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非师范生(精选9篇)
高师院校非师范生 篇1
高师院校非师范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 学校培养存在的缺陷
1. 专业与课程设置不合理
学校在增设新的非师范专业的时候, 没有很好的考虑学校自身条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变化的需求, 没有做比较全面的市场调研工作, 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同时也缺乏比较全面的规划、充分的论证和严格的审批程序, 没有形成重点突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学科专业体系, 从而设置了一些社会需求不大的专业。一是专业划分过细过窄, 往往设置在单个二级学科甚至三级学科口径之上, 导致学生基础不厚, 学术视野与知识结构不宽, 造成封闭状况, 不利于学生的知识迁徙和扩展, 适应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的应变能力相应较弱;二是存在着教学模式整齐划一, 学生按照一个模式入学、学习和毕业, 不能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提高和完善自我。
另外, 课程结构不当, 专业课比例过大, 对基础课重视不够;必修课过多, 选修课尤其是专业选修课过少;重知识传授课程, 轻能力培养课程;重专业课程, 轻基础课程等。很多学校的非师范专业的课程只是简单拷贝师范专业, 有些非师范专业的培养方式甚至与师范专业基本雷同。由于课程过于求同,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 不利于多规格、多层次人才的成长。理科的实验课、文科的实践课则往往依附于某一理论课, 缺乏独立的体系, 学生的成绩亦极少与实验技能与实践能力相联系。计算机、外语等工具性课程普遍停留在单独设课阶段, 尚未延伸整合进各科的教学之中, 难以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
2. 重理论轻实践, 社会适应性弱
高师人才培养模式特别强调理论教学, 对应用性课程重视不够, 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在这种模式下, 培养的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难以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由于长期以来,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与中小学教育一样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 把学生置于机器和设备同等地位, 视其为接受知识的“容器”, 教师是知识的载体, 教学过程中喜欢填鸭式授课, 教师只是简单采用“授———受”的教学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 复述型考试, 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总是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状态, 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激情, 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出现“高分低能”乃至“高分无能”的现象。这些“高分低能”乃至“高分无能”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很差的, 他们往往只懂得理论而不懂得如何把知识运用到工作当中, 这些学生往往表现出社会的适应性弱。
3. 重共性轻个性, 缺乏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 高校实行统一的培养目标, 由国家统一制定专业教学计划, 审定专业教材, 培养规格整齐划一, 共性制约过强, 缺少多样化与丰富性, 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较多抑制, 不利于形成适应、改造社会环境的个体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培养要求上本学科意识过浓, 文化陶冶意识过弱, 一定程度上牵制了基础训练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难以成为“广适型”人才。这种教育模式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培养的人才“千人一面”, 没有特色和个性, 成了按照标准化生产的教育产品。“因材施教”是基本的教学原则, 其核心是让学生认识自己个性特征, 扬长避短, 引导学生朝最能发挥自己的优势的方向发展。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片面强调共性, 认为只接受学科知识方面的培养, 导致不承认或者轻视学术性, 不重视教育学科研究, 不致力于培养具创新能力的人才。
(二) 毕业生择业心态不稳定, 自我定位不当
部分非师范毕业生学生专业知识不扎实, 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敬业精神、奉献精神等欠缺。存在社会对人才的高要求与毕业生自身实力不足的矛盾, 就业竞争力不高, 求职时总感到底气不足。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无时无刻不在学校师范性的氛围中被熏陶, 对自己非师范生不是属于在教育系统就业的定位不清楚。另外, 在联系对口单位时, 也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与师范类专业的同学在工作环境、生活待遇等方面进行对比, 只有在自己占有明显优势时, 才会感到满意。这样一来, 其心态总是处于特定状况, 在联系单位时容易迷失自己, 缺乏合理的定位, 就业期望值过高, 往往错失众多的机会, 乃至于在学校的就业计划上报之前, 匆忙而无奈地选择就业单位, 甚至不得不放弃本专业, 从事其他专业领域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 还可能出现较多的违约或改派现象, 给自己、用人单位和学校带来不良的影响。
(三) 社会对师范院校的非师范类毕业生认同度不高
高师院校一直以培养教师为主要任务, 学校教师教育培养的师资力量雄厚、专业特色明显, 师范性声誉较高, 许多用人单位一般不会首先想到在师范院校招聘非师范专业毕业生, 与师范专业需求信息比较旺盛相对照, 非师范专业的需求信息相对不足。加之任何一个新开办专业, 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开拓和提高社会影响力。在开办初期, 还需要一个让社会、让用人单位了解和熟悉的过程。在这方面, 与其他综合性或工科类院校相比, 师范院校明显处于劣势。当前社会对高师院校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还未完全认同。由于教学、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的问题, 非师范毕业生自身知识结构不完善, 实践能力相对比较欠缺。用人单位往往青睐有实践经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强, 能够直接上岗的毕业生, 而高师院校的非师范毕业生往往很难跨过这道“门槛”。
提高高师院校非师范生就业率的对策
(二) 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
1.开展非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针对当前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和学生现状, 高师院校应该从新生入学开始就抓就业教育, 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 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在大一的时候就要帮助他们首先适应由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 重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其次, 要开始接触职业和职业生涯的概念, 特别要着重了解自己未来所希望从事的职业或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 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设计。大学二年级要指导他们初步确定毕业方向以及相应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认识自己的需要和兴趣, 确定自己的价值观、动机和抱负。考虑未来的毕业方向 (深造或就业等) , 了解相关的活动, 并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 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 培养和锻炼自己的领导组织能力、团队协作精神, 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可以开始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大学三年级要帮助他们掌握求职技能, 为择业做好准备。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 考取与目标职业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地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参加与专业有关的暑期工作, 和同学交流求职工作心得体会, 了解搜集就业信息的渠道。大学四年级要帮助他们了解相关的就业、劳保政策、创业优惠政策等, 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 学习写简历、求职信、面试等求职技巧。
另外, 学校可根据非师范生以后的就业方向大多是企业的特点, 在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时请一些企业人士参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教学。可邀请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部人员讲课, 授予一些企业选人标准等;可邀请一些创业成功人士为学生介绍创业经验及创业知识;组织一些企业团队训练, 提高其团队合作意识、能力等。从而解决非师范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困惑, 提高其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
2.举办非师范生招聘会
(1) 举办非师范生专场招聘会
高师院校在为满足师范生需求举办师范生现场招聘会的同时, 也同样不能忽视了占学校少数的非师范生的就业问题, 高师院校同样要举办大、小型非师范生现场招聘会。要积极吸收大量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外资企业, 参与到招聘会中, 为非师范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2) 举办非师范生模拟招聘会
高师院校应本着“适应社会需求, 面向人才市场, 指导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宗旨, 举办模拟招聘会。模拟招聘会应完全按照正规招聘会的形式举行, 学校从企业中请到一些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人员或企业主管, 通过面对面、一对一的形式, 对毕业生进行面试、笔试;然后, 从专业知识和技能、团队精神、心理素质、表达能力、形象气质、文明修养、敬业精神、应变能力等方面, 给学生作出综合点评, 当场反馈意见, 指出应聘中存在的不足;最后, 根据学生的应聘表现, 评出最佳应聘者。
(一) 转变观念,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 拓宽专业面向, 优化课程结构
