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共10篇)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篇1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在医学教育中是指以临床问题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引导学生把握学生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 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Mc Master大学首创, 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受欢迎的三大教学法之一[1], 目前国内、外许多医学院校在医学生的培养中使用了PBL教学方法[2~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传染病学教学组对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003级学生, 以病毒性肝炎为主题, 设计并开展了一次PBL教学尝试,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003级学生1~8班, 每班25人, 共计200人。随机分班, 其年龄、性别、入学成绩无差异。设计1~4班为对照组。5~8班为实验组。实验组又分为8组, 每组12~13人。
1.2 教师和教材
所有教师均由具备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 教材均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杨绍基主编供8年制及七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传染病学》。根据教学大纲把“病毒性肝炎”这一节编写临床病例, 同时根据病例提出8个问题。
1.3 教学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即以教师为中心, 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
1.3.2 实验组
采用PBL教学法, 在课前1、2周将临床病例发给学生, 每组分配一个问题。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课下通过图书馆、网络查阅资料进行单独学习, 然后分组讨论 (30 min) 综合意见, 课上学生课题组代表对综合意见在整个实验组进行陈述 (30min) , 最后教师针对问题进行补充、总结归纳课程的重点、难点, 对各组的发言进行点评 (15 min) 。
1.4 教学评估
1.4.1 学生成绩评估
根据教学大纲, 授课教师制定考题。包括病毒性肝炎的基础知识、重点、难点, 同时设计一道病例分析题 (总分60分, 病例分析题占10分) 。在课程结束后同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卷面测试 (考试时间20 min) 。评卷由授课教师担任。测试总成绩采用t检验, 病例分析成绩应用χ2检验。
1.4.2 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主要是考察学生对PBL教学满意度。包括对PBL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安排、教学效果、小组讨论情况和对教师的评价。量化指标:非常满意或有非常大的提高 (5分) , 满意度90%~100%;很满意或有很大提高 (4分) 、满意度80%~100%;较满意或有一般提高 (3分) , 满意度50%~79%;不满意或没有提高、不愿意参加 (2分) 满意度<50%;不知道 (1分) 。
2 结果
2.1 学生成绩评估
实验组和对照组总成绩和病例分析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1) 。结果见表1、2。
2.2 问卷调查结果
通过学生调查问卷统计学生评分在4分以上的累计计算结果。详见表3。从整体上看, 同学们对评估项目持非常肯定态度的学生占多数 (≥60%) , PBL教学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肯定。但是在获取学习资料是否方便与提高、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和表达能力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3 讨论
医学教育模式为了适应社会需要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PBL目前正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PBL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 其教学目标[5]:提高学生识别重点掌握的关键概念的能力, 并且让学生在类似的情况下使用所学到的知识信息;培养学生的临床的临床推理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指定诊疗决策的能力;在各学科横向整合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让他们更好的理解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做终身学习的准备;鼓励小组讨论学习, 这是有效地进行协同工作和互相合作学习的要求。经过PBL教学培养出来医生能够独立思考, 有创新意识, 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新知识, 跟上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
PBL教学采取的是小组讨论, 增加团结协作的能力, 激发同学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主动性。学生在PBL教学中是主角, 他们通过自主性学习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6~8]。这一点得到了学生的肯定 (82%~84%) 。同时同学们在PBL的表现也得到了教师的肯定。在PBL教学中, 同学们能够根据病例及提出的问题通过查阅文献掌握病毒性肝炎的基础知识、重点、难点, 通过教师的归纳总结强化认识。学生成绩统计分析, 发现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总成绩和病例分析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1) 。说明PBL教学不影响学生对基础知识、重点、难点的掌握, 同时还提高综合归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值得提倡的教学方法。这和袁红瑛等[9]报道一致。
同学们在获取学习资料是否方便与提高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和表达能力还有待改进和提高。PBL教学对学校的信息资源提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应该在实行PBL教学前给同学们上一堂医学文献检索课, 使同学们提高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 更有利于PBL教学的实施。PBL教学分组讨论综合意见只有每组的一个代表发言, 同学们认为应该多组织一些选题, 让更多名学生有上讲台发言, 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PBL教学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作用既要教, 又要导。既要教会学生课本的知识, 又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锻炼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 充分给学生以肯定, 提高学习兴趣。从传统教学模式向PBL教学方法的转化, 需要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角色发生转变[10], PBL教学方法在具体开展过程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要有个逐渐熟悉和适应的过程。因此, 在开展PBL教学前对学生和指导进行相应的培训是必要的[11]。
通过实践证明, 尽管PBL教学方法的实施还有待于不断的完善, 但其在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提高综合素质等多方面都有优势, 其教学模式必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摘要:目的比较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与传统医学教学方法。方法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 对照组根据传染病学教学大纲编写临床病例实施PBL教学方法。采用阶段考试与问卷调查评估分析教学效果。结果PBL教学不影响学生对基础知识、重点、难点的掌握, 同时还提高综合归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值得提倡的教学方法。PBL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查阅文献、综合分析、团结协作能力。结论PBL教学方法优于传统医学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 适应于当前医学教学改革。
关键词: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病毒性肝炎,教学
参考文献
[1]黎家厚.构建性学习—学习科学的整合性探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54.[1]LI JH.Contructive Atudy-integrated Exploration of Studying Sci-ence[M].Shanghai:Shanghai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 2005:54.Chinese
[2]SHIN J H, HAYNES R B, JOHNSPON M E.Effects of prob-lem-based, self-direct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n life-long learning[J].Can Med Assoc, 1993, 148 (6) :969-976.
[3]ENG K H.Can Asians do PBL-[J].CDTL Brief, 2000, (3) :3-4.
[4]刘彩霞, 乔宠, 栾南南, 等.PBL教学法在妇产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医学教育, 2005, (3) :29-31.[4]LIU CX, QIAO C, LUAN NN, et al.Application of PBL model in education of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J].Medical Education, 2005, (3) :29-31.Chinese
[5]SAMY AA.Becoming a student in a PBL course:twele tips for successful group discussion[J].Medical Teacher, 2004, 26 (1) :12-15.
[6]KWAN CY.What is PBL-It is magic, myth and mindset[J].CDTL Brief, 2000, (3) :1-2.
[7]WOOD DF.ABC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medicine PBL[J].BMJ, 2003, 326 (11) :328-330.
[8]XU CJ, WU JF, PENG JY, et al.Application of PBL teaching in7-years periodontics students[J].China Medical Engineering, 2007, 15 (1) :109-111.Chinese
[9]袁红瑛, 王勇, 田敏, 等.PBL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 , 2007, 9 (4) :353-354.[9]YUAN HY, WANG Y, TIAN M, et al.Application of PBL mod-el in education of medical microbiology[J].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Journal (Elementary Medical Education Edition) , 2007, 9 (4) :353-354.Chinese
[10]MAU DG.Do we all mean the same thing by"PBL"-a review of the concepts and a formulation of the ground rules[J].Acad Med, 1999, 74 (2) :178-185.
