降, 那么股票价格也会因此普遍下跌, 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范围内, 基本所有上市于内地的股票都和沪深300指数变化方向相同, 平均而言, 股市股票大约50%的价格变化可以通过股市指数的变动解释。

系统性风险的诱因来自于外部, 而不是微观个体的特征, 其影响的面一般都比较广。其主要特征为:1、它是由共同因素引起的。如现行汇率、利率、通货膨胀、宏观的经济政策与货币政策、能源缺乏、经济循环周期等经济因素。如政权变更、战争矛盾等政治因素。如体制改革、所有制变化等社会因素;2、它对市场上所有的股票投资者都会产生影响, 不过有些股票的敏感程度比另一些股票相对更高。如基础性行业、原材料行业等的股票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就相对更高;3、它无法通过分散化投资来加以降低。系统性风险是社会、经济、政治大系统内的一些因素所造成的, 影响着绝大部分企业的经营, 个别企业或行业不能控制系统性风险, 所以投资者使用投资组合都无法降低系统性风险。

三、我国股市系统性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一) 国内生产总值对股市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国内生产总值 (GDP) 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影响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因素之一, 系统性风险在长期受到GDP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国内总体经济形势的恶化必然会导致股市发生震荡, 系统性风险增大。

(二) 通货膨胀率对股市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股票市场的变动与一般作为通货膨胀衡量指标的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动方向相反, 与消费价格指数倒数的变动方向相同。在通胀初期, 由于经济形势的上扬, 公司价值上升, 股票价值相应升高, 同时, 股市投资者预感到通胀可能加剧, 也会抢购股票促使其保值, 因此股价短暂上扬。然而, 当通货膨胀持续上升一段时期以后, 公司、企业虚假的增值逐渐显露, 原材料等价格上升使生产成本提高, 企业盈利能力下降, 利润降低使股票价值下降, 投资者逐渐逃离股市, 股票市场需求减少, 供大于求, 股票价格更加下降, 股票价格走势逆转, 股票投资者产生亏损。严重的通货膨胀还会使投资者持有的股票贬值, 抛售股票得到货币收入的实际购买力下降。

(三) 存贷款利率对股市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我国针对国内的经济形势, 多次对存贷款利率进行调整, 尤其是2007年对存贷款利率的调整次数十分频繁。利率上调, 股市一般在第二个交易日上涨;利率下调, 股市在第二个交易日一般表现为有涨有跌, 并不稳定。

市场对利率进行调整, 经常通过市场预期提前做出相应反应, 而在政策公布后会使投资者认为属于利好或者利空消息。同时, 若利率调整政策的次数较多, 效果累计, 还会对市场走势发生一定的影响。如在2007年, 存贷款利率多次上调, 上证综指创出历史新高后在2007年的10月份开始持续下跌。由此可见, 利率的变动会给股市整体带来一定的风险, 即加大了系统性风险。

(四) 市场扩容对股市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影响股票的需求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但是, 最终也是最直接的因素是由整个市场的股票投资者共同确定股票市场的需求。无法直接控制投资者对股票的需求量的管理层只能通过调控其它因素, 进而对股票市场的需求进行管理。

但是, 政府对于股票市场的供给的多少却具有最终决定权。通过已上市公司增发新股、新股发行上市增加市场供给的方式, 政府完全可以决定股市供给量。另外, 在股权的分置改革之后, 数量众多的“大小非”流人市场也增加了市场供给。

管理层将市场扩容作为控制市场系统性风险的一种工具:在市场状况低迷时, 通过降低扩容率, 使股票市场的供给减少;在市场高涨时, 通过提高扩容率, 使股票市场的供给增加。管理层期望通过改变股票市场供给量, 从而调节或降低市场波动。但是, 由于管理层不可避免地存在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 对于市场变化, 市场扩容率往往不能及时地做出相应调整。

(五) 印花税调整对股市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在我国A股市场, 印花税是政府调控市场的工具之一。由于印花税是在股票交易时征收, 该税收最终的来源是市场的存量资金, 因此印花税的税率的确定也是政府决定由股市获取多少资金的方法之一。在市场出现过热时, 政府会选择将印花税税率提高;而当市场出现下跌时, 又会使印花税税率降低, 或将其由双边改为单向征收。从中国历年对印花税调整后的市场变现看, 在印花税调整政策出台后, 短时间内市场会产生暴跌或暴涨, 市场短期的系统性风险放大, 但是也存在一定的时滞性。

(六) 政策因素对股市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政策的施行或修改的发生会导致股票市场原有运行趋势的转变, 由于政策往往带有较强的目的性, 因此经常使股票市场由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这是因为, 由于投资者的不成熟, 以及中国股市的自身原因, 中国股票市场较少存在价值投资, 市场制度的变更对投资者的投资或持股信心影响较大, 而市场的“羊群效应”促使更多投资者在“追涨杀跌”过程中引起市场剧烈波动, 并由此导致了中国股票市场相对较大的系统性风险。

在所有政策因素中, 对市场系统性风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股权分置改革, 这是因为, 股权分置改革是一次根本性改革, 是市场各方角色的一次重新角色确定, 是对上市公司定价机制的一次从根本上的转变。股权的分置改革不仅使流通股的股东、非流通的股东以及政府等市场各方的出现博弈, 同时也是金融资本与生产资料重新分配与结合的过程, 改革使市场各方和各种资本进行了重新分配, 重新分配利润, 因此, 中国股市也出现了较大的起伏。

同时, 通过上市大盘股增加市场供给, 也是影响股票市场波动的一项重要政策因素。例如, 分别在2001年6月和2007年10月, 中石化、中石油的上市时间基本符合上证综指出现波峰的时间。大盘股在短时期的大量上市, 往往导致投资者由乐观转为悲观, 由此会降低股票投资, 进而促使了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形成。

四、降低股市系统性风险的策略建议

控制股市系统性风险应该着手于以下四点:

(1) 创立并完善市场化机制, 适应市场运行规律的, 并严格对政府的行为进行界定;

(2) 健全对上市公司的激励以及限制机制;

(3) 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 以保证市场的良好运行和保护投资者利益, 并防范“法律失范”问题;

(4) 引进主动性做空机制和其他相关金融衍生工具, 发展股指期货交易和信用交易以有效的控制系统性风险。

参考文献

[1]林松立, 唐旭.中国股市动量策略和反向策略投资绩效之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 2005 (1) :24-27.

[2]侯永建, 周浩.在不同的市场态势下证券系统性风险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 2002 (3) :11-28.

什么是非系统风险 篇5

非系统风险的主要特征是:

1.它是由特殊因素引起的,如企业的管理问题、上市公司的劳资问题等,

HacK50.com-是最好的入门资料网站

2.它只影响某些股票的收益。它是某一企业或行业特有的那部分风险。如房地产业投票,遇到房地产业不景气时就会出现景跌。

规避五大养老系统性风险 篇6

炒股的朋友一般都听说过系统性风险这个专业词汇,它是指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和变化,导致整个股市上所有股票价格均出现下跌,从而给股票投资者带来损失。同样的道理,养老也面临着许多自身无法控制的系统性风险,有些是生命周期接近尾端时无法逃避的风险,如健康风险和长寿风险,有些是经济运行所带来的风险,如通胀风险和投资风险,还有些则是事先无法预测,可一旦发生将会对自身养老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的风险,如啃老风险。