及时掌握社会、市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以改革促质量, 以质量求发展,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优化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结构, 调整专业方向, 调整专业设置, 拓宽专业面;调整课程结构, 优化课程结构使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在突出核心课程、主干课程, 保证基本培养规格的前提下, 课程结构应该围绕促进学生合理素质结构的形成, 在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两端之间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平衡点, 使得整个结构在适应不同的专业要求时呈现出既宽又窄、可宽可窄、以宽带窄、以窄见宽的优势, 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高水平的原则, 确定课程计划和具体的培养内容, 以利于“既专又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在制订培养方案时, 发挥师范院校的学科优势。课程设置尽量文、理渗透, 开放兼融, 反对封闭和过分追求体系独立完整, 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一致的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全面实行主、辅修制度,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时间选修第二专业,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生无法自由选择专业的缺陷, 有利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减少必修课, 增大选修课比例。尽可能设计一些教育类课程, 使学生在具备本专业知识的同时, 也具备师范类毕业生的相关素质, 非师范生可考取教师资格证书, 凭借教师资格证书和基础学科理论, 参与中学教师的选拔, 也可以凭借教师资格和专业知识技能参与职教系列教师的选拔。
2. 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改进教学形式和方法
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不是对原有培养模式的全盘否定, 而是继承高师院校在培养师范生积极成果的基础上的转型。保持师范教育重“师德”和“师范人格”的养成, 充分利用深厚的人文思想和浓郁的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发挥基础学科齐全、师范技能熟练的优势。同时, 克服培养目标单一、就业面狭窄、就业竞争意识淡薄的弱点。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在创新指导下继承, 以“强基础、宽专业、重实践、高素质”为原则, 以培养复合型和外向型人才为目标, 坚持以应用型能力为培养方向。同时, 通过学校教育和学生的自身努力, 使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科学基础, 还要具有较好的人文素质、较强的社会责任心和较高的道德水平。
(二) 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
1. 开展非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针对当前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和学生现状, 高师院校应该从新生入学开始就抓就业教育, 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 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在大一的时候就要帮助他们首先适应由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 重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其次, 要开始接触职业和职业生涯的概念, 特别要着重了解自己未来所希望从事的职业或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 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设计。大学二年级要指导他们初步确定毕业方向以及相应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认识自己的需要和兴趣, 确定自己的价值观、动机和抱负。考虑未来的毕业方向 (深造或就业等) , 了解相关的活动, 并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 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 培养和锻炼自己的领导组织能力、团队协作精神, 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可以开始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大学三年级要帮助他们掌握求职技能, 为择业做好准备。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 考取与目标职业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地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参加与专业有关的暑期工作, 和同学交流求职工作心得体会, 了解搜集就业信息的渠道。大学四年级要帮助他们了解相关的就业、劳保政策、创业优惠政策等, 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 学习写简历、求职信、面试等求职技巧。
另外, 学校可根据非师范生以后的就业方向大多是企业的特点, 在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时请一些企业人士参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教学。可邀请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部人员讲课, 授予一些企业选人标准等;可邀请一些创业成功人士为学生介绍创业经验及创业知识;组织一些企业团队训练, 提高其团队合作意识、能力等。从而解决非师范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困惑, 提高其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
2. 举办非师范生招聘会
(1) 举办非师范生专场招聘会
高师院校在为满足师范生需求举办师范生现场招聘会的同时, 也同样不能忽视了占学校少数的非师范生的就业问题, 高师院校同样要举办大、小型非师范生现场招聘会。要积极吸收大量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外资企业, 参与到招聘会中, 为非师范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2) 举办非师范生模拟招聘会
高师院校应本着“适应社会需求, 面向人才市场, 指导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宗旨, 举办模拟招聘会。模拟招聘会应完全按照正规招聘会的形式举行, 学校从企业中请到一些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人员或企业主管, 通过面对面、一对一的形式, 对毕业生进行面试、笔试;然后, 从专业知识和技能、团队精神、心理素质、表达能力、形象气质、文明修养、敬业精神、应变能力等方面, 给学生作出综合点评, 当场反馈意见, 指出应聘中存在的不足;最后, 根据学生的应聘表现, 评出最佳应聘者。
3. 拓宽非师范就业渠道
高师院校要加强同各地人事部门 (或人才市场) 和诸多企事业单位的联系, 为毕业生就业铺路架桥。邀请一些单位到学校设摊洽谈, 积极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生。与全国各地的人才市场、职业介绍所、公司、厂家建立起稳定的联系。主动向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劳务输出。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越需要人才, 人才的就业机会越多。学校应对这些地区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考察, 多渠道为毕业生寻求就业之路。
(三) 重视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
非师范专业培养的人才毕业后多数都是直接参与社会经济建设, 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加强实验教学是重要一环, 而实验室建设又是前提和保证。高师院校应重视实验室的建设, 为学生实验提供良好的环境。如经管类学院可建立财经实验室、证券交易实验室等。
实习基地建设对于非师范专业学生尤为重要, 实习基地可提供实践教学优质的素材, 为培养人才服务。毕业前的实习, 是对他们在校期间学习的基本知识、方法、技能应用到实际中去的检验, 也是一个补差、补缺的机会, 同时也是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缩小适应期的重要一环。高师院校应与校外实习基地建立有效的互动机制, 最大程度上发挥实习基地在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当学校与企事业单位之间建立互利互惠时, 就能得到企事业单位更多的支持, 合作关系得以持续。对企业而言主要从事生产经营, 学校如果在决策咨询、研究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提供指导与智力支持, 学生实习和实际研究与这些活动相结合, 则企业是欢迎的、支持的, 企业也愿意派出一些骨干帮助指导学生。因此, 最好的形式是在校企之间建立联系纽带和互动关系。
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教师从封闭式定向培养向开放式非定向培养是必然趋势, 师范院校招收非师范生是由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师范教育向教师职业证书阶段转变的一个必要的过渡环节。尽管当前非师范生在师范院校所占比重较小, 但非师范生的就业问题对师范院校的发展意义重大, 提升非师范生的就业率对师范院校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高师院校应重视非师范生的培养与就业, 在发扬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为非师范生创造更好的机会。
高师院校非师范生 篇2
大家都知道综合英语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各项能力进行训练的课程。学好它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所以作为这门课的课任老师更有责任让学生在你的课堂上学到更丰富的知识。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大的学习动力,要让学生能学到知识首先是让他们对这门课有兴趣。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根据单元主题到网上搜索与之相关联的短片、视频、音乐、或背景知识等补充教学内容,利用教室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丰富教学手段,让学生全方位的感受英语,提高课堂效率,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布置学生到网上或图书馆搜索相关资源,或是找些幽默小故事、英语笑话或英文歌曲等让学生课前5分钟表演,来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小组活动,提高课堂效率。
Groupwork是整个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中的语用教学环节,group活动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学生对于语用的体验。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问题,或是运用所学知识按照老师的要求共同完成一定的任务。这时老师仍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老师要备好课,充分考虑活动的可操作性,让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事可做,而不是“能者多劳”,一个小组只等一两个成员完成任务。实践证明,小组活动减轻了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怕羞、怕出错等心理障碍,使他们表现出了更大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且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语言练习时间和机会。