[11]KANNU V, KAISU P.The pbltutorial laboratory-a method for training medical teachers[J].Medical Teacher, 2000, 22 (3) :99-101.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篇2
体育课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体育教学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不喜欢体育课,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学生没有得到相应发展。这是体育教学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而且需要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其中一种方案就是如何使得体育教师拥有教学策略的理念和方法。通过体育教学策略的研究可以促进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从教学策略出发,在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分析和探讨体育教学策略,试图建构一种合理的体育教学策略框架,并为体育教学行为提供一些建议。
一、体育教学策略的内涵
教学策略是教学实施中进行的系统决策活动的一个动态过程,是通过概括性思考对教学活动全过程进行的预先谋划。体育教学策略是教学策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关于体育学科的教学策略。依据对教学策略的界定和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学策略可以定义为:在体育教学实施中进行系统决策活动的动态过程,是通过概括地思考对体育教学活动全过程进行的整体性预先谋划,是根据体育教育规律,作为体育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情境中为适应学生体育学习、活动的需要和完成体育教学目标而对多种体育教学方法的整合,并随体育教学情境变化而进行适时的调整。
二、学习方式——体育教学策略的学习论基础
与传统的他主学习、接受学习、个体学习相对应的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是当前课程改革强调的三种学习方式,也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学习研究的重要主题。倡导执行这三种学习方式的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自主、协作、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的发展。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是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第二,是对自己实际学习活动的监察、评价、反馈;第三,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修正和控制。结合自主学习的定义,可以把自主学习的特征概括如下:第一,能动性。自主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从事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第二,独立性。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中尽可能自己做出选择和控制,独立地开展学习活动。第三,有效性。自主学习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尽量协调好自己学习系统中的各种因素达到最优化的学习。第四,相对性。自主学习不是绝对的,而是介于绝对自主或绝对他主两极之间的,如学生在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等许多方面都不可能完全摆脱对教师的依赖由自己来决定。
(二)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从现代学习心理学的角度看,无论是我国学者提出的研究性学习概念,还是国外学者提出的相关概念,本质上都是一种以问题为依托的学习。从过程上讲,它是一种问题解决过程,是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它与借助教师或他人呈现问题、讲解问题、得出答案的问题解决过程相对。概括言之,研究性学习也就是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的学习方式。
(三)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中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合作学习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能够改善他们的自尊,帮助他们习得团体规范、形成社会交往技能,建立起一种友爱、合作的人际关系。根据前面对三种学习方式的分析,可以看出,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作为j种学习方式,各自强调的侧重点不同。自主学习强调个体独立、主动、自觉、自我负责地学习,强调对学习的自我定向、自我监控、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研究性学习强调以问题为依托,以探究、发现的方式来习得知识和技能。合作学习强调以学习小组为依托,以群体的分工、协作为特征来进行学习。三种学习形式强调不同的侧重点,在实际的学习情境中,这三种学习方式存在着一种相互支持、互为补充的关系。
三、体育教学策略的建构
21世纪是以知识创建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已经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状况的基本因素。我国传统的以“选拔、甄别”为特征的应试教育正在逐渐向“着眼于发展”的素质教育转移,在此过程中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就成为必然。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只是素质教育本质性的教学观念,并不能构成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它进入教学的前提是以教学策略为中介通过教学实践具体到学生的学习中。对于教学来说,教师的教必须围绕着学生的学去工作,通过学生真正的内化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因此,使用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这i种当前新课程改革强调的学习方式,作为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的解释,以及建构体育教学策略的三种取向。
(一)实施自主学习的体育教学策略体系
1.内涵。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生,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体育学习过程中,获得独立处理和运用体育信息、体育资源的能力,建构完整人格。
2.意义。终身体育的观念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通过终身体育锻炼身体和生活娱乐将会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人们有必要学会体育学习以便在终身体育提供的种种机会和条件中受益。因此,教会学生体育学习,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体育能力,是时代赋予学校体育教育的使命。
3.原则。满足学生在学习内容、时间、地点、形式上的选择,赋予学生相应的权利,并使学生行使自己的权利。
4.方法。满足学生体育学习的选择,给予自学的机会,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采用异步指导。具体来说:
(1)给予学生自学机会。在充分相信学生的前提之下,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做到“先学后教,先练后讲”。这种先学先练是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直接制约教师的教授。同时,也只有教师的教授从学生的自学情况出发,学生才能真正重视先学先练的机会。
(2)指导自学方法。主要考虑三方面的学法指导:第一,一般性体育学法指导。包括观察的方法、分析的方法、模仿的方法、练习的方法等等。指导一般性体育学习方法常常是渗透在体育课堂教学环节和学生具体身体活动中,以使之具体化、可操作化。第二,结合教学环节的学法指导。包括针对课堂内容中如何确定自学目标,如何独立学习(独立观察、独立练习、自我评价、自我改进等),如何展现学习结果,如何接受评价。第三,结合具体项目的学法指导。把不同项目的不同学法归类概括,系统化结构化地呈现给学生,促使学生形成迁移能力。
(3)异步教学。在学生先学先练的基础之上教师进行教授,学生自学结果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差异,使教师更容易发现、照顾学生的差异,从而便于教师采用异步教学。异步教学主要按照学生的差异分层,在教学目标、要求、指导、考核等方面采取区别对待。
5.注意问题。在放权自学和教师指导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个体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差异。只有承认差异、认识差异、针对差异的体育教学才能够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而差异教学也是通过对自主学习的必要指导实现的。
(二)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体育教学策略体系
1.内涵。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技能、经验,去解决教材中或生活中的未知因素,通过“问、思、学、练”等方式,获得体育知识,增长体育能力,同时发展选择信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2.意义。从人才的角度看,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是人才的重要素质。站在时代发展与未来社会进步的高度思考,教育改革就要从培养人才“关键能力”的角度出发。所谓关键能力,指选择信息的能力、主体性探索问题的能力、人际关系的能力等。可见,研究能力在人才能力结构中是关键能力中的关键,通过研究性体育学习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是符合现代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的。
3.原则。在体育教学中以体育运动或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为依托,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技能,通过探究、发现的方式来习得知识和技能。
4.方法。从体育运动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创设情景,通过学生发现问题、搜集处理信息、身体实践练习、表达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发展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具体来说:(1)创设合理、科学的情景。通过启发诱导,在现有条件下,以经过选择的教学内容为基本探索内容,将学生自身生活中的实际需要纳入到研究问题,达到问题本身具有真实性。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质疑、讨论、研究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多种尝试活动,解决实际问题。(2)培养研究能力。第一,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收集和分析资料、设计方案、亲身实践、交流体验等活动,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知识、经验、能力和体育研究方法,发展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培养收集、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帮助学生利用多种有效手段,围绕研究主题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并恰当地利用信息来设计方案。第三,培养实践体验的能力。研究性体育学习的重要特点就是身体活动,也只有通过学生亲身体育运动实践,才能检验各种信息的可靠性和设计方案的有效性。要鼓励学生勤于实践、积极活动、大胆尝试促进体育实践能力。(3)引导学生把体验、感悟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和经过亲身活动体验后,要根据体育教学要求和学生研究的情况,归纳和概括要点和要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本质,找出体育活动的规律,从而使学生把研究实践中获得的体验、感悟上升到理性认识,寻求出解决该类问题的规律。
5.注意问题。研究性体育学习是一种具有自主性、开放性特征的体育学习方式,需要强调学生通过亲身参加体育活动实践体验体育学习,需要综合运用已有的各方面知识、经验、技能解决自身的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实施合作学习的体育教学策略体系
1.内涵。在体育教学中借助体育活动团队的形式,以小组为形式,通过学生分工、合作、配合共同学习,发展个体的体育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2.意义。交往是作为个体的人生活与学习的基本方式,个体在交往中可以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明确自己的社会使命和责任,实现社会化。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社会已进入了全球化信息时代,当代社会已经成为了全球化的交往社会。无论从个体发展还是从社会进步来看,人必须把交流、合作作为生活与学习的方式,共享交往中的丰富资源,实现自我完善和对生存状况的改善。因此,借助体育活动多以团队形式进行的特点,通过合作性体育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3.原则。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相互积极配合。重点培养协作、分享精神,为学生在社会性的群体中的适应和发展做准备。