股票的系统性风险,我们可以通过参与套期保值交易或者索性不炒股的方法来规避,但想要规避养老的系统性风险则复杂得多。

风险一:健康风险

风险发生概率:★★★★★

风险危害程度:★★★★★

风险综合评级:★★★★★

俗话说:“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只不过人在年轻的时候,身体各机能还处于强盛期,得病概率较低,即使偶尔生病,休养一段时间也很容易恢复过来。但退休以后,由于已处于生命周期的尾端,身体各器官的衰退将会加速,各种疾病也将随之出现。而疾病一旦缠身,将会对退休族的生活带来最致命的打击:一方面是生活质量的迅速下降,吃不能吃,玩不能玩,有再多的钱也无法享受,还要忍受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另一方面是医疗支出迅速增加,这将极大地吞噬退休族的养老金。

规避策略:要想保持身体健康,无非是那些老生常谈的要诀,如劳逸结合,饮食合理,营养均衡,作息规律,积极运动,心情舒畅等。但老年人保养得再好,迟早还是要和医院打交道的。由于老年人的患病概率极高,保险公司一般不愿意承保60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险,因此我们就需要提早做好保险规划,在中青年的时候购买终身健康险,尤其是重大疾病险。而且终身健康险越早投保费率越低,也就越划算,所以对那些收入较充裕的家庭来说,尽早购买终生健康险是规避退休后健康风险骤增的最好办法。

此外,退休族应该定期对身体进行全面检查,身体如有不适,也应该尽早去医院检查,一些恶性疾病越早查出,越早治疗,治愈概率越大,医疗费用也越少。眼下有许多老年人为了节省医药费,身体有点不舒服了往往以为没有大碍,忍一下就好,殊不知,这一忍,小病就忍成了大病,最终受害的还是自己。

风险二:通胀风险

风险发生概率:★★★★★

风险危害程度:★★★★☆

风险综合评级:★★★★☆

自从货币本身的价值和它所代表的价值分离以后,通货膨胀就成了人类经济生活中永远挥之不去的恶魔。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CPI一路高歌猛进,尤其是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价格的上涨更是让许多人感到了生活压力骤增。尽管许多专家预计今年下半年通胀压力将会明显缓解,而且长期看,今年上半年7.9%的通胀也是不可持续的。但作为一个经济正在飞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未来长期的CPI走势估计会在3%~4%之间,这便意味着今天1块钱能够买到的商品,大约20年后需要2块钱才能买到。通胀带来的养老金缩水贬值的风险几乎无法逃避。

规避策略:对普通人来说,规避通货膨胀的办法只有两个,一个是通过投资战胜CPI,另一个是通过购买价格上涨速度最快的商品来避免货币贬值的风险。然而后一种方法虽然规避了通胀风险,但却没有为今后的养老做好经济上的准备,自己的未来也许潜伏着更大的养老风险。因此只有投资,才能在规避通胀风险的前提下,为自己的养老储备“弹药”。因为从国外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经验看,一般投资20年以上的股票升值速度远超过同期CPI的累计涨幅,即使是国债的长期投资成绩也能和CPI打个平手甚至小胜CPI,所以规避通胀风险,不仅需要靠投资,更重要的是做到坚持长期投资。

风险三:投资风险

风险发生概率:★★★★☆

风险危害程度:★★★★☆

风险综合评级:★★★★☆

为了战胜通胀,也为了让财富增值,我们必须要将养老金用于投资,但投资都有风险,一旦投资不慎,辛苦积攒的养老金不但无法做到保值增值,还将面对亏损的困境。因此,用于养老的资金在投资上应该保守一点。

规避策略:不同年龄段的人应该进行不同的养老金风险筹划。对于已经退休的人来说,由于每时每刻都需要使用养老金,并且自己完全无力承受养老金亏损给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退休族的养老金投资应该遵循“保本至上”的原则,即使有时战胜不了通胀,只要不亏损,就不会影响到日常的退休生活。具体操作方法可以借鉴保本基金的投资策略,将绝大部分资金投资于固定收益类产品(如债券),通过固定利息收入先实现保本,然后再拿少部分资金投资于权益类产品(如股票),来博取超额收益。

对50多岁的准退休族来说,在投资时,同样要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因为距离退休的时间不长了,他们缺少年轻人能够重头再来的机会和时间。如果此时因股票投资不慎而被套牢的话,将很难有足够的时间等待市场再度转暖,这样就会极大地影响到退休后的生活。因此准退休族的股票投资比例应该少于30%,而剩下70%的资金则应该投资于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另外,资金比较充裕的准退休族还可以考虑投资一些租金收益较高的房产。

对于20~40岁的中青年人来说,由于距离退休时间还很远,有足够的风险承受空间,因此完全可以放手将大部分退休基金投资于股市等高风险投资领域,因为长期看,股票市场的投资收益远高于债券和CPI,对他们来说,资产增值才是最重要的。不过即使是年轻人也要考虑到资金的流动性,因此还可以购买一定比例的货币市场基金。

风险四:长寿风险

风险发生概率:★★★★☆

风险危害程度:★★★☆☆

风险综合评级:★★★☆☆

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老百姓医疗和生活条件的迅速改善,如今中国人的预期寿命正在快速增加,像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平均预期寿命已高达81岁,已和许多发达国家相当,今天80多岁的老年人和30年前60多岁的老年人的健康程度差不多。因此对许多准退休族来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退休后活到90岁以上的概率将会相当大。许多人在年轻时进行养老规划时是按照20年左右的退休年限进行计算的,然而真正退休时,将很可能面对长达30年甚至35年的退休生活。这种长寿风险无疑对养老规划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规避策略:除了尽可能早尽可能多地积累养老金外,购买终生年金养老保险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退休前,投保人需要连续缴纳若干年的保费(如20年),退休后,保险公司则需要向客户支付事先确定期限的年金(比如5年、10年或20年),如果客户在确定期限内去世,则要继续向其遗产继承人付完余下的年金(如客户在60岁开始领取年金,确定返还期限为20年,而客户在75岁就不幸去世,则保险公司还需要支付5年的年金)。但如果超过事先确定期限,客户还在世的话,则要在其生存期间一直给付年金直到逝世为止。这样就可以有效规避长寿风险。不过这类终身年金险的缴费一般较高,投保者在投保前需要仔细考虑自身经济实力是否能够承担。

风险五:啃老风险

风险发生概率:★★☆☆☆

风险危害程度:★★★★☆

风险综合评级:★★★☆☆

如今“啃老族”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名词,而成了许多退休族和准退休族父母的一大心病。过去是“养儿防老”,让自己的退休生活获得一份保障,如今却是“养儿啃老”,让自己的退休生活增加了一大风险。

系统性风险 篇7

(一) 系统性风险的定义

在现代金融业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背景下, “系统性风险” (Systemic Risk) 可以定义为:“在各种关于系统性风险的定义中通常存在一个共同点:即一个诱发性事件 (trigger event) , 例如一次经济冲击或者某个机构的经营失败导致一连串糟糕的经济后果, 这也常被称为多米诺效应。这些经济后果可能包括 (一连串的) 金融机构破产及市场失灵。”而系统性风险可能“更进一步导致资金取得成本的增加或是可供给量的减少, 并通常伴有剧烈的金融市场价格波动”。

“系统性风险”有以下特点:“第一是系统性风险必须和正常市场波动造成的经济下降相区别。尽管这些经济下降也是系统性风险的症状, 但系统性风险主要指无法被分散化解并最终影响大多数或者所有市场参与者的风险。···第二点, 系统性风险是一个经济学上、而非政治上的定义。它不能够象事先准备好的政治标签一样无原则的适用于任何严重的金融问题或衰退”。

(二) 防控系统性风险的必要性分析

“系统性风险”破坏性主要体现在金融业的崩溃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上。由于银行系统的银根紧缩将严重影响市场主体和普通公众对未来经济和收入的信心, 进一步影响了消费者的支出选择, 循环导致企业和银行的经营困难, 加剧银行信贷规模紧缩和金融市场的恐慌。因此, 有学者强调“实体经济关键依靠以贷款为主要形式的流动性”。

