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轨问题

2024-08-14

并轨问题(精选12篇)

并轨问题 篇1

1 问题的焦点在哪里

职业教育与企业并轨, 也就是与社会需求并轨。这无疑是正确的。许多中职学校践行了这一理念, 模式不一, 但效果均不如人意。既不是方向错了, 也不是操作过程有问题, 问题的焦点在哪里?

社会调查显示, 企业在中职学校招聘的学生, 往往有一个后熟期, 不能在短期内创造价值;尤其技术性, 操作性较强的岗位, 后熟期会更长。他们中有些人要么因此被企业除名、解聘, 要么因受不了企业的管理而自动放弃, 要么被迫离开技能较强的岗位, 去干粗活儿。而大多数规模以上企业在无奈的情况下不得不成立培训部, 专职培训新聘人员 (包括职校学生) 。中职学校是专门的育人机构, 企业是用人单位, 这是一条天经地义的“生物链”。但是, 由于前者的工作不到位, 后者不得不参与到育人工作中来。很显然, 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

中职学校培养的人与企业的需求有距离, 即培养的人缺乏企业人的三要素。具体表现为:不适应企业的管理;缺乏企业的职业道德素养;掌握的技能往往不是企业能创造价值的技能。这三点不足使中职生跨出校门之时依然是一个学生, 而不是企业人, 不能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

2 怎样培养企业人

在教育方面, 增加更多的企业管理、职业道德素养的内容;在教学上, 加强课程改革、增大实训量。总之, 在教育教学两方面向企业靠拢。但这样做实效性不会很强, 培养的学生仍然与企业的需求有距离, 仍然需要“后熟”。因为, 学校的三要素与企业实打实的三要素难以重合。

走校企合作的路?

校企合作的模式很多。但企业生产的利益与学校培养人的利益无一例外地发生了冲突, 在目前政府层面和法律层面还没有相关政策和措施的情况下, 这种冲突最终导致两种结果:一是校企合作夭折, 二是培养的效果不佳。总结起来, 众多的校企合作的模式都有一个弊端, 即过多的依赖于企业。企业要完成生产任务, 追求利益最大化, 学校的依赖使企业的利益受到了损害, 其结果可想而知。

一般来说, 中职学校没有生产成套设备的能力, 但却有生产配件的能力;没有承接大工程建设的能力, 却有承接小工程或部份工程的能力;没有进行大规模生产的能力, 却有小规模生产的能力。在教学中开展生产, 在生产中开展教学, 学校自身做到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学校的目的是培养人, 利益最大化就是把人培养成功, 所以, 生产中与企业发生经济利益关系, 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 让利于企业, 就能与企业实现双赢。这样的合作既有利于学校, 也有利于企业, 必将经久不衰。

一旦教学过程具有了生产的环节, 企业的管理、职业道德素养, 企业创造价值的技能会自然生发, 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作为学习者、生产者、既学习了理论知识, 又必然受到企业人三要素的熏陶。而作为培养人的学校, 应该刻意安排, 使生产中的企业三要素成倍放大, 从而大为提高培养企业人的实效性。

3 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目的是培养企业人

很显然, 在教学中生产的目的不是赚钱, 是培养企业人。尤其在起步阶段, 生产量和生产进度都可能不太理想, 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顽强坚持。随着组织、管理、经营及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的提高, 这一状况会逐渐扭转, 有可能全部或部分解决人工费的问题。再发展下去, 产生一些利润也不是不可能, 这时就应该改善设备、设施等教学生产条件, 使教学生产相结合的模式得以良性发展。在实施这一模式的过程中, 一定要把“赚钱”二字搁置一边, 专心培养人, 专心于发展这一模式。只有坚持这一理念, 教学与生产相结合才不会“变质”, 才能达到培养企业人的目的。

实施教学与生产相结合, 关键点是把教学中本身安排的实训内容及时间转化为真实的生产。学校与企业形成合作关系, 根据批量生产的需要, 老师带领学生到企业无偿工作一至二个月, 感受企业的文化 (管理、职业道德) , 学习生产性技能, 学生归来就可以当同学的小老师;一带一或者一带二, 以老师为核心, 批量生产的基本队伍就形成了。既然生产的目的是培养人, 对生产的管理、对生产者的职业道德及技能, 必须作企业化的安排, 由此才可能实施生产, 才可能达到培养企业人的目的。学校在开展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过程中, 应该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 由易而难, 逐步推进, 在经营、管理、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等方面逐渐积累、提高。

不是所有的中职学校都具备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条件, 但可以创造条件, 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一所中职学校, 不是所有的专业都能开展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工作, 但只要有二至三个专业实施这一模式, 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及育人氛围将发生巨大变化。其他专业可以将企业人的“三要素”进行移植, 其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必将会大幅度提高, 从而不同程度地达到培养企业人的目的。

4 教学与生产相结合极有利于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实训教师因为面临生产, 其工作态度、责任心、技能水平在客观环境的推动下, 一定会发生很大变化。理论课教师因为工作安排, 也会放下课本, 走进车间, 加入到生产队伍中来, 逐步提高技能教学的水平, 向“双师”靠拢。由此, 双师队伍会扩大、增强。

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课程改革才可能是成功的改革。许多中职学校在这一点上做得不够。结果, 不是课标本身与现实的岗位群不相符, 就是操作性比较差, 难以实施。而教学与生产相结合, 让具体的生产去推动课程改革, 几乎可以消除课程改革中的一切弊病, 达到课程改革与社会需求的高度吻合。

在教学中生产将极大地提高职教师资的综合能力。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将涉及企业的管理、生产流程、企业的成本核算、营销等。这比过去单纯的教学要丰富得多, 深厚得多。这将使他们在工作中成为多面手。教师是多面手, 培养企业人的能力就勿庸置疑了。

并轨问题 篇2

养老金“并轨”重在转机制,而非降待遇,改革可能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适当调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弥补因个人缴费而增加的支出,维持改革前后职工的基本生活水平。双轨制——企业养老金和事业养老金,现在的事业养老金比企业养老金高出3倍左右,人们的呼声很高,一致要求双轨制并轨,也就是企业和事业养老金差不多。

一、养老金并轨带来的影响

(一)差距逐步缩小

在养老金并轨前,由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不用缴养老保险,但退休后的养老金标准却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因此,“待遇差”问题一直备受诟病。

有统计显示,中国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占退休前工资收入比例)超过80%,个别甚至达到100%。而目前企业职工养老金替代率则在50%以下。那么,在养老金并轨后,企事业单位职工之间的养老金待遇差距会缩小吗?

随着改革的实施,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养老金替代率必将逐步拉近,但二者差别过大,立即趋同并不可能。此外,两者之间养老金待遇的差距缩小不在于降低公务员养老金,而在于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要通过“提低”的办法来缩小差距。

决定提出“根据职工工资增长和物价变动等情况,统筹安排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当前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每年涨幅差不多在10%左右,公务员可适当降低涨幅,这样增幅一大一小,过几年两者之间的差距就会变小。

(二)初期或分三类养老基金

养老金并轨初期或分三类养老基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缴费标准不尽相同。三个“池子”的资金并不相通。从理想状态或最终目标来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既然要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最终就应使三者统一使用一个社会保险基金,实现养老制 度一体化,并由统一基金同时为三类人员发放养老金。在统一制度下,三类人员完全根据缴费年限、缴费比例的多寡,来计算最终应得的待遇。

但 从实际看,并轨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养老金替代率在改革初期预计不会统一,缴费标准也会不尽相同。因养老保险目前还存在个人缴费是小头,基金支付 和财政补助才是养老金构成大头的情况。再考虑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参保初期个人缴费积累少的问题,为避免出现职工养老保险基金背上新加入的机关事业单 位退休人员待遇这一沉重包袱的情况,李实认为,还是应分别设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三个养老保险基金。并轨初期,三个“池子”的资金并不互通,只为 所属人员发放养老金。

(三)公务员新老有别

根据报告,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且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即将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新入职人员、在职人员,会否区别对待?

采取新老有别的政策,是改革顺利推行的重要措施。“老人”和“中人”都有社保,视同缴纳的阶段,继续认可这一缴费工龄很重要。而新人则需要全程自己交费。至于缴费工龄在并轨后如何折算退休待遇,还需要有关部门后续出台相关细则加以 明确。

(四)公务员工资或普涨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是否意味着公务员即将普涨甚至大涨工资,变成由财政买单的局面?

对于完善工资制度,由于无法直接介入企业的工资发放问题,这应该主要针对的是公务员群体。当前我国西部地区公务员和基层公务员确实存在工资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一些基层公务员2000余元的收入,自己负担各项社保缴费相对困难。对此,一方面应优先提高西部公务员和基层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另一方面 应整体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使得升迁无望的基层公务员起码可以得到收入的上升通道,名正言顺地涨工资。

建议在结合各地物价和社会平均工资的基础上,为各级公务员进一步制定更明确的工资标准,严禁地方随意为公务员增发津补贴。预计改革后公务员工资有可能实现普涨,但大幅增长的可能性则较小。

(五)职业年金强制推行

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因养老双轨制并轨而缩小的养老待遇差距,是否会因职业年金被强制推行,企业年金则自愿建立,再次拉大?

无论职业年金还是企业年金,其定位都应是一种补充养老保险。职业年金一旦采取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的模式,因预计其主要由财政拨款,可能 不仅会普遍建立且会具强制性。这会使职业年金不再具有补充养老保险的定位,建议有关部门不要在机关事业单位中全面推行职业年金,而要设置准入条件或明确只 有部分符合相关条件的特殊对象才能享受职业年金。

二、养老金并轨还存在的问题

浅析“并轨生” 篇3

关键词:并轨生;教育问题;解决办法

我所教的学校是在县里生源最差的高中生(除了职业学校),在这里教书近三年,感悟了很多,对学生也了解了很多。

一、学生存在的几点问题

我们的学生在初中,甚至有的在小学就已经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

1.欠缺学习主动性

很多学生根本不会针对自己的情况主动找书来看,或者找资料咨询老师,弥补自己的不足。作业做错了,不会主动去改正,等着老师来讲,在老师讲的时候,又不认真听,即使听了,有些就是将老师的答案写写,不求理解。即使老师苦口婆心地对他们说回去再去好好地做一做、看一看,但有些学生不会去做。

2.学习态度不端正

大多数学生的智力差不多,差距就在于心态、习惯。上课时,有学生听不懂就开始左顾右盼,老师对其批评,有的学生装样子继续听,有的直接说我听不懂不想听,甚至存在更恶劣的,谩骂老师。这种现象在自习课上尤为突出。班上相对爱学习的学生对知识也不去深究,稍懂一点就沾沾自喜,这样的心态,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只停留在肤浅的表面,可以说:说来似乎知道,做来处处乱套。知而无序,知识掌握得不系统,只是一些凌乱知识的堆积,没有形成融会贯通的体系,这就造成了有些会做,有些不会。学生漫无目的,从而乏于学习,也就渐渐放弃了学习的念头。这些是在小学就养成的。