4.方法。以小组成员合作性体育学习、活动为主,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标准,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交流、互帮互助、取长补短来克服差异、共同进步。具体来说:(1)建立小组和确定分工。采取学生自愿组合与教师适当调整的原则进行异质分组,把不同类型的学生组合起来,使组内成员之间保持一定的差异性,为他们进行互补性的交流创建条件。同样以学生自愿和教师适当调整为原则,根据学生的特长在学习、活动进行之前对小组成员进行明确合理的分工。(2)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必须使学生意识到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小组的一分子,他们之间是荣辱与共的关系,只有合作才能成功。教导学生如何宽待别人的失误、如何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意见、如何参加讨论、如何指出别人的缺点和失误。(3)小组自评。小组自评是小组成员对小组的工作进行反思、总结。通过小组会议考虑哪些成员行为对小组有帮助,哪些没有帮助,决定哪些行为可继续,哪些行为该终止。小组自评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小组成员工作的有效性以达到小组目标。
5.注意问题。合作性体育学习是一种小群体的分组学习形式,要关注个体间情感交流,彼此鼓励,互相配合、帮助,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效果。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体育教学策略是建构在策略的特定范畴内,是教学策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通过概括地思考对体育教学全过程的整体性预先谋划,是可进行适时调整的动态系统决策活动过程。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理论是建构体育教学策略的学习理论基础。体育教学策略的建构必须是围绕着学生的学,新课程改革中强调的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三种学习方式,是建构体育教学策略的三种取向。
(二)建议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篇3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注意事项;应用;评价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互相配合、共同努力的教学方式。因此,作为素质教育下的语文教师,要认真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核心思想,并有效地贯彻落实到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而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价值得以最大化的实现。
一、明确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注意事项
通过近几年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我们发现要想真正发挥其价值,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一些学生将小组合作学习当做了聊天的平台;一些小组被部分学生所控制;还有小组合作学习没有足够的交流时间等等,这些现象都在某種程度上影响着高效课堂的实现。因此,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反思和改进,以确保小组合作学习价值的有效实施。所以,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比如:分组问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分工问题(确保人人都明确目标);小组合作任务明确等等。这些都是直接影响小组合作学习价值的关键因素,所以教师要明确这些问题,要在实际教学中有意识的注意,进而为高效课堂的实现做好前提工作。
二、有效实施在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不仅适合在新课教授中应用,而且对在习题练习、习题批改、试卷讲评等环节中应用效果也非常好。因此,在做好分组、分工等基础环节之后,最重要的也是最中心的环节就是如何应用到数学教学当中。
例如,在教学有关“二次函数及其图象”时,在将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组之后,首先,我引导学生借助“描点法”自主画出一个二次函数的图形(自主确定函数式);接着,引导学生将自己画出的函数图形进行比较,并说说自己函数图形的特点。不过,在学生确定函数式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尽量避免重复,要做到每人都是一个代表。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函数图形的特点。当然,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讨论过程,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都会随着知识的掌握而得到相应程度的锻炼和提高,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三、在小组合作模式的实施中注意评价的价值
如果教师仅是为了合作而合作,该模式的价值是不能真正发挥作用的;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对每个小组在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者给予及时的纠正和肯定,学生就不会知道哪里是优势、哪里需要改正、哪里需要完善,当然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做好评价工作,以确保合作学习价值的真正实现。
总之,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以确保课堂效率的有效实现。
参考文献:
舒尧相.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3).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篇4
关键词:非经典,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供应室,护生
非经典是采用PBL教学法和传统教育相结合的方法。非经典PBL教学法并非完整意义上的PBL教学法, 但它的理念、步骤以及基本方法仍然与PBL教学法一致, 同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人际合作能力等[1]。我们针对护生普遍对供应室实习不重视、实习时间短等情况, 参照非经典PBL教学法设计带教模式并实施, 收到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学年在我科实习的护生为观察组, 共78人, 大专生50人, 中专生28人;选择2006年学年在我科实习的护生为对照组, 共74人, 其中大专生48人, 中专生26人。两组护生年龄、基础教育、实习前对供应室的认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进行带教;观察组采用非经典PBL教学法进行带教。实习周期均为1周~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带教效果。①出科进行考核评价, 包括理论考核 (分为优、良) 及专科操作考核 (分为优、良、一般) 。②实习结束时进行对供应室认识 (包括重要性、临床关系、职业暴露) 及满意度的调查,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调查表以无记名形式独立完成。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表152份, 收回有效问卷152份, 回收率100%。
1.2.1 非经典PBL教学带教方法
参照非经典PBL教学法制订带教方法, 采用以护生为主体, 以现代消毒学科为界, 从重点下手, 解答疑点, 总结过程, 理顺整个带教内容。
1.2.2.1 入科宣教
由带教组长完成, 一般20 min~30 min, 除传统的进行环境及工作内容的一般介绍外, 重点讲解供应室在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地位, 指出供应室直接影响着临床医护质量, 更关系着病人的安危, 这也是在带教方面的重要理念。使护生转变重临床、轻供应室的思想, 激发护生对供应室工作的兴趣, 加强护生管理, 更新观念, 完善岗前培训制度。
1.2.2.2 内容
供应室环境及工作的特殊性, 各项操作技术性很强, 护生实习时间短, 实习内容多。因此, 采用以护生为主体, 按供应室工作组分配各组实习时间, 由各组带教老师分别进行带教, 重点清洗、包装、灭菌, 强调消毒隔离、职业暴露。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 力求知识的全面性, 启发护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由带教老师讲授, 并结合实际操作, 层层诱导, 启动护生去解决问题的思路, 指导护生参阅有关资料, 与同学讨论, 实习结束前提交解决问题的答案。最后由带教老师总结解决问题的答案, 补充遗留的疑点, 围绕重点难点理顺整个带教内容, 注意知识的系统化, 使护生更全面地掌握供应室的知识与技能, 圆满完成实习任务。
1.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表2)
3 讨论
护生普遍认为供应室就是洗洗刷刷, 没什么学的, 与以后工作关系不大, 加上学校安排实习时间短, 致思想上不重视, 在学习过程中敷衍了事。因此, 为使护生在短时间内, 按目标完成实习任务, 首先带教老师应转变观念, 对护生加强岗前教育, 使其充分认识到供应室的重要性, 激发护生对供应室工作的兴趣。有研究表明, 非经典PBL教学法带教模式有利于调动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能激发护生的思维活动, 产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新鲜感, 极大地提高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2]。
随着社会的进步, 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院感染越来越引起公共卫生机构及各医院的重视, 供应室作为医院感染控制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承担着全院消毒灭菌工作、提供无菌物品、敷料等物品的供应, 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是供应室管理的核心。因此, 对现代消毒隔离学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各种洗涤剂、清洗机、灭菌器等不断涌现, 现代供应室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很多在护理教科书上是没有的, 护生从理论上就缺乏认识;供应室的特殊环境增加了陌生感, 护生面对这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设备和技术, 实习目标不明确, 在短时间内能否掌握这些技能, 信心不足, 无所适从。针对这些问题, 带教首先重点讲解供应室的新设备、新技术, 以吸引护生的求知欲。先由带教老师讲解、示范操作、引导, 护生通过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大大提高了学习技能的能力。通过实践表明, 非经典PBL教学法带教模式帮助护生掌握技能的效果明显, 护生通过老师的启发发现问题, 讨论问题, 解决问题, 可将书本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 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 记忆更牢固[3,4]。与经典PBL教学法相比较, 非经典PBL教学法更重视解疑、总结过程, 既解答学生在讨论中遗留的疑点, 又围绕教学要求及重点难点理顺整个教学内容, 注重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及前后知识的联系, 并介绍一些新进展, 以求达到深度、广度及系统性的掌握[5]。
护生通过实习, 掌握了供应室区域划分的重要性, 熟悉了与护理工作有关的各种诊疗包的配置方法, 了解各种消毒灭菌法和新技术的应用, 从而充分认识到供应室的重要性。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习, 培养能够适应现代医院的合格人才, 满足护生实习需求, 将创造教育作为价值新趋向。供应室是护理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供应室实习也是提高护理人才必不可少的, 提高护士素质, 发展护理事业, 关键在于临床带教的效果[6]。我科通过改进带教模式, 初步形成科学化、规范化的带教管理方法, 明显提高了临床带教质量。
参考文献
[1]杨芳宇, 沈宁.PBL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现状[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2, 21 (2) :55-58.
[2]郭红霞, 姜永东.PBL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现状[J].护理学报, 2007, 14 (1) :25-26.
[3]张红菱, 陈靖, 舒剑萍, 等.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 2004, 18 (1A) :73-74.
[4]汪建, 沈宁.护生自学能力培养方法的研究进展[J].南方护理学报, 2004, 11 (5) :11-12.