正是从这一角度, 政府对应系统性风险的措施, 不应该只局限在对某一或某几个大型的金融机构的援助上, 因此这样不仅可能引发社会舆论对于金融企业“大而不倒” (too big to fail) 问题的质疑, 还可能诱发金融企业不道德经营行为取向的风险。相反, 应该通过宏观调控手段, 调整所有可能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稳定运行的社会经济要素, 为实体经济的复苏提供最有利的条件。

▲▲二、美国政府宏观调控“系统性风险”的过程

(一) 美国财政部《金融监管体系现代化蓝图》

为积极回应“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的消极影响, 2008年3月31日, 美国财政部向国会提交了一份金融改革方案, 即名为《金融监管体系现代化蓝图》的报告。

报告简要阐述了改革美国目前功能型监管 (functional regulation) 的三个原因:第一是功能型监管中单个监管机构无法掌握所有的足够的信息和权限, 难以监控系统性风险和维护金融市场市场稳定;第二, 由于金融服务行业发展和金融产品的整合, 各个监管机构间监管权的冲突通常抑制了新产品的开发、阻碍了市场创新, 导致金融服务和产品向境外转移;第三则是各行业监管机构在功能型监管体制下容易出现监管重复 (duplication) 。为此, 提出的建议包括:1.短期建议 (Shortterm Recommendation) , 主要是协调金融监管机构工作;2.中期建议 (Intermediate-term Recommendation) , 主要是改进市场监管机制, 通过初步调整市场监管架构, 提高金融市场的监管效能;3.长期最优监管架构 (Long-term Optimal Regulatory Structure) , 即旨在美国金融服务业建立起“目标型监管体制”美国政府在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案背后的宏观经济调控理念, 即将实体经济的调控和金融服务业的调整紧密结合, 不仅是金融危机的具体救助措施, 更是调控国家经济结构, 防范并化解社会经济“系统性风险”的统一规划。

(二) 《2008经济稳定紧急法案》和问题资产救助计划

2008年10月3日, 美国国会两院正式表决通过《2008经济稳定紧急法案》 (Emergency Economic Stabilization Act of2008, 以下简称“EESA法案”) , 赋予了美国财政部高达7000亿美元额度, 以购买不良资产, 并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注资上。

(三)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议案

奥巴马政府将防范和调控系统性风险的重点放在了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上, 并于2009年6月17日由财政部向国会提交一份名为《金融监管的改革——新基础》 (Financial Regulatory Reform:A New Foundation) 3的议案 (以下简称“金改议案”) 。其中, 对于政府在应对此次金融危机、防范系统性风险的作用定位, 《金改议案》提出:“金融机构监管上的不足和缺陷考验政府监控、预防或化解金融系统内部风险的能力”, 为此其意图构建全新的金融监管架构, 其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1、促进对金融企业的强有力 (robust) 监管;2、建立金融市场的综合监管体系、3、保护消费者和投资者免受金融滥用;4、向政府提供管理金融危机所需手段;5、提升跨国监管水平并促进国际合作。

▲▲三、美国宏观调控“系统性风险”的法律经验借鉴

根据本文第二部分对于美国政府一系列报告和法案的分析, 我们可以对其防控系统性风险的法律经验进行总结:

1.修复金融市场主体的组织活力

美国政府使用财政购买金融企业问题资产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包括避免大量金融企业的破产潮, 稳定了美国金融市场的信心, 随着市场信心的恢复, 美国金融市场主要股指和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在2009年的前三季度逐步攀升, 同时也使得美国政府持有的金融企业股权类资产价格的上升, 保护了纳税人的利益。

从这个角度看, 任何宏观调控的着眼点必须是市场主体组织结构和经营活力的恢复。这一目标也要求宏观调控不能伤害市场主体的自由属性。如美国政府在金融企业的股权投资也主要采用无需表决的优先股形式, 目的就是保证企业精神和自由意志不能受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直接干预。政府购买了企业股权成为股东之后, 在符合公司原则的前提下, 提出在限制最高级别高管的薪酬, 保证公司高管薪酬和股东长期价值的一致。即通过市场化的方式, 保障企业的稳健发展。

2.政府购买问题资产等调控行为的程序性要求

政府购买金融企业的问题资产, 涉及到政府财政收入的使用, 某中程度上是以纳税人缴纳税款参与市场活动, 必须保证程序的透明性、公平性和制约性。TARP计划的财政资金的使用主体是财政部, 但是美国国会对其分步注入的资金仍保留一定的批准权, 同时美国政府总统也被赋予一定的对财政部购买问题资产行为的同意权。财政部需要在事后和定期向社会公布其资产购买计划的执行情况, 保证社会享有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正是因为这样的权力架构和行为限制, 政府进行问题资产购买的调控行为就能保证足够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社会公众对于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公信力也到很好的保证。因此, 透明和公平也是宏观调控相关法律制度的重要价值因素。

3.金融消费者的保护

最无法抵抗“系统性风险”的恰是数量最为庞大的金融服务业的消费者, 包括购买理财产品、参与退休计划、申请银行抵押贷款的普通民众。系统性风险的宏观调控不仅仅是为消费者延缓收回所抵押房屋的压力, 更为重要的保护消费者的基本权利, 使金融服务的消费者能够在宏观调控过程中恢复消费能力, 进行恰当投资和个人财务管理措施。美国政府调控系统性风险的制度构建均围绕金融服务消费对于金融市场, 甚至对于实体经济的作用关系展开。

4.监管机构职权的重构和限定

金融监管体系的重构是宏观调控“系统性”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占据各项法案篇幅最大的内容。但无论采用什么的手段和模式对于金融市场进行监管, 监管的本质是为了避免“系统性风险”的隐藏和再度爆发, 因此金融市场监管机构的职权重构应尽可能的避免监管权重叠问题所导致的监管漏洞, 以满足宏观调控行为追求稳定和长期效益的根本目标。

摘要: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世界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国家经济刺激计划, 经济法学需要研究在社会经济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情况下, 法律如何发挥作用。即宏观调控法律应对“系统性风险”的价值。本文以2008年至2009年间美国联邦政府相关改革方案的背景内容、立法过程及其理论研究为对象, 理解并分析美国政府在宏观调控社会经济系统性风险上所遵循的法律程序和法律价值。

关键词:系统性风险,宏观调控,法律程序,法律价值

参考文献

[1]Steven L.Schwarcz, Systemic Risk, Duke Law School Legal Stud-ies Research Paper Series Research Paper No.163, at http://ssrn.com/abstract=1008326

[2]“大而不倒”通常指得是社会经济中企业越大越不容易破产的现象.由于银行是一个涉及到经济生活方方面面的企业, 当一个大的银行出现问题, 国家为了整个社会的稳定, 是不会让其破产的。但这一实践规律可能危害中小银行的公平竞争的环境, 也会导致监管者缺乏对大银行经营活动的警惕性, 从消极角度上看, 损害了金融自由主义的精神。

[3]功能型监管指的是在根据金融服务业中不同功能区分基础上分别建立监管机构, 例如银行、保险、证券、期货等。美国目前采取的功能型监管模式中, 执行不同功能的监管机构主要有美联储、财政部、证券交易委员会、期交会、存款保险公司等。

[4]The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Blueprint for a Modernized FinancialRegulatory Structure。

[5]]http://www.financialstability.gov/docs/regs/FinalReport_web.pdf, 访问日期2009年10月3日。

[6]这一过渡的标志性事件为美国1999年底通过《金融现代化法案》 (GrammLeachBliley Act, GLBA) 。

[7]Steven L.Schwarcz, Too Big to Fail?:Recasting the Financial Safe-ty Net, Duke Public Law&Legal Theory