3.缺乏毅力

很多学生说要努力学习,却往往只限于形式,他们缺乏毅力,坚持不了几天就放弃了。一次班会上,我对学生一个月认真学习的天数进行调查,结果让人很失望,平均时间不到一周。很多学生,每学期开学的时候学习劲头十足,都想改变自己,努力学习。但这种想法和实际的做法却相悖,或许是以前欠债太多,或许是吃不了苦,再加上电脑游戏、电视等的诱惑,就不了了之了。总之,学生就是缺乏毅力,遇到难事就退缩。

4.学习方法不科学

不乏也有一些学生学习用功,学习欲望强烈,可成绩却一直上不去,这是因为学习方法不正确而导致的,他们或许也在看书,作业也按时完成,但看书或许就停留在表面一层,而没有深入钻研,透彻地去理解。做作业可能就一直在重复那些会做的题目,对于自己不懂的题目则不愿去深入思考,置之不理,以此导致成绩平平。

5.做人的态度欠佳

做人态度决定一生,对人态度决定心胸。在学校,大多数学生对老师态度都很好,但是,一旦他犯错后,老师对其教育,不但不承认错误,还会摆出很多理由,有的甚至责骂老师。

有些教育家把学生学不好归为老师的错。我想说:现在的学生不同于以前,教育方法要因人而异。例如:一部分学生对成绩无所谓,他们就是为了完成父母的命令。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要对其进行思想教育。

二、问题的解决方案

1.进行教学体制改革

建立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由教育制度,摈弃曾经独领风骚的传统的科举教育制度。

社会上一直把学生中考、高考的成绩拿来作为评判学生、教

师的唯一标准,而忽视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培养一名出色的学生,是为了让其走上社会后,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中国的教育体制却反而使目标变得更加遥远了。因为中考、高考的竞争,很多学生放弃了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了埋头苦干、努力学习,但到大学后才发现,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有知识的人才,更重要的是能力、技术、创新等全面发展的人才。摒弃“死读书,读死书,唯分数论”。但这不是说忽略理论知识,而应该是双管齐下,着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人的潜能,同

时,国家要建立有特色的技术学校帮助一些学习不理想,但是渴望知识的学生进行培养。而且更要鼓励学生发展强项,设立特别录取,因为与其让学生门门功课良好,显得没有特色,还不如发展强项来得更有价值。

2.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教师不仅仅要授予学生知识,更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处在中学阶段的学生,是非评判不要过于片面。教师要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利用教育机会,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还要调整好心中的天平,不仅要关心成绩优秀的学生,中等生、差生同样需要关怀、赞扬和宽容。为他们定制积极的奋斗目标,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给予及时适度的赞扬。并且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解决他们心中的困惑,改变他们的做人态度。一旦学生学会了如何做好一个高中生,如何当好一个高中生,成绩自然能上去。

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两大重要因素,所以,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积极配合。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改善家庭环境,以良好的态度、正确的教育方式、和谐的气氛去影响和教育子女。

3.完善教学体系

在授课方式上,教师要学会创新,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备课要充分,要学会合理安排上课时间、教学内容,而不是照本宣科。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避免空头大话,不是说不可以讲,但要严格控制时间,在教学中还可以适时设置一些悬念引发他们的兴趣,还有一点就是教师自己对知识掌握一定要全面、系统、清晰,并且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否则,带着自己的一大堆问题又该如何去教好学生呢?

4.学习方法指导

现在很多学生不会学习,如何纠正他们的学习方法很重要。

首先,学习要劳逸结合。想提高学习效率,最需要的是保持一颗清醒敏捷的头脑,所以适当的休息、娱乐不仅仅是有好处的,更是必要的,是提高各项学习效率的基础。

其次,我提倡听课—复习—做题—质疑—解决—回顾的学习方法。复习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课前先预习,课下重新去回顾老师讲过的知识点,不懂的设法去搞清楚,该记的就去记,做到把知识搞懂,条理弄清,再去做题目,便会事半功倍。而做题不需要盲目多做,只要掌握那种类型的解题思路,并选几个有条理、规范的做一下就可以。但如果碰到不会做的题目,也要努力去探索、去寻找解题方法,实在做不来,就要做个特别的标记,去问老师、问同学,直至搞懂,这才是比较正确的学习方法。

5.加强学生对学习的认识

对于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这一点,我认为学校应该多搞些社会实践,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缺陷,从而确定学习目标。至于家长,其实不应该太过纵容自己的孩子,适时让他们接触一下大人生活中的艰辛,对于他们或许会更好一些。改变其人生观,至少让其知道做人的基本态度和生活态度,而不是什么都靠父母来给自己提供。

总之一句话:有问题,但也有出路。看教师怎样以坦然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问题,并采取何种措施来督促、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但最关键是家长对自己孩子是怎样的心态,是不是配合教师的工作,是不是死要面子,明明知道自己孩子不是读书料,还不让其发展自己的特长,学习一些技术。

参考文献:

[1]邱平芬.面向素质教育改革对中学物理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J].考试周刊,2007.

[2]孙志勇.中学物理教学的知与行[J].科技资讯,2007.

[3]马奎利.老师健康的心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J].林区教学,2003.

并轨问题 篇4

关键词:基建会计,经费会计,并轨,问题

近年来, 中央大力深化各领域的财政改革, 促使我国财政建设逐渐向现代化迈进。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公共财政建设, 现行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制度需要进行改革。

一、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

基建会计是会计中较为特殊的组成部分, 也是一种专业的会计体系, 在基本建设领域使用较为广泛。在工程建设中, 基建会计主要负责工程款项的拨入, 基建项目的预结算、审核、验收等等, 同时, 还要监督工程项目合同的合法实施。经费会计也称为单位会计, 通常负责事业单位及企业单位日常财务的核算。

基于基建会计的特殊性, 长期以来, 中国的基建会计与经费会计处于分立的状态。随着经济和财政制度的发展, 这种分立状态中存在的缺陷日益显露。

二、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分立的缺陷

1、会计制度标准不一

长期以来, 中国的事业单位中存在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两种制度。基建会计核算的主要依据是《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 而经费会计核算却以《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标准。另外, 为了更好地核算除中央财政的拨入经费之外, 单位资金的流转状况, 两种制度都设置了相关的“结转自筹基建”项目。两个不同的核算标准标准, 既增加了会计核算的难度, 也增加了财务核算出现差错的概率。

2、分账管理, 不利于真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

众所周知, 会计的作用就是计算单位的完整财务状况, 为事业单位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而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 我国事业单位的基建经费和一般经费要采用分账管理的方式, 所以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都有各自单独建账和核算体系。这样的账目管理方式, 使得单位的各项经费被割裂开来, 不仅不能直接清晰地反映单位的整体财务状况, 而且不利于经费的统一管理, 更不用说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3、分账核算导致单位资金流向不明

目前, 事业单位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采用的是分账核算的体系。通常基建项目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 一个是财政的专项拨款, 另一个是单位自己筹集的资金。其中财政专项拨款由基建会计单独进行核算, 而单位自筹资金核算, 要由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两者同时参与。这样就可能造成核算差错, 使一些资金的流向不明;同时也出现了同一项目重复核算的现象, 浪费了会计资源, 给单位资产和负债的分析带来麻烦。

4、基建会计制度实施效果不佳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基建会计制度在实际运行中效果不佳。比如当基建工程竣工时, 经常会出现基建财务报表无法及时上报单位财务部门, 拖延了单位的正常核算。另外还出现了投资支出挂账的行为, 导致账目与实际支出偏差较大, 报账混乱。

面对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分立中的种种问题, 我们需要采用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并轨的方式, 来统一事业单位会计标准, 提高财务核算的效率。

三、基建会计与经费会计的并轨

1、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并轨的可行性

(1) 会计制度的要求。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要求, 会计核算的主体应该是一个预算单位。同时在其二十二条和四十四条中, 分别规定了会计报表的内容和作用。具体来说, 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应该要包含单位资产负债表、基建投资表、收支状况表及其说明书、报表图注等内容, 同时要能够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及其收支结果。这样的要求就为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的并轨提供了制度基础。

(2) 目前, 政府在支出经济中增加了“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等科目。同时随着财政改革的深入, 事业单位也逐渐实行统一管理的方式, 为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的并轨提供了政策基础。

(3) 1998年, 中央财政部发布了《企业基建业务有关会计处理办法》, 在一定能够程度上为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的并轨提供了方法。

(4) 当前, 会计电算化技术已经被广泛使用, 它能够整合事业单位的各项会计信息, 将其汇入一套会计账簿中, 方便企业的财务核算, 也能够为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并轨提供技术基础。

2、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并轨的具体操作

了解了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并轨的可行性后, 就要在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中, 应用这种方式, 进行财务核算的操作。

(1) 在基建会计中, 有一项“基本建设拨款”科目, 而在经费会计中也有一项“拨入专款”科目, 这两个项目核算的对象都是“拨款”, 所以可以将“基本建设拨款”纳入到“拨入专款”中, 进行核算, 这样既能够提高核算效率, 也避免了重复核算现象的出现。

(2) 在经费会计的“事业支出、项目支出”科目中, 可以增加基建会计中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以及“其他投资”等, 之后对资金性质、预算的来源等进行核算, 之后依据竣工结算资料对固定资产进行入账办理, 减轻账目混乱的状况。

(3) 基建会计中所包含的预付工程款、施工单位保证金、借款等科目, 可以并入事业单位会计中的“预付账款”、“应付账款”中、“其他预付账款”、“其他应付账款”中, 待确认后, 将工程款转入“基本建设支出”科目中即可。

(4) 可以在经济会计“事业结余”科目中增加“基建结余”。在每年的年末, 就可以将“拨入专款”的贷方余额, 转到“基建结余”的借方;把“基本假设支出”的借方余额, 转到“基建结余”的贷方, 这样就能够实现竣工基建项目中资金余额的完整核算。

(5) 在经费会计“拨入经费”中增加“拨入基建经费”。在年末时, 将已完工的余额转到“基建结余”的借方。另外还可以将“结转自筹基建”修改为“基建支出”, 用于核算完工基建项目的全部支出。

基建会计和经费会计的并轨, 能够显著提升事业单位财务核算的效率, 避免两种制度分立时的种种问题, 对整个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完善和资金的正常运行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杨述航.关于基建会计与经费会计并轨问题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9;11

[2]魏会丽.关于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一体化问题的若干思考与研究[J].商业文化.2012;9

[3]朱瑛, 吴珊珊.浅析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并账思路[J].现代商业.2011;35