[5]曾海金, 韦成全.非经典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24 (9) :54.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篇5
一、课题的提出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传授—接受”教学模式经过几代人的总结,已日臻完善。这种模式对学生快速获取知识确有优势,但它的缺点是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角度来看,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封闭性,造成了学生认识能力和方法上的缺陷,表现为:(1)教师“讲解”,学生“听记”的单向信息传输封闭系统。(2)只重视只是结果而忽视获取知识的过程。(3)教学形式单一封闭。怎样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主要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理论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在《自由学习》一书中提到:人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老师的任务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允许学生自主学习,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欲,让其自主发展。在罗杰斯看来,灌输给学生的知识对人的行为根本没有影响,能够影响个人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发现并加以同化的知识。若要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那就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有关问题。对任何教师来说,明智的做法是要发现那些对学生来说现实的,同时又与所教课程相关的问题,只有这样的学习才有意义,才能使学生的情感和理智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
这些观点与我们当今提出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是不谋而合的。在教学工作中我不断把罗杰斯的理论与物理教学相结合。现就物理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三、具体做法
(一)强化学生学习物理的主体作用。物理学科的特点是以实验为基础,运用数学逻辑推理,总结有关概念和规律,这就决定了物理教学过程必须是“探索研究式”的开放交互过程,而不是“注入式”的信息单向传输的封闭过程。教学中,要开放课堂组织结构,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指导、点拨学生学会探索式学习。教学过程要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主的分析探索。大胆设想和设计试验验证,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的多项交流讨论和教师的总结归纳,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形成物理概念和规律,更重要的是养成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的提高,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思维和过程,学会与人合作,学会怎样利用和处理有关信息,激发创新意识和独创能力。
(二)物理基础知识与学生的实际活动相结合,使学生感到这些知识都是实实在在的。
例题1.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质量是20kg,从滑梯的顶端匀速滑下,滑梯长3m,滑梯与斜面的夹角是30°。
问:(1)该小朋友在运动中受那些力,这些力有哪些特点。
(2)分别求出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3)在滑动过程中重力、重力及摩擦力做的功。(4)该小朋友所受各种力的动量及未动量。
在运动过程中,该小朋友所具有的机械能是增加还是减少,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何种形式的能。
这样就可通过学生熟悉的问题把力学的主干知识复习一遍,却不感到枯燥。老师还可以设计情境不同,但要回答的内容基本相同的问题,来迎合不同的学生。或让学生在能操作的情境中去学习,从而充分引导他们自主学习,这样做效果更好。
(三)物理教育要开放,拓宽教学形式和教学渠道,重视从课外获取知识和能力,从而找出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或与当代科技有关的题目,从而引导他们自主学习。
提高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必须大于开展物理科技活动、课外实验活动、实验参观活动。如学校可以组织初三学生去体育场观看科技展览,其中很多现象都应用了初中物理中的光现象、声现象、热现象、磁现象,从而加深理解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平时注重组织学生进行课外物理实验,开放实验室,准备一些常用器材,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测量计算和得出结论;组织学生参加假期实践、夏令营或实验活动日,以提高和发展有潜能的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发展和爱好特长的发展。
例题2.找一辆自行车,让学生观察它各部分的构造,并进行下列活动和分析。
(1)转动车把观察车把是怎样控制前后轮方向的。(2)一次捏紧左右两个车把手,观察它们是怎样使前闸和后闸刹车的。
(3)说出自行车的哪些部分是利用杠杆,哪些部分是利用轮轴,哪些部分是利用摩擦。
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物体和实际应用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动手找结论,从而引导他们养成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习惯,同时也复习了杠杆知识和力的一些知识。
(四)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题目培养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
例题3.在短路中运动员为什么要等看到发令枪冒烟后,就可以起跑,而不是听到声音才起跑,使爱好体育的学生感兴趣,同时并能复习声音和光在空气的传播速度。
该题对热爱体育的学生无疑是一个感兴趣的题目,这样才能培养他们自主发现问题,并找出结论,得到自我发展。
(五)设计一些对学生来说具有研究价值的题目。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可悲的是我们的教育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灌输,对基本技能的训练。
罗杰斯认为:每一个学生天生就具有创新能力,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允许学生创造,学生有可能不会像科学家那样发现“新东西”。但他们会形成一种“科学无止境”的探索精神,并认识到在任何真正科学里没有封闭性的结论。
为此,我们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后,不应把大部分时间用于简单的技能训练上,而是让学生研究具有开创性的题目,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
例如,我让基础较好的学生自己去研究一些没有学过的物理规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这些规律。让喜欢球类运动的学生分析球在运动中的受力和运动特点等等,这些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使他们自主发展、自主学习,让学生普遍感到这才是真正意义的学习。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篇6
1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指投标人完成由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所需的全部费用,包括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规费和税金、其他项目费。建设企业进行招投标时,招标企业要根据施工图纸,以招标文件和工程量计算标准为依据为投标企业提供工程项目的数量清单,投标企业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填写单价,计算出总价,通过综合评标的过程称为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2 电力造价现状
当前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我国电力企业行业应用广泛。在电力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中,电力企业应参照《电力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的相关要求,以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方案为依据。但我国当前的招标工作中,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并没有真正落实,当前的计价模式是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外衣下的传统定额计价,这一计价模式难以满足当前电力行业工程造价的需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企业定额尚未形成
企业定额是企业管理科学化的基础,管理者通过定额以实现对社会中各项工作的安排、组织、协调等管理工作。当前我国大多数电力企业尚未形成自己的企业定额,计价模式难以摆脱传统定额计价模式的束缚,传统定额计价模式难以真实反映施工水平,这就导致企业无法准确了解各项工作安排。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管理者进行企业定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企业要加快建立自身企业定额的步伐。
2.2 投标报价技术有待提升
承包商投标过程中的报价施工方案、施工工序、施工组织方案、施工技术的设计称为投标报价技术基础。依据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理念,投招标报价必须体现出个别成本受施工企业技术的影响而发生的变化。但是当前投标的承包商的报价依然根据统一的行业定额,忽略了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案的改进对报价的影响,致使造价失真,无法真实准确反映施工所需的真正费用。投标报价准确性是反映企业自身管理和经营水平的一种表现。报价分析员要对于施工的技术、规模、施工队伍、材料等各种因素综合考虑,预留出施工工艺的改进的空间进行报价工作。
2.3 快速组价体系尚未形成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准确运用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报价。但是当前电力行业虽然引入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但依然存在新旧计价模式的共同作用,受传统定额计价模式影响严重。在工程招标工作中,按照制定招标文件、公布招标文件、承包商提交投标文件、标评、定标的工作流程,由于整个流程复杂,为了加快项目的投入,就要进行投招标时间的缩短,此环境下提出了建立快速报价系统,以实现市场发展和提高企业工作效率的需要。但是当前我国大多数电力企业尚未形成快速组价体系。企业对于投标的报价无法科学、准确的进行对比以选择出有竞争的价格,没有完整的数据给予支持,所以当前电力施工企业仍采用传统的定额计价方式,这一过程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使得投标决策缺乏及时性,难以超前管理招投标工作。
3 结束语
以工程量清单为基础的电力工程造价是为了适应电力施工企业的市场发展需要而形成的一种市场定价机制。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运用可以有效地规范电力行业建设,促进计价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由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我国运用时间较短,相关的工作机制尚不健全,电力企业要抓住改革的关键时期,参照国内外的成功事例,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创新,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更好地进行工程造价工作。
参考文献
[1]钟明帅.电力工程项目如何应对工程量清单计价[J].建筑工程,2011,(02):119-120.
[2]李雪青.浅谈电力工程造价清单计价过程[J].建筑工程,2011,(05):182.
[3]李艳华,杜鹃,袁建梅.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电力工程造价中的应用新探索[J].科技广场,2012,(04):242.