[8]Research Paper Series No.235, at http://ssrn.com/abstract=1352563。

系统性风险 篇8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招标作为一种常见的经济行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市场经济大潮中, 同时招标风险也随之加大。通过有效手段防范甚至规避招标风险也成为了现代经济生活的重要研究课题, 构建完善的企业招标风险管理系统被提上日程。

一、企业招标风险预警系统综述

企业招标风险预警系统首先将通过设置的预测模型来确定的可能会对企业招标产生影响的事件进行收集, 通过运用企业风险识别的方法, 对检测信息进行横向、纵向的分析, 借以确定招标过程中可能或者将要发生的风险。根据企业风险识别和分析的结果, 对企业招标中可能发生的危机和风险进行预警, 并及时规避和控制。

因此, 企业招标风险预警系统可以概括为:信息收集与加工-风险识别与评估-信号的动态监控-报警, 是一个集指挥、行动、支援、保障于一体的综合性管理系统。该系统从企业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入手, 对企业招标情况进行预警和规范化管理。就内容而言:该系统包括两大部分, 即预警分析和预控对策。

1、预警分析

预警分析是对企业招标工作的行为失误、管理的过程与状态正常与失常, 乃至风险和危机的识别、分析与评估, 并由此作出警示的管理活动, 是对企业招投标活动中的重大失误与波动现象的早起征兆进行即时矫正与监控的管理。预警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企业招投标风险分析。对于企业招标预警系统来说, 要根据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市场变化等因素, 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迅速做出相应企业策略调整和反应。除此之外, 还要对企业招标情况进行全程监视, 因此, 企业预警的第一步就是对招标预测模型提供的企业招标状况的预测信息进行搜集和加工, 对有关危机的风险源和危机征兆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保证招标危机方面的消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全面性, 同时也是招标预警的基础。因此, 企业方应加强抓紧建立综合性、全方位、多元化的信息搜集和分析机制, 以保证对各类突发企业招标危机的科学识别、准确分级、及时响应和有效沟通。

在全面考虑企业具体发展情况的前提下, 企业招标投标预警体系应该充分地分析经济市场的变化等一系列的因素对企业招标投标的影响, 及时的调整企业的发展策略, 除此之外, 企业的招标投标预警体系还应该全程的监控企业的招标投标状况。

1.2风险信息的监控。作为一类抵抗风险体制的企业招标投标预警, 必须要有相应的信号来对企业的招标投标状况进行反应, 必须依据危害的程度来确定警报信号的种类以及风险的强度, 可以运用各种不同的程度标志、或者颜色等, 来对企业招标投标风险所到达的程度进行相应的表示, 企业招标投标的首要环节就是对招标投标作预警管理。为了确保企业检测标准的确立以及对风险信号的收集, 确保决策管理的有效性, 企业招标投标的预警体系应该依据招标投标过程的变化情况来建立检测机制, 及时监控相关的因素, 并且归纳处理所采集的风险信号数据, 一方面, 应该比较已经确立的临界值;另一方面, 应该比较之前的有关数据信息。与此同时, 还应该动态的测评预警体系自身的成效及功能、监控风险判断、风险信号以及风险信号测评是否准确无误。

1.3风险信息的识别与评估。对经过企业风险信息收集和处理的有关招标投标过程当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风险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以及归类就是风险信息的识别。借助风险分析能够有效地了解潜存风险的类型、特点以及性质, 与此同时, 分析可能会引发的后果与导致风险产生的原因, 再将风险信息反映给招标投标预警评估体系来进行必要的定量分析, 利用预警评估系统来对企业的招标投标进行风险的分析与评估。招标过程事实上就是买卖双方的博弈过程, 始终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在这个阶段不同的利益主体在决策时互相影响和作用。对于招标方来说, 由于信息不对称对投标方的信息掌握的不完全, 其主要风险来自于投标方的行为, 目前主要控制风险的手段是通过评标和签订采购合同来控制风险。另一方面, 招标人的行为不规范, 意志和价值观不统一也是重要的风险, 对此应从招标人的内部管理及办事程序上来控制风险。招标采购“项目”虽仅是项目全过程中的管理工作之一, 但它的风险会影响整体项目的成功, 这也就是要进行招标采购风险管理的目的所在。招标投标风险管理是对招标投标中有关环节上的外部或内部风险予以识别, 并对其风险作出定性或者定量的衡量和评估, 在此基础上探讨和研究风险规避、防范及应对措施, 达到控制或减少各种意外损失, 实现招标投标预期日标的活动。

2、预控对策

预控对策是根据预警分析的结果, 对企业招标的趋势与危机状况的早期征兆进行及时矫正与控制的管理活动。预控对策包括组织准备、日常监控、危机管理三项内容。

2.1组织准备。组织准备是指为开展预警管理活动的组织保障活动。它包括对预警管理对策制定与实施的制度、规章、标准, 为预控对策活动提供有保障的组织环境。主要规定预警管理系统的组织结构、职能设定和运行方式, 而且要为企业核心人才流失危机提供组织训练与对策, 准备及时对策库。组织准备活动与整个预警系统的组织管理过程。

2.2日常监控。日程监控是对预警分析所确定企业招标劣性情况进行监视与控制的管理活动。其主要任务有:一是日常对策即对企业招标中的风险劣性状态进行纠正活动防止其扩大, 逐渐使其恢复到正常状态。二是进行危机模拟, 即在日常对策活动中发现企业招标的劣性状态难以有效控制, 而对可能发生的危机状态进行假设及模拟的活动, 并提出对策方案, 为进入危机管理阶段做出准备。

2.3危机管理。危机管理是指日常监控活动无法有效制止企业招标风险和危机的征兆, 企业招标预警管理工作陷入危机状态时采取的一种特别管理活动。它是在却招标预警系统已经无法控制招标风险和危机的情况下, 以特别的危机计划、领导小组、应急措施, 接入企业招标预警活动的管理过程。一旦企业招标回复找正常的可控状态, 危机管理的任务便告完成, 由日常监控环节继续执行预控对策的任务。

二、企业招投标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在企业招投标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招投标风险的存在使得企业具有着潜在的隐患, 充分加强企业招投标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就是完善企业招投标风险管理系统。该系统需要设置预测模型来对企业招投标中产生的影响事件进行全面的观察和分析利用企业风险识别的方法, 对监测信息的分析进行横向及其纵向的分析, 从而有效地确定企业招投标当中可能或者在以后发生的风险。

1、招标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1.1招标文件编制规范。招标文件作为招标投标活动中的重要文件, 是招标工作的总纲, 旨在向投标人提供编写投标文件所需的资料, 通告投标将依据的规则和程序及中标后签订合同的主要条款、双方的权利义务等;招标投标活动的一切内容均在招标文件确定的范围内进行。招标文件不但对工程招标活动具有约束力, 而且在招标投标过程结束后, 对双方也具有约束力。招标文件的内容和条款也是中标后承、发包双方签订合同的重要依据。为此, 招标文件的写法和内容必须符合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若招标文件精度不够, 合同文件编制粗糙, 内容遗漏, 在实施过程中不但会增加投资费用, 更重要的是将为日后双方发生法律纠纷埋下隐患。

《招标投标法》第19条规定, 招标人应当根据招标项目的特点和需要编制招标文件。招标文件应当包括招标项目的技术要求、对投标人资格审查的标准、投标报价要求和评标标准等所有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以及拟签订合同的主要条款。

1.2构建投标风险管理体系的要求。风险包括客观存在与主观判断两项因素。客观存在与主观判断之间的差异大小决定风险的大小, 差异大风险就大, 差异小风险就小, 没有差异也就没有风险。投标工作中尽管存在形形色色的风险因素, 但通过主观努力尽可能适应客观变化, 缩小可能的差异, 从而可以使风险最小化。