养老金并轨 篇5

发布时间: 2014-12-29 10:16:29 | 来源: 经济参考报 | 作者: 经济参考报 | 责

任编辑: 李嘉龙

养老金双轨制改革方案已经拟定,并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今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将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过,由于改革细则尚未出台,如何改,改后什么待遇,改革的钱从哪里来等问题,尚存在诸多疑问。《经济参考报》记者就此进行了相关梳理,并采访了有关专家,希望就舆论关切作出一定回应。

1问“并轨”并的是什么

2013年之前,国内养老保险制度分为四大模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本次舆论热议的养老金“并轨”指的是后两者的合并。

从历史沿革上看,居民养老保险的城乡并轨其实早已启动。2009年,国务院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2011年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居保)试点。2012年,上述两项制度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今年2月21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决定将新农保和城居保合并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时,为做好不同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决策部门在今年初还印发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对企业职工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和待遇衔接作了明确规定。

截至目前,已经有不少于15个省完成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合并实施,制度覆盖人口约5亿。

而近日热议的“并轨”,是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将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在此之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企业单位的“缴费型”统筹制度,由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制度,由财政统一支付养老金。

截至今年10月,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3.35亿人口,而公开数据显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接近4000万。

2问目前“并轨”进展如何

日前,机关事业单位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将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

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一个统一、五个同步。“一个统一”,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改革退休费计发办法,从制度和机制上化解“双轨制”矛盾。“五个同步”,即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待遇调整机制与计发办法同步改革,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

然而,此次确定的仅是思路框架,具体改革方案尚未公布。专家认为,未来会有详细的实施意见和配套措施出台。事实上,此前已经有地区进行了“并轨”尝试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广东深圳在适应公务员聘任制改革以及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同时,先行先试,于2007年开始探索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2010年5月,深圳市出台行政机关聘任制公务员社会养老保障试行办法,全市所有新进公务员实行新的社会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2012年,深圳将该制度进一步推广到事业单位。据了解,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畅通了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交流渠道,也得到了“新人”们的广泛支持。截至2014年6月底,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的机关事业单位“新人”(聘任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新聘人员)已超过7000人。

3问“并轨”后替代率会否趋同

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它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之一。

有统计显示,我国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替代率超过80%,个别甚至达到100%。而目前企业职工养老金替代率则在50%以下。

全国人大财经委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西部某省2014年全省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费水平为月人均3227元,而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金水平则为月人均2065元,前者是后者的1.56倍。

“一些国有企业的退休职工,当时接受国家分配到企业工作,退休后养老金远低于机关事业单位和自己条件相当的干部职工的退休金,因此对双轨制很有意见,企业管理人员和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退休职工意见更大。”上述调研报告称。

不过,实现替代率的“平等”并非一朝一夕之力。不少专家认为,有赖于职业年金制度的建立,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水平不会有明显下降。

“这次改革的目的是通过优化结构和确立新的责任分担机制来促进养老保险制度走向公平,关键是要落实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缴费义务并采取同样的办法调整养老金待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说,“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养老金肯定会减少,但加上职业年金,总体待遇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

不过,长期来看,两者替代率终将趋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经济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保险学会理事孙洁认为,目前应该做的是,继续适度提高企业职工基础养老金水平,并在理性提高公务员工资、特别是基层公务员工资水平的基础上,参照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制订机关事业单位基础养老金替代率水平。“毕竟从理论上讲,当一个人不再工作、退出工作岗位以后,他的收入必然要比在职职工收入低。”他认为,最终应使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基础养老金水平逐渐接轨、趋同,并通过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弥补不同群体间保障水平的差距。

可以预见的是,最终改革方案也会涉及这一问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近日所作的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出,建立兼顾各类群体的社会保障待遇正常调整机制,根据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物价变动和财政承受能力等情况,适时调整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并将多缴多得的激励机制延伸到待遇调整政策之中。

4问职业年金钱从哪来

按照《事业单位职业年金试行办法》的表述,职业年金是指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依法参加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职业年金基金由单位缴费、个人缴费和职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收益组成。职业年金基金实行完全积累,采用个人账户方式管理。

改革之难,难在制度设计,更难在资金保障。统计数据显示,1990年,全国机关退休费用总额为59.5亿元,2005年达到1827.7亿元,增加30倍,年均递增25%。2006年到2008年的平均增长率也高达18.7%,明显高于同期在岗职工工资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速度。

为保证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并轨”后退休金不会出现大幅下降,职业年金就必须“做实”。简单来说,国家本来只需支付已退休公务员的养老金,但现在还要想办法给在岗的公务员“存钱”,难度很大。有学者提出疑问:“近两年经济增速放缓,财政收入增速也在削减,那么凭空增加一大块公务员养老金开支,钱从哪里来?”

对此,西南政法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授熊晖认为,国家应该在制度转轨期间承担这部分转制成本,建立起职业年金最为关键,这部分钱应该会由财政资金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双重投入。

在这一问题上,深圳职业年金制度有一定借鉴意义。根据《深圳市行政机关聘任制公务员社会养老保障试行办法》,各行政机关将本单位聘任制公务员职业年金缴费列入部门预算,按月划缴至聘任制公务员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聘任制公务员职业年金基金实行完全积累,采用个人账户方式进行管理。职业年金缴费比例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5问“并轨”后养老金能否投资运营

根据改革思路,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作为平滑养老金水平变动的一大支柱,职业年金“钱从哪来”至关重要。

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员工缴费,基金积累也将因此产生。那么,基金投资运营机制是否应同步建立?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统账结合”制度,基本养老保险由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两部分组成。社会统筹部分由单位负担缴费,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20%,个人账户则由职工个人缴费,为个人工资的8%。前者“现收现付”,用于支付已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后者实行的是长期封闭积累、产权个人所有的“完全积累”制,原则上不能调剂借用。

而根据改革思路,“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改革退休费计发办法。”那么,“完全积累”的个人账户如若“做实”,必将产生体量不小的一个“资金池”。

不过,目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机制尚不健全。结余基金绝大多数存银行、买国债,投资渠道单一,收益率比较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13年虽然全国社会保险基金累计资产总额已达4.77万亿元,占当年GDP的比例高达8.3%。但由于多元化和市场化的投资体制没有建立起来,绝大部分基金作为财政专户存款“躺”在银行里“睡大觉”,购买国债和委托投资合计仅为711亿元,还不到资产总额的零头。

投资收益率方面,不但低于企业年金基金收益率(投资收益率几何平均值8.35%),还低于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收益率(年均收益率9.02%),更远远低于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20年来城镇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14.85%)。

从各地来看,养老保险基金实施投资运营的资产较少,且仅在两地实现。2012年经国务院批准,广东省曾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1000亿元养老金。有消息称,山东省也将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进行投资。

“养老金要想实现保值增值,可以效仿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增加委托运营资金,实施多元化投资策略。”一位社会保障研究学者建议。

针对这一问题,马凯表示,下一步将制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办法,在确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扩大投资渠道,实现保值增值,增强基金支付能力。

6问机关事业单位工资会涨吗

机关事业单位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后,将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对个体员工而言,工资上涨是保证缴费的必然结果。

根据改革思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这样的话,在全面实现养老“并轨”之前,公务员工资可能实现普涨。但是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主要是为了覆盖社保支出部分。”熊晖说。

熊晖指出,当前很多基层地区的公务员群体工资水平相对较低,而社保个人缴费的比例不低,对于那些月收入2000余元的基层公务员而言,自己负担各项社保缴费相对困难。

郑功成则认为,实施养老“并轨”并不意味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必然上涨,但却是调整工资制度的好机会。国家应支付改革的初始成本,即适当增加一次工资,以消减改革初期带来的阵痛,促使制度平稳转型。

7问“中人”如何改革

改革的推进需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养老保险“并轨”也不太可能采取一刀切的办法。若以入职年龄将员工分为“老人”“中人”和“新人”,那么“中人”的改革方案必然最复杂。

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也是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之初的原则。根据当时的规定,改革办法实施前参加工作、本决定实施后退休的参保人员属于“中人”。由于他们以前个人账户的积累很少,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老人老办法,实施前已经离退休的参保人员属于“老人”,他们仍然按照国家原来的规定发给基本养老金,同时随基本养老金调整而增加养老保险待遇。实施后参加工作的参保人员属于“新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退休后将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与缴费年限的长短、缴费基数的高低直接挂钩。

而深圳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也选择了类似的路径,按规定,深圳新进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在职期间与企业职工一样,按照一定的标准缴纳养老保险。

不过,对于此次“并轨”如何实施,一切尚待相关细则出台。

“通过基本养老金和补充养老金基本保持‘中人’养老金待遇,降低改革阻力。”有专家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有两条路,一是沿用企业养老改革时的视同缴费政策,这样对于财政资金的压力会小很多,但是今后也面临养老金个人账户亏空的问题。二是由财政一次性将个人账户做实,甩掉历史包袱,轻装上阵,但这将产生巨大的财政压力。

郑功成也认为,这次改革的关键是如何建立稳妥的“中人”过渡办法,让“中人”养老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同时也应当解决好机关事业单位中编制内外员工的现实权益差距问题。

至关重要的养老保障进行并轨改革,就是取消身份特权。

1986年前,中国的养老制度几乎完全是由国家负责,1997年和2005年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过修改,目前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在资金的管理上逐步形成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筹资模式,也就是国家出一部分,个人也交一部分基金。此前养老双轨制在中国运行了约20年,在这种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的“权宜之计”安排下,企业员工每月拿出工资的8%交养老保险,一直交到退休,最终却只能拿到原工资的50%左右的养老金。而公务员不仅每月不用出养老钱,退休后至少还能拿到原工资的80%至90%。

养老双轨制这一明显的弊病,官民双方对此也早有共识,但因改革涉及面太广,且牵涉到公务员群体自身的利益,因此总是“干打雷,不下雨”。此次“靴子终于落地”,中国官方不仅用行动证明了以“壮士断腕”勇气推进改革的决心,更在推进中国整体改革方面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

养老并轨 谁来埋单 篇6

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并轨已成定局。经过了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局部尝试和2008年后的试点折戟,第一部系统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行政法规为改革确立了依据和方向。不过,在具体方案出台之前,不同属性的事业单位、不同年龄层的员工如何差异化对待仍然未知。这也是让部分“老人”恐慌、猜度的原因。

“顶层设计”初具,而后续的可操作方案以及是否将公务员也纳入的政策选择,才是对养老并轨的真正考验。

试点失败

众所周知,当前超过3000万的事业单位编制人员和700多万公务员享受的福利性退休制度,与企业职工的保障性养老制度有着强烈反差。

尽管企业职工养老金已经实现了连续10年、年均10%的高增长,从2005年的人均714元涨至2014年的突破2000元,但养老金替代率仍不能达标,远低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预期的58.5%。相比之下,事业单位和机关的对应数字则分别为70%和100%左右。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的研究显示,2013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月人均养老金近1900元,事业单位月均养老金是企业退休职工的1.8倍,机关公务员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是企业的2.1倍。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启动,部分地方开始了养老机制转型的探索。“有的地方个人也缴费了,但机制没有理顺,结果又退回去了。”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曾对媒体坦言改革的尝试并不成功。