(3)针对师范生的特点,进行小讲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教师技能。
高师院校的学生虽然前三年学的是高中课本,但和高中生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课堂掌握教学的基本方法,成为一个合格的师范类毕业生。从三年级的学生开始,每周有两次课笔者都能把15分钟给学生,指定课文的部分内容,让学生充分备课,轮流到讲台小讲课。同学都能认真备课,珍惜到讲台的机会,第二轮小讲课时都沉着了很多,把握课堂也更加的老练了。
2。2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1)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因此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向学生传授学习英语的方法和技巧,经常给他们介绍好的英语站。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对外语学习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3教学能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补充教学内容
(1)一二年级的学生夯实语法基础。
课堂上除了必要的听说读写练习外,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在一二年级时会通过课堂给他们夯实语法,对英语的语法有个系统的认识,并通过补充练习,熟练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每周会拿出一节课,按语法章节给学生系统讲解,有些学生在单元课程才学过,或掌握较好的语法知识可以让学生到讲台来讲解,讲完在通过练习巩固。
(2)三四年级的学生补充高考练习和四级练习。
高师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有着自己的特点,三年级他们学的是高中的牛津课本,所学的知识和高中生一样,课堂上会拿高考练习来给他们做,巩固英语知识。但他们和高中生不一样,学校要求他们要考四级,而且四级的分数不到390分,不发毕业证。所以他们又有着考四级的任务,而且他们是英语专业以后要凭英语水平吃饭,四级或六级证书是说明英语水平的权威,况且很多用人单位会直接规定到必须达到英语四级。教师在教授这些有着双重任务的学生时,又不得不给他们增加四级辅导,补充四级练习。
(3)五年级的`学生补充就业指导。
五年级毕业班的学生,他们只有半个学期在校学习的时间,而且这半年要完成三字一话的、说课、模拟招聘和毕业论文写作及答辩的任务。可见,其实他们的这半学期课堂学习可以说是次要的,他们更需要老师通过课堂给他们完成这些任务做指导。他们中的很多人上学期初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说课,毕业论文怎么写,什么叫答辩。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对上课内容做了调整,课本上抓重点给学生讲。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指导如何说课,怎样写论文,并在课上让每个学生都在讲台上展示了自己的说课和用课件展示出说课稿。我教的学生在说课过关和论文等方面的通过率明显高于其他班。
3取得的成绩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认真的探索和实践着多种高师院校师范类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所带的班级的学生三年级的下学期一共有10人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1人三年级上学期通过英语四级,三年级下学期就顺利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所带的毕业班学生更是都顺利的通过了学校的各项毕业生基本功过关,而且一次性通过率高于平行班级,现在学生都深入各个小学开始了为期半学期的教育实习。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以后还要更深入地研究,把很多从书本上看到的好的教育理念,结合高师院校学生的实际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其实有很多好的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老师能根据具体的教学材料,教学实际,学生的具体情况,把各种好的方式轮流应用于课堂,让课堂更高效,让课堂更融洽。
参考文献:
[1]李镇西。走进心灵[M]。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2]柳菊兴,等。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解读[M]。华中师大出版社。
[3]舒白梅。现代外语教育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高师院校非师范生 篇3
关键词:地方高师院校 师范生 就业
早在1998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中指出:“要向社会招聘具有教师资格的非师类高校优秀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改善教师队伍结构。”[1]目前,越来越多的各类高校的非师范类毕业生和社会人员参与到基础教育教师岗位竞争中,在市场双向选择机制下,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不到位
从现状来看,目前很多地方师范院校负责就业的职能部门和人员仍未树立起切实为毕业生负责的观念,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就业服务平台发展单一闭塞,信息维护和管理不足,无法确保即时、有效;就业指导专职人员编制不足,工作方式落后,没有针对毕业生实际需求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就业市场反馈不到位,就业指导和服务盲目,提供岗位来源不广,就业指导和服务难以满足毕业生需要。
(二)师范类毕业生市场竞争力下降
按照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总体部署,教育部正在推进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教师准入和管理制度,但地方师范类院校毕业生教师招考录取率逐年走低,毕业生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差距大,师范生在校缺乏见习、实习实践,求职中挫折日益增多。而研究生及以上的学历和重点高校的毕业生更受用人单位青睐,越来越多的地方高师师范类学生在和非师范院校或非师范类毕业生竞争时名落孙山。
(三)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
从近年的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意愿来看,很大一部分过于看重工作环境和待遇,首选就业地域为大中城市,国有企事业和党政机关也是毕业生期望的主要就业单位。而当学校提供基层就业岗位的时候,毕业生普遍存在“四个不愿”:不愿到非教育系统就业,不愿到民办私立学校就业,不愿到偏远基层地区就业,不愿去没有正式编制的单位就业[2]。
二、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类学生就业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不完善
通常地方高师院校就业经费投入、人员配备等达不到国家标准,平台建设流于形式,缺乏创新,信息无法覆盖全体毕业生,人员不足时开展工作也局限于办手续、提供信息等工作,难以解决毕业生就业心理困惑,其他服务鞭长莫及,无法满足需求。而部分学校很难“走出去,请进来”,未建立灵活的就业市场反馈机制,信息多局限于教育系统,不能多渠道收集岗位信息。
(二)学校人才培养与市场严重脱节
近年来省属和地方高等院校追求综合化发展,众多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为了提高办学影响力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转型。然而,很大一部分地方高师院校在综合化发展的道路上出现了偏差,使教师教育的职能逐渐弱化。[3]一些师范院校办学定位不准,人才培养重理论轻技能,见习和实习效果不佳,众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大同小异,学生逐渐“同质化”,人才培养反馈机制不健全更导致教学无实质改变,师范生的职业理念和技能与基础教育存在偏差。
(三)毕业生未树立正确择业观
尽管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家庭、教师和朋友对学生寄予厚望,学生无形中提高就业目标;同时,目前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一种“趋稳不趋薪”的心态,部分毕业生认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是“铁饭碗”,毕业生就业首选仍是党政机关公务员和有事业编制的单位。另外,近年越来越多的学生想做“校漂一族”,2002年3月份,国家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共同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其中规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学校可根据本人意愿,其户口两年内可保留在原就读的高校;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再将其户口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这一政策的出台使“校漂一族”日益扩大。
三、解决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学校就业部门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学校就业部门应做到“以人为本”,充分发掘潜力,争取更多财政预算,加快网络平台建设,充分利用行业及校友资源收集信息,创造有效需求,利用新媒体完善信息服务,实施离校未就业学生见习等长效就业政策。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教育,加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鼓励学生响应国家政策,大力宣传“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面向城乡基层、中西部、边远地区理性就业。
(二)教务部门和院系要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教务部门和院系应转变教育和管理理念,由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从科研优先转向就业优先。在培养过程中,多设置提升专业能力课程,理论联系实际;规范见习实习制度,增强学生对未来岗位的适应能力。学校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实施“校地合作”,加强与中小学学校和企业的联系,联合实施“未来教师实习基地”等项目,拓展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到中小学和企业实践乃至就业的机会。
(三)院系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全面服务学生就业
院系负责就业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开展全程就业指导和服务,从新生入学进行就业指导,为每个班配一名就业指导教师,进行针对性培养,大一进行专业教育,帮助学生设计职业生涯;大二和大三培养职业技能;大四进行就业政策和求职技巧指导。同时,指导教师要经常了解毕业生动态,进行心理辅导,缓解毕业生择业压力,增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就业形势报告会等活动,帮助毕业生转变就业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文献.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index.html.
[2]刘建荣.提升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就业竞争力论析[J].江西教育,2011(9).
[3]孙建萍.地方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反思[J].河西学院学报,2009(3).