1.2.1充分公布信息, 创造全面公开的招标信息平台。作为要约邀请, 企业发布的招标文件中的很多条款就是将来合同的条款, 采购单位的需求是否准确、全面、合理地予以表达, 对合同双方具体的权利与义务影响巨大。因此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制定招标文件是规避风险的基础。企业在制作招标文件的过程中应对投标人资格、投标文件格式、合同条款等表达清楚无误, 保证不会产生歧义;文本应编制规范、逻辑严密、文字简洁清晰, 符合国家目前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评标的标准以及方法应该明确详细。企业在公开招标时应该及时发布招标公告, 并且采取广泛的渠道对招标信息进行公布。此外, 招标公告的发布时间一般不能少于5个工作日, 以确保潜在投标人平等、及时、准确地获取招标信息。

1.2.2规范投标人的资格预审工作。首先, 应该完善投标人的预审资料, 投标资料初审是筛选投标人的标准和条件, 因此, 必须设定一个科学的标准, , 增强其现实的可操作性, 使其更能反映投标企业的实际履标能力。其次, 要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来约束投标人的资格预审。杜绝在资格预审上的串标、围标不法行为的发生。同时要让监管部门真正发挥作用, 做到预审全过程公正、公平的监管。对于评审过程中发现的违规行为, 要加大惩罚力度, 提高违法成本。最后, 可以推行专家评审, 提高评审的专业性, 并将评审过程公开化、透明化, 将资格审核结果公布于众。

2、招投标风险管理体系的实践

2.1因势利导化险为夷。基于风险的可变特征, 顺应规律, 正确引导, 使风险分离、分散、转移达到最佳效果。在实际工作中, 可多揽项目、广种博收, 既可避免单一项目上的风险过大, 也可以通过分包或转包将大的物流项目各子项目中潜伏的风险分散转移至各分包商。这样既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又可以将风险大家共担。对于项目投标常见的标价过低或业主资金无保证等风险, 可采取分包形式来分散风险。对资金无保证的项目放弃承包。物流项目投标报价时, 考虑一定比例的不可预见费, 在项目实施时, 因其预先采取各种风险控制措施, 实际发生的风险费很可能大大低于这个比例, 这样原来作为一种潜在的风险就可能有一部分变成利润。

2.2垫资承包风险。对不预付工资款的项目自各启动资金。首先要考虑融资、借贷, 利用承包项目获取的利润偿还。对于经济实力雄厚的物流企业提供启动资金后, 将物流项目实施任务转包或分包给没有资金实力但有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的另一家公司。这样, 通过承担垫资风险就可以获取较大的利润[6]。

2.3报价风险。投标报价因素至关重要, 但也不是唯一标准, 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在不压总价或少压价的条件下夺取项目。在履约期间许多情况都在不断变化, 原来预测会造成损失的单项或分部项目可能因重视或预先有防范措施而不再成为风险[7]。对于因报价失误面临亏损的风险, 可以利用业主方面履约不力的弱点, 向业主提出种种使其难以满足但看似合理的要求获取索赔。

2.4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客观地检查和评估自己的承受能力, 承担风险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如果得不偿失则没有承担的意义, 或效益虽大但风险损失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 则不宜硬性承担。因此在投标报价中, 应做到心中有数, 想好降低报价的补偿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投标工作错综复杂, 险象环生[8]。要敢于面对风险, 善于把握机遇,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到:当机立断, 量力而行, 决策慎重, 应变有方。

三、结论

在企业的招标投标工作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非常多, 在实际工作当中, 招标投标规避风险的问题十分的复杂, 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 这就要求风险管理人员要谨慎严密地做好招标投标的风险管理工作, 有效并及时地规避风险, 最大程度地维护企业的利益。

摘要:招标过程包括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和定标五个主要环节, 在工程项目的各种招标活动中, 施工招标最有代表性。招标主要包括:招标前准备、发布招标公告、资格预审公告发布。在前期准备阶段, 应确定招标组织方式 (自行招标、委托招标) 、招标方式 (公开招标、约请招标) 、划分标段等。本文主要探讨企业招投标过程中的风险及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期望能够对同行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帮助。

关键词:招投标,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1]孙晓强, 魏东.建筑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23) :117-118.[1]孙晓强, 魏东.建筑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23) :117-118.

[2]李志险.电力工程项目招投标的风险管理探讨[J].广东科技, 2008 (22) :107-108[2]李志险.电力工程项目招投标的风险管理探讨[J].广东科技, 2008 (22) :107-108

中国经济系统性风险在可控范围 篇9

十八大释放的新一轮改革信号,是政府酝酿许久的政策调整,指明了未来中国的发展之路。中国增长模式需完成两大转变:一是将以投资拉动市场的增长模式转变为以效率拉动市场,二是将以政府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模式转变为以市场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模式。

只有推进改革才能提高效率,提高效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困难,在控制系统性风险的条件下着力推进关键领域的改革,通过改革促进效率提高和结构优化。假如仍是粗放地投放货币,企业会因此失去提高效率的动力,经济结构也不能优化,并使杠杆率(债务率)进一步提高,系统性风险加大。

虽然近几年我国宏观经济杠杆率上升非常快,但系统性风险仍在可控范围之内。当前各经济部门应当未雨绸缪补漏洞,再辅之以灵活的货币政策,维持宏观经济的基本稳定,但要通过以下几个措施应对当前经济困难:停止没有回报的无效投资;停止以贷款、政府补贴等形式对“僵尸企业”继续输血;动用国有资本偿还政府的或有负债,如弥补社保基金缺口;对资不抵债的企业实施破产重组,化大震为小震以便释放风险;盘活由于粗放增长方式造成的死资产存量。

系统性风险 篇10

关键词:银行系统性风险,风险成因,风险度量

2008年金融危机中, 雷曼兄弟公司、北岩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陷入困境甚至破产, 重创了全球金融体系, 并对实体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使各国监管者、金融机构和研究者都深刻的认识到, 原有的金融监管只关注单个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营, 在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稳定方面存在重大不足。中国人民银行也在2010年的《金融稳定报告》中提出防范系统性风险是宏观审慎管理的根本目标。目前,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和金融监管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就此针对金融危机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 并对度量方法进行评述, 为进一步研究如何度量和监管银行系统性风险作参考。

一、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现状

(一) 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定义

由于系统性风险本身具有复杂性, 处于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 目前学术界对系统性风险的定义还没有形成统一、精确的认识, 这些不同主要集中在系统性风险的触发原因和引起的结果上。但这些定义普遍认同系统性风险为一个触发事件引起了具有外部性的坏的结果。

从触发原因和引起的结果, 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关注系统整体层面、关注冲击的传递层面和综合性定义。第一类研究对系统性风险的定义专注于整个系统的层面, 关注的是银行的同质化倾向带来的风险。如我国学者翟金林 (2001) 认为系统性风险是由于银行系统性事件的大规模冲击导致了大量的银行机构或市场的逆效应诱发银行系统性危机的可能性。第二类更加关注微观层面, 关注的是风险在银行间的传递效应。如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FRS, 2001) 把系统性风险定义为一个金融机构到期债务的不能偿还会导致其债权人也无法偿还债务, 不断扩散后, 其他金融机构、存款机构及实体经济都会遭遇严重的支付困难。包全永 (2005) 认为系统性风险是系统中个别单位或几个单位受到其他不利冲击, 其损失给系统中的其他单位带来的负外部性, 当这种负外部性累积到一定程度时, 整个系统的基本功能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完全丧失。第三类定义较为综合, 既关注系统性风险的来源也关注传染渠道, 是由较多金融监管者提出的定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国际清算银行 (2009) 在《系统重要金融机构、市场和工具评估指引:初步考虑》中将系统性风险定义为由于金融体系整体或局部受到破坏导致金融服务中断、对实体经济具有潜在负面影响的风险。我国学者范小云 (2005) 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识别提出了较为具体的途径, 即特征判断和过程分析。其中特征是指“外部性”特征、风险与收益的不对性特征、传染性特征、损害实体经济的特征和投资者信心。过程分析主要考察风险发生的不同传染渠道。