没有统一协调的方案和配套改革,地方既面临阻力,也缺乏动力。这注定了后来进行的试点也不会有实质性突破。

2008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五省市先期开展试点,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配套推进。然而,数年过去,几个地方都无法为即将到来的全国性改革交出一份合格的“试点经验”。

“5省市等于最后都停了,没有搞下去。地方肯定是动力不足的,而且事业单位的人员比较抵触——凭什么公务员不参加改革?”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说。除此之外,地方确实也有具体困难,如果当地事业单位的人数比较多,且以前没有缴费的视同缴费的话,在当地从企业筹集的养老保险基金又不够多的情况下,等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要分掉一部分养老保险基金,现收现付就会有比较大的压力。而且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基本医疗服务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其职工按制度安排的工资水平不高,让他们拿出一部分钱缴费,的确很难落实。

影响最大的群体

事实上,即便是实际收入较高的医疗机构、高校等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也对不充分的改革有怨言。

“事业单位虽然退休工资高,但是在职收入比企业低。以我为例,读了很多年博士,又出国进修学习过,到现在工资才1万块钱左右,还不如我的研究生刚毕业的收入。而且,工资收入里只有3000元是财政给的,其他7000元是学校和学院发的。”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教授刘昕说。据他所知,退休后绩效工资和补贴就都没有了,只有五六千块。

公益类事业单位以教师和医务人员为主体,他们将是受改革影响最大的群体。按照最新的统计数字,全国专任教师超过1400万,医务人员达到860万。由于长久以来人员冗余、效率低下的社会形象,行政类事业单位对改革形成的阻力被看作是对既得利益的维护,在合理性上立不住脚。而教师和医务人员则不同,他们不仅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具有天然的道德优势,而且教师群体更是有《教师法》作为法理依据,这使他们在反对并轨时,比其他人更迫切和公开。

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正值试点方案发布不久。77名主要来自教育界的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建议暂时停止在教师队伍中进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他们认为,《教师法》规定教师收入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自然也应该包括退休收入不低于公务员。

公务员独立于养老改革之外,双轨制便依然存在,只不过对比力量发生变化而已。过去几年中,一直坚持先动事业单位,公务员暂时不动的思路已经被实践证明无法走通,改革很难单兵突进。而现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已经被明确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意味着公务员养老纳入社保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由于公务员与事业单位切割而产生的阻力变小,成败的关键便更依赖于改革的成本由谁负担。

改革由谁埋单

养老金并轨后涉及的首先是筹资机制问题。按照财政拨款类型的不同,全额拨款、差额财政补贴、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欠费是由财政兜底还是个人补缴,老中青三代人群应该如何区分对待,个人缴费是否应该以涨工资为前提,都需要以全面的调研和测算为基础。

有学者估算,按照8%的个人缴费率,如果3000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月平均工资2500元,每年空置的个人账户中少缴费用达720亿元。财政不可能为此全部埋单。

“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相对来说不会涉及很复杂的制度设计,而“中人中办法”则会产生欠缴费如何补、补多少的问题。

“全额拨款或者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主要看财政能不能兜底,这些人已经欠缴费很多年了,退休之后要动用现收现付养老保险基金的部分钱,这可能会使某些地方的社保基金形成缺口。”苏海南说,如果全国算总账,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金改由各地养老保险基金支付,不足部分由财政兜底,这一兜底压力基本不会增加,但是对于财政吃紧、社保基金也不充足的地区,短期内肯定有影响。

在养老基金本身就面临诸多问题的情况下,如果筹资的办法不理顺,新涌入的事业单位人员无疑会使养老基金的负担加重。人社部最近发布的公报显示,2013年各级财政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3019亿元,比2012年再增加371亿元。以财政补贴为重要来源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因此也受到质疑。

而对于已经脱离了财政供养模式的自收自支单位来说,并轨之后要拿出一部分钱交养老保险是短期内最实际的问题。“有些事业单位经济效益不好,没什么创收渠道,而且当地财政一般不会为他们兜底,欠费需要单位自己拿钱去补。压力当然很大。”苏海南说。

方案还有多远

在《条例》中,与养老并轨同时提起的还有建立事业单位工资增长机制。这被公众普遍认为是给事业单位涨工资的信号,并依此断定改革并不会真正触动事业单位人员的利益。而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在一次例行发布会上“建立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的表述更是让舆论质疑:双轨制还没有破除,是否又会产生新的不公平?

如果并轨后事业单位建立相应的职业年金制度,则只能依赖单位创收或财政投入。相当于原有的利益非但没有影响,还会增加新的福利。基于此,舆论的质疑也并非完全是一些事业单位人员所认为的心理不平衡。以往的社会保障并轨中,名义上的特殊待遇被取消,而以变种的名目继续享受优待的“改革”并不是没有发生过,这让公众不得不格外敏感。以医疗领域为例,取消公费医疗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以不同名目享受“补充医疗补助”,需自付部分可进行“二次报销”,与公费医疗待遇相当。

“职业或企业年金制度作为强制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三根支柱之一,设计出发点并不是拉大差距,而是减轻基本养老保险的压力,更好地保障职工退休后的水平不比在职时大幅度下降,合理的差距可以有,但必须要有封顶,在制度上规范得更加细致严密。”苏海南说。

其实,在基本养老保险尚没有理顺的情况下,人社部的表态更像是对事业单位人员的许诺性安抚,以减少改革的阻力。

尽管并轨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公平正义的价值应当首先确立。以体制内外身份决定养老待遇差异的规则,必须让位于人力资源的平等对待。

并轨问题 篇7

一、公平问题

(一) 企业年金的结构性缺位使矛盾凸显

强制性的职业年金制度由于机关事业单位的性质和财政保障, 可以预期将普遍建立;而非强制性的企业年金在我国“试水”二十年, 目前覆盖率严重不足。根据《2013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为职工设立年金的企业比例不足0.5%, 拥有企业年金的职工不到参保总数的7%。企业人员养老保障的第二支柱结构性缺位, 导致其提高养老待遇水平的功能缺失。因此, 改革后更急需弥补企业年金覆盖率低带来的待遇“缺腿”效应, 防止出现妨害养老公平的“新差距”。

(二)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高缴费、低替代率”的僵局仍未打破

我国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甚至远远高于老龄化程度更高的发达国家, 而替代率却低于其他国家, 不足60%。OECD国家的平均替代率是72.1%。自2005年以来, 在各级财政的直接补贴下, 企业职工的养老金实现了“十一连涨”。这种末端补贴的机制造成了一种“悖论”, 一方面, 劳动的人口的缴费率居高不下, 形成个人和用人单位的沉重负担, 另一方面, 待遇兑现时又有巨大的缺口需要投入大量的财政补贴。这样的现状严重扭曲了养老制度的正常发展。

二、未来待遇的保障问题

(一) “中人”的转制成本归属问题

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吸取教训, 明确将“老人”的退休金由原渠道支出, 减轻了新生制度的负担。但对“中人”的过渡性养老金和视同缴费年限的养老金待遇的资金来源渠道并没有明确。据测算, 全国机关事业单位“中人”的转制成本约8.3万亿, 比全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累计结余还高出2倍多。“中人”的转制成本是历史债务, 不应归属于改革后的新制度, 更不应纳入统筹账户一并支出, 否则将重蹈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改革的覆辙。

(二) 养老保险待遇提高面临的挑战

1.老龄化问题带来的养老压力。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预计, 从2022年开始, 中国老年人口每年几乎要翻倍至2 500万, 一直延续到2040年, 届时老年人口占比将达33%。与此同时, 我国的劳动适龄人口 (15-59岁) 的绝对数量将不断下降:从2010年的9.15亿, 减少到2049年的6.8亿。为应对未来的老龄化, 美国补充的养老保险基金规模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五倍左右。而我国的补充养老保险金4 800亿元, 只是基本养老保险金的五分之一, 养老金来源渠道单一, 将面对未来老龄化支付的严峻挑战。

2.庞大的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问题。预计全国社会保险基金2016年底时累计结余将超过60 000亿元, 其中养老保险基金将达33 712亿元。如此天文数字的基金规模, 按规定购买债券和存银行的2%的收益, 与企业年金8.35%的投资收益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9.02的投资收益率相比, 每年损失以千亿计。建立一个安全与收益并举的投资体制已经成为养老保险全面深化改革所必啃的硬骨头。

三、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比改革后较为完备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 企业养老保险制度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 费基不实

目前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工资基数的主要依据是《关于规范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有关问题的通知》 (劳社险中心函【2006】60号) , 一些新的收入形式如劳务费、绩效提成、各种补贴收入等未列入缴费基数, 因此成为有些企业逃费的渠道。普遍的做法是以社会或行业最低缴费基数缴费, 尤其是中小企业, 严重损害了劳动者利益。另外,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明确规定了缴费基数不仅包含基本工资和国家统一的津补贴, 还包括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 有力地保障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利益。

(二) “便携性”损失的问题

人才流动时, 个人账户转移的“便携性”并未将统筹基金完整捎带上, 给跨统筹区转移带来成本。现行的养老保险转移制度存在明显的制度缺陷。一方面以“核算参保职工缴费积累规模”为基准, 违背了社会保险原则, 间接导致养老金既得利益受损;另一方面“按各年度实际缴费工资总和的12%转移养老保险资金” (国发【2015】2号文) , 直接导致养老保险缴费的损失。以上这些有违建立统一公平的养老保险的初衷, 已经成为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壁垒。

四、对策举要

(一) 推进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改革

1.妥善解决历史债务, 从根本上实现制度自身的健康发展。国有资产的形成有国企老职工长期低工资积累的贡献。将国有资产及收益划拨社保基金, 用于数以万计的国企老职工隐性债务的补偿可谓一种回馈, 也是最后一笔大块的资源。因此, 必须尽快出台国有资产划拨社保基金的相关规定, 妥善化解历史转轨成本, 将制度推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降低缴费负担, 为企业年金的发展开拓空间。企业年金推广最大的“拦路虎”在于基本养老保险负担过重, 挤占了企业年金应有的份额。基本养老保险费率下降, 企业和个人才有余力缴交企业年金。同时, 必须进一步完善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 加大企业年金税收优惠力度, 扩大税惠政策的覆盖面, 增强优惠限额的弹性, 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的企业采取不同的免税额。这样既可以减低企业的成本, 又可以激励企业和职工的参保积极性。

(二) 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加快制度融合

1.只有全国统筹, 才能实现“互助共济”的养老公平。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有利于加快职业养老保险制度的融合, 解决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并不意味着搞“平均主义”。养老金的计发以当地社平工资为基准, 发达结余地区的养老待遇不会因全国统筹而降低。全国统筹后, 中央政府可以规范地方政府养老基金的使用方向, 可以用来发展区域性补充养老保险;可以将全国增量部分统筹运用, 制定合理的调剂方案, 确保全国的养老待遇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2.全国统筹是实现养老基金保值增值的必由之路。养老金提高的根本之路在于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必须实现规模效应。只有全国统筹归集资金才能集中管理运营, 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和抗风险能力, 保证养老基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需求。全国统筹可以加快推进全国社保基金投资体制建设和养老金入市运营的速度, 使养老基金尽快实现保值增值。这些目标都是在目前统筹层次低下的现状里所不能达到的。

(三) 建立健全投资体制是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和增值的关键

建立健全投资体制, 应理顺以下几对关系。第一, 投资权和管理权的关系。建议采取“政府集中管理, 市场委托投资”的模式, 将事权与财权分离。这种模式有利于引进专业有资质的养老金投资管理机构, 提高基金投资运营效率。第二, 多元化投资与风险管控的关系。首先在资产配置方面, 高收益、低流动性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首选, 应占一定的份额;还要制定长短期投资战略, 降低养老金的替代率风险。其次, 要采用分散化投资组合, 重视指数基金和金融避险工具的选择。通过购买股指期货和金融期权等避险工具套期保值以达到更好地规避投资风险的效果。最后, 建立投资准备金制度以自身积累消化投资风险。

参考文献

[1]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 (养老保险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2]沈毅.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困境与破解之道[J].理论导刊, 2015 (11) .