[4]蒋曦.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竞争性企业定额编制研究[J].长安大学,2014,(10):32.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篇7
一、语感的理解
所谓语感, 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 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和活动, 反过来又指导语言实践。要学好、得心应手地运用好英语, 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不同个体由于语言感觉能力和语言实践量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 因此有些人能从别人的语音、语调、说话时的表情和动作等准确把握别人要表达的超出文字本身的含义。在平时的学习当中, 你感到那些看起来很顺眼, 听起来很顺耳, 读起来琅琅爽口, 明明较难的题, 但一读起来却能迎刃而解, 却还说不清是怎么回事, 其实这就是语感的奇效。虽然语感随着语言实践的积累必然会产生, 但教师必须认识到语感的存在和它的积极作用, 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和方法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会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 这样才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为今后英语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英语语感的培养
长期的英语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的英语语感越强, 其英语素质就越高, 他们就越能够创造性地学习和使用英语语言, 准确快捷地进行各种交际活动。所以, 重视培养中学生的英语语感, 加强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 就成为当今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呢?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摸索, 笔者总结了几点培养语感的方法:
1. 更新课堂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我们中国的学生接触英语的主要场所是课堂。在教学中, 我们要始终遵循英语教学原则“尽量使用英语, 少用或不用汉语”, 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课堂上用英语组织教学, 鼓励学生养成用英语思考的习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尽量不用母语为中介的翻译法, 即使使用也应该加强分析与对比。要求学生使用英汉双解词典并逐步过渡到使用英英词典, 这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词汇的内含和外延, 因为用一种语言解释另一种语言不一定都能做到一一对应、完全准确。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 即有些英语词、句用汉语很难解释, 甚至会出现越解释越难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 笔者经常给出一些包含该词、句的句子, 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猜测、理解, 所给出的语境应尽力和该词、句所处的语境相似, 而且是学生熟悉或容易接受的, 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的理解加以铺垫, 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的目的, 又能增强语言实践的量, 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 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2. 创设听、说环境, 加强语感的训练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 使学生沉浸在英语的海洋中。
首先,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尽量用英语教授。学生可以不必听懂教师的每一个单词, 在听的同时知道怎样抓住关键词, 并借助教师的音调、频率、语气的轻重及表情、手势、眼神、动作等肢体语言进行揣摩而培养这种听的习惯。这种做法既创设了英语氛围, 又培养了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其次, 课堂上开展各种听说活动。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英语的海洋里游泳, 充分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师、生合作及生、生探究等双边活动, 运用录音机、投影仪、语音室、多媒体等, 教师创设英语听、说情景。幽默地道的原声录音带, 生动有趣的画面, 特别是多媒体的动态画面和柔和的色彩, 既调动了学生的感官, 又激发了他们的听、说欲望。再次, 积极开展英语课外活动。要学好一门外语, 光靠课堂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课堂时间毕竟有限, 积极、大胆地开展英语课外活动, 创设更多的英语环境, 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我们经常举行全班、全校性的英语活动, 让同学们自编、自排、自演, 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也锻炼了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
大量背读古文是过去人们学习汉语言的常用方法, 现代语言学习理论也告诉我们大量的语言输入为语言的将来输出创造可能性和可塑性, 这些都说明了日常积累是语言学习的基础。英语中在描述怎样进行语言学习时有这么一个词“pick up”, 它的含义是指无意中习得, 不断地积累。教学中, 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让学生随时注意记录一些有用的词、短语、精彩的句子和短文, 还要他们经常翻阅或背诵, 并多加模仿、随时运用, 使优美的词、各种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烂熟于心, 为培养语感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4. 注重朗读背诵, 培养语感
读是我国传统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方法, 所谓“读书百遍, 其义自现”,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这是学习汉语言的方法, 对于学习外语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因为语言的学习是相通的。要让学生获得语言能力的根本途径就是多读、熟读、反复吟咏, 在琅琅的读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朗读、背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法, 也是提高听说能力的前提。只有多读、多背诵, 才能更好地理解句子或文章的内涵。
⒌创造条件, 营造英语氛围
有成语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说的不就是环境的作用吗?中国学生学习语言, 最缺少的就是英语氛围。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学生。这就加大了学生学英语的难度。作为教师, 我们要为学生创造条件, 营造这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英语氛围。在教学中, 笔者不但让他们多读多听, 还开展了英语角, 定期举办英语手抄报、游戏等活动尽情地展现自我, 尽最大的努力去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他们的语感。
三、对学生进行语境学习策略的指导
古人云:“授人鱼, 不如授人以渔”, 也常听教师们说“教是为了不教”。“临渊幕鱼, 不如退而结网。”那么, 怎样才能做到这点呢?不管怎么说, 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有必要的, 但让学生自主学习才是教书的最终目的。结合英语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们应因地制宜地对学生加以科学指导。教学中, 笔者认为以下几点的学法指导是能让他们自主学习的前提:
⑴指导学生培养听力的方法。
⑵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或询问等方法进行学习。
⑶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 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
⑷指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技巧。
⑸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策略。
良好的学习方法并能自主学习不但是学好英语的保证, 而且还是保持兴趣的润滑剂, 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四、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语言是交际、交流的工具, 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 势必会产生一定的歧义, 更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人们常说的汉语式的英语是指仿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法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或表达法, 其中就包括由于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表述。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我们就不能做到准确理解内涵和表达思想情感。
另外, 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对语感也起着重大作用。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学中要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 特别是英语国家的文化, 帮助他们不断拓展文化视野, 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 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这对语感培养也很有帮助。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篇8
1 解析循证医学核心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作为一个临床实践过程,循证医学包括5个具体步骤[6,7,8]: 根据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 将其按PICO的原则构建为结构化的具体问题;根据所构建的问题系统全面地检索相关临床研究文献,以寻找来源于科学研究的外部证据;对科研证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和适用性进行严格评价;将所获得的科研证据与临床专业知识、经验以及患者的期望相结合,即将科研证据转化为临床证据,继而根据临床证据做出符合患者需求的临床决策,并通过疗效评价、自身临床能力与水平评估等方式监测临床证据的实施效果。因而,循证医学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四种技能:即提出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寻找科研证据来解决问题、进行证据评价的必要技能、把临床证据有针对性地应用到患者身上。在学习结束后,学生能分析一个临床情境,上网查找与解决特定临床问题最相关的证据;讨论临床证据的优势与不足,并能科学地评价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适用性。通过循证医学教学,帮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2 构建 PBL 的教学方法
2.1 教学方案设计
根据《循证医学》国家规划教材基本内容划分教学模块及其知识结构,构建相应的临床问题,按照循证医学实践的各个环节,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系统学习。具体分以下几个步骤完成:1教师根据大纲要求选取相应临床案例,案例以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当前研究热点问题为主,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激发学习兴趣。2在每个模块学习开始给出相应的知识要点,如真实性、重要性和适用性的评价原则。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相应的临床问题,在分析临床病例的病史、体征以及各种检查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有关疾病诊断、治疗、预后、病因、预防等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4学生按照解决问题的需要,利用教师推荐的临床证据相关网站和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资料收集相关证据。5根据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评价文献的原则,以小组为单位评价文献信息的真实性和临床价值,根据相应结论提出解决临床问题的方案。6指导教师进行总结与点评。点评中注意引导学生对临床证据的真实性进行分析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资料的设计方案、研究对象的选择、观察指标、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步骤等是否合理。然后对临床研究证据的临床意义展开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资料准备情况以及对问题探讨的深度和广度,进行引导、评价和概括总结,最后作出临床决策。
2.2 小组讨论
循证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临床证据的检索、质量评价与系统评价的制作等主要教学内容的学习将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到循证实践中。将学生组成4~6人小组,根据确定的临床问题,按照循证医学实践的步骤制订学习计划,分工协作,多途径收集相关文献,通过文献阅读、小组讨论后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制成PPT为集中讨论做准备,同时记录整个学习过程。授课当日教师给出相应的知识点后,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进行集中讨论,每组选1名学生代表小组发言,持不同意见者可以进行补充。教师起启发和引导作用,控制讨论的时间及范围。学生发言结束后教师对存在争议的问题以及教学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分析,解答构建的临床问题,归纳总结本次课堂教学主要内容,并根据学生是每次的表现情况给出分数。教师点评中注意引导学生对临床证据的真实性进行分析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资料的设计方案、研究对象的选择、观察指标、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步骤等是否合理。然后对临床研究证据的临床意义、事件的发生率、相对危险度、预防1例不良事件的发生需治疗的总例数等指标作出分析,最后提出临床治疗方案。