高师院校非师范生 篇4
一、从主导因素上分析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取向
1. 与主导因素直接相关的专业发展
从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的发展走向来看,开始发展起来是根据原有师范专业的设置在此基础上的相关联学科的增设,此后是根据国家政策转移方向进行设置,国家统筹分配毕业生阶段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设置具有符合国家性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也在为保证国有企事业的人才供给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但从国家扩大各大学收生比率,增设大学开设的政策实施后,人才过多,而单位制的国有企业人员出现冗余,又有大批非国有的私营企业出现带来了人才就业市场。我国是人口大国,因而消费和需求都较多,人才当然也成为需求中的一大部分。
2. 与主导因素直接相关的专业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已开始由招生单位自主进行招生申请,师范院校的招生也改变以往不一致的招生与师范的相关性限制,走出师范院所限定区域的结构性设置招收如:管理、心理、营销、金融等综合性程度较大的学科门类的学生。高师院校非师范类的专业选择是以市场为中心进行,这里所指的市场辐射范围并不多,主要包括:毕业生就业市场、我国较好的产业市场、国际发展形势较好的市场,新兴市场等等,在这些市场的带动下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取向性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北京师范大学于2003起开始不再进行师范与非师范专业的区分,而取得教师教育的方式可通过学位证获得后的再度深造,同时其对技术人才需求量大,与科技型人才相关涉猎区域也越来越广,如:计算机软件行业、物理电子行业、化学化工行业、生命科学行业等等,这些都是市场主导下科技导向直接影响下所带来的行业性发展。
3. 与主导因素间接相关的行业发展
伴随着科技而来的其他领域也朝向科技领域发展,各个行业也已开始注重科技的力量,高师院校非师专业面对这样的环境便开始在原有结构上进行着改变,管理更多是与企业利益相联系,所以关注管理的科学性更多是将目光放在效率上、结果上,对方法科学性、过程的可信性、可靠性给予的科学化较为薄弱。而多数高师院校对非师专业学科更多的是从国家、政府、公众角度出发的,自然要将各个学科科学化就要更多的投放在此专业的细节上面从各个部分进行科学化从而带动整体的科学性。市场影响下的经济又不得不考虑,与经济紧密相关的市场营销、金融学、财务会计也是作为高师非师范专业引领就业所带动的专业发展,而且面对众多市场化的专业发展,高师院校并不是全然的市场化,必然会对市场与公众交叉性学科予以重视,如:社会工作、文化事业、法律、社会保障等。这部分则是市场影响间接带来的专业发展。
二、引导高师院校非师专业发展的建设性意见
高师院校非师专业在高度市场化运作的社会之中,陷入了较难的困境之中,该如何发展使其即能带动就业,又能发挥教育主体性的作用成为现在一大争议性话题。而市场化所袭来的风波又是师范院校转变的契机,如何更够利用好这样的机遇,成功挑战高师院校在非师范专业学校原师范性的影子,沿袭师范教育的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
1. 坚持将专业进行科学化,持续发展师范外延专业。
师范院校仍然是以师范类专业为主体的高等院校是毋庸置疑的,但随着市场和就业压力的增大能够将非师范类专业进行发展并充分发挥已有的教育资源优势是重点,发展原有专业基础上的拓展专业,如:在英语专业基础上发展商务英语,在数学基础上发展应用数学等等,对原有的教育基础合理充分运用之上引入新的理念培养全新的教学模式,此外,在我国全面进行科技转型之际应利用好教育高校所申报的科研项目中所应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对师范院校课程教育进行研究,同时除了课程本身的科学化,还应将授课内容进行科学化,包括教师上课时的应多应用客观或是量化的方法对内容进行阐述,能够将其专业发展走向科学化是一种方向性建设,带动教育校所走向社会前沿,这也是在高师院校建设非师专业的必要性,也成为高师院校生存的一大砝码。
2. 发展健全高师院校实验室建设,建立非师生自主实验。
高师院校目前是实验室建设较好、较全面的院校,而能够将好的资源持续下去并成为非师专业建设的基石是目前高师院校建设非师专业的建设性议题,高师院校目前的情况就是理科实验室发展较好,但大多实验室资源利用者都是研究生,本科生较少有自主进行试验的条件,源于本科生人数众多,学校担心试验器材破坏及材料浪费等大都是在教师监督下进行程序性试验,实验室资源原本是为学生提供客观性知识的来源,虽然研究生本该就应关注研究,但这种方式限制了本科生的创造性,能够给与学生自主性是主要的问题是实验室,从学科的发展看来能够实证性讲解更具说服力和教育性,如:管理专业,同样可以征集人员进行管理实验,在管理学史上也的确是这样做的,科学管理之父泰勒进行了若干个实验从此才带给了管理科学的词汇;再如:计算机专业,利用实验室进行拟实验项目的编程操作。
3. 将师范专业教育与非师范专业教育结合,以综合化教育为基础。
高师院校现行教育重点集中于师范上,对市场需求的条件下非师范也独立发展起来,二者之间的交融性在于师范专业基础上演化而来的非师范专业没有完全脱离原有专业,表现在大多仍是归属原来的院系,而且教师队伍也有重复。高师院校具有教育资源条件,也是其发展非师专业根基,这样看来非师专业发展还是依赖原有师范专业发展的,也会对其有一定借鉴和促进作用。但是对于某些独立发展起来的专业却面对孤军奋战的局面,对于高师院校来说能够将这些独立发展的专业与师范专业交织在一起才能让其更好的发展开来。对高师院校来说,发展二者的共同学科是关键,将师范与非师范综合,以师范专业强势力量带动非师范专业发展,而以非师范专业引领师范专业走向,是一种以强带弱的典范。
参考文献
[1]何莉娜,蔡国春.我国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发展的历史回顾[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12).
[2]何莉娜.我国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
[3]田向阳.普通高师院校如何加强非师范专业学生的实习[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4]叶澜.转变观念,开拓发展空间——论当代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5).
[5]樊华强.师范院校向综合性发展的理性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06(1).
[6]邓凡政.董存智,等.高师院校如何办好非师范专业[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2).
[7]邱瑰华.高师院校应用文科发展的热与冷[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高师院校非师范生 篇5
一、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教育机构或教育工作者普遍认同和遵循的关于人才培养活动的实践规范和操作样式, 它以教育目的为导向, 以教育内容为依托, 以教育方法为具体实现形式, 是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身心的教育活动全要素的总和与全过程的总和。[2]据此, 笔者认为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作为教育机构的高师院校及其教育工作者, 以及用人单位所普遍遵循和认同的关于培养非师范专业人才的实践规范和操作样式, 是根据国家职业教育的基本方针及职业教育理论为造就合格人才而构建并经实践形成的某种标准化培养样式和具体运行机制。
目前, 高师院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差, “双师型”专业教师数量不足, 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办学机制改革有待突破, 这些因素不同程度地阻碍了非师范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 高师院校受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影响根深蒂固, 培养出的毕业生距离实现和企业、行业的“零对接”, 以及高薪就业的目标相去甚远, 而且就业出现让人颇为费解的怪相:一方面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而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人才, 造成高师院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所需人才相脱节, 不适应社会的需求。
究其原因,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中非师范专业的由来始于高等师范教育由封闭型教育向开放型教育的转变过程中。我国的师范教育起步较晚, 且历来采用封闭定向为主的教育体制, 直至20世纪80年代, 特别是90年代以后, 我国的师范教育才真正开始走向开放型教育之路。[3]高等师范院校开设非师范专业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师范转综合”以后的高师院校, 由于其前身的师范背景, 师范专业教育的优势比较明显, 而非师范专业相对来说办学较为仓促, 对专业的设置、课程的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等缺乏充分的论证, 师资往往就是培养师范生的原班人马, 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沿用师范生的方法和培养模式, 这使得高师院校对于非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缺乏足够的理论基础, 在如何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上处于相对僵化状态。
二、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文件精神, 在充分考虑高师院校办学现状的基础上, 结合高师院校自身发展实际, 非师范专业应该建构满足当代人才评价标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有特色、重实践”的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要体现工学结合的学习模式;校企合作、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培养目标、内容和方法上要实现“三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同时, 还应体现高师院校的办学特色, 优化整合教师队伍和教学资源, 实现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的优势互补。
(一) 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四特征”。
1. 厚基础。
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要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根据专业的不同加强基础知识学习、专业知识学习, 这是培养综合型人才的基础。在设置通识类、专业类课程时, 应该体现时代性和精炼性, 要提高学生运用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宽口径。
市场对人才需求愈来愈呈现多元化、复合化的趋势, 对毕业生的要求不再满足于单一能力而是综合性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 毕业生在具有厚实的基础知识之上, 还应具备相近专业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 确定专业方向是为了教学上的方便, 不应该因为强调专业方向而缩小专业口径。为实现宽口径, 可以开设“文、史、经、哲”等方面的选修课, 借此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而这恰恰是高师院校的优势所在。
3.有特色。应根据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结合学校已有优势, 探索有地方特色的办学模式, 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要避免“重专业知识、轻综合素质”、过分重视人的使用价值, 忽视人自我发展, 要从片面强调学生的单一素质转变为培养综合素质上来。同时, 还应体现高师院校的办学特色, 优化整合教师队伍和教学资源, 实现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的优势互补。
4.重实践。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出操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技术型人才, 这就要求须打破传统的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 确定理论与技能的深度和广度, 整合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标。[4]
(二) 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三对接”。
依托实训基地, 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围绕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在实训基地建设中营造职场氛围, 融入企业文化, 强化实践育人功能。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 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 将教学过程和生产、科研、经营过程有效融合, 实现教学做一体, 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团队协作和创新创业能力。
(三) 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保证———“四保障”。
综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是高师院校和行业企业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导向, 它有“应然”和“实然”两种状态。“应然”状态是努力的方向, “实然”在多大程度上接近“应然”主要取决于保证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高效运行的各种保障措施的落实程度。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其保障体系主要涉及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评价制度建设和政策制度建设等诸多方面, 这是构建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
1.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培养综合型高技能人才最主要的先决条件是有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如果没有高素质教师团队的支撑, 一切美好的设计都是“水中月、镜中花”。因此, 高师院校要始终把培养优质师资作为办学的重中之重, 一方面, 可以校内挖潜, 选拔优秀教师转岗, 接受非师范专业相关课程的培训。另一方面, 要积极培养和引进高素质“双师型”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聘请企业行业技术骨干与能工巧匠。在建设师资队伍的过程中, 要组织专业教师参与实训基地建设, 促进实践和科研能力的提升, 进一步增强双师素质。
2.加强综合型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高师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
WENJIAOZILIAO
的重点。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 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 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紧密联系行业企业, 厂校合作, 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 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 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 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 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 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5]
3. 完善教学评价制度。
在人才评价方面, 必须坚持实践检验的标准, 培养“创新型”人才应是高校追求的主要目标。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也至关重要。学校应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 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 开展由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 完善学生成长记录, 建立“思想道德素质+课程成绩 (笔试和实践) /毕业论文 (设计) +实习创新业绩+平时性创新业绩”相结合的评价制度。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 有利于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6]
4. 争取政府的政策和制度支持。
人才培养模式顺利运行还有赖于制度和法律层面的支持和保证。为了充分调动企业深入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国家可以借鉴德国校企合作返税方式, 由政府公共财政予以实报实销的经验, 建立返税制度, 以减轻企业负担, 让企业既有积极性又有能力参与校企深度合作。政府还可通过立法等形式, 采取经济杠杆进行调控。如美国1976年立法设立合作教育基金;法国法律规定, 雇佣参加生产劳动的实习学生只需付实习生津贴而不必付保险金, 这样企业雇佣学生所花费用相较已经毕业的工程师可以节约1/4;英国规定企业接受学生实习可免交教育税。这些政策法规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http://news.runsky.com/2008-12/18/content_2784402.htm.