并轨问题 篇8

H化工公司 (注:本案公司和人物均隐去真名, 以化名代之) 是一家大型央企。×3年×月该公司财会部接到开户银行电话, 应银监局最新要求, 该公司向个人帐户Q某的转款5.7万, 需要单位出具证明银行才能予以划转。财会部经查, 该款项是其下属单独开立银行结算户的物资采购部财务科所付, 遂通知其科。该科科长A某经询问科员及采购员大为惊讶, 竟然无人知道Q某其人, 该部更从未有过与Q某的业务往来。询问间出纳B某悄然离去……随后该科接到公安机关通知:在某江岸边发现一失事摩托车, 车主疑似坠江, 证件是该科出纳B某的。A科长感觉此事大为蹊跷, 请来锁匠撬开B某的保险柜和办公桌, 发现保险柜内现金除零钞外被提取一空, 立刻将情况向公司领导及公安机关报告, 公安机关当即展开调查。次日, 该科会计C某也神秘失踪。后经公安机关侦查缉捕, 将伪造事故坠江现场潜逃的出纳B某抓获, C某也随后自首。检察机关经过数月的调查取证, 终于查清B某C某两人合谋贪污公款87万元的犯罪事实, B某C某获刑, 全案告破。

二、透析

H公司作为一家老牌大型企业, 有着较为健全的企业管理制度和严格的财务制度, 内控制度日渐完善, 财务管理长抓不懈, 设有专职的稽查机构、内部审计机构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监督、专项审计, 每年还专门从外部聘请专职会计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审计。那么B某和C某是怎样联手舞弊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陆续将87万公款据为己有的呢?让我们来剖析一下他们的作案手法。

H公司由于规模较大, 实行的是二级财务核算管理体制。内部各单位之间是以公司内银行转帐支票进行结算。为便于物资采购, 物资采购部财务科单独开立了银行结算帐户。该科所需货币资金由该科开出公司内银行转帐支票从公司财会部提取, 财会部根据公司内银行转帐支票向物资采购部财务科结算户划拨真实货币资金。提款后, 物资采购部财务科根据采购业务需要自行从结算户付款。购入的材料物资办理入库手续后转入仓库, 公司内各部门根据需要开出领料单从仓库领用。每月末物资采购部财务科根据领料单开出公司内银行转帐支票向各单位收款并办理材料物资出库。

按照总部要求, 该科已开始实行会计电算化, 由于处于电算化初期, 故手工帐和电算帐两套帐同时记帐并轨运行。在手工帐的分工上, A科长分管总帐;出纳B某分管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日记帐、公司内银行存款日记帐;会计C某分管往来帐和一部分原材料二级帐;其他几名科员分管其余的明细帐。该科的日常业务流程是先手工填制凭证办理会计业务, 然后每日将当日凭证录入电算帐, 各科员根据手工凭证登记分管的明细帐, 月末A科长根据计算机出具的汇总表登记总帐, 会计报表是由计算机出具。

相对手工帐而言, 该科人员对电算帐的熟悉程度和操作规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电算帐登录密码并没有严格按规程做到经常更换, 再加上共事已久彼此熟悉信任, 大家录入自己密码时也并没有回避旁边的同事, 这样, 有心的B某很容易就窃取到了该科其他人的密码, 为作案奠定了基础。B某和C某经过长期观察, 终于揣摩出一套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的方法向物资采购部流动不息的大额采购资金伸出了贪婪的手……

月末, 当所有凭证在电算帐上录入、复核、记帐完毕后, B某用窃取的密码, 轻而易举地在电算帐上进行取消记帐、取消复核、重新填制凭证的操作, 将C某分管的原材料帐户材料出库的分录进行篡改……

例如, ×号凭证原材料出库分录本来是:

第二步, 将该笔款项5万加成在实际向公司外某单位付款的分录上。例如, ×号凭证向公司外某单位付款10万元分录本应为:

然后, B某将倒出的公司内银行收款5万, 开出转帐支票转入以C某之母Q某名义在郊县开立的个体户帐户。由于该科印鉴全部是由出纳B某一个人管理 (尽管财务制度明文禁止) , 该科的日常业务又是大宗多笔的汇转采购款, 向个体户Q某转帐开户许可证等手续齐全, 银监局以前也并没有要求向个体户转款单位必须开具证明, 故很顺利5万元就被B某C某收入囊中。

公款虽已到手, 可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 狡猾的B某和C某为使手工帐和已篡改的电脑帐余额一致, 逃避各项检查, 在手工帐的登记上, 煞费了一番苦心:

为篡改方便, 平时二人记帐只登记发生额, 不结余额, 承前页和过次页也不填写。该科由于已经实行电算化, 手工凭证是及时输入电脑的, 电算帐上各明细帐的发生额、余额可以随时调出看到, 因此A科长对各科员分管的手工帐并没有经常抽查, 他也曾发现过B某和C某帐上这种现象, 还以为两人是因为太忙了没及时登记, 提醒一句也就不再深究了。

出纳B某在转出赃款当日的银行存款日记帐承前页过次页处, 从贷方将5万元强行减出, 余额也相应减少5万。这样手工帐、电算帐、银行对帐单余额就一致了。该科银行对帐单是由出纳B某核对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这样银行对帐单上有而单位银行存款日记帐上无的向Q某转款5万元就无人发现。

每当上级机关下来检查审计时, 由于时间有限, 检查货币资金时, 都是对照电算帐和手工帐余额先由出纳点库检查现金;然后打印出银行存款电算帐的各月余额, 和手工帐及银行对帐单余额进行核对;最后打印出公司内银行存款电算帐的各月余额, 和公司内银行存款手工帐、公司内银行存款对帐单余额进行核对。狡猾的B某从来没有动过现金, 公司内银行存款和真实的银行存款仅对余额又是帐帐相符、帐实相符, 所以一次次侥幸从检查人员眼皮底下逃脱。有心的B某, 甚至还专门用一本转帐支票来开向Q某的转款, 这样凭证后面的转帐支票存根是连号的, 检查人员也不会起疑。

会计C某所分管的其他应付款帐只是电算帐借贷两方发生额同增, 不改变余额, 就没有对手工帐做篡改。检查人员来检查时, 也是由于时间有限, 该部门往来款项又繁多, 所以只打印出往来帐电算帐余额与手工帐余额核对, 而仅对余额帐帐也是相符的 (如果函证去对方单位查余额, 帐实也是相符的) 。

而C某所分管的原材料二级帐需要篡改, 因为已经篡改的电算帐上并没有做该笔材料出库的分录, 而手工帐上是发生了的。C某在原材料手工帐的承前页过次页处将本已出库的原材料5万元从贷方强行加回, 余额也相应增加5万。这样, 原材料手工帐与电算帐余额就一致了。

该部门原材料实行的是三级核算:三级帐是数量金额帐在仓库, 平时材料进出库由保管员登记数量, 月末分管会计从库房取回料单和三级帐帐本登记金额;二级帐是三栏帐, 由财务科几名科员分管, 根据三级帐汇总登记, 只登记金额不登记数量;总帐由A科长分管, 于每月末根据计算机打印出的汇总表进行登记。B某总会赶在A科长出汇总表记手工帐前篡改完电算帐, 而根据篡改后的汇总表登记的原材料总帐余额肯定与二级帐是相符的。在B某和C某作案后, 余额唯一不一致的就是原材料二级帐和三级帐的余额。

该科对库房的三级帐非常重视, 盘查严密, 经常抽检盘点, 仓库保管员又尽心尽责很少发生盘盈盘亏的事项。由于三级帐的帐实长期相符, 二级帐又是根据三级帐汇总登记的, 而总帐和二级帐余额也是相符的, 该科对二级帐的重视反而不够, 放松了警惕, 常有人抽检库房帐实是否相符, 却没有人抽检原材料帐二级帐和三级帐是否相符。有时A科长也要问C某一句分管的二三级原材料帐对上没, C某回答对上了, A科长也就信以为真不去抽检了。

B某和C某用以上手法, 试探性地窃取了第一笔资金后, 见无人发现, 便放心大胆地开始作案了……

物资采购部的大额采购资金流动不息, 原材料进出库频繁且金额巨大, B某和C某每月只截留窃取几小笔, 这几小笔流失的采购款, 相对于庞大的采购资金和原材料库存款而言是微乎其微的。由于两案犯联合舞弊, 钻内部控制和管理的空子, 手法狡猾, 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 频繁作案, 积少成多, 截止案发贪污的公款总额竟达87万元之巨。

三、启示

这起会计出纳联合贪污舞弊案暴露了H公司在内部控制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和不足, 引发我们的思考, 带给我们启示:

1、票据管理

应明确支票等重要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 建立备查登记, 定期不定期进行抽检, 防止空白票据遗失和被盗用。在这起案件中B某从买回的支票中专门拿出一本来开给Q某的转款, 竟无人发现。

2、印章管理

(1) 财务专用章应由专人保管, 个人名章应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

(2) 严格履行签字或盖章手续。

在这起案件中该科为转款快捷方便, 有章不循, 竟由出纳B某保管全部印鉴, 该科在方便办理日常业务的同时, 也为两案犯合谋舞弊盗取公款开了方便之门。

3、银行对帐管理

单位应当定期获取银行对帐单并指定专人 (出纳以外) , 核对银行帐户, 查实银行收付款项及余额, 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使银行存款帐面余额与银行对帐单调节相符。如调节不符, 应查明原因, 及时处理。本案中银行对帐单的获取和对帐均是由出纳B某来完成, 缺乏监管。如果换他人来核对银行对帐单, 立刻就会发现银行对帐单上已付, 而单位银行存款日记帐上未付的向Q某的异常转款。