2.3 编制循证医学证据评价案例库
为了避免案例重复并开阔师生的眼界,由授课教师共同收集、精心设计、整理编写循证医学证据评价案例库,参考国内外期刊的临床论文,如Pubmed、Ovid、Cochrane图书馆 (Cochrane Library ,CL ) 、临床证 据(Clinical Evidence,CE)、美国医师学会杂志(ACP Journal)、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INCLEN资源和培训中心的包括防治性、诊断性、预后和病因(不良反应)4个方面各3~5个临床研究,按研究证据的真实性、重要性和适用性3个方面给出评价要点,并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逐渐更新。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加强循证医学实践的能力,逐步树立循证理念。
3 课程考核方案
采取课堂小组讨论考核、系统评价计划书撰写情况考核和基本知识点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在第一次课绪论内容结束后,向学生介绍本门课程考核方式和评分标准(表1),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促进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积极准备相关学习材料。具体内容包括:
3.1 课堂小组讨论考核
教师根据学生课前资料准备情况、是否积极发言,每次发言情况给出分数,按防治性研究证据的评价、诊断性研究证据的评价、预后研究证据的评价和病因(不良反应)研究证据的评价四部分,每部分10分,共40分。
3.2 系统评价计划书撰写情况考核
系统评价是在前面研究工作即证据查找与证据评价的基础上,将资料进行整合,从而获得比较客观的结论,用于指导循证医学实践和临床科研工作,是循证医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因而将撰写系统评价计划书纳入课程考核内容将同时考核前面内容的掌握程度[9,10,11]。由教师给出几个独立的临床问题 ,如“阿伦磷酸钠能否降低骨质疏松患者的骨折发生风险、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能否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率、长期服用钙通道阻滞剂是否会导致膀胱癌”等。每2个同学组成一个研究小组,随机抽取一个问题,通过学习协作,撰写相关系统评价计划书,总分为30分,教师根据制作系统评价的几个关键环节 :1研究的背景资料,即根据临床医疗实践或通过文献阅读提出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并阐明其临床意义。2检索文献的策略及方法(包括确定检索的数据库、检索词、检索年份等)。3选择合格文献的标准(包括确定研究对象、干预措施、主要研究结果、设计方案等)。4评价文献质量的方法(包括真实性、重要性以及适用性三个方面)。5搜集与分析数据的方法(包括一般资料、质量资料、基线资料、干预措施资料、结局资料等),给出相应的评分标准,根据学生完成的质量评分。
3.3 基 本知识点 的考核
在课程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时,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对教学内容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点,如临床证据的分级标准、诊断性试验评价的指标、病因推断的标准等内容进行考核,占30分,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4 教学方法的效果评价
笔者对首都医科大学2010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四个班的143名学生实施了18学时的《循证医学》教学,课程考核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该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的满意度(表2),各考核组成部分的接受程度以及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96.5%(138/143)的学生认为PBL的自主学习模式适合《循证医学》的教学过程,92.30%(132/143)的学生对该教学过程的设计感到满意和比较满意;95.80%(137/143) 的学生认为老师选择的临床案例好和比较好,可以激发学习兴趣;88.81%(127/143)的学生认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有了查找和利用临床证据的意识;90.91%(130/143)的学生认为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应该阅读相关文献;有85.31%(122/143)的学生认为拓宽了获取临床知识的渠道;81.82%(117/143)的学生认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86.01%(123/143)的学生认为可以增进同学间学习上的交流和协作;89.51%(128/143)的学生认为该课程的考核方式合理和比较合理。从学生完成的作业和试卷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已经掌握了构建临床问题、查找相关证据,评价证据和系统评价制作的基本步骤,达到了教学大纲的要求。
5 讨论
循证医学是现代临床医疗诊治决策的科学方法学,已受到医学界密切关注与重视,在医学教育体系中引入循证医学已成为必然趋势[12,13]。首都医科大学于2009年把循证医学引入七年制临床专业学生的课程体系中。教学方法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虽然在授课内容中有一些案例,但由于上课方式与时间的限制,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应答率较低,师生互动较差,而考卷多以记忆性内容为主,考点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框架为主,学生在课程考核后很难留下深刻印象,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将循证医学应用于临床实践。循证医学本身就是一个医学实践过程,而实施循证医学课程教学,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循证医学意识、循证医学思维、针对临床问题运用循证医学原理与方法查找证据以及应用证据的能力[14,15],因而教师应从启迪学生的循证医学思维入手开展课程教学,不仅要将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应将严谨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给学生,并通过对临床证据的真实性、有效性的科学评价,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16]。目前,循证医学课程主要是短期培训课程,课时为18学时,因而探索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技能的有效教学方法是开设这门课程的一项重要目的与任务。
基于以上理念并结合主要教学内容,笔者构建了PBL的自主学习模式 ,PBL就是将要教授的内容 , 按照逻辑思维的形式归纳成问题方式予以展现,围绕问题的产生原因、问题的发展变化情况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式进行讲解,教师在教学中追求的不是按部就班地讲授,而是将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如何分析 问题解决问 题 ,教授解决 问题的思 路、原则方以及判断评价方法[17,18,19]。这样的教学方式,一开始就将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调动其注意力与兴趣,教与学有的放矢,教学步骤与EBM的循证过程相一致,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
因而,笔者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方法,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开展小组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有利于让学生提高分析能力。小组讨论的形式也受到学生的欢迎,可以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有利于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使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等综合能力。此外,在该教学过程中,学生重新整合相关的临床与基础知识,打破了学科界限,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与问题相关的学科知识,构建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结构体系,同时变单向思维方式为多向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20,21]。
本研究在构建PBL的自主学习模式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了课程考核方式,通过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仅掌握了学习内容,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循证的理念真正得到了灌输,并且能够将循证医学的理念应用于解决临床问题。
摘要:为了探索与循证医学理念相符合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临床实践能力,本研究在解析循证医学核心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构建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根据《循证医学》国家规划教材基本内容划分教学模块及其知识结构,构建相应的临床问题,按照循证医学实践的各个环节,有目的 、有计划地进行系统学习。并采取课堂小组讨论考核、系统评价计划书撰写情况考核和基本知识点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篇9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 学生由过去主要听从教师讲授, 直接获得学科的概念、规律变为通过各种事实发现概念和规律。这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中面临问题, 通过推理、分析解决问题。这样, 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轻松获得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而且掌握了有效学习的方法, 发展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探索的指导者”。如此便能有效转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理论课教学模式。
笔者在“图像处理基础知识”一课中尝试使用探究性教学,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撰文记录, 以期探讨。
一、设计思路
以学生平日熟悉的“找不同”游戏贯穿课堂始终, 以四组图片为切入口引出四组知识点, 以每组图片中的表面不同和本质不同为观察点, 通过一系列小任务, 层层递进, 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知识点, 在分析中得出结论, 在游戏中掌握概念, 通过这种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式突破教学重难点, 实现教学三维目标。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出自浙江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第三节中的图像处理, 教材内容主要涉及分辨率、位图和矢量图、颜色、几种常见的文件格式、图形和图像等知识点。
本堂课中有一小部分内容与第一章第二节编码有关联, 还有一部分内容是选修模块《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要继续学习的, 因此这堂课既是复习巩固已学知识, 又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
作为图像处理的第一堂课, 在落实基本知识点的同时提高学生对图像处理的学习兴趣, 在实例中通过图像对比、分析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点是本课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目标
(一) 知识和技能
1.掌握图像处理的几个基本概念 ;了解这些知识点与图 片质量的关系。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二) 过程和方法
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找到新知识点, 在分析中得出相关结论, 在一个个小任务中逐步深入了解知识点, 在自主探究学习中落实知识点。
(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图像处理的兴趣, 培养其在生活中学以致用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位图和矢量图及RGB颜色。
难点:位图和矢量图。
五、教学过程
(一) 课堂导入
这节课, 我们一起玩“找不同”的游戏。
游戏要求: 每一次找不同除了观察两幅图片表面上看起来有什么不一样, 还要找出这两幅图片不一样的原因, 即找到本质上的不同, 并记录相关数据。
(二) 课堂展开
1.找不同一:分辨率
图片展示:
学生任务1:观察这两幅图片, 找一找它们表面上和本质上的不同处, 并记录数据。
(设计意图 :通过找不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在游戏中找出本质不同———分辨率不同, 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出分辨率这个知识点。 )
学生任务2分析不同点, 思考两者的关联,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分析 , 让学生自主思考分辨率和图片质量之间的关系, 认识到分辨率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探究能力。 )
学生任务3结合书本上分辨率的概念验证大家结论的正确性。
(设计意图 : 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分辨率的概念分析结论, 进行自我评价, 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
学生任务4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谈谈你对分辨率的认识。例如:选购数码相机时如何看待相机的像素。
(设计意图: 列举生活实例加深学生对分辨率的认识, 让学生真正体验学以致用。 )
2.找不同二:位深度
图片展示:
(说明 :这两幅图片经过缩小 , 因此效果看起来没有放大时候明显)
学生任务1:观察图片找不同, 思考不同点之间的关联性, 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提示:结合第一章中的图像存储空间计算公式。
(设计意图 :通过找不同引出颜色中的位深度 ;通过分析让学生了解位深度与图片质量的关系; 提示起到回顾知识的作用。 )
学生任务2:利用photoshop打开鱼2.bmp, 在拾色器中尝试输入各种RGB值, 观察颜色变化, 谈谈你对RGB的直观认识。
说明: 这个任务需要教师先演示如何打开photoshop中的拾色器。
(设计意图: 借助photoshop的拾色器让学生对RGB有更直观的认识。通过“先体验、后阐述”的方法, 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RGB模式的图像颜色组成原理, 从而加深对该知识的认识。 )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RGB的认识, 设问:RGB设值原理像不像我们小时候用的调色板? (像) 请问RGB (255, 255, 255) 是什么颜色?