[2]魏所康.培养模式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3]罗婧文, 徐安兴.我国高师院校中旅游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调查[J].中国集体经济 (培训教育) , 2010, (02) 下:174-175.
[4]铁殿君.地方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建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 (08) :163.
[5]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高师院校非师范生 篇6
一高师院校非师范本科生学习状况调查
由于各级各类高等师范院校的具体情况不同, 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也不同, 而教育教学改革采取的方法和学生的学习状况直接相关, 因此, 在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前进行学生学习状况的调研十分必要。本文采用自编问卷对某师范大学中2009级非师专业本科生进行了学习兴趣及努力程度、学习压力及其主要来源、学习效果以及毕业后去向问题的调查。
(一) 学习兴趣的调查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 因此了解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非常重要。对37名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关于“学习对你是一件怎样的事情”问题的调查结果表明, 有64.9%的同学回答是不得不做的事, 有10.8%的同学回答是无趣的事, 只有24.3%的同学认为学习是快乐的事。由此可见, 75.7%的本科生对学习没有兴趣, 只是为了获得大学文凭不得不学, 所以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与此同时, 也调查了学生学习努力的程度。学生在回答“你认为自己学习努力吗?”的问题时, 66.7%的同学认为学习一般努力, 有15.2%的同学认为自己学习不努力, 只有18.1%的同学认为自己学习努力或比较努力。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直接影响到对学习的努力程度, 因此如何改革培养模式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 学习压力的调查
学生有适当的学习压力时学习效率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因此需要了解学生学习压力的大小和主要来源。调查结果显示, 有40.6%的学生感觉学习压力很大, 有53.1%的学生感觉压力一般, 还有6.3%的学生感觉自己没有学习压力。在对学习压力的主要来源的调查中发现, 有59.4%的学生压力来自自身, 28.1%的学生来源于父母, 12.5%的学生来自于同学之间的比较。该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同学有上进心, 希望自己将来能够学有所成。
(三) 学习方法和内容的调查
科学的学习方法对学习效率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重要手段, 因此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对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至关重要。为此, 我们调查了关于“上课时你看其它课外书吗?”的问题。调查结果表明, 有6%的学生上课经常看课外书, 21.2%的学生有时看, 偶尔看和经常看的同学均是36.4%。大部分同学有上课时看课外书的经历, 这说明学生对上课所学内容或教学方式不感兴趣,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中, 应着重考虑充分调动学生听课积极性, 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此外对学习内容的调查中发现, 认为学习或教学的时候理论多点的学生为11.8%, 实践多点的学生为58.8%, 两者均为29.4%。由此可见, 学生希望学习内容实践多一点, 因此在教学内容改革上增加实践课的内容, 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四) 毕业去向的调查
学生的毕业去向的问题对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有重要影响, 而且了解学生的去向问题有助于日常教学中采用分层次培养模式, 提高培养学生的培养质量和效率。对“到毕业时你想直接就业还是考研”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1.2%的学生打算毕业后直接就业, 58.8%的学生打算考研。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学生毕业后有继续学习的愿望, 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就业去向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分层次培养, 因材施教, 实现人尽其才。
二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对策和方法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 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认为学习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 并且对所学专业课一般感兴趣, 学习努力程度一般。同时,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大部分学生感觉学习有压力, 并且压力来源于自身。大部分同学有时或偶尔到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 上课时看课外书的同学占有很大比例。大部分同学认为学习或教学的时候实践多点。在当前就业形势不太好的情况下, 59%的同学选择考研。针对目前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和努力程度不够等问题, 对今后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对策和方法提出以下建议:
(一)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未来目标
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直接关系。如果学生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明确自己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即祖国的建设和繁荣与自己休戚相关, 那么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因此在育人过程中要使学生时刻牢记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工作者要帮助学生树立为国增光的远大理想, 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感, 努力学好专业知识, 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水平, 使学生将来成为对社会和人民有用的人。
实践证明, 学生对未来的目标明确与否, 直接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发展。美国哈佛大学在三十年前给当届毕业生做了一项问卷调查, 其内容是关于“你未来的目标是什么?你想要过怎样的生活?”其中回答毫无目标或说不知道, 过一天算一天的人, 25年后大多生活在中下阶层, 有的人甚至成为社会的负担;回答有比较模糊的目标, 类似于“过得好就行了的目标”生活在中层阶级, 只是衣食无忧而已;回答有不够长远目标的人过得丰衣足食, 而且都是某一个行业的专家;而回答有明确目标的这批人, 都是现在美国的重要人物, 在政界、经界都赫赫有名。由此可见, 一个人的目标有无, 未来的发展迥异, 所以要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未来发展目标。
(二) 改变传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
学习兴趣的提高与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直接相关。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和理论为主的学习内容已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 教师应采用以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的教学方法, 多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课堂上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讨论式教学方法, 让学生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畅所欲言。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不正确的意见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 使其改变错误观念。为了使讨论式教学方法能够顺利实施, 教师可以课前布置大量的阅读作业,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从而为学生课堂上的讨论作好准备。如果学生不能及时完成阅读作业, 那么课堂上无法参与讨论, 这节课的成绩就是不及格。
课堂教学中应适当增加该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内容。最新的研究成果能使学生了解到该领域的前沿理论, 开阔视野, 为学生进行后续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在教学中适当增加实践内容, 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 能使学生及时了解所学理论的实际应用, 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 如果在实践课上学生能亲手设计和开发简单的实用系统, 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感受所学知识的实用性,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 使学生日后走向社会不仅拥有大学文凭还拥有与之相匹配的实践能力。
(三) 加大对非师范专业的师资投入, 提高整体的师资能力和水平