4、公司内银行存款的管理

公司内银行存款虽没有真实的货币资金流, 但应视同真实银行存款进行管理。对于公司内银行转帐支票的填制、审核和签发应严格权限和手续。应每月获取公司内银行存款对帐单, 查实公司内银行收付款及余额。本案中B某和C某实质上就是将公司内银行存款收入转化为真实的货币资金流出中饱私囊, 所以公司内部银行存款也同真实的银行存款一样重要, 也应追踪其流向。此案给实行二级财务核算管理体制的单位敲响了警钟。

5、原材料帐的管理

原材料帐应帐帐相符 (这里的帐帐相符有其双重含义:一是各级帐的相符, 二是电算帐和手工帐的相符) 、帐实相符, 并定期不定期抽检。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建立电子物流系统, 及时掌握材料物资入、出、存情况, 这样在方便物流管理的同时也方便了会计记帐对帐。本案中, 如果有人抽检原材料总帐二三级帐的对应情况, 会立即发现原材料二三级帐余额不符、二级帐手工帐与电算帐发生额不符的异常情况, 顺藤摸瓜就可以查清B某C某联合舞弊贪污公款的犯罪事实。

6、密码的管理

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 应建立密码管理制度, 并严格遵照执行。密码应严格保密, 按规定时期更换。本案中就是因为该科人员在密码管理方面放松了警惕, 没有做到严格保密和及时更换, 所以被B某钻了空子, 才得以作案。可以说, 如果密码管理严格, B某根本就不可能在电算帐上做手脚。没有帐套主管密码, 不可能取消记帐;没有复核人密码, 不可能取消复核;没有制单人密码, 不可能重新填制凭证……关卡重重却形同虚设, 而B某畅通无阻, 但凡有一个环节卡住哪至如此?可叹哪!有章不循真是祸害无穷。

所有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都应高度重视密码的管理。这是因为在手工帐的情况下, 每个人都会亲笔留下痕迹, 而电算帐每个操作员是凭密码登录, 留下电子签名, 一旦密码被别人窃取, 他人就可以以该被窃密操作员的名义进行操作而不留下自己的痕迹。从手工帐过渡到电算帐, 由于同事之间的信任和熟悉, 密码的管理是最容易有章不循, 不以为然, 麻痹大意的, 这样就会被心怀叵测的人钻空子, 做出手工帐下所不能为的舞弊行为。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要适应这种转变, 对密码的管理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要建立密码管理制度, 并严格遵循。

7、操作员权限的管理

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 系统管理员在电算帐上设置操作员权限时, 应严格按照内部控制的要求, 分别赋权。例如出纳就只能赋权出纳签字, 现金、银行日记帐查询, 凭证查询, 明细帐查询……就不能赋权填制凭证、复核凭证、记帐、会计报表……每个会计人员都应该很清楚会计制度明文规定:“出纳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 这一规定在电算帐下同样适用, 如果电算帐下出纳被赋予帐套主管的全权限, 那么根本不用知道他人密码就可以进行全部的操作。如果有人钻空子, 必然引起帐目混乱, 后果会很严重。在实际工作中, 处于会计手工帐到会计电算帐转轨期的会计同仁在电算帐上的熟悉程度往往远不如手工帐, 电算帐的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 操作员权限这个控制点往往会疏忽, 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8、关于出纳批量签字和会计批量复核

目前, 许多会计软件都设有出纳批量签字和会计批量审核的功能项。个人认为不应该有这个功能项, 如果有也应设置成取消此功能, 如不能取消, 最好强制规定不允许使用。道理很简单, 在手工帐的情况下, 会计对每笔凭证的复核是慎之又慎严格审核才会签名, 而出纳对会计复核后的凭证也要看了又看才会收付款, 正确收付款后才会签字。而有了批签批审功能项, 可以根本不用看凭证, 只需登录电算帐点未签字或未复核凭证就可以一步将所有未签未核凭证签上字。实际工作中谁会允许连看都不看就全部签字的现象存在呢?这是极为不负责任的。而且批量复核还会造成一个问题就是电算帐上的复核人与凭证手工复核人可能会不一致。这是因为办理会计业务时凭证已经手工复核过了。如果电算帐不及时复核, 而是隔一段时间由某一个操作员复核的话, 那么电算帐上的复核人就全是这一个操作员, 如果手工凭证不完全是这个操作员复核的, 就会造成手工凭证和计算机凭证复核人的不一致。鉴于以上原因, 最好不要使用批签批审的功能项。

9、手工帐与电算帐的一致

在手工帐与电算帐并轨运行的单位, 必须注意手工帐与电算帐的一致。

(1) 手工帐与电算帐凭证制单人的一致。

如果手工凭证先制单, 电算凭证后录入, 要注意谁出的手工凭证谁录入, 手工凭证与电算凭证制单人要完全一致。实际操作中, 电算凭证录入滞后的单位为图省事, 往往是一个操作员连续录入一批凭证, 这些凭证如果不完全是该操作员填制的, 其中还有他人填制的, 就会造成手工凭证和电算凭证的制单人不一致, 这是不符合规定的, 责任也不分明。

(2) 手工帐与电算帐凭证复核人的一致。

理由同上, 另见第8条。

(3) 手工帐与电算帐, 总帐与明细帐、帐帐、帐实余额的一致。

本案中原材料总帐与二级帐手工帐和电算帐余额是相符的, 但与手工帐三级帐余额不符, 与实际库存也不符。

(4) 手工帐与电算帐发生额的一致。

本案中其他应付款电算帐借贷两方发生额同时虚增, 与手工帐发生额不一致。银行存款日记账、原材料二级帐手工帐与电算帐发生额也不一致。

以上几个控制点也是财务检查的重要检查点。

1 0、关于取消复核、取消记帐、取消结帐

目前, 许多会计软件都设有取消复核、取消记帐、取消结帐的功能项。理由是, 在计算机特定的工作环境中, 由于实际工作中会存在错误的凭证, 这些错误凭证如果不予以纠正, 电算帐中将会存在无用的冗余信息, 影响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这些功能项在实际工作中使用起来确实很方便, 取消结帐、取消记帐、取消复核后, 错误的凭证可以完全重新填制, 丝毫不留改动痕迹, 但问题就出在丝毫不留改动痕迹上。在手工帐的情况下, 错误凭证的更正是用红字冲销法和补充更正法, 帐簿登记错误是用划线更正法, “不得涂改、挖补、刮擦或者用药水消除字迹”, “应当将错误的文字或者数字划红线注销, 但必须使原有字迹仍可辨认”……这些详细又具体的规定所强调的一点就是对出错之处必须留有修改的痕迹。而取消复核、取消记帐、取消结帐的功能项, 可以丝毫不留改动痕迹的重新填制凭证, 记帐, 结帐。如果是在报表出具后进行此操作, 帐表就会不一致, 如果此时再重新出表就会是两张不同的报表, 那么会计信息就失真了。而且电算帐取消复核、取消记帐、取消结帐的功能项还给心怀叵测的人以可乘之机, 本案中B某和C某就是利用了电算帐的反向操作功能项实施的作案。所以电算帐取消复核、取消记帐、取消结帐功能项的使用弊大于利, 个人认为应禁止使用。电算帐中的错误修改也应留有改动的痕迹。由于计算机是自动记帐所以电算帐不再需要使用划线更正法, 但电算帐凭证错误同样应该使用红字冲销法和补充更正法 (计算机上可以是红字, 也可以以“—”号表示红字) , 不要为图方便、帐面干净而采用取消记帐、取消复核、重填凭证的纠错方式。

这起案件虽已尘埃落定, 但由于该案是在会计手工帐与电算帐并轨这一特殊时期发生的, 因而具有其典型性和广泛的参考价值, 在科技日新月异, 会计电算化正全面普及的今天, 仍然带给我们警示、值得我们深思。

管理实践证明:得控则强, 失控则弱, 无控则乱。这起舞弊案件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只要抓住内部控制关键控制点, 规范管理、违章必究、控制到位, 舞弊案件是可以避免或及早发现的。

参考文献

[1]、刘立强等.高级会计实务.企业管理出版社

[2]、北京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系统管理

[3]、北京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账

[4]、四川省财政厅会计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基本知识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经济科学出版社

[6]、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让阅读与写作并轨 篇9

阅读和写作, 从来就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孪生姊妹。从信息论上说, 读是接受信息, 写是发出信息。读是写的基础和先导, 写是读的动力和深化。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多读笔生花, 多写读入里。”这一精辟论断深刻地揭示了读与写的辩证关系。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应将二者有机结合, 实行“阅读写作并轨”, 以收一箭双雕之效。

陆机在《文赋》开篇就说:“伫中区以玄览, 颐情志于《典》《坟》。”杜甫也说过:“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古人还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些充分说明, 学生只有多读古今中外优秀作品, 吸收其语言精华, 模仿其体式布局, 博览广贮, 才能厚积薄发。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 大致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通过阅读可以积累写作的语言,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语言的积累上, 首先应让学生通过阅读, 积累大量的词汇, 包括这些词语的精确含义、细微差别、感情色彩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运用等;其次应掌握作品中体现的一些修辞技巧, 包括选词炼字, 语句的组合构成, 句式的选择搭配, 常见的修辞手法。二是通过阅读可以丰富写作素材, 免为“无米之炊”。在阅读中督促学生建立读书笔记或资料卡片, 格言警句, 天文地理, 政治历史, 名人轶事, 历史掌故, 兼收并蓄, 一并拿来, 为“我”所用。三是通过阅读可以揣摩写作技法, 提高构思水平。通过阅读, 可以借鉴他人在布局谋篇、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方面的成功经验, 可以学习诸如抑扬、烘托、反衬、伏笔、悬念、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文章表现技法, 从而提高学生的构思水平。可见, 多读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但真正把“以读促写”落到实处, 决非一日之功, 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要不断地咀嚼、品味、消化、吸收和运用, 将阅读作品中的精华变为“我”的。

在阅读过程中, 建立读书笔记、制作资料卡片、写读后感、写文评等, 都是促进写作的有效形式。对于那些极富特色的“美文”, 教师则应有目的地指导学生仿写 (实际上, 仿写是读写之间的一个最佳的结合点) , 或仿其内容, 或仿其语言, 或仿其结构, 或仿其技法, 或仿其语句, 或仿其文段, 或仿其全篇, 不拘一格, 务求实效。

写作可以促进阅读, 反过来又可以带动阅读。在进行阅读教学时, 我们亦可借助写作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来加深对所读文章的理解。例如:就文章写法而言, 记叙文的要素、线索、人称、顺序及综合运用的表达方式等, 说明文的说明对象的总体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以及说明的语言等, 议论文的三要素、一般结构形式及论证方法等;就文学角度而言, 散文的神韵, 诗歌的意境, 小说的人物形象, 戏剧的矛盾冲突等;所有这一切, 在阅读和写作中都是相通的。如果学生在写作训练中已经具备了这些文体写作知识, 无疑可以用来指导他们的阅读实践。