(设计意图:在这个任务中很多学生能很快理解RGB是三个基色, 但是由于小时候调色板调色这个记忆他们印象深刻, 再加上RGB设值原理与其相像, 因此容易误认为RGB (255, 255, 255) 是黑色 , 这也是学生平时考试练习中容易出错的地方, 故设问。 )
3.找不同三:位图和矢量图
图片展示:
学生任务1: 结合书本P60页中位图和矢量图的内容, 在word中观察两个圆, 判断哪个是位图哪个是矢量图 , 谈谈这两者的区别 (或各自的特点) 。
(设计意图 :在找不同中体验矢量图和位图的区别 ;让学生能根据实际需要查阅书本资料从而得出结论。 )
学生任务2:质疑:为什么位图、矢量图会有这些特点, 结合书本上的知识谈谈两种图的组成原理。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阅读了解位图、矢量图的概念。 )
学生任务3:尝试绘制两个看起来完全一样的位图和矢量图。 (位图圆的出处大多数学生可能想不到, 这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践的情况适当进行提示:利用键盘中的printscreen键复制屏幕上的矢量图, 并粘贴到画图软件中。 )
(设计意图 :在实践中体验、了解位图矢量图分别可以用哪几种软件绘制。 )
学生任务4:列举身边的位图和矢量图。
(设计意图:通过列举身边的位图和矢量图对这两种图片有更直观的认识。 )
4.找不同四:文件格式
图片展示:
学生任务1:观察图片找不同, 谈谈这些不同点之间有何关联, 并得出相关结论。
说明:发给学生的文件夹中只有一个bmp文件。
(设计意图:让学生练习格式转换操作。 )
学生任务2:结合刚刚得出的结论, 思考网页上最常用的图像格式有哪些?
(设计意图:通过结论解释平时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明白图片格式的重要性, 也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跟平时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
(三) 课堂总结
用PPT展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让同学们一起回顾。
六、课堂实践效果反馈
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每一次“找不同”活动, 学生都兴趣浓厚。
让我惊喜的是, 在这次探究性学习尝试中, 学生的思维打开了。他们惊喜地发现在word中右键单击两个圆出来的菜单是不同的, 两个圆选中的时候状态是不一样的, 把这两幅图片复制粘贴到黑色背景的word页面中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看着他们因发现、探究而熠熠生光的眼睛, 因自我能力得以展现、自我价值得以认同而雀跃的神情, 我知道, 在以后的理论教学中, 我可以把舞台交给学生, 他们完全有能力也有兴趣进行探究性学习。
摘要:文章以“图像处理基础知识”一课为例, 通过“找不同”游戏贯穿其中, 让学生在一次次找不同中探索、发现课堂内的新知识, 并在实践中进一步认识、理解概念, 学以致用。这既体现出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学科思想与方法, 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篇10
关键词:学习心理,音乐教育,和谐心灵
柏拉图对城邦卫士的教育有明确的目标, 但这种教育目标的实现却是在音乐教育塑造和谐心灵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的。这种将学习心理视为和谐心灵的塑造过程, 以及自然而然地实现教育目标的思想, 在当下仍有重要价值。
一、以培养理性为目标
在《国家篇》第七卷中, 柏拉图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课程设置, 这些课程都指向同一目标, 即理性的塑造。
为了培养合格的城邦卫士, 柏拉图设置了数学、几何、天文学、辩证法等课程。综观四门课程有一个共同特点, 即重视对理性的激发和培养。数学本身凭借的是抽象的数, 这是最基本的对理性推理能力的训练。我们在现象世界中, 只见到过五个苹果, 一栋大楼, 十个手指等等, 却从未见过剥离具体现象的抽象的数。那些我们用于表示数量的数字, 如1、2、3等, 不过是表征这些抽象存在的符号。所以, 数是感官无法把握的, 只能凭借理性去把握。与数的抽象性相似, 几何虽然凭借图形, 但几何图形并非具体事物, 而是具体事物抽象而来的符号。于是几何课程的设置有明显的中介作用, 通过学习几何将灵魂由感性世界引向理性世界。天文学的设置与几何相同, 也是为了激发理性, 去关注对象的本质。它以在人类看来是永恒不灭的天体为象征, 去追求一切可生可灭事物背后的不生不灭的终极本原, 去把握万事万物的永恒秩序和不朽真相。而辩证法则成为以上三门课程训练的成果。它与其他课程的差别在于, 它“只用推理而不要任何感觉以求达到每个事物本身。”[1] (P533) 数学、几何、天文学这几门课程虽然目的也是激发理性追求事物的本质, 但对它们的学习还要借助感性材料, 如蕴涵着数的各类具体事物、几何图形、天体运行, 但辩证法则彻底放弃了感性材料, 抛弃了感官, 而凭借纯粹思想来把握对象本质。因为在柏拉图看来, 感官对可理解的世界无能为力, 要把握可理解的世界, 只能凭借能揭示现象背后本质的理性。如同视觉能达到可见世界的极限, 纯粹理性也能达到可理解世界的极限, 从而去揭示终极的真理。
这些课程设置都显示出一种倾向, 即走向抽象的、理性的、本质的东西, 抛弃具象的、感性的、现象的东西。这种课程安排虽然明显地表现出以塑造理性为目标, 但是这种塑造理性的教育目标, 并非仅仅通过强制的理性课程的设置来实现, 柏拉图在很大程度上, 诉诸了艺术。他企图凭借艺术塑造和谐的心灵, 为受教者接受理性奠定心理基础, 以使理性教育能够在艺术教育的基础上得到潜移默化地实现。
二、以音乐教育为基础
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国家篇》和《法律篇》中, 柏拉图非常重视教育过程中音乐艺术对城邦卫士学习心理的影响, 并将其视为未来理性教育的基础。
理性课程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从而促成理性灵魂的培养, 这首先需要音乐本身就具有理性内涵。柏拉图在《国家篇》中提出了几种蕴涵不同道德情感倾向的音乐曲调。吕底亚调的情感蕴涵是哀婉、悲伤的。这种曲调应该废除, 柏拉图给出的原因是, 对有上进心的妇女这些曲调尚且无用, 更不用说男子汉了。所谓男子汉应该是刚强的、奋进的, 这种曲调与其精神内涵相悖, 故而必须舍弃。另外, 那些靡靡之音也应该抛弃, 比如某些伊奥尼亚调和某些吕底亚调。这些哀婉的曲调和靡靡之音不利于城邦卫士优美品德 (理性) 的塑造, 因而必须抛弃。城邦卫士必须如同勇者一样, 冲锋陷阵、视死如归, 所以曲调必须刚勇奋进;城邦卫士在和平时期应该自愿从事工作、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所以曲调应该是平和、节制的。根据曲调内涵及其情感倾向, 柏拉图选择了多利亚调和弗里基亚调。曲调的道德情感蕴涵能够塑造受教者相应的道德情感, 这是柏拉图对同构现象的发现。比如我们看到柔软的柳条随风飘摇, 仿佛自己的心也柔软摇曳起来;而听见《义勇军进行曲》, 精神又立刻振奋起来。柏拉图将这种同构现象用于卫士的教育, 正如柏拉图所说“美好的节奏与和谐的音调则与节制与美好的气质相关联”, [1] (P368) 使得强制的理性塑造能够自然而然地实现。