高等学校的师资水平与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直接相关。尤其是高等师范院校长期以来形成了师范教育的雄厚师资, 对非师范人才的培养还刚刚起步, 需要加大非师范专业的软硬件环境的建设, 提高整体的师资能力和水平。按照学校发展的重点专业和研究方向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国内国外大学的工科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或有在国际知名企业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 提高非师范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层次和水平。同时, 需要根据研究方向建立相关实验室, 设定专项资金购买实验设备, 为开展实验教学提供设备保障。并且需要建立与之相匹配的设备维护机制, 设定专业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 以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另外, 为了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水平, 本科生可以从大二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导师, 进入相应的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 可以参与导师的研究课题, 从中锻炼和培养自己的科研素质。这对于将来无论是考研还是就业的学生来说选择适合的研究方向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并为其从事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四) 建立非师范专业学生的评价体系, 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和个性发展
目前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对师范生和非师范学生的评价体系大致相同, 不做区分, 考试的形式主要以试卷为主。这种评价体系对于以理论为主的教学内容还是适合的, 但是对于实践为主的非师范教育若采用这种单一评价体系可能会有片面性。因此, 为了全面和正确评价学习效果, 鼓励教师采用多种评价形式, 如学生自己设计和动手制作的实用系统, 申请的专利, 发表的论文等等, 都可以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鼓励学生有计划地参加国际国内和学校举办地的各级各类电子竞赛, 学校在校园网上及时提供这类信息, 并且学校对参加竞赛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加分和奖励。同时, 为了提高教师对辅导学生设计和制作实用系统的积极性, 学校对指导教师在评优和评职中给予优先考虑。这些措施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 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 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总之, 本文采用自编问卷对某师范院校2009级非师专业本科生进行了学习兴趣及努力程度、学习压力及其主要来源、学习方法和内容以及毕业后去向等问题的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 大部分同学的学习兴趣不高, 认为自身努力程度一般, 学习压力大部分来自于自身, 期望增加实践课学时, 毕业后大部分同学会选择考研, 继续学习。针对目前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对策和方法, 期望该研究对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略论新时期高师院校师范性的凸显 篇7
一、变革教育观念, 强化师范性
北京师范大学前校长钟秉林先生说:“教育观念变革是我国高师院校发展和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先导。”对此, 笔者深有同感。笔者认为, 高师院校要变革教育观念,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学校方面。高师院校要始终以教师教育为办学目标, 始终把强化“师范性”这一特色放在首位, 主动服务国家教育发展战略, 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需求。唯有如此, 高师院校才能在服务和贡献中求得自身发展。因为高师院校从其成立始, 任务就是培养合格的师资, “师范性”仍是新时期高师院校的重要特征, 是其办学的特色和优势, 长期以来积累的办学经验、办学资源及师资队伍都是体现在教师教育上。高师院校如要提升生存力和竞争力, 就必须发挥自己的这一优势, 以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教师为其办学目标, 而不应在综合化的过程中弱化“师范性”, 始终凸显高师院校在办学上的“师范性”特色。二是教师方面。高师院校教师应树立以促进学生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 (1)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相信人人都能成才, 并着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以及从事基础教育所必需的专业思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把每位学生都培养成为“品德优、素质高、基础实、能力强”的合格教师。 (2)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师要始终以“提高学生教师职业技能, 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为重点, 紧紧抓住关键环节———实践性环节, 培养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 促进学生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要以学生为本, 因材施教, 在加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的同时, 鼓励学生自我发展, 自主创新, 使获得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调整课程设置, 突出师范性
课程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 课程如何设置, 关系到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高师院校的课程设置应突出“师范性”教师教育课程, 因为教育类课程是高师院校特色之所在, 也是培养师范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 高师院校应结合现代教师教育体系要求, 按照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四大模块, 重新构建高师课程体系。一是按照少而精、博而通的原则, 整合学科专业课程, 压缩其学时, 用以增加教育类课程的总学时数。二是夯实通识教育课程。为了培养精于素质教育的中小学教师, 我们必须夯实通识教育课程, 增开素质类课程, 构建以德育类课程、工具类课程和素质类课程三位一体的通识教育课程新模式, 如增设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等工具类课程;增设人文科学概论、自然科学概论等素质类课程。三是增加教育专业课程。在西方发达国家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 教育专业课程比重大是普遍现象, 如德国教育专业课程占总学时数的25%, 英国占25%, 法国占20%, 设置大比重的教育专业课程是使师范生走向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 我们可增加诸如教育社会学、教育实践论、教学名师教学设计品读课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工作艺术等课程。四是强化教育实践课程。重视教育实践是西方发达国家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突出特点, 我们要科学有序地安排好各项教育实践课程, 注意实践内容的系统性、层次性和综合性, 可采取教育见习、顶岗实习、教育调查、教学观摩、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等多种形式, 使学生从单项到多项, 从分散到集中, 从校内到校外, 受到多层次、多方面的实践锻炼, 促进学生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改革培养模式, 凸显师范性
为切实加强教师教育工作, 进一步强化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 促进师范生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必须改革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凸显高师院校“师范性”之特色。下面笔者以我院为例, 来谈谈如何改革培养模式, 凸显师范性。
我院是一所专科院校, 对师范类专业学生非常好地实施了“2+0.5+0.5”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1.“2”年:
优化基础课程, 淡化专业课程, 增设教师教育类课程, 强化教育实践课程, 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并改进教学方法, 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我院教师改变了传统的以理论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 采用合作教学、案例教学、微格教学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增加学生课堂上的实践机会, 真正促进学生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发展。
2. 第一个“0.
5”:实行“一、二、三”培养模式。一是培训。安排3个月的教育实践类课程, 同时围绕着备课、上课、说课“三课”技能在校内进行教学技能培训, 完成教育实习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具体课程安排如下:小学学科教材导读每周4节、小学学科课件制作每周4节、小学学科课程标准解读每周2节、教师招考每周2节、教学技能训练 (把学生每分成小班, 进行微格教学) 每周6节, 合计18节。通过教学技能培训, 一方面使学生学会“一写 (编写教案) 、二说 (说课) 、三讲 (讲课) 、四考 (教师招考) ”。另一方面促进教师参与小学教学研究与校本教材开发, 加强内涵建设。二是考核。对学生进行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说课、模拟上课四项教学技能考核, 考核合格者才能参加后面的集中教育实习。三是实习。考核结束后, 进行一个月的集中教育实习, 完成“三个一”: (1) 上好一堂汇报课; (2) 组织一堂主题班会课; (3) 撰写一份调查报告。
3. 第二个“0.