结合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 本文认为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产生既与广泛的外部冲击事件相关, 也与银行系统内部的传染机制相关, 所以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定义更倾向于第三种定义, 这也是下文分析系统性风险度量方法的出发点。

(二) 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成因

从对系统性风险的定义可以看出, 系统性风险的来源具有多样性。对系统性风险成因的研究, 一方面集中于金融系统外的影响因素分析, 另外一方面集中于金融系统本身的脆弱性和关联性。

金融系统外的影响因素是影响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共同因素, 对系统内所有银行都产生影响, 对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具有预测意义。对金融系统外的影响因素分析, 大部分在经验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回归研究进行, 研究表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发生与经济的慢速增长、市场恐慌、高通货膨胀率、高真实利率、高波动性、低资本收益率、油价波动、汇率变动、房地产行业的超额收益率等有关 (高国华, 2011;于蓓, 2012) 。

由于金融系统外部因素对于金融机构和金融机构监管者而言可控性较低, 所以相对于金融系统外部因素的研究, 关于金融系统自身的研究对于风险控制和监管的意义更大。总结这方面的研究又分为基于金融系统脆弱性的风险产生的研究和基于微观金融机构关联性的风险传染研究。对于银行系统性风险产生的原因, 针对金融系统本身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

1. 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银行挤兑引发风险。

在金融交易中, 交易双方在信息占有上具有不对称性, 不对称信息在交易前后将分别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根据DD模型,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当一家银行陷入流动性困难, 造成该银行一些存款人的存款损失, 其他银行的存款人, 出于对影响状况的不了解和对自身利益的担心。一旦有其他存款人到银行取出存款, 存款人根据利益最大化原则就取出存款, 造成银挤兑存款, 由于银行的准备金不是100%计提, 即使经营良好的银行, 也会在存款人大规模提存时陷入流动性不足的支付危机中, 从而引发系统性风险。过度金融创新, 特别是衍生金融交易产品的出现, 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引发了高系统性风险。

2. 金融系统的不完全理性和顺周期性加剧风险。

根据明斯基提出的金融脆弱性理论, 由于贷款人存在遗忘痛苦的趋向同时面临竞争压力, 所以当经济上行时, 市场产生的过分乐观情绪会提高银行的利润预期, 激起过度投资行为。而经济下行时, 借款企业的经营不善和资产价格下跌, 会导致贷款银行也面临困境的同时面临微观审慎监管约束要求的抛售资产, 导致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所以在信息不对称性和金融市场不完善条件下, 金融体系自身具有顺周期性的特点。金融加速器机制、微观审慎监管的资本约束监管机制以及金融机构自身的行为都导致信贷供给更为严重的顺周期性。

3. 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道德风险助长系统性风险。

对于单家金融机构上, 巴塞尔委员会 (2011) 提出以规模、关联性、可替代性、复杂性和跨司法管辖区活动, 来分析单家银行对系统性风险的潜在影响。其中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银行, 因为其资产规模大、联系紧密会导致风险的聚集、加速风险传染。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 在由监管者和系统性重要银行组成的信息模型中, 系统性重要银行在危机中面临“太大而不能倒”“太关联而不能倒”的选择, 会造成道德风险, 进而加剧系统性风险。

(三) 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度量

金融危机后, 关于银行系统性风险度量在研究重点上由关注单家银行倒闭的可能性转移到银行的倒闭对金融系统以及全球经济造成多大影响来衡量;在研究数据上, 由较多依赖财务报表和银行内部数据过渡到利用金融市场数据等的可得性较高的数据上;在模型上, 越来越多的度量模型被应用到系统性风险的度量中。目前关于系统性风险度量的文献非常丰富, 主要方法有:

1.衡量系统性风险在银行间市场传染的模型。为监测银行系统性风险, 2009年IMF在《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重点介绍了四种评估金融机构关联性的定量模型:网络模型 (Network Approach) 、Co-R isk模型、危机依存度矩阵模型 (Distr ess Dependence Matr ix) 、违约强度模型 (Default Intensity Model) 。网络模型是基于银行间的实际业务往来, 利用银行间双边信贷敞口和支付结算信息构建矩阵, 假设外部冲击导致某一银行或者一组银行出现破产或流动性危机。基于以上关联矩阵, 计算与其相关联的银行可能的资本损失和风险传染路径。IMF (2009) 利用网络模型分析了银行风险在各个国家之间的传染, 并得出资产降价出售会增加银行间的风险传染, 美国、英国银行系统在风险传染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国人民银行 (2010) 基于银行间支付结算信息, 构造了我国的金融网络结构模型, 分析了银行风险在不同性质银行之间的传染, 得出大型商业银行在网络中占据核心地位。我国学者贾彦东 (2011) 通过构建“系统风险曲线”, 利用2007~2010年44个月的支付结算数据, 测算了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系统重要性水平和排序。Co-Risk为共同风险模型, 主要利用分数位回归以及金融机构的信用违约互换 (CDS) 数据来考察金融机构之间的非线性联动关系。危机依存度矩阵模型方法将银行系统当做一个由银行组成的投资组合, 利用金融机构的信用违约互换数据和多元密度函数来构建银行间的困境联合概率分布, 以衡量当一家银行处于困境时, 另外一家银行处于困境的概率。违约强度模型使用Moody公司的违约数据来拟合事先设定的模型, 刻画了违约聚集, 即一家银行的违约会对其他银行的信用状况产生影响, 提高系统的违约强度。最后再通过数值模拟方法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系统中违约事件的数量。后三种方法由于都需要信用违约互换等数据, 我国金融市场不够发达, 数据可得性较差, 所以目前国内研究较少。

2.衡量极端尾部风险的压力测试。压力测试是为金融机构衡量潜在但可能发生异常时的损失的模型, 关注的是极端情况下的尾部风险。在设置情景时, 考虑到历次系统性危机的爆发, 不是由单个银行或银行组面临某一冲击造成的, 而是对所有银行同时造成冲击的共同冲击造成的 (Upper, 2007) , 分别设置“宏观经济情景压力测试”和“整体及重点领域信用风险敏感性压力测试”, 弥补了网络模型中冲击没有考虑宏观经济的影响的弊端。但由于对数据要求较高, 大部分为监管者所用。彭建刚 (2012) 认为在宏观经济因子冲击下不同金融风险会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 这些不同风险的共同作用会导致系统性风险。所以可以运用宏观压力测试来衡量系统性风险。臧敦刚 (2013) 以贷款违约率表示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 通过宏观压力测试度量了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变化。

3.评估系统性重要银行的指标法。指标法主要是通过选取影响系统性风险的指标, 利用历史数据分析系统性风险发生前后各经济指标的波动特征, 以达到跟踪和预测系统性风险的目的。第一种方法是指数法, 通过构建宏观指数来评估整个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选择指标时主要运用的方法有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AHP层级分析等。在研究方面, Illing, Liu (2006) 、Hakkio, Keeton (2009) 、Gr imaldi (2010) 基于宏观指数构建了系统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分别用来衡量加拿大、堪萨斯城和欧元区的系统性风险情况。Balak r ish nan, Danninger (2012) 利用指标法研究了系统性风险从发达经济体到新兴经济体的传导情况。第二种方法主要是由监管者提出的, 关注单家银行或金融机构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重点在于找出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巴塞尔委员会 (2011) 发布《全球系统重金融inance NO.1, 2015 (Cumulativety NO.576) 要性银行:评估方法与附加资本吸收要求》提出了G-SIBs的评估方法, 即规模、关联性、可替代性、跨境业务量和复杂性。金融稳定理事会 (FSB) 分别于2011年和2013年发布了全球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名单。由于公众无法收集到银行的深度数据, 所以这种方法对公众而言几乎不可能。Bramer、Gischer (2013) 利用可获得的银行报表数据, 构建了一个修改模型, 来衡量澳大利亚的系统性重要银行。中国银监会 (2011) 在《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评估标准, 规模、关联性、可替代性和复杂性, 剔除了G-SIBs中的跨境业务指标。郭卫东 (2013) 按照银监会指标体系评估了我国上市银行的系统重要性。巴曙松, 高江建 (2012) 借鉴Bramer和Gischer的思想, 将国民信心加入国内系统重要性的指标中, 并由此定义我国的系统重要性银行。