阅读与写作教学, 当然应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组织形式, 但仅仅依靠课堂远远不能适应强化基础、发展能力、提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因此, 必须实行课内课外衔接, 将语文教学延伸到课外, 延伸到生活, 延伸到社会, 在课外更要注意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

开展语文课外活动, 主要是开展课外读写活动, 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列出古今中外优秀书目供学生选读, 读书时要建立读书笔记, 要写读后感, 定期召开读书报告会;列出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报纸杂志, 供学生阅读;鼓励学生背诵诗词散文和名言警句, 并使之成为经常性活动, 可以不定期举行背诵比赛;发动学生剪贴、摘抄, 把自己认为精彩而又实用的片段或文章抄在本子上, 还可以动员全班同学互相转抄;制作阅读分类卡片, 经常组织学生交换卡片, 定期举行优秀阅读分类卡片评选活动;开办“时文欣赏”或“古诗文欣赏”讲座, 激发学生兴趣, 开阔学生眼界;鼓励学生写日记、周记、随笔等, 开展课外练笔活动;成立班级日报编委会、散文写作协会、诗歌爱好者协会、班级板报编委会等, 大力开展课外写作活动;成立文学社, 开展课外写作辅导课, 聘请名家名师讲学、谈心, 定期编印社刊社报;组织作文竞赛, 刊印优秀作文;鼓励学生积极向报刊、广播电台投稿;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电视剧等, 开展影评、剧评活动;建立班级图书角或班级读书笔记库……如此等等, 不一而足。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读写活动, 能充分利用课外时间, 有效解决学生知识单一.见识狭窄、读写兴趣不浓的问题。开展课外读写活动, 必须加强引导, 精心组织, 同时要建立监督制度, 力避盲目性、无序性和自由主义、形式主义的倾向。

需要指出的是, 课外读写和课堂教学并不是截然分开、彼此孤立的。课外读写要服从和服务于课堂教学, 是课堂教学必要的补充和完善。课内打基础, 课外求发展。课内加强基本训练, 使学生形成技能;可让学生运用课堂里获得的读写能力去实践, 去创造。课外阅读写作活动的开展, 能极大地促进课堂教学, 从而从根本上保证了课堂教学的快速高效。

最后要强调的是, 阅读与写作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 在教学中与课堂外, 我们要以读促写, 以写带读, 使二者相互促进, 协同发展。

让矛盾在并轨中化解 篇10

一、乡村并轨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一直是按县、乡、村三级划分, 其优势是通过与行政体系的对应实现分级管理。随着新情况的不断涌现, 这种层级划分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首先是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内在联系决定乡村两级必需整合。近年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农村迅速推进, 这些项目是由环环相扣的服务流水线组成的, 由两个主体“分包”很难实现整体对接。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在乡村两级卫生机构之间出现的扯皮推诿, 主体不清, 各执一词, 很大程度上是由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分段施工”造成的。村卫生室埋怨乡卫生院“钱没到位”, 乡卫生院指责村卫生室“事没做好”, 是非很难断情。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很多地区公共卫生服务确实没有做好。将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合二而一”, 是实现公共卫生服务无缝对接的需要。

二是农村医疗需求井喷之势和县级医院超负荷运转, 决定了必需在县域内设置若干医疗中心方便就医。这就要求对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医疗服务功能进行分类。分类的要领是把乡镇卫生院原先的医疗服务功能划为两个层次, 并由此划为两类机构:一类成为县域内的中心卫生机构, 作为周边若干乡镇的医疗中心, 承担部分大病的诊疗;一类与村卫生室整合, 构成农村社区卫生组织, 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诊疗, 乡级卫生机构“一分为二”是基本医疗服务的需要。

三是构建农村卫生服务监督的整体覆盖必需改变村级卫生机构的离子化状态。建立对卫生服务的依法监督, 是保障卫生服务安全有效的必要措施。按照我国现有管理体制, 县域内卫生服务监督的责任主体是县级人民政府, 县级人民政府的卫生行政机关是卫生服务监督的承担机构, 县卫生监督所是县域内唯一专职从事卫生服务监督的机构。县级监督实际只能延伸到乡级, 为了使卫生服务监督能够向村级延伸,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2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乡镇卫生院“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公共卫生管理职能”;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办发【2013】14号文件又再次重申“乡镇卫生院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 承担辖区内卫生管理职能”。但这种委托监管的体制一再被学者专家和一部分乡村医生质疑排斥, 乡镇卫生院自身对此也缺乏热情。把乡村两级机构合二而一, 原先的委托监管成了乡镇卫生院责无旁贷的自身管理。县级卫生监督机构通过抓纲带目, 有望实现卫生服务监督的整体覆盖。

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卫生服务监督的需要, 决定了对传统的县乡村三级划分需要调整为县级、中心级、乡村级。乡村并轨, 合二而一, 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消除疑虑, 确立乡村并轨的目标

对乡村并轨必然要面临诸多疑虑, 这些疑虑是事出有因的, 但如果抽丝剥茧地测算分析, 这些疑虑都可以消除。

首当其冲的疑虑是财政能否承受?

按照国发办【2011】31号文件提出的“原则上每千人应有1名乡村医生”的标准, 实行乡村并轨后将有80万人进入财政供给。如果工资、绩效工资、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障缴费按照人均每年3.5万的标准核定, 财政将要增加280亿的支出, 这会让决策者望而却步。但如果考虑到以下两点, 顾虑其实大可不必。

其一是按照已经出台的政策, 通过财政投入和合作医疗资金支付这两种方式, 对乡村医生的补助已经达到一定的额度。以安徽为例, 财政按照每千人口5000元的标准给予零差率补助;公共卫生经费按照40%的标准支付村卫生室, 则每千人口可以获得12000元的补助;一般诊疗费合作医疗基金补助4元, 个人缴纳1元, 按人均年诊疗1.3次计算, 则可以获得6500元, 按40%剔除物耗成本, 有3900元可以作为工资;卫生室尚可通过针灸、推拿、理疗服务和中草药差价获取一定收益。这四项收益合计已经超过2万, 这是由全省统一政策规定的保底收入。一些县市还在省里统一规定的零差率补助标准上又做了增加, 如铜陵县由市级财政增补3000元, 县级财政增补3000元, 合计为增补6000元, 这些县市乡村医生的年收入已接近三万。此外, 省里还统一规定对于到年龄退出的乡村医生按每月300元给予补贴。由此可见, 按照3.5万的标准, 现在实际缺口充其量也只有1万元左右, 困难远没有想象的那样严重。

其二、剩下的缺口未必一定要财政独家承担, 合作医疗基金和服务对象可以适度分担。2013年合作医疗基金增加50元, 可以考虑将增量投入的25%用于乡村卫生服务。此外, 在不超过10元上限的前提下, 适当提高一般诊疗费标准 (安徽现行的标准是村级5元, 乡级6元, 均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 , 同时适度提高一般诊疗费中个人支付的额度 (安徽现行的标准为1元) 。借助分担机制, 剩下的缺口是不难填补的。

第二个疑虑是服务效率是否会降低?

勿庸讳言, 近年来乡镇卫生院服务效率明显下降, 如果再把村级卫生服务纳进来, 会不会使问题更加严重?

可以肯定的是, 如果一成不变地套用乡镇卫生院现行的各项政策, 包括实行经费的统收统支、在事业编制基础上形成的身份管理、以统一工资标准再现大锅饭体制, 那必然是重蹈效率降低的覆辙。乡村并轨后不应该简单地“克隆”乡镇卫生院现行的机制, 而是要大胆改进。新机制应该比现在的村卫生室多一些政府行为, 比现在的乡镇卫生院多一些市场机制。卫生机构服务效率的调控器始终掌握在政策制定者手中, 只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1997年在《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的“建立宏观调控有力, 微观运行富有生机的新机制”的思路制定政策, 并轨后的卫生机构服务效率必将提高。

第三个疑虑是会不会导致市场垄断?

乡村并轨实际是在乡镇范围内对基本卫生服务实行集约化管理, 乡镇范围内的卫生服务提供主体由原先的多家变成一家, 似有“垄断”之嫌。对此必需看到以下两点:其一、农村居民的医疗需求是在乡镇之间自由流动, 这种择优择廉的流动使垄断失去了存在基础;其二、并轨后机构内部的网点可以实行统一管理下的独立核算, 同一乡镇内不同网点间的竞争机制足可以消除垄断之忧。

三、一步之遥, 现在需要的是坚定跨越

不要以为“乡村并轨”的目标是遥不可及的, 自2002年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以来, 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乡村一体化管理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已经使乡村两级卫生机构逐渐接轨, 现在距离并轨仅是一步之遥。

以安徽为例, 一些县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推行了乡村一体化管理。进入新世纪后, 省政府又把村卫生室建设纳入民生工程, 安排专项基金建设村卫生室, 明确村卫生室产权属于乡镇卫生院, 村卫生室由乡镇卫生院组建, 实行“四统一分”的管理体制。新医改后, 将一体化管理的卫生室正式纳入合作医疗定点机构, 实行药品零差率制度, 承担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 由政府投入和合作医疗基金作为补偿的主要渠道。这些举措已经使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在产权、功能、补偿渠道、药品制度等一系列重要环节实现了并轨, 还剩下的最后一步是机构性质、人员身份、待遇、内部运行机制的差异, 跨越这一步, 乡村并轨的目标就全部实现。当乡村并轨的目标确立后, 当前面临的乡村医生身份、待遇、管理以及村级卫生组织运行方式、基本卫生服务的衔接等许许多多纠缠不清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围绕村卫生室是否应该实行零差率制度, 是否推行一体化管理这些左右为难的困惑也随之云开雾散。

城乡养老并轨第一步 篇11

2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居保),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消息一出,立即引发热议。对此,有评论指出,在全国层面启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合并,虽然意义重大,但这仅仅是我国整个养老制度并轨的第一步。

城乡社保体制已分割多年,如今在全国层面启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合并,是我国首次在这方面将城乡居民一并考虑,可以说,这是从基础制度层面破冰,意味着城市和农村居民在基本养老保险上身份差异的消失和利益的趋同,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事实上,城乡樊篱的基础经济制度被打破,发生在8年之内。取消农业税是第一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养老制度是第二步。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意味着中国政府的税收来源主要不再是农业与农民,中国经济从农村走向市场;建立城乡统一养老制度,意味着城乡分隔体制、劳动力流动的樊篱逐渐被打破。

城居保、新农保合并

目前,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分为五种: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农保。此次合并的并非关注度最高的机关事业人员与企业职工的双轨,而是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与新农保。