这里必须将上段提到的勇敢、节制两种美德的理性内涵解释清楚。勇敢与节制这两种美德的内涵与柏拉图课程设置的内涵是一致的, 即理性精神。勇敢是坚持事物合法性和正确性的信仰, 那些并非由教育塑造的, 与法律无关的东西不能称为勇敢。[1] (P404) 勇敢与教育和法律相关:教育约束激情、强化信念, 使人不受感性左右, 遵守法律和秩序, 向往智慧等美好的东西。由此, 勇敢渗透着一种理性精神。节制就是由天性优秀的部分统治天性低劣的部分。[1] (P407) 这无非是说理性支配情欲, 因为在柏拉图看来情欲诱惑人去做坏事, 而理性则是基本的为人准则。于是, 天性优秀的部分统治天性低劣的部分, 就是理性统治感性。于是, 节制自然也蕴涵着理性精神。由此, 柏拉图选择了蕴涵勇敢与节制两种道德倾向的曲调, 也就选择了蕴涵理性精神的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对心灵的塑造必须从儿童抓起, 使之成为理性教育的基础。柏拉图对城邦卫士的教育是从幼年开始的。柏拉图认为幼儿的心灵非常柔软, 想塑造成什么样就能塑造成什么样。所以在这一关键时期, 如果能让幼小的心灵避开罪恶的形象, 耳濡目染于美好的东西, “就好比春风化雨, 潜移默化, 使他们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 从童年起就与美好的理智融合为一”。[1] (P368) 这是柏拉图的教育理想, 通过艺术教育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下, 使受教者自然而然地接受理性这种教育目标, 即艺术教育成为理性教育或整个教育目标的基础。这种基础的作用基于二者基本精神的相同。但是柏拉图并没有解释基本精神相同而表现形式却大相径庭的理性教育和艺术教育如何得以贯通。如同我们知道数理化与绘画、音乐等课程虽然都是当今教育下的课程设置, 但学习方式和过程却很不相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需要考虑两种课程教育对受教者心灵的塑造情况。
三、以和谐心灵为契机
理性灵魂其实是和谐有序的灵魂。柏拉图将灵魂分为理性、激情和欲望。理想的灵魂状态是灵魂的每个部分各司其职、互不干涉:理性最智慧, 代表整个灵魂进行谋划、支配;激情经过教育, 能坚持自己的信念, 变得勇敢, 从而与理智达到协调, 辅助理智;而欲望则应在节制中接受理性的支配。这样的灵魂就是和谐有序的正义灵魂。理性以智慧统治, 激情凭勇敢辅助, 欲望因节制接受支配, 三部分相互协调, 形成良好秩序。但如果有的部分企图改变这种天然的和谐秩序, 比如欲望支配了灵魂, 或激情怂恿欲望背离理性的统治, 这就是灵魂的混乱、不义与邪恶。可见, 和谐有序的灵魂来自理性的支配, 在根本上是理性灵魂。因而, 在柏拉图那里, 理性灵魂与和谐灵魂同一。
音乐教育在秩序性上为塑造理性灵魂做好了准备。正义灵魂的理性属性决定音乐教育对灵魂的塑造是以理性为导向的。而音乐教育塑造的有序灵魂却并不直接就是理性灵魂, 而只是塑造理性灵魂的准备。没有对这一中间环节的分析就会产生音乐教育直接塑造理性灵魂的误会。从柏拉图的原文:“美好的节奏与和谐的音调则与节制与美好的气质相关联, 并且成为它们的象征”[1] (P368) 来看, 音乐象征着节制等理性气质。所谓象征则意味着二者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差别。差别从我们的日常经验就能理解, 没有人会认为包括音乐在内的艺术是纯粹理性的东西。而相似之处便在于和谐有序。上文已经阐明了理性灵魂其实是一种有序的和谐灵魂。而音乐通过节奏、和声、节拍、旋律等有序的听觉形式作用于心灵, 从而塑造有序的心灵。正如柏拉图所说, “节奏与旋律比其他事物更容易渗入心灵深处, 在那里牢牢扎根”。[1] (P369) 柏拉图正是看中了音乐的诸多形式因素对心灵的感染和塑造作用, 才选择音乐教育塑造有序的和谐灵魂, 作为实现理性教育所塑造的理性秩序灵魂的契机。
和谐心灵不仅作为契机, 潜移默化地实现柏拉图的教育目标, 更意味着心灵的平衡与全面塑造。柏拉图的教育成果被称为“最和谐的音乐家”。[1] (P383) 这种和谐意味着有序的心灵不易受到动荡感性的刺激和影响, 也正是在这一点上, 音乐教育塑造的有序灵魂为理性灵魂做了准备。即和谐灵魂具有理性气质, 如节制感。但和谐灵魂终究是音乐塑造的, 必然具有音乐的情感性, 如哀婉、振奋。所以, 和谐心灵是感性与理性统一的平衡心灵。柏拉图不因教育目标是塑造理性灵魂而偏废感性, 而是恰当地运用了感性。同时, 柏拉图对灵魂的塑造从理性、激情、欲望三个方面全面塑造。理性应该具备智慧, 运筹帷幄, 支配整个灵魂;激情应该具备勇敢, 辅助理性;欲望则应守持节制, 这样灵魂就能和谐有序, 实现全面塑造。
综观柏拉图以音乐教育为基础的学习心理思想, 他强调的是将教学目的不是以一种强制的方式, 而是以自然而然便得以实现的方式去施行。在柏拉图那里, 学习心理成了一种在音乐的同构作用下, 及其塑造的秩序性的基础上, 自然而然地朝着预定教育目标前进的过程。这使他的教育和学习具有了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的品质。
柏拉图的学习心理思想, 虽然出现两千年了, 但是因为其极具特色地将学习基于和谐有序的心灵, 将学习心理视为一种自然而然的接受过程, 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教育目标, 所以对当今的学习心理研究仍有重要意义。我们的教育也充斥着数理化等以运用理性为主的课程, 这些课程很受重视, 以致于成为桎梏束缚着学生的心灵, 使之得不到自由和愉快。那些本来在我们的教育中平衡理性的课程 (音乐、绘画等) , 随着教育阶段的提高被逐渐抛弃了。今天我们重新审视柏拉图的学习心理理论, 相信对教育如何行之有效地实现其目标, 如何实现学生心灵的平衡与全面塑造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柏拉图.柏拉图全集 (第二卷) [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推荐阅读: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07-25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模式10-16
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06-04
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07-24
以讲座为基础的学习08-12
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09-18
以任务为基础的学习09-27
问题为基础的学习07-11
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05-26
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10-21