4.条件在险价值法Co Va R。Co Va R方法是目前学界较为流行的方法, 不同于以上三种方法, Co Va R方法不再依赖资产负债表数据, 而是利用资本市场数据进行研究, 数据更容易获得。该方法由Adr ian和Br unner meier (2010) 在Va R的基础上提出, 在Co Va R在度量系统性风险时采用的是“自下而上”的分析方法, 以单个金融机构的破产倒闭为条件来估计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将单个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贡献定义为处于危机状态下的整个金融系统的Co Va R和该机构常态下整个金融系统Co Va R之间的差额。在国内, 李志辉 (2011) 利用分数位回归和Co Va R模型衡量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溢价。高国华 (2011) 基于GARCH模型用Co Va R方法测度了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贡献度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郭卫东 (2013) 通过Co Va R方法研究了中国上市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贡献系数、风险价值和溢出值, 并按照溢出值大小进行排序。虽然Co Va R方法能够度量金融机构对整个系统的边际风险贡献, 但是由于其运用的是分数位回归法, 不能很好的捕捉门限值以下极端情况的尾部风险。并且不具有可加性, 难以通过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贡献加总来估计整体系统性风险。

5.系统期望损失SES、边际期望损失MES和系统性风险指数SRISK模型。SES和MES模型也是目前学界较为流行的度量方法, 同样也是利用资产市场数据度量系统性风险, 它在度量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时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分析方法。该方法是由Acharya (2010) 年基于期望损失理论 (ES) 提出的, SES是在系统陷入危机时, 某金融机构权益资产低于目标资产时产生的损失, 用来衡量系统性危机中金融机构对总体的期望贡献。MES是在市场表现最差的极端状况下单个金融机构的收益率, 衡量的是此时单个金融机构对系统整体风险的贡献。Acharya通过理论推导得出SES是MES和杠杆率的线性组合, 并通过实证分析证明相较于波动率、期望损失、beta值等传统风险度量方法, MES和杠杆率的组合在预测SES上表现更好。Brownlees, Engle (2011) 在Acharya (2010) 的基础上, 用引入动态的DCC-GARCH模型推导出了机构短期边际期望损失 (MES) 以及长期边际期望损失 (LRMES) 的计算公式, 更加动态化的衡量系统性风险。同时提出通过SRISK, 即SES占系统整体SES的比例来比较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我国学者范小云 (2011) 借鉴Acharya的度量方法, 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我国MES和杠杆率较高的金融机构在危机中边际风险贡献也较大, 并测算了我国金融机构的系统风险贡献。方意 (2012) 用DCC-GARCH模型和随机模拟法对我国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进行了测度, 并分析了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素。SES和MES模型能较好的捕捉尾部风险, 但MES计算的假设条件为金融市场为有效市场, 其在中国市场的有效性仍有待商榷。

6.夏普利值法Shapley。夏普利值法也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分析方法, 由Tarashev, Nikola, Claudio (2010) 基于博弈理论提出的, 结合在险价值Va R和期望损失ES, 根据每家银行加入子银行系统时, 所引起的子系统的Va R或ES的变化的均值作为该银行的Sh apley值。Sh apley值满足可加性, 且考虑了总的系统性风险的大小。来测度银行在系统性风险中的贡献度。我国学者贾彦东 (2011) 基于银行间支付结算数据, 用Shapley值分析了我国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张娜娜、张超 (2012) 基于期望损失的变化, 用Shapley值对中国上市银行进行了系统性风险的实证检验。夏普利值法虽然满足可加性, 但组合情况会随着银行数量的增加呈现指数增长, 所以只适用于小规模的银行系统或包含少量同质子组合的系统。

二、结论与展望

金融危机后系统性风险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在认识和度量上都有了更加丰富和深入的研究。通过梳理文献可以发现:第一, 对系统性风险的定义虽然没有达成一致, 但定义有一定的共通之处, 那就是一个触发事件引起了具有外部性的坏的结果。第二, 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尤其是随着新的金融产品的出现, 触发原因也在不断变化。目前的研究较少的分析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素, 较多的关注于银行破产对金融系统的影响。对影响因素的分析较多的集中于国内宏观经济指标和银行系统内部风险传染, 较少考虑国外经济和金融波动的影响。第三, 目前关于系统性风险度量方法的研究十分丰富, 且不断深入, 尤其是关于银行的倒闭对金融系统以及全球经济造成影响的衡量。但目前国内研究讨论的热点集中于国内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的识别, 对如何预测系统性风险的研究较少。

综上所述, 关于系统性风险的研究, 首先由于系统性风险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 它的触发原因是在不断变化中的, 如现在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银行业流动性产生的影响, 也有可能触发传统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 所以研究者需要用更加广泛的视角全面的看待系统性风险。其次, 我国银行业在不断走向国际, 继中国银行后, 工商银行也被纳入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这就使得我们在研究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时, 不得不考虑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的影响。最后,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的特殊性, 市场数据的可得性和连续性不够, 国外的模型如何运用到金融实践和监管中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吴卫星, 张琳琬, 颜建晔.金融系统风险的成因、传导机制和度量:一个综述[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4, (1) :34-42.

[2]胡海峰.后金融危机时代系统性风险及其测度评述[J].经济学动态, 2012, (4) :41-46.

[3]范小云, 王道平, 方意.我国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贡献测度与监管——基于边际风险贡献与杠杆率的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 2011, (4) :3-20.

[4]Adrian, Tobias and Markus Brunnermeier[R].Co Va R, Working Paper,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2009.

从金融海啸看系统性风险 篇11

金融海啸登陆中国,各项指标显著恶化,但股市似乎预见了2009年的经济下滑。从2007年的最高点6124点起算,中国内地股市在一年内跌幅高达72%。这在世界证券史上也很少见,但在金融海啸发生的2008年却不足为奇。一向走势稳健的道琼斯指数也曾下跌44%,年内股指跌幅在70%以上的还有俄罗斯和冰岛等几个国家。

正所谓:“天象异,妖孽生”。我就一直在思考这“妖孽”究竟是什么?有人说是华尔街的贪婪,有人说是格林斯潘的错误,有人说是美国人的阴谋,当然还有流行的公文术语——“系统性风险”。这就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酿成金融海啸的系统性风险是什么呢?如果对这个问题没有答案,预测全球金融市场的复苏就有极大的盲目性。而在美国金融市场开始复苏之前,中国经济几乎不可能独立走出经济下滑的困境。所以,应该认真探讨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及其传导机制。

现代金融业构建了一个证券化的市场体系,在预期和流动性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如果酿成金融海啸的机制来自于这个市场体系,则系统性风险的源头应该就是金融杠杆率和资产的流动性。因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核心是流动性和杠杆率:在杠杆率上升的时候,会产生流动性泛滥;在杠杆率下降的时候,会产生流动性枯竭。