基础制度改革总会受到指责。有人认为,目前统一的是最低层级的养老保障,只能勉强为年过60岁的老人提供基本保障。据了解,“新农保”建立于2009年,替代了之前的“老农保”,针对农民设立,目前参保人数达到4亿多人;而“城居保”则建立于2011年,针对城市18岁到60岁处于工作年龄但没有工作的居民,这个群体人数不多,全国仅几千万人,参保人数就更少了,仅为千万人左右。

“这两种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上非常相像,比如,都设立了个人账户,个人向账户里缴费,缴费公式也类似,其中新农保每人每年缴费从100元到500元不等,共有5档选择,城居保每人每年从100元到1000元有10档选择;两种制度养老金发放公式也类似,都是到60岁就每人每月固定开始领取养老金,跟以前的缴费记录没有任何关系。”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说。他指出,由于新农保和城居保两种制度极为类似,又是先后设立,重要的是,城居保制度的参保人数很少,为节省管理成本,有些省份在2011年城居保起步之初直接就将两种保险制度合二为一。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专业教授庹国柱也认为,城乡居民养老制度的设置比较类似,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制度统一的难度较小,先从容易整合的做起,为下一步整个社会养老体制的大整合打下基础。

此次国务院会议决定,合并后的制度模式、筹资方式、待遇支付等方面与合并前的新农保和城居保保持基本一致。基金筹集采取个人缴、集体助、政府补的方式,中央财政按基础养老金标准,对中西部地区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

实际上,在2012年人社部发布的统计公报里就已经将二者的数据合二为一,合并之后的称谓叫作“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2012年,新农保和城居保合并之后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共支出养老金1150亿元,领取人数达13075万人。据推算,在这两个养老保险制度里,人均一年领取养老金是880元,每月73元。城居保的待遇水平略高于新农保。

“新农保和城居保的支出主要来自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其次才是地方财政拿一部分,而集体组织配套的资金则是微乎其微。这样一个融资条件和来源结构,对于基层财政来说造成不了什么压力。”郑秉文说。

郑秉文分析指出,这两项制度在合并时最好还应有所改善,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合并。“比如,目前这两个制度设计特点更像救助制度,在财务可持续性上也还有一些加强的余地,在未来的养老保障一揽子改革的顶层设计中,应有所改进和完善。再比如,在基金投资制度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改革空间,截至2012年底,这两个制度的基金结余累计已高达2300亿元,但仍存在银行,面临很大的贬值风险。”

打破城乡养老界限在于“公平”

城乡差别被普遍认为是中国最大的现实不公平,而养老金二元结构又是城乡差别中最大的差别,近年来饱受质疑。因此有人将这两项城乡养老制度的合并,视为打破了城乡养老“双轨制”。

养老制度的并轨之所以争议不休,主要在于“不公”二字。中国养老制度分成并不公平,分成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城镇企业职工、城镇居民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五大层级,有评论认为本次合并的是保障程度最低的后两者,没有解决养老体制的不公平。不仅如此,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与四线城市养老保障差异极大,即使统一了城乡居民养老制度,也无法保证户籍自由流动。

叶檀认为,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就是为了建立最高层级的“中央”保险制度,如果各个省份依然画地为牢禁止他省劳动力进入,就失去了建立统一保险制度的根本意义。

困难之处在于各个省份人均收入有差距,城乡统一养老保险水准各不相同,导致“中央”保险制度崎岖不平,劳动力仍然难以流动。

根据人社部的数据,2012年末,全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837亿人,全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829亿元,比上年增长64.8%。其中个人缴费594亿元,比上年增长41.0%,除去个人缴费之外的财政补贴1235亿元,基金累计结存2302亿元。另据人社部最新数据,2013年1月到11月,全国城乡居民为4.9454亿人,基金收入1823.2亿元。

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富裕地区高出一大截。2011年北京基础养老金标准就达到每人每月280元,自2011年起,还建立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福利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成都等地的城乡基础养老平均水准也高于全国两到三倍。

不仅如此,去年初社科院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状况调查》显示,被访者2011年8月领取的养老金从200元至1万元不等,待遇最高相差高达50倍;而同期发布的《社会保障绿皮书》披露,對养老保险最不满的是参加新农保的人群,认为其无法满足生活需要的占78.9%。实际上,新农保自2009年试点以来,一直未能摆脱待遇低、持续难的问题。有调查显示,2012年陕西、河南、江苏3省6个县的新农保养老金待遇每人每月的加权平均值仅为78.64元,在目前的物价水平面前,根本无法满足保障基本生活的初衷,更不用说以此过上有尊严的养老生活;而随着农民收入的逐渐增高,新农保的养老替代率亦不断下降,据测算,2008-2011年间该数字仅在14.11%-30.84%之间,而2011年城镇企业职工的同一数值已达50%,待遇低很大程度降低了农民的参保意愿。

此次新农保和城居保合并,离真正打破城乡养老“双轨制”,实现城乡统一的有效制度尚远。尽管政府下了统一养老制度的决心,但完全实现它,并不容易。中国农村经济需要有新的突破性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有更多更好的城市就业机会,农民个体致富的机会增多,社保的来源就会更丰富,农民获得与城市居民公平的养老条件才能成为可持续的社会福利。福利城乡界限的抹除只是最容易的第一步,而距离终结养老多轨、建立起公平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还有很多路要走。

两项制度并轨运行的尝试 篇12

一、银行开设的零余额账户不同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时已经撤销各预算单位的银行账户,由财务会计核算中心统一开设、统一管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时需要开设财政零余额账户和单位零余额账户,根据要求是每一个预算单位都需要开设一个单位零余额账户的,而根据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这些账户也要由财务会计核算中心统一开设、统一管理。零余额账户其实就是一个过渡账户,先由代理银行垫付资金然后统一集中向财政申报返还。既然是过渡账户又是统一管理,每一个预算单位开设一个单位零余额账户就显得不必要,因此我们以国库集中支付中心的名义在代理银行开设两个账户:一个财政零余额账户和一个单位零余额账户。财政零余额账户核算直接支付的资金,单位零余额账户(设为基本户可提取现金)核算授权支付的资金。这样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方便操作,也解决了实际问题。

二、授权支付的支付令开具主体不同

预算单位收到授权支付用款计划额度的批复后,可以在用款额度内自主开支并开具支付令。在我们区,预算单位收到授权支付用款计划额度的批复后,可以在用款额度内自主开支,但必须经财务会计核算中心审核后,由国库集中支付中心统一开具支付令。

三、指标、额度的监控主体不同

根据《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预算指标、用款计划额度由财政局下达给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再下达给各预算单位和代理银行,下达指标、额度后各预算单位在用款过程中,是否按照用途、是否超额度用款主要靠代理银行监控,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只是事后依据代理银行报送的清算报表审核。在我们区,预算指标、用款计划额度由财政局以书面和在电脑软件系统中下达给各预算单位、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和代理银行。由于支付令由国库集中支付中心统一开具,因此各预算单位在用款过程中,是否按照用途、是否超额度用款,由财务会计核算中心和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实行两层把关监控,改事后审核为事前审核。

四、财政局、国库集中支付中心、预算单位在同一公共财政管理软件系统中运行

成立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后,在该中心建立中心服务器,构建公共财政管理软件系统,财政局各科室、各预算单位通过互联网连接中心服务器,这样全区各单位的预算指标、用款计划额度、用款情况、账务处理情况等各环节的数据全部纳入中心服务器,实现了财政局、国库集中支付中心、预算单位在同一公共财政管理软件系统中运行。

五、会计核算不同

会计核算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和预算单位会计核算。

根据财政部《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国库集中支付中心的会计核算是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延伸,因此也必须按照《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进行账务处理,需设置“财政零余额账户存款”、“已结报支出——财政直接支付”、“已结报支出一一财政授权支付”会计总账科目,并设立预算支出明细账。预算单位在实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后,需增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会计总账科目。

这样,在财政局下达预算指标和用款计划额度时,国库集中支付中心要进行登记,预算单位也要进行会计处理。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在登记簿中登记备查,预算单位的会计处理为:

行政单位: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拨入经费——财政授权支付

事业单位: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补助收入——财政授权支付

而实际支出时,财政总预算会计、国库集中支付中心、预算单位都要进行会计处理。国库集中支付中心为预算单位直接支付款项时:

财政总预算会计处理:

借:一般预算支出或基金预算支出

贷:国库存款

国库集中支付中心会计处理:

借:一般预算支出或基金预算支出

贷:财政零余额账户存款

借:财政零余额账户存款

贷:已结报支出——财政直接支付预算单位会计处理:

行政单位:

借:经费支出

贷:拨入经费——财政直接支付

事业单位:

借:事业支出

贷:财政补助收入——财政直接支付预算单位从零余额账户办理支付款项时:财政总预算会计处理:

借:一般预算支出或基金预算支出

贷:国库存款

国库集中支付中心会计处理:

借:一般预算支出或基金预算支出

贷:已结报支出——财政授权支付预算单位会计处理:

行政单位:

借:经费支出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事业单位:

借:事业支出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年终,财政局、国库集中支付中心、预算单位、代理银行对账后,国库集中支付中心要结转支出,会计处理:

借:已结报支出(包括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

贷:一般预算支出或基金预算支出

预算单位要将财政授权支付额度余额注销,会计处理:

行政单位:

借:拨入经费——财政授权支付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事业单位:

借:财政补助收入一一财政授权支付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可以看出,会计记账涉及三个单位:财政局、国库集中支付中心、预算单位;对账涉及四个单位:财政局、国库集中支付中心、预算单位、代理银行。这样不仅增加了记账和对账的工作量,也增加了对账时间和出错的可能性。而我们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和财务会计核算中心合署办公,统一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后,在财政局下达预算指标和用款计划额度时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和预算单位不做会计处理,只在预算单位向国库集中支付中心(会计核算中心)报账用款支付后,由国库集中支付中心(会计核算中心)根据每一笔用款同时做两笔会计分录:

1. 借:一般预算支出或基金预算支出

贷:国库存款

2. 行政单位:

借:经费支出

贷:拨入经费

事业单位:

借:事业支出

贷:财政补助收入

财政预算总会计在系统服务器中提取第一笔分录进行会计记账,预算单位会计(中心的人员)在系统服务器中提取第二笔分录进行会计记账,这样,既减少了各部门记账、对账的工作量,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2006年9月我们区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并轨运行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六、巩固了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实行以来的成效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实行以来,在规范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强化会计监督、从源头上防止和遏制腐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两项制度并轨运行后,继续巩固了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实行以来的成效。

七、规范了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并轨运行,要求财政部门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必须细化预算、规范预算编制的程序、内容等,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严格按预算项目执行,解决了因缺乏对预算单位有效的会计监督而出现的挤占、挪用及违规使用资金的问题。

八、从根本上解决财政资金沉淀问题

上一篇:SWOT策略下一篇:数学学习从兴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