5”:进行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突出了岗位的“全程性”, 体现了技能的“锻炼性”, 实现了服务的“双向性”。它很好地提高了师范生的综合素质, 推动了高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实现了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对接。同时, 我院教务处设有顶岗实习网络管理系统, 并通过这一系统, 对顶岗实习进行全程管理与指导, 有效地促进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
四、开展各项活动, 拓展师范性
要强化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 促进学生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光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它还需要教育实习等的综合训练, 特别是需要“课外”大量时间的训练与丰富的活动的参与和锻炼。因而, 高师院校应围绕“师范性”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和活动实施:一是常规训练活动, 如“每日一练”活动 (指三字一话) 、晨读时间的“主题会话”活动等。这样的活动训练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明确训练内容; (2) 规定训练时间; (3) 提供训练场地; (4) 落实指导教师; (5) 规范考核标准; (6) 及时兑现奖惩。二是技能竞赛活动。为了强化学生训练, 高师院校可开展学生技能展示与竞赛活动, 如“演讲比赛”、“校园辩论赛”、“教学设计比赛”、“课件制作比赛”、“情景剧大赛”、“说课大赛”、“模拟教学大赛”等。通过技能展示和比赛, 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训, 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训练、自我发展。三是师范特色的主题活动。高师院校可以有计划、分阶段地安排一些主题活动, 既让学生走出去———定期下中小学, 进行观摩和学习, 感受中小学课堂的真实氛围, 了解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现状, 又要请进来———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小学优秀教师来校讲学, 使学生学到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 及时学习中小学教育教学
WENJIAOZILIAO
的前沿理论, 促进其职业技能的提高。四是校外开展的活动。高师院校可以社会课堂为阵地, 突出学生“做中学”, 形成校地联动的社会育人平台。我们可启动“大学生义务支教行动计划”, 鼓励学生以教师的身份进入相关社区和村镇做志愿者, 开展针对贫困家庭、留守儿童、城镇低保、双职工下岗家庭义务家教服务活动。这种家教服务活动可以说是高师院校人才培养以课内为基础向课外延伸, 以校内为基础向校外延伸的大教育观的具体体现, 有效促进师范生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五、加强校地合作, 践行师范性
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面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势, 教师教育主体力量的高师院校, 应当进一步增强服务基础教育的意识, 发挥教师教育优势, 建设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师资队伍, 注重教育科学创新, 引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为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 高师院校应加强同地方合作, 建立“校—地”、“校—校”合作共同体, 形成“大学—地方—中小学”的合作机制, 让合作学校作为优质基础教育资源, 参与高师院校的师范生培养, 主要是充分利用其丰富的优秀课堂教学资源、典型教学案例资源、先进教学理念、科学教学管理和中小学优秀教师资源, 承担名师示范、教学观摩、教育见习, 以及实践教学、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等, 使得高师院校的学生从入校起就经常到中、小学去教育实践, 培养职业意识, 锤炼职业技能, 从而为地方基础教育提供高素质教师后备人才。而高师院校则可参与到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研究中, 为地方及其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服务, 指导其教育教学工作。如高师院校师范生的支教实习, 为合作共同体的中小学教师提供了脱产研修的机会, 高师院校则可每年组织他们来本院接受为期3个月的脱产学习, 从而整体实现地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也可组织并形成由高师院校学科教育专家和合作学校教师共同参与的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团队与网络研修工作室, 带动广大的中小学教师参加网络工作室研修, 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好务, 以践行高师院校“师范性”之特色。另外, 校地合作既有利于保证教育教学研究的科学化、规范化, 提升当地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水平, 增强当地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效果, 又有利于高师院校教师及时了解和把握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动态发展, 全面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更好地培养高师院校学生, 促进学生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郜锦强.教师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7.
高师院校非师范生 篇8
一、目前高师院校师范技能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一) 理论与实践脱节
各高校在师范技能培训中, 均设置了很多相关课程, 如:《课程标准解读》、《课程教学设计与说课训练》、《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基本技能训练》、《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师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等, 课程众多。按理说师范生经过了这么多课程的学习后, 应该对中学教学基本胜任。但事实并非如此, 师范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 均感觉理论与实践有很大距离, 在校培训的理论在实践教学中不能运用自如, 存在一定的脱节。究其原因, 不难发现, 在大多数高校, 任教相关实践课程的教师都是高校教师, 缺乏有中学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参与在校师范技能培训, 而高校教师缺乏中学课堂教学方面的实践经验, 对中学教材的发展改革不甚熟悉, 对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动态缺乏研究, 故而在实践教学课程的培训中, 只能从理论上进行一些基本的指导和培训, 也就是说培训实质上大多还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基础之上, 类似纸上谈兵。这就直接导致了师范生一旦到了真正的实践教学中, 虽然能够编写出漂亮的教案, 制作出精美的课件, 但对于如何分析处理教材, 如何组织课堂教学, 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等方面, 常常感到不知所措、力不从心, 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尽管在教育实习环节, 也会有中学教师进行一些指导, 但都是在发现问题后再予以纠正, 而且总是问题多多, 这对每位师范生而言, 自信心会受到打击。
(二) 重训练轻考核
各师范院校, 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都十分重视师范技能培训。师范技能包括教学技能、三笔字书写、语言表达等诸多方面。教学技能方面一般由相应的课程考试进行考核, 但对于三笔字书写、语言表达 (普通话除外, 有国家相关考核) 等方面, 多数高校只有培训, 相关考核普遍不太重视。这一方面导致学生不太重视语言书写类的培训, 另一方面, 也无法检测和保证培训的质量。在实践教学环节, 也充分暴露了师范生在书写和语言表达方面的不足。语言表达不够简洁流畅, 书写不规范、不工整等现象比较普遍, 尤其是对多媒体的过分依赖, 一些实习生上课干脆不写板书, 这些都极不利于课堂教学。
(三) 重技能轻素养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职业备受社会的尊重, 原因在于这一职业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更是综合的、多方面的。学生时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也是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阶段, 而这一阶段, 陪伴他们成长的除了家长, “有效接触时间”最多的就是教师。教师的道德水平、心理倾向、人格魅力等, 对学生的成长都将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为人师表”、“身教胜于言教”, 教师是学生最经常、最直接、最具权威性的榜样,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学生模仿的榜样。这就要求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 不能只注重职业技能的培训, 更要重视职业素养方面的培养和指导。
(四) 重课堂轻课外
目前高校师范技能培训多以设置各种课程的形式进行, 重视的只是各课程的课堂教学, 对于课外的培训基本都忽略了。而教师教育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特殊专业, 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驾驭教育教学艺术的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表现, 这种综合能力的提高, 不能像学习理论知识那样, 只通过课堂的讲授、练习就能理解和掌握, 而是需要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之于实践, 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去体会、去总结、去综合运用、去找寻规律、去积累经验, 最后才能在能力上有所提高, 而这些单纯依靠有限的课堂是难以实现的。再者, 培训课程的设立, 目的是提高师范生的综合师范技能, 而各门培训课程独立教学, 也不利于课程间的衔接贯通。
二、改革完善师范技能培训的具体措施
(一) 聘请中学优秀教师直接授课
针对师范技能培训中缺乏有实践经验的中学教师参与, 导致教学过程中实践针对性不强, 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可以打破传统做法, 直接从中学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来高校担任相关培训课程的教学。《课程教学设计与训练》、《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新课标解读》、《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前沿》等, 均由中学优秀教师主讲, 如此一来, 教学就不再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而是十分有针对性地让师范生学会如何组织课堂、如何分析处理教材、如何把握中学生的思想动态等, 可以有效避免过去由于对中学教学的不熟悉, 师范生初上讲台时产生的诸多不适应,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对接, 既有利于教育实习环节的顺利进行, 又有利于增强师范生的自信心, 可谓一举多得。
(二) 重视和完善各项考核制度
成立一个专门的考核小组负责各项考核工作, 建立一整套规范的培训考核方案具体实施, 以颁发各项合格证的方式来评价师范生的师范能力, 只有各项技能都获得相关合格证的师范生, 才有资格参加教育实习环节的实践。具体考核:适合理论考核的, 由任课教师负责进行课堂考核, 要求达到及格及以上水平;对于书写及语言能力的考核, 采取每年定期举行一次相关测试, 学生自愿报名参加, 由考核小组进行评价, 能力达标者颁发合格证书, 不达标者下一年再参加考核, 直至达标为止。通过一系列的考核测试, 既能检验师范技能培训工作的成果, 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学生自觉努力, 不断提高。
(三) 培养师范生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健康的心理倾向
首先, 高校教师要自身加强道德修养, 积极发挥“榜样”和“表率”的作用, 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影响师范生。其次, 需要通过教育和舆论等各种形式, 比如:举办各种励志讲座、组织聆听、观摩先进事迹报告会等, 把有关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范畴、道德修养、道德行为等内容传授给师范生, 让他们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责任和要求有更明确的认识, 对这一职业更加热爱。再次, 可以通过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比如:暑期支教、扶贫助困等活动, 让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切实感受和体会助人的快乐。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 对培养和提高师范生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感, 磨练坚强的道德意志, 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信念都将产生积极作用。
(四) 创新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不必将师范技能培训拘泥于课堂, 可以把培训从课堂延伸至课外, 充分发挥课外时间自由充足、训练形式灵活多样的特点, 既能营造氛围, 又能促进培训。实践中最常采用的是以竞赛促培训的方法。可以在课余开展诸如多媒体课件制作、说课等教学类的比赛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书写语言方面也可以进行三笔字书写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朗诵比赛等, 促进书写和语言能力的提升, 对优秀的书写作品进行展示以激励。此外, 还可以请已经毕业任教并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回母校座谈, 与师弟师妹们一起交流感受, 分享经验。聘请中学名师来举办座谈, 让师范生与名师近距离交流, 向之请教。这一系列举措对在校的师范生均能起到很好的引导和激励的作用, 对他们师范技能的提高将有很大的实践性帮助。
参考文献
[1]何伟.浅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D].白鹤滩之窗网站, 2010, (1) .