金融业的本源是中介服务业,汇通天下的结果是货通天下,金融因此成为实体经济的润滑油。在银行金融引进了存贷差的业务模式之后,用杠杆原理来解读银行的贷款业务,其实是提高了贷款人的杠杆率,使贷款人利用银行资金撬动更多的资产。金融杠杆使实体经济的风险和收益双向放大,但收益主要归企业,风险最终归银行,银行逐渐成为全社会各行各业的风险经营中心。此时,金融作为中介服务业的性质依然存在,同时产生了风险经营业的性质。为了经营风险,金融业开始接受华尔街的证券化商业模式,通过分割和交易风险创造了现代社会的新财富。新在改变了产权制度的性质,把财产权对财产的保护升级为保护财产的交易权,于是产权交易升级为多层次交易权的交易,证券化的本质是多层次交易权的流动性。

在交易权的流动性背后,财产被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可流动并可以交易的;一类是不流动又不能交易的。拥有前者的变成了富人或富国;拥有后者的变成了穷人或穷国。人们对财富的追求因此变成了对流动性和交易权的追求,逐渐脱离了本源性的实体财富。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中,多层次的交易权在证券化的基础上可以几倍几十倍放大杠杆率。杠杆率越高,流动性越强,风险度也就越高。因此在这个市场上,出现了一个杠杆率和流动性的交互作用,实体财富变成了杠杆撬动资本的支点。每一个行业泡沫都是在该行业资产溢价的基础上吹大的,一旦作为支点的行业资产由升值和成长转变为贬值和停滞,泡沫就会破灭,系统性风险因此产生。因为,实体财富和虚拟财富之间的关系是支点和杠杆的关系。实体财富是支点,虚拟财富是杠杆。一旦支点动摇,杠杆传动的机制就会迅速逆转,表现为资产的流动性突然下降,金融的杠杆率随之下降,系统性风险急剧放大。

系统性风险 篇12

2005年以来, 在全球流动性过剩和人民币加速升值的双重背景下, 随着中国正在实施的股权分置改革的有效进行和QFII资金的不断进入, 中国证券市场迎来了新一轮的增长, 牛市根基得到了确立。2007年5月30日的“5.30”事件让人们在狂热追捧股票之余开始清醒, 重新认识股票市场的风险, 在事实的教育下, 人们逐步将风险和收益对等起来。但是中国证券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资本市场, 由于投资者的不成熟, 市场机制和制度的不健全, 调控手段和调控机制的不健全和缺乏规避风险的金融风险对冲工具等多种因素, 使得中国证券市场具有很高的系统风险。

二、中国股票市场风险现状

(一) 市场交易的信息不对称性

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可以分为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 个人投资者即所谓的“散户”无论在资金、人员, 还是信息来源渠道上与机构投资者相比经常处于弱势, 很难获得与机构投资者同样及时、可靠的信息, 往往是跟风操作, 而机构投资者也知道散户的信息劣势, 还经常制造出一些“噪音”, 误导散户的投资行为, 散户往往跟着庄家的鼻子走, 造成了股票市场的高风险性;除此之外, 由于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的漏洞, 内幕交易比比皆是, 很多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获得内幕消息, 从而为自己及他人获利, 损害其他投资者利益。

(二) 制度性风险的存在

1、证券市场监管制度的滞后。

中国证券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其相应的规章制度的设立总是表现为相对的滞后性。1990年末、1991年初沪深交易所的创立, 代表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建立, 但直到1993年我国才出台第一部比较明细的《股票发行与交易暂行条例》, 1998年12月29日证券法才正式颁布。证券市场法规的滞后性为证券交易的不规范性提供了制度性的空间, 增加了证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2、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健全性。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不规范,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主要包括年度报告和中期报告, 其中主要问题有: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准确、隐瞒不利于公司的信息、夸大公司业绩、披露格式不规范等。信息披露的虚假性, 表现为某些媒体在无事实根据的情况下做出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政府政策出台前的预测等报道;一些不法投资者为获得超额收益向社会散布虚假信息等。

(三) 投资者的违法及非理性行为

在现实中, 由于非法及非理性操作的存在, 使得很多股票价格很难反映其真实业绩或者一些股票的价格被非理性高估。“ST”股票本是指上市公司连续两个会计年度利润为负, 其实质是告诉投资者投资时应关注其风险, 但这种股票往往成为所谓“庄家”获利的手段, 这些“ST”股票被爆炒有加, 冠以资产注入或重组的虚假信息, 待庄家在低位大量吸收后抬高股价, 而这时的广大散户投资者被连续交易日股价的攀升所迷惑, 进行非理性地、盲目地跟风买入。但我们看到更多的重组只是内幕者操纵市场、谋求暴利的伎俩, 在股价高抬的背后却是毫无投资价值的经营实体, 这种靠资金推动的高股价泡沫将给股票市场带来巨大的系统风险。

三、中国股票市场系统风险规避措施

第一,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减少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

投资者对股票的投资主要是取决于上市公司的业绩以及相关的信息, 而信息的披露主要是由上市公司做出, 这就对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及时性上有更高的要求。上市公司应将其影响股价的全部信息及时置于易取得的渠道中, 增强市场透明度, 方便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获得信息;针对一些突发信息, 如资产重组、公司兼并等, 上市公司应对其高管人员的守约度实行严格的惩罚制度, 防止一些不法投资者利用内幕信息进行操作, 误导大众投资者。

第二, 加强对市场投资主体的风险教育, 培育成熟的机构投资者。

(1) 建立责任机构, 将培育理性投资者工作纳入日常的管理。 (2) 实施长期的风险教育策略, 逐步建立起投资者行为软约束机制, 培育理性投资者关键是要建立起投资者行为约束机制, 使理性投资成为投资者自觉自愿的行动。 (3) 建立股价波动与经济波动的分析体系, 引导投资者理性预期。

第三, 实施经济化的调控手段。

中国的股票市场建立于中国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之中, 是伴随着一系列的政策、制度发展起来的, 因此不可避免的会具有政府政策导向的特征, 正是政策的过度干预下, 中国的股票市场缺乏自身的调节机制, 又反过来更加依靠政策的实施来对冲股票市场风险。

第四, 进一步完善证券市场风险防范管理制度。

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虽已初具基础, 但由于市场发育程度限制和政府行为非规范性的特点, 市场风险防范仍然存在制度性缺陷, 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强化制度建设, 形成完善的市场风险防范体系:

1、完善证券市场退市机制。

监管部门有必要强化证券市场的退市机制, 实行更为严格的退市机制, 确定亏损下限、期限等退市指标体系, 使退市机制充分发挥警示上市公司的作用, 从而更大程度地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降低市场系统风险。

2、规范信息披露制度。

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不仅有利于投资者的理性投资, 更有助于防范非法投资者。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 一是要使股东、债权人、监管部门、社会公众等能够及时、准确、完整地获得信息, 以增强对上市公司有效的外部监督和约束;二是使中小股东、债权人、监管部门、社会公众等与大股东同步地获得信息, 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防止大股东利用内幕消息进行炒作;三是对关联交易、管理层任命、年度报告等事项的披露制定更加严格的标准, 防止大股东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四是中介机构要对披露的重要信息出具意见, 对其公正性、准确性进行说明;五是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 尤其应加重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反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处罚。第五, 加快推出应用金融衍生工具的步伐。

摘要:中国股票市场具有较高的系统风险。近些年来, 股票市场经过几次大的变革, 市场功能逐步健全, 市场作用得以发挥, 但是从当前市场运行的表现上看, 市场仍存在很多制度上的缺陷, 比如说政府监管不严, 缺少做空机制, 公司上市发行制度的不合理等, 这些问题都急需改进。

关键词: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风险防范

参考文献

[1]、曹凤岐.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规范与国际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

上一篇:曳引式电梯下一篇:家庭暴力法律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