[2]朱秋.如何结合思想政治教学培养师范生良好的人文素养[J].中等职业教育 (理论) , 2009, (7) .
[3]陈榕峰.支教活动对师范生职业道德培养的作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 (9) .
[4]鲍方印, 刘琳, 王松, 孙玉军, 刘爱荣, 马玉涵.新课程改革与培养师范生的教师职业素养途径的探究[J].新课程研究 (中旬刊) , 2012, (2) .
高师院校非师范生 篇9
我国2001年启动新课程改革, 教育部颁布新的化学课程标准, 各地陆续使用新教材, 2011年《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2011版) 》出台,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新课程打破了按照学科结构组织教学内容的形式, 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倡导探究式学习, 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重视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新课程改革对化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启动至今的化学新课程教学实践表明部分化学师范专业毕业生的素质、能力与新课程教学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培养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师范生, 这对于师范生和高师院校来说都意义重大。而试讲是师范生成长为准教师的必要环节, 也是师范生教学技能和师范素质初步形成的重要环节。
二新课程对化学教师提出的要求
(一) 思想观念转变[2,3]
思想上要深刻认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深入理解新课程的宗旨和新课改理念并渗透到化学教学中。第一, 要树立新的教育价值观和学生观, 结合新课程标准领会“科学素养”“科学探究”“STS教育”等理念的深刻内涵, 以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引化学教学。第二, 要重新定位教师角色, 形成新的教学过程观。新时代的化学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灌输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而教学过程则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认识教学成果的活动过程。第三, 形成新的课程观。要突破教材和教学用书的“禁锢”, 优化课程资源、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 发掘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素材。第四, 要形成新的教学评价观。新课程要求实施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方式,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 专业素养提升
1知识方面的完善
新课程要求化学教师要具备精深的化学学科专业知识、熟练的学科教学知识 (PCK) 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新教材知识总量上减少了, 去除了一些繁难部分, 降低了对学生化学计算的要求, 同时增加了开展科学探究和科学、技术、社会相联系的内容[4]。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具有精深的化学专业知识, 深刻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熟练掌握化学计算方式;其次要具有熟练的学科教学知识 (PCK) , PCK是指教师根据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进行系统思考, 将自己所知道的学科内容以学生易理解的方式“转化”为学生实际的获得的知识[5];最后, 要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只有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 才能在化学教学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旁征博引, 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2技能、素养的提升
新课程要求化学教师能规范、熟练地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呈现出一些新特点[6]:化学实验教学的目标更加全面, 由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全面考虑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过程体验;教学形式上更注重课上指导、组织学生分组开展实验, 每位同学都有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化学实验更贴近生活、体现科学探究。这对化学教师的实验操作、演示技能和组织、指导实验探究的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课程对化学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提出了新要求。教学设计上要贯穿新的课程教学理念, 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据确定教学方法和内容;新课程提倡“科学探究”“全面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提倡“以人为本”,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人文教育”;新课程提倡多样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要求评价呈现灵活性和人文性。
新课程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教学告别了仅仅以粉笔、黑板为教学工具的时代, 提倡使用现代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例如运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 教师应掌握多媒体课件 (PPT) 的制作方法和网上搜寻教学资料的技能, 这既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升, 又有利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优化。
三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师范生试讲的建议
(一) 做好试讲相关知识的储备
1加深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
课程标准是课程实施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也是编写教材、开展教学、实施评估的依据。师范生在试讲前应进行新课程标准的专题学习, 深刻理解课程理念和目标, 把新课程的要求贯穿于教学设计和实践教学中。
2加强学科教学知识 (PCK) 的积累
PCK是学科知识与教育教学知识的“合金”, 是教师个体的独特知识领域, 它是教师针对特定学科知识和教学对象, 组织、调整、呈现教学内容, 进行有效教学的知识[7]。师范生应在试讲中探索、积累教学方法, 形成自己的学科教学知识。
3提升博雅素养, 积累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新课程提倡STS教育, 要求师范生具备广博的文化、科学、社会知识。在多元文化与多元价值观视域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宽广的、发展是多元的, 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博雅素养和多方面的阅历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和发展[8]。师范生从进入大学开始就应多渠道接受博雅教育, 为试讲、实习和就业做好准备。
(二) 加强基本功的练习
1加强粉笔字和普通话练习
粉笔字和普通话是师范生重要的教学技能, 试讲中应高度重视加强这两方面的练习, 指导教师应悉心指导粉笔字书写方法、排版技巧, 纠正普通话发音。
2提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新课程提倡使用现代化教学载体, 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运用能力和信息素养。试讲初期大多数师范生PPT课件制作水平不高, 出现排版不规范、知识呈现无条理、逻辑不清晰、色彩搭配不恰当等问题。应加强多媒体课件制作练习, 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学效果。
3培养课程资源开发能力[8]
师范生要形成科学的课程观, 课程是开放的、生成的、持续发展的, 不仅有预设的内容, 还有在教学实践中生成的内容;不单有固定的内容, 还有持续吸纳、发展的新内容。师范生在试讲中应努力提高课程开发的能力。
4提高师范生实验技能
新课程重视实验的地位, 提倡科学探究。试讲阶段部分师范生实验操作、演示能力和组织探究实验的能力不强, 有的师范生做演示实验时会出现紧张、失败率高、解说不流畅、无逻辑等情况。在试讲中要着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演示技能、讲解技能和探究实验组织技能。
(三) 加大说课训练力度, 提升教学技能[9]
说课是指教师在独立备课的基础上依据教育理论、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 结合学生情况和教学条件, 向其他教师、教研人员或教学管理人员口头表达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的活动, 很多中学选拔教师会采用说课形式, 中学教研活动大多是以说课形式进行的。说课能帮助避免试讲或上课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能让师范生主动思考怎样教和为什么要这样教, 能帮助提升试讲的效果。因此加大说课训练力度能帮助师范生作好教师应聘和从教准备。指导教师可先集中讲解说课的内容、方法和意义, 让学生了解说课、认识到说课的重要性。
(四) 试讲中渗透新课程教学理念
1“以人为本”的理念
承认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依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遵循“准备性原则”, 以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为起点来优化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探究兴趣和科学精神为目标进行探究设计;采用多元评价指标、多种评价方式, 体现评价的灵活性和人文性, 关注学习过程。
2 STS和STSE理念
STSE教育即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教育, 该理念是在STS教育价值上整合了环境教育 (Environment Education) 。STSE探讨和揭示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四者之间的关系, 关心四者的协调、健康发展。教学中要提升师范生环保意识、贯穿STSE理念, 提倡节能、低碳生活理念。
3科学探究理念
新课程提倡科学探究, 它体现了“学生主体”的学生观和学习方式。知识不是直接从书本获得的, 而是通过自己探究而“生成”的, 鼓励学生大胆去探索、去验证知识, 让学生从中体验“做科学”的愉快, 感受科学精神的可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角色是指导者、辅助者, 教师要为学生科学探究创设环境。
参考文献
[1]邵艳秋.新课程标准下化学师范生教学技能结构论析[J].高师理科学刊, 2007 (1) :52-54.
[2]饶水华.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师的素质要求[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6 (26) .
[3]江胜根, 何穗.新课程标准对化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要求[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8) :64.
[4]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4.
[5]梁永平.论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及其发展[J].化学教育, 2012 (6) .
[6]程永新.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对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J].学周刊, 2011 (10) .
[7]冯茁, 曲铁华.从PCK到PCKg: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转向[J].外国教育研究, 2006 (12) .
[8]李方.新课程对教师专业能力结构的新要求[J].教育研究, 2010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